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评估和分配方法

货币评估和分配方法

一、货币化考核分配法(论文文献综述)

程祎[1](2021)在《环境会计视角下关中地区水资源环境成本核算及生态补偿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思颖[2](2021)在《基于利润中心的修船企业成本考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玥[3](2021)在《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有力支持,房地产行业会直接或间接带动和影响上下游如水泥、钢铁、化工、家电、建筑、服务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旦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严重将会影响到各行各业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评估,有利于企业管理者顺利进行风险管理,也能为企业弥补不小的损失。首先,本文在财务风险定义、特征与分类,财务风险评价和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上,简述了K房地产公司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以及公司目前的财务风险控制现状。接着,以2015-2019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对K房地产公司的投资风险、筹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进行了识别,分析K房地产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成因。然后,根据财务指标的选取原则及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选取出适合的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其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再根据K房地产2012年1季度到2020年3季度公布的35组季度财务数据为实证基础,完成对K房地产财务风险评价并且指出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之前对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结果,对其实施优化方案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分别提出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王琳琼[4](2021)在《G电力公司基层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薪酬体系改革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薪酬与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不仅是一切的基本生活来源,也可以通过薪酬的激励作用,助力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及企业的价值创造。薪酬体系要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发展战略,还要协调薪酬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薪酬体系的激励,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竞争越加剧烈,良好的薪酬体系制度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G电力公司前身是N电力有限公司,属于国家电投集团二级单位,负责广东和广西区域内的电力市场开拓、建设及生产运营。根据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为加强各省内项目的开发进度,需在各省分别成立二级单位,负责该省内的电力开拓及建设。2016年5月31日,G电力公司从N电力有限公司分割,在南宁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14.74亿元,经营范围主要为电源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热力的生产和销售等。G电力公司是广西第一家涉足风电的企业,也是目前广西区内新能源投产装机容量最大的企业,投产风电总装机容量约占广西区域风电投产总量的34%。截至2019年,公司投产项目总装机容量超146万千瓦(水电63万千瓦、风电81万千瓦、光伏2万千瓦),在建和核准待建风电项目64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超过200万千瓦。公司现有合同制员工492人,下属10家三级单位。本文以G电力公司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G电力企业基层员工的薪酬体系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薪酬体系优化的总体目标、优化原则、优化方案及保障措施。通过对G电力企业基层员工的薪酬体系制度进行优化,以达到激励员工,促进公司发展的目的。G电力公司薪酬体系存在如下问题:薪酬制度未起到有效激励作用,工资当中岗位工资占比48%,业绩奖金占比38%,这两部分加起来占总薪酬的86%,全部为固定工资。而浮动工资占比仅为14%,未能有效起到薪酬激励作用。如员工当月未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个人薪酬未产生任何影响,这未能有效的正向激励员工,易造成消极的工作态度。员工学历低、职称低,知识结构老化,岗位工资仅与岗位价值、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挂钩,未考虑到学历、职称及工作能力对工作的影响。未根据员工的学历、职称等相关因素制定薪酬职级,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留住高质量人才。员工薪酬水平较低,通过与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进行对比,G电力公司生产一线人员的年工资,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基层管理人员的年工资中,12级薪级人员的工资,具有竞争力。而10级薪级人员的工资,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说明入职5年内基层员工薪酬水平较低,入职10年内基层员工薪酬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结合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政策,建立双重薪酬考核机制,因工作性质的不同,针对生产一线人员及基层管理人员应建立两套不同的薪酬体系机制。生产一线人员属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相对于学历,对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更高。而基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审计、法务、合同管理等相关工作,若需要胜任相关工作,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应将学历、职称等作为职位考虑的第一要素。每年制定岗位晋升机制,根据各部门的岗位需求,每年制定岗位竞聘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岗位晋升。可结合每年的年终的绩效考核评分、员工学历、专业、职称等相关工作经验,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竞聘到相符合的岗位上。每月进行绩效沟通,每月与员工进行月度绩效沟通,将本月每位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反馈至每一个人。本文通过对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薪酬体系优化方案,同时能引起相关企业对自身企业薪酬体系问题的重视。

