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一、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程腾[1](2021)在《巴旦木仁的气调辅助射频杀菌方法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旦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日益提升,巴旦木等坚果产品消费市场逐渐增大。巴旦木在收获、干燥、运输及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土壤、水或者空气中的沙门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巴旦木在被消费者食用前,可能会被贮藏12个月或者更久,由于贮藏时巴旦木的水分一般在8%左右,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是,近年来很多关于沙门氏菌感染的病例与贮藏期间巴旦木相关。此外,美国农业部规定在出口前巴旦木中的食源性病原菌,需要达到至少4-log的杀菌水平,以满足安全的食用要求。因此,探究影响巴旦木中目标菌的存活及耐热性的影响因素,对坚果工业寻求有效的灭菌工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巴旦木仁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目标菌的热致死动力学研究、杀菌效果验证、和灭菌机制的探究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气调加热板系统,在加热过程中改变气体浓度,研究在不同加热速率、目标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目标菌的热致死动力学,快速、全面地获取目标菌气调-热致死动力学参数;(2)利用微生物加热板系统,研究不同的包装方式、气体浓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的预处理对目标菌耐热性的影响。并检测贮藏条件(气体浓度、水分活度)等的变化规律;(3)通过得到的气调预处理热致死动力学参数,对射频杀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自由震荡式射频系统,验证气调包装预处理辅助射频杀菌方法的杀菌效果;(4)利用得到的气调-热致死动力学参数,优化加热过程中同时进行气调辅助的射频杀菌工艺。用50Ω射频系统验证杀菌效果,最后评价处理后巴旦木仁主要品质指标;(5)对接菌巴旦木粉进行气调-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肠杆菌表面形态变化,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气调-热共同作用下,目标菌的差异基因变化情况,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上探究气调-热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大肠杆菌的D值和z值在非气调(21%O2,0%CO2)处理时,显着(p<0.05)大于气调(2%O2,20%CO2)处理时的数值。气调处理(2%O2,20%CO2)时,要达到5-log的杀菌要求,需要在75℃保温43 min;在加热速率大于等于1℃/min时,继续增加加热速率,对大肠杆菌D值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在加热速率小于1℃/min时,非气调处理大肠杆菌D值随着加热速率的减小而增大,气调处理大肠杆菌D值随着加热速率的减小而减小。(2)贮藏期间样品含水率、水活度、包装袋内气体浓度相对稳定。贮藏期间大肠杆菌ATCC 25922存活曲线和热致死曲线分别可用Weibull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随着贮藏温度的增加,气体浓度在减少大肠杆菌数量上和减少大肠杆菌的D值的效果更加显着。在长期的贮藏过程中,常温下采用气调包装有助于减少低水分巴旦木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和降低大肠杆菌的耐热性;将气调包装放在24℃环境中贮藏12个月,含水率为6.0%(w.b.)巴旦木粉中大肠杆菌ATCC 25922数量下降2.55 log/CFU,在75℃下保温50.4 min能够达到4-log的杀菌要求,与常规气调包装相比,在75℃的D值下降31.2%。(3)气调包装预处理期间贮藏条件如气体浓度、样品含水率、水活度等相对稳定,射频加热过程中接菌区域的温度在目标温度±2℃之内;在24℃气调包装预处理12周后,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耐热性减弱,在75±2℃达到4-log的杀菌要求,需要保温的时间为18±1 min,比常规包装预处理降低40%的杀菌时间;样品的脂肪酸和过氧化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但是仍然在可接受的水平(脂肪酸<0.6%,过氧化值<1.0 meq/kg),处理前后巴旦木颜色参数没有显着变化,处理后样品的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坚果工业要求。(4)气调-射频系统气密性和气体浓度相对稳定。处理前后和贮藏期间样品含水率和水活度有所降低,但是较小的下降范围对大肠杆菌存活数量不产生主要影响。升温阶段选用射频功率水平为900 W,间距为11.5 cm,达到快速升温的效果。保温阶段,依据不同的处理条件,将射频输入功率从900 W减少到25-225 W的范围,从而维持接菌区域的温度为75±3°C;射频加热过程中通入改变浓度的气体(20%CO2和2%O2),能降低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耐热性,在75±3℃达到4-log的杀菌要求,需要保温的时间为21±1 min,比射频加热过程中通入常规气体(0%CO2和21%O2)减少38%的杀菌时间;处理后巴旦木仁的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坚果工业要求(过氧化值<1.0meq/kg,脂肪酸<0.6%,L*>4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气调-热处理组样品在达到目标温度时,大肠杆菌表面出现了少量的收缩和变形,常规气体组与改变浓度气体组形变差别不大。继续保温10 min的气调-热样品中,能观察到大肠杆菌表面形态出现了明显的收缩和变形,改变浓度气体组的形变程度稍大于常规气体组;转录组数据分析可知,RA与CA组样品相比有23个差异基因(18个上调基因和5个下调基因),RAT与CAT组样品相比有381个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在代谢、细胞部分、催化活性、结合等功能富集。与对照组O相比,处理组在细胞生长、代谢过程、再生产、翻译调节器活动等功能的表达基因数目下调,在氮代谢、硫利用等功能的表达基因数目上调。常规气调组RA、RAT与改变浓度气调组CA、CAT相比,应激反应、再生产过程、大分子复合物等功能的表达基因数目上调,信号转导活动、碳利用等功能的表达基因数目下调;KEGG信号通路富集得出,常规气调组RA、RAT与改变浓度气调组CA、CAT相比,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代谢途径、两组分系统和核糖体等通路。

杨彪[2](2021)在《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文中提出牛乳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主要由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决定,因此检测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乳制品加工和奶牛日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检测方法分别是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烘箱干燥法等,这些方法准确性和重复性较高,但存在检测速度较慢、操作复杂且每次只能测量一种乳成分的不足。为了克服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声学、电学、光学等技术开发了多种牛乳主要成分检测仪。其中光学方法由于检测速度快且能同时测量多种乳成分等优点,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但目前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光学参数,如约化散射系数(μs’)和吸收系数(μa)等的影响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均质处理提高牛乳成分预测精度的原因尚不明确;市场上的乳成分检测仪体积和功耗较大,难以实现牛乳成分现场检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光谱法的牛乳成分检测方法与便携式仪器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积分球技术和逆倍增算法,研究了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对其500-950 nm波长范围内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牛乳中脂肪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升高,其μs’线性升高;加入酪蛋白之后,牛乳μs’变大,但μs’的变化幅度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不明显;加入乳糖之后,牛乳μs’变化不大且无明显规律;牛乳的μa值远小于μs’且受乳成分影响较小。该结果解释了为何采用反射光谱采集方式预测牛乳成分精度较高,为确定乳成分检测仪光谱采集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2)研究了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对牛乳样本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和漫反射多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3-663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吸光度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总固形物、脂肪、蛋白质和乳糖;在633-1122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漫反射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脂肪、总固形物、蛋白质和乳糖;在410-940 nm波长范围内,乳成分对漫反射多光谱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脂肪、总固形物、蛋白质和乳糖。该结果为采用光谱技术预测牛乳各主要成分精度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3)研究了均质压力与牛乳粒径分布的关系。分析了高压均质压力对牛乳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和漫反射多光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上升,牛乳分散体系中微粒尺寸明显减小,各种微粒的粒径更加接近;在183-461 nm波长范围内,均质压力的改变对其光谱影响较大,对其光谱稳定性的影响与波长有关;在633-1122 nm波长范围内,均质乳的漫反射率略大于生鲜乳,且光谱稳定性更高;在901-1725 nm波长范围内,均质乳的漫反射率大于生鲜乳且光谱稳定性更高。