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婴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一、婴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锋[1](2021)在《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胃癌(GC)发生的I类致癌因子,在发展中国家有更高的感染率。甘肃省武威市是中国西北地区GC高风险地区。本研究旨在对武威地区全年龄段自然人群H.pylori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18岁以上自然人群上消化道疾病和部分肝胆疾病患病率,以及H.pylori感染与这些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横断面研究,为当地H.pylori感染的预防和根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至2017年在武威市凉州区一个农村乡镇和一个城市社区开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目标人群。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社会人口学特征、个人及家庭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粪便抗原检测(SAT)、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血清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G(anti-H.pylori Ig G)抗体检测分别用于诊断0-3岁、>3岁和>6岁人群H.pylori感染。对18岁以上人群采取自愿原则进行胃镜、活组织、组织病理学和腹部超声检查。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人群H.pylori感染、上消化道疾病、癌前病变和部分肝胆疾病的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趋势卡方检验分析研究变量与H.pylori感染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共纳入2,163名受试者(年龄:0-77岁),其中有1,238名未成年人(57.2%)和925名成年人(43.8%);男性1,170名(54.1%),女性993名(45.9%);城市居民1,210人(55.9%),农村居民953人(44.1%)。2.研究人群H.pylori总感染率为35.6%,儿童和成人感染率分别为22.9%和52.8%。男、女感染率分别为34.1%和37.5%,差异没有显着性;城市和农村居民感染率分别为36.0%和37.5%,差异也没有显着性。3.6岁以上研究人群血清anti-H.pylori Ig G抗体总阳性率49.3%,男、女阳性率分别为44.5%和47.1%(P=0.001);城市和农村阳性率分别为47.8%和51.5%(P=0.679);在7-18岁阳性率与13C-UBT结果非常接近,18岁以后每个年龄段阳性率均比13C-UBT结果高近10.0%。4.研究人群H.pylori感染总趋势是12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升高缓慢,12岁之后,感染率快速上升,在30-3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此后出现缓慢下降。5.年龄(OR 1.30;95%CI 1.23-1.37)是当地居民H.pylori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常或每天饭前便后洗手(OR 0.79;95%CI 0.60-1.03)、饮用自来水(OR 0.74;95%CI 0.56-0.97)、经常或每天喝酸奶(OR 0.80;95%CI 0.65-1.00)、家庭年收入3-10万(OR 0.77;95%CI 0.62-0.96)和>10万(OR 0.63;95%CI 0.42-0.94)是H.pylori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在亚组分析中,各年龄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但都和社会经济地位、饮食模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当地初高中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OR 1.18;95%CI 1.02-1.36)、学校住宿(OR 1.72;95%CI 1.01-2.95)、学校餐厅用餐>6次/周(OR1.86;95%CI 1.12-3.09)和饮用生水(OR 1.68;95%CI 1.00-2.81)。6.研究人群胃镜下各疾病检出率分别为:萎缩性胃炎68.6%,非萎缩性胃炎31.4%,反流性食管炎14.2%,胃息肉5.5%;十二指肠球部炎4.0%,消化性溃疡3.7%。7.研究人群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胃疾病检出率分别为:非萎缩性胃炎44.2%,萎缩性胃炎37.9%,肠上皮化生12.7%,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7%,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检出3例;各疾病男女之间检出率均没有显着性差异;非萎缩性胃炎城市检出率(39.9%)明显低于农村(50.4%)(P=0.013)。8.研究人群肝胆疾病检出率分别为:非酒精性脂肪肝26.6%,胆囊结石6.4%,慢性胆囊炎6.4%,胆囊息肉3.8%,肝和/或肾囊肿9.4%,肝脏血管瘤4.1%;城市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31.7%)显着高于农村(18.9%)(P<0.001);H.pylori阳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22.1%)显着低于阴性组(31.6%)(P=0.002)。9.非萎缩性胃炎在不同H.pylori感染状态下检出率具有显着性差异(39.0%VS 50.0%,P=0.008),萎缩性胃炎在不同H.pylori感染状态下检出率也具有显着性差异(42.6%VS 32.6%,P=0.013);而肠上皮化生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不同H.pylori感染状态下检出率没有差异。研究人群中消化性溃疡患者H.pylori检测13C-UBT阳性率为73.9%,血清anti-H.pylori Ig G抗体阳性率为95.7%。10.研究人群胆囊疾病总检出率为16.6%,H.pylori感染和胆囊疾病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武威市自然人群H.pylori感染率处于中等水平,在12岁以前感染率随年龄缓慢上升,12岁之后,感染率快速上升,在30-3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此后出现缓慢下降。H.pylori感染独立预测因素有年龄、家庭平均年收入、饮用水源和进食酸奶,当地初高中生H.pylori感染率快速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差、住校、学校餐厅用餐和饮生水。武威地区胃癌前病变检出率非常高,H.pylori感染在癌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尤其从非萎缩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非酒精性脂肪肝、消化性溃疡和胆囊疾患在当地检出率较高,H.pylori感染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徐德勇[2](2021)在《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和血清脑肠肽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目的:通过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影响因素的研究,提高家长对该病的认知,降低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发病率。方法: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及儿科门诊就诊的122例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设为实验组,61例正常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由儿童家属填写统一的问卷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分娩方式,是否足月出生、婴儿期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月龄、进食方式、进食时间、是否追着喂或哄着喂、挑食或偏食情况、摄入零食情况、气质类型、血红蛋白、微量元素、家庭经济、喂养人文化程度、教育方法、喂养方法及育儿知识等情况。收集的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61例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中,男33例,女28例,年龄(3.19±1.12)岁,体重(13.05±2.10)kg,身高(93.48±9.51)cm,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4.97±1.13)kg/m2。伴有轻、中、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者分别11例、6例、2例,伴发育迟缓9例,发育迟缓兼营养不良4例,锌缺乏13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9例。61例健康体检儿童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3.18±1.21)岁,体重(15.09±2.67)kg,身高(98.26±9.54)cm,BMI(15.57±0.93)kg/m2。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具有可比性。经统计分析,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BMI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受气质类型、婴儿期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月龄、进食时间、是否追着喂(哄着喂)、是否偏食或挑食、摄入零食情况、血红蛋白、微量元素、喂养人群、喂养人文化程度、教育方法、是否强迫进食及是否具有育儿知识这14项因素影响,其中难养型气质、人工喂养、添加辅食晚、进食时间≥40min、追着喂(哄着喂)、偏食或挑食、摄入过多零食、血红蛋白及锌铁含量降低、祖辈喂养、无育儿知识、文化程度低、打骂、强迫进食是小儿厌食症的危险因素。各危险因素在61例厌食症儿童中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无育儿知识(81.97%),强迫进食(57.38%),追着喂或哄着喂(55.74%),进食时间≥40min(54.10%),打骂(47.54%),人工喂养(44.26%),祖辈喂养(44.26%),摄入过多零食(40.98%),小学文化及以下文化(40.98%),偏食、挑食(37.70%),难养型(34.43%)。将厌食症儿童为设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14个影响因素(P<0.05)作为自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添加辅食越晚、进食时间越长为非器质性厌食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每晚1月添加辅食厌食症的患病率增加6.9倍。结论:1、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受多种因素影响,添加辅食越晚、进食时间越长为非器质性厌食症的独立危险因素。2、不偏食、挑食,科学喂养,及早适时添加辅食,不溺爱孩子,通过耐心、表扬及鼓励孩子进食,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进食环境,可降低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患病率。第二部分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血清脑肠肽的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血清脑肠肽水平,探讨该水平变化与厌食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厌食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第二部分内容以第一部分中能够收集到血清标本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设为实验组,35例正常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瘦素(Leptin,L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的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血清脑肠肽水平显示,非气质性厌食症儿童GAS、MTL和β-EP水平低于正常儿童(P<0.05),Lp、VIP和CCK水平高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存在血清脑肠肽的分泌紊乱,脑肠肽的变化与厌食症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

