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不是“最后的晚餐”

债转股:不是“最后的晚餐”

一、债转股:不是“最后的晚餐”(论文文献综述)

金鑫[1](2019)在《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效果研究 ——以云锡集团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步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企业高负债和银行高不良贷款现象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两大问题。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市场化债转股成为化解金融风险、有效降低杠杆率的重要手段。与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不同,本轮债转股以市场化、法制化为原则,在债转股企业选择、定价机制、资金筹集、股权退出上实现市场化。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云锡集团,作为全国首家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地方国企,其债转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示范性。本文通过分析云锡集团经营和财务上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债转股的动因,分析云锡集团债转股运行模式的利弊,在此基础上从股价、财务、经营、公司治理等角度研究市场化债转股的效果,思考云锡集团在市场化债转股进程中未来面临的挑战,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云锡集团债转股的运行模式符合市场化原则,并存在诸多亮点与优势。市场化债转股帮助云锡集团改善盈利能力,降低杠杆率;督促云锡集团去除落后产能,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治理结构。但云锡集团仍存在降杠杆效果不明显、研发产出不高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市场化债转股进程缓慢及股权退出困难等挑战。通过总结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成果与挑战,结合公司的战略转型目标,本文提出加强银企合作,推动债转股加速落地;改进企业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深化全面改革,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这三点建议,希望能为其他市场化债转股企业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端晨阳[2](2019)在《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杠杆率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中国企业“高杠杆率”的问题,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去杠杆”已经成为“三去一降一补”具体政策的重点任务,其主要手段就是有序进行市场化债转股。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帮扶国有企业脱困的第一轮政策性债转股相比,本轮自2016年开始的市场化债转股的核心在于市场化参与。同时面对我国日益凸显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各地区与各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本文从政策实施的经济效果入手,实证研究了市场化债转股政策对企业杠杆率、企业绩效的相关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有研究中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理论基础已经非常成熟,本文基于经典理论分析了实施债转股对异质性企业杠杆率、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而提出三个研究假设。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双重差分的实证模型,选取了67家已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企业作为实验组,56家按照债转股目标企业要求筛选出的对照组,样本企业共123家,以2013年至2018年时间段作为研究样本,按照DID(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步骤进行实证回归和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市场化债转股逐年增强的显着降低了企业杠杆率;(2)政策对强周期性行业的降杠杆效果显着高于其他行业;(3)不同区域、行业的企业杠杆率受政策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的强周期性行业企业受市场化债转股政策影响最大;(4)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显着提高了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企业的绩效。此外,在本文研究基础上还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为今后更加有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完善债权债务市场,使企业财务活血化瘀,以及为国家从宏观层面调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建议。本文一方面更新了现有研究关于本轮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梳理,探讨了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与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的区别,并且更为细致的从行业与区域差异角度分析了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对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微观企业层面为理解经济政策的影响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丰富与发展了中国情境下我国学者特有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范式,进而为如何进一步促进企业“去杠杆”,平衡各行业、各区域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郭健[3](2019)在《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南钢股份债转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以“三期叠加”为特征的新阶段,“三期”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国家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下调GDP增长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去杠杆是“三去”中的一个方面,而“市场化债转股”正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降低杠杆率的有效途径。在债转股的推进过程中,银行系实施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实施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债转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去杠杆的效果。所以,有必要对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针对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的风险管理这一主题,聚焦以下四个难点,即可借鉴经验不足、风险的关联性与复杂性、道德风险的难以避免以及易背离债转股的原则。基于难点,文章以代理成本理论、财务契约理论以及MM理论为理论根据,以南钢股份债转股为例,梳理了案例中实施机构(建信投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建信投资风险管理的优点与不足,从中借鉴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得到启示。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风险管理的研究深入到理论层面,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对冲、分散和承担三个方面,并在每一方面详细研究了其可行性、风险收益以及操作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机构良好的风险管理方案是债转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债转股中风险管理的关键是组合管理、股权退出安排、风险共担与承担机制。以研究结论为依据,提出了提高实施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即加强市场研究,提升组织效率,提高组合投资与管理能力;通过引入新的投资者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通过建立自保制度完善风险承担机制;采用股权退出“多步走”的方式,创新股权退出路径。

