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煤田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单元划分

鲁西南煤田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单元划分

一、鲁西南煤田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单元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徐凯[1](2021)在《海拉尔盆地莫拐地区大磨拐河组聚煤规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及分析测试结果等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等理论进行指导,综合小波分析、频谱分析和岩相古地理分析等,对研究区大磨拐河组沉积环境、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层序界面的响应、层序地层格架和高频层序格架内沉积演化及聚煤规律进行研究。在研究区莫拐地区大磨拐河组识别并总结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依据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将大磨拐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在三级层序格架内运用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划分出16个高频层序,建立高频层序地层格架,以高频层序为单位,追索了莫拐地区大磨拐河组的沉积演化,建立了沉积模式。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确立了优势聚煤旋回,其中SQ2上部和SQ3下部即高频层序SQ2-3至SQ3-2煤层发育最好,煤层主要发育于泥炭沼泽微相,探讨了聚煤作用的控制因素,煤层的发育受控于多种因素,其中构造控制的沉积相空间展布制约着富煤带的空间分布,厚煤层主要发育在层序相对湖泛面和水进体系域底部。

常嘉[2](2019)在《渤海湾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烃源岩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东部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渤海湾盆地中浅层地质储量越来越少,深层层系逐渐成为勘探热点。为深入了解渤海湾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烃源岩特征,本论文以渤海湾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区域地质、野外剖面、岩心及测录井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的地层特征、沉积相类型、烃源岩类型以及烃源岩形成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典型野外剖面进行勘察,结合钻井岩心观察以及测录井资料分析可知,本溪组-山西组地层为一套碎屑岩为主的含煤建造沉积,其中本溪组、太原组时期发育潮坪相、泻湖相、障壁岛相及台地相,山西组时期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以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为主。渤海湾盆地晚古生代发育的煤系烃源岩主要有两类,分别为煤及暗色泥岩,以太原组及山西组最为发育。现今残留煤系烃源岩厚度较大的地区主要为黄骅坳陷、济阳坳陷及冀中坳陷等地区。煤层主要形成于海平面下降至上升的转折时期,暗色泥岩主要形成于海平面持续上升时期。在盆地内部,东部地区的煤层厚度薄、数量多,西部地区煤层数量少,但厚度大、横向连续性较好。盆地西部地区的暗色泥岩总厚度较小,东部地区的暗色泥岩总厚度较大,但受小规模海侵的影响,东部地区单层暗色泥岩厚度并不大。根据煤系烃源岩及相邻上下地层的组合关系,总结3种类型的烃源岩沉积环境,分别为泥炭坪、泻湖以及泥炭沼泽。泥炭坪以发育煤层为主,可分为潮坪泥炭坪、岛后泥炭坪及泻湖泥炭坪;泻湖以发育厚层暗色泥岩为主;泥炭沼泽以发育煤层为主,可分为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及三角洲前缘泥炭沼泽。

常嘉,陈世悦,鄢继华[3](2019)在《淄博博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文中指出为揭示渤海湾盆地陆表海背景下的煤系层序地层界面形成机制以及层序地层格架内的聚煤作用特征,以淄博博山地区为例开展了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研究。研究区内共识别出古构造运动形成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正常海退形成的下切谷冲刷面、盆地基底构造运动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以及最大海退面等层序界面类型,将研究区含煤地层划分为三个七级层序。经对比研究层序内的煤层的发育特征后认为,潮坪泥炭坪、泻湖及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为煤层最有利发育相带。SQ2、SQ3、SQ4、SQ5、SQ6层序内均有可采煤层发育。

