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王子制纸公布中长期投资计划

日本王子制纸公布中长期投资计划

一、日本王子制纸公布中长期投资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王竹君[1](2019)在《异质型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增长奇迹”,但在以往的发展中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量的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为此我国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即我国早期用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了近三十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发展的不可持续等诸多问题,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带来的增长代价越来越大,以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因此转变经济增长向绿色效率驱动型转变迫在眉睫。绿色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需要,更是保障我国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环境需要。环境规制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下,环境规制的制定可以有效帮助经济实现绿色化。环境规制可以划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具有不同的实施手段、规制形势、政策效果,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分析,找到更加有效的环境规制制定方式,推动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对现有研究的评述及不足入手,借助对环境规制影响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提出本文主要的理论判断,随后介绍我国环境规制政策发展并剖析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及成因,下一步应用系统广义矩(SYS-GMM)估计、中介效应分析、门限效应回归及空间效应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微观、中观、宏观三大层面分析异质型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绿色经济效率的优化源于微观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中观产业结构变动两方面因素,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共同受到宏观双向FDI的推动,因此本文将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分析绿色经济效率的优化行为。第二,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地区间差距显着,并具有动态性、连续性、空间性特征。第三,微观层面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绿色经济效率均呈现显着U型关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由于现阶段规制强度较低表现出对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效果并不显着。第四,中观层面分析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高,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渠道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高,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则通过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于绿色经济效率。第五,宏观层面分析环境规制、双向FDI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向FDI通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从而有利于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改善,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双向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是一个非线性机制,IFDI与OFDI两者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会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着提升。第六,基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结论,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差异化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并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升级、利用双向FDI实现绿色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应对当前绿色经济发展需求,关注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增长。本文基于当前“绿色”发展需要,落脚于绿色经济效率分析。文中不仅分析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而且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全面分析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第二,考虑不同类型环境规制政策,并构建综合指标对其进行考察。本文构建综合指标全面考察我国当前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强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得到对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第三,从全新的视角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本文从经济发展的微观、中观、宏观全面考察我国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通过此三方面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提出了针对我国不同经济结构下构建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顾欣纾[2](2019)在《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的参与式治理研究 ——以“启东反排污事件”和“金山PX事件”为例》文中认为2012年7月28日,在我国江苏省启东市爆发了反对兴建王子制纸厂配套环保项目“南海排污工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2015年6月22日至28日,上海市金山区爆发了反对中国石化高桥工厂迁厂以及兴建配套工程“PX项目”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启东反排污和金山PX这两起事件均为近年间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典型案例,但在民众环境意识、权利意识,和政府治理模式等不同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两起事件所导致的结果相异。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发展进程加快,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趋于明显,国家和民众对于“青山绿水”的需求日渐增长,环境问题逐渐常态化。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在近年有显着提升,在2011年达到第一次峰值。作为公共安全领域的热门话题,“环境群体性事件”一词在知网上研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文献10年内超过3000篇,研究数量于2013年到2015年到达峰值。各学科学者分别从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各种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在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时,地方政府的传统治理模式常常呈现出压力型和妥协型,这种治理模式既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也不利于政府威严的建设。地方政府在历年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许多政府官员已经意识到传统治理模式在治理环境民生问题上的劣势,并更倾向于采用或借鉴参与式治理的公民反馈、协商对话等机制对问题进行处理,以早介入、主动引导的方式在环境民生问题上对民众进行局部的政治参与授权。本论文从微观层面入手,提出在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介入参与式治理,选取“金山PX事件”和“启东反排污事件”两个近年内发生的有对比意义的案例,通过对两起案例的对比和酝酿期典型特征的分析,进行描述性研究。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难点通常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群体性事件体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互异性和地方性,难以做出广泛概括的研究结果,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群体性事件的敏感性,导致可靠性高的资料搜集较困难。本论文以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方法,结合参与式治理在我国现有的成果和经验,以及对基层治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参与式治理在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化解冲突的功效,寻找一条在现阶段具有可实施性的参与治理模式,尝试探讨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治理模式的转变,制定针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并为如何有效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拟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卢锟[3](2015)在《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环境群体性事件,凸显出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巨大压力。家长式的管制模式,无法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也使得政府只能事后做出反应。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利益补偿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理性的途径应当转向制度性的治理安排,建立更为顺畅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通过各方主体的良性互动,产生共赢的局面。环境咨询委员会的制度设计作为推进协商民主,“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的具体探索,在有关环境的行政决策阶段建立起政府与公众理性沟通的渠道,为各方主体合法有序参与行政决策提供制度平台。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形式,环境咨询委员会突出独立性、常设性、协商性、公开性与程序性等特点,通过专家、环保组织、公众等第三方主体事前参与决策协商的良性互动,提升咨询质量和公信力,对政府有关环境的行政决策形成制约。从理论上看,公共选择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和治理理论等经济学与政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为环境咨询委员会的法律之治提供了更深层的解释。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行政决策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导致了“政府失灵”,因而无法解决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市场失灵”。