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生委研究院名誉所长等到京考察合作项目

国家计生委研究院名誉所长等到京考察合作项目

一、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名誉所长等在京考察合作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苏慧[1](2020)在《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影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缘起于女性研究和教师职业生涯研究的现实需求,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开展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社会性别影响研究,有益于将女性经验填充进高校教师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性别视野下的理论比较,建立高校女性教师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学术观。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社会性别理论和扎根理论,以建构扎根理论范式为蓝本,运用深度访谈法获取了高校七位专任教师的相关信息和访谈资料,通过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轴心编码三层编码,探究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产生的影响,并从性别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研究生导师结构等方面对高校专任女教师队伍职业生涯的社会性别影响进行探究,结论上则从影响路径、影响维度和影响效应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路径表现为:个人生理性别、职业素质和性别意识;家庭资源支持;高校制度和环境;国家政策和法规;社会性别文化。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体现在八个方面:社会性别影响教师获得学历、社会实践经验和学术追求;社会性别影响教师的职业、家庭、社交、道德和性别等方面的意识;社会性别影响教师的生理差异和生育压力;社会性别影响教师在高校管理制度下的职业发展空间;社会性别影响教师对职业环境的适应和评价;社会性别引起性别歧视和照顾等社会现象;社会性别影响退休年龄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社会性别构建了性别角色、印象和身份。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群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则体现在以下方面:性别结构趋向于男女比例均衡;职称结构和研究生导师结构均呈现学术高层的“金字塔”效应;年龄结构呈现女性的“年轻化”趋势,青年女教师队伍崛起;学历结构打破“以本科学历为主”的局面,形成以硕士学历为主的局面。影响效应主要指高校领域的性别劣势累积效应。

邓志锋[2](2018)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动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大量资源投入,就公共服务的供给改善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两个目标而言,购买公共服务这个实践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有鉴于此,必须反思作为主导方即政府在其中的行动,其行动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背后隐含什么样的逻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丰富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研究的视角,围绕购买公共服务提供建议。国内的相关研究偏重微观分析和个案研究,缺乏对政府行动逻辑的简洁总结。论文借助治理理论、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的组织理论,聚焦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从场域、主体、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形成一个分析框架。围绕这些问题在上海、江苏、江西三地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文献分析展开研究。论文首先提炼了购买公共服务场域中的两个主要的特征,即分离和缺位,自主与约束;其次,论文对购买公共服务中的三方主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三,论文将政府行为从购买决策、过程监督、关系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其四,论文分析社会组织因此出现的策略性行为,以及这对公共服务的产出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论文最终将政府行动逻辑概括为功能强化-体制吸纳行为,其中功能强化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体制吸纳是在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多策略地扩大非对称依赖,加上社会组织党建(这不局限于参与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双管齐下,让社会组织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期协作者,消除其对政府权威的可能挑战。论文认为功能强化-体制吸纳行为是一般意义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在特定场域的进化版,反映了政府控制如何在购买公共服务中技术化生长。论文认为功能强化-体制吸纳行为扩大了自主和约束的冲突,使得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割裂成为现实,也带来了社会组织的内卷化,这和社会治理的方向相背。基于治理理论,作者认为应该进行政府行为的逻辑再造,转变为主动培育-合作供给,考虑到政府相对社会组织的巨大资源优势,政府应该主动进行制度供给,这包括缩小非对称依赖、收缩优先权、模式创新、引入公众参与等等。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体现在:首先是提出一个有意义的核心问题,聚焦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其次,通过场域、主体、过程、结果四方面构建了一个整体性分析框架,提炼了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特征,从利益、制度、和行动的复合角度开展论述,通过动机、可能、手段等层层递进分析,在理论层面对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作出合理解释,从微观分析上升到宏观总结;其三,发现了政府控制的技术化生长这一个隐藏的过程,将政府控制这一抽象过程具体化。论文还揭示了其可能带来的隐忧—社会组织的内卷化,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庄国波[3](2017)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连续两次对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国务院在2017年初对外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把人口均衡发展的要求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目标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按时间顺序梳理了1949年至今不同阶段中国的生育政策,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中的内容分析等方法对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政策目标下的政策措施和手段选择,这在国内生育政策的研究中尚未见到,对现阶段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的制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得到的结论是:根据各年份的人口数据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主要是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政策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相关性比较复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虽然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在2009年以后有所下降,但目前仍处于高位。