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工会主席走红

泉州工会主席走红

一、工会主席走俏泉州(论文文献综述)

张青阳[1](2020)在《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文中认为本文研究1861年至1963年间,拉让江流域华人的商业发展。运用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梳理当地华人商业发展,探讨三个历史阶段华人商业特征及影响因素。19世纪中期以后,随布洛克政权剿灭海盗、扩大统治,拉让江流域秩序恢复,迎来闽、潮商业移民。以“堡镇”为据点,闽、潮华商与达雅克人土着交易森林土产。并以宗乡关系为纽带建立覆盖流域连接古晋、新加坡等地的商业网络。闽、潮的华人链式移民模式形成土产贸易主导商业的格局。20世纪初,福州、广东及兴化移民建立垦场引种橡胶后,经济作物取代土产贸易,垦场移民模式形成经济作物主导商业格局,华人商业的门类及规模随之增扩。这一时期,闽、潮两属的商业优势地位仍然明显。土产及经济作物都深受国际市场和价格波动影响,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造成巨大冲击。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华人商业在经济统制政策下再遭重创。战后,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华人政治地位提高,商业环境改善。华人资本纷纷转向工商业。恰逢政府放开部分森林开采权,而本地木材渐受市场青睐,华人锯木业勃兴,战前奠定的锯木业基础加之高集资效率促成福州人在锯木业的成功。华人锯木业获取巨大利润,产生了几家大型跨国公司。政经局势变迁,锯木业带动下,对外贸易联系日趋多样化。本文发现,自然环境及华人文化特征形塑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不同时期的政治格局、市场需求、移民模式也造成影响。当地一直以来与新加坡商贸往来密切,在布洛克时期两地呈商业联系日趋紧密趋势,英领时期则渐淡化。相对融洽的族群关系亦为华人商业提供稳定发展环境。拉让江流域华人因时、因地的选择其商业发展道路,以较为灵活的方式应对危机与挑战,并能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把握发展机遇,使当地华人商业取得瞩目成就。

熊辛格[2](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提出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赵蓓红[3](2019)在《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妇女报刊是指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妇女问题、妇女文化、妇女教育、妇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在上海创刊且编辑发行的报刊。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梳理1898~1949年间的上海妇女报刊,论述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本文在纵向上,以上海城市与妇女报刊的互动以及妇女报刊自身发展逻辑为分期依据,分为五个时期: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横向上,对五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个案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典型妇女报刊个案作论述时,研究其办刊缘起、宗旨内容、编排风格、主要报人、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个案包括《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1904年版)《中国妇女》《妇女时报》《香艳杂志》《女子世界》(1914年版)《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眉语》《女铎》《解放画报》《新妇女》《妇女声》《玲珑》《妇人画报》《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女声》(1932年版)《上海妇女》《女声》(1942年版)《家》等。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清末时期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民初时期探索商业性运营;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办刊主体多元;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增强,形态多样发展繁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性主导报政,疏离政治,关注实际生存。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领全国风气之先,表现出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率先商业性运营、众声喧哗旋生即灭等特点。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呈现出: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拐点由男性群体促成,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等规律。

陈婉[4](2019)在《韩国电影产业振兴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文中认为韩国电影乘着一股“韩流”之风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吹向整个亚洲,根据北京电影学院发布的《全球电影产业报告2018》来看,2012年至2016年,韩国电影产业综合指数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三,跻身世界电影强国之列。而我国电影产业综合指数虽稳中有进,但始终不敌韩国在世界电影产业中的排名,连年攀升的电影票房只能代表我国是一个电影大国,但离电影强国还有一段距离。同属亚洲圈且人口仅5000多万的韩国,其电影产业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原因值得一探究竟,经验与教训更值得借鉴。笔者在本论文中首先界定电影和电影产业相关概念后,从历史角度对韩国电影发展历史做了简要回顾,并引用北京电影学院发布的《2018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中衡量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数数据,指出韩国连年跻身世界第三,是名副其实的电影强国。