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中的杜拉斯

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中的杜拉斯

一、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的杜拉斯(论文文献综述)

王潇[1](2020)在《女性主体性的迷失、重建与消解 ——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下的林白小说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白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以其自觉的“个人化写作”意识和对女性身体和心理细腻大胆的描摹,有效地开拓了女性写作空间,成为世纪之交文坛上一道不可忽视的亮丽风景。虽然国内对林白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但是至今为止,国内对林白创作所受到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而对其所受到的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艾德里安娜·里奇影响的研究更是流于肤浅。林白在其《语词:以血代墨》这篇小随笔中自述到里奇“以血代墨”的女性主义诗学理念给了她巨大的震撼和启发,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践行着里奇的这一诗学理念。本文试图用比较文学阐发研究的方法,用里奇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来阐释林白的两部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和《说吧,房间》,讨论林白在其小说中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挖掘——女性主体性的迷失、探寻与消解。本研究第一章概述里奇的女同性恋理论——里奇对女同性恋的重新界定及其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内涵,即强制性异性恋、女同性恋存在和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第二章分析林白两部小说中呈现的“强制性异性恋”这一话语及其效应对女性主体性的抹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女性之性的否认、对妇女诱奸和实施婚内强奸、利用爱情对女性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对女性进行情感操控、迫使女性堕胎损害女性身心、妇女有偿就业被横向隔离导致女性只能以接受男性的性获得就业资格、女性创造力被男性窃取、通过父权性质的母亲习俗对女性施加的暴力等。这些均揭示了男性权力话语通过强制性异性恋合法化加诸在女性身上。里奇认为,男性权力话语背后的机制是父权制异性恋,这一机制使得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具有合法性,使女性的价值存在沦为男性的性工具。“强制性异性恋”这一话语在特定的层面上对女性的身体、精神与情感上造成了伤害,抹杀了女性个体与群体的主体性。第三章探讨林白两部小说中描写的女同性恋存在及其呈现的反激情特征所导致的对女性主体性的重建与消解。《一个人的战争》和《说吧,房间》中的女主故事都表现出强烈的女同性恋倾向,然而林白自身的异性恋身份导致其女同性恋写作具有双轨性:一方面,女性在“女同性恋存在”中暂时得到精神慰藉,重建女性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由于女同性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于双重边缘的位置,林白倾向于书写反激情的“女同性恋存在”,加之“强制性异性恋”的巨大男性力量共同导致作品中人物女性主体性的迷失。第四章分析林白作品中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之断裂所导致的女性主体性消解。在林白作品中,强制性异性恋对女性的压迫导致了小说中女主人公女伴的离去、离世,而就业和经济原因也导致母女的被迫分离,这些“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走向断裂,女性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进入男性建构的“共同体”,女性个体与群体的主体性最终被消解。通过分析林白作品中女性主体性消解及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呈现出乌托邦色彩,体现了林白的反乌托邦的现实主义意识。两部小说的结尾往往呈现出与现实妥协的痕迹,反映出林白对自己在文学作品中的性别主体性建构所表露出来的悲观主义自觉意识,彰显了林白女同性恋写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林白的小说中对于体现“女同性恋存在”的女性情谊,既有建构性的历史意义,又有解构式的矛盾性。林白的小说在最后都不同程度上消解了女同性恋,引发人们走向更加理性与智性的两性和谐关系思考。小说建构的女性主义乌托邦的最终幻灭,说明了女性作家意识到纯粹的女同性恋世界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两性和谐的人类共同体则是女作家的期盼。