李程[3](2021)在《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肌肉衰减症是老年健康领域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肌肉衰减症增加老年人衰弱、跌倒、骨折与失能风险,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死亡风险上升,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研究发现,肌肉衰减症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膳食营养是可调节因素之一。然而,近十年来,肌肉衰减症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不同版本间存在较大差异,尚不统一;肌肉量的测量方法也较为复杂,存在应用局限;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肌肉衰减症相关的大型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虽有部分研究提示,禽畜肉、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可能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有关;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通过多种通路影响老年人的肌肉健康;但目前相关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观点认为,与单一食物或营养素相比,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然而目前有关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的研究较少,缺乏从膳食模式角度防治肌肉衰减症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目的:1.了解掌握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现状,分析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相关因素。2.探究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低肌肉量的关系。3.构建我国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开展老年人低肌肉量、肌肉衰减症筛查和研究提供新的应用工具。4筛选影响我国老年人肌肉衰减症不同生理代谢路径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防治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提供膳食营养领域的科学证据和实践方法。方法:1.利用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中1471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食物频率法膳食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分析评价我国老年人在不同膳食模式下的食物摄入特征和膳食多样性。应用决策树模型,从社会经济、食物消费、营养健康宣教等角度,探究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主要因素。2.利用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中86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数据,从广东、江苏、内蒙等典型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老年人膳食模式。应用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和欧洲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推荐的肌肉衰减症诊断标准(AWGS2014、AWGS2019、EWGSOP2)进行肌肉衰减症的判别,并应用logistic回归和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的关系。比较不同肌肉状态和膳食模式下老年人膳食营养素摄入差异。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回归模型,分析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剂量-反应关系。3.利用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数据,采用老年人常规体格测量指标和生化检测指标构建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 Hosmer-Lememshow 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进行模型评价。应用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的总体分布状况和不同亚组间差异,探究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预测低肌肉量的关系。4.基于我国老年人营养改善策略与应用(2018)研究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模型、RCS回归模型等方法,筛选、评价我国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应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关系。结果:1.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调查数据发现,我国老年男性和女性膳食模式整体相似,主要存在三种膳食模式,即以米类、猪肉、蔬菜、水产品、动物油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传统膳食”模式;以杂粮、豆类、菌藻、蔬菜、水果、奶类、蛋类、零食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多样化膳食”模式和以禽畜肉、动物内脏、水产品、蛋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动物性食物”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膳食多样性评分较高,整体结构更为均衡。应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发现,城乡、地域、文化水平、食物消费支出、营养健康宣教等是影响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食物消费支出较高、不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未接受过营养健康宣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膳食”模式;城市地区、文化水平较高、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接受过营养健康宣教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多样化膳食”模式;城市地区、食物消费支出较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动物性食物”模式。2.在广东、江苏、内蒙等典型地区调查发现,三地区老年人中主要存在“传统膳食”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将人群按各类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由低到高划分为Q1~Q4组;比较后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Q1组人群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最高(23.7%),Q4组人群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最低(8.4%);其他两类膳食模式的Q1~Q4组肌肉衰减症患病率无显着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以各类膳食模式的Q1组人群做参照,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后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0.33,95%CI=0.14~0.77,P趋势<0.01),而“传统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低握力型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0.22,95%CI=0.07~0.74,P趋势<0.05)。与其他两类膳食模式相比,“多样化膳食”模式的Q4组人群,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脂肪供能比低,分别为53.4%E和31.2%E(P<0.05);蛋白质供能比为16.4%E,显着高于“传统膳食”模式(P<0.05),但与“动物性食物”模式的Q4人群无显着差异(P>0.05)。应用RCS回归分析发现,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蛋白质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整体呈负相关,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随蛋白质供能比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脂肪供能比<30%E与肌肉衰减症呈负相关,较高的脂肪供能比(30~50%E)与肌肉衰减症呈正相关。3.应用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等老年人常规的健康指标,可构建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老年男性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logit(P)=2.67+0.13*年龄(岁)-0.55*BMI(kg/m2)+0.09*FBG(mmol/L);老年女性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为logit(P)=5.31+0.07*年龄(岁)-0.56*BMI(kg/m2)+0.35*TC(mmol/L)。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区分度,男性预测模型AUC=0.86(95%CI=0.83~0.89),模型整体正确率为80.8%;女性预测模型AUC=0.87(95%CI=0.84~0.90),模型整体正确率为80.4%。H-L检验P值均大于0.05。ROC曲线和H-L检验证明老年男性和女性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应用列线图技术,可绘制可视化的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有助于老年人低肌肉量和肌肉衰减症的快速筛查。