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新品种“研熟5号”的生产力及主要性状研究

甘薯新品种“研熟5号”的生产力及主要性状研究

一、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生产力及其主要性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子龙,郭其茂,陈根辉,黄艳霞[1](2021)在《甘薯新品种龙薯35号的选育及特性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薯新品种龙薯35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岩粉1号为母本、岩薯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品种.2016—2017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为36.93、9.77、5.62t/hm2,分别比对照金山57增产5.06%、6.67%和5.23%,干物率为25.66%,食味和外观评分分别为81.30、81.70分,都高于对照(80分).品质分析结果显示,淀粉、还原糖、蔗糖、蛋白质、膳食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8.20%、9.50%、11.70%、8.39%和4.00%.中抗蔓割病和黑斑病.具有产量较高、食味好、抗病性较好的特点.在种植密度5.25万株/hm2时,可取得最高鲜薯产量,为33.52t/hm2.2020年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181274.3.

程鹏[2](2019)在《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品种间差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用作物和新兴的能源作物之一,其产业化市场前景广阔。作物目标产量的高低取决于积累的干物质向目标器官分配的多与少,这一直是甘薯育种与栽培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高干型(渝薯1号和渝薯27)、中干型(渝苏303、渝苏8号和渝薯99)和低干型(潮薯1号)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大田移栽后15、30、60、90、120 d 5个时间节点,考察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生理指标、主要农艺性状、光合指标、Rubisco和RCA相关基因表达量在品种间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在不同类型甘薯品种间的差异,以期为甘薯的高干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指导。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干物质积累的研究表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均逐渐升高。高干型品种移栽后5个时间节点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叶片、茎和块根干物质积累量高于中干型品种,中干型品种又高于低干型品种。120 d时高干型品种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最高,比中、低干型品种平均高出44.89%和54.74%,120d时高干型品种块根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最高,比中、低干型品种平均高出48.78%和54.23%。高干型品种前期地上部位的叶片和茎的干物质增长速率较高,后期地下部的块根干物质增长速率较高。2、干物质分配的研究表明,在整个生长进程中,茎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由高到低,块根的干物质分配比例由低到高。各类品种干物质分配总体表现为,大田前期用于地上部茎叶光合形态的建成,大田后期用于地下部块根干物质的积累。高干型品种前期叶片、茎干物质积累不但较多,而且实现干物质依次从叶片、茎和块根生长中心转换的时间节点早于中、低干型品种,中、低干型品种在中期仍然需要向叶片、茎和叶柄增加一定的干物质分配比例。3、移栽后5个时间节点的农艺、生理和基因表达指标的研究表明,与中、低干型甘薯相比,高干型品种:T/R值前期增量最大,中期减量最大,后期T/R值最低;全生长期叶面积、LAI、NAR最高;茎粗前期最高,最长蔓长一直最长,后期结薯数稳定;前期Ci值最高,前、中期Pn、Tr最高,Gs全期最高,光合能力较强。高干型品种Ibrbc L、Ibrbc S1、Ibrbc S2在前、中期高表达,Ibrcal后期上升表达,Ibrcas全生长期波动高表达;中干型品种Ibrbc L、Ibrbc S1、Ibrbc S2在中期高表达,Ibrcal、Ibrcas在中、后期稳定表达;低干型品种Ibrbc L后期高表达,Ibrbc S1、Ibrbc S2中期高表达,Ibrcal中期稳定表达,Ibrcas中期高表达。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同其它研究的指标相关性表现出时期差异。不同时期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比例影响的指标各不相同,前期影响较大的指标为地上部干物质增长速率、茎粗、Ci、Ibrbc L、Ibrbc S1、Ibrbc S2、Ibrcal,中期影响较大的指标为T/R、结薯数、Ibrcas,后期影响较大的指标为Ibrcal,全期影响较大的指标为单株干产、地上部干产、块根干产、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块根干物质含量、地下部干物质增长速率、最长蔓长、叶面积、LAI、NAR、Pn、Tr、Gs。结论:本文6个甘薯品种大田移栽后,高干型品种光合生理和Rubisco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优于中、低干型品种,生长前期的叶片和茎干物质积累量高,增速快,利于茎叶早生快发和光合形态的建立,同时叶片、茎、块根生长中心依次转换时间节点比中、低干型品种早,利于块根干物质积累持续时间增加,生长后期叶面积和LAI值不衰减,利于干物质高产获得。

