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阅读的创新

论语文教学中阅读的创新

一、谈语文教学之阅读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贤[1](2021)在《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文中认为新形势下,"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就成了大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语文基础素养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以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主体性的原则,试图转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试图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完成个性化阅读,建立"有效提问"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思维,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之后,结合现状,合理地选择阅读教学方式。这里选择两个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郭焱[2](2021)在《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以一种十分迅速的速度向前发展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人才的支持,这就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今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愿望,因此,必须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尤其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进行创新改革。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出发,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对未来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大胆的猜测。这有利于建立一个积极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改革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建立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体系,为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断地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教学能帮助他们对字词进行识别和对遣词造句能力的锻炼以及对语感的培养,是小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模式建立的必要过程,不断地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所有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由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着重论述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唐思颖[3](2021)在《小学语文民间文学审美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莉清[4](2020)在《黎锦熙《新着国语教学法》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初,国语运动兴起,语文独立设科,然而设立之初,读经的影响尚存,诸多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被引用到中国。在这个社会大变革、思想大动荡、教育大转型的时期,黎锦熙出版的《新着国语教学法》不仅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教学论专着,也是我国现代史上首部系统的语文教学论着。本文拟通过细读《新着国语教学法》,分析其在语文教育思想上的得与失,进而探讨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文章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和意义。正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介绍《新着国语教学法》的时代背景和认知背景,包括科举废除、新学兴起、新文化运动、文白之争和同时代其他学者,如鲁迅、王森然、夏丐尊、叶圣陶等在语文教育上的实践成果,将黎锦熙的《新着国语教学法》进行历史还原,使其诞生背景和历史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其次,通过细读《新着国语教学法》,考察其对语文教育的贡献意义和局限之处,评析其中语文教育的得与失。《新着国语教学法》中提出了新的教学目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例如缺少评价体系,《新着国语教学法》中的部分观点与实际语文教育相左等。同时,这一章中对《新着国语教学法》的历史局限性的探究为此论文的创新之处之一。最后,在深入探究黎锦熙的语文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黎锦熙作为一位教育家的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从当下的语文教育实践出发,结合教育文件和语文课程发展新方向,探讨其对当代语文教育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工具性和人文性、书法教学等方面的启示,希望从中获得一些能古为今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2020年为黎锦熙诞辰130周年,值此之际,研究《新着国语教学法》不仅是为了向语文教育界大家——黎锦熙的致敬,更是希望未来的语文教师们能加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认知与思考,牢记初心,继往开来。

常潇苇[5](2020)在《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而阅读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整体,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基于学情和文本针对性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小说是关于“人”的叙事文学,是最受读者喜爱的文学样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如何学会阅读小说,从小说中读出属于自己的看法与感受是最为关键的。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完善的小说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不同类型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纵深化发展。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梳理有关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文献资料,总结目前研究所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加以说明。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对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的概述。首先结合相关理论对阅读策略、阅读能力、小说阅读教学和小说阅读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部编本初中小说选文进行介绍;最后指出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基于问卷总结出目前初中生小说阅读和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主要论述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通过研究教材中小说选文的特点、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分析语文名师和一线语文教师的小说教学案例,总结出小说阅读教学应重点关注的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四部分内容:“品读人物形象”“品析环境描写”“聚焦情节发展”“重视叙事艺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阅读“这一类”小说的能力,对此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但由于教材中小说选文类型众多,“这一篇”的阅读仍需重点关注,因此分别针对古代文言小说、古代白话小说和科幻小说三类特殊的小说类型提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希望通过共性和个性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引导初中生的小说阅读。第四章是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通过真实的语文课堂检验培养策略的适用性,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归纳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中仍需注意的问题,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希望更多的教师能重视对学生小说阅读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纵深化发展。