李晗晗[5](2021)在《“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构建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满足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国作为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耗大国以及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迫切要求推进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促成环境保护合作的进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国家产业结构较为粗放或急需面临转型,碳排放需求大,碳市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构建统一性国际碳市场作为我国政府一项重要的战略构想,能够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促进沿线国家生态战略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由此,进一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现状,探索森林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碳市场构建经验,比较我国国内的碳试点市场的优势与不足并总结有效经验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比较分析国际成熟碳市场经验,立足当前我国碳试点市场状况,结合沿线国家碳市场发展情况,首先是分析“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利用熵权法分析沿线各国风险水平状况,并就沿线国家经济状况、金融风险因素、社会环境、工业发展水平和碳汇水平,分析构建“一带一路”森林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其次是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通过对市场的构建原则与组织框架进行总体规划,再就市场要素、市场运行机制、风险防范机制进行设计;最后从经济、资源、法律、社会四个方面着手,提出适合“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的保障制度,促进市场高效运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碳市场建设的构想是可行的。通过对沿线国家状况及我国碳市场发展状况的研究,中国及沿线国家的森林碳汇量需求是巨大的。(2)国际碳市场建设中国际沟通与联合机制坚持多边链接原则,能够实现碳市场的成功建设。(3)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要基于实际,提供经济、资源、法律、社会等制度与政策方面的不断完善与健全。不断加大低碳理念普及力度,为国际碳市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喻荣军[6](2020)在《中英当代城市剧院经营管理和策略的比较研究 ——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国家剧院为例》文中指出在西方戏剧史论研究领域,历史理论研究较多,当代戏剧实践研究也多指戏剧演出活动的研究,而戏剧演出活动之外,尤其是有关中西方剧团(院)管理实践方面的比较研究就更少,因为这是现时还在发生的跨学科的研究,需要第一手动态的实践经验和资料,既涉及到中西方戏剧发展史、文化政策和行政机构的分析,又涉及到艺术管理、剧目生产和演出内容的研究,这是一个较为综合的研究地带。在这里,艺术管理是贯穿主题,但是会关联到当代戏剧史、文化政策、组织架构、场团经营、品牌战略、分配制度和演出实践等。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皇家国家剧院(简称英国国家剧院)为例,真实、具体、综合而不失细致地分析英国国家剧院五十六年(1963年-2019年)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二十四年(1995年-2019年)艺术管理的方方面面,对照英国国家剧院的经验,分析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从传统的剧团管理模式转变成为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的全过程,对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过往与现在,对照它作为一家中国传统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相对成熟剧院的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中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城市剧院的经营与管理模式,包括从剧场、剧团到“场团合一”,从历史变革到改革发展,从演员管理到制度建设,从艺术生产创作到薪酬分配制度,从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到演出市场管理等等,这样研究与分析的结果对于中国当代城市剧院的经营与管理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还处在改革发展中的中国当代剧团(院)和剧场的管理者来说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搜集与整理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艺术管理方面的具体的政策、方法和规章制度,把这些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从一手的材料当中寻找艺术管理的规律与措施,研究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各个规章制度的实施与取得的实际效果、优劣得失以改进的方案过程等,然后对比英国国家剧院进一步进行分析与对照。艺术管理千万不能是一道数学公式,一个机械化的公式是人为的和极具破坏性的,因为它不能反映对于艺术所作出的丰富的和多样的贡献。研究当代城市剧院的管理模式与策略,不能离开所在城市文化发展的整体环境的改善以及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变化与延续,尤其是关于文化发展的战略,一家国有院团的改革既有它内在的、本质的、机制的、机制的需求,也有外在的、环境的、政策的、市场的以及发展的需要。所以,既要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也要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前者是它自身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以及分配机制,后来是它所在城市的人文环境、方针政策和城市文化,还有整个社会资源的配套和融合,以及它在一座城市文化建设中所处的位置。分析与研究一家剧院,还要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去观察,找到它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历史原因。戏剧戏曲学包含的文化内涵特别丰富,既包括前期的编、导、演和舞台设计等创作部分,也包括后期的剧场、演出、管理等演出部分,同时更包括长期的美学、历史、政策等理论部分,这就决定戏剧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对于戏剧学的研究不能凭空想象,而要落在演出实践上,而戏剧演出的实践又涉及到管理、经营、政策和策略等诸多部分,本文以英国国家剧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研究对象,涉及到戏剧演出管理的诸多方面,它既属于艺术管理研究的领域,也属于中西方戏剧实践比较研究的范畴,更是从实际出发,戏剧学的培养目标是为剧院输送戏剧顾问人才,并不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其根本目的是要用理论研究去指导戏剧实践,为戏剧演出服务,因而本文也试着在国际视野之下,从中西戏剧学的角度去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以期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能寻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当代文化体制、政策环境和市场规律的剧院经营管理模式。

