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21转基因不育系安徽21A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及利用

Xa21转基因不育系安徽21A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及利用

一、转Xa21基因不育系皖21A的白叶枯病抗性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兵[1](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提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汤剑豪[2](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研究说明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雷磊[3](2019)在《两系法杂交水稻多抗恢复系和不育系的创建》文中研究指明螟虫、褐飞虱、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中影响水稻产量、品质及商业价值的主要病虫害,无芒9311是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广泛应用于两系和三系杂交稻的恢复系,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但无芒9311不抗稻瘟病、螟虫、褐飞虱及白叶枯病。研究表明,将多个抗病抗虫基因进行聚合选育出多抗的品种是抵御病虫危害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MAS),利用实验室前期创建的以无芒9311为背景改良的中间材料华抗3005、华抗3037、华抗3038为亲本,将螟虫抗性基因Cry1C*、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稻瘟病抗性基因Pi9、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进行聚合,创建5基因聚合多抗的恢复系新材料。同时,利用实验室前期培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材料华1306S和DB1503-88-7,也通过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创建聚合Cry1C*、Pi2、Bph14、Bph15、Xa23基因的多抗不育系新材料。多抗恢复系和不育系的创建为今后培育多抗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提供了基础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华抗3005/华抗3037//华抗3005/华抗3038”的后代中,选育出携带Cry1C*、Bph14、Bph15、Xa23、Pi9基因稳定恢复系新株系12个,分别编号为TMQ15110-11-280-5-1、TMQ15110-11-39-2、TMQ15110-14-180-1、TMQ15110-14-229-1、TMQ15110-14-230-8、TMQ15110-8-191-14-8、TMQ15110-11-95-8、TMQ15110-11-96-10、TMQ15110-11-113-3、TMQ15110-11-214-9、TMQ15110-14-241-10和TMQ15110-40-49-4。2、全生育期不用化学农药防治螟虫的自然条件下进行螟虫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对照无芒9311受到不同程度的螟虫危害时,12个新株系均未受到螟虫危害。人工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12个新株系对褐飞虱表现为高抗或抗;人工接种白叶枯病抗性鉴定表明,12个新株系对菌株GD1358和ZHE173均表现为抗或高抗。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做稻瘟病抗性鉴定。3、对育成株系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只要亲本之一携带Cry1C*基因,杂种F1代表现抗螟虫,Cry1C*基因对螟虫的抗性是完全显性的;只有父母本都携带Bph14、Bph15基因时,杂种F1代才能表现抗褐飞虱,Bph14、Bph15基因是非显性的;只要亲本之一携带Xa23基因,杂种F1代就表现抗白叶枯病,虽然Xa23基因杂合的F1代的病斑比Xa23基因纯合的亲本略长一些,但基本上是完全显性的。4、比产试验结果表明,选育的多抗恢复系新株系的产量比无芒9311均略有增产,个别株系增产显着,生育期比无芒9311缩短1-4天;但是多数株系的稻米品质比无芒9311差一些。配合力分析表明,多抗恢复系新株系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与无芒9311相当。5、在‘DB1503-88-7/华1306S’的后代中,选出了携带Cry1C*和Pi2基因的不育系单株1个,携带Cry1C*、Pi2、Bph14、Bph15基因的不育系单株1个,携带Cry1C*、Pi2、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不育系单株2个。

王樟凤,盛文涛,柴学文,饶友生[4](2016)在《野生稻种质在水稻抗病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野生稻是一个重要的基因资源库,包含了水稻各种病害的抗性基因。本文综述了野生稻丰富的抗性资源及其基因的挖掘,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野生稻种质资源抗病育种的发展建议。

