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球科学原理》一书

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球科学原理》一书

一、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学原理》一书(论文文献综述)

黄湾湾[1](2018)在《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文中提出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是近代大学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近代知识女性的精英代表,她们勇敢挣脱传统家庭的羁绊,寻求独立的自我,接受系统的中外教育,融汇中西文化,在学术研究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厚造诣。然而,女性自古以来的从属地位也决定了女教师在学术领域不被重视,关于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因此,本研究针对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展开探讨,以期彰显女性学术风采,丰富女性学术的研究资料。论文以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她们的学术信息以展现其学术整体概况,并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大学女教师进行深入探索,全面、具体地呈现她们的学术历程及学术特征,凸显大学女教师在近代学术研究领域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基于此,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剖析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是时代发展推动的结果,伴随着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子职业思想的渗入以及近代大学职能的转变,女教师凭借自身顽强不屈、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跻身于男性霸权的学术圈,逐渐形成一支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队伍。论文又从学科背景、学术成果、参与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等方面,概述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发展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林徽因的建筑学术风采。通过对林徽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建筑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三部分主要探究冯沅君的文学学术风采。通过对冯沅君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俞庆棠的教育学术风采。通过对俞庆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民众教育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民国中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研究的几点思考,包括其对大学学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她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孙丹丹[2](2015)在《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语运动的开展,我国进入现代辞书出版时期。自此以来,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发展走过了百年历程,出版了汉语知识辞书11080多部。如果加上汉语语文辞书和外语辞书,已达2万多部。从出版规模看,我们可以算得上辞书大国了。然而,我国还不是辞书强国。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及文化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辞书强国梦”。因此关于汉语辞书编纂出版问题和发展对策的研究越来越迫切。为了探讨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对策,需要回顾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现代化演进过程,总结我国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并藉此分析我国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汉语知识辞书研究的意义,知识辞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主要阐述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现状、理论材料以及研究方法。第三章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在引进国内外主要的知识辞书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已有辞书理论和知识辞书信息库中的知识辞书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现代汉语知识辞书简约分类体系。第四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我们把进入现代出版时期的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期(1912-1948),转折期(1949-1977),繁荣期(1978-2000),新世纪(2001-2012)。