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淏月[1](2021)在《增能视角下中职生自卑心理的小组工作介入实践 ——以L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现存的一些重要矛盾会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很多的行业都对一些技术型人才具有非常大的需求量,我们国家也会对技术型人才的培育变得越来越重视。习总书记在近些年曾对职业教育给予期望,他认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行业就是实体经济,这就要求在实体经济中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的加入,他们都是我国的栋梁之才,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匠心精神,那么就需要职业教育学院来进行人才的培养。”但是,职业教育要想发展壮大,仍然需要很长久的努力。笔者曾在L县职业教育中心任课期间,通过长时间深入接触“职业高中”学生这一群体,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问题,由于这是本就被中考所落下的一批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一般,甚至极其差,这些都是影响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的直接因素。校方对于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也十分关注,笔者在与学校相关负责人沟通协商后,决定将曾经咨询过本校心理咨询室自卑心理方面问题的学生进行整合筛选,并与学生协商、征得其本人同意后,由笔者以需求评估、小组工作介入的方式,基于赋权增能视角理论,通过自卑心理量表测试以及访谈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展开小组活动,解决有需求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为其增能,助其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通过此次实践,小组工作介入到改善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以及发人深思的活动,中职生能够适应周围环境并希望主动融入其中。基于增能视角,中职生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自己的看法也有了改变,在与组员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成长,也对改善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的实践拓宽了思路。

李盈秋[2](2021)在《九美技术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使用一种新型的干预技术对中职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进行干预,旨在帮助中职贫困学生缓解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有研究表明,有自卑心理的个体,是失望的、无助的、软弱的、悲观的,他们缺乏诸如希望、勇敢、乐观等积极的人格品质,也缺乏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若能在这些方面对自卑的个体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拥有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则可以帮助他们减少负面能量,减少消极情绪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缓解自卑心理的效果。这也是本研究提出用九美技术进行干预被试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研究中选取了165名自卑感程度比较高的中职贫困生参加本次活动,这些学生的平均年龄约为17.4岁,男生61人,女生104人,一年级学生共90人,二年级学生共75人。他们被随机地分配到3个不同的组里进行实验干预,分别实行九美技术干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和安慰剂干预,其中实行九美技术干预的为实验组,实行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和安慰剂干预的均为控制组。实验组实行的九美技术干预属于一项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它可以自行操作,自我管理,它依靠和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善和解决问题,以此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该技术的核心是对美和卓越的欣赏,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效应,不仅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人格力量,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自卑的个体如果能利用此欣赏效应,不断地欣赏美和关注美,追求美和卓越,慢慢地便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拥有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缓解自卑心理的效果。对3个不同的组进行干预研究之后,所得结果为:九美技术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干预效应显着,它可以在短期之内缓解中职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缓解中职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安慰剂效应在短期之内也可以缓解中职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其中,九美技术、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效应相当,九美技术、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效应大于安慰剂效应。九美技术组干预效应的显着,让我们去关注一个问题,即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效应。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效应,可以让一个人的积极的、正面的能量越来越多,消极的、负面的能量越来越少,帮助个体拥有足够的能量去应对和处理各种困难问题。关于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效应可以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如果坚持写一周的美事,可以使个体在一个月之内保持一个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和在一周之内减轻抑郁症状。如果个体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自己的自卑程度有所缓解,且缓解效果可以持续一个月或半年以上,这则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也说明了该技术有着较强的实效性。至于该效应可以持续多长的时间,还有待后续的更进一步的研究。安慰剂干预效应的显着,告诉我们,个体若能每天坚持、固定地去做一件事情(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均会让人的状态变得积极。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干预效应显着,说明了,在缓解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方面,九美技术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技术具有同等的缓解效应,这也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多关注美好,多发现美好,追求美和卓越,实现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论为,九美技术可以在短期之内缓解中职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由于它操作省时、省力,易于自我管理、自行操作,因此,作为一项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其有着一定的优势所在。另外的一项干预技术——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技术,该技术也可以缓解中职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但它需要开展的次数比较多,且需人带领,不易于自我管理,自行操作。