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单片电压转换器实现手持设备电池的功率转换

使用单片电压转换器实现手持设备电池的功率转换

一、采用单片电压变换器实现手持设备电池功率变换(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野[1](2021)在《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

王琛[2](2021)在《低噪声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医疗电子市场越发繁荣,电源管理芯片越来越受重视,具有成本低、噪声小、响应快等特点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电源管理类芯片之一。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片上系统的集成度更高,速度更快,所需的电压供应也越来越低,所带来的必定是信号幅度的越来越小,使得信号更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此时,作为供电电源的LDO本身对噪声的抑制便成为电路设计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方面。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款有低噪声、高电源抑制比的LDO。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器件噪声及LDO电路噪声进行分析,并设计低噪声LDO。从噪声产生来源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噪声特征进行对比,并根据噪声类型分析噪声抑制方法及该方法对其他性能参数的影响。对LDO整体电路进行噪声分析,得到输出噪声表达式,据此展开低噪声LDO设计。通过设计降噪端口电路与前馈电容模块,对不同频段的噪声进行抑制,进而改善电路噪声性能。(2)对LDO整体电路进行电源抑制比分析,并设计高电源抑制比LDO。分析LDO电路系统电源抑制比,得到LDO电路整体电源抑制比公式,确定高电源抑制比电路设计思路。对LDO不同频段电源抑制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模块电路对整体电路的电源性能的影响。分析LDO误差放大器中可能用到的基本放大电路结构的电源抑制性能,采用电源抑制性能较好的电路结构实现本文误差放大器的设计。(3)于Cadence Virtuoso仿真软件中基于DB HiTek公司的BCD 0.18μm工艺实现低噪声、高电源抑制比LDO。该LDO可工作于-40 125℃温度下,输入电压范围广(1.4 5 V),可调输出电压范围较广(0.8 3.95 V),负载电流大(2 A),压差电压低(125 m V),且具有低噪声与高电源抑制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LDO在输入为3.8 V,输出为3.3 V,负载电流为1.5 A时,10 100 k Hz内的噪声均方根为8.42μVRMS;在0.8-3.95 V的输出电压范围与0-2 A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均于1 MHz处实现了超过40 d B的电源抑制比性能。与其他已发表LDO进行比较,本文设计的LDO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负载调整率与线性调整率,拥有极低的品质因数(0.07 m V)。

倪仁才[3](2020)在《高效率S波段GaN HEMT功率放大器》文中提出微波放大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其输出功率、效率和线性度等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高速发展的无线通信,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得频谱越来越拥挤,为了解决频谱利用率和信息的传输速率问题,无线系统普遍向更高的频谱发展并采用更高效的调制方式,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512QAM等,这些高效的调制方式普遍具有很高的峰均比PAPR,这些对功率放大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Ga 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漏源、栅源击穿电压高、电子迁移率高、频率特性好、禁带宽、电流密度大、热导率高等诸多优点;支持连续波模式和脉冲波模式;非常适合高频、宽频带、高效率、大功率应用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逐渐取代了Ga As、LDMOS等第二代半导体微波材料。本文中使用了Qorvo的Ga N HEMT器件T2G6001528-SG和Modelithics Qorvo Ga N模型,并借助ADS仿真软件进行直流特性扫描,采用负载牵引技术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进行匹配等仿真工作,最终制作了一款三级级联的S波段高效率宽带功率放大器。最后完成对该放大器的调试,给出测试数据和放大器实物照片,总结了在整个设计、调试中的经验。最终放大器工作频率为3~4GHz、增益为40d B、效率达30%、输出功率达10瓦,并采用功率回退方式达到线性度的要求,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并实现量产。

林晴[4](2020)在《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薯是世界上8亿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作物。为推进木薯机械化种植,近年来,国内多家单位开发了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这种机型具有开沟、实时切种、下种、施肥、覆土、镇压联合作业的功能。但由于需依靠人工辅助喂送种杆,存在因操作人员喂送种杆不及时引起的漏播问题。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作业时不便于直接观测种植质量,无法及时获取漏播信息,导致在木薯种植机覆土作业完成后无法及时进行补种,严重影响木薯产量。因此,针对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存在的漏播问题,本研究在2CM-2型宽窄双行起垄式木薯种植机基础上,采用光电传感器,结合单片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设计一种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并采用试验方法,检验漏播监测系统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播种监测和漏播标记的工作要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设计通过分析国内外木薯种植机械以及种植机监测系统研究现状,基于2CM-2型宽窄双行起垄式木薯种植机整体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2CM-2型宽窄双行起垄式木薯种植机的播种量和漏播率等作业性能参数,整体设计了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确定了漏播监测系统由检测端、车载端和电源模块组成,明确了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无线传输模式,结合光电传感器和单片机,对漏播监测系统的硬件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硬件选择、电路设计、漏播标记装置结构设计等;利用Visual Studio软件、Keil软件以及STC-ISP烧录软件,设计了漏播监测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车载端软件、车载端显示界面、单片机主程序、无线通信子程序等设计以及车载端无线通讯模块协议制定。(2)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的工作性能试验根据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参数,搭建漏播监测系统试验台架,以刀辊转速和前进速度作为试验因素,漏播率和标记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的漏播标记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的标记率达80%,满足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的漏播标记要求;在漏播监测系统试验台架的前进速度为0.7km/h,切种排种装置的刀辊转速为4.5r/min的条件下,进行了漏播监测系统监测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漏播系统的检测值与人工实测值之间的误差,通过相对误差值反应漏播监测系统监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漏播监测系统车载端关于漏播量的监测精度能达到81.57%,播种量的监测精度达到98.28%,满足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的漏播监测工作要求。