协商民主论者则认为,藉由协商民主的互动过程,以理性推动共识而产生的“交往权力”,能够对行政权力形成规范和制约。这也意味着环境法的管制模式向治理模式的转向,通过构建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有助于克服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在世界范围,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和地区大多设有不同形式的环境咨询委员会,调查审议有关环境事项,为行政决策提供建议,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搭起沟通环境事务的桥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立法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单项法模式,在《咨询委员会法》的统领下,由《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等单项法规定相关的环境咨询委员会;二是以日本、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环境基本法模式,即在环境基本法中明确规定设立环境咨询委员会。从早期提供单纯技术支持,到成为公众参与的平台,环境咨询委员会的变迁也体现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环境咨询委员会有利于弥补行政官员知识的有限性,增加具有专业知识经验的公民和普通公众参与决策制定的机会。但切实发挥其制度功能,使其承担起引入专业知识、促进公众参与、制约政府权力、实现公民自治的任务,需要从组织架构和运行过程两个方面加以明确和规范。当前,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由于行政决策的失误,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不仅经济代价高昂,而且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是公众日益高涨的环境和民主意识,另一方面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封闭的行政决策模式,迫切需要我们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起互动的平台,促进有关环境的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相应地,我国的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法律文本直接做出规定的情况较少,类型也比较单调。实践中往往先有行政决策,后有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意见,决策过程缺乏规范和制约,造成已有的环境咨询委员会流于形式。真正的问题在于专业知识与民意基础背后的政府利益与部门纠葛。因此,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有效制约有关环境的行政决策,一是环境咨询委员会的常设性和独立性,二是行政决策之前的介入,三是通过专业与民主的平衡产生建设性的对话。

徐兴[4](2014)在《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文中指出综观古今中外制度史的演变,制度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往往受到文化的无形支配。企业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一样,不仅是效率追求的结果,也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可以说,文化构成了企业制度的基础和灵魂,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企业制度体系,催生出各异的企业制度绩效表现。回顾历史,考察当下,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及制度绩效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且耐人寻味,在日本独特的集团主义、等级秩序、现世主义、耻感文化、恩情主义等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作用下,日本企业的成长发展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颇不相同的的道路,形成了一道具有日本特色的企业制度变迁轨辙,是研究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和制度绩效问题的理想国别样本。论文即以“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为研究主题,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同时充分借鉴伦理学、博弈论、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作用机理,总结归纳出了企业制度需要处理的五点核心利益问题以及在处理这些问题过程中体现出的伦理价值取向,提出了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即价值传导路径、自我修正路径、博弈演进路径、兼容诱变路径和变革锁定路径,进而顺着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从金字塔式垄断体制的沿革、雇佣制度的变迁、外部治理内部化的制度变迁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明治维新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一段时间内日本传统文化作用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轨迹和绩效表现,最后重新回到整体的视角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绩效的逆转和主要变革趋势产生的文化诱因,对未来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与思考,力图通过对日本的研究,对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等共性问题形成一些创新性的认识,对中国企业制度的创新完善有所启示和帮助。

杨志军[5](2014)在《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抗争事件频繁发生,国家治理面临严峻的转型危机。在迈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抗争对政府决策的冲击和政府体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间关系作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鲜有研究将环境抗争带来政策结果及体系的改变放置于“政策变迁”的范围内考察。本文的核心工作是试图从政策变迁的角度对“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环境抗争事件往往都能带来地方政策结果的改变?”作出解答。“政策变迁”意指一种既定政策的改变过程。其内涵是:不论是受到外在条件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很少有政策一直维持着当初被采纳时的形式,相反地,他们是持续不断在演化之中。因此,环境抗争所带来的政策变迁包含政策结果改变和政策体系变化两部分,前者属于典型非常规突发政策变迁范畴;后者属于缓慢的政策变迁过程。为此,论文开发出国家治理“制度—机制—行动”三维分析框架,从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角度界定了三种情形:(1)制度性分析主要聚焦于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因素,其本质在于政府与公民缺乏双向互动;(2)机制性分析主要集中于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政策结果和环保体系两方面,前者是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后者是环境抗争影响环保体系;(3)行动力分析主要着眼于建构良性政策变迁和可持续性政策变迁,前者需要消解环境抗争行为的频发现状,后者需要探求国家治理的转型策略。分别对应三个递进式的问题探究,即制度呈现、抗争机理和治理提升。在国家治理的制度性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主要源于四个因素:国家统和主义、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凝闭型政策体制和运动式治理。其根源在于政府与公民缺乏双向互动。环境抗争行动往往以发散靶向的射线机制直接对准各级地方政府机关,作为固定设置和既存秩序的国家治理结构被动的接受巨大冲击,被动承受恶劣社会影响。在国家治理的机制性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事件的“被动性回应”。“被动性回应”分为地方政府改变政策结果的“决策型回应”和影响环保政策体系的“结构型回应”。前者是典型的“冲击—回应”模式,后者遵循渐进理性的制度主义路径。论文通过建立“利益—意愿—能力”三维框架,解释了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的机理;通过“霍夫曼模型”分析了当代中国环保政策体系的制度变迁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决策型回应”作为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结果属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官僚的治理结果,并没有带来实质上的公共决策及政策体制的改变,更没有带来政府政策风格的改变,是一种消极的政策改变行为。“结构型回应”主要体现为国家治理战略理念的转变、环保机构的行政级别及命名方式改变、环保法制化进程、环境治理政策工具使用四个方面。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环保政策体系来自于环保机构的固着化和环境治理的路径依赖,与整体的国家政策体系变迁风格相吻合。最后,在国家治理的行动力分析框架中,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行动力以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状态呈现。首先通过建构新吸纳主义来消解环境抗争以达到良性政策变迁格局;其次从权威治理转型、层级治理转型、政府公共决策和政府公共治理四个方面的国家治理转型角度来实现可持续性政策变迁。建立在机制性分析基础之上的行动力分析与制度性分析相呼应,让抗议和变迁在双向运动状态中实现新的平衡,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陈宗伟[6](2014)在《论我国低碳立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国际谈判与合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及推行国际低碳规则成为大势所趋。为应对气候变化,抢占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地位,国际上兴起了低碳立法的热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的公约、条约应运而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组织及民间机构不断加强碳足迹、碳认证等低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低碳法律体系日渐健全。国际低碳立法对各国经济社会以及贸易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第一大碳排放国,将首当其冲。虽然我国在低碳立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基本法缺位、法律体系不完善、立法理念滞后等不足,难以适应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借鉴国际低碳立法经验,推进我国低碳立法的理论研究及立法实践,无疑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际法视角,运用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国际低碳立法、低碳标准以及中国低碳立法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国情,对我国低碳立法提出了具体建议。本文内容共包括六章。第1章为引言,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在厘清低碳立法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低碳立法的法学理论基础、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第3章从立法原则、取向等方面对国际低碳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评价了其对我国低碳立法的借鉴价值和启示。第4章对国际低碳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评价了其对我国低碳标准建设以及争取国际低碳标准话语权的启示。第5章对我国低碳立法的必要性及其原则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第6章在对我国原有低碳相关立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立足国情,提出了我国低碳立法的具体建议。此外,还附上了《低碳发展法》建议稿。