骆玎玎[7](2020)在《MT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基于物质流成本会计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国际上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要求企业考虑到环境成本。如今,我国许多公司由于过度挥霍资源而造成了资源的损失,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损失,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也相对较大,但是许多公司依然没有建立环境成本核算系统,甚至并不重视环境成本,没有作为一个科目单独列出,因此当前大部分企业尚无准确的环境成本信息。物质流成本会计(Material Flow Cost Accounting),简称MFCA是能使管理层清晰地查看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成本的一种方法。使用MFCA这种核算方法清楚地反映了原材料损失、人力耗费和能耗资源的损失,从而督促公司改善生产流程和更换更先进的设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物质输入并提高企业产量。本文用基于MFCA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了MT集团的环境成本。为了明确使用MFCA工具来进行成本核算与传统会计方法核算所得结果的不同之处,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为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学习打下基础,接着采用实地调查方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关MT集团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紧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对MT集团进行了基于行业特色的分析,最后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对比MFCA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与传统成本会计体系计算结果的不同,找到基于MFCA的环境成本核算系统与现有成本核算系统相比较的优势。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价值的理论,对MT集团进行了有计划的多渠道调查,分析了MT酒业当前的环境成本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状况,本文分析了MT集团建立基于MFCA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依据现有生产数据在MT集团构建了基于MFCA的环境成本核算系统,对2018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着重分类了每个生产环节中原材料成本、系统成本和能源成本的损失,创新使用图表比较的方式,直观展示使用MFCA工具后,对于企业发展决策指导的一目了然。在一系列结合MT集团实际的分析后,得出了建立专门的独立环境成本核算中心,积极学习和推广MFCA,注重产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四个措施以保障基于MFCA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能更好的运用到企业。

沐楠[8](2021)在《禄劝县团街镇高家村低保制度运行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会导致部分劳动者失业,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同时,市场竞争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悬殊,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另外,当社会成员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条件艰苦等情况下,也会导致社会成员生活困难。因此,为了有效配置劳动力、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我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需求尤为重要,有利于完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起到“兜底”脱贫的重要作用。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平稳推进,政策制定随着执行效果不断完善,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但是工作实际表明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表明农村低保对象实现精准识别仍有待提高,为此,我国学者们不断丰富农村低保对象认定标准,并运用各类瞄准方法识别农村低保对象,同时,一些地区在识别农村低保对象方面也有较为良好的经验,如中部地区某县运用指标代理法筛选农村低保对象。以上说明农村低保对象瞄准极其重要,始终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由于云南省禄劝县团街镇高家村(简称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具有典型性,例如监管规范以前实施指标分配法,现行“身份类型瞄准”和“社区瞄准”的方法识别低保对象,基层工作人员“自保式政策执行”并附加十不纳的硬性条件等等,因此选取高家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法以及非结构型访谈法,对高家村进行实地调研,以新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法,研究高家村低保制度运行效率。定量分析方面,首先,以新福利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研究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效果,一是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向前回归分析,研究影响高家村低保家庭识别的因素,回归结果表明高家村低保对象识别主要依靠可见性指标,二是根据回归结果,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Ravallion反事实评估法,测算多维标准下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效果,三是通过测算单一收入标准下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效果,对比分析两类标准的瞄准效果,结果表明多维标准瞄准效果优于单一收入标准瞄准效果,但是多维标准下仍然存在漏保和错保;其次,以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测算禄劝县农村低保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最优比例,根据2019年高家村低保资金支出占禄劝县农村低保资金支出的比例,测算高家村低保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最优比例,同时,根据多维标准下挤占率以及2019年高家村低保资金总额,测算高家村为实现应保尽保、避免漏保所需低保资金,结果表明高家村为避免漏保所需的低保资金能够得到保障。