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一、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小[1](2021)在《楂曲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当前,我国成年人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上升,高脂血症的防控形势严峻。高脂血症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观察楂曲降脂方对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血脂(TC、TG、LDL-C、HDL-C)、血栓风险(D-D、FIB)、炎症因子(hs-CRP、IL-6)、中医症候积分及改善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等指标的影响,探讨楂曲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推动本方在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方法:将70例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组予楂曲降脂方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的血脂(TC、TG、LDL-C、HDL-C)、血栓风险(D-D、FIB)、炎症因子(hs-CRP、IL-6)、中医症候积分及其改善率、IMT及斑块积分变化,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一般资料及血脂水平、血栓风险、炎症因子、中医症候积分、IMT及斑块积分等基线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脂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显着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栓风险评估,治疗后两组D-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D-D、FIB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P<0.05)。炎症因子比较,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其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彩超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IMT水平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改善具有显着性(P<0.05),斑块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改善不具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IMT、斑块积分略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楂曲降脂方联合基础治疗通过改善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血脂、血栓风险、炎症因子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其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2)楂曲降脂方联合基础治疗能更显着的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3)楂曲降脂方联合基础治疗具有更显着改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作用,对斑块积分的进展具有延缓的趋势;(4)楂曲降脂方联合基础治疗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并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赵圆圆[2](2020)在《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杏鲍菇是一种在我国被广泛栽培的食药兼备的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活性物质,如多糖、多酚、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据报道,杏鲍菇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预防糖尿病及提高免疫力等诸多功效,但对其功效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降脂机理的研究浅显。本论文以杏鲍菇子实体为原料,使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多糖(PEP)。通过纯化得到三种组分的多糖PEP1-A、PEP2-A和PEP3-A,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鉴于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的结果,选择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多糖PEP进行抗疲劳和降脂活性研究;通过常规生化指标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发现PEP具有抗疲劳和降脂功效。通过LC-MS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技术分别从代谢组学方面、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具体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层面研究了 PEP降脂机制。发现PEP通过调节氨基酸、脂肪酸和其它内源性化合物变化,及它们所参与的多种代谢通路共同发挥作用来降脂;AMPK-ACC通路中PEP降脂机制是通过调节AMPK、ACC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起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提取PEP的最佳工艺参数,测定了 PEP的水合性质,并通过分离纯化得到PEP1-A、PEP2-A和PEP3-A三种多糖组分,测定并比较了它们的多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发现纯化后的组分除多糖含量升高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都有所减少。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到PEP得率最高的工艺参数,当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料液比为1:50(g/mL)时获得的杏鲍菇多糖得率最高,达到7.52%。测定PEP总糖、蛋白、糖醛酸含量分别为67.84%、4.42%、0.28%。PEP的水溶性是45.8%,持水力为19.7 g/g,膨胀力为24.00 mL/g。(2)初步表征了 PEP1-A,PEP2-A 和 PEP3-A 的结构。PEP1-A、PEP2-A和PEP3-A的单糖组成中都有不同含量的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四种单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岩藻糖含量最少。此外PEP3-A含有1.39%的阿拉伯糖。紫外、红外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含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核磁共振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有吡喃糖环,PEP1-A糖残基通过β-糖苷键连接,PEP2-A和PEP3-A的糖残基通过α-糖苷键连接。甲基化结果表明PEP1-A的主链是由1,3-Glc(p)、1,4-Glc(p)、1,6-Gal(p)、1,6-Glc(p)连接而成,分支是 1,3,4-Glc(p)、1,2,6-Man(p)。PEP2-A的骨架是由 1,3-Glc(p)、1,4-Man(p)、1,6-Gal(p)连接,支链是 1,2,6-Glc(p)。PEP3-A 的骨架由 1,3-Glc(p)、1,6-Glc(p)、1,4-Man(p)、1,6-Gal(p)、1,6-Ara(p)连接,分支是1,3,6-Glc(p)、1,2,6-Glc(p)连接而成。扫描电镜观察得知,PEP1-A、PEP2-A和PEP3-A有相似的条形片状结构表征。由于自身带电荷、分子内作用力和多支链等原因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PEP1-A、PEP2-A、PEP3-A是无规则团状、岛屿状和谷堆状。(3)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在测定范围内,PEP、PEP1-A、PEP2-A、PEP3-A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比较PE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好。(4)抗疲劳活性中PEP对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变化没有显着影响,PEP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杏鲍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竭力游泳时间显着增加(p<0.05)。高、中、低剂量组竭力游泳时间的增加率分别为89.70%,75.12%和53.11%,其效果与实验范围内的灌胃剂量呈正相关。抗疲劳生化指标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P干预组降低BUN(尿素氮)、LD(乳酸)水平含量,降低LDH(乳酸脱氢酶)活性。(5)不同剂量的PEP灌胃高脂小鼠,小鼠体重、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切片都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的PEP组能显着降低小鼠体重,中、低剂量的PEP组体重降低不显着,说明灌胃浓度对体重变化有影响。小鼠的生化指标和酶学检测结果表明,在辛伐他汀和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的PEP处理组和高脂模型组比较发现,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都显着降低,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增高,其降低和升高程度与PEP含量呈剂量性关系。