郭少青[7](2014)在《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文中提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保障公民健康权为价值导向的,合理分配环境利益和环境风险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分配的权利主体是公众,义务主体是政府,分配的生产方可以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其提供服务的方式包括了环境监管服务、环境应急服务、环境卫生服务、环境治理服务和环境信息服务。作为一种由政府提供和分配的基本公共服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总量不足、区际差异和群际差异方面。总量不足指的是政府在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不足,导致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区际差异指的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间的分配存在差异;群际差异指的是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在相同的区域,不同的群体之间,存在不合理的分配。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根本性原因是在中国式分权下,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提供面临着政府间事权、责权的错愕,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偏颇,政府横向间的不当竞争和问责机制的失灵等四个方面的困境,使得地方政府更偏向于发展,忽视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资源开发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也进一步限制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根据相关的国外考察,可得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其中区域化的环境治理、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多元化的提供方式、制度化的资金保障和人本化的信息服务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要寻求一条合理分配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相关的理论考察必不可少。其中环境正义理论、分配正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对其影响深刻。而要真正实现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不仅应遵循公平原则、差别原则、补偿原则和预防原则,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政府间关系的法治化、提升环境民主的监督力量、加强环境行政的法治化和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郭琰[8](2014)在《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围绕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展开研究。环境正义是一个集分配正义、参与平等和承认政治于一体的系统概念,它反映了社会弱势群体要求平等地享有环境权利、承担环境义务以及公正地分配环境利害的诉求。本文尝试从环境正义的视角剖析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指出城乡不平等的二元结构、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秩序以及违背可持续原则的代际不公等三个方面是导致中国农村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据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以及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解决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除了导言和结束语外,一共分为四部分。导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视角、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的意义。第一部分侧重于环境正义理论的相关分析。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分析了西方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中的正义概念在分配正义、参与正义和文化承认三个层面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正义的环境理论和环境作为社会基本善的问题;然后围绕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与影响、环境正义的概念以及环境正义的基本维度展开分析,指出环境正义代表了全球范围内的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呼声,人们需要在分配正义、参与平等和文化承认的多元内涵中去理解在国内、国际和代际间的环境正义问题;最后又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突出了环境正义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第二部分主要从国内环境正义的维度来解读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本章内容分为三个方面。首先简明地介绍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特征以及发展演变历程;然后重点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农村环境正义缺失的社会制度性根源这一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环境资源正在经历“公地悲剧”的命运,农村地区不平等地承担了城市和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与环境负担,农民承受着来自环境利害分配不公、环境决策参与不足和文化身份得不到尊重和承认的严重伤害;为此,最后提出只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特别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财政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才是解决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第三部分侧重于在国际环境正义的视角分析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围绕国际环境正义问题的提出背景、国际环境正义的伦理基础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不平等的全球秩序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的环境负担,突出了以世界主义的人权观念为基础的全球正义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承担起国际环境正义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所遭遇的国际环境不公、农村环境污染加重的事实,并且通过中国部分地区农民所承受的典型环境伤害事件来加深对国际环境不正义的剖析。最后本文指出,和平崛起的中国正推动全球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才能够实现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国际正义诉求。第四部分着重从代际环境正义的视角探讨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处理了非同一性难题对代际正义理论构成的哲学挑战,指出这一挑战并不成功,因为它把人类的后代想象成抽象的、尚不存在的未来人。依据罗尔斯的家庭模式,论证世代之间是一种连续关系,而不是机械割裂的,因此对儿童与妇女的关怀是代际正义的应有之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代际环境正义要求农村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要求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特别要保护农村儿童与育龄妇女免受环境污染的伤害,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与措施。结束语部分肯定了从环境正义视角思考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指出全社会在环境正义理念指引下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根本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本刊编辑部[9](2013)在《100个CFO的8年》文中指出《首席财务官》杂志社全体同仁在编纂这期"百期特别封面专刊"时,从100个鲜活的CFO案例,来浓缩和提炼涵盖公司治理、战略重心、政策走向、职场胜经、技术工具、团队优化等多个维度的"心灵鸡汤"。而创刊《首席财务官》杂志八年多的艰辛,皆融汇于此,其中拳拳之心、戚戚之意,当与CFO这一渐次登上本土企业权力核心的阶层默契始终。

王子明[10](2013)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文中指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当代中国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从理论上分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对理解和改进当代中国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决策是一系列的“选择一决定”行为和事件,决策过程更应关注的是决策作为一系列行动、一系列事件的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状态。考虑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系统性、层级性、长周期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区别于政府日常的、临机的、突发性决策,因此,本文认为科恩等人提出的“垃圾桶”决策模型以及金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溪流理论既关注到决策主体的行为,又关注到与组织特性紧密相联的决策进程,因而提供了总体性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理论启示。从总体性考察决策过程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分析框架。以“决策溪流”一语指称决策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及其变化,决策过程中存在三条溪流: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基于此进行新的理论性拓展,既分析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三条溪流本身,又考察决策溪流行进所依凭的更为宏观的时空条件,并从决策要素的角度定义并分析决策渠、决策溪流、决策动力,考察议题构建和决策时机。最后提出“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概念性框架的结论性观点,并建议通过扩大决策渠的开放性以提高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以改进决策过程。决策溪流的行进由特定的时空条件作为支持,本文把支持决策溪流存续的时空条件视作决策语境,即决策溪流的行进是由决策语境所塑造的。参照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提出决策语境是由结构性力量、局势性力量和事件性力量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面的结构,每一层面对决策溪流的存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语境的结构性力量和局势性力量的重要内容,分别重点考察了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结构和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决策溪流行进在一条有限开放的决策渠之中,决策渠由有形构件和无形构件所构筑。决策渠由堤和坝构成,堤承担着束流与导流的功能,坝承担着阻滞与疏导的功能:决策渠的有限开放是通过决策渠各个层级的控制阀实现的。决策溪流行进到某个控制阀时,会积累自身的能量,形成决策势能,一旦某种因素作用于决策主体,迫使控制阀快速打开,势能就会转变为溪流继续行进的动能。