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金“太平之战”看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从宋金“太平之战”看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一、从宋金“和战”管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朴政君[1](2021)在《近四十年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的动态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纲",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这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夯实了基础、丰富了研究范式,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对1979-2021年CNKI高级检索获得的215篇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为主题的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归类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民族融合等方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回顾不同时期民族关系研究的演进脉络、发展趋势,正确总结并科学评价民族关系研究中形成的知识和观点,有助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理论支撑,促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的开展。

王燕霞[2](2021)在《二十世纪以来宋金“海上之盟”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金"海上之盟"是影响12世纪东北亚格局的重大事件,长期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二十世纪以来,学界主要围绕"海上之盟"的背景、缔结原因、内容、过程、评价等展开了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重复研究以及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

郗志新[3](2019)在《南宋初期民族关系思想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纵观南宋统治152年时间里,其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即以宋高宗、宋孝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为基础,在具体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关系时加以创新,因而,本文将宋高宗、宋孝宗时期作为南宋民族关系思想发展的初期。南宋初期,民族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矛盾再次升级,时战时和的民族关系状况中蕴含着统治阶层对民族关系的思考与探索,体现出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趋势。本文共包括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进行简要阐述。正文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从南宋初期民族关系的背景入手,以南宋与金签订的三个和议为基础,分析民族关系思想产生的社会土壤。第二章具体论述了宋高宗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民族关系思想,其中,宋高宗在面对内忧外患时形成了以“屈己求和”为核心,以妥协退让为主要特点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成为宋高宗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身为一代抗金名将,李纲则在长期与金作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反对和议、“尽人事以听天命”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关系思想,虽在位七十五天便遭罢相,但其对民族关系走向的预见极具现实价值。针对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和关系,南宋朝堂展开激烈争论,主战派与主和派各抒己见,形成了有关和议问题的思想交锋,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第三章对宋孝宗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民族关系思想进行论述,其中,宋孝宗试图以北伐扭转南宋在宋金关系中的不利地位,形成了以“北伐恢复”为核心的民族关系思想。北伐失败后,宋孝宗的民族关系思想表现为以外交手段获取南宋在宋金关系中政治地位的提高,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以“北伐恢复”为核心的民族关系思想成为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依据。作为激进的主战派代表人物,张浚在对金作战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兴当自关陕始”、“有进无退”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关系思想,其对关陕、两淮等地的经略对南宋政权的稳固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南宋得以偏安东南的重要保障。保守派史浩“和不忘战”、“迩安可以服远”、“仁义于心”的民族关系思想则与现实相结合,以退为进,体现出文人士大夫不畏上的理论勇气。