至于其原因,就从政策环境、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电影节对国家形象的提升作用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同样从法制政策、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电影节运作四个方面找出了我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韩国电影产业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谭雪霏[5](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张格[6](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杨亚雄[7](2017)在《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文中认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阿图什市维吾尔人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他们有“新疆犹太人”之美誉,到月球上做生意的故事1代代相传。经商已经成为众多阿图什人最主要的生计活动。在阿图什市巨大的商业群体中,跨国经商群体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从事布料生意的跨国商人则是近3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行业群体。大肖鲁克村是阿图什跨国布料商人数量最集中、影响最大的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肖鲁克跨国布料商人群体产生并迅速崛起,商人们的布料生意经历了产生、发展、辉煌和萎缩四个阶段。近几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受商人自身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大肖鲁克村的跨国布料商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意困境,以至于在过去的五年里,近一半商人结束了其在国外的布料生意而回国。继续坚守在国外市场的布料商人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利润空间缩小、布料市场疲软、竞争激烈、流动资金不足、货源不稳、国外安全和外贸环境变化频繁、家庭支出逐年增大、转行困难等方面。致使维吾尔人跨国布料生意陷于困境,既有商人自身方面的因素,也同商人所处的环境和所跨居国家实施的制度有关。商人们的生意困境将直接导致众多家庭日常生计之困境,还有可能给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日常治理带来压力。本文以生意困境为论题研究的切入点,以跨国布料商人的生意过程为研究维度,采用实证分析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化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视角,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对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贸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对目前布料商人所面临的生意困境作了调查研究。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相应的对策。本文通过对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的研究,旨在为边境地区跨国商贸现状研究提供“抛砖引玉”之效,进而对边疆治理和跨国民族之和平跨居提供某些思考和启示。本文认为,跨国民族的跨国商贸实践是促进边疆通达和发展的积极力量,作为边疆人群安身立命的生计活动,跨国商贸的持续和发展是“边疆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推力。作为跨国主义在经济活动中的实践,以跨国族群的生计可持续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计,新疆维吾尔族商人所面临的跨国布料生意困境应该得到有关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各方合力,改善商人们目前的生意现状,以促进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安居乐业和边疆的通达、发展与繁荣。

贺三宝[8](2014)在《江右商帮兴衰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商帮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特定时期而出现的商人群体。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商帮的研究日渐增多,然而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江右商帮,对此系统研究者甚少,这与江右商帮明清时期的广泛影响极不相符,因此本文以江右商帮(现代称为新赣商)为研究对象,探讨江右商帮兴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利于对江右商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价,对于今天重振赣商、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第一部分导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国外对商帮研究的学者很少,主要是以马克思韦伯为代表的学者,分析中国宗教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以加藤繁为代表的日本学界从探讨中国行会入手,分析中国商人组织的发展及影响,国内则有傅衣凌、余英时等学者探讨了中国宗教伦理与商业精神的关系,以张海鹏、张海赢、范金民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研究了中国商帮的缘起、发展、特点以及十大商帮的比较,以章文焕、方志远为代表的江西学者,研究了江右商帮的发展历程、社会构成、经营方式、资金来源、兴衰原因、商人精神以及商帮会馆等等。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商帮的渊源和兴起。江右商帮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并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经济现象,必须全面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本文探讨了中国商帮的起源,认为唐宋时期的纲是商帮的雏形,再从唐宋时期的纲、行,明清时期的商帮,到清末民初的商会,论述了中国商帮的发展历程。本文论述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十大商帮的特点,并从经商观念、商品生产、交通条件、商业政策、支付手段、地缘关系等方面入手,分析中国商帮兴起的背景,以对江右商帮的发展历程有全局的了解。第三部分分析江右商帮历史演进过程。