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篇预防医学论文站在SARS防治一线

71篇预防医学论文站在SARS防治一线

一、71篇预防医学论文站在防治SARS前哨(论文文献综述)

何沐阳[1](2021)在《江苏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52-1959)》文中研究表明

郁蕾[2](2021)在《主流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之嬗变 ——以《人民日报》针对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人民日报》针对2003年非典疫情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研究对象,将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检索和收集到的报道样本在类目建构后进行分类、整理。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及对比研究法对样本进行分析与总结。本文经由对不同时代下主流媒体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比分析,以期归纳出时代变迁下我国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时呈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的变化及其特点,进而在现存研究文献下作出进一步补充。同时,梳理二十世纪以来我国主流媒体的两次重大战“疫”报道事迹,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此后我国各级媒体战”疫“报道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推动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好地发挥传递信息、回应关切、引导舆论、安定人心和服务大局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报道形式上,第一,《人民日报》非典时期报道滞后,在疫情中后期报道密集紧凑;而新冠肺炎时期报道较为及时,日报道量较之变化平缓。第二,非典时期报道版面分布杂乱;新冠肺炎时期版面层次分明,且要闻版占据报道总量的一半以上。第三,非典时期以短小精悍的消息报道为主;新冠肺炎时期注重运用新闻评论及通讯体裁,报道细致深入。第四,非典期间十分重视图片新闻报道,图片新闻报道总量大,占比高;新冠肺炎时期更重视报道配图,注重政策及疫情发展的文字解读和思想宣传。在报道内容上,第一,《人民日报》针对非典时期的报道中,经济报道较为突出;而新冠肺炎时期尤其重视外交报道。第二,非典时期以事实性报道为重,重在传达事实信息;新冠肺炎时期以意识报道为主,重在开展思想宣传。第三,非典时期更注重正面宣传报道;新冠肺炎时期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同时,整体报道倾向较为客观中立。第四,非典时期重视官方信息,政府机构为主要消息来源;新冠肺炎时期信息来源更为均衡。第五,《人民日报》针对非典疫情的报道中引语占比较低,且多以间接引语为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引语占比较高,且多使用直接引语。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经过近20年间国内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主流媒体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报道理念呈现从“官本位”到“事本位”、“人本位”的转变;在报道反应上,从“时宜性”到时效性转变;在报道内容上从更注重事实报道到以思想价值传递为重,且更加注重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阶段科学设置议程。

马越[3](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提出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孔岩[4](2021)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临床价值的分析》文中提出背景2021年CA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例)已超过肺癌(220万例)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临床上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高达90%,但早期癌症多无症状,因此对我国女性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是基于对病灶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的硬度评价,可以定量判断病变硬度,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WE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准确率、降低手术(或穿刺)活检率,是可选的优秀检查方法。目的对剪切波弹性成像各项指标(Emax、Emean、Eratio)的诊断效能进行优选排序。探究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和二维超声各项指标与乳腺结节部分病理特征及恶性结节分子分型关系。方法以2016年至2020年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同时行超声检查和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结节患者(良性、恶性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结节病理结果(包含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恶性结节组患者的年龄、结节最大直径和SWE参数均显着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恶性结节存在有更高比例的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存在点状钙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Emax、Emean、Eratio三个SWE参数绘制ROC曲线,Emax AUC=0.989,灵敏度=98.0%,特异度=98.0%;Emean AUC=0.967,灵敏度=88.0%,特异度=96.0%;Eratio AUC=0.968,灵敏度=90.0%,特异度=99.0%。以Emax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提示其预测效果最好。3、ER阴性患者的Eratio值大于ER阳性者,ER阴性患者有更高的比例的人存在点状钙化和淋巴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患者有更高的比例的人结节形态不规则、存在点状钙化和淋巴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患者的结节最大直径和Eratio值大于Her-2阴性患者,Her-2阳性患者有更高的比例的人存在点状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患者的结节最大直径值大于Ki-67低表达者,Ki-67高表达患者有更高的比例的人存在点状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like型、Luminal B-like型、Her-2阳性(HR阳性)型、Her-2阳性(HR阴性)型、Basal-like型,五型结节的直径、Emax、Erati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ean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11)。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方面有较好的准确性,以Emax值诊断效能较好,参数Emax同恶性结节分子分型相关。该研究为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及预后提供一些初步的参考。