李秀荣[2](2015)在《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指出一月1.《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英译与传播研究》,缪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4—47、51页。2.《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4—59页。3.《“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陈黎读札》,何言宏,《星星》(诗歌原创上旬刊),2013年1月,第140—141页。4.《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葛胜君,《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0—52、98页。5.《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长沙理工大

李秀荣[3](2015)在《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指明一月1.《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英译与传播研究》,缪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44—47、51页。2.《白话为诗与新诗正统的确立》,颜同林,《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54—59页。3.《"包容那幽渺的与广大的……"——陈黎读札》,何言宏,《星星》(诗歌原创上旬刊),2013年1月,第140—141页。4.《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葛胜君,《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0—52、98页。5.《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精神的再发现》,罗小凤,《长沙理工大

刘红英[4](2014)在《严歌苓小说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严歌苓是当代北美新移民作家中的佼佼者。考察严歌苓的文学世界,我们发现她并没有刻意追求形式创新与小说主题的新奇,而是在敏锐细腻的感受中捕捉复杂多变的人性。对人性本色的探究与深层关注,凝结在艺术之中的是强烈的审美震撼力。本论文在人性这一总体尺度下分六个部分来展开对严歌苓小说的阐释。首先绪论部分交待了严歌苓的生平及其创作分期,对目前学界对严歌苓创作的研究做了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论析严歌苓文学意识的生成,重在梳理严歌苓的童年经验对她从事创作的影响。以此来看严歌苓文学道路的选择,从而与众多华文作家拉开了距离。其次探析她移民美国的经历与体验,作为“游牧”民族之一员的感怀与抱负,可见严歌苓创作的价值期待与文化视野。最后指出她的创作意图同时也是她重点关注的内容,即对人性的剖析与刻画。在人性的总体把握下,对其创作的各个方面逐章分解。第二章阐释严歌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严歌苓构塑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一位卓越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思想穿透力。对女性形象的描绘中,她没有简单地进行身份鉴定。对革命女性形象,重在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处境与思想递变的历程,深入揭示革命对人性的异化。另一方面,严歌苓又极力探讨人性在极致环境中的完满与自足,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民间女性形象。她们不仅具有浑然淳朴的性格特色,还具有一种自由狂欢的精神。比较而言,严歌苓对男性形象的塑造没有女性形象那样丰厚,但不同的生存处境与个性特征却也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现代历史语境下对知识分子形象的思考,揭示他们在荒诞年代中的特定遭遇和担当意识。第三章探析人性视域下的伦理关系。家族伦理关系的探讨是文学审美的重要构成,也是作家审视人性善恶的场域。严歌苓通过一部部作品向传统道德伦理提出挑战,发出了新移民文学中最独特的声音。第一节深入思考男权文化下父子关系的体现。由弑父到嫉父的描摹,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透视人性的丑恶、压抑甚至毁灭。第二节考察从人性的角度来重塑风流母亲的形象。在严歌苓的笔下,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母亲形象。尤其是在母女伦理关系上,存在着隔膜、怨恨,甚至竞争与嫉妒,最后走向和解与包容。第三节论析严歌苓小说中的夫妻伦理。重在分析夫妻之间追逐与背叛、守候与交错、叛离而改嫁、屈辱而求生的多元状态。第四节论述情爱伦理的诗学构想。严歌苓通过异国恋的题材,探讨的并不仅仅是爱情,而是通过思考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着眼于对爱情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困境进行思考。第四章论析漂泊者的生存体验和诗学之思。严歌苓书写了“漂泊者”的人生境遇与生命体验,描摹了“边缘人”的精神失落以及对“家园”的找寻。第一节借用一些意象来论析处于双重边缘的孤独者的生存体验与诗意人生。第二节论析“流浪者”的精神表现。在“漂泊”主题的背后,隐含着严歌苓对人类生存实质的本体论思考。第三节论析回望的“中国形象”。海外华人作家因为生活在异国他乡,与中国大陆地理距离的相隔,造成了它们内心永远难解的情结。严歌苓描摹了“文革”前后的“中国”,为我们呈现了一段独特年代的人性景观。