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春胶囊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竹春胶囊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一、驻春胶囊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汪钰,李卢,孔赏,李明东,吴欢,马虎升,吴晓阳[1](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驻春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驻春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筛选出本处方6味中药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TTD和OMIM数据库查询疾病骨质疏松症靶点;利用R语言将药物活性成分相关的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匹配映射取得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基因"网络,运用STRING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所得网络进行计算,筛选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靶点;同时利用R语言相关数据包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分析;使用AutodockVina进行分子对接,计算核心靶点和驻春胶囊重要活性成分的结合度,利用LigPlot软件绘图。结果:(1)筛选得出驻春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川皮苷、柚皮素、脱水淫羊藿素等,驻春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靶点蛋白包括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驻春胶囊核心化合物与关键靶点蛋白结合稳定;(2) 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驻春胶囊可能通过影响P1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集中于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免疫等多生物功能来发挥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3)结果证实驻春胶囊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干预骨质疏松症。

柴勇[2](2019)在《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观察去卵巢大鼠与去睾丸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异同点、以及右归丸对其干预作用的异同点,并从MAPK(Erk1/2)/c-Fos/AP-1信号通路的角度,部分揭示差异产生的机制。为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并进一步丰富“肾主骨”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选用同月龄(3月龄)SD大鼠156只,SPF级,雌雄各半。先将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是:雌性基础组与雄性基础组,雌性空白对照组与雄性空白对照组,雌性假手术组与雄性假手术组,每组各12只;雌性造模组与雄性造模组,每组各42只。使用3%的戊巴比妥钠按照0.15ml/100g体重的剂量对雌、雄造模组大鼠进行麻醉,之后分别施以双侧卵巢切除手术或睾丸切除手术(去势);手术过程中,雌性造模组死亡5只,雄性造模组死亡4只;雌、雄假手术组大鼠的手术过程与雌、雄造模组大鼠相同,但是不切除卵巢或睾丸,仅切除卵巢或睾丸周围少许的脂肪组织。在进行上述手术的前一天,将雌、雄基础组大鼠麻醉后处死,取双侧股骨,用于Micro CT骨组织形态指标与电子万能试验机骨生物力学指标的检测,将测得的数据作为其它各分组实施处理因素之前的基础值。手术3个月后,将雌性造模组37只大鼠按照体重再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是:卵巢切除组(OVX组)13只,OVX+戊酸雌二醇组(雌激素组,即阳性对照组)12只,OVX+右归丸组(雌性右归丸组)12只;将雄性造模组38只大鼠按照体重再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是睾丸切除组(ORX组)13只,ORX+甲睾酮组(雄激素组,即阳性对照组)13只,ORX+右归丸组(雄性右归丸组)12只。分组结束后,对各给药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雌性右归丸组与雄性右归丸组给予右归丸水煎液,给药浓度、体积分别为:1.024g生药/ml、1ml/100g体重,给药剂量为10.24g生药/kg体重(此剂量是以往研究已被证实的有效剂量,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的等效剂量,为成人临床用量的6.5倍);雌激素组大鼠给予戊酸雌二醇(E2)药液,给药浓度,体积分别为:0.0184mg/ml、1ml/100g体重,给药剂量为0.184mg/kg体重;雄激素组大鼠给予甲睾酮(T)药液,给药浓度、体积分别为:0.184mg/ml、1ml/100g体重,给药剂量为1.84mg/kg体重。以上各组给药,一天一次,连续6天,休息1天后,再连续给药6天,如此连续给药3个月。雌、雄空白对照组,雌、雄假手术组,OVX组与ORX组则按照上述方法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进行灌胃。灌胃期间,每周对大鼠进行一次体重称量,根据体重变化调整给药体积。给药结束后,将实验各组大鼠麻醉后迅速处死,取双侧股骨,用于Micro CT骨组织形态指标与电子万能试验机骨生物力学指标的检测;取胫骨,制作脱钙骨冰冻切片,用于MAPK(Erk1/2)、c-Fos、AP-1三者蛋白表达的检测。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数据呈正态分布,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处理;方差齐性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Dunnett’s T3(3)检验。若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k样本)(W)进行处理;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其项下的Stepwise step-down检验。结果1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形态结构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1.1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BV/TV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性假手术组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松质骨的BV/TV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呈现负增长,即大幅度的减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BV/TV均呈现负增长,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其减少的程度要明显低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OVX组BV/TV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ORX组;而雌性右归丸组的减少程度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1.2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Conn.Dn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性假手术组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松质骨的Conn.Dn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呈现负增长,即大幅度的减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Conn.Dn均呈现负增长,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其减少的程度要明显低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OVX组Conn.Dn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ORX组;而雌性右归丸组的减少程度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1.3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Cb.C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性假手术组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松质骨的Cb.C呈现负增长,即减少;而OVX组和ORX组的增加,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Cb.C也增加,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其增加的程度要明显小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与ORX组比较,OVX组Cb.C的增加程度明显要大;雌性右归丸组的Cb.C较雄性右归丸组虽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1.4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DA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OVX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大鼠股骨松质骨DA显着低于雌性假手术组;而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DA显着高于OVX组。与雄性假手术组比较,ORX组、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DA明显降低;而与ORX组比较,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DA均显着提高。ORX组的DA明显高于OVX组;雄性右归丸组的与雌性右归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1.5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Tb.Pf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与雌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松质骨Tb.Pf 比较,OVX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皆明显提高;而与OVX组比较,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Tb.Pf皆显着降低。ORX组、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Tb.Pf较雄性假手术组的均明显提高,而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Tb.Pf较ORX组的均明显降低。ORX组的Tb.Pf显着低于OVX组;雄性右归丸组的与雌性右归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大鼠股骨最大载荷(ML)、断裂强度(BS)和弹性模量(EM)变化率能够反映股骨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能情况。2.1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ML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雄假手术组大鼠股骨皮质骨ML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ML虽也有增加,但增加的程度要显着小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ML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OVX组,而与雌性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明显。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ML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ORX组,但明显小于雄性假手术组。OVX组ML的增加程度明显小于ORX组;雌性右归丸组的亦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2.2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BS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皮质骨BS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呈现负增长,即减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着。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BS均增加,增加的程度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但明显大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OVX组BS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ORX组;而雌性右归丸组的与雄性右归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3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EM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性假手术组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皮质骨EM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EM呈现负增长,即减少,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EM均增加,增加的程度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而明显大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OVX组EM减少的程度与ORX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雌性右归丸组EM增加的程度与雄性右归丸组比较,亦无显着性差异。3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1/2)、c-Fos、AP-1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3.1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l/2)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OVX组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高于雌性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与雌性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与OVX组比较,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减少。ORX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与雄性假手术组的相比,明显增加,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与之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与ORX组比较,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明显减少。ORX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与OVX组的比较,明显减少。雄性右归丸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明显高于雌性右归丸组。3.2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c-Fos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与雌性假手术组比较,OVX组大鼠胫骨骨髓中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增加,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无显着性变化;与OVX组比较,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减少。ORX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较雄性假手术组的明显增加,雄激素组的与雄性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与ORX组比较,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皆明显减少。ORX组的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较OVX组显着减少。雄性右归丸组的较雌性右归丸组的明显增加。3.3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AP-1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OVX组大鼠胫骨骨髓中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高于雌性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与雌性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的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低于OVX组。与雄性假手术组的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比较,ORX组、雄性右归丸组的明显增加,雄激素组的无显着性差异;与ORX组的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比较,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均明显减少。ORX组的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低于OVX组。雄性右归丸组的则显着高于雌性右归丸组。以上指标,雌性假手术组与雌性空白对照组比较以及雄性假手术组与雄性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从而排除了手术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结论(1)雌、雄大鼠去势后,均发生了骨质疏松症;但两者在微观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在:雌性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的BV/TV、Conn.Dn的减少程度以及Cb.C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雄性去势大鼠;DA明显低于而Tb.Pf明显高于雄性去势大鼠。右归丸对去势所致的雌、雄大鼠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在微观结构的改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右归丸对雌性去势大鼠BV/TV、Conn.Dn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雄性去势大鼠的改善程度;而对DA、Cb.C、Tb.Pf的改善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异。(2)雌、雄大鼠去势后,皮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均明显下降,但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在:雌性大鼠最大载荷、断裂强度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雄性大鼠,而弹性模量雌、雄之间无明显差异。右归丸对此均具有明显的增加作用,但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右归丸对雄性去势大鼠最大载荷的增加程度要明显大于雌性去势大鼠;而对断裂强度、弹性模量的增加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异。(3)MAPK(Erk1/2)/c-Fos/AP-1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雌、雄大鼠去势后,骨髓(松质骨部分)中的MAPK(Erk1/2)、c-Fos和A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雌性去势大鼠的这三个关键因子的表达明显强于雄性去势大鼠,这是去势所致雌、雄大鼠松质骨在微观结构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的机制之一。右归丸能通过抑制这一通路达到治疗去势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其对雌性去势大鼠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强于雄性去势大鼠,这是右归丸对雌性去势大鼠松质骨微观结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雄性去势大鼠的机制之一。