该结果解释了为何高压均质处理会提高基于光谱技术的乳成分检测精度。(4)以微型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仪为光谱检测模块,微型卤钨灯为光源,开发了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并编写了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检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的乳成分检测仪检测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4%,0.14%,0.08%和0.27%。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10%,0.12%,0.08%和0.21%。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为中小养殖场或乳制品企业快速、现场检测多种乳成分提供了技术支持。(5)以微型紫外/可见光谱仪为光谱检测模块,氘灯为光源,开发了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并编写了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生鲜乳和均质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的乳成分检测仪检测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的RMSE分别为0.35%、0.19%、0.13%、0.46%;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17%、0.14%、0.09%、0.27%。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技术也能用于牛乳多成分、快速、现场检测,但精度低于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乳成分检测仪。(6)以多光谱传感器作为光谱检测模块,微型卤钨灯作为光源,开发了基于多光谱技术的牛乳成分检测仪硬件系统,编写了配套的多光谱采集软件和乳成分分析软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预测生鲜乳和均质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模型,并用独立样本验证了乳成分检测仪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生鲜乳,所开发乳成分检测仪在测量其脂肪、蛋白质、乳糖和总固形物时的RMSE分别为0.37%、0.34%、0.16%、0.53%,对于均质乳,RMSE分别为0.23%、0.31%、0.14%、0.41%。该乳成分检测仪的研发为小型养殖场超低成本、现场乳成分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郭淑淑[3](2021)在《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S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质量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反映,保障并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已成为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主要采用量化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现状、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展开研究,并提出改进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对2014-2017年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抽查评估结果数据的量化分析,呈现出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现状,发现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和分项质量整体上都有所提高;其次,基于对2015-2018年S省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同行专家文字评阅意见的质性分析,提炼出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具体表现为论文选题失范、文献综述不实、研究设计不详、研究方法失当、研究主题偏离、研究问题模糊、研究深度不够、结论建议不实、逻辑结构混乱、论文语言规范性欠缺、论文格式规范性欠缺;接着,基于对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导师访谈材料的质性分析,深入探讨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学生的潜在意识和具体行动、导师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指导、培养单位的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最后,结合上述分析,分别从学生、导师、培养单位和政府的视角出发,构建相应的旨在提升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内在动力举措、责任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监管举措。

马俊怡[4](2021)在《纳米铁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氨酸转化特性与机理》文中提出厌氧消化过程中因底物营养成分与微生物代谢需求不匹配而引起的脂肪酸和氨氮积累,会抑制厌氧微生物活性,进而严重阻碍厌氧消化的正常运行。解决氨氮和脂肪酸积累导致的抑制问题,是维持厌氧消化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研究发现,将生物炭应用于厌氧消化,具有提质增效的功能和特效。生物炭作为电子传递载体,参与并加速互营微生物种间交流,是其介导厌氧消化提质增效的潜在作用机制。鉴于此,以生物炭对厌氧消化氨氮和脂肪酸转化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为基础,引入纳米铁作为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解抑增效耦合剂,开展生物炭耦合纳米铁调控鸡粪厌氧消化氨氮和脂肪酸抑制机制研究,旨在为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揭示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的规律和机制,论文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探究生物炭介导对鸡粪序批式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化以及氨氮、有机酸转化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连续厌氧消化试验,探索生物炭介导对产甲烷特性、料液转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引入具有良好反应活性的导电材料纳米铁作为耦合剂,探索在外加抑制条件下,纳米铁与生物炭耦合介导对鸡粪厌氧消化甲烷产量、底物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响应面优化的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对甲烷产量的强化效果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更为显着。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在1.8%~5.2%VS的范围内增加,产甲烷停滞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累积产甲烷量、最大产甲烷速率、消化料液的pH值和自由氨浓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消化料液的电导率、乙酸、丁酸、乳酸浓度和总氨氮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在鸡粪负荷为58.1 g VS/L条件下,3.5%VS的生物炭添加量可有效避免有机酸积累,使乙酸、丁酸和乳酸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与最高水平相比分别下降了25%、50%和45%。(2)生物炭介导连续厌氧消化特性与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炭介导在促进大分子难溶性底物向溶解态转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溶解态有机碳/乙酸向甲烷的转化,使单位VS日产甲烷量增加12%。生物炭介导可以缓解丙酸积累,使其浓度显着降低57%;可以在厌氧消化系统可耐受的阈值范围内,提高铵离子的浓度以中和逐渐积累的有机酸,强化厌氧消化系统的缓冲能力。在高浓度丙酸环境中,生物炭可以富集重要的水解产酸细菌和可通过直接种间电子传递途径代谢多种营养物质的甲烷八叠球菌属。生物炭强化厌氧消化效能的潜在机制是建立多种产甲烷途径。(3)生物炭纳米铁介导鸡粪厌氧消化产气及碳素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添加2 g/L甘油三油酸酯(GTO)明显抑制鸡粪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使累积产甲烷量下降26%。生物炭耦合6 g/L纳米铁介导的酸抑制厌氧消化系统累积产甲烷量最高,为315 mL/g VS,与未调控的酸抑制对照组相比提升51%。添加5 g/L氯化铵和2 g/L GTO对鸡粪厌氧消化产生明显的协同抑制效应,使累积产甲烷量下降29%。生物炭耦合6 g/L纳米铁对氨酸协同抑制调控效果较优,其累积产甲烷量为292 mL/g VS,与未调控的对照组相比提升45%。氨酸协同抑制会阻碍有机质甲烷化进程,导致厌氧消化系统内有机碳大量积累,生物炭耦合纳米铁对此现象调控效果较好,可促进有机质向甲烷的转化率。(4)生物炭纳米铁介导鸡粪厌氧消化脂肪酸和氨氮转化特性。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生物炭介导可缓解有机碳浓度的剧烈波动。添加1 g/L纳米铁可促进水解酸化作用,但对产甲烷的强化效果不明显。添加6 g/L纳米铁有助于水解产酸和产甲烷作用高效协同,并快速达到平衡状态。生物炭耦合纳米铁介导的厌氧消化系统总有机碳浓度、pH值和总氨氮浓度变化的稳定性弱于生物炭介导的厌氧消化系统,但强于纳米铁介导的系统。借助生物炭优良的载体特性,可使纳米铁对厌氧消化的强化作用稳定发挥。未添加GTO的鸡粪单独厌氧消化组总氨氮浓度和电导率在所有处理中数值最低,酸抑制条件下NH4+的释放量增加以强化缓冲作用。(5)生物炭纳米铁介导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机制。结果表明,酸抑制条件下,厌氧消化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可代谢含氮物质的菌群和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升高。生物炭在酸抑制条件下富集了介导厌氧消化可还原硝酸盐的嗜碱菌属,促进厌氧消化系统中氮素的去除率。生物炭耦合6 g/L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有助于梭菌属、Caldicoprobacter、嗜碱菌属和棒杆菌属均匀分布;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富集了双歧杆菌属和科林斯菌属,提高了广古菌门的丰度。富集重要产酸菌以及代谢功能基因,是其强化厌氧消化有机质降解和产甲烷效能的潜在作用机制。生物炭和纳米铁可以直接替代微生物之间大量冗余的电子转移过程,缩短产甲烷停滞期,及时消耗氨氮和有机酸,从而缓解其积累。

