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眼中的2003

分析师眼中的2003

一、分析师眼中的2003(论文文献综述)

肖怿昕[1](2021)在《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动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初,随着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逐渐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重视,这种相互影响和学习被学术界称为同侪效应。不同于传统的公司金融研究假设,企业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企业的行为决策不仅会受到内部财务指标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企业行为决策的显着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甚至要超过企业自身财务指标所带来的影响。因此,研究企业层面同侪效应的存在性、动因、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对于完善企业行为决策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纵观现有的同侪效应研究文献,学者们大多关注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是同侪效应存在性的研究,例如企业资本结构管理、投资决策、股利政策、盈余管理以及现金管理等诸多行为决策中都存在显着的同侪效应。第二是同侪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量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金融约束和政策不确定性等外部因素对企业同侪效应的大小均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第三是同侪效应经济后果的研究,以企业投资同侪效应为例,虽然企业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在短期内能够节省管理者的决策成本,帮助管理者维护声誉,吸引投资者关注以及获取政策福利。但是,从长期来看,大多数学者均认为,无论是管理者动机还是经济政策导向作用均会导致企业投资出现过度的同侪效应,从而对企业投资效率、股东长远利益、行业有序发展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等造成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管理者过度追求缩减信息成本或者一味求稳的投资心态会导致企业出现低效率投资;管理者通过恶性模仿来获取短期的投资者关注将导致股东和投资者的长期利益受到损害;企业过度依赖政策信息而跟风投资会导致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综上所述,研究如何抑制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产生对于维护企业、行业以及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分析,为了从源头上抑制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产生,规避同侪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研究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动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同侪效应的动因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应的定量研究予以支撑,导致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来抑制投资同侪效应的产生。鉴于此,本文从同侪效应动因的理论研究出发,基于理性羊群理论、信息基础理论、竞争基础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制度理论,对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内、外部动因进行定量研究。根据现有的同侪效应动因的理论研究,本文分别从企业管理者信息获取维度、职业忧虑维度和信号传递维度来研究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内部动因,从经济政策维度来研究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外部动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信息获取维度。本文使用管理者社会网络和信息渠道度量其信息获取能力,选择2008-2018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管理者信息获取能力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者信息获取能力不足是导致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原因之一:(1)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中存在显着的同侪效应,并且由于企业面临更多的信息不透明和政策不确定,管理者通常更多关注同侪企业的投资水平而非财务指标。(2)管理者拥有社会网络使得他们能够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而完全没有社会网络的管理者由于缺少获取同侪企业投资信息的条件而无法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3)社会网络强度高的管理者获取私有信息的能力较强,依靠自己搜集到足量信息的成本较低,因此他们模仿同侪企业投资决策的动机较弱;反之,社会网络强度低的管理者获取私有信息的能力较弱,依靠自己搜集到足量信息的成本较高,因此他们模仿同侪企业投资决策的动机较强。(4)管理者信息获取渠道对企业投资同侪效应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丰富的信息渠道能够增加管理者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效率,从而降低管理者模仿同侪企业投资决策的动机。并且,相比于董事长而言,总经理的信息渠道对抑制企业投资同侪效应有更显着的作用。第二,在职业忧虑维度。本文使用管理者年龄、任职情况和绩效压力度量其职业忧虑的程度和类型,选择2008-2018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管理者职业忧虑程度和类型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导致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原因之一是管理者想要通过模仿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声誉:(1)职业忧虑的程度并不是导致管理者模仿同侪企业投资决策的直接原因。年轻管理者面临更多的职业忧虑,但是却较少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中等年龄的管理者面临较少的职业忧虑,但是却倾向于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年老管理者面临最低程度的职业忧虑,并且不喜欢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2)职业忧虑的类型是导致管理者模仿同侪企业投资决策的直接原因。职业忧虑的类型可以分为建立声誉和维护声誉这两种,只有为了维护声誉的管理者才更倾向于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而想要建立声誉的管理者更喜欢采取个性化的投资决策。(3)新上任的管理者因为建立声誉的动机较强,从而较少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4)绩效压力较小的管理者因为维护声誉的动机较强,从而更多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第三,在信号传递维度。企业股利支付是管理者传递信号的常用途径,支付股利有助于降低外部融资的成本,为后续的投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因此也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并且,由于直接度量管理者的信号传递动机比较困难,因此本章选择2007-2018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使用两阶段回归和事件研究法研究投资者对企业模仿行为的响应机制,从而验证管理者信号传递动机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导致同侪效应的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通过模仿行为传递利好信号是导致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原因之一:(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中存在显着的同侪效应,企业关于是否支付、何时支付以及支付多少的决策均会受到同侪企业的显着影响。(2)企业股利支付能够获得正的公告收益,说明投资者对企业股利支付行为能够做出积极的响应,因此管理者通过模仿利好投资行为向投资者传递利好信号的逻辑成立。(3)企业股利公告的时间落后于同侪企业会对公告收益造成负面影响,说明投资者更偏爱股利公告时间越早的企业。