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文献综述)

孔冲[1](2021)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生动力已经上升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而纳入国家战略性框架之内,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已成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中,由于缺乏对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系统把握,不清楚影响因素对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影响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借助于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带来的可靠研究机遇,以上海市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聚焦“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借助于兴趣发展理论等理论依据和兴趣与体育兴趣的相关文献支撑,拓展了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比较系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次,以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和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研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最后,运用研发量表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出影响因素对小学生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暂时参与意愿、即时刺激的乐趣5个维度。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实用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课内重复参与意愿、成长的乐趣5个维度。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持续成长的乐趣、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重要性3个维度。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自我实现的乐趣、覆盖课内外的自主参与意愿、自主性3个维度。(2)构建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环境和个体因素2个一级指标;体育心理、制度和物质环境因素,期望价值、成就目标和体育知识技能6个二级指标;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参与、家庭体育参与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体育时间保障和政策执行情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课程能力、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体育参与服务供给,期望信念和任务价值,掌握趋向、掌握回避、成绩趋向和成绩回避,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18个三级指标;以及42个观测点指标。(3)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研发了4个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和2个影响因素量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3维度8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3维度8题)、《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指标问卷》(3维度29题)和《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指标问卷》(3维度24题)。(4)在试点校变量上,试点校学生表现出比非试点校学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11)、暂时参与意愿(P=0.003)和即时刺激乐趣(P=0.003);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11)、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07)和成长的乐趣(P=0.013);更高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03)、持续成长的乐趣(P=0.000)、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18)和重要性感知水平(P=0.008);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3),更低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1)。(5)在生源地变量上,城区学生仅比郊区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持续成长乐趣(P=0.037<0.05)。在年级变量上,高低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所有阶段(P﹥0.05)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女生表现出比男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26),而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3)和自主性(P=0.034)。在独生子女变量上,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高的暂时参与意愿(P=0.04),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43)、注意需求水平(P=0.026)和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5)。在BMI变量上,肥胖学生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43)。在SES变量上,高SES学生表现出比低SES学生更高的体育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35)、重要性感知水平(P=0.015)、持续成长乐趣(P=0.026),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8);而低、中SES学生则表现出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0/P=0.022)。(6)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61,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514)、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3.39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7.125)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体育物质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22,其细分维度体育场地设施(t=2.570)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t=8.094)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7)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路径系数为0.14,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10.040)、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5.452)、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4.004)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1.383)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439,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完全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06;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645,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4。(8)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阶段,两个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9和0.54,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60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15.892)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1.996)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期望价值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28,且细分维度期望信念(t=7.454)、成就价值(t=8.380)和内在价值(t=11.572)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08。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37,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44;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181,远远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6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72,体育物质环境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75;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347,也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54。