林进龙[5](2020)在《21世纪初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新冠疫情暴发敲响警钟,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如临大考。以中国知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2001-2020年465篇主题为"公共卫生体系"的文献为分析样本进行计量分析,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体系研究提供镜鉴。研究发现,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研究外延不断拓宽,围绕公共卫生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财政绩效评价主题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应激反应模式和研究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内生发展动力相对不足。最后从公共卫生政策设计、学科交叉研究进路、转变既有研究范式、提升微观公共卫生体系韧性等方面就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思考。

王艺璇[6](2020)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草案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但随着医疗技术、经济水平以及患者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生存期延长,因此其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关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重要的、常见的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预防行为是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重要的、可控制的因素。基于此,本课题组成员前期基于循证,通过成立指南制定小组、深入探讨并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及医护人员关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执行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循证方法(Meta分析、系统评价、整合相关指南资源分析)整合现有的最佳证据形成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草案。为了进一步验证和评价指南草案的可行性和质量,本研究根据指南草案展开临床试验验证和指南评审,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形成指南终稿。目的根据临床实践指南构建的步骤,对课题组前期构建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草案进行可应用性调研、预试验和指南评审,逐步修改及完善指南草案,形成指南终稿。旨在为乳腺癌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可行的、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淋巴水肿行为指导,以期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帮助患者改善其生命质量。方法1.可应用性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安徽省十所三甲医院乳腺肿瘤相关科室的乳腺癌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草案中的22个方面推荐意见的建议;2.预试验:对根据可应用性调研结果修改后的指南草案展开预试验,采用随机对照预试验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82名,干预组40名,对照组42名。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本指南草案健康教育及常规乳腺癌术后健康教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12个月后,评价本指南在实际临床运用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了解患者对指南的接受性和依从性,并根据预试验结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指南,为下一步专家评审提供依据;3.指南评审及终稿形成:根据可应用性调研、预试验结果修改本指南草案后,采用问卷调查法,邀请4名专家进行内部评审,7名专家及2名乳腺癌患者进行外部评审。运用临床实践指南评估系统II,对根据可应用性调研结果、预试验结果及修改的指南草案进行评估;指南小组成员通过召开课题组会议,对构建本指南过程中需要修改和完善的部分进行讨论和决议,最终形成《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结果1.可应用性问卷调研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7份,医护人员对本指南草案中推荐意见的评价较好,但对部分推荐意见提出修改意见,将如“筛查的时间向淋巴水肿保健师咨询”修改为“筛查时间向专业医生咨询”,“避免患肢(术侧肢体)测量血压”修改为“避免患肢(术侧肢体)测量血压,对于双侧乳腺癌或健侧置入PICC管患者,避免循环不良的患肢测量血压”,“要非常小心地剃除您无法直接看到或没有感觉的部位,要直接能看到或者通过镜子观察您的动作”修改为“当剃除你没有感觉或无法直接看到部位,尽量请他人帮助,自己操作时要非常小心,要直接能看到或者通过镜子观察你在做什么”等。同时,调查20例乳腺癌患者的结果显示,由于相关者知识水平和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认知水平较低,患者不能有效地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预试验:随机对照预试验结果显示,干预后12个月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淋巴水肿发生率和淋巴水肿风险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淋巴水肿预防行为问卷得分、生命质量问卷总分及各部分得分高于对照。两组患者的淋巴水肿发生率、淋巴水肿发生风险、淋巴水肿预防行为问卷得分、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部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3.指南评审:评审专家及相关利益者根据临床实践指南评估系统II进行内部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专家认为本指南整体质量较好,其中3名专家同意推荐使用,1名专家同意修改后推荐,但也对其中需要的修改部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为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合并指南中属于相同方面的推荐意见、修改“淋巴水肿保健师”为“淋巴水肿保健师或主治医师、主管护师”、提供指南更新步骤的方法、补充功能锻炼具体方法等;根据内部评审结果再次修改指南草案后,相关专家及乳腺癌患者进行外部评审,结果显示本指南质量较高,其中6名同意推荐使用,3名同意修改后推荐。指南小组成员根据可应用性调研、预试验、指南评审结果讨论并决议,形成《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终稿。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依据临床实践指南构建步骤,最终形成《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具有较好的可行性、适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可帮助乳腺癌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做出恰当的处理。