第四节论析严歌苓叙写夹缝人、边缘人的漂泊本质,体现了对人类处境的深切把握,触及到“形而上无家可归”的生存本质。第五章探讨严歌苓小说的叙事策略和审美原则。严歌苓善于构塑各类文学意象,它们都有隐喻意义和特殊指涉。这些意象体现了含蓄无垠的结构张力,成为艺术花园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严歌苓的小说在乐观笔调中隐藏着深深的悲观,在轻快文风背后喻含着悲哀的主题。她的作品负载了深湛的内含,形式上具有丰富多元的叙事策略,显示了她高超的文本驾驭能力。本章通过意象营造、悲剧意识、复调特色、美丑对照、影视化手法等四个方面来论析严歌苓小说的艺术风格,深入揭示其小说创作的独特魅力。第六章探析严歌苓创作的思想资源。在严歌苓的文学世界中,“雌性”这个概念尤为突出。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伦理倡导“和乐盈盈”的文化心理,任何人都应该爱惜生命,以乐观长寿为美德。老庄哲学主张“弱者道之用”,如果想长久保全肉身,就应该“专心致柔”。佛禅的奥义主张举世无争,平静忍耐一切。严歌苓小说皆含有这些文化传统的因子。透过分析,“雌性”的本质便能得到更清晰的理解。第二节论析严歌苓小说对“两希”文化传统的吸纳与借鉴。严歌苓认同基督教文化中伦理观念,同时对古希腊人本精神的吸纳,使其创作具有了厚重的价值底蕴。

李徽昭[5](2014)在《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诗书画”同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受此潜在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关注、介入并思考着传统书画、民间美术、现代美术,在木刻艺术、传统书画等美术类型发展上提出了诸多值得探究的观点与见解,这些美术论述与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艺术实践及其文学文本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与文学思潮、文学文本构成了审美表意实践共通而又有所差异的张力关系。本着学术探究与创新的出发点,本论文对这一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学科交叉地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术、文学思潮汇通角度呈现现代作家美术思想的宏观文化背景。对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与美术思潮进行了比较阐释,还原了“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的历史情境,指出美术与文学范畴由交融到分立过程中的工具功能化特质,进而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艺术跨界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现象、缘由、趋势。同时解读了1927至1977年文学与美术大众化思潮中的协同并进关系,透析出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宏观脉络,从而对比审视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与美术中的伤痕、寻根、先锋思潮,由于其全民参与的大众化实践方式,也可以说是对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的内在呼应式的历史反拨。第二部分,对典型的作家群体与个体的美术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群体角度主要选择美术论述较多,可阐释余地较大的新月派诗歌群体来解读。在论述新月派群体美术关联基础上,从总体视角阐释新月派群体及其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并具体探讨新月派核心人物闻一多与徐志摩的美术思想。个体角度主要选择与美术关联度较深、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家来论述,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贾平凹等。具体的美术类型阐释上则选择影响较大的木刻艺术及与文学关联较多的传统绘画、书法进行解读。具体来说,首先,从美术视角对鲁迅、沈从文进行比较解读,指出作为美术家的鲁迅、沈从文在绘画经历、书法风格、美术兴趣上的不同,沈从文爱好古典书画,鲁迅则较多关注民间美术,这种差异与二人审美取向有着内在关联。鲁迅、沈从文都集中关注过木刻艺术,且都注意到木刻艺术地方色彩问题,不过,就木刻艺术发展趋向,鲁迅显然比沈从文乐观,也印证了二人审美取向的差异。其次,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解读传统绘画与文学的关联论述,他们以文学方式实践着源自传统书画的文化意识,其文学文本的美术书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美术思想。汪曾祺、贾平凹与丁玲小说中传统书画与现代美术的不同画家形象及美术书写,显示了文化发展中美术类型的不同意味,现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由此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再次,从审美现代性角度阐述作家书画的传统渊源、审美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提出“作家书画”类型独立的观点。