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径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

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径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

一、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度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攀,董秋瑶,巩雪娇,陈洪云,宋超,郭娇[1](2020)在《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过渡带靖边地区全新世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靖边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利用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综合分析靖边地区三道沟土壤剖面的化学风化程度、全新世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三道沟土壤剖面的化学蚀变指数和Na2O/K2O值反映其处于初等化学风化作用阶段;三道沟土壤剖面形成于全新世8.4~1.8 ka,平均沉积速率为19.9 cm·ka-1;化学蚀变指数重建的靖边地区全新世平均降水量为611 mm,平均温度为11.7℃;三道沟土壤剖面记录了靖边地区全新世经历了升温期(8.4~6.8 ka)、适宜期(6.8~4.2 ka)和降温期(4.2~1.8 ka)3个阶段的环境变化,其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一致,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量变化。

杨文博[2](2020)在《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处于环境变化的关键区,可以敏感地反映第四纪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川西高原自早更新世以来开始发育黄土沉积物,它们是川西地区第四纪季风气候影响下产生的特征沉积物,是青藏高原东部第四纪特别是更新世以来地球环境信息记录的重要载体。但是有关川西黄土的发育模式与区域内季风兴衰变化的耦合机制等研究还不全面,同时川西黄土的物质来源及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是否存在同源性还存在很多争议,川西高原黄土的成因、物质来源及其沉积模式的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影响了对川西高原黄土沉积物古气候信息的提取,同时造成了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深海沉积物及极地冰芯记录对比时的困难,这影响了第四纪时期川西高原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问题。所以使用多指标联合分析解释川西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特征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区位于川西高原岷江上游汶川-茂县地区,我们将从沉积物粒度组成、矿物组成、稳定常量与稀土量元素组成、解释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物源及其与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的物源关系。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汶川-茂县地区SC、AX、LBZ、BW剖面黄土判别参数均小于-2.7411,说明黄土符合风成特征。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对比发现,研究区>50μm粒径组分含量(11.14%-40.89%)远远大于黄土高原黄土(0.53%-7.44%),>50μm的粒径不会进行远距离运移,所以黄土物源为近源。通过对全岩矿物组成的定量分析,得出矿物的结晶度指数与Ksp/Pg值较低,这一特征显示了汶川-茂县地区黄土化学风化作用相对较弱,这与该地区气候较为干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稳定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可作为判断物源的证据。对比汶川-茂县地区黄土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秦岭黄土稳定矿物的相对含量比显示,他们的矿物特征显示差异明显。以上特征说明了汶川-茂县地区黄土与黄土高原黄土、秦岭黄土不具有同源性。通过对汶川-茂县地区各剖面的地球化学分析,各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 O2、Al2O3、Fe2O3、Ca O为主要组成,这一特征与其矿物组成具有石英、粘土矿物的特征相对应。与UCC对比,各剖面Si O2与Al2O3与UCC的含量变化基本没有差异,而Na2O、P2O5均表现为亏损,Ti O2、Fe2O3、Mn O、Ca O均表现为富集。作为沉积物物源判别指标,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稳定常量元素比(Si O2/Ti O2-Ti O2/Al2O3、Si O2/Al2O3-Ti O2/Al2O3)、及稀土δEu-LaN/Yb N、Gd N/Yb N-La N/Sm N判别结果与黄土高原灵台剖面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与西北风成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不具有同源性。综上,通过研究黄土的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得出汶川-茂县地区SC、AX、LBZ、BW剖面黄土成因具有风成特征,物源为近源,且与黄土高原风成黄土-古土壤物源对比差异明显,不具有同源性。推测研究区黄土的潜在物源区可能为高原内部,并且研究区内山体垮塌产生的粉尘也为该区黄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补给。但是其准确的物源区还有待深入研究。

