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Word97的三点心得

使用Word97的三点心得

一、Word97使用经验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刘凡[1](2020)在《基于一种新型参数曲面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现代设计与工业化最具代表的产物,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往往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反映。随着汽车业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直接影响其市场表现及品牌竞争力的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更是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而在当前技术环境下,使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理论进行汽车造型设计并以此建立车型曲面的数学模型,无疑是一种最为高效的技术手段。本文针对三厢轿车造型的曲面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形状可调曲面,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配套的典型车身模板,同时结合曲面造型技术、衍生式设计概念、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参数化设计手段,形成了一套参数化的车身曲面造型设计方法,并搭建出了一种CAD软件原型系统,有效地将车身设计、修改、分析、优化等流程参数化地整合在一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结合常见三厢轿车的造型特点,构建了一套典型的参数化车身CAD模板。该车身由25张四边形曲面片拼接而成,可通过调整参数描述不同车身外观造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身各曲面片间的光顺处理方法,通过引入分割参数及过渡曲面的概念,使得各子曲面交界处可以达到G1连续,并可使用分割参数对过渡处造型特征进行调整。(2)针对汽车形态以特征线体现造型风格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曲面边缘插值于4条边界曲线的新型m×n次参数曲面——SQ-Coons曲面,并构建了该曲面的分割算法及过渡曲面生成算法。用该曲面建立的参数化车身CAD模板既体现了设计师手绘稿的造型风格,又能分别通过形状参数和分割参数调整曲面中央部位的细节形状和过渡曲面的造型风格。(3)结合典型车身CAD模板及SQ-Coons曲面几何特性,提出了一整套车身曲面造型设计及调整方法。该方法由车身手绘平面草图入手,通过建立空间三维特征线进而生成全车身曲面模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边界曲线控制点、形状参数、分割参数的调整达到参数化修改全车造型的目的,并在过渡曲面的影响下保持各曲面间的G1连续性。此外,本文依据衍生式设计理论,在由SQ-Coons曲面所建立的样本库基础上,通过提取其各造型特征参数,形成了一套新车型生成的新方法。(4)建立了不同车型的CAD模型,提取其全车身所有造型参数形成了车型样本库,通过比较造型参数间的差异,构建了一种基于CAD模型的车型间相似度分析计算的方法,其结论可用于品牌车型预期或设计趋势分析。(5)在保持整体车型不发生改动的前提下,将分割参数与形状参数作为变量,以提高整车气动性能为目标,取不同的参数组合构建CAD模型并进行CFD分析,形成了通过车身曲面细节调整改善气动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曲面曲率比值这一概念限制曲面变形程度,可在有限的参数组合内筛选出气动阻力系数最低的对应曲面细节。(6)基于设计软件Rhinoceros及参数化编程平台Grasshopper,开发了 一套三厢汽车车身曲面造型设计的插件程序。该程序可参数化地调整各曲面控制点坐标、分割参数、形状参数等造型特征参数,可直观、高效地构建出车身曲面造型CAD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汽车造型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也可供其它曲面类产品造型设计参考。

詹李慧子[2](2020)在《广州越秀老城区街道广场研究》文中指出街道广场作为城市街巷系统中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们汇聚、交流及活动的场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城市生活品质的高低,是城市生机与活力的体现,是城市人文与情怀的展示。作者在查阅了许多街道广场实例,并观察了广州市街道广场现状使用情况后,内心产生了许多疑问:什么样的广场可以被称之为街道广场?这些街道广场与街道的空间关系及其空间特征有什么异同及关联?广州市内街道广场的分布情况如何?这些广场在现状使用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人们在街道广场上交流和活动情况如何?有什么可以指导街道广场设计的导则吗?基于这些疑问,本文以如下方式展开了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论文的课题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相关理论与街道广场描述框架,在对国内外众多相关理论进行研读、分析并总结后,建立并提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街道广场描述理论框架,为后续进行具体案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展开了具体案例的研究,通过初步调研及资料分析,筛选出了广州市越秀区内具有典型性的十四个街道广场作为具体案例,对其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现场调研、观察及问卷调查等等研究方法,记录街道广场案例的现状使用情况,并在前面描述理论框架下,对调研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第四章主要为广州市越秀区街道广场共性、特征及不足的总结分析,通过横向比较十四个街道广场案例,分析其共性及特性,总结优点与不足,并与国内外相关街道广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特性异同及不足补充。第五章基于前文研究的基础,提出了广州市老城区的街道广场设计导则,其中包括设计核心思想及意向,设计方法与要点等。本文针对广州市越秀区街道广场的分析及研究,为广州市老城区内街道广场的微改造及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及指导意义,为城市中街道广场的地域性发展及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学术参考及经验借鉴。

马姣[3](2019)在《高含水率城市有机垃圾联合调质及热辅助强化生物干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当今社会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城市有机垃圾能源化利用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其中餐厨垃圾与脱水污泥为两种最为典型代表,然而该类有机垃圾高含水率特性成为其能量回收的瓶颈。生物干化技术以其经济、节能、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该类垃圾干化预处理,然而干化过程微生物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造成反应启动迟缓,运行温度不稳定,最终产物干化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通过餐厨垃圾与脱水污泥联合调质,均衡生物干化物料中微生物及有机组成。结果表明,两者联合作用可有效缩短反应启动时间,促进物料升温,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餐厨垃圾的引入有效提高过程水分去除率(84.28-92.71%),而脱水污泥则提高了水分蒸发能量利用效率(62.96-68.13%),两者2:2联合作用表现出最高的生物干化因子(4.86 g H20/g VS)。