李凯[3](2019)在《葛根素对尾吊大鼠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考察葛根素对尾吊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为从中医药葛根开发出抗废用性骨质疏松新药奠定基础。方法:将30只2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10)、尾吊组(TS组,n=10)和尾吊+葛根素组(TS+Pur组,n=10)3组。其中TS组和TS+Pur组给予悬吊尾巴处理,以造成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TS+Pur组给予灌服15.4 mg/(kg·d)葛根素,Con组和TS组灌等体积蒸馏水。各组大鼠单只分笼处理,不限制饮食、饮水,每周测1次体质量。实验进行到第13 d时,从颈部皮下注射四环素,30 mg/kg,次日追加一次;第23 d时以8 mg/kg注射钙黄绿素,次日追加一次。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获得血清后冻存于-80℃的冰箱;摘取大鼠主要脏器,称重后计算脏器系数,甲醛溶液固定,留待病理学观察;剥离大鼠两侧股骨、胫骨和椎骨,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骨密度,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骨生物力学分析,用骨磨片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1.大鼠体质量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保持较稳定增长,未发现大鼠出现特殊体质量变化,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2.脏器病理学检测结果:各组间脏器系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脏器病理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3.骨密度检测结果:与Con组相比,TS组的股骨、胫骨和椎骨骨密度明显下降(P<0.01);与TS组相比,TS+Pur组股骨、胫骨和椎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4.骨生物力学参数检测结果:三点弯曲试验结果:与Con组相比,TS组股骨、胫骨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值均下降显着(P<0.01);与TS组相比,TS+Pur组股骨和胫骨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值均升高明显(P<0.01)。椎骨压缩试验结果:与Con组相比,TS组第四和第五腰椎(L4、L5)的最大载荷与弹性模量值均显着下降(P<0.01);与TS组相比,TS+Pur组相同部位腰椎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值均明显升高(P<0.01)。5.骨形态静态计量学指标观察与分析结果:胫骨干骺端松质骨VG染色与分析结果:与Con组相比,TS组的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骨小梁的厚度明显变薄、骨分离度明显变大,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TS组相比,TS+Pur组的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加、骨小梁的厚度明显变厚、骨分离度明显变小,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椎骨椎体松质骨VG染色与分析结果:与Con组相比,TS组的骨小梁数目显着减少、骨小梁的厚度显着变窄、骨分离度显着变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TS组相比,TS+Pur组的骨小梁数目显着增加、骨小梁的厚度显着变宽,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骨分离度显着变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6.骨形态动态计量学指标观察与分析结果:胫骨中段皮质骨双荧光标记与分析结果:与Con组相比,TS组荧光间距明显较小,矿盐沉积率显着降低(P<0.01);与TS组相比,TS+Pur组荧光间距明显较大,矿盐沉积率显着升高(P<0.01)。椎骨皮质骨双荧光标记与分析结果:与Con组相比,TS组荧光间距明显偏小,矿盐沉积率显着降低(P<0.01);与TS组相比,TS+Pur组荧光间距明显偏大,矿盐沉积率显着升高(P<0.01)。7.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与Con组相比,TS组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eptide,PINP)的含量显着减少,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和I型胶原C端肽(collagn I C-terminal peptide,CTX-I)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S组相比,TS+Pur组OC和PINP含量显着增加(P<0.05),TRACP5b和CTX-I含量显着减少(P<0.01)。结论:1.本实验所建立的尾吊大鼠模型的各项骨代谢指标与废用性骨质疏松相吻合,表明该模型成功模拟了因长期卧床或太空飞行造成的骨质流失;2.从实验结果看,实验大鼠单纯尾吊四周后,股骨、胫骨和椎骨骨密度分别下降了13.19%、19.03%和11.17%,而同时灌服葛根素大鼠的骨密度仅下降了7.90%、13.11%、6.23%,表明葛根素可部分阻止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流失,具有为开发抗废用性骨质疏松新药的潜在价值;3.分析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可见,葛根素组大鼠的骨吸收指标低于单纯尾吊组而骨形成指标高于后者,表明葛根素是以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活性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