陈俊安[4](2018)在《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下行期,债务肿瘤的恶化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危及市场经济健康。面对企业高杠杠的危情,我国政府开出了市场化债转股的药方。但这并不是我国债转股的首次创举,更不是第一轮债转股简单的复制粘贴,两者同方但不同药。如果用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与两次债转股进行类比,第一轮债转股就是政府出钱让专门的医生为其指定的病人治疗。而在此轮的市场化债转股中,政府充分尊重医生与病人自主意愿,实现医生与病人的双向选择,不强加干预医患关系,同时不再出面支付“医疗费”。不管两次债转股形式如何迥异,政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恶病缠身”的企业恢复健康。钢铁行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一直是高杆杠的重灾区。而债转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妥、有效的帮助企业去杠杆,因此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债转股算是利好消息,把握住机会有可能实现大翻身。但是这辆债转股的“便车”并不是任何企业都可随意搭乘的,而且搭乘有风险,需要警惕风险。本文以南钢股份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南钢股份在钢铁行业中属于第一梯队,且成为了首单民企债转股,为其他民企提供了参考的样本。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先概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同时也叙述了国内外债转股的研究现状。随后详尽阐述了债转股相关的两个理论,为回答债转股为什么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夯实理论基础。然后再叙述了此次市场化债转股的制度背景,着重比较分析两轮债转股。在文章主体案例分析部分,先对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铺垫式的展开,介绍了南钢股份概况和债务成因。而债务成因则是从两个维度进行深挖,一个是经营负债维度,另一个是金融负债维度,逐个击破。随后对债转股的动因、实施方案和风险进行详细论述。在对于南钢股份财务数据分析部分,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向,探讨债转股对南钢股份产生了何种财务影响。最后,以分析得出的结果为依据,提出进一步改善南钢股份财务状况的个人意见。通过辅以改进的杜邦分析和雷达图分析为手段,本文得出南钢股份债转股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企业的杠杆得到了有效控制,及时拉住企业在债务沼泽里进一步深陷。从短期看,债转股是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但是企业的长期逆袭依赖于提升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的提升可以靠创新发力驱动,实现双主打业务-钢铁业和新产业。

彭芳春[5](2008)在《中国风险金融股权问题及其经典金融产权理论诠释》文中提出文章通过对科斯以前金融产权理论与思想的考察,结合我国化解金融风险产权改革实践,探讨了债转股形成的风险金融股权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克服中国特色债转股带来的产权软约束和改变对金融产权缺乏有效保护的状况,为我国金融股权管理与产权改革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对策建议。

彭芳春,徐勇,尹华阳[6](2007)在《中国不良金融股权管理的目标函数重构与目标选择》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末我国采用“好银行”与“坏银行”模式成立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置巨额不良金融资产以来,国家将债转股作为一项重要手段加以运

严政和[7](2004)在《试论债转股运作中的问题及启示》文中指出为解决国有企业资金不足和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而出台的“债转股”政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其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讨论了其所能得到的启示。