安慰剂效应虽说也可以在短期之内缓解中职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但它的效应不如九美技术和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效应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即个体若能每天坚持地固定地去做一件事情(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个体的状态均会变得积极。我们在平日里,要多关注美好,发现美好,追求美和卓越,做美的发现者和缔造者,以此增强个体自身的人格力量,促进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刘杨[3](2020)在《浅析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及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身边经常能听到一些学生在校园发生的匪夷所思的事件,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多数来自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对现实社会的恐慌等引起的心理问题,其中一部分由于自卑心理导致,近年来大学生因为自卑心理问题造成极大社会影响的案例有上升的趋势,学生由于自卑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负面事件,甚至违法犯罪事件也屡见不鲜,本文结合现实中发生的典型案例,从多方面对学生自卑心理进行分析总结,同时也对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提出了防控措施和解决办法,从入家庭环境背景、学校教育等方面着手探究解决措施,以此来达到及时预防和化解大学生由于自卑心理而引起的事件的发生,为今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共同营造健康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

袁珊珊[4](2020)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诸多心理问题中,自卑心理是比较突出且影响较大的。适当的自卑可以使大学生奋进,追求卓越,但是过度的自卑也会使大学生自我否定,消极悲观,止步不前,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程度较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及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近年来,抑郁症的高发,也警惕我们要关注自卑心理,从而更好地预防抑郁症。因此,关注不同类型院校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干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笔者在某高校咨询中心实习期间,接待了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后,选择其中两例自卑心理困扰的学生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其一本科学生,其二为研究生。这两个案例全程由笔者在校心理中心督导师的指导下实施了心理咨询干预。笔者在咨询过程中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结束后,对被试进行访谈和量表的测量,以评估心理咨询的效果。本个案研究尝试通过咨询师对两个案例的实施和反思,从实践中来验证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咨询在转变自卑心理上的有效性,并尝试从中总结出针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咨询治疗思路,为新手咨询师提供案例参考。本研究测量工具为:自卑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通过对研究个案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影响咨询个案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因素包括:(1)建立良好咨访关系;(2)认知行为咨询的有效性;(3)咨询作业的有效性;(4)积极关注来访者。2.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治疗思路为:(1)倾听来访者的故事;(2)引导来访者正面自卑;(3)重塑来访者的自我认知,发展适应性行为;(4)引导来访者学会合理地比较,给自己定适合的目标;(5)引导来访者顺其自然,接纳自身;(6)总结咨询预防复发。

王宁霞,濮成英[5](2019)在《大学生自我归因、社会支持与自卑心理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大学生的自我归因、社会支持对自卑心理的影响,采用自卑心理量表(F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2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与自我归因为负相关,自卑心理与社会支持为正相关,自我归因与社会支持为负相关,当大学生自卑心理越严重时,越需要获得社会支持,自我归因更倾向于外部归因。

景楚潇[6](2019)在《大学生自卑心理与其人际信任度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考察大学生自卑心理与其人际信任度的联系,探究当代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度的相关性。所采用的方法是对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自卑感量表和大学生人际信任度量表问卷调查,采SPSS For PASW Statistics 18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方差分析、均值比较、t检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关性研究,为正确引导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构建积极和谐的人际交往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吴乙玉[7](2017)在《陕西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状况及个案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加快,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迅速。但是高职院校由于大多数办学历史较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生源质量一般,政府社会认可度较低,就业质量较差等因素,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其自卑心理更为突出,已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本研究以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自卑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深度访谈,分析高职学生自卑的类型、特点及成因,探究其内在机理。以此为基础,构建高职学生自卑心理干预机制,对于高职学校发展及学生健康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研究根据学生人数比例、学校排名、学科特色3个标准选取陕西省四所代表性高职院校(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归纳出高职学生4种自卑心理类型:环境因素自卑类型、动机与期望过高自卑类型、过度断定能力不足自卑类型、性格怯懦自卑类型;得出高职学生5个自卑心理特点:普遍性、危机性、敏感性、掩饰性和情境性;构建了自卑心理应激系统模型,并推导出高职学生自卑心理形成机制:生活事件刺激源作用于个体之后,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等中介变量会引起个体自卑心理。本研究对高职学生自卑心理内在机理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根据自卑心理特质形成机理,提出了高职学生自卑心理干预机制:(1)预防性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危机排查,开展专项自卑心理教育;培养学生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2)应对性干预机制。培育良好的家庭环境,开通家庭心理支持系统;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自卑学生心理帮扶系统;引导正向的社会影响,加大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3)个案和团体跟踪干预机制。