南宋初期统治阶级的民族关系思想在总结前代民族关系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整个南宋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对进一步补充完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段鹏[4](2017)在《马植与宋辽金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马植是宋辽金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出身于辽朝燕京汉人大族,官至光禄卿的马植,因其提出的“灭燕之策”引起了宋辽关系的巨变。宋朝鉴于长期与辽的屈辱外交和岁币负担,国策转变为联合金人灭辽。在是否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地区的问题上,北宋群臣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在徽宗的决策下,北宋打破与辽保持的百年和平局面,与金签订“海上之盟”以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宋金“海上之盟”的签订以及围绕“燕云十六州”所涉及宋金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博弈,皆有马植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马植围绕燕云地区进行了艰难而又漫长的使金交涉。由于北宋宋徽宗统治集团的腐朽,宋朝本身的“积贫积弱”,加之宋朝在与金外交上的软弱和失策,军事上的失利,导致燕云地区的交涉以宋的失败告终。宋金关于燕云地区交涉的失败,加速了北宋王朝的灭亡。宋金关系的破裂,金兵直逼东京,宋朝以马植为造成兵祸的始作俑者,论罪处死。通过对马植生平经历的研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北宋末年宋金、宋辽关系的概况。通过论述马植在北宋末年的政治活动,有利于对宋辽金关系变动的研究进行补充。

师莹[5](2017)在《金代国朝文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朝文派”是金代文学的核心和元代文学发展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金代文学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本文从元好问重申的“国朝文派”的概念入手,将金代文学还原重置于从宋金对峙至蒙古崛起的文学生态之下,以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为经,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文化特征为纬,探求“国朝文派”的形成发展规律和文学价值。第一部分,首先对“国朝文派”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所反映的金代大民族观和文学独立意识尤其值得重视。“国朝文派”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流派的称谓,它是由金代人自觉提出的,具有存史意义的文学称谓。它是金人对于本朝文学发展规律和特征的自我总结。它以传统的诗文作品为对象,以土生土长的金朝人为主体,以儒家文统为规范,结合北方区域文化,形成了金代诗文特有风骨和神韵。简言之,“国朝文派”就是金代诗文区别于其它朝代的文学特色的统称。其次,对“国朝文派”的创作主体及其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国朝文派”的创作主体是金朝土生土长,本土培养的,科举进士出身为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以汉族为主,也有少数其他民族的杰出作家。他们都与传统的汉文化保持着深刻的联系,其中家学渊源成为主要的途径之一。与宋朝的文人地位相比,女真政权下金朝汉族文人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但他们却担负起了发展金代文学的重任。金末诗人元好问将其称为“国朝文派”。第二部分对“国朝文派”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主要以金代“国朝文派”文学观念的萌发、成熟,新变和最终确立为核心,按照时间顺序,从各个时期的文学生态、文学特征、代表作家入手,研究总结“国朝文派”发展演变的规律。第三部分主要从金代少数民族政权下的特殊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金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特殊的文化生态对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科举制度、宗教观念等都是影响金代文学品格的重要因素。总之,“国朝文派”是金代文学的特称,是金人对文学独立性的自觉追求。通过研究“国朝文派”的形成发展过程,我们发现文学总是处于一个如何继承前代文学遗产,以及结合自身时代特色寻求文学上的突破的过程。不同时代文学品格的不同,既是时代特征赋予的,又是文人们积极探索追求的结果。“国朝文派”作为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承北宋,下启蒙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张绪忠[6](2017)在《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 ——以文化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是近代政治、思想、文化更替最为显着的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教科书就是伴随着近代教育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变革而出现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演变的轨迹。历史教科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教育制度在民国时期历史教育的一种呈现。本文拟以文化为视角,力图对民国历史教科书进行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新文化运动对民国政治、思想、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受杜威实用主义课程论的深刻影响,更多地注重儿童本位的发展、关注民众日常生活、注重社会文化生活的叙述。儿童本位的历史教科书在内容设计上符合儿童的需要,教学过程以儿童为中心,注重知识前后的连贯性,注重运用大量的图表增强儿童学习的兴趣,还注重培养儿童的世界主义观念。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也凸显社会文化生活,更多的将社会生活的知识融入到历史知识中,关注民众文化生活细节,注重社会生活内容的呈现。