胡文涛[8](2004)在《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中国银行不良资产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迅速扩大的过程。然而,囿于现行体制和法律制度,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动因和能力处理庞大的不良资产。1999年,收购、处置、管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外部机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但是,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由财政部投资成立、采取与国有商业银行对应设立的模式、以帐面价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资产的最终损失由国家财政负担。国有独资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相当于国有经济巨型企业中设立一新部门,不良资产从国有银行剥离,只是不良资产在国有经济存放部门的改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难题。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此制度设计的成功,取决于资产公司能否通过市场化运作尽快处理不良资产,而市场化交易的成功,又依赖于法律以及相关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交易,减少对交易的阻碍。二交易成本为人们依靠市场来交易产权时运用资源的成本,可分为市场交易成本和非市场交易成本,前者包括寻找和信息成本、谈判和决定成本、监督和执行成本,后者为经济人从事市场交易时因服从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发生的成本。市场交易成本归因于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非市场交易成本归因于政府的机会主义倾向。法律等制度的建立是为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以降低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高低既取决于正式制度,同时也取决于非正式制度及规则的执行程度。归因于中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历史,银行对债权信息的掌握有限;不良资产政策性剥离的运作模式,致使资产管理公司获取的债权信息更为有限。资产公司与债务企业信息的极度不对称,使信息搜寻成本、谈判与决定成本十分高昂,极大地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不良资产的转让。对于债权人的保护而言,债的担保制度、破产制度以及物权转让制度均对债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中国抵押、破产、物权转让制度,呈现在我们面前<WP=5>的是大量烦琐的程序性规定和繁多的税费项目,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为当事人权利的实现设置了极为高昂的服从成本——非市场交易成本。与正式制度产生高昂交易成本相对应的是,中国信用环境的恶劣显示非正式制度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失灵,一方面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逃废债事件的频频发生,另一方面又迫使大量简单明确、本可依信誉机制执行的合同不得不诉至法院,而高昂的讼费和低下的执行率相互为用,使得诉讼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制度执行的考察均说明,当今中国,高昂的交易成本形成消极的债权保护环境,成为不良资产转让的整体法律环境障碍。三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后,出于保护金融债权的宗旨,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对诸如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最高额抵押担保的主债权转让以及抵押权登记等作出变通适用,保证了银行债权转让的有效性。但该司法解释不具普适效力,资产公司不良资产的进一步转让仍面临债权转让“不得牟利”、需对方当事人同意或需通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主债权不得转让、抵押权转让需登记、收费等多方限制。债权转让、最高额抵押以及抵押权转让登记等具体制度中外历史的考察显示,国外同样的制度,移植于中国之后常常背离制度设置之初衷:在国外为满足债权人自由处分债权愿望的债权转让制度,在中国却受到“不得牟利”、需对方当事人同意的约束;为解决生生不息的不确定债权担保而设立的最高额抵押制度,却陷入被担保的债权不得转让的法律困境;原本目的在于保护交易的安全、降低交易成本的抵押权登记制度,却因登记机关的混乱以及繁多的登记收费而成为极大地增加当事人交易成本的安排。外商参与中国不良资产的交易,提供了实际观察不良资产转让法律障碍的生动个案。面对以非市场价格剥离的不良资产,外商必须估量获得资产质量信息的成本、因贫弱的债权保护环境而抬高的交易成本以及因地方保护主义而增加的执行成本。高昂的交易成本影响外国投资者对交易风险的预测,进而直接影响不良资产价格的高低以及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现金加成立中外合作资产管理公司。而中外合作资产公司审批过程的复杂、时间的漫长以及不得不对法律加以突破适用,再一次彰显不良资产转让法律障碍的存在及交易成本的高昂。四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同时,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WP=6>主体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然而,将减轻国企债务负担作为“债转股”主要目的系政策定位有误,并且,“债转股” 既不利于银行加快不良资产的回收,也无助于促进国企转换经营机制。仅当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进而向国内外投资者转让股权,才有望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但此意义的达成,取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顺利转让股权。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的转让包括向债转股企业本身转让,即股份回购,向其他投资者转让,包括上市后转让。回购曾被视为资产公司退出的主要渠道,《公司法》过于狭窄的回购适用范围限制与严格的减资程序要求,以及回购法律的不配套都足以增加交易成功的难度与成本;?

刘章胜[9](2004)在《债转股问题的再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债转股作为国企债务重组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曾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债转股导致了“道德风险”的进一步恶化,走向了初衷的反面。本文就债转股的性质及其实施结果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了解决国企债务的根本出路。

汤昌汇[10](2004)在《债转股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债转股”即债权转股权,它作为解决企业不良债务和银行不良债权的有效方法,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但实施债转股的条件、途径又各不相同。我国债转股是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同时兼顾防范金融风险和搞活国有企业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本文拟以债转股的行为过程为线索,对债转股各阶段法律问题的全面梳理,并对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债转股企业的确定,到债转股实施中的出资、担保以及土地使用权、税务、职工,再到股权行使中同股同权、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激励和约束,最后在股权退出问题等各个方面分析出与现行法律的冲突和法律本身的不完善或不合理。 对平等法律价值的贬损,倡导了形式主义、本质上不能解决问题,纵容了国有银行和企业继续产生不良债权债务是将债转股作为一个法律现象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必然结论。期望通过对债转股法律问题的研究能对债转股实际工作的实践和立法实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债转股:不是“最后的晚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债转股:不是“最后的晚餐”(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效果研究 ——以云锡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框架与创新
        1.3.1 论文框架
        1.3.2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本结构理论
        2.1.2 博弈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3 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1.1 锡行业发展情况
        3.1.2 市场化债转股的背景与现状
        3.1.3 市场化债转股与政策性债转股的区别
    3.2 云锡集团的背景
        3.2.1 云锡集团介绍
        3.2.2 经营与财务问题
    3.3 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运行模式分析
        3.3.1 “基金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3.3.2 定价机制市场化
        3.3.3 股权管理分析
        3.3.4 两种股权退出方式比较
4 案例分析
    4.1 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
        4.1.1 降杠杆的需求
        4.1.2 改革转型的需求
        4.1.3 发展历程与政策导向
    4.2 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效果分析
        4.2.1 市场表现分析
        4.2.2 财务效果分析
        4.2.3 经营效果分析
        4.2.4 公司治理影响分析
    4.3 云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面临的挑战
        4.3.1 市场化债转股进程缓慢
        4.3.2 股权退出操作难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加强银企合作
        5.2.2 优化企业融资方式
        5.2.3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致谢