卜令昕[5](2021)在《结构化果园苹果收获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苹果收获具有劳动力需求大、劳动强度高、季节特征明显的特点,研发苹果收获机器人对水果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应对日益显现的老龄化趋势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苹果收获机器人的各主要部分的研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并且苹果的识别定位和苹果收获机器人的姿态控制等问题都制约了苹果收获机器人的作业效果。因此,本文以苹果收获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围绕苹果收获机器人采摘姿态优化展开研究,涉及末端执行器与果实的交互作用、深度学习与果实识别和机械臂控制方面的功能实现和试验验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包括:(1)建立了枝条-果柄-果实的有限元模型,为末端执行器的抓握和损伤评估以及采摘动作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横观各向异性材料本构模型建立枝条和果柄模型,通过试验得到枝条轴向弹性模量(Ebz)、枝条径向弹性模量(Ebr)、果柄轴向弹性模量(Esz)和果柄径向弹性模量(Esr)分别为181.69±17.88 MPa、29.81±4.02 MPa、106.42±13.30MPa和10.34±3.59 MPa;枝条和果柄的异性平面弯剪模量分别为337.05±66.52MPa(Grb)和46.90±11.62 MPa(Grs)。通过本构关系,令枝条和果柄的同性面泊松比(μXY)为0.4,得到枝条(Gb XY)和果柄(Gs XY)轴向扭转剪切模量的估算值分别为10.65 MPa和3.70 MPa;枝条(μbr)和果柄(μsr)的异性面泊松比的估算值分别为0.20和0.11。基于内聚力模型对枝条和果柄之间的分离层进行了建模。分离层的最大牵引力(Ti,max)、最大牵引位移(δm)和断裂能释放率Gic分别为5.01±0.68 MPa,0.29±0.04 mm和0.71±0.04 k J/m2。通过Abaqus软件对枝条-果柄模型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对枝条-果柄连接的断裂过程做出预测。(2)分析了不同采摘方式对果实分离的影响。通过水平拉、垂直拉、弯转和扭转四种基本采摘动作的采摘试验,对果实分离载荷以及果实-果柄-果实的形状特征对采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采摘过程中,拉力,包括水平拉力和垂直拉力,是造成果实分离的主要因素。使果实分离所需切向力明显小于所需的法向力。果柄与枝条垂直的状态下,垂直拉力可能导致果柄拔出。果柄较长的果实需要较大的位移和角度来破坏枝条-果柄连接,增加了采摘失败的风险。基于建立的枝条-果柄-果实有限元模型对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弯转角速度和扭转角速度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仿真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果实分离力的显着性影响,并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平横拉、弯转和扭转的组合为的最佳采摘动作,可以为苹果采摘机器人机械臂路径规划提供参考。(3)基于有限元法分析了柔性三指FRE结构的末端执行器的抓握能力以及评估对果实损伤的可能性。通过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讨论了软指材料硬度、果实质心到手掌距离和果实大小对拉力的显着性影响,并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PU硬度、水果质心到水果距离以及果实尺寸是影响末端执行器抓握能力的显着性因素;以最大拉力为优化指标,确定TPU硬度为90HA,果实质心到手掌距离为65mm;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两者相关系数R2=0.8221。通过果肉的拉伸和压缩试验建立苹果果肉的损伤塑性模型。在抓握过程损伤评估仿真试验中,果皮Mises应力最大为0.159 MPa,果肉最大应力为0.082MPa,接触压力最大为4.178N;验证试验中,薄膜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仿真试验接触力最大位置,最大接触力为4.572 N。最大接触力仿真值与实际最大接触力的误差为8.62%。仿真与验证试验均表明该柔性三指末端执行器可以实现苹果的无损抓取。(4)基于人手动作捕捉数据和采摘动作优化仿真试验提出两种采摘动作,在ROS中使用Moveit进行路径规划,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使用NOKOV动作捕捉系统采集人摘苹果时的上臂动作,通过路径规划使机器人能够“拟人化”采摘。针对XARM 5Lite在Move It中完成建模和规划组的配置;选用开源运动规划库中的RRTConnect算法对拟人动作和“横拉-弯”动作路径规划进行了的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基于Move It的机械臂路径规划可以实现预期目标。(5)研发的苹果收获机器人集成视觉系统、控制系统、末端执行器和机械臂等模块,实现自动采摘功能,实验室和果园试验表明苹果收获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果园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收获机器人的总成功率为81.60%,其中拟人动作的采摘方法的收获成功率为80.17%,采用“横拉-弯”采摘动作收获方法的成功率为82.93%。造成采摘失败的原因为深度失准,分离失败和抓握受阻。“横拉-弯”采摘动作和拟人采摘动作的果实平均最大分离力分别为10.12N和8.63N。拟人采摘动作的末端动态载荷较小,使机械臂的整体负载降低,但由于果实的滑移降低了采摘成功率;“横拉-弯”的采摘动作的时间较短,收获成功率较高。两种采摘动作都没有导致果柄拔出或果肉损伤。两种采摘方法都显示出应用于收获机器人的潜力。

白炬[6](2021)在《旱作覆膜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氮肥管理的响应及硝化抑制剂减排机制》文中指出作物高产高效生产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目前,全膜覆盖双垄沟春玉米栽培技术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这一栽培体系下如何实现粮食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协同,已成为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新一轮挑战。在本课题组前期对覆膜农田养分需求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优化氮肥管理是进一步实现黄土高原旱作覆膜春玉米系统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的关键。但目前对黄土高原覆膜春玉米体系中,优化施肥方式对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以及硝化抑制剂的添加对N2O排放和其可能的微生物学机制的相关认知还比较匮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设计五个处理包括:过量施肥处理、传统推荐追肥处理、控释肥掺混一次施肥处理、秸秆还田控释肥掺混一次施肥处理以及对照处理,于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研究不同氮肥管理对实现作物高产与养分高效的协同情况,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对覆膜春玉米体系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硝化抑制剂DMPP的添加,研究旱作覆膜春玉米N2O进一步减排潜力及其微生物机制,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覆膜春玉米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相较于传统推荐追肥模式,控释肥掺混普通尿素一次性施肥可以在保证玉米高产和高氮吸收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土壤中16.4%的表观氮损失。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矿质氮含量,并能保证玉米持续高产和高氮吸收,且对作物的辐射利用率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2)与传统推荐追肥模式相比,控释肥掺混普通尿素一次性施肥虽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显着影响,但是降低了由于玉米生长中后期高温降雨带来的高温室气体排放风险。秸秆还田措施由于大量外源碳氮的添加,导致显着增加了34.5%的CO2排放和51.2%的N2O排放。(3)与传统推荐追肥模式相比,控释肥掺混普通尿素一次性施肥加快了土壤有机碳固存率,显着降低了21.6%的净增温潜势和20.9%的碳足迹,同时可增加5050 yuan ha-1的净收入。秸秆还田可显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极大地抵消了由于高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环境影响,显着降低61.2%的净增温潜势和60.3%的碳足迹。(4)DMPP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并且可以通过抑制尿素进入土壤后的高硝化速率,从而有效抑制施肥后引起的短期内土壤N2O大量排放,显着减少玉米生育期内48.9%-58.1%的土壤N2O排放。(5)不同田间管理措施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了土壤相关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组成,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土壤N2O排放。高p H通过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对土壤N2O排放产生抑制作用,而土壤MBC直接反映了土壤微生物对N2O排放的促进作用。虽然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丰度高于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但AOB在旱作石灰性农田土壤氨氧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且显着影响着土壤N2O排放。其中Nitrosospira 3簇在西北旱作土壤中占有重要地位,Nitrosospira 3a.2簇是土壤N2O排放的最重要驱动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掺混尿素一次性施肥可以更好地实现作物高产与养分高效的协同关系,减少春玉米生长中后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影响;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作物资源利用率,并有效增加土壤碳固存,进一步降低净增温潜势和碳足迹;硝化抑制剂通过对AOB的抑制作用,显着抑制了土壤N2O排放,且Nitrosospira 3a.2簇对土壤N2O排放起主要驱动作用。综上所述,硝化抑制剂与秸秆还田控释肥掺混一次性施肥相结合是一种适合我国西北地区旱作覆膜春玉米生产系统的环境友好、高产、高经济效益、低排放的施肥模式。

