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为巴金改文章

彭德怀为巴金改文章

一、彭德怀为巴金改文章(论文文献综述)

贾玉民[1](2020)在《巴金新中国创作的写实品格(之一)——兼就美国细菌战问题为巴金正名》文中指出巴金终生信守"说真话"的原则,在新中国亦然。他的抗美援朝创作是其新中国创作的重要部分,然而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却称其"以极其丑恶的色彩,来诋毁美国",污蔑巴金控诉美国细菌战罪行的文章是"编造浅薄谎言"。大量丰富的文献资料充分说明巴金对美军细菌战的揭露和抨击,完全是立足事实,坚持了自己一贯"说真话"的人格和创作原则,也体现了他终生反对帝国主义强权、热爱和平的崇高思想。

黄培钰[2](2019)在《战火中的安那其 ——巴金全面抗战时期文学行为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从法归国以后,巴金在现实革命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使他开始怀疑作为政治信仰的安那其主义,面临身份认同的巨大困境。1935年,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成立为巴金缓解精神的痛苦带来新的转机,巴金将在现实中难以付诸实践的政治信念转化为一种工作精神、岗位意识,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坚守安那其主义“正义、互助、奉献自己”的价值追求,坚持为青年出版能读、可读的书籍,构建知识分子的新的民间价值系统,传递思想的火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巴金看来,抗日战争同西班牙内战一样,是民众与法西斯之间的较量,是自发的民众运动,亦是对旧有政治机构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民众的自由和平等,这激起了巴金内心深处重新参与政治的激情。于是,巴金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中。他响应出版界号召,出版更适应抗战时期特定文化需求的《烽火》;他集中翻译与西班牙内战相关的文章、着作、画册,宣传抗战,声援西班牙内战,为国内前方忠勇之战士和后方义愤之民众呐喊、助威,给予他们启示,亦为国际乃至国内的安那其主义者及其事业正名;同时,巴金还联名发表了《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在与各种抗战思潮、主张的论辩中坚持“联合战线”中安那其主义者的主体性,在他的部分散文书写中足见他树立了根植于安那其主义的独树一帜的抗战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初期的激情高涨、乐观自信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相持不下的战争局势、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长期漂泊不定、世事沧桑、前路渺茫的生活,再加上不惑之年、中年返“家”,催生了疲惫思归、渴望安稳的心境,也修正了根植于安那其主义思想的“废家”倾向。这些思想、心态、生命体验的变化体现为:在翻译选择上“由俄国虚无主义者的英雄故事转向斯托姆的爱情小说和王尔德的童话”;在小说创作上“由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为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揭示”,《憩园》、《火》三部曲等小说中“家”、“家长”的形态悄然发生着变化,与“激流三部曲”相比,“家”不再只有冰冷的秩序,不再只是压抑青年幸福和意志的囚笼与枷锁,“家长”也不再是愚昧、不义、绝对地“对立”,“家”开始有了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温情,是栖息身心的居所;在散文书写上也开始出现平和闲适、充满日常情思趣味的文风等等。

常彬,邵海伦[3](2019)在《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建立——以《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文学文献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共和国文学"的开篇之作,20世纪50年代中国朝鲜战争文学继承了战争年代的文学传统,以极其有效的举国体制,紧急应对民族生存面临的危机挑战,在抗美援朝问题上形成了第一条庞大的文学生产线以及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传播体系。作为新中国权威声音的《人民日报》,大量刊载朝鲜战争文学作品,以累积式的文学范例生成共和国文学范式,以同一性取消个体性的文学观念形塑、规约作家创作,与《人民文学》《文艺报》等主流报刊形成体制化的"集团军"效应。同构性前提下作家身份的政治考量与作品刊用的选择性差异,决定其在共和国文学建构中的作用和分量。

洪子诚[4](2018)在《文学史中的柳青和赵树理(1949—197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两个"作家群"当代文学研究中,赵树理和柳青常被放在一起谈论。这是有道理的。他们是"十七年"写农村生活有成就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和文学道路,今天仍引发不限于文学问题的阐释和争论:这是"十七年"文学中并不多见的现象。另外,这两位作家不仅作为个体存在,还各自联结着不同的"作家群",形成有影响力的理念和文学实践方式。"十七年"农村生活小说主要成果是在北方:包括作家所属地域和作品的取材。这里说的