本干预机制的提出对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成孟丽,刘志娟,彭玉梅,陈积标,宋茓瑀,苏中兴,夏元帅[8](2016)在《地方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大学生自卑心理现状,分析大学生中自卑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制定相关干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郴州市某高校442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所有数据经Epidata3.1录入并建立数据库,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470份,回收有效问卷442份,回收有效率为94%。该校大学生较重程度以上自卑心理检出率为10.8%。单因素分析发现在不同生源地、学习成绩、身体状况、性格倾向、家庭人均月收入、母亲受教育程度、焦虑和抑郁等级、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存在差异(P<0.05)。多因分析结果表明:身体状况、性格、焦虑、抑郁、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等是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因素。结论:该高校大一、大二学生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主要是受性格倾向、焦虑和抑郁情绪、身体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等多种因素影响。

朱嘉怡[9](2016)在《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的比例和人数逐年上升,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女性职业的发展,为女性职业地位的提升,也为中国女性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但是大学生活是离开家庭的第一步,女大学生和男生一样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然而传统男尊女卑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女性的知性情感,束缚了她们的自主意识,使她们容易产生过低的自我评价;尽管现在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已比较普及,但传统的家庭教育仍然影响着部分家庭,这会限制女生的个性发挥,在无形中抹杀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她们在由应试教育转变为自主研究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学业困惑;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从高中校园进入到花花世界,离开了家庭的保护伞,也让她们面临着更多的诱惑;现代社会既要求女性取得事业成就,又要求她们兼顾家庭事务,因此女性往往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心思细腻敏感且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女大学生若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有效地缓解压力,便可能逐渐丧失信心,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引发一系列心理障碍,这将严重影响她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乃至今后的就业与婚姻。因此,通过分析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巧改善其自卑状况,消除不利影响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S大学的三名女学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角度分析女大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反映出她们自卑的表现及不良影响;其次,针对这种状况,笔者提出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以专业理论为依托、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技巧为手段介入女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通过预防性工作模式、发展性工作模式、治疗性工作模式和协调性工作模式这四条专业路径来消除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建议,一是推动社会工作实践的嵌入,大力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二是将个案工作作为解决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重要策略,三是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与高校学生工作求同存异,达成共赢。

高奇[10](2015)在《医科大学生自卑心理实证研究与干预》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探索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认知行为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作用。方法: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自卑感量表》(The Feelings of Inadequacy Scale,简称FIS)、《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对山西医科大学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因素。试验干预法:以自愿报名并且符合研究条件的80名同学作为干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0人为试验组,40人为对照组。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8周,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测量法:采用《自卑感量表》(The Feelings of Inadequacy Scale,简称FIS)、《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量表在团体辅导前一周、团体辅导结束半个月后进行测量,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调查研究结果:(1)医科大学生自卑感量表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为118.97±19.950,每题平均的得分为2.77,五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交自信心>自尊>学习能力>体能>外貌,总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控制源量表中各个分量表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依次为,内控性(I)为32.36±5.167、有势力他人(P)为22.86±5.927、机遇(C)为22.31±5.986,与常模接近。(2)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医科大学生自卑感总分在专业上无显着差异,在性别(F=4.485,P<0.01)、生源地(F=5.196,P<0.01)、是否独生子女(F=6.127,P<0.01)等各个维度上的差异显着。(3)心理控制源量表中,内控性(I)与自卑感总分呈正相关(P<0.01),有势力他人(P)与自卑感总分呈负相关(P<0.01),机遇(C)与自卑感总分呈负相关(P<0.01)。(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因素是内控性(I)、有势力他人(P)、机遇(C)、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所有回归方程中都包含内控性因子,内控性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因变量的发展。2干预研究结果:分别对干预前测、后测的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自卑程度存在组间差异,而且差异显着(F=50.036,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控性改变量(后测—前测)、有势力他人改变量(后测—前测)、外貌对自卑感有影响(R2=0.383,P=0.013)。结论:医科大学生的自卑感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为处于中等水平。医科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受心理控制源的影响。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影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自卑心理之间存在显着相关,通过干预内控性因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是一种干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降低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增能视角下中职生自卑心理的小组工作介入实践 ——以L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价值
