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抑制肝癌生长转移的实验研究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抑制肝癌生长转移的实验研究

一、抗肿瘤血管形成剂抑制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皎皎[1](2021)在《“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入选晚期肝癌患者共12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成3组,即西医对照组42例(以下简称西医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医组),采用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上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入选后有10例患者脱落(中医组6例,3例因失访脱落,3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西医组4例,2例因异地就医不便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共116例,西医对照组(西医组)38例、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中西医组)42组、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中医组)36例。该研究通过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1439。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常规、粪常规加潜血、肝功、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对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依据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中医组、西医组、中西组每组20名患者血清,共60份,正常人群血清18份。收集的血清-80℃冻存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实验室。通过悬液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清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Factor,G-CS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8/18(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Interleukin-18,IL-1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观察体现“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药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10%VS72.22%VS52.63%)、(71.43%VS58.33%VS34.21%)(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3.86±17.55VS20.08±19.86VS15.95±16.44)(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组间比较及前后测量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组及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水平,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的主体内差异及以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显着低于西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量表积分比较:三组患者生理机能积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后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GF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明显高于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2255.17VS1097.76VS1072.39VS882.67)(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GF的过度表达。(8)IL-6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及西医组均低于正常人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38.03VS5166.45VS12842.5VS24559.34)(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的过度表达。(9)IL-18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及中医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0.345VS82.61VS78.58)(P>0.05),但均较正常人群组升高(75.16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同样可以促进IL-18的表达。(10)PDGF-BB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相对中西医组、西医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77.18VS6140.6VS5534.885)(P>0.05)。但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且更接近正常人群组(4401.67)。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抑制PDGF-BB的过度表达。(11)TNF-α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5.955VS244.93VS573.46VS1037.25)(P>0.05)。中西医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更好的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显着提高晚期肝癌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各种生化指标。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晚期肝癌患者HGF、PDGF-BB、TNF-α、IL-6的过度表达,同时升高晚期肝癌患者IL-18的表达,改善肝癌的肝再生微环境及其相关的炎症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血管新生微环境等。

买为丽旦·衣明江[2](2021)在《纳秒脉冲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免疫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肝细胞肝癌(HCC)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型纳秒脉冲消融(ns PEF)在激活抗肿瘤免疫方面的特色优势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目前PD-1抗体治疗是公认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由此,本研究探讨ns PEF消融在肝细胞肝癌免疫激活效应中的作用机制,并与PD-1抗体治疗作对比,为ns PEF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培养及传代用荧光素酶标记的Hepa1-6肝癌细胞株;通过C57BL/6J小鼠肝脏注射Hepa1-6肝癌细胞株建立肝癌移植瘤模型;将24只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分为三组:ns PEF组、PD-1抗体治疗组和对照组,对ns PEF组小鼠进行一次ns PEF消融处理,消融仪物理参数为:脉冲宽度300ns、电压20kv/cm、频率4Hz、脉冲1000次;对PD-1抗体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PD-1抗体,间隔3天,共3次给药;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血分离血清、制备肿瘤组织单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CD3+T、CD4+T、CD8+T、CD19+B、NK细胞比例;采用CBA技术检测外周血Th1(IL-2、IFN-γ、TNF-α)和Th2(IL-4、IL-5、IL-6、IL-10)类细胞因子浓度;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肿瘤局部免疫细胞比例和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的差异。(2)通过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与免疫相关的重要差异蛋白。(3)通过基于多重免疫组化的PE Vectra全光谱采集技术,同时标记肿瘤局部T、B、NK细胞和差异蛋白,通过Inform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各指标表达密度及差异蛋白与T、B、NK细胞特异性指标的共定位关系;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免疫细胞和差异蛋白表达密度在各组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CD3+T、CD4+T、B、NK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s PEF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D-1抗体治疗组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ns PEF组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D-1抗体治疗组IL-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ns PEF组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D-1抗体治疗组IL-4、IL-5、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DIA质谱分析筛选出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差异表达蛋白分别共有181和763个,其中与免疫病理改变相关者分别为21和35个;结合文献报道和本研究研究方向,ns PEF组差异蛋白LXN、GRN、TGF-β1、ELNE选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其中TGF-β1、ELNE是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共同差异蛋白。(3)LXN、GRN、TGF-β1、ELNE与T、B、NK细胞特异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共定位,其中LXN在B细胞上的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并二者有显着相关性;GRN在NK细胞上的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并二者有显着相关性;TGF-β1在T细胞上的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并二者有显着相关性,ELNE在T细胞上的表达有显着性差异,并二者有显着相关性。结论:ns PEF消融可引起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大量浸润,及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的改变,表明ns PEF消融治疗具有调节抗肿瘤免疫、增强体液免疫以及免疫杀伤功能的作用;ns PEF消融可以引起肿瘤局部多种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其中与免疫微环境介导的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主要有LXN、GRN、TGF-β1、ELNE,这些差异蛋白作为调节ns PEF消融免疫效应的重要因子,可能通过调控T、B、NK细胞激活抗肿瘤免疫;TGF-β1、ELNE是ns PEF组和PD-1抗体治疗组共同的差异表达蛋白,提示二者可能是肝癌免疫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

崔玮[3](2020)在《藏药甘青虎耳草黄酮的提取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青虎耳草(Saxifraga tangutica Engl.)为常用藏药,生于青海、甘肃、西藏及四川等地海拔2900-4900m的针叶林灌丛中,味苦性凉,清泻肝胆,疗伤、治急性中耳炎、风热咳嗽。药理研究表明,甘青虎耳草具有抑菌、抗病毒、消炎和抗肿瘤作用。甘青虎耳草中富含黄酮、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本研究进行了:1.甘青虎耳草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纯化。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得到甘青虎耳草粗黄酮,再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物中黄酮纯度为48.5%,然后将萃取物经NKA-Ⅱ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的黄酮纯度达到82.07%。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乙醇80%,料液比1:25 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5min,提取次数4次。提取量可达81.73mg/g。2.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抗肿瘤作用研究。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与小鼠H22肝癌细胞共孵育,可诱导细胞凋亡,核酸电泳呈凋亡特征性梯状带;经流式细胞分析,凋亡率达31%。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与浓度和作用时间正相关(P<0.05)。小鼠肝脏注射H22细胞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灌胃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对小鼠原位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3.0%、46.7%、64.3%;生存时间分别延长13.11%、33.01%、46.12%;肿瘤标志酶AFU、ALP、GGT水平显着下降(P<0.05),肝功能指标ALT、AST显着降低P<0.05)、ALB及A/G比值则显着升高(P<0.05);肝组织MDA含量显着下降(P<0.05)、SOD和GSH-Px活性显着升高(P<0.05);T淋巴细胞的增值能力显着升高(P<0.05)。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为半数致死量(LD50)>10000mg/kg,显示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为实际无毒。结论: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具有抗肝癌作用。