毕于运[3](2010)在《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秸秆大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又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涉及到农民生活系统中的家居温暖和环境清洁,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资源数量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草谷比法;二是副产品比重法;三是收获指数法。本文以大量的农作物种植试验研究文献为主要依据,利用其提供的农作物各部分生物量、收获指数(经济系数)、谷草比等基础数据,结合现实的草谷比实测结果,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进行了仔细的考证,从而建立了更为系统、更为精确的草谷比体系。继而以新建草谷比体系为依据,结合历年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对1952年以来我国历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8年分省(市、自治区)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并汇总出了1952-200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和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秸秆总产量。计算结果表明:(1)2008年全国秸秆产量达到84219.41万t,与1952年(21690.62万t)相比净增2.88倍;(2)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3)秸秆是我国陆地植被中年生长量最高的生物质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林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1.36倍、牧草地年总产草量的2.56倍和园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7.75倍;(4)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合计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左右;(5)全国近一半的秸秆资源分布于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土地上。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许多农作物需要留茬收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收获过程中,多数农作物都会有一定量的枝叶脱离其植株而残留在田中;在秸秆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能够被收集起来。本文通过对各类农作物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重、枝叶脱落率、收贮运损失率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制定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的可收集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5102.19万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饲料;三是用作肥料;四是用作工业原料;五是用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本文依据秸秆的形态、质地、密度、物体结构、物质组分、养分含量、热值等自然特征,对其在“五料”利用上的自然适宜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1)最适宜和一般适宜直接燃用的秸秆占1/2以上;(2)适宜和较适宜“三化一电”的秸秆占95%以上;(3)最适宜和适宜沼气生产的秸秆约占90%;(4)适宜和较适宜直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90%以上,适宜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猪禽的秸秆占1/5以上;(5)适宜工业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的秸秆占90%以上。综合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草性”和“木性”秸秆各约占1/5,中性秸秆约占3/5。燃用消耗过多,饲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加工利用偏少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我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1000万t,占32.26%;新能源开发利用量720万t,占1.11%;饲用量17660万t,占27.13%;工业加工利用量4300万t,占6.61%;食用菌养殖利用量1300万t,占2.00%;直接还田量9200万t,占14.13%;废弃和焚烧量10922万t,占16.78%。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和残留还田量合计为28000多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产量的1/3,平均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2.33t。根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三农”之内在关系,可将秸秆资源的利用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二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三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目前,在我国已利用秸秆总量中,一类利用约占52%,二类利用约占39%,三类利用约占9%。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具体体现在“四个增加”、“两个减少”、“一个替代”。“四个增加”:一是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二是秸秆饲用量增加;三是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四是秸秆食用菌种植利用量增加。