应用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分析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发现,“传统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正相关(OR=1.54,95%CI=1.34~1.76,P趋势<0.01);“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OR=0.58,95%CI=0.50~0.67,P趋势<0.01);“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OR=0.79,95%CI=0.69~0.91,P趋势<0.01)。4.从营养代谢、肝肾功能、炎症反应等多角度进行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结果发现,以AWGS2014作为老年人肌肉衰减症诊断标准,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部分反映老年人营养代谢和肝肾功能的指标,如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和尿酸(Uric acid,UA)与肌肉衰减症显着负相关(OR<1,P<0.01);血清总蛋白(Totalprotein,T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和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与肌肉衰减症显着正相关(OR>1,P<0.05);而各类炎症因子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在AWGS2019和EWGSOP2诊断标准下,IBIL与肌肉衰减症均显着负相关(AWGS2019:OR=0.55,95%CI=0.42~0.71,P<0.01;EWGSOP2:OR=0.67,95%CI=0.48~0.92,P<0.05);GGT 与肌肉衰减症均显着正相关(AWGS2019:OR=1.42,95%CI=1.14~1.77,P<0.01;EWGSOP2:OR=1.25,95%CI=1.06~1.49,P<0.01);UA与肌肉衰减症均呈显着负相关(AWGS2019:OR=0.72,95%CI=0.57~0.90,P<0.01;EWGSOP2:OR=0.48,95%CI=0.35~0.66,P<0.01)。决策树模型发现,与 UA 相比,IBIL和GGT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关系更为密切,可能是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应用R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较低的IBIL水平或较高的GGT水平,均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正相关。分析膳食模式与IBIL、GGT的关系发现,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IBIL水平随“多样化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上升(P趋势<0.01),与其他膳食模式则无显着相关。GGT水平随“传统膳食”模式和“多样化膳食”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下降(P趋势<0.05);随“动物性食物”模式因子得分的上升而显着上升(P趋势<0.05)。结论:1.我国老年男性与女性膳食模式整体相近,主要存在“传统膳食”模式、“多样化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其中,“多样化膳食”模式膳食多样性较高,整体结构相对均衡。加强营养健康宣教,可能使我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多样化膳食”模式。2.“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呈显着负相关,“传统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模式与肌肉衰减症无显着相关。蛋白质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整体呈负相关,脂肪供能比<30%E与肌肉衰减症呈负相关,较高的脂肪供能比(30~50%E)则与肌肉衰减症呈正相关。在坚持“多样化膳食”模式的基础上,保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合理控制脂肪摄入,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症。3.应用老年人常规健康指标,可构建稳定、高效的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本研究首次将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应用于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调查数据,探讨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多样化膳食”模式与老年人预测低肌肉量呈显着负相关。进一步提示,以杂粮、豆类、菌藻、水果、蔬菜、奶类等为主要特征食物的“多样化膳食”模式,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4.从营养代谢、肝肾功能和炎症反应等多角度筛选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发现,IBIL和GGT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关系较为密切,是老年人肌肉衰减症潜在的生物标志物。IBIL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负相关,GGT与肌肉衰减症呈显着正相关;IBIL较低或GGT较高,可能增加肌肉衰减症的发病风险。“多样化膳食”模式与IBIL呈显着正相关,与GGT呈显着负相关,可能有利于老年人肌肉健康。

丁心悦[4](2021)在《母亲工作时间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需要,女性普遍工作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00年我国25-54岁女性就业率已达到81.6%。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的问题也日趋严峻,2017年我国0-5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0.4%。既往国外研究(美国、澳大利亚)显示,母亲工作时长或者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均可能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但这种影响可能对具有不同养育文化及传统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但来自不同经济水平家庭的儿童有所不同。因此,国外研究结论可能无法简单外推或应用到我国。2岁以下是儿童肥胖防控的关键时期,母亲及看护人对儿童肥胖防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缺乏母亲工作时间与儿童超重肥胖关系的研究。因此,补充相关空白对我国儿童肥胖防控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目的:1.母亲工作时长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2.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3.母亲工作时长影响2岁以下儿童体重的可能机制。4.2002与2020年母亲工作时长和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关系的比较分析。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通过“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以下简称2020年调查),对2岁以下儿童及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母亲每周工作时长和工作时段的相关信息,也包括可能对母亲工作时间与儿童超重肥胖关系产生混杂作用的相关问题;并通过体格测量获得儿童身高体重等信息。建立2岁以下儿童及母亲相关信息数据库,将研究对象按照母亲是否为主要看护人分为两个人群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控制混杂因素后,对母亲为主要看护人和非主要看护人的儿童,分别分析母亲每周工作时长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并以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城乡分别分层分析母亲每周工作时长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排除母亲每周工作时长超过5天的儿童,做敏感性分析。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每个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的儿童以1:1配对获得对照组。通过调整混杂因素,利用精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与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关系。利用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中2岁以下儿童及母亲相关信息数据库,探索母亲工作时长可能导致变化的相关指标,包括儿童喂养行为和儿童身体活动等。采用路径分析法探索母亲工作时长对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影响的可能机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现。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以下简称2002年调查)历史数据,根据身体活动调查表部分收集的相关信息推算母亲工作时长。同时提取与2020年一致的混杂因素和2岁以下儿童身高体重数据,建立用于本研究的2002年2岁以下儿童及母亲相关信息数据库。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每周工作时长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按照性别、城乡、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受教育水平分别分层分析母亲每周工作时长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比较2002与2020年母亲工作时长对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研究结果:1.母亲工作时长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1.1母亲为主要看护人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OR值(95%CI)为1.55(1.03-2.32);分层分析的结果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且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OR值(95%CI)为1.8(1.01-3.20);母亲受教育水平中等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中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OR值(95%CI)为1.69(1.02-2.80),农村儿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母亲不作为主要看护人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相比,母亲工作时长≤40h/周和>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母亲在非标准时间是否工作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母亲为主要看护人的儿童中,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与母亲工作但在非标准时间不工作的儿童相比无显着差异,OR值(95%CI)为1.62(0.39-6.76)。母亲不作为主要看护人的儿童中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OR值(95%CI)为 0.63(0.39-1.06)。3.