夏春[5](2013)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源鉴定和杂交稻亲本白叶枯病抗性改良》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发掘和利用新的白叶枯病抗源以及选育和种植白叶枯病抗性品种是控制白叶枯病危害的安全、经济、有效的举措。本硕士论文研究分三部分:利用6个白叶枯菌株(小种),以白叶枯病候选抗源台农69(TN69)和恢梅(HM)为材料,与感病亲本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对TN69和HM进行遗传分析和分子初定位研究;以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5的IRBB5为供体,利用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背景选择,将xa5转入杂交稻天优华占之保持系天丰B(TFB)和恢复系华占(HZ),改良天优华占的白叶枯病抗性;同时,利用顶交法分别将XQR6-7和镇R084(ZR084)携有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转入天丰B和华占,并对xa5和Xa7双基因的聚合株或株系进行聚合效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粳稻TN69的苗期和成株期对6个菌株分别表现感病和水平抗性,以TN69与TFB杂交,配组F1成株期的抗性水平与感病亲本TFB接近,F2群体单株接种菌株浙173(ZHE173)的遗传分析表明,TN69的成株期抗性受数量性状遗传控制;(2)白叶枯病抗性鉴定表明,杂交改良的籼稻恢复系后代HM的单株间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反应表现差异,抗谱分析表明HM的株系表现3种不同的抗谱,不同抗谱的株系分别命名为HM11、HM16和HM42。等位性检测表明,HM16和HM42中的抗性基因与Xa23等位,遗传分析表明HM42对CR1的抗性和HM11对CR6的抗性分别受数量性状遗传控制和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但不排除HM11中的抗性基因与Xa3等位;(3)人工接菌抗性反应表明,HZ与供体杂交导入xa5后改良的抗病纯合单株或株系,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水平接近供体IRBB5,单株和株系间的抗性水平较为一致;xa5导入TFB后的抗性基因纯合单株或株系间,对CR1、ZHE173和CR6等白叶枯病菌小种的抗性水平表现异同,部分单株和株系表现中抗或中感个别小种,如ZHE173;(4)在以轮回亲本二次回交的BC3F1代中,分别获得8株携xa5且无恢复基因的TFB改良单株和携xa5的HZ改良单株,经背景选择,TFB和HZ的BC3F1代中均有1株的轮回亲本背景回复率超过97%;(5)遗传背景选择表明TFB和HZ的回交后代中,中选单株的最高回复率和最低回复率分别相差15.89%和22.73%,且株系单株间的背景回复率差别较小,株系间单株的背景回复率差别较大。表明适当的背景选择可加速回交后代轮回亲本的背景回复率;(6)xa5和Xa7聚合的效应分析表明,HZ的双基因聚合的纯合单株和株系在海南和杭州对菌株PXO99A分别表现抗病和感病,基因型为xa5xa5Xa7Xa7和xa5xa5Xa7xa7的TFB改良单株分别抗和感PXO99A,表明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遗传背景和不同的基因型状态下,xa5和Xa7的聚合效应表现不同。

夏春,陈红旗,朱旭东[6](2012)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定位、克隆与育种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杆菌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 Xoo)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掘、鉴定和利用新抗源是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有效途径。白叶枯抗性基因定位和克隆,使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在白叶枯抗病育种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使人们在分子水平对白叶枯病抗性机制有了深刻认识。文章综述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以及在育种方面的应用,并对如何利用抗病育种减轻白叶枯病的危害提出了几点建议。

李锦江,肖友伦,孟秋成,肖国樱[7](2012)在《水稻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基因聚合品系抗性分析》文中认为以Moroberekan和Tetep为稻瘟病抗性基因供体,镇恢084和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供体进行杂交和复交,通过系谱法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等方法,选育出5个农艺性状良好且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稻新品系08F039-7-2、08F039-11-2、08F014-2-1、08F017-15-1和A6-20-2。对这些品系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聚合Xa4、Xa7和Pi157的08F039-7-2和08F039-11-2高抗白叶枯病,08F039-7-2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抗和中抗,08F039-11-2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聚合Xa21和Pi-ta的08F014-2-1和08F017-15-1中抗白叶枯病,08F014-2-1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高抗和抗,08F017-15-1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抗和中抗;聚合Xa7、Xa21、Pi157和Pi-ta的A6-20-2高抗白叶枯病,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均为中抗。

夏加发,李泽福,王守海,王德正,阮新民,倪大虎,杨联松[8](2010)在《安徽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强优势杂交种培育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安徽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区之一。回顾了安徽杂交水稻发展的历程和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术策略,介绍了强优势水稻杂交种培育取得的进展。

