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清热法3例

感温清热法3例

一、甘温除热法验案3则(论文文献综述)

韩秀丽,王秀娟[1](2021)在《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文中研究指明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林如琦,王文荣[2](2021)在《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现代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甘温除热法是由李东垣所创,指采用甘温之品治疗由脾胃虚弱引起发热的一种方法,属于热因热用反治法的一种,治疗内伤发热有明显优势,得到众多医家的重视及研究,并加以推广发挥,不断指导临床治疗。迄今为止,该法已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皮肤、口腔等各科,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中医辨证理论特色。

李玲玲,程丹,李鑫洁,苏磊,鲁艺[3](2020)在《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应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文中研究表明甘温除热法为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一种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在当今临床,对临床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后世普遍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但补中益气汤并不能完整的体现甘温除热法的内涵及组方原则,相较而言,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补中益气类药物用量远超补中益气汤,并且紧紧围绕中焦脾胃这一内伤发热的根本病因,药物组方原则更加明朗化,更好的体现了甘温除热法的全部内涵。因此,笔者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应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方珣[4](2020)在《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整理现代岭南名中医诊治头痛的经验,分析岭南地区头痛发病特点、诊断、用药规律,探讨与之相关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从整体上把握现代岭南头痛证治的规律,为今后岭南地区头痛的辨证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文献收集:收集现代岭南名中医医案,纳入标准是:本课题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历次获“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者,以及由国务院两部一局确定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到图书馆、文献馆实地采集,期刊文献数据库搜索下载等形式,对现代岭南名老中医治疗头痛现存医案进行收集整理。2.文献整理:将文献收集的全部资料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区分,并通过excel软件把整理完成的相关资料输入进表格。运用SPSS21.0及运用R(3.6.1)语言中的arules扩展包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对头痛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岭南名医治疗头痛临证思路、用药规律等内涵。结果:1.医案收集整理结果:本课题共收集涉及头痛医案的岭南名老中医62人,头痛相关着作28册,文献98篇,经初步整理,总计收集医案164例,有效处方282条。2.头痛医案数据挖掘结果:头痛医案中出现症状总计86种,症状出现的总频数为1256次。其中频数≥5的症状有27种,共计频数为898次,累计频率为71.5%。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头重、耳鸣、失眠、恶心呕吐、烦躁、纳差、颈项不适(胀、痛、紧缩)等。出现舌象为28种,出现的总频数为98次。其中,舌淡频数最高,占17.61%,其次为苔白、舌红、舌暗、苔腻、苔黄、苔薄、胖舌、苔厚(频数≥10)。医案中共出现脉象11种,出现的总频数为188次。其中,脉弦最高,占36.2%,其次为脉细、脉数、脉滑、脉沉、脉缓、脉浮、脉弱(频数>5)。医案中出现证型有22种,出现的总频数为349次。本证中,以肝阳上亢频数最高,占23.78%,其次为风寒头痛、瘀血头痛、痰湿内阻、风邪上扰、肝火上炎、风热头痛、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少阳头痛(频数≥10)。共用药物119味,累计用药次数3191次。川芎的使用频数实际最高,为122;排在第二位的是白芍,为99;第三位是茯苓,频数为91。对频数前38味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可取得10类药物组合。经聚类分析,得到具有平肝潜阳、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升阳、化痰祛浊、健脾补气、疏肝解郁等作用的7类处方组合。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头痛医案中方证对应的规律,如肝阳上亢证常用天麻、钩藤、白芍、黄芩、草决明等药,寓含天麻钩藤饮之意,旨在平肝潜阳;风寒头痛常用川芎、白芷、防风、羌活、蔓荆子等药,类似清上蠲痛汤组方,为祛风散寒止痛常用组方;瘀血头痛常用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赤芍等药,为血府逐瘀汤组方;益气升阳用葛根、北芪、白术,类似黄芪葛根汤组成;痰湿内阻常用半夏、白术、竹茹,类似温胆汤,体现了治疗痰湿的基本组方;健脾补气常用茯苓、党参、黄芪、白术,类似四君子汤;疏肝解郁常用白芍、柴胡、枳壳、泽泻组成,类似柴胡疏肝散。这些常用药物和方剂体现了岭南医家的基本思维特点,也反映了岭南地区头痛常见的基本证型。结论:1.岭南地区头痛发病病位在肝为主,病邪以实为主,证型以肝阳上亢为主,依次为风寒头痛、瘀血头痛、痰湿内阻、风邪上扰、肝火上炎、风热头痛、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痰热互结。2.针对头痛的治法主要有平肝潜阳、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升阳、化痰祛浊、健脾补气、疏肝解郁。3.数据挖掘结果提示本病常用组方为:天麻钩藤饮、清上蠲痛汤、血府逐瘀汤、黄芪葛根汤、四君子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逍遥丸。