阳伟[4](2019)在《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及聚煤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盐源地区位于青藏特提斯构造域与扬子板块构造域之间,属四川盆地西南缘。三叠纪末四川前陆盆地形成时期,盐源地区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后经喜山期亚印板块碰撞,陆内造山作用形成了川西重要的聚煤盆地。以含煤地层沉积和层序研究为基础,结合盐源盆地形成机制的聚煤规律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四川盆地聚煤理论体系,指导川西地区煤炭勘探工作,对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亚印板块碰撞等重大科学问题,也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意义。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煤炭勘探开发实际,以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含煤地层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开展了沉积、层序研究,结合盐源盆地形成机制,分析了聚煤规律。通过野外剖面系统、细致的观察,结合钻探、测井及区域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晚三叠世东瓜岭组和博大组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识别出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潮坪共5类沉积相,详细论述了各类沉积相特征;并以单剖面和对比剖面沉积相为基础,对各含煤远景区沉积相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首次系统明晰了晚三叠世含煤地层聚煤环境为曲流河、三角洲及潮坪;其中,潮坪聚煤环境中煤层发育在潮上带的泥炭沼泽中,缓慢的海侵过程,使滨岸地带不断沼泽化,有利于厚煤层的形成;曲流河聚煤环境和三角洲环境中的煤层分别发育在泛滥平原和分流间洼地内,均属于陆相聚煤环境,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水退期。运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在层序界面特征、界面的成因类型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层序划分方案,共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对应于博大组,层序II对应于东瓜岭组下段,层序III对应于东瓜岭组中段,层序IV对应于东瓜岭组上段,并在每个三级层序中划分了相应的体系域,详细讨论了各级层序特征;并以单剖面和对比剖面的层序格架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各含煤远景区各级层序发育特征。聚煤规律研究从古气候特征、古地理格局演化、层序体系域、后期构造运动4个方面分别对煤层形成的物质基础、聚煤环境变化、煤层分布特征及赋存状态进行研究,认为三叠纪末温暖潮湿气候古生物大量繁盛,是煤层形成的物质基础;东瓜岭组(曲流河、三角洲)和博大组(潮坪)聚煤环境的变化,是四川盆地形成过程中盆山格局演化的沉积响应。潮坪聚煤环境中煤层发育在潮上带的泥炭沼泽中,缓慢的海侵过程,使滨岸地带不断沼泽化,有利于厚层煤层的形成;曲流河聚煤环境和三角洲聚煤环境中的煤层分别发育在泛滥平原和分流间洼地内,均属于陆相聚煤环境,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水退期。研究表明:水进体系域成煤最好,高位体系域次之。褶皱断裂控煤构造是喜山期亚印碰撞过程中,陆内造山挤压作用的结果,单斜断块控煤构造,是川滇块体构造逃逸中侧向挤出作用的伸张应力表现。最后建立了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聚煤模式。

张丽雯,王月姣,赵紫汐[5](2018)在《青海省石炭系含煤地层层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文中提出以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利用前人的野外剖面、岩芯、测井及区域地质等基础资料,结合其岩石类型、沉积环境、剖面结构等研究结果,对青海省石炭系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特征、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综合研究。

梁吉坡,王薇,李杨,金彪[6](2018)在《菏泽地区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了地层学、沉积学、煤地质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菏泽地区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系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进行了基准面旋回划分,通过分析该地区基准面旋回变化特征,探讨了其与成煤作用的耦合机制。研究发现:菏泽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可以划分为2个超长期、5个长期、12个中期和30多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通过对比整个菏泽含煤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总结出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关系,发现LSC1中的17煤层、18煤层主要形成于障壁海岸环境之中,主要发育于基准面由快速上升转变为缓慢下降,为典型的水退成煤。LSC2中的16煤层是形成于潮坪环境之中,发育于基准面快速上升时期,为海侵事件成煤。LSC3旋回中的3煤层形成于陆表海浅水三角洲环境之中,发育于基准面由海平面快速上升到减缓上升然后转为缓慢下降,为典型的三角洲海退成煤。