张骏[4](2020)在《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细胞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排在世界第五位,是世界第三高死亡率的肿瘤。目前有多种HCC治疗方案,但是全球HCC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5%,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切除术、化学疗法通常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和研究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药物或药物传递系统来改善以上的弊端,从而到达预防和治疗HCC的目的。国内外研究报道狼毒、京大戟、蒲公英等中药对多种肿瘤模型具有显着抑制作用,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中的单体成分(雷公藤红素、斑蝥素)对肿瘤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羽扇豆醇是狼毒、京大戟、蒲公英等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证实羽扇豆醇在多种肿瘤细胞系和癌症模型中发挥了显着的抗肿瘤作用。但是,由于羽扇豆醇存在不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开发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药物载体改善其作用性质以及它的靶向性。本课题首先构建一个具有肝靶向性长循环能力的羽扇豆醇脂质体,然后作用于HepG2细胞研究该制剂的靶向性以及肿瘤相关的蛋白信号通路,最后利用SB(睡美人转座子)介导的高压尾静脉注射转染AKT/c-Met诱导的小鼠HCC模型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验证最佳剂量下的羽扇豆醇肝靶向长循环脂质体的抗肿瘤能力、靶向能力及其分子机制。本课题为羽扇豆醇给药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同时为基因转染建立的小鼠原位肝细胞癌模型应用于靶向给药体内药效学评价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采用HPLC建立羽扇豆醇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超滤离心法、过膜法以及鱼精蛋白沉淀法进行筛选适合羽扇扇豆醇脂质体包封率测定的方法;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适合脂溶性药物的脂质体制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筛选影响羽扇豆醇普通脂质体的因素,为后续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提供参考。2.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主要影响因素对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制备工艺的影响,优选最佳制备工艺;考察不同的冻干保护剂对羽扇豆醇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优选最佳冻干保护剂;采用TEM、SEM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粒径、PDI、ZETA电位;采用透析的方法考察游离羽扇豆醇、羽扇豆醇脂质体、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并对体外释放进行模拟方程拟合;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考察游离羽扇豆醇、羽扇豆醇脂质体、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稀释稳定性、长期稳定性以及血浆稳定性。3.体外靶向性研究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羽扇豆醇制剂对HepG2细胞摄取效果来进行定性研究;采用HPLC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羽扇豆醇制剂在HepG2细胞中的摄取量来进行定量研究;体内靶向性研究,采用活体成像仪进行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制剂在FVB小鼠体内各脏器的分布情况。4.采用HPLC对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的羽扇豆醇制剂在SD大鼠中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DAS3.0软件以非房室模型进行统计矩拟合分析。5.体外药效学评价中,采用CCK8法测定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HepG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HepG2细胞AKT/mTOR和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6.采用高压尾静脉转染技术,在FVB/N小鼠肝脏内同时过表达AKT(带有HA-Tag)和c-Met(带有V5-Tag)进行肝细胞癌模型造模,研究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AKT/c-Met诱导的小鼠肝脏外观、肝脏重量、病理学组织的影响;采用qPCR检测相同剂量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AKT/c-Met诱导的HCC小鼠肝癌标志物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同剂量的不同剂型羽扇豆醇制剂对AKT/c-Met诱导的小鼠AKT/mTOR和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1.建立了羽扇豆醇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羽扇豆醇在氯仿中的溶解度最高,在水中不溶;最终确定过膜法为羽扇豆醇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薄膜分散法为羽扇豆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影响羽扇豆醇脂质体制备工艺最大的因素是药脂比、磷胆比、PEG2000-DSPE。2.通过正交试验工艺考察,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最终确定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为磷胆比7:1,药脂比1:10,Gal-PEG-DSPE在处方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选择蔗糖为冻干保护剂时所有比例粒径和包封率均在合格范围内,且在15%的质量百分比的时候包封率最高,最终确定加入处方质量比15%的蔗糖为冻干保护剂;释放度考察中游离羽扇豆醇(Free Lupeol)在10h内释放了接近70%,而羽扇豆醇脂质体(Lupeol-L)、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Gal-Lupeol-L)在10 h内只释放了大约40%,动力学拟合后发现Free Lupeol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Lupeol-L、Gal-Lupeol-L的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稀释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羽扇豆醇脂质体在稀释20倍的条件下比较稳定,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羽扇豆醇冻干脂质体在4℃冰箱存放6个月是稳定的,溶血性考察结果表明Free Lupeol有轻微溶血,而Lupeol-L、Gal-Lupeol-L不溶血。3.体外靶向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靶向组的摄取强度要高于游离药物组和非靶向药物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Gal-Lupeol-L是游离Lupeol摄取量的1.65倍,是Lupeol-L摄取量的1.17倍(P<0.05);体内靶向性研究结果表明Gal-NR-L组在小鼠肝脏部位的荧光一直持续到24h,而游离NR和NR-L组的小鼠在肝脏部位的荧光5 h时基本消失。4.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羽扇豆醇靶向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约为游离药物组的3倍;羽扇豆醇靶向组的平均滞留时间MRT和血浆半衰期T1/2分别约为游离药物组的2.36倍和3.21倍。5.Free Lupeol、Lupeol-L、Gal-Lupeol-L作用于HepG2细胞24 h、48 h的IC50值分别为163μM、126μM、87μM,122μM、82μM、61μM;Free Lupeol、Lupeol-L、Gal-Lupeol-L的凋亡率分别为4.3%、8.73%、18.51%,Gal-Lupeol-L可以阻滞HepG2细胞于G2/M期;与Free Lupeol组相比,Gal-Lupeol-L组处理后的HepG2细胞AKT/mTOR相关蛋白(p-AKT308、p-AKT473、p-RPS6、FASN)、Ras/MAPK通路下游的主要效应分子p-ERK1/2表达以及肿瘤增殖标志物PCNA表达也都显着降低。6.成功制备了高压尾静脉转染AKT、c-Met质粒共表达的肝细胞癌模型,Gal-Lupeol-L给药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和肝脏重量较游离组明显减轻(P<0.05);Gal-Lupeol-L组相较Free Lupeol组的小鼠肝脏肝小叶结构更为清晰,空泡减轻的更为明显,胞浆更加丰富;与Free Lupeol和Lupeol-L组相比,Gal-Lupeol-L给药后的小鼠肝脏AFP、GPC3、Epcam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的更为明显(P<0.01);与Free Lupeol处理组相比,Gal-Lupeol-L组处理后的AKT/c-MET诱导的HCC小鼠的AKT/mTOR相关蛋白(p-AKT308、p-AKT473、p-RPS6、FASN)、Ras/MAPK通路下游的主要效应分子p-ERK1/2表达以及肿瘤增殖标志物PCNA表达降低的更为明显。结论:成功的制备了包封率高、粒径小于200 nm的肝靶向羽扇豆醇脂质体;相较于游离羽扇豆醇和非靶向羽扇豆醇脂质体,它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在药动学方面,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和血浆半衰期T1/2都要优于游离羽扇豆醇;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在体外对HepG2细胞显示出比较好的细胞毒性、凋亡效率,对AKT/c-Me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的效果更好;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的HCC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且相关通路抑制作用相较于游离羽扇豆醇和非靶向羽扇豆醇脂质体更好。

王雪雁[5](2019)在《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潜力与优势分析及基于P53-GADD45α通路研究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传统民族医药共同发展的世纪。寻找民族医药中能够增强人体免疫、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抗肿瘤转移的药物和方剂,是21世纪肿瘤防治方面新的战略目标。目前,在肿瘤疾病防治研究领域,大量的文献研究、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向我们证明,民族医药正在起着积极作用。但既往的研究多针对某一个民族的防治肿瘤医药进行纵向阐述,尚未有文章从整体上论述我国民族医药防治肿瘤的潜力与优势。本课题组在文献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我国民族医药的抗癌理论、临床应用、药理研究等,目的是找到存在的共通点,为民族医学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点:前言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介绍四大民族医学及壮族、土家族医学对于肿瘤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初步阐述民族医学防治肿瘤理论认识;第二章主要通过未病先防-扶正御邪、既病防变-预防恶化及瘥后防复-减毒增效三个部分,阐述了民族医药预防肿瘤的潜力与优势;第三章从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两个部分,分析民族医药治疗肿瘤的潜力与优势;小结部分总结了我国民族医药防治肿瘤的潜力与优势,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目的:建立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大鼠模型,提取含药血清,再通过细胞实验,对比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含药血清及常规西药含药血清对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最后通过CCK8、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等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以P53-GADD45α轴及其相关因子ATM、CDC2、Cyclin B1、CDK1为切入点,探讨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使之成为预防和治疗肝癌的一个重要药物,同时也佐证了民族医药在肿瘤防治领域确有潜力与优势。