刘丙新[9](2010)在《水稻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及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文中指出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病害之一。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然而一个抗病品种连续种植一定时间后常会丧失抗性。为更好地利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研究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机制以及抗性基因的利用方式势在必行。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机理十分复杂。随着水稻全基因组的测序完成、基因芯片技术的成熟和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利用基因芯片分析水稻在病原菌胁迫下的全基因表达谱差异已经成为现实。Xa23是目前利用最广泛、抗谱最广的抗性基因之一。为了解抗性基因Xa23的抗性机制并为克隆该基因提供信息帮助,本研究选用携带Xa23的BR1与恢复系亲本蜀恢527利用回交、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建立关于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抗感近等基因系。采用Affymetrix水稻表达谱芯片(含57381个探针)分析白叶枯病菌侵染12h后白叶枯病抗感NILs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表达变化。结果如下:1.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522对SSR引物在蜀恢527和BR1双亲之间筛选到多态引物87对,用这些多态引物在候选群体中筛选到两个株系(L16、L17)只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位点有差异。农艺性状考察也表明这两个株系差异不显着,近等性极好。2.以感病材料L17为对照在抗病材料L16中共有911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753个基因表达上调,158个基因表达下调。上调基因显着多余下调基因。从Gene ontology的分类结果可以看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部件、细胞、生理过程、细胞过程和新陈代谢方面。KEGG pathway分析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为泛醌生物合成、核糖体、氧化磷酸化、类固醇合成、氨基酸的代谢、辅酶A途径的苯甲酸代谢、细胞色素P450的代谢、磷酸肌醇信号系统等。3. L16 vs L17的753个上调基因中,我们发现有预测功能的基因653个,注释为表达蛋白,但功能未知的有14个,注释为假设蛋白的有217个,没有任何注释信息的总共为100个。158个下调基因中,我们发现有预测功能的为139个,注释为表达蛋白,但功能未知的有3个,注释为假设蛋白的有30个,没有任何注释信息的总共为19个。在L16vsL17上调基因中有两个编码抗病性蛋白家族蛋白的基因(Os11g0588600、Os11g0640300),均位于11染色体上,有7个编码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有16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类型同为蛋白激酶类,有3个基因编码氧化还原酶和2个编码Myb转录因子的基因,有3个编码奇异果甜蛋白的病程相关蛋白的基因;在下调基因中也有2个编码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的基因,3个基因的编码蛋白为蛋白激酶类。为解释水稻受到白叶枯病侵染时内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信息。此外本研究还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回交转育到宜恢1577恢复系中,经回交、自交以及随机选择条件下,在BC1F7和BC2F6中,进行前景选择、全基因组背景检测和农艺性状考察,分析了BC1F7和BC2F6群体中的遗传背景回复率和农艺性状回复度;并将回交改良后代中表现优异的部分材料与不育系天丰A测配,考察其配合力、恢复度和杂种优势,选育优势组合。结果如下: 1.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522对SSR引物在宜恢1577和BR1双亲之间共筛选到多态引物105对,多态比率为20.11%。用这105对SSR多态引物对13个BC1F7和11个BC2F6株系进行遗传背景检测。结果发现BC1F7的13个株系中,遗传背景回复率在60.10%-74.29%;在BC2F6的11个株系中,遗传背景回复率在81.43%-91.43%,分布与理论遗传背景回复率87.25%左右。表明随机选择下的BC1F7和BC2F6株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都接近于理论遗传背景回复率。2.所有BC1F7和BC2F6改良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都得到改良,白叶枯病抗性极好。BC1F7的13个株系在穗长和剑叶长性状上所有株系与轮回亲本宜恢1577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在有效穗数和剑叶宽性状上除个别株系外其余都接近于宜恢1577,无显着性差异。BC2F6的11个株系中,在有效穗数和剑叶长性状上所有株系都无显着性差异;在穗长和结实率性状上大多数无显着性差异。BC2F6的改良后代株系比BC1F7的改良后代株系在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与产量紧密相关的性状上更接近轮回亲本。这与BC2F6的遗传背景回复率高于BC1F7是一致的。3. BC1F8的测交种中,在有效穗数、剑叶长和剑叶宽性状上全部表现无显着性差异;在穗长、穗粒数和单株理论产量性状上大多数无显着性差异;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与对照差异显着,受供体亲本影响较大。BC2F7的测交种,有效穗数性状上所有株系的测配种均无显着性差异。在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单株理论产量、剑叶长和剑叶宽等性状上大多数均无显着性差异。在千粒重性状上全部表现比对照提高,且只有LT81、LT83和LT86的测配种无显着性差异。获得了3个具有白叶枯病抗性的产量上与对照相仿的杂交稻组合,可能可应用于生产。