王志金[7](2018)在《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东部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渤海湾盆地中、浅层优质储量越来越少,深层层系逐渐成为勘探热点。为深入了解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发育特征,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渤海湾盆地周缘的太原冀家沟、淄博博山、邢台沙巴沟、秦皇岛石门寨、禹州大风口等石炭-二叠系典型剖面详细勘测,结合盆地内的测录井以及地震资料分析,确定层序地层格架划分方案,分析各单剖面与单井层序地层特征,阐明层序地层单元的平面展布特征,最后探讨层序地层格架下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取得的成果如下: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发育有8个三级层序界面,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海侵方向转换面、下切谷冲刷面、局部角度不整合面等;灰岩、厚煤层、硅质岩以及沉积反转面常作为准层序界面。准层序类型有潮坪型、台地型、障壁岛-泻湖型、浅水三角洲型以及河流型准层序,其中潮坪型、台地型、障壁岛-泻湖型准层序发育于陆表海环境,浅水三角洲型准层序发育于海陆过渡环境,河流型准层序发育于陆相环境。根据海平面变化和基准面升降特征,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15个四级层序。SQ1SQ3层序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显着,以陆表海环境为主,发育两期不同方向的海侵;SQ4层序以海陆过渡环境为主,物源供给增强,发生被动海退;SQ5SQ6层序以稳定的陆相河流环境为主,北部阴山-燕山造山带构造活动不断加剧,基准面升降成为控制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SQ7层序期间研究区气候干旱炎热,以河湖相沉积为主。通过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可知:SQ1与SQ2整体具东北厚,西南薄的特点,SQ3灰岩层数由南向北逐渐变少,SQ4之后靠近北部地区碎屑岩粒度明显变粗。研究区煤系烃源岩类型有煤层、炭质泥岩以及暗色泥岩,发育于泻湖-潮坪相泥炭坪与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环境中;通过野外样品与钻井取芯的烃源岩测试分析可知: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低,其中暗色泥岩相对较好,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含有少量Ⅱ2型干酪根,有机质成熟度为低成熟阶段;煤系烃源岩纵向上主要分布于太原组与山西组,其次为本溪组;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黄骅坳陷的孔西潜山-徐黑潜山区、冀中坳陷的苏桥—文安地区以及临清坳陷西部等地区。