(9)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19,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7.83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8.34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6.096)可以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3.624)可以负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40。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21,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36。在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的间接效应量为0.555;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69;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724,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76,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32;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496,略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40。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研发的体育学习兴趣四阶段量表、环境影响因素量表和个体影响因素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研究的测量工具。(2)试点校较好的体育心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支持程度,造就了试点校学生既能够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较低的挑战性威胁和良好的互动体验;又可以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表现出强烈的课外参与意愿和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3)非独生子女对他人关注渴求导致其能够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实用价值,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和强烈的课内参与意愿。肥胖学生限于自身的身体条件,会对体育动作的完成自信心不足,因此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由于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支持,使其不仅较少感受到体育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威胁,而且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对自身的重要价值、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4)体育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均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且体育心理环境作用效果好于体育物质环境。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最重要的环境影响指标。(5)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补充。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和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6)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期望价值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7)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间接影响和体育制度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掌握趋向和体育知识技能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

汪贝贝[2](2021)在《小学排球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 ——以京、豫、皖三省市部分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现阶段,我国的排球教育整体发展形势不够乐观,尤其是小学排球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国家倡导体育强国和“三大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校园排球是促进排球运动推广,实现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学体育教师专项包罗万象,排球专项教师数量占比非常少,受师资影响部分小学安排非排球专项教师教学或不开设排球课。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排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教学策略,并结合教学实际内容提供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应用案例,为排球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小学排球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针对教学中多数教师均提出的学习兴趣教学问题、技能教学问题和基本运动能力发展问题等常见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案例,以便排球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有法可教。研究结果表明:1.对以北京、安徽、河南三省市的113名不同小学的体育教师调查发现,排球技术特征导致学生难入门为当前小学排球实践教学的最主要问题,而学生对排球运动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感觉统合发展不足、学生动作技能认知不足、学生的基本动作模式发展不足、学生专项技术操作能力弱是导致学生排球技术学习难入门的主要原因。2.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小学排球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构建了兴趣激发与保持策略、技能认知提升策略、感觉统合发展促进策略、基本动作模式提高策略和专项动作技能提高策略五个教学策略。每个教学策略均包含策略目标、策略操作步骤和策略操作技术三部分。其中的策略操作技术又具体分为策略设计技术、策略指导技术、策略调控技术和策略评价技术。3.以小学阶段初学排球技术的水平二阶段的学生和包含六次课的垫球技术单元教学计划为例进行的小学排球技术教学策略运用案例分析,将兴趣激发与保持、技能认知提升、感觉统合发展促进、基本动作模式提高和专项动作技能提升五个教学策略有机融入垫球技术的单元教学,对小学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排球技术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策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具有积极的参考和指导做作用。

潘建安[3](2021)在《培养与激发高中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动机初探》文中提出生物课程是中学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生物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必须要学习的理论课程。最新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要实现这一理念目标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动机。目前,课堂教学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但是将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因素的教学策略设计,融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实验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了此方面的实践和研究,为高中生物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设计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题目,选取实习学校的部分学生和四位生物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显示当前高中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生物课教学过程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生物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内部动机有待激发;学生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学习环境有待改善;学生没有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目的性教育有待加强;学生自信心不足,归因能力有待培养。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并结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人本理论和认知理论,提出培养策略:明确生物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正确运用奖惩方式,调整学习动机;适当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外在动机;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成功期望。本研究设置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班将动机因素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并开展实践,学期结束时,学生再次填写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生物课程学习动机水平和生物成绩于对照班均有显着提高,验证了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由此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李秀花[4](2021)在《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不言而喻,美育摆上了更突出的地位。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美育处于上位,美术更是是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又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美育视域下,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就更为重要。