同时调控变量考察结果表明,较小的调理剂粒径(<3 mm)更利于堆体蓄热升温,通风量0.04 m3·h-1.kg-1可有效结合生物热和空气对流影响,而初始含水率60%则可维持物料高生物活性,最终提高水分去除率(89.97%)。通过餐厨与污泥联合调质及变量优化,可有效实现两者协同高效的生物干化处理。调理剂是生物干化过程必要的添加物,本论文使用不同调理剂(玉米芯、稻草和木屑)进行联合生物干化研究,揭示其对物理调控和生物调节机制。基于理化性质分析,玉米芯表现出更优的孔隙结构和水分解吸特性。在生物干化过程中,玉米芯有效促进物料升温和水分去除,提高生物干化因子(5.97 g H20/g VS)。同时,玉米芯还提高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促进易降解糖类和脂质分解,其中脂质分解为干化过程提供主要热量(40.58-41.53%)。相对其它调理剂,玉米芯更有效地提高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水分蒸发耗能(3.47 kJ/g H2O)。在干化过程中,Bacillus和Ochrobactrum分别成为高温和低温阶段优势菌属,促进初期易降解有机物及后期木质纤维素分解。本研究从机理上揭示了微生物代谢规律,可为生物干化处理中调理剂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生物干化后期,针对物料在低温阶段微生物活性及干化效率较低的问题,本论文提出热辅助强化方法,并与传统过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热辅助作用(37℃)可有效提升低温阶段物料温度,同时提高生物代谢活性(0.0232-0.0292 0.0151-0.0209 d-1)和强化空气对水分去除效率(12.97-15.68 vs.5.05-8.23 kg·kPa)。此外,热辅助有效改善酶活性,促进有机物分解,提高能量利用效率(61.69-63.64%55.24-59.43%)。对比发现,为达到热辅助相同干化效果,传统干化过程需消耗更多外界热量进行深度干化(2.38-2.56 vs.1.30-1.67 kJ/g H20),且设备投资较高,延长回收周期。本研究证实热辅助作用可有效强化低温阶段生物产热,提升干化效果,减少外热消耗,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鉴于热辅助协同强化作用,本论文进一步提出高温热辅助(50℃)强化有机垃圾生物干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阶段式升温驯化方法可有效从脱水污泥中富集高活性的嗜高温接种物[OUR>5 mg 02/(g TS·h)],其细菌和真菌丰度均高于传统驯化物料。接种后,热辅助作用加速反应启动,物料温度8 h内超过辅助温度(58.1℃),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8.92-9.09 mg O2/(g TS·h)],避免传统生物干化初始过程有机酸积累。热辅助提高了水分去除速率(4.46-5.49 kg·kPa)和有机物降解潜能(0.136 d-1),同样实现了物理和生物的协同强化。此外,在通风量0.8 L·min-1·kg-1下,热辅助生物干化运行4天,物料含水率即可降至30%以下,且过程仍以生物热为主(86.63%),具有较高的热能和风能利用效率,产物热值增长131.14%,相当于传统生物干化运行20天干燥效果。在有机物降解方面,高温热辅助作用显着提升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强化糖类、脂质和纤维素分析。相反地,蛋白酶活性变化较小,热辅助抑制蛋白质降解,最终热辅助过程NH3释放量相对低于传统生物干化(216.5 280.8 mg)。在微生物组成中,细菌丰度远高于真菌,占据主导地位,其中Bacillus为优势菌属(>50%)。在干化初期,代替传统生物干化中耐酸性的Weissella,热辅助生物干化中Ureibacillus菌属快速繁殖,分解易降解底物和大分子有机物,促进堆体快速升温。在干化后期,Pseudoxanthomonas和Saccharomonospora菌属丰度逐渐提高,可促进木质纤维素类有机物分解。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比例相对较低菌属,如Lactobacillus和Streptomyces,在生物干化细菌菌群间具有较高相关性,与各菌属联系密切。同样,为达到同等干化效果,热辅助生物干化、传统生物干化(+产物热干化)和热干化过程消耗外界热量分别为0.58、1.28和3.86 MJ/kg H20,热辅助过程能量消耗较低且产出比例较高。此外,本论文对生物干化产物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类调理剂可有效提升有机垃圾燃烧特性。干化产物中大部分有机物在500-600 K分解(>50%)。通过Malek法和补偿效应法,确认本研究热分解机理方程为G(α)=-In(1-α)。热动力学参数表明生物降解促进木质纤维素热分解,同时提高初始燃烧活化能和反应复杂度,改善干化产物的稳定性,利于其短期储存。与褐煤相比,生物干化产物燃点和起始活化能较低,具有较高的燃烧指数和热值(11.97-12.66 MJ/kg),可进行有效的燃烧利用。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调质和热辅助方式可有效提高生物干化系统运行稳定性,强化过程微生物代谢,加速水分蒸发去除,有效实现高含水率有机垃圾经济、高效的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提高其能量回收潜能,为城市有机垃圾处理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处理途径。

毛丽娟[4](2014)在《作者群体与志书编纂 ——以清代云南方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方志空前发展,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中央的重视、地方官员的积极倡导、士绅学人的主动参与。具体说来,朝廷不仅制定统一的修志标准,还颁布官员修志的奖惩制度;地方官员落实修志制度,组织发动地方人士广泛参与,设置修志机构,筹备经费;士绅学人逐渐形成修志理念,自发申请修志,及时记载、留存一地文献,融入群体交流。清代云南在修志机构、职务分工方面,为群体进行方志文化的交流构建平台。文章针对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考察:首先,考证清代云南方志的存佚总量。前辈学者虽有论着涉及清代云南方志的数量,但在方志范围、数量上还有探讨的空间。笔者以国外收藏中国地方志的目录书为基础,考察国外主要机构收藏清代云南方志的概况、版本及价值;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基础上,结合近些年出版的方志丛刊、各方志数据库、收藏云南方志的主要机构所编制的目录等进行综合梳理,补充完善国内现存清代云南志书数量;在现存志书序跋、凡例的基础上,辅之以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等书目对散佚志书的考录情况,考证清代云南方志散佚数量,以期展现较为完备的清代云南方志文本。其次,汇考清代云南方志作者群体资料。有关群体的学术研究成果不甚其数,但对方志的作者群体进行全面考察,并兼及地方官、士绅、学人三类不同身份的群体的研究仍未见。笔者在翻阅现存清代云南方志的基础上,对方志的作者群体进行全面梳理,考证其身份、籍贯、参修志书、担任职衔等内容;从身份角度,将作者群体分为地方官、士绅、学人三类亚群体;再进一步探讨各群体在方志编纂过程中的互动,以期从作者群体的角度对方志编纂进行新的解读。再次,解析作者群体方志编纂意识的变化过程及其缘由。方志的编纂意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全文的主线。文章大致将此过程分为被动修志、主动修志、修志意识强化三个时期。并考察三类群体参与度、各自修志的原因,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编纂方志的特点,再以典型方志为例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呈现三类作者群体编纂方志意识的变化轨迹。最后,考察作者群体中“我者”与“他者”的变化以及方志话语权的转移。作者群体中“我者”与“他者”的变化、交流为文章的暗线,我者指代的人物身份从云南土着,到“云南人”,再至国内民众;他者指代的人物身份从以汉族为主的外来文化移民,到“外省人”,再至外国势力。方志话语权从中央拥有,到士绅学人争取,再至先进思想的主导者掌握。文章对群体间形成的关系网络及其地域、身份的流动进行考察,最终以期透过群体的各种交流,表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的过程。

