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唯谈“虚拟经济”

成思唯谈“虚拟经济”

一、成思危谈“虚拟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男[1](2017)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下河北省虚拟经济的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虚拟经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可以说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研究虚拟经济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同时虚拟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独特的经济运行方式及其规律,由于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独特虚拟性、流动性等特点使得虚拟经济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这就对其外在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强监管对于虚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明确虚拟经济的界定,根据河北省虚拟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阶段划分,明确河北省虚拟经济目前处于虚拟经济的第四阶段,即开始展露头角时期,把握河北省所处阶段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以及虚拟经济环境方面取得的诸多成就,并通过数据调查对河北省虚拟经济目前发展阶段出现的内在与外在的诸多问题,对河北省虚拟经济有了一个全面的把握和了解,进而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提出与河北省虚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系统性发展策略。力图通过虚拟经济的发展盘活实体经济以及整个河北省的经济,走出一条符合河北省独具发展特色的新道路。

陈文通[2](2017)在《对“脱实向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决防止脱实向虚"是我国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这类概念不仅不科学,而且未能确切反映现实中存在的经济问题。现实中所谓的"虚拟经济"并不是虚拟资本正常的独立运动。"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的实质是,参与社会再生产的企业(首先是制造业),从而货币资本,脱离再生产过程和社会消费,在流通领域从事投机活动和内部循环,借助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和推动,使金融媒介或某些实物资产的价格不断攀升,制造价格泡沫,实现直接以钱生钱,牟取暴利。"脱实向虚"现象的普遍出现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严重的和持续的经济危机,使经营实业的企业陷入困境;二是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和拉动经济增长而实施了过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投机活动提供了条件。其经济根源是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和存在弊端的过渡体制。从根本上扭转"脱实向虚",必须放弃以速度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必须纠正"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和失误,必须放弃单纯为了保速度而实施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必须对金融资本和投机活动实行严格的监管。

王卫东,黄政[3](2014)在《改革,让“钱”在虚拟与实体经济中顺畅流动》文中指出如果说中国处于一个改革的大时代,那么经济与金融的改革便是改革的浪潮之巅。金融与经济改革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本文仅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角度探讨资金配置的改革逻辑。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对其定义还有一定的争论,对虚拟经济的研究也方兴未艾。笔者比较认同成思危对虚拟经济的定义:"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王汉昆[4](2014)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肇始于美国并迅速蔓延至全球的“金融海啸”对国际经济体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从地理跨度上看,危机从美国延伸至全球;从经济结构跨度上看,危机从虚拟经济延伸至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中国经济结构尚待升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这一经济学领域永不过时的研究主题再次聚焦。一味地强调虚拟经济而忽视实体经济的根基会导致泡沫,出现经济虚假繁荣的假象;而一味地追求实体经济而忽视虚拟经济的创新也必然招致整个经济系统的萎缩。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是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成就之一,它从本质上说是虚拟经济的产物,而其所投资的项目来源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其中大量的中小企业,那么,股权投资项目源就成为了链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键结点,股权投资项目源是私募股权基金这一金融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私募股权基金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融资结构的优化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匮乏却成为制约私募股权基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没有优质的项目源,私募股权基金无法通过投资循环实现增值收益,而实体经济也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大力培育作为金融市场根基的实体经济项目,为实体经济的繁荣和活力储备不竭的生命源泉。文章以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系统分析框架下的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作为研究对象,有别于以往从虚拟经济本体出发对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研究,具有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性。文章以金融发展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生态共生理论,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匹配性为出发点,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存在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源匮乏的问题,并通过总结借鉴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外实践,提出政府引导型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具体培育机制。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私募股权基金和股权投资项目源之间的资源互补性使二者形成了共生关系。在生态共生理论的框架下,详细剖析了私募股权基金和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特征。并基于共生度的分析方法,实证得出二者目前在我国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加快培育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源是实现二者对称互惠共生、稳定进化的关键环节。第二,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匮乏是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作用的结果。从理论上说,股权投资项目源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显着的正外部性,因此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准公共品,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外部性模型论证,股权投资项目源的供给不足是必然结果。而且,股权投资项目源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使得单靠市场机制是无法自动实现项目源的均衡配置的。从现实情况看,来自私募股权基金和中小企业自身的质量约束也使其无法自然成长为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源,因此,这一系列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在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培育上,必须引入作为“市场之友”的政府的扶持。政府的角色定位关键在于“引导”而不“主导”,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府职能观的分析框架下可以推导出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政府效用模型。第三,在对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外实践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政府在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中的职能主要表现在资金引导、信用担保、法律制度构建和优惠政策激励等四个方面,同时要避免政府作为直接出资者和规则制定者的双重身份集权导致项目源筛选“失真”情况的出现。第四,股权投资项目源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其培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培育体系的建立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为基本原则,采取风险投资加孵化器的综合培育模式,以政府引导型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基金为运作主体。从资金来源、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培育对象准入机制、深度培育机制、激励补偿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设计了培育基金的具体运作模式。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培育基金的有效运行,政府必须要辅之以配套设施和环境的建设,并通过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协会的合作,深化培育体系的公共服务职能。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成功,从微观上说,可以实现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体现其经济价值;从宏观上说,可以起到吸引资金投资,增加税收,解决就业,积聚人才的效应,体现其社会价值。通过构建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以金融资本扶持创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好的代表未来的产业,找到科技和产业结合的方式和机制,这样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改造传统产业,完成规模扩张和产业链整合,更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奠定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最终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助一臂之力。

