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笔石时代动物群研究

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笔石时代动物群研究

一、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早期笔石动物群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方朝刚,黄正清,滕龙,徐菲菲,周道容,殷启春,邵威,石刚[1](2020)在《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志留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扬子地区奥陶—志留纪之交岩相分异明显,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岩石地层单位,其沉积岩的颜色、岩性、厚度、赋存化石组合等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别。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内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学及室内分析方法将其划分为滨岸相、孤立台地相、浅海陆棚相、陆棚坡折相、欠补偿盆地相和盆地浊积岩相6种沉积相类型。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晚奥陶世凯迪晚期,受加里东构造运动影响,华南板内碰撞挤压作用显着,"江南古陆"不断抬升和扩张,直接导致了旧的"台-坡-盆"格局的消失和新的古地理格局的形成,之前发育的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水体变深的古地理格局彻底转变为北西、南西、南东三面被古陆包围,向东北方向水体加深的古地理格局。晚奥陶世赫南特期,由于南极冰盖凝聚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和气候变冷,扬子地台海域变浅,致使海底盆地上升到最低含氧深度面之上处于充氧水层中,富氧环境代替了缺氧环境,岩相由五峰组黑色页岩转变为更浅水的观音桥层泥灰岩或新开岭层泥岩;江南沉积区长坞组—于潜组的复理石沉积组合转变为更浅水的的文昌组—堰口组近磨拉石沉积组合。早志留世鲁丹期,随着全球海平面重新上升,隆起面积继续扩大,构造围限作用加剧,黑色页岩重新出现。尤其是安徽南部的安庆—铜陵—巢湖一线,江苏中部的南京—句容一线五峰组—高家边组底部的黑色硅质页岩和炭质页岩,笔石带与中上扬子的五峰—龙马溪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厚度均在40~60 m,TOC含量1.2%~4%,具很好的生烃潜力,应视为下一步烃源岩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区域。

贾敏[2](2019)在《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陶—志留纪之交是地球生命演化和环境变迁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古生产力条件和沉积环境使得这一时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沉积了一套富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同时期我国扬子地区广泛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岩,其具备优质烃源岩的条件,是近些年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发育完整且保存较好,但不同地区的古地理条件、沉积环境和后期改造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其笔石地层划分、储层物性和有机质保存环境不同。目前川东南地区已开展大量页岩气勘探工作,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但川东北地区相关研究较薄弱。本文以川北城口地区厚坪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地层学、低温氮气吸附技术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该套地层泥页岩的笔石生物地层划分、储层特征、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模式,并与川东南地区进行对比,讨论不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笔石带划分、沉积环境类型、泥页岩储层孔径分布和有机质富集的差异,同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通过对比四川盆地不同地区5个剖面的笔石生物地层划分和富有机质泥页岩段的发育,发现川东北地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层段厚度均大于50m,时间尺度上分布范围也较广,从LM1笔石带发育至LM7-LM9笔石带对应时期;而川东南地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层段厚度明显小于川东北地区,在1538m之间,主要分布于WF1-LM5笔石带。从沉积时期来看,虽然鲁丹阶(LM2-LM5)川东南地区优质烃源岩段的发育更具优势,但到鲁丹阶晚期川东南地区普遍已结束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而川东北地区可持续至埃隆阶甚至特列奇阶,这也说明龙马溪组沉积期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在不断向北迁移,导致川东北巫溪-城口一带优质烃源岩的厚度大于川东南地区。(2)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川北地区厚坪剖面与川东地区黔浅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发育的孔隙类型相似,主要为开放的平行板状孔隙;2组泥页岩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值和孔体积,主要发育孔径范围在<2nm和25nm之间的微孔和介孔,但厚坪露头剖面大孔体积稍高于黔浅1井,这可能与其后期的地质改造和保存条件有关,总体上2组样品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布相差不大。(3)厚坪剖面和黔浅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与TOC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与石英含量无明显相关性,黏土矿物在厚坪剖面龙马溪组底部表现出与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负相关关系,但在黔浅1井并无此现象,说明有机碳含量是影响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4)陆源元素Al、Ti、Zr和Th表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沉积期城口地区和黔江地区陆源输入总体保持稳定,在龙马溪组上段有轻微增加的趋势,黔浅1井陆源输入量大于厚坪剖面,这与黔浅1井距离古隆起较近有关。氧化还原敏感元素(V、U、Mo)和相关指标显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泥页岩层段均沉积于缺氧环境中,但龙马溪组底部沉积环境的还原程度高于五峰组。(5)元素地球化学结果和笔石地层学综合表明厚坪剖面缺氧环境的还原程度和持续时间均高于黔浅1井,结合δCe对海平面变化的指示来看,可能是早志留世晚期川东北地区更缓慢的水退条件导致其缺氧环境持续时间较长。古生产力指标P、Baex、Siex的含量表明2组泥页岩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期都具有良好的古生产力条件,但厚坪剖面古生产力水平的更高。(6)TOC与氧化还原条件和古生产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缺氧环境的控制,说明其有机质富集模式均属于“保存模式”。结合Mo/TOC和Mo-U协变模式的分析结果,发现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缺氧环境形成的机制不同,五峰组沉积期是受强滞留环境影响形成缺氧条件,而龙马溪组底部沉积期是由于海平面大幅升高造成海水分层形成的静海相缺氧环境。