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5-FU阳性对照组(5-FU)、蜚蠊含药血清高剂量组(Fei Lian High,FLH)、蜚蠊含药血清中剂量组(Fei Lian Medium,FLM)、蜚蠊含药血清低剂量组(Fei Lian Low,FLL),每组10只。Normal组予以生理盐水10ml/kg灌胃;5-FU组予以0.005g/ml纯水稀释后的5-FU注射液10ml/kg腹腔注射;FLH、FLM、FLL组分别予以0.5g/ml、0.25g/ml、0.125g/ml的蜚蠊提取物溶液10ml/kg灌胃。2次/d,连续5天,建立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大鼠模型。最后一次给药后1h,通过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麻醉,腹主动脉取血7-8ml/只,静置1h后,3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56℃水浴30min灭活补体,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分装,获得含药血清,冰箱-20℃保存,需要时解冻,采用细胞培养液配制比例制成所需浓度的各组含药血清培养肝癌BEL-7402细胞。实验动物尸体、废弃物按伦理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理学观察:1、CCK8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情况;2、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3、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情况;4、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细胞中P53、GADD45α、CyclinB1蛋白表达情况;5、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中ATM、P53、GADD45α、CyclinB1 及 CDK1 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CCK8检测肝癌细胞增殖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5-FU组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为明显(P<0.01),FLH组作用效果次之(P<0.01)。FLM组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72h时较为显着(P<0.01)。2、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5-FU组和FLH组G2/M、G1/G0期细胞比重增多(P<0.01),S期细胞比重减少(P<0.01)。3、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5-FU组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作用最为明显(P<0.01),FLH、FLM、FLL组均表现为促进肝癌细胞凋亡(P<0.01),其中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4、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P53及Cyclin B1在Normal组呈强阳性表达,5-FU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FLH 组次之(P<0.05);GADD45α 在 Normal 组低表达,5-FU 组高表达(P<0.01),FLH组次之(P<0.05)。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ormal组相比,5-FU、FLH、FLM组肝癌细胞中ATM、P53、CyclinB1及CDK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FLL组P53、CyclinB1及CDK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ormal组相比,5-FU、FLH、FLM组肝癌细胞中GADD45α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FLL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1、土家药蜚蠊提取物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介导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实现的。2、土家药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可以下调肝癌BEL-7402细胞中ATM、P53、CyclinB1及CDK1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GADD45α蛋白的表达水平,说明蜚蠊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P53-GADD45α通路及其相关信号因子,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程伟[6](2019)在《基于HIF1α/VEGF信号通路研究天冬多糖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或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肝癌患者生存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HIF1α在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中的功能。其后体外实验研究天冬多糖常氧和缺氧下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天冬多糖体外常氧和缺氧下对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最后体内实验验证天冬多糖对裸鼠皮下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Oncomine和GSE14520数据库分析人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或正常人肝组织中HIF1αmRNA表达差异。并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免疫组化和12对人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印迹进一步验证。通过GSE14520数据库分析HIF1αmRNA不同表达对肝癌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构建HIF1α过表达和RNA干扰慢病毒肝癌细胞稳转株研究HIF1α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的影响。用天冬多糖在体外常氧和缺氧下干预人肝癌细胞,观察天冬多糖在体外常氧和缺氧下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的影响。通过ELISA、Q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明确天冬多糖在体外常氧和缺氧下对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HIF1α和VEGF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构建裸鼠皮下SK-Hep1移植瘤模型,观察天冬多糖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后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明确天冬多糖对移植瘤HIF1α和VEGF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1.人肝癌组织中HIF1αmRNA较正常人肝组织或癌旁组织表达明显上调,其结果被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实验进一步验证。HIF1αmRNA高表达肝癌患者总生存期较短(P=0.048),但无复发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66)。HIF1αmRNA高表达肝癌患者更易于出现在TNM分期III期和BCLC分期C期肝癌患者中。成功构建HIF1α过表达和RNA干扰的慢病毒肝癌细胞稳转株,进一步验证了HIF1α可以促进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2.天冬多糖在体外常氧和缺氧下可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ELISA、Q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天冬多糖在体外常氧和缺氧下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HIF1α和VEGF的表达。免疫印迹结果进一步表明天冬多糖在体外常氧和缺氧下可抑制p-AKT、p-m TOR和p-ERK蛋白的表达,但对AKT、m TOR和ERK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3.天冬多糖在体内可以明显地抑制裸鼠皮下SK-Hep1移植瘤生长。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天冬多糖可抑制移植瘤HIF1α,VEGF和CD34蛋白表达。免疫印迹结果进一步表明天冬多糖可以抑制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HIF1α,VEGF,p-AKT和p-ERK蛋白的表达,但对AKT和ERK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1.HIF1αmRNA在肝癌组织高表达,HIF1αmRNA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较差。HIF1α可明显地促进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2.天冬多糖在体外常氧下和缺氧下可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天冬多糖体在外常氧和缺氧下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HIF1α和VEGF表达。信号通路研究表明天冬多糖在体外常氧下和缺氧下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K-Hep1和Hep-3B)p-m TOR、p-AKT和p-ERK蛋白的表达,但对m TOR、AKT和ERK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3.天冬多糖在体内可抑制裸鼠皮下SK-Hep1移植瘤的生长。机制研究表明天冬多糖在体内可以抑制移植瘤HIF1α,VEGF,CD34,p-AKT和p-ERK蛋白的表达,但对AKT和ERK蛋白表达影响不明显。

杨子桧[7](2019)在《CCL2/CCR2分子轴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是SACC的一个显着生物学特征。由于SACC易侵犯神经并沿神经浸润及远处转移,使手术范围难以掌握,加上SACC对化疗不敏感,导致SACC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预后较差。研究表明,在神经以及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分泌C-C模体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CCL2又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可通过激活其受体:C-C模体趋化因子受体2(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2,CCR2),由CCL2/CCR2分子轴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等过程。CCL2还可通过CCL2/CCR2分子轴募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促进肿瘤的进展。然而,CCL2/CCR2分子轴以及TAMs在SACC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明了,有待深入研究。本实验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CCL2/CCR2分子轴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探究CCL2、CCR2、CD68以及CD163在SACC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或者分布,并分析其与SACC嗜神经侵袭间的关系。方法:取71例SACC病理标本及50例正常涎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并分析CCL2、CCR2、CD68以及CD163的表达;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TAMs在SACC中的分布;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CL2、CCR2、CD68以及CD163的表达与SACC嗜神经侵袭、TNM分期、患者生存等的相关性。结果:CCL2、CCR2、CD68以及CD163在SACC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涎腺组织;在SACC组织中,CCL2、CCR2的表达与CD68、CD163的表达水平显着相关;透射电镜下可见SACC组织中TAMs的浸润;CCL2、CCR2、CD68以及CD163的高表达与SACC的嗜神经侵袭、TNM分期以及患者不良预后显着相关。