刘洁[7](2019)在《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研究(192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对1927年到1937年间民国乡村卫生建设进行研究。把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卫生状况的不同反应和应对策略相联系,促使人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选择人民卫生观的正确性和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建国后中共实行的卫生政策的重大意义,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文章以时间为主线,围绕乡村卫生问题展开论述,除绪论外,主体部分涵盖五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乡村卫生建设开展的背景,从民国以前乡村卫生组织无相应制度、晚清以来卫生体制改革的渗透影响和民国初期对医药卫生存在巨大需求三方面展开。第二章探讨了民国时期乡村卫生组织的发展历程,主要从乡村卫生建设的开端、发展与中辍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阐述乡村卫生建设开展的具体活动。从推行医疗诊治、预防法定传染病、改进环境卫生、推行卫生教育、举办学校卫生、注重妇婴卫生与卫生宣传以及家庭卫生、节制生育、禁烟禁毒等方面分章节进行论述。第四章论述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的成效及不足。首先从医疗环境有了改进、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预防、不良卫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纠正等三方面介绍了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其次从乡村民众的认识水平、人才的短缺、凋敝的经济状况、政治制度不健全、地域方面的差异以及国民政府狭隘的阶级立场等六方面解释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工作的不足。第五章介绍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的当代价值。从“公医”制度到合作医疗、巡回医疗送医下乡活动的拓展延伸、三级医疗保健制度从实验性质到全面推广、启蒙性卫生运动到全国卫生运动的开展等四个方面,论证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深刻理解共产党的卫生建设模式。立足当前,回望历史,本文尝试将民国时期的乡村卫生建设的理论及实践置于整个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审视,梳理和挖掘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与内在意蕴,通过建国前后国共两党乡村卫生建设成效的对比,进一步认识人民卫生观,从民国时期乡村医疗社会史发展历程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医疗卫生建设模式的正确性和历史必然性,为当今的卫生事业尤其是乡村卫生建设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罗跃全[8](2018)在《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新军事变革冲击了传统的军事理念和军事安全观念,未来战争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新材料等会聚发展并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得新边疆、高边疆、生物微边疆成为新的主权概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面对新军事变革和新技术革命这一发展浪潮,我国安全风险呈累积态势。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加快陆军转型发展。战争形态的改变和陆军职能任务的深化拓展,对战斗力生成转化模式提出了全新命题,使得担负战斗力维护任务的军队卫勤从幕后走向台前,对卫勤建设在为战斗力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和效能性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大挑战。卫勤建设理念也在发生转型,由伤亡可承受性向“低伤亡”甚至“零伤亡”方向发展,战救技术由保“命”向保功能、保生活质量等“全健康”方面发展。随着未来高技术战争可以实现对致伤手段、打击范围、毁伤程度等多因素的可控,卫勤任务也将从救治能力向战斗力的提升及预先保护等方面转变,向有利于提高、更新战斗力保障机制发展。如何在新一轮变革中实现卫勤保全效能最大化是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全新作战理论和医学科技发展背景下“卫勤保全”思想的深化拓展,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指导卫勤实战化建设,提高战救技术的发展突破和有效运用。陆军师级医院是我军卫勤体系中的核心力量,是执行我军战救、教学、训练、医疗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多样化任务的主要平台,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处于卫勤要素涵盖最全的关键节点,是全面实践和发展卫勤保全理论的理想切入点。课题着眼陆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与任务,探索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为实现实战化条件下的卫勤组织指挥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本文系统运用管理学、军事学、运筹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深入分析了“卫勤保全”理论相关概念、核心内涵及应用前景,结合专家论证和建模分析,分析了卫勤保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借鉴引用军事建模中“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计建设实战化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开展能力体系建设实践并通过开展联合作战军事演训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卫勤实践进行建设效果的实证研究,最后对加强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进行了思考和展望。现状及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外军和我军卫勤建设的基本概况、相关理论和发展优势;以既往实战卫勤保障任务为对象进行个案调查与类比分析,归纳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经验和问题不足。探索新形势下,特别是现代战争条件下陆军师级医院进行卫勤保障时的时间点、伤情特点、救治要点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卫勤保全、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概念进行阐明,对卫勤保全与外军卫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对卫勤保全理论应用的新特点、新形势进行研究。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研究部分,通过情报分析、专家访谈、座谈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深入了解新时期陆军转型发展战略、职能任务拓展以及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布局。以此为基础和框架,根据广泛的文献研究情况和专家访谈意见,设计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军相关单位管理、医学、生物、军事、工程等领域的6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完成对卫勤保全理论构成要素、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核心内容的问卷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熵值法分析等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确定了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指标及权重体系。结果显示: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关系紧密、缺一不可,是推动卫勤保全改革的核心要素。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部分,以能力体系为依据,聚焦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三大领域,以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任务为牵引,运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进行资源到任务的科学配置,创新引入“卫勤蓝军”概念,指导建设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形成循序渐进、优化整合的现场急救、转运后送、综合战救、野战手术、重症监护、控制评估等虚拟仿真合成训练资源集合。综合应用医学模拟、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开展伤情不可预知的、对抗性的卫勤战救模拟训练,探索实战条件下的生理和心理适应、团队综合协作意识、复杂伤情处置技能、战救基本技能、战救思维等战救能力生成;通过“网络学习、模型操作、虚拟仿真场景演练”等手段,对机动卫勤分队进行“多任务场景仿真”的全维全程“对抗性训练”,创新“单元式、组合式、模块化”的组训模式,探索和实践满足新质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需要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依托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功能模块齐全、高度贴近实战的训练资源集合,对本单位受领的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等实战卫勤任务进行系统设计、科学组训和资源调度,形成优化的卫勤保障方案并加以模拟演练和实际运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验证能力体系建设效果并不断完善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最后,本研究站在陆军使命任务历史性拓展、科学把握战略主动以遂行未来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角度,特别是从满足陆军战斗力新生成模式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需求出发,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二是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三是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为新时期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快速向卫勤保全转型创造条件。