“两个减少”:一是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二是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一个替代”是指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傅玉凡[4](2008)在《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状与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薯块中大量合成花色苷而使薯肉呈现紫色的一类甘薯称为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紫肉甘薯由于薯块的花色苷色素理化性能好、稳定性高,具有抗氧化活性、预防肿瘤和癌症、防止心血管病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在天然色素提取、鲜食保健、加工功能食品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其价值发现较晚,资源较少,是一种稀有植物,阻碍了紫肉甘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本文在引进国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对紫肉甘薯资源的产量、薯块花色苷含量、熟食品质、薯块干物质含量、最长蔓长、分枝数等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研究了薯块花色苷含量在品种和生长期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性状的相关性,探讨了影响薯块熟食品质的内在因素,摸索了遮阴、施肥、杂交和选择等内外因素对紫肉甘薯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24份紫肉甘薯和25份普通甘薯及南薯88的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紫肉甘薯群体的藤叶产量、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与普通甘薯差别不大,但它们具有鲜薯产量特别低、上薯率低、熟食品质差、藤蔓明显较长、薯块色素含量高的独特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育种者、生产者不容易重视它们,长此以往,就使其成为一种稀有植物资源。这也是目前紫肉甘薯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建设困难和鲜食推销较慢的原因。甘薯容易由于自然变异、品种混杂、病毒感染和种薯选择产生的遗传漂变而发生种质退化,因此,如不加以重视,紫肉甘薯这种稀有植物资源有濒危和灭绝的可能。2、通过栽插后20、40、60、80、100、120及140 d调查13个紫肉甘薯品种的花色苷含量、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茎、叶、块根干物质含量、块根鲜重、块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叶干重、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和分析整株鲜重、整株干重、茎、叶、块根干重占整株干重的百分比等20个经济性状以及花色苷含量变化与其余19个经济性状的变化和10个产量性状日增长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紫肉甘薯块根花色苷含量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缓慢增加型、波动变化型和曲折上升型3种变化类型,对最长蔓长、分枝数、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光合产物的分配等经济性状的发育有不同的生物学响应;品种间的花色苷含量在20 d以后逐渐产生显着差异,在40~100 d完成类型分化,与品种的分枝数、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光合产物在块根中的分配比例呈显着负相关,与块根干物质含量、最长蔓长、茎鲜重、茎干重、整株干重及光合产物在叶中的分配比例呈显着正相关;花色苷日增长量与块根干重日增长量呈显着负相关,花色苷积累与块根膨大、干物质积累间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在不同品种中得到不同解决。花色苷含量的这些变化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有不同的相关关系能很好地解释紫肉甘薯由于花色苷消耗部分光合产物,导致其产量极低的生理机制。3、对3个紫肉甘薯品种进行4种遮阴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遮阴造成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产物减少,紫肉甘薯藤蔓变长,茎变细、结薯数减少,薯块膨大与花色苷合成间矛盾加剧,鲜薯产量减少,花色苷含量虽然有一定提高,但花色苷产量减少。在紫肉甘薯资源保存工作中及四川、重庆等麦-玉-苕多熟制耕作地区的紫肉甘薯生产中,要通过净作、减少种植密度等方法为紫肉甘薯生长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4、通过研究不同肥料种类、不同形态肥料及不同施肥量对紫肉甘薯产景和部分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表明:选择适当形态、种类的肥料及其相适宜的施肥量来改善土壤营养条件,通过影响紫肉甘薯的最长蔓长、茎粗、结薯数、薯块干物质含量来调整光合产物在薯块膨大和色素积累之间的矛盾,是可以在不显着降低花色苷含量的前提下,提高紫肉甘薯鲜薯产量和花色苷产量。5、通过DPS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鲜薯产量、薯块的干物质、花色苷、可溶性糖的含量等因素对13个紫肉甘薯品种薯块熟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块干物质含量与熟食品质中的水分、质地2项构成指标间呈显着正相关,花色苷含量与熟食品质中的水分、质地2项构成指标间呈显着负相关,而鲜薯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食用品质间无显着相关性。质地、水分构成指标又直接和间接地与熟食品质中的风味、纤维、一般评价3项构成指标间呈显着正相关。因此,主要通过对质地和水分构成指标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薯块的干物质和花色苷含量是影响紫肉甘薯熟食品质的2个主要因素。因此,花色苷的存在是紫肉甘薯的熟食品质低的重要原因。6、通过对紫肉甘薯资源进行杂交和选择可以在它们的后代中筛选很多紫肉甘薯新材料,这些新紫肉甘薯群体的鲜薯产量仍然较低,而质量性状如最长蔓长和熟食品质能得到显着改善,色素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可选择余地较高。通过杂交和选择是可以筛选到鲜薯产量高、色素含量高、熟食品质好、藤蔓较短的紫肉甘薯新个体。