结论:CCL2、CCR2在SAC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TAMs的募集密切相关;CCL2/CCR2分子轴及TAMs可能在SACC的嗜神经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CCL2/CCR2分子轴介导肿瘤-神经相互作用促进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究CCL2、CCR2在肿瘤细胞-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共培养体系中的表达,利用药物拮抗剂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探究CCL2/CCR2分子轴是否介导肿瘤-神经相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新生BALB/c小鼠DRG及SACC细胞系SACC-83与SACC-LM,构建肿瘤细胞-DRG共培养体系;采用ELISA、荧光实时定量PCR(q 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共培养体系条件培养基与肿瘤细胞CCL2或CCR2的表达;采用CCR2 sh RNA慢病毒转染系统构建稳定下调CCR2的SACC-83细胞株;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CCK8、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探究不同浓度CCL2条件下,SACC-83细胞与DRG共培养,或者CCR2沉默条件下,SACC-83细胞p-ERK1/2、ERK1/2、MMP-2与MMP-9的表达以及增殖、迁徙、侵袭能力的变化;取新生BALB/c小鼠DRG及SACC-83细胞系构建体外SACC细胞嗜神经侵袭模型。采用药物拮抗剂或者慢病毒转染RNAi技术探究阻断CCL2/CCR2分子轴对SACC细胞嗜神经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DRG高表达CCL2,激活SACC-83细胞或者SACC-LM细胞CCR2的表达;CCL2/CCR2分子轴可激活SACC-83细胞ERK1/2信号通路,并调控MMP-2、MMP-9的表达,促进SACC-83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通过药物拮抗剂或者慢病毒转染RNAi技术阻断CCL2/CCR2分子轴均可显着抑制SACC-83细胞的嗜神经侵袭。结论:神经可能通过分泌CCL2,由CCL2/CCR2分子轴激活肿瘤细胞ERK1/2信号通路,及MMP-2、MMP-9的表达,促进SACC的嗜神经侵袭。3.CCL2/CCR2分子轴募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目的:探究CCL2/CCR2分子轴是否参与调控SACC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间的相互作用及可能机制,明确TAMs对SAC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使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100 n M,24 h)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并构建SACC-83细胞与巨噬细胞的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以探究SACC细胞与TAMs的相互作用;采用ELISA、q 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分析共培养体系条件培养基CCL2的表达,以及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CCL2或CCR2的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RNAi技术构建稳定下调CCL2的SACC-83细胞株;采用q RT-PCR以及Western Blot实验探究SACC-83细胞CCL2沉默条件下,共培养的巨噬细胞CCR2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分析SACC-83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巨噬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CCR2特异性阻滞剂RS504393(50 ng/m L)抑制巨噬细胞CCR2的表达,分析阻断CCL2/CCR2分子轴后SACC-83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巨噬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SACC-83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巨噬细胞48 h,得到TAM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Ms表面标志物CD163与CD206的表达变化,采用q 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分析TAMs的TNF-α、IL-1β、Arg1、IL-10以及GDNF分子的表达变化;使用RS504393(50 ng/m L)抑制TAMs的CCR2表达,分析阻断CCL2/CCR2分子轴后TAMs的CD163、CD206、TNF-α、IL-1β、Arg1、IL-10以及GDNF的表达变化;使用TAMs条件培养基诱导SACC-83细胞,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ACC-83细胞p-RET及RET的表达变化;在TAMs条件培养基中加入GDNF中和抗体(GDNF neutralizing antibody,GDNF Nab,2μg/m L)去除GDNF,或者对巨噬细胞应用RS504393(50 ng/m L),然后诱导SACC-83细胞,48 h后检测SACC-83细胞p-RET及RET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划痕以及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析TAMs条件培养基对SACC-83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对SACC-83细胞应用RET抑制剂pyrazolo-pyrimidine-1(PYP1,5μM),或者对巨噬细胞应用RS504393(50 ng/m L),探究阻断GDNF受体RET,或者阻断CCL2/CCR2分子轴后,TAMs条件培养基对SACC-83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ACC-83细胞来源CCL2可激活TAMs的CCR2的表达;SACC-83细胞通过CCL2/CCR2分子轴促进TAMs的CD163、CD206、Arg-1、IL-10以及GDNF的表达,然而抑制TNF-α以及IL-1β的表达;TAMs通过GDNF/RET通路促进SACC-83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结论:SACC细胞可能通过CCL2/CCR2分子轴募集TAMs,促进SACC细胞的侵袭。其机制可能是:SACC细胞通过CCL2/CCR2分子轴诱导TAMs的“M2表型转化”,并促进TAMs的GDNF的表达;同时,TAMs通过GDNF/RET通路促进SA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4.CCR2阻滞剂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探究通过对荷瘤裸鼠应用CCR2阻断剂以阻断CCL2/CCR2分子轴,能否抑制SACC的嗜神经侵袭。方法:在靠近裸鼠坐骨神经处接种SACC-83细胞以建立SACC嗜裸鼠坐骨神经侵袭模型;肿瘤细胞接种后1周,裸鼠经口用药RS504393(30 mg/kg),3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4周,肿瘤细胞接种满5周后处死动物。分析用药后肿瘤体积、坐骨神经功能障碍及神经肿胀程度。结果:裸鼠应用CCR2阻断剂后可显着抑制肿瘤的体积、坐骨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神经肿胀程度。结论:应用CCR2阻断剂可抑制SACC嗜神经侵袭,可能为治疗SACC的嗜神经侵袭提供新的策略。

姜袁越[8](2019)在《Ca2+信号和p38 MAPK磷酸化信号通路在3,3’-二吲哚甲烷抗人肝癌细胞效应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3,3’-二吲哚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吲哚-3-甲醇(I3C)在胃内酸性环境下的水解产物,具有抗肝癌的效应,但其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SMMC-7721和HepG2肝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探索DIM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为DIM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CCK-8法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水平,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CNA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总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和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的表达水平。2.以Fluo-3/AM为探针,观察肝癌细胞内胞浆游离钙(cytolic free calcium,[Ca2+]i),检测Ca2+相关蛋白CaMK、calpain、CaSR的表达水平及CaMK的mRNA水平。3.采用钙离子供体(A23187),内质网钙泵抑制剂(TG、BHQ)增加[Ca2+]i水平,采用胞质钙螯合剂(BAPTA/AM)络合细胞内游离钙离子,PLC-IP3R通路抑制剂(2-APB、U73122)抑制内质网钙库的钙释放来降低[Ca2+]i水平,探索调控钙离子水平在DIM抗肝癌效应中的作用。运用EGTA螯合胞外游离钙,探索钙内流对DIM诱导效应的影响。4.运用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mibefradil)预处理肝癌细胞0.5h,观察其对DIM的抗肝癌细胞效应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DIM显着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力,有统计学意义(P<0.05)。DIM抑制肝癌细胞集落形成(P<0.05)及PCNA蛋白水平(P<0.05)。此外,DIM处理组中的细胞核固缩,形状不规则,DIM增加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的水平(P<0.05)。2.DIM增强p-p38 MAPK而总p38 MAPK水平保持不变,与单独DIM处理相比,p-p38抑制剂预处理细胞能够减弱DIM诱导的细胞生长抑制,恢复PCNA的蛋白水平(P<0.05)。p-p38抑制剂预处理还逆转由DIM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3.荧光观察DIM处理组[Ca2+]i升高,CaMK和calpain的表达升高(P<0.05),CaSR的水平被抑制(P<0.05),CaMK蛋白的mRNA水平并未改变。A23187、TG和BHQ可增加[Ca2+]i水平,亦增强了DIM抗肝癌效应(P<0.05)。BAPTA/AM、2-APB和U73122降低[Ca2+]i水平,缓解了DIM诱导的凋亡效应(P<0.05)。BAPTA/AM能够明显减轻DIM的抗肝癌效应,且与p-p38 MAPK活化和细胞凋亡减少有关,但对DIM的增殖抑制却未见改变。使用EGTA降低细胞外[Ca2+]i水平,DIM抗肝癌作用都能够被缓解(P<0.05)。钙离子内流与钙离子从细胞内钙库中释放都与DIM引起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升高有关。4.与60μM DIM处理组相比,荧光探针显示米贝地尔预处理可升高[Ca2+]i,并增强DIM抗肝癌效应(P<0.05)。结论:DIM对肝癌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效应,呈现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且抗肝癌效应与[Ca2+]i升高及p38 MAPK的磷酸化激活有关,特别是Ca2+离子供体可增强DIM的抗肝癌作用,提示DIM与Ca2+离子供体的联合治疗可成为肝细胞癌治疗的新方法。

陈德高[9](2019)在《氯喹抗肿瘤新机制探究:调动巨噬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文中指出目的: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颁发给了将抑制免疫负向调控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让肿瘤免疫治疗成为时代的新宠。当前肿瘤免疫疗法主要有针对免疫检查点的PD-1或者CTLA-4抗体、CAR-T细胞等,这些均是以激活T细胞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为基础。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固有免疫细胞,它们能第一时间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对这些固有免疫细胞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肿瘤免疫抑制,开发新型免疫治疗方式。这其中以巨噬细胞为代表,极其众多的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不但不发挥其原始的吞噬肿瘤细胞、提呈肿瘤抗原以及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反而被肿瘤细胞教育成为了所谓的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促进肿瘤生长、转移以及免疫逃逸。因此,靶向M2型TAMs,使其成为抗肿瘤的M1型巨噬细胞,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T细胞等的抗肿瘤免疫,将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分别运用LPS/IFN-γ极化诱导M1型巨噬细胞、IL-4极化诱导M2型巨噬细胞,分析两类巨噬细胞溶酶体pH值、数量等的差异;选取溶酶体特异性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靶向M2型巨噬细胞溶酶体,从而改变巨噬细胞表型;运用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和CRISPR/Cas9技术解析CQ诱导巨噬细胞表型变化的机制;同时利用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CQ对巨噬细胞代谢模式的影响,运用CHIP-QPCR技术探究代谢模式改变的机理;运用小鼠皮下黑色素瘤和肝癌腹水模型验证CQ的抗肿瘤作用,通过巨噬细胞体内清除实验探索CQ抗肿瘤作用与巨噬细胞的关系;进一步在OVA-B16与OT-I CD8 T细胞模型中研究CQ与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杀伤肿瘤的关系;最后分析CQ治疗肿瘤后的肿瘤免疫微环境,联合清除Treg或者MDSCs进一步增强抗肿瘤免疫。结果:(1)CQ介导T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反应。首先,我们在野生型小鼠皮下黑色素瘤和肝癌腹水模型中证实了 CQ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但是在T细胞缺陷的裸鼠或者CD3中和抗体清除的野生型小鼠上建立的黑色素瘤和肝癌动物模型中,CQ失去了抗肿瘤效应,这说明CQ发挥抗肿瘤反应需要T细胞参与。