母亲工作时长影响我国2岁以下儿童体重的可能机制路径分析结果: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相比,母亲工作时长≤40h/周与0-5月龄儿童身高别体重(WHZ)评分呈负相关(β=-0.008,P=0.004),可能与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0-5月龄儿童断乳率较高、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相关(β=0.107,P<0.001;β=0.061,P=0.002);母亲工作时长≤40h/周与 6-11 月龄儿童WHZ评分呈正相关(β=0.007,P=0.032),可能与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6-11月龄儿童睡眠时间较短相关(β=-0.106,P<0.001);母亲工作时长≤40h/周与12-23月龄儿童WHZ评分同样呈正相关(β=0.064,P=0.006),可能与其睡眠时间较少、尚未添加辅食比例较低和断乳率较高相关(β=-0.140,P<0.001;β=-0.185,P<0.001;β=0.183,P<0.001)。4.2002与2020年母亲工作时长对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变化对2020年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而对2002年结果分析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95%CI)为1.17(0.73-1.89)。分层分析结果发现:2020年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以及城市儿童中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而基于2002年调查结果分析则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儿童中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OR值(95%CI)为 6.17(1.15-33.10)。2020年研究发现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2002年调查结果分析则发现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低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OR值(95%CI)为0.51(0.30-0.90)。而基于2002年调查结果分析则发现农村和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儿童及男童中母亲工作时长>40h/周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低于母亲不工作的儿童,OR值(95%CI)分别为 0.4(0.22-0.74),0.42(0.22-0.80)和 0.38(0.16-0.86)。研究结论:1.母亲是主要看护人时,母亲工作时长≤40h/周比母亲不工作的2岁以下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高,对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和城市儿童这种联系更为显着。当母亲不是主要看护人时,尚未发现母亲每周工作时长与儿童超重肥胖存在关联。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可能与儿童发生超重肥胖之间无显着关联,但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2.母亲工作时长≤40h/周影响儿童体重的可能机制: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儿童断乳和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而影响0-5月龄儿童体重;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儿童睡眠时间影响6-11月龄儿童体重;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儿童断乳、辅食的添加和睡眠时间而影响12-23月龄儿童体重。3.不同年代母亲工作时长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可能不一致。

李国波[5](2021)在《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与环状RNA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掌握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了解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变化情况,分析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环境影响因素,为制定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探讨特定环状RNA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联性,并预测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为儿童肥胖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1.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八个地市学龄前儿童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非疫情时期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分布特点。2.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疫情期间儿童身高、体重及BMI的变化情况,与非疫情时期儿童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3.以全省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出的超重、肥胖及体重正常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出生情况、个体行为、家庭情况等相关资料,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环境影响因素。4.结合文献查阅、课题组前期研究及q RT-PCR验证,初步筛选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的环状RNA(circ RNAs);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检测儿童外周血中目标circ RNAs的表达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探讨circ RNAs与儿童肥胖的关联性;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与circ RNA相结合的mi RNA及其下游靶基因,采用GO和KEGG方法分析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0.2%和6.6%,儿童肥胖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城郊之间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沿海地区高于山区;此外,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1.5%和8.0%,高于女童(10.2%和4.8%);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4岁以后男女童肥胖检出率增长迅速。2.疫情期间,4岁组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8.6%,高于所调查幼儿园正常时期的超重检出率(12.6%),5岁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5.5%和9.9%,高于正常时期(11.4%和6.0%);4岁组和5岁组儿童体重和BMI增长值大于正常时期。3.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男童、年龄5、6岁、祖辈为主要带养人、父母超重或肥胖、父亲经常陪伴、高出生体重、二胎、早产或过期产、剖宫产、过早和过晚添加辅食、活动不足、屏幕时间过长、食欲旺盛、进食速度过快、常吃洋快餐、常喝含糖饮料、养育人认为肥胖无危害、出生当年所在区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而母亲经常陪伴、母亲是研究生学历、常吃水果是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儿童超重的危险因素包括:男童、年龄5、6岁、祖辈为主要带养人、家庭收入高、父母超重或肥胖、父亲是研究生学历、高出生体重、屏幕时间过长、食欲旺盛、进食速度过快、养育人认为肥胖无危害;母乳喂养、常追逐跑跳是儿童发生超重的保护因素。睡眠不足与活动时间对儿童肥胖存在交互作用;睡眠不足与屏幕时间、食欲对儿童超重、肥胖存在交互作用。4.hsacirc0001946和circ ANKRd36在儿童肥胖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acirc0046367与hsacirc0000284在两组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hsacirc0046367与hsacirc0000284与儿童肥胖存在关联性,OR值及95%CI分别为0.681(0.480~0.967)和1.218(1.041~1.424);hsacirc0046367与hsacirc0000284联合分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623~0.789);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irc RNAs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涉及钙离子调节、钙调蛋白结合等,与MAPK信号通路等机制有关。结论1.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肥胖的防控形势严峻;男童及5~6岁儿童的肥胖流行水平较高,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遏制儿童超重和肥胖率的增长。2.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促进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疫情期间,4岁组和5岁组儿童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比正常时期高。3.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儿童肥胖的发生与性别、年龄、主要带养人及带养态度、父母情况、出生情况、生活方式及饮食行为等个体相关因素及地区经济发展有关,尤其要重视男童、年龄为5、6岁、食欲旺盛、二胎的学龄前儿童的肥胖防控。4.调整环境因素后,hsacirc0046367低表达与hsacirc0000284高表达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独立影响因素;circ RNAs可能参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