王瑞[5](2020)在《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主要代表医家(吴正伦、吴崑、吴楚)以及与其相关医家(李士材、薛立斋、赵献可、程原仲、李东垣、朱丹溪等)的着作,以及相关的经典着作,详细而深入地分析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的传承脉络,乃至于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同时探寻吴楚与家传医学思想、私淑医家以及同时代或同地域医家医学思想的比较和联系,从而挖掘吴楚学术与临证中的特色内容,希望能对新安医学的文献研究以及当代中医临床有所帮助。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主要包括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等。1.文献检索:详细阅读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及其相关医家着作,翻阅吴楚着作古籍藏本,前往澄塘村及馆藏吴氏医家着作的图书馆,试图寻找未刊本《虚车录》、《活人心法》以及《医验录二集》中的卷三卷四;2.追根探源:探寻三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源流,比较其与涉及前贤医家的异同,从而得出其对于前贤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明晰其传承脉络;3.纵横联系对比及分类整理:将吴楚学术思想与家传、私淑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对比,并探寻其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学术思想的异同,包括对于人体生理的认知,对于诊断、本草、具体疾病和治法的认识等,与学术源流医家作纵向比较,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的学术思想作横向比较,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其有别于他医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4.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提炼吴楚学术特色。结果1.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他师承于浙东医家陆声野,以朱丹溪为首的丹溪学派一脉学术为宗,兼采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其他金元医家及陶华、吴球等众医家之长,尤以浙江籍医家为主。其学传于次子吴行简,吴行简传于其孙吴冲孺、吴任弘,吴冲孺传于其子吴志持,并对侄子吴楚有所教诲。吴崑受业于歙县医家余午亭,故而受其以东垣、丹溪为宗的学术思想影响较深,此外精研《内经》,对《内经》学术思想亦有深入研究和继承,在针灸方面,主要受窦汉卿学术思想影响。此外,由于其拜师甚众,在方药、针灸和脉学研究上,均有博采众长的学术源流特色。吴崑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在方剂、脉学以及内经研究方面,均对后世如吴谦、汪昂、张景岳等医家学术思想乃至于对日本汉医学的发展均有一定影响。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第五代传人吴楚,完成了对吴正伦和吴崑两位家族医家学术思想的融汇过程。吴楚年轻时受过伯父吴冲孺教诲,但起初专心举业,直到祖母重病经吴楚治愈后,始发愤习医,在融汇家传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又以李中梓医学思想为宗,并汲取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陶节庵、程原仲及喻嘉言学术思想精华,从而融会贯通,在临证上屡起沉疴,其学传于次子吴贯宗,吴贯宗又传于吴日蒸、吴日熙二子。至此,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共历7世,10人。2.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吴楚早年习儒用心科考,中年始兼理医业,故而在学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儒医特色,他在探讨医理时对于儒医和儒家学者医论有着不少的引用,在业医早年论病时也时常借用科举作文的某些特点进行比喻,强调医生的个人学识积累和道德修养。在学术理论上,他重点私淑李士材学术思想,对其重阳思想、脾肾兼顾思想等均有深入的研究、继承和发挥;此外,在伤寒学术思想方面,则尤重陶节庵,广用其说其方,并兼采喻嘉言伤寒“三纲鼎立”学说。吴楚非常重视脉诊,每能以脉断病,但他并不偏执一端,而是详细体察舌诊,耐心问诊,注重四诊合参,务必明确疾病来龙去脉,不使诊断疏漏,以免导致误诊误治。在治法上,吴楚对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法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运用;他广用温法,注重与其他治法的联用,根据统计温法医案(包括温散、温补、温清、温下、温通等联用法)占全部医案的72.7%,此外,吴楚亦注重饮食和情志因素,善用多种治法治疗饮食和情志致病。在用药方面,吴楚喜用参芪等甘温之品,善于根据临证情况,将甘温药与其他功用如温阳、凉血、填精等药物配伍,治疗多种疾病;他用药灵活,善用反佐,强调随症加减,反对不学无术、时套用药及滥用药力平淡轻浮的药物;创制温肺汤,对于气虚肺寒喘嗽疗效颇佳;由于当时风气畏惧参芪、桂附等药物,吴楚为治愈病人,经常采用方中不写此药或分量少写、而给药时暗投或多加的方式,可谓用心良苦。结论1.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以吴正伦、吴崑、吴楚三人为主要代表,共历7世,传承10人。2.吴正伦师承浙江医家陆声野,以丹溪学派学术思想为宗,兼采金元四家及陶华、吴球等医家思想;吴崑师承歙县医家余午亭,博采众长,在针灸学术方面主要继承并发扬窦汉卿学术思想;吴楚承袭家学,另以李士材学术思想为宗,旁采李东垣、张景岳、陶节庵等医家学术思想,传学于次子吴贯宗。3.吴楚在学术上具有强烈的儒医风格,他重视四诊合参,尤重舌、脉二诊;在治法上广用温法,擅长将其与他法联用,并重视饮食、情志因素;其用药灵活多变,擅长反佐,不教条刻板,善用甘温之品,反对时套方、平淡药。