董大啸[8](2018)在《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古地理及煤层变化规律》文中认为本次研究系统收集了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地勘单位的剖面和钻孔的岩心、测井等第一手资料,并到现场进行野外露头观测和采样,经过室内测试分析,对华北地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本溪组-山西组地层的岩石学、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和岩相古地理重建,总结聚煤规律,获得的认识有如下几点:(1)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含煤地层中主要发育25种典型的岩相类型,例如碳酸盐岩(海相泥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铝土岩、暗色泥岩、生物扰动粉砂岩、平行层理砂岩、叠瓦状砾岩、煤层等;28种沉积相类型;以及对应的6种沉积体系类型,即偏向陆地方向的冲积扇、河流,过渡类型的扇三角洲和三角洲,偏向外海方向的障壁-泻湖-潮坪和碳酸盐台地。河流沉积体系主要在发育在华北地台北部的阴山古陆附近以及南部的秦岭古陆附近。华北地台冲积扇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于华北地台的北部边缘地带。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范围较小,主要发育在河北兴隆地区。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华北地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期间的地位非常重要,为该时期最重要的成煤环境。障壁-泻湖-潮坪体系与碳酸盐岩台地体系共同组成华北地台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体系,在本溪组和太原组十分发育,对泥炭堆积、煤层形成的终止起到重要作用。(2)通过对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和层序地层界面特征的分析,可将华北地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SII1-SII3)和对应的7个三级层序(SIII1-SIII7)。典型二级层序界面分别为奥陶系顶部的风化面之底,太原西山的9煤底,北岔沟砂岩之底,骆驼脖子砂岩底界。典型三级层序界面分别为奥陶系顶部的风化面之底,本溪组和山西组的界线,太原西山的9煤底,太原西山七里沟砂岩之底,北岔沟砂岩之底,河南省大占砂岩底面,河南省香炭砂岩底面、骆驼脖子砂岩底界。典型钻孔(剖面)以及典型连孔(或剖面)断面层序地层分析结果显示,煤层主要发育在SIII3的TST(8-9煤组)和HST(7煤组)、SIII4的TST(6煤组)和HST(6上煤组)、SIII5和SIII6的TST(5煤组和2-3煤组)。SIII1、SIII2和SIII7含煤性较差。其中SIII3和SIII4成煤在华北地台南北向剖面图上呈现较强的规律性,SIII5和SIII6成煤的规律性较差,仅在剖面局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呈现出陆表海障壁-潮坪-泻湖-碳酸盐台地成煤和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体系成煤的差异性。SIII3和SIII4时期煤层发育与海侵呈现较强的一致性,与海退呈现一定的一致性;TST成煤较HST成煤好;华北地台东部煤层组7#和6#发育差。(3)在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自下而上共分7个作图单元,恢复了华北地台具有等时特征的岩相古地理图。岩相古地理图制作按照冯增昭教授倡导的单因素等值线法,地层厚度、砂泥比、石灰岩含量、石灰岩层数、砂岩层数、泥岩含量等多种等值线图结合典型钻孔(或剖面)综合分析,定量恢复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面貌。总体来看,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地层经历了由海陆过渡相至陆相过渡的沉积环境演变的过程,中间还穿插着东、西海侵连通和东部海侵方向扭转等重大事件。晚石炭世SIII1和SIII2沉积期,华北地台物源主要为北部的阴山古陆、南部的秦岭-伏牛古陆,沉积相带东西向展布,自北向南逐渐过渡,北部发育陆相河流沉积体系,泛滥平原相分布广泛,向南过渡为障壁岛-泻湖沉积,最南部为碳酸盐台地沉积。除此之外,碳酸盐台地沉积在西部的石嘴山、银川等地也有大面积分布。SIII1和SIII2的海侵方向在东、西部有所不同,西部由东向西的海侵主要位于西北缘,东部由东北向西南的海侵位于辽东半岛和徐州、临沂等地。由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以及海侵力度的影响,东缘和西缘的碳酸盐台地尚未勾通。SIII1和SIII2沉积期聚煤作用较弱。早二叠世SIII3和SIII4时期,华北地台沉积相发育类型变化不大,但海侵范围扩大,SIII3时期达到鼎盛时期,SIII4时期有所回落。此时华北地台东、西缘的海水已经沟通,?类化石等海洋生物类型可以追踪对比。安徽、河南、山西西南部、陕西南部、石嘴山、银川等地区,甚至东北部的辽东半岛附近碳酸盐台地沉积广泛发育。物源区主要是北部的阴山古陆和南部的秦岭-中条古陆,东部海侵方向发生重要变化,由北东指向南西转变为南东指向北西,海侵由东南部的两淮地区进入华北地台,西部海侵未发生明显变化,仍由西向东海侵。SIII3和SIII4时期是华北地台晚古生代最重要的聚煤期,尤其在SIII3时期,煤层发育范围大,单层和累积厚度均较大。早二叠世SIII5、SIII6和SIII7时期,华北地台受到南北部挤压逐渐隆升,海水慢慢退却,陆相河流、过渡相三角洲慢慢占据主导地位。西部海水逐渐退去,陆相河流和三角洲沉积慢慢占据主导地位,不连通的湖泊沉积开始出现,SIII6时期研究区西部鄂尔多盆地志丹-延安-大宁-吉县一带发育有大规模的湖泊沉积。海水在东部地区依然有大范围分布,淄博-济南-鹤壁-晋城一线北部为过渡相三角洲沉积为主,南部为泻湖、潮坪沉积为主。秦岭中条古陆依旧是南部的主要物源区,物源丰富程度有所加大,渭北煤田、河南三门峡等地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该时期物源区为北部的阴山古陆和南部的秦岭中条古陆,海侵方向主要是由南东指向北西,由东南部的两淮地区进入华北地台。SIII5时期是华北地台晚古生代最重要的聚煤期之一,煤层发育范围大,单层厚度较大。SIII5时期之后,随着海水逐步退却,除安徽两淮之外,华北地台聚煤期慢慢结束。(4)华北地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本溪组-山西组沉积时期,主要有两次大规模成煤。一个是SIII3聚煤作用,简称下煤组,另外一个是SIII5聚煤作用,简称上煤组。下煤组形成的SIII3时期,海侵方向主要为由南向北,沉积相带南北方向上分带明显,自南向北碳酸盐台地、障壁-泻湖、过渡相三角洲、陆相河流相带依次分布,泥炭堆积速率逐渐加大。根据统计,煤层数目最高值几乎位于研究区最南部,即淮北至泰安之间。煤层数自这个地区向北逐渐递减。煤层累厚最大值几乎位于研究区最北部,即沧州至张家口之间。煤厚值自这个地区向南逐渐递减。煤层数的变化趋势和煤厚变化趋势在南北方向上恰好相反。综上所述,数据统计反映出“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过程中滨海平原过渡带沉积迁移规律”在三级层序SIII3中得到体现。靠陆一侧的地区发育潮坪、陆相河流沉积,泥炭堆积速率大,聚煤中心出现在最大海泛面时期,此时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较快的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靠海一侧的地区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泥炭堆积速率小,聚煤中心出现在海侵面或者相对于最大海泛面对称的海退时期,此时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缓慢的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上煤组形成在SIII5时期,主要有6个聚煤中心,均匀分布在研究区各个方向。聚煤中心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两类,(1)-(3)受古地理影响较大,(4)-(6)受基底沉降速率影响较明显。聚煤中心(1)位于研究区西部的障壁岛及障壁岛后区域,聚煤中心(2)位于三角洲朵体间湾区域,聚煤中心(3)位于障壁岛间区域。这三个聚煤中心所在区域水体环境较为封闭,碎屑沉积不活跃,而且泥炭来源较为丰富,是成煤沼泽形成的理想场所。聚煤中心(4)-(6)主要位于地层厚度30-40m区域内,或者以30-40m区域为中心。这说明基底沉降幅度30-40m是SIII5时期华北地台比较适宜于煤炭聚积的区间,在这个沉降区间内,华北地台沉降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大致平衡,基准面变化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大致平衡,剩余可容空间比较稳定。聚煤中心(4)-(6)主要以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潮坪沉积为主,水深适宜,能满足作为泥炭堆积的主要“物源”的成煤植物大量存活、生长,可以保证死亡的植物覆盖于足够深的水下以免被氧化,而且在此之后泥炭堆积和可容空间增加的快慢程度相等,“优越条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得到保持,最终形成厚煤层。

