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控制站水资源量合理性评审图解法研究

地面控制站水资源量合理性评审图解法研究

一、地表控制站水资源数量合理性审查图解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贶聚欣[1](2021)在《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宁夏引黄灌区“大引大排”的灌溉方式导致农田退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田中的氮磷农药残留随着退水汇入河流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黄河水生态系统健康。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分析,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对农田退水污染的防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代表案例,首先剖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景观格局特征,其次揭示了农田景观格局与退水污染过程之间的空间机制,最终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提出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本研究结论为宁夏乡村农业污染治理提供了空间方法,也为类似地区的农田退水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本论文共分6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含了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意义、方法、内容与框架等。第二章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及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对景观格局-过程关系理论研究、农业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农田退水污染治理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取其中的生态原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的农田退水污染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问题的具体原因,对本研究的重要性进行说明。第四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形成的景观格局及景观过程进行分析,识别并提取景观单元,并从“源-汇”景观格局角度对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过程进行评价。第五章在结合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农田退水污染空间防治策略进行提取并按照与“源-流-汇”景观单元的匹配性对景观格局优化策略进行分类。第六章对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问题治理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作出研究展望。本文包括四项主要结论:(1)梳理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相关空间理论与案例;(2)揭示了农田退水污染过程与农田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3)建构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模型;(4)提出了农田退水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杨阳[2](2020)在《陕北榆林地区汇流参数m的地区综合研究》文中提出由于陕北榆林地区的水文气象站点数量较少,水文站网密度小,水文资料不充足;加上近年来在陕北地区大量水利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兴建,严重影响了流域的气候变化和下垫面条件,产汇流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流量数据序列的一致性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还原较为困难,加重了资料匮乏的情况,增加了设计洪水计算的难度。作为推理公式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一汇流参数m,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除了流域自然地理因素之外,m还会受到洪峰流量以及汇流历时的影响。由于对其物理机制认识不够明确,造成了推理公式法在无资料地区进行应用时出现一些困难,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较大,有时还会出现无解的情况,因此本文对汇流参数m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进一步阐明了其物理意义,确定其单站综合规律以及地区综合规律,进而来提高使用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的准确度。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现象的认识,明确坡面汇流的流动机理,结合水力学中的流速公式以及水文中的流速经验公式,对汇流参数进行推导,进一步明确了m值的物理机制,推导出了 m值的确定公式。(2)由于洪峰流量序列一致性被破坏,根据“溯源重构法”的思路,对m值公式进行处理,扣除产流面积的影响,使洪峰序列恢复平稳,进一步确定了适合于榆林地区的m值公式。(3)本次研究选择榆林市范围内的九个典型水文站点,对场次雨洪资料分析计算,点绘洪峰流量与汇流参数m的关系曲线并进行拟合,确定了汇流参数的单站综合规律以及地区综合规律。(4)选择2017年“7.26”洪水的曹坪、青阳岔、李家河三个水文站的实测洪水对地区综合规律进行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汇流参数m值后,使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的洪峰流量更加接近实测洪峰流量,同时解决了传统推理公式法在计算时出现的无解的情况。该方法更加契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计算方便快捷,可以为榆林地区无资料小流域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

方伟[3](2020)在《多变量视角下珠江流域洪旱灾害时变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旱和洪水是水循环中极具破坏力的复发极值现象,导致全球近一半的自然灾害与1/3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持久威胁。近年来,水文气象极值耦合而成的复合事件也频繁发生。与独立的水文气象极值相比,在时间或空间相互耦合的多种极值事件共同作用于承灾体,容易扩大影响范围和强度,引发更加剧烈的社会经济损失,成为升温背景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研究变化环境下干旱、洪水等多变量时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围绕生物圈的两大承灾体—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遵循IPCC强调的“风险=灾害发生概率×暴露度×脆弱性”定义,研究变化环境下干旱、洪水和干湿复合事件多变量时变风险分析理论,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SPI阈值和超定量洪水抽样法,识别了气象干旱、洪水和干湿复合事件,阐明了各风险胁迫源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在流域西部和东部边缘,气象干旱场次虽然较少,但容易形成持续时间长、烈度大的旱情。在西江(珠江流域防洪重点区域)干支流,洪水历时和洪量在岩滩、西津等水库下游明显衰减,反映水利工程对保障西江流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近40年间,相邻季节干湿复合事件在珠江流域平均发生21.5次,中东部属于易发区。(2)考虑单变量和两变量相依结构双重非一致性,提出了基于GAMLSS模型的多变量极值事件非一致性频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考虑历时和烈度属性时,气象干旱超越概率在南盘江西部、红柳江西部和北部局地、东江上游和下游局部(惠州一带)明显较高。流域上游洪峰或洪量超过设计值的概率大;下游更容易出现洪峰和洪量同时超过设计值这一更加不利情况。在中、重度和极端情景下,干湿复合事件重现期分别是2.8、14.2和83.3年。四类复合事件中,持续湿润/干燥发生概率普遍高于相邻季节的干湿转换事件(由干转湿和由湿转干)。(3)在人口经济状况、人类发展水平、水资源压力、地表水域、聚落面积、植被覆盖率等网格化大数据驱动下,构造了多维度指数来评估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人口经济暴露度在全流域呈增长态势(以流域多年平均暴露度0.526为基准,年均增长0.854%),中东部(特别是珠三角)较高。