(2)CQ介导巨噬细胞依赖的T细胞抗肿瘤反应。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CQ可能不能直接促进T细胞增殖、活化等,亦可能不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活化;但是CQ在巨噬细胞清除的黑色素瘤和肝癌动物模型中也失去了抗肿瘤效应,这说明CQ所引起的T细胞抗肿瘤免疫依赖巨噬细胞。另外,CQ可以诱导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分泌更多的IFN-γ,同时增强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3)CQ诱导M2型TAMs表型向Ml型转变。既然CQ抗肿瘤效应依赖巨噬细胞,我们体外实验也证实了 CQ能够逆转M2型巨噬细胞表型向M1型转变,更重要的是,CQ也能逆转体内的TAMs,同时CQ再教育的M2-TAMs细胞还能促进T细胞增殖。除此之外,CQ还能再教育人单核细胞来源的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变。(4)CQ活化p38和NF-κB信号诱导M1型巨噬细胞。通过对巨噬细胞活化经典信号MAPK的检测,结合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发现CQ利用p38/NF-κB信号诱导M1型巨噬细胞表型。(5)溶酶体释放的钙离子触发p38/NF-κB信号。更进一步的,对CQ特异性靶点溶酶体的研究发现,CQ能够升高M2型巨噬细胞溶酶体的pH值,触发钙离子通过Mcoln1通道释放至细胞浆,以此激活了 P38/NF-κB信号通路。(6)溶酶体释放的钙离子活化TFEB重塑巨噬细胞代谢模式。经过代谢模式检测发现,CQ处理的M2型巨噬细胞代谢方式向以糖酵解为主的M1型转变,这种变化是由于胞浆钙离子促进TFEB进入细胞核,TFEB转录因子启动糖酵解代谢通路关键酶而引起的。(7)CQ逆转TAMs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CQ引起巨噬细胞依赖的抗肿瘤效果诱发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另外两大类免疫抑制细胞MDSCs和Treg降低,同时CQ联合低剂量环磷酰胺或者CD25中和抗体彻底清除Treg进一步放大抗肿瘤效果,联合Gr-1中和抗体清除MDSCs亦能扩大CQ的抗肿瘤效应。结论:我们发现,CQ作为一个“老药”,可以特异性作用于M2型TAMs的溶酶体,升高溶酶体pH值,诱导溶酶体腔内的钙离子释放到细胞浆,一方面触发p38/NF-κB信号通路,使得M2-TAMs表型向M1型转换,另一方面活化TFEB,调控M2-TAMs的代谢模式向M1型的糖酵解方式转变。此时,CQ逆转的M2型TAMs不仅具有M1表型,同时还有糖酵解提供能量用以持续维持其抗肿瘤功能。这样的巨噬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促进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增强肿瘤特异性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同时还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解除免疫抑制,进一步放大抗肿瘤免疫效果。

林举择[10](2018)在《肝癌休眠中健脾化瘀方干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究原发性肝癌从脾虚血瘀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相关理论基础,并抓住肝癌脾虚血瘀的基本核心病机,论证了临证上以健脾化瘀法为主要治法并组成中药复方防治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理论依据。(2)在健脾化瘀方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动物体内试验,掌握肝癌术后休眠/复发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动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体内外双水平实验进一步探讨了Jagged1/Notch信号通路介导的血管生成在肝癌休眠中的作用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为健脾化瘀方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临床应用的理论基础,也为中药复方今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从古今论述肝癌的中医典籍和文献资料入手,分别探究了肝癌从脾虚证和血瘀证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依照前期动物建模方法,于裸鼠腋下注射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成瘤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成瘤后予手术切除,建立肝癌休眠动物模型,采用截尾创伤打破术后肝癌休眠后,观察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24.96 g/kg、12.48 g/kg、6.24 g/kg)组4组裸鼠肝癌复发后肿瘤生长情况;分别在给药后的第1、4、8、15天,剥离瘤体,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情况,采用q PCR、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检测HIF-l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情况;采集裸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和活性循环内皮细胞的含量(v CECs)。第三部分:体外细胞实验:制备SPF级裸鼠的健脾化瘀方加药血清,HPLC鉴定健脾化瘀方中药与加药血清中药指纹图谱。配制体外细胞完全培养基,根据添加物不同分为正常血清对照组、DAPT抑制剂对照组和加药血清组三组培养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先采用CCK8法分别在0、24、48、72 h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在倒置显微镜下拍照对比观察血管形成实验;之后进一步运用q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Co-IP实验检测Jagged1和Notch1的结合情况。体内动物实验:依照前期动物建模方法,于裸鼠腋下注射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成瘤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成瘤后予手术切除,建立肝癌休眠动物模型,采用截尾创伤打破术后肝癌休眠后,观察肝癌复发模型组、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24.96 g/kg、12.48 g/kg、6.24 g/kg)组4组裸鼠肝癌复发后肿瘤生长情况;打破肝癌术后裸鼠的肿瘤休眠状态,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剥离瘤体,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病理情况;四组瘤体切片,CD43标记后在倒置显微镜下(×200)进行拍照对比观察;采用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通过Co-IP实验检测各组瘤体中Jagged1和Notch1的结合情况。结果:第一部分:肝癌的基本核心病机是脾虚血瘀,于此确立的健脾化瘀法是肝癌的关键治法。第二部分:在相同时间点上,肝癌复发模型组的HIF-l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和CECs和v CECs的比例都要显着高于健脾化瘀方组。与此相应指标对比的是,四组中高剂量健脾化瘀方组表达最低(P<0.01),且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和数量值呈现一定的递减趋势。第三部分:体外细胞实验:在24、48、72 h时点上正常血清对照组的细胞比加药血清组的增殖快,差异显着(P<0.01);加药血清组的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水平较正常血清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均较正常血清对照组的新生血管面积更小,血管管道更稀疏;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中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明显比正常血清对照组减弱(P<0.01);加药血清组和抑制剂对照组中细胞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水平相比正常血清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体内动物实验:(1)实验中通过HE染色观察四组肿瘤病理情况,镜下(x200)发现肝癌模型组所示核染色呈异形的肿瘤细胞密度最高,排列最紊乱;而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镜下所示核染色呈异形的肿瘤细胞密度最低,排列最接近正常。四图中所呈现的肿瘤细胞密度的高低排列顺序依次为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低剂量组>健脾化瘀方中剂量组>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从动物体内试验的肿瘤病理切片观察情况来看,体内试验的病理结果与体外细胞培养的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基本一致。(2)进一步比较四组裸鼠瘤体内肿瘤的血管形成能力。从实验免疫组化检测(CD43标记)四组瘤体内的肿瘤微血管形成的情况来看,肝癌模型组瘤体的新生血管面积较大,新生血管管道较稠密。而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的瘤体内形成的新生血管面积更小,新生血管更少,血管密度更稀疏。四组所呈现肿瘤微血管的大小和密度的高低排列顺序依次为肝癌模型组>健脾化瘀方低剂量组>健脾化瘀方中剂量组>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动物体内试验的肿瘤血管形成能力观察结果与体外培养肝癌细胞血管形成实验结果相类似。(3)通过q PCR法检测了四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水平,四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Notch1及VEGF表达水平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均较肝癌模型组明显下降,其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Notch1、VEGF表达水平下降最显着。(4)再次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和肝癌模型组四组瘤体细胞中Jagged1、Notch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肝癌模型组和健脾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均依次减弱,四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数值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表达Jagged1、Notch1、VEGF的蛋白电泳灰度值下降最明显,表达水平最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亦观察到了相类似的结果。(5)从Co-IP实验检测四组瘤体中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情况来看,肝癌模型组和健脾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能力依次减弱,四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健脾化瘀方高剂量组瘤体细胞的Jagged1与Notch1的结合能力最弱。这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也观察到了相类似的结果。结论:(1)紧抓住肝癌的基本核心病机,以健脾化瘀法立治法组方,临床上有望在防治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2)成功建立人源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肝癌动物模型和肝癌术后肿瘤休眠/复发动物模型;(3)健脾化瘀方对肝癌术后肿瘤细胞的休眠状态和休眠时间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4)健脾化瘀方促进肿瘤休眠和防治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与抑制了肿瘤血管新生有密切关系,且这种作用亦呈现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5)健脾化瘀方抗肿瘤血管新生的部分机制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降低了肿瘤微血管密度,抑制了肿瘤细胞HIF-lα、VEGF、MMP-9、TIMP-1、EMMPRIN的表达以及降低了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和活性循环内皮细胞的含量(v CECs)有密切关联。(6)健脾化瘀方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这些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肿瘤细胞中配体Jagged1的表达及其与Notch信号通路的结合,降低了肝癌细胞VEGF的活性并下调了其表达,从而抑制了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最终发挥其防治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

二、抗肿瘤血管形成剂抑制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肿瘤血管形成剂抑制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退出标准
        2.5 中止标准
        2.6 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察指标和疗效性观察指标
        2.7 疗效判断
    3 治疗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5.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5.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