        1.1.3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自卑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1.2.3 社会工作介入自卑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1.2.4 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中职生自卑心理
        1.3.2 成长小组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服务对象的选择
    2.1 接案与准备
        2.1.1 服务机构介绍
        2.1.2 服务对象来源
        2.1.3 组员招募过程
        2.1.4 前测与评估
        2.1.5 组员基本情况
    2.2 问题与需求分析
        2.2.1 自我认知不足
        2.2.2 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升
        2.2.3 社会支持缺乏
第3章 小组介入中职生自卑心理的目标确立
    3.1 理论基础
        3.1.1 增能赋权理论
        3.1.2 情绪ABC疗法
    3.2 小组目标的制定
        3.2.1 总目标
        3.2.2 具体目标
第4章 小组工作介入中职生自卑心理的实务过程
    4.1 改变自我认知
        4.1.1 小组活动内容
        4.1.2 小组活动总结
    4.2 改善人际交往
        4.2.1 小组活动内容
        4.2.2 小组活动过程总结
    4.3 促进团队协作
        4.3.1 小组活动内容
        4.3.2 小组活动过程分析
第5章 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效果评估
    5.1 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5.1.1 小组活动满意度评估
        5.1.2 量表测评结果评估
        5.1.3 成员访谈评估
    5.2 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小组活动形式评估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6.1 结论
        6.1.1 小组工作介入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有效性
        6.1.2 增能理论介入中职生自卑心理问题的有效性
    6.2 思考
        6.2.1 建立关系阶段
        6.2.2 问题评估阶段
        6.2.3 开展活动阶段
        6.2.4 后期跟进阶段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自卑感量表(FIS)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九美技术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缓解中职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2.2 丰富和加强中职贫困学生在自卑心理方面的研究
        1.2.3 检验九美技术在我国中职贫困学生群体当中的适用性
        1.2.4 探索九美技术、团体辅导、安慰剂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效应
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2.1 “中职贫困生”群体
    2.2 自卑心理
        2.2.1 自卑的定义
        2.2.2 自卑与自尊、自尊心及自信心
        2.2.3 自卑与低自尊
        2.2.4 自卑的类型
        2.2.5 自卑产生的原因
        2.2.6 缓解自卑心理的方式策略
    2.3 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干预研究
        2.3.1 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2.3.2 缓解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对策
    2.4 九美技术
        2.4.1 积极心理学
        2.4.2 积极心理干预技术
        2.4.3 九美技术
    2.5 安慰剂效应
3.研究内容
    3.1 九美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
    3.2 九美技术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效应
    3.3 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效应
    3.4 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3.5 安慰剂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效应
4.研究假设
    4.1 假设1
    4.2 假设2
    4.3 假设3
5.研究设计
    5.1 被试
    5.2 工具
    5.3 过程
        5.3.1 准备工作
        5.3.2 九美技术干预组(实验组)
        5.3.3 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干预组(控制组)
        5.3.4 安慰剂组(控制组)
6.数据分析与结果
    6.1 实验前与实验后各组数据的描述统计值
    6.2 实验前各组数据差异显着性检验
    6.3 协方差分析
        6.3.1 检验交互性
        6.3.2 协方差分析结果
    6.4 每组实验前与实验后差异显着性检验
    6.5 质性数据的分析
7.讨论
    7.1 九美技术可以缓解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7.2 安慰剂可以缓解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7.3 九美技术、团体辅导的干预效应大于安慰剂效应的原因分析
    7.4 九美技术、团体辅导干预效应相当的原因分析
    7.5 九美技术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8.研究展望
    8.1 尝试使用九美技术去缓解中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8.2 尝试使用九美技术去缓解个体的其他方面的心理指标
    8.3 使用团体辅导去缓解中职贫困学生的其他心理指标
    8.4 鼓励学生关注美、欣赏美和追求美
9.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3)浅析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及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卑心理分析基本理论
    (一)自卑心理的概念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
二、引发大学生自卑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现状分析
    (二)造成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因素
        1. 主观因素
        2. 客观因素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调控策略
    (一)大学生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卑心理
