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pre-S_2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pre-S_2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一、乙型肝炎病毒前S_2蛋白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洪俊炜[1](2019)在《“扶正解毒方”治疗乙肝的临床回顾研究及其有效成分虚拟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导师左俊岭教授运用“扶正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评价“扶正解毒方”临床疗效,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虚拟筛选有效成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跟师记录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系统收集在我院左俊岭教授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4例,把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乙肝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肝功能指标作为观察指标。选取扶正解毒方方药,从TCMSP数据库中检索其化学成分并建立化学数据库,以OB≥30%和DL≥0.18作为界线,对高频使用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筛选,从TTD中选取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及治疗相关靶点,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根据筛选结果建立DTN,以进一步筛选其中有效成分并揭示其作用靶点。结果:1.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乙肝病毒DNA定量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p<0.05)。3.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显效16例(17.02%),有效60例(63.83%),无效18例(19.15%)。4.根据0B和DL共筛选出362个有效成分,根据分子对接结果和DTN的网络拓扑特性,进一步筛选出大豆皂甙元E、甘草苷E(licorice glycoside E)等5个可能有效成分。结论:“扶正解毒方”可改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症状,且具有抗病毒效果。扶正解毒方可能主要由大豆皂甙元E、Withaferin A等5个成分通过逆转录酶、DNA聚合酶、病毒前基因组、免疫调节等作用途径发挥作用。

聂源[2](2019)在《HIV/HBV合并感染治疗队列HBV变异特征及其对长期HBV病毒学应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HIV、HBV有相似传播途径,HIV/HBV合并感染常见。总体上,HIV感染者中有5%20%可同时感染HBV。HIV/HBV合并感染可相互促进疾病进程,与HBV单一感染相比,合并感染终末性肝病进程明显加快;与HIV单一感染相比,合并感染免疫重建延缓。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可同时抑制合并感染者体内HIV和HBV复制,但不能彻底清除HIV储存库和HBV储存库(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终末性肝病成为目前HIV感染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HBV传播方式主要为母婴传播,基因型以B型、C型为主。鉴于我国HBV与西方不一样的流行特点和更差的预后转归,HIV/HBV合并感染者治疗过程中应考虑我国HBV感染的独特性。HBV基因组序列变异含有多种形式,包括PreS区缺失。PreS/S区编码翻译的多肽包含HBV多个重要的抗原表位,表位的免疫原性改变,可使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而致持续的免疫反应。HBV在宿主体内复制过程中因序列变异可产生大量的错配的但不构成基因型差异的种群,其中具有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准种逐渐发展为优势准种是HBV持续感染和慢性化的重要原因。HIV/HBV合并感染治疗前PreS区准种变异特征及是否影响合并感染纵向队列治疗过程中的HBV病毒学应答及炎性反应,尚缺乏全面的研究报道。我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治疗前HBV PreS准种缺失与HIV/HBV合并感染者治疗后免疫重建(CD4+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的回升)相关,提示治疗前合并感染者的HBV基因组序列变异可能对治疗效果甚至预后产生影响。已有研究发现:与HCC相关的PreS、A1762T/G1764A等HBV基因组变异在HIV/HBV合并感染中更常见,HBV基因组特定序列变异(主要包括点突变和PreS区缺失),与HBV单一感染肝硬化、HCC等终末性肝病发病率增加显着相关。那么HIV/HBV合并感染队列中的HBV序列变异是否与疾病进程加快相关?可能通过什么机制导致疾病进程加快?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依托HIV/HBV合并感染的纵向治疗队列,研究分析HIV/HBV合并感染队列治疗前HBV序列变异特征及其对治疗过程中的HBV病毒学应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本课题目的是研究HIV/HBV合并感染队列HBV变异特征及其对长期HBV病毒学应答和宿主炎性反应的影响,以探讨HIV/HBV合并感染的疾病进程加快的可能机制。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基于横断面的HBV全基因序列,分析HIV/HBV合并感染抗病毒治疗前出现的已知肝病进展相关的HBV变异的特征,从全基因组角度深度分析合并感染HBV变异及与宿主免疫相关性;第二部分研究是在第一部分全基因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HIV/HBV合并感染队列治疗前HBV PreS准种变异特征和异质性;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随访6年的HIV/HBV合并感染纵向治疗队列,从长期治疗过程中HBV病毒学应答(采用相关指标:HBV DNA、HBsAg、HBV PgRNA)和炎性反应活化(采用相关指标:sCD14、sCD163、IP-10、IL-18)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治疗前HBV PreS准种缺失对长期治疗过程中HBV病毒学应答、宿主炎性反应的影响。第一部分HIV/HBV合并感染者治疗前HBV全基因组变异特征研究目的深度分析HIV/HBV合并感染治疗前HBV全基因组序列变异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治疗前HBV序列变异对HIV/HBV合并感染纵向治疗队列的可能影响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HIV/HBV合并感染者、HBV单一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抗病毒前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浆中DNA,以DNA为模板进行HBV全基因组PCR扩增(nest-PCR),PCR产物经Sanger测序后,序列经Contig Express软件拼接,Bio Edit7.0软件将拼接序列与相应基因型的HBV野生株序列进行比对,比较两组HBV序列中肝病进展相关变异(A1762T、G1764A、G1896A、G1613A、C1653T、T1753V、A1846T、G1899A、Pre S1缺失、Pre S2缺失)和HBV Pre S/S表位变异发生率;以HIV/HBV合并感染CD4+T淋巴细胞数100个/ul为临界值分组,比较两组肝病进展相关变异发生率;以HIV/HBV合并感染有无Pre S缺失分组,比较两组同时发生点突变的比例。