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现有蚕品种冬季滞育释放期探讨

山东现有蚕品种冬季滞育释放期探讨

一、山东现行蚕品种冬季解除滞育时期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韩琨[1](2021)在《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已经达到了生产实用化要求,但是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相比,依然存在着抗性差、茧层率和饲料效率低等问题。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是我国养蚕业近期发展的方向,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则是今后养蚕业发展的目标。但对于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由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变为大蚕桑叶育之后,家蚕在消化吸收、抗病性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及其分子机制还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的中肠转录组测序与对比分析,筛选出35个与消化吸收、防御、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系统测定了不同饲育形式下主要消化酶的活力及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以期为揭示家蚕消化管的生理转变机制、改良饲料配方和饲育技术提供参考。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雌蚕5龄4天的中肠转录组差异。共得到12667个表达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共6512个(|log2FC|≥1,Q≤0.001),其中6339个基因在人工饲料育家蚕中的表达量高于桑叶育家蚕,173个基因是桑叶育家蚕高于饲料育家蚕;KEGG Pathway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个代谢通路。转录组分析结果初步证明人工饲料育家蚕和桑叶育家蚕在中肠的消化吸收、抗病性、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2.采用生化法与qPCR技术,测定了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的5龄家蚕肠液中代表性消化酶活力以及与消化和防御相关的部分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5龄家蚕肠液中的α-淀粉酶活性以及淀粉酶基因Amy、类胰蛋白酶基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erpin-9)、几丁质酶基因Chi-h等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桑叶育家蚕,而肠液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基因、大部分抗性相关基因及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均是人工饲料育家蚕显着低于桑叶育家蚕。有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其酶活力并不一致,酶活力还受到饲料中的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3.对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的5龄2日家蚕经口注射Bm NPV病毒,前者死亡率为100%,后者死亡率为91.67%。在注射NPV后12 h,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肠液中具有消化和抗病双重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但chbp和Bmlipase-1基因的表达与酶活力的变化并不相同。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不同消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变化没有统一的规律性。4.测定了人工饲料育5龄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后部分消化酶的活力及中肠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活力的大小依次是饲料育细菌病蚕>饲料育正常家蚕>桑叶育正常家蚕,而α-淀粉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力大小排序则与之相反,说明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增强了脂肪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的活力,与感染NPV病毒的效果一致,而糖类消化酶的活性降低。与免疫和防御相关的2个抗菌肽基因(6tox、Mor)、真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LOC101738434)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2)在细菌病蚕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饲料育正常家蚕,而几丁质酶基因(Chih)的表达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5.测定了家蚕5龄幼虫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之后与中肠消化吸收、防御及氧化磷酸化等相关的酶活力及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哪种饲育形式,5种消化酶活力以及3种消化酶基因、7个防御相关基因、3个与几丁质合成与降解相关的基因、5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以及2个羧肽酶基因等都是在5龄前期表达量低,而在5龄中后期表达量高,这与盛食期大量取食相适应。其中5种消化酶的活力及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总趋势是全龄桑叶育家蚕高于全龄饲料育以及由饲料育改为桑叶育的家蚕;2个抗菌肽基因和叶绿素a结合蛋白基因chbp的表达量,总体趋势是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组>5龄72 h转为桑叶育试验组>5龄起蚕转为桑叶育试验组,尤其在5龄后期更为明显,而AEP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其相反。在5龄起蚕及5龄72 h由饲料育改为桑叶育的试验区与全龄人工饲料育相比,上述基因的表达变化各不相同,不存在统一的规律性。综合本试验结果,人工饲料育家蚕中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及防御能力总体上低于桑叶育家蚕,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良饲料配方,并加强防病措施。采用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大蚕改为桑叶育之后,家蚕的消化吸收和抗病能力不能在短期内达到全龄桑叶育水平,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才能实现高产优质。关于小蚕人工饲料育转变为大蚕桑叶育过程中的适应机制及其调控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晓倩[2](2021)在《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转基因家蚕对BmNPV的抗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研究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在蚕业生产中,各种家蚕病原菌导致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而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引起的血液型脓病危害最为严重,其造成的损失约占蚕病总损失的80%左右。而家蚕的抗病毒策略中,利用转基因技术过表达抗病基因以提高家蚕抗性或利用RNA干涉靶向病毒基因的策略效果十分有限,并不能完全使家蚕抵御病毒。最近几年,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taed 9(CRISPR/Cas9)在基因组编辑中得到广泛应用,而该技术也可以有效地对DNA病毒基因组进行特异性编辑。然而针对BmNPV进行家蚕抗病毒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可供选择的基因靶点也知之甚少。有基于此,本文利用转基因CRISPR/Cas9系统,以病毒晚期转录因子lef-8和lef-9作为靶点进行家蚕抗BmNPV的研究,并将此新型的抗病毒策略在实用品系(菁松)中得到有效应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因编辑BmNPV lef-8和lef-9的家蚕抗病毒研究构建基于CRISPR/Cas9系统靶向病毒基因lef-8和lef-9的转基因质粒,通过家蚕的遗传转化技术,将该质粒导入家蚕的早期胚胎,成功获得了3个转基因品系。在转基因家蚕体内,检测到多种BmNPV突变类型;采用经口添食感染的方法进行定量添毒处理,发现在添食不同剂量病毒(105、106和107 OBs/幼虫)的试验组中,转基因家蚕幼虫的死亡率均显着低于野生型家蚕幼虫的死亡率;通过组织切片的观察,发现在感染BmNPV的转基因家蚕中肠柱状上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没有发生明显病变;同时在3个转基因系家蚕的血淋巴中没有检测到多角体病毒,而在野生型家蚕的血淋巴中,检测到大量的多角体病毒。对家蚕体内BmNPV基因的相对拷贝数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BmNPV感染后的各个检测时间点,野生型家蚕中gp64和lef-3的相对拷贝数均显着高于转基因家蚕。进一步检测BmNPV的极早期基因(ie-1)、早期基因(p143)、晚期基因(vp39)和高表达的极晚期基因(p10)的转录水平,q RT-PCR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家蚕相比,转基因家蚕中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均降低到几乎检测不到的水平,说明CRISPR/Cas9系统严重抑制了BmNPV基因组的增殖和随后的病毒基因的m RNA表达。