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开发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梧桐山南坡废弃石场为例

场地开发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梧桐山南坡废弃石场为例

一、场地开发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梧桐山南坡废弃石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可极[1](2019)在《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山地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守口堡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迅速增长,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需求度也随之增加。虽然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了提高,但与此同时,随着旅游景区的建设迅速和游客的大规模流入,给当地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旅游景区生态建设的研究对于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一直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角度来看,当前的景区规划设计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缺乏科学客观的量化分析和指导依据,不可避免容易造成设计师主观臆断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其次在景区规划设计上很少实现以保护生态坏境和旅游资源为主导的生态旅游景区设计,并不能有效实现在“旅游中保护,保护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景区生态规划理念。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等相关知识,以山西省大同市古长城文化遗址廊道规划中的守口堡景区为例,探索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下的山地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路线。通过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借鉴景观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的相关理论,借助GIS技术对守口堡研究区域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从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人类活动影响三个方面对单因子进行提取,包括场地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景观资源、人文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建筑以及现状路网信息,通过加权叠加获得景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功能分区。同时与研究区域现存的旅游资源进行对比,确定景区生态规划策略,为生态旅游景区的科学性游路系统的选线和节点系统布点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从景区游人容量角度,进一步控制旅游景区游客容纳量,为生态旅游景区客观科学的规划和生态建设提供新思路。

陈新新[2](2019)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石油开发的多尺度生态影响研究 ——以延安市长尾河流域为例》文中提出石油开发是陕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但石油资源开发会引起土地挖损、植被破坏等一系列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分析石油开发的生态影响对区域的生态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石油开发为主要产业的陕西省延安市杏子河支流的长尾河流域为研究区,该流域内石油开发活动分布众多,面广零落,是陕北地区典型的石油开发区,并且该流域具有复杂的地形,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生态脆弱区。本文基于多尺度,通过对典型工程样方层面、样地层面和流域层面生态影响的分析,逐步探讨从微观到宏观尺度下石油开发对研究区的生态影响。结果如下:(1)基于野外植被调查,通过井场和管线典型工程样方尺度的生态影响分析表明,不同石油开发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影响,即井场建设产生的生态影响大于管线建设产生的生态影响;井场和管线建设后造成井场周围受影响边坡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少、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相似性较差,植被覆盖度降低;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由原先的乔木-灌木-草本或灌木-草本结构组成转变为灌木-草本、草本结构组成;优势物种发生变化,即由当地原始的多种物种组成的稳定物种转变为少数几种物种组成的先锋物种。(2)基于遥感影像,通过对典型样地尺度的生态影响分析表明,随着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降低和制图比例尺的缩小,管线、道路和井场的可识别影像分辨率分别为1m、10m和20m;可依比例尺制图的道路和井场的最小制图比例尺分别为1:5000、1:20000;不可依比例尺制图的管线、道路和井场的最大制图比例尺分别为1:2000、1:20000、1:50000,无法反映生态影响的管线、道路和井场的制图最大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50000、1:100000。即随着遥感影像分辨率降低和制图比例尺缩小的尺度上推转换,石油开发活动的生态影响的可识别性和可表达性逐渐降低。(3)基于生态敏感性模型和ArcGIS 10.2软件,通过对流域尺度的生态影响分析表明,由石油开发前研究区为中度生态敏感区,转变为石油开发后为中度主导和轻度次导的生态敏感性区。从石油开发后植被类型的变化可以知,研究区由于退耕还林还草,造成农田植被面积减少,草原面积增加,因此研究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也随退耕还林而优化和增加,因此利用遥感影像对研究区宏观角度的可辨识的生态影响为石油开发后较石油开发前降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能力提高,产生生态问题的概率降低,整体生态环境变好。(4)通过对样方、样地、流域三个尺度的石油开发生态影响分析可以得出,石油开发的生态影响及其生态恢复以小尺度微观研究最为直观;随着尺度的增加,其生态影响信息损失越来越多,流域尺度已难以反应石油开发的生态影响,石油开发的点线状特征无法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予以体现。

王佳利[3](2019)在《基于GIS的上杭县袍岭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山地公园是城市区域绿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其概念,山地公园同时兼具“生态修复,满足功能,传递文化”的多重属性,从而协调山地公园的开发建设与保护之间的平衡性,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是山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以上杭县袍岭山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的角度出发,选取与其密切相关的多种因素,确定评价方法,尝试构建山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生态敏感性分析,根据结果进行功能区划,并提出相对应建议,为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对策,实现城市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系统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山地公园的发展,对相关的概念与理论进行梳理,对比国内外研究在评价对象、研究尺度、选取因子、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同时阐述了 GIS技术用于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的优势,确定了以GIS加权叠加法和层次分析法(AHP)为主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2)基于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 5个准则层因子: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植被条件、人类活动、景观资源,和12个指标层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水体缓冲区、土壤类型、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植被类型、郁闭度、每亩蓄积量、道路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景观资源等级建立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权重因子确立。