系统进化树分析使用MEGA6.0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Office2010和SPSS19.0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变量模型中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1.成功扩增全长基因组序列的HIV/HBV合并感染者82例、HBV单一感染者50例,性别组成、年龄、HBe Ag状态、基因型、ALT、AST、HBV DN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2.除G1613A变异外,其他肝病进展相关的HBV变异发生率在HIV/HBV合并感染都较高,其中T1753V变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3.HIV/HBV合并感染有Pre S缺失组与无Pre S缺失组的肝病进展相关的点突变比例比较发现,除C1653T外,其余位点在Pre S缺失组均有较高的变异比例,其中A1762T、G1764A、G1613A、T1753V变异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4.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HIV感染是T1753V变异发生的相关因素;HBV基因C型是A1762T、G1764A变异发生的相关因素;HBV基因B型是G1896A变异发生的相关因素;HBe Ag阴性是G1896A、A1846T、G1899A变异发生的相关因素。5.除C1653T、G1899A位点外,HIV/HBV合并感染CD4+T淋巴细胞数≤100个/ul组比CD4+T淋巴细胞数≤100个/ul组其余位点变异率较高。6.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有Pre S缺失的患者进化关系较远。HIV/HBV合并感染较HBV单一感染所有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变异发生率均偏高,Pre S2aa1-15表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re S2 aa1-15表位缺失率也明显偏高。除Pre S2aa1-26外所有的B细胞表位和所有的Th细胞表位变异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HIV/HBV合并感染者治疗前HBV肝病进展相关变异及Pre S区表位变异均高于HBV单一感染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HIV/HBV合并感染者有着更多的肝病进展相关变异,提示HBV的变异与宿主免疫状态相关,HIV/HBV合并感染者有着更高的肝病进展风险。第二部分HIV/HBV合并感染者治疗前HBV Pre S准种变异特征研究目的从准种角度出发,分析HIV/HBV合并感染者Pre S区准种变异特征、异质性及其与宿主免疫状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以HIV/HBV合并感染者、HBV单一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抗病毒前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浆中DNA,以DNA为模板进行HBV Pre S区PCR扩增(nest-PCR),选取HBV Pre S扩增阳性产物进行T-A克隆,单克隆PCR后选取阳性克隆菌液送公司菌液测序,采用Chromas2.4软件、Bio Edit7.0软件与相应基因型的HBV野生株序列进行比对,比较两组发生Pre S缺失患者数比例;Pre S准种缺失频率、异质性。异质性采用Golang语言程序包、MEGA6.0软件计算。统计学分析采用Office2010和SPSS19.0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PCR成功扩增HBV Pre S区样本分别来自HIV/HBV合并感染组(71例)和HBV单一感染组(76例),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HBe Ag状态、基因型、ALT、AST、HBV DN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2.HIV/HBV合并感染组与HBV单一感染组Pre S缺失患者数比例比较发现(准种序列中出现一条HBV Pre S缺失归为有Pre S缺失的患者),HBV单一感染组中发生Pre S缺失患者数比例高于HIV/HBV合并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HIV/HBV合并感染发生Pre S缺失患者的Pre S缺失准种频率高于HBV单一感染组;发生Pre S1缺失的Pre S1准种频率在HIV/HBV合并感染中显着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生Pre S2缺失的准种频率,HIV/HBV合并感染较高;HIV/HBV合并感染HBV Pre S区功能区域准种缺失频率较HBV单一感染较高,其中S蛋白启动子区、热休克蛋白70结合位点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4.HIV/HBV合并感染组(55例)较HBV单一感染组(32例)的HBV准种异质性较低,准种进化宽度较窄。研究结论HIV/HBV合并感染者更常发生高频率HBV Pre S1、Pre S2准种缺失,且Pre S1缺失为主;功能区域准种缺失频率普遍较高,S蛋白启动子区与热休克蛋白70结合位点准种缺失频率为着;HBV准种异质性较低,准种进化宽度较窄,提示合并HIV感染对HBV Pre S区准种变异存在明显影响。第三部分HIV/HBV合并感染者治疗前HBV Pre S准种缺失对治疗后HBV病毒学应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目的根据第二部分研究结果,以HIV/HBV合并感染随访6年纵向治疗队列为基础,分析治疗前HBV Pre S准种缺失对HIV/HBV合并感染者长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V病毒学应答、炎性反应的影响。从病毒学、免疫学角度,研究HIV/HBV合并感染中HBV Pre S缺失可能引发致病的机制。研究方法获取纵向队列治疗前血浆(0年)及治疗后随访2年、4年、6年共4个时间点血浆,ELISA方法定量检测s CD14、s CD163、IP-10、IL-18,电化学发光方法定量检测HBs Ag、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HBV DNA、HBV Pg RNA。依据治疗前有无HBV Pre S、HBV Pre S1、HBV Pre S2准种缺失,将HIV/HBV合并感染队列分组,分析治疗前有HBV Pre S、HBV Pre S1、HBV Pre S2准种缺失组与相应无缺失组HBV病毒学应答指标(HBV DNA、HBs Ag、HBV Pg RNA)、炎性因子(s CD14、s CD163、IP-10、IL-18)纵向变化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Office2010和SPSS19.0软件,绘图采用Graph Pad Prism 6.0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HIV/HBV合并感染有Pre S准种缺失组(42例)与无Pre S准种缺失组(29例)比较发现:(1)所有时间点的血浆HBV DNA检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2)有Pre S缺失组血浆HBs Ag检测值在治疗前(0年)明显低于无Pre S缺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2年、4年、6年时间点持续趋低于无Pre S缺失组。