杨方能[9](2018)在《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研究集中在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本研究以行政法为视角,以我国特大城市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为背景,以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预防、监测、处置和危害后果恢复阶段内各项机制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总结域外国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优化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路径。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有助于健全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的治理体系;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行政权力的基本理论;有助于丰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行政法治理论;有助于特大城市政府有效监管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确保特大城市社会和谐稳定,也有助于保障特大城市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特大城市社会风险是指,在特大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由于特大城市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可能造成社会损害事件,具有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种类复杂、国际化趋势加强等特征。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主要包括政治安全风险、暴恐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公共安全风险、民生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8大类。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由市场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复合型风险治理机制。它是根据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周期所设置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监管机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本质是监管机制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规定行政权力的优先性,强调公民权利的保障,通过法律明确相关主体在风险监管过程中的权力范围和边界,并明确风险监管程序。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时应当以风险社会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而完善或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以公共利益理论、部门利益理论、综合管制理论、行政过程原理为基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阶段的各项机制,即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定级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日本东京都、美国加州以及美国纽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比例原则、效率原则、协调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坚持整体性治理,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运用行政过程理论,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进行全过程监管;以行政责任制为手段,督促各部门积极履职;注重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的差异化管理。而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调整或规范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风险预评估机制;风险预案机制;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以及物资保障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新加坡、以及日本东京都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需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建立和健全适合风险监测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平台;规范风险监测机制流程;降低监测预警的重心。优化之具体路径则包括规范或调整风险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风险信息的报送机制;风险情报合作机制;定期审查机制等方面。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阶段各项机制,即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都、新加坡城、英国伦敦等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优化,需要围绕“法治化”这一主线,以优化风险处置联动机制为抓手,以强化行政应急措施机制为支撑,通过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平台建设、配套建设,完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制依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全面提升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能力。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阶段机制,即善后恢复、调查评估、救助补偿、规划重建和心理抚慰等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可以借鉴或者吸取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以及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的经验或者教训。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危害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的原则;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原则;坚持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坚持科学统筹与资源整合原则;坚持合理规划原则。优化之总体思路则是成立恢复小组、制定和启动恢复计划、践行总体灾害恢复理念。优化之具体路径则涵盖到善后恢复机制、调查评估机制、救助补偿机制、规划重建机制和心理抚慰机制等方面。就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立法者或者监管者而言,需要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陈甜甜[10](2018)在《环境传播中的媒介动员 ——以我国雾霾事件为例(2000-2017年)》文中认为作为社会运动中的新形态,“媒介动员”深刻地影响了环境政治的整体景观。在媒介环境中,我国雾霾传播通过特有的“过程-机制”,使媒介动员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及问题。本文在“环境传播”、“媒介化社会”、“社会运动”等相关理论范畴内,对近20年间我国发生的多个雾霾事件进行过程梳理和比较研究,并结合媒介动员的变迁、机理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背景,探索当代中国环境运动中媒介动员得以实现的现实依据、行动解释框架及其限度。雾霾事件的媒介动员过程中,公众、社会精英、媒体和政府不断调整角色及互动关系,建构了新的社会动员环境。就公众、社会精英而言,两者之间身份边界模糊,在媒介动员过程中不断游离切换。社会精英由于其动员模式的专业化,使其成为公众动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动员主体,在社会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主要通过戏谑、嘲讽等负面社会心态的话语表达和“强势模因”的动员模式参与动员,进而出现了“搭便车”的群体行为以及“非理性”的公众动员。因此,公众需要通过优化动员组织以及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来呼吁理性公众动员。就媒体而言,媒体从工具性角色向话语主体身份的转变,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动员主体。新媒体主要以“戏谑讽刺”、“悲情叙事”等修辞方式参与动员,并形塑动员共意。在动员过程中,情感认同难以持久和精英话语难以聚集等因素导致动员议题不持续性,进而影响了动员效果。因此,新媒体需要通过建构新型“公共领域”,以避免公共事件议题快速更替的舆论环境问题,以此加强新媒体的动员效果。相比而言,传统媒体报道趋于媒介话语治理模式,致使社会动员作用有限。在动员过程中,传统媒体常以“策略性框架”方式参与动员,由于其所建构的议题往往偏离核心动员诉求,致使公众动员诉求难以准确实现,进而削弱动员效果。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将各动员主体框架进行良性整合,进而优化社会动员框架并提高媒介动员效果。就政府而言,政府在动员客体到动员主体再到治理主体的身份转变过程中,常常以“政府象征性姿态”的动员模式参与动员,使政府动员趋于了常规化、法规化。同时,在“政治空档期”、“精英不稳定”的双重社会背景下,政府通常以“自我言说”的话语模式来泛化环境风险议题,以规避自我风险责任。在动员过程中,政府与公众缺乏互动导致了“反话语空间”的形成,治霾政策实施的不同步强化了政治同盟的内部冲突,进而削弱动员效果。鉴于此,政府需要强化国家自主性、培养新的中间阶层、均衡环境风险责任,以此促进各舆情场域共振,进而达成基本共识,使之重塑社会、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良性话语空间。基于此,全文由绪论和六章节构成。绪论部分在阐述我国雾霾问题现状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作出总体性介绍。正文部分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2000-2017年我国主要雾霾事件的梳理,将雾霾议题的出现、形成、转变、强化及突变的整个过程进行描述,力图完整的呈现我国雾霾议题的整个发展过程。二是以媒介动员主体为线索,通过对雾霾议题建构过程中各话语主体的表现及影响作用的阐述,较为完整的勾勒出我国环境传播的语境及其特征。第六章在前五章雾霾事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动员”的变迁、机理及未来进行总结。