人类社会脆弱性的空间分布与暴露度相反,在全流域呈递减趋势(以多年均值0.256为基准,年均降幅为3.64%)。将生态系统作为承灾体时,生态系统暴露度的空间差异不大;高值区集中在流域西南部和东北部。冬季植被对干旱的脆弱性最高(0.601),比秋季、春季和夏季分别高7.15%、11.3%和15.6%;植被脆弱性在流域中部持续偏高,其次是南北盘江。(4)融合三大风险决定因子,采用NCL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和回归分析方法,全面评估了珠江流域洪旱灾害和复合事件的时变风险,绘制了 0.1°高分辨率风险图,揭示了洪旱灾害和复合事件风险的时空演变规律。近40年,流域一半以上(55.10%)地区气象干旱风险缓解,但在南北盘江西北部、红柳江北部和西江中下游-北江-东江交界的连片区域不断加剧。1997~2017年,西江流域洪水风险逐渐减小,以干流中下游最为显着,快速减小的人类社会脆弱性是洪水风险衰减的主导因素。干湿复合事件风险微弱增大(0.286%/yr),以持续湿润增幅最大,随后是由湿转干。空间上,高风险区向南北盘江发展趋势明显;在年内,秋-冬和冬-春季风险增速更快。在气象干旱胁迫下,南北盘江、红柳江、郁江和东江的生态风险明显较高,并在流域东部和西部边缘有所加剧。(5)研究发现,南北盘江是气象干旱、干湿复合事件和受干旱胁迫的生态风险高值区,并在过去数十年间不断加剧,应当成为三类风险的重点管控区域。西江流域下游的洪水风险虽然有缓解趋势,但仍显着高于流域其它站点,依然是洪水风险重点防御河段;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珠江三角洲经济高度活跃,在全流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对应的干旱和生态风险持续较低且在区内大部利好地呈递减态势,但干湿复合事件风险却在流域居首位,应当引起足够关注。

何欣欣[4](2020)在《径流预报的过程化机制研究与系统集成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径流预报是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基础性难题。受气候、自然地理及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降雨、蒸发、下垫面条件等不确定性增大,径流序列的一致性问题突出,复杂性、非线性、动态性等让传统的预报模型方法受到了挑战,迫切需要适应性强的预报业务化创新。针对径流预报过程中不确定性问题及动态变化因素,基于过程,强化机制,研究过程化机制下的预报模式更为关键。立足于响应动态变化特征,聚焦滚动反馈、多尺度嵌套、区间化、适应性机制,从径流序列特性分析到预报模型方法与机制的融合及集成应用,探究并设计过程化的动态机制,并借助综合集成服务平台实现面向主题、面向过程化的径流动态预报模式。围绕径流预报过程化动态机制,以应用为导向,本文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1)分析了研究流域径流序列的变化特性,奠定了径流预报的研究基础。针对渭河流域径流演变态势,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对河道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多维度分析,通过校对、“三性”审查和插补延长确保了所整编径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采用P-Ⅲ型曲线计算拟合,确定了年径流量的优化适线参数;从径流量年内变化、年际变化、代际变化、周期识别和变异诊断等多方面分析了渭河流域的径流时间序列特性。(2)提出了径流预报的过程化机制,强化了在预报业务化过程中用机制指导并开展径流预报的新模式。针对径流时间序列的复杂非线性、高度不规则性和多尺度变异性,立足于“预报、决策、实施,再预报、再决策、再实施”的径流预报动态化的过程,在深入分析环境、需求、条件等变化因素对径流预报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动态系统辨识理论、反馈控制原理和滚动优化原理,面向动态变化,在径流预报过程中,聚焦滚动反馈、多尺度嵌套、区间化适应性,通过机制适应径流预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设计了涵盖滚动反馈、多尺度嵌套、区间化适应等的机制集成,以及预报过程化机制实现的可行性。(3)开展了基于综合集成服务平台的径流预报过程化机制的系统实现。依托平台,以组件技术和知识图技术为支撑,将径流预报模型方法,按照不同时间尺度、不同适用条件进行了归类粒度化、采用java编程组件化、并封装成Web服务组件发布到了径流预报模型组件库中,在平台上依据知识图逻辑定制、添加组件,完成了面向主题的应用组织及运行,针对主题搭建径流预报过程化机制的业务应用系统。(4)实现了径流预报的过程化机制与分解集成模型方法的融合。以分解集成模型方法为对象,聚焦了预报过程中模型方法与机制的对接,以及对动态变化的适应,立足于径流预报的过程化作业,在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类因素的动态变化,用过程化机制引导分解集成模型方法的适时应用,同时把模型方法也融合进入过程化机制,实例化说明了适应性强的径流预报过程化机制模式。(5)实例验证了过程化机制下的径流预报模型方法的预报过程及成效。以主题为导向,围绕主题,在过程化机制中,先采用数据预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模型相结合,再分别建立了基于VMD-DNN(变分模态分解-深度神经网络)的日径流预报模型和基于VMD-GBRT(变分模态分解-梯度渐进回归树)的月径流预报模型,最后以渭河为例,在尺度上融合并分析了预报结果。通过与传统水文模型方法的比较,说明了预报指标的在线评价的快速及时效果、以及定量和定性分析在预报过程中的作用。(6)实现了基于过程化机制的径流预报业务的集成应用。针对径流预报业务的全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组件集成、机制集成、应用集成,围绕滚动反馈机制、多尺度嵌套机制、区间化适应性机制,针对动态变化,开展了基于分解集成人工智能模型的径流预报、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预报、适应性径流预报的业务集成应用,基于系统自身的动态性,在线分析预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不断反馈与调整,由动态性产生适应性,由适应性产生合理性,强化了对实际径流预报工作的决策支持。

郭晖[5](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程雨菲[6](2019)在《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表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前期基础工作,旨在对降水、蒸发、径流、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评价,以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需要。本文对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传统评价方法上进行改进,综合考虑特大值状况,提出水量水质耦合法计算水资源量,按水质折合计算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等新的分析方法,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1956-2016年地表水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1)对于降水及径流系列成果,进行特大值的检验,并对有特大值的序列进行特大值的处理。以济南市1956-2016年降水径流序列进行实例分析,济南市多年来降雨径流序列均存在特大值状况,其中对径流序列均值进行特大值处理后,结果较处理前减少4%左右。(2)对于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按照传统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文考虑水质因素,提出基于水量水质耦合的水资源量计算方法。对于总的地表水资源量,按照水质类别进行划分,分别计算出不同水质类别水量的多少;同时,对于计算出的地表水资源总量,提出依据水质状况进行水资源量折算方法,将水资源总量折算成不同水质类别的水量。以济南市为例,分别计算出济南市2000-2016年多年平均地表水量中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及劣V类水量的多少,并计算出统一折算为Ⅲ类水的地表水量。(3)对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提出基于水生态健康的分析方法,考虑水质因素进行可利用量的计算,扣除总水量中劣V类水量;对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中生态环境需水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并对生态需水过程进行趋势性及变异性分析。采用Mann-Kendall法进行趋势变化分析,基于不均匀系数进行年内分配突变性分析。(4)对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对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本文提出基于水量水质耦合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不同水质类别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多少;并提出依据水质状况进行可利用量折算的方法,将水资源可利用量折算成不同水质类别的水量。