对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老龄化关系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政策导致了出生人口的减少致使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抚养负担较轻、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所谓“人口红利”期。但这也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时期,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与政策宽严程度相关,这种差异在21世纪开始逐渐显现并且日趋严峻。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人口结构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选择“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三个与人口年龄结构相关的“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指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这些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间接地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线性回归模型中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之间是极强的线性关系。选择Leslie模型预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后对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和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显着提高人口数量,使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的时间延后,并且能够显着遏制人口老龄化指数上升的趋势,有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研究全面二孩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在2015年到2030年左右增速基本保持不变。在2030年之后,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15-64岁人口占比发生显着变化,政策效果开始显现,经济增速变快。面对目前育龄人口生育意愿以及总和生育率双双走低的事实,政府应该在中国人口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有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实现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目标要求,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优化制度,应对各种挑战。特别是加快老年型公共政策体系建设,解决“养老”之困,制定前瞻性的教育政策,解决“养小”之累,降低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解决“生小”之忧。让人们愿意生,生得起,养得好。

沃红梅[4](2013)在《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文中研究说明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设计、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由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类机体的反应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千差万别,所以需要运用统计方法来探讨其规律。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中国医学统计学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开始逐渐发展。1948年,《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一书出版,标志着医学统计学学科在我国开始建立。解放前,医学统计学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医学统计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迄今,医学统计学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历经六十余年,但关于其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却尚不充分,鲜有医学统计学系统的史学研究发表。因此,归纳总结医学统计学发展的史学资料,对于反映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一是学科发展概况;二是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建设;三是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四是学科发展中的主要人物介绍。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和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解读,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学科发展进程的概述,反映出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对于中国卫生统计学会成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研究,从侧面反映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的进程。最后,我们将中国医学统计学工作者划分成四代人,按照出生时间的顺序,重点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人中的代表人物。与以往仅有的一些文献相比,本研究在学会、教材和人物方面,具有更为详尽和系统总结的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梳理,让后人了解中国医学统计学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医学统计学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葛道顺[5](2013)在《“自己人代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解释 ——基于对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的考察》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中国红十字会这一百年历史且具有国际背景的社会组织为案例分析对象,借助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和“自己人”概念建构的“自己人代理”模型对其产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这种“自己人代理”模型包含着国家与红十字会之间的隐性契约,国家一方面将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签署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所赋予的责任委托给中国红十字会承担,另一方面通过向红十字会直接派驻“自己人”组成领导班子,对其职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对其机构事业单位化、对其承担的日常事务实施财政预算等方式实现对红十字会日常运作的控制。