敲除病毒基因lef-8和lef-9,可较为彻底地阻碍病毒在家蚕体内的复制,为家蚕抗病毒策略提供了新的靶点选择。2、基于转基因CRISPR/Cas9系统抗BmNPV在家蚕生产品系中的应用通过低温(15℃)黑暗催青解除滞育的方法获得非滞育的菁松蚕卵,将靶向病毒ie-1和me53基因的CRISPR/Cas9转基因质粒通过胚胎早期显微注射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2个可遗传的转基因菁松品系(TG-1和TG-2)。对感染BmNPV后10 d的转基因品系的生存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添食不同剂量病毒(105、106和107 OBs/幼虫)的试验组中,TG-1和TG-2系幼虫的死亡率都显着低于野生型菁松幼虫的死亡率;在感染107OBs/幼虫添毒剂量下,野生型菁松、TG-1和TG-2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00%、41.71%和65.81%。在经口定量添食BmNPV后的第60 h,野生型家蚕血淋巴中存在许多游离的多角体病毒,而在转基因菁松品系的血淋巴中没有观察到多角体病毒粒子。在感染病毒后第72 h时,野生型菁松lef-3和gp64基因的相对拷贝数比转基因菁松家蚕高80多倍。随后对BmNPV极早期基因(ie-1)、早期基因(p143)、晚期基因(vp39)和高表达的极晚期基因(p10)的转录水平进一步进行q RT-PCR检测,这4个基因在转基因菁松与野生型菁松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以上这些数据,在分子水平上对转基因菁松具有抗BmNPV的能力做出了合理解释。对转基因菁松的生产性状调查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其幼虫出现了轻微的发育延迟,幼虫期延长了24 h左右,但是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没有表现出其他不良表型。从5龄第3天幼虫体质量、交配行为、产卵率调查结果来看,转基因菁松与野生型菁松几乎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此外,对转基因系蚕茧进行了部分茧丝力学性能检测,其性状与野生型相比不存在显着差异。结果充分证明,基于转基因CRISPR/Cas9的家蚕在提高病毒抗性的同时,没有影响主要的经济性状,有望直接用于蚕丝的生产当中。综上所述,本论文利用转基因CRISPR/Cas9系统特异性靶向BmNPV的lef-8和lef-9,获得了高抗BmNPV的转基因家蚕,为家蚕抗病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候选基因。同时,首次在实用品系家蚕中应用抗BmNPV的转基因CRISPR/Cas9系统,为蚕业生产彻底解决BmNPV的危害问题提供了有力地技术支持。

黄胜[3](2020)在《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高效饲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蚕(Bombyx mori L.)起源于我国古代,并由我国传往世界各地。优良实用品种育成和推广是蚕业稳步发展的前题和保障,家蚕种质资源是优良实用品种育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它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基因,可以为优良突变体创建、遗传改良和杂交优势利用等提供基因素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我国拥有极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收集、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达1000余份;广西收集、引进、创建和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有509份。目前广西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基因库每年至少饲育2次,每日给桑3回,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本试验选用10个家蚕品种,拟通过减少给桑回数的方法,对家蚕种质资源高效饲育进行研究。在减少给桑回数的情况下,对比观察幼虫期的发育情况,种茧期情况、幼虫生命率、虫蛹生命率以及蚕蛾产卵、卵质情况等,以探索一套省工、高效的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饲育方法。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春季期进行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保种饲育试验,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方法时,只有1个品种7532可行,其余7多黄7、9DA、9MN9、平桂82、芙蓉、湘晖、白玉N、春蕾、秋丰A等9个品种均不可行;而采用全龄每日二回育方法时,所有品种均可行。2、夏季期进行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保种饲育试验,家蚕小蚕期发育健康性、齐整度都比较好;但到大蚕期蚕儿易发病,全龄每日一回育发病明显多于全龄每日二、三回育,5龄中期后期病死蚕率已达7~8成,所有品种总减蚕率均极高,试验整体情况均极差,一、二回育均不可行;采用三回育的方法同样风险极高。3、秋季期进行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保种饲育试验,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方法时,只有1个品种秋丰A可行,其余7多黄7、9DA、9MN9、7532、桂82、芙蓉、湘晖、白玉N、春蕾等9个品种均不可行;而采用全龄每日二回育方法时,所有品种均可行。试验结果表明:全龄每日一回育在春、夏、秋季期均是不可行的;全龄每日二回育在夏季期不可行,在春季及秋季期可行。全龄每日二回育方法既可满足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一年至少饲育2次的要求,又可节省劳动用工,提高工效,是可以试行推广的方法。

李燕飞,李乙,蒋玉莲,韦红群,何珊珊,莫云霞[4](2018)在《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原种随时孵化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保护时间、冷藏时间和浸酸时间3个因素对两广二号原种短期冷藏浸酸及延期冷藏浸酸实用孵化率的影响,为调节蚕种供应期及广西家蚕原种短期冷藏浸酸处理过程中制定不同冷藏时间的蚕种入库和盐酸刺激量标准提供依据,也为改进当前的短期冷藏浸酸技术提供指导。【方法】以两广二号原种4个亲本(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和7532×湘晖)为试验材料,按入库前保护时间、冷藏时间及浸酸时间3个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调查4个亲本各因素不同水平的实用孵化率,筛选提高实用孵化率的最佳组合,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孵化效果较好的亲本探讨延期冷藏适期。【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分析,4个亲本在不同冷藏天数中均可找到各因素条件较好的最高实用孵化率处理组合,其中,芙蓉×932为48 h-30 d-6 min,932×芙蓉为48 h-30 d-5 min,湘晖×7532为48 h-30 d-7 min,7532×湘晖为64 h-40 d-6 min。短期冷藏孵化效果较好的两个亲本(芙蓉×932和湘晖×7532)延期冷藏试验区与对照区的实用孵化差异不显着(F<F0.05,下同),两个亲本试验区和对照区蚁蚕的绝食经过时数同为120 h,同一时间内试验区和对照区蚁蚕死亡率差异也不显着。【结论】保护时间、冷藏时间、浸酸时间3个因素均对蚕种实用孵化率有一定影响,在实际生产中,蚕种提早出库首先要选择耐酸力强的品种,其次要根据入库时的卵龄即滞育程度确定盐酸刺激强度,最后在入库冷藏时间到期后分批取蚕卵解剖,了解蚕种的滞育进程。同时根据生产成本、劳动条件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冷藏浸酸标准,即可获得最符合实际生产的理想实用孵化率。

汝玉涛[5](2018)在《柞蚕EcR、USP和HK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滞育(Diapause)是昆虫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通过稳定的遗传方式进行的一种预定静止的休眠方式,对昆虫应对不良环境,保障种群及个体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柞蚕Antheraea pernyi是以蛹滞育的完全变态昆虫,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及纺织价值。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致使化性发生变化,分为一化性和二化性。柞蚕蛹的滞育有利于种茧保存,而滞育的解除控制着柞蚕生产的起始,因此柞蚕滞育解除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柞蚕生产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阐明蛹滞育昆虫滞育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防治蛹滞育昆虫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以柞蚕为材料,采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柞蚕滞育激素调控中的蜕皮激素受体基因、超气门结合蛋白基因以及糖代谢调控中的己糖激酶基因在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如下:1.柞蚕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根据柞蚕转录组数据库设计引物,克隆了柞蚕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结合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ApEcRB1(GenBanK登录号:KY411159)和ApUSP1(GenBank登录号:KY411160)。2个基因的ORF序列全长分别为1 758 bp、1 401 bp,编码585个、466个氨基酸。