(3)以上杭县袍岭山地公园为实践案例,经资料收集和实地勘察,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GIS数据库,对各生态敏感因子进行了评价,得出12个指标层单因子敏感性分级图,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因子权重,随后运用GIS加权叠加法进行加权叠加得出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图。(4)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结合袍岭山地公园实际情况与规划建设的需要,对公园进行生态功能分区,确立了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开发建设区(景观建设Ⅰ区、景观建设Ⅱ区),其面积分别为107.41hm2、262.35hm2、91.79hm2(景观建设Ⅰ区面积为31.81hm2,景观建设Ⅱ区面积为58.98hm2),占公园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23.32%、56.96%、19.72%(景观建设Ⅰ区占公园面积为6.91%,景观建设Ⅱ区占公园总面积的12.81%),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将为上杭县袍岭山地公园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城市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刘铮[4](2017)在《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一般认为,绿道是线形绿色开敞空间,是经过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多功能网络状用地,是以环境廊道中生态、景观与人文等资源共现现象为基础的一种可持续空间管治模式。自2010年广东省探索性地引介国际绿道理念并将其运用于区域管治政策以来,珠江三角洲绿道不仅超量完成了“一年基本建成,两年投入使用,三年成熟完善”的紧凑行动框架,还在随后数年内继续对快速建设的成果进行补充、完善与提升。珠三角绿道表现为以城市绿化与区域绿地为景观本底,以已有交通道路或开敞空间为依托的为人类慢行活动服务的网络状慢行空间,具有环境、社会与经济等多重效益。更重要的是,绿道代表了“为增长而规划”的发展模式中“反”传统都市主义理念的广泛兴起与都市主义转型发展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以珠三角为学习对象所编制的绿道规划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管治工具与设计实践。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标志着这场源起于珠三角的绿道运动在城乡规划编制与人民日常生活中走向常态化。本论文以珠江三角洲绿道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文献整理综述与访谈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与使用者的方式回溯珠三角绿道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则采用现场调研、使用体验与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跟踪分析珠三角绿道的实施结果。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完整论述珠三角绿道的理念引介、概念生成、规划编制、实施方式与空间结果后,解析绿道与珠三角乃至中国语境的耦合结果,并根据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提升策略。在理清国外绿道实践与理论脉络的基础上,研究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类型学的角度,通过建构绿道的空间类型体系与效益作用体系对珠三角绿道进行整体总结。第二,从整体观的角度,对广州市增城区与深圳市范围内绿道的主导形式与主导功能进行实证案例研究。其中,为了解析城市或区域范围内数百或数千公里绿道的慢行活动质量与生态廊道效益的整体水平,本研究分别提出慢行条件与绿廊宽度作为两个核心评价因子,并运用在增城与深圳案例研究中。第三,从制度建设与规划设计的角度,结合国际绿道发展的经验及珠三角绿道在自然景观本底、社会经济水平与区域管治挑战等方面的特殊性给出提升策略。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示,珠三角绿道的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法受到了以荒野游径与环境廊道为主体的美国绿道经验影响。在具体实施中,珠三角绿道探索性地在已有农林用地、城市道路交通用地、公园绿地与防护绿地中,叠加并系统整合而成一个特殊的绿道空间类型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但不局限于山林绿道、田园绿道、交通绿道、公园绿道与防护绿道,具有差异化的景观本底,承载多样化的社会活动。重点案例整体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珠三角绿道已呈现网络系统常态化,但由于交通功能单一化与权利责任基层化的趋势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城市建成区已实现较高的绿道网密度,而常见的绿道以交通出行为主要功能,绿道的权属责任主要由基层政府与相关基层职能部门(环境卫生、城市管理、水利与交通等政府部门)承担。虽然由于环境资源、时间安排以及管治效力的局限性,位于道路交通用地中的交通绿道成为珠三角绿道的主要形式,但绿道仍然表现出在游憩、生态与文化方面的巨大潜力。研究分别从制度设计与空间设计两个层面给出转型提升策略。在制度层面,研究建议加大社会资本引入,为转向社会组织协作甚至主导绿道发展的模式提供扁平化制度结构并扩大资金支持。在空间层面,研究提出由“可达”、“生态”、“连续”、“安全”、“舒适”与“趣味”构成的六元原则(ACCESS),并结合绿道图谱阐述分类绿道的设计策略。论文共由九章构成,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九章为理论延展。主体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八章,共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第二章至第三章、第四章至第五章、第六章至第八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方法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与第三章,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绿道实践,以及在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绿道规划理论。第一部分的重点是美国绿道产生的特殊文化、制度与实践积累,环境廊道资源共现现象作为绿道规划的必要前提条件,以及国际绿道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与第五章,在回顾珠三角绿道的规划背景、概念产生、规划方法与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珠三角绿道规划实施在国际绿道运动中的特殊性。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与第八章。其中,第六章在30个典型绿道案例基础上,提出了由山林绿道、田园绿道、交通绿道、公园绿道与防护绿道构成的绿道类型体系。第七章首先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维度提出了绿道的效益作用体系,并结合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第八章从慢行条件与绿廊宽度两个主要评价指标的角度,以广州市增城区与深圳市作为重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了解现实绿道的主导形式与主要功能。第九章是研究的理论延展部分,首先阐述了珠三角绿道在国际绿道运动中的特殊地位、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意义以及管治效力的边际空间问题,随后分别从制度建设与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转型提升策略,最后结合六元原则(ACCESS)与绿道图谱提出分类绿道的设计策略。