提出了江右商帮缘起并非明代,应该早于明代,因为在唐宋时期江西是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纲”和“行”较为盛行。本文阐述江右商帮在湖广、西南、南直、两广、北京、海外等不同地域,以及茶帮、瓷帮、药帮等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江右商帮的商人构成、资金来源和经营形式,探讨了商帮议所万寿宫(江西会馆)的分布和功能,寻找江右商帮典型人物特点和行商特色,并对江右商帮与晋商、徽商进行了异同的比较,从而找寻江右商帮自身独有的特点。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关键部分,着重分析江右商帮兴衰表征、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江右商帮兴盛时期主要体现在商业从业人数多、万寿宫(江西会馆)多、税关商镇墟市多,其兴盛的外部原因有:生产力发展为江右商发展提供了前提,商税政策刺激了江右商发展,人口流动促进了商业的流通,交通优势有利于商业的繁荣,资源丰富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条件,手工技术优势增强了江右商的竞争力;内部原因主要是:一是文化基因影响,以科举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净明道教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农商文化为代表的地域和生产文化,三种文化交互融合和渗透,使江右商帮具有多元文化精神,二是精神内核,江右商帮能够在明初迅速发展,还在于其本身具有超越“随阳雁”的精神,即“相机而动”的候鸟精神、“飞遍天下”的闯荡精神、“人形雁阵”的抱团精神、“雏雁反哺”的回馈精神,江右商帮精神特征的形成对江右商帮兴盛有着深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江右商帮兴盛对江西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体现在: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凸显了江西在全国的重要经济地位、促进就业、促进粮食生产和输出、加速集镇化、推动慈善等公共事业、促进人口流动、促进社会人文发展、影响国家政治等。江右商帮进入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进入衰落期,表现在大批江右商人破产或弃商返农以及传统手工业经济衰败。分析衰败的外部原因,主要有:封建经济没落是导致江右商人没落的根源,交通和经济格局变化动摇了江右商人发展的基础,连年战乱和灾患阻碍了江右商人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削弱了江右商人的竞争力。探究衰败的内部原因,则从地理文化论入手,认为与江南丘陵有关,归根于江右商人的“丘陵现象”:收而不放,多而不高,平而不奇,散而不强。江右商帮衰落对江西经济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产业衰退、商业资本萎缩、白银大量外流、银行钱庄倒闭、进出口差异扩大、人民生活贫困、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为证明其影响的维度和深度,本文以江西为例,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具体分析评估江右商帮衰落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江右商帮不仅对江西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江右商人活跃的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五部分研究了从江右商帮到新赣商的嬗变。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从组织形式、组织目标、组织制度以及自主权等方面,分析了江右商帮到新赣商的嬗变过程中的自组织现象。江右商帮形成之前,商人之间缺少默契的规则,难以形成协调有序的结构。于是出于多个个体自身利益保护的需要,自动自发地结成商人团体,以组织的形式保护个体利益,维护共同秩序。这种由小变大、日渐抱团的商人组织,有着较为明显的自组织特征,甚至部分还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下,也有被组织的特性,但不管是哪种,其发展规律是从无序走上有序,从低级有序走上高级有序。第六部分提出了新浙商是新赣商学习的标杆。当前中国新商帮中,浙商是特别出众的商人群体,在2005-2014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中,新浙商是新赣商人数的7-15倍,在全国也是领先,因而新浙商应成为新赣商学习的标杆。新浙商经过三代半传承,形成了四大地域板块,凝练了新“四千”精神的精神内核,即“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本文探讨了新浙商商海弄潮的优势,新赣商应从八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具有创富“冒险”基因,二是市场触角较为敏锐,三是注重体制创新能力提升,四是融资和资本运作理念先进,五是有序竞争和抱团合作意识较强,六是品牌创造意识超前,七是善于应变沟通和发现人才,八是善于从“草根”到“儒商”转变。第七部分分析了新赣商发展的机遇及对策。目前新赣商具备了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初见成效、“长江经济带”规划箭在弦上、国家和地方促进企业发展政策频出等外部机遇,以及江西省已有较好的战略布局、思想和制度创新有一定基础、江西省已有较好的企业发展基础和平台、企业有了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等内部机遇,说明新赣商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应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然后,提出充分发挥新赣商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对策:从政府角度,完善新赣商发展的政策环境;从社会角度,营造新赣商发展的社会环境;从企业角度,提升新赣商的整体实力;从商帮角度,加强新赣商的战略合作;从法律角度,保护新赣商的合法权益;从资本角度,鼓励对新赣商金融创新和扶持;从科技角度,提供新赣商发展的强动力。本文依据大量翔实的资料,运用考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手段,并力图采用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地理文化学等跨学科的一些理论,采用范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期对江右商帮的发展和嬗变,以及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作出合理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江右商帮研究虽然人少,但是有些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有所创新和突破:一是对于江右商帮衰落的原因,本文从地理文化学观点入手,认为是“丘陵现象”所致:收而不放,多而不高,平而不奇,散而不强;二是本文从经济学的自组织理论角度,分析了江右商帮到新赣商的嬗变过程,论证了其符合自组织的特征;三是根据江右商帮的特点,提出了科举文化、净明伦理、农商文化融合的文化基因,以及江右商帮具有与众不同的“随阳雁”精神,是其兴盛的内部动因;四是以江西为例,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江右商帮对地域经济社会影响的维度和深度;五是借鉴江右商帮经验来探讨发展新赣商的对策,提出建立网上开发区、聚合网上赣商的观点,乃国内外首创。