所以,“自己人代理”模式的实质是维持国家对具有国际背景的中国红十字会的控制权。“自己人代理”模式具有一般性意义,可以推及一般的社会组织管理:双重管理体制中的具有国家机构性质的业务主管单位成为另一种隐性形式的“自己人”,对社会组织实施了间接的“自己人代理”控制。国家利用“自己人”有效控制了社会脱嵌过程和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在被代理下虽然效率不足,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在实践方面,“自己人代理”机制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具体经验和创新;在理论方面。“自己人代理”机制形成了与“乡绅社会”、“单位社会”等中间结构的对话: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自己人代理”机制实现的;在组织治理思想上,“自己人代理”是外部制度设置应对组织“内部人控制”的一个反制。“自己人代理”模式需要改进,因为社会分殊和社会自理渐呈大势。但是,对中国而言,社会缺乏“委托”的能力——即产权基础,所以,对社会的赋权和增能,特别是建构社会产权成为必然。有效国家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法定社会,而不是一个被国家“自己人”代理的社会。只有置于宪法规制和法律体系的型塑之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建构才能克服“信任自己人的闭循环”,实现社会自理和有效国家基础上的社会善治。

余冰[6](2008)在《西街社会 ——对一条广州老城街道中社区组织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内以城市社区及普通居民为对象的都市人类学研究尚少,本文以广州西街――一条老城区街道中的社区组织为观察对象,意欲探讨都市社会人群结合特点及其与城市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同时本研究也关注作为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的都市性在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实践中的体现。传统中国的乡土社会以家族主义为核心,社区组织是一种辅助性的结构,仅为补充家族组织之不足而出现。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试图改变这一传统社会格局,尤其是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政权彻底颠覆了城市社会的原有结构,通过改造和重组原有的城市社团组织、瓦解和重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建立起高度统一的“单位制+街居制”的城市管理体制,并在人们的心态秩序上建立起某种“社会主义新传统”。本研究所观察的当代城市社区组织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中重新生长起来。本研究在西街观察到三个较为典型的社区组织,一是中国所特有的、遍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由国家建构的社区居民组织,一是以研究推广本民族文化、凝聚本区域族胞为己任的民族社团,一是为致力于社区公益、扶贫助弱的草根青年志愿者团体。本研究认为草根公益型社区组织的出现更能体现城市社会的精神气质。而三个社区组织在人员结合、日常实践、观念认同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国家性和社会性,本研究认为,这正是城市中的大、小传统在社区组织中的表现。另一方面,由团体生活带来的个体性以及由家族主义传统延续而来的家庭意识亦同时存在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和观念当中,构成某种富有中国特色的都市性。本文亦讨论了人类学传统研究方法在都市研究中的适用性问题,包括城市社区和社区组织的边界,选择特殊对象还是普通对象,田野观察的具体过程,以及一些新方法如多地点、多方式的田野选择,对话和多音位模式的尝试等。本研究在广州西街观察到的是一个“组织中的社会”。

田丽娟[7](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杨建国[8](2005)在《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汉语词典学界和中文信息处理界重“词”轻“语”的现象,对词组研究、熟语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熟语单位”(Idiom Unit,IU)的概念。所谓“熟语单位”,就是“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功能相当于熟语的结构单位,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被人们经常当作一个词来使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或凝固表达式。我们判别IU的三条原则为:是否“结合紧密,使用稳定”;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IU的长度一般为7±2);流通度要达到一定的阈值。IU理论上包括一切具有熟语性的词语组合单位。本文讨论的IU范围包括三字格中的惯用语和“差不多、靠不住、来不及”这样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结构串;四字格中的成语和新固定短语;简称略语、插入语和字母词语等。 本研究选用的是《人民日报》2001—2003三年的文本,约8000万字。文章以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为指导,以流通度理论为基础,以年平均流通度阈值(0.5)作为主要筛选依据,运用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熟语单位”(IU)进行了初步的提取研究;并对部分提取结果的噪声环境做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对于IU的提取,我们采取的策略和基本步骤是: 1、利用点号和“的、是、在、和、了、有”等高频词(字)将文本化短;自动提取时牺牲包含切分点的字符串,该部分字符串另行补救。 2、数据格式转换。将切分得到的形式上“完整”的2—8字串转为数据库格式。 3、统计3—5字串的频度、散布度和流通度。 4、用字符串全年的平均流通度阈值进行筛选。 5、对5音节(含)以上字串进行分词并词性标注,对其中的3字串、4字串和符合“N+N”、“N+V”、“V+N”、“V+V”等语法组合规则的相邻字符串(二元组)进行抽取;再对抽取的字符串重复上面的第3和第4步。 6、对筛选得到的字符串进行噪声剔除,全部进行重新切分并词性标注,然后运用静态规则模板(共30条规则)再次过滤。 7、借助辅助手段对熟语单位进行直接抽取。 8、得到3—5字格熟语单位表(约13,500条)。 本文还对提取出来的2001年的5,500个三字格、2002年的6,500个四字格做了简单的分类和例示性的分析说明。重点考察了具有熟语性的短语。三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和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两类,验证了冯胜利有关三音节组合的论断:音节为“1+2”式的是短语,音节为“2+1”式的是韵律词。 四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N+V”式和“V+N”式。N和V之间存在复杂的语法、语义以及音节制约关系。关于“N+V”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定中关系的“N+V”式四字格熟语性最强,数量也最多:状中关系次之,主谓关系的四字格熟语性最弱,且N与V之间存在离散性。关于“V+N”式,我们发现:第一,“V+N”式四字格如果表示通名,它往往是或者容易成为一个NP习惯性搭配。第二,“V+N”式四字格中的N如果是比较抽象的双音节名词,则这类四字格构成的NP其熟语性相对较强。第三,“V+N”式四字格中的V如果是双音节述宾式动词,那么这种“双音节述宾式动词+宾语”形成的NP熟语性很强。 本文还从应用的角度对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进行了考察研究。对流行语的科学评定和字母词语的规范发表了意见。