蔡正杰[6](2021)在《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对重庆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饮食能量过多摄入和身体活动能量消耗过少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学龄前儿童饮食摄入和身体活动自主性弱但可塑性强,父母对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摄入和身体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学龄前儿童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及其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于2020年9月开展线上调查。由重庆市教育相关部门将电子问卷链接通过学校卫生工作群逐级传达到各个幼儿园班级群,邀请学龄前儿童家长填写,最终纳入17342份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有效问卷。结合大量文献和专家意见后设计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儿童和家长的基本特征、儿童饮食和身体活动情况以及家长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共92个问题。知识条目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不知道计0分,满分为14分,得分越高,表明知识掌握得越好;态度条目以李克特五点量表衡量,总得分为9-45,得分越高,表明态度越好;行为包括饮食和运动两方面的带养行为,以李克特五点量表衡量,饮食方面包含责任喂养、进餐内容限制、进餐行为限制、鼓励健康饮食、逼迫进食、监督喂养、情绪调节七个维度,运动方面包括鼓励儿童身体活动和阻碍儿童身体活动两个维度,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得分越高,表明越倾向这种带养行为。单因素分析中,分类变量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连续型变量均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三组间的比较。多因素分析中,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学龄前儿童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所有的统计学分析在STATA 15.0中进行。结果:1.学龄前儿童和父母的基本特征学龄前儿童:年龄为2-6岁,男孩占50.98%,31.10%儿童为独生子女,64.77%儿童与父母两人同住,48.63%儿童与两位及以上祖辈同住,19.06%的儿童超重肥胖。父母:母亲为81.72%,父母年龄在30-40岁占比最多(54.56%),82.8%的调查者与孩子住在一起,学历以初中、高中或中专为主(62.80%),24.01%的父母超重肥胖,父母对儿童体重评价与其BMI分类一致以及低估和高估的分别占54.95%、25.90%和19.14%。22.23%的父母经常或总是担忧儿童变胖,以及有27.30%的父母经常或总是担忧儿童吃不饱。2.学龄前儿童饮食摄入和身体活动情况过去7天分别有22.98%、23.62%和23.49%的儿童食用蔬菜、水果和牛奶少于4天,有19.32%的儿童食用甜食超过3天。工作日和周末分别有37.86%和28.96%的儿童身体活动累计时间未达到180分钟及以上;工作日和周末分别有25.63%和10.29%的儿童户外活动累计时间未达到120分钟及以上。3.父母对儿童饮食和运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父母的知识平均得分为10.34,及格率为84.00%,掌握率为30.12%。父母的态度平均得分为33.29,其中只有35.28%的父母非常赞同或赞同自身有足够多的营养知识将孩子带养得健康,以及36.86%的父母非常赞同或赞同自身有足够多的经验将孩子带养得健康;另外,分别有72.98%、76.84%的父母非常赞同或赞同他们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和身体锻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的喂养行为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责任喂养(3.96±0.61)、进餐行为限制(3.92±0.65)、监督喂养(3.82±0.91)、鼓励健康饮食(3.31±0.73)、进餐内容限制(3.10±0.97)、逼迫进食(2.61±0.72)、情绪调节(2.21±0.83)。父母鼓励儿童身体活动和阻碍儿童身体活动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3.18±0.75和2.38±0.66。4.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影响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调整了儿童性别、年龄、独生子女情况、视屏时间情况、与儿童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带养人情况、儿童与父母同住情况、儿童与祖辈同住情况、儿童的饮食摄入情况、平时和周末的身体活动和户外活动情况、父母年龄、父母文化教育程度、父母超重肥胖情况、父母对儿童体重和饮食担忧之后,父母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得分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呈负相关(OR=0.95,95%CI[0.92~0.97]);父母饮食和运动相关态度得分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呈负相关(OR=0.98,95%CI[0.97~0.99]);父母对孩子进餐内容限制得分越高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呈正相关(OR=1.07,95%CI[1.01~1.13]);父母对孩子逼迫喂养得分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呈负相关(OR=0.89,95%CI[0.83~0.96]);父母对孩子监督喂养维度得分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呈负相关(OR=0.94,95%CI[0.89~0.99]);父母阻碍儿童身体活动维度得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呈正相关(OR=1.10,95%CI[1.02~1.19])。结论:重庆市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现况严峻,存在膳食摄入不合理和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的知识水平掌握率低;大多数父母对儿童饮食和运动负有责任感但少数认为自身有足够多的带养知识和实践。责任喂养是父母最倾向采取的喂养方式,而情绪调节的喂养方式是最不倾向采取的;父母采取鼓励儿童身体活动的倾向性高于阻碍儿童身体活动。另外,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可能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有影响。在后疫情时代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形势可能更加严峻的大背景下,本研究能够为儿童保健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学龄前儿童父母开展超重肥胖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李玉萍[7](2021)在《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地区妇女孕期膳食模式特点,分析孕期膳食模式影响因素;探讨云南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影响。[方法](1)本研究依托在云南宣威农村地区2个乡镇建立的出生队列,在前期研究已随访的基础上,建立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影响的双向性队列研究,搜集孕期相关资料,继续前瞻性观察婴儿至1岁时。(2)收集孕期相关的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孕产史;既往健康状况;孕早中晚期感知压力状况和被动吸烟情况;孕前补充营养素情况;丈夫在孕妇怀孕前一个月饮酒情况。分娩时的胎龄、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婴儿出生的身长、体重、头围;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3)通过自行设计问卷面对面调查婴儿母亲或主要看护人,调查1岁时婴儿既往健康状况、疾病史、辅食添加情况、主要照顾者、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和玩耍时间、12月龄的身长、体重、头围。运用Bayley-Ⅲ对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进行评估。(4)将收集到的孕期食物频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膳食模式,根据因子得分,将得到的膳食模式分为T1(低分组)、T2(高分组)两组。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参与本研究的母亲-婴儿对共228对,妇女平均年龄为25.53±5.64岁,以汉族为主,占88.6%;82.0%的农村孕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80.3%的妇女在家务农。69.7%家庭年收入不及3万元。68.0%的孕妇孕前BMI正常;孕期空腹血糖<7 mmol/L占97.4%。大部分妇女孕期增重在9~12kg;孕早期有轻微妊娠呕吐的孕妇占81.8%;68.8%的孕妇为经产妇;分娩方式以顺产为主。平均分娩孕周39.26±1.12W;所生婴儿中女婴占53.5%,婴儿出生时体重3211.34±383.35g,出生身长 50.26±1.34cm,出生头围 33.89±1.67cm。94.6%的婴儿出生至1岁时内是由母亲照顾,55.7%的婴儿在6月龄内开始添加辅食;53.9%的婴儿添加的营养剂主要是钙剂和维生素D。67.4%的婴儿未添加奶粉。辅食添加种类前五名分别是蛋类(96.2%)、水果(94.7%)、谷类(93.8%)、蔬菜(92.8%)、肉类(88.4%)。(2)孕早中晚期以及合并孕中晚期均得到3种膳食模式:腌制型、动物蛋白型、传统型。腌制型以腌菜/酸菜、火腿/腌肉为主;动物蛋白型以动物内脏、畜肉、禽肉、鱼虾为主;传统型以洋芋/红薯、米面及制品、蔬菜为主。腌制型、动物蛋白型、传统型膳食模式的高分组(T2组)分别占60.1%、49.1%、45.6%。(3)将孕期膳食模式高分组(即T2组)作为因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晚期处于夏季和秋季的孕妇选择腌制型T2组的可能性分别是冬季孕妇的13.607倍(P=0.004)、6.599倍(P=0.009)。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的孕妇选择动物蛋白型T2组的可能性分别是高中孕妇的0.322倍(P=0.043)、0.349倍(P=0.037)、孕中期高感知压力的孕妇选择动物蛋白型T2组的可能性是低感知压力孕妇的0.275倍(P=0.004)。(4)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的平均得分为98.84±16.66,认知得分范围为55~145,发育落后率(发育迟缓和边缘水平)为8.8%。绝大部分婴儿认知发育处于平均水平,占44.7%。(5)将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后,妇女孕期选择传统型膳食模式,1岁时婴儿认知得分越低(β=-12.272,P=0.002)。主要照顾者为高中及以上学历,1岁时婴儿认知得分越高(β=12.476,P=0.035)。[结论]云南宣威农村孕妇膳食模式可以分为腌制型、动物蛋白型、传统型3种类型;学历低、孕早期有高感知压力、孕晚期处于夏季和秋季的孕妇更偏向选择腌制膳食模式。农村地区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处于中等水平,孕期传统型膳食模式会延缓婴儿认知发育。

