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一、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崔燕,吕庚[1](2008)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重量增加对房室传导、心肌细胞复极离散度及脑卒中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的高血压病人188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心电图测量P-Rd、Q-Td、J-Td。结果:合并左室肥厚者108例,不合并左室肥厚者80例。左室肥厚组患者P-Rd、Q-Td、J-Td及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左室肥厚者。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房室传导时限、心室肌复极的一致性及脑卒中发生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李玉忠[2](2006)在《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以补益肾气、活血通络为功效的桑参降压胶囊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分层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桑参降压胶囊治疗组30例和卡托普利对照组22例,12周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研究发现,桑参降压胶囊能较好地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的紊乱,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左室重量指数,从而对高血压病LVH具有改善作用。动物实验发现,桑参降压胶囊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心率及左室重/体重,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抗粘抗凝作用,并且对心肌细胞的肥大具有抑制作用。统计表明桑参降压胶囊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优于卡托普利;在控制血压,降低左室重量指数方面与卡托普利作用相当。结论:本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心肌供血,抗粘抗凝,有效地防治了高血压病LVH的发生发展,是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良效药物。本研究提出了肾虚血瘀是高血压病LVH的重要病机,补肾活血是其重要治法,为高血压病并发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秀梅[3](2001)在《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张永超[4](2013)在《Pd和QTd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左室质量、Pd、QTd等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150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分为Ⅱ~IV级,各级病例数均为50例,Ⅱ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9.1±9.00)岁,Ⅲ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9±11.2)岁,IV级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71.0±6.98)岁,另外心功能正常组选取同期住院无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住院病人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平均(69.1±9.00)。比较四组之间的左心房内径(LAd)、QTd离散度(QTd)、P波离散度(P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室厚后壁厚度(LVP-WT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差异、计算出左室质量(LVM),并分析Pd和QTd、Pd和LAd及QTd和LVEDd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组患者的Pd分别为20.84(6)ms,33.50(12)ms,44.50(13)ms,53.00(9)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分别为27.48±6.004mm,35.72±5.470mm,42.08±5.760mm,48.56±10.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Pd和LAD存在正相关(rs=0.567,P<0.05);②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组患者的QTd分别为9.500(7)ms,31.00(10)ms,42.90(15)ms,57.50(13)m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LVEDd分别为35.42±5.775mm,49.10±7.416mm,60.02±9.464mm,67.08±6.797m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QTd和LVEDD存在正相关(rs=0.783,P<0.05);③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组患者的LVPWTd分别为7.00(2)mm,8.00(1)mm,10.00(2)mm,11.00(2)m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组患者的IVSTd分别为7.720±1.144mm,9.040±1.261mm,10.04±1.551mm,10.08±1.602mm,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组患者的LVM分别为65.18(37.27)g,132.2(46.24)g,237.0(121.5)g,332.1(75.15)g,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8);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组患者的LVEF分别为68.0(17),61.0(17),40.0(11),3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④其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Pd和QTd存在正相关(rs=0.733,P<0.05);Pd和LVM存在正相关(rs=0.773,P<0.05);QTd和LVM存在正相关(rs=0.810,P<0.05)。结论: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的恶化,Pd逐渐增加,,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Pd和LAD具有正相关性,Pd和LVM具有正相关性。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的恶化,QTd有增加的趋势,QTd和LVEDd具有正相关性,QTd和LVM具有正相关性。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Pd和QTd具有正相关性。

回园姝[5](2010)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QT离散度及左室Tei指数的关系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心脏是最常见的高血压损伤靶器官,首先引起左心室肥厚,然后导致心功能下降,并可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人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出现左室肥厚(LVH),可致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增加,死亡率提高,是猝死、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QT间期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性和电不稳定性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重要指标;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定量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多普勒指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本研究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QTd、左室Tei指数及左心功能,探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27例,其中左室肥厚62例,无左室肥厚65例以及正常对照组76例。分别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射血分数(LVEF%):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及计算E/A比值、ICT、IRT、ET及计算左室Tei指数、根据公式计左心室心肌质量(LVMI):心电图测量QTmax、QTmin、QTd。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病非左室肥厚组及左室肥厚组的LAD、LVMI、Te i指数、QTd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P<0.01。2.高血压病非左室肥厚组与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肥厚组的LAD、IVST、LVPWT、LVMI、E/A均明显大于高血压病非左室肥厚组,P<0.05,P<0.01。3.高血压病非左室肥厚组与左室肥厚组的比较,左室肥厚组的Tei指数及QTd均明显大于高血压病非左室肥厚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4.左室肥厚组Tei指数与ICT、IRT、LVMI、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IVST、LVPWT、QTd呈弱正相关,P<0.05;与LVDd、E/A呈显着负相关,P<0.01;与EF呈弱相关,P<0.05。5.左室肥厚组QTd与LVMI、Tei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IVST、LVPWT、LVDd、E/A呈弱正相关,P<0.05;与EF呈显着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病可致左室Tei指数及QTd增大,LVEF降低,即QT离散度与左室肥厚、Tei指数呈正相关,与EF呈负相关。EF、Tei指数及QT离散度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强,因此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者应及早检测LVEF、左室Tei指数及QTd,及时发现左室功能障碍,尽快采取预防心律失常发生的措施、控制血压并进行药物疗效评定的指导。

