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格局

辽宁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格局

一、辽宁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洪丹丹,成丹,司亚伟[1](2021)在《新发展格局下发挥沈阳、大连辐射带动作用及相关财政政策优化》文中提出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尤其是打通国内大循环有赖于国内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市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梳理辽宁区域发展中沈大角色定位的基础上,从中心城市能级、辐射效应两个角度剖析沈大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中带动作用不足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财政政策的对策建议。

沈娜[2](2021)在《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整体成就相比,该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并没有实现整体性推进。如何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开花结果,真正让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受益、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网络,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研究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实现中国东南、中、西、东北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论文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参与,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实际进展,以及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及推进路径。论文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第二,厘清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理定位;第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次区域层面和东北亚整体区域层面的推进进程与合作状况;第四,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首先从内在动力、实现条件和层次性三个层面,阐述了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它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非地缘战略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等特点,凸显了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特色。论文重点阐述了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此为出发点,论文明确了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定位,即东北亚区域是在欧亚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翼之轴,它并非“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缘区,更不应该游离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论文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并具体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过程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如何将各自的发展规划渐进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的。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具体推进问题,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重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态,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呈现出边境地区相互开放、国家之间战略对接、区域层面互利合作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互动形式,基于此种认识,论文主要阐述了两个层面的区域合作问题:一是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在陆上边境层面的互联互通。指出在边境开放的形势下,边境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屏障功能”向“中介功能”转变,“一带一路”倡议首先突破了边界的屏障,而建立起跨境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二是在东北亚区域层面将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以及形成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主要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形式的灵活与创新,在对东北亚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状况的阐述中展现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成就。同时,论文总结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规划过程与推进情况,阐述了该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未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还从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路径三个层面,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之间能否实现包容性的问题。论文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首先是区域外的美国通过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分化手段,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扯断线”式的破坏或“分割片”式的阻断;其次是区域内“一带一路”发展的局部覆盖性问题,与冷战后东北亚区域所存在的“离散性”结构相关联,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合作;第三是东北亚区域内的边境次区域合作也存在着困境,在推进中受到东北亚区域整体局势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论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路径:发挥次国家政府在助力东北亚区域边境层面合作中的优势及作用;探索朝鲜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路径;寻求协调区域内大国关系的具体方式;探寻稳定与发展中国与区域外美国之间关系的路径等。东北亚区域是大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区域,在这一区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东北亚区域也可以继续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东北亚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苏静[3](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陈亚亚[4](2021)在《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下“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共同面临着一系列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我国从维护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核心出发,并以此提出共同理念推动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在此理念指导下积极推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旨在通过“一带一路”帮助弱小及贫穷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并在此过程中纳入人民币国际化体系。本文主要结合了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变动的大格局,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所体现出的大国属性,并从币缘角度分析了货币的权力特质,同时也充分凸显了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不同之处。货币不仅是经济生活中基本的流通计价工具,在国际政治中同样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本文主要选取货币国际化的推进问题,并从国际政治角度对“一带一路”合作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的一些影响作了探析。