张新勇[3](2017)在《塔西北柯坪地区晚奥陶世印干组的古生物群落及古地理研究》文中指出新疆柯坪地区奥陶系出露较好,晚奥陶世印干组保存完整,具有丰富的笔石、三叶虫、腕足等化石,最近在其顶部层位发现了珊瑚、层孔虫等化石。通过野外路线调查及精细地层测量,在研究区内的依木干他乌山和柯坪塔格山分解出了印干组,基于本次研究的成果将印干组分为上下两段,其下段岩性主要为泥灰岩及泥岩,表明早期以浅海陆棚相为主;上段岩性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说明晚期出现台地边缘相。对印干组发现的笔石、三叶虫、腕足、珊瑚化石等进行综合研究,下段建立了三个笔石带:Climacograptus spiniferus带、Orthograptus quadrimucronatus带及Amplexograpts disjunctus yangtzensis带,上段建立了珊瑚组合Agetolites—Heliolite。结合地层古生物研究,对印干组的时代归属进行了讨论,认为其下段以艾家山期沉积为主,地层时代对应国际上的凯迪期早期;上段以钱塘江期沉积为主,地层时代对应国际上的凯迪期晚期。在此基础上,对印干组发现的笔石、三叶虫及珊瑚生物的古生物地理区系进行了分析,其古生物群落总体表现为古地理分区不明显,具有华北与华中过渡的特点。

周恳恳,牟传龙,葛祥英,梁薇,陈小炜,王启宇,王秀平[4](2017)在《新一轮岩相古地理编图对华南重大地质问题的反映——早古生代晚期“华南统一板块”演化》文中研究说明以板块级别的小比例尺岩相古地理编图为手段,重塑和反映构造—盆地演化过程,可为探讨重大地学问题提供线索依据。从华南大区古地理重建的角度,对构造学者提出的"华南统一板块"和加里东晚期"陆内造山"模式给予验证。研究表明:以往认为属不同构造单元的扬子陆块和华夏地块之间,沉积相配置为连续过渡、符合瓦尔特相律,没有分隔盆地的重大构造界线,指示华南残留洋盆并不存在。早古生代晚期的古地理演化并未反映出洋盆消减、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转换,而是板内挤压的造山、造陆过程,可分为板内地壳调整(中奥陶世至早志留世鲁丹期)和板块整体抬升(早志留世埃隆期至志留纪末)两个阶段。其实质是在构造转型背景下,华南板块从松散到紧合的"再克拉通化"过程。