凌纯[5](2013)在《基于重力模型的区域景观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从总体上依然不容乐观,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没能得到有效遏制,对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节点、过程等研究还比较单一。从区域景观功能及结构特征出发,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学者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云龙示范区是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也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进行规划控制和生态保护的区域,其景观敏感性程度及自我恢复能力的评价,将对城市群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变产生重要的影响,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运用GIS研究方法,在考虑区域景观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基础上,以遥感数据为基础,根据区域景观敏感性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果,构建敏感性分析模型,并得到不同景观敏感性系数值,在此基础上建立景观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不同景观格局分析尺度下的景观敏感性程度进行单因子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评价,运用重力模型分析区域景观变化作用力的大小,进一步有效识别区域景观敏感性变化,并指导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管理。研究结果表明:(1)景观敏感性综合评价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云龙示范区整体的景观敏感性综合评价值较低,大部分区域的景观敏感性程度较高,数据显示2000-2008年部分区域景观敏感性无变化,景观敏感性较低的区域呈现零星分布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两条高速公路即长株高速与醴潭高速连接处和景观明显变化区域。景观敏感性较高的区域一般位于人口高度聚集的城镇周围,另外,从空间分布上看,土地开发利用类型多样的区域其景观敏感性越大。大部分区域的景观敏感性程度值处于0-0.8977的低敏感性水平。高景观敏感度中心零散分布,部分区域景观敏感性无变化,均可以说明这些主导景观类型的变化仍处于量变累积阶段,暂未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突出的影响。(2)不同样区的景观敏感性程度及景观阻力存在差异景观敏感性变化与景观阻力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景观敏感性高的区域其景观阻力值较小。结果表明,景观阻力值为负值或者较低的正值,表明建设用地是样区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而景观的生态功能较弱;景观阻力值为正值,且数值越大表明景观的生态承载力越强。对于景观敏感性高的区域,其规划与管理目标应突出生态保护;中度景观敏感性区域,其规划与管理目标是可以进行适度开发利用,但开发与保护并举;低景观敏感性区域,其规划与管理目标是在加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努力重构良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做到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并重。

周厚均[6](2012)在《基于GIS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以昭山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需要得到人们很好的保护和建设,方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始至终都执行的一项基本方针。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如何合理的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被运用到更多的行业领域当中,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研究中,运用GIS技术,可以使其更加科学性,更加准确性和更加可操作性,同时也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性评价。制定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本文运用GIS技术,对湘潭市昭山示范区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性评价,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即水域、植被、海拔与堤防、建筑物和耕地地力五个生态因子,每个生态因子中又都各自包含一些生态影响子因子,然后采用因子叠加法,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五个等级,即极高、高、中、低和非敏感区,根据生态敏感性总分析结果提出了在不同敏感区的保护与建设意见,有效的帮助了昭山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经济布局。在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和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基础上,结合生态规划理论确定昭山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划,即水域生态涵养功能区、丘陵生态涵养功能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农村休闲旅游区,然后结合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环境规划等理论对昭山示范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促进昭山示范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张成娟[7](2012)在《基于土地利用的崇明岛生态敏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屿,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上海市最具战略意义的发展空间。随着2002年上海市“积极做好崇明开发准备”方案的提出,崇明岛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其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人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岛内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变的更加脆弱和敏感。崇明岛生态环境的潜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伴随着生态崇明的建设,研究崇明岛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特点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对崇明岛的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利用崇明岛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在ArcGIS和ENVI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屏幕矢量化方法解译出各年份土地利用类型,运用ArcGIS的统计分析功能,结合土地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崇明岛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速度、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及转移矩阵,分析得到崇明岛在2005-2011年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时空动态演变的特点;然后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计算多种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分析得到崇明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时空动态演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崇明岛进行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以及多因子综合性生态敏感性评价,得到崇明岛五种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盐渍化以及生境状况)的敏感度分布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为崇明岛的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土地利用方面:崇明岛的总面积在持续增加,2005、2008和2011年的总面积分别为1287.451km2、1298.623km2和1299.796km2,6年内共计增加了12.345km2,增速有减小的趋势。