二、71篇预防医学论文站在防治SARS前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1篇预防医学论文站在防治SARS前哨(论文提纲范文)

(2)主流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之嬗变 ——以《人民日报》针对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国内研究现状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 内容分析法
        (二) 比较分析法
    三、样本选择
        (一) 非典时期样本选取
        (二) 新冠肺炎时期样本选取
        (三) 两个阶段分时期节点选择
    四、类目建构
第三章 非典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形式比较
    第一节 报道数量与报道版面
        (一) 报道数量:非典报道量峰值明显;新冠肺炎报道量较之变化平缓
        (二) 报道版面:非典版面分布杂乱;新冠版面层次分明
    第二节 报道体裁与报道篇幅
        (一) 报道体裁:非典消息体裁为主;新冠注重新闻评论
        (二) 报道篇幅:非典报道短小精悍;新冠肺炎报道细致深入
    第三节 报道图片:非典重视图片新闻报道;新冠重视报道配图
第四章 非典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文本内容比较
    第一节 报道领域和报道主题
        (一) 报道领域:非典经济报道突出;新冠外交报道为重
        (二) 报道主题:非典以事实报道为重;新冠以意识报道为主
    第二节 报道倾向:非典更注重正面宣传;新冠较为客观中立
    第三节 新闻信源和报道引语
        (一) 新闻信源:非典注重官方信息;新冠信息来源更均衡
        (二) 报道引语:非典多使用间接引语;新冠多使用直接引语
第五章 非典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对比总结
    一、“官本位”到“事本位”、“人本位”
    二、“时宜性”到时效性
    三、兼顾事实报道和舆论引导
    四、分阶段科学设置议程
结语
参考文献

(3)《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2.3.2 援华工作情况
    2.4 “圣保罗”的皈依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3.1.3 SCC编撰特色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3.2.4 SCC事业的扩张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5.2.1 跨文化比较法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本章小结
结论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乳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临床价值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技术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21世纪初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研究设计
    1.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发现
    1. 文献量变化趋势
    2. 学科分布
    3.合作情况
    4. 主要期刊
    5. 文献省际分布
    6. 研究主题
四、总结与展望
    1. 研究不足
    2.深化方向

(6)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草案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相关概念定义
    四、研究内容
    五、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草案的可应用性调研
    一、研究的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及研究启示
第三章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草案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及研究启示
第四章 指南评审及定稿
    一、研究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及研究启示
    五、指南终稿形成
第五章 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性
    四、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干预指导手册
附件2 伦理委员会论证报告
附件3 初版《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附件4 终版《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附件5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推荐意见
附件6 个人简介
附件7 致谢
综述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学术回顾与反思
        (一)学术回顾
        (二)学术反思
    四、史料准备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展乡村卫生建设的背景
    第一节 民国以前乡村卫生无相应制度
        一、清末以前地方卫生无相关制度
        二、清末至1927年地方卫生机关的发展
    第二节 晚清以来卫生体制改革的渗透影响
        一、孙中山劝告中国人“诚中形外”
        二、毛泽东近代科学卫生思想萌芽
    第三节 民国时期乡村对医药卫生有需求
        一、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卫生状况差
        二、社会力量积极反应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的开端
