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数据传输技巧

B/S数据传输技巧

一、B/S数据传递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孙世林[1](2021)在《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日益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流程已经非常完善,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必须要在其他环节上进行改进,其中缩短生产制造周期,节约生产制造成本是其关键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传统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生产流程管控技术改善,来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使企业对市场需求的了快速变化做出反应。本文基于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平台根据产品结构建立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系统涵盖从客户订单到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具体模块包括:数据检索、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成套数据分析、物流状态分析、生产管理及CAD管理,该系统实现了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本文所开发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产品结构进行需求分析和模块功能设计。根据产品结构,利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以ERP系统数据库为搭建依据,ASP.net为开发工具,运用Java、C#为开发语言、ERP客制化技术、扫码枪以及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系统的全部功能。采用B/S模式使系统布局、实施、维护和升级更加的简洁。根据产品结构进行网页开发可以大幅度缩短算法的建模过程,优化算法性能,提高网页反应速度。客制化及动态Web(Word Wide Web,万维网)的网页开发技术实现了业务功能的快速定制及各页面之间的数据关联,满足了企业对系统的相关需求。首先,针对当前ERP系统,采用大数据分析对数据库相关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从企业积累的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根据挖掘出的相关信息,开发相关的数学模型,包括:库存在制分析模型、成套预测分析模型、物流分析模型等,然后根据模型进行数据重组,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数据可视化,以及相关产品信息的未来预测。其次,根据产品结构及相关零部件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开发相关的车间加工物料状态管控模型。利用二维码相关技术,通过与外接设备扫码枪、显示屏等设备的有效集成,实现物料的精准控制。根据后台数据库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物料状态自动锁定、加工数据透明化、工时计算快速化等相关附加功能。并且,针对产品图纸类型多样化,基于.net平台开发多功能CAD应用,能够同时打开NX的.prt,Soliworks的.SLDPRT、.SLDASM以及SLDDRW类型的图纸,CREO的.prt和.asm类型的图纸,Catia的CATPart和CATProduct类型的图纸,Auto Cad的.DXF以及.DWG类型的图纸,以及通用图纸类型的.step、.stl、.iges以及.jt格式的图纸。通过多类型CAD预览模型,可以在无需图纸类型转换下快速查看图纸,降低了图纸管理难度,利用多功能CAD编辑实现对CAD文件的快速处理、线上审批等操作,取代企业原有的线下审批流程,优化管理结构,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本文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采用了相关模块化开发的思路,充分考虑了算法的性能、用户界面的友好性、以及后台代码的注解和数据透明化,有效缩减了系统的开发周期,以及降低了企业熟练使用该系统的难度,使得ERP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分析处理,产品各阶段管控高效执行。本论文在ERP的基础上,搭建了高效的、高价值的、创新性、全流程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它的成功实施对企业产品数据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成本的降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李帅[2](2021)在《基于领域本体的制造大数据统一建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与制造业不断融合,制造业得以飞速发展。制造大数据作为企业潜在的财富,是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制造大数据集成管理尤为必要。当前,制造业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具有多源异构的特点,面临数据汇聚困难、数据缺乏统一表示、数据集成难度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统一建模技术(RDF元建模、网络化建模等)以及数据集成管理平台(EDM、PDM、Predix等)的发展,使得制造业对制造大数据的集成管理能力有所提升。但是,现有的技术和平台主要针对特定场景,对不同场景下的制造大数据统一集成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企业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作为基础支撑。本文针对制造大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在对制造大数据统一建模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统一逻辑视图模型——Meta-Onto-M,该模型包括源数据汇聚模型、元模型、本体模型。然后开发数据空间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如下:1.为了能对多源异构的制造大数据进行汇聚,提出制造大数据汇聚模型(NAP)。该模型通过对制造系统内部数据和制造系统外部数据处理,将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据进行有机汇聚,能有效避免数据缺失与不足的问题,提高数据利用率。2.为了能对多源异构的制造大数据进行统一表示,提出制造大数据元建模方案,从粗粒度到细粒度对“人-机-料-法-环”数据分类分层进行元数据表征。首先自底向上设计制造大数据元数据模型,并将该模型划分为实例层、模型层、元模型层;其次为数据建立粗粒度的统一资源描述,包括对基础数据、可扩展数据、数据路径、标识信息的描述;最后为“人-机-料-法-环”数据设计细粒度的元数据。本文提出的元建模能有效整合源数据,使得多源异构制造大数据能以统一的结构表示。3.为了能对多源异构的制造大数据进行集成,提出制造大数据本体建模方案,通过可扩展的层次化三元组动态集成。首先采用“七步法”自顶向下分类设计本体,结合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ublin core)构建领域本体;其次结合元建模,提出Meta-Onto-M模型,通过OWL语言对本体描述,获得OWL表示的领域知识文件;最后基于Pay-as-you-go演化集成机制集成各类数据及其关联关系。本文提出的本体建模使得多源异构的制造大数据能以一种松耦合的方式集成,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查询效率。4.为了能对多源异构的制造大数据进行管理,基于B/S架构设计并实现数据空间系统。通过源数据汇聚、元建模、本体建模过程,采用OWL语言对领域本体统一描述,形成领域知识并导入Neo4j图数据。本文以四川长虹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为例,开发数据空间系统,实现对四川长虹制造大数据统一集成管理。