面对艺术市场全球化趋势,提出“去艺术化”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再造命题,进而阐释当代中国作家的系列书法文化观,指出书法创作者精神文化修养和生命投入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作家美术思想中的留白、地方色彩范畴的文学实践进行拓展探究。通过文本细读,论述文学创作的结构形式、人物塑造、刹住结尾三种留白方式,提出文学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方言运用、形式技巧三种形态,指出留白与地方色彩范畴的思想价值及实践意义,这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传统,是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文化主体意识建构的一种可能。总体而言,本论文以文学立场透视20世纪中国作家不同的美术论述,由美术视角介入文学研究,用文学思维透视现代作家的美术思想,作家群体及个体与不同美术类型相结合,文学思潮与美术实践相联动,以美学、美术史、思想史、比较文学等多角度的交叉思维方式,解读了新文学成长与现代美术发展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审视了新文学作家文学观念与美术观念互为渗透与影响的现代艺术现象,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美术协同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为美术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

王丹[6](2012)在《论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的孤独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独,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人生体验,也是她写作的动力与源泉。杜拉斯将自己对孤独深刻而独特的的人生体验升华为人类普遍的生命体验,从而将生命与写作融为一体。文章以时间为线索,结合杜拉斯的人生经历,主要是从虚无的爱情、错位的人生与向死而生的存在观三个主题,展开了对杜拉斯孤独思考的探究与分析,揭示了杜拉斯孤独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对杜拉斯是如何从惧怕孤独,躲避孤独到勇敢地面对孤独,选择孤独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概括,认为正是杜拉斯充满坎坷的人生把这位弱小的女孩锻造成伟大的作家,正是在无数次摆脱孤独的尝试失败后,她开始接受这种境况,发现并书写了人生的孤独及其本质。

陶家俊[7](2010)在《跨文化转化诗学视野中的哈代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跨文化转化诗学视野,系统分析19世纪90年代的哈代场,论证跨文化转化意义上哈代场的异质特征,探讨哈代的文学表现与其思想探索、作为虚构叙事的小说与非虚构叙事的书信写作、民族主义意识与帝国文化意识、宗教人本主义与世俗人性观、想象中国与想象英格兰等多重关系,重构哈代场多维、动态的文学边界,反思以文学为独特表现形式的跨文化转化现象。

丁瑞兰[8](2009)在《《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玛格丽特·杜拉斯,作为二十世纪极富创作个性与独特魅力的女作家,她在中国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她独特的写作之境在中国当代文坛激起了动人的回响,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最具代表性。本文站在比较文学的角度,着眼于杜拉斯的写作特点,结合中国当代女性作家自身的创作,探讨她们在当下的文化语境是如何接受杜拉斯这一“异域之音”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首先是以陈染、林白为例,论述中国“女性主义"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特征。她们的接受主要侧重于:在写作方式上,采用了“私语化”的自传体书写,从童年经验出发,发出个体生命的呢喃,在零乱、琐碎的叙述中,通过女性的自反性观照和人物间的彼此认同完成了自我镜像的建构;在文本结构上,采用双层复调结构的叙述,使文本成为一首丰富的赋格曲,互文性的书写更是增添了文本结构的张力;在创作姿态上,她们都选择了边缘化的写作姿态,在作品中探讨游离于道德之外的主题。其次是以棉棉、卫慧、安妮宝贝及张悦然为例,论述当今“时尚小资”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特征。她们的接受主要侧重于:在写作主题上,张扬“身体写作”的欲望化叙事,通过书写“情欲”和“物欲”,表达女性本真的欲望,放大了女性被物质击倒的“身体”;在语言风格上,以洗练来强化语言的表现力,以含混来象征叙事主观的不确定,以奇特来丰富语言的修辞艺术;在表现手法上,她们以场景、对白、蒙太奇等电影化的展示手法来向杜拉斯笔下的“光影声色”靠拢。最后是着眼于上述两种文学接受视野下的差异与交融,反思“杜拉斯热”的失当之处。其一是分析“私语化”到“身体写作”的转变,精神的高蹈演化为身体的堕落、欲望的含蓄沦为性的赤裸、文学的诗意变成商品的噱头;其二是纠正接受过程中对《情人》的偏爱,探寻《情人》单一文本效应的源起,展现杜拉斯创作的丰富性。全文在具体文本研究和相关理论的支持下,分三章横向地研究杜拉斯在国内的女性作家群体中被接受的过程,探讨其意义与偏颇。