周永刚,王志刚[5](2013)在《虚拟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信息技术和金融工程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增长由单一的实体经济驱动,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双轮驱动的模式演进。近年来,以金融衍生品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快速泛化,导致各地经济危机频发,世界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在此背景下,人们纷纷开始重新审慎虚拟经济的功用。纵观已有研究,国内学界对虚拟经济理论的研究述评较少,缺乏系统性的归纳与梳理。基于此,本文以虚拟经济为研究对象,对虚拟经济的概念及其外延、理论发展、政策应用及现存困境进行了研究,并对虚拟经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田野[6](2011)在《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以后,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市场经济特征的显现,流动性过剩现象和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这一典型现象具体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产出和价格水平)变化之间的脱节现象。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并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这些现象,因而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现象加以分析。因此,本文引入虚拟经济部门,研究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变化对于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这两个角度论证在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的两部门经济结构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相背离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对策,为宏观经济健康、平稳地运行提供建议。首先,本文对相关的传统货币经济学理论进行综述,并对中国近些年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仅仅使用传统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并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中国从1997年以后出现的具体现象,因而也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对现象加以分析。其次,对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在这一部分中,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加以总结,并概述中国股票市场和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些年发展的情况,然后分别针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阐述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机理。随后,使用1997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主要以股票市场作为代表虚拟部门的变量。通过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鲁育宗[7](2008)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原因、内在机制以及实现途径,历来就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是如此迷人,赢得无数经济学家为之竞折腰。自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至今,历经哈罗德—多马、索洛、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卡尔多等人,经济增长理论洋洋大观,但由于与当时经济发展的阶段所对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经济增长是指实体经济,而且几乎都集中于阐述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实际经济变量与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了许多复杂的模型对它们之间关系进行了表述。然而,当代经济增长的历史现实早已今非昔比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债券、股票等为代表的虚拟资本数量在不断膨胀,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调整,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虚拟资本的数量出现了加速度的增长,经济的虚拟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的重要特色。这就促使我们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在实体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得出来的经济增长理论依然适合吗?如果不是的话,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又该如何构建呢?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作者希望通过研究来构建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并提出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试图梳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史,探讨各种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关注核心、其经济学意义及其存在的缺陷或局限性,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批判,并指出了在人的因素参与到经济金融系统中后经济增长理论的可能方向;之后从虚拟经济的概念与发展入手,回顾了虚拟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现况,结合本人的理解,着重分析了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复杂性;为此笔者着重引入了期望的概念,试图对经济增长作人性化的解释,从期望的内涵、认知发展、期望与经济增长的国际经验等入手阐述了期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期望价值论和期望强国论等独特论点;在上述理论的支撑下,本人提出了基于期望的虚拟财富、投资及内生增长模型,并给予了实证检验。在本文的最后部分,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的运行变得更加复杂,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运行的好便可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提供融资支持,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揭示和传递实体经济的信息、提高实体经济运行的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效率、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益,还会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实体经济的增长。但虚拟经济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减少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降低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出现经济泡沫,增加实体经济的运行不稳定性和投机风险等。因此,以人的行为因素研究为基础,建立和维持人们的信心为导向的宏观政策体系,以从根源上控制虚拟经济向有利面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希望本文能为我国的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志勇[8](2006)在《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我国不能延续传统工业化老路的原因;考察了工业化、信息化的特征和二者的关系,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从史实和国情上探讨了推进信息化的路径依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进而讨论了我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宏观取向。