陆爽[8](2021)在《广州市儿童青少年骨密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广州市7~17岁儿童青少年各部位的骨密度情况,分析其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不足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广州市儿童青少年骨健康,防治成年后的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4~5月对广州市某区的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共1990名7~17岁学生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的各部位骨密度数值及各环境因素情况(家庭、出生及喂养、饮食、睡眠、电子视屏和运动情况),将骨密度检测与问卷调查数据均完整的1902名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运用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Lambda-mu-sigma,LMS)法拟合不同性别学生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的生长发育曲线,计算Z值,并以Z≥-1为骨密度发育正常,Z<-1者视为骨密度不足。分析广州市儿童青少年各部位骨密度的性别和年龄特征,进一步分性别分析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原始值、Z值、骨密度不足率随年龄的变化情况及各环境因素的分布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性别和年龄间的比较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年龄与各部位骨密度的相关性;计数资料则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性别间比较用χ2检验,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年龄与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不足的关联。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广州市儿童青少年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不足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软件为SAS 9.4和R 4.0.3,绘图软件为Origin2019和Graphpad Prism 8.3.0。结果:1.骨密度现状:(1)1902名研究对象各部位骨密度均值从小到大可排序为:左肋(0.51g/cm2)、右肋(0.53g/cm2)、左臂(0.58g/cm2)、右臂(0.61g/cm2)、胸椎(0.65g/cm2)、去颅骨全身(0.77g/cm2)、腰椎(0.82g/cm2)、左腿(0.89g/cm2)、右腿(0.92g/cm2)、骨盆(0.94g/cm2)和头部(1.27g/cm2),存在性别、年龄差异(P<0.001);(2)男生去颅骨全身骨密度(0.78±0.14)高于女生(0.76±0.12)(t=4.00,P<0.001),在10岁和13岁左右出现“两次交叉”现象,其生长发育曲线在各个百分位数上亦可发现此现象;(3)各年龄组(除7岁~、16岁~和17岁组无差异)均为女生的腰椎骨密度高于男生(P<0.05),其生长发育曲线除P90和P95外(16~17岁时男生的腰椎骨密度等于或者大于女生),在各个百分位数上也均为女生高于男生;(4)性别、年龄标准化后的去颅骨全身与腰椎骨密度Z值在年龄和性别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去颅骨全身骨密度不足率为16.30%,其中,男生为17.08%,女生为15.40%;腰椎骨密度不足率为15.62%,其中,男、女生分别为15.80%和15.40%;去颅骨全身与腰椎骨密度不足率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环境因素分布情况:(1)学生父母亲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上为主(分别占83.61%和68.78%),家庭年收入主要为10万元及以上(66.01%);以足月产居多(87.95%);88.60%的学生出生体重正常,男生高出生体重(8.55%)的比例大于女生(4.45%);学生出生后6个月的喂养方式以非纯母乳喂养为主(58.65%);除出生体重外,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8.97%的学生吃早餐6~7次/周,男生(81.51%)高于女生(76.03%)(P=0.004);54.94%和33.35%的研究对象分别摄入谷薯类和肉类7次/周及以上,男生均高于女生(P<0.001);28.56%、20.05%的学生能每天吃蔬菜、水果,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摄入水产品、豆类、坚果3次/周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8.09%、34.41%和19.43%,男生高于女生(P<0.05);58.43%的学生摄入蛋类3次/周及以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53%的学生零食摄入3次/周及以上,女生(41.37%)多于男生(34.19%)(P<0.05);62.35%和79.00%的学生每周摄入含糖饮料和奶及奶制品2次及以上,其中,女生每周摄入5次及以上的比例均小于男生(P<0.05);(3)70.45%的学生有睡眠不足的现象,女生睡眠不足率高于男生(P<0.001);电子视屏时间≥1h/天的学生比例为36.28%,性别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3.48%的学生参与课外运动,男生比例高于女生(P<0.001)。3.去颅骨全身骨密度影响因素分析:(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OR:0.33,95%CI:0.16~0.65)、母亲文化程度越高(高中及大专:OR:0.69,95%CI:0.48~1.00;本科及以上:OR:0.51,95%CI:0.26~0.99)、家庭年收入20万元及以上(OR:0.45,95%CI:0.27~0.76)、摄入肉类7次/周及以上(OR:0.60,95%CI:0.42~0.86)、摄入蛋类3次/周及以上(OR:0.66,95%CI:0.48~0.92)、摄入奶及奶制品5次/周及以上(OR:0.65,95%CI:0.43~0.98)、有参与课外运动(OR:0.71,95%CI:0.52~0.99)的男生,去颅骨全身骨密度不足的风险较低(P<0.05);女生摄入蔬菜7次/周及以上(OR:0.64,95%CI:0.41~1.00)、摄入蛋类3次/周及以上(OR:0.65,95%CI:0.45~0.93)、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高(2~4次/周:OR:0.47,95%CI:0.30~0.73;5次/周及以上:OR:0.38,95%CI:0.24~0.60)可降低其去颅骨全身骨密度不足的风险(P<0.05)。(2)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父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aOR:0.42,95%CI:0.18~0.97)、肉类摄入7次/周及以上(aOR:0.62,95%CI:0.42~0.92)的男生,去颅骨全身骨密度不足的风险仍较低(P<0.05);女生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越高(2~4次/周:aOR:0.48,95%CI:0.31~0.75;5次/周及以上:aOR:0.41,95%CI:0.26~0.65),去颅骨全身骨密度不足的风险越低(P<0.05)。4.腰椎骨密度影响因素分析:(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父母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父亲:OR:0.51,95%CI:0.26~0.98;母亲:OR:046,95%CI:0.22~0.98)、家庭年收入20万元及以上(OR:0.42,95%CI:0.23~0.76)可降低其腰椎骨密度不足的风险(P<0.05);父亲文化程度高(高中及大专:OR:0.63,95%CI:0.41~0.95;本科及以上:OR:0.34,95%CI:0.17~0.69)、摄入水果7次/周及以上(OR:0.49,95%CI:0.29~0.84)以及摄入奶制品5次/周及以上(OR:0.56,95%CI:0.35~0.90)的女生,其腰椎骨密度不足的风险较低(P<0.05),而摄入谷薯类7次/周及以上(OR:1.45,95%CI:1.00~2.11)的女生,腰椎骨密度不足的风险更高(P<0.05);(2)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父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aOR:0.39,95%CI:0.19~0.79)、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高(aOR:0.55,95%CI:0.33~0.90)可降低女生腰椎骨密度不足的风险(P<0.05);而谷薯类摄入频次7次/周及以上(aOR:1.67,95%CI:1.12~2.51)则增加女生腰椎骨密度不足的风险(P<0.05)。结论:1.广州市儿童青少年各部位骨密度值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男女生去颅骨全身骨密度在10岁和13岁前后出现“两次交叉”的现象,而腰椎骨密度则未出现此现象。2.研究对象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不足检出率较高,性别和年龄间分布未见差异。3.父亲文化程度高、每天摄入肉类有助于男生去颅骨全身骨密度的积累;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高有利于女生去颅骨全身骨密度的生长。父亲文化程度高、奶制品摄入频次高可促进女生腰椎骨密度的积累,而摄入谷薯类频次高则不利于其腰椎骨密度的生长。4.未发现睡眠时间、电子视屏时间、参与课外运动和去颅骨全身及腰椎骨密度存在关联。

李广博[9](2021)在《沈阳市某医院1-6岁儿童铅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对心理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沈阳市儿童血铅暴露的现况、影响因素及其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儿童血铅水平、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某三甲医院1-6岁的住院儿童(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在家长知情同意前提下,抽取空腹静脉血2ml,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对1-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评价采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进行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调查1-6岁儿童273人,平均BLL(Blood lead level,血铅水平)为26.68μg/L。男童的平均BLL为27.52μg/L,女童的平均BLL为25.97μg/L,BLL超过50μg/L的儿童共有14人(5.13%),没有BLL超过100μg/L的儿童。2、儿童BLL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儿童BLL相关的因素有年龄、进餐前是否洗手、母亲职业、食用膨化食品的频率(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食用膨化食品是儿童BLL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57,95%CI=3.753-34.980)。3、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LL、年龄、性别与儿童行为障碍有关联(P<0.05);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是否吸烟、抚养人文化程度和居住环境装修与儿童性格缺陷维度有关联(P<0.05);蔬菜摄入频率<1次/天与儿童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行为障碍、交往缺陷、其他障碍维度有关联(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儿童情绪障碍主要受食用膨化食品频率(β=-0.513)和食用蔬菜频率(β=-1.436)的影响,食用膨化食品频率越高,食用蔬菜频率越低,儿童情绪障碍得分越高;儿童性格缺陷主要受居住环境装修(β=1.668)、食用蔬菜频率(β=-1.018)和食用膨化食品频率(β=-0.768)的影响,居住环境装修、食用膨化食品频率越高及食用蔬菜频率越低,儿童性格缺陷得分越高;儿童社会适应不良主要受食用蔬菜频率(β=-0.009)和食用膨化食品频率(β=-0.874)的影响,食用膨化食品频率越高及食用蔬菜频率越低,儿童社会适应不良得分越高;儿童行为障碍主要受年龄(β=1.146)、性别(β=-0.847)、母亲文化程度(β=-1.169)、血铅水平(β=-0.027)、食用蔬菜频率(β=-1.392)和食用膨化食品频率(β=-0.921)的影响,年龄越大,性别为女、母亲文化程度越低、血铅水平越低、食用膨化食品频率越高及食用蔬菜频率越低,儿童情绪障碍得分越高;儿童交往缺陷主要受家庭生活水平(β=-0.680)、抚养人文化程度(β=-0.632)、食用蔬菜频率(β=-0.576)和食用膨化食品频率(β=-0.727)的影响,家庭生活水平越低、抚养人文化程度越低、食用膨化食品频率越高及食用蔬菜频率越低,儿童交往缺陷得分越高;儿童不良习惯主要受食用牛奶及奶制品频率(β=-0.689)、食用水果频率(β=-0.773)、食用膨化食品频率(β=-0.709)和食用碳酸饮料频率(β=-0.328)的影响,食用牛奶及奶制品频率越低、食用水果频率越低、食用膨化食品频率越高及食用碳酸饮料频率越高,儿童不良习惯得分越高;儿童其他障碍主要受家庭生活水平(β=-0.850)、食用蔬菜频率(β=-0.719)和食用膨化食品频率(β=-0.508)的影响,家庭生活水平越低、食用膨化食品频率越高及食用蔬菜频率越低,儿童其他障碍得分越高。结论:1、沈阳市1-6岁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26.68μg/L,血铅水平超过50μg/L的儿童为5.13%,血铅水平明显下降。经常吃膨化食品是儿童血铅水平高的主要危险因素;本调查中儿童血铅水平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没有明显影响。2、食用膨化食品、牛奶及奶制品、水果和蔬菜的频率与儿童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交往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和其他障碍的发生有关联;居住环境装修是儿童性格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抚养人文化程度高是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保护因素;女童、年龄越低、母亲文化程度高是儿童行为障碍的保护因素;家庭生活水平高是儿童交往缺陷和其他障碍的保护因素。