陈璟[5](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脑的神经活动是一个电与化学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从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角度去研究神经活动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电化学传感方法因为其小型化、易操作、方便快速、可实时在线等的优势,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然而,采用电化学传感的方法检测神经递质需要突破两个关键问题。一方面,电化学传感器件(微电极)的尺寸和检测下限难以匹配生理环境,传感器难以兼顾小尺寸、高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可重现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缺乏稳定、高精度的便携电化学检测仪器,进一步限制了相应电化学传感器件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因此,本论文针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系统前端以多巴胺和谷氨酸两种代表性的神经递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可工作于生物体内复杂环境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系统后端针对神经递质检测的快速、高灵敏度、小尺寸和抗干扰的要求,设计了多路可拓展的便携式高精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两者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神经递质的多路浓度同时检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还原型氧化石墨烯与金纳米颗粒复合纳米材料构建的新型铂丝电化学微电极。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在铂丝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还原型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复合膜,构建多巴胺微电极。复合膜高比表面积、高电子传导和良好生物相容的特性有助于对抗多巴胺污垢,解决了当前铂丝电极检测多巴胺时表面聚集和吸附的问题。微电极表现出对多巴胺的高灵敏度和低检测下限(16.57 nM)。同时,电极在复杂环境中能够有效抵抗DA前体和其他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干扰。另一方面,电极在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和稳定性(100次的重复扫描后损耗为3.43%)。通过初步实验验证了电极具备在麻醉大鼠的纹状体内检测多巴胺浓度变化的功能。该电极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为多巴胺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谷氨酸氧化酶的新型谷氨酸电极,电极表面修饰还原型氧化石墨烯、普鲁士蓝、金纳米颗粒以及壳聚糖复合膜。高催化活性的表面使电极表现出对谷氨酸的优越的电催化性能,检测下限达到41.33 nM,并在细胞外间隙的生理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浓度-电流的线性依赖关系。电极在100次检测中仅损失3.62%,并在放置14天内保持92.14%以上的初始信号强度。另外,初步实验观察到电极能够在大鼠纹状体内检测到谷氨酸浓度的变化。该电极在尺寸、检测下限、抗干扰性、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上有所提高,为谷氨酸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3.设计并实现了用于神经递质检测的便携式、高精度、多路可拓展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通过集成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和电源抗干扰技术,实现高扰动下的微弱电流信号检测,具有小尺寸、高精度(误差<3%)、高信噪比(77.52 d B)、低检测限(5.35 n A)、宽线性范围且可以无线传输等优点。该仪器能够在标准混合溶液体系中对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实现同步检测,并在大鼠纹状体中检测到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受人为干预产生的变化信号以及动态代谢信号。初步实验验证了系统进行多巴胺和谷氨酸在体检测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巴胺和谷氨酸传感器,以及高精度、便携式检测仪器。进行了体内实验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生理环境中检测到大鼠脑内多巴胺和谷氨酸浓度水平的动态变化,有望在今后的在体神经递质浓度实时检测和相关研究中发挥作用。

俞晓阳[6](2020)在《新型DC/DC升压变换器研究》文中指出在如今的电子设备中,对于直流电压变换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例如,在新能源的开发及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料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所能提供的电压通常较低,在实际用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升压问题。另外,升压变换器在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等场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功率变换器是开关电源中研究的重点部分,其数学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电路电子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大芯片制造商推出各种模式的开关电源的控制芯片后,开关电源的可靠性、灵活性、实用性大大提高,各种场景下对于开关电源的使用越来越多。本文将对一种基于电压举升技术的升压拓扑进行研究,并将这种升压电路用于压电陶瓷的驱动电源中,以改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采用线性电源驱动方式带来的损耗大、体积大、功率低等问题。设计的目标是研制一款将28V输入电压升高到150V输出,额定负载为300Ω,调节时间在0.1s内的开关电源,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分析了升压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并提出升压式开关电源在极限升压比时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多种高增益开关式升压电路的结构,包括:传统的升压斩波电路、采用多级级联结构的升压变换器、采用开关电容结构的升压变换器、以及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升压变换器结构等。在比较了各种升压电路拓扑的优缺点之后,最终选择采用一种基于电压举升技术的高增益升压电路作为升压式开关电源的功率部分。(2)对于一种高增益的升压电路进行了数学建模,采用的建模方法为状态空间平均法。该建模方法的过程为:首先分析该升压电路在开关处于开和关两种状态时的等效电路,然后根据这两种等效电路,分析其中关键的状态量和输出量的数学表达,具体的表达式是根据电路的特性以及分析电容电感得出的。最后对于两种状态下的数学表达式根据开关的状态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开关电源在整开关周期的数学模型。(3)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于此升压电路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及研究。首先采用建立等效功率级的方法对于该升压电路工作在峰值电流模式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将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简化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然后利用此简化模型采用根轨迹法对峰值电流模式的控制回路进行设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设计的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的电路进行了仿真。为了对峰值电流模式与平均电流模式进行比较,对于平均电流模式的电路也是采用根轨迹法进行设计,并且设计了保护以及补偿环节的具体电路,最后在Psim中对于平均电流模式的电路进行仿真,与峰值电流模式下的电路输出进行比较。平均电流模式在额定负载下的输出更加平稳,响应时间更快,纹波为40m V,调节时间为:0.08s,而峰值电流模式在额定负载下的纹波为90m V,调节时间为0.1s。但是当负载或者输入电源出现扰动,峰值电流模式对于扰动的抑制更加明显,纹波从90m V增加到了110m V,而平均电流模式下的电路纹波增加到了0.7V。