张志勇[5](2007)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在甘薯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龙薯3号的选育》文中研究说明龙薯3号系龙岩市农科所1996年从岩薯5号茎尖组培发生的突变体中选育而成,是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的成功尝试。1999-2000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5年参加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经特征特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等鉴定分析,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等特点,薯形均匀美观,内在营养丰富,适宜作为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2003-2005年累计在福建省推广面积3.64万hm2。

李育明[6](2007)在《中国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高淀粉轮回选择群体改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薯——21世纪人类的健康、能源植物”。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是目前和将来众多的育种工作者主攻方向,而甘薯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和利用是获得突破性甘薯新品种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应用农艺性状、农艺性状与形态特征的合并性状和RAPD标记对我国常用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改良工作,明确了轮回选择对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并结合RAPD标记对基础群体和轮回选择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其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1)基于农艺性状分析甘薯的遗传多样性:对36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进资源的蔓长、藤叶重、鲜薯重的级差、标准差大以及变异系数均最大,而烘干率和淀粉率、茎粗的级差、标准差小,变异系数最小,该类型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推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如蔓长、分枝数、藤叶重和鲜薯重的级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均小于引进资源和国内资源。从农艺性状的角度讲,引进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与蔓长、藤叶重和鲜薯重的遗传多样性)显着高于国内的种质资源。因此引进资源在甘薯育种中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2)基于RAPD标记分析甘薯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从5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带型清晰、稳定的20条引物对36份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20条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177条带,其中1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达97.18%,每个引物扩增出4~15条多态性带,平均为8.7条。不难看出36份供试材料在DNA水平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3)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图不能与所用材料的系谱相吻合,而RAPD标记产生的聚类图与系谱关系吻合性好,合并性状的聚类图与系谱关系吻合性较好,与RAPD标记的遗传聚类图基本一致。这表明利用RAPD标记在甘薯育种中进行辅助选择是可靠的。(4)根据农艺性状、合并性状得出的遗传距离来看,引进资源品种(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其次是国内资源,主推品种间变异最小。引进资源与国内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主推品种与引进资源的平均遗传距离次之,主推品种与国内资源平均遗传距离最小。根据RAPD标记显示的遗传距离来看,主推品种内的遗传差异最大,其次是引进资源,国内资源变异最小;类型之间主推品种与引进资源的遗传差异最大,其次是主推品种与国内资源之间,国内资源与引进资源之间遗传差异最小。(5)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本研究发现国内资源中的H11-67、川薯294、绵粉1号、绵薯早秋、川薯27、肇源16、主推品种中的丰收白、潮薯1号、豫薯7号和引进资源中的台农27、内源、澳洲黄,它们的RAPD分子标记的平均遗传距离大于骨干亲本,其中H11-67含近缘野生种一半的血缘,和其它资源的遗传差异最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可见,进一步加强近缘野生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对解决甘薯育种中存在的基因源日趋狭窄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2、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的改良效果及遗传多样性分析。(1)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改良研究,确定了基础群体构建和轮回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即以基础亲本群体的构建为起点,轮回选择为中心,改良创新种质资源、选育优质高效专用型品种为目的,组建优良基因数目多、均值高、遗传变异丰富的高淀粉甘薯品种(系)的基础群体,进行人工混合授粉、集团杂交,并采用轮回选择方法,不断改良群体和筛选优系,试图打破不利基因连锁,增加有利基因重组的频率,使品质性状有新的突破,为选育突破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提供新的种质和技术支撑。(2)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改良的过程中,第一轮群体(C1)总的水平比基础群体C0下降,部分性状下降显着。通过第二轮选择后,第二轮群体(C2)水平大幅度提高,远远高于C1,多数性状的平均值达极显着水平,特别是薯干、鲜薯重增益幅度最大,并且超过CO群体,鲜薯增益(10.48%),薯干增益(10.61%)达显着水平,另外藤叶产量增益(29.7%)达极显着。而品质性状的烘干率和淀粉率的变化和其它性状变化不一致,即C1群体退化不严重,C2提高但没有达到C0水平。虽然由此看出要尽快改良提高烘干率和淀粉率的难度较大,但轮回选择群体烘干率和淀粉率与单株薯干重遗传相关系数由基础群体的较强负相关变为弱负相关和正相关。(3)随着选择轮次的增加,单株鲜薯重和薯干重得到了显着改进,变异系数降低,同时群体方差也下降,但不显着。烘干率和淀粉率变异不大。(4)利用RAPD标记对基础群体及轮回选择群体间(内)材料进行遗传差异研究发现,通过第一轮轮回选择后,群体内的遗传差异变化较小,第二轮选择后,群体内的遗传差异变化明显增加。从聚类结果看出,RAPD分子标记可以较准确地反应和确立各群体间(内)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这进一步表明,利用RAPD标记在甘薯育种中进行辅助选择是合理的、可靠的。

王阳青,廖福琴[7](2004)在《甘薯品种岩薯5号的选育及其生产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岩薯5号是以岩齿红为母本,岩94 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该品种在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南方区试中平均鲜薯产量各为40.70t/hm2和36.51t/hm2,分别比对照种新种花、金山57增产34.30%和8.97%。平均薯干产量各为10.64t/hm2和8.92t/hm2,分别比对照种新种花、金山57增产31.41%和4.09%。晒干率26.2%,出粉率11.7%,每1000g鲜薯中含胡萝卜素97.00mg、维生素C167.6mg。高抗蔓割病,适应性广。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南方夏秋薯区非薯瘟病地推广种植,目前累计种植面积34.71万hm2。