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所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当权者的观念与教化思想,国共两党通过历史教科书灌输自己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教化。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推行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被写进国民党党纲,并且强化了对历史教科书意识形态的控制,使历史教育逐渐沦为国民党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工具。革命根据地充分发挥历史教科书的政治教化功能,注重突出历史教科书的政治思想性,突出阶级斗争理论和革命史观,充分肯定农民起义的作用,热情歌颂近代以来的人民革命斗争精神,逐渐实现历史教科书的本土化。历史教科书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个体的学术主张与国家意志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好科学性与思想性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国家意志占主导地位的国民政府时期,个体的学术主张往往要让位于政府的政治导向。民族主义贯穿着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始终,也贯穿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中。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最主要的根源。抗战时期的历史教科书承载了更多的民族和国家的意志,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和进步。民族主义对民国历史教科书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观念和民族思维深深印在了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中。国家危亡之际,无数历史学者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积极投身于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在民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历史课程教学活动都以历史教科书为中心展开的。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教学实践的现状并不理想,但国家和社会对历史教育重视有所加强,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的教育功能经过有识之士的研究与阐扬,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育,对其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价值观念的塑造、爱国精神的树立和民族意识的培养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历史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历史教科书不断近代化的过程。历史教科书编写者的历史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与史学思想,都会对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产生深远影响。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推动着近代教科书内容与形式的不断革新,并使民国历史教科书向着有利于教育近代化的方向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近代文化的走向。

董青[7](2014)在《军事冲突视阈下的宋金族际交往》文中认为学术界对辽宋夏金时期,关于各族族际交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而以民族和谐认同为视角的研究占主要部分。在这一期间,民族融合在和平和冲突的两方作用下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就以军事冲突的视角来探讨宋金的族际交往,其中以若干具体领域来分析宋金交往的过程。

孙宗林[8](2012)在《宋朝“归来人”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在古代中国,宋朝人口的内向流动较为频繁,其主体不仅包括宋朝内部少数民族人口和境外少数民族政权人口,同时还包括沦陷于蕃地的原汉地人口。鉴于他们归宋的性质存在着很大差异,宋人往往藉此冠以他们各种称谓,诸如“归正”、“归明”、“归朝”、“归附”及“忠义”等,但因其共同的归宋性质,他们被统称为“归来人”。出于妥善安置他们的目的,宋朝极具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既有优待又有限制,但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宋朝政府的欢迎态度。通过统计及综合分析后,本文以宋朝对归明人及归正人的政策为突破口,总结出宋朝“归来人”政策的特点和规律,并深度剖析归来人对宋朝社会造成的影响。文章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学术界对宋朝归明人及归正人政策的研究现状,“归来人”、“归明人”、“归正人”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撰写本文的目的和研究方法。由于历史视角的束缚,当时之人对这些关系把握不准,造成认识上的不准确,进而导致后人研究的不具体。时至今日,对宋朝“归来人”政策的研究成为了研究宋朝社会关系的重要课题,它既涵盖了当时不同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正确反映了宋朝内部的政策,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笔者尽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完善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第二章是宋朝“归来人”的过程与分类。