半定量RT-PCR检测这2个基因在精/卵巢、丝腺和脂肪体等组织中表达,其中在丝腺和脂肪体中表达量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2个基因在幼虫蜕皮前及化蛹前后呈现大幅度上调表达的规律。注射20-羟基蜕皮甾酮(20E)诱导启动滞育蛹发育,结果滞育蛹诱导组经过17 d羽化,比对照组滞育蛹提早羽化。滞育蛹中2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注射20E后均明显下降,其中ApEcRB1在蛹发育后期的12 d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但羽化前期其表达量急剧上升,蛹发育16 d(羽化前1 d)达到最高;ApUSP1基因的表达量从注射后8 d开始升高,至16 d时达到最高。以上结果表明蜕皮激素能够通过介导昆虫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来控制柞蚕的生长、发育、变态。2.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过程中己糖激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昆虫能够将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在脂肪体中转化为海藻糖或作为糖原储存,当机体需要能量时,海藻糖再转化为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在此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柞蚕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的糖类代谢规律,克隆了柞蚕2个己糖激酶同工酶基因,分别命名为ApHK1和ApHK2(GenBank登录号:KY624592,KY624593)。2个基因的ORF全长分别为1 455 bp、1 362 bp,编码484个、453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柞蚕HK1和HK2蛋白分布于2个不同的进化分支上,不同种类昆虫的同一类型的HK具有更高的同源性。柞蚕5龄幼虫各组织中,2个HK基因在脂肪体中的表达水平都较高,ApHK2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布比ApHK1更广,且在中肠、肌肉内也有较高表达。以一化性柞蚕滞育蛹脂肪体组织为材料,采用qRT-PCR分析长光照(17 h/d)处理柞蚕蛹滞育解除及发育过程中HK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2个HK基因的表达量在处理后21 d明显升高,其中ApHK2的表达量升高了3.1倍;化蛹后42 d,ApHK1的表达量升高了2.8倍,而ApHK2的表达量无显着变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ApHK1和ApHK2在柞蚕光照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2个基因的调控功能因组织糖代谢途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3.柞蚕滞育解除过程中己糖激酶活性及葡萄糖含量变化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柞蚕蛹滞育及滞育解除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蛹脂肪体中己糖激酶的活性在长光照处理下高于对照组,前期呈现上升趋势,处理后28 d达到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并于处理后35 d趋于稳定,而蛹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脂肪体中己糖激酶的活性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蛹发育中期己糖激酶酶活力及葡萄糖含量之间呈现出互补关系,即己糖激酶的活性增强,血淋巴中葡萄糖的含量减少。

李慧君[6](2016)在《柞蚕PTT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文中认为柞蚕是我国特有的泌丝昆虫,也是重要的以蛹滞育的模式昆虫,通过蛹滞育以对抗恶劣环境,使种群得以延续。滞育期的昆虫发育暂时停止,解除滞育之后,昆虫会继续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柞蚕的促前胸腺激素由脑分泌,通过刺激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来控制柞蚕的变态发育,研究柞蚕促前胸腺激素基因的表达及调控对于阐明柞蚕的滞育机理,也有助于调控柞蚕的生活环境来控制滞育的发生和解除,实现柞蚕生产的高产和稳产。本文以河南省一化性柞蚕品种“豫大1号”滞育蛹和辽宁省二化性柞蚕品种“沈黄2号”的5龄幼虫、蛹及成虫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得到柞蚕促前胸腺激素(ApPTTH)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利用原核表达技术构建了ApPTTH的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诱导ApPTTH蛋白的表达;利用半定量PCR技术,以二化性柞蚕品种“沈黄2号”5龄早期幼虫的组织为材料,分析了ApPTTH在幼虫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分别以一化性和二化性柞蚕滞育蛹为材料,每天采用300 Lux照度、光照17h光照条件诱导滞育蛹解除滞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一化性品种“豫大1号”和二化性品种“沈黄2号”滞育蛹在解除滞育过程中蛹脑组织中ApPTTH表达量,结果如下。1.利用TA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ApPTTH,柞蚕促前胸腺激素ApPTTH的cDNA的ORF长度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蛋白质等电点PI为8.38,预测蛋白长度约为25.96kDa。柞蚕PTTH与其它几种昆虫的PTTH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0%以上。2.RT-PCR检测结果表明,ApPTTH除了在柞蚕5龄早期幼虫的脑组织中有表达以外,在柞蚕5龄早期幼虫的卵巢组织中也检测到ApPTTH的表达,而其它组织中则并没有检测到ApPTTH的表达。3.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柞蚕蛹滞育期间ApPTTH在蛹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不大,而在解除滞育以及蛹发育将要进入成虫时ApPTTH的表达量上调而达到最大值,当柞蚕蛹基本完成成虫发育接近羽化出成虫之后ApPTTH的表达量又开始下降,说明ApPTTH基因的表达及ApPTTH的合成对滞育蛹解除滞育及成虫发育至羽化具有有重要作用。4.将克隆的ApPTTH与表达载体pEASY(?)-Blunt E1相连接,并转化菌株BL21(DE3)表达蛋白,纯化后制备抗体。从蛹脑中提取蛋白,通过Western-blot检测,在30 kD左右出现了一条很粗的条带,该大小与预测的ApPTTH分子量相同,与抗体相结合的蛋白就是柞蚕的PTTH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 ApPTTH的作用及与滞育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李志东[7](2016)在《不同浸酸温度处理家蚕种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种桑养蚕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丝绸之路见证了蚕桑业曾经的辉煌,而时至今日,蚕桑业依然是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行业。二十一世纪初国家产业战略转移——“东桑西移”的工作进展顺利。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足,使得种桑养蚕人口老龄化异常严重。由于劳动力的缺失,种桑养蚕业也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粗放型转变。在整个行业的转变过程中,生产管理趋向粗放。这个种情况下,生产细节的进一步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那些关键的生产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实践生产中,各个生产环节往往都是环环相扣的。在蚕桑业中,蚕种浸酸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浸酸温度的准确把握更是重中之重。浸酸温度过低,会造成蚕卵孵化不齐;浸酸温度过高,会造成死卵增多,蚕儿体质变弱。总之,浸酸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给蚕桑生产带来影响,轻则给蚕种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重则间接影响广大蚕区的生产计划,给广大蚕农带来经济损失,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蚕种浸酸的目的打破蚕种内部平衡,解除蚕卵的滞育期,使其进入到发育孵化阶段。目前国内外对蚕种浸酸的研究多停留在蚕种浸酸之后蚕卵的发育机理和孵化情况上,而对于后期幼虫阶段的影响很少涉及到。于此,本研究主要研究浸酸温度的差异对家蚕在幼虫阶段的各种影响,试图探讨出蚕种浸酸的最佳温度抑或给现行的浸酸温度提供理论支持。本试验从实际生产情况出发,将试验分为春、秋两个部分,试验调查了浸酸后蚕种胚胎的发育情况、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养蚕成绩(家蚕的健康程度、茧质、卵质)几个项目。在春季试验中,不同浸酸温度对蚕种的影响分析发现:浸酸后蚕种的发育差异较为显着,发育最快的蚕种浸酸温度为118℉,发育最慢的浸酸温度为116℉,两者相差1.5d;不同浸酸温度处理的蚕种实用孵化率差异并不显着;不同浸酸温度处理的蚕种,在养蚕成绩中的某些细分项目差异比较显着,比如茧质,而各个处理的健康程度与卵质的差异并不显着。春季试验中,最佳的浸酸温度是118℉。在秋季试验中,调查分析发现:浸酸后蚕种发育情况差异显着,发育快齐一的蚕种浸酸温度为118℉,发育迟缓的蚕种浸酸温度为116℉,两者相差1.5d;实用孵化率调查显示区蚕种最佳浸酸温度为118℉;不同浸酸温度处理的蚕种,在养蚕成绩比较中得知蚕种相对合理的浸酸温度是118℉和119℉。综合春、秋两季的试验结果分析得知蚕种浸酸的最佳处理温度是118℉(47.78℃)。最佳浸酸温度的确定可以减少蚕种场在浸酸方面带来的损失,增加蚕农的收入,同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周祥军,秦利[8](2014)在《柞蚕蚕种生产技术(一)——种茧保护》文中研究指明种茧是柞蚕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有了数量充足的优质种茧,才能发展柞蚕生产。春用种茧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春柞蚕种卵的生产,还直接影响到幼虫生命力,并影响到秋柞蚕生产及一化性地区翌年的春柞蚕生产。因此,准备好优质种茧,才能为下一季的种茧生产和原料茧生产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1春期柞蚕种茧保护1.1春用种茧备种时期、方法和数量

