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后进生的教育

谈后进生的教育

一、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利民[1](2021)在《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进生是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的学生。面对后进生,班主任当然不能放弃。班主任工作很多,但最担心的是班级纪律、班级作风、学生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整体素质。其中,后进生的教育极其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班级管理情况,谈谈对后进生进行教育转型的一些策略。

蔡靓雯[2](2021)在《基于7E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生命观念是最具生物学特性的一个维度,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最基本的观念,为了探索生命观念核心素养中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途径,本文尝试将7E教学模式运用于生物学课堂中,探索培育结构与功能观的教学范式,探究7E教学模式对结构与功能观培育的价值。本文在对生命观念的结构与功能观及7E教学模式的文献及书籍梳理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等组实验法进行实验,在教学实验中选取了契合结构与功能观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及实践,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等,并进行教学反思;利用SPSS和Excel等软件比较教学实践前后测的成绩,结合问卷调查分析7E教学模式对学生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7E教学模式与中下水平学生的成绩具有正相关性,7E教学模式影响下实验班中下水平学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班,并具有显着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E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往较高水平发展,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还对思维及探究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E教学模式影响下结构与功能观的形成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解答生物学问题及解决生活相关的问题上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在知识的迁移能力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2)7E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设计用意巧妙,其各环节的特点与优势相辅相成,使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其与5E教学模式相比,所增设的“激发”及“延伸”过程,更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及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的观念。7E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进,顺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更有利于生命观念的培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教学范例。(3)此次教育实践在数据分析与统计的基础上,总结了7E教学模式提高中下水平学生成绩和生命观念层次水平的原因在于——7E教学模式本身的特点及其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心理发展。此次教育实践也证实了采用7E教学模式对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概念学习以及锻炼多元智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国家对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本研究能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并期待更多学者及专家能对7E教学模式更进一步开发利用。

盛跃[3](2021)在《“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学科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地方课改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企图探寻一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敢于展示自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期望能够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自学、合学、展学的动态学习过程,驱使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本研究选取贵州某中学为研究对象,以“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背景,采用了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状况展开调研,确定了从新授课的模式优化策略、习题课和复习课的“学本式”模式建构以及“学本式”评价体系建构这三方面对“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实践展开研究,并设计了“学本式”教学示例、“学本式”评价指标以及“学本式”测评量表。教学实践后,梳理得到三个结论。研究表明:(1)通过“学本式”模式的重构、使用后,证实了重构后的“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对学生自学和互学以及展学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极其有利,为进一步完善M中学“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案例借鉴(2)在设计和实践“学本式”模式的其他课型研究中,证实了“学本式”模式的复习课教学效果较好,能够取代原有模式,为后期建构“学本式”模式其他课型提供参考。(3)通过“学本式”课堂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证实了建构的“学本式”评价指标维度基本上能够客观的反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状况和表现程度,对学生在自评中反思自我、互评中弥补自我、组评中认识自我、教师评价中纠正自我的能力的培养极为有效,同时,便于教师掌握班级学习状况,提升教学质量。

盛小佩[4](2019)在《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文中研究表明后进生的教学工作是老师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后进生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阻力,消耗了老师的很多精力。老师对班级的这部分特殊群体,虽然是倾尽所能,与之斗智斗勇,但收效甚微,着实让老师头疼。

李长进[5](2019)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后进生的转化》文中提出教育离不开对后进生的转化,转化后进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工作。转化后进生能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几乎每一位班主任都在倾力探究,都希望能找到一条转化后进生的成功之路。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转化后进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根据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不同表现,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陈昱同[6](2019)在《后进生遭同伴排斥的干预研究 ——以南京市麒麟小学后进生L为例》文中认为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同伴排斥后进生行为时常发生,所造成的伤害并不亚于校园暴力且更具有隐蔽性。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不良的同伴关系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在已有研究中多关注后进生学习成绩和转化问题,对其生活交往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教育学领域。因此,为了帮助后进生身心健康发展,还需要关注后进生的生活交往,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解决同伴排斥后进生的问题。本研究分析服务对象遭到同伴排斥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尝试运用任务中心模式进行介入,帮助后进生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改善同伴关系,健康快乐的成长。本研究选取了南京麒麟小学后进生L作为服务对象,针对服务对象遭遇同伴排斥问题采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来进行干预,以提高服务对象的学习成绩,改善其与同伴的关系。通过量表测量的定量数据结合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访谈定性资料,分析服务对象经常受到同伴排斥的具体表现为:同伴拒绝、同伴差别对待、同伴中伤。同伴排斥的具体原因是服务对象自身学习成绩差,存在些不良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同伴对后进生的偏见;学校教师的不作为。本研究运用任务中心模式,以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同伴关系,解决同伴排斥的问题为主要目标。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父母、服务对象同伴、服务对象老师进行干预,基于服务对象被同伴排斥的具体表现和原因,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并共同制定服务计划,帮助服务对象端正了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成绩;帮助服务对象父母改善家庭教育方式;消除了服务对象同伴对后进生的偏见,减少了同伴群体对服务对象的排斥行为和表现;改变了教师对后进生的刻板印象,引导教师协助社工改善后进生与班级学生关系。社工通过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了解到,服务对象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服务对象与同伴交往的频次有所增加,拒绝、中伤服务对象等表现和行为有所减少,服务对象家庭家养方式得到一定的改善。本研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首先,对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探讨,社工具有较强调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但与学校教师相比学生面前缺少权威和号召力。其次,对社工的角色进行反思,社工可作为使能者和教育者,但社工的身份认同问题可能影响实务的开展。最后,对整个服务过程中的伦理进行反思,社工在进行工作计划时需要考虑周全,提高统筹规划能力,争取做到个人工作与机构事务两不误。研究证明,运用任务中心模式和发展模式在介入改善同伴排斥后进生是具有显着效果的。