(3)有Pre S缺失组血浆HBV Pg RNA检测值在治疗前(0年)、治疗2年与无Pre S缺失组明显偏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年、6年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HIV/HBV合并感染有Pre S1准种缺失组(34例)较无Pre S1准种缺失组(37例)比较发现:(1)所有时间点的血浆HBV DNA、HBs Ag检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2)有Pre S1缺失组血浆HBV Pg RNA检测值在治疗前(0年)、2年明显偏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年、6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HIV/HBV合并感染有Pre S2准种缺失组(22例)较无Pre S2准种缺失组(49例)比较发现:(1)所有时间点的血浆HBV DNA、HBV Pg RNA检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2)有Pre S2缺失组血浆HBs Ag检测值在治疗前(0年)明显低于无Pre S2缺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2年、4年、6年时间点持续趋低于无Pre S2缺失组。4.HIV/HBV合并感染队列中纵向检测系列血浆炎性因子(s CD14、s CD163、IP-10、IL-18)者共59例,(1)相对无Pre S准种缺失组(27例),有Pre S准种缺失组(32例)比较发现:血浆s CD14、s CD163、IL-18检测值在治疗前(0年)明显偏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年、4年、6年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时间点的血浆IP-10检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2)相对无Pre S1准种缺失组(33例),有Pre S1准种缺失组(26例)比较发现:血浆s CD14、s CD163、IL-18检测值在治疗前(0年)偏高,其中s CD14、s CD16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且s CD163检测值在治疗2年、4年、6年有偏高趋势;治疗2年、4年、6年s CD14、IL-18检测值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时间点的血浆IP-10检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3)相对无Pre S2准种缺失组(41例),有Pre S2准种缺失组(18例)比较发现:血浆s CD14、s CD163检测值在治疗前(0年)偏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年、4年、6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时间节点IL-18检测值均偏高,治疗4年、6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时间点的血浆IP-10检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HIV/HBV合并感染队列治疗前HBV Pre S准种缺失影响治疗过程中HBV病毒学应答和宿主炎性反应,尤其是Pre S2缺失,与长期HAART血浆中低水平HBs Ag及高水平IL-18相关,提示HBV Pre S缺失可能通过HBs Ag分泌异常导致炎性反应异常活化,从而加快HIV/HBV合并感染者疾病进展。

邵宇[3](2019)在《不同pre-S缺失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进展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前S区缺失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59例HBV携带者,即22例无症状携带者,133例慢性乙型肝炎,124例肝硬化(LC),80例肝癌(HCC)。此前已通过Taqman探针法测定359例HBV携带者的核苷酸序列,检测前S区、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和前C区(PC)突变。共有77例(21.4%)携带者携带前S区缺失突变;并对基因型B(HBV/B)感染的携带者和基因型C(HBV/C)感染的携带者进行前S区缺失突变的比较以及与进展性肝病的关系。结果:HBV携带者中无前S区缺失突变携带者发生BCP突变的比例低于前S缺失突变携带者的突变比例(P=0.020)。前S区缺失突变的HBV携带者中LC的比例低于无前S区缺失突变的HBV携带者(p=0.045)。在前S区缺失突变的HBV/B和HBV/C之间;HBV/B型发生BCP突变的比例显着低于HBV/C型的比例(p<0.001);HBV/B型发生PC突变的比例显着高于HBV/C型携带者的比例(p=0.007);HBV/C型携带者发生肝癌的比例高于HBV/B型携带者(P=0.048)。两种基因型中HBV/B型前S1区C端缺失突变比例显着高于HBV/C型(p=0.004);HBV/B型携带者在前S1区和前S2区域同时发生缺失突变的频率高于HBV/C型携带者(p=0.012)。表位作图显示:HBV/B型在PS1-T1区的基因缺失突变比例显着高于HBV/C型(p=0.015);HBV/B型在前S2区的PS2-B1缺失突变高于HBV/C型(p=0.001)。功能图谱显示:HBV/B型的S启动子区域、HSP70区域的基因缺失比例均高于HBV/C型(S启动子:p=0.005;HSP70:p=0.021);HBV/B型的VS区域缺失突变率显着高于HBV/C型(p=0.001)。在肝癌患者中HBV/B基因型肝癌患者和HBV/C基因型肝癌患者的前S缺失突变比例差异(p=0.083)。而在前S区缺失突变的肝癌患者中HBV/B型和HBV/C型在pre-S2区域的缺失突变率差异(P=0.162)。结论:HBV/B型和HBV/C型携带者表现出不同前S区缺失突变频率,且与肝脏疾病的进展有关。

刘军辉,汪靖园,王林川,肖尧,阮竞雄,闫芳[4](2018)在《Pre-S1Ag和Pre-S2Ag及HBV-LP在乙肝病毒筛查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 Ag)、前S2抗原(Pre-S2 Ag)及乙肝大蛋白(HBV-LP)在乙肝病毒(HBV)筛查中的价值。方法:258例乙肝患者分为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组(n=182)及HBV DNA阳性组(n=76),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受检者血清Pre-S1Ag、Pre-S2 Ag及HBV-LP水平,比较Pre-S1 Ag、Pre-S2 Ag及HBV-LP筛查HB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Pre-S1Ag、Pre-S2 Ag及HBV-LP对HBs Ag携带组3种血清学模式患者的HBV检出能力;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Pre-S1Ag、Pre-S2 Ag、HBV-LP与HBV DNA的相关性,推算3个指标的ABV病毒检出限。结果:Pre-S1 Ag、Pre-S2 Ag及HBV-LP应用于HBV筛查的特异度为99%~100%,但Pre-S2 Ag和HBV-LP筛查HBV的灵敏度显着高于Pre-S1 Ag(P <0. 01); HBe Ag阴性人群中(HBs Ag-HBeAb-HBcAb阳性和HBs Ag-HBcAb阳性模式)的Pre-S2 Ag、HBV-LP检出率均显着高于Pre-S1 Ag (P <0. 01); Pre-S1 Ag、Pre-S2 Ag及HBV-LP与HBV DNA正相关(r=0. 82、0. 76、0. 70,P <0. 01),Pre-S2 Ag、HBV-LP对HBV的检出限接近106IU/L,Pre-S1 Ag对HBV的检出限≥108IU/L。结论:Pre-S2 Ag、HBV-LP相较于Pre-S1 Ag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出限,更适合作为HBV筛查的血清标志物。