王成立[7](2020)在《深孔地质钻探EM-MWD样机设计及邻井接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逐年增加,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浅部矿产资源已被探明、开采而趋于枯竭,未来地质找矿和探矿工程无疑将向深部发展,从深度600-2500m之间向3000m发展。根据《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0227-2010)》规定,深度1000-3000m的地质岩心钻孔定义为深孔。在深孔钻进施工中,孔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钻孔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钻孔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随着地质钻探向深孔不断发展,对井斜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对随钻测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磁波随钻测量(EM-MWD)采用电磁波作为井下信息的载体,与传统的随钻测量相比具有信号传输速率高、无脉冲阀易损件等优点,特别是EM-MWD在应用时基本不受钻井液介质的影响,能够应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钻井液,解决了目前钻井液脉冲随钻测量无法解决的难题。EM-MWD产品在国外已经相对成熟,国内油田、科研院所等单位也研发制造出了相应的油田钻进用的配套产品,但在地质钻探领域内尚为空白。因此,紧跟EM-MWD发展趋势,在借鉴国内外先进EM-MWD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地质钻探的情况,研制适用于深孔地质钻探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稳定可靠的EM-MWD技术,避免从国外购买昂贵的随钻测量设备,对我国EM-MWD技术以及地矿、石油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深孔地质钻探EM-MWD样机设计以及基于邻井接收方法的传输深度扩展的技术难题,对深孔EM-MWD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EM-MWD传输理论、样机的结构设计、样机井下发射机与地面接收机的设计、姿态参数的安装误差与温度误差补偿校正、基于邻井接收方法的EM-MWD传输深度扩展研究以及现场孔内测量试验。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深孔地质钻探EM-MWD样机结构强度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强度绝缘外管和新型内管结构。在对比分析现有绝缘外管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强度绝缘外管结构,根据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进行校核,所设计的绝缘外管满足100k N压力、40k N拉力和15k N·m扭矩的强度条件。设计了一种新型内管结构,根据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进行校核,所设计的绝缘内管满足40MPa的静液柱压力。设计了一种绝缘内管测试方法并对绝缘内管进行了强度和密封测试,同时在XY-4型钻机上对绝缘外管的强度进行了实钻测试。2.设计了适用于深孔地质钻探EM-MWD样机的井下发射机与地面接收机,并对EM-MWD样机的姿态参数进行了误差补偿校正。根据EM-MWD的井下发射与地面接收工作模式,分别设计了井下发射机与地面接收机,对探管姿态的误差补偿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发射机和接收机性能进行了室内室外实验。对EM-MWD姿态参数的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误差模型并对姿态参数的安装误差和温度引起的误差进行了补偿校正,通过误差补偿实验,温度误差补偿后井斜角最大绝对误差为0.137?,安装误差补偿校正后的井斜角最大绝对误差为0.08?,满足测量模块的设计精度要求。发射接收室内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井下发射机传感器采集信号正常,曼彻斯特编码正确,在大功率发射下电路工作正常。在室内相对较小的噪声环境下,对于5μV的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信号调理电路后,信号波形比较理想,且接收机能够正确解码。发射接收室外实验表明,室外信号在低通滤波和工频陷波后,工频干扰基本得到抑制,信号理想且接收机均能够正确解码。3.提出了一种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传输深度扩展方法。根据传输线的等效方法建立了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传输深度扩展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及仿真,分析了地面接收信号电压值的影响因素,同时对邻井接收下邻井定深度及定距离下接收信号电压值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增加接收信号电压值的大小,提升EM-MWD最大传输深度,在近海钻进、油气井网、对接井、地质钻探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分别在300m和616m(实际测量深度292m和598m)的孔内进行了EM-MWD样机的孔内测量试验及基于邻井接收方法的测量试验,试验表明:所设计的EM-MWD样机至少能承受598m的静液柱压力,并能达到该深度的密封性能要求;所设计的EM-MWD样机信号采集、发射、接收等各模块工作正常,能够应用于实际井场环境;所建立的传输线的等效模型与实际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套管对实际钻进中的EM-MWD测量结果为增益效果;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传输深度扩展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接收信号电压的大小,验证了邻井接收方法的可行性。