一般情况是,各层级执政部门在决策渠中可能既履行着控制阀的功能,又发挥着决策坝的作用,而且决策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执政部门才能被编码并纳入决策溪流。决策溪流的行进具体体现为决策主体的行为,即若干决策主体的“一组”行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溪流行进中承担的角色存在很大差别,诸如决策者、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表明了不同的角色功能。决策主体间的行为互动反映了决策主体间关系,包括有限博弈、民主协商、利益综合等,这些行为互动也体现了决策溪流的行进实质。因为进入决策渠的议题并不是纯粹的关于问题的讨论与酝酿,而是反映着讨论酝酿问题与讨论深化政策建议的一种结合。三条溪流可以辨识,但是它们也是相互转化的,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转化为政治溪流的表达形式。三条溪流又是相互作用的,政治溪流的行进会促进或阻滞议题溪流、政策溪流的行进,同样,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的行进又可能“逼迫”政治溪流行进得更快些。因此,就议题进行的政治性评估、经济性评估和技术性评估,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溪流行进的主要方式。决策溪流的行进需要推动力,推动力直接来源于决策主体。决策溪流能够通过决策渠诸多控制阀的关键在于决策时机带来的动力。决策时机是溪流的行进状态与决策主体主动作为的相互契合。每条溪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决策时机”在前进的方向上等待。决策时机的形成有赖于决策诱因,决策诱因激发决策主体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决策势能快速地转化为决策动能,决策动能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决策溪流顺决策愿景方向行进,也可能逆决策愿景方向行进。如果是逆愿景方向行进,那么就可能出现决策中止的状态。如果决策中止后无法恢复,那么就可以确定为决策终止了,反之,则可确定这种中止状态为决策“冬眠”。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选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案例进行决策过程理论分析,并且将例证分析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分析框架具有创新性,在约翰· W ·金登的“过程溪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性分析视角,构建起决策溪流论的概念性框架,并讨论了决策语境、决策要素、决策渠、决策堤坝、决策势能、决策主体、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议题、决策时机、决策诱因、决策中止、决策“冬眠”等概念;三是提出适用于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作为评判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优劣的重要标尺,从而为改善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提供政策建议方向。

二、日本王子制纸公布中长期投资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王子制纸公布中长期投资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异质型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关于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
        2.1.1 绿色经济理论发展
        2.1.2 绿色经济效率发展
    2.2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2.2.1 环境规制理论演进
        2.2.2 环境规制的实证研究
    2.3 环境规制与经济效率
        2.3.1 环境规制对经济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2.3.2 环境规制对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及其对本文研究视角的启示
第三章 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分析
    3.1 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逻辑机制
        3.1.1 基于零和观点的新古典经济学
        3.1.2 基于双赢观点的波特假说
        3.1.3 不同层面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机制分析
    3.2 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模型
        3.2.1 基本假设
        3.2.2 企业排污成本分析
        3.2.3 环境规制背景下企业收益分析
        3.2.4 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模型推导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异质型环境规制的政策演进
    4.1 异质型环境规制的界定与分类
        4.1.1 环境规制的界定
        4.1.2 环境规制的分类
    4.2 我国异质型环境规制政策变迁
        4.2.1 命令控制型规制形成:1978—1989年
        4.2.2 市场激励型规制兴起:1990—1999年
        4.2.3 市场激励型规制快速发展:2000—2010年
        4.2.4 多元化政策工具涌现:2011 年至今
    4.3 异质型环境规制工具在我国的实践
        4.3.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我国的实践
        4.3.2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我国的实践
    4.4 我国异质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践启示
第五章 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现有研究回顾
    5.2 研究方法
        5.2.1 超效率SBM
        5.2.2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5.3 绿色经济效率省域差异与动态分析
        5.3.1 数据来源
        5.3.2 省域绿色经济效率分析
    5.4 我国省域绿色经济效率差异因素分析
        5.4.1 数据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4.2 结果分析
    5.5 我国省域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差异因素分析
        5.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5.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5.5.3 空间估计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观层面:异质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效率
    6.1 现有研究回顾
        6.1.1 波特假说
        6.1.2 反波特假说
        6.1.3 波特假说的不确定性
    6.2 机理分析
        6.2.1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机理分析
        6.2.2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机理分析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3.1 模型构建
        6.3.2 指标说明
        6.3.3 数据来源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1 异质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6.4.2 异质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空间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观层面:异质型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经济效率
    7.1 现有研究回顾
        7.1.1 产业结构与绿色经济效率
        7.1.2 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
        7.1.3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绿色经济效率
    7.2 机理分析
        7.2.1 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经济效率的机理分析
        7.2.2 异质型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经济效率的机理分析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3.1 模型构建
        7.3.2 指标说明
        7.3.3 数据来源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异质型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经济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
        7.4.2 异质型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效应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宏观层面:异质型环境规制、双向FDI与绿色经济效率
    8.1 现有研究回顾
        8.1.1 双向FDI与经济效率
        8.1.2 双向FDI的环境效应
        8.1.3 环境规制、双向FDI与经济效率
    8.2 机理分析
        8.2.1 双向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机理分析
        8.2.2 异质型环境规制、双向FDI与绿色经济效率的机理分析
    8.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8.3.1 模型构建
        8.3.2 指标说明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8.4.1 双向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结构中介效应检验
        8.4.2 异质型环境规制、双向FDI与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异质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9.1 异质型环境规制政策建议
        9.1.1 异质型环境规制的作用范围与导向
        9.1.2 环境规制的动态实施与调整
        9.1.3 关于规制工具的优化与组合
    9.2 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高的政策建议
        9.2.1 微观层面:鼓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9.2.2 中观层面: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升级
        9.2.3 宏观层面:利用双向FDI实现绿色升级
第十章 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的参与式治理研究 ——以“启东反排污事件”和“金山PX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一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的涵义与治理现状
    第一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与成因
        一、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与特征
        二、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第二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的定义与特征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的定义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的特征