顾思臻,窦丹波[6](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气虚发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一定数量气虚发热个案的数据挖掘,了解现代医家对该证候的认识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408篇经文献检索和筛选得到的气虚发热个案中所载的热型、症状、方药以及涉及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明确记载发热患者体温趋势的医案中,以下午体温升高为多;(2)明确记录体温的医案中,热度>38℃的病案是<38℃的近两倍;(3)治疗气虚发热的方药以补中益气汤为主,但不乏桂枝汤、归脾汤、六神汤等方药的运用,可见中医辨证方药的交叉性;(4)扶正祛邪、寒温并用的方法可救治疑难重症发热患者。【结论】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临床证候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医学需要不断进行临床观察及总结以验证前人的观点正确与否,这样方能不被束缚,进而不断发展中医中药理论及拓展临床应用。

王春荣[7](2014)在《甘温除热法儿科验案3则》文中提出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结合《黄帝内经》理论而提出的治则,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发热病证,但凡辨证准确,收效甚佳。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提示了甘温除热法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辨证要点及其临床应用规律。

杨雪[8](2008)在《甘温除热本义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温除热理论肇始于岐黄,发皇于东垣,成熟于历代,运用于当今,成为中医临床治疗热病的一大理论特色。金元医学的代表医家李杲,在《黄帝内经》理论以及后世医家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针对脾胃始得之热中证“脾胃亏虚、升降失常,阴火上冲”三个病理环节,创立了甘温除热理论。该理论经后世医家的阐释发挥,内涵日趋丰富,并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对临床诊疗疾病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甘温除热理论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甘温除热理论的本义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甘温除热理论在现代临床各科应用中的总结归纳,明确了理论的应用指征,阐述了理论所治疾病范围,进一步肯定了理论的临床价值。论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甘温除热理论溯源。通过整理和分析历代医家关于甘温除热理论的论述,探讨了该理论创立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阐释了后世医家对该理论的拓展发挥,明确了甘温除热理论的流传递变过程。第二部分是甘温除热理论本义探讨。结合时代背景,在李杲脾胃内伤学说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甘温除热理论形成的三大理论基石,即脾胃元气论、气机升降论、内伤阴火论,并对甘温的含义、甘温除热理论的代表方剂、所用药物的气味配伍规律等做出了深入分析和阐述,发掘理论内涵,进行本义探讨。第三部分是对甘温除热理论的临证发挥。分为古代医家、现代医家、当代应用三大部分。古代医家中,选取伤寒、温病、汇通等学派的代表性医家,对其医案进行探讨分析,从不同角度反映理论内涵;通过总结现代中医名家关于甘温除热理论的阐述和临床实践,揭示了该理论在现代疾病治疗中的拓展运用;鉴于甘温除热理论在指导温病和亚健康治疗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显示出该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语和讨论。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通过对历代相关文献的整理,追本溯源,厘清了甘温除热理论发生、发展、衍变的过程。对该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做了深入阐述,并从原着出发,对该理论进行了本义探讨、理论归真。此外,结合临床实践,选取古今中医名家的验案,联系其对甘温除热理论的认识,明确了该理论内涵的演变及临床应用的拓展情况。研究中医理论,有必要返本归原,在回归历史的前提下对该理论的本义进行探讨,发掘概念内涵,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原旨作出判断和辨析。只有在较为全面把握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从而切实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