定性分析方面,首先,以公共财政理论为依据,研究财政支持不足对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持不足导致收不抵支的贫困人口、受“十不纳”条件限制的贫困人口以及贫困边缘户漏保;其次,以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理论依据,从政策执行的角度,研究影响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的技术因素,结果表明理想化政策方面存在认定条件设计不合理、认定程序操作性不强、动态管理监督机制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执行机构方面存在低保政策执行队伍工作力量薄弱、村委会干部以及村小组干部“自保式政策执行”的问题,目标群体方面存在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村民对农村低保政策的认知度低、部分目标群体具有福利污名以及羞耻感心理、部分非目标群体具有趋利思想的问题,环境因素方面由于农村具有复杂的社会环境,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会受到村委会干部以及村小组干部“经济人”特性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财政方面包括加强各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和实施混合筹资机制,理想化政策方面包括设计合理的低保对象认定条件、加强规范低保对象认定程序、进一步规范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和实施低保积分制,执行机构方面包括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力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对基层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目标群体方面包括加强低保政策宣传以及教育扶贫、对农村居民建立和落实奖惩机制同时建立诚信档案,环境因素方面包括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进高家村快速发展。

李嘉[9](2020)在《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研究 ——以沙颍河典型行业为例》文中认为点源污染管理逐步成为我国环境管理的核心,但是我国目前排污许可限值缺乏严谨性,且核定方法不统一,未形成系统的核定体系,不利于固定源的排污管理。本文在对现有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监测数据完整度下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构建了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排污特性分析,选定控制项目及多级限值,确定行业可行性技术,制定了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流程。以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为例,选取SS、COD、BOD5、氨氮、总磷、总氮为控制项目,鉴于该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无明显季节变化的排污特征,选定多级限值类型为统一排污许可限值,采用标准核定法、监测数据核定法和水厂反推法核算了以日、月为尺度的排放浓度及负荷限值。并针对上述不同方法的核算结果,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管理部门可根据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排污许可限值,具体如下:(1)从直排污染源核算结果来看,由于标准制定时间较早,与目前技术脱离,造成监测数据核定法核算结果相对标准核定法较为严格,适用于水质较差、点源排水量较大的区域且排污已达到现行标准要求的污染源,反之,可采用标准核定法核算的排污许可限值。(2)从间排污染源核算结果来看,监测数据核定法核定的排放浓度限值也较为严格,适用于纳管水厂所接纳的实际水量接近或已超过设计水量的间排污染源,反之,可采用标准核定法核算的排放浓度限值;水厂反推法核算的排放负荷限值大部分严格于监测数据核定法,适用于纳管水厂所接纳的实际水量接近或已超过设计水量的间排污染源,反之,可采用监测数据核定法核定的排放负荷限值。与原先单一使用标准核定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兼顾了不同地区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污染源的“差异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可为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固定源排污许可限值的核定提供参考,有力推进排污许可制度相关工作的开展。

路顺顺[10](2020)在《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台柜员作为银行服务客户的主体,不仅代表了银行的社会形象,更是防范风险的中坚力量。有效的薪酬管理能促进柜员工作水平、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等的提升。因此,各家商业银行都先后建立了各自的薪酬管理制度。然而,由于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容易在薪酬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出现很多问题,导致薪酬管理的部分政策无法执行下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希望通过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案例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优化方案,为A银行开发区支行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特别是对商业银行柜员薪酬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具体研究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的指导原则和策略、薪酬水平及评定、薪酬构成和组织管理。通过研究,发现A银行开发区支行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发现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薪酬水平缺乏外部竞争力、考核机制不完善、薪酬结构缺乏激励性、组织管理缺乏监督和上诉机制等问题。并针对A银行开发区支行目前柜员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有柜员薪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提出完善与改进意见,具体包括:提高薪酬水平、完善考核机制、调整薪酬结构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二、货币化考核分配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货币化考核分配法(论文提纲范文)

(3)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财务风险及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2.1.1 财务风险的界定
        2.1.2 财务风险的类型
        2.1.3 财务风险的特征
        2.1.4 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2.1.5 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2.2 财务风险评价
        2.2.1 财务风险评价的定义
        2.2.2 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
    2.3 财务风险控制的概述
        2.3.1 财务风险控制的含义
        2.3.2 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
        2.3.3 财务风险控制流程
        2.3.4 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
第三章 K房地产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现状及识别分析
    3.1 K房地产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1.1 公司简介
        3.1.2 经营状况
        3.1.3 财务状况