张志勇,陈炳全,吴文明,杨立明,蔡建荣,曾军[8](2003)在《甘薯新品种龙薯3号的选育及鉴定》文中指出龙薯 3号系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在岩薯 5号的茎尖组培突变体中选育而成 ,并通过了抗病性鉴定及 3种同工酶电泳分析比较 ,证实了突变体龙薯 3号与变异母体岩薯 5号间的差异 ,2 0 0 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的特点 ,更为重要的是 ,它薯形均匀美观、色泽鲜艳 ,类胡萝卜素和Vc含量高 ,氨基酸总含量较高 ,适宜作为食用保健型甘薯品种 ,商品性较高 ,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杨立明,郭其茂,陈赐民,兰志斌,吴文明[9](2001)在《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生产力及其主要性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薯 5号”是以“岩齿红”为母本 ,“岩 94-1”为父本 ,于 1 991年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经 42个试点试验 ,“岩薯 5号”平均鲜薯产量为 3 8.85t/hm2 ,比对照品种增产 2 6.1 2 % ;每千克鲜薯中含有胡萝卜素 97.0 0mg、维生素C 1 67.60mg、Ca1 3 2 .1 0mg、P 42 6.0 0mg、Fe 7.40mg,薯干含有氨基酸总量 3 .70 % ;栽后 91~ 1 2 0d ,其块根日增重最大 ,达 658.50kg/hm2 。该品种还具有早熟、高抗蔓割病、适应性广、茎叶生长繁茂、地上、地下部生长协调等特性

二、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生产力及其主要性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生产力及其主要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薯新品种龙薯35号的选育及特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材料与选育过程
        1.1.1 亲本选择
        1.1.2 选育过程
    1.2 试验方法
        1.2.1 性状观察
        1.2.2 生产力鉴定
        1.2.3 抗病性鉴定
        1.2.4薯块品质
        1.2.5 栽培密度试验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2 生产力鉴定
        2.2.1 品系早期鉴定
        2.2.2 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2016年福建省甘薯
        2.2.3丰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2.2.4 收获期主要性状表现
    2.3 抗病性鉴定结果
    2.4 品质表现
    2.5 栽培密度试验结果
3 结论

(2)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品种间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甘薯的分类
    1.2 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在植株中的关系
        1.2.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同地上部的关系
        1.2.2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同地下部的关系
        1.2.3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同栽后时间的关系
        1.2.4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同品种的关系
    1.3 甘薯的源库关系
        1.3.1 源库的构建及其干物质积累
        1.3.2 源库的演变及其干物质分配
    1.4 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因素
    1.5 农艺性状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6 甘薯的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1.6.1 光合生产概述
        1.6.2 净光合速率Pn
        1.6.3 蒸腾速率Tr
        1.6.4 叶片气孔导度Gs
        1.6.5 细胞间CO2浓度Ci
    1.7 甘薯Rubisco的研究进展
        1.7.1 Rubisco功能概述
        1.7.2 RCA对 Rubisco活性的调节
        1.7.3 Rubisco和 RCA酶的结构
        1.7.4 Rubisco和 RCA相关基因的研究
第2章 绪论
    2.1 本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与仪器试剂
        3.1.1 供试材料
        3.1.2 仪器和设备
        3.1.3 试剂盒及试剂
    3.2 方法
        3.2.1 供试材料的田间种植和取样
        3.2.2 供试材料的田间农艺性状调查与测定
        3.2.3 供试材料的处理
        3.2.4 块根干物质含量及叶面积的测定
        3.2.5 供试材料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测定
        3.2.6 目的基因序列获取和引物设计
        3.2.7 甘薯总RNA的提取
        3.2.8 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3.2.9 从甘薯总RNA合成第一链c DNA
        3.2.10 检测c DNA质量和浓度
        3.2.11 qPCR检测基因表达情况
    3.3 数据处理
        3.3.1 块根干物质含量的计算
        3.3.2 干物质增长速率的计算
        3.3.3 T/R值的计算
        3.3.4 叶面积的计算
        3.3.5 叶面积指数LAI的计算
        3.3.6 净同化率NAR的计算
        3.3.7 数据分析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软件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的品种间差异
        4.1.1 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其品种间差异
        4.1.2 干物质分配动态及其品种间差异
    4.2 不同部位干物质增长速率的品种间差异
        4.2.1 地上部干物质增长速率及其品种间差异
        4.2.2 地下部干物质增长速率及其品种间差异
    4.3 不同部位干物质含量的品种间差异
    4.4 T/R值的品种间差异
    4.5 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LAI的品种间差异
        4.5.1 单株叶面积的测定结果
        4.5.2 叶面积指数LAI值的变化
    4.6 净同化率NAR值的品种间差异
    4.7 农艺性状的品种间差异
        4.7.1 地上部农艺性状的变化
        4.7.2 地下部农艺性状的变化
    4.8 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品种间差异
        4.8.1 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
        4.8.2 细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
        4.8.3 蒸腾速率Tr的变化
        4.8.4 叶片气孔导度Gs的变化
    4.9 光合作用关键酶基因在生长期间相对表达水平的品种间差异
        4.9.1 甘薯IbrbcL基因
        4.9.2 甘薯IbrbcS1 基因
        4.9.3 甘薯IbrbcS2 基因
        4.9.4 甘薯Ibrcal基因
        4.9.5 甘薯Ibrcas基因
    4.10 甘薯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同各指标的相关性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5.1 干物质积累的品种间差异及其原因
    5.2 干物质分配的品种间差异及其原因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品种间差异
    6.2 干物质增长速率的品种间差异
    6.3 田间生理指标的品种间差异
    6.4 田间农艺性状的品种间差异
    6.5 光合作用的品种间差异
    6.6 Rubisco和 RCA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
    6.7 所有甘薯品种各指标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相关性
    6.8 总体结论
    6.9 展望
参考文献
期间取得科学成果
致谢