    第三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状
        一、政策制定体现主体利益偏差
        二、社会维权渠道不通畅
        三、政府失信导致治理难度增强
        四、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
第二章 参与式治理的涵义与功能
    第一节 参与式治理的内涵
        一、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二、以公民参与为核心
        三、多元主体共治
        四、参与式治理的目标
    第二节 参与式治理的机制与功能
        一、盖伊·彼得斯的政府治理参与模式的四机制理论
        二、参与式治理的特征与功能
    第三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介入参与式治理的合理性
        一、酝酿期持续时间长
        二、显性维权手段易于预警
        三、民众合作意愿强
第三章 “启东反排污事件”和“金山PX事件”的实例分析
    第一节 两起事件回顾
        一、启东反排污事件
        二、金山PX事件
    第二节 两起事件比较
        一、两起事件的相同点
        二、两起事件的不同点
        三、事件恢复期政策显示政府治理能力
    第三节 两起事件的酝酿期比较
        一、两起事件的生命周期
        二、政府治理机制对比
    第四节 两起事件反映的问题
        一、重大环境类项目公共决策问题
        二、政府公共项目公开透明程度低
        三、潜在的长期环境保护诉求
第四章 在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实施参与式治理的现实挑战
    第一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复杂性和不可控因素
        一、基层政府直接面对抗议民众
        二、抗议民众的群体性心理
        三、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不强
        四、舆情持续时间短
    第二节 政府推进参与式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政府的主导地位
        二、政治参与体制化程度低
第五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参与式治理的展望与完善
    第一节 参与式治理在中国的实践经验
        一、参与式治理对话机制在中国其他领域的实践
        二、参与式治理在环境类项目中的实践
    第二节 参与式治理的发展机遇
        一、参与式治理的政治基础
        二、信息技术飞跃提供技术基础
        三、公民意识建设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以法律法规建设为基石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平台
        三、政府进一步加强环境类信息公开
        四、发展舆情信息处理技术
        五、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法律意识
        六、培养社会环保组织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环境咨询委员会的概念与制度架构
        一、环境咨询委员会的概念及特征
        二、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基本架构
    第二节 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演进历程
        一、咨询委员会制度溯源
        二、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现实意义与制度功能
    第一节 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考量政府应对
        二、解决相关问题需要从行政决策入手
        三、发挥第三方主体作用,规范和制约有关环境的行政决策
    第二节 环境咨询委员会的制度功能
        一、引入专业知识
        二、促进公众参与
        三、制约政府权力
        四、实现公民自治
第三章 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与环境咨询委员会
        一、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政治关系
        二、寻求公共理性的法律之治
    第二节 协商民主理论与环境咨询委员会
        一、通过协商民主优化决策过程
        二、形成社会共识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治理理论与环境咨询委员会
        一、政府管制模式的失灵与治理模式的兴起
        二、实现良性互动的治理模式
第四章 发达国家及地区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 美国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概述
        二、联邦立法与实践
        三、宾夕法尼亚州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第二节 日本环境审议会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概述
        二、中央环境审议会的法律规定与实践
        三、地方条例的规定与实践
    第三节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与实践
        一、概述
        二、香港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经验
    第四节 有关国家和地区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启示
        一、组织形式
        二、人员构成
        三、职权范围
        四、运作方式
        五、所作决定之效力
第五章 构建我国的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
    第一节 现行法律框架下的环境咨询委员会评析
        一、我国现有的国家和地方环境咨询委员会
        二、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其局限
        三、地方层面的有益实践与经验
    第二节 构建我国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的若干思考
        一、立法形式
        二、立法目的
        三、立法内容
        四、法律文化的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日本文化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文化与制度及企业制度变迁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内容
        1.4.1 主要创新
        1.4.2 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内容
第2章 基本概念解读
    2.1 文化与制度的内涵诠释
        2.1.1 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2.1.2 制度的内涵与基本结构
        2.1.3 本文对文化与制度的概念界定
    2.2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
        2.2.1 文化与制度的同一性
        2.2.2 文化对制度的决定作用
        2.2.3 制度反作用于文化
    2.3 企业制度的概念界定
        2.3.1 企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3.2 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
        2.3.3 企业制度的主要构成
        2.3.4 企业制度的主要功能
第3章 文化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理论依据
    3.1 制度的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
        3.1.1 制度研究中的伦理考量
        3.1.2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的来源
        3.1.3 制度伦理追求与价值判断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3.2 制度变迁理论的“路径依赖”说
        3.2.1 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与发生机理
        3.2.2 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路径依赖
        3.2.3 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3.2.4 文化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双重影响
    3.3 博弈论
        3.3.1 博弈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博弈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3.3.3 企业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和均衡
    3.4 文化传统与制度绩效
        3.4.1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3.4.2 文化传统作用于制度绩效的分析框架
        3.4.3 企业制度绩效的界定与评价标准
第4章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文化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4.1 企业制度处理的核心问题
        4.1.1 谁的企业——为谁的“利益”服务
        4.1.2 经营的目标——追求的“利益”具体是什么
        4.1.3 核心利益主体——“利益”如何分配和平衡
        4.1.4 企业间关系——怎样开展基于“利益”的合作与竞争
        4.1.5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利益”
    4.2 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形成与变革的核心文化因素
        4.2.1 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集团意识
        4.2.2 社会构造的基本法则——等级秩序
        4.2.3 群体的基本生活态度——现世主义
        4.2.4 行为方式的关键约束——耻感文化
        4.2.5 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恩情主义
    4.3 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的具体作用路径
        4.3.1 价值传导路径
        4.3.2 自我修正路径
        4.3.3 博弈演进路径
        4.3.4 兼容诱变路径
        4.3.5 变革锁定路径
    4.4 文化传统与企业制度的日本模式
        4.4.1 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4.4.2 日本模式形成的文化根源——基于日美模式的比较
        4.4.3 文化差异与企业制度模式趋同
第5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金字塔式垄断体制沿革与绩效评价
    5.1 制度引进与适应性变革:战前财阀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5.1.1 明治维新与日本财阀的兴起
        5.1.2 传统文化与财阀体制的形成
        5.1.3 财阀体制的绩效评价
    5.2 强制性制度变迁:战后美国对日本财阀体制的改造
        5.2.1 解散财阀与 GHQ 对日本企业制度的设计
        5.2.2 文化冲突与 GHQ 制度设计的破灭
        5.2.3 美国模式在日本实践的绩效评价
    5.3 适应性演化:财阀“复活”与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确立
        5.3.1 法律修改与垄断资本的重新集结
        5.3.2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低层:下请关系
        5.3.3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中间层:企业集团
        5.3.4 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最高层:财界团体
