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轮作和土壤肥力栽培是贫困山区可持续抗旱的根本途径

粮草轮作和土壤肥力栽培是贫困山区可持续抗旱的根本途径

一、粮草轮作、培肥地力是贫困山区可持续抗旱的根本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灵[1](2020)在《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文中研究说明提高粮食产量,是解决黄土高原农村贫困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物质基础,重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能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山仑自1954年以来,扎根黄土高原,六十余年致力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研究,成功实现用科学技术改变农民广种薄收的困境,同时达成水土保持的双重目标。山仑既是我国最早倡导现代旱地农业研究和促进节水农业研究的专家之一,同时也是作物生理学家和作物栽培学家。他将植物生理与农业研究相结合,开拓了旱地农业研究中的生理生态新领域,为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对干旱逆境成苗的生理机制进行探究论证,研制出新型抗旱剂;证明有限水分亏缺对作物的补偿效应,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以上在农学研究领域的诸多重要科学贡献,山仑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本文基于翔实的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概述山仑的农学研究生涯,着重论述山仑在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中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从一位杰出科学家一生兴农的视角展现新中国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水土保持取得卓着成就的壮阔图景,以期为新时代我国旱地农业研究和节水农业研究提供些许历史借鉴。

池永宽[2](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亓军红[3](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张彬[4](2016)在《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是我国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为国家提供了数千亿斤商品粮,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玉米带也出现了耕地和水资源透支性使用问题,具体表现为玉米常年连作、耕作方式不合理、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玉米秸秆不能有效还田、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玉米带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必将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深入推进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鉴于此研究目的,本文以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为研究对象,界定松辽平原玉米带、资源透支、农地生态补偿、水资源生态补偿、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农地生态补偿政策等概念,结合外部性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揭示玉米带土壤资源和水资源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总结评价了玉米带现有生态补偿措施,对影响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决定性因素——农户生态补偿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结合实际,设计出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提出建议。本文拟突破的创新点:(1)目前国内对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主要是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寻找关于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但学者们一般是从区划的资源环境本身去思考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多数成果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问题,系统研究成果少见,立足于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和黄金玉米带特定区域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微观经济组织,农户既是农业生态的受益者和破坏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主体,亦是农业生态的保护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客体。研究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农户的生态补偿行为方式和特点及剖析其原因,才能全方位思考、制定系统和有效的生态补偿对策;(2)本文利用农安、榆树、德惠、公主岭、梨树、前郭6个市县市地区35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通过向后LR迭代剔除方法对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农户认知、意愿等深层次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因素的相关程度;(3)本文以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切入点,创造性地构建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从激励和约束微观主体农户行为这一新视角,提出符合玉米带生态补偿实际的建议,为政府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张彦虎[5](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车将[6](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曹利民[7](2010)在《草田轮作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天水市为例》文中指出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交接地带,人多地少,山多川少,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的不利境地。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草田轮作能够改良土壤,实现用地养地,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使农作物获得高产稳产,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给畜牧业提供优良饲料,缓解草畜矛盾,是农牧结合的纽带,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研究在天水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对草田轮作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分析,调研了该区草田轮作推广的模式和分布区域,获得如下主要论点:(1)对甘肃省天水市旱作农业区生产条件和现状分析,草田轮作是适合该区农业生产条件的一种科学耕作制度,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措施。