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能够预防食源性肥胖,且高剂量PEP降血脂的效果最好,中剂量PEP效果次之,低剂量PEP效果最低。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处理后,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脂肪空泡的数量和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减少和变小;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体积大小和数目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都有所减少,其中高剂量PEP组作用最佳。(6)通过LC-MS技术对各组小鼠的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阐明PEP的降脂作用及机制。结果发现高脂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的PEP组血清代谢物的组间有较好的分离度,说明PEP对高脂小鼠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可用于对高脂人群的预防和治疗。各组比较分析后寻找出PEP灌胃高脂小鼠后血清中代谢差异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胆碱、脂质变异体和其他内源性化合物及所参与的代谢通路的变化。发现甘油磷脂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代谢等多条通路发生改变,表明不同剂量的PEP对肥胖引起的高脂血症的改善可能与能量代谢相关。(7)对PEP介导的AMPK-ACC信号通路发挥的降脂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分析AMPK-ACC通路中关键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PEP具有降脂作用是通过上调pAMPK和pACC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上调AMPK和ACC的基因表达水平来实现的,进而抑制高脂及并发症等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生。通过本研究,发现杏鲍菇子实体多糖具有抗疲劳和降脂的生物活性,并初步分析了 PEP1-A,PEP2-A和PEP3-A结构。从代谢组学层面、AMPK及ACC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层面阐明了 PEP降脂作用机制。为杏鲍菇多糖的深入研究和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杨璐[3](2020)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依折麦布时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使用瑞舒伐他汀安全性的问题,为冠心病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集的1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瑞舒伐他汀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各60例。三组患者都实施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仅使用依折麦布10mg等冠心病常规治疗,不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1除应用对照组药物治疗之外,加用瑞舒伐他汀的剂量为10mg/qn,观察组2除应用对照组药物治疗之外,加用瑞舒伐他汀的剂量为20mg/qn,对比三组患者两周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血脂水平比较⑴观察组1和观察组2治疗后的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G、TC、LDL-C水平,对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⑵观察组1和观察组2治疗后的HDL-C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对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⑶观察组2治疗后的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1的TG、TC、LDL-C水平,对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⑷观察组2治疗后HDL-C水平则明显高于观察组1的HDL-C水平,对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⑴对照组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水平要比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Hs-CRP、TNF-α、IL-6水平高,对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⑵观察组2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水平比观察组1的Hs-CRP、TNF-α、IL-6低,对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的恶心、腹泻、呕吐、四肢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对比并无显着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体疗效比较:⑴观察组1(86.7%)的治疗有效率和观察组2(98.3%)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7%)的治疗有效率,三组患者对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⑵观察组2(98.3%)的治疗有效率则明显高于观察组1(86.7%)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使用依折麦布等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比仅使用依折麦布等冠心病常规治疗更有效的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血脂水平。2、依折麦布联合使用20mg/qn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比联合使用10mg/qn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更有效的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血脂水平。3、使用依折麦布等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比仅使用依折麦布等冠心病常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4、依折麦布联合使用20mg/qn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比联合使用10mg/qn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5、依折麦布联合使用20mg/qn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联合使用10mg/qn剂量的瑞舒伐他汀相比,近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张昭华[4](2019)在《辽藁本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辽藁本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血脂、C反应蛋白、血流变等指标的调节能力,观察辽藁本对兔颈总动脉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模型组。空白组除外,模型组采用免疫损伤法、球囊手术法、高脂饲料饲养法完成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随后将造模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辽藁本4倍临床等效剂量组(1.88g生药/kg)、辽藁本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0.94g生药/kg)、中药阳性对照血脂康组,加上空白组白兔,共5组,每组10只。造模手术结束并肌注3天青霉素后开始灌胃给药,空白组、模型组给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4周;其余各组分别给与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治疗,辽藁本4倍临床等效剂量组给与白兔1.88g生药/kg,辽藁本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给与白兔0.94g生药/kg,中阳组:在模型组基础上血脂康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雄性白兔麻醉进行腹主动脉取血,收集血液检测甘油三酯(TG)测定、总胆固醇(TC)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测定、高密度脂蛋白-2(HDL-2)、前β1高密度脂蛋白(preβ1-HDL)、C反应蛋白;收集全血与血浆做血液流变学检测;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血管内皮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1.模型组白兔与空白组相比,TG、TC、LDL均有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HE染色后模型组白兔病理学形态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模型。但preβ1-HDL未见明显变化,说明该造模方式对preβ1-HDL影响不显着。2.