        5.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5.5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5.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5.7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讨论
        1 “补肾生髓成肝”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
        2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及“补肾生髓成肝”的改善作用
        3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4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机制研究
    1 研究样本及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操作流程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正态性检验结果
        3.2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在各组人群中表达的差异性
        3.3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补肾生髓成肝”疗法相关研究进展
        2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一 肝癌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影响肝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SF-36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纳秒脉冲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免疫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纳秒脉冲消融小鼠肝癌免疫学效应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与仪器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纳秒脉冲消融小鼠肝癌免疫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与仪器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差异蛋白LXN、GRN、TGF-β1、ELNE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与仪器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纳秒脉冲消融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3)藏药甘青虎耳草黄酮的提取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虎耳草属药用植物研究现状
        1.1.1 虎耳草属药材中活性物质的分离及成分分析
        1.1.2 虎耳草属常用藏药的临床应用
        1.3.2.1 治疗中耳炎
        1.1.2.2 治疗牙患
        1.1.2.3 治疗慢性气管炎
        1.1.2.4 治疗前列腺增生
        1.1.2.5 治疗荨麻疹
        1.1.3 虎耳草属常用藏药的药理作用
        1.1.3.1 抗炎症作用
        1.1.3.2 抑菌作用
        1.1.3.3 治疗增生类疾病
        1.1.3.4 保肝护肝功能
        1.1.3.5 抗肿瘤作用
        1.1.4 虎耳草属常用藏药研究展望
    1.2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1.2.1 中药治疗肿瘤的机理
        1.2.1.1 对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毒理作用
        1.2.1.2 对恶性肿瘤细胞程序调亡的作用
        1.2.1.3 对肿瘤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1.2.1.4 对恶性肿瘤细胞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调控
        1.2.1.5 对恶性肿瘤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
        1.2.1.6 对恶性肿瘤的抑制和抗转移作用
        1.2.1.7 对恶性肿瘤的反突变作用
        1.2.1.8 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1.2.1.9 对肿瘤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
        1.2.2 中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研究
        1.2.2.1 活血化瘀药物的实验研究
        1.2.2.2 扶正固本药物的实验研究
        1.2.2.3 清热解毒药物的实验研究
        1.2.2.4 单复方和验方的实验研究
        1.2.2.5 中药预防肝癌的实验研究
        1.2.3 中西医结合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1.2.3.1 外科手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
        1.2.3.2 化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1.2.3.3 放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1.2.3.4 中药介入疗法治疗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
        2.1.4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的提取
        2.1.4.1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流程
        2.1.4.2 黄酮含量的测定
        2.1.4.3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2.1.4.4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提取的正交试验
        2.1.5 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的提取
        2.1.6 黄酮纯度的计算
        2.1.7 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的纯化
        2.1.7.1 树脂的预处理
        2.1.7.2 树脂的筛选
        2.1.7.3 静态吸附平衡时间考察
        2.1.7.4 静态解吸平衡时间的考察
        2.1.7.5 静态吸附上样液浓度的考察
        2.1.7.6 静态吸附洗脱液浓度的考察
        2.1.7.7 静态吸附上样液pH的考察
        2.1.7.8 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动态洗脱曲线的考察
        2.1.7.9 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纯化效果的考察
    2.2 结果
        2.2.1 芦丁标准曲线的建立
        2.2.2 料液比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3 乙醇浓度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4 乙醇浸提次数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5 乙醇浸提时间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6 提取温度对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2.2.7 正交试验对甘青虎耳草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2.2.8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验证结果
        2.2.9 树脂筛选的结果
        2.2.10 NKA-Ⅱ大孔树脂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静态吸附平衡时间
        2.2.11 NKA-Ⅱ大孔树脂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静态解吸平衡时间
        2.2.12 上样液浓度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静态吸附的影响
        2.2.13 洗脱剂浓度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静态解吸的影响
        2.2.14 上样液PH对甘青虎耳草黄酮静态吸附的影响
        2.2.15 NKA-Ⅱ大孔树脂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的动态洗脱曲线
        2.2.16 NKA-Ⅱ大孔树脂对甘青虎耳草黄酮乙酸乙酯部分的纯化效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甘青虎耳草黄酮体外抑瘤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相关试剂的配制
        3.1.4 主要仪器
        3.1.5 不同浓度甘青虎耳草黄酮的制备
        3.1.6 H22细胞的培养
        3.1.7 胎盼蓝染色检测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的致死率
        3.1.8 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的抑制率
        3.1.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H22细胞的观察
        3.1.10 H22细胞的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3.1.11 H22细胞凋亡率的检测
        3.1.12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生长的影响
        3.2.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的影响
        3.2.3 H22细胞的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3.2.4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H2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甘青虎耳草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细胞株
        4.1.2 动物
        4.1.3 甘青虎耳草黄酮的制备
        4.1.4 试剂
        4.1.5 仪器
        4.1.6 甘青虎耳草黄酮急性毒性试验
        4.1.7 小鼠H22肝癌细胞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4.1.8 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4.1.9 小鼠抑瘤率和脏器指数的测定
        4.1.10 生命体征观察
        4.1.11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的测定
        4.1.12 小鼠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4.1.13 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测定
        4.1.14 小鼠肝癌的病理学检测
        4.1.15 生存时间观察
        4.1.16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
        4.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4.2.2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H22肝瘤的抑瘤效果
        4.2.3 一般状况观察
        4.2.4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肝癌诊断指示酶的影响
        4.2.5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4.2.6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肝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2.7 小鼠生存率分析
        4.2.8 甘青虎耳草黄酮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影响
        4.2.9 甘青虎耳草总黄酮对H22肝癌小鼠肝组织形态的影响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

(4)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细胞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脂质体中羽扇豆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羽扇豆醇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及制备方法的考察
        2.3 羽扇豆醇溶解度的测定
        2.4 羽扇豆醇普通脂质体影响因素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羽扇豆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2 羽扇豆醇包封率及制备方法的考察结果
        3.3 羽扇豆醇溶解度测定结果