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从2005年的816.292km2减少到2011年的810.1km2,年均减少面积为2.064km2,所占比重从63.404%减少到62.325%。设施农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显着增加,增加量分别为4.655km2、5.96km2、4.191km2、15.161km2、0.628km2和2.286km2。湿地和林地的面积持续增加,增加量分别为6.863km2和2.803km2。各种用地类型在不同研究时段内的变化规律呈现出不同特点,工矿仓储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在2008-2011年间的动态度大于2005-2008年间的值,其他类型用地在研究后期的动态度均小于前期的值。在用地相互转化方面,耕地是其他类型用地的主要来源之一,流出量总计为31.564km2。其中,转变为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的面积共计13.135km2占总转化面积的41.61%;转变为园地、林地和设施农用地的面积分别为2.397km2、4.219km2和5.649km2,占总转化面积的38.86%;转变为其他用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和湿地的面积总计为6.164km2。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园地和设施农用地)之间的转化趋势明显。总体来看,崇明岛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不同的功能分区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2.在景观格局方面:2005-2011年期间,崇明岛斑块总数减少了1153个平均斑块面积从27623.07m2增加到28596.045m2。平均面积显着增大的是湿地,增加值为164127.814m2。建设用地的平均斑块面积都有所增大,呈现集中利用的趋势。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38031下降到1.34218,表明崇明岛景观向少数几种用地类型集中。景观的破碎度呈小幅增大趋势,表明研究区域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有所增大。不同用地类型的破碎度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住宅用地以及设施农用地的破碎度较大。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湿地和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值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用地,属于优势景观类型。建设用地类型的分维数都接近于1,形状规则,受人类影响大。大部分用地类型的形状指数值都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崇明岛在研究时段内的土地利用趋向于紧凑。3.在生态敏感性方面:在对崇明岛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土地盐渍化和生境状况这五个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评价之后,对其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不存在不敏感区;(2)极敏感区面积为133.788km2,占总面积的10.293%,建议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应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严禁一切有损生态环境的活动;(3)高度敏感区面积为107.13km2,占总面积的8.242%,建议划分为限制开发区,可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等措施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4)分布范围最广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中度敏感区,占总面积的73.034%,建议划分为中度开发建设区,应该以“经济高效、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生态经济,保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5)轻度敏感区的面积为109.584km2,约占总面积的8.431%。建议划分为深度开发建设区,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住宅用地、基础设施和工矿仓储用地等多种用地类型的开发和建设,但必须遵循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谢学宁,夏斌,聂云峰[8](2011)在《井冈山市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江西井冈山为研究区,在系统全面调查分析井冈山生态环境总体特征、类型及地域分布的基础上,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借助GIS叠加分析功能,采用因子叠加分析法,对井冈山的生态敏感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5级: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旨在为当地政府及相似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合理布局提供决策支持和借鉴作用。

施临湘,聂云峰[9](2011)在《韶关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研究》文中认为以韶关市为研究区,通过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采用GIS因子叠加分析法,进行了韶关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研究。该分区方案旨在为当地政府及相似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合理布局提供决策支持和借鉴作用。

张淼堃[10](2010)在《基于GIS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GIS技术支持下,根据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现状选取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对森林公园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和生态敏感度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提出视觉保护和生态保护规划建议,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规划,保护好高敏感区域,合理开发低敏感区域,为森林公园景观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土地优化利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景观的相对坡度、景观的相对距离、景观的观看机率和景观的醒目程度四个方面对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敏感度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子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级分布图,并根据综合分析评价的结果,将研究区域分为一级敏感区,二级敏感区,三级敏感区和四级敏感区,面积分别为148.26 hm2、385.67 hm2、388.52 hm2和576.19 hm2。(2)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高程、坡度、坡向、植被和水文五个因子对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生态敏感度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各个影响因子的生态敏感度分级分布图。在专家评判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1667、0.2867、0.0733、0.3496、0.1237,应用叠加技术,对森林公园生态敏感度进行综合分析,将森林公园分成高敏感区,中敏感区和低敏感区,面积分别为568.96hm2、672.47 hm2和257.21hm2。(3)在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划分为四个等级视觉保护区;根据景观生态敏感度分析的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生态保护区,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保护区提出不同的保护措施。(4)综合考虑景观视觉敏感度和生态敏感度的分析结果,提出研究区域的综合保护规划,将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划分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