张志勇[9](2005)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三个重要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正确处理的三个重要关系及其各自的特征。在保证传统产业的支撑和基础地位的条件下,应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应主要选择节约资本的先进适宜技术,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对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前提下,促进虚拟经济的较快发展,避免其负效应。处理这三个重要关系,政府正确的宏观调控是重要的。

白新华[10](2005)在《虚拟经济模式下的泡沫经济》文中研究表明虚拟经济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货币性资产的固有属性,其特有的运动方式,决定了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虚拟经济的根本特性在于它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衍生出的价值运动体系,其发展是资本内部矛盾不断外化从而获得发展的新形式的过程,是实体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机制和手段。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物质生产和交换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本文在比较了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内涵之后,认为不能将虚拟资本和金融资本、虚幻资本混为一谈,也不能将虚拟经济与货币经济、泡沫经济混为一谈。金融发展和货币经济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不能以虚拟经济相对于真实经济存在巨大的、潜伏性的危机为理由,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立起来。虚拟经济是经济运行的常态而不是病态。当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相适应时,两者相辅相成,可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当两者背离运动到一定程度,就会相互阻碍,形成泡沫经济,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确定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比例空间,并对虚拟资本市场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目前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投机和预期是虚拟经济模式下产生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随着金融资产不断地扩张,使得其更为容易地演变为纯粹的投机资本。在某种资产价格被预期将上涨时,就会吸引这些投机资本。由于数量巨大,“自我实现预期效应”得以充分展现,而且价格上涨过程具有持续性,最终导致规模和幅度都较大的资产泡沫出现。同样,机制环境和制度等因素在泡沫经济产生过程中同样不可忽视。现阶段,中央政府已经注意到了房地产行业中潜在的金融风险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予以防范。当前宏观经济主管部门应该完善泡沫预警和防范机制,可以参照经济虚拟化测度指标建立有关的预警指标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泡沫经济的防范。除了货币政策外,应注意采取税收等作用更为直接的财政政策。

