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一、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高红霞[1](2022)在《新增长理论视阈下粤北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机制探索——以连南瑶医药产业为例》文中指出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新增长理论对粤北民族地区连南瑶族自治县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可以从人才培养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多主体合作机制等方面构建连南瑶医药特色产业长效增长机制。

赵文[2](2021)在《人口转变后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引入人口抚养比和劳动就业率变量,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中国人口转变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路径,并通过另外11个经过了人口转变的经济体的经验加以佐证。经验表明,人口抚养比的提高与二元结构的终结的确会降低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但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劳动力配置仍然大有空间,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将为广义生产率带来配置效率,这一贡献远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传统要素的贡献。所以,人口转变后,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和人口抚养比提高同时发生,失去了人口红利和二元结构的光环,但劳动生产率仍将可以依靠其他经济体无可比拟的人口规模优势带来的要素重新配置的空间托高稳态增长率,缩小与世界前沿生产率的差距。

崔婷婷[3](2021)在《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 ——基于地区和行业层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劳动力和物质资本投入等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资源约束加强,劳动力红利不断减弱,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众多学者开始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于此,本文尝试以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为主线,并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展开研究,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中国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别从地区层面和行业层面两个角度,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检验,以期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支持。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以及新增长理论等,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一方面,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对知识的获取和对技能的理解能力越强,可以更快速的掌握并倾向使用前沿技术。另一方面,人力资本具有的外部性特征,使其可以推动地区或行业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技术创新。其次,分析了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技术创新过程看,技术创新可以选择垂直技术创新模式和水平技术创新模式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从技术创新扩散角度看,技术创新成果的转移和溢出为落后地区或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增长机会。再次,分析了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直接机制看,人力资本具有生产性特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生产率。从间接机制看,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最后,基于Romer(1990)模型并借鉴相关经济学家的研究思路,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内生化人力资本,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路径。在实证检验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以及通过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并对异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通过构建门槛效应模型,检验在人力资本自身和技术创新的门槛作用下,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制。首先,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地区层面(包括地区整体层面和分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包括工业行业整体层面和细分行业层面)检验了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在地区整体层面上,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以及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下,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着。检验结果支持人力资本既可以直接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传导路径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分析。分区域层面上,主要对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异质性问题进行检验,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人力资本的提高同样可以推动本区域的地区经济增长,总效应显着,与地区整体层面的结论一致,其中,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解释力最强,其次是东部。此外,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且直接效应均大于间接效应,在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着的间接效应。工业行业整体层面上,人力资本对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显着,说明人力资本的增加可以提高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在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下,人力资本对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依然显着。因此,工业行业整体层面的检验结果与地区整体层面的检验结果一致,同样验证了技术创新在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细分行业层面上,进一步从人力资本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角度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行业而异,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三类细分行业的中介效应估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别。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着的影响,与行业整体层面的结论一致;当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后,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得到验证,并且直接效应均大于间接效应,但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间接效应不显着。其次,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在地区层面和行业层面两个角度,分别检验了基于人力资本自身和技术创新的门槛作用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将人力资本设成门槛变量时,地区层面上,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值,且第二门槛区间人力资本的影响系数大于第一门槛区间,说明高水平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低水平人力资本,即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着溢出的非线性特征。工业行业层面上,人力资本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存在单一门槛值,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大。说明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对工业行业的经济增长同样具有显着增强的溢出作用,与地区层面的结论一致。