面对当前美元独大的金融背景,以及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稳步增长,在完全遵循市场规律的条件下我国适时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不同于以往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殖民掠夺的霸权路径,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深受中国“天下一家”、“以和为贵”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在推进路径中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价值追求上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有着共同点,二者相互促进;同时,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也为此提供了宏观背景,且三者间内在逻辑紧密,相互推动。面对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国际货币权力结构存在明显利益倾向,并随着新兴经济体的逐渐壮大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形势。而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助推下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既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世界贫富悬殊差距,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提供多元化的国际货币选择,均衡国际货币秩序与国际货币权力结构,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更加公正、合理,从而为全球经济治理以及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复苏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郭姝[5](2021)在《中非集装箱航运网络演化及对经贸联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和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持续涌动下,港口已发展成为一个将运输、生产、商贸、物流等多种生产服务集于一身的多功能经济中心,航线作为诸如人、物、资金、技术、信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载体,其发挥的作用越发突出。港口航运网络既是国际贸易的载体,又是国际贸易发展演化的产物,其港口资源开发与布局、世界经济与供应链地理区位、国际经贸联系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非洲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国际互联互通、交流互鉴最活跃的成长空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是重要的建设方向与落脚点,中非航运网络则是“海上丝路”沿岸国际航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作为非洲大陆与世界建立联系的门户,加强同门户港口的联系有利于优化航运结构,充分发挥核心港口集聚扩散效应,以港口为媒介,实现中非海洋交通与经济合作的互联互通。本文基于时间断面航运O-D数据构建中-非加权航运联系网络来探究中非航运联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及航运与经贸联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首先,基于数理统计指标分析网络的整体特征和复杂性程度;其次,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系统刻画中非港口航运网络结构特征及发展演化过程;最后依据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法探究了中非港口航运网络对经贸联系的支撑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中非航运网络中所覆盖的港口节点数量保持稳定,航线数量成倍增加,港口联系广度、深度与强度明显增强,网络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愈发显着,网络复杂性增强。(2)节点等级结构呈现出位序-规模递减趋势。网络核心节点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在成长为网络中的枢纽节点后表现出了弱化的趋势。从网络节点发育及功能分化看,中国港口较为稳定,中转港呈现出邻近区域不同国家之间的变动态势,非洲港口则呈现区域间变动的态势,迁移趋势明显。(3)网络尚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轴-辐”结构,而呈现出组团式的空间结构特征且网络空间联系的等级特征显着。航运网络中一级联系是对紧密关系区域和优势航运地域的反映;二级联系作为一级联系的空间拓展与延伸,构成整体联系的空间骨架;三级联系反映了整体航运联系的细节特征;更低级的联系则反映了联系中长距离、弱联系、跨度广的特征。(4)航运联系对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联系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和不稳定的特点。航运网络直达性、中间性和邻近性是重要的地缘经济联系影响因子。航运中间性是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重要推动力,航运邻近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作用显着,航运直达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作用有限。

张萌萌[6](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地缘经济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间注重经济利益。开放、合作共赢的地缘经济关系逐步代替对抗、遏制的地缘政治关系。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以经济合作为框架,可以理解为在大范围发展地缘经济。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俄罗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北线的重要节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俄地缘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相互依赖理论,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俄地缘经济关系中重要的合作领域:经贸、能源以及旅游关系变化状况,从而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的影响,并且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一带一路”倡议对俄地缘经济关系影响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中俄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地缘经济关系发展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展开详尽的叙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构建论文的整体结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和不足进行总结概括。第二章主要是论文中应用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基于相互依赖理论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对中俄近年经贸依存度、能源依存度、旅游依存度进行测算,对中俄贸易互补性进行测算以及中俄双边关系进行定量测算。第四章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的影响,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是对全文研究的总结和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地缘经济关系发展的建议,纵观全文,最后总结出以下结论:(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增强了中俄地缘经济依赖性;(2)“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地缘经济各互补性领域合作带来发展机遇;(3)“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建议:(1)“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经贸合作重点领域,将互补性转变为现实合作;(2)加强政治互信,增进两国人文交流;(3)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中俄自贸区建设。