二、场地开发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梧桐山南坡废弃石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场地开发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梧桐山南坡废弃石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山地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守口堡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
        2.1.2 旅游景区生态敏感性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
        2.2.2 旅游景区生态敏感性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景观生态学
        3.1.1 景观生态学的含义
        3.1.2 景观生态学设计原则
    3.2 生态敏感性
        3.2.1 生态敏感性的定义
        3.2.2 生态敏感性的特征
        3.2.3 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3.3 生态旅游规划体系
        3.3.1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3.3.2 生态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
        3.3.3 生态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
    3.4 山地旅游景区
        3.4.1 山地旅游景区的概念
        3.4.2 山地旅游地资源分析
        3.4.3 山地旅游地环境特征分析
        3.4.4 山地旅游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山西深山嫣山野公园及度假酒店
        4.1.1 项目介绍
        4.1.2 问题及策略
        4.1.3 设计内容
        4.1.4 案例借鉴
    4.2 案例二:Skjervsfossen瀑布游览系统
        4.2.1 项目介绍
        4.2.2 问题与策略
        4.2.3 设计内容
        4.2.4 案例借鉴
    4.3 案例三: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徒步路线
        4.3.1 项目介绍
        4.3.2 问题与策略
        4.3.3 设计内容
        4.3.4 案例借鉴
    4.4 案例四:新西兰奥龙戈区域总体保护规划
        4.4.1 项目介绍
        4.4.2 问题及策略
        4.4.3 设计内容
        4.4.4 案例借鉴
    4.5 案例五: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4.5.1 项目介绍
        4.5.2 问题及策略
        4.5.3 设计内容
        4.5.4 案例借鉴
5 守口堡景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处理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评价因子选取的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3 守口堡生态敏感性分析
        5.3.1 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5.3.2 评价因子选取
        5.3.3 单因子生成
        5.3.3.1 高程分析
        5.3.3.2 坡度分析
        5.3.3.3 坡向分析
        5.3.3.4 植被覆盖度分析
        5.3.3.5 景观资源分析
        5.3.3.6 人文资源分析
        5.3.3.7 土地利用分析
        5.3.3.8 现状建筑分析
        5.3.3.9 现状路网分析
        5.3.4 单因子等级评价
        5.3.4.1 高程因子
        5.3.4.2 坡度因子
        5.3.4.3 坡向因子
        5.3.4.4 植被覆盖度因子
        5.3.4.5 景观资源因子
        5.3.4.6 人文资源因子
        5.3.4.7 用地性质因子
        5.3.4.8 现状建筑因子
        5.3.4.9 现状路网因子
        5.3.5 单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1 高程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2 坡度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3 坡向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4 植被覆盖度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5 景观资源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6 人文资源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7 土地利用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8 现状建筑因子敏感性分级
        5.3.5.9 现状路网因子敏感性分级
        5.3.6 指标权重确定
        5.3.7 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守口堡景区生态规划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规划背景
        6.1.2 项目概述
        6.1.3 项目区位
    6.2 场地条件
        6.2.1 自然地理
        6.2.2 气候特征
        6.2.3 水文条件
        6.2.4 社会状况
    6.3 资源分析
        6.3.1 动植物资源
        6.3.2 景观资源
        6.3.3 人文资源
        6.3.3.1 明长城遗址
        6.3.3.2 城堡—守口堡
        6.3.3.3 马市遗址
    6.4 现状综合评价(SWOT分析)
    6.5 规划总纲
        6.5.1 规划依据
        6.5.2 规划原则
        6.5.3 规划目标
    6.6 总体规划
        6.6.1 规划策略
        6.6.2 规划布局
    6.7 专项规划
        6.7.1 游人容量估算以及设施测算
        6.7.2 游路体系规划
        6.7.3 服务建筑设计
        6.7.4 基础设施设计
        6.7.5 科普导览体系
        6.7.6 造林体系规划
        6.7.7 经济技术指标
7 讨论及展望
    7.1 讨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介绍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2)黄土丘陵沟壑区石油开发的多尺度生态影响研究 ——以延安市长尾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成果
        1.3.1 国内研究成果及进展
        1.3.2 国外研究成果及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典型工程研究内容
        1.4.2 样地尺度研究内容
        1.4.3 流域尺度研究内容
    1.5 研究数据与方法
        1.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植被
        2.1.5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石油开发及其生态影响概况
        2.3.1 石油开发概况
        2.3.2 石油开发的生态问题
        2.3.3 研究区退耕还林还草状况
第三章 样方尺度典型工程生态影响分析
    3.1 样方设置与调查
        3.1.1 样方设置
        3.1.2 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3.2 井场建设的生态影响分析
        3.2.1 井场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3.2.2 井场建设的植物物种影响分析
    3.3 管线的生态影响分析
        3.3.1 管线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3.3.2 管线的植物物种影响分析
    3.4 样方层面生态影响分析
第四章 样地尺度转换的工程生态影响识别
    4.1 遥感影像分辨率重采样与制图尺度变换
        4.1.1 遥感影像分辨率重采样
        4.1.2 遥感制图尺度变换