邱秀杰[3](2021)在《基于Tor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当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单位使用互联网软件传输机密数据。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扩展,也为计算机网络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本系统旨在设计并实现匿名、安全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好友管理、群组管理、匿名聊天、文件传输等功能。在Tor(The Onion Router,洋葱路由器)网络中,用户借助匿名通信技术,多层加密通信数据,让流量监控无法嗅探到用户数据和用户身份信息,维护文件传输的匿名性、安全性。借助加密技术,确保仅目标接收方才能浏览和读取通讯内容,让服务器或其他监听服务无法获取用户数据,确保客户端、服务端上数据的安全性。使用WebSocket、WebRTC技术实现B/S、P2P两种架构的跨平台、高性能、全双工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使用基于HTML5的大文件断点续传技术,解决传输中断后,再次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首先引见了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的背景和相关技术概述,然后提出了文件传输工具的不足之处,整理并总结出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的需求。随后,根据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并根据设计具体介绍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完成实现后,编写测试用例,完成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Tor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符合预期,能够提供一个高效、稳定的文件传输管理服务。

任泳同[4](2021)在《基于BIM轻量化在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基建”的赋能,BIM技术成为新时代信息数字化关键应用技术之一,为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技术实践与管理体系方面提供了新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自身模型体量大、信息量指数级增长等现实状况,BIM技术正处于应用落地效果不理想,难以直接有效对接施工现场并实现深层次应用的境遇。因此,BIM轻量化基础性及应用性的研究陆续展开。由于现阶段BIM轻量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构件丢失、信息失真及关联性不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多层次多维度的应用需求。故论文以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下BIM轻量化发展阶段,设计了优化的BIM轻量化应用方案,提出将轻量化模型数据划分为基础性与精细性,并采取独立方法进行实现。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对实例项目及国内外行业报告的调研结果为基础,引入帕累托图,分别统计并分析目前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依然存在的常见短板以及传统BIM轻量化方案出现的弊端。同时,结合PC装配式建筑与BIM轻量化的特点,挖掘BIM轻量化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途径与内容。(2)以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对BIM模型信息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层级分类法”与“平行分类法”得出LOD400下不同施工环节、不同PC构件以及不同岗位人员与模型信息的关联性表格。同时,采用“复合编码”方式制定轻量化模型信息的编码结构设计。(3)提出分阶段实现基础性模型信息的轻量化方法。结合施工阶段的实际应用要求,对C/S及B/S架构轻量化展开性能对比分析,确定轻量化工具的应用方法与流程。(4)基于Python进行Dynamo可视化编程平台Python Script节点的二次开发,设计一套程序链来实现精细性模型信息的轻量化。(5)以优化的BIM轻量化应用方案为基础,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该方案的实例应用分析与效果评价,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能够提升轻量化后模型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关联性,让BIM技术实现更深入的应用,较好解决了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常见问题。因此,该方案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空间,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依据。

黄永旺[5](2021)在《中央空调管理控制计费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建筑的兴起,中央空调的市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也给中央空调的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中央空调部署在智能建筑上时,随着建筑楼层数量的增加,中央空调的体系也变的更加庞大、复杂。这就使得人们对于中央空调的管理和控制也变得愈发困难。在中央空调设备难以实现监管的情况下,其按照使用面积进行电费分摊中的不合理之处也日益凸显,这就造成人们对中央空调分户计费模式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因此许多智能建筑不得不在中央空调管理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用于电费分摊的分户计费系统,这两个系统使用对象一致,却又相互独立,大大提升了中央空调管理上的难度。现阶段如何对智能建筑中的中央空调进行管理控制、计费分摊也为当前智能控制领域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中央空调的管理控制、计费分摊这两个方向上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然后围绕A公司生产的多联机系列中央空调进行方案制定。按照其功能需求,将中央空调的管理控制功能和计费系统相整合。最后从硬件方案,软件架构、计费算法等三个层面进行设计,为多联机系列中央空调提供了一套功能齐全的解决方案。在硬件方案的制定上采用了嵌入式平台,围绕ARM和FPGA进行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它以ARM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利用FPGA拓展出16路RS485接口,在保证数据的时效性下,不仅将中央空调设备的可接入数量拓展到4096台,而且为中央空调设备状态信息的获取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在软件架构的设计上采用了 B/S架构,允许用户在Web浏览器中对该系统进行访问。在Web服务器中使用html实现Web页面的设计,完成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基于CGI标准进行Web服务器脚本的开发,实现Web前后端的接口设计,它为Web端表单的提交、控制指令的下发提供数据交互功能。在计费算法的优化上,选择时间计量型计费方式,在基于使用时间进行电费分摊的计费原理上加入空调室内机功率这个因素对其改良,并在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中实现,配合SQLite数据库完成中央空调的计费分摊、存储、显示等功能。文章最后对设计方案中系统监控、远程控制、计费分摊三个功能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指出误差产生原因和下一步的处理方法及研究方向。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功能符合设计需求。