(3)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及草谷比体系建立
    2.1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2.2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影响草谷比取值的因素分析
    2.4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
    2.5 农作物草谷比体系
第三章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构成分析
    3.1 2008 年全国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3.2 全国秸秆总产量估算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3.3 中国秸秆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3.4 秸秆资源在全国生物质资源中的地位
    3.5 全国秸秆总产量基本构成
    3.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变化
    3.7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构成变化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4.1 分区方案
    4.2 秸秆总产量与单位产量区域分布
    4.3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第五章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
    5.1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
    5.2 主要农作物收割留茬高度的确定
    5.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叶部生物量比重
    5.4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系数的制定
    5.5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第六章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6.1 秸秆资源可燃性评价
    6.2 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评价
    6.3 秸秆资源可饲性评价
    6.4 秸秆资源直接还田自然适宜性评价
    6.5 秸秆资源工业加工自然适宜性评价
    6.6 秸秆资源种植食用菌自然适宜性评价
    6.7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七章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7.1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
    7.2 秸秆资源过剩与短缺
    7.3 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
第八章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竞争性利用趋势分析
    8.1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8.2 秸秆资源利用的竞争性表现及总体取向
    8.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全文小结
    9.2 本文创新点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1952—2008 年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
    附表2 2008 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
致谢
作者简历