朱朝语[7](2021)在《我国西北地区高校体育硕士(全日制)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袁钢[8](2020)在《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法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建立以来,法学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培养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法治人才。在法学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同质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面临就业歧视、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管理工作问题重重和法学博士生遭遇高等院校设置更高门槛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法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可以沿着以下路径继续深化:统一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统筹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教育、统括法学学术型研究生学位、统管法律专业学位教育制度。

徐刚[9](2020)在《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思想渊源,丰富中国法律思想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现代法律教育起源于近代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性变革,初步形成于国民政府制定法体系完善后的30年代末期。孙晓楼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近代法律教育,并出版国内第一本法律教育专着《法律教育》的法学家,被吴经熊誉为“研究法律教育的开路先锋”,被美国学者康雅信(Alison W.Conner)誉为“出色的法律教育家”。《法律教育》涵盖了法律教育领域里的几乎全部内容,包括法律教育之意义和目的、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之比较、师资队伍与设施保障、入学条件与课程设置、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律实践教学、法律夜校与法律研究院等。因而,有学者认为孙晓楼是民国时期“专门法学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并在“中国法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研究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体系、实践过程、作用发挥、历史价值等方面,对于当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国法学教育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如何走以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如何创新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廓清跨学科知识体系对未来法学教育的影响等。孙晓楼正是在类似的时代更迭、论争不断的历史背景下,建构出全面系统的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其探讨和论证过的内容有:法律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政治责任;在法律国际化过程中如何保持好本国法律教育的民族性、社会性;法律人才应当时刻关注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主张从最开始的提高入学资格入手,到培养环节中以高水平教授、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来共同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等。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法律社会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包括法制环境、地域背景、学术氛围以及个人因素。“自主性”特征明显的国民政府法制建设,在建成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具有中国品质的近代法律体系后,更加需要一批既深谙西方法律文明,又从小熏陶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下的本土法学家来深入推进法制建设。他们不但能更好地适应法律自主性变革,而且能更加有力地强化法律变革的自主性。阻碍民国司法独立的掣肘性因素在于法律人才的匮乏,此外,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充实进新式司法机构和运转司法。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吸引了大批法科留学生留沪工作和优秀律师执业团体的形成。他们共同成为私立法政院校的优质师资,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法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接受过西式法律教育并于20年代崭露头角的第二代法学家,不但能够运用西方法律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将汉语语境下的中国法律推向一个新高度,而且经常性地开展法律思想大讨论和多领域的法律实践活动。孙晓楼长时间倾注于东吴法学院教书育人,精心编纂两期法律教育专号,也深受东吴师生法律教育思想的启发和影响,通过自己的精深研究,系统化的法律教育思想得以最终形成。深刻阐释了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任何理论体系必然都有其独有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引,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自不例外。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源自于对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空谈式的理论教育、士大夫式的绅士教育、功利式的个人主义教育、盲从式的洋化教育等问题的关注和改进。关于法律教育的意义,他认为关系到国家法治的前途,并希望办理中国高等教育的人能特别注意到,因不切国情而妨害国家民族性发展的大学教育中的问题;希望办理法律教育的人能将法律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杜绝短期功利思想和行为;希望法学界注意到法律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尽心竭力地研究法律教育。关于法律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是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关于什么是法律人才,他认为要具备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针对当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知识轻实践、对外国理论缺乏甄别、对德育重视不够、对社会科学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推行理实并重制、改革课程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改变讲授方式、加强品行培养、增强对理论法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等具体举措,对于当今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依然具有较多启示意义。重点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孙晓楼从法律国际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实并重制、法律研究方法、法律课程编制等四个方面,对民国法律教育进行了制度设计。在法律国际化进程中,法律教育要立足本民族文化和本国社会实际,为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在比较借鉴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来改善中国法律教育。理实并重制,既有法律人才培养不适应废除领事裁判权需要和为缓解法律张力而培养具有较高司法智慧、司法技巧的法律人才等历史背景,又有以例案研究等四点关键之举来实现理论学科和实验学科相配合等系统内涵,具有较强的历史进步性。偏于理论的、狭义的、分析的研究方法存在通病,而在社会法学派崛起之后,法律的研究方法出现倾向于实际的、广义的、功用的研究之趋势。在详细考察12所国内外着名大学法律课程的基础上,不但研究得出沿用至今的课程编制五项原则,而且提出应添设法律伦理学、会计学、理论法学等三门课程的观点,切实针对时弊,符合当时历史阶段要求,至今仍具颇多启发意义。深入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孙晓楼从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初始环节的入学门槛把控、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的高水平教授、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保障的设施设备等三个方面对法律人才培养进行质量控制。受美国和东吴法学院“精英化”法律教育的影响,针对不合格学生充斥法律学校的时弊,提出一方面要限制学生人数,来达到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去选择人才和方便教师集中培养学生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提高入学资格来代替延长学习年限,保证学生在学习法律前应当修完9门基本科目。主张教育部限制学生人数的整顿措施,应当考虑各个学校的历史、已往的成绩、不同学科的强弱程度、学校本身经济情况等因素,避免一刀切。针对位置不稳、四处兼职的教授现状,主张以身许学的专任教授是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通过俸给的提高、位置的保障、课目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和生活的改善,来崇养“国士式”教授。