杜慧荣[3](2020)在《哈尔滨黄土物质组成及其对粉尘物源的指示》文中研究说明黄土作为第四纪沉积物的典型代表,其分布的连续性和广泛性是揭示第四纪古沉积环境演变信息的良好载体。近些年对欧亚黄土带开展的成因及物源研究是深层次理解风尘堆积与区域构造-地貌-气候变化耦合关系的关键。哈尔滨黄土位于欧亚黄土带最东端,是东北地区典型的黄土堆积地貌,对其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尚未开展,对其性质及物质来源还存在认识上的不统一,为此,本研究以哈尔滨市荒山剖面哈尔滨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黄土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粒度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深入探讨了该剖面黄土沉积环境、气候演变和物质来源等信息。哈尔滨黄土粒度第一众数在36-40μm,粉砂为主导,第二众数在8-10μm,主要为接近黏土的粉砂,极细粒组分(<1μm)表现出第三众数(0.8μm),粒度明显粗于黄土高原中部黄土,细于赤峰黄土,由此初步认为该段黄土沉积物物源以低空近源沉积为主,高空远源沉积为辅;通过对比黄土粒度参数粉砂黏粒比值Kd值大小可以看出,哈尔滨黄土的Kd值变化于1.816.05之间,整体粉砂黏粒比值较大,说明哈尔滨黄土沉积期的粉尘产生较多,黏土含量较少,成壤作用较弱,体现整体风化程度较低,受冬季风影响更大,沉积环境干冷,粗颗粒含量较高,指示了沉积物受到较弱的风化作用。在元素组成上,常量元素主要氧化物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者之和占总量的85.23%。与东北新窝铺(XWP)和库伦沟(KLG)黄土相比,其中XWP黄土中CaO和MgO含量较哈尔滨黄土明显偏高,而哈尔滨黄土的Na2O、K2O,Al2O3和Fe2O3含量较两者比略有偏高。XWP黄土的Na2O和K2O含量最低,KLG黄土MgO、P2O5含量最低。微量元素与中国黄土相比具有较高的Rb、Nb、Ba,较低的Co、Ni、Zr,整体高于KLG黄土。REE表现为LREE相对富集Eu体现明显的负异常。荒山剖面哈尔滨黄土的地球化学组成表现出空间的均一性,与东北黄土和中国黄土相比,化学蚀变指数CIA(58-60)及A-CN-K图解均表明了哈尔滨黄土遭受了低级的化学风化程度。SiO2/Al2O3和ICV值表明沉积物中含有一定黏土矿物,体现出沉积物成熟度偏低,表现出初次循环沉积特征。哈尔滨黄土的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出87Sr/86Sr比值变化很小但εNd(0)值得变化较大,与黄土高原黄土及中国北方边界沙漠相比,哈尔滨黄土的87Sr/86Sr比值明显高于黄土高原黄土和略高于北方边界沙漠,但εNd(0)值略低于北方边界沙漠和略高于黄土高原黄土。根据不活动元素比值及Sr-Nd同位素比值构建的物源判别图解,得出哈尔滨荒山黄土与相邻松嫩沙地、科尔沁沙地及浑善达克沙地地球化学存在一定亲缘关系。然而,单独依靠地球化学的手段并不能够很好地确定哈尔滨黄土的物质来源,于是采用整合的方法,包括粒度、元素和同位素组成、MDS和PCA统计方法以及自然地理要素等方面综合分析,更准确地确定了哈尔滨黄土属近源堆积且有一个混合源,松嫩沙地为哈尔滨黄土提供了主要的粉尘物质,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可能也为哈尔滨黄土提供了少量的细颗粒粉尘,呼伦贝尔沙地不可能是哈尔滨黄土的物源。

赵万苍,刘连文,陈骏,季峻峰[4](2019)在《中国沙漠元素地球化学区域特征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意义》文中提出沙漠释放的矿物尘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分之一.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沙漠、沙地和中国北方戈壁及邻近的蒙古国戈壁(下文简称戈壁)是亚洲风尘的潜在源区.然而,矿物尘源区常量元素特征缺少系统研究.本研究采集中国北方12个沙漠(地)及中蒙边境戈壁310个流动或半流动沙丘地表沙样,结合前人发表的数据,系统分析了中国沙漠表层样品常量元素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沙漠常量元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可分四个区:(1)西部的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柴达木沙漠;(2)中西部的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布其和毛乌素沙漠;(3)东北的呼伦贝尔、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4)戈壁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沙漠的SiO2和CaO含量变化较大,SiO2平均含量总体上呈现西低东高的变化趋势,CaO平均含量呈现西高东低的变化趋势(SiO2和CaO平均含量在西部沙漠分别为64.5%和7.8%;戈壁为71.3%和2.2%;中西部沙漠77.6%和2.1%;东北沙地85.7%和0.8%).沙漠常量元素含量变化主要受控于两个方面:源区岩石的组成和新鲜物质的供给.西部沙漠新鲜物质供应充分,SiO2/(Al2O3+K2O+Na2O)低,源岩具有高铁镁质和高碳酸盐物质的特征;而东北沙地缺少新鲜物质供应,SiO2/(Al2O3+K2O+Na2O)高,原岩含钾长石等花岗岩物质,表现高SiO2和K2O含量特征.通过SiO2/10-CaO-Al2O3、(K2O+Na2O)-CaO-Fe2O3和CaO-Na2O-K2O等三角图解可较好地将各个区域的沙漠加以区分.黄土丰富的碳酸盐矿物,结合Fe2O3/Al2O3和K2O/Al2O3等其他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西部与中西部沙漠可能是黄土高原黄土潜在的物源区.

李想,苏志珠,韩瑞,柳苗苗,梁爱民,张彩霞[5](2019)在《风成沉积地层化学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区,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沙漠变迁的理想场所。选取沙地东缘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序列,以常量化学元素含量及比值变化揭示了全新世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常量化学元素氧化物含量在全剖面上呈SiO2>Al2O3>K2O>Na2O>Fe2O3>MgO>CaO,且在不同沉积相中含量存在差异;常量化学元素氧化物与<63μm粉黏组分及磁化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 Al2O3、 Fe2O3、 MgO三者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性,且与粉黏组分、低频磁化率(Xlf)也呈显着正相关性,表明<63μm粉黏组分、Xlf可以反映夏季风的强弱;全新世气候变化存在多次暖湿冷干波动, 10.39 ka BP之前出现3次快速的气候颤动,表现为3层风成砂与3层湖沼相互层沉积,指示存在3次冬夏季风交替变化; 10.39~9.34 ka BP、 8.68~8.29 ka BP、 2.72~1.34 ka BP为3次明显的冬季风势力增强、风沙活动加剧的相对冷干气候;在9.34~8.68 ka BP、 8.29~2.72 ka BP、 1.34~0.62 ka BP为3次明显的夏季风盛行、降水增多、生草成壤的相对暖湿气候; 0.62 ka BP之后与现代气候状况相近。化学元素及其比值反映出毛乌素沙地具有千百年尺度的气候波动,并与北半球其他地区气候变化有着良好的对比。

