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扦插繁殖及苗圃快速出苗新技术研究

茶树扦插繁殖及苗圃快速出苗新技术研究

一、茶树扦插繁育与快速出圃新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航,王政委[1](2021)在《无性系茶苗扦插繁育技术及效益分析》文中指出文章从扦插技术的分类和优缺点入手,介绍了无性系茶苗的扦插技术和繁育管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生产效益。结果表明:采用扦插繁育技术,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任志红,吴焕焕,肖文敏,张虹,孙海伟,窦玲,王兆祥[2](2021)在《北方茶区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研究旨在提出适宜北方茶区茶树的扦插繁育技术,为抗寒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以无性系茶树品种’中茶108’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激素种类、插穗状态、浸蘸浓度和时间等因子对茶苗发育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优组合为A1B3C3D3,即插穗清水浸泡,扦插前浸蘸200 mg/L IBA 30 min,成活率达81.3%;4个扦插因素产生的效应由主到次依次为激素种类、插穗处理方式、激素的浸蘸时间、激素浓度。不同激素种类处理下,地上部发育指标显示IBA+NAA处理有利于叶片数量和干重增长;由茶苗根系发育情况表型观测可知,IBA+NAA处理根类组成较合理,有利于根系中一级侧根、延长根和吸收根的协同生长;由根系发育指标分析可知,IBA+NAA处理最大程度地促进了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生物量的增长。由此确立最优扦插组合为插穗斜削后立即清水浸泡,扦插前用激素组合IBA(200 mg/L)+NAA(200 mg/L)浸蘸30 min后迅速插入基质。在此扦插组合下,27个茶树品种的扦插繁育特性差异较大,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1.1%,最低仅为12.17%,高于80%的有11个。研究结果在北方茶树扦插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够为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邱勤丽[3](2021)在《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茶树在中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茶树扦插苗圃的连作障碍是目前苗圃育苗普遍存在的问题。连作障碍主要症状表现为扦插苗病死率高、成活率低,苗圃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恶化。淹水和石灰氮被广泛用于设施农业连作障碍的改良和土传病害的防治,但在连作茶树扦插苗圃中的应用还很有限,且针对改良效果产生原因的微生物性质很少有系统的阐述。因此本研究利用淹水和石灰氮改良连作茶树扦插苗圃的土壤状况,利用田间试验、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1)茶树苗圃土壤理化性质的时间序列变化;2)茶苗生物量和成活率概况;3)茶树苗圃土壤真菌、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响应机制;并探讨了提高茶苗扦插成活率的理化和微生物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淹水和石灰氮能缓解茶树扦插苗圃土壤的酸化现象,使pH值的酸化趋势得到减缓。石灰氮的施用降低了总酚、复合态酚和可溶性铝的含量。淹水和石灰氮促进了扦插茶苗的生物量和成活率。2、通过对微生物群落构建的解析,发现苗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理化因子改变明显,且环境变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释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其中,TN、SOC、BP和NH4+-N是影响真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AP、AK、pH、NO3--N是影响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SOC、pH、TP、Ex-Al、BP及TN是影响古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3、真菌群落和细菌群落中丰富类群的网络分布模式比较相似,淹水加石灰氮降低了分子生态网络的复杂性和连接度,但也增加了模块指数从而增加了抵抗外界变化的能力,并且石灰氮的施用使真菌群落中抗病原菌相关的类群更多地被识别为关键类群,而对照组中关键类群则更偏向于致病菌。细菌群落的稀有类群网络变化模式刚好相反,石灰氮的施用使细菌稀有群落形成了相较于对照组更稳定和更复杂的网络,从而增强菌群之间的相互交流。细菌网络中,大部分关键类群的功能都与碳、氮、磷等养分的降解和代谢有关,此外,石灰氮的施用也可以使与抗根结线虫病相关的细菌(Bryobacter)占据更主要的生态位。4、茶园扦插苗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表现出功能上的多样性。在真菌群落中,腐生营养型模式是茶园苗圃土壤中主导的营养模式。细菌和古菌群落中,代谢是主要的功能。茶园扦插苗圃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包含巨大的分类和功能多样性,腐生营养和微生物代谢对茶苗的生理生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综合来看,淹水加石灰氮处理可以被推荐为生产实践中用于改良连作茶树扦插苗圃的方法。该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连作苗圃pH值过低、多酚累积及铝毒等问题,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率;杀灭真菌群落中的植物病原菌,降低真菌群落丰富度,提高细菌和古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促使连作苗圃土壤从真菌主导型向细菌主导型转变,调节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并影响微生物共发生模式和群落功能,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条件和微生物条件,促使扦插苗圃获得更高的成活率。