陈红印[9](2005)在《两种土蜂的引种、保护、及生物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通过保护土蜂控制中国的金龟子和引种适宜土蜂来控制传入美国的日本金龟子,中美两国的科学家进行了合作研究美国。研究结果表明:山东金龟子的优势种是Tiphia communis和Campsoneris annulata而当地寄主的主要种群为毛黄鳃金龟Holotrichia trichophara,Autoserica Spp.,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aphalia,华北大黑鳃金龟H. oblita和Popillia quadriguttara。在采集的全部土蜂中经美国农业部有益昆虫引进研究中心对日本金龟子Popillia japonica的接种试验表明,其中四种Tiphia vernalis, Tiphiapopilliavora, Scolia japonica, Campsomeris annulata可以寄生日本金龟子。本论文对美国曾经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引进过的前两种土蜂春黑小土蜂Tiphia. vernalis, 弧丽钩土蜂Tiphia popilliavora(在中国它们的自然界寄主是四纹丽金龟Popilliaquadriguttata)进行了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以评价土蜂的定居和再引种将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春黑小土蜂人工扩繁技术表明:以日本金龟子幼虫为繁殖寄主,寄生三龄蛴螬的幼虫发育历期比二龄蛴螬的平均短3.76d;成茧率高2.87倍,,三龄蛴螬繁殖的雌性蜂占60%以上,而二龄蛴螬繁殖的土蜂80%以上是雄性。5%蜂蜜水和5%蔗糖水是成蜂较为理想的营养补充饲料。寄生作用率随接蜂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土蜂产卵高峰期,种内干扰系数最高,单雌平均获卵量和获茧数以每8h更换一次寄主最为适合。 春黑小土蜂种群数量估计的释放回收率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每平方公里估计春黑小土蜂数量为202头。第一次对初次标记的成虫回收率为22.97%,第二次对初次标记和二次标记总和的回收率为19.04%。说明春黑小土蜂在调查环境中的重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移动性不是很强,可以认为春黑小土蜂是在当地比较普遍存在的土蜂种类,在北卡罗莱纳州与调查地类似的生态环境很多,说明周围鹅掌秋对稳定一定数量的土蜂种群起到了关键作用。 寄主体味及其粪便对春黑小土蜂和弧丽钩土蜂两种土蜂搜索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两种来源的土蜂的对日本金龟子幼虫本身的存在没有表现出明显强的辨别能力。幼虫的粪便对土蜂搜索寄主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幼虫身体的气味与混合粪便比只有粪便存在更能吸引土蜂。春黑小土蜂的两地理种趋性比弧丽钩土蜂表现明显,其中春黑小土蜂美国地理种的趋性更明显。草地寄主搜寻试验再次表明,春黑小土蜂美国地理种对隧道的开口没有表现出特殊的选择性。超过2/3的雌蜂能够感知寄主幼虫的存在并自行挖洞进入。寄主粪便可以引导土蜂从人工隧道开口进入。 弧丽钩土蜂在不同作物相的扩散行为研究表明:第一次飞行是一种逃逸式的,在观测区内呈随机分布,其他两次飞行则对着陆点有明确的选择性。在玉米花生临作区,土蜂的第二次飞行目标是与花生相邻的玉米,但停留的时间很短,平均只有3min左右。在甘薯豆类与花生临作区对花生田有明显的选择性。第三次飞行的目标非常明显,大多数土蜂都选择在花生区降落。

刘彦群[10](2003)在《柞蚕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柞蚕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仍然具有资源配置、经济和生态的合理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柞蚕业起源于我国,数百年的发展与传播在各地孕育了丰富的品种资源,截止今日,许多地方仍生存着野生的柞蚕资源,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柞蚕种质资源库。柞蚕种质资源是柞蚕业乃至整个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研究不同地理品种的遗传差异、分类以及系统进化,可为柞蚕种质资源鉴定、保存、利用以及品种培育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意义十分重大。本论文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技术、mtDNA序列分析,以及种群遗传学研究方法研究了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系统分类、种内水平的微进化等,其中遗传变异研究包括品种内、品种间、地理群体间、放养柞蚕与野生柞蚕间的遗传差异检测,这项研究不论是在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的利用等实际问题上,还是在探讨柞蚕品种乃至种群的分化等理论问题上均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 1 柞蚕品种的DNA多态性分析 利用RAPD标记技术,以3个家蚕品种(大造、C108、7532)为对照,对4个有代表性的柞蚕品种(河41、四青、青黄1号、杏黄)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14个随机引物对28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43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96.5%。柞蚕品种内个体间的多态性为45.8%~49.4%;家蚕品种内个体间的多态性仅为9.09%~19.7%。柞蚕品种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33~0.238;家蚕品种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8~0.081。柞蚕不同品种的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215~0.382;家蚕的为0.206~0.356。聚类分析时,柞蚕的各个个体均按品种聚在一起。 利用种群遗传学软件PopGen和多态性比率分别对柞蚕品种间和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分布进行了分析。柞蚕的DNA多态性有近60%来源于品种内个体间,仅40%来源于品种间;家蚕的DNA多态性来源于品种间的占75%,仅有25%来源于品种内个体间。利用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估算的柞蚕品种内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5251,即有52.5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品种内,来源于品种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遗传变异的47.49%;而家蚕品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8188,即有81.88%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品种间,来源于品种内的遗传变异仅有18.12%。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均反映出柞蚕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品种内个体间的部分要大于来源于品种间的部分,表明与品种纯度较高的家蚕相比,目前的柞蚕品种仍是一个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群体,纯度较低。 对柞蚕品种的纯度较低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与其起源驯化过程、生存的生态环境、品种的选育方法等是相一致的。讨论了家养动物的遗传变异在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分布与人工驯化时间的关系。对品种选育的纯度与DNA多态性需求的平衡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对柞蚕品种选育的启示,提出了柞蚕品种选育的下一步的研究目标:寻找提高品种纯度与保持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的平衡点。 2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68个柞蚕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构建了柞蚕品种 的系统分类层次。利用33个随机5!物对68个柞蚕品种和2个外群对照(天蚕、家蚕)共扩增出364 条清晰DNA条带,其中360条(98.90%)呈多态性;68个柞蚕品种共扩增出296条带,多态性带占 90.gW。扩增带数最少的“33”有104条带,最多的“育绿”有171条带,大多数品种在13o~160 之间。68个品种(系)中只有9个品种产生了特有带,占12.68%.68个柞蚕品种(系)间的遗传 距离为o.1二卜o.3H,主要集中在o.观o~o.300之间,占总品种数的丑o.97%;有1巴.帕叽的品种对的 遗传距离小于0.2(M;遇传距离大于0.300的品种对,仅占0.95%。这说明,总体上柞蚕品种资源之 间的遗传距岛较小,牲程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近。 根据聚类晰结果将68个柞蚕品种(系)分成6个类群。柞蚕品种资源的的聚类结果表现出3 个特点:地域性聚类明显、类群间的聚类水平低、选择的作用明显(柞蚕品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聚类图中,辽宁、内荚古、吉林。、朝鲜的品种在聚类时互相聚在一起。河南、贵州、山东的品种均 各自聚为相对集中的一类.所以,结合地域性和聚类水平,可将68 +hs蚕品种(系)进一步划分为 3个大的类群,即山东类群、辽宁类群(包括辽宁、吉林、内蒙古和朝鲜的品种)和河南类群(包 括河南和贵州的品种)。 通过不同数据分析方法、建树方法、外群选择、位点数的比较,在位点数达到364时,采用单 匹配相似系数计算遗传距离,并用NJ法重建了系统发生树,通过与柞蚕品种传括的记载及生物学特 性相比较,最终确定了品种系统发生的较优树。在本试验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RAPD进行 系统学分析时5个注意事项:不同的物种所适用的方法不一定相同;分析的位点数必须足够;外群 以选择2个物种作为复合外群较好,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1个物种作为第1外群。另选亲缘关系较 远一些的。l个物种作为第2外群;数据