程峰[6](2018)在《中国南方更新世红土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物源研究》文中指出在近2.6 Ma以来,第四纪以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为特征,伴随着全球海平面的升降旋回、人类的出现和进化、现代生物的演化及近现代地质地貌的形成,对如今的地球环境格局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全球环境变化及区域气候相应研究成为了当今地球科学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第四纪期间,以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主导的“新构造运动”造就了我国“西高东低”的三大阶地地理格局,由此导致的海陆热力差异使得古季风形成、季风环流逐渐增强。东亚地区大气环流模式从早第三纪的行星风系逐步发展为与第四纪非常相似的现代季风环流,中亚内陆的干旱化与季风活动的共同作用,使得风成物质在中国内陆的堆积、黄土高原开始形成。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典型第四纪沉积物,黄土-古土壤沉积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沉积连续、层序完整,精确记录了第四纪多旋回的古气候环境信息,与深海氧同位素所解释的第四纪全球变化新十分吻合,与深海沉积物、极地冰芯并列成为研究全球第四纪变化的三大支柱。近年来,有关风成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成因、物源、分布特征及其与新构造运动、东亚季风演化、中亚内陆干旱化进程等重大古环境变化时间的研究,为构筑全球第四纪气候演化框架提供了关键的证据。与西北部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相对应,中国南方特别是长江、珠江流域作为第四纪季风气候响应的敏感地区,其区域内广泛发育着第四纪红土沉积物,是我国中、低纬度地区受第四纪季风气候影响下形成的特征沉积物。其分布、成因、来源及理化特征与新构造运动的发展、东亚季风系统的建立及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纬度效应有着潜在的耦合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季风三角”南缘,是中国北方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与南方红土的“交锋地带”,红土发育模式、风成黄土“南侵”边界及沉积物来源与东亚冬-夏季风盛衰变化耦合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全面。同时,第四纪特别是更新世以来中国南方湿热气候导致的强化学风化作用,使得红土的原始沉积学信息在成土过程中被显着改变。红土成因的多元性、物质来源及沉积模式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南方红土所含古气候信息的提取及与西北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深海沉积物、极地冰芯记录的对比造成了一定影响,阻碍了对第四纪全球变化及区域气候相应的认识。因此,亟需获得中国南方红土沉积物地球化学信息及有效物源指标,并与西北风成黄土-古土壤沉积物进行对比,以探究南方红土表生风化特征及沉积物的来源。以往的红土沉积物物源判别研究主要基于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稳定地球化学元素组分(如稀土元素)的含量配分模式对比。然而,短距离风力作用搬运导致的沉积物粒度“双峰”特征,并不能有效判定中国南方红土沉积物是否与西北黄土-古土壤一样来源于中亚内陆干旱地区。长江及珠江流域范围广阔,沉积物母质搬运过程中的混合均一化作用使得南方各地区红土沉积物总体均呈现来源于上大度地壳平均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特征,无法有效甄别不同地区的红土物源特征。因此,要获得更具确定性的沉积物物源判别指标,就必须考虑中国南方更新世红土的风化成土特征。本文从沉积物矿物组成、稳定主量与微量元素组成、Sm/Nd-Rb/Sr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锆石矿物学特征研究的角度,探究中国南方典型更新世红土沉积物的物源及其北方风成黄土-古土壤的物源继承关系。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江西九江、四川胜利、广西小梅红土剖面全岩矿物组分相似,主要为石英、粘土矿物及少量钾长石、斜长石及针铁矿,并随着红土的发育程度升高,钾长石、斜长石及针铁矿含量逐渐降低。南方更新世红土粘土矿物主要包含高岭石、伊利石及14?粘土矿物(蒙脱石族、蛭石族矿物),部分层位含有混层粘土矿物。其种类及含量变化特征是更新世中国南方高温、多雨古气候气候条件下强化学风化作用的体现。九江、胜利、以及小梅剖面更新世红土以Si O2、Al2O3、Fe2O3为主,与其矿物组成石英、粘土矿物及铁矿物的组成特征相一致。