徐杰[7](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解佩佩[8](2021)在《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关键词,而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近年来国际海洋竞争日益激烈,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海洋强国战略的时代要求,而且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开始从规模速度型和要素投资驱动向质量效益型和创新驱动转变。科学评价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可为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相关措施以及选择发展路径等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基于2006-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结合海洋经济的特征,通过融合新发展理念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组合赋权和topsis模型对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运用核密度估计和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刻画了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化规律。关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了区位优势、海洋产业结构、海洋经济效率、海洋科技支撑能力、海洋资源利用能力、海洋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支持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构建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2006-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2)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空间演变特征为高能力区和较高能力区由北向南转移,中等能力区由南向北转移,山东、广东、上海和江苏属于高能力地区,天津、浙江、福建属于较高能力地区,辽宁、河北、海南属于中等能力地区,广西属于低能力地区,较高能力和高能力省市一直都分别存在于三大海洋经济区中,地区差距仍然存在。(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时间演变特征为2006-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区呈集聚分布,集中分布在中值区域,2012年以后呈明显的两极分化局势,中等能力以上的省份增多,低能力地区减少,且高能力省份发展速度快于其他省份。(4)研究期内,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五大维度(开放包容、协调共享、绿色低碳、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体上呈波动上升态势,稳定持续方面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根据权重,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开放包容、绿色低碳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贡献率较大,而稳定持续和开放包容对其贡献较小。创新驱动和开放包容的地区差距甚大,导致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5)各影响因素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都呈正向相关关系,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为对外开放程度>海洋科技水平>海洋产业结构>政府支持>生态环境质量>区位优势>海洋经济效率>海洋资源利用能力。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相关性不显着的是海洋经济效率和海洋资源利用率。根据以上结论,最后针对全国以及沿海11省市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给出参考建议。

张帅[9](2021)在《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过去高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已经难以实现,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开始显现。城市收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加强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人地高效、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收缩概念引入到城市系统中开展研究。首先界定城市收缩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中国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赋值,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即加权求和法计算中国城市综合收缩及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指数,对中国城市收缩及其时空分异进行总体评价。其次,基于传统的人口视角,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等不同层面,对城市人口收缩进行结构化解析。再次,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先对城市收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之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并结合综合视角和结构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其收缩的内在驱动机理。最后,提出中国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综合视角,中国收缩城市明显增长且区域差异显着。在收缩城市数量及严重程度上,2012-2018年综合收缩城市有25个,人口收缩城市59个,经济收缩城市45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在收缩城市的时空演变特征上,2015-2018年相较于2012-2015年各类型收缩城市数量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从以东北三省为主开始向全国其他省区蔓延。在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上,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经济-社会全维度收缩型和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且全维度收缩型城市和双维度收缩型城市在数量上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上,各类型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而老工业城市的收缩占据东北收缩城市的主体地位,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少于短期收缩城市。(2)基于结构视角,中国城市收缩因等级规模和区位分布而不同。从收缩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看,2012-2018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数量最多,有23个,其次为中等城市,有17个,大城市9个,特大城市1个,而超大城市没有出现收缩现象,且2015-2018年较2012-2015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变化不明显;另外在空间分布上,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从收缩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看,2012-2018年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而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其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从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空间自相关看,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东北三省成为典型的收缩城市集聚区。(3)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具有自身特色。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医疗条件、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城市收缩的关联度值均在0.7以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其中的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更为显着,根据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其作用机理。由此归纳总结基于驱动机理的城市收缩类型,主要包括核心城市吸附型,资源主导产业枯竭型,行政区划调整型,政策导向型以及其他因素型,而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中心城市或区域的极化效应依然显着,导致周边城市或区域出现收缩现象,这是中西方城市收缩成因的最大不同。(4)应对中国城市收缩的策略应当多元化。首先,要基于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所在具体区域的自然本底条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振兴城镇化战略、城市精明收缩以及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等角度来灵活应对中国城市收缩问题。比如,对于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生态脆弱型城市要选择适当的精明收缩以谋求发展;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城市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并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提升城市活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而对于所有收缩城市,提升城市的韧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宋雪珂[10](2021)在《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时空演化》文中认为中国是东亚地区海陆兼备的国家,海洋已经成为延伸国家战略影响力的重要空间。