    4.2 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下可识别性分析
    4.3 基于尺度转换的样地信息的可表达性
    4.4 尺度转换的生态影响可辨识性分析
第五章 流域尺度生态影响评价
    5.1 评价模型
        5.1.1 选取评价因子
        5.1.2 各评价因子等级划分
        5.1.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5.1.4 多因子综合计算
        5.1.5 空间叠加分析
    5.2 单因子生态制图
        5.2.1 研究区坡度等级图
        5.2.2 研究区坡向等级图
        5.2.3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等级图
        5.2.4 研究区石油开发前后植被群落结构图
    5.3 石油开发后研究区生态影响评价
        5.3.1 石油开发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等级图
        5.3.2 石油开发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5.4 石油开发前研究区下游生态影响评价
        5.4.1 石油开发前研究区下游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5.4.2 石油开发前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5.5 石油开发前后研究区下游生态影响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GIS的上杭县袍岭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山地公园
        1.2.2 生态敏感性
        1.2.3 地理信息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3 恢复生态学理论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2.1 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相关影响因素
    2.2 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意义与目的
    2.3 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2.3.1 GIS技术平台及其应用
        2.3.2 GIS加权叠加法
        2.3.3 层次分析法
    2.4 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4.1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内容研究
        2.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2.4.3 评价指标因子的筛选
        2.4.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4.5 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的确立
3 袍岭山地公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3.1 研究区背景
        3.1.1 上杭县地理位置
        3.1.2 上杭县自然资源
        3.1.3 上杭县社会经济
    3.2 现状调查与数据监测
        3.2.1 现状调查
        3.2.2 数据监测
    3.3 数据处理
        3.3.1 数据资料的来源
        3.3.2 文字与图像数据的处理
        3.3.3 监测数据的处理
    3.4 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
        3.4.1 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3.4.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分级标准
        3.4.3 生态敏感性单因子分析
        3.4.4 评价因子的权重确立
        3.4.5 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
    3.5 生态功能区划及建议
        3.5.1 山地公园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
        3.5.2 山地公园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
        3.5.3 袍岭山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划
        3.5.4 袍岭山地公园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议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袍岭山地公园维管束植物名录
附录B 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诞生于美国的国际绿道运动
        1.1.2 珠三角先行实践的中国绿道运动
        1.1.3 都市主义的“反都市”国际发展趋势
        1.1.4 我国“为增长而规划”的主导特征
    1.2 研究对象
        1.2.1 基于实践的绿道理论
        1.2.2 珠江三角洲绿道与提升策略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我国绿道的历史形式
        1.3.2 理想绿道的理论引介
        1.3.3 珠三角模式形成
        1.3.4 珠三角绿道中的“误区”警示
        1.3.5 运动式实践激发的地方知识
    1.4 国内外绿道研究比较
        1.4.1 比较方法
        1.4.2 分析结果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理论意义
        1.5.3 实践意义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实践先行的国际绿道运动
    2.1 引言
    2.2 美国绿道运动的本土文化基因
        2.2.1 国家独立后文化民族主义兴起
        2.2.2 具有美国特色的荒野文化
        2.2.3 快速城市化中的荒野记忆
    2.3 美国绿道运动的长期实践基础
        2.3.1 规划与设计早期探索
        2.3.2 环境保护运动与景观生态科学的兴起
        2.3.3 户外运动团体与政策推动
    2.4 绿道运动整合多样现实实践
        2.4.1 国家游径系统
        2.4.2 铁路变游径运动
        2.4.3 绿廊规划
        2.4.4 绿道规划
    2.5 国际绿道运动的多元发展趋势
        2.5.1 西班牙绿道:从废弃基础设施走向自然游径网络
        2.5.2 英国伦敦绿道:从开发空间体系走向慢行交通网络
        2.5.3 新加坡绿道:从慢行交通路径走向复合功能网络
        2.5.4 亚特兰大公园链:从废弃铁路变为城市健康廊道
    2.6 小结
第三章 全球实践中形成的绿道理论
    3.1 引言
    3.2 绿道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前提条件
        3.2.1 绿道作为普通景观的基础功能
        3.2.2 绿道作为廊道景观的主要特性
        3.2.3 绿道在生态系统中的廊道功能
    3.3 绿道的多元语境与复杂形式
        3.3.1 北美、欧洲与亚洲的不同语境
        3.3.2 主要形式:带形廊道与线性路径
        3.3.3 广义绿道的基本特性
        3.3.4 广义绿道的多元功能
        3.3.5 绿道理念的整体优势
    3.4 广义绿道的规划方法
        3.4.1 规划情景决定规划目标
        3.4.2“调查—分析—规划”规划方法
        3.4.3 景观生态视角下的规划策略
    3.5 绿道发展的现实挑战
        3.5.1 进入权获取仍然困难
        3.5.2 社会组织能力普遍不足
        3.5.3 绿道内在功能存在一定矛盾
        3.5.4 机动交通严重影响绿道活动体验
    3.6 小结
第四章 珠三角绿道的发展背景
    4.1 引言
    4.2 珠三角绿道的发展背景
        4.2.1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
        4.2.2 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
        4.2.3 珠三角非均衡发展趋势
    4.3 珠三角绿道网的历史探索
        4.3.1 区域环境管治
        4.3.2 地方开发管治
        4.3.3 林业与绿化
    4.4 小结
第五章 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
    5.1 引言
    5.2 绿道概念形成
        5.2.1 自上而下的战略构想
        5.2.2 自下而上的实践触媒