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遇到新事物时,通常会以主观意愿代替视觉效果带来的具体感受,他们以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呈现出来,但是由于他们在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特点,小学阶段理解能力较弱和手脑协调还有待发展,无法准确地以绘画的形式心随所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和空间把控能力都比较弱,在学习绘画的时候时,无法从科学的绘画艺术的角度,熟练地画出事物的真实情态,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加上外界对小学生“画画像与不像”观点的影响,小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会降低,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会降低,从而也会给美育大打折扣。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有效运用版画语言的独特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弥补小学生在绘画时的短板,增强学生自信心。版画的媒材丰富、语言表现方式丰富,其多样性,满足了小学生的爱玩、爱动手的天性,拓展孩子们的体验;版画的肌理性和偶然性,则满足了孩子好奇心的天性版画的表现方式丰富;其程序性,塑造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践性,拓展了孩子们动脑动手能力;其历史性,时代符号突出,增强了孩子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感。版画的特殊性决定版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的版画作品有别于成人版画作品,儿童稚嫩、单纯,用心灵绘制出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的版画,具有独特的稚拙美。本论文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和需求特点,锚定以人文本的理论,设计不同的版画语言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旨在探究版画语言独特性的教学,由此阐发版画与人本身的关系,从育人的高度认识美育。通过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美术自信心,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等综合能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获得熏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达到以美育美、以美育心、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借助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对研究的思路、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论述美育和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相关理论概述,既包括概念界定和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等形式分析美育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和版画语言教学的现状。第四部分是提出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和建议。第六部分是是结论和展望。

唐梓涵[5](2021)在《TARGET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求创新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动机作为个体学习活动的内推力,具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维持一定的情绪唤醒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等作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本研究基于Ames,C和Archer,J教授提出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的TARGET模式,在成就目标理论、掌握学习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等理论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TARGET模式和地理学习动机等相关概念,同时具体阐述了该模式的核心要素及各要素的设计原则。通过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掌握高中生地理学习现状及学习动机水平,发现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故将TARGET模式与地理教学相结合,依据各核心要素的设计原则制定了基于TARGET模式的教学实施细则。在教育实习期间,利用实验研究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选取《流水地貌》一课为例论述该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环节设计、应用实施、教学反思等。利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22.0对收集的教学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TARGET模式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最后,基于对TARGET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笔者结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提出了适用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本文以期通过TARGET模式与地理教学的结合,得到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一线地理教师应用TARGET模式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芮雨佳[6](2021)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激励策略探析》文中提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需要教师去合理采用动机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课堂被广泛应用,课堂当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才用的动机激励策略也是十分复杂的,该文运用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教师使用的动机激励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教师得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建议。ARCS动机模型是在众多模型理论当中被认为是较为系统且易于操作的动机理论,其适用性和有效性也在国内外的教育领域得到了检验证实。运用文献分析法,对ARCS动机模型做了相关研究之后,确定了该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该文以ARCS动机模型为基础,以新课标和高中化学学科特点为依据,重新优化了ARCS动机模型,使得该模型更加适合中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编码系统。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14节高中化学优质课作为研究对象,对优质课课堂录像进行文本转换、编码、统计分析之后,运用数据分析法并结合具体的优质课案例片段对每一个ARCS动机模型当中的动机激励策略的使用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教师在优质课探究式教学使用动机激励策略的方式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对ARCS动机模型的分析研究发现,该模型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通过对优质课的分析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当中使用大量的动机激励策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A注意策略”下的“具体化策略”、“变化策略”、“质疑策略”次数较多。因此针对探究式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当中应重视动机激励策略的使用,灵活使用动机激励策略,教学形式多样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在探究式教学环节当中的学习动机。

王洋[7](2021)在《“趣味篮球教学”在大庆市小学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关注力度日益加大,而篮球课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篮球运动又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学校篮球课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分析“趣味篮球教学”对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影响,为促进学校篮球课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研究对象选取大庆市5所小学的四年级部分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发育迅速,有明显差别,学生之间对篮球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差距较大,很多学生只是了解篮球技术动作,并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本文通过对大庆市5所小学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趣味篮球教学”,并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目的是激发并培养学生在篮球课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篮球技术动作水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庆市5所小学进行“趣味篮球教学”的教学实验研究,制定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趣味篮球教学”,教学内容包括:球性练习、脚步练习、篮球游戏、目标制定和篮球基础技术动作。