古文生[8](2020)在《机器人自行车系统设计及其建模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在共享单车大行其道的同时,人们也愈发关注其安全隐患问题。如何维持共享单车的动态平衡将成为提升其安全性能的一个关键。因此,本文致力于研究机器人自行车的动态平衡实现,主要工作包括机器人自行车的建模控制理论研究和机器人自行车系统开发,并利用该系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评估实现效果。在设计系统之前,针对机器人自行车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理论进行研究。从标准的机器人自行车组成结构开始介绍动力学建模方面的理论,随后在坐标系下对机器人自行车进行运动分析,并描述出无约束状态下机器人自行车的运动学关系。再根据这些运动学关系,列出机器人自行车前后轮接触地面之后的完整和非完整约束方程。利用数学方法消去约束方程和拉格朗日乘积因子,即可获得欧拉-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完成动力学建模后,再利用该模型进行机器人自行车动态平衡的研究。为了实现动态平衡控制的目标,本文将在介绍平衡控制方面的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动力学方程进行控制器设计。并在仿真软件下对控制算法做仿真实验,通过观察仿真结果进行总结评估。这就是建模与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前文的理论研究获得机器人自行车的控制算法之后,就进入机器人自行车系统的开发阶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机器人自行车的硬件系统构建工作。系统的车架使用机械制图CAD设计,再由生产车间加工而成。该车架针对自动平衡车辆的需求,有别于普通自行车。车架构建成功以后,再安装各种电子器件,包括带编码器的电机、测试转弯扭矩的传感器以及测试车身倾斜角的陀螺仪等。完成器件安装之后,进行电路设计工作,并完成电路连接。其次,在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之后,就进入软件开发阶段。机器人自行车的硬件系统是通过STM32主控芯片实现控制的。因此,需要在KEIL下进行STM32软件开发,包括硬件操作程序的开发和平衡控制算法编程。其中,平衡控制算法编程是根据前面的理论研究结果进行的。软件开发主要是围绕着硬件操作和平衡控制这两大核心展开,整套软件都是用C语言编写的。最后,进行电子方向盘的开发。方向盘不仅有控制功能,还具有辅助系统主控芯片计算转向角的功能。方向盘的开发工作是使用Altium-designer设计出方向盘控制电路板的相关设计图之后,根据设计图打样出印制电路板,并完成电子元器件焊接。另外,还要开发电路板的配套软件,开发的过程是在KEIL环境下进行。这个软件引入了UCOS系统,开发工作包括一些硬件初始化和操作系统的任务创建等编程工作。完成系统的开发工作之后,再利用这个机器人自行车系统做实验,并分析实验测试结果,评估系统的动态平衡性能效果。因为本系统属于大型的机器人自行车,为了降低人员风险,本项目的实验平台还配置了遥控器和接收装置,作为远程控制工具。

尹羽[9](2019)在《发电厂直流系统故障主动监测与隔离技术研究及装置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自动化设备在电厂中的广泛使用,为其提供事故电源的直流系统日益重要。直流系统故障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往往会扩大事故范围,造成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目前,国内外对直流系统故障监测的研究和相关仪器设备的制造形成了一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直流系统的故障监测、故障支路选择、故障隔离以及装置研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深入分析了发电厂直流系统故障处置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直流系统故障监测的技术成果,提炼出现有直流系统监控装置在故障监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开展发电厂直流系统主动故障监测与隔离技术研究及装置开发的必要性,然后从直流系统故障建模、故障监测及隔离方法、相关装置开发及试验等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发电厂直流系统资料,提炼出发电厂直流系统的构成,建立了发电厂直流系统的模型;分析了直流系统短路故障电气参数变化特征,总结了直流系统接地、绝缘下降、交流窜入故障的原因,建立了短路、接地、绝缘下降、交流窜入故障模型;对直流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出故障电流信噪比低的结论。其次,总结了传统直流系统短路、接地、绝缘下降、交流窜入故障监测与隔离措施的优缺点,提出了短路故障的主动监测方法和基于MUB不平衡电桥原理的接地、绝缘下降、交流窜入故障主动监测方法,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同时提出了故障信号处理方法;通过仿真平台和实验电路两种方式,验证了监测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并分析了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全控型直流系统故障主动隔离方法,通过仿真平台验证了隔离方法的有效性。再次,设计了故障监测隔离装置系统架构,阐述了其工作方式,分析优选了信号采集、故障检测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监测隔离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分别对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开发了样机并设计了两种测试方法对装置接口信号进行了测试,同时模拟了接地故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并得出装置的特性和功能参数满足要求的结论。最后,拟定了直流系统主动监测与隔离装置样机现场试验方案,在现场分别模拟了各类故障,同时选取了电厂进行6个月的工程应用,验证了发电厂直流系统故障主动监测与隔离技术及装置的有效性。