何华[9](2008)在《“虹影现象”:多重视域观照下的社会文化产儿》文中指出作为一个海外华文作家,虹影自身的创作经历以及文本被接受的过程,在当代文学界具有独特性,形成了“虹影现象”。随着这一现象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学现象,也是涉及文学、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力图通过文学、文化以及传媒三个视域观照“虹影现象”,从中发掘“虹影现象”产生的文学性元素、文化内涵以及传媒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理解虹影及其作品。首先,在文学的视域下观照虹影的创作发展历程,找出“虹影现象”得以产生的三个文学性元素一个性张扬、不拘小节的诗性特质,我行我素的雍容气度以及自塑形象与自我戏剧化的“表演型”人格,并论述这些元素在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等文体中是如何实践的。其次,在文化视域下观照“虹影现象”中的文化内涵,探讨虹影跨区域双重文化背景下写作所产生的现象、文本的文化内涵以及身份体认、欲望书写等问题。最后,从传媒视域观照“虹影现象”,还原传媒炒作的过程以及虹影与传媒间的互动关系,阐释虹影文本中的“故事性”及其传媒和商业价值。全文把“虹影现象”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以开阔的视角进行观照,同时多方位解读虹影及其作品,阐释“虹影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其发展,力图为虹影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刘桂霞[10](2008)在《身体书写与视觉建构 ——杜拉斯笔下人物性别身份研究》文中指出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着名女作家,着作丰富,影响深远。她是法国现当代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人物,也是欧美批评界关注的焦点。她的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她富有创造力的语言改变了男性话语独掌天下的局面,她独特的写作方式引领文学革新的潮流。她关注女性体验,质问在传统文本中早已形成的男女双方的主客体关系,重新建构、定义性别身份。性别身份中的“男人”和“女人”并不是简单的生理定义,而是人这个主体所采取的象征性地位的标志符号。性别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形成。朱迪斯·巴特勒提出性别身份表演论。长久以来,女性的身体处于被束缚、被压制的状态,失去了主体性及话语权。埃莱娜·西苏主张书写女性身体,用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杜拉斯书写女性身体,张扬女性身体欲望,颠覆了几千年来女性处于客体地位的身份定位,女性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视觉是五官之首,落实到文本中,最有意义的即是凝视。凝视概念经过萨特、弗洛伊德等哲学家的理论铺垫,最终由拉康正式提出。它告诉人们:“主体的看”总是被客体“缺席的观看”所主宰,并在凝视中重构新的“主体”。文本中的凝视蕴含着男女双方主客体之间的权力关系,而杜拉斯笔下的凝视却颠覆了男女之间的主客体地位,重新建构性别身份。重塑女性主体一直是中西学界争论最广的话题之一,而身体书写与凝视理论为女性主体的重建提供了新的纬度,也拓展了意义生成的空间。本文尝试运用女性主义的身体书写及凝视理论阐释杜拉斯文本中存在的性别身份的颠覆与重塑现象。在这一基础上,我希望此文能为解读杜拉斯提供一种崭新的视野。

二、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的杜拉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的杜拉斯(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主体性的迷失、重建与消解 ——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下的林白小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二、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里奇的女同性恋理论
    第一节 、里奇对女同性恋的界定
    第二节 、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内涵
        一、强制性异性恋
        二、女同性恋存在
        三、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
第二章 、强制性异性恋话语、话语效应与女性主体性
    第一节 、强制性异性恋话语在《一个人的战争》和《说吧,房间》中的再现
        一、对女性之性的否认
        二、诱奸和婚内强奸
        三、通过爱情和堕胎操控女性身心
        四、妇女就业横向隔离
        五、窃取女性创作力
    第二节 、强制性异性恋话语效应:对女性主体性的抹杀
        一、对女性之性的否定和抑制
        二、责任主体的倒置
        三、情感控制与身体暴力
        四、经济依赖
        五、对女性创造力的挤压和掠夺
第三章 、女同性恋存在、反激情特征与女性主体性
    第一节 、女同性恋存在与女性主体性的重建
        一、女同性恋存在的文本再现
        二、女同性恋存在中重建女性主体性
    第二节 、反激情的女同性恋存在与女性主体性的迷失
        一、反激情特征
        二、女性主体性的再度迷失
第四章 、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反乌托邦与女性主体性
    第一节 、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的乌托邦色彩及其断裂
