清代翰林官出路途中

清代翰林官出路途中

一、论清代翰林官的出路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历远程[1](2021)在《乾嘉时期帝师研究》文中认为帝师这一职业,曾在中国古代的悠久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制皇权时代,皇帝地位独尊,其决定往往影响着国家兴衰的走向。而一个皇帝是否能成为明主,很大程度上与他受到的教育有关。帝师的关键之处由此显现出来。本文在梳理乾嘉时期帝师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清实录、乾嘉两朝的起居注以及大量的人物传记,统计了这一时期帝师的人数、籍贯、年龄、出身等信息,针对乾嘉时期帝师群体的特点、地位、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着重分析。清代的帝王教育制度,至乾嘉时期已相当完善,形成了一个数量颇多的帝师群体。这一群体,包含了乾嘉二帝作为皇子时的师傅,以及经筵制度下的经筵直讲官们。前者是两位皇帝年少时的授业恩师,皆是宿儒硕彦,皇帝继位后,他们在政坛上也具有很高的声望,深受皇帝器重;后者则在帝王教育方面未发挥实质的作用,选拔的条件不一样,与皇帝的关系也远不如前者紧密。但总的来说,两类帝师大多是当时最博学多识的一批人物,对乾隆、嘉庆二位皇帝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王智慧[2](2019)在《清代翰林制度与宫廷书法研究》文中提出清王朝是继蒙元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封建王朝。与享国百年的元朝不同,清代对中国的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八年之久,在其统治期间,由于其疆域之扩展,人口数量之猛增,而导致其统治难度的增大是不言而喻的,而满族作为落后弱小的一个东北少数民族,突然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仅用了短短数十年,即实现了内部的统一。其进步之迅速,力量之强大,常使人困惑不解,令人惊呼为“奇迹”。而其后的作为,亦足令人称道,在面对国内,国际的风云变幻,使王朝支撑近三个世纪,这又是一个奇迹。那么,是何原因得以其创此奇迹呢?清代统治者一再声称“我国家以武功定天下,以文治佐太平。”看来无非“文”“武”二字。此乃操之其手的两把利剑。清朝统治者为了在“武定”之后,更加稳定的统治中原地区,吸收汉文化的优秀成果,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承袭明代制度设立翰林院,便是其中之一。翰林院是我国的封建社会当中一个非常具有学术色彩的官僚机构,他的出现是皇权制约相权的工具,因其人才的产生方式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而产生,所以,翰林院便成为了文人雅士与鸿儒硕学的聚集之地。翰林院自唐代开始正式建立,随着清代科举制的消亡而瓦解,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与政治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明太祖之废丞相,成祖之设内阁,为翰林院参与机务提供了契机,其政治地位徒然提高。明代非翰林不入内阁,作为百官之表率,朝廷之观瞻的大学士,几乎成了翰林之专列。降至清代,翰林院逐渐成为了清朝统治者吸收汉族文人与稳定统治的重要场所,其从设立之初到灭亡的二百多年间,吸收了无数士子文人为之效力,他们通过科举制度的层层选拔进入仕途,不管是在为皇帝建言献策,还是通过文字来抒发苦闷,都离不开书法。这一独特的文人群体,由于政治体制,统治者的喜好,时代风尚等各方面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样貌。研究翰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翰林群体中所产生的能够代表宫廷审美风尚的书法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中国书法,以及政治制度对于书法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彩桢[3](2018)在《从沈荃行草书风格探析清初崇董书风》文中研究说明沈荃是明末清初着名阁僚书家。康熙九年,沈荃受召命作各体书。之后,沈荃扮演着康熙书法老师的角色,康熙帝对沈荃书法推崇备至,认为其书法可作当朝书坛之楷模。当时,沈荃已享有书名。深受沈荃影响,康熙皇帝从取法欧颜转而开始学董,以帝王的意志推崇董其昌书风,朝野上下聚集与董其昌书风相似的书家群体。董其昌书风在清初的兴起,沈荃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居功至伟。故本文以沈荃书法艺术为切入点,探析沈荃行草书风格面貌;继而分析清初崇董书风书家群体,论及沈荃对清初崇董书风的传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分三章阐述:第一章对沈荃的家世、诗文交游和书学成就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先论述沈荃书法风格形成原因,主要从时代、地域、师承三方面简要论述,再根据搜集图版资料论述沈荃早晚时期书风特征。第三章主要谈及沈荃对康熙书学的影响与以沈荃为首的“崇董”书家群体,通过沈荃与康熙皇帝的书艺交流论述沈荃对康熙书学的影响,从康熙皇帝对“董书”的推动和以沈荃为首的崇董书家等内容看清初“崇董书风”这一历史现象。正因为康熙皇帝和沈荃等人的推动,使董其昌书风在清初得到了极大传播,从而确立沈荃在清初帖学上的历史地位。