顾颖[5](2015)在《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画像是指汉代墓室、祠堂、棺椁、石阙等载体上面的图像。这些图像深刻、全面、形象地表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意义、民俗信仰等,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祥瑞观念。祥瑞观念虽然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到了汉代则成为普遍流行的社会意识,在汉画像中的表现极为丰富。探讨汉画像中的祥瑞图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艺术中深层的文化观念,并且理解中国设计背后所表达的民俗信仰。论文提出了一个艺术设计中的―图式‖问题,并结合汉画像中具体的祥瑞表现,研究了汉画像祥瑞图式表现的几种典型模式。―图式‖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认识相结合的产物,表现为一种系统性的、谱系性的设计图案。这种图案有简约、简单、简洁的特征,往往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象征符号。论文根据古代―天地人‖三才的构架作为立论的基础,在秦汉宇宙象征论的前提下,通过汉代谶纬观念与图像的研究,探讨了汉画像的图式表现是如何在汉画像中呈现的,对汉画像的整体图像进行了一个宏观的概括,并进行了谱系学的分类。论文把祥瑞图式分为天降祥瑞、地出瑞应与人事吉祥三大领域,然后对汉画像中的典型祥瑞图式进行了归纳、分类、分析、综合及阐释,在图文关系的比较中,在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的两重证据下,对具体图式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探讨。在天降祥瑞图式探讨中,论文认为汉画像中的天象图是在―天人感应‖观念影响下的带有占星学意义上的天,是人仰观天象的结果;从图式设计来看,是人对天与人的祥瑞关系进行的符号化的设计表达,是古代巫术智慧在汉画像中的遗留。论文探讨了一些具体的天象祥瑞图式,如太一崇拜、北斗星君、二十八宿、四象崇拜、龙凤飞舞、日月同辉、日月合璧等。在地出瑞应图式中,探讨了周易对大地―厚德载物‖的崇拜心理,研究了对人生存必不可少的物品的祥瑞物性的表现。论文把瑞应物分为动物与植物两大类,在这样的逻辑框架下,具体探讨了在信仰中可以使人趋吉避凶的动物图像,如麒麟、凤凰、龙、九尾狐、比肩兽等。论文从原始春天植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出发,探讨了汉画像中植物的祥瑞图式。如嘉禾、灵芝、连理木、蓂荚、建木、松柏等。论文认为动物与植物因与人的价值相关联而获得祥瑞的象征意义,这对古代设计理念产生了及其巨大的影响。动物与植物在中国古代设计中,含有一种政治、文化与民俗的意义,最终化为一个设计的形式符号。在人事祥瑞图式上,探讨了在人的生存模式的生命观中体现出来的祥瑞。表现为神仙的信仰、英雄的崇拜、黎民的生活等。具体则探讨了西王母与东王公的神话故事、三皇五帝信仰的英雄传说、周公辅成王的圣人观念、孔子见老子的道德寓意等。论文认为,人事是汉画祥瑞图式要表现的主题,天地的祥瑞只有对人事祥瑞才是有意义的。人类不仅有趋吉向善的美好追求,而且也有避秽除恶的巫术观念,为此论文还探讨了汉画像中的巫术仪式、傩舞驱邪、铺首衔环等图式的表现。论文认为汉代人的祥瑞观念是汉画像表现的主要内容,这种观念通过当时艺人们的设计理念表达了出来。艺术设计中最主要的是要设计出一种简约的图式,通过简约的图式,才能完成从观念到具体艺术呈现的过程。这表现了中华民族在艺术设计理念中的一种古老的智慧,应该对今天的艺术设计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陈喆[6](2014)在《手指属性和中文特性对智能手持设备手写界面设计的影响》文中指出触控技术的发展使得中文手写输入方式变得多样化,例如拇指输入。为了提高手写绩效和用户体验,本研究探讨了智能手持设备上手指属性、中文特性和界面设计因素对中文手写人机交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文手写交互模型,并提出了中文手写系统的可用性设计建议。为了研究手指属性和中文特性对中文手写人机交互的影响,本文提出了6个假设,分别针对手指的三个属性——划分、长度、宽度和中文的三个特性——笔画方向、笔画数和汉字结构的影响,并据此设计了实验一。实验一中,手指尺寸不同的39名被试在智能手持设备上通过拇指和食指输入不同类型的汉字。实验结果验证了食指输入的绩效优于拇指输入,中等尺寸手指的绩效高于其它尺寸;输入垂直方向的笔画、简单汉字、上下结构汉字时手写绩效更高。同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中文手写人机交互评价体系(包括输入时间、准确率、触框次数、重写次数、满意度、工作负荷、偏好程度、书写区域)。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界面设计因素(输入框大小、输入框位置、输入方式和显示大小)对于中文手写人机交互的影响,提出了4个假设,据此设计了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二中,110名被试用拇指、食指、触控笔在3.5英寸、5.5英寸、7.0英寸和9.7英寸显示大小的智能手持设备上进行手写输入,输入框大小分别为显示面积的5%、10%、15%、20%和25%。实验三中,50名被试用拇指、食指、触控笔在3.5英寸、5.5英寸、7.0英寸和9.7英寸显示大小的智能手持设备上进行手写输入,输入框分别位于屏幕的左上角、右上角、正中央、左下角和右下角。通过实验二和实验三发现了不同输入方式下不同显示大小的智能手持设备上输入框最优大小和位置。不论输入方式和显示大小,综合来说,29.5mm×29.5mm的输入框对应较好的手写绩效,而58.9mm×58.9mm的输入框对应较好的主观评价;正中央的输入框位置对应最好的手写绩效和主观评价。本文根据三个实验的结果建立了中文手写交互模型FICIM。模型解释了手指(划分、长度、宽度)、文字(笔画方向、笔画数、汉字结构)、界面设计因素(输入框大小、输入框位置、显示大小)对于中文手写人机交互(绩效和主观评价)的影响。进而从输入方式、显示大小、输入框大小和位置、手指尺寸、接触区域、运动能力、纹理感知、输入姿势、汉字复杂度、笔画方向、汉字结构、书写风格、汉语语义14个方面给出改善中文手写系统可用性的设计建议。

王慧娟[7](2015)在《《黄帝内经》分类思维及其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类”是造成不同文化思维方式差异的基石。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分类方式是其独特思维方式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中医分类思维的研究是揭示中医看待自然宇宙及生命现象独特方式及探索其所把握的自然体系和生命规律的性质的关键。本论文以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的分类思维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和分析:第一部分,系统研究《内经》的分类认识及其所使用的主要分类方法,共包含两个章节内容。第2章全面系统梳理《内经》中涉及分类认识的内容,主要涉及天地时位气的划分、人体时位气的划分以及疾病的时位气异常的分类认识以及诊断治疗等相关分类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发现《内经》对于人体生命现象的分类认识与对自然现象的分类认识有着内在一致的划分规则或逻辑结构。第3章在全面把握《内经》分类内容的基础上抽提出其普遍使用的六种主要分类方法。其中,阴阳、五行、三才三种分类方法,具有系统整分、细分量化、规定关系的特点,所揭示的是天地万物的内在结构、变化秩序及其相互联系,时空维度是其共同参照背景。邪正、顺逆、标本的定性分类方法,建立在前者定量分类的基础上,依然以时空为参照基准,价值和意义的赋予是其特点。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以阴阳、五行、邪正三种代表性的分类方法为考察对象,对其认识的来源与形成发展过程沿着两条线索分三个时期做纵向剖析。