邵龙义,董大啸,李明培,王海生,王东东,鲁静,郑明泉,程爱国[9](2014)在《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露头及钻孔剖面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近海型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了基于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并分析了聚煤规律。根据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冲刷面、沉积体系转换面、古土壤及根土岩、地层颜色突变面、煤层等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特征,将华北石炭—二叠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通过绘制各三级层序地层厚度、砂泥比、石灰岩含量等单因素等值线,恢复出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利用煤层厚度与岩相古地理平面展布规律可知,最有利成煤环境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次为河流、潮坪-泻湖沉积体系,聚煤作用以SQ2(太原组中上部)和SQ3(山西组)最强,聚煤中心位于准格尔、大同、朔州、乌海、峰峰等煤田和京津唐地区,SQ4(下石盒子组)和SQ5(上石盒子组第1段)聚煤作用仅限于华北盆地南缘,聚煤中心位于两淮地区。

贾强,赵坤,牛金,陈东,兰君[10](2014)在《梁山煤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对梁山煤田钻孔资料的分析和对比,将梁山煤田含煤地层划分为6个长周期基准面旋回、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3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梁山煤田含煤地层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含煤地层岩性特征及沉积规律,分析出梁山煤田2个重要的聚煤时期。分析表明,该区太原组煤层主要形成于基准面旋回的上升旋回的泻湖、潮坪沉积环境;山西组成煤阶段主要属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煤层主要出现于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