国家对发展海洋事业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规划。因此,探索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对当下建设海洋强国、复兴中华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对未来国家向海发展、制定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空间格局进行初探,并为周边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网络等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中国周边海洋地缘环境这一复杂地缘环境的现实状况,运用GDELT数据库、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进行定量测量,揭示其中存在的变化特征及问题。从时间与空间视角描述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的历史与现实情况,系统的阐述宏观与微观层面上国家间地缘政治关系的发展情况,从全局角度分析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基于结果分析美国在中国及周边海洋国家间发挥的作用,结论如下:(1)1991-2018年,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总体上呈增长态势。根据演变特征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2000年、第二阶段2001-2009年、第三阶段2010-2018年。从第一阶段至第三阶段中美与中国周边海洋国家的事件关注度总和与事件影响力总和不断增长,国家间通过新闻事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关系愈加密切。(2)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邻国地缘政治关系网络存在明显的空间格局特征。网络中的突出热点国家呈现出由中、美、日、韩、朝五国向中美两国转变的趋势。同时热点国家的影响力互动范围也表现出在中国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转变的特征,突出表现了中国周边海域空间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的特征。(3)美国对研究区内其他国家产生的事件影响力和事件关注度均处于首位,是对中国及周边海洋邻国地缘政治关系作用影响力最大的国家。结合不同时期美国总统外交政策的特点发现其能够对区域内地缘政治关系演变趋势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二、辽宁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新发展格局下发挥沈阳、大连辐射带动作用及相关财政政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发展格局构建与中心城市发展间的关系
    (一)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
    (二)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三)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辽宁省区域发展思路演变及沈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定位
    (一)辽宁区域发展思路演变
    (二)沈阳、大连区域内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路径
        1.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从沈阳与各市间双边合作切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 沿海经济带:提升大连核心城市能级增强大连辐射带动能力
三、发挥沈大辐射带动作用现存主要问题
    (一)沈大核心城市能级下降,辐射能力不断减弱
        1. 沈大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下降,省内吸附作用大于带动作用
        2. 区域地位下滑,区域经济实力弱化
        3. 沈大联动不足,存在内耗
    (二)产业分工水平缓慢提升,仍存在产业同构、产业关联度低问题,中心城市扩散效应不显着
        1. 区域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思路不够清晰,影响中心城市扩散作用发挥
        2. 产业专业化水平缓慢提升,但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
        3. 区域产业关联度低,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弱
    (三)财政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加大,系统性、精准性有待提升
        1. 支持沈大发展的举措“碎片化”,政策效果的发挥受限。
        2. 对核心城市,尤其沈阳扶持力度不足,影响其辐射带动作用。
        3. 支持领域偏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缺少对区域间协同、产业协同的支持政策。
        4. 财政体制注重纵向利益关系调整、忽略横向协调机制建立,不利于产业布局优化调整。
四、发挥沈大辐射带动作用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做强沈大双核,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1. 做大省会城市。
        2. 支持沈大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样板。
        3. 鼓励沈大对外开放载体建设。
        4. 引导沈大开展互动合作。
    (二)做大做强沈大优势产业,重点支持石化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鼓励辽宁石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2. 加大对石化产业技改研发支持力度。
        3. 以新基建为契机带动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发展。
    (三)支持产业链集群发展,通过省内强链、延链、补链发挥产业带动优化布局作用
        1. 支持引进产业链重大项目,提升产业链层级。
        2. 加大技改投资、促进两化融合,做强主导产业。
        3. 支持军民融合发展,形成区域新增长点。
        4. 提高配套能力,加大核心企业省内配套率。
    (四)优化财政体制,调动政府主体发展积极性促进区域共建共享
        1. 激励沈大加快培育新经济新动能。
        2. 建立政府间利益财政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协作发展。
        3. 以飞地经济为抓手促进区域间产业共建共享。
    (五)用好外部资源、推动沈大加快发展
        1. 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带动作用。
        2. 鼓励央地深度合作,加强央企的地方带动作用。
        3. 探索制度创新,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2)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与性质研究
        (二)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研究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五)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区域合作理论与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
        (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合作的实现条件
        (三)区域合作的层次性
    二、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合作的特点
        (三)“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
    三、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二)东北亚区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东翼支轴
        (三)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层次性
第二章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参与
    一、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
        (一)蒙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三)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四)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五)朝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参与方式
        (一)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
        (二)中日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三)蒙古国和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三、国家的广泛参与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础
        (一)国家边界的开放性
        (二)主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关键
第三章 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