(1)“阴阳”概念的产生从一开始便与天上的太阳有关,从划分太阳向背的地形位置开始便就有一种对立二分的分类特性。阴阳与气的结合使其成为自然现象内在变化原因乃至成为万物生成本原性机制的解释工具,这种本质内涵的产生是在描述天地之气在四时节度中消长盛衰转化和上下交通中完成的。阴阳的细分体现了对气在时位中的盛衰变化过程的精确分度,天地阴阳与四时阴阳是阴阳分类范畴时空两个维度的重要内涵。四时盛衰与天地交通是阴阳分类认识产生的客观来源。(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起初表地上之物,指涉先民生产生活中五种重要物资。从“府”到“行”的名称变化,体现了先民对于它们的性质和功用的深刻认知和把握;从“六”到“五”的数目变化,体现了所在时期“尚五”观念的影响。“五”数崇拜产生于五方空间意识对于基数五的强化。五方空间意识是先民对于宇宙时空结构的一种内在体认。方位数术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五色、五数、五帝与之配应,五行配入或在它们之后。五行进入四时系统而最终确立了其划分一切事物的重要地位。五行分类的核心是空间方位的五行,之所以借用五种具体事物之名,在于这些事物间的生克关联关系为解释时空结构的系统平衡提供了模型。《内经》五藏系统的建立是五行划分人体多层维度的结果,五行生克关系是对人体各部分气化功能相依相制系统联系的说明工具。(3)“邪正”分类观念来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在生产实践中对于各种灾害现象的长期观察和经验总结。古人逐渐发现,自然灾害的产生与气候变化的时位次序节度有着紧密关联,天地之气四时变化的失节失序是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除了天之时气的不正影响外,人君政令的不时也成为影响其收获的重要因素,故而人的因素在避免灾害产生中的作用被凸显出来。《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前人从农业实践和自然灾害现象观察中所获得的这种邪正观念,不仅将天时邪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而且还将天地大宇气化异常的这种时位不正的机制用来说明人体气化小宇的病邪产生的内在机制,即突出气位节序的正常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人在避免病邪产生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强调。通过以上考察可知,《内经》中的阴阳、五行、邪正等分类思维的形成源于古人长期的天文实践与农业气象实践等领域的探索和理性思考,来源于古人对宇宙时空的定位以及依此为背景对自然气候变化节度的测候,具有坚实的客观实践基础。第三部分,分析这种分类思维背后的基本假设和隐喻模型。这一分析是通过对《内经》分类思维所涉及的三种重要的隐喻意象的探讨和思考来体现的,即文章的第五章。(1)“生”的意象,此节论述古人对以植物为代表的生命形态的生化之机的重视和思考何以影响古人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人是天地所生万物的一部分,与植物一样具有生长化收藏的盛衰过程,同样依赖天之光热、地之水分养料提供生命运化的物质与能量。在天地人气化相应的系统中,人与植物一样有着自身内在的生生之机。以植物为代表的生命气化生机过程为《内经》认识人体生命现象提供了整体模型,时空的构架、天地在生命演化中的意义以及人的自身限度都是在这一隐喻模型中得到强调的。(2)“风”的意象,此节论述了《内经》关于“风”的认识以及对于风的占候。古人很早便开始关注“风”与其他现象之间的联系,风的季候性的发现及其与时空相应体系的结合为“风占”的产生和系统化提供了条件。“风”源于“天地之合气”,这一突破性的认识使得其成为古人借以把握天地之气变化之道的重要媒介而受到格外重视。《内经》继承和吸收了这些基本思想,并使其成为解释人体生命现象及其疾病生成的重要工具。“风”作为四时变化的信使,为古人思考天地自然及一切生命现象的生成变化提供了一种有稳定秩序节度的时空一体的变化模型。这一变化模型将气的时空秩序与有形万物的生化联系起来,揭示了其中的因果关联与秩序。(3)“水”的意象,此节论述了《内经》关于人体血气经脉的构想与“水”的喻象之间的紧密关联。水的太过和不及会为灾,水土气通才能生物,川谷导气通高下才可泉源不竭、生物不息,水的动静化生又依天时寒暖而有节律变化,这些认识的产生源于古人悠久的农业生产和治水实践。这些实践认识影响到中医关于人体血气经脉的构想:血气流布于身,有经络孙脉分流导气;血气之生化,有三焦水道交通上下而生化不息;血气之运行应四时而周流不息;血气为病,有补、泻、决渎防其枯竭、满溢与壅塞。水在天时之气的引动下升降有节的运动而实现着无形到有形的转换,这一意象为万物生化演变的机制提供了具体形态转化的形象模型。以上三种意象有着内在关联,“风”的意象和“水”的意象实为“生”的意象的具体说明。“风”的意象为古人对于“生”的认识引入了时空一体的变化秩序,“水”的意象成为促成“生”化、沟通上之无形天气与下之有形物类的桥梁,是气与形转化的中间状态。两种意象共同为以植物为代表的生命形态的生成演化的现象构筑了系统的理解模型。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六章,分析《内经》分类思维的主要特点及比较中西分类思维的差异以及影响其形成的可能因素。(1)《内经》分类思维所划分的主要对象是以时空一体背景为参照的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的变化节律和秩序。其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分类方法所体现的是一种圜道整分的有初中盛衰关系的意义系统。天地人处于一个有内在结构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气化整体系统中。从人的角度看,世界因与入气化相应而生化相连,人通过自身的感知而将世界纳入与自身关联的意义世界,赋予各种变化以价值,因此赋予世界以感性的、关联的、价值性的色彩。与此相比,西方分类思维所关注的是独立于人的感官,独立于具体时空,甚至独立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种属性质的差异,其所构建的是一种类与子类相包含的静态阶梯式的分类体系。分类体系中平行类之间界限分明,不存在相互的关联和影响。(2)西方文化的这种分类思维的形成与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城邦制的公民社会平等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论辩言说的逻辑规范以及独特的否定感觉、否定变化的物质构成理论原子论,与这些因素有着重要关联。而古代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情况均与之有着巨大的差异性。从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中,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两种文化的人的分类思维何以如此不同。文章的最后,尝试对《内经》分类思维的价值和意义问题、思维与实在的关系问题以及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问题做出简要讨论。

崔海东[8](2011)在《本体·工夫·发用:宋代儒学展开的“一贯之道”研究》文中提出先秦儒家的基本义理架构是“本体——工夫——发用”三者相即一如之格局,即孔子的“一贯之道”。道体生生,直贯于人则为性体(有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之分),个体之人则或由他缘(“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或因己醒(“明明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从而惺觉心体,于人伦日用中寻得工夫下手处,而后反躬性体(将二分之性合而为一),上达道体,从而对越在天,体证天命流行境。而后再度下开发用,先为修身之气象(动容貌、出辞气),再为齐家、化乡(即教化治理家族、乡党,此二者为下行),再为治国、平天下(即进入公权力系统,此二者为上行)。并于同时爱物成物,最终人物同进,峻及于天。此是宋代儒学展开的义理坐标。宋代儒学的展开,依此可分为五期。第一期为宋代儒学的正式开展,此代表人物为周敦颐(濂溪)与张载(横渠)。二人义理如下:濂溪(1)援道据《易》,立《太极图》、《说》。(2)建立了“无极—→太极”之混沌型道体。(3)在宋儒中首度构建儒学“道体—→性体”的直贯模式。(3)性体、心体、发用,则言焉未详,而工夫一节更是未能达到理论自觉。