刘艳[10](2010)在《水稻恢复系先恢207的白叶枯病和螟虫抗性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我国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稻发病时,可使产量下降、米质变差。螟虫(包括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三化螟)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我国年发生面积约1,500万公顷,防治面积达到3,800万公顷,由螟虫引发的年经济损失合计约为160亿元。运用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杂交水稻亲本的抗病虫性,选育和推广抗病虫杂交组合是最经济环保的方法。由恢复系先恢207配制的杂交水稻组合金优207和T优207是目前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主栽晚籼稻组合,年推广面积在60多万公顷以上,但是易感白叶枯病和螟虫。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把广谱抗白叶枯病的基因Xa7和Xa21、螟虫抗性基因cry1C*转移到先恢207中,以培育抗白叶枯病或抗螟虫的水稻新恢复系,提高杂交晚籼稻的抗病虫性。研究结果主要有:1)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1次杂交,3-4次回交和3-4次自交,分别将Xa7、Xa21和cry1C*基因转入到水稻恢复系先恢207中,培育出基因型纯合和抗性稳定,并且与受体亲本先恢207农艺性状接近的分别含有Xa7、Xa21、cry1C和同时含有Xa7和Xa21双基因的新株系各2个。2)使用13个白叶枯病菌株(PX061、PXO99、ZHE173、GD1358、YN1、YN7、YN11、YN18、YN24、FuJ、ScYc6、HeN11和GD414)对育成的携有Xa7、Xa21抗性基因的株系进行田间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和抗谱分析。结果表明,携有单个Xa7或Xa21基因的新株系的抗性和抗谱均比受体亲本先恢207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携有Xa7和Xa21双基因的两个株系,除了中感PX099外,对其它菌株的抗性均比单基因株系的抗性有了进一步改善,说明基因聚合具有累加效应。同时,也进一步证明Xa7和Xa21为广谱高效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3)对以高感白叶枯病的川农1A为母本、育成株系为父本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进行13个白叶枯病菌株的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明显提高。杂交种的绝对病斑长度比父本(改良株系)的病斑要长一些,但是对多数菌株的抗性水平都接近父本的抗性水平,表明本研究所用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1表现显性或部分显性。4)对携有cry1C*基因的两个新株系以及与川农1A所配杂交组合和对照材料进行了自然条件下的螟虫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受体亲本先恢207受稻纵卷叶螟危害的卷叶指数是9.9%,而新株系和杂交种并没有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抗性达到100%。5)根据8个新株系和所配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和稻米品质的表现以及其配合力分析的结果,可知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与受体亲本先恢207相差不大,不过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同一性状在不同株系中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新株系TMQ91431 (cry1C*)的10个农艺性状与先恢207没有显着差异,但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TMQ91436 (Xa7)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TMQ91435 (Xa7)和TMQ91438 (Xa7, Xa21)的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新株系所配杂交种除个别组合相对对照金优207减产外,其余基本都增产,并且在个别农艺性状上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中9A/TMQ91432千粒重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金23A/TMQ91434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6)根据产量竞争优势分析结果可知,产量竞争优势最强的三个组合分别为C815S/TMQ91431(20%)、中9A/TMQ91431(18.03%)和川农1A/TMQ91431(17.3%),均为抗螟虫的组合。

二、转Xa21基因不育系皖21A的白叶枯病抗性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Xa21基因不育系皖21A的白叶枯病抗性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水稻材料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2.2.9 开花习性观察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4 讨论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褐飞虱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4 讨论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4.3.1 华8049S
        4.3.2 华8050S
        4.3.3 华8051S
        4.3.4 华8053S
        4.3.5 华8054S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两系法杂交水稻多抗恢复系和不育系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抗螟虫研究进展
        1.1.1 水稻转Bt基因的研究
        1.1.2 转Bt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1.2 水稻抗褐飞虱研究进展
        1.2.1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2.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1.3 水稻抗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1.3.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在育种中的应用
    1.4 水稻稻瘟病的研究进展
        1.4.1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4.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水稻分子聚合育种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2.1 多抗恢复系材料创建的技术路线
        2.2.2 多抗不育系材料创建的技术路线
    2.3 DNA提取、PCR扩增及标记引物
        2.3.1 DNA提取
        2.3.2 PCR扩增及标记引物
    2.4 螟虫的抗性鉴定方法
    2.5 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2.6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方法
    2.7 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考查方法
    2.8 稻米品质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多抗恢复系新材料的创建
    3.2 多抗恢复系株系的抗性表现
        3.2.1 育成株系及杂交组合田间螟虫受害性调查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多抗恢复系株系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的表现
        3.3.1 多抗恢复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3.2 多抗恢复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3.4 以多抗恢复系株系为父本所测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 以多抗恢复系株系为父本所测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6 多抗恢复系‘华抗2308’制种组合的比产试验结果
    3.7 配合力分析
    3.8 多抗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4 总结与讨论
    4.1 通过分子标记选择可以聚合多个抗性基因、创建多抗的育种材料
    4.2 Bph14和Bph15 基因对褐飞虱的抗性表现非显性
    4.3 Xa7和Xa23 基因对白叶枯病抗性有聚合效应
    4.4 Cry1C*基因对螟虫具有高抗性并表现完全显性
    4.5 优良株系和组合的评价
        4.5.1 株系华抗2308 的综合性状表现
        4.5.2 株系华抗9610 的综合性状表现
        4.5.3 组合华两优2108 的综合性状表现
参考文献
致谢