第一节论述的是归明人归明过程与归明类型的分类。随着时段的变化,归明过程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故而本文就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归明过程展开了分述。在论述归明类型时,本文将其分为纳土归明、纳质归明、纳款归明、献纳归明、率族内附、酋豪自附、降人归明七个方面。第二节论述的是归正人归正过程与归正类型。关于归正过程,本文仍进行以以北宋和南宋为时间段的分述。在归正类型方面,本文将其分为平民归正、忠义归正、朝官归正、降人归正、士人归正五个方面。第三章为宋朝对归明人的政策。第一节是朝廷对归明人的优待政策。按照朝廷采取政策的不同目的,本文将这些政策总分为优待政策和限制政策两大类。根据归明人身份的差异,朝廷的优待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归明酋豪或归明官的优待、对归明平民的优待、对归明士人的优待、对归明僧道的优待、对归明从军者的优待、对归明贫寒的优待、对特别信任的归明人的优待几个方面。第二节为朝廷对归明人的限制政策。由于朝廷政策的限制具有普遍性,专门针对诸色归明的研究具有较大难度,故本文将这些限制分为了附籍约束、内徙、纳质、强化蕃汉之别、婚姻限制五个方面。第四章为宋朝对归正人的政策。论述本章时,文章仍旧将这些政策分为优待和限制政策。第一节为朝廷对归正人的优待政策。主要从对归正官的优待、对归正士人的优待、对归正从军者的优待、对归正农人的优待、对归正贫寒的优待、对归正商人的优待、对归正僧道的优待七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节为朝廷对归正人的限制政策。由于朝廷对归正人拒纳不定,一旦被宋拒,限制更无从谈起,故这种限制政策的作用人群较小。第三节是朝臣关于对归正人“拒”“纳”态度的争论。本节主要包括朝臣“拒”“纳”之争的概况、争论双方的各自观点两个方面。其中,主“拒”者认为接纳归正人招纳破坏和议、耗费粮饷太甚、归正人不可信;主“纳”者认为接纳归正人可以团结中原之心、收复故土、招纳归正以免后患。第五章是总结。总结包括归明人与归正人之间的关系、宋朝“归来人”政策的特点、宋朝“归来人”政策的影响这三节。第一节通过对史料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宋朝归明人与归正人的关系,二者各具特点但也有互动,即部分归明人向归正人的身份转变。第二节重在分析宋朝对归来人政策的特点。其中,归明人政策的特点为优待相对多于限制、政策延续性较强、务实性质浓厚、民族政策特征明显、施用对象层次扩大;归正人政策的特点为优待绝对多于限制、政策延续性不强、带有安置移民色彩。第三节宋朝对归来人政策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类。它在积极影响方面表现在促进经济发展、保证政治的稳定、增强军事实力、发展思想文化、发展文学艺术、改易社会风俗;其带来的最主要消极影响就是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正文之后是附录部分,是对宋朝“归来人”事例的列表归纳。

于爱华[9](2010)在《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地理环境与政治二者之间有联系吗?地理环境对政治是否会影响?其回答是肯定的,地理环境会对政治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地理环境的不同会造成经济生活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政治影响。地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内忧外患皆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入手,来解释国家政治行为的选择及其发生是可行的,也是有价值的。在西方国家产生的地缘政治学正是这样一门学科。地缘政治学是基于地缘基础上,对国家政治实体行为的选择和实施进行解释和分析的学科。国家的战略疆域、地理位置及其相接壤的情形,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缘政治关系,本身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全。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就是基于该国在世界上或某一区域内的地理位置及疆域,与邻国的接壤情形等而形成的政治关系。北宋末年,金南下攻灭北宋后,北宋后裔赵构在群臣拥戴下,于建炎元年(1127年)在江南一隅仓皇立国,是为南宋,行在临安。南宋的疆域直到绍兴十一年宋金和议后,才大体稳定下来,在北方边界,宋与金两国以东起淮水中游,西至大散关为界,西南以大渡河与大理国为界。与北宋相比,南宋的疆域更为狭小,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邛崃山以东的地区。南宋的这一疆域,地处我国内地农耕社会地区,拥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等众多大小平原,属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沛,热、水、土资源在地域上有较好的配合。水热同期,各地的高温季节普遍也是多雨季节,极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唐以后,北方经济由于受战争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江浙一带经济的发展更为迅速,并呈现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的趋势。南宋的这一地理环境,使南宋占据了有利的农业地理条件,奠定了南宋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但就外缘的地理环境来讲,南宋面临着与汉唐以来不同的地缘形势,地缘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外缘的力量强大且外缘环境较差。南宋与众多力量并立,且处于这些力量的包围之中。西夏、金、蒙古、交趾和大理国等外缘势力强大,尤其是金和蒙古在政治、军事上严重威胁到南宋的生存。其次,南宋在北方地区的地缘优势尽失,并丧失了历代中原王朝赖以防御北方民族南下入侵的重要军事战略要地。北方地缘接壤不稳定,南宋的国防压力大,国防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入侵,给南宋的生存造成威胁。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了联弱事强、远交近攻的地缘战略,即联合在地缘战略上与南宋形成夹攻之势的西夏、高丽和西辽共同抗金。