通过调查与教学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对大庆市5所小学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前与实验后发放问卷调查发现:“趣味篮球教学”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在大庆市5所小学实验组的篮球课中,“趣味篮球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篮球技术动作基础,提高学生篮球技术动作水平。3在大庆市5所小学实验组的篮球课中,运用“趣味篮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终身体育意识。4通过对大庆市5所小学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为期18次课的篮球课教学,“趣味篮球教学”具有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通过在篮球课中运用“趣味篮球教学”进行18次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和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曹雪芬[8](2021)在《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中学阶段学科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初中历史新课改实施以来,强调初中历史教学要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学科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及其创新应用是完成历史学科教学任务、实现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创新丰富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完善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兴趣,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对引导发现法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合理性加以解释说明;其次,对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加以分析,主要包括应用的具体步骤、遵循的原则以及主要的案例设计与应用分析;最后,对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说明,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引导发现法是可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而且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合引导发现法的教学内容,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管理,合理把握并处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发现的关系等。

谢瑶[9](2021)在《STSE提升彝族地区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以凉山州越西县Y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作为目的。特别是对于偏远落后、生源差的彝族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成为学校和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源于社会,是一门与STSE密不可分的科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非常重视STSE教育理念在化学中的渗透,同时新教材在编写时许多内容也体现了化学与STSE的密切联系。在高中教学设计中渗透STSE知识是体现STSE教育理念的最佳途径。因此,本研究的主题确定为通过在教学设计中渗透STSE知识来提升彝族地区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本文围绕STSE教育理念,以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为目的,研究在彝族地区实际教学中如何渗透STSE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采用文献法了解学习兴趣和STSE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其次对本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来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情况。通过调查发现,本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总平均分在70分左右,表现为对化学学习不怎么感兴趣,主要原因是课业太繁重以及化学课不够生动导致了化学学习太枯燥。对教师采用访谈法来了解教师对学习兴趣和STSE教育的看法。对于学习兴趣,本校大多数老师都认为不是很重要,而对于STSE,本校教师了解和运用得都不多。最后,在对调查结果、课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为目标,选取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前两节内容进行案例设计并选取两个班级进行实践。实践结果发现,实验班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并且从学习兴趣后测情况来看,实验班的学习兴趣总平均分也有明显提升,对照班的几乎不变。同时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切身感受到了STSE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

温缙云[10](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选考率大幅度下降,但从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看,物理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出现了明显的需大于供,物理选考率急需得到提高。物理学科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地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分析了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从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它在新高考的选考率上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明显低于是教师们的期待值的,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从它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看出,学习好物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兴趣则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以学习兴趣为主体,对国内外兴趣和物理兴趣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并总结其优点和不足。本文采取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在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兴趣的研究历史、现状后,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对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对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物理学科本身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知识量、理论性、综合性、系统分析了高中物理的特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并提出男生女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不同。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思政教育的缺失方面对学生本身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语言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从社会的陈旧观念、消极的社会现象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分析了社会因素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第三章主要呈现了笔者的调查研究。笔者从生活、实验、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物理历史等方面设计了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教师访谈题目和学生座谈题目,并对三个地方的三所学校分别进行了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了对应的数据分析。第四章提出六个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对策。分别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小组式合作学习方式、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从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资源、课外活动、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提升。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以及基于本研究的展望。总结六个提升对策的优点以及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侧重方向。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进一步融入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三点展望,以达到让更多学生拥有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困境:体育学习兴趣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1.1.2 健康战略:加强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是突破青少年健康困境的重要抓手
        1.1.3 实践困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理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内涵
        2.1.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2.1.2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分类