施王欢[9](2012)在《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词转类名词,即动词不经过任何词形上的变化,而直接用于名词词性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名用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只是集中于个别转类现象的解释上,没有形成一个动词转类名词的语料库来进行系统研究,即观察充分性不足;二是大多数研究缺乏对动转名词在不同体裁中的分布频率方面的描写,即描写充分性不足;三是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单一角度或理论,缺乏跨学科的、系统的、全面的解释,即解释充分性不足。基于前人的研究,本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交代动词名用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阐释研究步骤和框架。第二章:动词名用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章将动词名用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汉语“名物化”讨论时期、“NP的VP”构式的讨论时期和多角度研究时期,并指出局限性。第三章:介绍如何利用现代汉语词典(CCD)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来建设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语料库以弥补前人观察充分性的不足。转类词的判断标准和语料的收集整理过程是本章中心。第四章:从动转名词的总体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体裁中的频率分布特征两方面来描述动词转类名词的分布特征以弥补前人描写充分性的不足。第五章:从功能类型学视角出发全面解释动转名词的本质、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弥补前人解释充分性的不足。根据类型学的标记理论,本章提出名词动用实质上是一种标记现象。同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为指导,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饶燕枝[10](2012)在《《工人日报》的农民工形象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农民工问题越来越成为媒介的报道议题,本文以《工人日报》的农民工形象为研究对象,追溯农民工渊源,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变动,着重探讨在主流政治视野下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本文研究自2000年以来《工人日报》有关农民工的相关报道,借以分析10年来媒体再现的农民工形象是怎样的,在其中存在怎样的矛盾与变化。全文主要分为5个部分。绪论部分对农民工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农民工媒介形象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及方法。第二部分是内容分析,着重就采集而来的《工人日报》数据进行详细地说明,对其类目和指标进行一一确认。第三部分是农民工形象分析,结合内容分析成果,将10年来《工人日报》农民工形象分为三个层次即“弱势群体”、“失语的人”、“新型农民工”,对农民工形象做详细的分析与阐释,同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工媒体再现的原因,以期对报道背后深层次的动因所出解释。第四部分,针对《工人日报》分析数据就农民工形象再现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时代特色和政治生态分析出现得失的根源,并适当引入个案分析,进一步印证研究。结论部分提出个人的建议,以期为媒介建构农民工形象提供参考。

二、工会主席走俏泉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会主席走俏泉州(论文提纲范文)

(1)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分析架构及历史分期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西方学界及华人学者的英文着作
        二、砂拉越本土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大陆及港台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二章 华人商业的开端(1861-1900)
    第一节 华人到达前的拉让江流域
        一、拉让江流域的自然地理
        二、早期婆罗洲北部与中国的交往
    第二节 拉让江流域由乱而治
        一、海盗活动的遏制
        二、堡镇模式下的华人商业
    第三节 土产贸易中的华人商业网络
        一、乌鲁贸易网络
        二、与外界商业联系
第三章 商业版图的扩大(1901-1945)
    第一节 集体移民与经济作物
        一、华人垦场的建立
        二、引进经济作物
    第二节 新发展契机下的华人商业
        一、商业规模的扩大
        二、金融与航运业嬗变
    第三节 危机下的华人商业
        一、大萧条的冲击
        二、日据时期的破坏
第四章 资本化与集团化(1946-1963)
    第一节 政经秩序的重建
        一、华人政治地位提高
        二、经济政策与开发
    第二节 资本化发展
        一、朝鲜战争影响
        二、华人金融业发展
    第三节 集团化发展
        一、木材行业的勃兴
        二、华人商业的集团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一)公路类约章
        (二)航运类约章
        (三)铁路类约章
        (四)航空类约章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租界道路规划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分期依据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诞生的背景
        一、上海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出版环境
        二、西方文明性别标准在中国语境下转化