相较上大陆地壳,中国南方更新世红土均表现出Ti O2、Fe2O3的富集与Mn O、Ca O、Na2O、K2O、P2O5的显着亏损,Si O2与Al2O3组分与UCC含量接近。九江及胜利剖面自下至上化学风化强度逐渐减弱,而小梅剖面则自下至上逐渐增强。A-CN-K三角图显示,相较西北干旱地区风成沉积物中国南方红土化学风化程度高、脱K富Al特征显着,且化学风化程度高与剖面纬度呈负相关关系。微量、稀土元素元素配分模式与与上大陆地壳、后太古代平均页岩及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相似,指示红土沉积物是上地壳风化剥蚀物经充分混合后沉积的结果。九江、胜利、小梅剖面红土的稳定主量特征比(Si O2/Ti O2-Ti O2/Al2O3、Si O2/Al2O3-Ti O2/Al2O3)、微量元素特征比(La/Nb-Th/Nb、Zr/Nb-Hf/Nb、Y/Nb-Zr/Hf、Ti/Nb-Al/Nb、Zr/Ti*10-2-Zr/Al*10-3、Y/Al*10-3-Zr/Al*10-3)及δEu-La N/Yb N、Gd N/Yb NLa N/Sm N等判别结果,与秦岭南麓上白川黄土、北麓洛川黄土及西宁黄土存在明显差异;稀土元素判别函数DF显示红土与长江流域沉积物的相关性大于西北黄土-古土壤;Nd同位素比值不随化学风化程度差异而发生变化,Sr同位素在高CIA情况下可因沉积物粘粒级组分的吸附作用而略微富集。九江、胜利及小梅红土剖面中不同层位样品同位素比值变异系数极小,反映不同剖面红土内部各层位物质来源一致。相较洛川黄土沉积物,中国南方红土具有较高的87Sr/86Sr及147Sm/144Nd值,且胜利、九江剖面143Nd/144Nd特征与长江沉积物相似,而小梅红土143Nd/144Nd特征与珠江沉积物相似。指示红土沉积物母质来源不同于洛川黄土-古土壤沉积物,而可能分别是长江及珠江流域内上地壳风化产物沉积的结果。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九江剖面红土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39-174 Ma(始新世-中侏罗世)、174-363 Ma(中侏罗世-石炭纪)、389-530 Ma(中泥盆世-寒武纪)、676-1000Ma(新元古代)及1818-2248 Ma(古元古代);胜利剖面红土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174-233 Ma(中早侏罗世-中三叠世)、234-351 Ma(中三叠世-石炭纪)、390-508 Ma(中泥盆世-中寒武世)、700-860 Ma(华南纪-晚青白口纪)、866-1000 Ma(青白口纪)、1750-2000 Ma及2350-2500 Ma(古元古代);小梅剖面红土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230-300 Ma(中三叠世-二叠纪)、320-400 Ma(早石炭世-中泥盆世)、400-500 Ma(中泥盆世-晚寒武世)及500-3200 Ma(中寒武世-前寒武纪);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42-180 Ma(始新世-早侏罗世末期)、180-320 Ma(早侏罗世-晚石炭世)、380-510 Ma(晚泥盆世-中寒武世)及520-2890 Ma(早寒武世-中太古代)。绝大多数锆石均具有岩浆弧或造山带相关的稀土元素特征。洛川黄土与古土壤碎屑锆石年龄群分布一致,但概率强度存在细微差异,总体表现出显着的来源于青藏高原北部及柴达木盆地的物源特征,但与胜利、九江、小梅红土的同层位碎屑锆石年龄模式具有显着差异,反映其沉积物来源不同。胜利与九江红土锆石年龄模式组成复杂并具有一定相似性,而小梅红土锆石年龄组成则相对简单。通过与长江流域内各地块出露岩石及现在长江沉积物的锆石U-Pb年龄谱对比,胜利红土的沉积可能接受了长江上游昌都地块、松潘-甘孜褶皱带及扬子地块西缘上大陆地壳岩层的风化产物;随着长江自西向东的发育,扬子板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华夏板块物质随流水或短距离风力作用的加入,使得九江红土在继承胜利红土锆石年龄特征的情况下也产生了部分差异。峨眉山玄武岩省作为主要源区,为广西百色右江地区广泛出露的晚二叠-中三叠系碎屑岩提供了260 Ma的锆石来源;区域内印支运动的发育导致华南克拉通东南部具有的极强360-500 Ma、较弱200-270 Ma年龄群的碎屑物,也加入了百色右江地区早-中三叠系陆源碎屑岩的沉积。小梅红土碎屑锆石U-Pb年龄及稀土元素特征与区域内晚二叠-中三叠系碎屑岩锆石特征相一致,指示其来源于右江地区上大陆地壳出露岩体的风化产物。红土沉积物是中国南方地区更新世对东亚季风气候区域性相应的特征沉积物,其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红土成土过程中以强化学风化作用为特色的中国南方更新世表生风化环境。江西九江、成都胜利及百色小梅剖面更新世红土与西北地区风成黄土-古土壤不具有物源继承关系,其形成是长江及右江流域内上大陆地壳岩体风化剥蚀的细粒沉积物经水流或风力短距离搬运后并强淋溶作用下成土的结果;中更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增加不足以携带西北干旱区物质至长江流域及右江地区沉积,其在西北部粉尘向中国南方输送过程中的载荷能力可能被高估。