以济南市为例,分别计算出济南市2000-2016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中不同类别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多少,并计算出统一折算为Ⅲ类水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提出更精准更符合地区实际状况的评价结果,为后期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胡续礼[7](2013)在《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及其站点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为编制流域水土保持监测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空间异质性,针对不同区域水土保持主导功能,采取主导因子法建立了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体系,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流域两级监测分区方案,明确了各个分区水土流失监测重点和内容,并编制了水土保持监测分区专题图。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体系依据淮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特点、主导影响因子分析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选取原则,确定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体系。(1)水土保持监测一级分区指标:主导指标体为地貌类型、县域平均海拔;辅助指标为水土流失类型、年均降水量、土壤类型。(2)水土保持监测二级分区指标:主要指标为微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辅助指标为土壤侵蚀强度、县域平均海拔、土壤类型、年均降水量。2、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命名方法遵循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命名同时体现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和水土保持监测特点的原则,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分区(两级)命名方法。(1)一级区命名:“地形地貌类型”+“水土流失类型”+“监测区”(2)二级区命名:“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类型”+“水土保持功能”+“监测区”。3、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两级分区方案按照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空间异质性特征和水土保持分区指标体系,采用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两级分区方案,包括7个一级分区和15个二级分区。Ⅰ沂蒙山低山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Ⅰ1沂沭河上游低山丘陵水源涵养监测区Ⅰ2沂蒙山低山丘陵土壤保持监测区Ⅰ3沂蒙山山前平原农田防护监测区Ⅱ黄泛平原风水复合侵蚀监测区Ⅱ1豫东丘岗沙地防风固沙监测区Ⅱ2鲁西南平原沙地农田防护监测区Ⅲ伏牛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Ⅲ1沙颍河上游中低山水源涵养监测区Ⅲ2豫西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监测区Ⅳ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Ⅳ1淮干上游中低山水源涵养监测区Ⅳ2大别山低山丘陵土壤保持监测区Ⅳ3淮南山地山前平原农田防护监测区Ⅴ淮北平原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Ⅴ1徐宿淮丘岗土壤保持监测区Ⅴ2淮北苏北平原农田防护监测区Ⅵ江淮丘陵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Ⅵ1蚌凤嘉盱丘岗土壤保持监测区Ⅵ2淮河中游南岸平原农田防护监测区Ⅶ江淮下游平原水力侵蚀监测区4、分析了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监测重点依据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基础资料和水土流失空间异质性特征,针对不同水土保持监测分区(二级分区),分析了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内容、主要监测设施和监测指标。5、确定了各监测分区监测站点数量根据经典统计学方法,确定了淮河流域监测站点总数为104。淮河流域各监测分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量如下:沂蒙山低山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Ⅰ1、Ⅰ2、Ⅰ3)面积为39278km2,监测站点数量25个。黄泛平原风水复合侵蚀监测区(Ⅱ1、Ⅱ2)面积为48753km2,监测站点数量为16个。伏牛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Ⅲ1、Ⅲ2)面积为22014km2,监测站点数量为17个。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Ⅲ1、Ⅲ2)面积为31069km2,监测站点数量为19个。淮北平原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Ⅴ1、Ⅴ2)面积为85603km2,监测站点数量为12个。江淮丘陵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Ⅵ1、Ⅵ2)面积为18517km2,监测站点数量为12个。江淮下游平原水力侵蚀监测区(Ⅶ)面积为27227km2,监测站点数量为3个。6、评价了水土保持规划监测站点根据淮河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插值模数图,评价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监测站点,得出淮河流域规划监测站点数目较少,淮河流域共需要增加21个监测站点。7、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根据经典统计学方法确定的淮河流域各监测分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量和淮河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插值模数图,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壤侵蚀模数、河流水系、水土保持功能等影响因子,确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位置,得到了各监测站点的监测面积。

王慧玲[8](2013)在《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及保障措施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水资源已成为稀缺资源。针对我国水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实情,按照水利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加强取用水的监督管理,可有效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改善水生态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和水资源之间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分析水资源可利用量总量,并引入水资源损耗量的概念,与之对比,在控制需水过快增长的情况下,适应水资源的承载力,同时得到区域取水许可控制总量目标值。在共享、系统、协调、经济、优先等原则的基础上对流域、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县四级取水总量进行控制,本文主要研究了省际水量分配方法。在将流域取水许可总量分配到各省时,主要以流域各省规划年社会经济合理需水量占流域总需水量的比重为基本系数,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用水定额合理性、用水消耗等情况,对基本系数进行修正处理,最终得到各省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分配系数。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及分配方案制定之后,要以一定的保障措施来保证成果的顺利实施,本文从行政、技术、经济、工程以及群众参与五个方面研究了总量控制保障措施。行政措施主要包括实行统一管理、严格取水许可的审批、加强立法、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考核问责制。技术措施主要是建立现代化的监督信息监测与采集网,完善水资源管理与监督信息系统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经济措施主要有水权交易、调整水价、加大经费投入等。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安装水量计量设施、水质实时在线监测装置,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进农业灌溉方式等控制用水总量。根据前述方法和原理,以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作为实例进行研究。流域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结合实际调查统计的资料,制定了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规划年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与流域五省水量分配方案。多年平均情况下,规划2015年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取水许可控制总量为464.5亿m3(仅包括地表和浅层地下取水),其中湖北省1.4亿m3,河南省103.9亿m3,安徽省110.3亿m3,江苏省139.8亿m3,山东省109.1亿m3。