高艳秋[9](2009)在《补中益气汤方证相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补中益气汤是金元着名医家李杲所创,由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八味药物组成。主治饮食劳倦、脾胃虚弱、气虚发热、清阳下陷诸证,具有益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本文收集整理1990年~2008年补中益气汤现代临床验案217例,对验案中症状体征、药物使用频率及用量、加味药物等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并进一步采用黄金分割为分割点、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处理分析,以获得方证间的相应关系。频次统计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的核心脉症为纳差、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精神不振、舌淡白、苔薄白、脉细;主要脉症为气短懒言、腰腹部以下坠胀感、便溏、眩晕,故本方病机以脾胃气虚为主,兼以气虚下陷。原方八味药物亦均入选为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补中益气汤中补气药的剂量明显高于解表升阳药物,说明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健脾为主,兼以升举阳气。通过对第1类群和第4类群分析,二者核心脉症以全身症状表现为主,提示本方病机以脾胃气虚为主;主要脉症稍有变化,均为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所致,故第1类群和第4类群的药物剂量上亦有相应变化。关联规则分析表明,补中益气汤的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之间的置信度均超过61.8%,可见本方的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具有关联性。通过对补中益气汤方证关系的探讨,使本方方证间内在稳定的相应关系更加清晰、客观、准确,为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奠定基础。

陈坚雄[10](2004)在《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临床适用范围 (内、外、妇、儿、口腔各科 )、指证、病机和方药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甘温除热法的临床应用现状 ,说明该法临床应用范围广 ,疗效理想 ,有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的意义 ,认为临床运用指征的规范统一以及相应有效方药的实践推广应用是为务之急。

二、甘温除热法验案3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温除热法验案3则(论文提纲范文)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1.1经脉络属
    1.2生理配合
    1.3病理相关
2 法——调肺通肠,祛痰瘀毒
    2.1补肺通肠
    2.2降肺通肠
    2.3宣肺通肠
3 方药
    3.1补肺通肠汤
    3.2降肺通肠汤
    3.3宣肺通肠汤
4 典型病案

(2)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现代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立论依据
2 临床应用指征分析
3 病机及方药分析
4 现代临床应用
    4.1 不明原因发热
    4.2 癌性发热或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发热
    4.3 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治疗不佳
    4.4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慢性炎症
    4.5 血液系统疾病伴见发热
    4.6 风湿、内分泌系统疾病
    4.7 外科发热
    4.8 产后发热
    4.9 其他
5 小结

(3)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应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论文提纲范文)

1 甘温除热法溯源
2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内涵
    2.1 补中益气
    2.2 升阳除湿
    2.3 甘寒泻火
3 甘温除热法的临床应用
4 补中益气汤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比较
5 结语