宋基灵[7](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边缘黄土记录的环境演变及物源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光释光测年法及沉积特征确定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的经棚剖面为末次冰期的黄土沉积。该地区末次冰期黄土的研究资料较少,主要集中于全新世以来的研究,因此此次研究工作可以补充一些该地区末次冰期的研究资料。运用地球化学、粒度以及磁化率等方法重建该地区末次冰期的古气候演变历史以及揭示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揭示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末次冰期扩张与收缩的历史,通过Sr-Nd同位素体系对研究区黄土沉积物源进行初步探讨:1.OSL测年法确定经棚剖面为66.7-14.5ka B.P.的黄土沉积。2.通过常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经棚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经棚剖面的元素组成与黄土高原及其他地区黄土组成基本一致。3.依据OSL年龄建立经棚剖面的年代架构,结合经棚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粒度、磁化率特征,重建研究区末次冰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66.7-60.9 ka B.P.,主要以干冷为主,对应MIS4阶段;60.9-43.5ka B.P.,主要以暖湿为主,对应MIS3阶段早期,该阶段还可以分为两个较为暖湿阶段夹一弱暖湿阶段;43.5-28.9ka B.P.,以寒冷干旱气候为主,对应MIS3b阶段;28.9-23.6ka B.P.,以暖湿为主,对应MIS3a;23.6-14.5ka B.P.,以干冷为主,对应MIS2,虽然此段时期内,末次冰期盛冰期在其他地方表现为末次冰期最干冷时期,但是此地对末次冰期盛冰期的响应程度远不及黄土高原地区。4.经棚剖面黄土记录了末次冰期6次气候快速变冷事件-H事件,发生时间分别为距今1.55万年、2.2万年、2.95万年、3.95万年、4.79万年以及6.25万年,揭示了研究区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5.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在末次冰期期间经历多次扩张与收缩。在MIS4、MIS3c、MIS3b时期,两大沙地主要以活动沙丘为主,而在MIS3a、MIS2时期,主要以半固定沙丘为主。6.Sr-Nd同位素显示经棚剖面的物源区由近源区(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和远源区(阿拉善沙漠北部)组成,并揭示了研究区受西风区影响。同时,Nd同位素组成不但可以指示物源区,也对沙漠的扩张和收缩、东亚季风强度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丁新潮[8](2016)在《山东章丘黄土剖面与砣矶岛黄土剖面沉积特征的对比》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黄土堆积序列,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与深海沉积物岩芯、极地冰芯并列被称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山东地区黄土位于我国黄土分布的东部边缘,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变迁和环境演化信息,是我国黄土堆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地区黄土堆积可分为两大部分:渤海湾滨海与岛屿区和鲁中山区。其中,位于渤海湾滨海与岛屿区的庙岛群岛又称为长岛列岛,横跨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而鲁中山地北黄土堆积呈近东西向沿鲁中山地北麓坡地、河流阶地及山间盆地分布。为了深入研究山东地区黄土沉积特征并进行区域对比,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位于庙岛群岛中部的砣矶岛的砣矶II(TJII)黄土剖面和位于鲁中山地的章丘埠西(BX)黄土剖面进行研究。结合光释光年代学,应用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手段,分析了研究区黄土的粒度组成、粒度象和粒度参数特征,运用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了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运用萨胡公式对两剖面的成因进行判别,并分析了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它们之间的比值分布模式图。研究结果表明:(1)我们分别从山东章丘埠西剖面及砣矶岛砣矶II剖面共采集15个光释光年代样品。测年结果表明,在章丘埠西黄土-古土壤剖面深度50cm,110cm,210cm,310cm,410cm,510cm,610cm,760cm,960cm和1310cm处避光采集的10个光释光样品,测年结果分别为1.0±0.1,13.2±1.0ka,14.1±3.4 ka,14.4±1.5 ka,17.1±1.6 ka,19.4±2.7 ka,24.1±3.3 ka,30.0±3.5 ka,34.8±1.2 ka和39.2±1.8 ka。在砣矶岛砣矶II黄土-古土壤剖面深度60cm、180cm、280cm、380cm和480cm处避光采集的5个光释光样品,测年结果为14.4±0.4 ka,16.7±1.3 ka,20.8±1.0 ka,40.9±1.5 ka和47.9±3.7 ka。因此可判定两黄土-古土壤剖面均是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物。但是由于海面升降和大陆架的周期性出露,使庙岛群岛黄土沉积不可能堆积和保存巨厚的黄土层,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砣矶II剖面全新世黄土已被侵蚀。(2)两剖面粒度组成均是以粉砂含量为主,其中砣矶II剖面粉砂含量平均值为58.9%,埠西剖面为78.7%;砂组分是砣矶II剖面的次级组分,平均含量为32.3%,而埠西剖面次级组分为黏粒组分,平均含量为14.9%;砣矶II剖面中值粒径(Md)为43.2μm,而章丘埠西黄土Md只有19.4μm;与山东其他黄土剖面和黄土高原典型黄土进行对比,发现章丘埠西剖面粒度组成比较细,TJII剖面粒度组成比黄土高原黄土粒径还要粗。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为典型双峰分布,结合萨胡判别公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两剖面沉积物均为风成沉积物。沉积速率的变化以及粒度参数和粒度象特征反映了剖面沉积物在堆积过程中沉积环境并不稳定,剖面形成过程中沉积动力曾发生过明显改变。(3)两黄土剖面表现了相同的化学组成特征,章丘埠西剖面常量元素组成以SiO2(63.54%)、Al2O3(13.24%)、TFe2O3(4.87%)和CaO(4.54%)的百分含量最高,微量元素则是以Ba(527.25μg/g)、Zr(249.83μg/g)、Sr(173.71μg/g)、V(98.51μg/g)和Rb(98.47μg/g)为主。砣矶II剖面常量元素主要以SiO2(66.95%)、Al2O3(11.63%)、CaO(4.94%)和TFe2O3(3.76%)为主,微量元素以Ba(504.49μg/g)、Zr(443.23μg/g)、Sr(216.78μg/g)、V(83.08μg/g)和Rb(85.98μg/g)含量最高。CIA、Na/K及A-CN-K三角模型图结果显示,章丘埠西剖面处于初等化学风化和中等化学风化程度,砣矶II剖面属于初等化学风化,风化程度比埠西剖面要低。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常量和微量元素分子比值分布模式均具有相似的规律即砣矶II剖面与其它地区典型风成沉积均有一定差异,埠西剖面与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另外,虽然同属于山东黄土沉积,但是无论在粒度组成特征还是在常量和微量元素分子比值分布模式图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山东庙岛群岛和鲁中山地黄土沉积环境及物质来源的差异性,同时说明了山东黄土沉积环境与物质来源的复杂性。据此我们推测,砣矶II黄土-古土壤剖面以近源为主,而章丘埠西黄土-古土壤剖面物质来源比较复杂,远源为主,还有可能掺杂远源粉尘的二次搬运物质。(4)根据剖面末次冰期地层的组合特征,结合粒度中值粒径、环境敏感组分、SiO2/Al2O3、TFe2O3、Rb/Sr和Ba/Sr等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章丘埠西黄土-古土壤剖面与SPECMAP时间表几乎相同,MIS2阶段气候干冷,MIS3阶段分为3a(46.3655.48 ka)较为温湿,3b(30.0446.36ka)干冷,3c(24.4730.04ka)温湿三个阶段,具明显的D-O旋回,剖面指示的气候波动与全球气候波动具有一致性。庙岛群岛砣矶II黄土-古土壤剖面与SPECMAP时间表可以对应,MIS3阶段也经历了暖湿冷干暖湿的气候旋回,但是MIS2阶段明显经历了两次气候回暖,该剖面受到区域环境影响较明显。两剖面具有较好的对应说明山东地区大的气候环境背景基本一致。造成两剖面沉积特征差异的一方面是由于物质来源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砣矶II剖面受到海-陆-气相互作用,沉积环境比较复杂。