薛丽芳[9](2009)在《面向流域的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城市水系以及所在流域的自然水文循环造成严重的干扰、破坏,由此引发的淡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河道断流、湿地萎缩、荒漠化扩展、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水土流失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往往综合并发,城市化水文效应已经成为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城市化水文效应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多数是就城市论城市,从城市本身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以供水工程、水环境净化工程、防洪排涝工程三大工程的为核心的城市水文效应的应对策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导致的水问题,而是将问题向流域其他地方甚至其它流域转移。基于城市单点尺度对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本文提出从流域尺度研究城市化水文效应的思路,关注城市化对流域自然水循环基本功能的干扰和破坏状况。面向流域的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以统筹流域“点-线-面”不同尺度之间、降水在“径流-蒸发-存储-下渗”各环节之间分配比例、上游与下游之间、社会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通过城市发展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约束,服务于流域科学的城市化和城镇体系发展规划,服务于城市化进程中流域水文循环的补偿和修复。基于流域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的相互作用过程,深化了流域健康水循环的内涵。流域健康水循环反映的是人类对于流域水系结构和功能发挥的认可程度,应该同时拥有理想的社会功能和自然功能。流域水循环健康的标志应该是:在流域水系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均衡发挥情况下,流域水系具有持续的流动性、良好的水质和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其健康状态的评判指标包括水文特征参数、河网结构、水文区位指数、水质等。基于对城市化特征及流域水系功能的认识,构建了城市化与流域自然水循环耦合的“压力—状态—反应”概念模型。将与流域自然水循环相耦合的城市化过程分解为城市人口、经济规模扩张,城市给排水系统扩张,城市空间扩张及城市数量增长,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而分别构建各要素与流域自然水循环相互耦合的概念模型。提出干旱指数、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强度、建设用地比例、水文有序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段的水文区位指数、水质、植被覆盖等10个具有通用性的面向流域的城市化水文效应评判指标,采用分级评价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并构建综合评价的数学表达式。城市化进程中流域水循环健康状态指数值<0.2时,流域水循环为极端病态,0.2~0.4为病态,0.4~0.6为亚健康状态,0.6~0.8为健康状态,0.8~1为很健康。以沂沭泗流域为例,从城市节点、子流域、流域整体三个尺度分析了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城市化水文效应,估算了不同城市化水平下的流域水循环健康状态指数。分析表明:在城市节点尺度上,城市化水文效应集中表现为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和城市洪涝灾害。而在流域尺度上,城市化水文效应更突出于对流域自然水循环基本水文和生态功能的破坏和干扰。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到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反映城市化水文效应的流域水循环综合健康指数值处于下降趋势。针对不同尺度、不同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文效应的特点和程度,提出了面向流域水循环补偿和修复的城市化水文效应整治策略。

郭周亭[10](2008)在《径流量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方法的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成果是区域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其计算精度直接关系区域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质量。本文就径流还原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审查分析问题,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如何采用不同方法,通过多途径,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浅谈个人认识,以供参考。

二、地表控制站水资源数量合理性审查图解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表控制站水资源数量合理性审查图解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1.5.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和法律的规制
        1.5.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1.5.4 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研究
        1.5.5 农业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1.5.6 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农田退水污染
        2.1.2 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2.2 基础理论
        2.2.1 景观格局与过程耦合理论
        2.2.2 “源-汇”景观理论
        2.2.3 时间与空间尺度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分析框架
        2.3.2 本研究技术路线
    2.4 案例分析
        2.4.1 相关案例分析
        2.4.2 相关案例与本研究关系
3 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选择及多尺度研究分析
        3.1.1 研究区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1.2 村域作为研究范围的必要性
        3.1.3 韦桥村农田退水过程多尺度研究分析
    3.2 韦桥村所在区域概况
        3.2.1 地理区位
        3.2.2 气候条件
        3.2.3 土壤植被
        3.2.4 地形地貌
        3.2.5 灌排沟渠
        3.2.6 农业生产
    3.3 韦桥村所在区域农田退水污染现状研究
        3.3.1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概况
        3.3.2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现状
    3.4 农田退水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3.4.1 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度
        3.4.2 排水沟布设不合理
        3.4.3 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3.5 本章小结
4 韦桥村现状农田景观格局描述及退水污染过程分析