马慧玲[4](2017)在《旧士绅与新文明:清末民初的徐兆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近代常熟地方士绅徐兆玮为中心人物,考察其自晚清至民初转型时期的求学经历与地方实践,作为一名传统翰林进士留学日本、参与常熟教育和政治改革的历程展现了晚清旧士绅与新文明之间的复杂纠葛。以徐兆玮为代表的基层老新党的个人境遇和选择既丰富了该士绅群体的多层面向,亦描绘了中国近代地方社会变迁矛盾、复杂、多变的历史真相。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了近代江南地区的常熟地理、人文生态和徐兆玮及其家族在当地的人际网络、社会地位。以一个地方大环境的视角,了解当时当地的士绅群体构成以及徐兆玮在该群体中的地位、特点。第二部分,描述了一位年近四旬的传统进士在清末时局中踏入异国留学的选择和经历,展现一个传统士绅眼中所认识的西方文明世界,而这样的认识对于他今后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部分,考察的是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在常熟地方进行的教育革新,在运用新观念、新制度进行学堂兴办的同时,亦常常显现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印迹;在民国时期则更加倾向于国学课程的学习和国粹传承。第四部分,考察的则是徐兆玮在清末仿行宪政时期的常熟地方自治筹办,以及民国议会政治时期的民主议政参与。清末效仿西方宪政进行地方自治改革,在民国成功实现国会议政,然而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却并不理想。徐兆玮在历经一次次恶浊、荒唐的国会后,对政党政治不再抱任何希望,最后回归乡里,以谋求地方公益、读书着述了此余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清末民初的徐兆玮在近世时局历经了多次思想的变迁,从传统的士绅在接受新文明后成为新派士绅,随之作为新派士绅在参与地方革新实践过程中渐渐回归传统。在这样的变迁过程中,徐兆玮有过寻求变革、抗争命运、奋力向前,却终究无可奈何而得过且过。我们从徐兆玮的经历可以看到其他同类士绅群体的矛盾、复杂的个体生命,反映了近代士绅群体的思想变迁和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

许哲[5](2016)在《沈荃书法研究》文中指出清代的书法发展,从整体上说,大致是帖学逐渐势微,碑派迅速崛起的过程。然而在清初,帖学仍占主导地位。由于政治文化的选择、沈荃的影响以及帝王的推动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董其昌书风在清初风靡天下。作为康熙皇帝的书法教师,沈荃身份极高,书名享誉海内,因为沈荃的影响,康熙皇帝从临摹唐宋诸家转而开始学习董其昌,从而帝王的意志影响了清初书法的发展,一大批学董书家开始出现,并辉耀康熙朝。在董其昌书风的传承上,沈荃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故本文以沈荃个案研究为切入点,继而分析清初崇董书风的成因以及沈荃在这一现象中的作用。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及创新点、研究方法和意义等内容。第一章对沈荃的家世、书法成就、诗文交游等内容进行论述第二章深入研究沈荃个人的书法面貌,包括沈荃的师承、书法分期、书法风格分析等内容。第三章论述沈荃与清初崇董书风的关系,通过对沈荃与康熙皇帝的书艺交流、对南书房书家群体的引领等内容,明确沈荃在清初书坛中的地位。

于芳芳[6](2016)在《储才养望:明代翰林院制度运作的考察与思考》文中提出明代是翰林院充分发展且基本定型的关键时期,庶吉士教育制度建立标志着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功能明朗化、制度化。虽翰林院设置初衷在于以备顾问、资政议政,但是随着翰林院成为国家高级人才的聚集地,翰林院开始承担起储才、育才的教育职责,作为科举考试的延续,翰林院主要肩负对二、三甲进士的再教育职责,因此教育功能理应是明代翰林院的官署属性之一。基于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现实,翰林院内部存在两大教育主体,即庶吉士群体和馆师群体。与传统官学不同,从两大群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明代翰林院教育存在特殊性。作为科举制的附属,明代翰林院既主张提高翰林生员的学识涵养,又主张培养人才实政能力,因此,明代翰林院是翰林院发展史上最具特殊性的时期。但是当今学术界对翰林院的研究重点,停留在政治功能,翰林教育属性被忽略。基于以上研究不足,论文将重点探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以制度与运作两个维度为切入点,考察翰林院教育制度,分析其运作特色。具体来看,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分为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第一部分,简介明代翰林院与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史实。交代明代翰林院产生的背景,综合政治背景、经济水平及文教政策等因素,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翰林院的产生,影响了翰林院的机构设置及具体职掌,由翰林院职掌内容得出翰林院教育属性,进而对翰林院教育进行目标定位。第二部分,详尽分析翰林院制度与运作方式,从制度与运作两个维度认识翰林院教育史实。