罗世英[4](2016)在《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及大鼠研究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效应》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是临床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导致的最常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引发骨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GIO发病率高,位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第三位,仅次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但目前防治GIO仍基本采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未见特异性针对GIO的有效防治措施。近年来,骨髓脂肪分化和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作为GIO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众多研究表明,当人体衰老或处于某种疾病状态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GC时,一方面骨髓脂肪分化,骨髓腔中脂肪堆积,另一方面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机体内大量积聚,诱发OS,最终导致OP。这提示应用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抑制骨髓脂肪分化的物质有可能是防治GIO的新靶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天然抗氧化多酚酸类小分子丹参素和丹酚酸B在体外可促进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增值、分化和矿化;以丹参素和丹酚酸B为主要成分的丹参水提物对GC诱发的大鼠骨丢失及骨髓脂肪分化有防治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丹参素能通过调控FoxO/Wnt信号通路对抗H202所致OS对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这些提示丹参素和丹酚酸B可能对GC所致骨组织损害具有保护作用,但其是否具有防治GIO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整体动物实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丹参素、丹酚酸B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斑马鱼和SD大鼠复制GC所致骨生成抑制模型和GIO模型,探讨不同剂量的丹参素和丹酚酸B及两者的混合物对实验性GIO的防治作用;并结合不同剂量的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曲线下面积,研究丹参素的药效学与剂量的关系;同时初步探讨丹参素和丹酚酸B抗GIO作用与骨髓脂肪分化和OS的关系,为丹参素、丹酚酸B作为抗GIO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目标1.基于模式动物斑马鱼、SD大鼠研究丹参素、丹酚酸B对GIO的防治作用。2.观察不同剂量的丹参素和丹酚酸B及两者的混合物对GIO的量效关系,并从PK/PD角度探讨丹参素合适的给药剂量范围。3.进一步探讨丹参素和丹酚酸B通过抗骨髓脂肪分化及清除ROS对抗OS而产生抗GIO作用,为小分子天然抗氧化物质防治GIO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和内容1.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地塞米松致幼年斑马鱼骨生成抑制的作用以受精后3天(3 dpf)的野生型AB品系幼年斑马鱼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硬骨转基因品系tg(s7:egfp)幼年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塞米松处理和丹参素、丹酚酸B干预,共6天。9 dpf时结束实验,进行以下指标检测: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行茜素红染色,体视显微镜下拍照,定量分析幼鱼头部骨骼茜素红染色区域面积及累计光密度,观察头骨的矿化;tg(sp7:egfp)斑马鱼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扫描头部骨骼荧光、定量分析幼鱼头部骨骼绿色荧光面积及累计光密度,从而观察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形成;qRT-PCR检测相关的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水平;DCFH-DA荧光探针结合酶标仪荧光分析技术检测斑马鱼体内OS水平。主要内容如下:(1)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幼年斑马鱼头骨矿化和成骨细胞分化及骨生成的影响,建立糖皮质激素致幼年斑马鱼骨生成抑制模型。(2)观察不同浓度的丹参素、丹酚酸B对幼年斑马鱼骨生成的作用及对糖皮质激素所致幼年斑马鱼骨生成抑制的干预作用。(3)探讨丹参素、丹酚酸B对糖皮质激素性骨生成抑制斑马鱼的成骨细胞特异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OS水平的调控作用。(4)分析丹参素、丹酚酸B对抗地塞米松致斑马鱼头骨形成抑制、调控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及对抗OS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整体动物水平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丹参素、丹酚酸B对骨形成的促进作用及对GC致骨生成抑制的调控作用。2.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大鼠GIO的效应研究及丹参素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2.1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大鼠实验性GIO的效应研究7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100只(体重290±20g),按体重区组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除基础组和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上午灌胃(p.o)丹参素和丹酚酸B等相应干预药物,下午均灌胃醋酸泼尼松6mg/5mL/kg/d(在以下分组中用GC代替),共计14周。(1)基础组(Bas,未用药,在实验开始即被处死取材作为基础对照);(2)对照组(Con,每日上下午均灌胃生理盐水,5mL/kg/d);(3)醋酸泼尼松造模组(GC,生理盐水5mL/kg/d+GC);(4)丹参素低剂量预防组(GC+T-L,丹参素 12.5mg/5mL/kg/d+GC);(5)丹参素中剂量预防组(GC+T-M,丹参素25mg/5mL/kg/d+GC),;(6)丹参素高剂量预防组(GC+T-H,丹参素50mg/5mL/kg/d+GC);(7)丹酚酸 B 预防组(GC+S,丹酚酸 B 25mg/5mL/kg/d+GC);(8)丹酚酸B+丹参素预防组(GC+T+S,丹酚酸B+丹参素12.5mg/12.5mg/5mL/kg/d+GC);(9)丹参素固体分散体预防组(GC+T-P,丹参素-固体分散体228mg/5mL/kg/d+GC,换算成丹参素为 25mg/5mL/kg/d,);(10)罗盖全预防组(GC+R,罗盖全 0.045μ g/5mL/kg/d+GC)。