第五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辞书内部世界、语言世界、辞书外部世界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我国知识辞书经历了由起步期草创既成、随着建国后辞书出版政策的变化而转折、逐步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期的进步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的。汉语知识辞书理念由朦胧到清晰、类型从无到有、品种由少到多、理论由粗浅到成熟、体例由略到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七章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本文主要从学术界、出版社、教育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王瑞[3](2013)在《“圣人之徒”的儒生情怀 ——以探析张其昀学术思想为中心》文中提出张其昀是我国现代着名学者,他不仅继承浙东学人经世致用的务实风格,而且积极吸纳新知,在史地学术、教育、哲学、国防战略、中外文化交流等多项领域,均有独到的学术贡献。张其昀的“儒生”本色,在1949年之前,主要表现在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澄思渺虑、潜心研究,不懈地为时代困境寻找出路的天下情怀上。赴台之后,他为传承道统、弘扬民族文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治学重心也从地理学向历史文化倾斜,并对儒学本身做出系统的解读与阐释。研究张其昀其人其学,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不仅在传统分崩离析的二十世纪担负起传承道统的一份重任,更于中西交汇的时代机遇中,为推动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重要的努力。众所周知,传统儒学在二十世纪遭到了极大挑战,从内涵都社会影响都发生了变化。这一抽象的变化如何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个体身上,张其昀其人其学不失为一个典型的个体样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把张其昀的儒生情结与学术活动结合起来,把人物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努力结合起来,以较为全面地诠释人物及其学术。全文以“儒生”与“学术”为关键词,前者贯穿于第一至六章,后者贯穿于第一至五章。第一章主要讨论张其昀的庭训、师承,及其克勤克俭的治学、治事精神。该章以丰富的资料补充了前人论张氏所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不足。前人多论其师柳诒徵、刘伯明,而较少论及竺可桢对他的教育影响。该章不但汇总、充实并深化了这三面的师承与学术源流,并提出国学大师王伯沆对其个性修养与道统意识的涵养不容忽视。前人论张氏治学、治事的细节,极为零散,该章在此方面汇总了大量的资料,并提炼出“克勤克俭”的这一核心性格要素。此要素不仅是张氏在治学、兴学上获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学人精神的传承。第二章主要梳理、论述张其昀的着述情况,及其在发展学术、文教事业方面的主要贡献。该章将人物生平与着述的发表、出版情况密切结合起来,在梳理着述概况的同时,彰显了人物在不同时段的关注重心,以及人物生平与学术关注重心的互动关系。此外,张其昀在地理学、方志学、当代史研究等方面均成就斐然,论文主要出于篇幅结构上的考虑,而未将这些列为考察重点,故在着述整理部分予以适当呈现。张其昀经历了近代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并曾组织、领导大规模的学术活动,扮演过“学术领导人”这一在现代学术事业中越来越突出的角色。该章突出了张其昀的这一特殊角色。第三章主要溯源张氏“史地结合”的治学理念,并抽象概括出这一理论体系,再结合具体的治学实践,阐发张氏对“史地结合”的灵活运用,突出了该方法的优点。此外,张氏以“史地结合”的理念创办了浙江大学史地系,并将其建设为民国时期国内一流的史地系,该章亦究明了张氏的“史地结合”思想与浙江大学史地系的互动关系。第四章主要抽象概括出张其昀“思想创造历史”的理论系统,并论述了张氏在这一历史观的引导下,如何认识曾创造中国历史人文的思想。思想是人类的特性,张氏主张“思想创造历史”,精英史观遂成为此一理念的伴生物。值得注意的是,张氏既认为“大人物”们主导了历史,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又申明不能神化精英人物。该章还论述了张氏学以经世,为探索新思想、新的文化动力而作出的诸端尝试与努力。第五章首先究明张其昀为什么要笔削史料,而刻意以修撰通史的方式“综合中历史文化的精华”。接着论述张氏考察国史的独特的文化审美视角,最后论述了他以上述方法撰修通史的得失。第六章主要从文化信仰方面,阐释张其昀崇拜孙中山、追随蒋介石的根本原因。说明民族传统文化是联接华夏儿女的血脉津梁,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才能博得文化保守主义者如张氏等“顽固分子”的认同,从而能获得最广大范围的华人群体的认同。张其昀一生向往孔子学说,立志要“为往圣继绝学”,愿做二十世纪的“圣人之徒”。他一生孜孜治学,尤其善长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文化观念、历史、地理、军事、经济等统一起来说明问题。他热爱学术,不仅志在传承民族学术,更在学以经世,勉力以学术强国的梦想和努力,而躬行实践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垂教。张氏生前在台湾高倡复兴文化,即以传统融合现代,对中西文化察其异而会其通,贯通新旧,融合文质。一方面“要以东方文化为基本,去芜存菁,除弊兴利”,一方面要深究近代科学,“采取西方文化之所长”,作为新血液,以造成现代中国的新思想。再以此新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动力,而致力于复兴中华民族。此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乃至“中国梦”的主流思潮遥相呼应。可知时间虽分过去、现在与未来,空间虽有东西南北与海内、海外,但华夏子孙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心”却是相通的。