    4.1 韦桥村景观格局描述
        4.1.1 土地利用现状
        4.1.2 景观单元特征描述
        4.1.3 “源-流-汇”景观格局识别
    4.2 韦桥村农田退水过程分析
        4.2.1 农田退水水文循环过程分析
        4.2.2 农田汇水单元划分
        4.2.3 农田汇水单元划分等级
    4.3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源-汇”景观格局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韦桥村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5.1 韦桥村农田景观格局优化
        5.1.1 关键景观单元的识别
        5.1.2 景观格局的优化
    5.2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的选取及应用
        5.2.1 “源”景观优化策略
        5.2.2 “流”景观优化策略
        5.2.3 “汇”景观优化策略
        5.2.4 “流-汇”景观综合优化策略
    5.3 韦桥村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整合
        5.3.1 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总体目标
        5.3.2 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5.3.3 农田退水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整合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2)陕北榆林地区汇流参数m的地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小流域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研究进展
        1.2.2 推理公式法研究进展
        1.2.3 汇流参数m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汇流参数m的物理意义
    2.1 推理公式法概述
        2.1.1 基本假定
        2.1.2 基本原理
        2.1.3 参数确定
        2.1.4 求解过程
    2.2 传统汇流参数m的概念
        2.2.1 坡面汇流的一般概念
        2.2.2 汇流参数的常规概念
    2.3 明确m的物理意义
        2.3.1 试验概述
        2.3.2 汇流参数m的意义
        2.3.4 对m地区综合的启示
    2.4 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特点
        3.1.3 植被土壤
        3.1.4 河流水系
    3.2 区域水文站概况
    3.3 历史洪水及洪灾
    3.4 淤地坝建设情况
    3.5 小结
4 汇流参数m的地区规律
    4.1 汇流参数m的综合公式
        4.1.1 溯源重构法
        4.1.2 淤地坝对产汇流的影响
        4.1.3 综合公式确定
    4.2 单站m值计算
        4.2.1 资料来源及审查
        4.2.2 净雨计算
        4.2.3 产流历时的确定
        4.2.4 汇流历时的确定
        4.2.5 汇流参数m的确定
    4.3 单站m值综合
        4.3.1 设计值的确定
        4.3.2 综合曲线
    4.4 汇流参数m的地区规律
        4.4.1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区综合
        4.4.2 地区综合规律对比
    4.5 小结
5 地区综合规律检验
    5.1 “7.26”洪水简介
        5.1.1 “7.26”洪水的时空分布
        5.1.2 “7.26”洪水重现期的确定
    5.2 净雨分析计算
        5.2.1 资料的选择
        5.2.2 初损后损法
        5.2.3 净雨过程计算结果
    5.3 传统推理公式法计算洪峰
        5.3.1 汇流参数m值确定
        5.3.2 洪峰流量计算结果
    5.4 改进后m值后计算洪峰
        5.4.1 汇流参数m值的确定
        5.4.2 洪峰流量计算结果
    5.5 对比分析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多变量视角下珠江流域洪旱灾害时变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非一致性条件下极值事件多变量频率分析
    1.2.2 多元风险因子融合的灾害风险评估
    1.2.3 水文气象极值胁迫下的生态系统风险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基本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基本资料 3 非一致性条件下气象干旱时变风险与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3.1 概述
3.2 研究方法
    3.2.1 基于游程理论的干旱识别
    3.2.2 干旱事件的合并与剔除
    3.2.3 考虑非一致性的干旱属性边缘分布拟合
    3.2.4 考虑干旱历时-烈度关系非一致性的联合分布模拟
    3.2.5 人口-经济暴露度指数的构建
    3.2.6 承灾体脆弱性指数的构建
    3.2.7 干旱风险的估算
3.3 珠江流域干旱属性的空间分布
3.4 干旱历时-烈度的边缘分布和联合分布
    3.4.1 边缘分布
    3.4.2 联合分布
3.5 考虑单属性和多属性的干旱概率评估
    3.5.1 单属性视角下的干旱超越概率
    3.5.2 两属性视角下的干旱超越概率
3.6 珠江流域人口-经济暴露度的空间格局与年代际变化分析
3.7 干旱胁迫下脆弱性的空间格局与年代际变化分析
3.8 1979-2018年珠江流域干旱风险分析
    3.8.1 单变量视角下干旱风险均值
    3.8.2 两变量视角下干旱风险均值
3.9 近40年珠江流域干旱风险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3.9.1 单变量视角下干旱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
    3.9.2 两变量视角下干旱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
3.10 小结 4 西江流域洪水时变风险分析
4.1 概述
4.2 研究方法
    4.2.1 超定量洪水门限值的选取
    4.2.2 考虑非一致性的洪峰、洪量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拟合
    4.2.3 洪水风险评估中的承灾体脆弱性指数构建
    4.2.4 洪水风险的估算
4.3 西江流域洪水属性分析
    4.3.1 超定量洪水的门限值
    4.3.2 洪水属性
4.4 洪峰、洪量的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
4.5 不同峰-量组合下两变量洪水重现期
4.6 1997-2017年西江流域洪水风险分析
4.7 1997-2017年洪水时变风险的演变特征与归因分析
4.8 小结 5 相邻季节干湿复合事件的时变风险分析
5.1 概述
5.2 研究方法
    5.2.1 季节尺度干湿状态的识别
    5.2.2 考虑非一致性的季节降水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模拟
    5.2.3 不同情景下相邻季节干湿复合事件的概率估算
    5.2.4 考虑多重风险因子的干湿复合事件风险估算
5.3 1979-2018年珠江流域干湿复合事件的空间分布
5.4 相邻季节降水的边缘分布与联合分布
    5.4.1 边缘分布
    5.4.2 联合分布
5.5 相邻季节干湿复合事件的频率分析
5.6 1979-2018年相邻季节干湿复合事件的平均风险
5.7 近40年干湿复合事件风险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5.7.1 干湿复合事件风险的代际变化
    5.7.2 干湿复合事件风险的年均变化量
5.8 小结 6 干旱胁迫下生态系统风险评估
6.1 概述
6.2 研究方法
    6.2.1 降水盈亏与植被状态的定量表征
    6.2.2 植被对干旱的滞后响应时间识别
    6.2.3 植被状态与干旱相依关系的模拟
    6.2.4 概率视角下的植被脆弱性评估
    6.2.5 干旱胁迫下的生态风险估算
6.3 植被活力与降水变化的相依关系分析
6.4 植被对降水变化的滞后响应时间分析
6.5 年内各季节的植被脆弱性分析
6.6 生态系统暴露度分析
6.7 1982-2018年干旱胁迫下生态系统的平均风险
6.8 干旱胁迫下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6.8.1 生态系统风险的代际变化
    6.8.2 生态风险的年均变化量
6.9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获奖情况

(4)径流预报的过程化机制研究与系统集成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剖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流域概况及径流序列特性分析
    2.1 研究流域概况
        2.1.1 流域概况