所有实验大鼠在实验结束(处死)前第14、13天及第4、3天分别于颈背部皮下注射钙黄绿素(8mg/kg)进行骨骼荧光标记。实验结束当天,大鼠称重、腹腔麻醉,心脏采血处死。取血清检测骨代谢及OS生化指标;摘取胸腺、肾上腺、胫前肌等脏器称湿重计算器官指数;分离左侧胫骨和第四腰椎(L4),利用Micro-CT技术检测骨组织显微三维形态结构参数后,取左侧胫骨脱钙、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骨髓脂肪分化;取右侧胫骨上段、中段行不脱钙硬组织切片、染色,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动、静态参数;分离右侧股骨和第五腰椎(L5),双能X线骨矿物质密度检测仪(DXA)测定骨密度(BMD);分离左侧股骨,三点弯曲法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SD雌性大鼠GIO模型,观察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GIO大鼠骨代谢、骨量、骨微结构及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2)比较不同剂量丹参素各干预组及丹酚酸B干预组对GIO大鼠骨生物学的影响,初步筛选丹参素及丹酚酸B对抗GIO的最佳给药剂量范围。(3)检测大鼠骨髓脂肪分化及血液中ROS和抗氧化标志物水平,观察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GIO大鼠骨髓脂肪分化和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在整体动物水平探讨丹参素和丹酚酸B防治GIO和抑制骨髓脂肪分化和抗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2.2不同剂量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曲线下面积4月龄SD大鼠,单次灌胃以下不同剂量的丹参素:(1)丹参素12.5mg/5mL/kg(T-L),(2)丹参素 25mg/5mL/kg(T-M),(3)丹参素 50mg/5mL/kg(T-H),(4)丹参素固体分散体228 mg/5mL/kg(换算为丹参素25 mg/5mL/kg,T-P),(5)丹参素+丹酚酸B 12.5mg/12.5mg/5mL/kg(T+S)。LC/MS/MS测定丹参素血药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专业软件DAS2.0分析数据,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曲线下面积。结合上述不同剂量丹参素对抗大鼠GIO的效应,初步确定丹参素抗GIO的合适剂量和血药浓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LC/MS/MS测定大鼠血清中丹参素的浓度。(2)利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大鼠灌胃后丹参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血药峰浓度和曲线下面积。(3)分析不同剂量丹参素对大鼠实验性GIO的防治作用与曲线下面积之间的关系,从PK/PD角度探讨丹参素抗GIO的合适剂量。3.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方差齐性时,采用Fisher 1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方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否则采用DunnettT3进行组间多重比较。实验结果1.丹参素、丹酚酸B对地塞米松致幼年斑马鱼骨生成抑制的作用1.1地塞米松致幼年斑马鱼骨生成抑制模型建立茜素红染色和LSCM扫描结果表明,地塞米松(5-20μM)既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野生型AB品系幼年斑马鱼的头骨矿化面积和累计光密度降低(p<0.05),也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tg(sp7:egfp)斑马鱼幼鱼头部骨骼的绿色荧光面积和累计光密度降低(p<0.05),说明地塞米松可通过降低骨的矿化和成骨细胞的分化,抑制斑马鱼头骨的生成。1OμM为地塞米松最合适的实验浓度。1.2丹参素、丹酚酸B对幼年斑马鱼骨生成的作用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丹参素(1-5μM)和丹酚酸B(0.5-2μM)均可引起野生型AB品系幼年斑马鱼的头骨矿化面积和累计光密度增加(P<0.05),说明丹参素和丹酚酸B在较低浓度时均可促进斑马鱼头骨的矿化。与茜素红染色结果相一致,LSCM扫描结果表明,丹参素(1-5μM)和丹酚酸B(0.5-2μM)也均可使tg(sp7:egfp)斑马鱼幼鱼头部骨骼的绿色荧光面积和累计光密度增加(p<0.05),说明丹参素和丹酚酸B在较低浓度时也均可促进斑马鱼成骨细胞的分化。1.3丹参素、丹酚酸B对暴露于地塞米松的幼年斑马鱼骨生成的保护作用茜素红染色结果结合LSCM扫描结果表明,10μM地塞米松可明显引起幼年斑马鱼头骨矿化和成骨细胞分化的降低(p<0.05);而加入丹参素(2.5-50μμM)和丹酚酸B(0.5-10[μM)及丹参素与丹酚酸B混合物(质量比1:1)后,均可不同程度的对抗地塞米松引起的上述变化,5μM丹参素和2μM丹酚酸B的干预效果最明显(p<0.05)。1.4地塞米松对斑马鱼成骨细胞特异性相关基因表达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丹参素、丹酚酸B的干预作用:(1)qRT-PCR检测结果表明,10μM地塞米松可引起斑马鱼成骨细胞特异性相关基因(alp、OC、runx2a、sp7)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进一步说明地塞米松可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而5μM丹参素和2μM丹酚酸均可不同程度地对抗地塞米松引起的这些变化。(2)DCFH-DA荧光探针化学检测结果表明,10μM地塞米松处理后,斑马鱼体内ROS蓄积、MDA的水平升高(p<0.05),SOD、CAT和GSH的活性降低(p<0.05)说明地塞米松激活了斑马鱼体内氧化应激,而5μM丹参素、2μM丹酚酸B均可不同程度对抗上述变化,使ROS减少、MDA水平降低(p<0.05),虽可使SOD、CAT和GSH活性升高,但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丹参水溶性多酚酸类小分子丹参素及丹酚酸B在低浓度时可刺激幼年斑马鱼骨的矿化和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生成;在较高浓度时,可对抗糖皮质激素所致骨生成抑制,其机制可能与清除ROS、降低OS及上调成骨细胞特异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2.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大鼠GI0的效应及不同剂量丹参素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和曲线下面积2.1醋酸泼尼松对大鼠骨生物学的影响及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干预作用(1)DXA检测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GC组大鼠股骨和腰椎的BMD明显降低(P<0.05),提示GC导致了大鼠骨量丢失。与GC组比较,丹参素或丹酚酸B各预防组大鼠股骨远端BMD明显增加,其中丹参素25mg/kg/d、丹酚酸B 25mg/kg/d预防组大鼠股骨BMD增加最显着(P<0.05),所有给药组分对GIO大鼠腰椎的BMD均无明显影响。(2)Micro-CT检测骨组织三维图像计量学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GC组大鼠胫骨上段和腰椎的松质骨的BV/TV、BMD和Tb.Th均明显降低(P<0.05),SMI、Tb.Sp则明显升高(P<0.05),提示GC处理后,大鼠松质骨骨小梁稀疏变薄。