二、山东现行蚕品种冬季解除滞育时期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现行蚕品种冬季解除滞育时期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1.2 家蚕中肠结构与功能
        1.2.1 中肠的组织构造
        1.2.2 中肠的功能
    1.3 转录组学研究概况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1.3.1 转录组学技术的发展
        1.3.2 转录组学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家蚕品种(品系)及人工饲料
        2.1.2 主要试剂、缓冲液及其配制方法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信息检索网站及数据处理软件
    2.2 试验方法
        2.2.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文库构建与测序分析
        2.2.2 RNA-seq的验证试验方法
        2.2.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对家蚕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2.2.4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肠液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2.2.5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肠液酶活力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方法
        2.2.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学分析
        3.1.1 产出统计与质量分析
        3.1.2 效率统计
        3.1.3 表达量分布
        3.1.4 RNA-seq维恩图
        3.1.5 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3.1.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及KEGG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
        3.1.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2 RNA-seq的验证分析
    3.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3.3.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α-淀粉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差异
        3.3.2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脂肪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3.3.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丝氨酸蛋白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3.3.4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
    3.4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3.4.1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存活率的影响
        3.4.2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4.3 添食NPV病毒对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抗病毒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5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消化酶活力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5.1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5.2 人工饲料育家蚕感染细菌性肠道病对中肠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
    3.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消化吸收及防御相关的酶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变化
        3.6.1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蔗糖酶及麦芽糖酶活力的变化
        3.6.2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肠液的α-淀粉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
        3.6.3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脂肪酶活力及其基因的表达变化
        3.6.4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丝氨酸蛋白酶活力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6.5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6.6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几丁质合成与降解基因的表达变化
        3.6.7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6.8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6.9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中肠羧肽酶基因的表达变化
4 讨论
    4.1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的差异
    4.2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
    4.3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中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4.4 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感染病原后中肠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4.5 家蚕由人工饲料育转变为桑叶育过程中中肠消化吸收及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转基因家蚕对BmNPV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蚕业生产主要的蚕病问题
    1.2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1.2.1 BmNPV基因组简介
        1.2.2 BmNPV的形态结构特征
        1.2.3 BmNPV的入侵途径
    1.3 家蚕抗BmNPV研究
        1.3.1 理化防治
        1.3.2 家蚕抗BmNPV品种选育
    1.4 家蚕抗BmNPV分子水平研究
        1.4.1 基于RNAi的家蚕抗BmNPV研究
        1.4.2 过表达抗性基因的抗BmNPV研究
        1.4.3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抗BmNPV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家蚕品种
    2.2 供试病毒株系
    2.3 组织的RNA提取和RT-PCR
    2.4 基因组DNA提取
    2.5 转基因质粒构建
    2.6 质粒抽提和纯化
    2.7 家蚕的遗传转化
    2.8 突变检测
    2.9 插入位点检测
    2.10 经口添毒试验和死亡率统计
    2.11 家蚕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2.11.1 石蜡切片的制备
        2.11.2 苏木精-伊红染色
    2.12 经济性状的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编辑BmNPV lef-8和lef-9的家蚕抗病毒研究
        3.1.1 靶向BmNPV基因组的基因选择与克隆
        3.1.2 靶点选择及转基因载体设计
        3.1.3 基于CRISPR/Cas9转基因抗BmNPV家蚕品系的构建
        3.1.4 转基因家蚕的抗BmNPV表型分析
        3.1.5 转基因家蚕可对入侵体内的BmNPV实现有效破坏
        3.1.6 转基因家蚕抵抗BmNPV的能力分析
        3.1.7 感染BmNPV后转基因家蚕病理学分析
        3.1.8 添毒后家蚕体内BmNPV基因的相对拷贝数
        3.1.9 CRISPR/Cas9系统抑制BmNPV基因表达
    3.2 转基因菁松的抗BmNPV研究
        3.2.1 非滞育菁松蚕卵的获取
        3.2.2 胚胎显微注射结果分析
        3.2.3 基于CRISPR/Cas9转基因抗BmNPV家蚕品系的构建