(4)企业股利支付的数量高于同侪企业能对公告收益带来正面影响,说明投资者更偏爱支付数量越高的企业。上述结果说明投资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非理性认知会导致企业在获取投资者关注上形成恶性竞争,同侪企业进行利好投资后就能获得更多的投资者关注,而不进行利好投资的企业就会丧失一部分投资者关注,并且更多的投资者关注能够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为后续的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因此,管理者为了避免自己的不作为导致企业受到同侪企业利好投资的冲击,从而选择模仿它们的投资决策。更有甚者,部分管理者利用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通过模仿利好投资来传递虚假信号,掩盖企业真实的发展状况。第四,在经济政策维度。本文选择2007-2018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来研究经济政策是否会导致企业投资出现同侪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是导致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原因之一:(1)经济政策作用后能够显着缩小企业投资规模与行业平均投资规模的差距,导致企业投资出现显着的同侪效应。(2)经济政策的级别越高,政策所包含的公共信息的质量就越高,企业管理者对于政策信息的重视程度就越高,从而导致企业投资出现更加显着的同侪效应。(3)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跟随经济政策进行投资的利好就越多,也更容易吸引热钱和投机行为,导致企业投资出现更为显着的同侪效应。(4)国有企业管理者受政策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非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因此国有企业的投资在政策作用下会出现更为明显的同侪效应。根据上述的研究结论,就如何抑制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产生,本文分别从管理者、企业、投资者以及政府四个角度提出如下具体的政策建议:(1)企业管理者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网络,丰富信息获取的渠道,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降低模仿同侪企业投资决策以获取信息的动机。(2)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者激励制度,增加管理者不作为的成本,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避免管理者因为消极的投资态度而模仿同侪企业的投资决策。(3)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企业投资行为,避免盲目推崇股利支付等利好投资行为,增加对企业基本面因素的考察,从源头上弱化管理者通过模仿行为传递虚假信号的动机。(4)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需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避免“一刀切”的政策模式导致企业投资出现过度的趋同现象,并且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避免企业过度依赖政府的“输血型”救济而盲目跟风投资。

黄红春,宋雅欣[2](2020)在《生态批评视野下红柯小说的反孤独叙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作家红柯的小说书写了许多令人产生孤独感的环境和事件,却并没有据此铺陈人的孤独感,而是反抗孤独,努力找寻诗意、发现诗意,即所谓"反孤独叙事"。红柯小说中可能致人产生孤独感的因子主要有空旷的生存环境、独处的日常生活和面对死亡三种,但最终均被红柯消解。红柯的反孤独叙事具有明显的生态意识,因为他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的生死规律。同时,他暗示人可以在独处的日常中获得生活的满足,还可以向内寻找诗意。红柯小说的反孤独叙事反映了浪漫诗意的艺术追求和淡化苦难、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对物质生活日益优化而孤独感却日益深重的现代人具有启示意义。

焦宏丽[3](2020)在《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1941-)是当今时代最具开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她的学术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前沿的、多领域的和持续性的”。从学科门类上看,其思想涵盖了语言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和文化批判领域,其核心是“主体与互文”,其应用是“新人文主义”。“主体与互文”具有理论互渗的关系:互文性是具有主体维度的互文性;主体是关注符号态的精神分析学主体,而且主要是女性主体。抛开其中任何一个维度,都无法理解克里斯蒂娃在另一维度的贡献。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国内外鲜有抓住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全貌,关注其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尝试以“主体与互文”为切入点,对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加以整体性探究,以期为国内克里斯蒂娃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角度,更积极的启发。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以及结语几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大致梳理克里斯蒂娃的学术生涯,并对国内外克里斯蒂娃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其次涉及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的研究路径、创新之处等。本文与现有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尝试经由“主体与互文”这对具有理论互渗关系的概念,勾勒出克里斯蒂娃理论的整体性。第一章聚焦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克里斯蒂娃的语言学主要贡献在于突破了欧美语言学的语音中心主义的线性逻辑,超越了“文本”世界,重建了比“文本”世界更为广阔的“互文”世界。首先,语言学方面,她受到东方的语言学理论的启发,看到在象征秩序之外也有“文”的秩序,比如“肢体动作”的“文”,就不能放到结构主义的“文本”中加以考察。它们“先于符号和句法”,甚至构成语言的某种“前提和必要条件”。其次,符号学方面,受东方语言学的启发,以及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引导,克里斯蒂娃建立了自己的符号学体系——“复量符号学”,弥补了结构主义理论对主体维度的忽视。由此,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中,可以提炼出“互文性”这一关键概念,这也是克里斯蒂娃最广为流传、也被人误解最深的概念。如果忽略克里斯蒂娃的“肢体动作”“徽标”的语言学概念,以及“复量符号学”“0-2”的符号学分析,那就不能看到互文性概念背后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主体维度),甚至进而将互文性概念误读为“影响的焦虑”。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是建筑在“互文性”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互文性”内含了精神分析学的主体维度,而非仅仅关注“文本世界”。第二章重点关注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主体”生成的过程也是符号生成的过程。首先,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显然是拉康派的,但不同于拉康关注的“俄狄浦斯阶段”后诞生的“主体”概念,克里斯蒂娃的“主体”概念兼容了“前—俄狄浦斯阶段”。随着这一框架的搭建,她进一步区分了意指实践的两种模态:“符号态”和“象征态”。其次,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最突出的理论发明在于她的“女性”主体、“女性禀赋”概念。这种女性特质是可分享的,并非为女性所独有,这也为女性主义带来了新的活力。再次,克里斯蒂娃关注的重心在于自我内在的“陌异性”。从这种“陌生的自我”概念出发,她重建了新的“人文主义”方法。发现自我内在的陌异性,并领受这种命运的男女,就具有可分享的、普遍的“女性禀赋”。精神分析学拓宽了超出“文本世界”的“互文性”,使得其语言符号学具有了精神分析的维度。换句话说,克里斯蒂娃关注的“主体”,也是“互文性”的、符号态(而非象征态)的主体,其核心是“女性主体”及其可分享的特质:女性禀赋。第三章从克里斯蒂娃的“主体与互文”的互渗思想体系,延伸到文化批判之中,从而展现其理论的开放性活力。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具有开放的人文主义特性,其领域覆盖了从小说、诗歌、女性主义到神学、艺术、文化政治等众多方面。首先,这种理论的开放性,一开始就在互文性概念中奠定了。