(2)草田轮作在天水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的推广原则应坚持因地制宜的,避害就利地、妥善安排和紧密配合其他措施的原则。(3)提出了适合天水市情的以恢复地力为主、水土保持为主和草畜结合为主的三种草田轮作模式及其适宜分布区域。(4)依据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建议建立“草田轮作+畜牧养殖+可再生能源+高效农业”的生态能源型良性循环体系,通过技术整合与集成,构建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农牧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路海东[8](2010)在《坡地粮草带状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文中认为在宁夏南部旱区,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有效降水不足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是制约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大量坡耕地因受雨季暴雨的冲刷,造成众多农田土壤侵蚀和地表土壤养分流失,导致作物产量和比较效益不高。坡地种植植物篱或普通木草具有显着减少水土流失的效果。间作由于具有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增产的特点,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有关坡地粮食作物与苜蓿带状间作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粮(谷子或糜子)草(苜蓿)间作的适宜带比、群体产量性状及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于2007~2008年在宁夏南部的彭阳县白阳镇陡坡村旱农基点(106°32′~106°58′E,35°4l′~36°17′N),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坡度(5°和15°)上谷子/苜蓿和糜子/苜蓿的不同带比间作模式下的产量、群体性状指标、水土流失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坡度粮草带状间作种植的水土流失特征状况1)坡耕地上采取粮(谷子或糜子)草(苜蓿)带状间作种植能够有效减少农田水土流失和土壤N、P、K养分流失,在5°坡地上,4:2带比间作模式和2:4带比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显着,地表径流量较单作处理减少30%以上,泥沙流失量较单作处理减少98%以上;在15°坡地上,4:4、4:6和6:4 3个带比间作模式的效果显着,较单作处理减少地表径流量50%以上,减少泥沙流失84%以上。2)不同降雨量比较,降雨强度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径流土壤中的N、P、K养分量增加,但间作处理的水土防治效果和对土壤N、P、K养分的流失减少幅度降低。从本试验粮草条带设置来看,坡底以苜蓿结尾的种植条带均能有效阻止泥沙流失。3)坡地土壤养分的流失途径为推移质(泥沙)流失和径流流失2种,单位体积比较,泥沙中的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径流中的养分含量;总量比较,坡面径流流失的总养分明显大于泥沙流失中的总养分。在5°坡地上,4:2和2:4间作处理的养分流失防治效果最好, 14mm降雨量和21mm降雨量下的TN、AN、TP、AVP、TK和AVK流失量分别较单作减少62.3%78.1%和30.89%52.16%;在15°坡地上,4:4、4:6和6:4间作处理的养分流失防治效果最好,在14mm降雨量和21mm降雨量下的TN、AN、TP、AVP、TK和AVK流失量分别较单作处理减少46.0%65.4%和32.44%65.5%。2、不同坡度粮草带状间作种植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1)在不同坡度耕地上,采取粮(谷子或糜子)草(苜蓿)条带间作模式可有效提高粮带的土壤水分含量,5°坡地以2:4带比间作模式效果最佳,15°坡地以4:4带比间作模式效果最佳,其粮食作物的土壤含水率分别较单作处理平均提高2.3个百分点和1.08个百分点。2)粮(谷子或糜子)草(苜蓿)条带间作模式可有效提高粮食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5°坡地上的2:4带比间作种植模式和15°坡地上的4:4带比间作模式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平均增加了1.92kg·cm-3和1.251.57 kg·cm-3,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分别较单作处理增加32.41%、25.27%、48.09%和17.64%、32.08%、47.44%。且间作模式的粮作带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随着间作年份的增加明显增加。4)与粮食单作相比,粮草间作模式下的粮作带土壤的全钾、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明显增加,不同坡度和间作模式比较,在5°坡地上的2:4带比间作模式和15°坡地上的4:4带比间作种植模式的效果最好,土壤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较单作提高75.61%、77.46%、25.39%和66.12%、88.29%和48.55%。3、不同坡度粮草带状间作种植对谷子、糜子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1)坡地粮(谷子或糜子)草(苜蓿)带状间作模式的作物产量明显高于单作处理。在5°坡地上,2:4带比间作种植模式的增产效果最佳,与粮食(谷子或糜子)单作相比,谷子和糜子分别增产23.88%和21.44%;在15°坡地上,4:4、4:6和6:4 3个粮草间作处理模式增产效果较佳,与粮食单作相比,谷子增产13.2215.72%,糜子增产10.3112.73%,尤其是4:4粮草间作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为显着。2)粮(谷子或糜子)草(苜蓿)间作种植模式对粮食作物(谷子和糜子)的株高和拔节期叶面积没有明显影响,但显着提高了粮食作物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单株绿叶面积,促进了光合物质的积累。在5°坡地上, 2:4带比间作模式谷子和糜子抽穗期的单株叶面积较单作处理提高86.77cm2/株和27.67cm2/株,成熟期提高77.39cm2/株和9.65cm2/株;在15°坡地上,4:4间作模式谷子和糜子抽穗期的单株叶面积较单作处理分别提高84.74cm2/株和27.41cm2/株,成熟期分别提高78.64cm2/株和12.21cm2/株。3)粮(谷子或糜子)草(苜蓿)间作种植模式对粮食作物抽穗前的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大,抽穗后间作模式下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在5°坡地上,2:4处理模式谷子的单株质量较单作处理增加15.75%,糜子单株质量较单作处理增加10.10%。在15°坡地上,4:4、6:4和4:6三个处理谷子单株质量较单作处理增加25.47%、13.48%和10.79%,糜子单株质量较单作处理增加17.26%、13.69%和13.42%。4)粮草间作模式促进了谷子、糜子茎叶鞘中的干物质量积累,明显增加了穗子中的干物质分配比率。在5°坡地上,间作处理谷子和糜子穗子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单作处理增加0.43%9.21%和9.55%24.24%;在15°坡地上,谷子和糜子穗子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单作处理增加7.5%40.1%和12.6%23.6%。