贾玉民[5](2017)在《巴金在朝鲜战地活动事略(上)》文中提出巴金在朝鲜战地体验生活1年,不仅是其个人生命中的大事,而且与其他赴朝艺术家的活动一同构成了我国当代文化界的重要事件。研究者应重视记述巴金朝鲜战地活动的详细和准确。为此,以清晰呈现巴金朝鲜战地活动轨迹为目的,按照巴金在各时间段所处不同地区和所从事活动分列为若干单元,每单元内再据其活动内容的局部变化划分为小段,罗列活动成"事略"。

贾玉民[6](2014)在《巴金在志愿军中体验生活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巴金曾两次赴朝。在志愿军中,巴金并非只是被动地"看看材料,听听报告",而是不怕艰苦,不惧危险,积极主动地深入前线,体验战士的战斗生活。面对新的人民英雄,他怀着强烈的感情,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近年有的研究者否定巴金在军中体验生活的积极心态,且认为巴金在志愿军中所看到的生活都是被圈定的、修饰过的,巴金反映志愿军生活的创作没有自我,没有真情,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唐厚广,车竞[7](2013)在《论辞规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文中认为辞规是与辞格相对的以简洁准确为目的的一般性修辞方式,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思维基础、心理基础和语言基础之上,科学性和操作性很强,与特殊性修辞方式的辞格一起架构了系统的、完整的修辞方式体系,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孟红[8](2013)在《朝鲜战争见证物背后的感人故事》文中认为2013年7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值此纪念日,笔者特选取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志愿军文物,以重温60年前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故事。一份十万火急的"停火令":小战士拼死送达1953年7月24日,我军打响了马踏里东山高地反击战。136师处于整个战线

杨建民[9](2011)在《彭德怀帮巴金改文章》文中研究说明1952年3月,着名作家巴金带领一个创作组,到朝鲜战场采访,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见面后,写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写了从会见前大家的紧张心态,到会见中的自然融洽,记述了彭德怀司令员威严却朴实的形象;通过对彭德怀

胡景敏[10](2007)在《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想录》是巴金1978年12月至1986年8月所写随感的结集,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本文取思想史视角,将《随想录》视为以文学形式出现的思想史文本,梳理和探讨了这一文本内部主体的思想展开过程;文本外部主体自“五四”至文革结束的思想变迁过程。同时揭示出《随想录》文本与新时期思想解放过程的互动关系;分析了这一文本思想辐射效应的形成及其具有的精神实践意义。最后指出《随想录》的思想史意义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它的思想精神内涵仍有与当下思潮演进相链接的可能。《随想录》是论定巴金意义无法回避的重要文本。但过去的《随想录》研究更多是把它作为文学文本,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对《随想录》已有的思想史解读,多为静态的主题学归纳,多入于文本之内的本质叙述,而少出于文本之表的过程考察。因此在《随想录》研究中必须强调它与连带文本的互文性、传播学视野,以及精神实践的研究方法。《随想录》既是巴金个人一生思想和艺术探求的结晶,也可以说是自五四至新时期知识者群体思想历程的交汇点,兼具个人性和公共性。他继承五四观念并做了必要的发展,使之与新启蒙语境相调和。作者与五四以降思想史的关系体现在他的自我结构的形成和现代性话语实践两个方面。他的自我构成深受五四时期自我的意识形态神话影响,抽象自我压抑意识自我,《随想录》虽然回到了自我具体性,但结果是重塑新的抽象(目标)自我。他的革命现代性话语实践是五四知识者现代性言说的必然发展,《随想录》的现代性言说则采取稳健的文化姿态,从热衷历史理性到强调常识理性,并且重视个人性道德实践,希望以公共的伦理建构补激进的现代性实践之失。《随想录》谈艺内容体现的是巴金“非文学”的文学观,偏于强调文学的外在功用,在新时期倡导文学“去政治化”,主张“写作即生活”、追求“无技巧”境界,都是他人生和艺术经验的反映。《随想录》的写作与新时期思想史同步,是新启蒙思潮的一部分。它的批判性言说是主体摆脱奴隶哲学之后,对“十七年”创伤和当前思想文化现实的个人叙述,既有与国家意志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与意识形态异端的一面。主体为了有效介入思想史进程,必须保证话题的可说、可写、可传播,由此采取的言说策略影响到文本的质的构成和外部特征。巴金希望自己的言论在公众中传播并产生影响,他的后《随想录》写作、《大公报》的言论环境、他对文本的自我经典化,以及出版发行等都促成了文本在读者中的接受。《随想录》发挥了一个文学文本所可能具有的思想史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亦不能估计过高,尤其面对后现代语境,如何释放其文本蕴涵,使之融入民族伦理想像力的重建,仍是不易解决的难题。