因此,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在未来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当将技术创新设成门槛变量时,地区层面上,在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第二门槛区间人力资本影响系数小于第一门槛区间的影响系数,说明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影响,且该影响表现出逐渐削弱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当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普通的人力资本已经无法满足地区高质量增长的需要,此时,人力资本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另一方面,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当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区间,超过该区间后,可能存在其他更适宜的可以带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工业行业层面上,在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人力资本对工业行业经济增长同样表现出显着的正向作用,与地区层面不同的是,在考察期内,人力资本的影响系数在两个门槛区间内表现为逐渐增加的现象,说明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对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加强,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工业行业的人力资本指标从收入法角度衡量,与地区层面的方法有一定差异,并且收入可能还会受到其他方面的潜在影响,与教育法的衡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不同。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人力资本在工业企业间的自由流动获得较大空间,当技术创新水平达到一定临界值,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可以及时得到补充和提高,从而减少企业所在产业升级造成的经济震荡,因此,在高技术创新水平下,人力资本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增强。根据以上分析研究结论,本文从提高中国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水平这两个方面入手,最终得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解决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相关启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包括:首先,理论层面上,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角度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借鉴相关理论文献,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并内生化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其次,研究视角层面上,从地区层面、行业层面等多维度检验了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对异质性影响进行检验;最后,方法层面上,不仅从线性影响进行分析,还研究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对相关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补充。

周绍森,胡德龙[4](2019)在《保罗·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及其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保罗·罗默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当中,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技术进步外生化和收益递减两大缺陷,形成了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绩,从新增长理论角度来看主要得益于人力资本、科学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进步。借鉴新增长理论模型,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了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五项主因素:技术创新、经济结构、生态效率、开放度、人力资本,构建了"主因素分析模型"。用主因素分析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以及长江经济带11省市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分解为五项主因素贡献之和。新增长理论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邱梦圆[5](2019)在《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形成机制与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被广为接受,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但由于中国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发展历程上各不相同,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十分显着。了解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分布规律,把握各地区的技术优势及发展趋势,明确技术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理解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的布局结构这一新角度出发探讨创新驱动增长问题,按“理论基础——现象描述——模型探讨——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分析各类创新活动在中国区域间的分布特征及内在形成机制,探讨区域技术布局结构和具体技术领域的专业化对不同类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扩展技术专业化理论的同时提供中国区域的经验证据,为各地区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对“区域技术专业化”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将研究范畴定为区域在技术领域间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区域在特定技术领域中的专业化优势这两方面内容。同时,为“区域技术专业化”这一命题搭建理论框架,将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技术进步、知识溢出等理论加以整合,重点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核心,按“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扩散——区域创新分工”的思路对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并以新增长理论为核心,从创新驱动和专业化分工这两个方面分析技术专业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内在依据。其次,本文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产业增加值等数据,通过计算区位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等指标,展示了2000-2017年中国省域技术创新的分布情况,着重分析了技术领域间专业化程度与特定技术领域专业化模式的区域差异以及变动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技术创新活动呈现较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层级特征,区域整体的创新集聚强于经济集聚,区域内部的技术专业化程度强于产业专业化程度。层级高的地区其创新活动倾向于遍布大多数技术领域,层级低的地区倾向于将创新活动局限于较少的技术领域。只有少数地区能在高新技术和高机会技术领域实现专业化,大部分地区在自身优势产业所对应的技术领域中实现专业化。第三,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框架构造知识集聚模型,以异质的知识分子空间分布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知识集聚的形成机制,以此分析技术创新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以及经济增长和区域福利问题,同时将广东省作为案例地,结合理论和现实对广东省的创新集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均匀分布的知识分子会在非对称冲击的作用下朝一个地区集聚;知识分子的异质性过强或过弱时,会由于缺乏合作动力而没有进一步集聚的趋势,出现对称分布,而随着知识扩散度和贸易自由度的提高,知识分子会全部集聚而形成知识生产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产生多样化集聚或专业化集聚。知识分子集聚时的经济增长率大于知识分子对称分布时的经济增长率,且会提高中心区域福利水平;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扩散强度的提高会缩小中心与外围的福利差异。第四,本文运用广义矩估计(GMM)进行实证分析,利用2000-2017年间中国30个地区的专利数据和经济数据,从技术结构的集中度、差异度方面考察技术专业化程度对不同创新能力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在特定类别的技术领域中,不同地区的专业化优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专业化程度不利于高创新能力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有助于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和低创新能力地区的经济增长;对于不同地区,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化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U型非线性关系,因此低创新能力地区在规划技术创新路线时不应急于效仿高创新能力地区,而应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最后,本文对不同类别的技术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和影响路径进行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两类不同领域的技术专业化指标,设计包含交互项的空间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的技术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领域的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影响,在一定的创新能力条件下,专业化于自身优势产业所对应的技术领域对经济的正向作用会被削弱,而专业化于具有高技术机会的技术领域对经济的正向作用会被更有效地发挥,这与两类技术领域对经济的影响路径不同有关。