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制度层面,对庶吉士制度和馆师制度进行考察,从遴选途径、教习内容、考核方式及制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制度考察,完善对翰林院教育制度的认识。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运作层面,分析翰林院的指导思想、运作基本模式及运作特色。受古代传统文化及普遍价值观的影响,翰林院教育功能是在士人主张“学用合一”及“教学相长”的思想下产生的,但是由于明代是皇权绝对集中的朝代,翰林院教育活动是自上而下的,其运作发展有一定模式和运作特色,分析翰林院基本模式和运作特色,对完善翰林院考察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指出明代翰林院作为高级人才的聚集地,在考察翰林院制度与运作的基础上,用相关理论分析教学现象,以教育学、人才学和社会学视野,探讨翰林院教育价值。首先,针对翰林院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明确皇权绝对权威下各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厘清教育史实,认识翰林院人才培养特色。其次,由于翰林院是明代高级人才的聚集地,机构运作本身就蕴含人才学的相关理论,从人才选拔与配置、考绩与流动层面分别分析庶吉士群体和馆师群体,突出翰林院在人才管理上的特色。最后,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史实。具体而言,用社会学的两个理论进行分析,即用符号互动理论分析翰林群体价值;用科层管控理论分析翰林师资队伍。第四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对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史实的思考,储才养望是翰林院主要活动,其使翰林院运作更赋教育价值,储才养望的目的、实质与历史作用,以便深刻认识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此外还包括储才养望的历史影响和当代启示。在历史影响部分,从正反两个层面认识翰林院意义,指出明代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即促进科举制度四级人才结构的建立,提升“实学”教育的影响和加速官僚体系内部的流动性;分析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史实的弊端,在禁锢翰林群体思想的同时,还激化翰林内部党争活动。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当代启示部分,指出应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提升考核手段的完备性及注重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三点。作为历代王朝中的官僚培育机构,翰林院承担了对国家高层政治人才的教育职责。本文尝试对明代翰林院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力图通过对明代翰林院教育的考察,最大限度的呈现翰林院教育的全貌,还原翰林院的教育功能,凸显明代翰林院在储才养望方面的贡献,强调翰林院在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方面的作用。

梁春燕[7](2015)在《《儒林外史》故事编年及相关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儒林外史》是一部故事时间跨度超越百年的小说。确定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及时间间隔,对于把握纷杂的情节推进,甚至了解作者写作方式、判断作品内容的真伪、作品传抄过程中的错漏都有非常的帮助。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拟从作品内容互证、明清社会事实等方面确定《儒林外史》的故事编年,并从编年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和回答章培恒等各位先生对于故事时间推进与相关情节是否扣合的问题。

张婷婷[8](2014)在《明代翰林馆课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以明代翰林馆课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于馆课命题体裁和内容的解读,进而分析馆课在庶吉士制度这一明代高级文官培养机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局限性。第一章主要是探究明代翰林馆课汇编的刊刻和存世情况。明代后期,在统治阶级、书坊主和文人士大夫等三者的合力作用下,馆课汇编(包括专门辑录的馆课集和个人文集中的馆课汇编两大类)得到大量纂辑和刊刻,并迅速成为民间书籍市场上的畅销书。但是由于当时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日盛,馆课汇编的纂辑和刊刻亦出现了书籍质量下降、编纂体例缺失、馆师托名和选编草率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清代初期,这些翰林馆课汇编得以继续流传并出现了新的纂辑。但是到乾隆时期,因为编纂《四库全书》的寓禁于征,明代翰林馆课汇编遭到了大量禁毁,致使嘉庆之后,在官方已很难见到明代翰林馆课集。