横渠(1)出发点均为辟佛老,故有“定论—→破论—→立论”之逻辑结构。(2)就道体而言,一是定位佛教之谬在于执世界为幻象、泥人生有轮回,道教之谬在于执世界乃有生于无、泥人生有长生不老。二是破之以“太虚即气”,认为世界是一个“太虚本体→气之聚散→万物→气→太虚”的过程,而此过程由其自性之神化所完成。三是构建起“太和”道体。此道体实隐有性、气之分解,故已非濂溪之混沌型,但又未进至二程之分解型,其过渡、中介性质甚重。(3)就性体而言,横渠以佛老执同行异报、饮食男女为妄之说,故二氏之谬在于只识气质之性,而不知天地之性,后者方为人性之本。(4)就心体而言,横渠以佛教误在万法唯识,其病在于执闻见为知,而不知人贵在有德性之知。(5)就发用而言,横渠是宋儒中第一个完整继承孔门“明体达用”之旨,完全达到了理论自觉,在熙宁变法的直接刺激下,放弃政治上行,而开出了宋明儒的下行一途,其自身有井田实践,高弟吕和叔更是创建吕氏《乡约》,发起了一场对“天命——革命说”之革命,从而使下行成为宋儒政治实践之主要模式。(6)横渠在工夫环节虽作艰苦努力,然而未得门径以入。第二期为宋代儒学的正式形成,此代表人物为程颢(明道)与程颐(伊川)。首先,二程一反濂溪、横渠之外在地言天道而贯人事之路线,自人生界立言,据《乐记》“不能反躬,天理灭焉”,开出宋代儒学之工夫论转向,从而完全就内里复兴先秦儒学。其次,明道所讨论的道体,不是其发明的天理,而是生生之天。明道于性体,则亦以此生意训仁。明道之工夫,在于“敬义立而德不孤”,以“存—→诚—→敬义立”而人物同进,对越在天。再次,宋代儒学之正式复兴则在伊川。(1)伊川之道体承明道而正式言分解型的理气双行。(2)伊川之性体,一是以理一分殊说明人性之由来;二是以公训仁;三是在恶的形成上,详细讨论了气(才)、情、欲、意等源头。(3)宋儒至伊川方开始正式讨论心体与心性关系,一是心为性之所存与所主,二是心分体用,三是心体有向上向内的上达对越与向下向外的发用两大能力。(4)伊川之工夫尤为详备,一是进学在致知,包括对外的穷烛万物之理,以及对自身德性良知的体认。二是涵养须用敬,既已发明良知,则需要涵养之,其途径为敬,故“致知——涵养”二者是一致的。此二者合而为“敬以直内”。三是集义以养气,即要在确切的人伦日用中做工夫。此与对外穷理合而为“义以方外”。综上三分两合,则是伊川之工夫:人物同进、内外双修。第三期为宋代儒学之过渡,此代表人物为胡宏(五峰)。五峰诸范畴皆有传统义与革新义,其以性体为中心,上达道体、下发心体,然每一环节均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无善恶与心分善恶之间不仅无法打通,反而衍生了心生万法之弊。故而其学不永,速为朱子学所淹没,殊非意外。第四期为道学之大成,此为朱子。(1)就本体而言,自濂溪至五峰,道学之本体由一而二之两分局面愈演愈炽,故朱子之初衷即在弥合此两橛。故于道体处,朱子提出“实体”范畴,以一统理气、道器、体用。就性体而言,则坚持二分之局面,因为此是凡庸善恶是非之根本格局,此二分格局不存,则工夫亦无必要,因生知安行、不思不勉之圣人毕竞少之又少。就心体而言,朱子正是要惺觉之、唤醒之,以自作工夫,消泯性体之二分,而求上达天境之可能。(2)朱子之工夫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就敬以直内,朱子有“静(涵养)—→敬(动静一如,内外兼修)—→乐(和乐境)”之阶级;就义以方外,朱子有格物致知—→人物同进—→臻至天境之圆顿。(3)朱子之发用,重点在于下行,一是兴办书院,传播道学,首先纯化儒士,而后儒化全民。二是齐家,欲收拢宗族,巩固基层,故损益古礼,制订《朱子家礼》五卷。三是化乡,整理、宣传《吕氏乡约》,并增为《损益吕氏乡约》,并创建社仓,此二者推广甚溥,功效极隆。第五期:是为宋代儒学之分流,此代表人物为陆九渊(象山)与叶适(水心)。二人皆反对伊川与朱子。象山之学,有心而无性。水心之学,则有性而无心。然二人皆能守儒学明体达用之基本规模,是为羽翼。

赵京梅[9](2000)在《Word97使用经验三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使用Word97文档进行图文混合排版的经验,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设计及编排文章中参考。

刘勇[10](2000)在《物探在查寻铜厂滑坡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综合物理勘探方法在铜厂地区的运用,并最终确认铜厂滑坡体及其沿隧道方案的分布情况。

二、Word97使用经验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ord97使用经验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一种新型参数曲面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曲线曲面造型技术
        1.2.2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1.2.3 汽车空气动力学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框架
2 课题涉及的相关理论与算法
    2.1 汽车造型设计方法
        2.1.1 常规设计流程
        2.1.2 适用于CFD分析的车辆模型建立
        2.1.3 衍生式设计
    2.2 曲面设计的参数化调整方法
    2.3 GE-Bezier曲线及曲面理论
        2.3.1 GE-Bézier曲线数学定义及性质
        2.3.2 三次GE-Bézier曲线的分割
        2.3.3 GE-Bézier曲面数学定义及性质
    2.4 Coons类曲面理论
        2.4.1 两类经典Coons曲面及几何特性
        2.4.2 带参可调Coons曲面
    2.5 本章小结
3 典型车身造型模板的建立及分析
    3.1 汽车造型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3.1.1 车型的演变概述
        3.1.2 汽车造型的特征线
        3.1.3 车身的造型面及面片划分
    3.2 车身曲面的建立
    3.3 全车身曲面间光顺处理方法
        3.3.1 通过分割参数对曲面进行分割
        3.3.2 曲面间过渡曲面的生成
        3.3.3 典型车型模型中曲面拼接的几种特殊情况
    3.4 车身模型变形调节方法
        3.4.1 车身整体变形
        3.4.2 局部变形
        3.4.3 过渡曲面变形
    3.5 典型车身模板的建立
    3.6 本章小结
4 SQ-Coons曲面的建立及相关算法
    4.1 SQ-Coons曲面的生成
        4.1.1 特殊曲面R_1及R_2的建立
        4.1.2 特殊曲面T的建立
        4.1.3 SQ-Coons曲面的建立流程
    4.2 SQ-Coons曲面的几何性质
    4.3 SQ-Coons曲面的分割
        4.3.1 特殊曲面中的Bézier方向分割方法
        4.3.2 特殊曲面中的GE-Bézier方向分割方法
        4.3.3 特殊曲面中的Coons曲面分割方法
    4.4 SQ-Coons曲面间过渡曲面的生成
        4.4.1 过渡曲线的建立方法
        4.4.2 过渡曲面的建立方法
    4.5 基于SQ-Coons曲面的参数化车身曲面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车身造型参数化设计方法
    5.1 车身造型数字化设计流程
    5.2 基于特征线的线框模型构建
    5.3 车型的调整
    5.4 造型面的调整
        5.4.1 造型线处过渡曲面的调整
        5.4.2 造型面内部形状调整
    5.5 基于车型模板和造型特征的衍生式设计方法
    5.6 本章小结
6 参数化车身曲面间的相对相似性分析
    6.1 GE-Bézier曲面车型模板相似性分析
    6.2 SQ-Coons曲面车型模板相似性分析
    6.3 两种不同算法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参数化车身曲面的CFD模拟分析
    7.1 模型预处理
    7.2 单项分割参数作为变量时的分析
    7.3 双项分割参数共同作用时的分析
    7.4 单曲面多项形状参数共同作用时的分析
        7.4.1 曲面曲率对形状参数取值的限制
        7.4.2 引擎盖曲面形状参数的气动阻力影响分析
    7.5 中剖面轮廓线曲率变化及其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7.5.1 多张曲面间形状参数变化对整车气动性能影响分析