辽藁本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0.94g生药/kg)与模型组比较,能够显着降低LDL水平(P<0.05),对TC、TG水平具有降低趋势(P>0.05),但无显着性差异;辽藁本临床4倍等效剂量组(1.88g生药/kg)与模型组比较,能够显着降低TC、LDL水平(P<0.05),对TG水平具有降低趋势(P>0.05),但无显着性差异;辽藁本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辽藁本临床4倍等效剂量组、血脂康组与空白组相比,HDL、HDL2显着升高,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辽藁本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辽藁本临床4倍等效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HDL2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性(P>0.05),HDL含量无明显变化。3.造模后模型组白兔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C反应蛋白均显着性增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辽藁本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辽藁本4倍临床等效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C反应蛋白含量显着性降低(P<0.05)。4.造模之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全血的高切、中切、低切以及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着升高(P<0.05);辽藁本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辽藁本4倍临床等效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全血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着降低,(P<0.05)。5.空白组颈总动脉动脉管壁厚度均匀,内膜光滑,结构完整,内皮细胞无损伤,未见明显病变;模型组动脉管壁厚度不一,凹凸不平,可见明显的粥样斑块形成,内皮细胞损伤、脱落,内膜增生,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和少量细胞碎片;血脂康组可见大量纤维斑块增生,内皮细胞脱落;辽藁本2倍临床等效剂量组可见大量纤维斑块不规则增生,泡沫细胞出现变性;辽藁本4倍临床等效剂量组可见少量纤维斑块增生,内膜下泡沫样细胞堆积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辽藁本具有明确调节白兔血脂的作用;辽藁本对AS白兔具有明确降低C反应蛋白作用;辽藁本对AS白兔具有明确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辽藁本对AS白兔具有改善病理形态学变化作用。

栾海燕[5](2019)在《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标志物、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情况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为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26只雄性新西兰兔(2-3月龄,2-2.5kg/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其中空白组7只,造模组19只。空白组以标准兔饲料喂养,造模组高脂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高脂喂养。4周后,随机从空白组和造模组中各取一只家兔,采用HE染色观察家兔颈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确认造模成功。然后将造模组余下的18只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AS模型+电针)、阳性对照组(AS模型+阿托伐他汀钙片),每组6只。空白组不施加干预因素,以标准兔饲料喂养;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继续高脂喂养;电针组给予电针内关、足三里、关元穴处理,药物组给予含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材后,采用化学法检测血液中血脂含量;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流变指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RP、TNF-α、IL-6、ox-LDL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观察腹腔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模型评价:显微镜下观察颈动脉,可见空白组颈动脉结构正常,内皮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泡沫细胞形成;造模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提示AS造模成功。治疗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结构受损,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泡沫细胞聚集,粥样斑块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小。2.血脂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G、CHO、LDL-C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CHO、TG、LDL-C含量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3.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P<0.01)。4.炎症因子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CRP、TNF-α、IL-6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CRP、TNF-α、IL-6含量降低(P<0.05或P<0.01)。5.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ox-LDL、MDA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对照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SOD含量升高(P<0.01),ox-LDL、MDA含量降低(P<0.01)。6.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7.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结论:1.针刺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2.针刺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3.针刺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减少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从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朱星[6](2019)在《散结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CD40/CD40L信号通路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CD40/CD40L通路,借助动物实验及生物学研究手段,观察散结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颈总动脉病理变化、血脂水平以及颈总动脉中CD40/CD40L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初步揭示散结通脉方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以期为“瘀能化水”理论提供可靠的实验证据。方法:实验一:6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挑选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该组大鼠只结扎颈外动脉不行球囊损伤,其余50只大鼠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1周,除假手术组继续喂食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于高脂饲料饲喂6周。根据前期预实验结果确定整个造模周期为7周。在造模7周末AS模型成功复制后,抽血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情况,并根据血脂结果将未分组大鼠随机分为AS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分组完成后,各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kg/d)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散结通脉方生药浓度16g/kg/d、32g/kg/d、64g/kg/d灌胃,为保证实验的均衡性,假手术组、AS模型组均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00g/1ml/d),持续4周。饲养1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颈总动脉病理变化;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大鼠血清TC、TG、LDL-C、HDL-C含量;采用ELASA法检测大鼠血清ox-LDL水平。实验二:大鼠前期造模及给药同实验一。处死大鼠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sCD40L、IL-1β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颈总动脉中CD40、CD40L、NF-κBp65(核)、MCP-1、LOX-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颈总动脉中ICAM-1、VCAM-1、MMP-9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颈总动脉中CD40、CD40L、NF-κBp65、MCP-1、LOX-1的基因表达。