5)粮草间作种植模式谷子、糜子根系的数量和质量较粮食单作明显增加,5°坡地上, 2:4间作模式增加幅度最大,谷子和糜子的单株根数和质量分别较单作增加1.4条、0.71g和3.6条、0.32 g;在15°坡地上, 4:4间作模式增加幅度最大,谷子和糜子的单株根数和质量分别较单作处理增加5.3条、0.55 g和3.6条、0.32 g。4、不同坡度粮草带状间作种植对谷子、糜子主要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1)坡度耕地上,谷子和糜子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M”型双峰曲线变化,在下午2:00点4:00之间出现“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与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一致,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则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2)与单作相比,粮草间作处理能明显增加谷子和糜子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着提高谷子和糜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5°坡地上,2:4间作模式的增加幅度最大,谷子和糜子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平均较单作处理提高1.46μmol·m-2·s-1和2.41μmol·m-2·s-1;在15°坡地上,4:4粮草间作模式的增加幅度最大,谷子和糜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平均较单作处理提高3.17μmol·m-2·s-1和1.68μmol·m-2·s-1。3)坡耕地上谷子和糜子全生育期的LAI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抽穗期最大,CGR最高时期为拔节-抽穗期和抽穗至灌浆期,出苗到拔节期的CGR相对较低,干物质积累缓慢。谷子单位叶面积和时间获得的净同化物最高的时期为拔节-抽穗期和出苗-拔节期,抽穗后NAR开始下降,灌浆-成熟期NAR值最低;糜子在出苗-拔节、拔节-抽穗、抽穗-灌浆3个时期的NAR值均较高,灌浆-成熟期NAR值则明显降低。4)坡度耕地上粮草间作模式的谷子和糜子不同生育阶段的叶面积指数、作物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与单作相比显着提高。在5°坡地上,2:4间作模式的增加幅度最为明显,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谷子的LAI值较单作平均增加20.05%、25.25%和50.22%,糜子的LAI值较单作平均增加30.51%、20.10%和33.69%;在拔节-抽穗和抽穗-灌浆期,谷子的CGR值较单作分别提高46.90%和54.81%,NAR较单作提高26.67%和50.0%;糜子CGR值较单作提高36.54%和16.05%,NAR较单作处理提高36.36%和20.0%。在15°坡地上,4:4间作模式的增加幅度最为明显,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谷子的LAI分别较单作提高17.75%、25.24和45.46%,糜子的LAI分别较单作提高31.96%、31.07和46.29%。拔节-抽穗期和抽穗-灌浆期,谷子的CGR分别较单作提高46.90%和74.05%, NAR分别较单作提高25.0%和45.45%;糜子的CGR分别较单作提高36.54%和42.86%, NAR分别较单作提高36.36%和40.0%

熊帝兵[9](2010)在《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着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着、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着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着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着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着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着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着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着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着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着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着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成敏[10](2010)在《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优先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西北地区降水资源短缺、旱灾频发、土壤侵蚀严重和农村经济贫穷落后的现状,结合已有的旱作节水、农田水土保持等单项技术,以“抗旱、减灾、增效”为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已有技术成果的分析、农户参与及示范等方法和手段,系统总结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类型,并根据西北旱作农区现行农作制模式粮食生产能力、土地生产效率、抗旱能力、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五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来进行农作制优先序的研究,最后提出了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抗旱减灾为主的农作制以及合理有效的抗旱减灾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在甘肃天水、定西、平凉、庆阳地区,宁夏银南地区、固原地区,陕西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榆林地区的部分县区进行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并综合分析了农业统计资料及相关文献等资料,系统总结出西北旱作农区主导型的农作制类型,即抗旱节水型农作制、粮草果畜复合制、粮油豆草肥田制、特色产业(苹果)型农作制、两粮一肥型农作制、粮棉(油)轮作制以及小杂粮、草畜主导型农作制。(2)针对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的特点,系统分析影响该农作制的各种制约因素,并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筛选出适宜及合理的评价指标。本着抗旱、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从农作制的粮食自给能力、土地生产效率、抗旱减灾能力、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五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优先序评价指标体系。(3)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以随机技术模拟生成的评价指标序列与其所属的评价等级值来进行网络训练,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相应的农作制优先序的评价等级值,最后得出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的优先序:抗旱节水型农作制>粮草果畜复合制>特色产业(苹果)型农作制>粮棉(油)轮作制>小杂粮、草畜主导型农作制>两粮一肥型农作制>粮油豆草肥田制。(4)依据农作制优先序研究的结果,提出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抗旱减灾对策,包括加强抗旱减灾农业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组建旱作农田抗旱节水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区、改进耕作栽培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干旱灾害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测、提高抗旱节水意识,建立保障机制八个方面。