    3.2 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现状
        3.2.1 现行评价现状
        3.2.2 现行控制现状
    3.3 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3.3.1 筹资活动风险识别
        3.3.2 投资活动风险识别
        3.3.3 经营活动风险识别
        3.3.4 收益分配风险识别
    3.4 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3.4.1 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3.4.2 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3.4.3 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
        3.4.4 收益分配风险成因分析
第四章 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
    4.1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4.1.1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对比介绍
        4.1.2 选择因子分析法的理由
        4.1.3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介绍
    4.2 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4.2.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4.2.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4.3 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4.3.1 样本数据的选取
        4.3.2 因子分析法适用性检验
        4.3.3 构造因子变量
        4.3.4 因子命名与解释
        4.3.5 因子得分的计算
    4.4 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4.5 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6 K房地产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
        4.6.1 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4.6.2 资本结构控制不合理
        4.6.3 预算执行和成本费用管理不到位
第五章 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优化及相关保障措施
    5.1 K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优化原则
        5.1.1 系统性原则
        5.1.2 全面风险控制原则
        5.1.3 职责清晰原则
        5.1.4 动态实施原则
        5.1.5 成本效益原则
    5.2 K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活动的优化
        5.2.1 筹资风险控制措施
        5.2.2 投资风险控制措施
        5.2.3 经营风险控制措施
        5.2.4 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措施
    5.3 K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优化的保障措施
        5.3.1 培养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环境
        5.3.2 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内部监控机构
        5.3.3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控制制度
        5.3.4 加强人力资源高素质化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G电力公司基层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主要内容
        2.论文框架
二、薪酬体系相关理论
    (一)薪酬的概念
        1.薪酬
        2.薪酬体系
    (二)相关理论基础
        1.公平理论
        2.需求层次理论
        3.双因素理论
        4.期望理论
三、G电力公司薪酬体系现状
    (一)G电力公司简介
    (二)组织机构
    (三)G电力公司基层员工人力资源现状
        1.人员类别结构
        2.人员年龄结构
        3.人员学历结构
        4.人员职称结构
    (四)G电力公司基层员工薪酬体系现状
        1.薪酬构成
        2.薪酬工资比例
        3.薪酬水平
四、G电力公司基层员工薪酬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薪酬体系存在问题
        1.薪酬制度未起到有效激励作用
        2.员工学历、职称低,知识结构老化
        3.员工薪酬水平较低
        4.薪酬政策缺乏透明度
    (三)薪酬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不同工种,采用相同的薪酬分配方案
        2.学历、职称未与薪酬直接挂钩
        3.没有制定有效的岗位晋升机制
        4.薪酬制度的制定缺乏有效的沟通
五、G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方案
    (一)薪酬体系的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二)薪酬体系优化建议
    (三)薪酬体系优化方案
        1.基层管理人员
        2.生产一线人员
        3.新入职员工
        4.岗位工资动态调整
六、G电力公司薪酬体系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薪酬体系优化方案的宣贯
    (二)新旧方案平稳过渡
        1.财务管理岗位
        2.其他管理岗位
    (三)建立多种反馈渠道
七、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5)“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构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际碳交易
        2.1.2 国际碳市场分类
        2.1.3 清洁发展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经济理论
        2.2.2 排污权交易理论
        2.2.3 科斯产权理论
        2.2.4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5 公共产品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交易市场构建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 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构建必要性分析
        3.1.1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建设现状
        3.1.2 构建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的外在必要性
        3.1.3 构建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的内在必要性
    3.2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建设碳市场基础条件现状