        2.1.2 河流水系分布
        2.1.3 径流量概况
    2.2 径流资料整编及“三性”审查
        2.2.1 径流资料整编
        2.2.2 径流资料“三性”审查
    2.3 径流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2.3.1 年径流序列特征值
        2.3.2 年内变化特征
        2.3.3 年际变化特征
        2.3.4 代际变化特征
        2.3.5 周期识别
        2.3.6 变异诊断
    2.4 本章小结
3 径流预报的过程化机制研究
    3.1 问题导向
        3.1.1 径流预报的不确定性因素
        3.1.2 径流预报现存的问题与挑战
        3.1.3 过程化机制的引入
    3.2 基于过程化机制的径流预报模式
    3.3 滚动反馈机制
    3.4 多尺度嵌套机制
    3.5 区间化机制
    3.6 响应变化的适应性机制
        3.6.1 响应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3.6.2 响应需求变化的适应机制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过程化机制的径流预报系统实现
    4.1 支撑过程化机制实现的平台
    4.2 支撑过程化机制实现的技术
        4.2.1 组件开发技术
        4.2.2 知识图技术
    4.3 面向主题的应用组织及运行
        4.3.1 系统主题提取
        4.3.2 系统知识可视化组织
        4.3.3 系统组件的划分、开发、封装与发布
        4.3.4 系统运行
    4.4 本章小结
5 径流预报的过程化机制与分解集成模型的融合
    5.1 预报模型方法库构建
        5.1.1 数据预处理方法库
        5.1.2 预报模型方法库
    5.2 过程化机制与预报模型的融合实现
        5.2.1 基于分解集成人工智能模型的径流预报实现
        5.2.2 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预报实现
        5.2.3 适应性径流预报实现
        5.2.4 基于过程化机制的径流预报实现
    5.3 径流预报的在线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过程化机制的分解集成预报模型应用实例
    6.1 基于过程化机制的日径流预报
        6.1.1 研究数据来源与描述
        6.1.2 评价指标
        6.1.3 预报模型构建
        6.1.4 应用结果分析
    6.2 基于过程化机制的月径流预报
        6.2.1 研究数据来源与描述
        6.2.2 预报模型构建
        6.2.3 评价指标
        6.2.4 应用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基于过程化机制的径流预报业务集成应用
    7.1 基于分解集成人工智能模型的径流预报
    7.2 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预报
        7.2.1 实测流量分析
        7.2.2 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预报
        7.2.3 预报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7.2.4 多模型集成洪水预报分析
    7.3 适应性径流预报
        7.3.1 区间化径流预报
        7.3.2 多时间尺度嵌套的径流预报
        7.3.3 径流预报方案滚动互馈
        7.3.4 径流预报指导下的水量调配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2.1.5 博弈论理论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3.1.2 思路的阐释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4.1 模型概述
        4.1.1 水文模型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4.2 模型选择
        4.2.1 SWAT模型结构
        4.2.2 SWAT模型原理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4.3 模型建立
        4.3.1 研究区域概况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4.3.6 模型输入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4 模型应用
        4.4.1 情景设置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6.1.1 交易需求条件
        6.1.2 经济可行条件
        6.1.3 工程技术条件
        6.1.4 政策引导条件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6.4.1 交易方案
        6.4.2 交易定价
        6.4.3 交易流程
        6.4.4 效益分析
        6.4.5 综合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创新点
    7.3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水资源评价
        1.2.2 水资源可利用量
        1.2.3 生态需水量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
    2.1 资料代表性分析方法研究
        2.1.1 资料三性审查
        2.1.2 特大值的处理
    2.2 降水蒸发评价
        2.2.1 降水评价
        2.2.2 蒸发评价
    2.3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
        2.3.1 单站径流计算方法
        2.3.2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
    2.4 基于水量水质耦合的水资源总量分析方法研究
        2.4.1 量质耦合的水资源总量分析方法
        2.4.2 按水质折合的水资源总量计算方法研究
第三章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研究
    3.1 基于水生态健康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研究
        3.1.1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3.1.2 生态需水过程趋势及变异性分析
        3.1.3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3.2 基于水量水质耦合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研究
        3.2.1 量质耦合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方法
        3.2.2 按水质折合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
第四章 济南市降水蒸发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区域概况
        4.1.2 水资源分区
    4.2 济南市降水评价
        4.2.1 分区年降水量
        4.2.2 分区年降水量年代变化趋势分析
        4.2.3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4.2.4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
        4.2.5 年降水量系列代表性分析
    4.3 基于特大值处理的济南市降水评价
        4.3.1 特大值的检验
        4.3.2 特大值的处理
    4.4 济南市蒸发评价
        4.4.1 单站蒸发能力计算
        4.4.2 水面蒸发量的地区分布
第五章 济南市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5.1 资料的处理
        5.1.1 基本资料
        5.1.2 单站径流分析计算
        5.1.3 单站天然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分析
    5.2 基于传统评价方法的济南市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5.2.1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5.2.2 年径流深的地区分布
        5.2.3 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
    5.3 基于特大值处理的济南市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5.3.1 特大值的检验
        5.3.2 特大值的处理