因为“互文性”不仅仅考察文学行为,而且也讨论更为广泛的美学实践一—电影、音乐、绘画、舞蹈等。其次,克里斯蒂娃的理论直接针对的是宗教保守主义复兴的危机。她通过圣母“玛利亚”的人文主义阐释,将宗教的标志扭转为艺术的理解。这种“互文性”解读,示范的是一种文化政治意义上的反抗,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时代关怀。再次,克里斯蒂娃将陌异性的“贱斥”概念视为理论反抗的动力,这导向了对文学和美术领域的重新阐释,揭示了文艺作品内含的陌异性维度,她的阐释具有人文主义反抗的意义。这种新人文主义的形成,也是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精神分析学进入文化批判和艺术批评领域的自然结果。第四章试图总结克里斯蒂娃理论的限度问题。克里斯蒂娃认为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复兴是一种时代危机,因此在个体中被压抑的欲望必须得到安抚(而非否定),才能超越敌对性的“禁忌”框架,建立一种动态平衡的欲望框架。由于欲望的“非意义”部分,可以得到符号态的描述,从而不再被压抑,所以时代危机可以转向一种开放的新人文主义。然而,在这种政治哲学当中,克里斯蒂娃对“互文”的界定始终过于泛化,一方面是“互文”的符号态无所不在,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前俄狄浦斯阶段”无法标出起始时间。她的理论甚至无法区分动物性和人性的界限,而动物性的维度仍然会否定掉她试图建立的新人文主义的意义。因此,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更适合讨论边际泛化的文艺领域,而非政治哲学。结语部分总结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整体性,是由“主体与互文”这对互渗性概念构成的,其文化批判的应用是“新人文主义”。

山丹[4](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认为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周君逸[5](2020)在《C老师与她的孩子们 ——师幼关系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师幼关系并不一定是教育家所提倡的和谐型,近年的少数幼儿园教师“体罚幼儿”、“虐童”的案件让人们对幼儿园中的师幼关系进行反思。以往关于师幼关系的研究的主要侧重于建构师幼关系的理论模型,缺乏对具体教育情境中师幼关系的描述。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个案研究法,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实物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希望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对一名幼儿教师与她所带班级的幼儿之间形成的师幼关系进行描述和解释,帮助幼儿教师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为营造良好的师幼关系提出建议与思考。本研究发现,在良好的师幼关系中,师幼双方热爱彼此,师幼关系具有平等与尊重、理解与信任、相互需要等“我—你”人际关系的所有特征。在影响师幼关系的诸因素中,“印象”和教师个人因素对师幼关系发挥重要作用。良好的师幼关系不仅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良性的师幼互动中,还在于生活中的陪伴,因此,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需要教师予幼儿以“好印象”,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者”角色的基础上,成为幼儿生活中的陪伴者。另外,还需要发挥园所文化和其他人际关系对师幼关系的促进作用。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国外文献综述,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师幼关系中的人际印象,了解师幼双方对彼此的看法和期望。第三章描述了该教师与幼儿之间师幼关系所具有的特征。第四章对影响该教师与幼儿之间师幼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思考如何营造良好的师幼关系,吸取该教师的经验,为师幼关系的改善提出相应措施与建议。

边彦杰[6](2020)在《社会工作实习生在孤残儿童沙盘游戏中的角色研究》文中认为自1985年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协会成立以来,沙盘游戏正逐渐发展为一套独立的心理治疗技术。1990年代,沙盘游戏传入中国,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在全国范围的儿童福利院进行推广。本研究是对T市儿童福利院6名孤残儿童进行沙盘游戏服务的经验研究,描述社工实习生为孤残儿童提供沙盘游戏服务的过程,并探讨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实习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文是一项实践研究。2019年夏,笔者到T市儿童福利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沙盘游戏服务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和拍照的方法完成资料的收集,详细记录了为6名孤残儿童提供沙盘游戏服务的全过程。描述服务过程与分析角色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章,依次记述了准备工作、建立关系、服务过程、结案与评估四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第三章分析了社工实习生在这次服务实践中扮演的三种角色:引导者、陪伴者和观察者。最后一章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反思作者实践服务中的不足与局限。

胡雨涵[7](2020)在《改善我国分析师声誉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证券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递者,减少了证券交易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其发布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对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分析师声誉是一种信号传递,传递的信息包含分析师在过往职业生涯中所作出的分析的优劣、为投资者提供的信息的质量,也包含着分析师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我国现有的分析师声誉形成机制依赖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评价标准并不是完全客观的。而且拥有最佳分析师评选选票的只有机构投资者,大众投资者无法参与评选投票,评选结果自然也不能表现整个市场对分析师的评价。目前对分析师声誉的度量方式并不完善,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改善。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首先探讨了我国证券分析师声誉机制现状,以明星分析师和非明星分析师发布的研究报告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结果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分析研究了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并将分析师声誉视为分析师自身拥有的一种无形资产,设计了四种声誉值量化赋值方案,各方案的声誉减值年限、初始赋值和减值速度不同。在已知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比较各方案的合理性,得出最佳方案。其次,基于进化博弈论对分析师声誉利益冲突的研究,给出了分析师和投资者双方的策略分析,探讨了分析师行为进化路径及进化稳定策略和投资者行为进化路径及进化稳定策略。最后,分析了我国分析师声誉监管机制的现状与问题,针对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分析师声誉的监管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后得出了对我国证券分析师声誉机制改善的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结论:(1)分析师声誉的影响因子包括相对预测乐观度、相对推荐、相对工作经验、相对预测公司数量、相对预测区间、券商规模、公司市值、公司市净率,相对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不显着。(2)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师声誉量化赋值研究得出的最佳方案为: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明星分析师声誉值分别赋值为100、80、60、40、20,减值年限设置为5年,减值速度先慢后快。(3)分析师与大众投资者的博弈并不是单次的,分析师和投资者会根据经验来调整自己的跟进策略。分析师若长期发布不诚实的预测信息,会失去大众投资者的信任,无法积累声誉;大众投资者若采用了错误的信息,会给自身带来损失,监管方应该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应有的保护,不能任由卖方机构和买方机构来左右市场的信息透明程度。(4)美国对证券分析师的监管法律数量更多,质量也更高。我国台湾地区的两部相关法规未规定相应的处罚机制和事后修正机制,略显单薄。我国应该将对分析师声誉的监管机制用事前隔离、事中调整、事后处罚+修正三部分来划分,每个阶段加以细节的填补,构建起完善的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预防与解决机制。