(4)野生稻种质在水稻抗病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稻种质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1.1 抗稻瘟病基因
    1.2 抗白叶枯病基因
    1.3 抗细菌性条斑病与抗纹枯病基因
2 野生稻种质抗病育种实践
    2.1 抗稻瘟病育种
    2.2 抗白叶枯病育种
    2.3 抗细菌性条斑病育种
3 野生稻种质资源抗病育种利用的问题与建议

(5)水稻白叶枯病抗源鉴定和杂交稻亲本白叶枯病抗性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研究与育种应用
        1.1.1 水稻白叶枯抗病基因的定位
        1.1.2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的克隆
        1.1.3 水稻白叶枯病抗病育种应用
        1.1.4 水稻白叶枯抗病育种展望
    1.2 水稻核质互作恢复基因遗传研究与育种应用
        1.2.1 水稻核质互作恢复基因定位
        1.2.2 水稻核质互作恢复基因的克隆
        1.2.3 水稻核质互作恢复基因育种应用
        1.2.4 水稻核质互作杂交稻育种展望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候选抗源的遗传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亲本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2.2.2 TN69 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2.2.3 HM 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
        2.2.4 HM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定位
    2.3 结论与讨论
        2.3.1 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2.3.2 TN69 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
        2.3.3 HM 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
第三章 杂交稻天优华占之亲本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1.4 试验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亲本间分子标记多态性检测
        3.2.2 xa5 分子标记检测与遗传分析
        3.2.3 改良各世代与供体亲本抗谱比较
        3.2.4 恢复基因剔除
        3.2.5 BC3F1背景选择
    3.3 结论与讨论
        3.3.1 BC1F3世代抗性基因纯合株系间的抗谱比较
        3.3.2 BC2F2群体中抗病纯合单株抗谱分析与比较
        3.3.3 BC3F1世代恢复基因剔除
        3.3.4 BC3F1世代背景选择
第四章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聚合及聚合效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技术路线
        4.1.4 试验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亲本间分子标记多态性检测
        4.2.2 Xa7 分子标记检测
        4.2.3 供体亲本的白叶枯病抗性比较
        4.2.4 Xa7 改良复交 BC2F2群体抗病纯合单株抗谱分析
        4.2.5 xa5 与 Xa7 聚合效应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4.3.1 xa5 与 Xa7 聚合效应
        4.3.2 初探聚合基因的选择
第五章 总结论
    5.1 候选抗源的筛选与鉴定
    5.2 杂交稻天优华占之亲本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
        5.2.1 不同遗传背景改良株系白叶枯病抗性的比较
        5.2.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改良单株的获得
        5.2.3 背景选择
    5.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聚合及聚合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定位、克隆与育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白叶枯病基因定位
    1.1 未定位
    1.2 已定位
    1.3 未命名
2 白叶枯病基因克隆
    2.1 表达性抗性
    2.2 互作性抗性
        2.2.1 xa5
        2.2.2 Xa21和Xa3/Xa26
        2.2.3 Xa1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育种应用
    3.1 单基因
    3.2 多基因
4 小结与展望
作者贡献
致谢

(8)安徽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强优势杂交种培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1.1 三系杂交稻研究
        1.1.1 不育系选育
        1.1.2 三系新组合选育
    1.2 两系杂交水稻研究
        1.2.1 不育系选育
        1.2.2 两系新组合选育
    1.3 杂交水稻分子育种研究
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 安徽省杂交稻育种存在的问题
        2.1.1 育成组合的产量水平未有新突破
        2.1.2 优质杂交组合少
        2.1.3 育成组合抗病能力不强, 适应性不广
    2.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2.1 大力发掘和利用优异的种质资源
        2.2.2 充分利用亚种间远缘杂种优势
        2.2.3 加强新组合鉴定筛选力度
3 强优势水稻杂交种培育进展
    3.1 产量相关因子的QTL精细定位
    3.2 育种新材料的创制
        3.2.1 核心种质材料的创制与利用
        3.2.2 水稻抗病虫多基因的聚合
    3.3 突破性恢复系选育
    3.4 强优势后备杂交组合的培育