    5.4 基于水量水质耦合的济南市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5.4.1 量质耦合的水资源总量分析
        5.4.2 按水质折合的济南市水资源总量计算
第六章 济南市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6.1 基于生态因素的济南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
        6.1.1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6.1.2 生态需水过程趋势及变异性分析
        6.1.3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
    6.2 基于水质因素的折合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7)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及其站点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国家生态层面
        1.1.2 淮河流域层面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水土保持监测发展概况
        1.2.1.1 国外水土保持监测研究
        1.2.1.2 国内水土保持监测研究
        1.2.2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研究进展
        1.2.2.1 分区方法概述
        1.2.2.2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研究概述
        1.2.3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1.1 地形地貌
        2.1.1.2 气象水文
        2.1.1.3 河流水系
        2.1.1.4 土壤植被
        2.1.1.5 矿产资源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水土流失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基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2.2 水土流失空间异质性分析
        2.2.3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2.2.4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划定
        2.2.5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综合分析与评价
        2.2.6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量确定
        2.2.7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土流失空间异质性分析
        3.1.1 水土流失分布
        3.1.1.1 水力侵蚀
        3.1.1.2 风力侵蚀
        3.1.1.3 风水复合侵蚀
        3.1.2 水土流失成因
        3.1.2.1 自然因素
        3.1.2.2 人为因素
        3.1.3 水土流失特点
        3.1.3.1 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
        3.1.3.2 影响因素复杂、空间异质性强
        3.1.3.3 总量不大,流失分布广
        3.1.3.4 强度不高,流失威胁大
        3.1.4 水土流失动态分析
        3.1.4.1 主要山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3.1.4.2 水土流失演变特点
    3.2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3.2.1 监测分区的主导因子
        3.2.1.1 地形地貌因子
        3.2.1.2 气候因子
        3.2.1.3 土壤因子
        3.2.1.4 水土流失
        3.2.2 监测分区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3.2.2.1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
        3.2.2.2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3.2.2.3 指标体系简明性和易获取性
        3.2.2.4 科学性和独立性
        3.2.3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选择
    3.3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方案
        3.3.1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的原则
        3.3.1.1 发生学原则
        3.3.1.2 主导性原则
        3.3.1.3 综合性原则
        3.3.1.4 共轭性原则
        3.3.1.5 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3.3.1.6 管理适用性原则
        3.3.2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过程
        3.3.2.1 基础数据处理
        3.3.2.2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应用
        3.3.2.3 监测分区水土保持基础功能评价
        3.3.2.4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命名
    3.4 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特征及其监测重点分析
        3.4.1 沂蒙山低山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I)
        3.4.1.1 沂沭河上游低山丘陵水源涵养监测区(Ⅰ_1)
        3.4.1.2 沂蒙山低山丘陵土壤保持监测区(Ⅰ_2)
        3.4.1.3 沂蒙山山前平原农田防护监测区(Ⅰ_3)
        3.4.2 黄泛平原风水复合侵蚀监测区(II)
        3.4.2.1 豫东丘岗沙地防风固沙监测区(Ⅱ_1)
        3.4.2.2 鲁西南平原沙地农田防护监测区(Ⅱ_2)
        3.4.3 伏牛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III)
        3.4.3.1 沙颍河上游中低山水源涵养监测区(Ⅲ_1)
        3.4.3.2 豫西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监测区(Ⅲ_2)
        3.4.4 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IV)
        3.4.4.1 淮干上游中低山水源涵养监测区(Ⅳ_1)
        3.4.4.2 大别山低山丘陵土壤保持监测区(Ⅳ_2)
        3.4.4.3 淮南山地山前平原农田防护监测区(Ⅳ_3)
        3.4.5 淮北平原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V)
        3.4.5.1 徐宿淮丘岗土壤保持监测区(Ⅴ_1)
        3.4.5.2 淮北苏北平原农田防护监测区(Ⅴ_2)
        3.4.6 江淮丘陵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VI)
        3.4.6.1 蚌凤嘉盱丘岗土壤保持监测区(Ⅵ_1)
        3.4.6.2 淮河中游南岸平原农田防护监测区(Ⅵ_2)
        3.4.7 江淮下游平原水力侵蚀监测区(VII)
    3.5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
        3.5.1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原则
        3.5.2 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量
        3.5.3 土壤侵蚀模数空间插值
        3.5.3.1 样本数据的趋势分析
        3.5.3.2 空间分布分析
        3.5.3.3 不同模型克里格(Kriging)估值分析
        3.5.4 水土保持规划监测站点评价
        3.5.4.1 沂蒙山低山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I)
        3.5.4.2 黄泛平原风水复合侵蚀监测区(II)
        3.5.4.3 伏牛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III)
        3.5.4.4 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Ⅳ)
        3.5.4.5 淮北平原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Ⅴ)