与GC组相比,丹参素25mg/kg/d和丹酚酸B 25mg/kg/d预防组大鼠胫骨和腰椎的Tb.N、BV/TV、Tb.Th和BMD均显着增加(P<0.05),Tb.Sp和SMI显着减少(P<0.05),恢复到甚至超过Con组水平,其它丹参素各组对GIO大鼠骨微结构的恢复均不如丹参素25mg/kg/d。(3)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显示,GC导致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成骨细胞数目减少,成骨细胞周长百分率(%Ob.Pm)显着降低(P<0.05),单位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Oc.N)和破骨细胞周长百分率(%Oc.Pm)均呈上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形成活动下降,骨矿化沉积率(MAR)、骨形成率(BFR/BS、BFR/BV、BFR/TV)、荧光周长百分数(%L.Pm)均显着降低(P<0.05),骨微结构受损,骨小梁数目减少(P<0.05),骨小梁稀疏变薄(P<0.05),骨小梁面积减小(P<0.05),骨小梁间距增大(P<0.05);同时GC也导致大鼠胫骨中段皮质骨骨外膜骨形成减少(P<0.05),骨内膜骨转换增高(P<0.05),使皮质骨骨量减少(P<0.05),骨髓腔增大(P<005)。丹参素或丹酚酸B能一定程度促进骨形成和矿化,修复GIO大鼠受损的松质骨和皮质骨结构,抑制骨量丢失,其中丹参素25mg/kg/d和丹酚酸B 25mg/kg/d修复作用最明显。(4)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GC组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参数断裂载荷、最大载荷和弹性载荷及刚度系数均呈下降的趋势(P<0.05),表明GIO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折风险增加;丹参素和丹酚酸B能不同程度的使GIO大鼠上述生物力学参数增加,生物力学性能增强,尤其是丹参素25mg/kg/d预防组和丹酚酸B 25mg/kg/d预防组大鼠骨力学性能已达到Con组水平。(5)大鼠血清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GC组大鼠血清中骨形成标志物BAP、OCN、PINP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组内标准差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素和丹酚酸B可明显促进GIO大鼠骨形成标志物的增加,但组内标准差大,增加无统计学意义。GC和各药物组分对骨吸收标志物CTX-I、RANKL、TRACP-5b的改变不明显(P>0.05)。综上所述,GC导致了大鼠骨形成减少,骨量丢失,骨微结构受损、破坏,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诱发了 GIO。丹参素和丹酚酸B能不同程度的对抗GIO,以丹参素25mg/kg/d和丹酚酸B 25mg/kg/d效果最显着。2.2醋酸泼尼松对大鼠体重和器官、骨骼肌湿重的影响及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干预作用每天灌胃醋酸泼尼松6mg/kg 14周后,与Con组比较,GC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胸腺、肾上腺和胫前肌湿重均减轻(P<0.05)。与GC组相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到实验结束,体重和器官肌肉湿重均有所恢复,其中丹参素中剂量组体重恢复几乎接近Con组水平(P>0.05)。2.3醋酸泼尼松对大鼠骨髓脂肪面积和血脂的影响及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干预作用与Con组比较,GC组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脂肪细胞明显增多,脂肪面积百分数显着增加(P<0.05),提示GC可促进骨髓的成脂肪分化,这也是GC诱导GIO的一个重要原因。丹参素各组和丹酚酸B组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中脂肪细胞显着减少,脂肪面积百分数较GC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尤其是丹参素25mg/kg/d预防组的脂肪面积百分数恢复至Con组水平,提示丹参素和丹酚酸B可抑制骨髓成脂肪分化,从而促进成骨分化。与骨髓脂肪变化相应,GC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提示GC导致大鼠血脂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丹参素和丹酚酸B明显改善GIO大鼠的血脂代谢,降低血脂。2.4醋酸泼尼松对大鼠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及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干预作用GC组大鼠血清中ROS水平比Con组显着升高(P<0.05),脂质氧化终产物MDA也显着增加(P<0.05),而SOD和CAT活性显着下降(P<0.05),提示GIO大鼠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丹参素和丹酚酸B能对抗GC引起的上述变化,丹参素各组和丹酚酸B组ROS水平较GC组明显降低(P<0.05),MDA明显减少(P<0.05),CAT活性有所增加(P<0.05),丹参素高、中剂量组和丹酚酸B组的SOD活性也增加(P<0.05)。这些结果提示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抗GIO作用可能与清除ROS抗OS有关。2.5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丹参素后,15min后均可在大鼠血清中检测到丹参素,60min时丹参素血药浓度达到顶峰,8h时丹参素已基本消除,说明丹参素灌胃后吸收分布快,消除较慢。高、中、低剂量的丹参素其血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基本相一致。2.6丹参素血药时间数据经DAS2.0药动学软件处理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不同剂量丹参素(T-L、T-M、T-H)及固体分散体(T-P)的t1/2为55~72min,Tmax除T-P外均为60min,但Cmax和AUC差异显着。随丹参素剂量的增加,T-L、T-M、T-H的Cmax和AUC显着增加,Cmax和AUC的比值分别为1:1.7:4.5和1:1.5:4.0,说明随着丹参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吸收进入大鼠体内的丹参素的量也显着增加。与T-M相比,含相同剂量丹参素的T-P的Cmax和AUC显着增高,分别是T-M的3.3倍和3.2倍,提示丹参素固体分散体的生物利用度显着增加。丹参素+丹酚酸B混合物(T+S)与含相同剂量丹参素的T-L相比,丹参素的Cmax和AUC无明显变化,提示丹参素和丹酚酸B配伍合用对丹参素的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不同剂量丹参素及其制剂和与丹酚酸B的混合物灌胃后丹参素的血药浓度及进入体内药物量均差异显着,其对大鼠GIO的防治作用也差异明显,其中丹参素中剂量组的效果最好,提示丹参素防治GIO的疗效与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血药浓度过大和太小都不利于丹参素的疗效,25mg/kg/d为合适的给药剂量。结论:1.丹参素和丹酚酸B均可促进幼年斑马鱼骨生成,并呈浓度依赖性对抗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骨生成抑制。2.丹参素和丹酚酸B能防治大鼠GIO;丹参素对GIO的保护作用与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有关,丹参素中剂量25mg/kg/d效应最佳。3.丹参素、丹酚酸B对抗GIO可能与清除GC诱导产生的过多ROS、对抗OS和抑制骨髓成脂肪分化,从而促进成骨有关。