此外,高机会技术领域的专业化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王静文[6](2018)在《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劳动力要素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突出。以克鲁格曼为首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日渐成熟,经济活动要素的空间分布视角得以引入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成为解释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经济地理》指出,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人们远离家乡,涌到大城市生活打拼,承受着“大城市病”带来的不便和压力,背负着亲人分离的苦楚,但依然选择集聚在国家的某几个超大城市。我国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和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掀起了劳动力自由迁徙的浪潮,劳动力高度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超大城市。虽然在此期间,这些地区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同样很多地区面临着所谓的“大城市病”,因而采取了一系列外来人口调控政策。近年来,这种集聚的格局仍较为稳定,但出现放缓迹象。根据有关学者估算(田雪原,2012),今后仍有2亿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这又将重塑劳动力集聚格局,从而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劳动力集聚对各地区以及全国的经济增长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存不存在相应的门槛或者适宜的区间?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在优化区域经济过程中,不仅关注要素投入视角,也兼顾要素的空间布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在劳动经济学领域,专门对劳动力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章几乎没有,尤其是国内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是聚焦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流动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理论、视角和方法上的启发和借鉴。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类方法相结合。在定性分析上,结合劳动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对劳动力集聚空间布局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在进行区间异质性分析时,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在定量分析方法上,使用面板数据,依次采用静态面板回归、动态面板回归、门槛回归等,并纳入空间效应,引入空间计量方法,为了处理内生性问题,使用了系统GMM、空间系统GMM这些国际前沿方法,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基于劳动力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到结论:劳动力集聚通过正向的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以及负向的市场竞争效应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由于各效应产生的条件不同,因此劳动力集聚先是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集聚成本上升,转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劳动力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倒U”关系。第二,基于我国劳动力集聚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定量测算,可以发现,平均来看,2000-2015年期间,我国劳动力集聚红利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14.05%。其中,劳动力集聚度最适宜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等,其收获的集聚红利为地区人均GDP的25%-27%。第三,通过对劳动力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每个地区的劳动力集聚对其经济的影响并非一样,因而每个地区适宜的集聚区也不相同。而经济实力是影响地区劳动力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集聚红利期长更久,承受的劳动力集聚度更高。因此,未来,站在经济效益视角看,上海仍然可以继续集聚一定量的劳动力资源。且单从地区经济效益来看,在一定时期内,在劳动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加快更多的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就业人口的转变,并优先向劳动力集聚经济效益更高的地区集聚的现状仍然可以继续。第四,通过研究发现,劳动力在某一区域内部集聚的不均匀状况对全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型,即:地区间劳动力集聚度差异的增加对全域经济增长产生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我国目前尚处于“∽”型曲线的第二个阶段,当前劳动力集聚空间格局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尚存在继续集聚的空间。

朱晴艳[7](2018)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经验分析》文中认为2017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8.5%,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城市的教育、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多集聚于城市,特别是发达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而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发展有利于深化专业分工、实现知识的溢出,并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而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九省二市,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0%以上,是协调中国东中西经济发展的新支撑带,通过研究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其影响,找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集聚方式和布局。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在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来的知识积累、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合理地构建模型,选择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2003-2015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就整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依据区域经济发达的程度和工业化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差异。经济较发达,且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很明显;经济发展程度和工业化处于中等水平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明显;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且工业化水平不高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形成的必要经济基础和机制尚未成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弱。因此,需要考虑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来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布局优化和良性发展。