马新芳[10](2008)在《便携式设备电源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任何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电源,产品性能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源管理技术,便携式设备更是如此。便携式设备主要是以电池作为工作能源,而随着产品向轻、薄、小和多功能融合等方向发展,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速度远远跟不上复杂度不断提升的便携式设备功耗要求,因此需要从系统上对电源进行综合管理,以降低功耗,延长系统工作时间。本文在对电源管理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便携式设备电源管理的一般方案和为不同系统制定电源管理方案的方法,并以此指导了两个实际项目的电源设计。论文简单回顾了电源管理技术的发展,结合便携式设备对电源管理的要求,提出了便携式设备电源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分析基于i.MX21处理器的多功能手持终端电源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系统所需的不同电源,设计了合适的电源变换方案,以及电池和外部直流电源切换和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电源稳定性好、转换效率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设计了基于S3C2440处理器的导航仪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为此对多路、智能电源管理芯片FS1610进行输出电源精度、输入特性、负载特性、输出电源纹波等电源性能和智能管理及控制方法进行全面测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满足导航仪需求的智能电源系统,并且制定导航仪在WinCE操作系统下的电源管理方案。导航仪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但能对电源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同时也具有PCB面积小、系统功耗低、电源转换效率高、能有效降低电磁干扰等优势。

二、采用单片电压变换器实现手持设备电池功率变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单片电压变换器实现手持设备电池功率变换(论文提纲范文)