张巍[8](2020)在《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精神分析领域发生了一种主体间转向,即从单人心理学范式走向双人心理学范式。现如今,主体间取向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成为当代精神分析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主体间视角为基础,借鉴现象学、古典实用主义和动力系统理论等资源,提出心智三层级模型(内心维度)和双人互动的多重交流模型(人际维度),尝试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整合与重构。在内心维度上,人与世界的直接互动为依赖于表征的“旁观者模式”奠基。从种系演化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为明显:身体(不依赖于表征的直接互动)为逐渐发展出的潜意识(有表征、无觉知)和意识(有表征、有觉知)活动提供了基础。由于表征的出现,有机体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能够对互动进行模拟,发挥一种“替代行动”的作用,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现实,为创造性和幻想提供有利条件。更进一步地,可以将个体的心智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级:身体、潜意识和意识。身体作为最底层,一方面作为连接内外世界的“中介”,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种知觉—运动能力(身体图式),实现与世界的直接互动。潜意识作为中间层,包含亚符号和符号的表征。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前者主要涉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或策略,后者主要与自体表征与内部他人(或客体表征)有关。意识位于最高层,与语言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觉察和反思,对身体和潜意识进行自上而下的调节。在人际维度上,从心智的三层级模型出发,可以将人际间的交流方式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即身体—身体、身体—潜意识、身体—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意识和意识—意识。在人际互动中,布伯区分的“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可以视为最基本的两种互动模式,其普遍存在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密关系中。“我—它”关系可以通过语言、情绪和身体行动等途径来进行,实现对他人的操纵;“我—你”关系的实现则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对话之中,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情感调谐。在兼顾人际维度和内心维度的思路下,本文对个体发展和治疗策略进行了新的解读。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在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中被塑造。从关联的角度来看,亲子关系中的安全型依恋互动是“我—你”关系模式的典型示例。当安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个体可能会使用索取、顺从、回避和控制策略,“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反复上演。在自恋需要的获取上,理想情况是母婴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自恋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个体会倾向于建立好高骛远的目标、在人际互动中控制或操纵他人来获得价值感。在同伴关系中,通过相似性(及伴随的差异性)体验,个体与他人可以更顺畅地分享内部世界的体验,促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关系,克服孤独感,并融入更大的团体或集体,促进自体的发展。在亲密关系中,融洽的性行为有助于伴侣双方维持关系,不融洽的性行为可能会成为“权力争夺”的战场,“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个体化角度来看,理想的情况下,个体与他人的边界维持着动态平衡,相处融洽,表现出一种独处的能力。不理想的情况下,双方的边界会出现问题:或者是边界消解、模糊,个体成为他人的附庸或者他人成为我的附属品;或者是联结切断,造成孤独或“虚假的独立”。这些不同类型的互动都“积淀”在个体的内部世界中,形成“多重内部回路”或“多重内部工作模型”,使心灵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在本文的整合视角下,精神分析治疗发生于分析师与来访者组成的主体间系统之中。在前反思的互动层面上,分析师需要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为来访者的改变提供榜样,如对使用回避和顺从策略的来访者提供支持,对使用索取和控制策略的来访者限定边界。在反思的觉察层面上,分析师可以帮助来访者从当前的互动中“退后一步”或“按下暂停键”,看到互动的其他可能性。这可以通过简要“复述”来访者的叙述、解释来访者的互动策略、解释来访者的其他材料(如情绪状态),以及录像后进行回放和分析等方式实现。此外,精神分析治疗的推进不仅发生在相对安静的时刻里,还在一些特殊时刻中发挥关键作用,如相遇时刻、情感突出时刻和关系破裂后的修复时刻。未来的精神分析研究在密切关注临床经验的同时,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对话。

高杨水雪[9](2019)在《审计监督与上市公司迎合盈余预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分析师行业的壮大,如今分析师不仅拥有完备的数据搜寻渠道,同时掌握专业的财务分析能力,和信息薄弱的外部投资者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投资者愈发依赖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甚至将其作为判断上市公司真实业绩的标准。现实中,达到分析师的预测不仅是分析师眼中的“宠儿”,更是投资者心中的“绩优生”,而没有达到分析师预测的公司股价甚至会在一夜之间暴跌。因此,为了规避负向盈余意外,管理层会通过盈余管理使报告盈余刚刚达到或者微超过分析师的一致预测,这种行为被称为“迎合盈余预测”。由于这一行为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增加了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因此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市场对于高质量的审计需求日益增强。诚然,审计作为重要的外部监督机制,在发现管理层财务舞弊、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的准则也要求审计师特别注意由于分析师的盈利预期带来的管理层舞弊压力。大量的研究证明了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那么高质量的审计是否可以在发现管理层使用盈余管理迎合盈余预测方面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伴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审计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约束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那么内部控制制度在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管理层迎合盈余预测的关系中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审计监督与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调节变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究了高质量审计在外部制度环境好坏、内部不同产权性质的条件下对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的差异。最后本文从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外部制度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为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高质量的审计可以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行为,有效抑制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可能性。其中国际“四大”比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质量更高,可以显着抑制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可能性。(2)内部控制良好的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可能性更低;(3)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可以相互替代,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弱了审计对上市公司迎合分析师预测的抑制作用;(4)相比于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审计在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对迎合分析师预测的监管约束作用更明显。(5)相比于国有企业,审计在非国有企业中对迎合分析师预测的监管约束作用更加明显。