(4)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1 岭南医家医案研究概况
        1.1.1 “岭南”地域界定及岭南医学
        1.1.2 现代岭南名医的界定
        1.1.3 岭南医家医案收集整理
        1.1.4 祖国医学对头痛的研究
        1.1.5 现代医学对头痛的研究
第二章 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
    2.1 医案的收集
        2.1.1 收集范围
        2.1.2 收集方法
        2.1.3 医案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2.1.4 医案资料的整理
        2.1.5 相关问题处理
    2.2 收集结果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岭南名老中医头痛医案证治规律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涉及医家
        3.1.2 涉及文献
    3.2 选案标准
        3.2.1 头痛诊断标准
        3.2.2 医案纳入标准
        3.2.3 医案排除标准
    3.3 研究方法
        3.3.1 统计学依据
        3.3.2 数据规范化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一般情况分析
        3.4.2 频数分析
        3.4.3 高频药物因子分析
        3.4.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3.4.5 关联规则分析
    3.5 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3.5.1 岭南地区头痛病证特点
        3.5.2 岭南名医头痛论治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1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谱系研究
        小结
    2 吴正伦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2.1 吴正伦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2 吴正伦对刘完素学术思想的理解与发挥
        2.3 吴正伦对张从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2.4 吴正伦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4.1 吴正伦对张元素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明
        2.4.2 吴正伦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发挥
        2.5 吴正伦对浙江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1 吴正伦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2 吴正伦对陶华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3 吴正伦对吴球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2.6 小结
    3 吴崑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3.1 吴崑对余午亭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3.1.1 对脉诊的重视
        3.1.2 博采诸家,兼容并包
        3.2 吴崑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阐发与实践
        3.2.1 对《内经》的研究和条文注释
        3.2.2 对《素问》条文的更改及学术思想的发挥
        3.2.3 以《内经》思想阐释疾病、解读方剂
        3.3 吴崑对针灸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3.3.1 对窦汉卿针法的继承与发挥
        3.3.2 对徐凤针法的理解与扬弃
        3.4 吴崑对后世学术的影响
        3.4.1 对《内经》研究的影响
        3.4.2 对方剂研究的影响
        3.4.3 对脉学研究的影响
        3.5 小结
    4 吴楚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4.1 吴楚对家传医学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1.1 对《黄帝内经》的重视
        4.1.2 对脉诊的重视与发挥
        4.2 吴楚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3 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吸收与扬弃
        4.4 吴楚对李东垣及其私淑者(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4.1 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继承与阐发
        4.4.2 对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学术思想的吸收与理解
        4.5 吴楚对李士材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5.1 《宝命真诠》对李士材着作与学术观点的收集与再整理
        4.5.2 对李士材“先后天根本论”思想的继承
        4.5.3 对“四大家论”的认识
        4.5.4 对李士材重阳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5.5 对李士材脉学思想的认识与扬弃
        4.6 吴楚对陶节庵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7 吴楚对喻嘉言学术思想认识与发挥
        4.7.1 对喻氏伤寒的认同
        4.7.2 对《寓意草》记述医案方式的学习与应用
        4.8 吴楚对程原仲学术思想的认识
        4.9 吴楚对后世的影响
        4.10 小结
    5 总结
第二部分 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1 学术风格与理论特色
        1.1 由儒入医,儒医风范
        1.1.1 承袭儒医学术思想,引用儒家学者医论
        1.1.2 论病时以儒家科举作文作比
        1.1.3 恪守儒家道德,彰显儒医风范
        1.2 服膺士材,重视阳气,兼顾脾肾
        1.2.1 重视阳气,纠正时弊
        1.2.2 脾肾并重,善用五行辨证
        1.3 尊奉陶氏伤寒,兼采喻氏学说
        1.3.1 认可“三纲鼎立”学说,善用陶氏诸方
        1.3.2 重视三阴中寒,善别阴证
        1.3.3 与相近时期医家比较
        1.4 小结
    2 诊断特色
        2.1 注重脉诊,善辨寒热真假
        2.1.1 编撰脉诀,授人规矩技巧
        2.1.2 承袭人迎气口脉法,辨别外感内伤
        2.1.3 临证善脉,辨明疾病本质
        2.2 详察舌诊,发明“寒潭积雪”
        2.2.1 灯下看舌,黄苔作白
        2.2.2 详辨阴阳,提出“寒潭积雪”舌象
        2.2.3 虚劳内伤,舌诊亦参
        2.3 细究问诊,详寻疾病来龙去脉
        2.4 小结
    3 治法特色
        3.1 对补中益气法的运用与发挥
        3.2 广用温法,联用他法
        3.2.1 温阳散寒,以疗阴证
        3.2.2 善用温补,运用广泛
        3.2.3 温下寒积,不喜巴豆
        3.2.4 温阳通络,痹痛可痊
        3.2.5 温清同用,交通心肾
        3.2.6 发明“寒入血室”,温舒共举
        3.3 注重饮食因素,善治食积所致诸疾
        3.3.1 形似中风,实为食厥,消导可愈
        3.3.2 发热不独外感,食积亦可致病
        3.3.3 食积误治,消补兼施
        3.3.4 脉诊无据,问诊须重
        3.4 注重情志因素,善疗神藏之伤
        3.5 小结
    4 用药特色
        4.1 喜用善用参芪甘温益气之品
        4.1.1 与温阳、化痰药相伍,治疗气虚类中
        4.1.2 与养血填精药相伍,以治虚劳
        4.1.3 与凉血药相伍,以治急性吐血
        4.1.4 与温阳、收敛药相伍,以救亡阳
        4.2 灵活变通,善用反佐
        4.3 强调随症用药,反对时套平淡
        4.4 创制温肺汤,以疗喘嗽
        4.5 良药暗投,用心良苦
        4.6 小结
    5 总结
结论
    1 主要结论
        1.1 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1.2 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2 创新点及意义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新安医家吴楚学术思想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6)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气虚发热(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方法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气虚发热的发热节律
    2.2关于“甘温除大热”
    2.3 气虚发热治疗方药与辨证的交叉性
    2.4“气虚发热”与寒热并用
3 结语