(2)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杠杆率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市场化债转股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1 债转股相关概念
        2.1.2 债转股研究现状
    2.2 企业杠杆率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2.1 企业杠杆率的相关概念
        2.2.2 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
        2.2.3 微观企业因素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
    2.3 关于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
        2.3.1 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3.2 市场化债转股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2.3.3 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市场化债转股制度背景分析
    3.1 市场化债转股政策体系
        3.1.1 各层级市场化债转股政策体系
        3.1.2 市场化债转股具体指导意见
    3.2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情况
    3.3 政策性债转股与市场化债转股对比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案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
        4.1.2 市场化债转股对异质性区域、行业的企业杠杆率影响
        4.1.3 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4.2 研究方案
        4.2.1 样本选择
        4.2.2 变量设计
        4.2.3 模型设计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实证检验
        5.3.1 模型选择
        5.3.2 市场化债转股政策对全样本企业杠杆率的回归分析
        5.3.3 分行业企业杠杆率的回归分析
        5.3.4 分地区分行业企业杠杆率的回归分析
        5.3.5 市场化债转股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4.1 随机定义实验组与对照组
        5.4.2 安慰剂检验
        5.4.3 平行趋势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性建议
    6.3 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南钢股份债转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之处
第2章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代理成本理论
        2.1.1 股权融资代理问题
        2.1.2 债权融资代理问题
        2.1.3 财务契约理论
    2.2 MM理论
        2.2.1 无税条件下的MM理论
        2.2.2 有税条件下的MM理论
    2.3 债转股概念诠释与相关研究
        2.3.1 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概念诠释
        2.3.2 国内新一轮债转股的运行模式
        2.3.3 实施机构面临的常见风险
第3章 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风险管理中的难点
    3.1 本轮债转股与上一轮差异较大,可借鉴经验不足
    3.2 风险相互关联且诱因复杂,管理难度大
    3.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道德风险难以避免
    3.4 风险管理标准过严,易导致背离本轮债转股的基本原则
第4章 南钢股份债转股案例研究
    4.1 南钢股份债转股方案介绍
        4.1.1 本案例的公司背景
        4.1.2 债转股动因分析
        4.1.3 债转股的过程与模式分析
    4.2 南钢股份债转股实施机构风险管理探究
        4.2.1 风险管理的难点
        4.2.2 管理风险的措施
        4.2.3 风险管理措施评价
    4.3 南钢股份债转股的效果与启示
        4.3.1 从南钢股份财务角度分析债转股的效果
        4.3.2 从实施机构的角度分析债转股的效果
        4.3.3 案例研究的启示
第5章 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5.1 通过“债转股”+“衍生工具”降低单个项目风险
        5.1.1 “债转股”+“衍生工具”可行性分析
        5.1.2 “债转股”+“衍生工具”的风险收益分析
        5.1.3 金融衍生品与债转股结合的使用和限制条件
    5.2 通过联合多个“债转股”项目的组合来分散非系统风险
        5.2.1 联合多个债转股项目组合的可行性分析
        5.2.2 本轮债转股企业所处行业分析及行业组合分析
        5.2.3 公司关系影响债转股组合风险的分析
    5.3 通过自保与监督两种手段进行风险承担管理
        5.3.1 合理的风险承担水平
        5.3.2 实施机构自保措施
        5.3.3 建立风险承担活动的监督制度
    5.4 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背景概述
    2.1 债转股的基础理论
        2.1.1 债转股的含义
        2.1.2 债转股理论分析
    2.2 债转股的政策背景
        2.2.1 债转股的背景
        2.2.2 债转股的政策
    2.3 国内外债转股情况
        2.3.1 国内两轮债转股的比较分析
        2.3.2 国外债转股情况
    2.4 债转股对于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
        2.4.1 财务状况指标
        2.4.2 经营成果指标
        2.4.3 现金流量
第三章 南钢股份债转股方案的介绍
    3.1 南钢股份基本情况
        3.1.1 南钢股份公司概况
        3.1.2 南钢股份债务成因分析
    3.2 债转股动因
    3.3 债转股实施方案
    3.4 债转股的风险
第四章 南钢股份债转股后财务分析
    4.1 财务表现
        4.1.1 资产负债率
        4.1.2 债务期限结构
        4.1.3 现金流量状况
    4.2 短期财务影响分析
        4.2.1 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财务影响分析
        4.2.2 基于雷达图分析法的财务后果分析
    4.3 长期财务影响分析
第五章 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的建议
    5.1 变单一主业务为双主业务
    5.2 提高周转率,增强流动性
    5.3 继续优化资本结构
    5.4 优化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试论债转股运作中的问题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债转股运作过程中的问题
    第一, 如何科学界定债转股的范围, 把握部分性和选择性原则的问题。
    第二, 资产性非资产性的原则确定问题。
    第三, 债转股权中持股比例的限定问题。
    第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管理问题。
    第五, 债权承继客体的选择。
    第六, 谨防“赖账经济”, 规避道德风险。
二、债转股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8)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 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 言
    一、 中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严重性:选题的意义
        (一) 中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数额
        (二) 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从纯数字的角度
        (三) 从贷款分类法的特殊看中国银行不良资产
        (四) 不良资产处置的延误成本
    二、 中国银行不良资产研究现状述评
        (一) 经济学者的研究
        (二) 法学者的研究
    三、 本文关注的问题
    四、 本文基本概念及结构安排
        (一) 不良资产及相关概念说明
        (二) 本文结构安排及其意图
    五、 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 经济分析的方法
        (二) 个案分析的方法
        (三) 历史分析的方法
        (四) 比较的方法
第二章 银行不良资产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性质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及特征
        一、 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 银行不良资产形成过程