    一、边境区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前沿
        (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二)边境地区是互联互通的开拓场域
        (三)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窗口
    二、东北亚边境区域开放与合作的进展
        (一)东北亚边境区域的总体建设状况
        (二)中国对蒙古国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中国对俄罗斯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四)中国对朝鲜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次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促进
        (一)次区域合作是对边界效应的一种回应
        (二)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三)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规划与推进
        (二)中日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
        (三)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包容性
        (一)合作理念的包容性
        (二)合作内容的包容性
        (三)合作路径的包容性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区域外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
        (一)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阻碍
        (三)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消极影响
    二、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盲点
        (二)东北亚区域缺乏整体性区域合作对“一带一路”推进的制约
    三、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不成熟
        (一)东北亚边境次区域合作的困境
        (二)边境次区域合作困境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影响
第六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未来推进路径
    一、发挥次国家政府在东北亚边境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
        (一)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优势
        (二)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路径
    二、努力将朝鲜纳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当中
        (一)将朝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的重要意义
        (二)促进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三、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协调好区域内的大国关系
        (一)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必要性
        (二)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方向与路径
    四、稳定中美关系,减弱区域外大国的阻碍作用
        (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
        (二)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3)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4)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下“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货币国际化的研究
        2.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
        3.关于“一带一路”合作的研究
        4.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现存缺陷和改革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特色、创新以及不足之处
        1.研究特色
        2.创新之处
        3.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相关概念
        1.国际货币及货币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2.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解释
        3.“一带一路”合作的含义及维度
    (二)“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理论基础
        1.霸权后合作理论
        2.最优货币区理论
        3.网络外部性与转换成本理论
二、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与货币国际化历程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与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关系演进
        3.国际货币体系的大国属性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逻辑
        1.强币与强权的辩证统一
        2.货币博弈与利益分配的动态均衡
        3.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协作的协调一致
    (三)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动演变
        1.国际货币体系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机遇
        2.人民币国际化助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3.“一带一路”合作: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演进逻辑
三、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下“一带一路”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演进
    (一)“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现状
        1.“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现状
        2.“一带一路”合作中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成绩
        3.“一带一路”合作中人民币三大职能的进一步强化
    (二)“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关系
        1.“一带一路”合作助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2.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有效实践
        3.“一带一路”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协同促进
    (三)国际货币体系、“一带一路”合作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三者间的内在逻辑
四、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下“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机理
    (一)“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制度因素
    (二)“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特点
        1.一般性
        2.特殊性
        3.趋同性
    (三)“一带一路”合作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1.均衡国际货币权力
        2.实现人民币货币功能新突破
        3.推动构建良性货币政治博弈结构
五、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下“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案例分析
    (一)“一带一路”沿线移动支付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案例概述
    (二)“一带一路”沿线移动支付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案例分析
        1.对币缘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2.对货币话语权与主导权的影响
        3.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三)“一带一路”沿线移动支付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案例启示
        1.加大政治性政策扶持
        2.扩大产品出口规模