        7.5.2 多张过渡曲面曲率变化对整车气动性能影响分析
    7.6 不同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基于车身原型模板及SQ-Coons曲面的参数化设计平台开发
    8.1 架构模式与内置功能模块
    8.2 GE-Bézier曲线曲面的功能实现
    8.3 SQ-Coons曲面的功能实现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项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广州越秀老城区街道广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街道广场的概念与定义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7 课题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街道广场描述框架
    2.1 街道空间理论
    2.2 物质形态理论
    2.3 行为理论
    2.4 场所与意义理论
    2.5 街道广场描述理论框架
第三章 广州越秀区典型街道广场案例研究
    3.1 案例筛选
    3.2 东山百货前广场
    3.3 东山大街路口广场
    3.4 铁路人口文化广场
    3.5 团一大广场
    3.6 秉政街文化广场
    3.7 忠佑广场
    3.8 北京路步行街广场
    3.9 石室圣心教堂前广场
    3.10 书坊文化广场
    3.11 六榕文化广场
    3.12 恒立广场
    3.13 北园广场
    3.14 洪桥街科普文化宣传广场
    3.15 越秀公园前广场
    3.1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越秀区街道广场的共性、特征与不足
    4.1 空间位置关系、可达性及可识别性
    4.2 空间特征
    4.3 街道广场活力
    4.4 场所精神
    4.5 与既有相关街道广场研究成果的比较
第五章 广州老城区街道广场设计导则
    5.1 设计导则适用范围
    5.2 设计核心思想及意向
    5.3 设计方法与要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2018年POI数据筛选得到的越秀区广场名单及分布情况
    关于广州市越秀区街道广场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高含水率城市有机垃圾联合调质及热辅助强化生物干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有机垃圾及其处理现状
        1.2.1 餐厨垃圾
        1.2.2 脱水污泥
        1.2.3 两者处理现状
    1.3 城市有机垃圾资源化技术
        1.3.1 生物处理技术
        1.3.2 热化学利用技术
        1.3.3 干化预处理技术
    1.4 生物干化技术及其研究应用
        1.4.1 生物干化技术原理
        1.4.2 生物干化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
        1.4.3 生物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1.4.4 生物干化处理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餐厨垃圾与脱水污泥联合调质强化生物干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2.3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餐厨垃圾与脱水污泥联合生物干化实验
        2.3.2 联合生物干化过程各变量因素考察
    2.4 本章小结
3 调理剂对联合生物干化过程的调节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原料理化特性
        3.3.2 不同调理剂生物干化实验
        3.3.3 有机物降解及生物热能利用
        3.3.4 细菌菌群演替及有机物降解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4 生物干化低温阶段热辅助强化干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热辅助协同强化生物干化作用
        4.3.2 胞外酶活性及有机物降解
        4.3.3 能量消耗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高温热辅助强化生物干化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装置
        5.2.3 实验设计
        5.2.4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耐高温接种物料驯化
        5.3.2 热辅助强化生物干化及调节优化
        5.3.3 热辅助强化有机物降解转化
        5.3.4 微生物菌群演替及相关性研究
        5.3.5 热辅助过程能耗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生物干化产物燃烧热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原料燃烧特性
        6.3.2 干化产物燃烧动力学
        6.3.3 干化产物燃烧及污染排放特性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作者群体与志书编纂 ——以清代云南方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四、创新及解决的问题
上编
    第一章 组织与文本:清代云南修志平台的建构
        第一节 清代国家修志制度与云南修志机构的建立
        一、清代修志制度
        二、云南修志机构
        第二节 作者群体数量及职务分工、身份构成
        一、修志群体数量
        二、参修者职务分工及特点
        三、三类亚群体的身份构成
        第三节 清代云南方志文本的总量
        一、国内对清代云南存志的着录
        二、国外藏清代云南方志概况
        三、清代云南存佚方志订补
        四、清代云南方志总计
    第二章 群体被动修志:过渡期的迎合
        第一节 清初初次修志及作者群体的被动性
        一、初修志书概况
        二、因维护与展现中央对云南的统治而修志
        三、为应付《大清一统志》诏令与政绩考核而修志
        第二节 群体被动修志的特点
        一、志书成稿仓促
        二、地方士绅、学人参与度低
        三、经费以官员捐助为主,士绅较少捐资
    第三章 群体编纂意识产生:主动参与及话语权的争取
        第一节 群体主动践行修志活动
        一、发起:官员主动发起,士绅自发申请修志
        二、机构:岗位设置完备,用人理念成型
        三、纂修:各群体积极参与
        第二节 各群体积极修志之因由
        一、官员:纪民事、昭国典、励官箴
        二、士绅、学人:入仕途、树威望、存文献
        第三节 修志背后的话语权之争
        一、共性与个性在体例、内容上的书写
        二、主纂群体话语权之争
        三、士绅群体私修志书
    第四章 群体修志意识强化:特殊时期的情感表达
        第一节 在科举与新学间作者群体意识的变化
        第二节 外敌入侵下作者群体对传统方志书写的调整
        一、重地舆、边界的记载
        二、适应时务变化的编修
        第三节 爱国思想与新学教育背景下作者群体对志书的创新
        一、乡土志的创编
        二、传统方志的革新
    第五章 群体间的关系网络及其对云南方志的影响
        第一节 作者群体间关系网络的建构
        一、关系网络类型
        二、网络中的多向流动
        第二节 关系网络对方志事业的影响
    结语
下编
    一、清代云南方志提要
    二、清代云南方志作者群体资料简编
附录一 清代云南修志编年