寇莹[9](2005)在《新财经类报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经济类报纸在市场上有了明显的复苏迹象。一支以财经内容为主要报道题材的新财经类报纸异军突起,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迅速占领市场,发行量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新财经类报纸的异军突起引起业界瞩目,不仅是因为未来中国主流财经报纸极有可能从这些先锋类财经报纸中产生,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中国新闻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报业经营、管理及运作的理念。新财经类报纸把主要的目光投向了在地位、收入以及学历上居于较高层次的人,这些人被认为代表着在中国日渐兴起的“中产阶级”。新财经类报纸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给了中国报业市场很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传统经济类报纸以巨大的压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代表着中国财经报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尝试从新财经类报纸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入手,分析了新财经类报纸与传统的经济报纸相比“新”在何处,其自身有哪些特色,目前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以及如何解决等问题,并对新财经报纸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一番预测。在总结现有的新财经报纸得失经验的同时,也希望给新入场的财经媒体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杨发祥[10](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二、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名誉所长等在京考察合作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名誉所长等在京考察合作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影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基于女性研究和教师职业生涯研究的现实需求
        2.基于个人的理论兴趣、专业背景和职业取向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1.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社会性别影响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1.高校专任女教师
        2.职业生涯
        3.社会性别影响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社会性别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扎根理论
        1.历史与来源
        2.概念与特征
        3.版本与取向
        4.风险与策略
    (二)社会性别理论
        1.理论与来源
        2.历史与现实
        3.方法与视角
二、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访谈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设计
        1.案例高校的选择
        2.理论性抽样
        3.访谈问题的设计
    (二)研究实施
        1.开展深度访谈
        2.访谈信息获取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访谈的编码分析
    (一)编码分析的逻辑和阶段
    (二)初始编码
    (三)聚焦编码
    (四)轴心编码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1.理论抽样分析
        2.编码及结果整理
四、高校专任女教师群体职业生涯的社会性别影响趋势
    (一)整体性别结构呈现“女性化”趋势
    (二)职称结构呈现“上窄下宽”趋势
    (三)学历结构呈现以硕士为主的“高学历”发展趋势
    (四)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
    (五)研究生导师结构呈现“男性化”趋势
五、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
    (一)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
        1.社会性别影响教师获得学历、社会实践经验和学术追求
        2.社会性别影响教师的职业、家庭、社交、道德和性别等方面的意识
        3.社会性别影响教师的生理差异和生育压力
        4.社会性别影响教师在高校管理制度下的职业发展空间
        5.社会性别影响教师对职业环境的适应和评价
        6.社会性别引起性别歧视和照顾等现象
        7.社会性别影响退休年龄政策的颁布和实施
        8.社会性别构建了性别角色、印象和身份
    (二)群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
        1.学历结构上打破“以本科学历为主”的局面
        2.职称结构和研究生导师结构均呈现学术高层的“金字塔”效应
        3.年龄结构呈现女性的“年轻化”趋势
六、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效应
    (一)影响路径
        1.个人生理性别、职业素质和性别意识
        2.家庭资源支持
        3.高校制度和环境
        5.社会性别文化
    (二)影响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2)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提出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述评
        1.2.1 政府行为的研究
        1.2.2 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
        1.2.3 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阐述
        2.1.1 公共服务与购买公共服务
        2.1.2 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监管
        2.1.3 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为
    2.2 相关理论
        2.2.1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新制度主义的组织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场域分析
        2.3.2 主体分析
        2.3.3 过程分析
        2.3.4 结果分析
第3章 购买公共服务:场域分析
    3.1 分离与缺位:政府介入的起点
