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工业能源基地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以山西大同市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工业能源基地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以山西大同市为例

一、历史文化名城、工业能源基地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山西大同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平[1](2020)在《基于政府职能下的山西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旅游已成为了时代潮流。无论是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旅游成为了日常讨论的话题。同时,广大旅游者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观赏旅游,他们逐渐开始注重旅游的知识性和体验性。历史文化旅游成为了旅游者们选择的热点,当然也成为了各地政府和旅游开发企业重点关注的产业。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知识为基础,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概括了山西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详细阐述了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发挥。分析了当前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站在政府作用发挥的角度提出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化建议。希望为促进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本文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详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第三章主要总结了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梳理了绛县主要文化旅游资源,概括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第四章分析了当前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顶层设计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营销宣传不到位等等;第五章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化建议;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和前景展望,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刘杨[2](2020)在《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大同古城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同古城曾为两汉名郡、北魏京华、隋唐军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当代煤炭能源重工业城市。大同古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1982年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古城见证了以北魏为主的历朝历代的一系列重大历事件,是北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自建国以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和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大同古城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墙被拆、主要交通道路拓宽、重点历史建筑被毁等等,但在2008-2013年期间,大同开展了长达五年的大规模古城“整体复建”活动,重建之后怎样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同古城重建后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分析近年来大同古城城市保护规划发展的曲折之路,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基础,对目前大同古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古城整体复建,对大同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适合大同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策略,同时期望也能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古城保护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共有五个章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第二章为第一部分,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同时总结了国内外文化旅游与古城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国际趋势,梳理了古城保护及旅游发展的意义,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二部分,对大同市的城市概况、历史发展沿革、历届保护规划进行研究,重点梳理了古城“整体复建”后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总结分析文化旅游发展概况,对大同古城内的文化旅游资源潜力进行挖掘,基于SWOT分析理论,对大同文化旅游发展作了研究与分析。第五章为第三部分,在对大同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同古城保护的原则、内容,探索适用于大同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周璞[3](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赵继宇[4](2020)在《明清以来大同古城街巷格局的演变》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为大同古城内街巷,时间范围为明清至今,研究方法上运用历史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并在实践方面对大同古城街巷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本文在理论方法和实践基础上,结合对古城街巷文献梳理,总结大同街巷格局演变的历史特征,并分析其背后成因。研究内容依据对大同古城街巷格局演变的梳理,总结街巷形态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划分三个时期,即街巷格局形成期、历史街道建设开发期、历史文化名城复兴与街道格局式微期。在每一时期,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背景,发现其街道数量,道路网络、街道空间功能、沿街建筑布局、风格、轮廓线以及街巷名文化和古城商贸中心转移的变化。整体来看,大同古城街巷格局在明清至建国前这一阶段表现为街巷数量较少、建筑协调、肌理紧致;在1949-2008年间,街巷格局又表现为街巷数量由多到少、建筑不和谐,肌理舒张;在2008年名城复兴工程后,街巷格局表现为,街巷数量骤减、建筑逐步恢复和谐,肌理更为舒张。大同古城街道格局演变受商贸发展自发因素和政府政策主动因素交织影响,其中政策对于街巷影响较大,但有时又受到商贸发展需求的制约,适时改变。大同古城街巷格局及其街巷名文化作为古城重要文化财富,是连接古城历史与现在的纽带。本文对大同古城街巷的研究意义表现在:一方面,通过梳理大同自明清以来街巷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其演变的特征,发掘大同古城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针对现在的街巷格局,提出保护意见,强调古城格局保护,以便恢复和宣传街巷名文化,增强大同人民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认同,吸引外来游客深度了解大同文化,为古城复兴工程添砖加瓦。