陈丽娜[6](2017)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新诗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是在西方文化及古典诗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学习新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知识。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的新诗教学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基于此,本论文的重点是将接受美学理论运用于初中语文新诗教学当中,利用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视野融合以及读者中心论等观点,引导学生品析新诗意象的朦胧与多义,感悟新诗的各种美,领略新诗的情感意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新诗阅读习惯,并利用其丰富的想象力来对新诗进行多元解读,最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了更加系统性的论述观点,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实然状态。通过对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问卷调查,发现初中语文新诗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诗学习、新诗教学、新诗选文等方面,并从新诗文体本身的特殊性、教学主体的失职、编排方式及内容的不合理、审美价值的丢失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原因分析。第二章主要阐释接受美学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对接受美学基本观点的解释及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写出了接受美学应用于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现实依据,并最终阐释了接受美学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第三章写出了接受美学视野下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几条策略。这部分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部分。主要是将接受美学中的观点运用于新诗教学当中,并结合新诗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主要包括利用期待视野,扩展新诗文体性知识;利用召唤结构,探究新诗的象征艺术;利用视野融合,赏析新诗的情感意蕴三个策略。在论述的过程中,运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是对接受美学下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反思。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对初中语文新诗教学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反思。

王嘉玲[7](2017)在《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0年12月立社,成为了专门编写出版供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全国性的机构,出版的中小学教材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具有极强的权威性与代表性。本文通过探索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十套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文的变迁情况,考察和研究语文教材的变迁与时代背景、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语文教育价值导向的需求之间的相互关联,探讨语文教材选文的进入、退出或保留在不同时代中的原因、影响、作用和价值,归纳概括出语文教材选文的变迁对语文教育导向变化的影响,并对现有语文教材编写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法和分析法。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进行探索,从中探讨语文教材所反映的时代导向,并以具体课文为例分析教育导向的变化对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从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进行反思得到启发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将选文作为教材的一个单独系统,研究建国以来语文教材选文的变迁,探寻语文教育导向在教材选文中的变革,一方面期望对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十套教材选文做出系统的统计与梳理,让大家更清晰明了的认识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变迁;另一方面是期望经过对各套教材选文变更进行分析归因,为今后语文教材选文的收录提供理性的思路,给教师的教学取向提供历史性的参考,从而更科学地审视与支配教材中的选文。

高智[8](2016)在《农村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情况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以土默特右旗民族第一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阅读,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提升自我品味的途径。对于学生而言,阅读不但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完善自我、平衡心态,更能够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认识与融入这个大千世界。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倡全民阅读活动,大力倡导健康的、持久的阅读习惯,最终要达到“让阅读成为国民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1的全民阅读目标。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国在教育教学的相关方面也制定和出台了许多的政策方针,其中将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可见目前我国教育机制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高度重视。虽然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关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很多地方还需要继续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学资源落后、教师学历水平不高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农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未来的进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更加具体、更加详细的努力,从而促使我们的教育不断的前进,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素质的均衡发展。笔者阅读了一定教育学相关的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家长座谈访问法、调研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对土默特右旗民族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他们的经济和家庭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论文期刊以及笔者自己的从教经验,总结分析了他们存在的问题、原因,并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给奋斗在高中语文一线教学的老师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参考。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为引言部分,包括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思路与方法、选题的内容与创新点。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他的发展意义。第一章为农村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原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家长座谈访问法、调研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对土默特右旗民族第一中学高中部102名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得分析该校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就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具体论述。第二部分为农村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现状的应对对策。本部分通过学生、教师、家庭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最后为结论。通过我们各方共同的努力,相信土默特民族第一中学学生的阅读水平会得到很大提高。

韩洋[9](2015)在《例说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之需求》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到底需要阅读什么,是大家都在认真实践和探究的话题。阅读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统一,这是基于语文学科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考虑的。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强,直接决定阅读教学必须依赖于学生的阅读实践。

韦青妹[10](2012)在《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研究》文中认为“集诸美于一身”的散文是一种文学性很强的文体,在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散文阅读自然成为语文阅读的重点。中学阶段,不管是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或是学生的个人成长,散文阅读在里面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帮助中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以及完善人格和培养情操,同时还能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散文阅读如此重要,可一直以来它却困扰着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对它充满无奈,教师也觉得这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大家都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每年的中、高考中,现代文阅读这一块的得分也总是不尽人意。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提出了这一研究课题,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培养中学散文阅读能力提供一点点的启发和帮助。了解现状是进行研究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那些策略都将成为一纸空谈。只有那些有针对性的方法策略,才能真正使策略得以实施并具有成效。所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笔者所在的高中一部分学生就散文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学生的散文阅读状况存在着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态度不端正;每天用来阅读的时间不多,散文阅读量小;散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阅读兴趣不浓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不高。在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他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旧观念,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论文共分五部分。论文前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主要研究的问题和思路、研究方法和相关文献对研究的启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概述了散文特点和散文阅读的特点;第三部分具体阐述培养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笫四部分对中学生散文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中学生目前存在的阅读问题及其原因;第五部分则是提出了培养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力争寻求良好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阅读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力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人文精神。