纪文静,杜娟,李雪玲,刘雅静,梁爱民[10](2020)在《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6-12月从北京市顺义区抽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幼儿园,将其管辖的所有1~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及家庭基本情况、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等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 391例,其中存在至少1种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1 432例(59.9%)。最常见的饮食行为问题为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48.8%),然后依次为进食位置不固定(14.0%)、挑食(13.0%)、进食时间过长(11.2%)、零食过多(9.0%)、汤泡饭(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主要看护人、家长对儿童进食的态度是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母亲文化程度高(OR=0.528,95%CI:0.431~0.647)、家庭年收入高(OR=0.656,95%CI:0.473~0.909)是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保护因素;祖父母/外祖父母看护(OR=1.366,95%CI:1.151~1.622)、靠哄骗/强制引导儿童进食的态度(OR=1.581,95%CI:1.284~1.947)是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应重视对儿童家庭尤其是低年收入、低文化程度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看护家庭的干预指导,以降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

二、婴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婴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
    第一节 前言
        一、H.pylori概述
        二、H.pylori生物学特性
        三、H.pylori感染及致病机制
        四、H.pylori感染现状
        五、H.pylori感染危险因素与传播
        六、H.pylori感染诊断方法
        七、胃癌流行现状
        八、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人群
        二、研究目标城市介绍
        三、问卷设计与变量定义
        四、H.pylori检测
        五、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结果
        一、研究人群人口社会学特征
        二、研究人群个人及家庭生活习惯特征
        三、研究人群H.pylori感染状态
        四、研究人群人口社会学特征与H.pylori感染关系
        五、研究人群个人及家庭生活行为特征与H.pylori 感染关系
        六、研究人群H.pylori感染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七、研究人群H.pylori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研究人群H.pylori感染率分析
        二、H.pylori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二章 胃内外疾病患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研究
    第一节 前言
        一、H.pylori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二、H.pylori感染与部分胃外疾病的关系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人群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结果
        一、18岁以上研究人群胃镜检查结果
        二、18岁以上研究人群胃粘膜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三、18岁以上人群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四、胃镜下上消化道疾病与H.pylori感染关系
        五、组织病理病学诊断胃疾病与H.pylori感染关系
        六、研究人群肝胆疾病与H.pylori感染关系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和血清脑肠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血清脑肠肽的研究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小儿厌食症与脑肠肽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老年人主要膳食模式提取与分析
        3.3 不同膳食模式下老年人食物摄入特征和膳食多样性比较
        3.4 我国老年男性膳食模式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3.5 我国老年女性膳食模式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我国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三地区老年人膳食模式提取与评价
        3.3 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分析
        3.4 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与肌肉衰减症关系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预测低肌肉量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老年人常规健康指标与肌肉量相关性分析
        3.3 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3.4 老年人低肌肉量预测模型优化与应用
        3.5 基于预测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与低肌肉量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筛选与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方法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初筛
        3.2 基于多种统计学模型筛选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
        3.3 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生物标志物关系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建议
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母亲工作时间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对象
    2.3 样本量计算
    2.4 调查内容与质量控制
    2.5 研究内容及方法
    2.6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母亲工作时长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
    3.2 母亲非标准时间工作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
    3.3 母亲工作时长对我国2岁以下儿童体重影响的可能机制
    3.4 2002与2020年母亲工作时长和儿童超重肥胖关系的比较
4 讨论
    4.1 母亲工作时长与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
    4.2 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与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
    4.3 不同年代母亲工作时长和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
主要结论及建议
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母亲工作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2岁以下儿童及看护人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
致谢

(5)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与环状RNA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单词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的生长情况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特定环状RNA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联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环状RNA与肥胖的关联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对重庆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调查问卷
    1.4 伦理审查
    1.5 质量控制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龄前儿童的基本特征
    2.2 父母的基本特征
    2.3 学龄前儿童过去7 天的饮食摄入情况
    2.4 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现状
    2.5 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现状
    2.6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父母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得分差异
    2.7 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态度现状
    2.8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父母饮食和运动相关态度得分差异
    2.9 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行为现状