周恳恳[5](2015)在《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文中研究说明中上扬子及其东南边缘是反映华南构造-盆地演化的关键地区,也是华南下古生界油气勘探重点区域。目前在构造-盆地格局、沉积转型过程、生储盖层沉积分布规律等方面仍有诸多疑问。本文选择中上扬子及其东南侧与华夏地块群交界带为研究区,以早古生代晚期构造-盆地转型阶段的中奥陶世-早志留世为研究层位。以板块构造、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为指导,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油气基本地质条件”为基本思路,通过系统的沉积学研究和连续断代的岩相古地理重建,探讨早古生代晚期研究区构造-盆地转型过程与重点层系的沉积分布规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首先总结了研究区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演化的三个背景主控因素,即盆地基底结构、构造转型和全球性地质事件的影响;在最新的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方案下,明确了岩相古地理研究层位与全区岩石地层的对应关系。通过大量剖面的沉积相分析与前人资料的总结,划分出研究区主要的“五种沉积体系”、“八类沉积相”与相应的多种亚相,为岩相古地理分析提供了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依据,并在沉积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认识。以“地层图法”为主要手段,以覆盖全区的沉积相剖面为控制点,重建了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晚奥陶世桑比期-凯迪期早期、晚奥陶世凯迪期晚期-赫南特期、早志留世鲁丹期、埃隆期、特列奇期六个连续断代的岩相古地理格局。详细总结了各个时期的海陆分布范围和沉积相区、岩相区展布特征,为探讨研究区沉积演化和相关地质问题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构造-盆地格局、沉积转型演化和生储盖层沉积分布提出了新认识。对于华南陆内统一盆地的性质,从沉积学角度提供了依据,并首次建立了符合该模式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提出将早古生代晚期中上扬子盆地演化分为两个阶段,即板内地壳调整阶段和整体抬升阶段,并总结了各阶段的沉积响应特征;提出鲁丹期深水陆棚相龙马溪组烃源岩沉积是以冰川消融的快速海平面上升为背景,受基底古构造和盆地边缘构造反转形成的多个盆内坳陷控制,认为埃隆期碳酸盐岩储层是发育在特殊的“混积型碳酸盐缓坡”模式下,集中分布于潮下高能带的点礁、点滩,并非台地边缘礁滩;而特列奇期小河坝组碎屑岩储层主要沉积于滨岸-潮坪-三角洲组成的复合性海岸环境。

徐言岗[6](2010)在《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古生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油气勘探,已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中组合(D-T2)发现了普光、元坝等大型天然气田,油气勘探已取得了的重大突破,但除此之外的南方广大地区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尤其是中国南方下组合(Z-S)的油气勘探,除威远气田外,未能获得有工业价值的勘探成果。中国南方古生界众多的油气显示,无疑证明了中国南方古生界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有过大规模的成藏过程。因此,具体分析中国南方古生界的古油气藏成因,探索中国南方古生界油气的成藏规律,将为寻找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和方向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中国南方系统的古油气藏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麻江特大型古油气藏的发现,众多石油地质工作者开始了古油气藏的成因探索。古油气藏泛指已经破坏了的但可以进行圈闭恢复的油气藏,其原生油气藏形成时期相对较早,中国南方多形成于古生代。中国南方古生界的古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江南-雪峰隆起以西至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现今残存物为沥青、油苗和井下天然气,在海相砂岩与碳酸盐岩的孔隙、裂缝、晶洞、溶孔、溶洞中产出,尤以裂缝中最为发育。下古生界以沥青显示为主,奥陶系有少量油苗显示,主要显示于雪峰隆起西侧及黔中隆起周缘;上古生界以油苗和井下天然气显示为主,主要显示于古隆起周缘及湘中坳陷。古油气藏在平面上的分布受控于古隆起的位置及深大断裂的走向,主体沿北东方向于深大断裂附近产出。中国南方巨厚的古生代沉积为古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早古生代沉积了被动陆缘-宽缓斜坡沉积层;晚古生代由台盆-克拉通内海相沉积层组成。下古生界的斜坡及深海盆地相区,广泛发育下寒武统黑色碳质页岩,为古油气藏的提供了良好的烃源,台地及上斜坡相区发育的白云岩、砂岩为油气的储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下寒武统泥岩及下志留统泥岩为古油气藏提供了保存条件,共同构成了中国南方的下古生界的含油气组合(z-s下组合)。都匀运动、广西运动不仅为下古生界古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规模聚集的场所,也为古油气藏的聚积提供了油气运移的动力,下古生界古油藏初始形成于加里东期的大型正向构造之中。加里东运动之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合,形成统一的华南板块,中泥盆世-中三叠世,中国南方接受了广泛的厚度巨大的海相沉积,使得下组合油藏向气藏转化;印支运动的大规模抬升和燕山运动的挤压、推覆加剧了古油气藏的破坏。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表明:古油气藏是多期构造运动改造与叠加的综合产物,古油气藏一般经历了油藏-气藏-残留的演化过程,其中,加里东运动、印支-燕山运动对古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油气藏被改造、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后期地层的抬升、剥蚀幅度过大。中国南方典型古油气藏成因分析表明:中国南方古生界仍然是我国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在今后的勘探中,应特别重视古油气藏与今油气藏的差异:古油气藏的最终结果是被破坏与逸散;而今油气藏需要被保存与聚集。二者的成藏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古油气藏的源来自于烃源岩,而下古生代的烃源岩现今都已进入的过成熟期,不可能为有效烃源岩,其早期生成的烃类必须以特殊的方式方能保存下来,成为有效次级源,为后期的晚期成藏提高足够的物质补给。威远气田的水溶气出溶成藏模式对中国南方寻找古老油气藏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中国南方而言,形成古老油气藏至少须满足2个条件:(1)较好的后期保存条件;(2)早期深埋和后期大幅抬升。现今缺乏保存条件的地区或埋藏深度过大的地区都不可能取得下古生代的油气勘探突破。依据上述分析,雪峰隆起西南缘的武陵坳陷、黔南坳陷、湘鄂西地区的秭归复向斜和雪峰隆起东南缘的湘中、桂中坳陷、四川盆地古隆起区乃是今后下古生代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艾永亮,王小玉,王世炎,陈瑞保,杨荣华[7](2008)在《西昆仑西段温泉沟组浅变质地层中的笔石动物群》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昆仑西段塔什库尔干东南发育一套遭受浅变质的沉积地层,对该套地层形成时代的确定目前尚缺乏足够的化石依据.本次工作在达布达尔乡沙依地库拉沟该套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保存较完整的笔石化石,经鉴定,主要分子有Monograptus xizangensis,Pristiograptuselegans,Demirastrites raitzhainiensis,Oktavites planus,Rastrites hybridus,Diplograptus cartatus,Glyptograptus gracilis,Climacograptus bidongensis等8属20种,且均为早志留世早中期分子,它可为该套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确切的化石依据.