彭莎莎[9](2014)在《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甘肃会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处于东亚季风、印度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的交汇部位,是研究大气环流交互控制之下的古环境演化及其与高原隆升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次研究在会宁地区选择一典型风成黄土剖面,利用其磁化率各向异性探讨中更新世以来区域大气环流演化,并结合典型样品的地球化学和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分析黄土物源区变化特征,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会宁黄土磁性矿物以磁铁矿和/或磁赤铁矿为主,同时含有少量赤铁矿或针铁矿。压实作用和风化成壤未对会宁黄土磁组构产生显着影响,其磁组构反映了母质的原生组构特征。磁面理和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在~400ka开始减小,并且波动幅度增大,表明彼时大气环流稳定性变差;随后,在~300ka磁化率椭球体长轴偏角的优势方向从NW-SE向转为近W-E向,指示近地面主导风向也发生相应变化,推测该时段会宁地区大气环流发生重大调整。会宁黄土化学风化处于斜长石风化阶段,尚未进入钾长石分解阶段。常量与微量示踪元素特征显示,会宁黄土至少有内陆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两个主要物源区,并且~300ka之前的黄土可能主要来自内陆干旱戈壁沙漠区;~300ka之后黄土中青藏高原物源区的贡献有所增加。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显示会宁黄土既有来自内陆干旱沙漠区的粉尘,也有来源于青藏高原冰川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并且在~300ka之后的黄土中典型冰川作用微形态特征出现频率比之前的黄土高约10-25%,意味着~300ka之后的黄土中来自青藏高原的成分所占比重增加。青藏高原隆升一方面加强了高原季风环流,改变了会宁地区近地面主导风向;另一方面导致山岳冰川扩张,岩石风化剥蚀速率加快,为高原周边地区的风尘堆积提供了充足的细颗粒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可能是影响会宁地区~300ka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胡亚萍[10](2014)在《赣北区域性风沙—风尘堆积体系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末次冰期赣北鄱阳湖地区广泛存在的风沙-风尘堆积,是对全球处在冰期气候条件下,冬季风加强、全球海面大幅度降低,造成河谷漫滩大面积出露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响应;具有与北方沙漠-黄土堆积相类似的风沙-风尘堆积体系,风成砂山-下蜀黄土堆积体系。但因其纬度偏低,作为搬运动力的冬季风明显小于北方地区,且物源区范围狭小,所以其风沙-风尘体系规模远不及北方沙漠-黄土堆积大,并且由于沙源地是线状的,并受局部地貌限制,本地的风沙-风尘堆积系统,往往被分割成了多个相对较为独立的子系统。论文在野外考察基础上于鄱阳湖西南缘、赣江下游西侧,沿着现代冬季风的方向(NE15°30°)布置的9个沉积剖面(包括赣江河漫滩、砂山和下蜀土剖面),即厚田-打鼓岭断面展开的。本文只关注各剖面上部黄棕色下蜀土(年代为末次冰期以来),对下部网纹红土暂不涉及。涉及样品共65个。本研究主要是应用沉积学(主要为粒度)和地球化学手段,分析研究区样品的粒度特征、全样样品常量元素特征。文章得出如下结论:(1)厚田-打鼓岭断面的粒度频数曲线表示,从北至南,粒度逐渐变细,细颗粒峰逐渐增大,而粗颗粒峰逐渐萎缩;并于断面末端发现存在黄粘土。从空间分布规律来看,沿着冬季风方向,沉积相从砂砂黄土粘黄土黄粘土等的沉积相过渡过程中样品粒度各指标均具有良好的对数函数相关性。且从北而南表现出的这种规律变化的趋势,在20km的范围之内,变化最为剧烈,之后渐趋平稳。(2)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厚田-打鼓岭断面沉积物富集与亏损元素表现一致。沿着冬季风风向风化强度由中等风化向强烈风化程度变化。元素比值的明显渐变现象指示这两种沉积地层的风成特点,同时也指示出赣北鄱阳湖区域的砂山砂、下蜀土可能为近源堆积,同为上风方向的赣江河谷漫滩沉积物质。(3)厚田-打鼓岭地区的这种风沙-风尘堆积体系同为末次冰期后的产物,其形成机制为:赣江河谷、漫滩在强劲的区域冬季风的作用下,粗颗粒物质在下风方向上就近堆积形成砂山,而细颗粒物质则在风力作用下搬运到更远的地方堆积的结果。