(2)低噪声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LDO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LDO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LDO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1.4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LDO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
    2.1 LDO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LDO基本结构与模块介绍
        2.1.2 LDO工作原理
    2.2 LDO基本参数
        2.2.1 压差电压
        2.2.2 静态电流
        2.2.3 效率
        2.2.4 负载调整率
        2.2.5 线性调整率
        2.2.6 瞬态响应
        2.2.7 电源抑制比
        2.2.8 噪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噪声高电源抑制比LDO的设计
    3.1 LDO设计指标
    3.2 低噪声LDO电路设计
        3.2.1 器件噪声
        3.2.2 LDO噪声分析
        3.2.3 低噪声LDO设计
    3.3 高电源抑制比LDO电路设计
        3.3.1 LDO电源抑制比分析
        3.3.2 LDO常用放大电路结构电源抑制比分析
        3.3.3 高电源抑制比LDO设计
    3.4 基准电路设计
    3.5 电阻反馈网络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DO电路仿真
    4.1 基准电路仿真
    4.2 LDO电路仿真
    4.3 LDO仿真总结及分析
    4.4 LDO版图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高效率S波段GaN HEMT功率放大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工艺材料
        1.1.2 固态放大器与行波管放大器的比较
    1.2 射频功率放大器国内外研究状态
        1.2.1 半导体材料及GaN材料的发展
        1.2.2 宽带功率放大器技术的发展状态
        1.2.3 国内的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的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理论
    2.1 微波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1.1 功率增益、噪声特性、效率和动态范围
        2.1.2 放大器的稳定性
        2.1.3 放大器的失真
        2.1.4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技术
        2.1.5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增强技术
    2.2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及特点
        2.2.1 传统线性功率放大器
        2.2.2 开关模式功率放大器
    2.3 功率放大器的一般设计流程
    2.4 微波EDA工具简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a N HEMT器件基本知识
    3.1 微波材料的演进
    3.2 Ga N HEMT器件的结构
    3.3 Ga N HEMT器件的等效电路模型
    3.4 影响Ga N HEMT器件输出功率的因素
第四章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4.1 设计需求与方案的确定
        4.1.1 设计指标要求
        4.1.2 设计方案
        4.1.3 高频覆铜板材的选取
        4.1.4 微带线设计
    4.2 功放电路设计
        4.2.1 驱动放大电路设计
        4.2.2 末级功放管的选型
        4.2.3 末级放大器设计
        4.2.4 功率放大器的相关仿真
        4.2.5 放大器偏置电路设计和整体电源设计
        4.2.6 功放的热挑战及装配工艺
        4.2.7 微波下的电磁兼容
    4.3 放大器的实现与测试
        4.3.1 放大器的实现
        4.3.2 放大器的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5.2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4)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木薯种植技术
        1.2.2 木薯种植机械研究现状
        1.2.2.1 国外木薯种植机械研究现状
        1.2.2.2 国内木薯种植机械研究现状
        1.2.3 种植机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2.3.1 国外种植机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2.3.2 国内种植机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漏播监测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1 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作业性能
        2.2.1 漏播率分析
        2.2.2 单位面积排种量分析
        2.2.3 切种性能分析
    2.3 漏播监测系统整体设计及工作原理
        2.3.1 漏播监测系统整体设计
        2.3.2 漏播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系统设计
    3.1 车载端硬件设计
        3.1.1 工控机选型
        3.1.2 USB转串口电路设计
        3.1.3 无线收发模块选型
    3.2 检测端硬件设计
        3.2.1 微控制系统设计
        3.2.1.1 微控制器选型
        3.2.1.2 微控制器外围电路设计
        3.2.2 传感器电路设计
        3.2.2.1 传感器选择
        3.2.2.2 传感器电路设计
        3.2.3 漏播标记装置设计
    3.3 系统电源设计
    3.4 硬件模块抗干扰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4.1 车载端软件设计
    4.2 检测端软件设计
        4.2.1 检测端主程序设计
        4.2.2 无线通信子程序设计
    4.3 串口通信协议制定
    4.4 软件抗干扰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漏播监测系统工作性能试验与分析
    5.1 漏播监测系统试验台架搭建
    5.2 漏播监测系统标记性能试验
        5.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2.1.1 试验材料
        5.2.1.2 试验地点
        5.2.1.3 试验设备
        5.2.2 试验方案
        5.2.2.1 评价指标
        5.2.2.2 试验方法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3.1 试验因素
        5.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漏播监测系统监测性能试验
        5.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3.2 试验方案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神经递质多巴胺与谷氨酸的功能介绍
        1.2.1 多巴胺简介
        1.2.2 谷氨酸简介
        1.2.3 多巴胺和谷氨酸联合作用的介绍
    1.3 神经递质检测现状
        1.3.1 常用检测技术
        1.3.2 电化学检测方法
        1.3.3 电化学电极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4 电化学检测仪器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多巴胺/谷氨酸电极的设计及分析方法介绍
    2.1 引言
    2.2 微型多巴胺电极的设计
        2.2.1 多巴胺电化学检测原理
        2.2.2 微型多巴胺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2.3 微型谷氨酸电极的设计
        2.3.1 谷氨酸电化学检测原理
        2.3.2 微型谷氨酸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2.4 电化学分析方法
        2.4.1 .循环伏安法
        2.4.2 差分脉冲伏安法
        2.4.3 电化学阻抗谱
        2.4.4 电流-时间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3.1 引言
    3.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3.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3.2.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实现方法
    3.3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3.3.1 还原型氧化石墨烯的修饰方法
        3.3.2 金纳米颗粒的沉积方法和尺寸控制
    3.4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3.4.1 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分析
        3.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3.4.3 电极对多巴胺的响应分析
        3.4.4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3.4.5 电极的稳定性和可重现性测试
    3.5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3.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4.1 引言
    4.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4.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4.2.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实现方法