        3.5.4.6 江淮丘陵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Ⅵ)
        3.5.4.7 江淮下游平原水力侵蚀监测区(Ⅶ)
        3.5.5 监测分区监测站点布局
        3.5.5.1 沂蒙山低山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I)
        3.5.5.2 黄泛平原风水复合侵蚀监测区(II)
        3.5.5.3 伏牛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III)
        3.5.5.4 桐柏大别山山地丘陵水力侵蚀监测区(Ⅳ)
        3.5.5.5 淮北平原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Ⅴ)
        3.5.5.6 江淮丘陵岗地水力侵蚀监测区(Ⅵ)
        3.5.5.7 江淮下游平原水力侵蚀监测区(Ⅶ)
4 讨论
    4.1 关于监测站点数量与位置
    4.2 关于监测站点的监测设施配置
    4.3 关于监测站点的运行管理
    4.4 关于反映不同水土保持功能的监测指标问题
5 结论
    5.1 阐明了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空间异质性
    5.2 构建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指标体系
    5.3 提出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两级分区方案
    5.4 分析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监测重点
    5.5 确定了各监测分区监测站点数量
    5.6 评价了水土保持规划监测站点
    5.7 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表 I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一级分区指标应用表
        附表 II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二级分区指标应用表
        附表 III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表
    附图
        附图 I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一级分区图
        附图 II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二级分区图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及保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关键问题
    2.1 水资源管理体制
    2.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3 取水许可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4 水权及水权交易理论
    2.5 水文循环演变理论
3 区域取水许可总量计算方法分析
    3.1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方法
    3.2 水资源量的计算
    3.3 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
    3.4 需水预测
    3.5 供水预测
    3.6 水资源损耗量分析计算
    3.7 不在取水许可范围内的水量
4 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与分配
    4.1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思路与方法
    4.2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的制定
    4.3 水量的分配
5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保障措施
    5.1 行政措施
    5.2 技术措施
    5.3 经济措施
    5.4 工程措施
    5.6 全民参与,提高节水意识
6 实例分析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流域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状况
    6.3 流域取水许可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4 流域取水许可总量计算
    6.5 取水许可总量的多级控制与分配
    6.6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效果评价
    6.7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保障措施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面向流域的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线路
2 城市化水文效应及其研究尺度
    2.1 城市化及其测度
    2.2 城市化水文效应及其研究尺度
    2.3 流域尺度不同视角的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
    本章小结
3 流域健康水循环及其量化表达
    3.1 流域水循环过程
    3.2 流域健康水循环的涵义
    3.3 流域健康水循环的评判指标
    本章小结
4 城市化与流域水循环的耦合机理
    4.1 人类活动改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实质
    4.2 城市化与自然水循环耦合的压力-状态-反应模型
    4.3 城市化各要素与自然水循环的耦合机理
    4.4 城市化与流域水系统耦合的时序规律
    4.5 面向流域的城市化水文效应评判
    本章小结
5 应用实例:沂沭泗流域城市化水文效应分析
    5.1 流域概况
    5.2 节点层次
    5.3 子流域层次
    5.4 全流域层次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与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径流量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方法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径流量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
    2.1 单项还原水量分析
        2.1.1 农业灌溉耗损量分析
        2.1.2 工业、城市生活耗损量分析
        2.1.3 工程引水及分洪决口水量平衡分析
    2.2 系数、定额分析
        2.2.1 耗、退水系数分析
        2.2.2 用水定额分析
    2.3 还原计算成果综合分析
        2.3.1 年降水径流相关分析
        2.3.2 年径流区域分布规律分析
        2.3.3 控制站合成水量分析
3 结语

四、地表控制站水资源数量合理性审查图解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污染防治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以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为例[D]. 贶聚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陕北榆林地区汇流参数m的地区综合研究[D]. 杨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多变量视角下珠江流域洪旱灾害时变风险研究[D]. 方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4]径流预报的过程化机制研究与系统集成实现[D]. 何欣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D]. 程雨菲. 山东大学, 2019(09)
  • [7]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及其站点布局研究[D]. 胡续礼.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8]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及保障措施研究[D]. 王慧玲. 扬州大学, 2013(04)
  • [9]面向流域的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D]. 薛丽芳.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5)
  • [10]径流量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方法的初探[J]. 郭周亭. 水文, 2008(05)

标签:;  ;  ;  ;  ;  

地面控制站水资源量合理性评审图解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