二、谈语文教学之阅读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语文教学之阅读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
    (二)探究式阅读教学方式
结束语

(2)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老师没有重点关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方面应当注意推陈出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教材的存在,导致教学思路不够开阔
    (四)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热情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制定科学有效的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课堂趣味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兴趣带动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四)通过问答等方式建立师生互动体系,让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三、结语

(4)黎锦熙《新着国语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整体研究趋势
        (二) 研究角度的划分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意义
第一章 黎锦熙《新着国语教学法》的认知背景
    第一节 《新着国语教学法》的时代背景
        一、“文以载道”与“文以言志”之争:科举废除和新学兴起
        二、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
        三、西方教育的冲击: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
    第二节 同时代学者对语文教育的研究
        一、教育根本任务是“立人”:鲁迅强调“人立而后凡事举”
        二、语文要训练人格:穆济波叩问语文教学最终归处关注
        三、关注生活写作:梁启超、陈望道力求“真实”的文章
        四、国文教育目的说:陈启天提出国文科的主副目的
        五、教育是革命的组成部分:王森然重估国文教育的价值
        六、培养自觉学习的学生: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合力谋发展之道
第二章 评析《新着国语教学法》的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新着国语教学法》的语文教学特色与贡献
        一、提出了工具和人文相统一的教学目的
        二、建构了“自动主义的形式教段”的阅读教学程序
        三、设定教材的选编规则和教学方法
        四、主张启发式的“儿童本位”新教学模式
    第二节 《新着国语教学法》的历史局限性
        一、缺少评价体系
        二、书法教学中速度与工整性问题
        三、实际上等教材和上等教法难以实现
第三章 《新着国语教学法》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思想解放和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一、解放思想和创新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符合发展实际
    第二节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历史渊源
        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统一
    第三节 语文教育要重视书法教学
        一、从毛笔到钢笔再到计算机,书法教学如何与时代相接
        二、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书法教学程序
        三、书法教学要实践性突出
    第四节 设计以儿童为中心,循序渐进的系统的教学方法
        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二、重视语文的“话法”
    第五节 对新时代老师的专业技能上的要求
        一、有高尚的人文情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师要重视现代汉语,详细掌握文法
        三、教师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区分精读与略读
        四、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书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
        (二)小说阅读教学与小说阅读能力
    二、部编本初中小说选文介绍及特点
        (一)选文介绍
        (二)选文特点
    三、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依据
        (一)现实依据
        (二)理论依据
第二章 初中生小说阅读现状与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一、初中生小说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初中生小说阅读现状的调查
        (二)初中生小说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
    二、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一)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调查
        (二)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品读人物形象
        (一)涵泳品味,揣摩人物形象
        (二)多元解读,丰富人物认知
    二、品析环境描写
        (一)细读典型社会场景,借助影片透视时代
        (二)聚焦独特自然环境,创设情境感受氛围
    三、聚焦情节发展
        (一)填补情节知识,实现表里转换
        (二)猜读故事情节,感悟艺术匠心
    四、重视叙事艺术
        (一)旁征博引,感悟虚构,区别叙述者与作者
        (二)搭设台阶,变式练习,欣赏叙述视角魅力
        (三)借助表格,聚焦矛盾,体会叙事节奏张力
    五、形式不同,方法各异
        (一)巧用故事,体会古代文化
        (二)善用评点,实现雅俗共赏
        (三)任务驱动,见证科幻之美
第四章 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一)案例背景
        (二)案例简述
    二、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反思
        (一)循序渐进,走向纵深化
        (二)尊重差异,允许个性解读
        (三)关注培养效果,规范培养行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附录