苏燕芳[7](2018)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后进生的转化》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离不开对后进生的转化,转化后进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工作。转化后进生能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几乎每一位班主任都在倾力探究,都希望能找到一条转化后进生的成功之路。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转化后进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根据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表现不同,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籍雪莹[8](2018)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后进生”教育观点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在整本书中有五分之一的建议中提到了有关学习困难的学生。文章主要是从"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如:"早期教育以及周围环境不佳""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不佳""缺乏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以及正确对待和教育"后进生"的策略,如:"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唤醒学生的思维觉醒";对苏霍姆林斯基有关"后进生"的教育观点进行了总结概述,并在分析其有关"后进生"教育观点在现如今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其观点进行评析。

鄢丽珍[9](2018)在《初中阶段“师带徒”校本培训现状与对策 ——对某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带徒”作为一种重要的提高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方式,受到各国重视,“师带徒”培训不仅提高了我国总体教学质量,而且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更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师带徒”培训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了解“师带徒”培训过程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以江西省修水县某中学初中部“师带徒”培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师徒对“师带徒”培训的态度、师徒在培训中的行为以及“师带徒”培训管理等方面搜集研究数据。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学校“师带徒”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校“师带徒”培训制度不健全;第二,学校“师带徒”培训过程形式化;第三,学校“师带徒”培训考核方法单一;第四,师徒个人发展得不到满足;第五,师徒关系影响带教效果;第六,徒弟的专业素质存在差异。本文基于缄默知识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完善学校“师带徒”培训制度;第二,规范学校“师带徒”培训过程;第三,健全学校“师带徒”培训考核方式;第四,学校对师徒进行人本管理;第五,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第六,发挥徒弟在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

贺仙文[10](2018)在《技工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下,技工学校的发展体系也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健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等措施为技工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由于大中专院校的扩招,生源减少,加之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和部分地区长期形成的重学历轻技能的意识,导致技工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急剧下降,使技工学校发展面临挑战。技工学校为更好地适应市场,想方设法大力招生,为保障生源数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难以得到保证,加之来读技校的一般是没有顺利考上高中或大学的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通中学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后进生。后进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技工学校培养教育的总体质量,给技校及管理者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同时随着国家工匠精神的提倡,国家越来越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技工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去到行业生产的第一线,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进一步探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转化这部分后进生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技双优的技能人才,对于技工学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后进生的基本情况、身份认同情况、学习习惯情况、行为习惯情况、家庭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研究背景及缘由;二、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现状调查分析—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三、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管理对策建议。笔者从对后进生调查的现状中总结技工学校存在普遍性、自我身份认同度不高、对学习不感兴趣、自控能力较差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方面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后进生的转化步骤为出发点,以多方配合管理形成合力为抓手,对后进生的管理对策提出建议,目的是促进技校后进生健康成长。

二、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消除对立情绪,关爱后进生成长
二、了解形成原因,重点关注后进生
三、关注学生优点,善于鼓励后进生
四、改进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后进生
五、不忘教育初心,耐心指导后进生
六、结语