    5.3 绿道规划编制
        5.3.1 绿道规划体系
        5.3.2 意象与愿景
        5.3.3 规划空间布局
        5.3.4 生态廊道管治:绿道控制区
        5.3.5 慢行条件管治:绿道连接线
    5.4 绿道实施框架与动力
        5.4.1 基本动力:行政命令
        5.4.2 增长动力:竞争氛围
        5.4.3 现实动力:基于地方知识的资源整合
        5.4.4 持续动力:规划执行、评估优化与属地管理
        5.4.5 机会动力:社会关注、公共评价与市场参与
    5.5 实施总体结果
    5.6 绿道概念的延展
        5.6.1 登山步道建设
        5.6.2 慢行交通建设
    5.7 小结
第六章 绿道空间类型体系
    6.1 引言
    6.2 基于用地属性的图景概述
    6.3 田园绿道
        6.3.1 旅游产业型
        6.3.2 休闲体验型
    6.4 山林绿道
        6.4.1 郊野公园型
        6.4.2 徒步登山型
        6.4.3 盘山骑行型
        6.4.4 环湖骑行型
    6.5 公园绿道
        6.5.1 带状廊道型
        6.5.2 环形景区型
        6.5.3 科技园区型
    6.6 防护绿道
        6.6.1 水务工程型
        6.6.2 交通缓冲型
    6.7 交通绿道
        6.7.1 快速运输型
        6.7.2 城市干道型
        6.7.3 中心商圈型
        6.7.4 社区生活型
        6.7.5 郊区联系型
    6.8 小结
第七章 转型视角下绿道的效益功能绿道体系
    7.1 引言
    7.2 绿道的效益功能体系
        7.2.1 社会效益
        7.2.2 环境效益
    7.3 具体案例调查
        7.3.1 具体案例情况概述
        7.3.2 数据采集
        7.3.3 问卷调查结果
    7.4 广义绿道的公众认知调查
        7.4.1 数据来源
        7.4.2 分析方法
        7.4.3 调查结果
        7.4.4 “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绿道主导特征的案例实证
    8.1 引言
    8.2 分析方法
        8.2.1 分析对象二:慢行条件
        8.2.2 分析对象二:绿廊宽度
    8.3 广州市增城区案例实证
        8.3.1 绿道发展
        8.3.2 数据采集
        8.3.3 分析内容
        8.3.4 分析结果
    8.4 深圳市案例实证
        8.4.1 绿道发展情况
        8.4.2 数据采集与分析
        8.4.3 分析结果一:绿道集聚在城市建成区中
        8.4.4 分析结果二:以位于道路用地中的交通绿道为主
        8.4.5 分析结果三:绿道依托人行道空间与市政绿化
        8.4.6“窄绿廊-人行道”与“宽绿廊-人车混行”之间的矛盾
    8.5 绿道总体特征
        8.5.1 网络体系常态化
        8.5.2 交通功能单一化
        8.5.3 权利责任基层化
    8.6 理念落实的制约因素
        8.6.1 资源危机:紧缺破碎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
        8.6.2 实施妥协:绿道连接线与绿道控制区
        8.6.3 功能简化:内涵与目标的变换
第九章 绿道的都市主义转型策略
    9.1 珠三角绿道的都市主义特殊性
        9.1.1 基于国外经验的都市主义理念
        9.1.2 引导中国都市主义发展转型
        9.1.3 政府主导下的运动式建设
        9.1.4 属地管理的挑战与社会资本的机遇
    9.2 绿道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策略
        9.2.1 制度策略:从政府主导走向社会主导
        9.2.2 规划策略:从标准模式走向多元价值
    9.3 从绿道走向绿蔓都市主义
        9.3.1 交通绿道提供绿色交通网络
        9.3.2 公园绿道构建城市公园绿链
        9.3.3 防护绿道治理城市环境廊道
        9.3.4 山林绿道面向国家步道体系
        9.3.5 田园绿道接入美丽乡村小镇
        9.3.6 生态廊道培育物种多样环境
    9.4 愿景:基于绿蔓都市主义的湾区健康生态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基于重力模型的区域景观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方法
2 景观敏感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区域概况
    3.1 自然概况
    3.2 社会经济概况
4 区域景观敏感性分析
    4.1 区域景观格局分析
    4.2 景观敏感性评价
    4.3 结果分析
5 区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优化建议
    5.1 根据指数综合分级的结果,科学确定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保护分区
    5.2 结合景观敏感性分布特征,指导区域景观管理与土地利用
    5.3 重视景观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建设统一的景观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
    5.4 区域景观敏感性变化与景观功能维护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可能的创新
    6.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GIS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以昭山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现实需求
        1.1.2、 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基于 GIS 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章节简介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理论体系实证研究
    2.1、 昭山示范区概况
        2.1.1、 区位条件
        2.1.2、 自然环境
        2.1.3、 现状自然环境调查与分析
        2.1.4、 规划范围
    2.2、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述
        2.2.1、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概念
        2.2.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2.2.4、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
    2.3、 GIS 的相关理论
        2.3.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2.3.2、 GIS 的功能
        2.3.3、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应用
    2.4、 基于 GIS 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理论
        2.4.1、 生态敏感性分析
        2.4.2、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敏感性分析
    3.1、 因子的确定
        3.1.1、 因子的选取原则
        3.1.2、 因子的选取方法
        3.1.3、 因子的选取依据
    3.2、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3.2.1、 因子的权重计算
        3.2.2、 绘制生态敏感性分析图
    3.3、 生态敏感性研究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4.1、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
    4.2、 评价因子的选取
    4.3、 单因子分级评分及权重确定
    4.4、 综合适宜度评价值
    4.5、 绘制生态适宜性分析图
    4.6、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功能区划
    5.1、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和区划方法
        5.1.1、 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5.1.2、 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法
    5.2、 昭山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划结果