(6)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实然状态
    第一节 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现状调查
    第二节 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 接受美学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节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特点
    第三节 接受美学应用于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依据
    第四节 接受美学在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野下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策略
    第一节 利用期待视野,扩展新诗文体性知识
    第二节 利用召唤结构,探究新诗的象征艺术
    第三节 利用视野融合,赏析新诗的情感意蕴
第四章 接受美学视野下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的反思
    第一节 避免主观阅读的随意性
    第二节 辩证看待师生主体关系
    第三节 注重教学中倾听艺术的使用
    第四节 杜绝形式化的对话教学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符号说明
绪论
第一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梳理
    第一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篇目统计
        一、各套教材总篇目统计
        二、各套教材独有篇目统计
        三、各套教材相同篇目统计
    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统计
        一、各套教材选文保留与增删情况统计
        二、各套教材选文保留篇数占本套教材比重变化趋势
        三、各套教材选文新增篇数占本套教材比重变化趋势
        四、各套教材选文保留与增删情况概述
第二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1949—1956 年)
        一、过渡时期的语文教材(1950—1953 年)
        二、文学、汉语分科时期的语文教材(1954—1956 年)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材(1958—1959 年)
        一、时代背景、制度依据及社会发展需求
        二、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特点
    第三节 调整与整顿时期的语文教材(1959—1965 年)
        一、教育思想大转变时期的语文教材(1959—1961 年)
        二、教材发展较好时期的语文教材(1961—1963 年)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材(1966—1976 年)
        一、时代背景、制度依据及社会发展需求
        二、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特点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语文教材(1978—1987 年)
        一、1978 年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二、1982 年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三、1987 年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第六节 跨世纪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教材(1993—2003 年)
        一、深化改革时期的语文教材
        二、素质教育时期的语文教材
        三、2016 年新编语文教材
第三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导向
    第一节 为政治服务的“文以载道”的选文导向(1949-1966 年)
        一、为巩固新生政权 建设新中国服务的选文导向
        二、为“大跃进”运动服务 体现“多快好省”的选文导向
        三、为阶级斗争服务 进行“文化大革命”的选文导向
    第二节 力倡“文道统一”的选文导向(1978-1993 年)
    第三节 深化语文教材改革的选文导向(1993-今)
    第四节 以《孔乙己》为例看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
        一、建国初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49-1966 年)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67-1977 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78-1999 年)
        四、深化语文教改以来的《孔乙己》选文导向(2000 年至今)
第四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思考
    第一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反思
    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政策与学科性质的协调
        二、选文应符合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选文兼顾稳定性与时代性
        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农村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情况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以土默特右旗民族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三)选题的范围与方法
    (四)选题的思路与创新点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土默特右旗民族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状况调查
    (一)具体调查步骤
    (二)针对土右旗民族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学困生的问题分析
    (三)土右旗民族第一中学语文学困生阅读状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土右旗民族第一中学学生阅读状况应对策略
    (一)学生角度
    (二)教师角度。
    (三)家庭及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附录 2

(9)例说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之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尤其需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尤其需求自主性与合作性的统一
三、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尤其需求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10)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主要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三) 主要研究方法
    (四) 相关文献对研究的启示
一、散文阅读能力研究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散文阅读的特点
二、培养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中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 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有助于中学生完善人格,培养情操
    (四) 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表达能力
三、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现状研究
    (一) 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现状
    (二) 对不良阅读现状的分析
四、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一) 明确培养目标
    (二) 更新旧观念,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三) 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谈语文教学之阅读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 黄永贤. 高考, 2021(25)
  • [2]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 郭焱. 课外语文, 2021(22)
  • [3]小学语文民间文学审美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 唐思颖. 西南大学, 2021
  • [4]黎锦熙《新着国语教学法》研究[D]. 朱莉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初中生小说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 常潇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研究[D]. 陈丽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8)
  • [7]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D]. 王嘉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农村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情况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以土默特右旗民族第一中学为例[D]. 高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9]例说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之需求[J]. 韩洋. 考试周刊, 2015(07)
  • [10]中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研究[D]. 韦青妹. 广西师范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论语文教学中阅读的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