(2)基于7E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及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半结构式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实验研究法
        四、研究设计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
        (二)生命观念的内涵
        (三)结构与功能观的内涵
        (四)结构与功能观的研究进展
        二、7E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界定
        (二)7E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三)7E教学模式对生物学教学的价值
        (四)7E教学模式与结构与功能观的联系
        三、基于7E教学模式培养结构与功能观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学科结构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现况调查的实施
    第一节 学生的结构与功能观现状调查问卷的实施
    第二节 教师结构与功能观培育的现状访谈调查
第三章 7E教学模式下结构与功能观形成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7E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教学反思
        二、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反思
        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反思
    第二节 教学前测与后测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前测
        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后测
        三、《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前测
        四、《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后测
        五、《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前测
        六、《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后测
第四章 学生期末成绩分析及问卷调查后测的实施
    第一节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形成调查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7E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
        (二)7E教学模式为结构与功能观的培育提供参考范式
        (三)7E教学模式能促进结构与功能观高水平层次的发展
        (四)7E教学模式对学生结构与功能观形成效果显着
        (五)7E教学模式对中下水平学生影响较大的原因
    第二节 反思
        (一)本研究的研究周期较短
        (二)研究者经验不够丰富
        (三)研究对象数量较少
        (四)课程资源的来源渠道较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生物学学科素养的内容
    附录2 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培育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3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前测)
    附录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后测)
    附录5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前测)
    附录6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后测)
    附录7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前测)
    附录8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后测)
    附录9 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形成调查问卷
    附录10 实验前两班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附录11 实验后两班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附录12 实验前对学生进行访谈记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学本式”教学在M中学的实践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学生自我发展需求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主要阶段
        四、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一、 “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导学单
    第二节 教育学相关基本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
        四、合作学习理论
        五、最近发展区理论
        六、终身教育理论
第三章 “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应用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实施流程
    第二节 学生维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三、前期成绩统计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教师维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访谈概况
        二、教学现状的原因剖析
    第四节 调查小结
第四章 化学“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第一节 “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思路
    第二节 “学本式”模式下新授课优化策略探究
        一、互学环节的改进策略
        二、展学环节的改进策略
        三、新授课主要的教学模式
    第三节 “学本式”模式下其他课型教学流程构建探究
        一、习题课的“学本式”教学流程设计
        二、复习课的“学本式”教学流程设计
    第四节 “学本式”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究
        一、建构目的
        二、建构思路
        三、学本评价体系的初步设计
        四、学本评价体系的校正设计
        五、学本评价体系实践研究设计
    第五节 教学适应性研究
    第六节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授课教学设计示例——以“水的净化”为例
        二、习题课教学设计示例——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为例
        三、复习课教学设计示例——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为例
第五章 “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教学实践设计
        一、实践对象
        二、教学实践假设
        三、无关变量的控制
        四、教学实践数据统计方法
        五、教学实践研究工具
    第二节 教学实践流程与结果表征手段
        一、教学实践过程
        二、教学实践结果表征手段
    第三节 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一、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第四节 教学实践研究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本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学本式”评价体系指标维度建构的反馈意见单(A)
    附录5 “学本式”评价体系指标维度建构的反馈意见单(B)
    附录6 关于“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情况
    附录7 师生访谈提纲
    附录8 自评量表测评题
    附录9 互评量表测评题
    附录10 组评量表测评题
    附录11 教师评价量表测评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清现状,思考应对措施
二、改变心态,运用合理方法
三、鼓励阅读,激发活的思想
四、家校沟通,是后进生进步的桥梁

(5)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后进生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进生心理与行为特点
    1. 自卑心理严重
    2. 叛逆行为屡见
    3. 盲从现象明显
    4. 意志力淡薄
    5. 学习动机缺乏
二、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后进生的转化的策略
    1. 召开后进生教育的主题班会
    2. 巧用策略,给后进生前进的力量
    3. 要善于扬其“长”、促其“短”
    4. 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健康
    5. 与家长密切联系
    6. 构建快乐和谐的班集体,营造后进生转化的氛围

(6)后进生遭同伴排斥的干预研究 ——以南京市麒麟小学后进生L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同伴排斥后进生L的表现及原因
    一、服务对象L的概况
    二、同伴排斥后进生L的表现
    三、同伴排斥后进生L的原因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后进生同伴排斥的实务过程
    一、社会工作模式的选择
    二、工作目标和服务计划
    三、服务计划的实施
    四、社会工作介入后进生同伴排斥的评估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后的反思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和不足
    二、社会工作者角色反思
    三、社会工作者伦理反思
    四、增进后进生同伴交往的对策
第五章 研究结论
    一、结论
    二、论文可能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后进生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召开后进生教育的主题班会
二、巧用策略,给后进生前进的力量
三、要善于扬其“长”促其“短”
四、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健康
五、与家长密切联系
六、构建快乐和谐的班集体,营造后进生转化的氛围

(8)《给教师的建议》中“后进生”教育观点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后进生学习困难原因研究
    (一) 早期教育及周围条件不佳
    (二)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效果不佳
    (三) 缺乏求知欲和钻研精神
二、有关加强后进生教育对策的研究
    (一) 扩大阅读范围
    (二) 尊重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三) 运用周围世界唤醒思维觉醒
三、有关后进生教育观点的现实意义及评析
    (一) 有关后进生教育观点的现实意义
        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增强教师的职业获得感。
        3. 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 有关后进生教育观点的评析