贾国伟[5](2019)在《旅游集散中心对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的演变历程中,城乡关系占据重中之重的位置,并且在根源上关系到国家的进步。自21世纪开始,我国在城乡关系的协调上投入极大的关注,大力支持城乡空间融合。大同市于2015年8月筹备成立旅游集散中心,作为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组织,其功能和不断完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本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助推器,其作用在促进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的很多方面中均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个基础上,此篇报告整体归纳了此领域的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理论的,并且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系统和整体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旅游集散中心在促进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当中的作用,为更好地利用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带动和促进农业和农村跨越式发展、推动城乡在经济、社会、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等多个领域的结合,以及深入推动该市城乡空间改革进展做出适当的建议。此报告针对当前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的进展与特定情况,系统研究了旅游集散中心对不同方面的工作产生的意义,并对我市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和旅游集散中心发展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梳理和实证研究,形成结论。考虑到城乡空间融合涉及面比较广,所以本文引入区域经济理论当中的增长极——点轴开发理论作为立足点,研究在该市城乡空间融合中旅游集散中心产生的意义,从而得出较为精进、更加全面、更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游奕辉[6](2019)在《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时期,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开始转型优化,我国一些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形势。利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与产业基础似乎成为了历史城市转型的主要手法之一。于2008年启动的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正是大同谋求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大规模的主动尝试。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大同历史城市建设与规划情况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2008年至2017年“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发展变化过程,实践中的历史城区空间形态实际变化情况,实践相关主体作用与建设实践理念形成、调整的变化过程,以此对实践中出现的遗产保护理念与方式、人口疏解、资金运作逻辑等三个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从实践中作为重点的历史保护视角出发,对这次典型的“古城保护”建设实践过程进行整理、记录与分析,展开评价与解读,为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王耀祖[7](2019)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面对新挑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也对全国各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长期以来,大同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重工业基地,在解决全国能源供应、保持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单纯依靠煤炭资源,导致大同市经济陷入了“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资源诅咒当中,为改变这一现状,大同市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表明了本研究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论文随后的展开奠定初步基础。第二部分,对绿色发展理念、转型发展理论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分析了大同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属性,并回顾了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获得发展的同时对山西乃至全国经济所做出的历史贡献。第四部分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开始探索转型发展的经历以及进一步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六个方面对大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出对策建议:一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二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产业多元协调发展;三是以绿色科技创新驱动,促进大同经济绿色发展;四要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为经济转型提供制度保障;五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拓展转型升级新空间;六是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生态转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于自身实际,大同市的经济转型完全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相信也能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侯彦良[8](2018)在《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工业化大规模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导致对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一大批依托资源禀赋的资源型城市相继兴起,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己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着特点。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大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可被开采的资源日趋衰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支柱产业逐渐衰退,再加上资源型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竞争环境的恶化,资源型城市生产难以继续,负担日益加重,财政日益陷入困境,出现了经济增长缓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区域性和结构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资源城市陷入锁定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煤炭型资源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索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锁定突破影响因素以及城市解锁路径。文章在对资源型城市概念、衡量尺度和分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煤炭型城市的锁定效应。首先,分析了煤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锁定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进行探究,总结了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城市锁定的突破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文章基于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对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包括解锁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及解锁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各项统计检验。