        三、妇女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创办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报刊——《女学报》
        一、《女学报》创刊缘起:以女报启女智
        二、首开女子办报主持笔政风气
        三、仿《湘报》版式以白话“开女学风气”
        四、依靠捐助办报经营
        五、另一份《女学报》与陈撷芬
    第三节 从辅助女学的教科书转向女权的话语阵地
        一、男性主持的首份女刊——《女子世界》
        二、三期未满的《中国女报》
        三、陈志群为女刊“续命”
    小结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
    第一节 民国初年上海妇女报刊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一、新闻出版业规制政策频发妇女报刊面临转向
        二、稿酬制度确立民营报刊出版业加速发展
        三、上海女性读者市场形成
    第二节 中国首份商业性妇女报刊——《妇女时报》
        一、《妇女时报》的商业性实践
        二、“合于时情”的内容倾向与独立品格
        三、以图像表达立场积极对话读者
        四、由包天笑提携的男女作者群
        五、出版人丧子无心经营
    第三节 专业性和综合性商业性妇女报刊双轨并行
        一、专业性妇女报刊:同年创刊各展所长
        二、综合性妇女报刊:出版社恶性竞争妇女报刊同质化
    小结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一、以1919 年作为起点聚焦“新女性”
        二、出版物激增妇女问题居舆论中心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
        一、从郑正秋的经历和家庭伦理观看五四初期性别观念
        二、五四“解放”声浪中创办的《解放画报》与其视觉化形态革新
        三、从文本内容看女性生存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四、基于同业、同好建立的文图作者群
        五、难以实现的行销策略
    第三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一、商业性妇女报刊的意识革新
        二、非商业性妇女报刊的复兴
        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妇女报刊——《妇女声》
    小结
第五章 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繁盛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一、城市化与女性群体的分化
        二、出版物繁盛妇女报刊立场分化
    第二节 都市摩登商业性画报纷呈迭起
        一、中国首份妇女时尚画报——《玲珑》
        二、我国女子杂志最高权威——《妇人画报》
    第三节 女性主编的非商业性妇女报刊
        一、“纯女性”报刊——《女子月刊》
        二、知名党派刊物——《妇女生活》
        三、脱离教会独立经营——《女声》(1932 版)
    小结
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二、孤岛时期妇女界的指路明灯——《上海妇女》
        三、身份暧昧、地位尴尬的妇女报刊——《女声》(1942 版)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一、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二、上海历时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报刊——《女铎》
        三、唯一发行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业性妇女报刊——《家》
    小结
结论
    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
        (一)清末时期:妇女报刊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
        (二)民初时期:妇女报刊探索商业性运营
        (三)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女性办刊主体多元
        (四)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强烈形态多样发展繁荣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女性主导报政 疏离政治 关注实际生存
    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特点
        (一)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
        (二)率先实践商业性运营
        (三)报刊形态革新最快
        (四)众声喧哗旋生即灭
    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规律
        (一)妇女报刊的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
        (二)妇女报刊的发展拐点多由男性群体参与并促成
        (三)妇女报刊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一览表(1898~1949)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韩国电影产业振兴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
绪论
    1.研究背景和目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一章 韩国电影发展历程概观
    1.电影和电影产业
        1.1 电影的定义和属性
        1.2 电影产业的定义
        1.3 电影产业的特点
    2. 韩国电影的诞生及其早期发展(1919—1945 )
        2.1 电影诞生初期(1919-1925)
        2.2 默片全盛时期(1925-1935)
        2.3 有声电影的出现与韩国电影的危机(1935-1945)
    3. 解放后韩国电影业的兴起(1945—1960)
        3.1 美国军政时期(1945-1950)
        3.2 战后短暂的繁荣期(1953-1960)
    4.韩国电影业的崛起及其特点(1960—1990)
        4.1 倒退的20年(1960-1979)
        4.2 动荡的转换期(1979-1990)
        4.3 文民政府时期(1993-1998)
    5. 韩国电影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1999—现在)
        5.1 金大中执政时期(1999-2003)