附录二 清代云南现存方志总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汉画像祥瑞图式的概念及文化背景
    第一节 几个重要概念
    第二节 天人感应与祥瑞图式
    第三节 谶纬观念与汉代祥瑞
第二章 天降祥瑞
    第一节 汉画中的星象图式
    第二节 汉画像中气象图式
第三章 地出瑞应
    第一节 动物祥瑞
    第二节 植物祥瑞
第四章 人事祥瑞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祥瑞
    第三节 辟邪的祥瑞
    第四节 人造器物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手指属性和中文特性对智能手持设备手写界面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文输入人机交互概述
        2.1.1 中文输入方式
        2.1.2 中文输入绩效
        2.1.3 中文手写输入技术
    2.2 手指属性
        2.2.1 手指划分
        2.2.2 手指尺寸
        2.2.3 接触区域
        2.2.4 手指运动能力
        2.2.5 纹理感知
        2.2.6 输入姿势
    2.3 中文特性
        2.3.1 汉字复杂度
        2.3.2 笔画方向
        2.3.3 汉字结构
        2.3.4 书写风格
        2.3.5 汉语语义
    2.4 界面设计因素
        2.4.1 输入框大小
        2.4.2 输入框位置
        2.4.3 输入框形状
        2.4.4 显示大小
        2.4.5 其它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架构
    3.1 研究架构的建立
    3.2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手指属性和中文特性影响的实验
    4.1 本章导论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被试
        4.2.3 实验任务
        4.2.4 实验流程
        4.2.5 实验设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输入时间
        4.3.2 准确率
        4.3.3 触框次数
        4.3.4 满意度
        4.3.5 工作负荷
        4.3.7 手写区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输入框大小设计的实验
    5.1 本章导论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被试
        5.2.3 实验任务
        5.2.4 实验流程
        5.2.5 实验设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输入时间
        5.3.2 准确率
        5.3.3 触框次数
        5.3.4 重写次数
        5.3.5 满意度
        5.3.6 工作负荷
        5.3.7 偏好程度
        5.3.8 实际输入框大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输入框位置设计的实验
    6.1 本章导论
    6.2 研究方法
        6.2.1 实验设计
        6.2.2 实验被试
        6.2.3 实验任务
        6.2.4 实验流程
        6.2.5 实验设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输入时间
        6.3.2 准确率
        6.3.3 触框次数
        6.3.4 重写次数
        6.3.5 满意度
        6.3.6 工作负荷
        6.3.7 偏好程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中文手写人机交互模型
        7.1.2 中文手写系统可用性设计建议
    7.2 研究贡献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实验被试招募界面
    附录B 实验一知情同意书
    附录C 被试信息问卷
    附录D 任务负荷 NASA-TLX 量表
    附录E 实验一满意度问卷
    附录F 实验一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
    附录G 实验二知情同意书
    附录H 实验二和实验三满意度问卷
    附录I 实验二和实验三的偏好程度问卷
    附录J 实验二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
    附录K 实验三知情同意书
    附录L 实验三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黄帝内经》分类思维及其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内经》分类思维的研究现状
        1.2.1 对《内经》“类”概念的研究
        1.2.2 《内经》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认知来源
        1.2.3 《内经》分类方式的思维特点及其中西差异
    1.3 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结构
第二章 《内经》的分类认知概述
    2.1 天地
        2.1.1 天地之分
        2.1.2 时空之分
        2.1.3 气之分度
        2.1.4 万物之分
    2.2 人
        2.2.1 人的创生
        2.2.2 人的分类
        2.2.3 人体划分
    2.3 人体之疾
        2.3.1 病因之分
        2.3.2 病机之分
        2.3.3 病传之分
        2.3.4 疾病整体分类
        2.3.5 疾病诊断分类
        2.3.6 疾病治疗分类
    2.4 小结
第三章 《内经》分类方法剖析
    3.1 量化分类法
        3.1.1 阴阳分类
        3.1.2 五行分类
        3.1.3 三才分类
    3.2 质化分类法
        3.2.1 邪正分类
        3.2.2 逆从分类
        3.2.3 标本分类
    3.3 小结
第四章 《内经》分类思维的发生学诠释
    4.1 一条重要的线索:早期阴阳家
    4.2 阴阳二分的来源
        4.2.1 神话期:阴阳概念的产生与绝地天通
        4.2.2 过渡期:阴阳概念的演变与天地相应
        4.2.3 超越期:阴阳四时合流与天地气通
        4.2.4 “阴阳”分类思想在《内经》中的承续
        4.2.5 小结
    4.3 五行分类的来源
        4.3.1 神话期:早期的五行与神秘的数字
        4.3.2 过渡期:五行认识的发展与“尚五”之风
        4.3.3 超越期:五行与五方四时的结合
        4.3.4 “五行”分类思想在《内经》中的承续
        4.3.5 小结
    4.4 邪正分类的来源
        4.4.1 以往对灾异现象的经验总结
        4.4.2 时气邪正对于人体的影响
        4.4.3 邪正分类思想在《内经》中的承续
        4.4.4 小结
第五章 《内经》分类思维的原型意象
    5.1 “生”的意象
        5.1.1 农业实践的启示
        5.1.2 “生”的意象对于《内经》的影响
        5.1.3 小结
    5.2 “风”的意象
        5.2.1 “风”的观念
        5.2.2 “风占”的思想及方法
        5.2.3 《内经》“风占”的思维结构
        5.2.4 小结
    5.3 “水”的意象
        5.3.1 “水”的意象来源
        5.3.2 “水”意象下的中医人体血气经脉构想
        5.3.3 隐喻类比的论证效力
        5.3.4 小结