接下来,文章根据煤炭型城市的锁定特征、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对城市解锁路径进行设计,主要是从功能锁定、技术锁定、产业锁定以及制度锁定四个方面进行。最后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对山西省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构建了有关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系统地提出了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突破的路径设计,从学理上揭示了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形成、规避和解锁三大机制,对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重要问题做出了理论解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总结如下:(1)煤炭型城市锁定特征研究。根据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炼了煤炭型城市锁定特征,包括城市功能锁定、城市技术锁定、城市产业结构锁定以及城市制度锁定。研究发现,煤炭型城市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功能逐步趋向于为煤矿产业“服务”,形成了单一且不健全的城市功能现状;煤炭型城市科研经费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传统技术一旦投入使用,通过持续获得收益逐步占领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限制新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城市陷入技术锁定状态;在煤炭型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据了很大比重,第一、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种“一头沉”式的产业结构受多种条件制约,接续产业发展缓慢,致使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另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价格失衡等问题使煤炭型城市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陷入畸形发展的轨道。(2)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分析。主要从资源、技术、产业、人力和制度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路径依赖是煤炭型城市陷入锁定状态的根本原因,基于自然资源禀赋驱动、传统企业带动所形成的资源型城市通常具有路径依赖特性,认为煤炭型城市由于路径依赖特性最终陷入锁定效应的发展路径,最终煤炭型城市会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路径依赖—寻求惯例—惯性—加剧锁定。(3)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影响锁定突破的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因素、政府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经济外向度。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0-2014年25个煤炭型城市的综合解锁能力进行测算,发现大部分城市突破锁定能力较低,且城市之间解锁能力差异较大;另外,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城市解锁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技术投入、政府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对城市解锁能力的影响最为显着,经济外向度的影响比较小。(4)煤炭型城市解锁路径设计。煤炭型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功能、技术、产业以及制度方面解锁,其中,城市功能解锁是方向和动机,技术解锁是支撑和手段,产业解锁是驱动和目标,制度解锁是干预和保障,通过路径选择推进城市转型的进程,实现煤炭型城市经济、社会、能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5)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案例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0个煤炭型城市的解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具体解锁路径。该论文有图21幅,表17个,参考文献157篇。

张倩[9](2018)在《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复兴为背景,探讨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方法策略,研究文化空间属性,调查文化空间保护更新需求,得到如下保护更新规划过程:1.基础研究:总结资源型城市空间及文化的现有研究,掌握多数资源型城市分散布局的特征及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得出产业转型、规划引导、生态修复、文化挖掘四条转型路径。分析资源型城市复兴的文化基础,总结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的分级及三种主要模式,树立以文化规划作为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手法。2.实地调研:对所研究的城市——广元市旺苍县进行全方位基础资料搜集,梳理城市空间变迁过程,调查城市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统计县域文化资源以确认发展优势、对城区文化空间进行全盘调查,落实其物质空间的具体存在,选取典型空间进行空间属性调查和空间问题总结。3.需求分析:根据调研阶段的工作,对旺苍县文化空间按照“人、场所、活动”三个构成要素进行需求分析,对使用群体进行主观需求定量分析,对场所进行物质空间层面的客观需求定性分析,对活动进行文化空间非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定性分析,三者结合空间属性问题、城市发展目标,得出后续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的制定依据。4.规划设计:根据文化规划的相关研究制定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目标、框架及具体内容,以空间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制定保护更新的对策方法。具体包括:(1)立足资源型城市全域整合文化资源,规划并保护文化线路,联动地区发展城市优势资源;(2)立足城区梳理城市文化结构,并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优化用地布局,对资源型城市空间进行结构重构、调整城区旧工业用地、开发边缘区生态资源;(3)立足空间节点对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对工业型文化空间创新利用,对历史文化空间进行文脉保护,修复生态文化空间景观环境;(4)加强非物质文化活动及其空间载体的保护更新,丰富活动类型,拓展活动空间形式。

王振宇[10](2018)在《山西省治所城市历史格局特征及转译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治所城市是我国古代城市行政建制制度下建立的地方城市,包括府城、州城、县城等。我国绝大多数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定型于明清时期,但受到民国时期战争、建国后拆城运动及改革开放后建设性破坏等影响,对历史格局整体性起到决定作用的格局要素演化为新的表现形式,既有文献较少系统的总结其格局特征及转译规律。历史城市整体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历史格局保护,在对格局原型及转译内容科学识别的基础上,对进行格局要素进行分类差异化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探讨古代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特征及今天的遗存现状,并开展系统定量化的评价,从而为城市历史格局整体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案例地区山西省是汉文化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长城沿线的农牧冲突区,及万里茶道晋商文明的兴起地。在“表里河山、四塞之区”环境中,山西形成了由地方中心城市,军事防御城市,金融、集散、工矿商贸城市等组成的完善治所城市体系。