(8)甘温除热本义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甘温除热理论临床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溯源
    1 秦汉时期——理论的奠基时期
    2 宋金元时期——理论的成熟和完善时期
    3 明清时期——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时期
第二部分 本义探讨
    1“气虚发热”与“热中”证
        1.1 从虚实角度对病机的认识
        1.2 从阴阳气血角度对病机的认识
        1.3 从外感角度对病机的认识
    2 脾胃学说的阐发
        2.1 脾胃元气论
        2.2 脾胃为升降之枢
        2.3 气火不两立
    3 甘温除热理论的论述
        3.1 “甘温”的含义
        3.2 甘温除热的本义
        3.3 补中益气汤方的分析
        3.4 甘温除热的气味配伍规律
        3.5 甘温除热相关方剂药物配伍分析
第三部分 临证发挥
    1 古代医家对甘温除热理论的发挥
        1.1 钱乙
        1.2 薛己
        1.3 尤怡
        1.4 叶桂
        1.5 张锡纯
    2 现代医家对甘温除热理论的发挥
        2.1 祝味菊
        2.2 刘渡舟
        2.3 朱良春
        2.4 邓铁涛
    3 当代甘温除热理论的发展应用
        3.1 甘温除热理论应用指征
        3.2 甘温除热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3.3 甘温除热法在亚健康治疗中的意义
第四部分 结语和讨论
    1“甘温除热”理论溯源
    2 甘温除热理论本义探讨
        2.1 甘温除热理论基础
        2.2 甘温除热理论本义
        2.3 甘温除热理论气味配伍规律
    3 甘温除热理论的临证发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补中益气汤方证相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 方源
    2. 方解
    3. 后世医家的阐述与发展
    4. 使用禁忌
第二章 组成药物分析
    1.黄芪
    2.炙甘草
    3.人参
    4.白术
    5.当归
    6.陈皮
    7.升麻
    8.柴胡
第三章 研究目的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研究方法
        1.1 频次统计
        1.2 黄金分割法
        1.3 聚类分析
        1.4 关联规则分析
    2. 技术路线
        2.1 资料来源
        2.2 检索策略
        2.3 纳入标准
        2.4 调研表
        2.5 脉症归类
第五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分布
        1.2 性别
        1.3 病因和病程
        1.3.1 病因
        1.3.2 病程
        1.4 中医诊断
        1.5 西医诊断
    2 补中益气汤核心脉症
        2.1 症状体征
        2.2 舌象
        2.2.1 舌质
        2.2.2 舌苔
        2.3 脉象统计
        2.4 核心脉症
    3. 补中益气汤核心药物
        3.1 补中益气汤原方用药频次统计
        3.2 补中益气汤核心药物配伍关系
    4. 补中益气汤药物用量分析
    5. 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5.1 第1类群药量与脉症关系
        5.2 第4类群药量与脉症关系
        5.3 第1类群与第4类群药量与脉症比较
    6.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7. 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在补中益气汤方证中的应用
    8. 加味药物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运用甘温除热法的一般情况
2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范围
    2.1 内科 (共68例)
        2.1.1 用于原因不明诊断困难或诊断为功能性发热者
        2.1.2 用于恶性肿瘤并发感染或坏死组织吸收引起的发热
        2.1.3 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发热
        2.1.4 用于消化, 泌尿系统慢性炎症, 伴见发热或并发感冒者
        2.1.5 用于感染性疾病, 高级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
        2.1.6 用于长期需要用激素治疗的疾病, 治疗期间发热
    2.2 外科 (2例) 用于体质虚弱或术中出血较多的病者
    2.3 妇科 (58例) 主要用于产后发热
    2.4 儿科 (2例)
    2.5 口腔科 (3例)
3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指征
    3.1 适用对象
    3.2 体温的多寡不是必要指征
    3.3 各医家对临床运用指征的把握不一:
4 关于存在争议的病机与方药
5 小结

四、甘温除热法验案3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韩秀丽,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2)
  • [2]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现代临床应用[J]. 林如琦,王文荣. 中国民间疗法, 2021(06)
  • [3]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应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J]. 李玲玲,程丹,李鑫洁,苏磊,鲁艺. 环球中医药, 2020(06)
  • [4]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D]. 方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D]. 王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气虚发热[J]. 顾思臻,窦丹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5)
  • [7]甘温除热法儿科验案3则[J]. 王春荣. 河南中医, 2014(11)
  • [8]甘温除热本义探讨及临床意义研究[D]. 杨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补中益气汤方证相应性研究[D]. 高艳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6)
  • [10]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概述[J]. 陈坚雄. 中医药信息, 2004(06)

标签:;  ;  ;  ;  

感温清热法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