二、彭德怀为巴金改文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彭德怀为巴金改文章(论文提纲范文)

(1)巴金新中国创作的写实品格(之一)——兼就美国细菌战问题为巴金正名(论文提纲范文)

(2)战火中的安那其 ——巴金全面抗战时期文学行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概要
2 信仰与现实之间:巴金抗战爆发前后的编辑出版工作
    2.1 “共同的事业”: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
    2.2 “为理想脚踏实地做些事”:“文化生活丛刊”与“文学丛刊”
    2.3 “为抗战做点事”:《呐喊》、《烽火》
3 一种迂回的政治参与:巴金抗战前期的翻译工作
    3.1 “把别人的作品变成我的武器”:巴金的翻译观
    3.2 在战争中重拾安那其主义的政治信仰
    3.3 在论争中重申安那其主义者的主体性
4 政治争鸣与生命哲思:巴金抗战中期的散文书写
    4.1 “自发的民众运动”:巴金的抗战观
    4.2 巴金的战时生命哲思
5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返家:巴金抗战后期的小说创作
    5.1 《家》与《憩园》、《火》:“家”与“家长”在变化
    5.2 战时漂泊与中年返家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参考书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建立——以《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文学文献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权威声音与第一位入朝的中国记者
二、朝鲜战争文学刊文一瞥
三、政治身份考量的魏巍与巴金
四、共和国文学范式的确立

(4)文学史中的柳青和赵树理(1949—1970)(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个“作家群”
二、文学史位置的错动
三、“文革”中的遭遇
四、“新颖的”文学:赵树理, 还是柳青?
五、邵荃麟“邂逅”赵树理
六、“文学家”与“乡村治理者”

(5)巴金在朝鲜战地活动事略(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2年2月11日—3月6日, 北京
     (一) 2月11日—2月12日
     (二) 2月14日—3月6日
二、1952年3月7日—3月15日, 沈阳、安东 (今丹东市)
三、1952年3月16日—3月31日, 朝鲜平安南道
     (一) 3月16日—3月18日, 成川郡香枫山, 志愿军后勤部
     (二) 3月19日—3月27日, 桧仓郡, 志愿军总部
     (三) 3月28日—3月29日, 成川郡香枫山
     (四) 3月30日—3月31日, 桧仓郡, 志愿军政治部
四、1952年4月1日—4月5日, 平壤
五、1952年4月6日—4月12日, 朝鲜黄海道市边里, 志愿军19兵团部
六、1952年4月13日—4月20日, 开城, 志愿军65军军部
七、1952年4月20日—4月30日, 板门店前线, 志愿军65军195师583团及3营
八、1952年4月30日—5月7日, 开城, 志愿军65军军部
九、1952年5月8日—5月18日, 志愿军193师及通讯连
十、1952年5月19日—5月29日, 开城, 志愿军65军军部
十一、1952年5月30日—6月5日, 志愿军坦克1师1团
十二、1952年6月6日—6月22日, 开城, 志愿军65军政治部
十三、1952年6月23日—7月9日, 板门店前线, 志愿军63军
     (一) 6月23日—6月27日, 志愿军187师
     (二) 6月28日—7月4日, 志愿军189师566团1营
     (三) 7月5日—7月8日, 189师师部
十四、1952年7月10日—8月14日, 朝鲜西海岸, 志愿军63军
     (一) 7月10日—7月19日, 志愿军63军军部
     (二) 7月20日—7月27日, 志愿军188师562团1营
     (三) 7月28日—8月6日, 志愿军188师师部
     (四) 8月7日—8月14日, 志愿军63军军部
十五、1952年8月15日—10月4日, 志愿军65军
     (一) 8月15日—8月19日, 开城, 志愿军65军军部
     (二) 8月20日—9月7日, 志愿军194师581团3营
     (三) 9月5日—9月7日, 志愿军194师师部
     (四) 9月8日—10月2日, 志愿军65军军部
十六、1952年10月3日—10月15日, 从19兵团到北京