程敏[10](2019)在《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基于盈余动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信息一体化时代,现代媒体借助互联网东风不断拓展对经济社会影响力,媒体在公司治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体种类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报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西方社会,媒体常被看作是独立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媒体在信息传播、政府监督以及企业行为约束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媒体报道公司治理的研究,把聚焦点放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上。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使得经理人有机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自由裁量权,有目的地干预盈余的产生和报告过程,进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管理层的盈余行为。管理层进行盈余行为动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资本市场动因、监管动因以及薪酬动因。除绪论外,本文主要由7章组成。第一章将媒体报道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与总结,对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第二章是对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模型与理论基础进行阐述,通过对其影响机理的讨论来深层次来探讨两者之间关联性;第三章对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多层次、多维度对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第四章以资本市场动因为视角来考察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第五章以监管动因为视角考察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第六章以薪酬动因为视角来考察媒体报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第七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前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针对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基于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本文发现媒体报道数量与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存在显着正相关性。进一步把媒体报道通过文本分析分为正面报道以及负面报道后,媒体的正负面报道也都与上市公司应计盈余存在显着正相关。另外,我们从行业景气度角度来探讨媒体报道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相对低行业景气度,高行业景气度会加剧媒体报道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其次,基于资本市场动机来考察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这里,我们分别以投资者关注和分析师关注来代表管理层盈余行为的资本市场动因。结果显示,媒体报道与投资者关注显着正向相关,投资者关注的增加又进一步加剧了上市公司盈余行为,投资者关注作为中介效应对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产生了显着影响;媒体报道与分析师关注显着正相关,但媒体报道不能通过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即分析师关注的中介效应并不存在。第三,基于监管动因视角来考察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这里,我们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公告作为管理层盈余行为的行政监管动因。结果发现,媒体报道与行政监管呈现显着正相关,并通过行政监管这一中介指标来最终强化上市公司盈余行为。也就是说,行政监管对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起到中介效用。最后,基于薪酬动机来考察媒体报道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这里,我们分别以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来代表管理层盈余行为的薪酬动因。结果显示,管理层货币薪酬可以有效降低应计盈余。另外,对于管理层货币薪酬激励而言,薪酬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媒体报道对两类盈余管理的影响。也就是说,管理层货币薪酬的提高,使管理层降低了应计盈余操作与真实盈余操作;对于管理层股权激励而言,股权激励的实施提高了媒体报道对应计盈余的影响,降低了媒体报道对真实盈余的影响。股权激励的实施,一方面使管理层有动机通过改变短期盈余分配来使股权激励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股权激励使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趋向一致,也减少了损害公司长远利益的真实盈余行为。随着媒体种类的多元化,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强调现实指导意义的基础上,在研究视角、经济机理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首先,研究视角上,对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行为的研究,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把媒体报道分为媒体报道数量、正面报道以及负面报道三个层次。另外,通过读秀网的纸媒数据,本文又将媒体报道细分为政策导向媒体以及市场导向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对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行为进行探讨,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其次,经济机理上,在对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本文以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行为三大动机入手,来探究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盈余行为的具体影响机理,抽丝剥茧,解开媒体报道是通过哪些途径,哪些变量来最终影响上市公司盈余行为,这是对媒体报道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

二、分析师眼中的200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析师眼中的2003(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同侪效应的定义
        2.1.1 同侪效应的基本概念
        2.1.2 企业层面同侪效应
        2.1.3 个人层面同侪效应
    2.2 同侪效应的度量
        2.2.1 同侪企业的界定标准
        2.2.2 同侪效应的度量指标
    2.3 理论研究
        2.3.1 理性羊群理论
        2.3.2 信息基础理论
        2.3.3 竞争基础理论
        2.3.4 信号传递理论
        2.3.5 制度理论
    2.4 经验研究
        2.4.1 同侪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
        2.4.2 企业同侪效应的经济后果
    2.5 文献总结
3 理论框架与研究逻辑
    3.1 理论框架
        3.1.1 内部动因分析
        3.1.2 外部动因分析
    3.2 研究逻辑
        3.2.1 逻辑起点