宋伟[8](2016)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正向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但在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加速改革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党中央采取的各种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进而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经济收敛”的理论去衡量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从“经济收敛”的角度去分析影响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已成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对区域经济收敛的研究为基础,首先运用传统的经济收敛测度方法(?-收敛检验、绝对?-收敛检验、条件?-收敛检验)对在不考虑到知识溢出影响情况下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在1978-2012年这段时期各区域(省)间的经济增长存在弱收敛态势。随后对当前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关知识溢出的理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阐述并将其应用到我国,对我国各区域间的知识溢出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以总产出增长率的变化为起点,经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过渡到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根据不同前提假设构建了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模型,并应用实际数据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将知识溢出与经济收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别从“因素分解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两个角度应用1978—2012年的实际经济数据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与影响经济收敛的其它因素相比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在决定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情况呈现收敛抑或发散态势的过程中仅起次要的辅助作用,即:我国各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溢出障碍。实证过程所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收敛检验、?-收敛检验、空间计量分析、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因素分解分析。本文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是本文研究的独特之处和可能的创新,最后给出论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在建国以后实施的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当前重点实施的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第三章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经济增长收敛情况的测度,并以此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后续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情况的分析以及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的分析都是以对我国各区域间经济收敛情况的分析为基础而展开的。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分别采用?-收敛检验、绝对?-收敛检验、条件?-收敛检验以及考虑到空间影响下的?-收敛检验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进行了测度,所得结论不尽相同。第四章是对知识溢出理论全面、系统的阐述,并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与知识溢出相关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单边知识溢出和双边知识溢出两个方向。但无论是单边知识溢出还是双边知识溢出都认为:影响区域知识溢出的全部因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流入方,二是知识流出方,三是知识流入方与知识流出方的交流。第五章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现状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对前一章“知识溢出的理论基础”的实证研究和对后续“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研究的基础。在这一章中首先是对我国各区域间是否存在知识溢出情况的存在性检验。具体的检验方法包括图检验和莫兰指数(Moran’s I)检验,检验结果一致认为:我国各区域间存在知识溢出。在经过检验确定存在知识溢出的情况下,本章的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数据的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包括应用Verspagen(1991)与Canel(2001)给出的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指标构建以及应用SAS 9.0软件编写计算程序并对计算所得知识溢出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随后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面板数据分析”都是针对这一数据的分析。在本章中还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知识生产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现状分析的深入。第六章是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总产出增长率影响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本文核心内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分析的过渡。在本章中首先在理论上从单纯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过程经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过渡到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过程上。随后通过构建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模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区域知识溢出在提高我国各区域总产出增长率上所起到的作用很小,这也正揭示了我国各区域(省)间在知识溢出的流动上存在障碍。也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差距大、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七章是本文的最后部分——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的分析。本章以第六章的分析为基础,可以说是在第六章基础上继续进行的分析,利用第六章所构建的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模型通过方差分解技术将其过渡到“经济收敛”问题上,同时解决了以区域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知识溢出与以区域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收敛之间的融合问题。随后从“因素分解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与其它影响因素相比吸收外来知识溢出对我国在1978—2012年期间各区域(省)经济增长敛散情况的影响作用是较小的,它不足以成为决定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呈现出收敛抑或发散态势的主要原因,仅起次要的辅助作用。决定我国各区域(省)的经济增长情况在1978—2012年期间呈现出收敛或是发散态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1、区域自主知识研发,2、区域劳动力投入增长率,3、区域资本投入增长率。

贾怡[9](2016)在《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文中研究指明新增长理论主要沿三条思路发展。第一种思路将知识、技术、人力资本都纳入广义的资本范畴,因此经济的持续增长可以以资本的不断积累来解释,这就是资本积累型的新增长理论。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不仅包含了以AK模型、琼斯-真野惠里模型、雷贝洛模型为代表的凸性增长模型,还包括罗默、卢卡斯等人提出的外部性模型。如果将资本视为广义资本的概念,凸性增长模型与外部性模型内在是统一的。第二种思路将技术进步的原因归结于厂商或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投入,这是R&D类型的新增长理论。第三种思路认为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原因在于专业化和分工,这就是ED类型的新增长理论。在模型中明确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增长理论主要有两类:R&D类型的新增长理论和ED类型的新增长理论。虽然这两种理论的假设看起来十分符合实际,但在实证研究中却很难得到证实。与之相反的是,资本积累型的新增长理论却得到了广泛的实证支持。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相比其他新增长理论看起来似乎是有些"过时"的,但是实际上这里的资本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物质资本,而是广义的资本。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类增长理论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本文将详细论述这类新增长理论,并试图验证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现实的解释力。