廖晶晶[6](2021)在《基于知识嵌入和边界增强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研究》文中认为命名实体识别研究(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发挥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同时也长期面临着技术难点。当前的研究方案依然无法有效解决实体OOV(Out of vocabulary)问题,并且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平面的命名实体识别上,所提的序列标注模型无法用于解决实体的嵌套问题。先进而强大的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推进了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发展,但BERT类的模型结构无法有效地区分局部上下文,且没有针对命名实体识别的预训练任务。因此,针对命名实体的嵌套和OOV问题以及BERT模型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嵌入和边界增强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该模型基于BERT,在其嵌入层、结构层、输出层做出了相应改进:1.提出了实体知识嵌入方法。NER任务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实体频繁更新、OOV实体层出不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依靠知识库来解决OOV问题,以知识库的迭代代替模型的迭代,从而实现对OOV实体的快速覆盖。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知识嵌入方法,以在微调阶段将无监督的实体信息嵌入模型。该方法主要利用BERT模型中注意力机制和位置嵌入方法来实现点对点的知识嵌入,并借助BERT中下一句预测任务的输入结构,实现了实体知识与模型的有效融合。基于BERT base和BERT small,知识嵌入方法在5个公共基准数据集上均有提升效果。此外,该方法在OOV数据集上F1值提升了4.33%,说明该方法是对OOV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方法,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2.提出了三角交换机制。BERT模型中使用位置嵌入来获取单词之间的位置关系,但这种位置嵌入并没有刻画上文和下文位置的区别,导致模型建模不够准确。因此本文提出三角交换机制,通过改变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结构,增强模型对文本的特征表示。其原理是在多头得到的同源注意力值矩阵之间按照一定规律做上下三角的交换,扩大注意力值动态变化范围,从而刻画上文和下文位置之间的区别。通过与BERT原始模型的实验对比,发现该方法对遮蔽词语言模型的预训练任务收敛速度和精度均有提升,证明该方法可以增强模型对局部上下文的表征能力。而且,将三角交换机制应用于NER任务中,在各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现都优于采用原生结构的模型,为模型带来了0.5%~1.0%的性能提升,这明确体现了该方法在NER任务上的优势。3.提出了边界检测与片段分类(B&S)的嵌套实体解析方法。对于嵌套实体的解析,目前很多方法都缺乏效率且忽视了实体的边界信息。本文将嵌套实体解析拆分为两个子任务:边界预测和片段分类。片段分类通常是将输入序列划分为不同区间的子序列进行分类,这明显可以加快模型预测的效率,但其区间阈值设为多少,在NER任务上则取决于实体的长度,即需要获取实体的边界。本文将边界检测与片段分类联合使用,该方法在ACE2005和GENIA数据集上的f1值分别为84.2%和78.6%,相比于仅基于片段的模型FOFE,分别提升了13.2%和7.2%。而且,基于BERT base,该方法在所有基线模型的对比中取得了当前的最优效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模型效率的同时,还增强了模型对于实体识别的准确性。进一步地,本文通过适用性实验,发现该方法适用于各类NER任务。除以上单独验证实验外,综合应用实验表明,BERT base+B&S+知识嵌入的组合在5个基准数据集上的表现,超过了当前所有基线模型,在ACE2005和GENIA上f1值达到85.1%和79.8%,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对于解决实体的OOV问题和实体的嵌套问题的有效性。

王磊[7](2021)在《高校校园招聘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且校园网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校园的管理工作当中。其中,校园的信息化招聘服务是高校信息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同时毕业生的人数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在人员需求单位对毕业生进行招聘工作时会出现招聘时间过长、手续过于复杂、准备材料不充分等问题。如果仍然使用以前的招聘方式不仅会大大降低管理的效率而且不利于毕业生、招聘单位和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也不符合当今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趋势。因此,研究和开发一个高校校园招聘信息服务系统、实现高校毕业生招聘应聘流程的网络化跟踪,并通过网络搭建起毕业生、高校相关管理人员与人员需求单位的联系渠道,对于提高毕业生招应聘管理效率,减轻管理人员负担极具意义。本文以西南地区某高校毕业生招聘应聘事务管理工作为背景,在分析了国内外校园招聘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后,提出了建设本系统的必要性。作者通过使用UML动态建模技术,并结合该高校校园招聘工作原始业务流程,首先对该高校招聘业务流程再造,然后对整个校园招聘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并且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之后,给出了系统部分操作界面和代码,通过使用黑盒测试技术完成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用例实践,并在测试完成后对测试过程中存在缺陷进行了说明。在本文的最后,作者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总结,并说明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对未来系统的适用性进行了展望。

冯亮[8](2021)在《试验台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飞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上有较多装配件和成品件,此部分产品在飞机上均要实现一部分的功能。若此部分的功能丧失或出现差错,轻则影响飞机一部分系统的功能导致无法执行飞行任务,重则造成飞行事故机毁人亡,所以对装配件、成品件这部分功能性产品在装机前的检查就尤为重要。试验台是验证这些产品功能性是否符合指标的主要设备,通过试验台可以模拟产品在飞机上的使用工况,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提前检查出来,避免将有故障的产品安装在飞机上导致严重事故。由于飞机上功能性产品比较多,且功能差异很大,所以试验台的种类相对较多,这就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在本企业内,试验台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技能人员缺乏,寻找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一直是企业内部的难题。