        3.1.1 公共服务供给需求对政府的压力
        3.1.2 购买公共服务: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需求
        3.1.3 购买进程中的分离和缺位
    3.2 社会组织的自主和约束:隐含的冲突
        3.2.1 社会治理的短板:社会组织成长不足
        3.2.2 购买公共服务:推进社会治理
        3.2.3 社会组织的自主与购买进程中的约束
    3.3 制度安排:政府优势凸显
        3.3.1 宏观层:社会组织监管政策的延承
        3.3.2 中观层:法规化程度低
        3.3.3 微观层:项目合同中的行政优先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众、社会组织和政府:主体分析
    4.1 作为消费方的公众:事实上的角色缺位
        4.1.1 合同文本中:地位缺失
        4.1.2 实践过程中:低度参与
    4.2 作为承接方的社会组织:非对称依赖
        4.2.1 资源汲取:被动依赖
        4.2.2 进场问题:主动靠拢
        4.2.3 治理机制:政府影响力的空间
    4.3 作为购买方的政府:管理本位
        4.3.1 政府:政治稳定
        4.3.2 职能部门:权限扩大的冲动
        4.3.3 官员:政绩取向
        4.3.4 三方的重合点:自主和约束的排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的策略:过程分析
    5.1 购买决策、行动起点
        5.1.1 选择服务项目:社会组织工作方向指引
        5.1.2 选择承接方:社会组织发展方向指引
    5.2 过程监督、规避风险
        5.2.1 项目财务制度:放大行政优先权
        5.2.2 报告和评估制度:循规蹈矩的社会组织
    5.3 关系维护、长期购买
        5.3.1 资金注入和定价机制:关系强化中的利益因素
        5.3.2 枢纽型社会组织:关系强化的新助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组织的行为及影响:结果分析
    6.1 社会组织的策略性回应
        6.1.1 遵从:项目导向
        6.1.2 目标置换:公共服务产出的低效
        6.1.3 依附:和政府结成命运共同体
    6.2 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
        6.2.1 可持续性低
        6.2.2 资源难题未变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行动逻辑:从实然到应然
    7.1 实然之路:功能强化-体制吸纳
        7.1.1 功能强化:约束社会组织
        7.1.2 体制吸纳:扩大非对称依赖
        7.1.3 特定场域中政府控制的进化版
    7.2 应然之义:主动培育-合作供给
        7.2.1 主动培育:向社会本位观念的转变
        7.2.2 合作供给:伙伴关系的构建
    7.3 实现转变的制度供给
        7.3.1 缩小非对称依赖
        7.3.2 收缩行政优先权
        7.3.3 模式创新,激发活力
        7.3.4 推进公众参与
第八章 结论、建议及可能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可能创新
    8.4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调查(公职人员版)
附录二 :访谈提纲(公职人员版和社会组织人员版)
附录三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项目合同
附录四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际计划生育政策研究
        1.2.2 生育政策得失研究
        1.2.3 生育政策影响研究
        1.2.4 生育政策目标、演变与调整研究
        1.2.5 人口理论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创新
        1.4.2 政策评价与对策创新
        1.4.3 研究方法创新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人口政策、生育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
        2.1.2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生育率
        2.1.3 出生性别比
        2.1.4 人口老龄化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口转变理论
        2.2.2 生育的成本—收益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3.1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背景
        3.1.1 人口增长迅速
        3.1.2 资源压力巨大
    3.2 生育政策的阶段划分
        3.2.1 1949 年至1952年:鼓励生育阶段
        3.2.2 1953 年至2013年:节制生育阶段
        3.2.3 2014 年至现在:有条件放开生育阶段
    3.3 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贡献
        3.3.1 人口增长率下降到较低水平
        3.3.2 人口素质显着提高
        3.3.3 人口压力有效减缓
    3.4 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带来的突出问题
        3.4.1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
        3.4.2 人口结构失衡问题
        3.4.4 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国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文本分析
    4.1 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内容分析
        4.1.1 内容分析法简介
        4.1.2 分析对象及其来源
        4.1.3 分析内容与分析变量
        4.1.4 统计分析方法
    4.2 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出台频率分析
        4.2.1 不同年份计划生育政策出台频率分析
        4.2.2 不同类型计划生育政策出台频率分析
    4.3 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目标演变分析
        4.3.1 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调控目标演变
        4.3.2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中的过程性管理目标演变
    4.4 建国以来计划生育政策手段演变的分析
    4.5 计划生育政策文本挖掘和聚类分析
        4.5.1 文献选择
        4.5.2 计划生育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4.5.3 中央和国务院指示/通知/决定/意见与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4.5.4 领导人公开讲话/批示与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
    5.1 出生人口性别比与人口老龄化的状况与趋势
        5.1.1 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与趋势
        5.1.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趋势
    5.2 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