        一、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的乌托邦色彩
        二、女同性恋连续统一体的断裂
    第二节 、反乌托邦意识与女性主体性的消解
        一、反乌托邦意识
        二、女性主体性的消解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严歌苓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现状
    二、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严歌苓文学意识的生成
    第一节 “把写作作为一种生理需求”:创作的冲动
        一、 童年经验对写作的影响
        二、 作为“游牧”民族的一员
    第二节 “藏污纳垢”:极致环境中的人性感悟
        一、 人性:文学永恒的话题
        二、 人性的多面性
    第三节 双维透视:中西文化对照下的人性反思
        一、 异质文化冲击下的人性观变化
        二、 狼性与狗性:对人性异化的思考
第二章 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女性形象论
        一、 革命女性的递变历程
        二、 静如水:底层女性的生存方式
        三、 热似火:民间女性的生命强力
    第二节 男性形象论
        一、 “大勇”“叔叔”:撒旦式的英雄想象
        二、 “水袖”“辫子”:被看的玩偶与弱者的反抗
    第三节 知识分子形象论
        一、 政治意识的“显”与“隐”
        二、 自由追求的“外”与“内”
第三章 人性视域下的伦理关系
    第一节 从“弑父”到“嫉父”:退化的一代
        一、 “惧父—弑父”:对传统父权的批判
        二、 “厌父—嫉父”:阴暗心理与人性扭曲
    第二节 风流母亲与人性关怀
        一、 “怨母—仇母”:母爱的缺席与沧桑记忆
        二、 “谅母—羡母”:重塑被规约的母亲形象
    第三节 夫妻伦常的背离与守候
        一、 一夫两妻与道德皈依
        二、 异国婚姻的离合
    第四节 情爱伦理的诗学构想
        一、 爱怨交织与孤独之困
        二、 文化隔膜与空幻之美
第四章 漂泊者的生存体验与诗学启示
    第一节 双重边缘的身份焦虑
        一、 海那边:断了来时的路
        二、 风筝:流浪与“根”的隐喻
    第二节 回望的“中国形象”
        一、 不同视角中的“文革”镜像
        二、 “文革后”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从生存之思到存在之诗
        一、 寻找与流浪:“旅馆”的启示
        二、 自由的追寻
第五章 叙事策略与审美艺术
    第一节 意象营造与神秘隐喻
        一、 地窖、鬼魂、梦游:回望中搭建的魔怪世界
        二、 “阁楼”与“大海”:焦灼情感中的异域生命体验
        三、 监狱、医院与教堂:罪感、苦难与拯救的隐喻
        四、 狼、狗、马、猫:社会批判与人性反思
        五、 水与火:隐喻凤凰涅盘的自然意象
    第二节 悲剧艺术与幽默笔法
        一、 重:悲剧艺术
        二、 轻:幽默笔法
    第三节 美丑对照与复调艺术
        一、 美丑对照
        二、 多重声音的对话
    第四节 影视化的写作技巧
        一、 画面特写与当代电影
        二、 雅俗之争
第六章 本土传统与外来资源
    第一节 中国文化传统中“雌性”元素及文本体现
        一、 儒家伦理的价值透视
        二、 老庄思想的内在美质
        三、 佛禅的奥义理趣
    第二节 “两希”文化传统的价值呈现
        一、 基督教伦理价值观的统摄
        二、 古希腊人本精神的吸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一、“文学”、“美术”的交融与分立
    二、现代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三、作家言说美术的动机与方式
    四、现代文学与美术思潮汇通形态
    五、美术关联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六、作家美术思想的探索路径
    七、作家美术思想研究内容概述
第一章 “革命”思潮与日常话语——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美术思潮
    第一节 观念“美术”、“文学”与新文化运动
        一、“革命”前的美术与文学
        二、文学与美术的共同“革命”
        三、“革命”与美术、文学的功能化
    第二节 日常生活、艺术跨界与主体互换
        一、文学、美术的日常生活书写
        二、日常生活审美与艺术跨界
        三、艺术跨界与审美共通感
        四、艺术主体互换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大众化思潮及其现代反拨
    第一节 大众化思潮中的文学与美术
        一、大众化奠基:1927—1941年的思潮交汇
        二、大众化规范:1942年《讲话》的发生
        三、大众化实践:1949—1976年的发展高峰
    第二节 现代美术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美术、文学的共同“伤痕”
        二、美术与文学的“寻根”思索