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对流程和知识的梳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去管理日常流程和积累工作经验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欢迎。本文是以试验台管理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收集试验台现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通过集中讨论分析原因、确定解决方案、梳理流程,从而开发试验台管理平台,其目的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试验台的管理能力,提高日常问题处理效率,缩短试验台停用周期。系统将整个管理过程分为了六个主要模块,分别为试验台综合信息查询、试验台定检、试验台返修、仪器仪表定检、仪表购买、故障快速分析,结构清晰,界面优化。通过本系统,可快速完成试验台管理上的相关工作,提高了试验台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本系统采用ASP.NET技术,采用B/S三层架构框架,即表示层、逻辑运算层、数据层。用户可通过系统进行交互,系统在Web服务器是进行逻辑运算,利用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存储,在系统的开发工作过程中采用C#语言,语言精练,学习难度较小。本系统现已投入使用,使用效果较好。通过此系统的使用,试验台的问题处置速度有明显的提高。通过本系统的开发,试验台的管理有很大的改善,在各环节遇到困难时,为了保证流程处理的时间,多数会主动协调处理相关问题,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维修人员也可快速的判断故障,明显缩短了试验台停用时间。

邹洋[9](2021)在《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知识图谱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法律、医疗、金融等领域。然而软件知识领域至今还没有相应的知识图谱得以建立,因此构建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显得十分重要。其次将软件知识图谱融入到软件领域个性化习题推荐中,可以增强推荐的科学性和可解释性。本文针对目前软件知识领域中的知识图谱构建及其相关技术问题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展开综述。由于目前关于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的相关综述较少,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充分调研,本文对基于特定领域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展开综述。首先概述了特定领域知识图谱数据的来源,以及通常数据的相应格式;其次介绍领域知识图谱构造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的算法模型;最后针对特定领域知识图谱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对软件知识领域数据展开收集与标注。由于目前针对软件知识领域没有现有的数据集可以使用,本文先是通过爬虫相关技术从互联网获取相应的数据文本,然后通过数据处理相关技术,针对获取的数据集进行清洗,构造实体表,并对获取的数据文本进行特征标记,构造了软件知识领域的数据集。本文采用基于位置编码的多头注意力的Bi LSTM-CRF实体识别模型。本文通过对传统实体识别算法LSTM-CRF的研究,发现在编码的时候,引入位置编码与多头注意力机制会对实体识别的准确率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引入位置编码和多头注意力机制,可以对要进行识别的软件知识实体实现更为精确的识别,并且通过多头注意力模型可以并行处理任意两个词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仅仅是只能顺序提取,并且解决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的长距离依赖问题。通过实验证明了引入位置编码的多头注意力模型对实体识别的准确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采用基于Bert的实体关系分类方法。本文为解决传统文本特征稀疏和上下文依赖性强的问题,使用增强语义关系的Bert-Bi GRU并结合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增强语义网络模型。通过Bert模型实现文本语义的增强,将生成的向量作为训练文本的词表征进行语义增强,然后输入到Bi GRU中提取进一步提取上下文特征,然后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进行语义关系权值调整,最后通过softmax进行关系分类。实验表明,相较于其他的主流方法,本文提出来的增强语义网络模型在软件知识领域关系抽取效果上有显着提升。设计并实现了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的应用系统。基于上述的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两个实验后,针对得到的实体关系三元组,进行部分关系修改。对最后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展示,并且设计了软件知识领域的习题推荐模块。本文针对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进行梳理,以及针对现行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的问题,以提高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准确率为主要研究目标,以基于深度学习特定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研究深度学习在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构建的应用,实现了软件知识领域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并且针对现有在线教育题目推荐功能进行改进,增加了推荐的科学性,使推荐更具有实际意义,解决了部分现有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虹燕[10](2021)在《电力营销账务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用电客户群体快速增多,对供电企业营销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急剧增长。电费作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营销收入,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与规划。因此,防范电费资金安全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对电网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家电网公司SG186营销业务系统主要针对公司营销业务办理相关事务设计使用,与公司财务系统数据未实现线上直接联系,多采用手工报表对账模式,增加了公司账务对账风险和资金管理风险。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充SG186营销业务系统关于电费账务风险管理的这块短板,实现营销、财务电费账务数据的线上对接和报表查询、统计,减少手工报表的制作,在便捷电费对账流程的基础上降低电费账务的资金管理风险。本文账务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是利用J2EE架构体系进行设计,采用JAVA语言进行功能代码编写,并运用SSH架构体系进行系统搭建。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利用B/S模型进行实现,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电费账务数据的高效存取,也能保证电费账务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账务管理现状以及成都供电公司账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识别及深入细致地分析。基于系统需求,完成了建模工作,按照模块化思想逐一实现系统功能,最终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账务风险管理系统。其主要实现的模块功能有:账簿查询、凭证管理、账目统计、对账管理、呆坏账查询、票据管理、营财一体化、账务方便查询。经实践,账务风险管理系统能有效的规避因手工制作报表造成的电费资金管理风险,提高了日常电费账务数据的查询效率和准确率,做到账有所依,对公司电费账务精益化管理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二、B/S数据传递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S数据传递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ERP与生产管理系统