结果:实验一:1.颈总动脉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颈总动脉结构完整,内膜连续,平滑肌细胞及弹力纤维板排列整齐;AS模型组颈总动脉结构破坏明显,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散结通脉方低剂量组颈总动脉内膜不光滑,内皮下泡沫细胞及炎性细胞聚集较AS模型组明显减轻;辛伐他汀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颈总动脉病变显着减轻,未见明显的泡沫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2.各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HDL-C检测结果显示:经药物干预后,各药物组TC、TG、LDL-C水平均较AS模型组极显着降低(P<0.01),中药低剂量组HDL-C显着升高(P<0.05),辛伐他汀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中剂量组HDL-C水平升高更为明显(P<0.01);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降低TC的功效较弱(P<0.05),但在降低LDL-C方面效果明显(P<0.05),并可极显着降低TG及升高HDL-C水平(P<0.01),中药中剂量组降低TC的作用弱于辛伐他汀组(P<0.05),但在降低TG方面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在LDL-C、HDL-C的改善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低剂量组在改善TC方面弱于辛伐他汀组(P<0.01),但TG、LDL-C、HDL-C结果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3.各组大鼠血清中ox-LDL检测结果显示:经药物干预后与AS模型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ox-LDL显着降低(P<0.05),而辛伐他汀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ox-LDL改善更加明显(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实验二:1.大鼠血清中TNF-α、sCD40L、IL-1β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AS模型组血清TNF-α、sCD40L、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1);经药物干预后,AS大鼠血清中TNF-α、sCD40L、IL-1β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且在降低TNF-α、sCD40L、IL-1β方面,辛伐他汀组与中药中剂量组效力相当(P>0.05),其功效显着强于中药低剂量组,但弱于中药高剂量组(P<0.05)。2.大鼠颈总动脉中CD40/CD40L相关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S模型组颈总动脉中CD40、CD40L、LOX-1、NF-κB p65(核)、MCP-1蛋白表达极显着升高(P<0.01);与AS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CD40、CD40L、LOX-1、NF-κB p65(核)的表达均极显着降低(P<0.01),而在LOX-1、MCP-1方面,中药低剂量组有显着降低趋势(P<0.05),但辛伐他汀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1)。3.大鼠颈总动脉中CD40/CD40L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S模型组CD40 mRNA、CD40L mRNA、LOX-1 mRNA、MCP-1 mRNA、NF-κBp65 mRNA的表达升高极为明显(P<0.01),经相应药物干预后,辛伐他汀组颈总动脉中LOX-1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CD40mRNA、CD40L mRNA、MCP-1 mRNA、NF-κBp65 mRNA表达降低幅度更为显着(P<0.01);中药低剂量组能显着抑制CD40L mRNA、LOX-1 mRNA的表达(P<0.05),且对CD40 mRNA、MCP-1 mRNA、NF-κBp65 mRNA的表达抑制更加突出(P<0.01);中药中剂量组LOX-1 mRNA的表达较AS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CD40 mRNA、CD40L mRNA、MCP-1 mRNA、NF-κBp65 mRNA表达降低幅度更为显着(P<0.01);中药高剂量组颈总动脉中CD40 mRNA、CD40L mRNA、LOX-1 mRNA、MCP-1 mRNA、NF-κBp65 mRNA的表达均较AS模型组极显着降低(P<0.01)。4.大鼠颈总动脉中ICAM-1、VCAM-1、MMP-9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几乎无阳性染色,表明未见明显ICAM-1、VCAM-1、MMP-9蛋白表达;AS模型组可见大量的棕黄色颗粒,提示大量的ICAM-1、VCAM-1、MMP-9表达;辛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棕黄色颗粒较AS模型组明显减少,提示经药物干预后颈总动脉中ICAM-1、VCAM-1、MMP-9表达下降。经半定量分析显示,AS模型组中ICAM-1阳性面积百分比较假手术组显着上升(P<0.05),VCAM-1、MMP-9上升更为显着(P<0.01);与AS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ICAM-1阳性面积百分比显着下降(P<0.05),VCAM-1、MMP-9下降幅度更大(P<0.01),中药低剂量组ICAM-1、VCAM-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MMP-9的表达降低更加明显(P<0.01),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ICAM-1、VCAM-1、MMP-9阳性面积百分比均较AS模型组极显着降低(P<0.01)。结论:1.通过球囊损伤结合高脂饲料饲喂的方法可以建立大鼠AS病变模型,经散结通脉方干预能有效改善大鼠颈总动脉AS病变情况。2.散结通脉方能显着降低AS大鼠血清中TC、TG、LDL-C、ox-LDL含量,升高HDL-C水平,且中药低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效力相当,而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具有良好的调脂功效。3.散结通脉方能够降低AS大鼠血清中TNF-α、sCD40L、IL-1β的表达,降低AS大鼠颈总动脉中CD40、CD40L、NF-κB p65、MCP-1、LOX-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减少颈总动脉中VCAM-1、ICAM-1、MMP-9的表达,提示散结通脉方可能通过干预CD40/CD40L信号转导发挥抗AS作用。

胡楠[7](2019)在《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并对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分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材料与方法:1.选取144只SPF级SD雄性大鼠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分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清脂通脉颗粒组)10组,共计12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各组进行动脉粥样硬化造模,具体方法为注射维生素D3+复合高脂饲料喂养8周,正常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实验进行后第4周对中药组大鼠按照均匀设计方案计量的不同比例进行给药,本次研究采用灌胃给药作为主要途径,给药比例为10ml/kg。正常组、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因灌胃手法及大鼠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共有8只大鼠死亡,故最终决定每组取10只大鼠进行下一步检测。实验进行9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取材,抽取腹主动脉血液,分离取得血清,取出主动脉和肝脏制成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和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和脂质沉积情况;检测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ApoAI/ApoB)水平;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影响胆固醇合成与摄取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清道夫受体BI(SR-BI)、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和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影响胆固醇流出和逆转运的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肝脏X受体α(LX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血脂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TC、TG、LDL水平显着增高(P<0.01),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其中组3、8、9、12的TC水平降低(P<0.05),8、10、11、12组HDL-C水平升高(P<0.05),3、8、9、10、11、12组LDL-C水平降低(P<0.05);其余组TC、TG、LDL-C含量有降低、HDL-C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综合以上结果,选定组8和组12,连同正常组和模型组进行后续研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poAI显着降低、ApoB升高,ApoAI/ApoB显着降低(P<0.01)。