二、成思危谈“虚拟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思危谈“虚拟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下河北省虚拟经济的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
    2.1 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
        2.1.1 实体经济的起点——商品
        2.1.2 实体经济的血液——资本
        2.1.3 虚拟资本的形成
        2.1.4 虚拟经济的产生
    2.2 虚拟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
        2.2.1 货币的独立性
        2.2.2 价格体系的独立性
        2.2.3 经济活动领域的独立性
第三章 虚拟经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3.1 虚拟资本的界定
    3.2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
    3.3 虚拟经济的定义及特点
        3.3.1 虚拟经济的定义
        3.3.2 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
        3.3.3 虚拟经济的运动规律
        3.3.4 虚拟经济的特点
    3.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
        3.4.1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3.4.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3.4.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四章 河北省虚拟经济发展的概况分析
    4.1 河北省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
        4.1.1 虚拟资本恢复和起步阶段
        4.1.2 虚拟资本初步发展时期
        4.1.3 虚拟经济规范调整时期
        4.1.4 虚拟经济开始展露头角时期
    4.2 河北省虚拟经济取得的成绩
        4.2.1 河北省金融机构发展态势良好
        4.2.2 河北省金融市场运行稳定
        4.2.3 河北省虚拟经济环境日臻完善
    4.3 河北省虚拟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1 融资方式不合理
        4.3.2 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
        4.3.3 虚拟经济结构不合理
        4.3.4 河北省虚拟经济在京津冀中凹型发展
第五章 河北省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5.1 促进融资方式的转变
    5.2 适度发展金融市场
        5.2.1 调整河北省金融市场发展的速度、结构和规模
        5.2.2 加强金融监管需要政府的高度配合
    5.3 协调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5.3.1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的经济转型与升级
        5.3.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5.4 优化虚拟经济结构
        5.4.1 结合虚拟经济演变规律,适度进行金融创新
        5.4.2 把握经济增长方式变革趋势,优化虚拟经济结构
    5.5 河北省发展虚拟经济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
        5.5.1 加强与京津两地的交流
        5.5.2 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合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对“脱实向虚”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概念的提出和对涵义的不同理解
     (一) “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概念的提出
        1.“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
        2.“脱实向虚”概念的提出
     (二) 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涵义的不同理解
        1. 成思危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涵义的论述
        2.《百度百科》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涵义的解释
        3. 部分学者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涵义的理解
二、理论界对“虚拟经济”以及和“实体经济”关系的认识
     (一) “虚拟经济”的形成过程
     (二) 虚拟经济系统的特性
     (三)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三、应当科学阐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涵义
     (一) 和现实资本相对而言的虚拟资本有两重涵义
     (二) “虚拟经济”概念未能确切反映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
     (三)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提法不够科学
     (四) 对所谓“非中性货币”创造GDP的质疑
四、深入探寻“脱实向虚”的本质、危害和经济根源
     (一) 经济学界高度关注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严重性
        1. 我国经济“脱实向虚”愈演愈烈
        2. 主要问题是“实体经济不实, 虚拟经济太虚”
        3. 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越来越不协调
        4. 上市公司再融资和脱实向虚问题严重
        5. 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突出问题
     (二) 经济学界对我国“脱实向虚”表现和路径的认识
        1. 资金“脱实向虚”的主要表现
        2. 资金“脱实向虚”的现实路径
     (三) 经济学界对“脱实向虚”危害的分析
        1. 虚拟经济已经背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能
        2.“脱实向虚”必然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3. 脱实向虚已经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
     (四) 经济学界对“脱实向虚”成因的分析
        1. 内在原因是政府不当干预和技术创新落后
        2. 根本原因是对货币贬值的预期较强
        3. 银行业对“脱实向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引发经济“脱实向虚”有多方面的原因
     (五) 必须科学揭示和阐明“脱实向虚”的经济本质
     (六) “脱实向虚”的深层次经济根源
        1.“脱实向虚”的一般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脱实向虚”同传统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密切相关
        3.“脱实向虚”同“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和失误不无关系
        4. 持续和难以复苏的经济危机是“脱实向虚”的一个重要原因
        5.“脱实向虚”在相当程度上是宽松的金融政策支持的结果
     (七) “脱实向虚”产生的理论认识根源
        1. 对“发展是硬道理”缺乏正确的理解
        2. 对市场经济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
        3. 对国有经济资本集团的形成缺乏足够的认识
        4. 对投资拉动的负面后果缺乏应有的认识
        5. 对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和房地产泡沫的危害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五、破解“脱实向虚”的思路和对策
     (一) 有关部门和经济学界提出的破解“脱实向虚”之道
        1. 在适当抑制虚拟经济膨胀的同时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 彻底扭转持有资产比实业更赚钱的局面
        3. 治理“脱实向虚”必须从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两侧共同用力
        4. 防止资金以钱炒钱和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5. 证监会出台遏制“脱实向虚”的新规
        6. 振兴实体经济须从多方面努力
     (二) 解决“脱实向虚”问题的根本之路
        1. 抑制“脱实向虚”取决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2. 抑制脱实向虚必须纠正“市场化改革”中的偏差和失误

(3)改革,让“钱”在虚拟与实体经济中顺畅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二、虚拟经济“钱多”,实体经济“钱荒”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
    (二)具体原因
        1、实体经济不赚钱或来钱慢
        2、虚拟经济来钱快
三、如何解决资金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分配问题
    (一)当前现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二)虚拟经济的发展既有弊端也有很多好处
    (三)根本上解决资金在虚拟和实体经济的分配还是要解决回报率的问题
        1、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2、降低实体企业的税负