    2.10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父母饮食和运动相关行为得分差异
    2.11 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
3 讨论
    3.1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摄入、身体活动和超重肥胖现状
    3.2 学龄前儿童父母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
    3.3 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
    3.4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文献综述 祖辈带养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身体活动和超重肥胖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地点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分析
    2.7 伦理学问题
    2.8 技术路线
结果
    3.1 队列入组及随访情况
    3.2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
    3.3 妇女孕期相关情况
    3.4 婴儿出生和1岁时体格发育情况
    3.5 婴儿出生后喂养和健康情况
    3.6 孕期膳食模式特点
    3.7 12月婴儿认知发育水平
    3.8 孕期膳食模式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3.9 孕期膳食模式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性分析
    3.10 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单因素分析
    3.11 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多元线性分析
讨论
    4.1 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特点
    4.2 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影响因素
    4.3 1岁时婴儿认知发育水平
    4.4 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4.5 主要照顾者学历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孕期膳食模式与婴儿生长发育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广州市儿童青少年骨密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骨密度的定义
    1.2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量增长的关键时期
    1.3 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1.3.1 家庭、出生及喂养情况与骨密度
        1.3.2 饮食情况与骨密度
        1.3.3 运动、电子视屏、睡眠情况与骨密度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计
        2.2.2 问卷调查
        2.2.3 体格检查
        2.2.4 骨密度检测
    2.3 相关指标定义
        2.3.1 环境因素
        2.3.2 骨密度状况
    2.4 质量控制
        2.4.1 问卷设计、调查、质控及数据录入
        2.4.2 体格检查
        2.4.3 骨密度检测
    2.5 统计分析方法
        2.5.1 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特征
        2.5.2 骨密度情况
        2.5.3 环境因素分布情况
        2.5.4 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5.5 统计分析软件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特征
    3.2 骨密度情况
        3.2.1 各部位骨密度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3.2.2 不同性别学生去颅骨全身与腰椎骨密度的情况
    3.3 环境因素分布情况
        3.3.1 家庭、出生及喂养情况
        3.3.2 饮食情况
        3.3.3 睡眠、电子视屏、课外运动情况
    3.4 去颅骨全身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家庭、出生及喂养情况与去颅骨全身骨密度
        3.4.2 饮食情况与去颅骨全身骨密度
        3.4.3 睡眠、电子视屏和课外运动情况与去颅骨全身骨密度
        3.4.4 多因素分析
    3.5 腰椎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5.1 家庭、出生及喂养情况与腰椎骨密度
        3.5.2 饮食情况与腰椎骨密度
        3.5.3 睡眠、电子视屏和课外运情况与腰椎骨密度
        3.5.4 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骨密度情况
        4.1.1 各部位骨密度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4.1.2 不同性别学生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的情况
    4.2 家庭、出生及喂养情况及其对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4.3 饮食情况及其对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4.4 睡眠、电子视屏和课外运动情况及其对去颅骨全身和腰椎骨密度的影响
    4.5 创新点
    4.6 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青少年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沈阳市某医院1-6岁儿童铅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对心理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样本采集与检测
        2.3.2 诊断标准
        2.3.3 问卷调查内容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3.2.1 儿童血铅水平情况
        3.2.2 不同出生结局、喂养方式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
        3.2.3 家庭因素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
        3.2.4 儿童基本情况对血铅水平分布的影响
        3.2.5 父母及家庭情况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
        3.2.6 儿童饮食习惯对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
        3.2.7 儿童血铅水平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3 血铅水平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3.4 其它因素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4.2.1 儿童基本情况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4.2.2 父母及家庭情况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4.2.3 饮食习惯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3.5 儿童各维度心理行为问题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5.1 儿童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2 儿童性格缺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3 儿童社会适应不良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4 儿童行为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5 儿童交往缺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6 儿童不良习惯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7 儿童其他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儿童血铅水平现状
    4.2 儿童血铅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3 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铅暴露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婴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胃癌高发区全年龄段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D]. 王晓锋. 兰州大学, 2021
  • [2]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和血清脑肠肽的研究[D]. 徐德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老年人膳食模式与肌肉衰减症关系研究[D]. 李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4]母亲工作时间与我国2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D]. 丁心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5]福建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与环状RNA的关联研究[D]. 李国波.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父母的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对重庆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D]. 蔡正杰.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7]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D]. 李玉萍.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8]广州市儿童青少年骨密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陆爽.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9]沈阳市某医院1-6岁儿童铅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对心理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D]. 李广博.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10]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纪文静,杜娟,李雪玲,刘雅静,梁爱民.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11)

标签:;  ;  ;  ;  ;  

婴幼儿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