        5.2 卢武铉执政时期(2003-2008)
        5.3 李明博执政时期 (2008-2013)
第二章 韩国电影振兴原因分析
    1.政府在立法、行政组织、资金方面的支持
        1.1 韩国电影立法的变迁和特点总结
        1.1.1《电影法》颁布及修改期
        1.1.2《电影振兴法》的颁布及修改时期
        1.1.3 韩国电影立法变迁的意义
        1.2 政府主导的电影行业管理协会
        1.2.1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
        1.2.2 地方自治团体影像委员会分会
        1.2.3 影像资料院
        1.3 政府对电影产业的资金支持
        1.3.1 电影振兴金库
        1.3.2 电影发展基金
        1.3.3 影像专门投资组合
    2.民间资本介入电影产业
        2.1 民间资本发展轨迹
        2.2 电影投资三巨头的出现
        2.3 网络融资模式的形成
    3.电影人才培养
        3.1 专业电影院校
        3.2 各类综合大学电影系科
        3.3 其他社会化办学
    4.借助电影节打造国家形象
        4.1 电影节的作用
        4.2 釜山国际电影节概况
        4.3 釜山电影节兴盛原因
第三章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
    1.我国电影产业的历史回顾
        1.1 解放前的中国电影产业(1905—1949)
        1.2 建国初期电影业的初步发展(1949—1978)
        1.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电影业的繁荣(1978—1990)
        1.4 跨世纪的电影业发展趋势(1990—现在)
    2.对我国电影业的回顾
        2.1 相关法律仍需健全
        2.1.1 电影法制现状
        2.1.2 电影法制存在的问题
        2.2 电影人才培养需要加强
        2.2.1 教育体系不完善
        2.2.2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3 电影产业融资渠道需要拓宽
        2.3.1 中小企业融资难
        2.3.2 电影资金扶植力度弱
        2.4 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不足
        2.4.1 电影节定位不清晰
        2.4.2 自身实力不够硬
第四章 韩国振兴电影产业举措对我国的启示
    1.完善电影法制体系建设
        1.1 完善电影法律体系建设
        1.2 探索电影分级制,降低审查力度
    2.完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
        2.1 完善电影教育体系
        2.2 变革电影院校培养模式
    3.探索新的融资模式
        3.1 以政府政策引导为基础
        3.2 探索互联网融资模式
    4.打造本国特色电影节
        4.1 找准电影节自身定位
        4.2 加大对民办电影节的扶植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5)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重难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第三节 人文环境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一、古代建筑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一、表演艺术
        二、民间文学
        三、传统知识技艺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一、文献资源
        二、影像文化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小结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小结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小结
结语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7)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介绍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田野概况
    第一节 南疆商都
        一、历史沿革
        二、自然气候
        三、人口与民族构成
        四、阿图什市维吾尔族生计概况
        五、经济、教育、宗教、语言文字
    第二节 田野点介绍
        一、无花果之乡
        二、具体田野点
        三、具体田野经历
第二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
        一、穆萨巴依家族及其跨国商贸史
        二、阿图什市维吾尔族跨国商贸史
        三、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史
    第二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现状
        一、数量及分布
        二、现状
第三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群体产生的动因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化
        一、阿图什市自然生态环境现况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传统生计类型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变迁
        一、市场经济
        二、现代化
    第三节 其他原因
        一、个人价值的追求
        二、他者的影响
    第四节 个案调查
第四章 跨国经商:过程和困境
    第一节 跨国生计过程
        一、分工
        二、学徒
        三、“Dukan”(店面)
        四、进货
        五、接货
        六、销货
        七、回归
    第二节 布料生意困境
        一、“Payda”(利润)
        二、市场
        三、商人与家庭
第五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致因分析
    第一节 跨国商人
        一、商人的竞争力
        二、历史与未来
        三、父权
        四、债务贸易
        五、胡大与商人
        六、经验与教条
        七、生意与生计
    第二节 环境因素
        一、全球经贸