        3.2.1 化石能源消耗
        3.2.2 经济发展现状
        3.2.3 生态环境现状
    3.3 基于熵权法下的国际森林碳市场风险测度分析
        3.3.1 熵权法
        3.3.2 指标选取
        3.3.3 实证分析
    3.4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可行性分析
        3.4.1 低风险国家需加快碳市场建设进程
        3.4.2 中风险国家需加强沟通与支持
        3.4.3 高风险国家需暂缓考虑建设碳市场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构建
    4.1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构建原则及组织架构
        4.1.1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构建原则
        4.1.2 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组织框架
    4.2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要素设计
        4.2.1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主体
        4.2.2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客体
        4.2.3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平台
    4.3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设计
        4.3.1 总量控制及覆盖机制
        4.3.2 初始配额分配机制
        4.3.3 市场交易机制
        4.3.4 监测、报告及核查(MRV)机制
        4.3.5 履约与惩罚机制
        4.3.6 国际沟通与联合机制
    4.4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4.4.1 风险预警机制
        4.4.2 风险监控机制
        4.4.3 风险管理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保障制度
    5.1 健全市场机制并完善金融环境的经济保障制度
        5.1.1 构建完善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建设
        5.1.2 加强森林碳汇宣传广告投入推广
        5.1.3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风险管理机制
        5.1.4 创造良好森林碳汇金融环境
        5.1.5 加大林业经营目标生态经济补偿力度
    5.2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资源保障制度
        5.2.1 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5.2.2 提高森林资源保护与抚育力度
        5.2.3 积极推动森林管理与生态补偿机制
        5.2.4 健全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制度
        5.2.5 完善人为毁林防治和惩罚制度
    5.3 完善补偿法规体系的法律保障制度
        5.3.1 建立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5.3.2 健全森林碳交易法律法规体系
        5.3.3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风险管控法律
        5.3.4 完善森林碳汇扶贫补偿法律制度
    5.4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并发展民生的社会保障制度
        5.4.1 推动森林碳市场人才战略建设
        5.4.2 提高区域统筹与民生扶贫保障建设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中英当代城市剧院经营管理和策略的比较研究 ——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国家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观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价值
第一章 中英两国戏剧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一节 艺术管理的发展与历程
        一、艺术与管理的关系
        二、艺术管理的目的与属性
    第二节 戏剧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中国传统戏班的管理模式
        二、民国时期新式话剧剧社的管理方式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有剧团的管理模式
        四、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院团的变革与发展
        五、戏剧管理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第三节 对比中英两国文化艺术的管理方法
        一、英国政府对于文化艺术的管理方法
        二、中国政府对于文化艺术的管理方法
        三、对比研究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与英格兰艺术委员会
        四、英国公共文化管理方法模式的“一臂之距”原则
        五、上海市政府对于文化艺术的管理方法
第二章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国家剧院历史与现状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话剧发展的历史
        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话剧的发展
        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发展历史
        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中国的话剧行业里的位置
    第二节 英国国家剧院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一、英国戏剧的历史与发展过程
        二、英国国家剧院的历史与发展过程
        1.英国国家剧院的产生和发展
        2.英国国家剧院的现状
第三章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国家剧院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国家剧院行政管理的异同
    第二节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国家剧院艺术生产管理的异同
        一、英国国家剧院的艺术总监负责制
        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艺术生产管理模式
    第三节 制作人制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俱乐部制的管理方法
    第五节 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艺术生产与党委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以演员为例分析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分配标准
    第七节 以制作人为例分析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分配制度
    第八节 “场团合一”模式的优势分析