        5.2.1 分析变量及其来源
        5.2.2 我国不同生育政策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比较分析
        5.2.3 新形势下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多因素分析
    5.3 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5.3.1 分析变量及其来源
        5.3.2 我国不同生育政策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比较
        5.3.3 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效应测算
    6.1 概述
        6.1.1 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6.1.2 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6.2 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
        6.2.1 指标选择
        6.2.2 模型初选
        6.2.3 数据处理
        6.2.4 模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预测
    7.1 1996-2015年人口数量变化规律
        7.1.1 总人口随年份变化情况
        7.1.2 出生率和死亡率随年份变化情况
    7.2 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口数据预测模型
        7.2.1 模型假设及指标选择
        7.2.2 人口数量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建模
        7.2.3 各指标的分析和确定
    7.3 两种政策情况下人口特征预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7.3.1 人口总数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7.3.2 人口老龄化程度
        7.3.3 人口年龄结构
    7.4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TIFAPC)的建模预测
    7.5 经济增长的预测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政府的作为
    8.1 转变观念,处理好“人口”与“人手”的关系
        8.1.1 树立“人口”也是“人手”、也能创造财富的观念
        8.1.2 树立以人为本、“物”为“人”服务的观念
    8.2 未雨绸缪,优化制度体系
        8.2.1 修改相关制度,落实“全面二胎”政策
        8.2.2 做好政策储备,应对各种问题挑战
        8.2.3 反对性别歧视,关心女性求职就业
    8.3 主动应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8.3.1 加快老年型公共政策体系建设,解决“养老”之困
        8.3.2 制定前瞻性的教育政策,解决“养小”之累
        8.3.3 降低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解决“生小”之忧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研究不足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4)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学科建设进展回顾
    1、课程结构与专业建设
    2、教材建设
    3、师资队伍建设
    4、研究生培养
    5、科研工作
    6、学术交流
    7、小结
第二部分 对卫生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会——记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1、初创时期(1984-1997年)
    2、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
    3、小结
第三部分 建国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回顾
    1、郭祖超教授的《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
    2、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卫生统计学相关教材
    3、卫生部统编教材《卫生统计学》
    4、改革开放后迄今其他一些教材
    5、小结
第四部分 对医学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1、第一代人物
        袁贻瑾
        许世瑾
        李光荫
        薛仲三
        郭祖超
        祝绍琪
        高润泉
        倪江林
        郑戈
        杨纪柯
    2、第二代人物
        田凤调
        杨树勤
        李天霖
        张照寰
        杨建伯
        周有尚
        史秉璋
        丁道芳
        陆守曾
        顾杏元
        金丕焕
        杜养志
        王均乐
        杨瑞璋
        戴旭东
        高玉堂
        王仁安
        何大卫
        余松林
        周燕荣
        陈启光
        方积乾
        苏炳华
        孙振球
    3 、小结
第五部分 总结
    1、学科建设
    2、人才培养
    3、校际合作
    4、一点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目录
中国统计发展简史(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自己人代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解释 ——基于对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源起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
        1.2.2 关于国际组织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1.2.3 关于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收集方法
        1.3.4 研究限制
第二章 案例分析:国家与红十字会委托代理关系的建构
    2.1 国家-红十字会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发生学的视角
        2.1.1 委托-代理关系的构成要件
        2.1.2 国家对红十字会的委托授权:缔约国的责任
        2.1.3 中国红十字会:国家委托代理关系的历史发生与当代发展
    2.2 国家与红十字会委托代理关系的建构:一种隐含的契约
        2.2.1 契约内涵
        2.2.2 契约模式的同质性
    2.3 国家与红十字会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性质分析
        2.3.1 国家控制下的不完全合同
        2.3.2 参公管理的一个解释:多项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
        2.3.3 行业竞争与合作:多个代理人模型
第三章 案例检讨:国家与红十字会委托代理关系的悖论
    3.1 委托代理模型的一般特征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2 国际人道工作的委托代理模式
        3.1.3 国际组织的委托代理困境
    3.2 国家与红十字会委托代理关系的悖论
        3.2.1 国家派出公务员出任红十字会领导班子