        1.2.1 ERP简介
        1.2.2 生产管理系统简介
    1.3 国内外ERP及生产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离散制造企业背景、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1 离散制造企业背景
        1.4.2 公司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ASP.NET的生产管理系统需求及技术研究
    2.1 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目标
        2.1.1 生产数据可视化目标
        2.1.2 企业生产管理目标
        2.1.3 多功能CAD应用目标
    2.2 生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1 数据检索模块需求分析
        2.2.2 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模块需求分析
        2.2.3 成套数据分析模块需求分析
        2.2.4 物流状态模块需求分析
        2.2.5 外协件入库模块需求分析
        2.2.6 主机核心件生产过程管控模块需求分析
        2.2.7 多功能CAD应用模块需求分析
    2.3 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所用相关技术研究
        2.3.1 编码技术
        2.3.2 面向对象思想
        2.3.3 关系型数据库
        2.3.4 ASP.NET开发技术
        2.3.5 数据挖掘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VS与 ADO.NET的生产数据可视化
    3.1 生产数据可视化流程和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3.1.1 生产数据可视化开发流程
        3.1.2 生产数据可视化功能框架设计
    3.2 生产数据可视化功能实现
        3.2.1 生产数据可视化主页的功能实现
        3.2.2 数据检索的功能实现
        3.2.3 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的功能实现
        3.2.4 成套数据分析的功能实现
        3.2.5 物流状态分析的功能实现
    3.3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设置
        3.3.1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划分
        3.3.2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配置功能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VS与SQL的企业生产管理设计与实现
    4.1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流程和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4.1.1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流程
        4.1.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4.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4.2.1 SQL数据库设计原则
        4.2.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数据表单设计
    4.3 企业生产管理的功能实现
        4.3.1 员工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4.3.2 外协件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4.3.3 车间加工物流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4.3.4 外协件入库管理的功能实现
        4.3.5 主机核心件加工管控的功能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VS的多功能CAD应用设计与实现
    5.1 多功能CAD应用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5.1.1 多功能CAD应用开发流程
        5.1.2 多功能CAD应用框架设计
    5.2 多功能CAD应用的功能实现
        5.2.1 多功能CAD应用交互界面设计
        5.2.2 多类型CAD预览
        5.2.3 多功能CAD编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
    6.1 系统实施所需要求
        6.1.1 硬件要求
        6.1.2 软件要求
    6.2 生产数据可视化运行
        6.2.1 数据检索模块运行
        6.2.2 库存及在制模块运行
        6.2.3 成套分析模块模块运行
        6.2.4 物流状态分析模块运行
    6.3 生产管理运行
        6.3.1 二维码生成模块运行
        6.3.2 外协件入库模块运行
        6.3.3 主机核心件加工管控模块运行
    6.4 多功能CAD应用运行
        6.4.1 多类型CAD预览运行
        6.4.2 多功能CAD编辑运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思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基于领域本体的制造大数据统一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制造大数据统一建模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1.2.2 制造大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元建模
        2.1.1 元建模相关概念
        2.1.2 元建模常用方法
        2.1.3 元建模实现流程
        2.1.4 CWM公共仓库模型
    2.2 本体建模
        2.2.1 本体相关概念
        2.2.2 本体构建常用方法
        2.2.3 本体建模实现流程
        2.2.4 本体相似度算法
    2.3 图数据库Neo4j
        2.3.1 Neo4j介绍
        2.3.2 Neo4j存储结构
        2.3.3 Neo4j查询语言Cypher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领域本体的制造大数据汇聚与处理
    3.1 制造大数据汇聚
        3.1.1 制造大数据来源
        3.1.2 NAP汇聚模型
    3.2 制造大数据处理
        3.2.1 数据填补
        3.2.2 数据去噪
        3.2.3 数据标识登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领域本体的制造大数据数据空间统一建模