第四章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国家剧院性质定位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非营利性机构、事业单位与国营企业
        一、非营利性机构的特点
        二、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中国特色的院团管理模式
    第二节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国家剧院的性质与定位
第五章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国家剧院品牌建设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品质方面:推出“上话质造”系列演出
    第二节 品格方面:时尚、创新、国际化
    第三节 品德方面:精心服务、精心教育、社会责任
结论 国际视野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城市剧院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7)MT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基于物质流成本会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文献回顾
        1.3.2 国内文献回顾
        1.3.3 概括性评论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结构框架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环境成本的概念
    2.2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概念
        2.2.1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含义
        2.2.2 物质流成本会计与传统成本会计的比较
    2.3 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理论
        2.3.3 环境价值理论
        2.3.4 环境资源流转平衡理论
        2.3.5 社会总成本理论
3 MT酒业案例研究
    3.1 MT酒业简介
    3.2 MT酒业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3.3 MT酒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4 基于MFCA的 MT酒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构建
    4.1 基于MFCA对 MT酒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4.2 基于MFCA对 MT酒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的可行性
    4.3 基于MFCA的环境成本核算要点
        4.3.1 物质平衡理论
        4.3.2 资源损失
    4.4 基于MFCA的环境成本核算流程分析
        4.4.1 事前准备阶段(物量中心的划分)
        4.4.2 数据收集整理
        4.4.3 环境成本核算
        4.4.4 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结果比较
        4.4.5 核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MFCA的 MT酒业环境成本核算保障措施
    5.1 建立专门独立的环境成本核算中心
    5.2 积极学习和推广MFCA
    5.3 注重产品成本管理与控制
    5.4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6 论文结论
    6.1 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6.3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限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禄劝县团街镇高家村低保制度运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低保制度
        二、低保对象瞄准
        三、精英俘获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福利经济学理论
        二、公共财政理论
        三、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第三章 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政策
    第一节 高家村低保政策执行概况
        一、高家村概况
        二、高家村低保执行情况
    第二节 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政策实施情况
        一、低保对象认定条件及范围
        二、低保对象认定程序
        三、低保对象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效果研究
    第一节 数据来源以及影响低保家庭识别的变量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影响低保家庭识别的变量设计
        三、低保对象瞄准效果测量指标
    第二节 影响低保家庭识别的因素分析
        一、低保家庭识别影响因素的模型设定
        二、低保家庭识别影响因素的变量
        三、模型整体评价检验
        四、回归估计
    第三节 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的效果研究
        一、多维标准下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的效果研究
        二、收入标准下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的效果研究
        三、多维标准——收入标准下低保对象瞄准效果的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的财政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内生经济增长最优支出模型
    第二节 高家村低保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测算
        一、禄劝县农村低保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测算
        二、高家村农村低保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测算
        三、财政支持不足对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的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家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的技术因素分析
    第一节 理想化政策方面
        一、认定条件设计不合理
        二、认定程序可操作性不强
        三、动态管理监督机制设定不合理
    第二节 执行机构方面
        一、低保政策执行队伍工作力量薄弱
        二、村委会干部以及村民小组干部“自保式政策执行”
    第三节 目标群体方面
        一、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二、村民对农村低保政策认知度低
        三、部分目标群体具有福利污名化以及羞耻感心理
        四、部分非目标群体具有趋利思想
    第四节 环境因素方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以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财政方面
        二、理想化政策方面
        三、执行机构方面
        四、目标群体方面
        五、环境因素方面