方翔[4](2020)在《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类型插穗、不同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及苗圃地扦插再植障碍原因进行了探究,以期为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试验结果如下:1、以安吉白茶、农抗早、福鼎大白茶和舒茶早四个品种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舒茶早品种的成活率最高,为63.54%;其次是福鼎大白茶品种,为53.13%;安吉白茶品种的成活率最低,仅为39.58%。2、以舒茶早品种作为试验材料,探究舒茶早品种不同插穗类型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同嫩度插穗试验研究表明:绿色硬化插穗成活率最高,为73.96%;半木质化插穗次之,为63.54%;一芽二叶最低,为26.04%;不同留叶数短穗扦插试验研究表明:秋夏两季试验结果差异较大,夏季温度较高,蒸发量大,留叶数越多,扦插成活率较低。但秋夏两季都以留三叶的成活率最高,夏季为63.54%,秋季为95.38%。半叶和全叶插穗试验研究表明:半叶扦插的成活率为89.58%,全叶扦插的成活率为67.71%,两者差异显着。3、不同基质选择研究发现:基质一的扦插成活率为63.54%,基质二的扦插成活率为57.29%,但两者差异不显着。4、不同再植年限扦插苗圃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发现:再植土壤p H较非再植土壤降低,下降至4.4左右;再植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水平高于非再植土壤,说明栽培过程中注意对养分的投入;再植土壤水溶性酚酸含量和复合态酚酸含量都高于非再植土壤,其中非再植土壤和再植土壤在复合态酚酸含量上差异显着;与非再植土壤相比,再植土壤微生物数量上表现同一的下降趋势,再植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显着低于非再植土壤;再植土壤与非再植土壤相比,土壤酶活性发生较大变化,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5、以舒茶早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再植年限土壤浸提液对茶籽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植土壤浸提液与非再植土壤浸提液处理茶籽萌发,茶籽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长均无明显差异。6、通过对再植土壤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再进行扦插试验,通过对扦插苗生长相关指标测定发现:高温处理和浸水晒土处理能有效促进扦插苗愈伤组织、根系的发生,提高扦插苗成活率、叶片数、新梢率、新梢长、茎粗、主根粗和根长。生物菌肥和杀菌剂处理效果虽然比不上高温和浸水处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扦插苗的生长。

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5](2020)在《优质湖南红茶标准化栽培技术》文中提出湖南红茶原产地域地理范围基本覆盖湖南全境,总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为发挥主推良种优势,湘中地区推广槠叶齐、城步峒茶、湘红3号;湘南地区推广英红九号、槠叶齐、湘茶研8号(原潇湘红21-3)、金萱、金观音;湘西地区推广保靖黄金

刘晓东,韦静峰[6](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建议》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快实施和消费结构升级,六堡茶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品牌效应显着提升,市场价值不断攀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无性系良种快速繁育、水溶性农药安全替代、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减施增效、茶园机械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六堡茶加工工艺与设备的创新,对支撑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作者提出了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建议。

段继华,雷雨,黄飞毅,康彦凯,陈宇宏,罗意,丁玎,李赛君[7](2018)在《不同茶树品种秋、冬扦插效果比较》文中指出扦插时间是影响茶苗扦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扦插苗的发根率、成苗率和出圃率3个方面对碧香早等7个茶树品种的秋、冬扦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碧香早、槠叶齐、福鼎大白茶、湘波绿2号和茗丰5个品种最佳扦插时间为9月下旬,保靖黄金茶1号和玉笋为10月下旬。

陈祖枝[8](2018)在《福安茶树良种繁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福安是我国重点产茶县市,是福安大白茶国家良种和坦洋工夫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最大、品种最齐全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县(市)。本文论述了福安市茶树繁育的历史、现状、规模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措施。

李慧,聂枞宁,唐茜,黄亮,王馨语[9](2016)在《川西茶区高密高效扦插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改进川西地区高密高效短穗扦插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时间、扦插密度、短穗嫩度及粗度以及茶树品种对茶苗生长势、质量和出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高密扦插的最佳扦插时间为8—9月,其成活率、出圃率为75.08%76.92%和56.76%58.82%;短穗嫩度以红梗和半红半绿梗为宜,其成活率、出圃率分别为74.21%76.43%、57.51%60.74%,分别较绿梗和麻梗高4.37%32.01%、13.10%28.12%;短穗粗度以中粗最佳,成活率为76.55%76.77%,出圃率为58.41%59.69%;高密度扦插(行距×株距=6.7 cm×0.8 cm,825万株/hm2)的合格苗出圃数为437.99万451.91万株/hm2,较中等密度和常规密度高出54.13%104.70%;不同品种短穗的发根能力、茶苗生长势及成活率也有一定差异。