    4.1 制造大数据的特征与分类
        4.1.1 制造大数据特征
        4.1.2 制造大数据分类
    4.2 制造大数据统一建模
        4.2.1 制造大数据源数据处理
        4.2.2 制造大数据元建模
        4.2.3 制造大数据本体建模
        4.2.4 制造大数据统一建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领域本体的制造大数据数据空间设计与实现
    5.1 制造大数据数据空间设计
        5.1.1 数据空间登录模块设计
        5.1.2 源数据导入模块设计
        5.1.3 元建模-本体建模模块设计
        5.1.4 数据空间查询模块设计
    5.2 开发环境及系统框架
        5.2.1 开发环境
        5.2.2 系统开发框架
    5.3 制造大数据数据空间实现
        5.3.1 登录与源数据导入模块实现
        5.3.2 元建模-本体建模模块实现
        5.3.3 数据空间查询模块实现
        5.3.4 制造大数据数据空间验证与分析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Tor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简介
    2.2 Tor基础理论概述
        2.2.1 Tor的网络架构
        2.2.2 Tor的匿名原理
        2.2.3 Tor的隐藏服务
    2.3 Netty实现WebSocket的通信技术
        2.3.1 传统Web实时通信技术概要
        2.3.2 WebSocket协议
        2.3.3 Netty框架
    2.4 数字信封加密
    2.5 WebRTC
        2.5.1 WebRTC架构
        2.5.2 NAT技术
        2.5.3 STUN/TURN/ICE
    2.6 断点续传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Tor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简介
    3.2 业务需求
        3.2.1 匿名通信
        3.2.2 文件传输
    3.3 功能性需求
        3.3.1 用户角色分析
        3.3.2 用例分析
    3.4 非功能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Tor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的设计
    4.1 简介
    4.2 总体设计
    4.3 功能模块设计
    4.4 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Tor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简介
    5.2 网桥的搭建
    5.3 系统实现
        5.3.1 系统总体实现
        5.3.2 功能模块实现
    5.4 文件传输模型的实现
        5.4.1 连接模块
        5.4.2 文件传输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简介
    6.2 测试环境
    6.3 测试用例
        6.3.1 功能性测试
        6.3.2 非功能性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系统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BIM轻量化在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BIM+装配式研究现状
        1.2.2 BIM轻量化基础及应用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BIM轻量化及PC装配式建筑相关理论研究
    2.1 BIM轻量化
        2.1.1 BIM轻量化基本概念
        2.1.2 BIM轻量化关键环节对比
        2.1.3 BIM轻量化数据传递分析
    2.2 PC装配式建筑
    2.3 BIM轻量化在PC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基本要求
    2.4 本章小结
3 施工阶段引入BIM轻量化的必要性及相关问题研究
    3.1 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主要问题统计及分析
        3.1.1 施工阶段主要问题统计
        3.1.2 施工阶段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3.2 PC装配式建筑引入BIM轻量化的必要性分析
    3.3 BIM轻量化在施工阶段的应用途径及内容研究
    3.4 BIM轻量化传统应用方案及存在问题研究
        3.4.1 BIM轻量化传统应用方案研究
        3.4.2 BIM轻量化应用问题及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BIM轻量化应用方案设计
    4.1 BIM轻量化方案策划
        4.1.1 BIM轻量化方案应用目标分析
        4.1.2 BIM轻量化重难点及应对措施分析
    4.2 BIM模型数据在PC装配式施工阶段的应用需求关系研究
        4.2.1 BIM模型信息分类基本方法的选取
        4.2.2 施工阶段BIM模型信息应用需求研究
        4.2.3 PC构件BIM模型信息的指标研究
        4.2.4 现场人员与BIM模型信息的关联性研究
    4.3 轻量化信息的编码设计
    4.4 基础性轻量化模型信息的实现
        4.4.1 以C/S为基础的轻量化工具比选
        4.4.2 以B/S为基础的轻量化工具比选
    4.5 精细性轻量化模型信息的实现
        4.5.1 Dynamo平台与Python语言
        4.5.2 基于Python Script节点二次开发
        4.5.3 基于Dynamo的信息提取程序链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BIM模型建立
        5.2.1 预制构件库建立
        5.2.2 整体模型建立及深化
    5.3 BIM轻量化方案的工程应用
        5.3.1 轻量化信息的编码
        5.3.2 轻量化信息的提取
        5.3.3 以C/S为基础的轻量化应用
        5.3.4 以B/S为基础的轻量化应用
    5.4 实施效果评价
        5.4.1 方案应用优势
        5.4.2 方案应用局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中央空调管理控制计费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架构
        1.3.1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2 论文架构设计
第二章 硬件方案的制定与实现
    2.1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2.2 ARM与FPGA通信设计
    2.3 FPGA与RS485的通信接口设计
    2.4 以太网接口
第三章 软件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3.1 嵌入式操作系统
        3.1.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取
        3.1.2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3.2 Web端的设计与实现
        3.2.1 Web前端主要技术概述
        3.2.2 Web功能页面设计
    3.3 Web服务器
        3.3.1 嵌入式Web服务器概述
        3.3.2 Appweb服务器的移植
        3.3.3 服务器脚本
        3.3.4 数据传输格式
    3.4 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