二、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度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度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过渡带靖边地区全新世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年代学特征
    2.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 讨 论
    3.1 化学风化程度
    3.2 全新世古气候定量重建
    3.3 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4 结 语

(2)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川西黄土的研究现状
        1.2.1 黄土分布特征
        1.2.2 黄土地层年代学研究
        1.2.3 黄土沉积物的成因与物源研究
        1.2.4 黄土沉积物的古气候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
    2.3 岩浆岩
    2.4 构造
    2.5 剖面概况与样品实验分析方法
        2.5.1 剖面概况
        2.5.2 样品实验分析方法
第3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与分布特征
    3.1 黄土粒度分析常用指标
    3.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
        3.2.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基本特征
        3.2.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组成特征
    3.3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参数
        3.3.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粒度特征参数
        3.3.2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判别分析
第4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4.1 黄土沉积物中主要组成矿物的形成条件及意义
    4.2 扫描电镜下粘土矿物的微观形貌特征
    4.3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矿物特征
        4.3.1 黄土沉积物全岩矿物特征
        4.3.2 黄土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4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矿物定量分析及其参数变化特征
    4.5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矿物相对含量对物源的指示
第5章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5.1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
    5.2 常量元素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5.3 常量元素对物源指示意义
    5.4 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5.5 汶川-茂县地区黄土的潜在物源区推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哈尔滨黄土物质组成及其对粉尘物源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矿物学粒度分析
        1.2.2 元素地球化学
        1.2.3 同位素地球化学
        1.2.4 东北黄土研究进展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粒度分析
        2.2.2 元素地球化学
        2.2.3 Sr-Nd同位素比值
第3章 哈尔滨黄土粒度组成
    3.1 黄土粒度组成
    3.2 黄土粒度参数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黄土地球化学组成
    4.1 元素地球化学祖成
        4.1.1 常量元素组成
        4.1.2 微量元素组成
        4.1.3 稀土元素组成(REE)
    4.2 Sr-Nd同位素组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黄土化学风化和再循环特征
    5.1 化学风化
    5.2 成熟度及沉积再循环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黄土的物源探讨
    6.1 粒度对物源的指示
    6.2 元素地球化学对物源的指示
    6.3 数字统计分析结果对物源的指示
    6.4 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对物源的指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国沙漠元素地球化学区域特征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
3 结果
    3.1 中国沙漠和戈壁常量元素特征
    3.2 中国沙漠常量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3.3 中国沙漠常量元素的变化规律
4 讨论
    4.1 中国沙漠和戈壁常量元素分区
    4.2 控制中国沙漠常量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4.3 沙漠常量元素组成对黄土物源的启示
5 结论

(5)风成沉积地层化学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量元素氧化物的分布特征
    2.2 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特征
3 讨论
    3.1 常量元素含量及比值变化的气候意义
    3.2 常量元素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4 结论

(6)中国南方更新世红土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物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国南方红土的研究现状
        1.2.1 红土地层年代学研究
        1.2.2 红土沉积物的古气候研究
        1.2.3 红土沉积物的成因及物源研究
        1.2.4 红土沉积物的网纹化研究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1.7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矿物组成分析
    2.2 地球化学分析
    2.3 Sm/Nd、Rb/Sr同位素分析
    2.4 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
第三章 江西九江红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判别
    3.1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3.2 红土沉积物的矿物组成
        3.2.1 非粘土矿物
        3.2.2 粘土矿物
    3.3 红土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Sm/Nd-Rb/Sr同位素特征
        3.3.1 红土沉积物的主量元素组成
        3.3.2 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3.3.3 红土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3.3.4 红土Sm/Nd-Rb/Sr同位素组成
    3.4 红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3.4.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4.2 碎屑锆石微量元素
第四章 成都平原胜利红土沉积物的特征及物源判别
    4.1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4.2 红土沉积物的矿物组成
        4.2.1 非粘土矿物
        4.2.2 粘土矿物
    4.3 红土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Sm/Nd-Rb/Sr同位素特征
        4.3.1 红土沉积物的主量元素组成
        4.3.2 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4.3.3 红土沉积物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4.3.4 红土沉积物的Sm/Nd-Rb/Sr同位素组成
    4.4 红土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4.4.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4.4.2 碎屑锆石微量元素
第五章 广西百色小梅红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判别
    5.1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5.2 红土沉积物的矿物组成
        5.2.1 非粘土矿物
        5.2.2 粘土矿物
    5.3 红土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Sm/Nd-Rb/Sr同位素特征
        5.3.1 红土沉积物的主量元素组成
        5.3.2 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5.3.3 红土沉积物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5.3.4 红土沉积物的Sm/Nd-Rb/Sr同位素组成
    5.4 红土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5.4.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5.4.2 碎屑锆石微量元素
第六章 中国南方更新世红土的特征对比及其与北方黄土-古土壤的物源关系
    6.1 典型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物特征
        6.1.1 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简介
        6.1.2 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矿物组成
        6.1.3 黄土-古土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6.2 更新世中国南方红土与西北黄土-古土壤化学风化强度对比
    6.3 中国南方更新世红土物源判别
        6.3.1 地球化学元素对比
        6.3.2 Sm/Nd-Rb/Sr同位素示踪
        6.3.3 碎屑锆石U-Pb年龄概率模式对比
    6.4 红土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6.4.1 长江流域红土碎屑锆石特征
        6.4.2 右江流域百色红土碎屑锆石特征
    6.5 东亚冬季风对中国南方红土沉积物的影响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数据附表