    2.2 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测量的相关研究
        2.2.1 测量结构的研究
        2.2.2 测量工具的研究
    2.3 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3.1 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
        2.3.2 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
    2.4 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2.4.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2.4.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2.5 研究评述
    2.6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设
        2.6.1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总体理论假设模型
        2.6.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阶段理论假设模型
        2.6.3 研究假设的提出
3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分析
        3.1.1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3.1.2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3.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3.2.1 初选指标体系
        3.2.2 确定咨询专家
        3.2.3 编制与发放专家问卷
        3.2.4 专家咨询结果与修订
        3.2.5 确定指标体系
    3.3 小结
4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的研发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被试
    4.3 研究方法
        4.3.1 文献资料法
        4.3.2 问卷调查法
        4.3.3 数理统计法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4.2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4.3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4.4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4.4.5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4.4.6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4.4.7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5 小结
5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被试
    5.3 研究方法
        5.3.1 问卷调查法
        5.3.2 数理统计法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5.4.1 上海市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
        5.4.2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影响
        5.4.3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影响
        5.4.4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影响
        5.4.5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附件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
    附件3:人口学变量信息
    附件4: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
    附件5: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
    附件6: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
    附件7: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
    附件8: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附件9: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附件10: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
    附件1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
    附件12: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
    附件13: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
    附件1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量表
    附件15: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量表
学习工作经历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2)小学排球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 ——以京、豫、皖三省市部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1.4.2 体育教学的相关实践研究
        1.4.3 小学排球教学的相关研究
        1.4.4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对小学排球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3.1.1 教师学校相关情况
        3.1.2 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3.1.3 排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
        3.1.4 小学排球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2 解决小学排球实践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的针对性教学策略构建
        3.2.1 兴趣激发与保持策略
        3.2.2 感觉统合发展促进策略
        3.2.3 技能认知提升策略
        3.2.4 基本动作模式提高策略
        3.2.5 专项动作技能提高策略
    3.3 小学排球技术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应用案例设计及分析
        3.3.1 单元教学计划进度安排
        3.3.2 教学策略应用的案例设计及分析
        3.3.3 教学策略应用的案例评价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小学排球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附件2 问卷效度检验表
附件3

(3)培养与激发高中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动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学习动机概述
    2.1 学习动机相关概念
        2.1.1 动机
        2.1.2 学习动机
    2.2 学习动机的分类
        2.2.1 高尚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
        2.2.2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3 学习动机的作用
    2.4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2.5 学习动机相关理论
        2.5.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5.2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2.5.3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第3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与方法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方法
    3.3 调查实施
        3.3.1 问卷编制
        3.3.2 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3.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4 访谈结果及分析
    3.4 调查结论
第4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4.1 明确生物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4.2 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智能
    4.3 正确运用奖惩方式,调整学习动机
    4.4 适当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外在动机
    4.5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成功期望
第5章 融入学习动机因素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及实践
    5.1 教学实践
        5.1.1 实践目的
        5.1.2 实践对象
        5.1.3 实践材料
        5.1.4 实践设计与实施
    5.2 教学案例设计
        5.2.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5.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5.3 实践结果及分析
第6章 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高中生生物课程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 2 《高中生生物课程学习动机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4)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现实意义
        3.理论意义
    (三)研究现状