此举就地缘战略本身来讲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南宋在当时这一战略体系中不占主导地位,以及这些政权间存在的相互猜忌和不信任,导致南宋联弱事强、远交近攻战略未能发挥拥有的作用。此外,南宋还实行联强攻弱战略,即联合蒙古灭金战略。就这一战略本身来讲,是严重违背地缘政治规律的。但是,南宋施行这一战略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外在因素的推动。就南宋自身原因而言,统治者在与金素有世仇的大汉族主义影响下,未能对时局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自身的软弱无能和苟且偷安,将复兴计划寄托在别人身上;就外在原因来讲,金朝中都失守以后,为转嫁危机而向宋朝发动战争,无疑把南宋推向了蒙古一边。较之北宋,南宋的地缘政治形势更加恶劣,地缘政治危机加剧。南宋疆域进一步向南面压缩,以长江作为天险,作为防御北方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线。南宋立国偏安江南一隅,放弃了定都中原以图恢复的勇气,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消极防御的地缘战略思想较之北宋更甚。基于来自北方严峻的压力,如何守住北方防线以防止北方民族南下入侵,于南宋至关重要。但是,如何稳定西南边陲解除宋朝的后顾之忧,避免两面受敌,也于南宋关系重大。基于北方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和恶劣的地缘环境,使南宋面临前所未有的地缘危机,统治者根据地缘形势的需要,把大量军队驻守在北方以防御北方民族南下,于是,在军事力量布置的格局方面,南宋形成了重北轻南的特点,而在地缘政治战略思想方面则表现为御北安南。御北安南的地缘战略思想,是与南宋所处的地缘政治形势是相符合的。事实表明,这是一种成功的地缘战略思想。南宋能够立国150多年,且与蒙古相抗衡半个多世纪,与南宋实施御北安南地缘战略思想不无关系。尽管南宋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安。但在整个南宋期间,曾进行过两次北伐,即开禧北伐和端平入洛。根据南宋统治者的这两次北伐,尚不能够以此为据而断定南宋具有积极进攻的地缘思想。因为,两次北伐皆是在宋金关系和宋蒙关系缓和时,朝中掌权大臣积极鼓动的形势下,为彰显个人功绩而贸然发动的进攻。两次北伐是对当时地缘政治形势判断失误的结果,不仅加剧了南宋域内危机,而且还打破了对立诸方原有的和平,成为金和蒙古再次南侵的借口。北伐后,南宋统治者消极防御战略思想更加严重。宋朝统治者一贯奉行守内虚外的治国思想,即认为国家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内部,认为内患大于外忧,因此主张把大量军队驻守在内地以保卫首都之安全。南宋时驻军格局在边防压力下被打破,守内虚外的驻军格局让步于客观的国防需要。但是,不能够以此认为,南宋已经不存在守内虚外的思想。本文的研究表明,南宋仍然贯彻守内虚外的治国思想,因为尽管南宋的边防驻军与都城临安一带的驻军未能达到严格意义上内外相制的格局,南宋都城临安驻军占南宋整个驻军总人数的比例达三分之一,超过南宋任何一个军事防御区的驻军人数,都城驻军仍然是最多的。南宋守内虚外的战略思想,与南宋所处的地缘形势不相符合,在军事上造成消极影响。一方面,造成了南宋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在与北方民族的军事较量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守内虚外思想的指导下,边防驻军数量减少,且边防驻军较为分散,大大降低了御敌能力。

周峰,孙国军[10](2009)在《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7年》文中提出2007年共出版、发表辽金史着作、论文650余部、篇,其中着作21部,论文630余篇。目录分为专着、总论、史料与文献、政治、经济、民族、人物、元好问、社会、文化、文学、宗教、科学技术、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十六类。

二、从宋金“和战”管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宋金“和战”管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近四十年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的动态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CiteSpace文献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二)研究方法
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研究现状
    (一)总发文量分析
    (二)研究者分析
    (三)研究机构分析
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的主题分析
    (一)识别研究主题—关键词共现分析
    (二)聚焦研究主题—关键词聚类分析
        1.各朝代的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
        2.几个问题
        3.中国古代民族政策
        4.中国古代民族观
三、未来展望

(2)二十世纪以来宋金“海上之盟”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海上之盟”订立背景的研究
二、关于“海上之盟”缔结原因的研究
三、关于“海上之盟”内容与过程的研究
    (一)“海上之盟”内容的研究
    (二)“海上之盟”动议时间的研究
    (三)宋金“国书”之争的研究
    (四)宋金燕云归属之争的研究
四、关于订立“海上之盟”重要人物的研究
    (一)马植研究
    (二)马扩研究
五、关于“海上之盟”评价的研究
六、结语

(3)南宋初期民族关系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南宋初期的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 宋高宗时期的民族关系
    第二节 宋孝宗时期的民族关系
第二章 宋高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宋高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李纲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节 和战双方关于和议问题的思想交锋