        三、形式的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
第三章 新月派的美术关联及典型观念
    第一节 新月派与现代美术
        一、美术与新月派的关联
        二、新月派的美术实践
        三、新月派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
        四、新月派跨界实践的意义
    第二节 闻一多的美术文化观
        一、美术、文学兴趣及互为他者
        二、美术的中西比较及功能认知
        三、工艺美术实践与评介
        四、美术介入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
    第三节 徐志摩的现代美术观
        一、艺术共通的良好感知
        二、美术批评与期刊美术设计
        三、中国美术之路的思考
        四、与徐悲鸿的美术论争
第四章 美术创造与木刻论述——美术视域中的鲁迅、沈从文
    第一节 作为美术家:鲁迅与沈从文比较
        一、天性与爱好成就的画家
        二、书法家的艺术创造
        三、美术史家的文化思索
    第二节 木刻艺术:鲁迅与沈从文的思想交汇
        一、木刻版画与鲁迅、沈从文
        二、同中有异的地方色彩观
        三、木刻其他问题的观点交汇
第五章 传统绘画及其文学转换——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
    第一节 文学、绘画关联论
        一、丰子恺的远近法与写生论
        二、汪曾祺的小说留白观
        三、贾平凹的诗性绘画观
        四、文学绘画关联论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 美术书写:汪曾祺、贾平凹、丁玲比较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术家形象
        二、美术书写的文化意蕴
        三、《梦珂》中的美术书写:丁玲的反差
第六章 作家书画与当代书法问题
    第一节 现代美术与作家书画
        一、作家书画渊源及其类型独立
        二、作家书画的现代面向
        三、作家书画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当代书法问题及其精神重建
        一、“艺术书法”与“文化书法”
        二、当代书法的艺术困境
        三、“去艺术化”与“再人性化”
        四、书法文化精神重建的可能
    第三节 当代作家的书法文化观
        一、当代前辈作家书法文化观
        二、当代新作家书法文化观
        三、作家书法观的当代价值
第七章 美术思想的文学实践——以留白、地方色彩为例
    第一节 绘画留白的文学转化
        一、画论视域中的留白
        二、文学留白观
        三、留白手法的现代小说呈现
        四、文学留白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地方色彩:理念、文学呈现及意义
        一、鲁迅、周作人等的地方色彩观
        二、“地方”与地方色彩问题
        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形态
        四、地方色彩的方言文化形态
        五、地方色彩的形式技巧形态
结语 美术面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可能
    一、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美术
    二、现代文学新因素
    三、文学史书写新思路
    四、文论研究新场域
    五、不足之处或未竟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书画艺术问题的作家访谈
    一、点与线是中国书画的舍利子——就中国书画访谈作家王祥夫
    二、美是对平庸的一种拯救——与作家李浩笔谈中国书画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论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的孤独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角度与思路
第2章 孤独的人生体验
    2.1 受尽冷落的黑色童年
    2.2 积极入世的人生姿态
    2.3 洲文化的抉择
第3章 孤独的诗意表达
    3.1 虚无的爱情
        3.1.1 任何爱情都是爱逐渐消失的过程
        3.1.2 被伦理践踏的爱情
    3.2 错位的人生
        3.2.1 信仰迷失
        3.2.2 身份危机
    3.3 向死而生的存在观
        3.3.1 毁灭与求生的矛盾性
        3.3.2 不可逃避的死亡宿命
    3.4 孤独三意象
        3.4.1 大海
        3.4.2 麦田
        3.4.3 广场
第4章 我孤独故我在
    4.1 孤独逃逸的方式
        4.1.1 遗忘
        4.1.2 嗜睡
        4.1.3 癫疯
    4.2 回归孤独
    4.3 在孤独书写中升华为世界作家
        4.3.1 人道主义情怀
        4.3.2 时代迷惘之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跨文化转化诗学视野中的哈代场(论文提纲范文)

一、想象中国:跨文化场中的哈代与慕雅德
二、孤独的殉道者:英国文学场中的哈代