何雨[5](2016)在《广西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HBV基因型分布和全基因变异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HBV属于嗜肝病毒科,是一种长3.2kb的DNA病毒,其为有包膜的环状不完全双链DNA。HBV是已知可感染人体的最小的双链DNA病毒,但其复制效率最高。它包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ORF),pre S1/S2/S,pre C/C,P和X。由于HBV聚合酶缺乏校准功能,导致HBV有很强的序列异质性。核苷酸异质性大于8%是HBV分型的原则,按照此原则HBV可以被分为8个基因型:A-H,新发现的基因型I和J还存在争议(未被NCBI在线基因分型工具收录)。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都与HBV感染紧密相关,严重影响人类健康。HBV是人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全球有20亿人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其中2千5百万人有慢性乙肝。超过75%的乙肝病人生活在西太平洋和东南亚。中国是HBV感染高发区,有1千2百万乙肝病人,其中大约有15%-40%发展成HBV相关肝硬化和肝癌。每年有大约60万人死于此类疾病。HBV在中国的分布:北方地区以C型为主,中南地区以B型为主,西南地区B型和C型均等,C/D重组基因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C2和B2是最多见的亚型。在我国农村,恶性肿瘤中胃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肝癌;在城市,肝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居第三位,因此其病原生物学、发病机制及预防和治疗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广西扶绥地区的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50/10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10万。而广西桂林地区肝癌发病率约为29/10万,与全国水平接近。本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HBV感染、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和饮用水源污染等是广西扶绥县肝癌发生的主要三大环境危险因素,在黄曲霉毒素的摄入和饮用水污染得到控制后,扶绥县肝癌仍持续高发。目前HBV基因型、亚型以及变异成为其致癌作用研究的重点。为了了解扶绥地区HBV的生物学特征,现选取肝癌低发区桂林的HBV感染者和肝癌患者一同进行对照研究,预期从病毒学角度发现导致扶绥肝癌持续高发的根本原因。目的:(1)建立适用于多种HBV基因型的PCR反应体系并优化其反应条件,实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存在的各个基因型HBV全序列的高灵敏度扩增,并确保反应的特异性,为后续测序工作打下基础。(2)对扶绥地区和桂林地区感染HBV的肝癌和慢性肝炎患者及携带者,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其血清中HBV序列信息,再使用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PCR产物进行拼接,获得HBV全序列。并使用进化树的方法对全序列进行分型和确定亚型。研究肝癌组和非肝癌组病人HBV突变情况,确定HBV感染相关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扶绥和桂林地区可能存在的特有基因型进行分析鉴定。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和使用引物设计软件,找到适用于大多数HBV基因型的PCR引物,验证引物的特异性。同时比较一片段法和两片段法PCR在HBV全序列扩增中的效果差异,从而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确定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使用经荧光定量PCR准确测出HBV DNA含量的标本验证该PCR反应体系的检测灵敏度。(2)收集来自扶绥地区和桂林地区的肝癌和慢性乙肝患者及HBV携带者血清,使用两片段法结合半巢式PCR,扩增HBV全基因,使用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PCR产物进行拼接,获得HBV全序列。并使用NCBI的在线分型工具和分子进化树的方法对全序列进行分型并确定亚型。按照基因分型分别研究肝癌组和非肝癌组病人的HBV突变情况,使用SPSS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肝癌相关突变位点;使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确定这些突变位点用于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尝试进行联合诊断分析。(3)对基因分析得到的重组序列,使用NCBI的BLAST功能找到与重组序列相似的序列,查找文献原文,了解其分布情况。使用SIMPLOT确定重组位点,找出重组序列来源;分析其全序列与不同基因型标准序列的差异情况、以及S区氨基酸表达情况,确定重组基因型的分类。结果:(1)通过对30例临床标本的检测发现:两片段法的检测灵敏度远高于一片段法,HBV DNA定量大于1.45×103 IU/ml的标本均可以检出明显的产物条带。故在后续实验中确定使用两片段法进行PCR扩增。同时,将本实验用到的引物序列与HBV标准序列进行匹配验证,证明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较强的结合能力。此外,半巢式PCR方法的使用,既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又避免了非特异性产物的出现。(2)本研究共收集来自扶绥和桂林地区的血清标本共339例,按照实验流程去除资料不全,HBV DNA含量过低及测序失败的病例后,共有187例研究对象测得HBV全基因序列。经NCBI基因分型工具鉴定分型,获得本地区HBV B型和C型的参考序列。扶绥地区的受试者中,C基因型占77.1%,B基因型占18.8%,重组基因型占4.2%。桂林地区的标本中C基因型占21.8%,B基因型占78.2%。两地HBV基因型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在全部受试者中,HBV B型有86例,其中B2占88.4%(75/86),B4占11.6%(11/86);HBV C型有93例,其中C1占69.9%(65/93),C2占9.7%(9/93),C5占20.4%(19/93)。扶绥地区以C1,C5亚型为主,B2,C2,B4次之。桂林地区以B2占绝对多数,C1,C5,B4,C2次之。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于50岁,HBV C基因型感染分别是HC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全部研究对象按照基因型分组,分别研究肝癌组和非肝癌组的HBV全基因序列,将超过10%的研究对象出现突变的位点定义为突变热点。B型有147个突变热点,C型有249个突变热点,将这些突变位点分为肝癌组和非肝癌组进行研究和分析,B型中有20个位点有统计学差异,C型有17个位点有统计学差异。经过多因素统计分析,在C基因型中发现3组位点突变(T53C,A1762T/G1764A,G1775A)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诊断将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3)本课题组发现编号为414,441,533,678的四例标本经NCBI基因分型工具确定为A,C,G重组基因型,在GENEBANK中找到与其相近的HBV全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不属于目前已有的分型;经查看参考文献,发现近年有文献报道类似的HBV全序列,有学者将其命名为基因型I,对本研究的标本进行全序列分析及S区氨基酸分析均支持将其分为新的基因型。时间树分析发现该新的基因型I分化年代约在1200年前。结论:(1)本课题组结合已有文献和引物设计工具,找到了一种能够对HBV全基因进行高保真PCR的方法,该实验方法能够保证检测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对来自扶绥和桂林的183例肝癌和非肝癌病人的血清标本的HBV全序列分析,我们研究发现了肝癌高低发区的HBV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建立的B和C型参考序列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发现的肝癌相关突变位点将为后续的肝癌早诊早治工作提供帮助。(3)经过多序列比对和生物进化分析,本研究发现的四例HBV重组基因型最终确定为基因型I,这是在广西扶绥首次报道该基因型的存在,这完善了该基因型分布的地域资料并为NCBI基因分型工具提供了补充。