刘春平[8](2006)在《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文中研究说明对松潘—阿坝盆地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火成岩及变质岩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与新进展:1、松潘—阿坝盆地存在4个重要区域不整合,相应地构造演化分为:基底形成、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晚古生代复合被动大陆边缘、三叠纪被动大陆边缘至前陆盆地和三叠纪后的陆内盆地构造演化5个主要演化阶段。2、提出在晋宁运动期间,松潘—阿坝古地块由北向南与扬子古板块碰撞、形成的岛弧型火山岩变质后成为本区刚性基底,若尔盖附近基底的刚性强于周缘地区。基底自形成以来,一直与扬子板块保持一体。龙门山造山带中的彭灌杂岩体是晚印支运动中被推出地表的基底,并提出了相应的运动模式。3、造山隆起带构造样式较复杂,发育大量的逆冲断裂与断块体;坳陷带构造样式相对简单,构造样式表现出较大的层次性,总体为盖层滑脱式逆冲褶皱型,滑脱面为三迭系与晚古生界之间的界面和震旦系与前震旦系界面。4、早古生代,本区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了高质量的烃源岩;晚古生代盆地主体为稳定克拉通盆地,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形成了性能良好的储集岩,进入三叠纪,本区为克拉通盆地至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由碳酸盐岩台地转换为海槽,形成逾万米浊积岩,是本区有效区域盖层;三叠纪末的晚印支运动形成现今地质格架并使本区抬升成陆;从侏罗纪开始本区进入受印支期断裂控制的陆内盆地演化阶段,推测喜马拉雅运动对本区构造格架的影响较小。5、提出二叠纪末期阿尼玛卿断裂带以南发生重力滑覆,在盆地主体部位形成收缩构造。计算了三叠系剥蚀厚度和残存厚度,并提出本区烃源岩的高成熟度受控于三叠系原始埋深、火成岩活动与地层层间滑动摩擦热能,三叠系变质作用类型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变质作用程度极低。6、本区烃源岩已进入过成熟阶段,有过多次排烃过程,现今的油气状态以干气为主。两套生储盖组合中,三叠系封盖能力优于志留系,三叠系覆盖区的油气远景较好。二叠纪末期的重力滑覆运动形成圈闭,能够较早捕获油气,有利于本区油气成藏;三叠纪末期的晚印支运动对早期油藏有改造作用,但同时也为油气的再次聚集提供了圈闭条件。提出摩天岭下组合是可供勘探的现实区带。