法学图书馆、模型法庭、讨论室、法律救助社是保障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设备支撑。着重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孙晓楼在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朝阳学院院长时期的法律实践,既是其法律教育思想的折射与印证,又是其实践智慧的充分展现。以论着的形式阐释比较法研究令人信服的理由,试图说服政府减少对东吴法学院比较法教学的干预,并指出比较法研究之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中国法。特色鲜明的比较法教学给东吴法学院带来了充足的生源、良好的就业、星光闪耀的律师群体和司法官群体等巨大实际效益。长期在一批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群体指导下的东吴模型法庭课程,克服了长期理论灌输之弊病,训练了学生法律推理、法律论辩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对东吴法学院法律教学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担任朝阳学院院长期间,积极推行理实并重制,聘请司法经验丰富的法学家组成司法组教务委员会,引进模型法庭并适当增加比较法课程,补强了朝阳学生短于法律实践的弱项。孙晓楼是在中国添设法律研究院的最早极力主张者之一,也阐释了法律夜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存在的理由及改进对策。全面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当代价值。与同时代主要法学家相比,孙晓楼从推动和实现国家法治的高度出发,以更加宏大的系统性思维站在理论建构者的视角,综合运用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建构民国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参加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法律学系科目表工作,对在全国范围开设法学基本科目必修课、比较法课程以及遵循其主张的课程编制五大原则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法律教育思想对朱家骅任教育部长时期的宏观法律教育政策产生了不少启发和影响。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时期,始终坚守比较法教学,积极推动模型法庭和图书馆建设。抗战期间担任朝阳学院院长,克服筚路蓝缕的办学困境,竭尽所能地四处聘来阵容齐整的高水平教授队伍,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度、考试制度和奖惩制度,取得了招收法科研究生的新突破,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治校成果。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进一步明确当今法学教育宗旨和定位,如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构建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如何开展好跨学科教育,如何将法律伦理学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如何改进法学研究方法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都具有较多的经验启示和较强的借鉴意义。

张玉婷[10](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二、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巴旦木仁的气调辅助射频杀菌方法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巴旦木采后杀菌方法
    1.3 射频加热技术概述
        1.3.1 射频加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3.2 射频加热系统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低水分食品中食源性病原菌
        1.4.2 低水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热致死动力学参数获取方法
        1.4.3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模型研究
        1.4.4 气调包装在增强抑菌和杀菌效果方面的研究
        1.4.5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参数应用于射频杀菌效果验证研究
        1.4.6 基于转录组学的杀菌机制研究
    1.5 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巴旦木仁中大肠杆菌气调-热致死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仪器设备
        2.2.2 样品制备
        2.2.3 气调加热板系统稳定性检验
        2.2.4 试验处理
        2.2.5 微生物计数
        2.2.6 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
        2.2.7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气调加热板系统稳定性
        2.3.2 O_2浓度对大肠杆菌D值和z值的影响
        2.3.3 CO_2 浓度对大肠杆菌 D 值和 z 值的影响
        2.3.4 加热速率对大肠杆菌D值的影响
        2.3.5 气调杀菌效率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巴旦木仁中大肠杆菌气调预处理热致死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样品制备
        3.2.3 包装材料和方法
        3.2.4 贮藏条件
        3.2.5 加热处理
        3.2.6 微生物分析
        3.2.7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贮藏期间含水率、水活度的变化
        3.3.2 贮藏期间CO_2/O_2浓度变化
        3.3.3 贮藏期间大肠杆菌的存活曲线
        3.3.4 贮藏温度、时间和气体环境对大肠杆菌D值的影响
        3.3.5 贮藏杀菌效果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调包装预处理辅助射频杀菌方法及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主要仪器设备
        4.2.2 巴旦木仁样品准备
        4.2.3 接菌方法
        4.2.4 包装材料和方法
        4.2.5 贮藏条件
        4.2.6 加热处理
        4.2.7 微生物计数
        4.2.8 巴旦木品质分析
        4.2.9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常规包装和气调包装预处理期间贮藏条件的变化
        4.3.2 接菌区域温度变化
        4.3.3 常规包装和气调包装对大肠杆菌存活数量的影响
        4.3.4 气调包装和加热处理对巴旦木品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加热过程中进行气调辅助的射频杀菌方法及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主要仪器设备
        5.2.2 准备巴旦木仁样品
        5.2.3 菌悬液制备和接菌方法
        5.2.4 检验气调-射频系统的稳定性
        5.2.5 试验处理过程
        5.2.6 微生物计数
        5.2.7 巴旦木品质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气调-射频系统的稳定性
        5.3.2 处理工艺的确定
        5.3.3 气调-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含水率和水活度的变化
        5.3.4 气调-热处理中大肠杆菌存活数量
        5.3.5 气调-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巴旦木仁品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调-热对大肠杆菌耐热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主要仪器设备
        6.2.2 样品准备及接菌
        6.2.3 气调-热处理
        6.2.4 大肠杆菌表面形态的电镜观察
        6.2.5 转录组分析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大肠杆菌表面形态的变化
        6.3.2 转录组数据分析
        6.3.3 气调热处理前后差异基因分析
        6.3.4 气调-热处理前后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试验和检测设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术学位论文评阅书

(2)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光在复杂介质中的传输理论研究进展
        1.2.2 均质预处理对牛乳微观结构和光谱的影响研究进展
        1.2.3 牛乳中主要成分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可见/短波近红外光学参数影响规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样本与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软件
        2.2.3 单一乳成分变化样本配制方法
        2.2.4 基于单积分球技术测量牛乳总反射率和总透射率
        2.2.5 基于逆倍增算法计算牛乳光学参数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脂肪含量变化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2 蛋白质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3 乳糖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3.4 总固形物含量对牛乳光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2.4 小结
第三章 牛乳主要成分含量对其光谱的影响规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脂肪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2 蛋白质含量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3 乳糖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3.4 总固形物含量变化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3.4 小结