        二、吉尔吉斯斯坦
        三、俄罗斯经济
        四、商业竞争
        五、巴扎的所有者
        六、客户的变化
        七、进货之恼
    第三节 制度因素
        一、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政策
        二、签证
        三、劳动卡
        四、结汇之困
        五、交易货币
    第四节 个案调查
第六章 改善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的路径
    第一节 国家与跨国布料商贸
        一、关税问题
        二、安全问题
        三、结汇问题
    第二节 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
        一、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认识
        二、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服务
        三、阿图什市政府的努力
    第三节 生计资本的积累
        一、语言与技术
        二、交流与交往
        三、青春与机遇
        四、财务习惯
        五、尝试转行
        六、学会“tetqiqat”(调研)
        七、回归家庭
结论与思考
    一、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结论
    二、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江右商帮兴衰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相关概念界定和本文的研究对象
        1.1.3 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
2 中国商帮的渊源和兴起
    2.1 中国商帮的起源
        2.1.1 商人的由来和地位变迁
        2.1.2 中国商帮的起源
    2.2 明清时期的中国十大商帮
        2.2.1 山西商帮
        2.2.2 徽州商帮
        2.2.3 江右商帮
        2.2.4 龙游商帮
        2.2.5 陕西商帮
        2.2.6 山东商帮
        2.2.7 宁波商帮
        2.2.8 洞庭商帮
        2.2.9 福建商帮
        2.2.10 广东商帮
    2.3 明代地域商帮兴盛的背景
        2.3.1 社会观念由“轻商”逐渐变为接受
        2.3.2 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为工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3.3 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商业流通
        2.3.4 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和商帮形成
        2.3.5 支付手段白银货币化推动了商品大规模流通
        2.3.6 地缘关系成为商帮形成的重要联系纽带
3 江右商帮历史演进
    3.1 江右商帮的发展情况
        3.1.1 江右商帮的起与兴
        3.1.2 江右商帮在不同地域的发展情况
        3.1.3 江右商帮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
    3.2 江右商帮商人构成、资金来源、经营方式
        3.2.1 商人来源
        3.2.2 资金来源
        3.2.3 经营方式
    3.3 江右商帮议所万寿宫
        3.3.1 万寿宫的演变
        3.3.2 万寿宫的分布
        3.3.3 万寿宫的商业功能
    3.4 江右商帮典型人物
        3.4.1 杰出江右商的特点
        3.4.2 杰出江右商的行商特色
    3.5 江右商帮与晋商、徽商商帮的比较
        3.5.1 江右商帮与晋商、徽商商帮的同
        3.5.2 江右商帮与晋商、徽商商帮的异
4 江右商帮兴衰原因及对江西、西南经济社会的影响
    4.1 江右商帮兴盛的表征、原因及对江西经济社会影响
        4.1.1 江右商帮兴盛的表征
        4.1.2 江右商帮兴盛的原因
        4.1.3 江右商帮兴盛对江西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4.2 江右商帮衰落的表征、原因及对江西经济社会影响
        4.2.1 江右商帮衰败的表征
        4.2.2 江右商帮衰落的原因
        4.2.3 江右商帮衰落对江西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
        4.2.4 江右商帮衰落对江西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3 江右商帮对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
        4.3.1 促进了西南地区人口增长
        4.3.2 促进少数民族发展
        4.3.3 促进当地经济开发
        4.3.4 促进文化交融
5 从江右商帮到新赣商的嬗变——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
    5.1 自组织理论
        5.1.1 自组织理论构成
        5.1.2 自组织系统的特点
    5.2 江右商帮的自组织现象
        5.2.1 江右商帮组织形式的嬗变
        5.2.2 江右商帮组织目标的嬗变
        5.2.3 江右商帮组织行为规则的嬗变
        5.2.4 江西商人的自主发展与组织的自主发展
6 新赣商学习的标杆:新浙商
    6.1 浙商总体情况
        6.1.1 浙商发展阶段
        6.1.2 浙商精神的内核
    6.2 新浙商商海弄潮_的优势
        6.2.1 具有创富“冒险”基因
        6.2.2 市场触角较为敏锐
        6.2.3 注重体制创新能力提升
        6.2.4 融资和资本运作理念先进
        6.2.5 有序竞争和抱团合作意识较强
        6.2.6 品牌创造意识超前
        6.2.7 善于应变沟通和发现人才
        6.2.8 善于从“草根”到“儒商”转变
7 新赣商:走上复兴之路
    7.1 新赣商的发展机遇
        7.1.1 外部机遇
        7.1.2 内部机遇
    7.2 新赣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7.2.1 从政府角度,完善新赣商发展的政策环境
        7.2.2 从社会角度,营造新赣商发展的社会环境
        7.2.3 从企业角度,提升新赣商的整体实力
        7.2.4 从商帮角度,加强新赣商的战略合作
        7.2.5 从法律角度,保护新赣商的合法权益
        7.2.6 从资本角度,鼓励对新赣商金融创新和扶持