杨婷,黄水有,张谦[10](2014)在《茶树快速育苗技术初探》文中认为根据当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结合目前茶叶生产实际,针对茶树育苗常规使用的短穗扦插法存在着时间性强、在圃时间长、管理繁琐等不足之处,开展茶树快速育苗管理技术研究。从基质选用、夏季扦插技术到全光照喷雾等配套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开展茶树快速繁育扦插育苗试验,建立了一种简单、可靠、省工、省料的茶树快速育苗配套技术方法。

二、茶树扦插繁育与快速出圃新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树扦插繁育与快速出圃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无性系茶苗扦插繁育技术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扦插技术的分类和优缺点
    1.1 分类
    1.2 优缺点
2 无性系茶苗的扦插技术
    2.1 母穗园管理
    2.2 剪取短穗
    2.3 扦插时间和方法
3 无性系茶苗的繁育管理
    3.1 光温控制
    3.2 浇水
    3.3 施肥
    3.4 除草
    3.5 病虫害防治
    3.6 出圃包装
4 无性系茶苗扦插繁育的效益分析
    4.1 基本情况
    4.2 苗圃选择整理
    4.3 扦插繁育
    4.4 效益分析

(2)北方茶区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1.3.2 扦插基质条件
        1.3.3 插穗处理及扦插方法
        1.3.4 扦插繁育试验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茶苗生长势与根系指标测量
        1.4.2 茶苗生物量指标测定
        1.4.3 根系发育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4.4 不同品种的扦插成活率计分方法
        1.4.5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扦插影响因子研究
    2.2 激素处理对扦插茶苗的影响
        2.2.1 激素处理对扦插茶苗地上部生长指标的影响
        2.2.2 激素对扦插茶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2.2.3 激素对扦插茶苗根系发育指标的影响
        2.2.4 不同激素对扦插茶苗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2.2.5 小结
    2.3 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繁育特性研究
3 结论与讨论

(3)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长期植茶茶园及单一连作茶树苗圃相关研究进展
        1.2.1 茶园连作障碍概况
        1.2.2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茶树(苗)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2.3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4 长期植茶或茶苗连作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1.2.5 茶园改良措施及连作障碍防控概况
    1.3 淹水和石灰氮相关研究进展
        1.3.1 淹水处理相关研究进展
        1.3.2 石灰氮相关研究进展
    1.4 土壤中的微生物
        1.4.1 土壤微生物的重要性
        1.4.2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设计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3.1 土壤前处理
        2.3.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2.3.3 茶苗生物量测定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土壤pH值及多酚含量变化
        2.4.2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与植株生物量相关分析
        2.4.3 茶苗成活率情况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2.3 土壤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理化性质
        3.3.2 土壤真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3.3.3 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3.3.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组成
        3.3.5 土壤真菌类群变化的驱动机制
        3.3.6 土壤真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3.3.7 真菌群落分子生态学网络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4.2.3 土壤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细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4.3.2 细菌群落Alpha 多样性和Beta 多样性分析
        4.3.3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4.3.4 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的响应机制
        4.3.5 细菌PICRUSt功能预测
        4.3.6 细菌丰富类群和稀有类群分子生态网络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苗圃土壤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古菌群落测序质量评估
        5.3.2 古菌群落Alpha 多样性及Beta 多样性分析
        5.3.3 土壤古菌群落组成
        5.3.4 土壤古菌群落与环境的响应机制
        5.3.5 古菌PICRUSt功能预测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概况
    2.2 试验材料及处理
        2.2.1 影响茶树扦插成活率因素研究
        2.2.2 扦插苗圃地再植障碍研究
    2.3 试剂与仪器
        2.3.1 主要试验试剂
        2.3.2 主要试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4.2 土壤肥力测定
        2.4.3 土壤酶活测定
        2.4.4 土壤微生物测定
        2.4.5 土壤酚酸测定
        2.4.6 扦插苗成活率和生长量调查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响茶树扦插成活率因素研究
        3.1.1 不同茶树品种扦插成活率的比较
        3.1.2 插穗类型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3.2 秋插再植障碍分析
        3.2.1 土壤肥力分析
        3.2.2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愈伤情况
        3.2.3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根情况
        3.2.4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长量的影响
    3.3 夏插再植障碍分析
        3.3.1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肥力分析
        3.3.2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微生物分析
        3.3.3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酶活
        3.3.4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酚酸测定
        3.3.5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自毒作用研究
        3.3.6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愈伤情况
        3.3.7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短穗生根情况
        3.3.8 不同方法处理土壤后对短穗生长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茶树品种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2 不同插穗类型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2.1 不同成熟度插穗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2.2 不同留叶数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3 不同基质处理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4.4 不同再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优质湖南红茶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种苗扦插
    1. 茶苗繁育单位资质
    2. 苗圃整理
    3. 扦插繁育
    4. 茶苗出圃
二、茶园建设及管理
    1. 建设要求
    2. 水分管理
    3. 施肥技术
    4. 树冠培养
三、鲜叶采收
    1. 细嫩采
    2. 适中采
    3. 成熟采