    5.3、 昭山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划建设规划
        5.3.1、 水域生态涵养功能区
        5.3.2、 丘陵生态涵养功能区
        5.3.3、 生态控制区
        5.3.4、 昭山生态农村休闲旅游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基于土地利用的崇明岛生态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
        1.2.2 景观格局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背景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概况
        2.2.3 经济概况
        2.2.4 生态岛建设历程
第三章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
    3.1 数据和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1.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3.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2.1 2005-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
        3.2.2 2008-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
        3.2.3 2005-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
    3.3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3.3.1 2005-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3.3.2 2008-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3.3.3 2005-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5 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4.1 景观格局特征指数计算
    4.2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4.2.1 2005-2008年景观格局变化
        4.2.2 2008-2011年景观格局变化
        4.2.3 2005-2011年景观格局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5.1 生态敏感性的涵义
    5.2 生态敏感性的国内外现状
    5.3 生态敏感性因子的选择
    5.4 生态敏感性分析
        5.4.1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5.4.2 多因子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发表论文
    参与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8)井冈山市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生态敏感分区原则
    1.1 生态完整性原则
    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1.3 可操作性与可调整性原则
    1.4 景观结构一致性原则
2 生态敏感性因子分析
    2.1 自然保护区
    2.2 土地利用
    2.3 坡度
    2.4 人口密度
    2.5 土壤养分
    2.6 地质灾害
3 土地生态敏感性综合分区方案
4 结论

(9)韶关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研究资料
2 韶关市生态敏感性因子分析
3 土地生态敏感性综合分区方案
4 分区结果分析

(10)基于GIS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森林公园
        1.2.2 景观敏感度
        1.2.3 景观视觉敏感度
        1.2.4 景观生态敏感度
        1.2.5 地理信息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景观视觉敏感度的研究进展
        1.3.2 景观生态敏感度的研究进展
2 研究区域概况、内容方法及资料收集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人文历史资源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4 资料收集与处理
        2.4.1 资料收集
        2.4.2 资料处理
3 景观敏感度的分析方法
    3.1 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方法
        3.1.1 相对坡度景观视觉敏感度(Sa)
        3.1.2 相对距离景观视觉敏感度(Sd)
        3.1.3 出现机率景观视觉敏感度(St)
        3.1.4 醒目程度景观视觉敏感度(Sc)
        3.1.5 景观视觉敏感度综合分析
    3.2 景观生态敏感度分析方法
        3.2.1 生态敏感度因子的选择
        3.2.2 各因子权重的确定
        3.2.3 单因子生态敏感度分析
        3.2.4 景观生态敏感度综合分析
    3.3 景观敏感度研究中所涉及的GIS 空间分析功能
        3.3.1 表面分析
        3.3.2 空间查询
        3.3.3 缓冲区分析
        3.3.4 可视性分析
        3.3.5 叠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1 相对坡度景观视觉敏感度(Sa)
    4.2 相对距离景观视觉敏感度(Sd)
    4.3 出现机率景观视觉敏感度(St)
    4.4 醒目程度景观视觉敏感度(Sc)
    4.5 景观视觉敏感度综合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生态敏感度分析
    5.1 生态敏感度因子的选择
    5.2 各因子权重的确定
    5.3 单因子生态敏感度分析
    5.4 景观生态敏感度综合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景观敏感度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规划建议
    6.1 视觉分级保护
    6.2 生态分级保护
    6.3 综合保护规划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场地开发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梧桐山南坡废弃石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山地旅游景区生态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守口堡景区为例[D]. 赵可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黄土丘陵沟壑区石油开发的多尺度生态影响研究 ——以延安市长尾河流域为例[D]. 陈新新. 西北大学, 2019(01)
  • [3]基于GIS的上杭县袍岭山地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D]. 王佳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D]. 刘铮.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8)
  • [5]基于重力模型的区域景观敏感性研究[D]. 凌纯.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6]基于GIS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以昭山示范区为例[D]. 周厚均. 湖南科技大学, 2012(05)
  • [7]基于土地利用的崇明岛生态敏感性研究[D]. 张成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8]井冈山市土地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 谢学宁,夏斌,聂云峰. 广东农业科学, 2011(03)
  • [9]韶关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区研究[J]. 施临湘,聂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5)
  • [10]基于GIS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研究[D]. 张淼堃.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场地开发的景观与生态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梧桐山南坡废弃石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