        3.4 羽扇豆醇普通脂质体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制备工艺及表征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正交试验法优化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处方
        2.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冻干工艺的考察
        2.3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理化性质的考察
        2.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稳定性的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制备工艺的考察结果
        3.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冻干保护剂考察结果
        3.3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理化性质的考察结果
        3.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制剂稳定性考察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和体外靶向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外靶向性研究
        2.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靶向性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外靶向性研究结果
        3.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靶向性研究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羽扇豆醇标准溶液的配制
        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2.3 羽扇豆醇体内分析方法的考察
        2.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羽扇豆醇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3.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3.3 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3.4 统计矩拟合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HepG2 细胞行为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抗体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复苏
        2.2 细胞培养
        2.3 细胞冻存
        2.4 工作液的配制
        2.5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2.6 细胞凋亡实验
        2.7 细胞周期实验
        2.8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促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果
        3.2 细胞凋亡实验结果
        3.3 细胞周期实验结果
        3.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促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体内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及试剂
        1.2 抗体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2.2 质粒溶液的配制
        2.3 高压尾静脉转染造模
        2.4 分组与给药
        2.5 小鼠肿瘤检测
        2.6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2.7 肝组织中RNA的提取和q RT-PCR(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2.8 羽扇豆醇靶向脂质体抗AKT/c-MET诱导HCC分子机制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质粒酶切实验结果
        3.2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FVB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3.3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3.4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小鼠的肝脏肝细胞癌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
        3.5 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对AKT/c-Met诱导的HCC小鼠肝脏的AKT/mTOR以及Ras/MAPK相关蛋白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潜力与优势分析及基于P53-GADD45α通路研究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潜力与优势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民族医学防治肿瘤理论认识
        1.1 四大民族医学
        1.2 壮族、土家族、彝族与瑶族医学
    第二章 民族医药预防肿瘤潜力优势分析
        2.1 未病先防-扶正御邪
        2.2 既病防变-预防恶化
        2.3 瘥后防复-减毒增效
    第三章 民族医药治疗肿瘤潜力优势分析
        3.1 药理研究
        3.2 临床应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P53-GADD45α通路研究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一 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大鼠饲养及含药血清细胞培养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二 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周期分布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实验三 蜚蠊提取物含药血清通过P53-GADD45 α通路调控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结论
    特色创新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附录一 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二 文献综述 P53、GADD45α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三 致谢
附录四 个人简历

(6)基于HIF1α/VEGF信号通路研究天冬多糖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HIF1α mRNA高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分析
    1 材料
        1.1 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收集
        1.2 细胞株
        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1.4 实验主要仪器
        1.5 主要试剂配制
    2 方法
        2.1 数据库数据分析
        2.2 细胞培养
        2.3 人肝癌细胞病毒感染
        2.4 QRT-PCR实验
        2.5 免疫印迹实验
        2.6 CCK-8实验
        2.7 创伤愈合实验
        2.8 Transwell基质胶侵袭实验
        2.9 HUVEC基质胶血管形成实验
        2.10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肝癌组织中HIF1α表达明显上调
        3.2 HIF1α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3.3 HIF1αmRNA过表达对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3.4 HIF1α过表达和RNA干扰慢病毒稳转人肝癌细胞株的构建
        3.5 HIF1α过表达促进了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
        3.6 HIF1αRNA干扰抑制了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
    4 分析与讨论
第二部分 体外天冬多糖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天冬多糖储备液的配置
        2.2 细胞培养
        2.3 CCK-8实验
        2.4 创伤愈合实验
        2.5 Transwell基质胶侵袭实验
        2.6 HUVEC基质胶血管形成实验
        2.7 ELISA实验
        2.8 QRT-PCR实验
        2.9 免疫印迹实验
        2.10 免疫荧光实验
        2.11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天冬多糖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
        3.2 天冬多糖抑制人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3.3 天冬多糖抑制人肝癌细胞诱导的HUVEC细胞血管形成
        3.4 天冬多糖抑制人肝癌细胞HIF1α和 VEGF的表达
        3.5 天冬多糖调节MAPK和 PI3K信号通路抑制人肝癌细胞HIF1α表达
    4 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体外缺氧下天冬多糖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1.3 实验主要仪器
        1.4 部分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天冬多糖储备液的配置
        2.2 细胞培养
        2.3 CCK-8实验
        2.4 Transwell迁移实验
        2.5 Transwell基质胶侵袭实验
        2.6 HUVEC细胞基质胶血管形成实验
        2.7 ELISA实验
        2.8 免疫印迹实验
        2.9 免疫荧光实验
        2.10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天冬多糖常氧和缺氧条件下可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
        3.2 天冬多糖缺氧条件下可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的迁移
        3.3 冬多糖缺氧条件下可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的侵袭
        3.4 天冬多糖缺氧条件下可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诱导的HUVEC细胞血管形成
        3.5 天冬多糖缺氧条件下可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HIF1α和 VEGF蛋白的表达
        3.6 天冬多糖缺氧条件下通过调节MAPK和 PI3K信号通路抑制人肝癌细胞HIF1α蛋白的表达
    4 分析与讨论
第四部分 体内实验研究天冬多糖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肝癌血管形成的机制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动物及饲料
        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1.4 实验主要仪器
        1.5 部分试剂的配制
    2 方法
        2.1 天冬多糖储备液的配置
        2.2 细胞培养
        2.3 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的实施
        2.4 裸鼠肿瘤组织的病理检测
        2.5 免疫印迹检测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天冬多糖抑制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的生长
        3.2 天冬多糖抑制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血管生成
        3.3 天冬多糖通过抑制MAPK和 PI3K信号通路抑制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的血管形成
    4 分析与讨论
        4.1 目前国内外肝癌临床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现状
        4.2 目前国内外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体内实验研究现状
        4.3 天冬多糖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抗血管生成抑制荷肝癌小鼠肿瘤生长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已发表综述全文 中药多糖调节肿瘤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第一作者发表或投稿论文
    附录3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7)CCL2/CCR2分子轴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CCL2/CCR2 分子轴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图
    附表