今天,山西是文物大省,古代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今天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相对干旱的自然气候,使得山西省治所城市保护相对较好,遗存类型丰富,为本次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采用文献与实地勘探相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古今转译分析、要素解构分析、模糊集综合评价等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治所制度与城市历史格局结合中国历史发展背景,以历朝历代行政建制的治所制度为线索,论述治所城市体系的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背景下,分析治所城市秦汉雏形期、魏-宋发展期、明清定型期的治所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治所城市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历史格局和格局控制要素。(2)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特征分析了山西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研究了治所城市形成的特色机制,包括农耕文明与礼制思想、军事防御与九边制度、商业流通与开中制度等;研究各区域单元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特征,包括晋北城市的军事格局、晋中城市的礼商格局、晋东南的缘地格局、晋南城市的多样格局等;研究历史边界、历史轴线、历史中心、历史标志等格局要素特征。(3)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转译分析了治所城市近现代演化的历史背景,研究了历史格局的整体变迁转译,包括外部边界的拓展、发展方向的推进、内部建筑的更新等;研究各区域单元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转译方式,包括晋北城市的格局延续,晋中城市的格局更新、晋东南城市的格局变异、晋南城市的格局叠加;结合历史原型分析,总结历史格局中历史边界、历史轴线、历史中心、历史标志等要素转译规律。(4)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现状评价主要包括历史格局的完整度、历史格局的清晰度。完整度,即历史格局的原真性存在程度,主要反映历史格局的实存状况。清晰度,即历史格局在今天的可辨识的程度,主要反映历史格局的转译状况。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山西省39个重点治所城市进行评价,从而为历史格局保护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山西省不同区域的治所城市有着差异化的历史格局特征,不同的治所城市形成了历史边界的多样形态、历史轴线的序列组合、历史中心的择优控制、历史标志的双重体系等特征;山西省不同区域的治所城市有着差异化的历史格局转译方式,不同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要素转译有边界断续转译、轴线线性转译、中心功能转译、标志体系转译等规律。并通过评价体系,得出了山西省39个重点治所城市的整体格局聚类评价、单要素聚类评价结果,以及历史格局分类保护对策。

二、历史文化名城、工业能源基地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山西大同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文化名城、工业能源基地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山西大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政府职能下的山西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化旅游
        2.1.2 文化旅游产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政府职能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3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
    3.1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
        3.1.1 绛县基本情况
        3.1.2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1.3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条件
        3.1.4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文历史条件
    3.2 绛县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3.2.1 绛县国宝单位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3.2.2 绛县其他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3.3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3.3.1 绛县政府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做法
        3.3.2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4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政策支持的稳定性不足
    4.2 集中力量打造有影响力、知名度的旅游品牌不足
    4.3 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
    4.4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4.5 有效营销宣传不到位
5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化建议
    5.1 做好顶层设计,强化产业引导
        5.1.1 树立崭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理念
        5.1.2 制定科学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5.1.3 加强产业引导,形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合力
    5.2 建设龙头景区,促进整体发展
        5.2.1 以龙头景区建设,促进文化旅游景点建设整体发展
        5.2.2 以全域旅游助推文化旅游,使各种旅游资源竞相迸发活力
        5.2.3 强化有效监管,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5.3 注重人才培育,创新融资模式
        5.3.1 加大文化旅游人才的挖掘、培养与引进
        5.3.2 建立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5.4 强化基础建设,改善服务质量
        5.4.1 加强本地旅游交通建设
        5.4.2 提升综合性商业服务能力
    5.5 优化宣传策略,提升营销实效
        5.5.1 增进本地群众文化认同感
        5.5.2 针对目标群体重点做好宣传
        5.5.3 逐步拓展本地文化旅游的影响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和前景展望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绛县文化旅游产业访谈调查问卷
致谢

(2)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大同古城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保护层面
        1.1.2 文化旅游发展层面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目前国外有关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的研究
        1.4.2 目前国内有关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的研究
        1.4.3 相关实践研究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城保护及文化旅游基础研究
    2.1 古城保护基础研究
        2.1.1 古城保护基本概念
        2.1.2 古城保护的理论基础
        2.1.3 古城保护相关政策
        2.1.4 古城保护发展现状
    2.2 文化旅游基础研究
        2.2.1 文化旅游基本概念
        2.2.2 文化旅游理论基础
        2.2.3 文化旅游相关政策