二、鲁西南煤田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单元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西南煤田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单元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海拉尔盆地莫拐地区大磨拐河组聚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区域构造特征及岩浆活动
3 大磨拐河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 主要沉积相类型
    3.2 主要沉积相特征
    3.3 小结
4 基于小波分析的高频层序地层分析
    4.1 地震限定的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4.2 三级层序的划分及特征
    4.3 基于小波分析的高频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
    4.4 高频层序地层格架
    4.5 小结
5 古地理特征与沉积演化
    5.1 三级层序古地理特征
    5.2 高频层序古地理特征
    5.3 沉积演化及沉积模式
    5.4 小结
6 大磨拐河组聚煤规律
    6.1 大磨拐河组煤的沉积特征
    6.2 莫拐地区大磨拐河组聚煤规律
    6.3 聚煤作用控制因素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渤海湾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烃源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华北地块晚古生代研究现状
        1.2.2 渤海湾盆地晚古生代研究现状
        1.2.3 煤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晚古生代构造背景
    2.3 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特征
第三章 含煤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含煤地层特征
        3.1.1 本溪组地层特征
        3.1.2 太原组地层特征
        3.1.3 山西组地层特征
    3.2 沉积相类型
        3.2.1 潮坪相
        3.2.2 泻湖相
        3.2.3 障壁岛相
        3.2.4 台地相
        3.2.5 浅水三角洲相
    3.3 垂向单剖面单井沉积相分析
        3.3.1 野外剖面沉积相分析
        3.3.2 单井沉积相分析
    3.4 连井沉积相分析
        3.4.1 渤海湾盆地北部连井沉积相分析
        3.4.2 渤海湾盆地中部连井沉积相分析
        3.4.3 渤海湾盆地南部连井沉积相分析
    3.5 沉积充填规律及演化模式
        3.5.1 本溪组时期
        3.5.2 太原组时期
        3.5.3 山西组时期
第四章 晚古生代煤系烃源岩特征
    4.1 晚古生代煤系烃源岩类型
        4.1.1 煤
        4.1.2 暗色泥岩
    4.2 煤系烃源岩残余厚度分布特征
        4.2.1 本溪组煤系烃源岩残余厚度分布特征
        4.2.2 太原组煤系烃源岩残余厚度分布特征
        4.2.3 山西组煤系烃源岩残余厚度分布特征
    4.3 晚古生代煤系烃源岩富集区预测
    4.4 晚古生代煤系烃源岩分布规律
第五章 晚古生代煤系烃源岩沉积环境
    5.1 晚古生代重点井位沉积环境分析
    5.2 晚古生代煤系烃源岩沉积环境类型
        5.2.1 泥炭坪沉积环境
        5.2.2 泻湖沉积环境
        5.2.3 泥炭沼泽沉积环境
    5.3 影响煤系烃源岩形成的控制因素
        5.3.1 盆地性质
        5.3.2 古构造
        5.3.3 古地貌
        5.3.4 古气候与古植物
        5.3.5 海平面变化
        5.3.6 事件沉积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淄博博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含煤地层层序地层格架
    2.1 关键层序界面识别
        2.1.1 层序界面的识别
        2.1.2 初始海泛面的识别
        2.1.3 最大海泛面的识别
        2.1.4 最大海退面的识别
    2.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2.1 SQ1层序
        2.2.2 SQ2层序
        2.2.3 SQ3层序
        2.2.4 SQ4层序
        2.2.5 SQ5、SQ6、SQ7层序
3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聚煤作用分析
    3.1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演化
    3.2 控制因素
        3.2.1 古构造
        3.2.2 古地理
        3.2.3 古气候
        3.2.4 海平面变化
    3.3 煤层分布特征
    3.4 沉积发育相带
        3.4.1 潮坪泥炭坪型
        3.4.2 岛后泥炭坪型
        3.4.3 泻湖型
        3.4.4 三角洲前缘支流间湾型
        3.4.5 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型
    3.5 聚煤规律
4 结论