        3.2.2 国家对红十字会组织的控制手段行政化
        3.2.3 红十字会组织成为国家的结构性依附体
    3.3 国家与红十字会委托代理模型的运行机制
        3.3.1 连续博弈机制:参公管理
        3.3.2 声誉和事后付清机制:强制退休
        3.3.3 逆向代理:社会组织购买政府服务
    3.4 需要重新考量的新问题
第四章 自己人代理:内涵与形成
    4.1 “自己人代理”概念的提出与分析框架的再建构
        4.1.1 “自己人”理论
        4.1.2 研究问题的延展与分析框架的再建构
    4.2 自己人代理机制的形成:国家的视角
        4.2.1 全能国家:社会被兼并
        4.2.2 转轨国家:社会被代理
第五章 自己人代理模型:效果与解释
    5.1 自己人代理模型效果:制度性无激励
        5.1.1 激励机制无效率
        5.1.2 激励机制无效率的解释
        5.1.3 为什么无效率的制度会长期存在
    5.2 自己人代理的本质是国家控制权
        5.2.1 国家的本质是控制
        5.2.2 新中国的社会控制:户籍制、单位制和基层行政化
        5.2.3 自己人代理:又一种控制权
        5.2.4 国家控制权的基础:国家产权
    5.3 自己人代理的悖论:多中心治理还是社会分割
        5.3.1 公共资源的多中心治理理论
        5.3.2 中国式多中心:分权抑或分割
        5.3.3 社会分割的认知和声讨
第六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再建构
    6.1 从自己人代理到社会自理
        6.1.1 国家与社会组织关系类型
        6.1.2 渐进式改革:管理体制上的双轨制选择
        6.1.3 理想模式:社会自理
    6.2 社会自理的基础:社会产权
        6.2.1 法人主体及其产权基础
        6.2.2 社会产权及其社会权威
        6.2.3 社会产权:社会自理的前提
    6.3 共同治理与社会组织的主体性
        6.3.1 共同治理的需要
        6.3.2 统一性:国际组织的法理型权威
        6.3.3 内部治理:现代理事会制度
        6.3.4 水平链接:社会资本的作用
    6.4 完全显性的代理机制:法定机构
        6.4.1 法定机构的概念与实践
        6.4.2 完全显性契约:作为法定机构的红十字会
        6.4.3 法定机构:强化法理型权威的机制
第七章 研究发现和讨论
    7.1 研究发现及其一般性
        7.1.1 研究发现
        7.1.2 研究发现的一般性
    7.2 有效国家:从社会自理到共同治理
        7.2.1 社会自理和国家转轨
        7.2.2 有效国家和法定社会
参考文献
附录 1.访谈提纲
附录 2.个案报告
附录 3.官方文件文本例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致谢

(6)西街社会 ——对一条广州老城街道中社区组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都市人类学的脉络与本研究的出发点
    二、中国经验中的家族传统和组织传统
    三、本研究的背景:中国城市中的社团组织和社区组织
    四、本研究的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我的田野和研究方法
    一、选择西街的理由
    二、田野地的发现和研究主题的确立
    三、本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实践
第三章 社区居委会的国家性
    一、国家性的表现
    二、阿君的麻烦事:压力底端的故事
    三、计生科层的倒金字塔结构
    四、社区居委会的计生管理实践
    五、缓慢变迁中的模糊管理
第四章 社区居委会的社会性
    一、榕树社区:创卫、创卫
    二、未完成式:创绿、创模、创
    三、文良居:精英老人、质朴社区
    四、新春园艺会:话语霸权的改造
第五章 广州满族研究会:社区中的民族社团
    一、与满研会相遇(满研会的名)
    二、新老会长谈(满研会的实)
    三、广州满族的历史境遇
    四、重构历程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
第六章 生命缘志愿者协会:社区中的志愿团体
    一、做了八年义工的儿科医生和他的“组织”
    二、从学校到社区:生命协会的七年历程
    三、生命协会的社会性特点
    四、与社会性和国家性有关的一些讨论
第七章 结语:组织中的社会
    一、形成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格局
    二、社区组织的社会性和国家性
    三、组织中的个体和家族中的个体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源起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5 论文的创新点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1.1 药物学的发展
        1.2 方剂学的成就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2.5 药学(西药)教育
        2.6 药学(西药)研究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3.2 医药教育
        3.3 医药工业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1.2 药品监督管理
        1.3 制药工业
        1.4 医药商业
        1.5 药学教育
        1.6 医药科技工作
        1.7 医院药学
        1.8 药学社会团体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2.2 中药研究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2.4 药物学研究
第五章 结论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

(8)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
        1.1.1 词组(短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2 熟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1.3 熟语单位的界定
        1.1.4 “熟语单位”的范围
    1.2 本研究的目标
    1.3 本研究的意义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本研究的难点
    1.5 小结
第二章 基于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熟语单位提取研究
    2.1 语料的选取
    2.2 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
    2.3 词语自动提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4 我们对中文信息处理及汉语的认识
    2.5 提取熟语单位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2.6 辅助提取手段分析
    2.7 部分结果验证及相关分析
    2.8 小结
第三章 三字格、四字格熟语单位研究
    3.0 已有的研究
    3.1 三字格概况
        3.11 三字格里的词
        3.12 三字格里的语
    3.2 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的三字格
    3.3 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的三字格
    3.4 四字格概况
        3.41 四字格里的词
        3.42 四字格里的语
    3.5 “N+V”式的四字格
    3.6 “V+N”/“V+V”式的四字格
    3.7 小结
    3.8 附论5字格
第四章 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研究
    4.1 流行语研究
        4.11 “流行”的界定