后又历经民国战乱时的散佚,现今明代翰林馆课集的存世数量,据笔者阅读范围所及,共有二十五部,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它们所辑录的馆课卷,却承载着明代高级文官培训制度即庶吉士制度的内在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同时也真实反映着明代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状况,是我们解读庶吉士制度和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第二章主要是对现存明代翰林馆课卷的体裁进行梳理和分析。按馆课文、诗各一题的命题方式对现存馆课卷体裁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看到文类体裁有四十六种,诗歌体裁有三种。首先,文类馆课卷的体裁主要有公文、散文和韵文等三大类。公文,是一种政府用来处理时政事务和行移往来的文体,具体可以分为代王言和陈下情两种。现存文类馆课卷中,诏、诰、敕、制、册、檄、玺书和韵语等八种体裁为代王言,疏、奏、状、笺、表、露布、致语等七种体裁则属于陈下情。散文,指不讲韵律和排偶等形式的散体文章,现存文类馆课卷的散文包括论辨文和记叙文两类。前者主要有议、策、问对、七、考、评、书、说、辨、解、原、训、文、题跋、序、引、论等十七种体裁。后者则有记、碑、传、述、杂着、纪等六种体裁。韵文,是指讲究格律的文学体裁,与散文相对。在现存明代文类馆课卷中,韵文体裁有箴、铭、连珠等箴铭文和颂、赞、赋、辞等抒情文两类。其次,诗歌馆课卷的体裁主要有古体诗、律诗和绝句等三大类,具体包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少数不拘体诗等。可以说,明代翰林馆课的命题体裁十分广泛和多样。第三章则是对翰林馆课卷的内容进行探讨。本章依然按照文类馆课卷和诗歌馆课卷的分类方式进行解读。首先,依据内容差异和时代特点,现存文类馆课卷可以分为时政类、历史类和道德心性类等三大类。时政类馆课卷的命题内容主要是与现实国家和社会局势密切相关的各种制度、政策或事件,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皇室等诸多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明代国家所面临的实际状况。历史类馆课卷的命题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以君臣之道和用人、财政、军事、教育等为政思想为主题的经典思想命题;二是以前代各种文章拟写为题;三是以人物及其事件的品评为题;四是以着作和思想的评判为题;五是以天文、历法和乐律知识的考究为题。道德心性类馆课卷则主要是以传统儒家经典、历代着名思想和程朱理学为出发点,对道德品行、心性修养、为学之道等方面展开命题。其次,诗歌馆课卷的命题内容主要包括恭纪应制、翰苑生活、读书论学、题画、现实反映、咏古怀古和拟古等七类。无论是文类馆课卷,亦或是诗歌馆课卷,二者在命题内容的设置上皆十分广泛而且有针对性,并且都做到了既关照现实,亦重视历史,同时还未忽视对庶吉士(包括进学的鼎甲三人)道德品质和哲学思想的培养。不同的是,由于诗歌馆课卷比文类馆课卷更多地受制于当时气息浓厚的馆阁体影响,使得相同的主旨,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下,常常更容易陷入了歌功颂德、美化风气和粉饰太平的程式化之中。第四章是由馆课卷看馆课在培养文官中的作用和局限。明代庶吉士出身者名臣辈出,在文学侍从和经世治国等国家治理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为明代国家文官系统的正常运转作出了贡献,而且深刻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运行。而这与庶吉士制度和馆课的培养作用密不可分。具体而言,翰林馆课在高级文官培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文章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政治和治国经验的获取以及知识的积累等,这些皆为庶吉士(包括进学的鼎甲三人)将来在本职岗位上履行职责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基础。但是,从现存馆课卷的命题与评阅来看,明代的翰林馆课培养亦存在着过多关注诗文而忽视实践能力的训练、包容性和革新意识不强以及人情因素左右馆课成绩等局限性。这些局限与馆课考核无强制性、舞弊现象严重等制度方面的执行不力又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翰林馆课积极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体现,从而造成了明末馆课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现实政治需要的困境。