(9)水稻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及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发掘、鉴定与定位
    1.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2.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
        1.2.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1.3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水稻病害研究中的利用
        1.3.1 基因芯片(Gene microarray)技术
        1.3.2 基因芯片在水稻病害机理研究中的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在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表达谱分析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评价
        2.2.2 水稻白叶枯病田间接种及鉴定
        2.2.3 DNA 的提取
        2.2.4 SSR 引物扩增
        2.2.5 电泳检测
        2.2.6 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近等性评价
        2.3.2 RNA 质量检测
        2.3.3 芯片杂交质检报告结果与分析
        2.3.4 芯片数据情况
        2.3.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2.3.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2.4 讨论
        2.4.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近等性评价
        2.4.2 近等基因系用于Affymetrix 表达谱芯片的优缺点
        2.4.3 白叶枯病抗性的复杂性
第三章 水稻恢复系白叶枯病抗性改良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供试白叶枯病菌株、培养、接种、鉴定(见2.2.2 )
        3.2.2 实验设计
        3.2.3 田间种植及农艺性状考察
        3.2.4 SSR 分子标记检测遗传背景回复率
        3.2.5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背景回复率的计算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SSR 分子标记检测遗传背景回复率
        3.3.2 回交改良后代农艺性状考察
        3.3.3 部分回交改良株系与天丰A 测配
    3.4 讨论
        3.4.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回交转育方法的探讨
        3.4.2 SSR 分子标记检测遗传背景回复率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结论
        4.1.1 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在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表达谱分析
        4.1.2 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
    4.2 本研究创新点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4.2.1 本研究创新点
        4.2.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

(10)水稻恢复系先恢207的白叶枯病和螟虫抗性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研究现状
        1.1.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机理
        1.1.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
        1.1.3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的遗传研究
        1.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在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中的应用
        1.1.5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有效防治措施
    1.2 Bt转基因水稻研究现状
    1.3 杂交稻的配合力研究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水稻材料
        2.1.2 MAS所使用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菌株
    2.2 试验方法
        2.2.1 SSR标记检测
        2.2.2 田间杂交以及分子辅助标记选择技术路线
        2.2.3 菌株接种方法和分级标准
        2.2.4 白叶枯病的田间抗性鉴定和抗谱分析
        2.2.5 螟虫抗性鉴定
        2.2.6 配合力分析
        2.2.7 稻米品质分析
3 结果及分析
    3.1 2008年BC_3F_3代各个株系的田间抗性表现
    3.2 2009年田间抗谱分析
        3.2.1 育成近等基因系的田间抗谱分析
        3.2.2 以川农1A为母本所配杂交组合的田间抗谱分析
    3.3 2009年田间螟虫抗性鉴定
    3.4 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结果
        3.4.1 育成近等基因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4.2 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配合力分析
        3.5.1 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3.5.2 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
        3.5.3 育成株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
        3.5.4 新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3.6 品质分析
        3.6.1 改良株系的品质分析
        3.6.2 杂交组合的品质分析
    3.7 强优势组合的选育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2 讨论
        4.2.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改良
        4.2.2 水稻螟虫抗性改良
        4.2.3 近等基因系的差异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转Xa21基因不育系皖21A的白叶枯病抗性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两系法杂交水稻多抗恢复系和不育系的创建[D]. 雷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4]野生稻种质在水稻抗病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王樟凤,盛文涛,柴学文,饶友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06)
  • [5]水稻白叶枯病抗源鉴定和杂交稻亲本白叶枯病抗性改良[D]. 夏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6]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定位、克隆与育种应用[J]. 夏春,陈红旗,朱旭东. 分子植物育种, 2012(06)
  • [7]水稻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基因聚合品系抗性分析[J]. 李锦江,肖友伦,孟秋成,肖国樱. 杂交水稻, 2012(05)
  • [8]安徽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强优势杂交种培育进展[J]. 夏加发,李泽福,王守海,王德正,阮新民,倪大虎,杨联松. 杂交水稻, 2010(S1)
  • [9]水稻白叶枯病菌胁迫下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及水稻恢复系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D]. 刘丙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1)
  • [10]水稻恢复系先恢207的白叶枯病和螟虫抗性改良研究[D]. 刘艳.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Xa21转基因不育系安徽21A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及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