第四章 均质压力对牛乳光谱的影响规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样本
        4.2.2 实验设备与软件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均质压力对牛乳粒径分布的影响
        4.3.2 均质压力对紫外/可见吸光度光谱的影响
        4.3.3 均质压力对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影响
        4.3.4 均质压力对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的牛乳成分检测仪的开发与验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牛乳样本采集与预处理方法
        5.2.2 光谱采集方法
        5.2.3 光谱预处理和模型评估方法
    5.3 硬件设计
        5.3.1 硬件整体设计
        5.3.2 光学系统设计
        5.3.3 电气系统设计
        5.3.4 机械结构设计
    5.4 软件设计
        5.4.1 软件总体设计与架构
        5.4.2 光谱采集软件
        5.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5.5 结果与分析
        5.5.1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分析
        5.5.2 牛乳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率光谱
        5.5.3 建模结果
        5.5.4 牛乳成分检测仪性能验证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的牛乳成分检测仪开发与验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牛乳样本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6.2.2 光谱采集方法
        6.2.3 建模与模型评估方法
    6.3 硬件设计
        6.3.1 硬件整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6.3.2 运算控制平台选型
        6.3.3 光源和光谱仪选型
        6.3.4 比色皿
    6.4 软件设计
        6.4.1 软件总体设计与架构
        6.4.2 紫外/可见光谱采集软件
        6.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6.5 结果与分析
        6.5.1 预热时间与稳定性测试
        6.5.2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
        6.5.3 牛乳的紫外/可见光谱
        6.5.4 建模结果
        6.5.5 仪器性能验证
    6.6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多光谱的乳成分检测仪的开发与验证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牛乳样本采集及预处理方法
        7.2.2 牛乳多光谱数据采集方法
        7.2.3 建模与模型评估方法
    7.3 硬件设计
        7.3.1 硬件整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7.3.2 运算控制平台选型
        7.3.3 光学部件设计与选型
        7.3.4 多光谱传感器选型
        7.3.5 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7.3.6 供电方案设计
        7.3.7 壳体机械设计
    7.4 软件设计
        7.4.1 软件总体设计与软件架构
        7.4.2 多光谱数据采集软件
        7.4.3 乳成分分析软件
    7.5 结果与分析
        7.5.1 牛乳主要成分统计
        7.5.2 预热时间与稳定性测试
        7.5.3 牛乳的漫反射多光谱
        7.5.4 建模结果
        7.5.5 仪器性能验证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S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生教育已进入“质量时代”
        1.1.2 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培养质量问题凸显
        1.1.3 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综合反映
        1.1.4 聚焦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原因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研究
        1.3.2 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研究
        1.3.3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研究生学位论文问题的改进策略研究
        1.3.5 既有研究述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教育学科
        1.4.2 学术型硕士
        1.4.3 学位论文质量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2.1.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问题
        2.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2.3 数据资料来源与样本分布
        2.2.4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
    3.1 全国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
    3.2 全国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分项质量
    3.3 S省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
    3.4 S省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分项质量
第四章 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4.1 选题与综述部分的问题
        4.1.1 论文选题失范
        4.1.2 文献综述不实
    4.2 设计与方法部分的问题
        4.2.1 研究设计不详
        4.2.2 研究方法失当
    4.3 内容与结构部分的问题
        4.3.1 研究主题偏离
        4.3.2 研究问题模糊
        4.3.3 研究深度不够
        4.3.4 结论建议不实
        4.3.5 逻辑结构混乱
    4.4 论文规范性部分的问题
        4.4.1 论文语言规范性欠缺
        4.4.2 论文格式规范性欠缺
第五章 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学生层面:学生的潜在意识和具体行动
        5.1.1 学生的学术意识
        5.1.2 学生的努力程度
        5.1.3 学生的时间投入
        5.1.4 学生的专业知识投入
    5.2 导师层面:导师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指导
        5.2.1 导师的学术素养
        5.2.2 导师的精力投入
        5.2.3 导师的指导方式
        5.2.4 导师的指导内容
    5.3 培养单位层面:培养单位的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
        5.3.1 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
        5.3.2 培养单位的学术氛围
        5.3.3 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设置
第六章 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改进策略
    6.1 提升学生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的内在动力
        6.1.1 牢固树立学术意识
        6.1.2 充分发挥自觉主动性
        6.1.3 合理规划论文研究时间
    6.2 落实导师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的主体责任
        6.2.1 创新发展导师遴选机制
        6.2.2 强化导师岗位责任制度
    6.3 完善培养单位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机制
        6.3.1 培养单位的发展性制度建设
        6.3.2 培养单位的保障性制度建设
    6.4 强化政府对于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管职能
参考文献
附录: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生导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纳米铁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氨酸转化特性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厌氧消化技术研究进展
        1.2.1 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1.2.2 厌氧消化中间产物抑制研究进展
        1.2.3 厌氧消化效能调控研究进展
    1.3 导电材料介导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1.3.1 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1.3.2 纳米铁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响应面优化的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测定方法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响应面优化分析
        2.2.2 生物炭介导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2.2.3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碳素转化特性的影响
        2.2.4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有机酸转化特性的影响