陈佳[9](2013)在《清代朝廷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清代朝廷书法的官方实用及清代朝廷书法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现状、史料整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研究清代朝廷书法发展的政治、文化背景。第二章深入研究清代朝廷书法的审美核心。通过南书房君臣书艺互动研究清代帝王如何形成书学观念,并通过御制刻帖、帝王赐书研究清代帝王书学观念如何发挥作用。第三章进行清代朝廷书法教育传承研究,无论皇子书法教育,还是官学书法教育、民间私学书法教育、家庭书法教育都体现皇权书法审美主张,为维护统治服务。第四章研究清代科举考试书法,首先以科举制度及科场条例为线索,考察书法在清代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中的实际作用,揭示善书者在科举中的优势;其次深入分析清代科举重书法的原因,包括历代取士观念影响、科举自身局限性及深层次的政治原因等;最后还原历史,研究清代科举重楷法的深远影响及后果。第五章从清代朝廷书法善书群体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内阁中书、中书科中书、军机章京、翰林官、笔帖式。大体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其一研究善书群体所在机构的政治地位及其职掌与书法的密切关系;其二研究善书群体选授、升迁中善书者的优势。这些善书群体“以书入仕”、“以书邀宠”在清代朝廷书法发展中影响巨大。第六章研究清代圣旨与御制碑书法,圣旨与御制碑书法是清代朝廷书法的重要表现形式。首先进行清代诰敕书法总体概况研究及明清诰敕书法比较研究。其次进行清代御书碑及清代官员奉敕书碑书法研究。第七章以御制《四库全书》为例进行清代御制修书誊录研究。主要包括清代御制修书字样及清代誊录“以书入仕”、“以书升迁”的状况。证明清代大规模御制修书在朝廷书法程式化与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余论进行清代馆阁体研究,包括馆阁体考、馆阁体释义、馆阁体的发展阶段及艺术特征等。

刘柱[10](2012)在《清前期湖南学政研究》文中认为学政官创始于北宋,至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主管一省文化教育事务的专门官员。清代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学政职官的各项制度,并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学政的铨选、考核和升迁情况。清代学政的基本职能是主持岁、科两试,选拔童生、录送生员参加乡试,作为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政关系国家抡才大事。清前期湖南学政,经历了由湖南与湖北两省统一一名学政,分为湖南和湖北各一名学政的历程。纵观“两湖分闱”后湖南省各任学政任职业绩,他们大部分都致力于文教事业,一心督学地方,健全官学,培养人才;坚持厉行科举、严肃考纪、端正学风、振兴学术,为湖南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学政督学湖南期间也存有弊端,客观上也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影响。

二、论清代翰林官的出路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清代翰林官的出路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乾嘉时期帝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帝师的由来及相关制度
    第一节 帝师职业的产生及发展
        一、帝师一职的渊源
        二、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帝师
    第二节 清代帝师的产生及相关制度
        一、清代帝师的产生
        二、清前中期帝师的相关制度
第二章 乾嘉时期帝师群体分析
    第一节 乾嘉时期帝师的基本情况
        一、乾嘉时期帝师的人数统计
        二、乾嘉时期帝师的年龄、籍贯和出身
        三、乾嘉时期帝师的才干和品德
    第二节 乾嘉时期帝师的参政状况
        一、乾嘉时期帝师的仕途
        二、乾嘉时期帝师在政坛上的作为
    第三节 乾嘉时期帝师的文化活动
        一、参与官修,编纂书籍
        二、着书立说,传承思想
        三、文以修身,艺以养性
    第四节 乾嘉时期帝师与皇帝的关系
        一、乾隆帝与其老师的关系
        二、嘉庆帝与其老师的关系
第三章 乾嘉时期帝师的地位及历史作用
    第一节 乾嘉两朝帝师的地位
        一、乾隆帝师的地位
        二、嘉庆帝师的地位
    第二节 乾嘉两朝帝师的历史作用
        一、提高皇帝的文化素质
        二、影响乾嘉时期的治国理念
        三、力图改变乾嘉时期的政治环境
        四、推动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清代翰林制度与宫廷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对清代翰林制度有所记载的文献
        1.2.2 对清代书法的研究
2 翰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1 翰林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2 古代翰林制度的发展
3 清代翰林院的发展
    3.1 书房与文馆
    3.2 内三院之初立
    3.3 清代翰林院的初置与裁并
4 清代翰林的组成部分与选用标准
    4.1 清代翰林的庶吉士制度
    4.2 野翰林
    4.3 外班翰林与特授馆职
5 清代翰林院书风的主要风格特征与分期
    5.1 清代前期——崇董书风的盛行
    5.2 清代中期---帖学的高潮
    5.3 清代后期——碑学兴起后清代的翰林书风
6 清代宫廷书法的整体风貌与形成原因
    6.1 清代宫廷书法的整体风貌
    6.2 清朝宫廷书法风格形成原因
        6.2.1 科举考试的影响
        6.2.2 被异化中庸思想的影响