(9)初中阶段“师带徒”校本培训现状与对策 ——对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师带徒”培训模式研究
        1.2.2 国内外“师带徒”培训内容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老教师
        2.1.2 新教师
        2.1.3 “师带徒”
    2.2 相关理论
        2.2.1 缄默知识
        2.2.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2.3 人本管理理论
第3章 A校“师带徒”培训现状调查
    3.1 调查与实施
        3.1.1 调查对象
        3.1.2 问卷与发放
        3.1.3 访谈与实施
    3.2 调查结果
        3.2.1 师徒对“师带徒”培训持主观肯定态度
        3.2.2 “师带徒”培训提高了徒弟的学科教学知识
        3.2.3 “师带徒”培训促进了徒弟缄默知识的获得
        3.2.4 师傅在思想和生活等方面指导缩短了徒弟融入学校的时间
        3.2.5 师傅学识水平、对徒弟态度和徒弟对学习的态度影响师徒关系
        3.2.6 学校“师带徒”培训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第4章 A校“师带徒”培训问题与分析
    4.1 学校“师带徒”培训制度不健全
        4.1.1 制度的含义及其作用
        4.1.2 学校“师带徒”培训工作实施情况
    4.2 学校“师带徒”培训过程形式化
        4.2.1 “师带徒”培训缺少明确的培训目标
        4.2.2 “师带徒”培训过程缺少监督和管理
    4.3 学校“师带徒”培训考核方法单一
    4.4 师徒个人发展得不到满足
        4.4.1 师傅个人发展得不到满足
        4.4.2 徒弟个人发展得不到满足
    4.5 师徒关系影响带教效果
    4.6 徒弟的专业素质存在差异
第5章 提高A校“师带徒”培训效果的对策
    5.1 完善学校“师带徒”培训制度
        5.1.1 明确师徒培训职责
        5.1.2 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5.1.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5.2 规范学校“师带徒”培训过程
        5.2.1 明确“师带徒”培训目标
        5.2.2 建立师徒工作常规
    5.3 健全学校“师带徒”培训考核方式
        5.3.1 培训考核内容多样化
        5.3.2 培训考核方式多样化
        5.3.3 领导需做好培训工作的汇报和总结
    5.4 学校对师徒进行人本管理
        5.4.1 满足师傅的发展需求
        5.4.2 满足徒弟个性化发展需求
    5.5 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
    5.6 发挥徒弟在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校“师带徒”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校“师带徒”调查问卷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10)技工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缘由
        一、当前技工学校招生形势严峻
        二、当前技工学校生源问题
        三、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技工学校
        二、技工学校后进生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有关后进生概念的研究
        二、有关后进生形成原因及管理对策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特点和本研究的立足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法
第二章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的基本情况简介
        一、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简介
        二、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的办学特点
        三、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现状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问卷设计
        三、调查对象
        四、组织调查和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
    第三节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现状分析
        一、技工学校后进生基本情况的调查
        二、技工学校后进生身份认同的现状
        三、技工学校后进生学习习惯现状
        四、技工学校后进生行为习惯现状
        五、技工学校后进生其他情况现状
        六、访谈结果(包括访谈教师、学生)
    第四节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技工学校后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技工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第三章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后进生的管理对策建议
    第一节 端正对技校生的认识,营造良好身份认同氛围
        一、社会要完善制度,为技校生搭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学校要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教师要从心底认可技校后进生,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四、家庭送子女就读技校的观念需要更新
    第二节 帮助技校生确立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一、家长的言传身教帮助技校生确立总目标
        二、学校帮助技校生确定循序渐进的目标
        三、教师督促帮助技校生完成学期目标
    第三节 多方配合管理形成合力,促进技校后进生健康成长
        一、政校合作,提升办学实力
        二、师生配合,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家校合作,同步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C 访谈实录(含对教师、学生的访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 刘利民. 新智慧, 2021(18)
  • [2]基于7E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结构与功能观的实践研究[D]. 蔡靓雯.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3]“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的实践研究[D]. 盛跃.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J]. 盛小佩. 新课程(小学), 2019(11)
  • [5]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后进生的转化[J]. 李长进. 小学时代, 2019(27)
  • [6]后进生遭同伴排斥的干预研究 ——以南京市麒麟小学后进生L为例[D]. 陈昱同.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对后进生的转化[J]. 苏燕芳. 读写算, 2018(23)
  • [8]《给教师的建议》中“后进生”教育观点研究述评[J]. 籍雪莹.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07)
  • [9]初中阶段“师带徒”校本培训现状与对策 ——对某中学为例[D]. 鄢丽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 [10]技工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D]. 贺仙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谈后进生的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