        3.4.1 进程通信
        3.4.2 线程通信
    3.5 嵌入式数据库
        3.5.1 SQLite数据库的移植
        3.5.2 数据库结构设计
        3.5.3 数据库接口设计
第四章 计费算法的改进与实现
    4.1 中央空调计费方式概述
    4.2 计费算法的改进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介绍
    5.2 测试过程及结果
        5.2.1 系统监控功能测试
        5.2.2 远程控制功能测试
        5.2.3 计费分摊功能测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知识嵌入和边界增强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Nested NER
        1.2.2 后BERT时代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实体解析
        2.1.1 NER与序列标注
        2.1.2 嵌套实体解析
    2.2 知识嵌入
        2.2.1 知识图谱嵌入
        2.2.2 词汇增强技术
    2.3 BERT模型
        2.3.1 模型结构
        2.3.2 输入处理
        2.3.3 预训练和微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知识嵌入和边界增强的NER模型
    3.1 模型结构
    3.2 实体知识嵌入
        3.2.1 句子对关系预测
        3.2.2 构建知识的表示
        3.2.3 知识表示的嵌入
    3.3 边界检测与片段分类
        3.3.1 NER局部检测
        3.3.2 边界检测
        3.3.3 片段分类
    3.4 三角交换机制
        3.4.1 位置嵌入
        3.4.2 局部上下文建模
        3.4.3 扩大注意力值动态变化范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与分析
    4.1 实验数据
    4.2 基线模型介绍
    4.3 边界检测与片段分类实验
        4.3.1 实验结果
        4.3.2 样本分析
        4.3.3 适用性实验
    4.4 三角交换机制实验
        4.4.1 预训练实验一
        4.4.2 预训练实验二
        4.4.3 NER任务应用实验
    4.5 实体知识嵌入实验
        4.5.1 实体知识库获取
        4.5.2 综合NER实验
        4.5.3 样本分析
        4.5.4 OOV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7)高校校园招聘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1.4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1.5 整体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1 .NET框架
    2.2 ASP.NET
    2.3 ADO.NET
    2.4 SQL Server
    2.5 B/S(Browser/Server)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总体目标及一般需求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系统业务需求
        3.2.2 业务流程分解与再造
    3.3 角色与业务功能分析
        3.3.1 角色分析
        3.3.2 业务功能分析
    3.4 系统用例分析
    3.5 系统用例模型
    3.6 非功能需求
        3.6.1 环境需求
        3.6.2 性能需求
        3.6.3 安全需求
    3.7 可行性研究
        3.7.1 技术可行性
        3.7.2 经济可行性
        3.7.3 社会可行性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角色的设计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2.2 系统建模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 主要实体属性图
        4.3.2 数据库的表结构
    4.4 系统安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前端主界面
    5.2 管理员后台登录
    5.3 管理员系统管理
    5.4 职位类别管理
    5.5 专业信息管理
    5.6 毕业生用户管理
    5.7 毕业生简历管理
    5.8 毕业生求职管理
    5.9 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管理
    5.10 系统安全实现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阶段
        6.1.1 单元测试
        6.1.2 集成测试
        6.1.3 系统测试
    6.2 测试方法
    6.3 测试用例
    6.4 测试结果
    6.5 测试缺陷说明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试验台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试验台管理平台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2.1 相关技术
        2.1.1 B/S架构
        2.1.2 ASP.NET技术
        2.1.3 C#开发语言
        2.1.4 SQL查询语句
        2.1.5 HTML5 技术
        2.1.6 CSS技术
    2.2 开发工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3.1 系统概述
    3.2 系统总体目标
    3.3 系统需求分析
        3.3.1 功能性需求分析
        3.3.2 功能性需求主要用例
        3.3.3 非功能性需求
    3.4 系统总体设计
        3.4.1 系统总体架构
        3.4.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3.4.3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知识的故障快速分析
    4.1 故障匹配辞典构建
    4.2 基于知识的故障匹配算法
    4.3 知识库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台管理平台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实现概述
    5.2 系统开发环境
    5.3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5.3.1 数据库访问的实现
        5.3.2 登录模块的设计
        5.3.3 试验台综合信息表模块
        5.3.4 试验台定检
        5.3.5 仪器仪表定检
    5.4 系统中主要技术的实现
        5.4.1 试验台状态显示
        5.4.2 试验台定检提醒
        5.4.3 批量处理功能
        5.4.4 故障快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方法
    6.2 测试环境
    6.3 测试过程
        6.3.1 单元测试
        6.3.2 集成测试
    6.4 测试结果
        6.4.1 系统登录界面
        6.4.2 试验台综合信息管理
        6.4.3 试验台定检管理
        6.4.4 仪器仪表定检管理
        6.4.5 试验台返修管理
        6.4.6 仪器仪表购买管理
        6.4.7 故障快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网络爬虫研究现状
        1.2.2 实体识别研究现状