二、粮草轮作、培肥地力是贫困山区可持续抗旱的根本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草轮作、培肥地力是贫困山区可持续抗旱的根本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山仑从事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研究六十年历程概况
    第一节 勤奋求学奠定农业研究学术基础
    第二节 踏上艰难曲折的旱地农业研究之路
    第三节 开辟出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新领域
    第四节 大力倡导节水农业
第二章 山仑在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增产体系建构方面的建树
    第一节 实现旱地农业增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关于深化旱地农业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章 山仑在旱地农作物生理生态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第一节 对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及牧草抗旱性的研究
    第二节 揭示出干旱条件下植物成苗的生理机制
第四章 山仑力促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 从植物生理生态学角度倡导节水农业的先行者
    第二节 做身体力行倡导节水农业的实践者
结语
附录 山仑从事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5.1 模式构建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4)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评述 1.4
    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本文创新之处 1.8
    本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业地位 2.1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形成与发展 2.2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牧结构 2.3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 3.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 3.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问题 3.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超采与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4.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现行生态补偿措施及效果分析 5.1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结构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2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3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4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5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5.6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及效果分析 第六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影响因素分析 6.1
    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影响机理分析 6.2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 6.3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4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与保障措施 7.1
    建立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 7.2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能值分析理论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草田轮作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天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利于草田轮作的相光政策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国内研究进展
    1.2 国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施草田轮作制度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2.1 草田轮作理论依据
    2.2 草田轮作的原则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实施草田轮作制度的条件分析
    3.1 我国粮食生产与草畜发展现状
    3.2 黄土沟壑地区的草田轮作基础
    3.3 草田轮作制度是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
第四章 天水市草田轮作的技术模式及其推广
    4.1 天水市基本情况概述
    4.2 草田轮作的经济及社会基础
    4.3 天水市草田轮作的发展
    4.4 天水地区作物栽培制度的变革
    4.5 适宜天水地区草田轮作模式
    4.6 天水地区草田轮作模式的适宜分区
第五章 草田轮作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推广前景
    5.1 利用草田轮作的高效农业循环模式
    5.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中的推广前景
    5.3 天水地区草田轮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8)坡地粮草带状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旱区农作制度与农作技术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间作模式研究进展
    1.4 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的内容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第三章 不同坡度粮草带状间作的水土流失状况
    3.1 水土流失量的观测