龚子同[4](2004)在《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学原理》一书》文中研究说明

二、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学原理》一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学原理》一书(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的研究
        2.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的研究
        3. 关于当代大学女教师学术状况的研究
    (三) 概念界定
        1. 大学
        2. 学术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历史研究法
        3. 个案分析法
一、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
    (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
        1. 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
        2. 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催化
        3. 近代大学职能转变的促进
        4. 大学女教师主观意志的诉求
    (二)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概况
        1. 学科背景概况
        2. 学术成果概况
        3. 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概况
二、林徽因:灵性建筑,诗化学术
    (一) 走进林徽因
    (二) 林徽因的学术特征
        1.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学术
        2. 探索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
        3. 在建筑学术领域注入诗意
三、冯沅君:细腻文学,柔美学术
    (一) 走进冯沅君
    (二) 冯沅君的学术特征
        1. 细腻情感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丰富
        2. 关注细节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准确
        3. 中西比较使学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四、俞庆棠:心系民众,爱之学术
    (一) 走进俞庆棠
    (二) 俞庆棠的学术特征
        1. 带着母爱研究民众教育
        2. 在民众教育实验中进行学术研究
        3. 参考国外教育经验进行学术研究
五、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 学术贡献
        1. 打破了近代大学学科学术的性别隔阂
        2. 丰富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风格
        3. 拓宽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领域
    (二) 学术困境
        1. 学术与家庭难协调
        2. 学术与教学难兼顾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基本信息一览表
附录二: 民国时期主要大学女教师学术成果一览表
附录三: 民国部分大学女教师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主要情况
附录四: 1949年以前林徽因的建筑与相关艺术设计
附录五: 1949年10月以前林徽因发表的中国古建筑专着与论文
附录六: 1949年以前冯沅君发表的古典文学研究专着与论文
附录七: 1949年以前俞庆棠发表的民众教育研究专着与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小辞书 大民生
        1.1.2 辞书出版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建设
        1.1.3 辞书出版是一个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1.1.4 辞书是意识形态的载体
        1.1.5 辞书出版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1.1 建立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1.2.1.2 总结经验 找出规律
        1.2.1.3 分析知识辞书出版的影响因素
        1.2.1.4 探讨知识辞书发展对策
        1.2.2 研究思路
        1.2.2.1 理论驱动
        1.2.2.2 摸清家底
        1.2.2.3 找出问题
        1.2.2.4 提出对策
        1.2.3 研究方法
第2章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
    2.1 知识辞书系列化
        2.1.1 知识辞书系列化
        2.1.2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内容
    2.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状况
        2.2.1 知识辞书系列化理论的研究
        2.2.2 知识辞书系列化状况的研究
        2.2.2.1 辞书系列化现状的研究
        2.2.2.2 辞书系列化历史的研究
        2.2.3 知识辞书系列化建设的研究
    2.3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和材料
        2.3.1 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理论原则
        2.3.1.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3.1.2 系统观
        2.3.1.3 辞书类型学理论
        2.3.2 汉语知识辞书系列化研究的材料
第3章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3.1 国外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3.2 国内主要的辞书分类学说
    3.3 汉语知识辞书类型体系
        3.3.1 普及型与学术型知识辞书
        3.3.2 大型、中型、小型知识辞书
        3.3.3 单科、多科、百科、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3.3.4 单语、双语、多语知识辞书
第4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简介
    4.1 汉语知识辞书起步期
        4.1.1 单科知识辞书
        4.1.2 多科知识辞书
        4.1.3 百科知识辞书
        4.1.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2 汉语知识辞书的转折期
        4.2.1 单科知识辞书
        4.2.2 多科知识辞书
        4.2.3 百科知识辞书
        4.2.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3 汉语知识辞书的繁荣期
        4.3.1 单科知识辞书
        4.3.2 多科知识辞书
        4.3.3 百科知识辞书
        4.3.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4.4 汉语知识辞书的新世纪