组8,组12能升高ApoAI,降低ApoB,升高ApoAI/ApoB,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肝脏脂质沉积结果显示:HE染色结果显示中药组大鼠主动脉管壁增厚减轻,泡沫细胞和炎细胞浸润减少,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只有部分肝细胞水样变性,肝脏组织中的脂滴沉积减少,大部分肝细胞接近正常形态。3.胆固醇合成和摄取相关分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肝脏胆固醇受体LDLr和SR-BI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肝脏胆固醇合成关键酶HMGC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脏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限速酶CYP7A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4.胆固醇流出和逆转运相关分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胆固醇外流关键分子ABCA1和ABCG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胆固醇逆转运关键因子LXRα和PPARγ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结论:1.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有效调节血脂及载脂蛋白相关指标,说明清脂通脉颗粒能能够调节脂质代谢紊乱。2.清脂通脉颗粒可以减少主动脉内膜上粥样斑块病变面积脂质沉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脂滴沉积,说明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肝脏脂质沉积。3.清脂通脉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与摄取,加速胆固醇向外周组织流出的速度,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延缓动脉粥样硬块斑块的形成,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缑三虎[8](2019)在《1.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的ApoA-I模拟肽的设计,合成与活性测定 2.红曲和绞股蓝总甙联合治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背景: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策略,体内HDL将斑块中细胞内的胆固醇逆向转运回肝脏排出体外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HDL主要结构和功能蛋白是ApoA-I,ApoA-I具有很高的脂质亲和力和逆向胆固醇转运能力,但其序列太长,成药性差,所以可开发短序列的ApoA-I模拟肽来模拟全长的ApoA-I。实验目的:以ApoA-I的第10段α-螺旋为母肽,在尽量保留原有序列的基础上,对其亲水面氨基酸替换后,固定亲水面序列,全新设计合成了 17条ApoA-1模拟肽。通过用不同的疏水性氨基酸替换逐渐增强模拟肽的疏水性。探讨17条ApoA-1模拟肽的疏水性与二级结构,胆固醇外流活性以及细胞毒性之间的关系,测定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实验方法:我们用HeliQuest在线软件计算了 17条肽的疏水性,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保留时间,圆二色谱测定其二级结构,DMPC囊泡助溶实验测定其脂质亲和力。用22-NBD胆固醇标记的RAW 264.7细胞测定了 17条肽的促胆固醇外流活性,同时用MTT法测定了 17条肽的细胞毒性,用小鼠血红细胞测定其溶血毒性,筛选出了一个有活性无毒性的疏水性范围,在其中选定一条活性最好的肽P12进行了进一步活性及机制研究。测定了 P12的ABCA1转运体依赖胆固醇外流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用荧光分子C-TPP标记的P12定位了其在细胞作用部位,流式细胞术测定P12对RAW 264.7和THP-1促胆固醇外流作用,尺寸排阻色谱和Western Blot共同研究了 P12重塑α-HDL为Pre-β HDL的作用机制。同时我们对P12在动物体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评估。实验结果:P1-P12保留时间随着疏水性理论值增大而变长,P12-P17保留时间随着疏水性理论值增大而变短。P1-P17的空间二级结构、脂质亲和力、胆固醇外流活性和毒性也随疏水性增加而发生规律性变化。母肽,P1-P5没有明显的胆固醇外流活性,浓度依赖性以及细胞毒性,P6-P12有比较明显的胆固醇外流活性和浓度依赖性,并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13-P17虽有胆固醇外流活性,但到一定浓度胆固醇的外流突然增多。P13-P17有明显的细胞破膜毒性,17条肽低浓度均没有明显的溶血毒性,但P14-P17到一定浓度就有明显的溶血毒性。ABCA1依赖性实验表明P12的胆固醇外流活性有明显的ABCA1转运体依赖性,激光共聚焦实验也定位其作用于细胞膜而未使细胞膜破裂,流式细胞术进一步验证了 P12无论在RAW 264.7还是THP-1中都有很好的促胆固醇外流活性。脂蛋白结合分离实验表明,P12可以与成熟的HDL结合而生成Pre-β HDL,在500μg/mL时转化率可高达38.2%。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的P12(10 mg/kg)可以明显地降低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清TC,TG和LDL(雄鼠降低幅度分别为 17.7%,45.4%,28.3%,雌鼠分别为 11.1%,20.8%,27.1%),也可以轻微地升高血清HDL-C(雄鼠升高幅度为5.2%,雌鼠为8.9%)。低,高剂量的P12(10,20mg/kg)均可大幅度降低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CRP,IL-6,MCP-1,TNF-α。P12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肝脏脂肪化病变也有明显的改善,对动脉内膜的增厚、动脉的钙化、动脉平滑肌的增殖、弹性纤维紊乱、以及泡沫细胞的堆积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我们设计的17条ApoA-I模拟肽研究显示,当载脂蛋白ApoA-I模拟肽的疏水性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的α螺旋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与活性密切相关。这些新型ApoA-I模拟肽可通过ABCA1转运体与HDL结合将动脉斑块中巨噬细胞内多余的胆固醇共同转运出来并运送胆固醇至肝脏,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实验目的:研究红曲和绞股蓝总甙复方制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制剂由红曲和绞股蓝总甙(Hong Qu and Gypenosides,HG)以3.6:1的质量比组成。红曲和绞股蓝均为名贵的中药材,两种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方法:64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8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mg/kg),红曲治疗组(红曲,72mg/kg),绞股蓝总甙治疗组(绞股蓝总甙,20mg/kg),以及三个HG治疗组(50,100,200mg/kg)。所有的大鼠都自由进食基础饲料,另外,用灌胃高脂乳剂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3(VD3)来造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模型。与模型组相比,比较研究了各给药组的血脂,氧化应激水平,炎症因子以及肝脏抗氧化水平的改善情况。分析了各组肝脏和动脉的组织病理的改善情况,并用逆转录酶链式反应测定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效果。实验结果:80天后成功建成了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与模型组相比,HG治疗后的大鼠血脂,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显着增加,肝脏和动脉中有关脂质合成和炎症产生的基因表达明显下调,有关脂质氧化代谢的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大鼠的生存状况也明显改善。结论:HG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要优于对照药物辛伐他汀组以及红曲,绞股蓝总甙单独用药组,因此,HG或许是一种优良的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制剂。