陶玲,沈祥春,杨如会,柏帅,彭佼[5](2009)在《健骨固本胶囊对大鼠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健骨固本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将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GB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0.8,0.4,0.2g·kg-1)和阳性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0.8g·kg-1),共6个组,每组10只。12周后,使用Lunar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全身骨矿量(BMC)和全身骨密度及股骨骨密度;采用市售试剂盒分析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含量和骨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股骨三点弯曲实验分析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和能量吸收。结果:健骨固本胶囊可显着增加骨密度、骨矿量、增加股骨干重指数;显着降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提高骨羟脯氨酸含量;明显提高骨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和能量吸收。结论:健骨固本胶囊对大鼠去卵巢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

向春锦[6](2009)在《新工艺仙灵骨葆制剂抗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文中认为仙灵骨葆是以淫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淤、补肾壮骨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本课题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仙灵骨葆胶囊的二次开发(项目编号:2006BAI06A17-01)项下的主要药效学研究。本部分实验主要通过仙灵骨葆对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的研究来阐明其药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新、原工艺的药效进行比较,为更好的发挥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第一部分新工艺仙灵骨葆对去卵巢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1)造模:采用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以倍美力为阳性对照药物,考察仙灵骨葆新工艺和原工艺对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2)分组及给药:卵巢切除后2天,将卵巢切除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倍美力组(ESG),原工艺仙灵骨葆低剂量组(X0.5),原工艺仙灵骨葆中剂量组(X1),新工艺仙灵骨葆低剂量组(NX0.5),新工艺仙灵骨葆中剂量组(NX1)和新工艺仙灵骨葆高剂量组(NX2)。Sham和OVX组给予0.5%的CMC。X0.5、X1组给予原工艺仙灵骨葆,生药量分别为0.5、1 g·kg-1·day-1;NX0.5、NX1和NX2组给予新工艺仙灵骨葆,生药量为0.5、1、2 g·kg-1·day-1;ESG组的给药剂量为0.03 mg·kg-1·day-1。术后2天开始给药,每日灌胃一次,连续灌胃90天。(3)指标测定:末次给药24 h后,收集血样、左右侧胫骨、股骨和腰椎,子宫称重,计算子宫指数。采用DEXA法测定大鼠股骨远端和腰椎的BMD;取胫骨近端制成不脱钙骨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参数;采用股骨颈压力试验考察股骨颈的生物力学参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Ca、P、Mg含量和AKP的活性;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E2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X含量;称取左侧股骨干重和灰重,计算灰重与干重比值(灰重系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大鼠左侧股骨骨灰中Ca、P、Mg和Sr、Mn、Zn、Cu的含量。结果:(1)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E2水平和子宫指数显着降低;与OVX组比较,新、原工艺对子宫指数和E2含量无明显影响;ESG组E2水平和子宫指数则明显升高。(2)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股骨远端BMD和股骨灰重系数明显降低,腰椎BMD变化不明显;与OVX组比较,仙灵骨葆新工艺和原工艺均能显着增加大鼠股骨远端BMD和股骨灰重系数,防止去卵巢引起的骨质疏松骨量丢失,NX1组对灰重系数的影响优于X1组;ESG组能明显增加股骨灰重系数。(3)与Sham组比较,OVX组骨形态计量学显示TBV%显着下降,TRS%、TFS%和MAR均明显升高,OSW和mAR无明显改变;与OVX组比较,仙灵骨葆新、原工艺均能显着增加TBV%,降低TFS%和MAR,而新工艺能显着降低TRS%;ESG组能明显增加TBV%,降低TRS%、TFS%和MAR。新工艺中剂量较原工艺中剂量MAR降低明显。(4)与Sham组比较,OVX组股骨颈最大载荷明显降低,股骨颈断裂载荷以及三点弯曲中的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变化不明显;与OVX组比较,新工艺仙灵骨葆能显着增加股骨颈最大载荷。(5)与Sham组比较,OVX组血清中AKP活性和NTX含量明显升高;与OVX组比较,仙灵骨葆新、原工艺均能显着降低骨转换生化指标AKP、NTX;ESG组也能明显降低AKP和NTX。(6)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血清中Ca含量下降明显,血清P和Mg含量无变化,骨灰中Ca、P、Mg和Sr、Mn、Zn、Cu含量显着下降;与OVX组比较,仙灵骨葆新、原工艺均能显着增加骨灰中Ca、P、Mg、Sr、Cu的含量,新工艺能明显增加骨灰中Zn、Mn的含量,新工艺对骨灰中Ca、P、Mg和Mn、Cu的沉积优于原工艺;ESG组能明显升高骨灰中Ca、P、Mg和Sr、Mn、Zn、Cu的含量。(7)新工艺仙灵骨葆的药效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新工艺仙灵骨葆能明显提高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改善骨组织微结构的退化,降低骨转换,增加骨矿中Ca、P、Mg和Sr、Mn、Zn、Cu的含量,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新工艺对骨矿含量的增加和促进骨矿中Ca、P、Mg、Mn、Cu的沉积优于原工艺,在改善股骨颈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吸收和促进骨矿中Zn的沉积方面也有优于原工艺的趋势。仙灵骨葆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骨吸收及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关。这些机制与雌激素类似,而仙灵骨葆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重量和E2含量却没有明显影响,提示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具有优于雌激素的组织选择性。2.新工艺和原工艺仙灵骨葆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1)造模:采用3月龄雄性SD大鼠,通过维甲酸诱导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以福善美为阳性对照药物,考察仙灵骨葆新工艺和原工艺对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2)分组及给药:将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Nomal),模型组(Model),福善美组(FSM),原工艺仙灵骨葆低剂量组(X0.5),原工艺仙灵骨葆中剂量组(X1),新工艺仙灵骨葆低剂量组(NX0.5),新工艺仙灵骨葆中剂量组(NX1),新工艺仙灵骨葆高剂量组(NX2)。除Nomal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维甲酸灌胃(80 mg·kg-1·day-1)15天造成骨质疏松模型后,开始给药,每日灌胃一次,连续灌胃30天。Sham和Normal组给予0.5%的CMC,仙灵骨葆新、原工艺给药剂量同上,FSM组给药剂量为0.17 mg·kg-1·day-1。(3)指标测定:收集血样、左右侧胫骨、股骨和腰椎。采用DEXA法测定大鼠股骨、股骨颈、股骨远端和腰椎的BMD;取胫骨近端制成不脱钙骨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采用股骨颈压力试验考察股骨颈的生物力学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血清中AKP和StrACP活性。结果:(1)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股骨、股骨颈、股骨远端和腰椎BMD明显降低;与Model组比较,仙灵骨葆新工艺能显着增加股骨、股骨颈和股骨远端BMD;FSM组大鼠股骨、股骨颈、股骨远端和腰椎BMD明显增加。(2)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骨形态计量学显示TBV%下降明显,TRS%、TFS%、MAR、mAR和OSW均显着上升;与Model组比较,仙灵骨葆新工艺和原工艺均能明显增加TBV%,新工艺能明显降低TRS%、TFS%、MAR和mAR,且NX1组较X1组TRS%和TFS%降低明显;FSM组TBV%明显上升,mAR明显降低。(3)与Sham组比较,Model组股骨颈压力试验中最大载荷、能量吸收明显降低;与Model组比较,仙灵骨葆新、原工艺均能显着增加股骨颈最大载荷,新工艺能显着增加能量吸收;FSM组能明显增加股骨颈最大载荷和能量吸收。(4)与Sham组比较,Model组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指标AKP和StrACp显着上升,显示骨转换增加;与Model组比较,仙灵骨葆新、原工艺均能显着降低StrACp,且NX1组较X1组StrACp降低明显,新工艺能明显降低AKP;FSM组能明显降低AKP和StrACp。结论:仙灵骨葆新工艺能明显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量,改善骨组织微结构的退化,提高股骨颈的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吸收。新工艺在降低骨转换方面优于原工艺,且新工艺对骨密度的增加和抗股骨颈骨质疏松骨折能力也有优于原工艺的趋势。仙灵骨葆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破故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相关。