        5.3.5 战后日本新型金字塔垄断体制的绩效评价
第6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企业雇佣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6.1 家族主义经营:日本式雇佣的初步形成
        6.1.1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初始雇佣制度及其弊端
        6.1.2 家族主义经营的“回归”及主要内容
        6.1.3 家族主义经营的绩效评价
    6.2 战时劳动统制:权力干预下的雇佣制度变化
        6.2.1 战时劳动统制的基本内容
        6.2.2 国家对雇佣制度实施规制的文化基础
        6.2.3 战时劳动统制的绩效评价
    6.3 终身雇佣制:日本式雇佣的延续与发展
        6.3.1 战后终身雇佣制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6.3.2 终身雇佣制度确立的文化根源
        6.3.3 文化约束与终身雇佣制的绩效评价
第7章 文化影响下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化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价
    7.1 主银行制:融资与债务约束的内部化
        7.1.1 财阀融资与主银行制的渊源
        7.1.2 文化影响与战后主银行制的形成
        7.1.3 主银行制的绩效评价
    7.2 从“实”到“虚”的股东与内部人控制结构的形成
        7.2.1 股东地位变化的历史梳理
        7.2.2 文化影响与战后经营层控制地位的确立
        7.2.3 监督机制弱化与经营层的自我约束
        7.2.4 内部人控制结构的绩效评价
    7.3 内部晋升制度:经理人市场约束的内部化
        7.3.1 内部晋升制度的主要内容
        7.3.2 文化影响与内部晋升制度沿革
        7.3.3 内部晋升制度的绩效评价
    7.4 治理模式与公司法的背离:企业运行的内源性
        7.4.1 企业运行与实体法相背离的历史与现实
        7.4.2 企业实际运行与成文法背离的文化诱因
        7.4.3 法律与实践背离的绩效评价
第8章 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革与创新方向展望
    8.1 环境变化与日本传统企业制度失衡
        8.1.1 战后日本企业制度均衡的环境基础
        8.1.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运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8.1.3 传统文化对企业制度失衡的加速作用
    8.2 日本企业制度变革的实践与惯性趋势
        8.2.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制度的变革与争论
        8.2.2 变革中的惯性趋势及其影响
        8.2.3 趋同与惯性的日本文化因素解析
    8.3 日本企业制度创新与绩效优化——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思考
        8.3.1 文化引致的路径闭锁效应的规避与控制
        8.3.2 考虑文化因素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融合
        8.3.3 外部法律规制与内在经营目标的调适和统一
第9章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9.1 文化视阈下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的结论
        9.1.1 企业制度蕴含伦理价值追求
        9.1.2 文化传统决定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
        9.1.3 文化与制度的兼容决定高绩效的企业制度
        9.1.4 文化对企业制度变迁和绩效存在双重影响
        9.1.5 外在形式的改革不是治本之道
    9.2 现阶段中国企业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文化根源
        9.2.1 企业制度引进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9.2.2 契约文化缺失与企业制度的低效
        9.2.3 “一把手”、“官本位”文化与内部人控制
    9.3 日本企业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9.3.1 处理好制度移植、制度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兼容问题
        9.3.2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企业制度
        9.3.3 积极推进与制度创新相匹配的传统文化变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5)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一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思考之一:“托克维尔困境”与“转型危机”
        1.1.2 思考之二:社会抗争与社会稳定结构
        1.1.3 思考之三:政策变迁与国家治理能力
        1.1.4 研究问题: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
    1.2 文献述评与研究发现
        1.2.1 环境抗争的多维研究范式
        1.2.2 政策变迁研究的立体透视
        1.2.3 环境抗争与政策变迁的关系
        1.2.4 研究发现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贡献
第二章 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因素
    2.1 国家与社会关系因素:国家统和主义
    2.2 中央与地方关系因素: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
    2.3 政府公共决策因素:凝闭型政策体制
    2.4 政府公共治理因素:运动式治理
    2.5 缺乏双向互动: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根源
第三章 决策型回应:环境抗争改变政策结果
    3.1 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冲击—回应”模式
    3.2 决策型回应机理:以城市邻避型环境抗争为分析对象
        3.2.1 信念塑造行为:倡议联盟框架分析
        3.2.2 问题产生行为:环境问题框架分析
        3.2.3“意愿—能力”维度的政府回应:策略性框架分析
    3.3 决策型回应本质:技术官僚治理
        3.3.1 决策型回应是环境风险的公共决策过程
        3.3.2 技术官僚主宰环境风险决策的政策过程
第四章 结构型回应:环境抗争影响政策体系
    4.1 政策体系渐进理性的制度化风格
        4.1.1 两种典型政策风格:理性主义和渐进主义
        4.1.2 环保体系变迁实质:渐进理性的制度化
        4.1.3 制度相依:渐进理性的制度化本质
    4.2 环境抗争影响环保体系:基于霍夫曼模型的分析
        4.2.1 制度场域与霍夫曼模型
        4.2.2 环境抗争如何影响环保体系:基于霍夫曼模型的分析
    4.3 环保体系变迁的历史制度论解释
        4.3.1 环保体系的固着化现象
        4.3.2 环境治理的路径依赖现象
        4.3.3 环保体系属于制度变迁范畴
第五章 建构良性政策变迁的环境抗争消解策略
    5.1 良性政策变迁的内涵与要素
    5.2 行动进入过程:中国环境保护主义嵌入性的共生结构
        5.2.1 市场力量进入政治过程:环境抗争行动的脱嵌基础
        5.2.2 环保组织进入政府过程:身份合法化的资源获取
        5.2.3 社会力量进入政策过程:共识建构的双面效果
        5.2.4 环境评价进入社会过程:评估环境治理的效果
    5.3 嵌入与吸纳并重:消解环境抗争的新吸纳主义
        5.3.1 新吸纳主义的诠释与说明
        5.3.2 新吸纳主义的目标导向:“连续统”危机治理
        5.3.3 新吸纳主义的政策集合:政策营销和公众参与
    5.4 新吸纳主义的政策过程设计:以“社区自治”为例
        5.4.1 新吸纳主义视野下的居民自治制度:总体框架与制度设计
        5.4.2 新吸纳主义的个案设计:以专业委员会为载体
第六章 实现可持续性政策变迁的国家治理转型
    6.1 权威治理转型:从抗议型威权迈向治理性互赖
    6.2 层级治理转型:从“混沌整体”体系迈向法理分权体系
    6.3 在社会中的决策:从“凝闭型”决策迈向“共识型”决策
    6.4 在社会中的执行:从“运动式”治理迈向“多中心协同”治理
第七章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论我国低碳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低碳立法相关研究
        1.2.2 国际低碳立法对我国外贸影响研究
        1.2.3 经济全球化对低碳立法影响研究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低碳立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2.1 相关概念
        2.1.1 低碳、低碳经济、低碳发展
        2.1.2 低碳立法
    2.2 低碳立法的法学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的法哲学理论
        2.2.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公平的法伦理学理论
        2.2.3 环境容量和环境产权的法经济学理论
    2.3 低碳立法的现实意义
        2.3.1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3.2 保护公民安全与社会稳定
        2.3.3 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2.3.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3章 国际低碳立法比较
    3.1 各国低碳立法的共同原则
        3.1.1 依托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3.1.2 立足本国实际、坚持发展为先
        3.1.3 重视与其他法律相衔接
        3.1.4 低碳立法尊重民意、争取公众广泛支持
    3.2 各国低碳立法的不同取向
        3.2.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立法取向
        3.2.2 能源丰富国家与能源匮乏国家的不同立法取向
        3.2.3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不同立法取向
    3.3 对我国低碳立法的启示
        3.3.1 低碳立法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
        3.3.2 低碳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3.3.3 低碳立法应紧密结合本国实际
        3.3.4 低碳立法应充分反映人民意志
        3.3.5 抢占道德高点、树立负责任国家形象
第4章 国际低碳标准比较
    4.1 国际低碳标准的由来
        4.1.1 落实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要求的需要
        4.1.2 适应联合履约、排放贸易、清洁发展机制的需要
        4.1.3 满足碳关税、碳标签、碳认证措施的需要
    4.2 国际低碳标准的分类及其特点
        4.2.1 低碳产品标准
        4.2.2 低碳行业标准
        4.2.3 温室气体标准
        4.2.4 碳足迹计算标准
    4.3 对我国低碳立法的启示
        4.3.1 在遵守约束性国际标准的同时争取更多话语权
        4.3.2 借鉴非政府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并善加引导
        4.3.3 适当借鉴应用其他国家、地区或民间机构较具影响力的标准
        4.3.4 建立健全我国的低碳标准
第5章 我国低碳立法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5.1 我国低碳立法的必要性
        5.1.1 保障可持续发展
        5.1.2 有效控制碳排放
        5.1.3 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缺陷
        5.1.4 履行气候变化相关国际义务
    5.2 我国低碳立法的原则
        5.2.1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5.2.2 立足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5.2.3 保护我国国际竞争力