        1.CNKI中国知网数据分析研究总体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美育和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相关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美育
        2.审美素养
        3.人文素养
        4.版画和版画语言
    (二)版画语言形态要素
        1.版画的材质与肌理语言
        2.版画的点、线、形语言
        3.版画的色彩语言
    (三)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1.版画语言的程序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版画语言的肌理性和偶然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3.版画语的言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版画语言的历史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研究理论支撑和原则
        1.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操作性原则
        2.人本主义理论——因材施教原则
        3.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鼓励性原则
二、美育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情况和版画语言教学情况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美育发展背景之下南宁市四所小学的美术教学的问卷调查分析
        1.学生学习美术的情况
        2.教师教学发展的情况
    (三)访谈研究的分析
        1.访谈南宁市教科所教研员
        2.访谈学校领导
        3.访谈学校美术教研组长
        4.访谈家长
    (四)小学美术教材版画模块的比较分析
三、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保障体系不够
        1.美育课程过于“隐性”
        2.社会对版画和版画语言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认知不足
    (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版画以及版画语言不多
        1.教师自身的版画修养不足
        2.教师对美育内涵把握不足
    (三)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出现极端分化
        1.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与绘画能力发展不平衡
        2.评价机制不完善
四、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建议
    (一)加强版画语言学习的组织保障
    (二)创设专业的版画语言学习环境
        1.提高美术教师专业版画素养
        2.开设版画工作坊
        3.开发版画资源
    (三)有效运用版画语言对学生科学引导
        1.版之触——感知材料,有趣体验
        2.版之痕——感受肌理,乐趣学习
        3.版之味——感悟历史,志趣激发
    (四)建立合理的版画语言学习测评机制
        1.评价过程要具有全面性
        2.评价结果要具有激励性
        3.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育视域下版画和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关于版画学习的问卷调查表
致谢

(5)TARGET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实施
        (三)地理教育将不同教学模式引入、深化与创新
        (四)学习动机对学生终生学习的深刻影响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径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TARGET模式
        (二)学习动机
        (三)地理学习动机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成就目标理论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三)需求层次理论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三章 TARGET模式核心要素及设计原则
    一、TARGET模式核心要素
        (一) “任务设计”要素及设计原则
        (二) “权力分配”要素及设计原则
        (三) “肯定方式”要素及设计原则
        (四) “小组安排”要素及设计原则
        (五) “评估活动”要素及设计原则
        (六) “时间分配”要素及设计原则
    二、TARGET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第四章 基于TARGET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方案设计
        (一)设计研究问题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选择研究工具
        (四)制定研究方案
    二、学情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访谈调查与分析
        (三)学情分析
    三、基于TARGET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课例
        (一)制定基于TARGET模式的课堂教学实施细则
        (二)基于TARGET模式的《流水地貌》教学课例
        (三)教学反思
    四、实践研究评价
        (一)学习动机变化评价
        (二)学习成绩结果评价
        (三)教学有效性评价
    五、实践研究结论
        (一)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有待提高
        (二)TARGET模式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活动有效性
        (三)TARGET模式与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相契合
第五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TARGET模式的运用策略
    一、地理“任务设计”教学策略
        (一)调查学生情况,设计切实学习任务
        (二)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地理学科价值
        (三)挑选新颖内容,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四)采用多元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提高设计质量,确保任务科学有效
    二、地理“权力分配”教学策略
        (一)给予自主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分享选择权,增强学生决策意识
    三、地理“肯定方式”教学策略
        (一)明确肯定标准,引导学生学习行为
        (二)基于学生进步,给予学习进阶肯定
        (三)使用恰当方式,发挥肯定积极作用
    四、地理“小组安排”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当内容,平衡课堂讲学比例
        (二)合理分配成员,保证小组学习效果
        (三)设计多样任务,丰富地理教学活动
    五、地理“评估活动”教学策略
        (一)丰富评价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发展过程
    六、地理“时间分配”教学策略
        (一)分配课堂时间,调控地理教学进程
        (二)分配课下时间,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激励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ARCS模型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数据分析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动机
        (二)学习动机
        (三)探究式教学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强化动机理论
        (二)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
        (三)认知主义理论
        (四)建构主义理论
    三、ARCS动机模型概述
第三章 基于化学学科对ARCS模型编码系统优化
    一、ARCS动机模型内涵及基本要素分析
        (一)注意策略(Attention strategy)
        (二)切身性(Relevance strategy)
        (三)自信心(Confident strategy)
        (四)满意策略(Satisfaction strategy)
    三、ARCS动机模型编码系统优化
        (一)ARCS动机模型优化的必要性
        (二)ARCS动机模型优化分析
第四章 高中化学课例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
    一、研究对象及素材选取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素材选取
    二、素材处理
        (一)高中化学课例教学视频转录
        (二)优质课编码过程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ARCS动机策略优化后编码系统信效度分析
        (二)ARCS动机模型策略运用次数统计分析
    四、运用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例分析
        (一)注意策略
        (二)切身性策略
        (三)自信心策略
        (四)满意策略
第五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探究式教学激励策略
    一、重视动机激励策略的使用
    二、灵活使用动机激励策略
    三、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
    四、有效的合作学习,融洽师生学习氛围
    五、注重知识应用与迁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趣味篮球教学”在大庆市小学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兴趣
        1.3.2 学习兴趣
        1.3.3 合作意识
        1.3.4 终身体育
        1.3.5 “趣味篮球教学”
2.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1 关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研究