        一、乡村卫生运动的发起
        二、医学团体组织的涌现
        三、国民政府的参与支持
        四、中共边区卫生体系的创建
    第二节 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乡村卫生行政机关设立概况
        二、民国乡村卫生机关总体情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开展的具体活动
    第一节 推行医疗诊治
        一、各实验区医疗诊治概况
        二、实行免费看病制度
    第二节 预防法定传染病
        一、各实验区预防注射概况
        二、法定传染病防控特征及效果
    第三节 改进环境卫生
        一、各试验区卫生改良概况
        二、各试验区卫生调查工作概况
    第四节 推行卫生教育
        一、对实验区民众进行卫生教育
        二、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卫生教育
    第五节 举办学校卫生与妇婴卫生
        一、举办学校卫生
        二、注重妇婴卫生
    第六节 卫生宣传
    第七节 其他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第一节 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医疗条件有了改进
        二、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预防
        三、民众不良卫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矫正
    第二节 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中的不足
        一、乡村民众认识水平低下使宣传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二、人才短缺导致卫生事业推行困难重重
        三、凋敝的经济状况使卫生建设进展缓慢
        四、政治制度不健全使卫生建设效率低下
        五、地域方面的差异导致卫生建设中心标准缺乏
        六、狭隘的阶级立场导致国民政府卫生政策的激进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从“公医制度”到“合作医疗”
        一、公医制度的提出
        二、国民政府公医制度的实施
        三、共产党对公医制度的继承改造
    第二节 巡回医疗“送医下乡”的拓展延伸
        一、民国时期巡回医疗制度实施概况
        二、建国后对巡回医疗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三级医疗保健制度从实验性质到全面推广
        一、民国时期三级医疗保健制度的形成及实施概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
    第四节 启蒙性卫生运动到全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一、民国时期卫生运动的启蒙
        二、新中国成立后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功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民国时期乡村卫生主要文章信息表
附录二:定县试验乡村卫生概况
附录三:各乡村卫生实验区医疗诊治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各乡村卫生实验区预防法定传染病情况一览表
附录五:各乡村卫生实验区环境卫生开展情况一览表
附录六:各乡村卫生实验区卫生教育情况一览表
附录七:各乡村卫生实验区学校卫生举办情况一览表
附录八:各乡村卫生实验区妇婴卫生开展情况一览表
附录九:各乡村卫生实验区卫生宣传情况一览表
附录十:内政部议决之县卫生事业推进办法及县立医院组织大纲
附录十一:民国二十四年全国登记医师助产士药剂生人数年累计统计表
附录十二:民国二十四年国内医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8)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2.1 外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2.2 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2.3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小结
第三章 卫勤保全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3.1 相关概念及卫勤保全核心内涵研究
    3.2 卫勤保全与国外卫勤保障理论的比较分析
    3.3 新形势下卫勤保全理论应用前景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4.1 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模型的假设
    4.2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实践研究
    5.1 用卫勤保全理论引领核心卫勤能力建设方向
    5.2 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统领卫勤保全战救研训资源构建
    5.3 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的特点与应用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效果实证研究.
    6.1 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
    6.2 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
    6.3 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思考
    7.1 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
    7.2 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
    7.3 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承担课题及获得奖项
致谢