曾光[10](2006)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江苏沿江八市(分别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和南通,简称苏南八市)和浙江环杭州湾七市(分别为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和台州,简称浙北七市)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富饶的区域之一,并领跑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对长三角整个区域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的同时,加大对其区域内部各城市间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不少,但从收敛性(也译作“趋同性”)理论的视角来进行研究的却几乎是空白。正是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关于收敛性的有关理论框架出发,力图从各城市的人均GDP、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多个角度,全面地考察从1978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并探讨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本文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相关理论基础,分别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两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介绍了与收敛性有关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作者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明确了全文研究的概念体系框架。其次,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演变。分别对长三角十六城市从1978年到2004年期间的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指标的发展差异进行了详细地考察。结果发现,从总体上,其绝对差异指标中的标准差在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指标中,无论是变异系数还是基尼系数,尽管有所波动,但呈现出逐年缩小的发展态势。第三,通过实证考察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发现尽管少数年份人均GDP指标与人均收入指标的变动方向有所不一致,但从总体上来看,长三角十六城市间不存在所谓的“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同时,在长三角十六城市间,经济增长的“倒U”型假说未能通过检验。第四,采用变异系数这一指标,考察长三角十六城市经济增长的δ—收敛,结果发现: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1978年到2004年期间,其变异系数尽管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呈现出收敛的特征。第五,基于MRW基本分析框架,结合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实际情况,构建了新β—收敛分析模型,对长三角十六城市经济增长的β—收敛验证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收敛;进行俱乐部检验后发现,就人均GDP指标来看,苏南八市和浙北七市内部都不存在收敛,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这两项指标,在各地区内部都存在俱乐部收敛。最后,在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产业发展、制度因素、FDI以及聚集经济要素等五个方面对影响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在几个影响因素中,固定资本投资、工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和聚集经济效应都促使收敛性的存在,FDI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收敛或者发散的影响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新增长理论视阈下粤北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机制探索——以连南瑶医药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增长理论于粤北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价值
    1.1 理论基础:内涵与外延
    1.2 高素质人才:培育与储备
    1.3 高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1.4 内部要素:优化与创新
2 连南瑶族自治县医药产业发展概况
    2.1 区位优势:高山与多雾
    2.2 资源禀赋:自然与人文
    2.3 开发历程:探索与改进
    2.4 发展潜力:宣传与品牌
3 瑶医药特色产业发展困境之围
    3.1 高等教育落后,教育水平较低
    3.2 人才储备不够,人才激励缺位
    3.3 高新技术薄弱,产业进程阻滞
    3.4 创新意识不足,各方合作不及
4 瑶医药特色产业长效发展机制的探索
    4.1 重视高等教育,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4.2 优化人力资本,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4.3 运用高新技术,构建技术创新机制
    4.4 创新发展模式,落实多主体合作机制
5 总结

(2)人口转变后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人口转变形势与国际经验
三、增长核算模型
四、增长核算
    (一)基本核算结果
    (二)劳动力市场的改善、稳态增长率和广义生产率
五、结论

(3)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 ——基于地区和行业层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与分类
        2.1.1 人力资本
        2.1.2 创新
        2.1.3 技术效率
    2.2 文献综述
        2.2.1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衡量方法研究
        2.2.2 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2.2.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2.4 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
        2.2.5 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2.6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2 人力资本理论
        2.3.3 内生增长理论
        2.3.4 创新系统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现状
    3.1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现状——地区层面
        3.1.1 地区人力资本发展现状
        3.1.2 地区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3.1.3 地区经济增长现状
    3.2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现状——行业层面
        3.2.1 工业行业人力资本发展现状
        3.2.2 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3.2.3 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理论模型
    4.1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4.1.1 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4.1.2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4.1.3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4.1.4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小结
    4.2 多部门内生增长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介效应的检验
    5.1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地区层面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说明与数据处理
        5.1.3 实证结果与分析——地区整体层面
        5.1.4 实证结果与分析——分区域层面
        5.1.5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5.2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行业层面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处理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工业行业整体层面
        5.2.4 实证结果与分析——细分行业层面
        5.2.5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6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门槛效应的检验
    6.1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人力资本门槛效应检验
        6.1.1 地区层面分析
        6.1.2 行业层面分析
        6.1.3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6.2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技术创新门槛效应检验
        6.2.1 地区层面分析
        6.2.2 行业层面分析