    (二)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学校应实现心理教育科学多样化
    (四)自卑心理调控方法
        1. 认知法。
        2. 转移法。
        3. 作业法。
        4. 补偿法。

(4)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自卑的概念界定
    2.2 自卑研究现状
        2.2.1 国外自卑研究
        2.2.2 国内自卑研究
    2.3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2.3.1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及表现
        2.3.2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因素
        2.3.3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测量方法
        2.3.4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
    2.4 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
        2.4.1 认知行为疗法概述
        2.4.2 认知行为疗法理论
        2.4.3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实施过程
    2.5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问题提出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测量工具
        3.2.4 咨询师自述
4 研究过程
    4.1 个案一咨询过程
        4.1.1 个案基本信息
        4.1.2 时间安排
        4.1.3 评估与诊断
        4.1.4 辅导目标
        4.1.5 咨询策略
        4.1.6 个案简史
        4.1.7 个案概念化
        4.1.8 咨询过程
    4.2 个案二咨询过程
        4.2.1 个案基本信息
        4.2.2 时间安排
        4.2.3 评估与诊断
        4.2.4 辅导目标
        4.2.5 咨询策略
        4.2.6 个案简史
        4.2.7 个案概念化
        4.2.8 咨询过程
5 咨询效果评估
    5.1 个案一咨询效果评估
        5.1.1 来访者自评
        5.1.2 咨询师评价
        5.1.3 心理测验
    5.2 个案二咨询效果评估
        5.2.1 来访者自评
        5.2.2 咨询师评价
        5.2.3 心理测验
6 个案总结与反思
    6.1 两名来访者自卑心理的影响因素
        6.1.1 来访者性格内向敏感
        6.1.2 来访者存在不合理的自我认知思维
        6.1.3 来访者存在的不合理思维比较
        6.1.4 小X追求完美,容易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
        6.1.5 小Y容易消极放大事件失败后果,回避挑战
    6.2 个案一总结与反思
        6.2.1 个案思路
        6.2.2 个案要点
        6.2.3 个案反思
    6.3 个案二总结与反思
        6.3.1 个案思路
        6.3.2 个案要点
        6.3.3 个案反思
7 结论
    7.1 影响个案解决的有效因素
        7.1.1 建立良好咨访关系
        7.1.2 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
        7.1.3 咨询作业的有效性
        7.1.4 积极关注来访者
    7.2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心理治疗思路
        7.2.1 倾听来访者的故事
        7.2.2 引导来访者正面自卑
        7.2.3 重塑来访者的自我认知,发展适应性行为
        7.2.4 引导来访者学会合理利用比较,给自己定适当的目标
        7.2.5 引导来访者顺其自然,接纳自身
        7.2.6 总结咨询,预防复发
8 研究不足与建议
    8.1 研究不足
    8.2 给新手咨询师的建议
    8.3 给大学生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大学生自我归因、社会支持与自卑心理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1.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
        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3. 自卑心理量表(缺陷感量表)
    (三)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自我归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自我归因的总体情况
        2. 人口学变量与自我归因的差异比较
    (二)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
        2. 是否独生子女、学科性质、家庭收入水平、户口类型与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
        3. 性别与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
        4. 年级与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的总体状况
        1.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总体状况
        2. 人口学变量与自卑心理的差异比较
    (四)大学生自我归因、社会支持与自卑心理的关系研究
        1. 大学生自卑心理与自我归因的相关关系
        2. 大学生自卑心理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3. 大学生自我归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4. 大学生自卑心理、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一)大学生自我归因的状况分析
    (二)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状况分析
    (四)大学生自卑心理、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分析
    (五)大学生自卑心理、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线性回归关系分析

(6)大学生自卑心理与其人际信任度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2.1 自卑感量表:
        1.2.2《大学生人际信任量表》:
    1.3 施测过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度的比较
    2.2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度得分比较
    2.3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信任度比较
    2.4 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度的关系
3 讨论
    3.1 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3.2 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度在不同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3.3 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度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3.4 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度呈现相关的因素讨论
        3.4.1 自卑心理所呈现的性格特点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4.2 自卑心理所导致的“过度补偿”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5 大学生自卑心理与人际信任维度中的人品信任与能力信任的相关分析