李红梅[6](2015)在《α干扰素对HBV基因型Ⅰ抗病毒作用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乙型肝炎病毒(ha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病毒科,是部分闭合环状DNA病毒,全长约3.2kb。HBV感染会引发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HBV是感染人类最成功的病原体之一,据报道全世界大约有4亿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75%以上居住在太平洋西部及东南亚地区,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约有1.2亿患者。研究发现,大约15%~4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最终发展为与HBV相关的肝硬化或肝癌,每年约有60万的人死于HBV感染导致的肝病。目前国内外医学界所公认有效的HBV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和α干扰素(alpha interferon,IFN-α),大量研究表明,NA长期治疗后易发生耐药突变,且停药后易出现病毒反跳,引发肝功能异常。IFN-α既能够抑制病毒粒子复制,又可提高宿主免疫应答能力,阻止病毒侵袭,清除HBV感染的细胞。然而,IFN-α的抗病毒作用具有明显的病毒基因型依赖性,不同基因型对该药物应答效率有差异性,研究提示HBV基因型B的应答效率优于C基因型,那么,I基因型对IFN-α的应答效率如何,迄今为止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真核高效表达载体pcDNA3.1(+)及HBV不同基因型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Human hepatocellular liver carcinomacellline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表达;用MTS比色法检测IFN-α对瞬时转染1倍HBV重组质粒的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用ELISA检测HBsAg表达量以评估IFN-α的抗病毒效果。本研究成功构建B、C、I基因型的pcDNA3.1(+)/HBV重组质粒;重组质粒成功转染HepG2细胞,上清中检测到HBsAg表达;B、C基因型重组质粒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不显着,Ⅰ型重组质粒对HepG2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α-lb对瞬时转染1倍HBV的HepG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瞬时转染1倍B、C和Ⅰ型的HepG2细胞对8000IU/ml的α-1b干扰素的应答效率优于其他浓度组;α-1b对瞬时转染1倍B型HepG2具有持续应答效应;瞬时转染1倍Ⅰ型HepG2有短暂的前期应答效应,且HBsAg短暂的下降后又有升高的趋势;瞬时转染1倍C型HepG2有前期应答效应,但不稳定、易波动。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检索1148条中国地区的HBV序列(统计信息包括基因型、分布地区、临床症状)。HBV基因型的分类通过直接参考NCBI注释、进化树分 析和网 站分析(http://www.ncbi.nlm.nih.gov/projects/genotyping/formpage.cgi);MEGA5.0软件用邻近法构建进化树,HBV序列的分组依据进化树分支和组间计算法计算的遗传距离;712条有明确临床症状的HBV序列,用DNAStar和BioEdit软件包分析BCP/pre-C突变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RNAdraw软件分析密码子的偏嗜性及RNA的二级结构,基因组的重组分析用Simplot软件。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主要以C型为主,中南地区以B型为主,西南地区以B、C基因型为主,西北地区以C/D重组型为主,B2和C2是两个主要亚型;FJ386674可能是假设的B10亚型;BCP区双突变及前C突变在不同临床症状中有显着差异;除ATG外,可能有其他起始密码子的存在;乙肝病毒基因组有密码子偏嗜性,X、C和P阅读框的终止密码子分别是TAA、TAG和TGA,B2和C2亚型S-ORF的主要终止密码子分别是TAA(96.45%)和TGA(83.60%)。本研究提示8000IU/ml的α-1b对HBV B、C和I基因型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此外,本文概述了中国地区HBV的流行病学,这些信息可能对未来预防和治疗HBV感染有重要作用。

龙云,杨莉,曹向红,李晓进[7](2015)在《免疫接种后HBV感染者PreS2基因变异的情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应用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观察免疫接种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 B V)感染者的PreS2基因变异情况,进而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与P r e S2基因变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新的HBV抗病毒基因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昆明市延安医院和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免疫接种后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共47例,从血清标本中提取HBV DNA;用PCR法扩增Pre S2基因片段;扩增后的基因片段进行DNA序列分析.扩增出PCR产物的有35例,上海生工测序最终完成测序的有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2.75岁±10.22岁.32份样本的HBV Pre S2基因片段测序后,以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NC003977.1的HBV DNA全基因序列为参照,用Chromas软件分析测序图及BLASTN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后,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标本中Pre S2基因全部出现点突变(100%),其中2例出现缺失突变(6.3%),提示可能存在Ile、Tyr、Phe、Gly、Arg等氨基酸的缺失,32例标本均未发现Pre S2起始密码子ATG的变异,点突变共发生517次,Pre S2基因碱基突变有11种类型:G-A、A-G、T-C、A-T、G-T、C-T、G-C、A-C、C-G、C-A、T-A.11种不同类型的点突变在突变例数率及突变次数率方面均不全相同,其中A-T的突变例数较多,G-A的突变次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 S2基因不同部位点突变比较结果显示Pre S2基因前端、中段、末端点突变率不全相同,其中中段(nt45-99),即Pre S2基因的56-110位点突变率较高,前端突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 S2基因变异与免疫失败可能存在相关关系,这将为今后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发生机制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确定Pre S2基因变异位点,并针对这些靶点设计相应的基因治疗方法,也可能成为今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研究的新方向.