丁梅[9](2018)在《血脂康对肾脏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肾脏损伤与脂代谢异常两者互相加重。所以希望能找到在长期调脂治疗的同时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物。血脂康不同于一般的他汀类药物,其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国内有研究提示血脂康有保护肾脏作用,它对肾脏的影响如何尚不能定论。高脂血症可引起肾脏损伤,血脂康是通过降脂本身改善了肾脏损伤?还是其降脂外作用所致?目前系统性研究资料较少,国外未发现有相关研究及数据发表。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探讨血脂康在降脂的同时对肾脏功能、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揭示其肾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一、入选临床100例轻-中度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用治疗剂量的洛伐他汀和血脂康40周,在服药开始前、服药后12周、24周及52周4个随访时间点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安全性指标: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酸激酶(CK)。最后将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二、构建高脂血症合并肾脏损伤的大鼠动物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模型组)、血脂康组和洛伐他汀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富含维生素D3的高胆固醇饮食造模,造模成功后,两个治疗组给予药物干预6周,留取24小时尿样本,处死大鼠,采集血样本及留取肾脏组织。检测血脂指标:LDL-C、TC、TG和HDL-C;肾脏功能指标:Scr,BUN,血尿酸(UA),尿肌酐(Ucr),24小时尿蛋白;安全性指标:ALT、AST和CK;血清炎症因子的指标:ELIS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肾脏组织的炎症及氧化功能指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IL-6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肾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病理学改变。最后将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临床实验部分:1、用药12周时洛伐他汀和血脂康组患者血清LDL-C,TC及TG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4周及52周时上述指标下降幅度较12周时小,但上述指标测量值仍较基线明显下降(P<0.01)。2、血脂康组HDL-C水平在12周、24周、52周时均较基线时升高(P<0.01);而洛伐他汀组HDL-C水平在12周、24周、52周时均较基线时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用药12周、24周、52周时,两组血肌酐和尿素氮值都呈现了轻度下降趋势,但与基线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用药12周、24周、52周两组hs-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于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安全性指标ALT、AST和CK与基线比没有明显改变(P>0.05)。二、动物实验部分: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DL-C、TC和TG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脂康组和洛伐他汀组LDL-C、TC和TG水平均明显减低(P<0.01);上述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DL-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脂康组HDL-C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洛伐他汀组HDL-C水平略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UN,Scr,Ucr,UA和24小时尿蛋白(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脂康及洛伐他汀组BUN,Scr,Ucr,UA和24小时尿蛋白的水平均下降(P<0.0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蛋白水平和肾组织TNF-α和IL-6mRNA和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脂康组和洛伐他汀组上述指标水平显着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SOD和CAT的活性及GSH-px的含量显着降低(P<0.01),MDA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脂康组和洛伐他汀组SOD和CAT的活性及GSH-px的含量升高(P<0.01),MDA水平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组织病理学发现,血脂康及洛伐他汀均能够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引起的肾脏组织学损伤及炎症反应。结论1、临床实验结果提示:血脂康与洛伐他汀降脂作用相似,在调脂的同时,均有降低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及炎症反应的趋势。2、动物实验发现:高脂血症可诱导大鼠尿蛋白增加,血/尿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升高。血脂康及洛伐他汀在降脂同时均可降低上述指标的水平。3、动物实验发现:血脂康及洛伐他汀能够下调血清及肾组织炎症指标TNF-α和IL-6水平;改善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增加SOD和CAT的活性及GSH-px含量,并降低MDA的含量。4、临床及动物实验结果发现血脂康升高HDL-C的作用优于洛伐他汀。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0](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提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二、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楂曲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诊断标准
        1.2.1 高脂血症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症候积分标准
        1.2.4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脱落标准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设计
        1.4.2 观察指标
        1.4.3 异常情况的处理
        1.4.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 疗效比较
        2.2.1 血脂比较
        2.2.2 血栓风险评估比较
        2.2.3 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2.2.4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改善率比较
        2.2.5 彩超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
    2.3 安全性比较及不良事件分析
3 讨论与分析
    3.1 立论依据
    3.2 组方分析
    3.3 现代药理研究
    3.4 疗效分析
        3.4.1 楂曲降脂方组改善血脂水平疗效分析
        3.4.2 楂曲降脂方对血栓风险的影响
        3.4.3 楂曲降脂方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3.4.4 楂曲降脂方对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3.4.5 楂曲降脂方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的影响
        3.4.6 楂曲降脂方安全性及不良事件分析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杏鲍菇研究概况
        1.1.1 杏鲍菇简介
        1.1.2 杏鲍菇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
    1.2 杏鲍菇多糖的研究概况
        1.2.1 杏鲍菇多糖简介
        1.2.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
        (1) 化学提取法
        (2) 物理提取法
        (3) 生物提取法
        1.2.3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及纯化
        1.2.4 杏鲍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1.2.5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分析
        1.2.6 杏鲍菇多糖结构与生理活性
    1.3 杏鲍菇多糖降脂作用研究进展
    1.4 代谢组学介绍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提取杏鲍菇粗多糖的单因素实验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2.3.3 杏鲍菇多糖的水合特性分析
        (1) 水溶性测定
        (2) 持水力(WHC)测定
        (3) 膨胀力(SWC)测定
        2.3.4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纯化
        (1) Sevage法脱蛋白
        (2) DEAE-52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纯化杏鲍菇多糖
        (3) 分子筛柱SephadexG-100分离PEP1、PEP2和PEP3
        2.3.5 杏鲍菇多糖的颜色变化
        2.3.6 杏鲍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1) 标准曲线绘制
        (2)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2.3.7 杏鲍菇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 标准曲线绘制
        (2) 样品含量测定
        2.3.8 杏鲍菇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1) 标准曲线绘制
        (2) 样品含量测定
        2.3.9 杏鲍菇多糖中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1) 标准曲线绘制
        (2) 样品含量测定
        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1)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2)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3) 提取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2.4.2 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工艺结果