        6.2.3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启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启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保罗·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及其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及罗默的贡献
    (一) 新增长理论发展渊源
        1.古典经济增长思想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 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
        (2) 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3) 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3.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建
        4.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
    (二) 罗默新增长理论模型
        1.罗默新增长理论模型
        (1) 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模型
        (2) 四要素模型
        2.对罗默新增长理论的评价
        (1) 创建了内生化的新增长理论
        (2) 揭示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长期增长中决定性的作用
        (3) 新增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各国经济增长中人均收入增加存在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
        (4) 新增长理论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对各国 (地区) 经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二 构建“主因素分析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的测算
    (一)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腾飞的经验:新增长理论视角
        1.高度重视发展教育, 人力资本进一步提升
        2.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强化对科技人才的激励
        3.释放“人口红利”,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4.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5.坚持改革开放, 吸引大批的国外投资和先进技术
    (二) “主因素分析模型”的构建
    (三) 应用“主因素分析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1.用“主因素分析模型”对我国各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进行测算 (1980—2007年)
        2.用索洛余值法进行佐证
        3.对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预测
    (四) 应用“主因素分析模型” (2) 对省市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1.对三十一省区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聚类分析[11] (P24-61) (3) 。
        2.对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区市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比较研究[12] (P77-115) (4)
三 新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 改革发展教育, 大力提升人力资本, 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
    (二) 尊重科学技术人才、科学家与企业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三) 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和人员交流, 打造学习互通竞争共享的国际平台
    (四)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动经济发展依靠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性转变
四 结语

(5)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形成机制与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内涵
        1.2.2 区域技术专业化的表现
        1.2.3 区域技术专业化的成因
        1.2.4 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影响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区域技术专业化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技术专业化形成的内在依据——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核心
        2.1.1 概述
        2.1.2 产业集聚理论
        2.1.3 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
        2.1.4 区域创新分工理论
    2.2 区域技术专业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依据——以新增长理论为核心
        2.2.1 概述
        2.2.2 创新驱动增长理论
        2.2.3 专业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的特征
    3.1 技术创新集聚
        3.1.1 技术创新集聚的测度方法
        3.1.2 区域技术创新集聚的特征
    3.2 技术结构布局
        3.2.1 技术结构的测度方法
        3.2.2 技术结构的布局特征
        3.2.3 与国际经验的比较
    3.3 技术领域分布
        3.3.1 优势技术的测度方法
        3.3.2 技术领域分布现状
        3.3.3 专业化模式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技术创新集聚与专业化模型
    4.1 理论基础
    4.2 模型设定
        4.2.1 基本假设
        4.2.2 基本模型
    4.3 均衡分析
        4.3.1 短期均衡
        4.3.2 长期均衡
    4.4 经济增长与区域福利
        4.4.1 知识集聚与经济增长
        4.4.2 区域福利分析
    4.5 案例分析
        4.5.1 广东省创新发展现状
        4.5.2 广东省创新集聚特征
        4.5.3 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技术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1 研究问题与假设
        5.1.1 技术专业化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
        5.1.2 技术专业化对经济增长有怎样的影响
    5.2 技术专业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2.1 研究设计
        5.2.2 描述性统计
        5.2.3 实证结果
    5.3 技术领域优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3.1 研究设计
        5.3.2 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类技术专业化领域的经济影响与机制
    6.1 研究问题与假设
        6.1.1 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领域
        6.1.2 空间对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的影响
        6.1.3 不同的技术领域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6.2 两类技术领域的影响效果分析
        6.2.1 研究设计
        6.2.2 描述性统计
        6.2.3 实证结果
    6.3 两类技术领域的空间效应分析
        6.3.1 模型设定
        6.3.2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3 实证结果
        6.3.4 稳健性检验
    6.4 两类技术领域的影响机制分析
        6.4.1 研究设计
        6.4.2 描述性统计
        6.4.3 实证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介绍
    1.3 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及研究进展
        2.1.1 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及相关研究
        2.1.2 空间视角的经济增长理论及相关研究
    2.2 劳动力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及研究进展
        2.2.1 劳动力供给要素与经济增长
        2.2.2 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
        2.2.3 劳动力集聚与经济增长
    2.3 文献评述及展望
第3章 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3.1 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现状及演变
        3.1.1 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现状