        (二) 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二、 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特征
        (一) 国有银行债权主要体现为对国有企业的债权
        (二)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主要体现为国有企业不良负债
        三、 国有银行体制及现行法律对不良资产处理的消极影响
        (一) 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处理不良资产的足够动因
        (二) 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处理不良资产的足够能力
    第二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
        一、 银行危机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一个比较的视角
        (一) 资产管理公司模式考察
        (二) 不同模式资产管理公司利弊分析
        (三) 资产管理公司成功的条件
        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性质分析
        (一)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背景
        (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特色
        (三)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置利弊及其困境
    第三节 不良资产的剥离与接收
        一、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接收
        (一) 不良资产剥离和接收情况
        (二) 帐面价值接收及其利弊
        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与损失承担
        (一)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考察
        (二) 不良资产剥离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三) 不良资产处置损失承担及隐含之意
    本 章 小 结
第三章 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转让的法律障碍(上): 债权保护环境分析
    第一节 交易成本与制度:分析工具的简要说明
        一、 交易成本的含义
        (一) 交易成本的概念
        (二) 交易成本的构成
        (三) 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二、 交易成本与制度的关系
        (一) 交易成本的产生与制度的建立
        (二) 制度的含义
        (三) 制度与交易成本的关系
    第二节 不良资产信息对债权转让的影响
        一、 不良资产的形成环境对债权的影响
        (一) 银行与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实质
        (二) 银企债权债务关系对不良资产质量的影响
        二、 不良资产信息对债权转让的影响
        (一) 不良资产剥离方式对债权转让的影响
        (二) 不良资产状况:一个概览
        (三) 不良资产质量:问题债权的存在
        三、 不良资产信息与交易成本
    第三节 债权保护环境对债权转让的影响
        一、 从抵押权实现方式看债权人保护
        (一) 债权、信用与优先受偿权的经济意义
        (二) 抵押权实现方式:中国的观察及反思
        二、 破产法律制度对债权人保护之分析
        (一) 从程序规定考察破产法对债权人保护之不足
        (二) 抵押权在中国企业破产案中效力分析
        (三) 现行破产制度:增加抑或降低交易成本?
        三、 从物权转让规定看债权保护环境
        (一) 程序性规定增加物权转让难度
        (二) 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难题
    第四节 信用环境及司法环境对债权转让的影响
        一、 信用环境对债权转让的影响
        (一) 信用环境与交易成本
        (二) 中国信用环境分析
        二、 执法环境对债权转让的影响
        (一) 诉讼费用:一项高昂的成本
        (二) 低执行率:无形中增加的诉讼成本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转让的法律障碍(下): 具体制度分析
    第一节 一般债权转让的法律障碍
        一、 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生效之要件及反思
        (一) 现行法律有关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生效之要件
        (二) 现行债权转让制度的反思
        (三) 不良资产转让与债权转让制度之变通适用
        二、 “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之规定及检讨
        (一) 最高额抵押制度的价值
        (二) 对“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的检讨
    第二节 有抵押担保债权转让的法律障碍
        一、 抵押权转让与抵押权登记
        二、 中国抵押权登记制度现状及批判
        (一) 中国抵押权登记制度之现状
        (二) 从抵押权登记之制度价值审视中国抵押权登记
    第三节 个案分析:外商参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障碍及启示
        一、 背景介绍:外商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简要回顾
        二、 资产管理公司向外商转让不良资产的特殊约束
        (一) 产业政策的限制
        (二) 资产评估等程序和价格确定的约束
        (三) 外汇管制与向外商转让债权面临的法律难题
        三、 从中外合作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看不良资产处置的难题
        (一) 债权保护环境与设立中外合作资产管理公司的选择
        (二) 中外合作资产管理公司的批准成立与交易成本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产管理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障碍
    第一节 从“债转股”的目的看“债转股”股权转让的必要性
        一、 “债转股”方案的提出与政策目标定位
        (一) 从理论到实践:“债转股”方案的提出
        (二) “债转股”的政策目标定位
        二、 “债转股”目标定位之反思
        (一) 国有企业真是债务负担过重吗?
        (二) “债转股”有助于加快银行不良资产的回收吗?
        (三) “债转股”是否有助于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三、 债转股真实价值之所在
        (一) 债转股:从债务重组方法之一看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二) 从“债转股”到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节 “债转股”股权回购的法律障碍
        一、 《公司法》有关股权回购之规定
        二、 股份回购的国外法例: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 股份回购的主要理由
        (二) 股份回购的规制
        (三) 回购后股份的处置
        三、 “债转股”股权回购的障碍:从理论到实务的省思
    第三节 “债转股”股权转让的法律障碍
        一、 从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法规考察:无禁止性规定
        二、 股权转让的法律限制:《公司法》的视角
        三、 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限制:其他法规的规定
        (一) 公司股份分类的中国沿革
        (二) 国有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
        四、 国有股权转让管理的反思
        (一) 管理部门及其规则的反思:交易成本的视角
        (二) 国有股权转让价格之管理: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省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 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9)债转股问题的再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债转股的性质
二、债转股问题的再反思
    (一) 债转股没有摆脱“体制内改革”的狭隘思路
    (二) 债转股弱化了债务的约束作用
    (三) 导致“道德风险”的进一步恶化
    (四) 实施条件存在“二律背反”现象
三、解决国企债务的根本出路
    (一) 割断银企的“隐和约”关系, 建立真实有效的契约关系
    (二) 深化国企的产权制度改革, 对债转股后的企业逐步实行民营化
    (三) 强化银行对企业的债务约束, 建立真正的退出和破产机制