杨如会,柏帅,彭佼,沈祥春[7](2008)在《健骨固本胶囊对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健骨固本胶囊对维甲酸所致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灌胃维甲酸75mg·kg-1·d-1,连续2周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同时给予药物干预4周后,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全身骨矿量(BMC)和全身骨密度(BMD)及股骨BMD;采用市售试剂盒分析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活力和骨组织羟脯氨酸(HOP)含量;股骨三点弯曲实验分析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和弹性能量吸收。结果:健骨固本胶囊可显着增加全身BMC,全身及股骨BMD;增加股骨干重指数;显着降低血清StrACP水平,提高骨HOP含量;提高骨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和弹性能量吸收。结论:健骨固本胶囊对维甲酸所致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

陈桂武,谢正兰[8](2007)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成为骨科高发病率的疾病,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综述了近年中医药治疗及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智宇[9](2007)在《糖疏康对DOP大鼠骨代谢及VDR、TGF-β1、CaBp-D9K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糖疏康对DOP大鼠骨代谢及维生素D受体(VDR)mRNA、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钙结合蛋白(CaBp-D9K)mRNA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40只,10只作空白对照组,余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测血糖后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与病理组。分别给予糖疏康、碳酸钙阿法迪三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2周后取材,测体重、血糖、血清钙、磷、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T-羧基谷氨酸蛋白、骨密度、骨矿含量、骨的生物力学、骨干重、灰重、骨钙、磷等指标、组织病理切片骨形态计量学指标测定、并进行维生素D受体(VDR)mRNA、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钙结合蛋白(CaBp-D9K)mRNA原位杂交。结果:实验性DOP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异常。糖疏康治疗后有明显缓解,综合疗效优于碳酸钙阿法迪三。结论:DOP大鼠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糖疏康对DOP大鼠骨代谢具有多途径、多环节的有效调节作用。糖疏康治疗DOP具有确切疗效,值得深人研究及进一步开发。

张鑫,肖鲁伟,童培建[10](2007)在《补肾类方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文中提出骨质疏松症的概念是Pornmer在1885年首次提出并进行叙述的,是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其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疾病,已成为目前社会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显示,由于骨质疏松,1/3的

二、驻春胶囊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驻春胶囊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驻春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筛选驻春胶囊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关靶基因
    1.2 获取骨质疏松症疾病相关基因
    1.3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基因”关系网络
    1.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与分析
    1.5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of Genesand genome,KEGG)通路富集分析
    1.6 分子对接验证
2 结果
    2.1 驻春胶囊活性成分及靶基因
    2.2 有效成分靶基因和骨质疏松症靶基因的交集
    2.3“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的构建
    2.4 PPI网络构建
    2.5 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
    2.6 分子对接验证
3 讨论

(2)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干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主要试剂
        1.4 实验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2.1.1 卵巢切除手术(OVX)的具体方法
        2.1.2 睾丸切除手术(ORX)的具体方法
        2.2 取材
        2.3 脱钙骨冰冻切片的制作
        2.4 指标检测
        2.4.1 骨组织形态指标的检测
        2.4.2 骨生物力学指标的检测
        2.4.3 胫骨骨髓中MAPK(Erk1/2)、c-Fos、AP-1蛋白表达的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形态结构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1.1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BV/TV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1.2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Conn.Dn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1.3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Cb.C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711.4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DA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1.4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DA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1.5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Tb.Pf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2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2.1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ML变化率的比较及右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2.2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BS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2.3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EM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3 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1/2)、c-Fos、AP-1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3.1 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1/2)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3.2 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c-Fos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3.3 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AP-1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讨论
    1 从“性别差异”角度探讨中医“肾主骨”理论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2 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的比较
    3 雌雄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
    4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干预作用
        4.1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的干预作用
        4.2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干预作用
    5 机制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图