        1.2.3 实体关系抽取研究现状
        1.2.4 试题推荐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原理与技术
    2.1 引言
    2.2 相关概念及介绍
        2.2.1 实体识别与实体抽取相关概念介绍
        2.2.2 词向量表示方法介绍
        2.2.3 深度学习框架介绍
        2.2.4 B/S架构介绍
        2.2.5 三层架构介绍
    2.3 相关算法模型
        2.3.1 条件随机场模型(CRF)
        2.3.2 循环神经网络
    2.4 实体抽取相关技术
    2.5 关系抽取相关技术
        2.5.1 基于监督学习的方法
        2.5.2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方法
        2.5.3 基于远程监督学习的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件知识领域实体识别预测模型
    3.1 引言
    3.2 软件知识领域实体识别模型
        3.2.1 模型整体结构
        3.2.2 字向量
        3.2.3 位置编码
        3.2.4 多头注意力模型
        3.2.5 BiLSTM算法
        3.2.6 CRF算法
    3.3 模型训练
        3.3.1 训练过程
        3.3.2 参数初始化
    3.4 实验以及分析
        3.4.1 语料以及标注形式
        3.4.2 评价标准
        3.4.3 训练技巧
        3.4.4 模型对比分析
        3.4.5 参数调整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领域实体关系抽取模型
    4.1 引言
    4.2 软件知识领域实体关系抽取模型
        4.2.1 模型整体结构
        4.2.2 BERT
        4.2.3 BI-GRU
        4.2.4 多头注意力模型
        4.2.5 输出层
        4.2.6 训练策略与技巧
    4.3 实验以及结果分析
        4.3.1 数据集以及评测规则
        4.3.2 参数设置
        4.3.3 模型对比分析
    4.4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需求
    5.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爬虫模块
        5.2.2 系统分层结构设计
        5.2.3 系统功能模块
        5.2.4 数据存储模块
        5.2.5 主要功能模块
        5.2.6 系统环境
    5.3 系统实现
        5.3.1 用户验证模块
        5.3.2 实体识别模块
        5.3.3 实体查询模块
        5.3.4 实体关系查询模块
        5.3.5 测试模块
        5.3.6 习题推荐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电力营销账务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论文的工作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HTTP协议
    2.2 ORACLE数据库
    2.3 MVC框架
    2.4 SSH架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账务风险管理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3.1 系统总体分析
        3.1.1 成都供电公司电费账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2 业务流程分析
        3.1.3 系统总体分析
    3.2 功能需求分析
        3.2.1 营销电费账簿查询
        3.2.2 营销账务凭证管理
        3.2.3 营销账务账目统计
        3.2.4 对账管理
        3.2.5 呆坏账管理
        3.2.6 票据管理
        3.2.7 营财一体化
        3.2.8 账务方便查询
    3.3 非功能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账务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组织构架设计
        4.1.2 技术架构设计
        4.1.3 应用架构设计
        4.1.4 功能架构设计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 系统包结构设计
    4.4 系统功能的详细设计
        4.4.1 账簿查询功能的详细设计
        4.4.2 凭证管理功能的详细设计
        4.4.3 账目统计功能的详细设计
        4.4.4 对账管理功能的详细设计
        4.4.5 呆坏账管理功能的详细设计
        4.4.6 票据管理功能的详细设计
        4.4.7 营财一体化功能的详细设计
        4.4.8 账务方便查询功能的详细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账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账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实现
        5.1.1 账簿查询功能的实现
        5.1.2 凭证管理功能的实现
        5.1.3 账目统计功能的实现
        5.1.4 对账管理功能的实现
        5.1.5 呆坏账管理功能的实现
        5.1.6 票据管理功能的实现
        5.1.7 营财一体化功能的实现
        5.1.8 账务方便查询功能的实现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账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系统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B/S数据传递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 孙世林.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领域本体的制造大数据统一建模技术研究[D]. 李帅. 四川大学, 2021(02)
  • [3]基于Tor的文件传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邱秀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基于BIM轻量化在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D]. 任泳同.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中央空调管理控制计费系统[D]. 黄永旺.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6]基于知识嵌入和边界增强的嵌套命名实体识别研究[D]. 廖晶晶. 西南大学, 2021(01)
  • [7]高校校园招聘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试验台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冯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软件知识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邹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电力营销账务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虹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B/S数据传输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