        2.2.4 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2.3 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研究
        2.3.1 古城保护的意义
        2.3.2 文化旅游的意义
        2.3.3 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同市的历史发展沿革与规划分析
    3.1 大同古城的历史发展与沿革
        3.1.1 秦汉平城
        3.1.2 北魏平城
        3.1.3 唐代云州
        3.1.4 辽金陪都西京
        3.1.5 明清大同府城
        3.1.6 建国后的大同市(1949-1978)
        3.1.7 建国后的大同市(1979-2018)
    3.2 大同历届古城保护与文化旅游相关规划评析
    3.3 “整体复建”后的大同古城
        3.3.1 整体复建后的大同古城概况
        3.3.2 整体复建后产生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同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4.1 大同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4.1.1 大同古城文化旅游资源
        4.1.2 大同古城旅游规模
        4.1.3 大同古城旅游基础设施
    4.2 大同古城的文化价值和特色
        4.2.1 大同古城的文化价值
        4.2.2 大同古城的特色
    4.3 大同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基于SWOT分析
        4.3.1 大同古城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4.3.2 大同古城发展文化旅游的机遇
        4.3.3 大同古城发展文化旅游的劣势
        4.3.4 大同古城发展文化旅游的威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大同古城保护策略研究
    5.1 大同古城保护的策略
        5.1.1 空间规划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5.1.2 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相结合
        5.1.3 风貌保护与环境治理相结合
        5.1.4 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5.2 大同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5.2.1 提升环境品质
        5.2.2 保护民俗民风
        5.2.3 梳理历史脉络
        5.2.4 突出地方特色
        5.2.5 完善旅游设施
        5.2.6 策划旅游活动
    5.3 大同古城保护的规划探讨
        5.3.1 古城保护的规划宗旨
        5.3.2 古城保护的原则
        5.3.3 古城保护的内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本文总结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致谢

(3)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4)明清以来大同古城街巷格局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街巷格局形成期
    2.1 社会背景
        2.1.1 明朝前的大同古城
        2.1.2 明清军政向民政的转变
        2.1.3 商贸逐步发展
        2.1.4 规划的出现
    2.2 建筑总体布局
        2.2.1 军政城市形成
        2.2.2 军政机构缩减
        2.2.3 商贸城镇的形成
    2.3 建筑形态
        2.3.1 平缓的建筑群轮廓线
        2.3.2 中式建筑走向中西结合
    2.4 街巷空间
        2.4.1 规划整齐的十字形路网格局
        2.4.2 张弛有度的道路尺度
        2.4.3 混乱走向秩序的街巷空间
    2.5 街巷名文化的形成
        2.5.1 街巷名的分类
        2.5.2 街巷名文化
    2.6 小结
第三章 :历史街道的建设开发期
    3.1 社会背景
        3.1.1 商贸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
        3.1.2 缓慢发展的城市规划
    3.2 建筑总体布局
        3.2.1 现代化建筑总体布局形成
        3.2.2 文物建筑点状分布
    3.3 建筑形态
        3.3.1 建筑群呈现高低错落的轮廓线
        3.3.2 古今建筑混杂
    3.4 街巷空间
        3.4.1 道路网由密向舒朗
        3.4.2 街道巷空间分明
    3.5 街巷名的合并与消亡
    3.6 小结
第四章 :历史文化名城复兴与传统街巷格局式微
    4.1 社会背景
        4.1.1 经济转型中的大同
        4.1.2 逐渐完备的古城规划
        4.1.3 从旧城改造到古城复兴
    4.2 建筑总体布局
        4.2.1 历史街区的恢复性整治
        4.2.2 文物建筑的面状整体保护
    4.3 建筑形态
        4.3.1 建筑群恢复平缓的轮廓线
        4.3.2 传统风貌的建筑
    4.4 街巷空间
        3.4.1 疏松、整齐的道路网
        3.4.2 小街巷街面空间整洁
    4.5 街巷名的更迭与消失
    4.6 小结
第五章 :街巷格局演变特征、动因分析及保护意见
    5.1 街巷演变特征
        5.1.1 道路结构
        5.1.2 街巷空间
        5.1.3 街巷建筑布局
        5.1.4 建筑群轮廓线
        5.1.5 街巷商业中心的转移
        5.1.6 街巷名文化
    5.2 街巷变化动因分析
        5.2.1 商贸社会发展的自发性因素
        5.2.2 政策的主动性因素
    5.3 街巷格局保护建议
        5.3.1 改造成的街巷
        5.3.2 正在改造的街巷
        5.3.3 未改造的街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旅游集散中心对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城乡空间融合
        1.3.2 旅游集散中心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增长极——点轴开发理论及其对城乡空间融合的启示
    2.1 增长极
    2.2 点轴开发
    2.3 增长极——点轴开发理论与城乡空间融合的联系
    2.4 增长极——点轴开发理论对城乡空间融合的启示
第三章 大同市城乡空间发展概况
    3.1 大同市城乡空间发展历程
    3.2 大同市城乡空间发展现状
    3.3 大同市城乡空间发展前景
    3.4 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的条件分析
        3.4.1 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的新机遇
        3.4.2 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3.4.3 产业转型和地区振兴的新趋势
        3.4.4 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新要求
        3.4.5 城乡差别效应的新动力
    3.5 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的主要任务
        3.5.1 产业经济方面
        3.5.2 城乡交流方面
        3.5.3 文化领域方面
        3.5.4 空间建设方面
        3.5.5 社会就业方面
第四章 旅游集散中心在落实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主要任务中的作用
    4.1 旅游集散中心的概念
    4.2 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
        4.2.1 基础功能
        4.2.2 社会功能
    4.3 大同市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现状
    4.4 旅游集散中心在落实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主要任务中的作用
        4.4.1 产业经济方面
        4.4.2 城乡交流方面
        4.4.3 文化领域方面
        4.4.4 空间建设方面
        4.4.5 社会就业方面
第五章 旅游集散中心在推动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上的有效举措