(6)“一带一路”倡议下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六堡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六堡茶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势头良好
    1.2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1.3 品牌效应显着提升,市场价值不断攀升
    1.4 六堡茶出口量回暖上升,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1.5 茶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1.6 六堡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
    2.1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2 六堡茶发明专利申请量剧增
    2.3 六堡茶产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3.1 无性系良种推广
        2.3.2 茶树扦插繁育与快速出圃新技术
        2.3.3 茶园水溶性农药安全替代技术
        2.3.4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3.5 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2.3.5.1 水肥一体化
        2.3.5.2 有机肥替代化肥
        2.3.6 六堡茶加工工艺与设备创新
        2.3.7 茶园机械化作业
    2.4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3 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3.1 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3.2 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3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3.4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健全科技融资服务体系
    3.5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6 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4 结语

(7)不同茶树品种秋、冬扦插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设计
    1.3调查内容及方法
    1.4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扦插时间对不同品种插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2.2不同扦插时间对同一品种茶苗成苗率和出圃率的影响
    2.3同一扦插时间对不同品种茶苗成苗率和出圃率的影响
    2.4不同扦插时间对不同品种的扦插苗高度影响
3结论

(8)福安茶树良种繁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安市茶树良种繁育现状
    1.1 福安市茶树良种繁育区位特点
    1.2 福安市茶树良种繁育历史与群众基础
    1.3 福安市茶树良种繁育关键技术
        1.3.1 良种母本园建设。
        1.3.2 扦插穗条培育。
        1.3.3 育苗基地建设与苗床制作。
        1.3.4 剪穗扦插。
        1.3.5 苗圃管理。
        1.3.6 苗木出圃与包装运输。
2 福安市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应用
    2.1 繁育的主要茶树品种
    2.2 茶树良种繁育规模
3 茶树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措施
    3.1 茶苗售价有待整体提高
    3.2 育苗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3.3 茶苗销售市场有待规范

(9)川西茶区高密高效扦插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和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扦插时间对比试验
        1.2.2 不同嫩度、粗度短穗对比试验
        1.2.3不同扦插密度对比试验
        1.2.4 不同品种扦插对比试验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扦插时间对短穗生根及茶苗生长势的影响
    2.2 短穗嫩度及粗度对茶苗质量、成活率、出圃数的影响
        2.2.1 短穗嫩度
        2.2.2 短穗粗度
    2.3 扦插密度对茶苗质量和成活率、出圃数的影响
    2.4 茶树品种对扦插茶苗质量和成活率、出圃数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10)茶树快速育苗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无心土及基质的选用
        1.2.2 夏季短穗扦插技术试验
        1.2.3 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
        1.2.4 不同药物浓度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ABT1号生根粉不同浓度对茶树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
    2.2 无心土扦插繁育对茶苗植株生长的影响
    2.3 夏秋季短穗扦插效果比较
    2.4 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对茶苗植株生长的影响
    2.5 不同药物的处理
3 结论

四、茶树扦插繁育与快速出圃新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性系茶苗扦插繁育技术及效益分析[J]. 吴航,王政委. 福建茶叶, 2021(11)
  • [2]北方茶区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技术研究[J]. 任志红,吴焕焕,肖文敏,张虹,孙海伟,窦玲,王兆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21(16)
  • [3]淹水和石灰氮对连作茶树苗圃土壤的影响[D]. 邱勤丽. 浙江大学, 2021(01)
  • [4]茶树扦插繁殖技术及苗圃扦插再植障碍研究[D]. 方翔.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优质湖南红茶标准化栽培技术[J]. 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湖南农业, 2020(05)
  • [6]“一带一路”倡议下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建议[J]. 刘晓东,韦静峰.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7]不同茶树品种秋、冬扦插效果比较[J]. 段继华,雷雨,黄飞毅,康彦凯,陈宇宏,罗意,丁玎,李赛君. 茶叶通讯, 2018(03)
  • [8]福安茶树良种繁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 陈祖枝. 福建茶叶, 2018(02)
  • [9]川西茶区高密高效扦插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李慧,聂枞宁,唐茜,黄亮,王馨语.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5)
  • [10]茶树快速育苗技术初探[J]. 杨婷,黄水有,张谦.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4(06)

标签:;  ;  ;  ;  ;  

茶树扦插繁殖及苗圃快速出苗新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