江洪[6](2008)在《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替米沙坦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压、左心室肥厚各项指标以及Q-T离散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可有效降低血压,明显改善LVDd、IVST、LVM、LVMI等指标,降低Q-T离散度(P<0.01)。结论替米沙坦是一种理想的抗高血压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药物,对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新华[7](2007)在《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82例,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缓释片组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期末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以及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结果在降压效果相似的情况下,两组LVMI,Q-Td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LVMI及Q-T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联用有协同逆转左室肥厚并能显着降低Q-Td的作用。

郑三晖,刘少飞,庄霖鹏,温丽文,王美如[8](2006)在《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口服氨氯地平和B组口服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末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以及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间期。结果在降压效果相似的情况下,A组和B组LVMI,Q-Td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LVMI及Q-Td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用有协同逆转左室肥厚并能显着降低Q-Td。

孙静[9](2005)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QT离散度变化及拜新同对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及合并心肌缺血时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变化 ,并观察拜新同对其影响。方法 正常对照组 (Ⅰ组 ) 2 8例 ,中老年高血压 (EH)患者 6 1例 ,其中未合并左室肥厚者 (Ⅱ组 ) 2 7例 ,合并左室肥厚者 (Ⅲ组 ) 2 2例 ,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者 (Ⅳ组 ) 1 2例。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法求得左室重量指数 ,从心电图上测得QTd与校正后QTd(QTcd)。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伴心肌缺血患者服用拜新同治疗 5个月。结果 Ⅰ组和Ⅱ组间的QTd与QTcd无显着性差异 (P>0 .0 5 ) ;Ⅲ组患者的QTd、QTcd明显大于Ⅰ组和Ⅱ组 (P <0 .0 5 ) ;Ⅳ组患者的QTd、QTcd又明显大于Ⅲ组 (P <0 .0 5 ) ;治疗 5个月后 ,左室重量指数、QTd及QTcd均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左心室肥厚可使高血压患者的QTd增大 ;合并心肌缺血者QTd更加延长 ;钙离子拮抗剂———拜新同可逆转左心室肥厚 ,缩短QTd。

刘萍,孙静[10](2002)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QT离散度变化及拜新同对其影响》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及合并心肌缺血时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变化 ,并观察拜新同对其影响。方法 :正常对照组 (重组 ) 2 8例 ,中老年高血压 (EH)患者 6 1例 ,其中未合并左室肥厚者 (Ⅱ组 ) 2 7例 ,合并左室肥厚者 (Ⅲ组 ) 2 2例 ,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者 (Ⅳ组 ) 12例。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法求得左室重量指数 ,从心电图上测得QTd与校正后QTd(QTcd)。高血压左室肥厚及伴心肌缺血患者服用拜新同治疗 5个月。结果 :Ⅰ组和Ⅱ组间的QTd与QTcd无显着性差异 ;Ⅲ组患者的QTd、QTcd明显大于Ⅰ组和Ⅱ组 ;Ⅳ组患者的QTd、QTcd又明显大于Ⅲ组 ;治疗 5个月后 ,左室重量指数、QTd及QTed均明显降低。结论 :左心室肥厚可使高血压患者的QTd增大 ;合并心肌缺血者QTd更加延长 ;钙离子拮抗剂 -拜新同可逆转左心室肥厚 ,缩短QTd。