        5.2.4 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
        5.2.5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第6章 我国低碳立法建议
    6.1 我国低碳立法的现状
        6.1.1 环境保护立法
        6.1.2 能源资源生产和使用立法
        6.1.3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立法
        6.1.4 森林碳汇立法
    6.2 我国低碳立法的不足
        6.2.1 法律体系不完善
        6.2.2 基本法缺位
        6.2.3 相关立法未适时修订
        6.2.4 对外贸易立法滞后
        6.2.5 环境刑法立法理念等存在不足
        6.2.6 责任设置缺失,处罚力度过轻
        6.2.7 部分法律可操作性较差及缺乏配套法规支持
        6.2.8 控制碳排放的基本制度缺失
        6.2.9 激励措施规定不足
        6.2.10 公众参与监督制度不健全
    6.3 对我国低碳立法的建议
        6.3.1 构筑协调配套的低碳法律体系
        6.3.2 推进低碳基本法建设
        6.3.3 完善低碳发展相关立法
        6.3.4 健全低碳认证制度及标准体系
        6.3.5 加强低碳激励制度建设
        6.3.6 完善法律责任设置、适当加大处罚力度
        6.3.7 完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6.3.8 适时引入公益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低碳发展法(建议稿)
个人简历
致谢

(7)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导论
    一、前提性思考
    二、问题缘起
    三、研究目的
    四、文献述评
    五、分析框架与方法
    六、论文创新与局限
第一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述
    第一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
        一、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
        二、与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概念考察
        三、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
        一、环境监管服务
        二、环境治理服务
        三、环境卫生服务
        四、环境信息服务
        五、环境应急服务
    第三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下的健康权
        一、健康权的理论发展
        二、健康权的内涵
        三、健康权的核心价值
第二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分配
        一、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概念
        二、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中的主体
    第二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
        二、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之区际差异
        三、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之群际差异
第三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不公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根本性原因:中国式分权的影响
        一、中国式分权与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
        二、政府间事权、责权的偏差
        三、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偏颇
        四、政府横向间的不当竞争
        五、问责机制的缺位
    第二节 结构性困境:三重障碍的影响
        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二、资源开发体制不顺畅
        三、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
第四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国外考察
    第一节 国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实践
        一、环境监管服务的国外实践
        二、环境治理服务的国外实践
        三、环境卫生服务的国外实践
        四、环境信息服务的国外实践
        五、环境应急服务的国外实践
    第二节 国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借鉴意义
        一、区域化的环境治理
        二、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三、多元化的提供方式
        四、制度化的资金保障
        五、人本化的信息服务
第五章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理论思辨
    第一节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理论考察
        一、环境正义理论
        二、分配正义理论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四、风险社会理论
    第二节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原则
        一、公平原则
        二、差别原则
        三、补偿原则
        四、预防原则
第六章 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分配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的法治化
        一、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
        二、政府间财权的合理划分
        三、政府监督机制的改进
    第二节 环境民主监督力量的提升
        一、环境民主机制的效用
        二、户籍、就业政策改革
        三、公民环境民主意识的培养
        四、社会双向沟通渠道的开启
    第三节 环境行政的法治化
        一、环境立法方式的更新
        二、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一、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定位
        二、鼓励多元化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分配
        三、建立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成果
附件

(8)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视角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
2 环境正义论的理论分析
    2.1 从正义到环境基本善
        2.1.1 正义内涵的历史演进
        2.1.2 正义的环境
        2.1.3 环境作为社会基本善
    2.2 环境正义的内涵与外延
        2.2.1 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及影响
        2.2.2 环境正义的多重内涵
        2.2.3 环境正义的外延:三重维度
    2.3 环境正义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2.3.1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2.3.2 环境正义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3 国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3.1 城乡二元结构
        3.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和特征
        3.1.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演变
    3.2 城乡二元结构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3.2.1 “公地悲剧”与中国农村环境正义的缺失
        3.2.2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农村环境正义缺失的社会制度性根源
        3.2.3 中国农民承受的国内环境不正义
    3.3 城乡一体化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3.3.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及内涵
        3.3.2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4 国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4.1 国际环境正义的理论分析
        4.1.1 国际环境正义问题的提出
        4.1.2 国际环境正义的道德基础
        4.1.3 “地球救生艇”之辩与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国际环境责任
    4.2 国际环境不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4.2.1 国际环境污染转移与中国农村环境的恶化
        4.2.2 中国农民承受的国际环境不正义
    4.3 在全球视野中实现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4.3.1 全球秩序的新变化与中国和平崛起
        4.3.2 全球环境治理的兴起与中国的积极参与
        4.3.3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得以实现
5 代际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
    5.1 代际正义论的理论挑战及其可能出路
        5.1.1 非同一性问题
        5.1.2 后果主义的回应
        5.1.3 非后果主义的回应
        5.1.4 罗尔斯的家庭模式
    5.2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上的代际不正义
        5.2.1 农村污染与后代面临的困难
        5.2.2 环境污染对农村儿童的伤害
        5.2.3 环境污染对农村育龄妇女的伤害
    5.3 实现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5.3.1 实现农村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3.2 实现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100个CFO的8年(论文提纲范文)

OVERVIEW
    环境:从高速到中速
    定位:从角色到决策
    资金:从安全到流动
    合规:从核算到管理
OVERVIEW
    IPO与并购:从狂热到理性
    FSSC:从概念到实现
    信息化:从应用到赢利
    职场:从门派到空降
        刘国忱:回到价值创造的路上
        姚珏:全力以赴盯紧业务
        何继昌:多位一体的内控设计
        徐俊雄:沟通的价值
        吴东明:家乐福的甜蜜“税”月
        张兴海:信用先行
        刘峥:想说退市不容易
        彭吉海:财务共享的重要经验
        顾惠忠:EVA价值管理
        唐寿春:“小众”的平衡计分卡
        云大俊:成功的CFO离CEO一步之遥
        林良琦:管家升级
        张沛军:“三无”的幸运者
        许军普:从CEO看CFO
        余楚媛: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跟着变!
        刘元利:国企管理的突破口
        邱玉栋:拾级而上
        倪忠森:“财务内功”助力创业
        尹大庆:“完胜”的退休者
        杨嘉宏:做最擅长的事情
        曲啸国:模糊地带的挑战与希望
        魏长友:坚持主见,塑造团队
        陈祎岚:做团队的精神导师
        潘丽春:激励盘活创新
        胡月明:点子+管理=创意
        邓本桐:奥美“少林”
        吴轶伦:知人善任,提升团队
        赵恩东:企业最终是做出来的!