(4)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及聚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含煤岩系沉积学起源
        1.2.2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煤规律
        1.2.3 盐源盆地形成机制
        1.2.4 研究区煤炭勘探现状成果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2 含煤系地层
        2.2.1 三叠系上统博大组
        2.2.2 三叠系上统东瓜岭组
第3章 含煤岩系沉积相划分及特征研究
    3.1 沉积相标志
        3.1.1 岩相特征
        3.1.2 古生物学特征
        3.1.3 测井相特征
        3.1.4 地球化学特征
    3.2 含煤岩系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3.2.1 河流相
        3.2.2 三角洲相
        3.2.3 湖泊相
        3.2.4 潮坪相
    3.3 各远景区的沉积相发育特征
        3.3.1 盐塘含煤远景区沉积相特征
        3.3.2 营盘山含煤远景区沉积相特征
        3.3.3 大坡-白乌含煤远景区沉积相特征
        3.3.4 巴折含煤远景区沉积相特征
第4章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4.1 层序界面特征和成因类型
        4.1.1 区域性不整合面
        4.1.2 河流冲刷面
        4.1.3 最大湖泛面
    4.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4.3 各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4.3.1 盐塘含煤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4.3.2 营盘山含煤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4.3.3 大坡-白乌含煤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4.3.4 巴折含煤远景区层序地层特征
第5章 聚煤规律
    5.1 三叠纪末古气候特征
    5.2 古地理格局对聚煤环境的控制
        5.2.1 三叠纪末盆山格局演化
        5.2.2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2.3 聚煤环境特征对比
    5.3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煤层分布规律
        5.3.1 东瓜岭组
        5.3.2 博大组
    5.4 后期构造运动对煤层分布的影响
        5.4.1 盐源盆地构造成因
        5.4.2 控煤构造特征
    5.5 聚煤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青海省石炭系含煤地层层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青海省煤带区划分
2 石炭系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3 石炭系含煤地层层序特征
    3.1 祁连赋煤带
    3.2 柴北缘赋煤带
    3.3 昆仑山-积石山赋煤带
    3.4 唐古拉山赋煤带
4 岩相古地理特征
5 结语

(6)菏泽地区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高分辨率层序界面识别
    2.1 区域性海退事件界面
    2.2 最大海退事件界面
    2.3 构造应力场转换面
    2.4 盆地区域性不整合面
3 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
    3.1 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
    3.2 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
        3.2.1 弱退积-加积型基准面旋回
        3.2.2 弱进积-加积型基准面旋回
        3.2.3 进积型基准面旋回
    3.3 超长期、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
4 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研究
    4.1 LSC1旋回与成煤作用
    4.2 LSC2旋回与成煤作用
    4.3 LSC3旋回与成煤作用
5 结论