第三章 宋孝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一节 宋孝宗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二节 张浚的民族关系思想
    第三节 史浩的民族关系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马植与宋辽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马植与宋辽关系的变动
    第一节 辽朝对燕云地区汉人的统治
        一、辽朝燕云地区汉人的来源
        二、辽朝对燕云地区汉人的笼络
        三、辽朝对燕云地区汉人的防范
    第二节 马植叛辽归宋
        一、马植叛辽归宋的原因
        二、马植叛辽归宋的过程
        三、宋朝赐马植名为赵良嗣
    第三节 马植献策对宋朝的影响
        一、宋辽对燕云的争夺
        二、宋朝君臣对马植献策的态度
        三、宋朝收复燕云策略的形成
第二章 马植与宋金海上之盟
    第一节 宋使两次使金
        一、宋使初次使金
        二、宋使再次使金
    第二节 马植与宋金海上之盟的签订
        一、马植与宋金国书之争
        二、马植与宋金海上之盟的签订
    第三节 马植与宋金燕云等地的交涉
        一、宋金平营滦三州的交涉
        二、宋金西京等地的交涉
        三、宋金燕京代税钱的交涉
第三章 宋金关系的破裂和马植之死
    第一节 马植与张觉事件
        一、张觉叛辽归宋
        二、马植与张觉归宋
    第二节 宋金关系破裂的原因
        一、宋朝军事的虚弱和接纳叛亡
        二、金国大臣的伐宋之意和辽旧臣的鼓动
        三、燕云汉人助金人攻宋
    第三节 马植之死
        一、马植被斩的原因
        二、马植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马植年谱
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5)金代国朝文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概况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国朝文派”的概念及内涵
    2.1“国朝文派”概念的提出
    2.2 金代“国朝文派”的性质
        2.2.1“国朝”在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概况
        2.2.2“文”的概念
        2.2.3 国朝文派的性质
    2.3“国朝文派”体现的大民族观和文学独立精神
        2.3.1“国朝文派”体现的大民族观
        2.3.2“国朝文派”体现的文学独立意识
    2.4“国朝文派”创作主体及特征
第三章“国朝文派”的发展演变
    3.1“国朝文派”形成期
        3.1.1“国朝文派”形成期的文学生态
        3.1.2“国朝文派”形成期的文学特征
        3.1.3“国朝文派”形成期代表作家研究
    3.2“国朝文派”成熟期
        3.2.1“国朝文派”成熟期的文学生态
        3.2.2“国朝文派”成熟期的文学特征
        3.2.3“国朝文派”成熟期代表作家研究
    3.3“国朝文派”变革期
        3.3.1“国朝文派”变革期的文学生态
        3.3.2“国朝文派”变革期的文学特征
        3.3.3“国朝文派”变革期代表作家研究
    3.4“国朝文派”的余波
        3.4.1 金末元初的文学生态
        3.4.2 金末元初的文学特征
        3.4.3 金末元初代表作家研究
    3.5 国朝文派与苏黄及江西诗派的关系
        3.5.1 南渡之前:全面尊崇苏黄到个别反思
        3.5.2 南渡之后:崇苏黄意识的深化与金代文学观的成熟
        3.5.3 金末元初:打破苏黄笼罩后金代文学观的确立
第四章 金代特殊生态与“国朝文派”关系研究
    4.1 少数民族文化对“国朝文派”的影响
        4.1.1 金代多民族结构与差异性民族政策下的民族融合
        4.1.2 金代女真族汉语作家
        4.1.3 金代渤海族汉语作家
        4.1.4 金代契丹族汉语作家
    4.2 金代科举制度对“国朝文派”的影响
        4.2.1 金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4.2.2 金代科举制度对“国朝文派”的影响
    4.3 宗教对“国朝文派”的影响
        4.3.1 佛教与“国朝文派”
        4.3.2 道教与“国朝文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 ——以文化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立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框架结构
    七、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教科书的近代演变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历史教科书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教科书(1912-1927)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历史教科书(1928-1937)
    第四节 抗战以来的历史教科书(1938-1949)
    小结
第二章 新文化思潮与民国历史教科书的发展
    第一节 新文化思潮推动下历史课程的改革与价值导向
    第二节 儿童本位文化思想与民国历史教科书
        一、儿童本位文化思潮在教育领域的兴起
        二、儿童本位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社会文化生活与民国历史教科书
        一、凸显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教科书
        二、视角下移关注民众文化生活细节的历史教科书
    第四节 历史文化观的转变与民国文化史的编写
    小结
第三章 政治文化冲突与民国历史教科书的教化之争
    第一节 "三民主义"教化与历史教科书
        一、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逐渐凸显教化的政治性