        3.2.2 内部动因验证
        3.2.3 外部动因验证
4 基于信息获取维度的企业投资同侪效应动因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同侪效应与企业投资
        4.2.2 社会网络、信息获取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和样本
        4.3.2 变量定义
        4.3.3 描述性统计
        4.3.4 模型设定
    4.4 内生性问题
        4.4.1 工具变量
        4.4.2 有效性检验
    4.5 实证结果和分析
        4.5.1 同侪效应与企业投资
        4.5.2 管理者社会网络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4.5.3 管理者信息渠道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4.6 稳健性检验
        4.6.1 控制地区因素
        4.6.2 更换同侪效应度量指标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职业忧虑维度的企业投资同侪效应动因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2.1 职业忧虑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5.2.2 管理者年龄、职业忧虑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5.2.3 管理者任职情况、职业忧虑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5.2.4 管理者绩效压力、职业忧虑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5.3 研究设计
        5.3.1 数据和样本
        5.3.2 变量定义
        5.3.3 描述性统计
        5.3.4 模型设定
    5.4 内生性问题
        5.4.1 工具变量
        5.4.2 有效性检验
    5.5 实证结果和分析
        5.5.1 职业忧虑程度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5.5.2 职业忧虑类型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5.6 稳健性检验
        5.6.1 控制地区因素
        5.6.2 更换同侪效应度量指标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信号传递维度的企业投资同侪效应动因研究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同侪效应与企业股利支付
        6.2.2 信号传递与企业股利支付同侪效应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和样本
        6.3.2 变量定义
        6.3.3 描述性统计
        6.3.4 模型设定
    6.4 内生性问题
        6.4.1 工具变量
        6.4.2 有效性检验
    6.5 实证结果和分析
        6.5.1 同侪效应与企业股利支付
        6.5.2 同侪效应、股利支付与投资者响应机制
    6.6 稳健性检验
        6.6.1 更换累积超额回报率计算方法
    6.7 本章小结
7 基于经济政策维度的企业投资同侪效应动因研究
    7.1 引言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1 经济政策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7.2.2 经济政策、调节因素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7.3 研究设计
        7.3.1 数据和样本
        7.3.2 变量定义
        7.3.3 描述性统计
        7.3.4 模型设定
    7.4 实证结果和分析
        7.4.1 经济政策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7.4.2 政策级别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7.4.3 地方政府干预程度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7.4.4 企业所有制与企业投资同侪效应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7.5.2 更换被解释变量度量方式
    7.6 内生性问题
        7.6.1 工具变量
        7.6.2 更换政策时间节点
    7.7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生态批评视野下红柯小说的反孤独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空旷环境里建立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二、在顺应自然的死亡中静候新生
三、在独处的日常生活中感悟诗意
四、结语

(3)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超越文本的世界: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
    第一节 作为符义实践过程的语言学
        一、东方语言学的启迪:“意指是一个过程”
        二、“文”的语言学的构建:被遮蔽的符义实践
    第二节 具有主体维度的复量符号学
        一、建立复量符号学
        二、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对亚里士多德的误读
        四、用主体维度弥补结构主义
    第三节 被误读的“互文性”
        一、对互文性的误读
        二、对《词语、对话与小说》的常见误读
        三、精神分析学对互文性误读的纠正
        四、互文性概念的精神分析维度
第二章 女性主体可分享的禀赋: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
    第一节 前俄狄浦斯阶段的女性主体
        一、“子宫间”里的女性主体
        二、驱力理论与欲望书写
        三、克里斯蒂娃构建的前俄狄浦斯框架
    第二节 从女性主体到女性禀赋
        一、颠倒《时间揭示真理》的女性理解
        二、对“中国妇女”的理论诠释
        三、走向女性禀赋的女性主义
    第三节 可分享的自我的陌异性
        一、母性孕育生命的经验
        二、从自我的陌异性到一种人文主义
第三章 开放的新人文主义:克里斯蒂娃的文化批判思想
    第一节 互文性的实践:重构神学、诗学与艺术
        一、玛利亚中的爱、宗教和艺术
        二、身体转向中的女性身体
        三、发现基督教中的母性情欲
    第二节 陌异性的实践:新人文主义的反抗观
        一、反抗的理论动力:贱斥
        二、反抗在文艺中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 克里斯蒂娃理论的限度
    第一节 反抗的意义与局限
        一、从反抗到禁忌
        二、从禁忌到神圣
    第二节 泛化的理论边界
        一、漫无边际的主体概念
        二、模糊的政治哲学界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C老师与她的孩子们 ——师幼关系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师幼关系的负面新闻引发人们关注
        二、师幼关系对幼儿而言至关重要
        三、本人对师幼关系的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师幼关系类型的相关研究
        二、师幼关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三、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意义的相关研究
        四、师幼关系研究视角的相关研究
        五、已有研究评价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关系
        二、师幼关系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在彼此的心目中:教师和幼儿关于对方印象的诉说
    第一节 孩子们心目中的C老师
        一、可爱的、漂亮的人
        二、温柔、温暖、温馨、爱笑的人
        三、和我一起玩的人
        四、爱表扬的人
    第二节 C老师心目中的孩子
        一、“每个孩子都很可爱”
        二、“孩子天生喜欢玩游戏”
        三、“孩子犯错是正常的”
        四、“我希望他们自己学会管理自己”
第三章 “我”与“你”:师幼关系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我”与“你”之间的爱
        一、C老师的“爱”
        二、幼儿的“爱”
    第二节 平等和尊重的师幼关系
        一、平等和尊重
        二、“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三节 理解和信任的师幼关系
        一、理解和信任
        二、“不怕”意味着什么?