        6.2.3 皇帝喜好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从沈荃行草书风格探析清初崇董书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毕业创作选题与实现方案
    1.1 选题内容、目的和意义
    1.2 本领域相关专题创作动态分析
    1.3 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
第二部分 从沈荃行草书风格探析清初崇董书风
    2.1 绪论
        2.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2.1.2 本领域相关专题设计动态分析
        2.1.3 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2.2 沈荃家世、诗文交游及书学成就
        2.2.1 沈荃的家世
        2.2.2 沈荃的诗书交友
        2.2.3 沈荃的书学成就
    2.3 沈荃行草书法艺术特色
        2.3.1 沈荃行草书法风格形成原因
        2.3.2 沈荃行草书法风格特征
    2.4 沈荃与清初崇董书风的传播
        2.4.1 沈荃对康熙书学的影响
        2.4.2 董其昌书风在清初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旧士绅与新文明:清末民初的徐兆玮(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综述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徐氏家族与常熟社会
    一、清末民初常熟概览
    二、何市与徐家
第二章 留学日本:浮槎东流起雄心
    一、徐兆玮对清末留日政策的因应
    二、法政速成班的学习及其宪政思想
    三、在日本的其他考察与新旧思考
第三章 徐兆玮与地方教育改革
    一、乡镇学堂兴办的首倡者
    二、举足轻重的学堂教习与经费
    三、新旧掺杂的办学观念
第四章 徐兆玮与地方政治改革
    一、自治思想的传播与县里的初次尝试
    二、常熟虞东地区的乡镇自治
    三、常熟民政副长与民国代议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沈荃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沈荃其人
    (一)名门之后
    (二)以书闻名
    (三)诗文交游
二、沈荃书法艺术
    (一)明末清初的书法概况
    (二)沈荃书学董其昌
    (三)沈荃书法分期及特点
        1.沈荃早期作品
        2.沈荃晚期作品
三、沈荃与清初“崇董书风”
    (一)受沈荃影响下的康熙帝书法
        1.沈荃受召作书
        2.沈荃因书受宠
        3.君臣书艺交流
    (二)董其昌书风在清初的传播
        1.康熙皇帝的推动
        2.以沈荃为首的崇董书家群体
        3.云间书派的余续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沈荃生平简表
    附录二 《清史稿·沈荃传》
    附录三 《沈公荃墓志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储才养望:明代翰林院制度运作的考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翰林院为官僚培育机构
        2.明代翰林院发展的特殊性
        3.翰林院教育功能被弱化
        4.导师的建议与指导
    (二)文献综述
        1.研究现状
        (1)对历代翰林院学术研究回顾(明代除外)
        (2)明代翰林院研究学术回顾
        2.现有研究不足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储才养望:翰林院基本概况与目标定位
    (一)翰林院的产生背景
        1.政治背景
        2.经济水平
        3.文教政策
    (二)翰林院的机构与职掌
        1.翰林院的机构设置
        (1)翰林院之建制
        (2)翰林院之下属机构
        2.翰林院的职掌
    (三)储才养望:翰林院目标定位
二、储才养望的制度及运作考察
    (一)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制度考察
        1.翰林院庶吉士制度考察
        (1)庶吉士的遴选途径
        (2)庶吉士的学习内容
        (3)庶吉士的考课方式
        (4)庶吉士制度的评价
        2.翰林院馆师制度考察
        (1)翰林馆师的遴选途径
        (2)翰林馆师的职掌内容
        (3)翰林馆师的考核方式
        (4)翰林馆师制度的评价
    (二)翰林院储才养望的运作考察
        1.储才养望的指导思想
        (1)学用合一
        (2)教学相长
        2.储才养望的基本模式
        3.储才养望的运作特色
        (1)教学计划以培养人才实用性为目标
        (2)教学管理侧重庶吉士日常教学管理
        (3)教学质量评价以“散馆”为基准
三、储才养望教育活动的理论分析
    (一)教育学视野下的分析
        1.教学计划的决策者:帝王角色分析
        2.教学运行的实施者:馆师角色分析