张雄华,章泽军[9](2000)在《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早期笔石动物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西修水地区下志留统新开岭组中上部笔石化石自下而上可分为3个带 :①Pristiograptuscyphus—Monoclimacis带 ;②Pristiograptusgregarious带 ;③Monograptus带。通过与其它地区同期笔石带对比 ,发现本区笔石动物群属扬子区和江南区的过渡类型 ,并且早志留世早期可能存在一定规模的间断。

姜月华,岳文浙,业治铮[10](1994)在《华南下古生界缺氧事件与黑色页岩及有关矿产》文中研究说明早古生代黑色页岩相地层在中国南方主要发育在四个时期:早寒武世荷塘期、中奥陶世庙坡期、晚奥陶世五峰期和早志留世龙马溪期。本文通过对四期缺氧期间黑色页岩的分布、沉积特征及古构造、古地理背景的研究,指出华南缺氧事件和黑色页岩的形成可以由地内或地外的多种因素引起。与缺氧事件和黑色页岩有关的沉积矿产种类很多,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

二、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早期笔石动物群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早期笔石动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志留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地质背景
3 地层划分对比
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1 碎屑岩海洋沉积体系
        4.1.1 滨岸相
        4.1.2 浅海陆棚相
        4.1.3 陆棚坡折相
        4.1.4 欠补偿盆地相
        4.1.5 盆地浊积岩相
    4.2 碳酸盐岩海洋沉积体系
5 岩相古地理
    5.1 凯迪晚期(五峰期)
    5.2 赫南特期(文昌期)
    5.3 鲁丹期
6 生烃潜力讨论
7 结论

(2)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全球气候变化及生物灭绝事件研究
        1.2.2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笔石生物特征及笔石生物带划分
        1.2.3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研究
        1.2.4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1.2.5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地质背景与样品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全球构造背景
        2.1.2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扬子板块构造及古地理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研究区构造及地层特征
        2.2.2 研究剖面特征及样品采集
第三章 实验测试及数据处理
    3.1 实验方法
        3.1.1 总有机碳测试
        3.1.2 低温氮气吸附测试
        3.1.3 主量元素测试
        3.1.4 微量及稀土元素测试
        3.1.5 笔石生物鉴定
    3.2 数据处理
        3.2.1 氮气吸附法表征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3.2.2 古环境氧化还原条件
        3.2.3 古环境生产力条件
第四章 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笔石生物地层划分
    4.1 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笔石带划分
    4.2 研究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笔石生物特征及笔石带划分
第五章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孔径分布及孔隙发育
    5.1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吸?脱附曲线与孔隙发育特征
    5.2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比表面积与孔体积
    5.3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孔径分布特征
    5.4 泥页岩孔隙发育特征与矿物含量的变化
第六章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沉积环境分析
    6.1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6.1.1 有机碳含量
        6.1.2 主量元素特征
        6.1.3 微量元素特征
        6.1.4 稀土元素特征
    6.2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沉积环境分析
        6.2.1 陆源输入
        6.2.2 氧化还原环境
        6.2.3 海平面相对变化
        6.2.4 古生产力
第七章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机理及其富有机质层段区域对比
    7.1 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
        7.1.1 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7.1.2 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缺氧环境的差异与水体滞留程度的关系
        7.1.3 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模式
    7.2 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笔石地层及富有机质层段对比
        7.2.1 龙马溪组笔石生物地层对比
        7.2.2 富有机质泥页岩层段对比
    7.3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潜力评价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塔西北柯坪地区晚奥陶世印干组的古生物群落及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程度及现状
        1.3.1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
        1.3.2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
        1.3.3 前人研究程度评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学术思路及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地层概况
    2.1 研究区地层概况
    2.2 奥陶纪地层
        2.2.1 丘里塔格组(O_1ql)
        2.2.2 萨尔干群(O_(2-3)sr)
    2.3 印干组研究简史
    2.4 印干组分布及典型剖面描述
        2.4.1 地层分布
        2.4.2 典型剖面描述
第三章 印干组古生物群落特征
    3.1 印干组笔石动物群
        3.1.1 印干组笔石动物群概述
        3.1.2 印干组主要笔石属种描述
    3.2 印干组珊瑚动物群
        3.2.1 印干组珊瑚动物群概述
        3.2.2 印干组主要珊瑚属种描述
    3.3 印干组三叶虫动物群
    3.4 印干组腕足动物群
    3.5 印干组古生物群落及区域对比
第四章 印干组年代地层
    4.1 研究沿革
    4.2 印干组时代的确定
        4.2.1 印干组下段的时代
        4.2.2 印干组上段的时代
第五章 印干组古生物地理特征
    5.1 柯坪地区奥陶纪古地理特征
    5.2 印干组古生物地理区归属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一轮岩相古地理编图对华南重大地质问题的反映——早古生代晚期“华南统一板块”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早古生代构造—盆地演化的核心问题
    1.1 华南早古生代构造单元组成
    1.2 核心问题———扬子与华夏之间存在早古生代残留洋盆吗?
    1.3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2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2.1 思路、方法与资料依据
    2.2 编图范围与时代
3 华南早古生代晚期岩相古地理演化
    3.1 中奥陶世大坪—达瑞威尔期
    3.2 晚奥陶世桑比期—凯迪期早期
    3.3 晚奥陶世凯迪期晚期—赫南特期、早志留世鲁丹期
    3.4 早志留世埃隆期、特列奇期
4 岩相古地理对华南构造—盆地问题的反映及讨论