        3.1.1 降雨前土壤墒情
        3.1.2 降雨量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粮草带状间作模式的水土流失量变化
        3.2.2 土壤氮素养分流失量变化
        3.2.3 土壤磷素流失量变化
        3.2.4 土壤钾素流失量变化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坡度粮草带状间作种植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坡度及种植模式的土壤含水率变化
        4.1.2 不同坡度及种植模式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4.1.3 不同坡度及种植模式的土壤养分变化
    4.2 讨论
    4.3 结论
第五章 不同坡度粮草带状间作种植对谷子、糜子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5.1 作物(谷子和糜子)的生育进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坡度及间作模式的谷子、糜子产量变化
        5.2.2 不同坡度及间作模式的谷子、糜子株高变化
        5.2.3 不同坡度及间作模式的谷子、糜子单株叶面积变化
        5.2.4 不同坡度及间作模式的谷子、糜子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5.2.5 不同坡度及间作模式的谷子、糜子干物质分配规律
        5.2.6 坡度及间作模式的谷子、糜子根系量变化
    5.3 讨论
        5.3.1 产量
        5.3.2 株高与叶面积
        5.3.3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5.3.4 根系性状
        5.3.5 综合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不同坡度粮草带状间作种植对谷子、糜子主要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间作种植模式对谷子糜子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6.1.2 不同间作种植模式对作物叶片Gs 和Ci 的影响
        6.1.3 不同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群体LAI 的变化
        6.1.4 不同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群体CGR 的变化
        6.1.5 不同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群体NAR 的变化
    6.2 讨论
        6.2.1 叶片光合性状参数
        6.2.2 群体生理性状特征
    6.3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研究的重点和结构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农家的概念与源流
    第一节 农家及其特征
        一、农家的概念
        二、农家与农家学派
        三、秦以后农家与先秦农家的传承关系
        四、农家与农书的关系
    第二节 先秦农家的产生与发展
        一、先秦农家产生的背景
        二、先秦农家的产生
        三、先秦农家的发展
    第三节 秦以后农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两汉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的发展特征
        二、魏晋至唐末的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的发展特征
        三、宋元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发展的特征
        四、明清农家代表人物及农家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 农家着作的撰写与流传
    第一节 农家所着农书的数量和种类
        一、农家所着农书的数量
        二、农家所着农书的种类
    第二节 农家撰着农书的动机
        一、资政重本
        二、总结农业生产技术
        三、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
    第三节 农家撰着农书的资料来源
        一、历史文献的积累
        二、农业实践经验
        三、调查采访
    第四节 农家着作内容结构的嬗变
        一、先秦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二、两汉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三、魏晋至唐末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四、宋元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五、明清农家着作的内容结构及其特色
    第五节 农家着作的刊印与流传
        一、农家着作在国内的刊印和流传
        二、农家着作在国外的流传
        三、农家着作在近代的整理与出版
第三章 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
    第一节 农业"三才"思想
        一、"三才"理论的确立
        二、"三才"理论的逐步发展
        三、"三才"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古代农家对农时的认识
        一、农家指时方式的特色
        二、农家的农时内涵
        三、农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三节 用养结合思想
        一、用养结合思想的发展过程
        二、养地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 农家的"三宜"思想
        一、唐代以前的"三宜"思想
        二、宋元时期的"三宜"思想
        三、明清时期的"三宜"思想
第四章 古代农家的农业技术贡献
    第一节 总结土地利用和土壤耕作技术
        一、土地利用
        二、北方土壤耕作技术
        三、南方土壤耕作技术
    第二节 传承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育
        二、播种及育苗移栽
        三、中耕除草技术
    第三节 总结林业、园艺经验
        一、林业
        二、蔬菜种植
        三、果树、茶树及其它园艺
    第四节 探讨蚕桑、畜牧兽医知识
        一、栽桑知识
        二、养蚕知识
        三、畜牧兽医知识
    第五节 总结农产品加工技术
        一、主食加工
        二、副食加工
        三、酿造
    第六节 对农具的改进和记载
        一、整地农具
        二、播种和中耕农具
        三、灌溉农具
        四、收获和加工农具
第五章 农家文化中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
    第一节 重农思想
        一、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
        二、农业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
        三、农业影响社会道德风尚
    第二节 农家的农业宏观管理思想
        一、国家的农业管理
        二、地方官员或政府的农业管理
    第三节 农家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思想
        一、集约化多种经营思想