        3.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六、“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障碍及路径选择
    (一)“一带一路”合作影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障碍
        1.货币话语权缺失
        2.“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发展不平衡
        3.国内金融体制需改革
    (二)“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策略选择
        1.增强货币话语权
        2.打造话语共同体
        3.国内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合作同兼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非集装箱航运网络演化及对经贸联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
        1.3.2 复杂网络理论下网络研究进展
        1.3.3 中国—非洲关系研究进展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 研究内容与基础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轴-辐理论
    2.2 港口体系理论
    2.3 航运网络理论
    2.4 “流空间”理论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复杂网络理论
        3.2.1 网络模型的判定
        3.2.2 网络统计指标
    3.3 位序-规模法则
    3.4 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
    3.5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4 中非航运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
    4.1 网络整体特征
        4.1.1 网络规模
        4.1.2 网络复杂性
    4.2 港口等级特征
        4.2.1 节点中心性呈现位序-规模递减
        4.2.2 枢纽节点正在形成的同时表现出弱化的趋势
    4.3 网络港口体系演化
        4.3.1 核心枢纽港的演化与竞争
        4.3.2 非洲港口的发展态势
        4.3.3 网络中转港体系演化
    4.4 网络空间组织结构演化
        4.4.1 网络空间结构形态
        4.4.2 网络“轴-辐”结构尚在发育中
5 航运网络联系对中非经贸的影响
    5.1 航运与贸易的联系
    5.2 中非经贸关系
        5.2.1 中非经贸合作基础
        5.2.2 中非经贸往来态势
    5.3 基于OLS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4 基于GWR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5 中非经济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地缘关系理论
        2.1.1 地缘政治
        2.1.2 地缘经济
    2.2 相互依赖理论
3 中俄地缘经济关系测算
    3.1 中俄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方法
        3.1.1 测算方法
        3.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2 中俄地缘经济依存度测算
        3.2.1 中俄双边贸易依存度测算
        3.2.2 中俄能源依存度测算
        3.2.3 中俄旅游依存度测算
    3.3 中俄贸易互补性测算
    3.4 中俄双边关系得分
4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的影响
    4.1 积极影响
        4.1.1 促进双边贸易发展,改善中俄“政热经冷”现象
        4.1.2 加强政治互信,进一步密切中俄能源伙伴关系
        4.1.3 促进人文交流, 打开中俄旅游合作新局面
        4.1.4 推动中俄双边关系发展,为地缘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双边环境
    4.2 消极影响
        4.2.1 引起俄罗斯对“能源外交”地位的担忧
        4.2.2 刺激美国对中俄关系的担忧,经贸领域合作将面临外部挑战
        4.2.3 与亚欧经济联盟项目存在交叉,引发俄罗斯不满
    4.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地缘经济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4.3.1 经济因素
        4.3.2 政治因素
        4.3.3 地缘因素
        4.3.4 外部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增强了中俄地缘经济依赖性
        5.1.2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地缘经济各互补性领域合作带来发展机遇
        5.1.3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5.2 建议
        5.2.1 “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经贸合作重点领域,将互补性转变为现实合作
        5.2.2 加强政治互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增进两国人文交流
        5.2.3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中俄自贸区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2.3.6 文献评述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3.2.2 第一产业
        3.2.3 第二产业
        3.2.4 第三产业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4.1 总体思路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4.2 数据检验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5.4.5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3.2 数据检验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6.3.5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结论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综合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解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概念解析
3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
    3.1 2006-2017 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3.2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3 数据资料来源
    3.3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3.3.1 熵值法&AHP
        3.3.2 TOPSIS模型
        3.3.3 核密度估计
4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4.1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4.1.1 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结果分析
        4.1.2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区域差异
    4.2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演化
        4.2.1 综合能力空间差异演化分析
        4.2.2 分维度能力空间差异演化分析
5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
    5.1 影响因素筛选
    5.2 Tobit模型构建
    5.3 回归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与模式选择
        6.2.1 对策建议
        6.2.2 模式选择
        6.2.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4 人口转变理论
        2.2.5 城市精明收缩理论
        2.2.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章 综合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3.1 城市收缩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1.1 城市收缩的总体评价思路
        3.1.2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依据
        3.1.3 城市收缩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分析
    3.2 城市收缩的类别与时空分异特征
        3.2.1 城市收缩的类别分析
        3.2.2 城市综合收缩时空特征
        3.2.3 分要素城市收缩时空特征
    3.3 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组合分析