(5)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课题来源与工作量
    第五节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古地理演化的地质背景与主控因素
    第一节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早期基底构造单元
    第二节 早古生代早期(震旦纪至早奥陶世)沉积格局及其继承性影响
    第三节 早古生代晚期(中奥陶世-志留纪)构造转型和盆山格局
    第四节 重大地史事件及其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一节 奥陶系
    第二节 志留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沉积体系与相类型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碎屑岩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第一节 古地理编图方法与表现形式
    第二节 中-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三节 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岩相古地理对华南构造-盆地演化的反映
    第一节 华南板块的沉积格局
    第二节 中上扬子沉积模式与转型演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岩相古地理与生储盖层沉积分布规律
    第一节 龙马溪组烃源岩的沉积分布
    第二节 碳酸盐岩储层的沉积分布
    第三节 碎屑岩储层的沉积分布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6)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科学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研究成果
        1.5.1 资料收集情况
        1.5.2 野外地质工作
        1.5.3 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中国南方古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分区及特征
        2.1.1 构造分区
        2.1.2 重要构造单元特征
    2.2 区域沉积特征
        2.2.1 地层
        2.2.2 层序
    2.3 原型盆地演化
        2.3.1 加里东期
        2.3.2 海西期
        2.3.3 印支期-燕山早期
        2.3.4 燕山晚期-喜山早期
    2.4 成藏基本条件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盖层
第3章 南方古油藏的分布及特征
    3.1 油气显示
        3.1.1 油气显示、古油藏分布
        3.1.2 油气显示特征
        3.1.3 古油藏(沥青)特征
    3.2 油气藏分布
        3.2.1 平面分布
        3.2.2 纵向分布
    3.3 古、今油气藏及油气显示与烃源岩的关系
        3.3.1 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分布与下寒武统烃源岩的关系
        3.3.2 上古-中生界油气与下志留统—二叠统烃源岩的关系
    3.4 原始油藏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3.4.1 上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
        3.4.2 中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特征
        3.4.3 下扬子区储层沥青分布特征
第4章 典型古油气藏解剖
    4.1 江南隆起北缘西段(麻江-凯里)古油藏(残余油藏)
        4.1.1 成藏背景
        4.1.2 成藏条件
        4.1.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4.2 江南隆起北缘中段(南山坪)
        4.2.1 成藏背景
        4.2.2 成藏条件
        4.2.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4.3 江南隆起北缘中段(通山半坑)古油藏
        4.3.1 成藏背景
        4.3.2 成藏条件
        4.3.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4.4 江南隆起北缘东段(余杭泰山)古油藏
        4.4.1 成藏背景
        4.4.2 成藏条件
        4.4.3 油气藏(古油藏)成藏演化
第5章 古油气藏对比与成因分析
    5.1 成藏基本要素对比
        5.1.1 烃源岩
        5.1.2 储集层
        5.1.3 盖层
    5.2 成藏对比及成藏规律
        5.2.1 成藏控制因素
        5.2.2 油藏的破坏机制
第6章 残留油气藏解剖
    6.1 威远气田
        6.1.1 成藏背景
        6.1.2 成藏要素
        6.1.3 成藏特征
        6.1.4 成藏演化和成藏机制
    6.2 朱家墩气藏
        6.2.1 有效烃源岩
        6.2.2 储集层
        6.2.3 盖层
        6.2.4 生储盖组合
        6.2.5 构造特征
        6.2.6 输导体系
        6.2.7 保存条件
        6.2.8 朱家墩气藏特征
        6.2.9 朱家墩气藏演化和成藏机制
    6.3 成藏规律
        6.3.1 加里东期构造-成藏旋回及油气聚集规律
        6.3.2 晚印支-早燕山期构造-成藏旋回及油气聚集规律
        6.3.3 南方下组合气藏及含气构造成藏条件对比分析
第7章 勘探启示
    7.1 南方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7.1.1 烃流体源
        7.1.2 有效储集空间
        7.1.3 构造作用对有效储集空间的控制
        7.1.4 有效封闭体系
    7.2 成藏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匹配
        7.2.1 上扬子构造叠加、持续埋藏、晚期抬升区
        7.2.2 中下扬子断陷反转、强烈暴露、断陷埋藏区
        7.2.3 扬子南、北缘逆冲推覆、差异隆升、推覆埋藏带
        7.2.4 南盘江复合叠加、长期隆升、海相暴露区
    7.3 两类不同的残余油藏成藏的时空关系对比
        7.3.1 凯里残余油藏成藏的时空匹配关系
        7.3.2 句容残留油藏
    7.4 构造作用与成藏作用的宏观关系
    7.5 江南隆起北缘逆冲推覆-隆升带成藏模式、成藏组合及成藏规律
        7.5.1 成藏组合
        7.5.2 成藏模式及改造模式
    7.6 南方下组合成藏模式、成藏组合及成藏规律
        7.6.1 成藏组合
        7.6.2 成藏演化与主控因素
        7.6.3 成藏模式
第8章 区块评价与勘探方向
    8.1 武陵坳陷-湘鄂西断褶带
    8.2 黔南坳陷
    8.3 雪峰推覆逆掩带
    8.4 黔中隆起
    8.5 湘中坳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西昆仑西段温泉沟组浅变质地层中的笔石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剖面描述
2 笔石化石描述
3 地层时代讨论
4 地质意义