(7)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构造演化阶段
第三章 地层特征
    3.1 标志层特征
    3.2 地层发育特征
        3.2.1 本溪组
        3.2.2 太原组
        3.2.3 山西组
        3.2.4 下石盒子组
        3.2.5 上石盒子组
        3.2.6 石千峰组
第四章 层序界面与准层序类型
    4.1 层序界面类型
    4.2 层序界面特征
        4.2.1 露头层序界面特征
        4.2.2 地震层序界面特征
        4.2.3 测井层序界面特征
    4.3 准层序类型及特征
        4.3.1 潮坪型准层序
        4.3.2 台地型准层序
        4.3.3 障壁岛—泻湖型准层序
        4.3.4 浅水三角洲型准层序
        4.3.5 河流型准层序
第五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展布特征
    5.1 层序格架划分方案
    5.2 单剖面层序地层分析
        5.2.1 淄博博山层序地层学分析
        5.2.2 邢台沙巴沟层序地层学分析
        5.2.3 秦皇岛石门寨层序地层学分析
        5.2.4 禹州大风口层序地层学分析
    5.3 单井相层序地层分析
        5.3.1 黄骅坳陷王古1 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5.3.2 济阳坳陷花古1 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5.3.3 临清坳陷巨2 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5.3.4 东濮坳陷庆古1 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5.4 连井(剖面)层序地层格架
        5.4.1 渤海湾盆地东-西向连井(剖面)层序地层格架
        5.4.2 渤海湾盆地北东-南西向连井(剖面)层序地层格架
    5.5 层序单元的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层序格架下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分布规律
    6.1 煤系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6.1.1 煤系烃源岩类型及特征
        6.1.2 煤系烃源岩形成环境
        6.1.3 煤系烃源岩综合评价
    6.2 层序格架下煤系烃源岩分布规律
        6.2.1 纵向分布规律
        6.2.2 平面展布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古地理及煤层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1.2 研究目标和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3.1 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3.2 古地理研究历史和现状
        1.3.3 华北地台沉积与古地理、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和现状
        1.3.4 本次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实际工作量及完成的创新点
        1.7.1 实际工作量
        1.7.2 主要创新点
2 华北地台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
    2.2 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基底特征
        2.2.3 盆地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岩石地层
        2.3.2 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华北地台本溪-山西组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3.1 河流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1.1 河床滞留沉积
        3.1.2 边滩沉积
        3.1.3 天然堤沉积
        3.1.4 决口扇沉积
        3.1.5 泛滥盆地沉积
    3.2 冲积扇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3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4 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4.1 三角洲平原相
        3.4.2 三角洲前缘相
        3.4.3 前三角洲相
    3.5 障壁-泻湖-潮坪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5.1 障壁岛(砂坝)相
        3.5.2 泻湖相
        3.5.3 潮坪相
        3.5.4 潮汐三角洲相
        3.5.5 冲越扇相
    3.6 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6.1 开阔台地相
        3.6.2 局限台地相
        3.6.3 风暴沉积
    3.7 本章小结
4 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地层分析
    4.1 层序地层界面识别
        4.1.1 二级层序关键界面的识别
        4.1.2 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4.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4.3 典型剖面(或钻孔)层序地层分析
    4.4 连孔断面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分析
    4.5 层序格架下聚煤模式研究
        4.5.1 SIII1时期
        4.5.2 SIII2时期
        4.5.3 SIII3和SIII4时期
        4.5.4 SIII5和SIII6时期
        4.5.5 SIII7时期
    4.6 本章小结
5 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古地理恢复
    5.1 岩相古地理研究意义及编图方法
        5.1.1 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意义
        5.1.2 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
    5.2 三级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5.2.1 SIII1古地理特征
        5.2.2 SIII2古地理特征
        5.2.3 SIII3古地理特征
        5.2.4 SIII4古地理特征
        5.2.5 SIII5古地理特征
        5.2.6 SIII6古地理特征
        5.2.7 SIII7古地理特征
    5.3 古地理演化分析
    5.4 古地理背景下的聚煤模式
        5.4.1 下煤组聚煤模式
        5.4.2 上煤组聚煤模式
    5.5 本章小结
6 主要认识与展望
    6.1 主要认识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盆地的形成背景
2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
    2.1 关键层序界面识别
        2.1.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2.1.2 海侵面和最大海泛面的识别标志
    2.2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
3 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岩相古地理
    3.1 层序SQ1岩相古地理
    3.2 层序SQ2岩相古地理
    3.3 层序SQ3岩相古地理
    3.4 层序SQ4岩相古地理
    3.5 层序SQ5岩相古地理
    3.6 层序SQ6岩相古地理
    3.7 层序SQ7岩相古地理
4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规律分析
5 结论

(10)梁山煤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2.1 短期基准面旋回
    2.2 中期基准面旋回
        2.2.1 退积型
        2.2.2 进积型
    2.3 长期基准面旋回
3 聚煤规律
    3.1 太原组聚煤阶段
    3.2 山西组聚煤作用
    3.3 聚煤作用演化
4 结论

四、鲁西南煤田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单元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拉尔盆地莫拐地区大磨拐河组聚煤规律[D]. 徐凯.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渤海湾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烃源岩特征研究[D]. 常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淄博博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J]. 常嘉,陈世悦,鄢继华. 沉积学报, 2019(05)
  • [4]盐源地区晚三叠世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及聚煤规律研究[D]. 阳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青海省石炭系含煤地层层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J]. 张丽雯,王月姣,赵紫汐. 煤炭技术, 2018(06)
  • [6]菏泽地区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研究[J]. 梁吉坡,王薇,李杨,金彪.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6)
  • [7]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纪层序地层学研究[D]. 王志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古地理及煤层变化规律[D]. 董大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6)
  • [9]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J]. 邵龙义,董大啸,李明培,王海生,王东东,鲁静,郑明泉,程爱国. 煤炭学报, 2014(08)
  • [10]梁山煤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J]. 贾强,赵坤,牛金,陈东,兰君. 山东国土资源, 2014(06)

标签:;  ;  ;  ;  

鲁西南煤田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单元划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