    5.1 以旅游交通专线衔接城乡交通网,完善空间社区建设发展
    5.2 通过带动人口流动和分布,推动城乡空间和规模调整
    5.3 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推动产业升级和城乡空间优化
    5.4 带动城镇布局重组,推动城乡职能转化
    5.5 助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城乡空间发展步伐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和启示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复建古城”热潮
        1.1.2 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前置概念辨析
        1.3.1 文化遗产保护及其真实性、完整性原则
        1.3.2 历史城市、历史城区与历史地段
        1.3.3 大同老城区与“古城”
    1.4 研究范围与时间跨度
        1.4.1 研究范围
        1.4.2 时间跨度与层次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综述
        1.6.1 大同城市历史演变情况与历史遗存的相关研究
        1.6.2 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相关研究
2 大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情况及其特征
    2.1 近代以前的城市形成、建设与变迁过程
        2.1.1 秦汉时期至明代之前的城市形成与建设情况
        2.1.2 明清时期的城市形成与建设情况
    2.2 近代至20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建设、规划及发展过程
        2.2.1 1840至1937年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情况
        2.2.2 1937至1949年的城市发展与规划情况
        2.2.3 1949至1985年的城市发展与规划情况
    2.3 建国以来的城市历史保护工作回顾
        2.3.1 1949至1998年的历史保护工作回顾
        2.3.2 1998至2005年的历史保护工作回顾
    2.4 小结
3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背景、启动与调整过程
    3.1 实践的背景
        3.1.1 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3.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3.2 实践的前期启动
        3.2.1 200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
        3.2.2 2008年《关于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决定》
    3.3 实践过程中的规划调整
        3.3.1 2014年版城市总体规划
        3.3.2 2014年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3.3.3 2016年《古城更新建设指引》
        3.3.4 2017年版城市总体规划
    3.4 小结
4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中的历史城区空间形态变化过程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4.2 建筑与空间类型的变化情况与特征
        4.2.1 2008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分布情况
        4.2.2 2010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2.3 2012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2.4 2014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2.5 2015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2.6 2017年建筑与空间类型变化特征
    4.3 空间使用功能的变化情况与特征
        4.3.1 居住类功能
        4.3.2 服务类功能
        4.3.3 教育类功能
        4.3.4 开放绿地及景点类功能
        4.3.5 道路交通类功能
        4.3.6 空置及待定功能
    4.4 代表性遗产修复项目的实际修复情况
        4.4.1 华严寺
        4.4.2 明代城墙
        4.4.3 代王府
        4.4.4 传统四合院
    4.5 小结
5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主体作用、理念形成及调整过程
    5.1 实践前期的建设理念形成与调整(2008年至2012年)
        5.1.1 实践前期的理念背景与形成
        5.1.2 实践前期过程中的理念调整
    5.2 实践中期的建设理念调整(2013年至2015年8月)
        5.2.1 主导方调整后的实践理念变化
        5.2.2 质疑与回应
    5.3 新时期的实践建设理念调整(2015年8月至2017年)
    5.4 小结
6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关键问题思考
    6.1 建设实践的遗产保护理念与方式辨析
        6.1.1 真实性
        6.1.2 完整性
        6.1.3 不改变原状原则
    6.2 建设实践的人口疏解问题
        6.2.1 历史城市人口疏解的研究回顾及思考
        6.2.2 大同历史城区人口与资源的过度疏解
        6.2.3 对于人口疏解问题的思考
    6.3 建设实践的资金运作逻辑
        6.3.1 建设实践的资金运作逻辑
        6.3.2 疏解人口与资源的配置特征与解释
        6.3.3 资金运作逻辑对大同城市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1.1 大同历史城市建设情况与“古城保护”建设实践发展变化过程梳理
        7.1.2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空间变化、主体作用变化过程整理
        7.1.3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中的三个关键性问题思考
    7.2 进一步的思考、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的实质
        7.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表索引
    B. 基础资料
作者简历

(7)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一)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主要原则:绿色低碳循环
        (三)基本诉求:生态文明建设
    三、转型发展的相关论述
        (一)转型发展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转型发展的核心与动力
        (三)转型发展的目标与着力点
第二章 大同市原有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及历史贡献
    一、大同市所属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特征
        (一)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特征
        (二)大同市相关概况
    二、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与贡献
        (一)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的发展阶段
        (二)大同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做出的历史贡献
第三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大同市转型发展的初步探索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总量大而不优
        (二)产业结构仍偏于单一化,煤炭供给侧改革任务重
        (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有待加强
        (四)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保增长的环境压力
        (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对转型发展思想准备不足
        (三)缺乏绿色发展相应的资金支持