三、不再快乐的英格兰人:《苔丝》与《裘德》中想象的英格兰
四、哈代场的异质特征

(8)《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女性主义"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
    第一节 "私语化"的自传体
        一、私语化书写——个体生命体验的呢喃
        二、自我镜像的建构
    第二节 有张力的文本结构
        一、复调——丰富的赋格曲
        二、互文性——主题的变奏
    第三节 独特的写作之境
        一、边缘化的身份和写作姿态
        二、游离于道德之外的主题
第二章 中国"时尚小资''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
    第一节 "身体写作"的欲望化叙事
        一、"情欲"——女性本真的"欲望"表达
        二、"物欲"——被物质击倒的"身体"
    第二节 语言的独特天地
        一、洗练——意味深长的简洁
        二、含混——建立于叙事主观的不确定性
        三、奇特——不匹配的修辞
    第三节 电影化的展示手法
        一、场景——强烈的画面感
        二、音乐和对白——故事中的声音
        三、蒙太奇——节奏的跳跃
第三章"双重视野"的差异与交融
    第一节 由"私语性"到"身体写作"
        一、由精神的高蹈到身体的堕落
        二、由文学的诗意到商品的噱头
    第二节 由《情人》的单一文本铺陈开来
        一、"东方情结"与"新媒体手段"下的《情人》效应
        二、《情人》以外的杜拉斯
余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虹影现象”:多重视域观照下的社会文化产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虹影现象”中的文学性元素
    一、虹影文学作品的创作发展以及对形成“虹影现象”之影响
    二、个性张扬、随情而为的诗歌创作
    三、我行我素的雍容气度——虹影的散文创作
    四、虹影小说中的自塑形象与自我戏剧化的“表演型”人格
        (一) 小说中的自塑形象
        (二) 自我戏剧化的“表演型”人格
    小结
第二章 “虹影现象”的文化内涵
    一、跨区域文化中的“虹影现象”
        (一) “墙外开花墙外香”的创作现象
        (二) 自我东方主义
    二、文化身份与欲望书写
        (一) 文化身份的体认
        (二) “我有多安静就有多疯狂。”——性别超越下的欲望写作
    小结
第三章、传媒运作下的“虹影现象”
    一、创作主体与媒体间的“共谋”关系
        (一) 传媒的炒作过程及方式
        (二) “共谋”关系中的自我炒作
    二、文学与传媒间的互动——虹影的“故事性”及其发展
        (一) 解读虹影的“自传性”与“故事性”
        (二) “故事”模式在传媒与文学互动间的发展
        (三) “故事性”在传媒中的商业价值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身体书写与视觉建构 ——杜拉斯笔下人物性别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身体、视觉与性别身份关系的理论梳理
    一、身体与性别身份
    二、视觉与性别身份
    三、性别身份之于杜拉斯
第二章:身体书写与性别身份的颠覆
    一、超越受限的身体
    二、虚无、流浪的身体
    三、指向欲望的身体
第三章:视觉建构与性别身份的重塑
    一、 那喀索斯式的自我凝视
    二、“看”与“被看”中的角色置换
    三、承载欲望的“窥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的杜拉斯(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主体性的迷失、重建与消解 ——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下的林白小说解读[D]. 王潇. 安徽大学, 2020(08)
  • [2]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3]2013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1)
  • [4]严歌苓小说论[D]. 刘红英. 吉林大学, 2014(09)
  • [5]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D]. 李徽昭.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6]论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的孤独感[D]. 王丹. 南昌大学, 2012(01)
  • [7]跨文化转化诗学视野中的哈代场[J]. 陶家俊. 国外文学, 2010(02)
  • [8]《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作家对杜拉斯的接受研究》[D]. 丁瑞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1)
  • [9]“虹影现象”:多重视域观照下的社会文化产儿[D]. 何华. 暨南大学, 2008(04)
  • [10]身体书写与视觉建构 ——杜拉斯笔下人物性别身份研究[D]. 刘桂霞.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中的杜拉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