(4)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私募股权基金的内涵与运作
        2.1.1 私募股权基金的含义及特点
        2.1.2 私募股权基金的金融中介功能解析
        2.1.3 私募股权的市场构成
        2.1.4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程序
    2.2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概念界定
        2.2.1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内涵
        2.2.2 源于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的一个层次
        2.2.3 基于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项目源价值分析
    2.3 私募股权基金和股权投资项目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金融发展理论
        2.3.2 公共财政理论
    2.4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现实意义
        2.4.1 项目源培育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2.4.2 项目源培育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
        2.4.3 项目源培育可以解决企业集群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
        2.4.4 项目源培育可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
第3章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协调发展——基于生态共生理论
    3.1 共生理论的内涵
        3.1.1 共生理论的起源及其在经济领域的引入
        3.1.2 共生系统的构成要素
        3.1.3 共生的基本原理
        3.1.4 共生理论的分析方法
    3.2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系统
        3.2.1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单元
        3.2.2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模式
        3.2.3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环境
    3.3 基于共生度的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模式分析
        3.3.1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度及共生系数
        3.3.2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模式判定标准
        3.3.3 我国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模式实证分析
    3.4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匮乏成为制约该共生系统协调发展的瓶颈
第4章 股权投资项目源匮乏的成因及其培育主体
    4.1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准公共品属性
        4.1.1 准公共品在经济学上的界定
        4.1.2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准公共品属性剖析
        4.1.3 股权投资项目源供给不足的理论模型
    4.2 股权投资项目源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4.2.1 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
        4.2.2 私募股权投资者与投资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2.3 私募股权投资家与股权投资项目源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3 股权投资项目源匮乏的现实原因分析
        4.3.1 来自私募股权基金方面的原因
        4.3.2 来自股权投资项目源自身的原因
    4.4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主体的界定
        4.4.1 政府引导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现实需求
        4.4.2 政府引导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效用模型
        4.4.3 政府引导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现状及不足
第5章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5.1 利用风险投资进行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
        5.1.1 政府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政策环境
        5.1.2 政府主导的公共风险投资项
    5.2 利用企业孵化器进行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
        5.2.1 政府为孵化器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
        5.2.2 风险投资参与孵化器的建设
    5.3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启示
        5.3.1 政府职能定位
        5.3.2 政府的局限性
    5.4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区域实践考察
        5.4.1 上海市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经验考察
        5.4.2 广东省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经验考察
第6章 政府引导型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构建
    6.1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设计目标
        6.1.1 宏观目标
        6.1.2 微观目标
    6.2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设计原则
        6.2.1 在政府引导下进行市场化运作
        6.2.2 孵化器加风险投资的综合培育模式
    6.3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结构设计
    6.4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基金的运作机制
        6.4.1 资金来源及管理机制
        6.4.2 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6.4.3 培育对象准入机制
        6.4.4 深度培育机制
        6.4.5 激励补偿机制
        6.4.6 风险管控机制
    6.5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配套建设
        6.5.1 政府要树立敢于担当的信念
        6.5.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6.5.3 营造适宜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文化信念
    6.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助力培育体系的全面成熟
        6.6.1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协会的功能定位
        6.6.2 行业协会丰富股权投资项目源的渠道
        6.6.3 行业协会深化培育体系的公共服务功能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虚拟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虚拟经济的概念及其外延
    (一)实物(体)经济
    (二)虚拟资本
    (三)虚拟经济
三、虚拟经济的理论视角
    (一)金融论
    (二)系统论
    (三)价值论
    (四)二元人本论
四、虚拟经济的政策应用
    (一)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三)虚拟经济的风险治理
五、虚拟经济的现存困境
    (一)虚拟经济的概念不一致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不明确
    (三)虚拟经济的价值尚待评价
六、前景展望

(6)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1.5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综述和问题提出
    2.1 传统理论综述
        2.1.1 传统货币数量论
        2.1.2 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及其发展
        2.1.3 货币主义理论
        2.1.4 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
    2.2 中国的现象分析
    2.3 问题的提出
    2.4 本章小结
3 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虚拟经济概述
        3.1.1 虚拟经济的定义
        3.1.2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概况
        3.1.3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3.2 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机理分析
        3.2.1 股票市场发展中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变化
        3.3.2 房地产市场虚拟化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4 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取和样本说明
    4.2 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4.2.1 单位根检验
        4.2.2 协整关系的检验
        4.2.3 含有约束的VEC模型
        4.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4.3 模型的结论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7)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经济虚拟化的现实和趋势
        二、在新的经济背景下研究本课题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二、国内文献
    第三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思路与与结构安排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可能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再认识
    第一节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评价
        一、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
        二、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
        三、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以及评价
        一、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
        二、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索洛模型以及评价
        一、罗伯特·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
        二、罗伯特·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的评价
    第四节 新增长理论以及评价
        一、保罗·罗默的新增长理论
        二、卢卡斯的新增长理论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困境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困境与探索
        三、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批判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 虚拟经济的内涵、特征、现状分析
        一、虚拟经济的内涵、特征
        二、虚拟经济发展现状
        三、虚拟经济产生的制度条件
    第二节 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节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复杂性分析
        一、短期均衡分析
        二、中长期均衡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增长中期望的作用
    第一节 期望的内涵和认知发展
        一、期望的内涵
        二、期望的认知发展
        三、期望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期望价值论
        一、劳动价值论分析
        二、期望价值论要点
    第三节 期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期望
        二、期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经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期望的虚拟财富、投资及内生增长模型
    第一节 SAR系统理论及心理示性函数
        一、系统科学中的SAR系统理论
        二、心理示性函数
    第二节 虚拟财富、投资及内生增长模型
        一、虚拟财富的预期的实现过程
        二、投资分析
        三、经济增长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复杂性的实证
        一、虚拟财富对消费的影响
        二、虚拟财富对储蓄的影响
        三、虚拟财富对投资的影响
        四、虚拟财富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影响
    第二节 预期对虚拟财富影响的实证
        一、心理示性函数存在的实证
        二、预期对虚拟财富影响的实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期望强国论
        二、期望价值论
        三、只凭“看不见的手”来引导市场发展是危险的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民族国家应当积极发展本国的虚拟经济
        二、政策应当向弱势群体倾斜
        三、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和变革
        四、加强法制建设
        五、推进民主进程
        六、政府适当学会管理公众期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三个重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四、结束语