        4.4.1 单科知识辞书
        4.4.2 多科知识辞书
        4.4.3 百科知识辞书
        4.4.4 专题、专名知识辞书
第5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影响因素
    5.1 辞书内部世界
        5.1.1 辞书研究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5.1.2 知识辞书类型理论影响辞书的策划与编纂出版
        5.1.3 知识辞书编纂理念影响知识辞书编纂出版
    5.2 语言世界
        5.2.1 汉语汉字类型特征影响汉语知识辞书类型和结构
        5.2.2 语文文字发展的影响
        5.2.3 语言文字研究的影响
    5.3 辞书外部世界
        5.3.1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
        5.3.2 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3 国家辞书出版政策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4 政治因素影响知识辞书出版
        5.3.5 政治家对辞书出版的影响
        5.3.6 出版社的意志
        5.3.7 读者需求影响
        5.3.8 辞书编纂出版人才影响辞书出版
        5.3.9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辞书出版发展
第6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规律
    6.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意识增强
        6.1.1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理念不断提高
        6.1.2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规划意识不断增强
    6.2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渐趋繁荣
        6.2.1 汉语知识辞书出版数量增多
        6.2.2 汉语知识辞书品种类型增多
        6.2.3 汉语知识辞书体例结构由粗略到详细
        6.2.4 汉语知识辞书分众化趋势明显
第7章 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的发展探索
    7.1 学术界有所作为
        7.1.1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问题
        7.1.2 正确处理理论借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7.1.3 加强汉语知识辞书理论创新
        7.1.4 加强辞书评论工作
    7.2 出版社有所作为
        7.2.1 加强资源建设和技术革新
        7.2.2 重视辞书用户调查
    7.3 教育机构有所作为
        7.3.1 加强辞书用户教育
        7.3.2 加快培养辞书学专业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圣人之徒”的儒生情怀 ——以探析张其昀学术思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资料、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圣人之徒”的由来
    第一节 庭训与师承
        一、庭训与中学教育
        二、大学时期的师承
    第二节 克勤克俭的“土着学者”
        一、本土培养出的杰出学人
        二、克勤克俭,成就事业
第二章 治学与兴学
    第一节 着述与治学理念
        一、着述概况简析
        二、治学理念与方法
    第二节 推进学术与文教事业
        一、组织、领导学术活动
        二、传媒出版事业的贡献
        三、“台湾教育之父”
第三章 时空交织,史地结合
    第一节 史地学术源流
        一、学术理念溯源
        二、实地考察活动
    第二节 “史地结合”的理论系统
        一、以地理解释历史
        二、以历史解释地理
        三、转记述为解释,成实用之学
        四、非仅限于史,亦以解释当前文化现象
        五、非仅限于史地,亦以解释其他领域问题
        六、会通的精神
    第三节 创办浙大史地系
        一、办学思想
        二、建设史地系
        三、办学引起的非议及其终结
第四章 思想、人物与历史
    第一节 “思想创造历史”
        一、理论之缘起
        二、具体的理论系统
    第二节 接续传统人文主流思想
        一、论儒学与传统中国
        二、论儒家的宗教精神
    第三节 探索新思想的努力
        一、由本土思想升华出的“策论”
        二、沟通东西,谋本土思想之“化生”
第五章 《中华五千年史》的文化审美
    第一节 “继往开来之努力”
        一、笔削史料,启导人文精神
        二、“经史结合”,通贯儒学
        三、独撰通史,成“一家之言”
    第二节 论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一、“民生史观”之质朴务实
        二、文化源头之悠久高明
        三、“道统”思想之博大深沉
        四、“平天下”的伟大成就
        五、文化审美的表现方式
    第三节 笔削之得失
        一、承续旧史,善尽历史教育功能
        二、文化保守主义之“过犹不及”
第六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卫道”情结
    第一节 关于“阳明学说”
        一、论“良知”
        二、论“力行”
    第二节 关于“三民主义”
        一、集大成的精神
        二、标榜仁爱
        三、提倡“仁智双修”
        四、政治上的“中庸”
        五、国际关系上的“忠恕”
        六、对大同理想的追求
    第三节 服膺孙、蒋之道
        一、由“学”入“仕”
        二、崇仰孙、蒋背后的文化原因
        三、观念中的矛盾
结语
    一、在儒家道统中成长起来的学术
    二、学术思维方式和理论观点
附录:关于张其昀的图片记忆
参考文献
    一、张其昀着述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着作和文章
    三、其他参考着作和文章
    四、网络资源
后记

(4)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学原理》一书(论文提纲范文)

1 成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2 科学划分七大圈层
3 重点论述各圈层间的耦合和互动
4 深入剖析“智慧圈”的意义和作用
5 为持续发展提供知识支撑

四、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学原理》一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D]. 黄湾湾.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2]汉语知识辞书编纂出版分析研究[D]. 孙丹丹. 鲁东大学, 2015(07)
  • [3]“圣人之徒”的儒生情怀 ——以探析张其昀学术思想为中心[D]. 王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4]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学原理》一书[J]. 龚子同. 生态环境, 2004(04)

标签:;  ;  ;  ;  ;  

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评《环境地球科学原理》一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