    4.3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4.3.1 铂的活化
        4.3.2 普鲁士蓝的修饰方法
        4.3.3 金的沉积次数
        4.3.4 NAFION膜的修饰
    4.4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4.4.1 表面形态和红外光谱分析
        4.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4.4.3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分析
        4.4.4 电极对谷氨酸的响应分析
        4.4.5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4.4.6 电极的可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4.5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4.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设计
    5.1 引言
    5.2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的硬件设计
        5.2.1 检测仪器硬件框架设计
        5.2.2 控制和数据传输
        5.2.3 电位控制
        5.2.4 微弱信号采集
        5.2.5 抗干扰电源管理
    5.3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软件设计
        5.3.1 下位机程序设计
        5.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4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测试和验证
        5.4.1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控制精度
        5.4.2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采样精度
        5.4.3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噪声
        5.4.4 仪器应用验证:与商用仪器比较
        5.4.5 系统应用验证:体外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5.4.6 系统应用验证:体内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6)新型DC/DC升压变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源
    1.3 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发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2章 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
    2.1 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2.2 高频开关电源的PWM调制器原理
    2.3 升压型变换器的结构及分类
        2.3.1 变压器隔离型升压变换器
        2.3.2 非隔离型升压变换器
        2.3.3 非隔离型升压变换器工作原理
        2.3.4 非隔离型升压变换器开环仿真实例
    2.4 开关电源控制模式
        2.4.1 电压模式开关调节器
        2.4.2 电流模式开关调节器的发展
        2.4.3 峰值电流法
        2.4.4 平均电流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非隔离型升压电路分析
    3.1 电路参数的计算
    3.2 交流小信号建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升压电路控制器的设计
    4.1 峰值电流法开关调整器设计
        4.1.1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控制器的数学建模
        4.1.2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控制器的误差补偿器设计
    4.2 平均电流法开关调整器设计
        4.2.1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设计
        4.2.2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的电路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升压电路的仿真及分析
    5.1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仿真及分析
        5.1.1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原理仿真
        5.1.2 频率特性分析
    5.2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仿真及分析
        5.2.1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原理仿真
        5.2.2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电路仿真
        5.2.3 瞬态特性分析
        5.2.4 频率特性分析
    5.3 电路设计及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深孔地质钻探EM-MWD样机设计及邻井接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EM-MWD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M-MWD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EM-MWD传输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EM-MWD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1.2.4 深孔地质钻探EM-MWD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EM-MWD传输理论
    2.1 趋肤深度与井下激励方式
        2.1.1 电磁波传播的趋肤深度
        2.1.2 EM-MWD工作原理及井下激励方式
    2.2 地下垂直振子的传输模型
        2.2.1 模型假设
        2.2.2 沿传输钻杆的电流分布
        2.2.3 利用矩量法的数值方法求解电流
    2.3 EM-MWD接收电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电流和电场的分布特征
        2.3.2 频率对接收信号电压的影响
        2.3.3 电阻率对接收信号电压的影响
        2.3.4 地层岩石电阻率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孔EM-MWD样机结构设计
    3.1 EM-MWD样机总体设计方案
        3.1.1 EM-MWD样机总体设计方案及难点
        3.1.2 EM-MWD样机关键技术指标
        3.1.3 EM-MWD样机结构设计
    3.2 绝缘外管的设计及强度分析
        3.2.1 国内外绝缘外管设计方案
        3.2.2 EM-MWD绝缘外管设计
        3.2.3 绝缘外管强度理论校核
        3.2.4 绝缘外管强度软件模拟校核
    3.3 绝缘内管的设计及强度分析
        3.3.1 EM-MWD绝缘内管的设计
        3.3.2 绝缘内管强度理论校核
        3.3.3 绝缘内管强度软件模拟校核
    3.4 EM-MWD样机结构的其他设计
        3.4.1 密封设计
        3.4.2 抗振减振设计
        3.4.3 散热设计
        3.4.4 测量定位设计
    3.5 内外管强度测试
        3.5.1 内管的耐压及密封性能测试
        3.5.2 外管抗压强度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孔EM-MWD样机井下发射与地面接收设计
    4.1 井下发射机的设计
        4.1.1 井下发射机的硬件电路设计
        4.1.2 压力和温度测量
        4.1.3 姿态参数的测量
        4.1.4 曼彻斯特编码
    4.2 地面接收机的设计
        4.2.1 地面接收机的硬件电路设计
        4.2.2 地面接收机软件设计
    4.3 姿态参数误差补偿校正
        4.3.1 误差产生的原因
        4.3.2 温度误差补偿
        4.3.3 安装误差校正
    4.4 发射接收测试实验
        4.4.1 发射接收室内测试
        4.4.2 发射接收室外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传输深度扩展方法研究
    5.1 EM-MWD传输深度扩展方式
        5.1.1 常见的EM-MWD传输深度扩展方式
        5.1.2 可打捞式EM-MWD
    5.2 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模型研究
        5.2.1 基于邻井接收方法的提出
        5.2.2 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模型
        5.2.3 套管存在下的接收电压
    5.3 邻井接收EM-MWD影响因素分析
        5.3.1 地面接收时接收电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邻井接收时接收电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传输系统
        5.4.1 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传输系统方案
        5.4.2 基于邻井接收的EM-MWD应用前景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EM-MWD样机及邻井接收孔内现场测量试验
    6.1 EM-MWD样机孔内现场测量试验
        6.1.1 孔内现场测量试验的目的及方案
        6.1.2 井场资料及测量试验前准备
        6.1.3 EM-MWD样机孔内现场测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6.2 邻井接收EM-MWD孔内现场测量试验
        6.2.1 孔内现场测量试验的目的及方案
        6.2.2 井场资料及测量试验前准备
        6.2.3 邻井接收EM-MWD孔内现场测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点