王国荣[8](2014)在《Pre-S1、S2抗原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re-S1、S2抗原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血清样本,其中Pre-S1抗原阳性24例(A组),Pre-S2抗原阳性患者20例(B组),Pre-S1、S2抗原两者均为阳性16例(C组),比较3组的HBV-DNA阳性率,分析Pre-S1、S2抗原两者联合检测与HBV-DNA的关系。结果A组的HBV-DNA阳性率为83.33%,B组为80.00%,C组为93.75%,C组的HBV-DNA阳性率分别显着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51例,其阳性率达85%,Pre-S1、S2两者均为阳性共16例,HBV-DNA阳性率为93.75%,两者的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S2抗原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诊断乙型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HBV-DNA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李梵[9](2014)在《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突变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HBV基因前S区突变与慢性HBV感染临床进展(肝纤维化、肝硬化)之间的关系,寻找可能有意义的突变位点,进行突变对HBV功能性改变的研究,帮助阐明HBV慢性感染肝纤维化进展的机制。方法⑴横向对比研究:选取慢性HBV感染者469例,其中352例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dLC)117人。CHB患者均行肝穿病理检查,纤维化分级(F)0–1有119人,F2–4有233人。提取血清HBVDNA,PCR扩增前S区进行测序比对,寻找与有意义的突变。⑵构建前S2缺失突变株和相应的野生株HBV复制子。选择发生率较高的前S2缺失株(nt16–54)血清样本,构建成pTriEx-preS2缺失株和野生株质粒,转染HepG2细胞,72h后检测细胞中的病毒复制中间体水平评价病毒复制力,检测pgRNA水平评价病毒转录,以及检测上清中的HBsAg、前S2抗原、前S1抗原和HBeAg水平评价病毒蛋白表达。⑶选取6例肝穿患者,进行血清前S扩增、克隆,提取肝组织中HBVcccDNA后进行前S区扩增,并测序比对。结果⑴横向研究提示:①前S基因缺失突变结果:469例患者中,检出前S基因缺失突变者59例(12.6%),其中CHB组34例(9.7%)、dLC组25例(21.4%),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2)。CHB组患者中,F0–1组突变者5例(4.2%)、F2–4组29例(12.4%),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②前S2起始密码子突变结果:检出突变者55例(11.7%),其中CHB组30例(8.5%)、dLC组25例(21.4%),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01)。CHB组患者中,F0–1组突变5例(4.2%),F2-4组25例(10.7%),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43)。③前S基因点突变分析:共检出常见突变基因位点31个,T2931等突变率在dLC组患者中明显高于CHB患者、基因B型患者中高于C型患者。④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基因型、前S基因缺失突变、前S2起始密码子突变,以及T2857、C2931、G2950、C3116、A3120、A109突变等指标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基因型是慢性肝炎重度肝纤维化(F2–4)的独立预测因素。⑵功能学实验表明:pTriEx-preS2缺失株复制子转染的HepG2细胞后上清分泌HBsAg、HBeAg和preS1蛋白的水平与野生株复制子转染的HepaG2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清的HBV DNA载量和细胞内的病毒复制中间体水平略高于野生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清分泌preS2蛋白的水平则显着低于野生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内HBV RNA定量检测显示两者在3.5kbpgRNA、2.4kb mRNA、2.1kb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⑶对6例患者血清HBV前S基因扩增、克隆以及肝组织HBV cccDNA前S基因扩增后测序,显示外周血存在缺失的患者在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HBV前S区缺失频率检出明显增加,前S区缺失可能与慢性HBV感染临床转归(即乙肝肝纤维化)密切相关,前S2缺失株复制子转染HepG2细胞上清前S2抗原水平较野生株复制子转染上清前S2抗原水平显着降低。前S基因缺失可以存在于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池中。

姚佩君[10](2014)在《乙肝病毒前S基因变异与晚期乙肝肝病关联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昆明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病毒前S基因变异与晚期乙肝肝病的临床关联性。[方法]收集2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包括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5例)、41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LC)患者(包括发生ACLF患者5例)及9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血样标本及临床资料,提取所有血清病毒HBV DNA,使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进行HBV基因型分型,PCR扩增HBV DNA前S基因,所得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采用Chromas软件分析测序图,DNAsta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乙肝病毒前S区变异与晚期乙肝肝病的临床关联性。[结果]一、测序结果1、本实验71例中基因型C49例,基因型B21例,混合基因型B+C1例。基因型C和B在CHB、LC、HCC组分别为14vs7、28vs12、7vs2,三组中基因型C所占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S区变异检出率为46.48%(33/71),其中PreS2变异19例,PreS1+PreS2变异12例,PreS1变异2例。PreS变异率在CHB(不包括ACLF)、LC、HCC三组中分别为18.75%、48.78%、66.67%,CHB组PreS区变异率低于LC组(P<0.05)和HCC组(P<0.05),而LC与HCC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并且,ACLF组PreS区变异率(80%)明显高于CHB组(18.75%)(P<0.005)。2、PreS区变异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HBV DNA≥104copies/ml比率分别为30(99.9%),19(50.0%),两组间HBV DNA≥104copies/ml比率差异显着(P<0.001),但是,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及基因型C所占比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入组患者临床资料1、CHB(不包括ACLF,16例)、LC(41例)和HCC(9例)三组间性别、年龄差异、HBeAg阳性分布及HBV DNA≥104copies/ml比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HBV相关性ACLF组(10例)与CHB组(不包括ACLF,16例)间,性别、年龄差异、HBeAg (?)日性分布及HBV DNA≥104copies/ml比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CHB、LC和HCC组的肝功能(ALT、ALB、TBIL),三组间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B组较LC组、HCC组高(P<0.001),但LC组与HCC组无明显差异(P>0.05);CHB组TBIL较LC组(P<0.05)、HCC组低(P<0.05),LC组较HCC组低(P<0.05),TBIL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ALT在三组中变异度均比较大,在三组间进行比较无意义。4、入组71例患者中,抗病毒治疗率为43.66%(3I/71),在CHB组(不包括ACLF)、LC组、HCC组分别为62.5%、41.46%、22.22%,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HB组(不包括ACLF)相比,HBV相关性ACLF组抗病毒治疗率(4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昆明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HBV感染者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其中基因型C是优势基因型。2、PreS区变异以PreS2变异最常见,PreS1变异最少。3、PreS区变异可引起高水平病毒复制;在晚期乙肝肝病中,随着病情的进展,PreS区变异检出率逐渐增高;且PreS区变异者可能更易发生ACLF。