        4.12 关于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
        4.13 流行语的科学认定
        4.14 余论
    4.2 字母词语研究
        4.21 引言
        4.22 基于词典的字母词语的分类及相关分析
        4.23 基于报纸语料库的字母词语的使用情况举隅
        4.24 关于字母词语规范的两点思考
    4.3 插入语研究
        4.31 已有的研究
        4.32 插入语对中文信息处理的作用
        4.33 报纸语料中部分插入语的频次考察
第五章 简称考察研究
    5.1 引言
    5.2 简称的界定
        5.21 定义
        5.22 简称的性质
    5.3 简称的分类
    5.4 固定简称
        5.41 固定简称的构成方式
        5.42 固定简称的形成规律
        5.43 固定简称的使用特点
    5.5 临时简称
    5.6 通过形式标记提取的简称例示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研究方法
    6.2 熟语单位的应用价值
        6.21 熟语单位与对外汉语教学
        6.22 熟语单位与辞书编纂
    6.3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6.31 存在的问题
        6.31 熟语的确定
        6.31 熟语单位的自动提取
        6.31 熟语的标注规范
        6.32 下一步工作
        6.32 熟语单位的外部功能及其语义研究
        6.32 建立实用的分类、分级语表
参考文献
附录1 两本新词语词典所收的部分新词语比较
附录2 基于大学生的词语语感测量
附录3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2字串
附录4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3字串
附录5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4字串
附录6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5字串
附录7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6字串
附录8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7字串
附录9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8字串
附录10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3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1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4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2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5字格熟语单位
附录13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熟语单位
附录14 2001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5 2002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6 2003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7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附录18 部分“V+V”实例
附录19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录的简称词条
附录20 2002年《人民日报》中的部分简称
附录21 本文所使用的标记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新财经类报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新财经类报纸的定义
    一、定义
    二、新财经类报纸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第二章 新财经类报纸的特色分析
    一、对财经新闻采取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品牌—新财经类报纸的致胜之道
    三、将评论作为展示报纸专业化及权威性的窗口
    四、非商业新闻—一张清新的面孔
    五、市场细分—新财经类报纸定位的根本
    六、以全新的操作手法进入市场
    七、摒弃单纯追求发行量的做法,倡导企业式的用户拓展方式
第三章 新财经类报纸的困境与对策
    一、杂志化与时效性—“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二、人才缺乏—新财经类报纸“不可承受之轻”
    三、市场角色—摇旗呐喊还是信息监管?
    四、图片与新财经类报纸如何结缘?
第四章 新财经类报纸的公信力
    一、新财经类报纸迷失了方向?
    二、制衡损害媒体公信力的行为
第五章 新财经类报纸路在何方
    一、市场空间
    二、新财经类报纸走向何处?
    三、中国财经媒体面临“与狼共舞”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10)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二、 农村:村级自治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一、 生育政策比较
        二、 生育现状比较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一、 国际舆论
        二、 国际人口奖
结语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后记

四、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名誉所长等在京考察合作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影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D]. 苏慧.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2]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动逻辑研究[D]. 邓志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演变及影响研究[D]. 庄国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4]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D]. 沃红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3(02)
  • [5]“自己人代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解释 ——基于对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的考察[D]. 葛道顺. 上海大学, 2013(11)
  • [6]西街社会 ——对一条广州老城街道中社区组织的研究[D]. 余冰. 中山大学, 2008(02)
  • [7]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8]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D]. 杨建国. 北京语言大学, 2005(04)
  • [9]新财经类报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为例[D]. 寇莹. 暨南大学, 2005(03)
  • [10]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国家计生委研究院名誉所长等到京考察合作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