        3.2.4 菁松感染BmNPV的半致死率分析
        3.2.5 转基因菁松的抗病毒效果
        3.2.5.1 转基因菁松抵抗BmNPV的能力显着提高
        3.2.5.2 添毒后菁松体内BmNPV基因的相对拷贝数
        3.2.5.3 BmNPV特异的CRISPR/Cas9系统能够有效抑制BmNPV基因表达
        3.2.6 转基因菁松的生产性状鉴定结果
        3.2.6.1 转基因家蚕的生长发育经过
        3.2.6.2 转基因菁松的成虫交配行为及产卵情况调查结果
        3.2.6.3 转基因菁松的茧质调查结果
        3.2.6.4 转基因菁松的丝质鉴定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高效饲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研究
        1.2.2 家蚕少回育试验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场地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 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季节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试验结果
        3.1.1 春季期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与常规育比较试验结果
        3.1.2 夏季期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与常规育比较试验结果
        3.1.3 秋季期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与常规育比较试验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4.1 小结
        4.1.1 春季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试验结论
        4.1.2 夏季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试验结论
        4.1.3 秋季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少回育试验结论
    4.2 结论
    4.3 讨论
    4.4 本论文的创新点
    4.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活动、论文发表和专利发明等情况

(4)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原种随时孵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超短期冷藏原种最佳条件正交试验
        1.2.2 超短期冷藏原种延期冷藏试验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原种超短期冷藏条件下各因素的孵化效应
    2.2 4个亲本特点分析
        2.2.1 芙蓉×932
        2.2.2 932×芙蓉
        2.2.3 湘晖×7532
        2.2.4 7532×湘晖
    2.3 短期冷藏蚕种延期冷藏的孵化率调查结果
    2.4 短期冷藏蚕种延期冷藏的蚁蚕生命力调查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柞蚕EcR、USP和HK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1.2 昆虫滞育及滞育解除研究进展
    1.3 昆虫滞育相关糖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糖原
        1.3.2 海藻糖
        1.3.3 葡萄糖
    1.4 昆虫己糖激酶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柞蚕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方法
        2.3.1 柞蚕总RNA的提取
        2.3.2 柞蚕cDNA的合成
        2.3.3 柞蚕蜕皮激素受体基因及超气门结合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2.3.4 PCR产物的回收及纯化
        2.3.5 目的基因的连接与转化
        2.3.6 基因序列分析
        2.3.7 系统进化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柞蚕幼虫总RNA提取的质量分析
        2.4.2 柞蚕EcR基因和US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特征
        2.4.3 ApEcRB1和ApUSP1的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
第三章 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蛋白基因在柞蚕发育及激素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3.1 材料与试剂
        3.1.1 材料
        3.1.2 试剂
    3.2 仪器设备
    3.3 方法
        3.3.1 柞蚕cDNA合成
        3.3.2 柞蚕ApEcRB1和ApUSP1组织表达的半定量PCR分析
        3.3.3 柞蚕发育过程中ApEcRB1和ApUSP1表达的qRT-PCR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ApEcRB1和ApUSP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3.4.2 qRT-PCR引物特异性分析
        3.4.3 幼虫蜕皮及化蛹过程ApEcRB1和ApUSP1的表达变化
        3.4.4 蜕皮激素诱导滞育蛹羽化过程ApEcRB1和ApUSP1的表达变化
        3.4.5 蜕皮激素短时间内诱导滞育蛹ApEcRB1和ApUSP1的表达变化
第四章 柞蚕己糖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4.1 柞蚕己糖激酶基因的PCR扩增
    4.2 系统进化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柞蚕己糖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4.3.2 ApHK1和ApHK2的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
第五章 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与酶活性变化规律分析
    5.1 材料与试剂
        5.1.1 材料
        5.1.2 试剂与仪器
    5.2 方法
        5.2.1 柞蚕ApHK1和ApHK2组织表达的半定量PCR分析
        5.2.3 柞蚕发育过程中ApHK1和ApHK2表达的qRT-PCR检测
        5.2.4 柞蚕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己糖激酶活性及葡萄糖含量的检测
        5.2.5 己糖激酶提取液蛋白含量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ApHK1和ApHK2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5.3.2 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ApHK1和ApHK2的表达变化
        5.3.3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5.3.4 柞蚕蛹解除滞育及发育过程中己糖激酶活性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蜕皮激素受体和超气门蛋白基因在柞蚕发育及激素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6.1.2 柞蚕滞育蛹解除滞育过程中己糖激酶基因的表达与酶活性变化规律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6)柞蚕PTT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柞蚕滞育及PTTH的研究综述
    1.1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1.2 光照对滞育的影响概述
    1.3 昆虫滞育相关激素概述
    1.4 柞蚕促前胸腺激素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ApPTTH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柞蚕成虫头部组织总RNA的提取以及纯化
        2.2.2 成虫头组织cDNA的合成
        2.2.3 ApPTTH基因的扩增
        2.2.4 PCR产物特异条带回收纯化
        2.2.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6 PCR产物的连接与转化
        2.2.7 序列分析
        2.2.8 系统进化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柞蚕成虫头组织RNA提取质量的检测
        2.3.2 克隆产物的检测
        2.3.3 ApPTTH基因的序列分析
        2.3.4 ApPTTH基因的序列同源比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半定量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pPTTH基因的表达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1.4 RT-PCR检测各组织中ApPTTH基因的表达
        3.1.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解除滞育过程脑组织中ApPTTH基因的表达
    3.2 结果与分析
        3.2.1 ApPTTH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
        3.2.2 解除滞育过程中ApPTTH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ApPTTH基因的原核表达