(7)浑善达克沙地边缘黄土记录的环境演变及物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中国黄土研究现状
        1.1.2 沙漠-黄土边界带研究现状
        1.1.3 赤峰黄土研究现状
        1.1.4 研究区研究现状
        1.1.5 黄土物源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光释光测年法
        1.4.2 黄土地球化学指标及环境意义
        1.4.3 Sr-Nd同位素指标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1.4.4 粒度与磁化率测试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量
        1.5.1 技术路线
        1.5.2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表土分布特征
        2.1.5 植被分布特征
    2.2 区域第四系特征
    2.3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地层剖面与样品采集
    3.1 地层剖面描述
    3.2 样品采集
    3.3 区域地层对比
第四章 古气候代用指标特征及对比分析
    4.1 剖面年代框架的建立
    4.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分析
        4.2.1 常微量元素特征及对比分析
        4.2.2 稀土元素特征及对比分析
    4.3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粒度与磁化率特征及对比分析
        4.4.1 粒度特征
        4.4.2 磁化率特征
        4.4.3 与黄土高原地区粒度及磁化率对比
第五章 经棚剖面揭示的环境演变与沙漠演化历史
    5.1 经棚剖面揭示的末次冰期环境演变
    5.2 经棚剖面揭示的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
    5.3 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末次冰期演化历史
第六章 稀土元素及Sr-Nd同位素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6.1 稀土元素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6.2 Sr-Nd同位素体系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山东章丘黄土剖面与砣矶岛黄土剖面沉积特征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粒度特征研究
        1.2.2 地球化学元素研究
        1.2.3 光释光测年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剖面位置及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粒度分析
        2.2.2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2.2.3 光释光年代分析
3 山东章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
    3.1 章丘剖面光释光年代序列
    3.2 章丘剖面粒度特征
        3.2.1 粒度组成特征
        3.2.2 粒度象特征
        3.2.3 粒度参数特征
        3.2.4 沉积环境判别
    3.3 章丘剖面化学地球元素特征
        3.3.1 常量元素元素特征
        3.3.2 章丘剖面微量元素特征
    3.4 章丘剖面沉积特征
4 山东砣矶岛黄土剖面沉积特征
    4.1 砣矶岛剖面光释光年代序列
    4.2 砣矶岛剖面粒度特征
        4.2.1 粒度组成特征
        4.2.2 粒度参数特征
        4.2.3 粒度象特征
        4.2.4 沉积环境判别
    4.3 砣矶岛剖面化学地球元素特征
        4.3.1 常量元素的特征
        4.3.2 微量元素的特征
    4.4 砣矶岛剖面沉积特征
5 剖面沉积特征对比及环境意义
    5.1 章丘剖面所揭示的古环境意义
    5.2 砣矶岛剖面所揭示的古环境意义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课题
致谢

(9)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研究现状
    2.1 形成时代
    2.2 物源
    2.3 古气候指标研究
        2.3.1 环境磁学
        2.3.2 粒度
        2.3.3 地球化学
        2.3.4 磁组构
    2.4 古气候与全球变化
        2.4.1 沙漠演化
        2.4.2 高分辨率季风演化与气候不稳定性
        2.4.3 古气候、古环境记录研究
    2.5 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与讨论
        2.5.1 环境指标的指示意义
        2.5.2 青藏高原对研究区黄土沉积环境的影响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剖面位置及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2 实验方法
        3.2.1 磁学性质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石英颗粒电镜扫描
4 会宁剖面黄土磁组构特征及其揭示的大气环流变化
    4.1 风尘堆积磁组构的研究
    4.2 会宁剖面黄土的岩石磁学
        4.2.1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和反向场退磁曲线
        4.2.2 磁滞回线
    4.3 会宁剖面黄土的磁组构参数特征
    4.4 会宁剖面黄土磁组构的可能影响因素及其揭示的大气环流变化
    4.5 小结
5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意义
    5.1 风尘堆积地球化学在古气候和物源研究中的应用
    5.2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5.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5.4 小结
6 会宁剖面黄土石英颗粒表面形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意义
7 会宁地区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分析与讨论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10)赣北区域性风沙—风尘堆积体系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我国北方风成黄土沉积研究现状
    1.2 长江中下游地区风尘沉积研究现状
        1.2.1 长江中下游地区风成砂研究
        1.2.2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研究
    1.3 中国黄土环境指标研究现状
        1.3.1 粒度指标
        1.3.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1.4 选题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剖面描述与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2.3.1 粒度测试
        2.3.2 元素测试-X 荧光光谱分析
        2.3.3 数据分析方法
3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1 粒度组成及南北向分布特征
    3.2 粒度参数特征分析
    3.3 小结
4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1 常量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2 化学风化强度
    4.3 物源指示意义
    4.4 小结
5 讨论
6 结论
7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度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过渡带靖边地区全新世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王攀,董秋瑶,巩雪娇,陈洪云,宋超,郭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0(05)
  • [2]汶川-茂县地区黄土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研究[D]. 杨文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哈尔滨黄土物质组成及其对粉尘物源的指示[D]. 杜慧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国沙漠元素地球化学区域特征及其对黄土物源的指示意义[J]. 赵万苍,刘连文,陈骏,季峻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9)
  • [5]风成沉积地层化学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J]. 李想,苏志珠,韩瑞,柳苗苗,梁爱民,张彩霞. 冰川冻土, 2019(03)
  • [6]中国南方更新世红土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物源研究[D]. 程峰.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7]浑善达克沙地边缘黄土记录的环境演变及物源探讨[D]. 宋基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8]山东章丘黄土剖面与砣矶岛黄土剖面沉积特征的对比[D]. 丁新潮.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9]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D]. 彭莎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10]赣北区域性风沙—风尘堆积体系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 胡亚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风尘堆积中SiO_2/Al_2O_3值与粒径的关系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指示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