二、乙型肝炎病毒前S_2蛋白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型肝炎病毒前S_2蛋白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扶正解毒方”治疗乙肝的临床回顾研究及其有效成分虚拟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1.1.1 古代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1.1.2 病因病机
        1.1.3 现代中医研究进展
    1.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概况
        1.2.1 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1.2.2 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
        1.2.3 乙型肝炎的诊断
    1.3 乙肝病毒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
        1.3.1 乙型肝炎病毒
        1.3.2 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
        1.3.3 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机制
        1.3.4 慢性乙型肝炎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1.4 分子对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1.4.2 分子对接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
        1.4.3 分子对接在中药单药中的应用
        1.4.4 分子对接在中成药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疗效评估指标
        2.1.3 研究步骤
        2.1.4 数据收集及统计评价
    2.2 一般资料及疗效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3.2 治疗前后各项症候积分比较
        2.3.3 治疗前后乙肝两对半定量比较
        2.3.4 治疗前后乙肝病毒DNA定量比较
        2.3.5 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2.3.6 安全性分析
    2.4 分子对接结果与分析
        2.4.1 分子对接结果
        2.4.2 DTN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现状
    3.2 左俊岭教授治疗乙肝的经验
    3.3 扶正解毒方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成分
    3.4 分子对接筛选有效成分
    3.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HIV/HBV合并感染治疗队列HBV变异特征及其对长期HBV病毒学应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HIV/HBV合并感染者治疗前HBV全基因组变异特征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HIV/HBV合并感染者治疗前HBV PRES准种变异特征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HIV/HBV合并感染队列HBV PRES准种缺失对长期HBV病毒学应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成果
致谢

(3)不同pre-S缺失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进展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Pre-S1Ag和Pre-S2Ag及HBV-LP在乙肝病毒筛查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筛查HB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2.2 不同血清学模式HBV携带者Pre-S1 Ag、Pre-S2 Ag及HBV-LP对HBV的检出率
    2.3 Pre-S1 Ag、Pre-S2 Ag及HBV-LP在3组HBV DNA阳性患者中的HBV病毒检出限
    2.4 Pre-S1 Ag、Pre-S2 Ag、HBV-LP与HBV DNA的相关性
3 讨论

(5)广西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HBV基因型分布和全基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HBV全序列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广西肝癌高低发区HBV分布差异及不同基因型致癌突变位点的筛选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广西扶绥HBV基因型Ⅰ的发现及其进化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α干扰素对HBV基因型Ⅰ抗病毒作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乙型肝炎的流行与危害
1.2 乙肝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2.1 乙肝病毒的形态
    1.2.2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1.3 乙肝病毒蛋白
1.4 乙肝病毒的传播感染
1.5 乙肝病毒基因(亚)型的分布
1.6 HBV治疗药物
    1.6.1 α干扰素类药物
    1.6.2 核苷类药物
    1.6.3 病毒基因型与药物反应性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构建pcDNA3.1-HBV重组载体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路线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主要试剂
    2.2.4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酶切法获取HBV全基因组序列及载体
    2.3.2 pcDNA3.1(+)/HBV重组载体构建
    2.3.3 pcDNA3.1(+)/HBV重组体无内毒素质粒大提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细胞培养、转染及乙肝表面抗原表达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路线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主要试剂
    3.2.4 主要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HepG2细胞培养