        (四)绿色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有限
第四章 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引导观念转型
        (一)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二)强化绿色就是最大的民生的意识
        (三)牢固树立生态红线底线观
    二、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二)积极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三、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
        (一)壮大绿色发展人才队伍
        (二)立足现代科技,以创新驱动促进绿色发展
        (三)建立创新平台,推动“双创”绿色升级
    四、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提供制度保障
        (一)创立绿色GDP发展机制和考评监测制度
        (二)建立相应的绿色财税金融体制
        (三)健全和完善用人制度
    五、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拓展空间布局
        (一)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二)构建联结“一带一路”的大通道
    六、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转型
        (一)以采煤沉陷区治理为突破口,做好生态修复工作
        (二)健全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三)健全完善环保监督机制,打赢环境保卫战
        (四)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煤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及锁定特征
    3.1 煤炭型城市的空间分布
    3.2 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
    3.3 煤炭型城市发展的锁定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与突破路径
    4.1 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机理
    4.2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
    4.3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博弈分析
    4.4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的路径分析
    4.5 煤炭型城市解锁目标设定
    4.6 本章小结
5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的实证分析
    5.1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综合评价
    5.2 煤炭型城市解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5.3 锁定效应阻碍煤炭型城市经济转型
    5.4 本章小结
6 煤炭型城市解锁路径设计
    6.1 功能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6.2 技术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6.3 产业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6.4 制度锁定的解锁路径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煤炭型城市锁定突破案例分析——以山西为例
    7.1 山西省煤炭型城市发展现状
    7.2 解锁能力综合评价
    7.3 解锁路径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文化复兴是资源型城市复兴的有效措施
        1.1.2 资源型城市复兴依托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1.1.3 “城市双修”提出新要求
        1.1.4 旺苍县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契机
    1.2 研究范围、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1.3.1 资源型城市
        1.3.2 城市文化空间
        1.3.3 文化规划
        1.3.4 城市更新、城市复兴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空间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2.1 现状研究综述
        2.1.1 国内研究综述
        2.1.2 国外研究综述
    2.2 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分类与特征
        2.2.1 集中团块型
        2.2.2 连片带状型
        2.2.3 双城结构型
        2.2.4 一城多镇型
        2.2.5 多中心组团型
    2.3 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及空间问题
        2.3.1 城市缺乏统一规划,二元结构明显
        2.3.2 城市结构布局分散,空间活力不济
        2.3.3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功能恶化
        2.3.4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不足
    2.4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及适用条件
        2.4.1 产业转型路径
        2.4.2 规划引导路径
        2.4.3 生态修复路径
        2.4.4 文化挖掘路径
        2.4.5 各转型路径的适用条件
    2.5 旺苍县文化挖掘转型路径的适应特征
        2.5.1 工业文化历史悠久
        2.5.2 传统文脉保存完整
        2.5.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2.5.4 区域竞争优势明显
    2.6 小结
第三章 旺苍县资源型城市特征及文化空间调研
    3.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级与主要模式
        3.1.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级
        3.1.2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的三种模式
    3.2 旺苍县资源型城市特征分析
        3.2.1 旺苍县矿产资源特征
        3.2.2 旺苍县城市主体构成特征
        3.2.3 旺苍县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3 旺苍县域:文化资源统计与分析
        3.3.1 县域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3.3.2 旺苍县文化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3.4 旺苍城区:文化空间调查与确定
        3.4.1 旺苍县城区空间发展脉络梳理
        3.4.2 问卷及访谈的基本情况
        3.4.3 文化空间归类整理
    3.5 旺苍县城区典型文化空间分析
        3.5.1 旺苍县典型文化空间调查设计
        3.5.2 典型文化空间属性分析
    3.6 文化空间调查的问题总结
        3.6.1 历史型文化空间活力不济
        3.6.2 工业型文化空间闲置废弃
        3.6.3 生态型文化空间环境破败
    3.7 小结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需求分析
    4.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构成三要素
        4.1.1 人:文化空间的需求主体
        4.1.2 活动:文化事件的结构节点
        4.1.3 场所:文化空间的结构节点
    4.2 人——使用群体的主观需求分析
        4.2.1 文化认同度
        4.2.2 精神文化需求
        4.2.3 空间使用需求
    4.3 场所——文化空间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分析
        4.3.1 文化空间完整性保护
        4.3.2 文化空间原真性传承