        2.2.5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氨氮转化特性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介导连续厌氧消化特性与机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原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分析方法
        3.1.4 高通量测序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炭介导对连续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3.2.2 生物炭介导对连续厌氧消化碳素转化特性的影响
        3.2.3 生物炭介导对连续厌氧消化有机酸转化特性的影响
        3.2.4 生物炭介导对连续厌氧消化氨氮转化特性的影响
        3.2.5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2.6 生物炭介导对厌氧消化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纳米铁介导鸡粪厌氧消化产气及碳素转化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炭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4.2.2 生物炭纳米铁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对产甲烷特性的影响
        4.2.3 生物炭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对厌氧消化碳素转化的影响
        4.2.4 生物炭纳米铁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对碳素转化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纳米铁介导鸡粪厌氧消化脂肪酸和氨氮转化特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炭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对厌氧消化脂肪酸转化的影响
        5.2.2 生物炭纳米铁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对脂肪酸转化的影响
        5.2.3 生物炭纳米铁在酸抑制条件下对厌氧消化氨氮转化的影响
        5.2.4 生物炭纳米铁在氨酸协同抑制条件下对氨氮转化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纳米铁介导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原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分析方法
        6.1.4 功能基因预测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生物炭纳米铁对厌氧消化菌群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6.2.2 生物炭纳米铁对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2.3 生物炭纳米铁对厌氧消化功能基因的影响
        6.2.4 生物炭纳米铁介导厌氧消化氨酸抑制的微生物机制探讨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评阅书

(5)结构化果园苹果收获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半自动苹果收获机的研究进展
        1.2.2 平台辅助收获研究进展
        1.2.3 苹果收获机器人研究进展
        1.2.4 果树系统力学特性与建模方法
        1.2.5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枝条-果柄-果实系统的力学特性研究
    2.1 苹果模型的三维模型重建
        2.1.1 果实基本参数统计
        2.1.2 测量结果与统计分析
        2.1.3 苹果果实三维重建
    2.2 枝条和果柄力学参数测量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3 分离层的建模与模拟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讨论
    2.4 果实分离过程的仿真分析与验证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采摘模式优化研究
    3.1 不同采摘动作条件下枝条-果柄-果实系统的响应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最佳采摘模型估计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末端执行器与果实的交互作用
    4.1 末端执行器结构
    4.2 末端执行器抓握性能试验
        4.2.1 抓握过程有限元仿真
        4.2.2 抓握能力试验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末端执行器抓握损伤评估
        4.3.1 果肉的材料属性
        4.3.2 末端执行器动态抓握过程的仿真和验证试验
        4.3.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果实识别与定位方法
    5.1 目标果实识别
        5.1.1 图像采集与处理
        5.1.2 基于YOLOv4 的苹果识别
        5.1.3 结果与讨论
    5.2 双目相机空间定位方法
        5.2.1 相机坐标系
        5.2.2 相机映射原理
        5.2.3 三维重建基本原理
    5.3 果实定位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ROS的机械臂的采摘动作规划
    6.1 机械臂的运动学
        6.1.1 XARM的D-H参数
        6.1.2 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求解
    6.2 机械臂的动力学
    6.3 人工采摘动作捕捉
    6.4 基于MoveIt的路径规划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苹果收获机器人的搭建与试验
    7.1 苹果收获机器人的总体结构
    7.2 试验室验证试验
        7.2.1 材料和方法
        7.2.2 结果与分析
    7.3 田间验证试验
        7.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7.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术学位论文评阅书

(6)旱作覆膜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氮肥管理的响应及硝化抑制剂减排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氮肥优化管理研究进展
        1.2.1 农业中控释肥的应用
        1.2.2 农业中秸秆还田的应用
    1.3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1.3.1 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机制进展
        1.3.2 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1.3.3 农田氮素优化管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3.4 农田温室效应评价
    1.4 硝化抑制剂研究进展
        1.4.1 硝化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1.4.2 DMPP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5 科学问题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优化氮肥管理对覆膜春玉米光合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区概况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2.3.2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干物质累积与养分吸收规律
        2.3.3 优化氮肥管理下花前花后干物质与氮素累积
        2.3.4 优化氮肥管理下叶面积指数与光能截获
        2.3.5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氮平衡计算
    2.4 讨论
        2.4.1 优化氮肥管理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4.2 优化氮肥管理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规律的影响
        2.4.3 优化氮肥管理对叶面积指数与光能截获的影响
        2.4.4 优化氮肥管理对农田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优化氮肥管理对覆膜春玉米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区概况
        3.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农田CO_2排放
        3.3.2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农田CH_4排放
        3.3.3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农田N_2O排放
    3.4 讨论
        3.4.1 优化氮肥管理对农田CO_2排放影响
        3.4.2 优化氮肥管理对农田CH_4排放影响
        3.4.3 优化氮肥管理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覆膜春玉米优化氮肥管理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区概况
        4.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4 其他参数及相关计算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优化氮肥管理下土壤有机碳变化情况
        4.3.2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净全球增温潜势(NGWP)和碳足迹(CF)
        4.3.3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经济效益
    4.4 讨论
        4.4.1 优化氮肥管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4.2 优化氮肥管理对净全球增温潜势(NGWP)和碳足迹(CF)的影响