(10)虚拟经济模式下的泡沫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研究文献综述
        1.2.1 中国国内学者对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机制的研究
        1.2.2 国外学者对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机制的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2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
    2.1 虚拟资本
        2.1.1 虚拟资本的由来
        2.1.2 虚拟资本概念的界定
    2.2 虚拟经济
        2.2.1 虚拟经济的含义
        2.2.2 “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
        2.2.3 虚拟经济的历史发展形态
        2.2.4 我国经济虚拟化趋势测度
        2.2.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辨证关系
        2.2.6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机制
3 泡沫经济
    3.1 “泡沫经济理论”模型
        3.1.1 资产价格理论模型
        3.1.2 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与资产价格“泡沫”的描述
    3.2 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含义
    3.3 泡沫经济的复杂性
    3.4 泡沫经济一些观点的界定与比较
        3.4.1 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混同
        3.4.2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或泡沫)的混同
        3.4.3 泡沫经济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的混同
    3.5 生成泡沫经济的制度基础
        3.5.1 货币制度的发展
        3.5.2 信用制度的发展
        3.5.3 证券和证券交易制度
        3.5.4 金融自由化
    3.6 生成泡沫经济的物质基础
        3.6.1 经济的周期波动
        3.6.2 实体经济的虚拟化
        3.6.3 实体经济内在结构的失衡
    3.7 生成泡沫经济的社会基础
        3.7.1 预期的过分乐观
        3.7.2 盲目的从众行为
        3.7.3 专业投机者的投机活动
    3.8 泡沫经济的泡沫化指数分析
4 虚拟经济模式下泡沫经济的产生机制
    4.1 泡沫经济产生机制根本成因方面分析
        4.1.1 投机
        4.1.2 预期
    4.2 泡沫经济产生的机制环境方面分析
        4.2.1 金融全球一体化和自由化以及跨国游资大量出现
        4.2.2 信息迅速、广泛的传播和交易手段的便利
    4.3 泡沫经济产生的制度方面分析
        4.3.1 经济环境变化导致泡沫
        4.3.2 经济规范失衡导致泡沫
    4.4 泡沫经济产生的金融市场方面分析
5 现阶段房地产泡沫的争论
    5.1 房地产泡沫的含义及成因
        5.1.1 房地产泡沫的含义
        5.1.2 房地产泡沫的成因
    5.2 现阶段房地产泡沫的争论
6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中泡沫经济防范的政策建议
    6.1 支持虚拟经济适度发展
    6.2 应高度重视虚拟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平衡
    6.3 建立虚拟经济的预警指标体系
    6.4 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泡沫经济风险
    6.5 注重利用税收杠杆等财政政策的配合
7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成思危谈“虚拟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下河北省虚拟经济的发展问题研究[D]. 李亚男. 河北工业大学, 2017(12)
  • [2]对“脱实向虚”的经济学分析[J]. 陈文通.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7(03)
  • [3]改革,让“钱”在虚拟与实体经济中顺畅流动[J]. 王卫东,黄政. 财经界, 2014(17)
  • [4]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研究[D]. 王汉昆.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0)
  • [5]虚拟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J]. 周永刚,王志刚.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13(04)
  • [6]存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 田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4)
  • [7]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研究[D]. 鲁育宗. 复旦大学, 2008(03)
  • [8]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J]. 张志勇. 东岳论丛, 2006(04)
  • [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三个重要关系[J]. 张志勇. 山东经济, 2005(06)
  • [10]虚拟经济模式下的泡沫经济[D]. 白新华. 重庆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成思唯谈“虚拟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