        二、国民党加强对历史教科书意识形态的控制
        三、塑造蒋介石的形象,为实现独裁专制提供依据
        四、对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另类话语表述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教化思想与历史教科书
        一、革命根据地历史教化的发展历程
        二、革命根据地历史教科书的教化思想
        三、革命根据地历史教科书的本土化
        四、革命根据地历史教科书的科学化与儿童化
    第三节 两种政治教化的冲突
    小结
第四章 民族文化复兴与民国历史教科书
    第一节 民族主义的由来与中华民族观念的逐渐形成
        一、近代民族主义的由来
        二、中华民族的融合与民族认同的形成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确立
        一、国防教育下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二、历史学者的自觉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第三节 民族观念与民族意识在历史教科书中的体现
        一、国耻叙事与民族主义的建构
        二、谴责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成为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的共识
        三、叙述先贤的丰功伟绩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历史教科书突出民族英雄的重要作用
        五、历史教科书注重民族意识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延续
        六、历史教科书发出了中华民族要自强的呼声
        七、中国共产党积极利用历史教科书宣传抗日救亡的方针政策
        八、反民族主义历史教科书的出现与影响
    第四节 民族主义与历史教育
        一、历史教科书是实现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历史教育要成为民族复兴运动的利器
        三、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有关民族主义叙述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历史文化素养的生成与民国历史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民国历史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历史教科书的选材标准
        一、民国历史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二、民国历史教科书选材的标准
    第二节 民国历史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评析
        一、民国历史课程教学的现状
        二、民国历史课程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三、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举措分析
    第三节 民国历史教科书与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生成
    小结
第六章 民国历史教科书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教育救国理念下的近代历史教科书的编者群体
    第二节 傅运森与《新学制初中历史教科书》
        一、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新学制初中历史教科书》
        二、偏重文化生活叙述的《新学制初中历史教科书》
        三、《新学制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影响与评价
    第三节 何炳松与《复兴中学教科书外国史》
        一、何炳松的史学思想
        二、国家危亡下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主题
        三、以文化史演进为标准的《复兴中学历史教科书外国史》
    第四节 张荫麟与《中国史纲》
        一、张荫麟的通史方法论与历史哲学
        二、"以说故事的方式"撰写的《中国史纲》
        三、肩负民族文化使命的《中国史纲》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7)军事冲突视阈下的宋金族际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破———金灭北宋
二、战乱迁徙
三、语言——族际交往的敲门砖
四、异族同袍
五、结论

(8)宋朝“归来人”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本文目标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宋朝“归来人”的过程与分类
    一、归明人归明过程与分类
    二、归正人归正过程与分类
第三章 宋朝对归明人的政策
    一、优待政策
    二、限制政策
第四章 宋朝对归正人的政策
    一、优待政策
    二、限制政策
    三、“拒”、“纳”之争
第五章 总结
    一、归明人与归正人之间的关系
    二、宋朝“归来人”政策的特点
    三、宋朝归来人政策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解释及研究范围界定
    二、选题缘由
    三、学术回顾
    四、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地缘政治研究
    第一节 地缘政治的定义
    第二节 地缘政治在西方
        一、地缘政治在西方的发展
        二、西方地缘政治学理论学派
    第三节 中国地缘政治学与西方地缘政治学的区别
    第四节 中国古代地缘政治学的特点
第二章 南宋的地缘政治形势
    第一节 北宋的地缘政治形势
        一、五代十国的政治形势与北宋的立国
        二、北宋的外缘政治形势
    第二节 南宋的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