    4.1 材料
        4.1.1 主要仪器设备
        4.1.2 试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ApPTTH基因ORF区域的扩增
        4.2.2 ApPTT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2.3 ApPTTH基因的原核表达和抗体的制备及Western-blot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ApPTTH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2 重组ApPTTH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4.3.3 ApPTTH蛋白的Western-blot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不同浸酸温度处理家蚕种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蚕桑业的历史与现状
    1.2 广东蚕桑业的历史与现状
        1.2.1 广东蚕桑业的历史
        1.2.2 广东蚕桑业的现状
    1.3 蚕桑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3.1 蚕桑业面临的挑战
        1.3.2 蚕桑业面临的机遇
    1.4 本研究的原理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家蚕品种
    2.2 桑树品种
    2.3 试验器材
    2.4 调查试验地点
    2.5 调查试验方法
        2.5.1 蚕种浸酸设计
        2.5.2 蚕种胚胎发育过程调查方法
        2.5.3 养蚕区间设计
        2.5.4 养蚕成绩调查方法
        2.5.4.1 健康程度调查方法
        2.5.4.2 茧质调查方法
        2.5.4.3 卵质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前期
        3.1.1 试验用桑品种的确定
        3.1.2 试验桑地的选定
        3.1.3 试验桑地的管理
        3.1.3.1 土壤管理
        3.1.3.2 施肥
        3.1.3.3 灌溉与排水
        3.1.3.4 除草
        3.1.3.5 病虫害防治
        3.1.4 试验蚕品种的选定
        3.1.5 试验蚕种前期处理
    3.2 春季试验
        3.2.1 春季蚕种胚胎发育调查
        3.2.2 春季蚕种实用孵化率调查
        3.2.3 春季养蚕成绩
        3.2.3.1 春季健康程度调查
        3.2.3.2 春季茧质调查
        3.2.3.3 春季卵质调查
        3.2.4 春季试验小结
    3.3 秋季试验
        3.3.1 秋季蚕种胚胎发育调查
        3.3.2 秋季蚕种实用孵化率调查
        3.3.3 秋季养蚕成绩
        3.3.3.1 秋季健康程度调查
        3.3.3.2 秋季茧质调查
        3.3.3.3 秋季卵质调查
        3.3.4 秋季试验小结
    3.4 春、秋季试验总结
4 讨论
    4.1 蚕种不同浸酸温度对家蚕不同阶段的影响
    4.2 针对不同生产要求制定不同的浸酸温度
    4.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4 相关数据的修正
5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柞蚕蚕种生产技术(一)——种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春期柞蚕种茧保护
    1.1 春用种茧备种时期、方法和数量
        1.1.1 春用种茧备种时期
        1.1.2 春用种茧备种方法
        1.1.3 春用种茧备种数量
    1.2 种茧运输与入库
        1.2.1 种茧包装
        1.2.2 种茧运输时期
        1.2.3 种茧运输注意事项与入库
    1.3 春期柞蚕种茧保护
        1.3.1 保种时期
        1.3.2 保种准备
        1.3.3 保种标准
        1.3.4 保种方法
2 夏秋期柞蚕种茧保护
    2.1 种茧准备
    2.2 一化性品种的夏秋期种茧保护
        2.2.1 保种时期和特点
        2.2.2 保种方法
        2.2.3 保种期管理
    2.3 二化二放秋柞蚕夏季种茧保护
        2.3.1 保种标准
        2.3.2 保种方法
    2.4 二化一放秋柞蚕的种茧保护
        2.4.1 二化一放秋柞蚕生产的意义及优点
        2.4.2 二化一放秋柞蚕的保种时期
        2.4.3 二化一放秋柞蚕的特点
        2.4.4 二化一放秋柞蚕的种茧低温控制
        2.4.5 种茧出库后的保护
    2.5 一化二放秋柞蚕的种茧保护
        2.5.1 一化二放秋柞蚕生产的意义
        2.5.2 一化二放秋柞蚕的保种时期和特点
        2.5.3 一化二放秋柞蚕的种茧保护

(9)两种土蜂的引种、保护、及生物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 日本金龟子入侵美国的历史
    第三节 美国本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的寻找和利用
    第四节 国外天敌的搜寻采集和引进
    第五节 用于成功引种及繁殖寄生蜂的技术
    第六节 引进寄生蜂后的生存现状
        1.6.1 引进土蜂的生存现状
        1.6.2 引进寄生蜂的定居性研究
        1.6.3 人为药剂防治的干扰
        1.6.4 国外天敌昆虫引种的复苏
        1.6.5 两种土蜂的进一步探求
第二章 土蜂引种相关技术研究
    第一节 引种土蜂种类的筛选
        2.1.1 材料与方法
        2.1.2.结果与分析
        2.1.3 讨论
    第二节 土蜂安全运输技术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第三章 用于扩繁春黑小土蜂的生物学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3.1.1 土蜂来源
        3.1.2 日本金龟子的饲养
        3.1.3 寄主龄期对土蜂繁殖的影响
        3.1.4 补充营养对土蜂繁殖的影响
        3.1.5 接蜂数量对土蜂繁殖的影响
        3.1.6 更换寄主的频次对土蜂繁殖的影响
        3.1.7 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3.2.1 寄主龄期对土蜂繁殖的影响
        3.2.2 补充营养对土蜂繁殖的影响
        3.2.3 接蜂数量对土蜂繁殖的影响
        3.2.4 更换寄主的频次对土蜂繁殖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在原始释放地土蜂种群数量估计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土蜂寄主搜寻能力影响因子的比较
    第一节 寄主搜寻能力对土蜂定殖的意义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5.2.1 土蜂来源:
        5.2.2 金龟子来源:
        5.2.3 土蜂寄主搜寻测试装置:
        5.2.4 统计方法
        5.2.5 选择试验1
        5.2.6 选择试验2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5.3.1 两种土蜂寄主搜索力影响因子的观察
        5.3.2 土蜂不同生态型对寄主搜索能力比较
    第四节 讨论
第六章 土蜂扩散行为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6.1.1 土蜂采集与储存
        6.1.2 土蜂的释放
        6.1.3 观测区的设立
        6.1.4 试验次序与重复
        6.1.4.1 玉米花生临作田土蜂迁飞规律观察
        6.1.4.2 花生-甘薯豆类临作田土蜂迁飞规律观察
        6.1.5 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6.2.1 土蜂在玉米-花生临作田测试区内的飞行扩散
        6.2.2 土蜂在甘薯豆类混生与花生临作田测试区内飞行扩散结果
        6.2.3 土蜂在不同作物上停留的时间比较
    第三节 讨论
第七章 两种土蜂滞育特点的比较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7.1.1 土蜂来源,
        7.1.2 滞育的产生与解除调查
        7.1.3 寄主在决定两种土蜂滞育中的作用
        7.1.4 寄主血淋巴对土蜂滞育的影响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7.2.1 两种土蜂滞育产生与解除时间调查
        7.2.2 寄主在决定两种土蜂滞育中的作用
        7.2.3 滞育日本金龟子三龄幼虫注射非滞育幼虫血淋巴对土蜂滞育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
第八章 土蜂保护区建立
    第一节 保护区基本情况
    第二节 研究方法
        8.2.1 建立土蜂保护区
        8.2.2 保护区内外建立观测点
        8.2.3 调查方法
        8.2.3.1 蛴螬数量调查方法
        8.2.3.2 土蜂数量调查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8.3.1 土蜂数量增长调查结果
        8.3.2 蛴螬数量调查
    第四节 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柞蚕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柞蚕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1.1.1 柞蚕的地理分布
        1.1.2 柞蚕种质资源的收集、改良、保存和利用
        1.1.3 柞蚕的滞育和化性
        1.1.4 柞蚕的体色
        1.1.5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1.1.6 柞蚕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1.1.7 柞蚕的起源与传播