        7.2.7 从科技角度,提供新赣商发展的强动力
        7.2.8 从教育角度,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
附录二:江西赣商联合总会章程
附表1:江西省进出口货值表
附表2:江西省转口进口及直接进口货物总值比较表
附表3:江西省转口出口及直接出口货物总值比较表
附表4:江西豆输出数量及指数表
附表5:江西米输出数量及指数表
附表6:江西人口数量表
附表7:九江海关历年关税收入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4 Research Procedure
    1.5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First Period
    2.2 The Second Period
    2.3 The Third Period
    2.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y
3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3.1 About the Tools Used in Data Couection—CCD and CCL
        3.1.1 About the CCD
        3.1.2 About the CCL
    3.2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Deverbal Nouns Library
        3.2.1 About the Instruction of CCL
        3.2.2 About the Collection and Standards of Deverbal Nouns
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verbal Nouns
    4.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Deverbal Nouns
    4.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Different Genres
        4.2.1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4.2.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Literature
        4.2.3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Drama
        4.2.4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Practical Writing
        4.2.5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ranslated Works
        4.2.6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elevision and Movie
        4.2.7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twork Literature
        4.2.8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Historical Biography
        4.2.9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Spoken Chinese
5 A Functional Typological Study of Deverbal Nouns
    5.1 Typology and SFL
    5.2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and Deverbal Nouns
        5.2.1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5.2.2 Deverbal Nouns of Markedness Theory
    5.3 Context Theory of SFL and Deverbal Nouns
        5.3.1 Context Theory of SFL
        5.3.2 Deverbal Nouns of Context Theory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Dissertation
    6.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The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Nine Genres
Appendix 2 The Information of Deverbal Nouns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工人日报》的农民工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内容分析
    一、样本抽取
    二、内容分析
第二章 《工人日报》再现的农民工形象
    一、农民工形象再现
    二、影响农民工形象再现的原因
第三章 农民工形象再现的得失
    一、《工人日报》农民工形象再现之得
    二、《工人日报》农民工形象再现之失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工会主席走俏泉州(论文参考文献)

  • [1]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D]. 张青阳. 华侨大学, 2020(01)
  • [2]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D]. 赵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韩国电影产业振兴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D]. 陈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
  • [5]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
  • [7]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D]. 杨亚雄. 兰州大学, 2017(03)
  • [8]江右商帮兴衰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研究[D]. 贺三宝. 武汉大学, 2014(06)
  • [9]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D]. 施王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10]《工人日报》的农民工形象分析[D]. 饶燕枝. 湖北大学, 2012(07)

标签:;  ;  ;  

泉州工会主席走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