        2.4.3 杏鲍菇粗多糖的水合性分析
        2.4.4 杏鲍菇多糖分离纯化
        2.4.5 杏鲍菇多糖颜色测定结果
        2.4.6 杏鲍菇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2.4.7 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2.4.8 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2.4.9 多糖中硫酸基含量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表征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波谱分析
        3.3.2 单糖组成分析(离子色谱法)
        3.3.3 甲基化分析
        3.3.4 形貌特征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波谱分析
        3.4.2 单糖组成分析
        3.4.3 甲基化分析
        3.4.4 形貌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和体内抗疲劳活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
        (2) 杏鲍菇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
        (3) 杏鲍菇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4) 杏鲍菇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5) 杏鲍菇多糖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3.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评价
        (1) 动物实验和分组
        (2) 小鼠的竭力游泳实验
        4.3.3 数据处理与统计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2) 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
        (3)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
        (5) 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4.4.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结果
        (1) PEP对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2) PEP对生化参数相关疲劳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杏鲍菇多糖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动物及饲料配比
    5.3 实验方法
        5.3.1 动物分组与处理
        5.3.2 血样及标本采集
        5.3.3 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
        5.3.4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5.3.5 组织形态学观察
        5.3.6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PEP对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
        (1)小鼠生活情况观察
        (2) 小鼠体重的变化
        (3) 脏器和脂肪系数的变化
        5.4.2 小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5.4.3 小鼠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1)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2) 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动物
        6.2.2 实验仪器、配件和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采用LC-MS对小鼠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物分析
        (1) 样品前处理
        (2) 仪器方法
        6.3.2 数据处理方法
        (1) 数据预处理
        (2) 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3) 显着性分析
        (4) 化合物筛选
        (5) 寻找代谢通路
    6.4 结果与讨论
        6.4.1 LC-MS分析各组小鼠血清样品结果
        (1) 正离子模式
        (a) 得分矩阵图
        (b) 载荷矩阵图
        (c) 代谢物
        (d) 代谢通路
        (2) 负离子模式
        (a) 得分矩阵图
        (b) 载荷矩阵图
        (c) 代谢物
        (d) 代谢通路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AMPK/ACC途径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7.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提取组织蛋白
        7.3.2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7.3.3 蛋白质变性
        7.3.4 WB测定蛋白
        7.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7.4 结果与讨论
        7.4.1 WB结果
        7.4.2 荧光定量PCR结果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创新点
        8.1.1 结论
        8.1.2 创新点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冠心病危险因素
    2.2 瑞舒伐他汀简述
    2.3 瑞舒伐他汀的作用
        2.3.1 降脂作用
        2.3.2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
        2.3.3 逆转斑块的作用
        2.3.4 抗炎作用
    2.4 瑞舒伐他汀的安全性
    总结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三组患者治疗前基本临床资料对比
    4.2 三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对比
    4.3 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4.4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4.5 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第5章 讨论
    5.1 瑞舒伐他汀与非他汀类降脂联合使用效果讨论
    5.2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血脂水平影响的讨论
    5.3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炎症因子影响的讨论
    5.4 瑞舒伐他汀的使用剂量分析
    5.5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讨论
    5.6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辽藁本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颈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四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治疗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综述三 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散结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CD40/CD40L信号通路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研究概况
        1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名
        2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
        3 动脉粥样硬化的辨证分型
        4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
        5 问题及展望
    第二章 CD40/CD40L与动脉粥样硬化
        1 CD40、CD40L的结构及分布
        2 CD40/CD40L与动脉粥样硬化
        3 抑制CD40/CD40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4 问题与展望
实验研究
    第一章 散结通脉方对AS大鼠颈总动脉病理形态及血脂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散结通脉方对AS大鼠CD40/CD40L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7)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肝细胞胆固醇合成与摄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清脂通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胆固醇外流和逆转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1.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的ApoA-I模拟肽的设计,合成与活性测定 2.红曲和绞股蓝总甙联合治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Abstract 1