        3.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庶吉士角色分析
    (二)人才学视野下的分析
        1.人才选拔与配置:基于庶吉士转阶后仕途发展的考察
        2.人才考绩与流动:基于馆师群体流动性的考察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分析
        1.符号互动:翰林群体活动价值分析
        2.科层管控:翰林师资队伍调整分析
四、翰林院储才养望的理性思考
    (一)翰林院储才养望的价值分析
        1.学用结合:翰林院教育的目的
        2.职前培训:翰林院教育的实质
        3.倾而不覆:翰林院教育的历史作用
    (二)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历史影响
        1.储才养望的积极影响
        (1)促进科举制度四级人才结构的建立
        (2)提升“实学”教育的影响
        (3)加速官僚体系内部的流动性
        2.储才养望的消极影响
        (1)禁锢翰林群体的思想
        (2)激化翰林内部党争活动
    (三)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当代启示
        1.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
        2.提高考核手段的完备性
        3.注重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明代翰林馆课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翰林馆课汇编的刊刻和存世
    第一节 明代后期翰林馆课汇编的纂辑和刊刻
        1.1.1 获得大量纂辑和刊刻的原因
        1.1.2 刊刻的重要馆课汇编
        1.1.3 纂辑和刊刻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节 翰林馆课汇编的流传与存世
        1.2.1 明代的流传情况
        1.2.2 清代的流传情况
        1.2.3 现存的明代翰林馆课集
第二章 翰林馆课卷的体裁
    第一节 文类馆课卷
        2.1.1 公文
        2.1.2 散文
        2.1.3 韵文
    第二节 诗歌馆课卷
        2.2.1 古体诗
        2.2.2 律诗
        2.2.3 绝句
第三章 翰林馆课卷的内容
    第一节 文类馆课卷
        3.1.1 时政类
        3.1.2 历史类
        3.1.3 道德心性类
    第二节 诗歌馆课卷
        3.2.1 恭纪应制
        3.2.2 翰苑生活
        3.2.3 读书论学
        3.2.4 题画
        3.2.5 其他现实题材
        3.2.6 咏史怀古
        3.2.7 拟古
第四章 由馆课卷看馆课在培养文官中的作用和局限
    第一节 明代庶吉士出身者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
        4.1.1 文学侍从
        4.1.2 经世治国
    第二节 馆课的积极作用
        4.2.1 文章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4.2.2 治国经验的直接汲取
        4.2.3 治国经验的间接获取和历史知识的积累
    第三节 馆课的局限性
        4.3.1 对诗文关注过多,缺乏实践能力的训练
        4.3.2 缺乏包容性和革新意识
        4.3.3 人情因素左右馆课卷成绩的排名
结语
附表
    表1 明代翰林院庶吉士考选授职表
    表2 经眼明代翰林馆课卷体裁分类统计表
    表3 经眼明代翰林馆课卷命题内容分类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清代朝廷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研究现状述评
    二、 史料整理与研究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朝廷书法发展背景
    第一节 清代朝廷书法释义
    第二节 书法的政治功能
    第三节 清代朝廷书法背后的文化选择
    第四节 清代朝廷书法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二章 清代朝廷书法发展的审美核心
    第一节 南书房君臣书艺互动
        一、 南书房以书法之名设立
        二、 南书房侍书者的荣宠
        三、 君臣书艺互动
    第二节 清代帝王崇尚书学正宗
    第三节 清代御制刻帖研究
    第四节 清代帝王赐书传统
        一、 清代帝王赐书对象广泛
        二、 清代帝王赐书规模巨大
        三、 清代帝王赐书的相关制度
        四、 清代帝王赐书促进皇权书法审美传播
第三章 清代朝廷书法教育传承
    第一节 清代皇子书法教育
        一、 重视书学的皇子教育制度
        二、 重视书学的帝王之道
        三、 皇族优越的习书条件
    第二节 清代官方书法教育的审美定位
    第三节 以科举为核心的官学书法教育
        一、 国子监书法教育
        二、 地方官学书法教育