(3)葛根素对尾吊大鼠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说明
前言
一、立体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1.6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7 课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药品
        2.1.4 实验动物
        2.1.5 实验动物饲养
    2.2 实验方法
        2.2.1 分组
        2.2.2 造模方法
        2.2.3 配药及给药
        2.2.4 检测指标
        2.2.4.1 脏器病理学指标分析
        2.2.4.2 骨密度参数检测
        2.2.4.3 骨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
        2.2.4.4 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
        2.2.4.5 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分析
        2.2.5 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3.1 大鼠体质量变化结果
    3.2 脏器病理学检查结果
    3.3 骨密度(BMD)检测结果
    3.4 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3.5 VG染色检测结果
    3.6 双荧光标记检测结果
    3.7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四、讨论
    4.1 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
    4.2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4.2.1 体质量检测
        4.2.2 脏器病理学变化情况
        4.2.3 骨密度(BMD)检测
        4.2.4 骨生物力学性能变化情况
        4.2.5 骨形态计量学检测
        4.2.6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4.2.7 小结
五、结语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书
    附录二 实验场景
    附录三 实验试剂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参与科研课题
    参加学术活动

(4)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及大鼠研究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地塞米松致幼年斑马鱼骨生成抑制的作用
    1.1 地塞米松致幼年斑马鱼骨生成抑制模型的建立
        1.1.1 材料与方法
        1.1.2 结果
        1.1.3 讨论
        1.1.4 小结
    1.2 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正常及暴露于地塞米松的幼年斑马鱼骨生成的作用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
        1.2.3 讨论
        1.2.4 小结
    1.3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效应及不同剂量丹参素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的研究
    1.1 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效应研究
        1.1.1 材料与方法
        1.1.2 结果
        1.1.3 讨论
        1.1.4 小结
    1.2 不同剂量丹参素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及曲线下面积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
        1.2.3 讨论
    1.3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中英文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健骨固本胶囊对大鼠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
    2.1 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4]
    2.2 分组与给药
    2.3 观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2.3.1 骨密度和全身骨矿量
        2.3.2 血清指标测定
        2.3.3 大鼠股骨三点弯曲试验
        2.3.4 股骨组织羟脯氨酸分析
        2.3.5 股骨干重指数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健骨固本胶囊对去卵巢诱发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3.2 健骨固本胶囊对去卵巢诱发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矿量和骨密度的影响
    3.3 健骨固本胶囊对大鼠血清抗酒石酸酸酸性磷酸酶、股骨羟脯氨酸含量及股骨干重指数的影响
4 讨论

(6)新工艺仙灵骨葆制剂抗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综述一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1 大鼠
    2 小鼠
    3 兔
    4 羊
综述二 仙灵骨葆的研究进展
    1 实验研究
    2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新工艺仙灵骨葆制剂抗去卵巢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饲养环境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2.4 取材方法
        2.5 指标测定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对去势大鼠子宫指数的影响
        3.2 对去势大鼠股骨远端、腰椎BMD的影响
        3.3 对去势大鼠胫骨近端骨小梁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3.4 对去势大鼠胫骨近端骨皮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3.5 对去势大鼠股骨干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6 对去势大鼠股骨颈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7 对去势大鼠血清中Ca、P、Mg浓度的影响
        3.8 对去势大鼠血清中AKP活性和NTX含量的影响
        3.9 对去势大鼠血清雌激素E_2水平的影响
        3.10 对去势大鼠股骨灰重系数的影响
        3.11 对去势大鼠股骨中常量元素Ca、P、Mg含量的影响
        3.12 对去势大鼠股骨中微量元素Sr、Mn、Zn、Cu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模型的选择和给药
        4.2 研究的骨骼位点
        4.3 对BMD和骨矿含量的影响
        4.4 对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4.5 对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4.6 对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
        4.7 对Ca、P、Mg和Sr、Mn、Zn、Cu的调节作用
        4.8 阳性对照药物倍美力
        4.9 对雌激素E_2和子宫指数的影响
    5 小结
第二部分 新工艺仙灵骨葆制剂抗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取材方法
        2.4 指标测定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对模型大鼠股骨、股骨颈、股骨远端和腰椎BMD的影响
        3.2 对模型大鼠胫骨近端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3.3 对模型大鼠股骨颈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对模型大鼠血清中AKP和StrACP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一 仙灵骨葆对去卵巢大鼠胫骨近端骨小梁的影响
附图二 仙灵骨葆对维甲酸模型大鼠胫骨近端骨小梁的影响
附图三 骨小梁上双标记线及类骨质

(7)健骨固本胶囊对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设备
    2. 动物模型复制及给药方法[4]
    3. 观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3.1 骨密度和全身骨矿量
        3.2 血清指标测定
        3.3 大鼠股骨三点弯曲实验
        3.4 股骨组织羟脯氨酸 (HOP) 分析
        3.5 股骨干质量指数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健骨固本胶囊对实验性OP模型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2.健骨固本胶囊对实验性OP模型大鼠BMC和BMD的影响
    3.健骨固本胶囊对实验性OP模型大鼠血清StrACP、股骨HOP含量及股骨干质量指数的影响
讨论

(8)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味药
2 古方及自制方
    2.1 从肾论治
    2.2 脾肾同治
    2.3 活血养血
    2.4 分型辨治
3 结语

(9)糖疏康对DOP大鼠骨代谢及VDR、TGF-β1、CaBp-D9K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分析
    4 结果分析
讨论
    1 糖疏康的组方及该药治疗DOP的机理
    2.关于DOP动物模型评价
    3.本研究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4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5 calcium-binding protein-D9K
    6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
    7 vitamin D receptor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附录

四、驻春胶囊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驻春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J]. 卢汪钰,李卢,孔赏,李明东,吴欢,马虎升,吴晓阳. 中医临床研究, 2021(26)
  • [2]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干预作用的研究[D]. 柴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3]葛根素对尾吊大鼠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研究[D]. 李凯.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及大鼠研究丹参素和丹酚酸B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效应[D]. 罗世英.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4)
  • [5]健骨固本胶囊对大鼠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J]. 陶玲,沈祥春,杨如会,柏帅,彭佼.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17)
  • [6]新工艺仙灵骨葆制剂抗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D]. 向春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7]健骨固本胶囊对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J]. 杨如会,柏帅,彭佼,沈祥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11)
  • [8]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 陈桂武,谢正兰. 华夏医学, 2007(03)
  • [9]糖疏康对DOP大鼠骨代谢及VDR、TGF-β1、CaBp-D9K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关智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04)
  • [10]补肾类方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J]. 张鑫,肖鲁伟,童培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7(03)

标签:;  ;  ;  ;  ;  

竹春胶囊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