        3.1.2 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态势的演变
    3.2 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成因的理论分析
        3.2.1 研究背景和基础
        3.2.2 理论分析
    3.3 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成因的实证分析
        3.3.1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说明
        3.3.2 估计方法与内生性处理
        3.3.3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4.1 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推导
        4.1.1 作用机理与理论分析
        4.1.2 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公式推导
    4.2 模型构建与资料说明
        4.2.1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来源
        4.2.2 方法选择依据——空间计量方法的引入
    4.3 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4.3.1 空间相关性识别与检验
        4.3.2 模型估计
        4.3.3 稳健性检验与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劳动力空间集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定量测算
    5.1 理论分析与推导
    5.2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来源
        5.2.1 劳动力集聚收益函数
        5.2.2 劳动力集聚成本函数
    5.3 模型运行与结果分析
        5.3.1 劳动力集聚的收益函数
        5.3.2 劳动力集聚成本函数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6.1 劳动力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和门槛
    6.2 门槛辩识
        6.2.1 门槛模型设定
        6.2.2 劳动力空间集聚效应面板门槛回归的估计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不均匀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1 劳动力空间集聚不均匀指数构建和现状描述
        7.1.1 指标构建
        7.1.2 现状描述以及空间相关性识别检验
    7.2 劳动力空间地区差异对全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假设和探讨
        7.2.1 基础数理关系推演
        7.2.2 理论分析与假设
    7.3 劳动力空间集聚地区差异与全域经济增长“∽”型关系的检验
        7.3.1 模型设定、估计与稳健性检验
        7.3.2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政策思考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思考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7)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评估
        2.1.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2.1.3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取向
        2.1.4 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增长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2.3 区位理论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加快知识溢出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人才聚集
    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来资本积累
第4章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4.1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区际差异
        4.1.1 经济规模水平
        4.1.2 经济效益水平
        4.1.3 经济结构水平
    4.2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分析
        4.2.1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兴起
        4.2.2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
        4.2.3 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
        5.1.1 理论模型构建
        5.1.2 计量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5.2.2 变量介绍
    5.3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与说明
        5.3.1 实证结果
        5.3.2 经验分析
第6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方法与创新
    1.5 思路与框架
第2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 建国以来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2.1.1 1949-1978计划经济时期
        2.1.2 1978-1991改革开放初期
        2.1.3 1991-至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
    2.2 当前我国重点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2.2.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2.2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2.3 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及发展方向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模型解释和实证检验
    3.1 经济增长模型介绍
    3.2 区域经济增长特征的统计描述
    3.3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检验结果与评价
        3.3.1 σ-收敛检验
        3.3.2 β-收敛检验
        3.3.3 考虑到空间影响的β-收敛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知识溢出的内涵、途径和度量
    4.1 知识溢出的内涵与特征
    4.2 知识溢出的途径和特征
    4.3 知识溢出的相关理论
        4.3.1 单边知识溢出的度量
        4.3.2 双边知识溢出的度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区域知识溢出的存在性、空间自相关性及其特征分析
    5.1 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存在性检验
    5.2 知识溢出数据的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面板数据分析
    5.3 对知识生产的影响
        5.3.1 格兰杰因果检验
        5.3.2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5.4 知识溢出的收敛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检验
    6.1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检验
    6.2 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
    6.3 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6.3.1 模型构建
        6.3.2 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作用关系检验
    7.1 经济收敛的方差分解
    7.2 因素分解分析
    7.3 时间序列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概述
    2.1 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的界定
    2.2 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3 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的基础
    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1.1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
        3.1.2 马歇尔的经济增长思想
        3.1.3 阿林·杨格的经济增长思想
        3.1.4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思想
    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2.1 索罗模型
        3.2.2 新古典增长理论受到的质疑
    3.3 小结
4 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的特征及缺陷
    4.1 外部性模型
        4.1.1 阿罗的"干中学"模型
        4.1.2 宇泽弘文的两部门模型
        4.1.3 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