        3.3.1 全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3.3.2 双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3.4 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
        3.4.1 长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4.2 短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章 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4.1 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1.1 规模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1.2 区域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收缩度模型与判定标准
        4.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4.2.3 数据来源
    4.3 规模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4.3.1 小城市收缩特征
        4.3.2 中等城市收缩特征
        4.3.3 大城市收缩特征
        4.3.4 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收缩特征
        4.3.5 不同规模结构城市收缩的横向对比
    4.4 区域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4.4.1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4.4.2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4.4.3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4.4.4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4.4.5 城市间收缩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
第五章 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机理分析
    5.1 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
        5.1.1 人口增长的影响
        5.1.2 产业结构的影响
        5.1.3 市内交通的影响
        5.1.4 环境质量的影响
        5.1.5 科技创新的影响
        5.1.6 生活水平的影响
        5.1.7 医疗条件的影响
    5.2 城市收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5.2.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3 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5.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5.2.5 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5.3 基于城市收缩驱动机理的类型划分
        5.3.1 中心城市极化型
        5.3.2 支柱资源枯竭型
        5.3.3 区划调整收缩型
        5.3.4 政策引导收缩型
        5.3.5 其他因素收缩型
第六章 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
    6.1 应对思路和应对原则
        6.1.1 应对思路
        6.1.2 应对原则
    6.2 振兴城镇化战略
        6.2.1 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
        6.2.2 营造良好市场投资环境
        6.2.3 鼓励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6.3 城市精明收缩战略
        6.3.1 控制用地规模,进行生态重建
        6.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6.3.3 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6.4 提升收缩城市韧性水平
        6.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韧性水平
        6.4.2 加强合作,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
        6.4.3 吸引人才,适度鼓励生育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点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与获奖情况
致谢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10)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时空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a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周边海洋地缘环境错综复杂
        1.1.2 海洋是延伸国家战略影响力的重要空间
        1.1.3 建设海洋强国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述评与技术框架
        1.4.1 研究述评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地缘关系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地缘关系的基本概念
        2.1.2 空间-权力视角的地缘政治理论
        2.1.3 结构主义视角的地缘政治理论
    2.2 研究区域的界定及概况
        2.2.1 研究范围界定
        2.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GDELT数据库简介及数据计算
        2.3.1 GDELT数据库简介及数据选择
        2.3.2 数据处理及计算
    2.4 社会网络分析法
        2.4.1 社会网络构建
        2.4.2 节点加权度分析
        2.4.3 小团体分析
3 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时空演化分析
    3.1 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阶段变化及特征分析
        3.1.1 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阶段演化
        3.1.2 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各阶段特征分析
    3.2 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各阶段地缘政治关系网络特征分析
        3.2.1 1991-2000 年网络特征分析
        3.2.2 2001-2009 年网络特征分析
        3.2.3 2010-2018 年网络特征分析
4 美国对中国及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影响力分析
    4.1 美国对中国及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影响力时序演化特征
    4.2 美国对中国及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4.2.1 1991-2000 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布什-克林顿)
        4.2.2 2001-2009 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小布什)
        4.2.3 2010-2018 年美国总统对华外交政策(奥巴马-特朗普)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辽宁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发展格局下发挥沈阳、大连辐射带动作用及相关财政政策优化[J]. 洪丹丹,成丹,司亚伟. 地方财政研究, 2021(09)
  • [2]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D]. 沈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3]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下“一带一路”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研究[D]. 陈亚亚.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非集装箱航运网络演化及对经贸联系的影响[D]. 郭姝. 辽宁师范大学, 2021
  • [6]“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地缘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 张萌萌.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8]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解佩佩.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 张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10]中美及中国周边海洋国家地缘政治关系时空演化[D]. 宋雪珂.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辽宁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格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