(8)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区简介
    1.2 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目的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特征及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特征
    2.3 区域断裂系统
    2.4 构造样式
    2.5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3 基底形成
    3.1 基底地质特征
    3.2 地球物理特征
    3.3 彭灌杂岩体形成机制探讨
4 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
    4.1 沉积充填特征
    4.2 岩浆活动与构造环境
    4.3 早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
5 晚古生代复合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5.1 沉积充填特征
    5.2 火成岩特征
    5.3 构造变形特征
    5.4 晚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
6 三叠纪被动大陆边缘至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6.1 构造背景
    6.2 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6.3 火成岩特征
    6.4 构造变形特征
    6.5 地质构造演化
7 三叠纪后的陆内盆地构造演化
    7.1 三叠纪后的陆内盆地构造演化
    7.2 盆地构造演化史小结
8 热演化史及变质作用
    8.1 热演化史
    8.2 变质作用
9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9.1 烃源条件
    9.2 储集条件
    9.3 保存条件
    9.4 生储盖组合与有利区带
10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早期笔石动物群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志留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方朝刚,黄正清,滕龙,徐菲菲,周道容,殷启春,邵威,石刚. 中国地质, 2020(01)
  • [2]川东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D]. 贾敏. 兰州大学, 2019(09)
  • [3]塔西北柯坪地区晚奥陶世印干组的古生物群落及古地理研究[D]. 张新勇. 长安大学, 2017(04)
  • [4]新一轮岩相古地理编图对华南重大地质问题的反映——早古生代晚期“华南统一板块”演化[J]. 周恳恳,牟传龙,葛祥英,梁薇,陈小炜,王启宇,王秀平. 沉积学报, 2017(03)
  • [5]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D]. 周恳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08)
  • [6]中国南方古生界典型古油气藏解剖及勘探启示[D]. 徐言岗.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7]西昆仑西段温泉沟组浅变质地层中的笔石动物群[J]. 艾永亮,王小玉,王世炎,陈瑞保,杨荣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8]松潘—阿坝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基本条件[D]. 刘春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8)
  • [9]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早期笔石动物群研究[J]. 张雄华,章泽军. 江西地质, 2000(04)
  • [10]华南下古生界缺氧事件与黑色页岩及有关矿产[J]. 姜月华,岳文浙,业治铮.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1994(05)

标签:;  ;  ;  ;  

江西修水地区早志留世笔石时代动物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