        7.1.1 结论
        7.1.2 创新点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机器人自行车系统设计及其建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框架
第二章 机器人自行车的建模与控制理论
    2.1 机器人自行车的结构介绍
    2.2 机器人自行车动力学建模
        2.2.1 常见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简介
        2.2.2 建立机器人自行车的动力学方程
    2.3 机器人自行车的控制理论
        2.3.1 机器人自行车动态平衡原理概述
        2.3.2 常见的非线性系统控制方法简介
        2.3.3 利用部分反馈线性化设计控制器
        2.3.4 动态平衡控制器仿真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器人自行车硬件系统的设计
    3.1 机器人自行车车架介绍
    3.2 电子器件模块的介绍
        3.2.1 STM32控制板简介
        3.2.2 扭矩传感器
        3.2.3 转弯电机及其驱动器
        3.2.4 编码测速器
        3.2.5 电压变换器
        3.2.6 其它电子模块
    3.3 STM32主控板电路
        3.3.1 核心板电路
        3.3.2 底板电路
        3.3.3 电压小模块电路
    3.4 系统整体电路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人自行车软件系统的开发
    4.1 软件整体框图介绍
    4.2 硬件模块的软件开发
    4.3 电机控制软件开发
    4.4 动态平衡控制的编程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方向盘控制器的设计开发
    5.1 方向盘总体结构介绍
    5.2 方向盘硬件
        5.2.1 电机控制电路
        5.2.2 电源电路
    5.3 方向盘软件
        5.3.1 初始化部分软件
        5.3.2 UCOS七个任务的软件实现介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实验数据分析
    6.1 实验的准备及测试
    6.2 机器人自行车动态平衡测试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发电厂直流系统故障主动监测与隔离技术研究及装置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直流系统保护研究现状
        1.2.2 直流绝缘监测装置等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作用
    1.4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发电厂直流电源系统电气故障建模与仿真
    2.1 引言
    2.2 直流电源系统电气模型
    2.3 发电厂直流系统短路故障
        2.3.1 短路故障分析
        2.3.2 直流系统短路建模
    2.4 发电厂直流系统接地故障
        2.4.1 直流系统接地因素
        2.4.2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建模
    2.5 发电厂直流系统绝缘下降故障
        2.5.1 直流系统绝缘下降因素
        2.5.2 直流系统绝缘下降故障建模
    2.6 发电厂交流电源窜入故障
        2.6.1 交流窜入因素
        2.6.2 交流窜入故障建模
    2.7 直流电源系统故障仿真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电厂直流系统故障主动监测与隔离方法
    3.1 引言
    3.2 传统直流故障监测方法分析
        3.2.1 传统直流短路故障监测
        3.2.2 传统直流接地、绝缘下降故障监测
        3.2.3 传统交流窜入故障监测
    3.3 基于数字化采集的短路故障主动监测
        3.3.1 数字化采集短路故障主动监测原理
        3.3.2 数字化采集短路故障主动监测仿真验证
    3.4 MUB直流接地、绝缘下降、交流窜入故障主动监测法
        3.4.1 MUB直流故障监测电路原理
        3.4.2 MUB接地、绝缘下降故障检测原理
        3.4.3 MUB交流窜入故障检测原理
        3.4.4 故障信号处理
    3.5 MUB直流故障主动监测法验证
        3.5.1 MUB故障主动监测法仿真验证
        3.5.2 MUB故障主动监测法实验验证
    3.6 传统直流故障隔离措施分析
    3.7 全控型直流故障主动隔离法
        3.7.1 全控型直流故障隔离电路原理
        3.7.2 全控型短路故障主动隔离原理
        3.7.3 全控型接地、绝缘下降故障主动隔离原理
        3.7.4 全控型交流窜入故障隔离原理
    3.8 全控型直流故障主动隔离法仿真验证
        3.8.1 电压变换启动、输出仿真验证
        3.8.2 全控型短路故障主动隔离仿真验证
        3.8.3 全控型接地、绝缘下降故障主动隔离仿真验证
        3.8.4 全控型交流窜入故障主动隔离仿真验证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电厂直流系统故障主动监测与隔离装置开发
    4.1 引言
    4.2 方案设计及选择
        4.2.1 监测隔离装置系统架构
        4.2.2 拓扑结构改变分析
        4.2.3 信号采集方案选择
        4.2.4 接地故障检测方案选择
        4.2.5 交流窜入故障检测方案选择
        4.2.6 装置的总体设计
    4.3 硬件设计
        4.3.1 不平衡电桥测量电路设计
        4.3.2 电压隔离测量电路设计
    4.4 软件设计
        4.4.1 主程序流程
        4.4.2 MODBUS协议通信设计
        4.4.3 装置子程序流程图
    4.5 装置参数测试及分析
        4.5.1 系统调试方案
        4.5.2 装置输入输出参数测试
        4.5.3 装置接地故障参数测试
        4.5.4 装置测试参数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直流系统故障主动监测与隔离技术及装置试验与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隔离技术及装置的试验
        5.2.1 短路故障试验
        5.2.2 接地故障试验
        5.2.3 绝缘降低故障试验
        5.2.4 交流窜入故障试验
    5.3 隔离技术及装置的工程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便携式设备电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便携式设备
    1.2 便携式设备电源管理
        1.2.1 电源管理定义
        1.2.2 电源芯片的分类及比较
        1.2.3 电源管理技术的发展
        1.2.4 便携式设备电源系统设计要求
    1.3 研究课题的相关背景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便携产品电源管理相关技术分析
    2.1 锂离子电池充电管理
    2.2 直流电压变换
        2.2.1 线性集成稳压器
        2.2.2 开关稳压器
第三章 基于i.MX21的手持终端电源设计
    3.1 多功能手持终端功能描述
    3.2 手持终端软硬件设计概览
    3.3 手持终端电源管理设计
        3.3.1 手持终端电源需求分析
        3.3.2 系统电源管理总体设计
        3.3.3 供电输入切换设计
        3.3.4 电源变换设计
        3.3.5 电池充电设计
        3.3.6 小结
    3.4 手持终端电源测试及分析和改进
第四章 基于S3C2440的导航仪智能电源设计
    4.1 导航仪功能描述及软硬件设计概览
    4.2 导航仪电源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4.2.1 电源需求分析
        4.2.2 电源总体设计
    4.3 高级电源管理控制器FS1610
        4.3.1 FS1610概述
        4.3.2 FS1610电源状态
        4.3.3 FS1610开关控制和故障管理
        4.3.4 FS1610电源性能测试及分析
        4.3.5 FS1610电源管理和控制测试
    4.4 导航仪电源管理详细设计
        4.4.1 导航仪电源管理应用方案硬件设计
        4.4.2 导航仪电源管理应用方案软件设计
    4.5 导航仪电源管理方案调试与测试
        4.5.1 系统上电调试
        4.5.2 系统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采用单片电压变换器实现手持设备电池功率变换(论文参考文献)

  • [1]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D]. 张天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低噪声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研究与设计[D]. 王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效率S波段GaN HEMT功率放大器[D]. 倪仁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4]实时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漏播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 林晴.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5]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 陈璟. 浙江大学, 2020(01)
  • [6]新型DC/DC升压变换器研究[D]. 俞晓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0(06)
  • [7]深孔地质钻探EM-MWD样机设计及邻井接收方法研究[D]. 王成立.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机器人自行车系统设计及其建模控制研究[D]. 古文生.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9]发电厂直流系统故障主动监测与隔离技术研究及装置开发[D]. 尹羽. 东南大学, 2019(06)
  • [10]便携式设备电源管理研究[D]. 马新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2)

标签:;  ;  ;  ;  

使用单片电压转换器实现手持设备电池的功率转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