        4.3.3 文化空间系统性构建
        4.3.4 文化空间活态化更新
    4.4 活动——文化空间非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分析
        4.4.1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活动
        4.4.2 建立文化活动的社会支撑
        4.4.3 制定文化活动的政策支持
    4.5 小结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复兴中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
    5.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内容
        5.1.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理论基础
        5.1.2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目标
        5.1.3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框架
        5.1.4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具体内容
    5.2 市域/县域:文化资源整合
        5.2.1 整合绘制全域文化资源
        5.2.2 全域文化线路的保护
        5.2.3 跨地区发展城市优势资源
    5.3 城区:文化结构梳理,用地布局优化
        5.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梳理
        5.3.2 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
        5.3.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
        5.3.4 资源型城市旧工业用地调整
        5.3.5 资源型城市边缘区生态资源开发
    5.4 节点: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类保护与更新
        5.4.1 工业文化空间的创新利用
        5.4.2 传统历史空间的文脉保护
        5.4.3 生态文化空间的景观修复
    5.5 非物质文化活动及空间载体保护更新
        5.5.1 丰富文化活动类型
        5.5.2 拓展文化活动空间形式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二)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山西省治所城市历史格局特征及转译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课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1.3 课题研究基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理论基础
        1.5.1 城市形态学理论
        1.5.2 四维城市理论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区域历史城市的相关研究
        1.6.2 历史城市形态的相关研究
        1.6.3 山西历史城市的相关研究
        1.6.4 相关研究综合述评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2.治所制度与城市历史格局
    2.1 治所制度与治所城市
        2.1.1 建制筑城与治所城市的产生
        2.1.2 集权制度与治所体系的稳定
        2.1.3 明清治所城市体系的完善
    2.2 治所城市的空间演化
        2.2.1 秦汉治所城市的空间雏形
        2.2.2 魏-宋治所城市的空间演变
        2.2.3 明清治所城市的空间定型
    2.3 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
        2.3.1 礼制主导的整体格局
        2.3.2 历史格局控制性要素
    2.4 小结
3.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特征
    3.1 治所城市的区域环境
        3.1.1 四塞之区的地理环境
        3.1.2 丰富多样的人文环境
    3.2 治所城市的形成机制
        3.2.1 农耕文明与礼制思想
        3.2.2 军事防御与九边制度
        3.2.3 商贸流通与开中制度
    3.3 历史格局特征的区域分异
        3.3.1 晋北城市的军事格局
        3.3.2 晋中城市的礼商格局
        3.3.3 晋东南城市的缘地格局
        3.3.4 晋南城市的多样格局
    3.4 历史格局要素的特征
        3.4.1 历史边界的多样形态
        3.4.2 历史轴线的序列组合
        3.4.3 历史中心的择优控制
        3.4.4 历史标志的双重体系
    3.5 小结
4.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转译
    4.1 山西城市近现代演化背景
        4.1.1 国家战略地位的转移
        4.1.2 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4.1.3 煤炭经济及现代工业
        4.1.4 近年旅游经济的导向
    4.2 历史格局的整体变迁
        4.2.1 外部边界的拓展
        4.2.2 发展方向的推进
        4.2.3 内部建筑的更新
    4.3 历史格局转译的区域分异
        4.3.1 晋北城市军事格局的延续
        4.3.2 晋中城市礼商格局的更新
        4.3.3 晋东南城市缘地格局的变异
        4.3.4 晋南城市多样格局的叠加
    4.4 历史格局要素的转译
        4.4.1 历史边界的断续转译
        4.4.2 历史轴线的尺度转译
        4.4.3 历史中心的功能转译
        4.4.4 历史标志的体系转译
    4.5 小结
5.山西省治所城市的历史格局现状评价
    5.1 评价体系构建
        5.1.1 指标选取与计算原理
        5.1.2 完整度评价模型
        5.1.3 清晰度评价模型
        5.1.4 权重及折合率确定与校对
    5.2 指标计算方法
        5.2.1 历史格局原型识别
        5.2.2 格局要素转译分析
        5.2.3 指标因子及目标计算
    5.3 指标计算结果
        5.3.1 整体格局聚类评价
        5.3.2 单要素聚类评价
    5.4 历史格局分类保护对策
    5.5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山西省39个样本治所城市历史格局指标标准值统计表
附录2:山西省39个样本治所城市历史格局古今转译对比图

四、历史文化名城、工业能源基地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山西大同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政府职能下的山西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张家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基于文化旅游视角的大同古城保护规划研究[D]. 刘杨. 广州大学, 2020(02)
  • [3]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明清以来大同古城街巷格局的演变[D]. 赵继宇. 山西大学, 2020(01)
  • [5]旅游集散中心对大同市城乡空间融合的作用研究[D]. 贾国伟. 山西大学, 2019(02)
  • [6]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研究[D]. 游奕辉. 浙江大学, 2019(02)
  • [7]绿色发展理念下大同市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 王耀祖.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8]煤炭型城市锁定效应的产生机理及解锁路径研究[D]. 侯彦良.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1)
  • [9]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D]. 张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10]山西省治所城市历史格局特征及转译评价研究[D]. 王振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历史文化名城、工业能源基地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以山西大同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