        2.2.2 关于激发学生体育篮球课学习兴趣的研究
        2.2.3 关于小学校趣味性教学法的研究
        2.2.4 关于小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验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4.1.1 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4.1.2 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4.2 “趣味篮球教学”的设计
        4.2.1 “趣味篮球教学”的设计理论基础
        4.2.2 “趣味篮球教学”的教学手段
        4.2.3 “趣味篮球教学”遵循的原则
    4.3 教学实验后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结果与分析
        4.3.1 教学实验后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结果
        4.3.2 教学实验后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结果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 实验前小学四年级学生篮球课学习兴趣问卷调查
附录3 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
附录4 教学实验后对照组学生的问卷调查
附录5 《“趣味篮球教学”在大庆市小学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的专家效度评定问卷
附录6 趣味性篮球游戏
附录7 教案
个人简历

(8)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因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一、引导发现法概述
    (一)引导发现法的概念界定
        1.引导发现法的提出
        2.引导发现法的含义
        3.引导发现法与发现法的区别
    (二)引导发现法的教学特点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教学过程的严密划分与组织
        3.教师引导与学生发现的紧密结合
    (三)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符合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2.契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具有的特点
        3.满足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发展需要
二、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步骤
        1.创设教学情境
        2.引导探究发现
        3.答疑解决问题
        4.巩固应用知识
        5.总结评价反思
    (二)应用原则
        1.最近发展区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灵活调控原则
    (三)案例设计与应用分析
        1.教学设计
        2.教学实践
        3.教学反思
三、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合理
        1.问题说明
        2.解决建议
    (二)忽视课堂教学的管理
        1.问题说明
        2.解决建议
    (三)引导发现与接受学习的配合不当
        1.问题说明
        2.解决建议
    (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把握存在偏差
        1.问题说明
        2.解决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STSE提升彝族地区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以凉山州越西县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社会的需求
        1.1.2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实际教学的需求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学习兴趣发展概况
        1.2.1.1 国外发展概况
        1.2.1.2 国内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STSE发展概况
        1.2.2.1 STSE的由来
        1.2.2.2 国外发展概况
        1.2.2.3 国内发展概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兴趣
        2.1.2 学习兴趣
        2.1.3 化学学习兴趣
        2.1.4 STSE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生活即教育”理论
第3章 前测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2 学生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分析
        3.2.1 问卷表的产生及内容
        3.2.2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3.2.2.1 信度、效度分析
        3.2.2.2 差异性检验
        3.2.2.3 具体题目分析
    3.3 教师对学习兴趣及STSE的认识
第4章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实践研究
    4.1 高中化学教材关于STSE内容分析
    4.2 STSE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4.3 案例设计
        4.3.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
        4.3.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学设计
第5章 案例的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5.1 实践结果
        5.1.1 问卷结果后测分析
        5.1.2 后测成绩分析
        5.1.3 课堂反馈结果分析
        5.1.4 访谈结果分析
    5.2 对后续案例开发启示
第6章 研究结果与不足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调查问卷表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前测成绩单
附录5:后测成绩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素养
        2.1.1 核心素养定义
        2.1.2 物理核心素养
    2.2 学习兴趣
        2.2.1 物理学习兴趣
        2.2.2 学习兴趣发生机制
    2.3 兴趣影响因素
        2.3.1 学科因素
        2.3.2 学生因素
        2.3.3 教师因素
        2.3.4 社会因素
    2.4 理论基础
        2.4.1 以建构主义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
        2.4.2 以行为主义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4.3 以人本主义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热情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结果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的发放
        3.1.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3.1.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3 学生座谈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4.1 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4.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4.3 探索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
    4.4 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
    4.5 丰富第二课堂
    4.6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总结
    5.2 基于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致谢

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D]. 孔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小学排球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 ——以京、豫、皖三省市部分地区为例[D]. 汪贝贝.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3]培养与激发高中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动机初探[D]. 潘建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美育视域下版画语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 李秀花.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5]TARGET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唐梓涵.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基于ARCS动机模型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激励策略探析[D]. 芮雨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7]“趣味篮球教学”在大庆市小学篮球课中的应用研究[D]. 王洋.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8]引导发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 曹雪芬.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9]STSE提升彝族地区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以凉山州越西县Y中学为例[D]. 谢瑶.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D]. 温缙云.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