    第四节 相互需要的师幼关系
        一、幼儿需要老师的陪伴和帮助
        二、“我有被孩子需要的需要”
第四章 助力与推手:师幼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C老师的个人因素
        一、扎根幼儿园
        二、良好的性格
        三、良好的能力素质
        四、恰如其分的角色扮演
    第二节 其他影响因素
        一、园所文化对师幼关系的影响
        二、其他人际关系对师幼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 经验与思索:对营造良好师幼关系的启示
    第一节 印象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师幼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印象在师幼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升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
    第二节 扮演好幼儿教师角色,助力师幼关系
        一、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师幼关系观
        二、教育立场:教师是教育者
        三、生活立场:教师与幼儿是朋友,是彼此的陪伴者
    第三节 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网络,推进师幼关系
        一、和谐的园所人际氛围
        二、有效的家园沟通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6)社会工作实习生在孤残儿童沙盘游戏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沙盘游戏及其发展
        二、沙盘游戏在孤残儿童中的应用研究
        三、沙盘游戏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研究
        四、沙盘治疗师角色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的收集
第二章 服务过程
    第一节 准备工作
        一、资料收集
        二、了解沙盘游戏模式
    第二节 建立关系
        一、松松的第一次沙盘游戏
        二、然然的第一次沙盘游戏
        三、莲莲的第一次沙盘游戏
        四、彩彩的第一次沙盘游戏
        五、威威的第一次沙盘游戏
        六、欢欢的第一次沙盘游戏
        七、小结
    第三节 沙盘游戏过程
        一、第二次沙盘游戏:抗逆力评估
        二、第三次沙盘游戏:情绪释放
        三、第四次沙盘游戏:巩固信念,探索自我
        四、第五次沙盘游戏:通过沙游讲故事
    第四节 结案与评估
        一、结束服务
        二、评估
第三章 社工实习生角色的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引导者角色
        一、引导案主完成沙盘游戏内容
        二、引导案主正确理解象征物代表的意义
        三、引导案主正确理解指导语
        四、引导案主表达与分享
        五、总结
    第二节 陪伴者角色
        一、陪伴案主完成沙盘游戏
        二、为案主提供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
        三、与案主共同成长
        四、总结
    第三节 观察者角色
        一、观察案主呈现的问题
        二、观察案主的变化
        三、观察案主的成长
        四、记录
        五、总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时间限制
        三、研究者
参考文献
附录 项目任务书
致谢

(7)改善我国分析师声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分析师相关文献综述
        1.2.1 .分析师声誉及明星分析师研究
        1.2.2 .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研究
        1.2.3 .证券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分析师声誉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分析师声誉基本概念
        2.1.1 .证券分析师
        2.1.2 .声誉
        2.1.3 .无形资产
    2.2 .分析师声誉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有效市场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研究
    3.1 .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研究假设
    3.2 .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的筛选及计算
        3.2.1 .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变量设定
        3.2.2 .分析师相对乐观度的定义及计算
        3.2.3 .分析师相对推荐的定义及计算
        3.2.4 .影响分析师声誉的其他变量定义及计算
    3.3 .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3.4 .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回归模型设定
    3.5 .实证结果及分析师声誉影响因子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师声誉量化赋值研究
    4.1 .分析师声誉量化赋值的必要性
    4.2 .分析师声誉量化赋值方案设计
        4.2.1 .方案一:对照组
        4.2.2 .方案二:改变分析师声誉减值年限
        4.2.3 .方案三:改变明星分析师上榜当年获得的声誉值
        4.2.4 .方案四:改变分析师声誉减值速度
    4.3 .各方案得出的分析师声誉值描述性统计
    4.4 .检验声誉量化赋值方案的变量设定及回归模型
    4.5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及最优声誉量化赋值方案的选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进化博弈论的分析师声誉利益冲突研究
    5.1 .分析师与大众投资者进化博弈模型研究假设
    5.2 .分析师声誉利益冲突博弈模型参数设置
    5.3 .分析师及大众投资者的策略分析
        5.3.1 .证券分析师的策略分析及博弈损益
        5.3.2 .大众投资者的策略分析及博弈损益
    5.4 .进化博弈分析
        5.4.1 .证券分析师行为进化路径及进化稳定策略
        5.4.2 .大众投资者行为进化路径及进化稳定策略
        5.4.3 .分析师与投资者的复制动态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析师声誉监管机制比较研究
    6.1 .我国证券分析师监管机制现状及其问题
        6.1.1 利益冲突隔离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6.1.2 利益冲突披露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6.1.3 利益冲突处罚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6.2 .证券分析师监管法律法规的国际比较
        6.2.1 .美国法对证券分析师的监管
        6.2.2 .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对分析师的监管
        6.2.3 .美国与台湾地区分析师监管法律法规的比较与启示
    6.3 .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监管机制和声誉机制的改善建议
        6.3.1 .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监管机制的改善建议
        6.3.2 .对我国分析师声誉机制改善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8)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导论: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诉求”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
        一、从单人心理学到双人心理学
        二、主体间转向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主体间取向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一、斯托罗洛、阿特伍德、奥林奇和布兰德沙夫特
        二、阿隆、本杰明和奥格登
        三、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四、毕比和拉赫曼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模型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模型
第二章 心灵: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
    第一节 表征的派生地位
        一、作为核心概念的表征
        二、一种无表征的“认识论”
    第二节 演化心灵的三阶段
        一、身体:与环境的直接互动
        二、潜意识:表征及其自动化
        三、意识:觉知及其调控
    第三节 内部回路与外部回路
    第四节 小结:“私密空间”
第三章 人际:“共在”中的个体与他人
    第一节 心智三层级模型
        一、作为动力系统的心智
        二、最底层:身体
        三、中间层:潜意识
        四、最高层:意识
    第二节 人际交流的基本形式
        一、6种基本交流形式
        二、几点重要说明