(6)巴金在志愿军中体验生活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专人陪同”“圈定生活”和“集体讨论”“领导审查”问题
二、努力钻进生活里, 成为志愿军大家庭的一份子
三、每天都“有一种感情在激励我, 有一种爱在我心中燃烧”

(8)朝鲜战争见证物背后的感人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份十万火急的“停火令”:小战士拼死送达
一张志愿军报:见证巴金与彭德怀一段感人的交往
一把军号:嘹亮之声竟然吓退英军王牌部队
一枚军功章:熔铸将军横刀立马运筹帷幄的心血

(10)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巴金的意义
    一、巴金意义的释放
    二、巴金的意义作为学术话题
    三、赞誉与贬抑之争
    四、巴金: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历史
第一章 《随想录》研究反思
    一、《随想录》的发表与结集
    二、《随想录》研究的意义
    三、《随想录》研究反思
    四、《随想录》研究方法论
第二章 作为五四回响的《随想录》
    一、自我:一个“五四式”意识形态神话
    二、早年巴金:按照文本生活
    三、《随想录》:回到自我具体性
    四、重塑新的抽象自我
    五、卢梭与托尔斯泰:晚年巴金的目标自我
第三章 《随想录》与现代性话语实践
    一、知识分子与现代性
    二、巴金的革命现代性话语
    三、从历史理性到常识理性
    四、道德追求的个人性与公共性
    五、稳健的文化姿态
第四章 作为文艺论的《随想录》
    一、从个人经验出发的“谈艺录”
    二、在“去政治化”的文学思潮中
    三、“非文学”的文学观
第五章 《随想录》与新启蒙——《随想录》效应研究之
    一、新时期的新启蒙
    二、《随想录》的言说策略
    三、《随想录》的十七年叙述
    四、摆脱“精神奴役的创伤”
    五、与新时期思想史同步
第六章 《随想录》意义的延伸——《随想录》效应研究之
    一、巴金的后《随想录》写作
    二、《随想录》的自我经典化
    三、《大公报》的言论环境与《随想录》的传播
    四、《随想录》的读者接受
结语:续“巴金的意义”
    一、面对后现代语境
    二、重建民族的伦理想像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彭德怀为巴金改文章(论文参考文献)

  • [1]巴金新中国创作的写实品格(之一)——兼就美国细菌战问题为巴金正名[J]. 贾玉民. 美与时代(下), 2020(01)
  • [2]战火中的安那其 ——巴金全面抗战时期文学行为研究(1937-1945)[D]. 黄培钰. 重庆大学, 2019(09)
  • [3]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建立——以《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文学文献为样本[J]. 常彬,邵海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3)
  • [4]文学史中的柳青和赵树理(1949—1970)[J]. 洪子诚. 文艺争鸣, 2018(01)
  • [5]巴金在朝鲜战地活动事略(上)[J]. 贾玉民.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7(02)
  • [6]巴金在志愿军中体验生活的几个问题[J]. 贾玉民. 许昌学院学报, 2014(03)
  • [7]论辞规建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J]. 唐厚广,车竞. 社会科学辑刊, 2013(05)
  • [8]朝鲜战争见证物背后的感人故事[J]. 孟红. 党史纵横, 2013(07)
  • [9]彭德怀帮巴金改文章[J]. 杨建民.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09)
  • [10]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D]. 胡景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05)

标签:;  ;  ;  ;  ;  

彭德怀为巴金改文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