(9)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为何要从行政法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
        (一) 引子
        (二)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监管机制
        (三) 应对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需要将监管机制法制化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主要新意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框架
        (三) 主要新意
第一章 研究对象之界定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厘定
        一、“特大城市”之界定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之界定
    第二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厘定
        一、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界定
        二、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之界定
第二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法制化的合理性基础
    第一节 建构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之原理
        一、风险社会理论
        二、流程再造理论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四、突发事件分类、分级和分期原理
    第二节 优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法律制度之原理
        一、公共利益理论
        二、部门利益理论
        三、综合管制理论
        四、行政过程理论
第三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风险源的排查、登记、识别机制之缺陷
        二、风险信息交流机制之缺陷
        三、风险定级评价机制之缺陷
        四、风险预案机制之缺陷
        五、风险应急动员机制之缺陷
        六、物资保障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日本东京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二、美国纽约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三、美国加州社会风险预防机制及其法制化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预防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预防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四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之合法化危机
        一、风险信息互联与互通机制之缺陷
        二、风险信息报送机制之缺陷
        三、风险情报合作机制之缺陷
        四、风险定期审查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纽约市的经验
        二、日本东京都的经验
        三、新加坡的经验
        四、英国伦敦的经验
        五、经验小节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测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监测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五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风险处置联动机制
        二、行政应急措施机制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纽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二、日本东京都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三、新加坡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四、英国伦敦社会风险处置机制及其法制化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处置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处置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六章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法制优化
    第一节 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之合法性危机
        一、善后恢复机制之缺陷
        二、调查评估机制之缺陷
        三、救助补偿机制之缺陷
        四、规划重建机制之缺陷
        五、心理抚慰机制之缺陷
    第二节 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一、美国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二、日本针对阪神大地震的恢复机制及法律制度
    第三节 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后果恢复机制的法律制度
        一、优化之基本原则
        二、优化之总体思路
        三、特大城市风险恢复机制法制优化之具体路径
第七章 主要立法和监管建议
    一、适时制定一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
    二、健全特大城市社会风险交流机制的制度规范
    三、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度建设
    四、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措施的制度建设
    五、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的制度设计要发挥基础理论的作用
    六、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责任制度建设
    七、注重有选择性的借鉴国外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法律制度