        二、农事安排和劳动力管理
        三、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
        四、家庭经济的成本核算
第六章 古代农家的防灾备荒措施及思想
    第一节 农家对灾荒的认识
        一、农业灾害成因及形成过程
        二、农业灾荒的类型
        三、农业灾害的影响
    第二节 农家的水利防灾措施
        一、建设水利工程
        二、灌溉排涝
        三、运用提水农具
    第三节 农家的抗灾技术
        一、水旱灾害的抗御
        二、生物灾害的防治
        三、低温及风灾的防范
    第四节 农家的备荒思想及措施
        一、多种经营备荒
        二、储备节用固本
        三、搜集食物替代品充饥
第七章 农家文化中的民生关怀
    第一节 农家民生关怀产生的动因
        一、自然环境变迁对民生的影响
        二、恶劣的社会环境对民生的危害
        三、农家学者对民生艰难的切实体验
        四、儒学知识背景的影响
    第二节 古代农家对民生的关注
        一、对百姓生命的关注
        二、对百姓负担的的慨叹
        三、对百姓苦累的悲悯
    第三节 农家改善民生的措施
        一、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
        二、维护百姓权益
        三、保障百姓生活安定
    第四节 农家民生思想评析
        一、古今人民和学者对农家民生关注的评价
        二、农家民生思想的形成过程
        三、农家民生关注的焦点
第八章 农家的历史地位和农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农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
        一、古代学者视野中的农家
        二、现代学者视野中的农家
        三、对农家的再思考
    第二节 农家的技术精华对现代农业的启示
        一、用养结合技术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启示
        二、立体循环经营对生态农业的启示
        三、技术精华对有机农业的贡献
    第三节 农家思想精华的现实意义
        一、农家农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农家经营思想的借鉴意义
        三、农家重农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继承和弘扬古代农家的学风
        一、继承农家的治学目的和态度
        二、借鉴农家的治学方法
        三、发扬农家民生关怀的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优先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旱作农区农作制研究进展
        1.2.2 我国旱作农区农作制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的基本情况
    2.1 研究区位置和范围
    2.2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的农业资源概况
        2.3.1 光热资源概况
        2.3.2 土地资源及土壤类型概况
        2.3.3 水资源概况
        2.3.4 社会经济概况
        2.3.5 农牧业生产概况
    2.4 研究区农作制主要类型
    2.5 研究区灾害概况
第三章 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优先序研究
    3.1 农作制优先序研究理论基础
        3.1.1 优先序理论
        3.1.2 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理论
        3.1.3 区域资源配置均衡理论
    3.2 农作制优先序研究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3.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BP 神经网络
        3.2.4 ANN 模型建立的步骤
    3.3 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优先序结果及分析
        3.3.1 农作制优先序评价指标体系
        3.3.2 B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
第四章 西北旱作农区抗旱减灾对策研究
    4.1 抗旱减灾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2 我国抗旱减灾的思路与对策
        4.2.1 我国抗旱减灾的总体思路
        4.2.2 我国抗旱减灾的主要对策
    4.3 西北旱作农区抗旱减灾存在的问题
        4.3.1 水少地多,水资源贫乏
        4.3.2 不合理的过度垦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3.3 土地质量差,投入水平低,经营管理粗放
        4.3.4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4.4 西北旱作农区抗旱减灾主要对策
        4.4.1 加强抗旱减灾农业技术
        4.4.2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4.3 改善生态环境
        4.4.4 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
        4.4.5 组建旱作农田抗旱节水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区
        4.4.6 改进耕作栽培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4.4.7 加强干旱灾害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测
        4.4.8 提高抗旱节水意识,建立保障机制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有关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粮草轮作、培肥地力是贫困山区可持续抗旱的根本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仑与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探析(1950-2017)[D]. 李博灵.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张彬.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5]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7]草田轮作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天水市为例[D]. 曹利民. 兰州大学, 2010(03)
  • [8]坡地粮草带状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D]. 路海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4)
  • [9]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D]. 熊帝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10]西北旱作农区农作制优先序研究[D]. 成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粮草轮作和土壤肥力栽培是贫困山区可持续抗旱的根本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