二、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病例标准
        (四) 排除病例标准
        (五) 疗效评定标准
        (六) 统计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二) 试验方法
        (三) 观察指标
    三、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两组性别构成比较(见表6)
        (三)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见表7)
        (四) 两组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比较(见表8)
        (五) 两组患者饮食习惯比较(见表9)
    四、病情资料
        (一)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见表10)
        (二) 两组患者家族性发病情况比较(见表11)
        (三)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分类比较(见表12)
        (四) 两组患者危险度分层比较(见表13)
        (五)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及心率值比较(见表14)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比较(见表15)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舌象比较(见表16、17)
        (八) 两组患者治疗前脉象比较(见表18)
        (九)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情况的比较(见表19)
        (十)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的比较(见表20)
        (十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活性物质的比较(见表21)
        (十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和 E2/T 比值的比较 (见表22)
        (十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比较(见表23)
        (十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超声心动图各参数的比较(见表24)
    五、研究结果
        (一) 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二)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三) 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见表39)
        (四)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见表40)
        (五) 治疗前后血浆ET、NO 含量及ET/NO 比值的变化(见表41)
        (六) 治疗前后血浆PRA、ANGⅡ、ALD 含量的变化(见表42)
        (七)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 和E2水平测定结果和E2/T 比值比较见表43
        (八) 对体重指数、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见表44)
        (八) 对异常心电图的影响
        (九) 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的变化(见表48)
        (十) 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各参数的变化(见表49)
        (十一)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见表50)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及心脏重、左室重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主要仪器
        三、实验方法
        (一) 动物分组
        (二) 给药方法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四、实验结果
        (一)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收缩压的变化(见表51)
        (二)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心率的变化(见表52)
        (三) 各组大鼠实验后体重(BW)、心脏重(HW)、左室重(LVWW)比较(见表
    实验二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主要仪器及试剂
        三、试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实验三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抗粘、抗凝作用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药品与试剂
        (三) 实验仪器
        三、实验方法
        (一) 动物分组
        (二) 给药方法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四、实验结果
        (一)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见表55)
        (二)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凝集率的影响(见表56)
    实验四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主要仪器
        (三) 药品与试剂
        三、试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实验五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药品与试剂
        三、试验方法
        (一) 动物分组
        (二) 给药方法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四、实验结果
讨论
    一、病机探讨
        (一) 肾气亏虚、血瘀阻络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
        (二) 肾虚血瘀是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主要病理变化
    二、治法探讨
        (一)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理念
        (二) 补肾活血是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重要治法
    三、桑参降压胶囊的处方依据
        (一) 处方来源与药物组成
        (二) 方药分析
        (三) 用药特色
        (四) 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四、临床研究疗效分析
        (一) 降压疗效分析
        (二) 桑参降压胶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三)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四)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_2)水平的影响
        (五)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六) 桑参降压胶囊对异常心电图的影响
        (七) 桑参降压胶囊对心脏左室肥厚( LVH )的改善作用
    五、实验研究作用机理探讨
        (一)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二)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抗粘抗凝作用的研究
        (三)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
        (四)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五)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及左室重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写对照
    附录二 桑参降压胶囊制备工艺
    附录三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形成机制与中医药研究进展
致谢
详细摘要

(3)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三组Q-Td测量结果见表1。
3 讨论

(4)Pd和QTd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使用仪器
        1.3 临床资料的收集、检测方法
    2 各项诊断标准
        2.1 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 分级)
        2.2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表Ⅰ)
    3 统计学分析
    4 技术路线
结果
    1 四组资料齐同性分析
    2 四组资料在性别方面齐同性分析
    3 心脏超声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
        3.1 LAd 等指标的对比分析
        3.2 LAD 等在四组中的对比分析
        3.3 LVPWTd 等指标的非参数检验
    4 心功能级别与 pd、QTd 的关系
        4.1 Pd 值在四组中的对比分析
        4.2 QTd 在四组中的对比分析
    5 pd、QTd 与左室质量
        5.1 QTd 与 CHF 组左室质量
        5.2 Pd 与 CHF 组左室质量
        5.3 Pd 与 CHF 患者左房内径
        5.4 QTd 与 CHF 组左室内径
    6 CHF 组 Pd 与 QTd
讨论
    1 Pd 与慢性心力衰竭
    2 QTd 与慢性心力衰竭
    3 CHF 患者 Pd 与 QTd 的相关性
    4 CHF 与心肌重塑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高血压左室肥厚的QT离散度及左室Tei指数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二、文献综述
    (一) 综述
    (二) 参考文献
三、正文
    (一) 前言
    (二) 材料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四、致谢

(6)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检测:
        1.3.2 超声心动图检测:
        1.3.3 Q-Td的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降压疗效
    2.2 LVH和Q-Td的比较 替米沙坦治疗前后心脏LVDd、IVST、LVM、LVMI及Q-Td显着改善, 见表2。
3 讨 论

(8)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血压测量
    1.4 超声心动图检测
    1.5 心电图检查
    1.6 疗效判断标准[3]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J]. 崔燕,吕庚.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8(05)
  • [2]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李玉忠.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02)
  • [3]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J]. 王秀梅.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1(01)
  • [4]Pd和QTd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相关研究[D]. 张永超.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5]高血压左室肥厚的QT离散度及左室Tei指数的关系探讨[D]. 回园姝. 大连医科大学, 2010(12)
  • [6]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J]. 江洪. 广西医学, 2008(05)
  • [7]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J]. 杨新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7(24)
  • [8]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Q-T离散度的影响[J]. 郑三晖,刘少飞,庄霖鹏,温丽文,王美如. 广东医学, 2006(05)
  • [9]高血压病左室肥厚QT离散度变化及拜新同对其影响[J]. 孙静. 医学文选, 2005(01)
  • [10]高血压病左室肥厚QT离散度变化及拜新同对其影响[J]. 刘萍,孙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14)

标签:;  ;  ;  ;  ;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