(7)陕西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状况及个案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测量工具
        2.4.1《大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
        2.4.2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调查问卷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高职学生自卑总体状况分析
    3.2 高职学生自卑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3.2.1 外界环境类型自卑
        3.2.2 动机和期望过高类型自卑
        3.2.3 过早断定能力不足类型自卑
        3.2.4 性格怯懦类型自卑
4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特点
    4.1 普遍性
    4.2 危机性
    4.3 敏感性
    4.4 掩饰性
    4.5 情境性
5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原因分析
    5.1 生活事件应激源
        5.1.1 生理因素
        5.1.2 社会因素
        5.1.3 易感素质
        5.1.4 生活经历
    5.2 自卑心理的中介变量
        5.2.1 认知评价
        5.2.2 应对方式
        5.2.3 社会支持
        5.2.4 个性特征
    5.3 自卑反应
6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干预机制
    6.1 自卑心理预防干预机制
        6.1.1 加强心理危机排查,开展自卑心理专项教育
        6.1.2 培养学生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6.1.3 加强学生自我悦纳建设
        6.1.4 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6.2 自卑心理应对干预机制
        6.2.1 培育良好的家庭环境,开通家庭心理支持系统
        6.2.2 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自卑学生心理帮扶系统
        6.2.3 引导正向的社会影响,加大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
    6.3 自卑心理跟踪干预机制
        6.3.1 个案跟踪干预
        6.3.2 团体跟踪干预
7 总结
    7.1 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2.1 设计问卷经验不足
        7.2.2 选取对象范围局限
        7.2.3 自卑干预机制进一步实践探索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地方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对象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9)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深入访谈法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缓解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三)社会工作介入自卑心理的研究
        (四)评论
    五、理论依据
        (一)增能理论
        (二)社会支持理论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第二章 女大学生的自卑及其影响
    一、天之骄子的另一面
        (一) 从众:努力把自己淹没在同学之中
        (二)封闭: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三)敏感:缺乏对其他人事物的信任感
        (四)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五)退缩:谨小慎微处处忍让
        (六)攻击:指责他人推卸责任
    二、女大学生缘何自卑
        (一)对外在美的过度追求
        (二)缺少对环境的客观判断
        (三)缺少关爱的成长环境
        (四) 社会期待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三、社会工作介入何以可能
        (一)高校管理的方式的不完善
        (二) 社会工作的优势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一)案主概况
        (二)问题分析
        (三)理论和方法
        (四)工作目标
        (五)介入和干预
        (六)结案反思
        (七)回访
    二、案例二
        (一)案主概况
        (二)问题分析
        (三)理论和方法
        (四)工作目标
        (五)介入和干预
        (六)结案反思
        (七)回访
    三、案例三
        (一)案主概况
        (二)问题分析
        (三)理论和方法
        (四)工作目标
        (五)介入和干预
        (六)结案反思
        (七)回访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策略与建议
    一、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策略
        (一)预防性工作模式
        (二)治疗性工作模式
        (三)发展性工作模式
        (四)协调性工作模式
    二、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建议
        (一)推动社会工作实践的嵌入,大力发展学校社会工作
        (二)个案工作是解决策略的重要依托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与高校学生工作求同存异,达成共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医科大学生自卑心理实证研究与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调查研究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研究程序
    2.5 研究结果
    2.6 讨论
3 干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方案
    3.5 研究程序
    3.6 研究结果
    3.7 讨论
4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4.2 对策(建议)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增能视角下中职生自卑心理的小组工作介入实践 ——以L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D]. 罗淏月.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九美技术对中职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D]. 李盈秋.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浅析大学生自卑心理问题及探究[J]. 刘杨. 国际公关, 2020(10)
  • [4]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D]. 袁珊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大学生自我归因、社会支持与自卑心理的关系研究[J]. 王宁霞,濮成英. 大理大学学报, 2019(09)
  • [6]大学生自卑心理与其人际信任度的相关性分析[J]. 景楚潇. 校园心理, 2019(03)
  • [7]陕西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状况及个案干预研究[D]. 吴乙玉.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1)
  • [8]地方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成孟丽,刘志娟,彭玉梅,陈积标,宋茓瑀,苏中兴,夏元帅. 中国培训, 2016(12)
  • [9]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D]. 朱嘉怡. 沈阳师范大学, 2016(09)
  • [10]医科大学生自卑心理实证研究与干预[D]. 高奇. 山西医科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