    3.3.2 pcDNA3.1(+)/HBV重组体转染HepG2细胞
    3.3.3 ELISA检测HBsAg
    3.3.4 数据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HepG2细胞的培养
    3.4.2 重组体转染HepG2细胞后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药敏试验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路线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主要试剂
    4.2.4 主要实验仪器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3 实验方法
    4.3.1 MTS 比色法检测重组质粒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
    4.3.2 MTS 比色法检测干扰素α-1b对转染不同HBV基因型的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
    4.3.3 ELISA法检测a-IFN对转染细胞的抗病毒效果
4.4 实验结果
    4.4.1 MTS比色法检测HBV不同基因型重组质粒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
    4.4.2 MTS检测α-1b对瞬时转染1倍HBV不同基因型的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
    4.4.3 α-IFN对瞬时转染1倍HBV细胞的抗病毒效果
4.5 结果讨论
    4.5.1 MTS 比色法分析
    4.5.2 α-IFN对HBV基因型Ⅰ的抗病毒作用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基因组特征分析5.1 前言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构建系统进化树及序列比对分析
    5.2.3 乙肝病毒血清型及临床症状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中国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
    5.3.2 HBV基因亚型分类
    5.3.3 HBV基因型或亚型分型差异分析
    5.3.4 基因型与血清型的分析
    5.3.5 HBV BCP区双突变及前C区突变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5.3.6 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分析
5.4 讨论
    5.4.1 HBV基因型在中国地区的分布
    5.4.2 假设的B10亚型
    5.4.3 血清型与基因型的分析
    5.4.4 HBV BCP区及前C区突变与临床症状的分析
    5.4.5 起始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的分析 第六章 HBX蛋白和性激素与HBV复制的研究进展
6.1 HBX蛋白与HBV复制
    6.1.1 HBX蛋白在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
    6.1.2 HBx蛋白的促增殖和抗凋亡效应
    6.1.3 HBx基因突变
6.2 激素与HBV复制
    6.2.1 雄性激素与HBV复制
    6.2.2 HBV复制与雌激素
    6.2.3 HBV复制与口服避孕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7)免疫接种后HBV感染者PreS2基因变异的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背景资料
■同行评议者
■研发前沿
■相关报道
■创新盘点
■应用要点
■名词解释
■同行评价

(8)Pre-S1、S2抗原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结果判定[4]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组HBV-DNA阳性率的比较
    2.2 Pre-S1、Pre-S2抗原两者均阳性患者与HBV-DNA的关系
3 讨论

(9)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突变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 S 区突变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的横向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构建前 S2 缺失突变株重组体及其突变株相应功能学改变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三部分 血清样本前 S 突变与对应肝组织样本 cccDNA 前 S 突变的比较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与国际会议论文交流情况
致谢

(10)乙肝病毒前S基因变异与晚期乙肝肝病关联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材料
    3. 方法
三、结果
    1. DNA电泳检测
    2. PCR产物电泳检测
    3. 基因型测定
    4. PreS区测序结果
    5. 实验结果
        5.1 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5.2 测序结果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六、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乙型肝炎病毒前S_2蛋白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扶正解毒方”治疗乙肝的临床回顾研究及其有效成分虚拟筛选[D]. 洪俊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2]HIV/HBV合并感染治疗队列HBV变异特征及其对长期HBV病毒学应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D]. 聂源. 广州医科大学, 2019
  • [3]不同pre-S缺失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进展关系的研究[D]. 邵宇. 重庆医科大学, 2019(12)
  • [4]Pre-S1Ag和Pre-S2Ag及HBV-LP在乙肝病毒筛查中的价值[J]. 刘军辉,汪靖园,王林川,肖尧,阮竞雄,闫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12)
  • [5]广西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HBV基因型分布和全基因变异研究[D]. 何雨. 广西医科大学, 2016(11)
  • [6]α干扰素对HBV基因型Ⅰ抗病毒作用初步研究[D]. 李红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7]免疫接种后HBV感染者PreS2基因变异的情况[J]. 龙云,杨莉,曹向红,李晓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04)
  • [8]Pre-S1、S2抗原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王国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4(36)
  • [9]乙型肝炎病毒前S基因突变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影响的研究[D]. 李梵.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03)
  • [10]乙肝病毒前S基因变异与晚期乙肝肝病关联性的临床研究[D]. 姚佩君. 昆明医科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乙型肝炎病毒pre-S_2蛋白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