    八、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中的心理抚慰机制的制度建设
    九、注重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网络的制度化建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环境传播中的媒介动员 ——以我国雾霾事件为例(2000-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文的关键概念
    四、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从雾霾到“雾霾议题”: 雾霾议题“初现”
    第一节 雾霾的传播与媒体建构过程
        一、古代雾霾的记录状况
        二、现代雾霾传播及建构过程
    第二节 雾霾的政府治理情况
        一、国外雾霾治理的政策动员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政策动员
    第三节 雾霾数据监测议题“初现”
        一、国外雾霾事件情况
        二、我国雾霾议题“初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据监测之争: 雾霾议题“形成”
    第一节 数据监测的“社会精英”动员
        一、提供“信息来源”与微博动员
        二、引发“舆论偏向”与共意性动员
    第二节 “我为祖国测空气”活动: 数据监测的NGO动员
        一、寻求机遇: “环境空间”和“政治空挡”的把握
        二、身份认同: 微博建构虚拟动员关系网
        三、策略化叙事: 新闻媒体进行理性动员
    第三节 PM2.5数据监测的媒体动员
        一、建构议题框架: 再现与争夺
        二、重构话语秩序: 消解与颠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治性蓝天”事件: 雾霾议题“政治化”转变
    第一节 “政治性蓝天”的政治动员
        一、政治动员背景及议题建构
        二、政治动员的具体路径
    第二节 “政治性蓝天”议题的多元媒介话语及其意义建构
        一、新媒体中的民间话语路径
        二、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与政府间“调停者”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穹顶之下》事件: 雾霾议题“强化”
    第一节 动员背景及动员主体
        一、动员背景及议题建构路径
        二、动员主体的身份建构
    第二节 《穹顶之下》的媒介动员: 集成、表达与竞争
        一、关于环境主张的集成: 雾霾议题“问题化”动员
        二、关于环境主张的表达: 动员方式
        三、关于环境主张的动员特征: 使政治机会成为可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雾霾天停课”事件: 突发事件议题“突变”
    第一节 “雾霾天未停课”事件的多元动员主体
        一、“红色预警霾天未停课”事件的动员过程
        二、“雾霾天操场考试”事件的媒体动员过程
        三、“举报雾霾天未停课”事件的动员过程
    第二节 “雾霾天停课”事件的媒体“再动员”
        一、媒介动员框架类型及整合: 以新闻评论为例
        二、新闻框架的动员机制: 共意动员剧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雾霾媒介动员进行时:媒介动员变迁、机理与未来
    第一节 媒介动员的变迁
        一、“冲突性运动”向“共意性运动”转型
        二、雾霾议题动员阶段进程(2000-2017年)
        三、后雾霾媒介动员时代凸显“媒介化”、“社会化”趋势
    第二节 媒介动员的机理
        一、动员主体身份、动员模式及影响
        二、动员主体间关系: 脱域、断裂、联盟
    第三节 媒介动员的未来
        一、公众: 呼吁理性动员
        二、媒体: 优化动员路径
        三、政府: 加强动员自主性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本文所研究的我国雾霾热点舆论事件(2000-2017年)
    附录2 国家雾霾治理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
    附录3 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相关法规、政策与标准
    附录4 文中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及发表情况

四、71篇预防医学论文站在防治SARS前哨(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52-1959)[D]. 何沐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主流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之嬗变 ——以《人民日报》针对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D]. 郁蕾.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4]乳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临床价值的分析[D]. 孔岩.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5]21世纪初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研究进展[J]. 林进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6]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草案的可行性研究[D]. 王艺璇.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民国时期乡村卫生建设研究(1927-1937)[D]. 刘洁. 信阳师范学院, 2019(08)
  • [8]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D]. 罗跃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9]行政法视野下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监管机制研究[D]. 杨方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10]环境传播中的媒介动员 ——以我国雾霾事件为例(2000-2017年)[D]. 陈甜甜.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71篇预防医学论文站在SARS防治一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