    1.2 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2.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2.2 分子系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3.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3.2 线粒体基因组DNA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2章 引言
    2.1 论文立题的原由
        2.1.1 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系统分类和遗传分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2 柞蚕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及种内系统发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2.3 技术路线
        2.3.1 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柞蚕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研究
        2.3.2 利用mtDNA序列分析进行柞蚕和野柞蚕的遗传变异和种内系统发育研究
第3章 柞蚕品种的DNA多态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蚕品种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3.1.3 RAPD分析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APD扩增结果
        3.2.2 DNA多态性
        3.2.3 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3.2.4 品种遗传变异来源分析
    3.3 讨论
        3.3.1 实验材料的代表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3.3.2 柞蚕品种内个体间的DNA多态性
        3.3.3 柞蚕杂种优势较低的分子水平上的证据
        3.3.4 遗传变异在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分布与人工驯化时间的关系
        3.3.5 品种选育的纯度与DNA多态性需求的平衡及其对柞蚕品种选育的启示
第4章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基因组DNA模板的准备
        4.1.3 PCR体系及扩增程序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APD扩增结果
        4.2.2 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
        4.2.3 聚类分析
        4.2.3.1 数据分析方法
        4.2.3.2 建树方法
        4.2.3.3 外群的选择
        4.2.3.4 较优树的确定
        4.2.3.5 聚类结果
    4.3 讨论
        4.3.1 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聚类树的选择
        4.3.2 柞蚕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与相似性
        4.3.3 柞蚕品种资源的聚类特点
        4.3.4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第5章 柞蚕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体色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2.2 化性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2.3 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2.4 体色、化性、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比较
    5.3 讨论
        5.3.1 应用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检测柞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5.3.2 柞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3.3 柞蚕地理群体遗传分化的影响因素
        5.3.4 柞蚕化性的遗传分化及培育1化性品种在系统分类中的地位
第6章 柞蚕与野柞蚕的mtDNA全序列比较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柞蚕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6.1.3 柞蚕线粒体全序列测定的策略
        6.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6.1.5 PCR扩增
        6.1.6 扩增片段的回收
        6.1.7 DNA序列测定
        6.1.8 柞蚕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分析
        6.1.9 进化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线粒体全基因组的PCR扩增
        6.2.2 基因结构与基因排列
        6.2.3 核苷酸组成
        6.2.4 AT富集区的串联重复序列
        6.2.5 tRNA基因
        6.2.6 rRNA基因
        6.2.7 蛋白编码基因
        6.2.8 柞蚕在昆虫纲中的系统进化地位
    6.3 讨论
        6.3.1 柞蚕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与组成特点
        6.3.2 柞蚕的系统进化地位
        6.3.3 柞蚕与野柞蚕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及二者的分化
第7章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序列的多态性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PCR扩增
        7.1.3 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的PCR扩增
        7.2.2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序列的RFLP分析
        7.2.3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序列的多样性
        7.2.4 基于mtDNA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7.3 讨论
        7.3.1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的序列分析
        7.3.2 基于线粒体DNA的系统发育分析与基于核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比较
第8章 结论
    8.1 柞蚕品种的遗传基础
    8.2 柞蚕品种资源的系统分类
    8.3 柞蚕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8.4 柞蚕和野柞蚕的mtDNA全序列比较
    8.5 柞蚕mtDNA AT富集区和tRNA~(Met)基因序列的多态性
参考文献
附录Ⅰ 28样品的RAPD标记原始表
附录Ⅱ 70个样品的RAPD标记原始表
附录Ⅲ 学习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山东现行蚕品种冬季解除滞育时期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家蚕中肠转录组及消化吸收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D]. 韩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转基因家蚕对BmNPV的抗性研究[D]. 张晓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亚热带家蚕种质资源高效饲育方法研究[D]. 黄胜. 广西大学, 2020(07)
  • [4]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原种随时孵化技术[J]. 李燕飞,李乙,蒋玉莲,韦红群,何珊珊,莫云霞.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4)
  • [5]柞蚕EcR、USP和HK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 汝玉涛.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6]柞蚕PTT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 李慧君.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1)
  • [7]不同浸酸温度处理家蚕种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 李志东.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8]柞蚕蚕种生产技术(一)——种茧保护[J]. 周祥军,秦利. 中国蚕业, 2014(03)
  • [9]两种土蜂的引种、保护、及生物生态学研究[D]. 陈红印.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10]柞蚕种质资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 刘彦群. 西南农业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山东现有蚕品种冬季滞育释放期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