        苗天祥:欢迎并拥抱变化
        李东辉:补足人才短板
        陈兆军:零负债率的道理
        武俊安:动态平衡的资金管控
        何皓明:弥补短板
        黄超贤:善用资金杠杆
        王丽波:资金调配“内”“外”有别
        李国俊:在困境中淘金
        赵玉民:改善财资管理DNA
        徐连生:大司库法则
        李春燕:零售业资金要看效率
        李霞:资金的抗风险能力
        黄火灶:多管齐下
        杨德稳:专业护航者
        朱保成:逆势上市有伏笔
        杨东皓:从流血到逆袭
        韦传军:更立体更多元
        侯学理:融在路上
        朱晓明:债券破竹
        陈晓东:善融者存
        姚勇:融资要掌握一个时间点
        爱德华·莱普:“坚持并购”背后的资金底气
        何飞:谨防机遇变成风险
        汤镇瑜:走出去是个大命题
        谭擘:并购重在研发
        韩忠:瞄准“潜规则”
        陈志云:贵在资源整合
        薛贵:归属感联结战略协同
        周庆彤:最大限度规避并购中的风险
        沈翎:动态把握资源约束
        萧枭:品牌是并购的高级需求
        薛建民:“好婚姻”莫忘话语权
        陈沛:信息化使大数据商机无限
        魏勇:高效IT系统主推企业转型
        徐庭裕:信息化带来的精细化
        麦润权:一万家门店背后的IT
        望靖东:ERP衍生工具与战略决策
        何益飞:智慧黄山更有料
        倪明勇:谨防“IT”黑洞
        杨福金:磨合到位
        吴江龙:云端的盈利机会
        吴小毓:“e”路向上
        李星辰:精进全面预算能力
        祖林海:预算管理“三步走”
        罗中孝:预算“三表”
        陶伟: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
        生育新:预算打造最优产业链
        蔡磊:以预算应对风险
        李国范:预算的未来模型
        满为东:全面预算实现价值连接
        张晓鸥:用文化引导预算
        黄仲晖:严格合规的预算
        邹振宇:科技成就风险管理
        刘剑雄:供应链风险的控制
        罗硕瀚:风险“三重门”
        刘永基:保守一点没坏处
        胡芳:资金风险不可逾越两条“硬线”
        王二龙:硬风险的软约束
        方军:单独依靠财务监控是不现实的
        黄明海:去库存,排地雷
        孙大建:不得不说的项目风险
        刘红建:把控供应链
        卢民:成本控制塔
        Erick Haskell:力控库存
        李翔:情商给成本加分
        张凤文:无战略无成本
        方立新:使供应链条更合理
        赵传葆:紧跟业务创新
        李艳红:构建经营新模式
        王强:聚集生产成本
        孙宝珩:将资金和成本放在首位
        吕飞:动态全成本

(10)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的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定位
        1.3 核心概念
    2 研究文献综述
        2.1 关于决策过程的一般性研究
        2.2 关于政府过程的研究
        2.3 关于当代中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研究
        2.4 综合评价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案例选择
        3.5 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决策溪流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分析的新框架
    1 四种理论资源
        1.1 着眼于决策主体行为的理论
        1.2 关注决策主体与决策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
        1.3 着眼于决策“过程”性特征的理论
        1.4 立足于决策系统组织特性的理论
    2 “过程溪流论”的启示
        2.1 “过程溪流论”概述
        2.2 “过程溪流论”的优点
        2.3 “过程溪流论”的借鉴意义
    3 决策溪流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3.1 理论构想的思考基点
        3.2 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
        3.3 决策溪流论与过程溪流论的区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背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语境
    1 决策语境的涵义及其构成
        1.1 语境与决策语境
        1.2 决策语境的构成
        1.3 决策语境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2 结构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
        2.1 政治~行政权力结构
        2.2 制度:规则与规范
        2.3 重点建设项目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一般过程
    3 局势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3.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3.2 发展与经济发展
        3.3 “五年计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决策溪流的构建单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要素
    1 决策要素概述
        1.1 已有的关于决策要素的观点及分类
        1.2 本文对决策要素的界定
        1.3 决策溪流视角下的决策要素类型
    2 决策渠
        2.1 决策堤坝
        2.2 决策堤坝的构成
        2.3 决策堤坝的功能
    3 决策溪流
        3.1 溪流与决策溪流
        3.2 决策溪流的构成
        3.3 决策溪流的行进
    4 决策动力
        4.1 决策动力的构成因素
        4.2 决策势能
        4.3 决策势能与决策动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决策溪流中的行动角色: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主体
    1 决策主体的概念与辨析
        1.1 决策主体的概念
        1.2 决策者
        1.3 决策主体辨析
    2 决策关键人
        2.1 决策关键人的涵义
        2.2 决策关键人的角色定位
        2.3 决策关键人的功能
    3 决策利益相关者
        3.1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3.2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3.3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4 决策主体间关系
        4.1 决策主体间的有限博弈
        4.2 决策主体间的民主协商
        4.3 利益综合:竞争均衡模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方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议题构建
    1 议题的范畴构建
        1.1 政策问题与议题
        1.2 议题与政策议程
        1.3 议题构建
    2 议题的政治性构建
        2.1 经济社会发展与项目建设必要性
        2.2 官员压力与政府回应
        2.3 议题的政治性评估
    3 议题的经济性构建
        3.1 成本与收益
        3.2 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及其缺陷
        3.3 议题的经济性评估
    4 议题的技术性构建
        4.1 决策中议题的技术性
        4.2 议题的技术性与技术专家
        4.3 议题的技术性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决策溪流行进的关键节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时机
    1 决策时机的形成
        1.1 决策时机的概念
        1.2 决策时机的形成
        1.3 决策时机与决策窗口
    2 决策诱因与决策事件
        2.1 决策诱因的概念
        2.2 决策诱因的类型
        2.3 决策事件
    3 触发机制
        3.1 触发机制的概念
        3.2 触发机制与决策时机
        3.3 决策中断
        3.4 决策“冬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前瞻
    1 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
    2 决策渠的开放性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3 非支持联盟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4 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日本王子制纸公布中长期投资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异质型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D]. 王竹君. 西北大学, 2019(04)
  • [2]环境群体性事件酝酿期的参与式治理研究 ——以“启东反排污事件”和“金山PX事件”为例[D]. 顾欣纾.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3]环境咨询委员会制度研究[D]. 卢锟.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4]文化视阈下的日本企业制度变迁研究[D]. 徐兴. 吉林大学, 2014(03)
  • [5]当代中国环境抗争背景下的政策变迁研究[D]. 杨志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3)
  • [6]论我国低碳立法[D]. 陈宗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04)
  • [7]论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分配[D]. 郭少青. 武汉大学, 2014(06)
  • [8]环境正义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 郭琰. 武汉大学, 2014(06)
  • [9]100个CFO的8年[J]. 本刊编辑部. 首席财务官, 2013(08)
  • [10]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D]. 王子明. 南京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日本王子制纸公布中长期投资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