(10)债转股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债转股的一般分析
    (一) 债转股的概念
    (二) 债转股的理论渊源
    (三) 债转股的现实背景
    (四) 债转股的目标和模式
    (五) 债转股的法律框架
二、债转股实施准备中的法律问题
    (一) 债转股企业的范围和条件
    (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
三、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一) 债转股中的出资
    (二) 债转股中的担保
    (三) 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的其它法律问题
四、债转股股权实现的法律问题
    (一) 债转股股权的形成
    (二) 债转股股权的行使
    (三) 债转股股权行使的激励和约束
五、债转股股权退出中的法律问题
    (一) 股权退出的方式
    (二) 回购方式退出的法律问题
六、分析与思路判断
    (一) 行政化模式债转股的结果分析
    (二) 行政化模式债转股的原因分析
    (三) 完善行政化模式债转股的思路判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四、债转股:不是“最后的晚餐”(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效果研究 ——以云锡集团为例[D]. 金鑫. 暨南大学, 2019(02)
  • [2]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杠杆率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端晨阳.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3]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南钢股份债转股为例[D]. 郭健.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南钢股份债转股的财务影响研究[D]. 陈俊安.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5]中国风险金融股权问题及其经典金融产权理论诠释[J]. 彭芳春. 统计与决策, 2008(10)
  • [6]中国不良金融股权管理的目标函数重构与目标选择[J]. 彭芳春,徐勇,尹华阳. 统计与决策, 2007(11)
  • [7]试论债转股运作中的问题及启示[J]. 严政和.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 [8]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 胡文涛. 中国政法大学, 2004(04)
  • [9]债转股问题的再反思[J]. 刘章胜.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4)
  • [10]债转股的法律问题研究[D]. 汤昌汇. 四川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债转股:不是“最后的晚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