    第三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农村居民家庭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9)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研究 ——以沙颍河典型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排污许可限值核定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存在问题及借鉴启示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体系构建
    2.1 目前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分析
        2.1.1 目前核定方法概述
        2.1.2 目前核定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
    2.2 基于监测数据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
        2.2.1 排放浓度限值的核定
        2.2.2 排放负荷限值的核定
        2.2.3 间接数据分析法与假设推导法比选分析
    2.3 不同类型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体系构建
        2.3.1 核定准则制定
        2.3.2 方法体系构建
        2.3.3 体系内容简述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技术流程
    3.1 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内涵
    3.2 排污许可限值核定路线
    3.3 资料收集与行业特性分析
    3.4 行业排污特性分析与控制项目及多级限值的选定
        3.4.1 行业排污特性分析
        3.4.2 控制项目与多级限值的选定
    3.5 可行性技术确定与企业选取
        3.5.1 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可行性技术确定的支撑
        3.5.2 无相关规范行业可行性技术确定方法
        3.5.3 企业选取
    3.6 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
    3.7 本章小结
4 沙颖河流域典型行业选取与排污许可限值核定应用案例
    4.1 流域概况
    4.2 典型行业选取
        4.2.1 选取原则
        4.2.2 各行业工业产值及排污情况分析
        4.2.3 各行业入河情况分析
        4.2.4 综合情况分析
    4.3 典型(造纸及纸印刷品)行业概况
    4.4 行业排污特性与控制项目及多级限值的选取
        4.4.1 水污染物排放类型分析与控制项目的选取
        4.4.2 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与多级限值的选定
    4.5 可行性技术确定与企业选取
    4.6 典型(造纸及纸印刷品)行业排污许可限值核定
        4.6.1 核定方法选取
        4.6.2 直排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定
        4.6.3 间排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核算
        4.6.4 核算结果适用性比较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3.2 国内研究动态和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薪酬
        2.1.2 薪酬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期望理论
        2.2.2 需求层次理论
        2.2.3 双因素理论
        2.2.4 人力资本理论
        2.2.5 公平理论
3 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现状
    3.1 指导原则与策略
    3.2 薪酬构成
        3.2.1 岗位工资
        3.2.2 业绩贡献奖
        3.2.3 综合绩效奖励
        3.2.4 其他费用
    3.3 薪酬水平及评定
        3.3.1 技能水平
        3.3.2 绩效表现
        3.3.3 履岗年限和荣誉奖励
        3.3.4 综合评价
        3.3.5 内控合规评价(扣分项)
    3.4 组织管理
4 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薪酬水平缺乏外部竞争力
    4.2 考核机制不完善
        4.2.1 业务量折算不合理
        4.2.2 交叉营销考核不健全
        4.2.3 考核维度欠缺
    4.3 薪酬结构缺乏激励性
        4.3.1 精神层面激励欠缺
        4.3.2 无法与晋升机制挂钩
    4.4 组织管理缺乏监督和上诉机制
5 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完善及改进
    5.1 薪酬管理改进的原则
        5.1.1 以实际工作绩效为原则
        5.1.2 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原则
        5.1.3 以提升员工长期发展为原则
    5.2 薪酬管理改进的具体内容
        5.2.1 提高薪酬水平
        5.2.2 完善考核机制
        5.2.3 满足精神需求
        5.2.4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货币化考核分配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会计视角下关中地区水资源环境成本核算及生态补偿对策研究[D]. 程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利润中心的修船企业成本考核研究[D]. 孙思颖.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3]K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 张玥.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G电力公司基层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D]. 王琳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5]“一带一路”国际森林碳交易市场构建问题研究[D]. 李晗晗.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中英当代城市剧院经营管理和策略的比较研究 ——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国家剧院为例[D]. 喻荣军.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7]MT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 ——基于物质流成本会计视角[D]. 骆玎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8]禄劝县团街镇高家村低保制度运行效率研究[D]. 沐楠.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基于行业排污特性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法研究 ——以沙颍河典型行业为例[D]. 李嘉. 郑州大学, 2020(02)
  • [10]A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员薪酬管理研究[D]. 路顺顺.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货币评估和分配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