        4.4.3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经济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硝化抑制剂(DMPP)对旱作覆膜春玉米N_2O排放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区概况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5.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5.2.4 土壤净硝化速率的相关计算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产量和氮素吸收
        5.3.2 土壤矿质氮动态变化
        5.3.3 土壤净硝化速率动态变化
        5.3.4 土壤N_2O排放
    5.4 讨论
        5.4.1 DMPP的添加对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5.4.2 DMPP的添加对土壤矿质氮和N_2O排放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DMPP对旱作农田土壤N_2O减排的微生物机制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区概况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4 土壤D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q PCR)分析
        6.2.5 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6.2.6 统计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各处理间氨氧化细菌(AOB)与古菌(AOA)的丰度情况
        6.3.2 各处理间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差异
        6.3.3 各处理间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差异
        6.3.4 土壤N_2O排放对不同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响应
    6.4 讨论
        6.4.1 不同耕作措施及DMPP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6.4.2 不同耕作措施及DMPP对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的影响
        6.4.3 不同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术学位论文评阅书(3 份)

(9)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法制环境: 制定法体系的完备和司法改革的推进
        一、制定法体系的完备
        二、司法改革的推进
        三、小结
    第二节 地域背景: 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
        一、近代上海与法学留学生
        二、近代上海与私立法政院校的发展
        三、近代上海与律师职业团体的形成
    第三节 学术氛围: 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与法律教育思想讨论的兴起
        一、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
        二、法律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兴起
    第四节 个人因素: 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与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一、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
        二、孙晓楼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第二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
    第一节 对民国大学教育批评及改进意见
    第二节法律教育之意义: “有关于国家法治的前途”
        一、中国古代法律教育: 现代法治的缄默之地
        二、乱象丛生的民国法律教育呼唤系统的法律教育研究
        三、办出高水平的法学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法律教育之目的: “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
        一、法治意识与法律人才: 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和关键
        二、法律人才之要件: 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
        三、改进和完善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人才培养
第三章 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改善中国的法律教育: 借他山之石以自立
        一、法律民族化的检讨
        二、大陆英美法律教育之比较借鉴
    第二节 法律教育的一个新制度: “理实并重制”
        一、“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系统内涵
        三、“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四、小结
    第三节 法律研究方法之转变趋势
        一、各法学派研究方法的不同
        二、从理论的研究到实际的研究
        三、从狭义的研究到广义的研究
        四、从分析的研究到功用的研究
    第四节 法律课程编制之研究
        一、法律课程编制应遵循之原则
        二、法律学校应添设之三门学课
        三、一份理想的法律课程表的出炉
第四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初始环节: 从把控入学门槛开始
        一、未进法律学校之前应修习之基本科目
        二、限制学生人数、提高入学资格以“培植完善的法律人才”
    第二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高水平的专任教授
        一、难以以身许学的教授充斥社会
        二、“崇养国士式的教授以做青年的矜式”
    第三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保障: 法律学校应有之设备
        一、法学图书馆
        二、模型法庭
        三、讨论室
        四、法律救助社
第五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
    第一节 东吴法学院鲜明的教学特色
        一、比较法教学
        二、常态化开设模型法庭
    第二节 法律夜校人才培养和东吴法学院研究生教育
        一、法律夜校人才培养之改进
        二、法律研究院之添设
        三、开创中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先河的东吴法学院
第六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
    第一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学术价值: 与同时期主要法学家比较
        一、关于法律教育目的的探讨
        二、关于法律人才观的探讨
        三、关于法律课程编制的探讨
        四、关于法律学校教授的探讨
        五、关于法律学校设备的探讨
        六、对待比较法的态度
    第二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继承与革新: 对第一代法学家的法律教育思想
        二、启发与采纳: 对国民政府法律教育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三、执教与执掌: 在“南东吴,北朝阳”的法律教育实践
    第三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
        一、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
        (一)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第一节 培养模式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第二节 课程教学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科学研究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第四节 师生互动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第二节 教育成效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第三节 教育局限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巴旦木仁的气调辅助射频杀菌方法及机制研究[D]. 程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生鲜和均质牛乳主要成分光谱检测方法及便携式仪器研发[D]. 杨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教育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S省为例[D]. 郭淑淑. 西北大学, 2021
  • [4]纳米铁生物炭介导鸡粪厌氧消化氨酸转化特性与机理[D]. 马俊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2)
  • [5]结构化果园苹果收获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 卜令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旱作覆膜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氮肥管理的响应及硝化抑制剂减排机制[D]. 白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我国西北地区高校体育硕士(全日制)课程设置研究[D]. 朱朝语. 宁夏大学, 2021
  • [8]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J]. 袁钢.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20(01)
  • [9]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D]. 徐刚. 扬州大学, 2020(04)
  • [10]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