第六章 《内经》分类思维的主要特点及中西比较
    6.1 《内经》分类体系的思维特点
        6.1.1 《内经》类分的对象——以时空为参照背景的气化过程
        6.1.2 类的圜道统分与盛衰关系
        6.1.3 类分的层次性及多因素组合
        6.1.4 类所指涉的感性意义关联的现象世界
    6.2 中西分类方法及特点之比较
        6.2.1 中西分类方式的主要差异
        6.2.2 形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因素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7.1 文章内容总结
    7.2 需要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本体·工夫·发用:宋代儒学展开的“一贯之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理论创新、写作难点与不足
第二章 宋代儒学展开的先秦坐标:先秦儒学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吾道—以贯之”
        一. 宋代儒学展开缘因的三种观点
        二. 先秦儒学的基本架构
        三. 孔子之天境
    第二节 论道体
        一. 关于体用的争论
        二. 体字的诸层含义
        三. 道体析义
        四. 孔子之前——帝(令)、天(命)
        五. 混沌本体——孔子之天
        六. 形上本体——道
    第三节 论性体
        一. 孔子之论性体
        二. 七十子及后学之性
        三. 孟子之性
        四.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论心体
        一. 孔子之心体
        二. 七十子及后学之论心
        三. 孟子的道德源流本心说
    第五节 论工夫
        一. 工夫析义
        二. 《诗经》之工夫
        三. 孔门之工夫
        四. 《中庸》之诚
    第六节. 论发用
        一. 孔子的理想模式
        二. 孔子的现实命运
第三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一期——濂溪、横渠之开场
    第一节 “庆历——熙宁”诸子综述
        一. 第一期庆历诸子
        二. 第二期宋初三先生
        三. 第三期熙宁诸子
        四. 此三期之教训
    第二节 宋代儒学展开之综述
        一. 依时间分
        二. 依义理分
    第三节 濂溪
        一. 二程与朱子对濂溪之态度及原因
        二. 《太极图说》首句之澄清
        三. 《太极图说》析评
    第四节 横渠
        一. 横渠义理之综述
        二. 横渠之道体
        三. 天地、气质两分——横渠之性体
        四. 闻见与德性——横渠之心体
        五. 《吕氏乡约》对“天命——革命说”之革命
第四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二期——明道、伊川之初成
    第一节 二程的工夫论转向
        一. 二程义理的基本定位与规模
        二. 二程对古文运动与汉学之批判
        三. 二程的工夫论转向
        四. 二程之同异
    第二节 明道
        一. 生生谓仁——明道之道体
        二. 敬义立而德不孤——明道之工夫
        三. 明道之评述
    第三节 伊川
        一. 伊川之道体
        二. 伊川之性体
        三. 伊川之心体
        四. 伊川之工夫
第五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三期——五峰之过渡
    第一节 天命无是非——五峰之道体
        一. 传统义
        二. 革新义
    第二节 性无善恶——五峰之性体
        一. 传统义
        二. 革新义
    第三节. 同体异用——五峰之理欲观
        一. 朱子与牟先生之评述
        二. 五峰之本义
    第四节. 性动为心,心以成性——五峰之心性关系
        一. 未发为性,已发为心,心统寂感——欲望的起源
        二. 性体心用,性动为心——性体能否运动
        三. 心为性主,心以成性
    第五节. 心生万法——五峰之心体
        一. 心体之特点
        二. 心体之弊病
第六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四期——朱子之大成
    第一节 朱子学之综论
        一. 朱子之本体
        二. 朱子之工夫
        三. 朱子之发用
        四. 朱子学之对象
    第二节 朱子之实体
        一. 朱子实体提出的理论背景
        二. 朱子实体析义
    第三节 朱子之性体
        一. 一性与二性之辨
        二. 人物(禽)之辨
    第四节 朱子之心体
        一. 心体的来源与特点
        二. 中和新说:已发未发/心统性情/心有体用
        三. 心体本义:源流与体用之辨
    第五节 朱子工夫论之一:涵养用敬
        一. 先涵养后察识——对湖湘学派的超越
        二. 涵养之始学工夫——静
        三. 涵养之小学工夫——洒扫应对
        四. 涵养之大成工夫——敬以直内
    第六节:朱子工夫论之二:格物致治
        一. 格致之第一义:人事
        二. 格致之第二义:万物
        三. 仁不离智,以仁摄智
第七章 宋代儒学展开之第五期——象山、水心之分流
    第一节 象山
        一. 从象山三解“艮背”看其心学义理的展开
        二. 政教并流,渐复三代——象山之政治思想
    第二节 水心
        一. 乾体、刚性与习的工夫
        二. 上下“一本”何以可能——论水心重建南宋基层社会的方案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儒学的祛魅登场与被祛魅离去
    第二节 明代儒学对宋儒之发展
    第三节 当代儒学的开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明道《定性书》析义
附录二:《遗书》未明语者诸卷之拣别
附录三:《胡宏集》重印本点校辨误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Word97使用经验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一种新型参数曲面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研究[D]. 刘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2]广州越秀老城区街道广场研究[D]. 詹李慧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高含水率城市有机垃圾联合调质及热辅助强化生物干化研究[D]. 马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作者群体与志书编纂 ——以清代云南方志为例[D]. 毛丽娟. 复旦大学, 2014(12)
  • [5]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D]. 顾颖. 苏州大学, 2015(11)
  • [6]手指属性和中文特性对智能手持设备手写界面设计的影响[D]. 陈喆. 清华大学, 2014(09)
  • [7]《黄帝内经》分类思维及其形成研究[D]. 王慧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0)
  • [8]本体·工夫·发用:宋代儒学展开的“一贯之道”研究[D]. 崔海东. 南京大学, 2011(03)
  • [9]Word97使用经验三则[J]. 赵京梅. 隧道建设, 2000(S1)
  • [10]物探在查寻铜厂滑坡体中的应用[J]. 刘勇. 隧道建设, 2000(S1)

标签:;  ;  

使用Word97的三点心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