摘要 2
Abstract 2
论文一: 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ApoA-I模拟肽的设计,合成与活性测定
    第一章 绪论
        1.1 动脉粥样硬化
        1.1.1 目前治疗As的方法
        1.1.2 发展中的新型抗As策略
        1.2 基于RCT理论的抗As策略
        1.2.1 RCT理论
        1.2.2 载脂蛋白ApoA-I的结构和功能
        1.2.3 ApoA-I模拟肽研究进展
        1.3 ApoA-I模拟肽抗As的作用机制
        1.4 影响ApoA-I模拟肽活性的因素
        1.4.1 疏水性
        1.4.2 电荷
        1.4.3 α螺旋
        1.4.4 细胞膜转运体ABCA1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以及展望
    第二章 新型ApoA-I模拟肽的设计与合成
        2.1 ApoA-I模拟肽的设计思路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所需主要试剂及仪器
        2.2.2 溶剂预处理
        2.2.3 一系列疏水性变化的ApoA-I模拟肽的合成
        2.2.4 茚检试剂和切割剂的配制以及肽的萃取
        2.2.5 肽的制备,质谱鉴定,纯度分析
        2.2.6 肽的圆二色谱测定
        2.2.7 ApoA-I模拟肽的疏水性测定
        2.2.8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ApoA-I模拟肽的圆二色谱测定结果
        2.3.2 ApoA-I模拟肽纯度及疏水性
        2.4 讨论
    第三章 新型ApoA-I模拟肽的体外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
        3.1 本章概述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所需主要试剂及仪器
        3.2.2 荧光肽C-TPP-P12的合成
        3.2.3 细胞的培养
        3.2.4 DMPC囊泡助溶实验
        3.2.5 新型ApoA-I模拟肽的体外胆固醇外流活性筛选实验
        3.2.6 MTT法测定新型ApoA-I模拟肽细胞毒性
        3.2.7 新型ApoA-I模拟肽的小鼠红细胞溶血毒性
        3.2.8 新型ApoA-I模拟肽P12的ABCA1转运体依赖胆固醇外流活性测定
        3.2.9 新型ApoA-I模拟肽P12的细胞膜定位
        3.2.10 流式细胞术测定P12诱导对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3.2.11 尺寸排阻色谱测定P12与血浆HDL的结合,以及对胆固醇的转移
        3.2.12 Western Blot测定P12对血浆HDL的β型HDL的转化率
        3.2.13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3.3 实验结果
        3.3.1 荧光探针C-TPP-P12的性质
        3.3.2 新型ApoA-I模拟肽的DMPC囊泡分散实验结果
        3.3.3 新型ApoA-I模拟肽的体外胆固醇外流活性筛选结果
        3.3.4 新型ApoA-I模拟肽的细胞毒性结果
        3.3.5 新型ApoA-I模拟肽的溶血毒性结果
        3.3.6 新型ApoA-I模拟肽P12的ABCA1依赖性胆固醇外流活性
        3.3.7 用激光共聚焦和荧光探针C-TPP-P12定位P12的细胞膜作用位点
        3.3.8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12在不同细胞中的胆固醇外流率
        3.3.9 P12与血浆HDL结合转化Preβ-HDL的作用机制
        3.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新型ApoA-I模拟肽的动物体内抗As活性研究
        4.1 本章概述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用到的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小鼠的饲养分组及造模和给药情况
        4.2.3 小鼠血清和组织样品的制备
        4.2.4 血清浊度的测定
        4.2.5 脏器质量指数的测定
        4.2.6 血清脂质的测定
        4.2.7 血糖和血钙的测定
        4.2.8 血清炎症因子的测定
        4.2.9 病理切片的制作与病理检查
        4.2.10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4.3 实验结果
        4.3.1 肝脏和心脏质量指数统计结果
        4.3.2 血清浊度和血脂测定结果
        4.3.3 血钙和血糖的测定结果
        4.3.4 血清炎症因子测定结果
        4.3.5 P12对As小鼠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4.4 讨论
    论文一 小结
    论文一 参考文献
论文二: 红曲和绞股蓝总甙联合治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动脉粥样硬化
        1.2 目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1.3 关于红曲和绞股蓝调血脂作用
        1.4 中医理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1.5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第二章 HG治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2.1 实验内容综述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所需主要试剂及仪器
        2.2.2 HG的组方
        2.2.3 质量控制标准
        2.2.4 动物实验
        2.2.5 血清和组织样品的制备
        2.2.6 血脂的测定
        2.2.7 血清氧化应激和部分炎症因子测定
        2.2.8 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测定
        2.2.9 脏器质量指数测定
        2.2.10 肝脏和动脉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2.2.11 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测定mRNA
        2.3 研究结果
        2.3.1 HG对大鼠血脂调节作用
        2.3.2 HG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2.3.3 脏器质量指数和组织病理学分析
        2.3.4 肝脏和动脉中的基因表达
        2.4 讨论
        2.4.1 As模型的建立
        2.4.2 HG调血脂的机理探讨
        2.4.3 HG对抗氧化应激的机理探讨
        2.4.4 HG对抗动脉炎症反应的机理探讨
        2.4.5 HG在AS大鼠组织病理学方面的改善作用
        2.5 结论
    论文二 小结
    论文二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血脂康对肾脏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背景
    1.2 他汀类药物与肾脏相关研究进展
    1.3 血脂康研究进展
第2章 临床实验
    2.1 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动物实验
    3.1 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四、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楂曲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D]. 李晓小. 三峡大学, 2021(01)
  • [2]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D]. 赵圆圆.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的研究[D]. 杨璐. 吉林大学, 2020(08)
  • [4]辽藁本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 张昭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D]. 栾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散结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CD40/CD40L信号通路干预的实验研究[D]. 朱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清脂通脉颗粒对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D]. 胡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1.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的ApoA-I模拟肽的设计,合成与活性测定 2.红曲和绞股蓝总甙联合治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D]. 缑三虎. 兰州大学, 2019(08)
  • [9]血脂康对肾脏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的探讨[D]. 丁梅. 吉林大学, 2018(04)
  • [10]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标签:;  ;  ;  ;  ;  

高脂血症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