        4.1.4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
    4.2 凸性增长模型
        4.2.1 AK模型
        4.2.2 琼斯-真野惠里的单部门模型
        4.2.3 雷贝洛的两部门模型
    4.3 小结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沿革与检验(1979-2014)
    5.1 中国经济增长历程
    5.2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5.2.1 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增
        5.2.2 经济增长率非平稳
        5.2.3 地区间收入差距缩小不明显
    5.3 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检验
6 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力
    6.1 模型特点
    6.2 检验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的解释力
        6.2.1 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非递减
        6.2.2 储蓄率的增长效应
        6.2.3 检验收敛性
    6.3 小结
7 政策含义
8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录
表录
附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收敛性的概念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4 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及资料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数据及资料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收敛性
        2.1.1 储蓄率外生的收敛性预测
        2.1.2 储蓄率内生的收敛性预测
        2.1.3 新古典理论框架中要素的流动与收敛性
    2.2 新增长理论与收敛性
        2.2.1 资本积累与收敛性
        2.2.2 分工与收敛性
        2.2.3 技术进步与收敛性
        2.2.4 新增长理论框架中要素流动与收敛性
    2.3 政治经济学与收敛性
第3章 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演变
    3.1 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测算方法及比较
        3.1.1 绝对差异
        3.1.2 相对差异
        3.1.3 "倒U"型假说
    3.2 长三角城市人均GDP差异的考察
        3.2.1 长三角城市人均GDP差异的基本分析
        3.2.2 不同价格体系下各城市人均GDP差异的比较
    3.3 长三角城市人均收入差异考察
        3.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分析
        3.3.2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异分析
    3.4 "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检验
    3.5 "倒U"型假说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分析
    4.1 收敛性分析的基本框架
        4.1.1 MRW分析框架
        4.1.2 Dowrick-Rogers分析框架
    4.2 δ—收敛检验
        4.2.1 人均GDP的δ—收敛检验
        4.2.2 人均收入的δ—收敛检验
    4.3 β—收敛检验
        4.3.1 模型的改进
        4.3.2 绝对β—收敛检验
        4.3.3 条件β—收敛检验
    4.4 俱乐部收敛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资本积累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
        5.1.1 基本模型、指标界定和数据的处理
        5.1.2 计量分析
        5.1.3 分析小结
    5.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5.2.1 长三角各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
        5.2.2 长三角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分析
        5.2.3 长三角各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2.4 分析小结
    5.3 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
        5.3.1 市场化水平指数的设计和数据资料
        5.3.2 长三角各城市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3.3 分析小结
    5.4 外国直接投资与城市经济增长
        5.4.1 各城市经济增长与FDI占GDP比重的关系
        5.4.2 FDI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4.3 分析小结
    5.5 聚集经济效应与经济增长
        5.5.1 聚集经济效应指标的界定和相关数据的处理
        5.5.2 聚集效应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5.5.3 分析小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差异演变主要分析结果
    附录1.1 长三角人均GDP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分析
    附录1.2 长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数据
    附录1.3 长三角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异数据
    附录1.4 长三角十六城市"倒U"型假说检验结果
    附录1.5 苏南八市"倒U"型假说检验分析结果
    附录1.6 浙北七市"倒U"型假说分析结果
    附录1.7 苏南八市"倒U"型假说检验数据
    附录1.8 浙北七市"倒U"型假说检验数据
    附录1.9 苏南八市"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检验
    附录1.10 浙北七市"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检验
附录2 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数据
    附录2.1.1 长三角各城市历年GDP对数值
    附录2.1.2 长三角各城市历年人力资本存量对数值
    附录2.1.3 长三角各城市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对数值
    附录2.1.4 长三角三大区域固定资本投资数据
    附录2.1.5 长三角三大区域人力资本数据
    附录2.2.1 长三角各城市工业化指数
    附录2.2.2 长三角三大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附录2.3.1 长三角各城市非国有化率指标
    附录2.3.2 长三角各城市对外开放度指标
    附录2.3.3 长三角各城市经济利益分配指标
    附录2.3.4 长三角各城市市场化指数
    附录2.4 长三角各城市FDI占GDP比重指标
    附录2.5.1 长三角各城市劳动力指标
    附录2.5.2 长三角各城市技术指标
    附录2.5.3 长三角各城市资本指标
    附录2.5.4 长三角各城市收入分配指标
    附录2.5.5 长三角各城市消费水平指标
    附录2.5.6 长三角三大区域聚集经济效应指标比较
致谢

四、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增长理论视阈下粤北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机制探索——以连南瑶医药产业为例[J]. 高红霞.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1)
  • [2]人口转变后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J]. 赵文. 经济学动态, 2021(08)
  • [3]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 ——基于地区和行业层面分析[D]. 崔婷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保罗·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及其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中的应用[J]. 周绍森,胡德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4)
  • [5]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的形成机制与经济影响研究[D]. 邱梦圆.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王静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7)
  • [7]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经验分析[D]. 朱晴艳.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8]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D]. 宋伟. 吉林大学, 2016(03)
  • [9]资本积累型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D]. 贾怡.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10]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D]. 曾光.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