(4)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状与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生物多样性、农作物资源与保护生物学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
        1.2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1.3 保护生物学的诞生
        1.4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的关系
        1.5 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结构
        1.6 遗传多样性
    2 甘薯资源的生物学及其价值
        2.1 甘薯的名称
        2.2 甘薯器官的组成
        2.3 甘薯主要形态特征
        2.4 甘薯的主要性状
        2.5 甘薯生长发育
        2.6 普通甘薯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价值
    3 甘薯的生产与利用概况
    4 稀有植物紫肉甘薯
        4.1 紫肉甘薯的概念及其植物分类学地位
        4.2 紫肉甘薯的花色苷
        4.3 紫肉甘薯色素的理化性质
        4.4 紫肉甘薯的生理保健功能
        4.5 紫肉甘薯资源的利用方向
        4.6 紫肉甘薯研究与利用的现状
        4.7 稀有植物紫肉甘薯的资源现状
    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5.1 研究目的意义
        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紫肉甘薯主要性状的鉴定及其与普通甘薯的比较
    1 引进和自育紫肉甘薯资源
        1.1 引进国内紫肉甘薯品种
        1.2 引进日本紫肉甘薯品种
        1.3 西南大学自育紫肉甘薯品种
    2 有关甘薯资源主要性状的概念及其测定标准
    3 紫肉甘薯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4 紫肉甘薯资源主要性状与普通甘薯资源的差异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肉甘薯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性状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紫肉甘薯品种
        1.2 田间设计与调查
        1.3 块根室内测定与分析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
        2.2 花色苷含量变化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薯块生长过程中花色苷含量变化的生理类型
        3.2 薯块花色苷含量变化与主要性状的关系
        3.3 花色苷积累与薯块膨大的关系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遮阴对紫肉甘薯主要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遮荫对紫肉甘薯鲜薯产量的影响
        2.2 遮荫对紫肉甘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2.3 遮荫对紫肉甘薯花色苷产量的影响
        2.4 遮阴对最长蔓长、分枝数、茎粗、结薯数、薯块烘干率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施肥对紫肉甘薯主要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和形态肥料对紫肉甘薯主要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量对紫肉甘薯主要性状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影响紫肉甘薯薯块熟食品质的主要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熟食品质及相关性状的鉴定结果
        2.2 薯块产量、干物质、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对熟食品质的影响
        2.3 薯块产量、干物质、花色苷、可溶性糖含量对构成指标的影响
        2.4 熟食品质与其构成指标间的相关性
        2.5 水份、质地构成指标与其它构成指标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结论
        3.2 熟食品质与构成指标的关系
        3.3 花色苷含量对熟食品质的影响
        3.4 干物质含量对熟食品质的影响
        3.5 可溶性糖含量对熟食品质的影响
        3.6 鲜薯产量对熟食品质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杂交和选择对紫肉甘薯主要性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肉甘薯资源作为杂交亲本的结籽率
        2.2 杂交所得种籽的紫肉甘薯实生苗选择
        2.3 杂交后代选择的紫肉甘薯品种的性状表现
    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博士生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在甘薯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龙薯3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1.1 选育经过
    1.2 对突变体的早期鉴定工作
2 生产力鉴定和区域适应性
    2.1 福建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3 全国甘薯区域试验 (南方薯区)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生物学特征
    3.2 产量形成特性
    3.3 品质
    3.4 抗病性
    3.5 龙薯3号与变异母体 (岩薯5号) 的比较
        3.5.1 产量形成比较
        3.5.2 抗病性比较
        3.5.3 品质比较
4 小结与讨论

(6)中国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高淀粉轮回选择群体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甘薯生产与重要地位
    1.2 甘薯的起源、进化、传播途径及分类
    1.3 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
    1.4 甘薯育种研究动态及展望
    1.5 甘薯集团杂交育种法的研究进程及应用前景
    1.6 分子标记在甘薯种质资源和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章 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
        2.2.3 RAPD分子标记及统计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2.3.2 农艺性状与形态性状合并的聚类分析
        2.3.3 甘薯种质资源及主推品种的RAPD分析
    2.4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改良效果及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
        3.2.2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
        3.2.3 RAPD分子标记及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础群体的组建及轮回选择
        3.3.2 轮回选择群体水平的改进及性状多重比较、遗传增益和变异
        3.3.3 各轮群体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3.3.4 各轮回选择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分子标记评估
    3.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情况

(7)甘薯品种岩薯5号的选育及其生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1.1 育种目标
    1.2 亲本选配
    1.3 后代选择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早熟
    2.2 品质优,营养价值高
    2.3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2.4 商品性好
3 区试产量表现
4 生产应用
    4.1 示范表现
    4.2 推广范围
5 主要栽培技术
    5.1 选择较优的土壤条件
    5.2 选用经提纯复壮或脱毒种苗
    5.3 适当密植
    5.4 加强肥水管理
    5.5 注意防止病虫害

四、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生产力及其主要性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薯新品种龙薯35号的选育及特性鉴定[J]. 林子龙,郭其茂,陈根辉,黄艳霞.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2]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品种间差异的研究[D]. 程鹏. 西南大学, 2019(05)
  • [3]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4]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状与影响因子研究[D]. 傅玉凡. 西南大学, 2008(09)
  • [5]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在甘薯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龙薯3号的选育[J]. 张志勇. 武夷科学, 2007(00)
  • [6]中国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高淀粉轮回选择群体改良研究[D]. 李育明.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 [7]甘薯品种岩薯5号的选育及其生产应用[J]. 王阳青,廖福琴. 杂粮作物, 2004(04)
  • [8]甘薯新品种龙薯3号的选育及鉴定[J]. 张志勇,陈炳全,吴文明,杨立明,蔡建荣,曾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02)
  • [9]甘薯新品种“岩薯5号”的生产力及其主要性状研究[J]. 杨立明,郭其茂,陈赐民,兰志斌,吴文明. 江西农业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甘薯新品种“研熟5号”的生产力及主要性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