    第三节 人际互动中的基本模式
        一、两类基本关系模式:“我—它”与“我—你”关系
        二、“我—它”关系与“我—你”关系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小结:生成的动力系统
第四章 个体发展: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
    第一节 关系之网:人际互动的“战场”
        一、亲子关系
        二、同伴关系
        三、亲密关系
    第二节 个体化:他人与我的界限
        一、相对独立的“我”
        二、多重自体与连续自体
    第三节 小结:发展的两条线索
第五章 治疗策略:反思与前反思的互补
    第一节 治疗的总体原则
    第二节 互动:前反思层面的模式更替
        一、提供支持
        二、限定边界
        三、治疗中的特殊时刻
    第三节 “慎思”:反思层面的自体调节
        一、反思的重要性
        二、针对具体策略的解释
        三、在困境或危机中促进反思
    第四节 小结:整合视角下的精神分析治疗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审计监督与上市公司迎合盈余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
        1.4.1 审计质量的相关文献
        1.4.2 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
        1.4.3 迎合盈余预测的相关文献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理论基础
        2.1.1 前景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4 保险理论
    2.2 研究假设
        2.2.1 审计质量与迎合盈余预测
        2.2.2 内部控制质量与迎合盈余预测
        2.2.3 审计质量、内部控制质量与迎合盈余预测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2 主要研究变量和控制变量
        3.2.1 迎合盈余预测的度量
        3.2.2 审计质量的度量
        3.2.3 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
        3.2.4 控制变量
    3.3 理论模型
4 实证检验
    4.1 上市公司迎合盈余预测的存在性检验
    4.2 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迎合盈余预测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多元回归
        4.2.4 稳健性检验
    4.3 进一步研究
        4.3.1 审计质量、市场化进程与迎合盈余预测
        4.3.2 审计质量、产权性质与迎合盈余预测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本文结论
    5.2 本文启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基于盈余动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逻辑框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研究展望
第一章 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媒体报道的公司治理效应
        一、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
        二、媒体报道公司治理作用的产生机制
        三、媒体报道公司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
        一、盈余管理的动因
        二、盈余管理影响因素
        三、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媒体报道同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
        一、媒体报道、薪酬动因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二、媒体报道、资本市场动因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三、媒体报道、行政监管动因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 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节 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的理论模型
        一、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
        二、基于三大盈余动因的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
第三章 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初探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假设
        一、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的两种假设
        二、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
        三、媒体报道、行业景气度与盈余管理
    第三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二、主要变量测度
        三、模型设计
    第四节 模型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媒体报道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四、媒体报道、行业景气度与盈余管理
        五、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
第四章 媒体报道、资本市场动因与盈余管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媒体报道、投资者关注与盈余管理
        一、媒体报道与投资者关注
        二、投资者关注与盈余管理
    第三节 媒体报道、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
        一、媒体报道与分析师关注
        二、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
    第四节 实证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二、主要变量测度
        三、模型设计
    第五节 模型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媒体报道与投资者关注
        三、媒体报道、投资者关注与盈余管理
        四、媒体报道与分析师关注
        五、媒体报道、分析师关注与盈余管理
        六、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
第五章 媒体报道、监管动因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媒体报道与行政监管
    第三节 媒体报道、行政监管与盈余管理
    第四节 实证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二、主要变量测度
        三、模型设计
    第五节 模型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媒体报道与行政监管
        三、媒体报道、行政监管与盈余管理
        四、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
第六章 媒体报道、薪酬动因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管理层薪酬与盈余管理
    第三节 媒体报道、薪酬动因与盈余管理
    第四节 实证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二、主要变量测度
        三、模型设计
    第五节 模型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管理层薪酬动因与盈余管理
        三、媒体报道、管理层薪酬动因与盈余管理
        四、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二、本文主要结论的论证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分析师眼中的2003(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投资同侪效应的动因研究[D]. 肖怿昕. 浙江大学, 2021(01)
  • [2]生态批评视野下红柯小说的反孤独叙事[J]. 黄红春,宋雅欣. 鄱阳湖学刊, 2020(06)
  • [3]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D]. 焦宏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C老师与她的孩子们 ——师幼关系的个案研究[D]. 周君逸.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社会工作实习生在孤残儿童沙盘游戏中的角色研究[D]. 边彦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改善我国分析师声誉机制研究[D]. 胡雨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D]. 张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审计监督与上市公司迎合盈余预测的研究[D]. 高杨水雪.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基于盈余动机的视角[D]. 程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分析师眼中的200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