        一、南宋地缘环境
        二、南宋地缘政治形势
第三章 南宋地缘政治环境
    第一节 南宋地缘政治环境的特点
    第二节 南宋地缘政治环境的缺失
        一、重要军事战略要地的丧失
        二、重要马匹来源地的丢失
    第三节 南宋军事地理
        一、三大军事地理
        二、三大军事地理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南宋与北方政权的地缘政治关系
    第一节 南宋与金的地缘政治关系
        一、金朝与北宋末期的地缘政治关系
        二、金朝与南宋的地缘政治关系
    第二节 南宋与蒙古的地缘政治关系
        一、蒙古的建立及统一北方
        二、南宋和蒙古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
    第三节 南宋与西夏的地缘政治关系
        一、西夏的建立
        二、西夏与北宋的地缘政治关系
        三、西夏与南宋的地缘政治关系
第五章 南宋与南方政权的地缘政治关系
    第一节 宋朝与大理国的地缘政治关系
        一、南宋与大理国的地缘政治关系
    第二节 南宋与交趾的地缘政治关系
        一、交趾的建立
        二、交趾与宋朝的地缘政治关系
    第三节 南宋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
第六章 南宋的地缘战略思想
    第一节 战略、地缘战略等相关概念
    第二节 定都之争与消极防御地缘战略思想
        一、定都之争
        二、定都临安与南宋消极防御地缘战略思想
    第三节“北强南弱”的驻军格局与御北安南地缘战略思想
        一、北方地区重兵驻守
        二、南方驻军远远少于北方
    第四节 御北安南地缘战略思想的原因
第七章 南宋地缘战略
    第一节 联弱事强、远交近攻地缘战略
        一、联合西夏灭金之战略
        二、联合高丽之灭金战略
        三、联合西辽抗金
    第二节 联强攻弱地缘战略
        一、蒙古的兴起与地缘形势的变化
        二、南宋统治者对地缘形势的判断
        三、联蒙灭金
    第三节 抵御蒙古进攻的山城防御体系
        一、蒙古人对四川地缘战略地位的认识与蒙古攻宋
        二、四川山城防御体系
第八章 南宋处理地缘政治关系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南宋处理地缘政治的经验
        一、御北安南战略思想符合地缘政治形势的需要
        二、联弱事强、远交近攻战略
    第二节 南宋处理地缘政治关系的教训
        一、联蒙攻金的错误战略
        二、联蒙攻金错误战略的原因
        三、两次北伐及其地缘战略失误
    第三节“守内虚外”军事战略思想的影响
        一、“守内虚外”的军事战略思想
        二、“守内虚外”造成对外军事上的软弱
结论
附图:地图
参考文献
后记

(10)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7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着
二、总论
    研究综述
    学术活动
    学者介绍
    书评、序、出版信息
    目录索引
三、史料与文献
    《辽史》《金史》
    其他史料与文献
四、政治
    政治
    制度
    对外关系
    军事
五、经济
    概论
    人口、户籍与移民
    赋役制度
    贸易、商业
    自然灾害及救灾
    农牧业
    手工业
    货币
六、民族
    契丹族
    女真族
    渤海
    奚族
    其他民族和部族
    民族关系
    民族融合
七、人物
    帝后
    其他人物
八、元好问
    生平
    作品
九、社会
    社会性质、社会阶层
    社会习俗
    姓氏、婚姻、家庭与宗族
    妇女
    纳钵
    衣食住行
十、文化
    概论
    教育与科举
    史学
    语言文字
    艺术
    体育
十一、文学
    综论
    诗
    词
    戏剧
    文体、诗文集
十二、宗教
    萨满教
    佛教
    道教
十三、科学技术
    概论
    医学
    天文历法
十四、历史地理
    概论
    地方行政建置
    疆域
    都城
    城址
    长城
    山川
    交通
十五、考古
    综述
    帝陵
    墓葬
    遗址
十六、文物
    建筑、寺院、佛塔
碑刻、墓志
官印、印章
铜镜
    陶瓷
    玉器
    石雕、石棺、石函
    木器
    丝绸
    金属器物
    其他文物
    文物保护

四、从宋金“和战”管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四十年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的动态与展望[J]. 朴政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二十世纪以来宋金“海上之盟”研究综述[J]. 王燕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南宋初期民族关系思想初探[D]. 郗志新. 烟台大学, 2019(09)
  • [4]马植与宋辽金关系研究[D]. 段鹏.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5]金代国朝文派研究[D]. 师莹. 山西大学, 2017(02)
  • [6]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 ——以文化为中心的考察[D]. 张绪忠.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军事冲突视阈下的宋金族际交往[J]. 董青. 黑龙江史志, 2014(09)
  • [8]宋朝“归来人”政策研究[D]. 孙宗林. 西南大学, 2012(05)
  • [9]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 于爱华. 云南大学, 2010(01)
  • [10]21世纪辽金史论着目录———2007年[J]. 周峰,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标签:;  ;  ;  ;  ;  

从宋金“太平之战”看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