第二部分 CCL2/CCR2 分子轴介导肿瘤-神经相互作用促进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图
第三部分 CCL2/CCR2 分子轴募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图
第四部分 CCR2 阻滞剂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动物实验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附图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Ca2+信号和p38 MAPK磷酸化信号通路在3,3’-二吲哚甲烷抗人肝癌细胞效应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3,3’-二吲哚甲烷(DIM)
        1.1.1 DIM来源及理化性质
        1.1.2 DIM抗肿瘤机制
        1.1.2.1 DIM与肿瘤细胞凋亡
        1.1.2.2 DIM与肿瘤细胞自噬
        1.1.2.3 DIM与肿瘤细胞增殖
        1.1.2.4 DIM与肿瘤转移及侵袭
        1.1.3 DIM与肝癌
    1.2 钙信号
        1.2.1 钙信号概述
        1.2.2 Ca~(2+)通道和Ca~(2+)泵,以及Ca~(2+)交换体分类、分布及其功能
        1.2.3 Ca~(2+)通道在肿瘤细胞中的重塑
        1.2.4 Ca~(2+)信号与肿瘤的联系
        1.2.4.1 Ca~(2+)信号与肿瘤细胞增殖
        1.2.4.2 Ca~(2+)信号与肿瘤细胞死亡
        1.2.4.3 Ca~(2+)信号与肿瘤血管生成及转移
        1.2.4.4 Ca~(2+)信号与肿瘤耐药
    1.3 p38 MAPK
        1.3.1 MAPK家族概述
        1.3.2 p38 MAPK及其功能
        1.3.3 p38 MAPK与肝癌
    1.4 DIM与钙信号依赖性的p38 MAPK磷酸化激活
        1.4.1 DIM与钙信号
        1.4.2 DIM与 p38 MAPK磷酸化激活信号通路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5.3 实验方案设计
第二章 DIM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对象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3 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
        2.1.4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SMMC-7721和HepG2 肝癌细胞的培养
        2.2.2 CCK-8 法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2.2.3 Hoechst染色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
        2.2.4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DIM对肝癌细胞增殖活力及PCNA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3.2 DIM对肝癌细胞凋亡诱导及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p38 MAPK信号在DIM抗肝癌中的作用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对象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1.3 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
        3.1.4 实验药品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药理学干预p38MAPK的信号通路
        3.2.2 CCK-8 法与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干预后细胞增殖活力
        3.2.3 Hoechst染色与流式细胞术评价干预后细胞凋亡水平
        3.2.4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leaved-caspase3 的水平
        3.2.5 数据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DIM对肝癌细胞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3.3.2 药理学干预p38 MAPK信号后,DIM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3.3.3 药理学干预p38 MAPK信号后,DIM对肝癌细胞凋亡诱导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钙信号在DIM抗肝癌中的作用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对象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1.3 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
        4.1.4 实验药品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荧光探针法观察细胞内的游离钙水平
        4.2.2 Trizol法提取全细胞总RNA
        4.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CaMK蛋白的mRNA水平
        4.2.4 CCK-8 法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处理后细胞增殖活力
        4.2.5 蛋白免疫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处理后细胞凋亡蛋白水平
        4.2.6 数据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DIM对肝癌细胞中游离钙水平的改变及对CaMK、calpain、CaSR表达水平的影响
        4.3.2 DIM对肝癌细胞中CaMK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
        4.3.3 升高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对DIM诱导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4.3.4 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对DIM诱导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4.3.5 抑制钙内流对DIM诱导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4.3.6 调控钙释放对DIM诱导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钙通道阻滞剂增强DIM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1.1 实验对象
        5.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5.1.3 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
        5.1.4 实验药品及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钙通道阻滞剂干预钙信号稳态
        5.2.2 荧光探针Fluo3/AM检测肝癌细胞游离钙水平
        5.2.3 CCK-8 法检测处理后细胞增殖活力
        5.2.4 Hoechst染色检测处理后细胞凋亡水平
        5.2.5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
        5.2.6 数据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钙通道阻滞剂干扰钙稳态,DIM对肝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5.3.2 钙通道阻滞剂干扰钙稳态,DIM对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
        5.3.3 钙通道阻滞剂干扰钙稳态,对DIM诱导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5.3.4 钙通道阻滞剂干扰钙稳态,对DIM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1.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2.参加的学术会议

(9)氯喹抗肿瘤新机制探究:调动巨噬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氯喹介导T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反应
    2.2 氯喹介导巨噬细胞依赖的T细胞抗肿瘤反应
    2.3 氯喹诱导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向M1型转变
    2.4 氯喹活化p38和NF-κB信号诱导M1型巨噬细胞
    2.5 溶酶体释放的钙离子触发p38/NF-κB信号
    2.6 溶酶体释放的钙离子活化TFEB重塑巨噬细胞代谢模式
    2.7 氯喹逆转TAMs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
结论
3.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肝癌休眠中健脾化瘀方干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肝癌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研究进展
        1.2.1 肿瘤术后休眠/复发的中医认识
        1.2.2 肿瘤术后休眠/复发的中医认识
        1.2.3 肿瘤术后休眠/复发的中医认识
    1.3 健脾化瘀方促进肝癌细胞肿瘤休眠的研究
        1.3.1 肿瘤术后休眠/复发的中医认识
        1.3.2 中药抗血管生成的机制是多途径、多靶点的
        1.3.3 健脾化瘀方多靶点、多途径促进肝癌细胞休眠
    1.4 展望和设想
第二章 临床理论探究
    2.1 肝癌从脾虚血瘀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理论基础
        2.1.1 肝癌从脾虚证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理论基础
        2.1.2 肝癌从血瘀证论治的学术溯源和理论基础
    2.2 肝癌从脾虚血瘀论治的临床指导意义
        2.2.1 从肝癌关键病机入手确立健脾化瘀法
        2.2.2 健脾化瘀法可防治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
第三章 实验研究
    3.1 观察肝癌术后肿瘤血管生成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1.4 结果
        3.1.5 讨论
    3.2 观察肝癌术后血管微环境中JAGGED1 调控的NOTCH通路对肝癌术后肿瘤休眠的作用机制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
        3.2.1 Jagged1/Notch通路介导的血管生成在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研究
        3.2.2 观察Jagged1 调控的Notch通路对肝癌裸鼠术后肿瘤休眠的作用机制以及健脾化瘀方的干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抗肿瘤血管形成剂抑制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刘皎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2]纳秒脉冲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免疫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买为丽旦·衣明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藏药甘青虎耳草黄酮的提取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 崔玮.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羽扇豆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肝细胞癌研究[D]. 张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民族医药防治肿瘤潜力与优势分析及基于P53-GADD45α通路研究土家药蜚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D]. 王雪雁.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基于HIF1α/VEGF信号通路研究天冬多糖抑制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的机制[D]. 程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CCL2/CCR2分子轴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子桧.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8]Ca2+信号和p38 MAPK磷酸化信号通路在3,3’-二吲哚甲烷抗人肝癌细胞效应中的作用研究[D]. 姜袁越. 江苏大学, 2019(03)
  • [9]氯喹抗肿瘤新机制探究:调动巨噬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D]. 陈德高.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10]肝癌休眠中健脾化瘀方干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机制研究[D]. 林举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标签:;  ;  ;  ;  ;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抑制肝癌生长转移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