    第四节 纳入官学轨道的民间私学书法教育
        一、 书院书法教育
        二、 蒙学书法教育
    第五节 致力于举业的家庭书法教育
第四章 清代科举考试书法
    第一节 清代科举重书法的具体状况研究
        一、 善书是童试中式的必备条件
        二、 书法在乡试、会试中隐性影响
        三、 书法在殿试中重要地位
    第二节 清代科举重书法原因比较分析
        一、 历史原因:历代取士观念影响
        二、 客观原因:科举考试模式僵化
        三、 制度原因:科场条例严格
        四、 实质原因:科举自身政治属性
    第三节 清代科举重书法的深远影响及后果
        一、 重书法导致清代科举评价标准单一
        二、 重书法加速清代科举制度老化
第五章 清代朝廷书法代表书家群体
    第一节 清代中书群体研究
        一、 中书沿革
        二、 中书建制职掌与书法的密切关系
        三、 中书选授与书法的密切关系
        四、 中书升迁与书法的密切关系
        五、 军机章京群体研究
    第二节 清代翰林官群体研究
        一、 翰林院职掌中与书法相关的工作及规范
        二、 翰林官选授与书法的密切关系
        三、 翰林官的升迁与书法的密切关系
    第三节 清代笔帖式群体研究
第六章 清代圣旨与御制碑书法
    第一节 清代圣旨书法研究
        一、 清代诰敕书法总体概况
        二、 明清诰敕书法对比研究
    第二节 清代御制碑书法研究
        一、 清代御制碑书法释义及发展概况
        二、 清代御书碑书法研究
        三、 清代官员奉敕书碑及代表书家研究
第七章 清代御制修书誊录书法研究——以《四库全书》为例
    第一节 《四库全书》誊录选拔与朝廷书法审美标准
        一、 帝王钦命
        二、 总裁题请钦定
        三、 保举
        四、 考选
        五、 乡试落卷挑选
        六、 雇佣书手
    第二节 《四库全书》缮录与朝廷书法的程式化
        一、 职责要求
        二、 考绩重点
        三、 缮录字样
    第三节 《四库全书》誊录“以书入仕”的优势
    第四节 《四库全书》誊录议叙促进朝廷书法社会化传播
余论
    一、 馆阁考
    二、 清代馆阁体释义
    三、 清代馆阁体的发展阶段
    四、 清代馆阁体的艺术特征
    五、 清代馆阁体的评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清前期湖南学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清代学政研究概况
        1.2.2 清代湖南学政研究现状
        1.2.3 对目前相关研究的反思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清前期湖南学政的设置及其演变
    2.1 清代地方学政概述
        2.1.1 学政职官设置沿革
        2.1.2 清代学政的铨选、考核与升迁
        2.1.3 清代学政的职责
        2.1.4 学政地位与管理机构
    2.2 清前期湖南学政的演变
        2.2.1 清雍正以前湖南学政设置及更替情况
        2.2.2 雍正至嘉庆年间的湖南学政
第3章 清前期湖南学政的任职业绩及个案分析
    3.1 清前期湖南学政的任职业绩
        3.1.1 督学地方,健全地方官学
        3.1.2 厉行科举,严肃考纪
        3.1.3 督促教官,培养人才
        3.1.4 端正学风振兴学术
    3.2 湖南学政的个案分析—以钱沣、姚颐、褚廷璋等为例
第4章 清前期湖南学政督学湖南之评价
    4.1 湖南学政对湖湘文化的贡献
        4.1.1 促进湖湘文化的繁荣
        4.1.2 教化苗瑶,维护地方稳定
    4.2 学政督学湖南之弊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四、论清代翰林官的出路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乾嘉时期帝师研究[D]. 历远程.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清代翰林制度与宫廷书法研究[D]. 王智慧.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从沈荃行草书风格探析清初崇董书风[D]. 黄彩桢. 山西大学, 2018(04)
  • [4]旧士绅与新文明:清末民初的徐兆玮[D]. 马慧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沈荃书法研究[D]. 许哲. 渤海大学, 2016(10)
  • [6]储才养望:明代翰林院制度运作的考察与思考[D]. 于芳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7]《儒林外史》故事编年及相关问题[J]. 梁春燕.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8]明代翰林馆课卷研究[D]. 张婷婷. 南开大学, 2014(04)
  • [9]清代朝廷书法研究[D]. 陈佳. 吉林大学, 2013(08)
  • [10]清前期湖南学政研究[D]. 刘柱. 湘潭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清代翰林官出路途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