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结构措施

单层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结构措施

一、单层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构造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秦璐[1](2021)在《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时期的既有工业建筑废弃闲置。近年来,既有工业建筑改造虽已增多,但是大部分建筑仍采用传统的功能置换改造方式,缺乏与绿色理念相结合的改造意识,导致改造后的建筑存在室内舒适度差、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同时,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建设,针对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再利用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与政策。因此,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相关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相关研究,主要注重围护结构的性能提升和技术设备的应用,而对建筑空间组织与形体优化的探讨较为匮乏。结合当下设计结合气候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从气候适应性角度入手,针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形体空间提出相应的绿色改造策略。从而实现既有工业建筑空间环境的高舒适和低能耗双重目标。本文首先对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既有工业建筑概况、建筑特点和改造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该地区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现存问题。然后,分析了气候适应性理论的调节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建筑实践,确立了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气候适应性研究角度,以及场地布局、建筑空间和建筑界面三个划分层级。结合前文既有工业建筑的原有特点,挖掘气候因素与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了以微气候调节为主的场地布局优化、以能量管理为主的建筑空间调整和以气候调控为主的建筑界面更新三个关联层级。接下来,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详细解读了我国不同气候区中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在三个方面的改造做法,通过案例对比总结分析,提取可借鉴之处。最后,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得出既有工业建筑气候适应性改造的因地制宜、整体协调和技术适宜三大改造原则,并依据该原则提出了场地布局防风、建筑空间适寒以及建筑界面缓冲的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同时,对内蒙古地区乌海市的昕源化工厂,提出相应地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使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能够回归到建筑设计的本体层面,通过建筑空间自身的改造,来实现对自然气候的利用和调节,充分挖掘建筑自身的节能潜力,减少后期的主动式技术的补充,在营造舒适室内环境的同时,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本文研究对于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具有理论贡献与实践应用价值。

齐子航[2](2021)在《基于村民自建的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当下乡村的生活生产所需,关中地区村民多采用轻钢结构结合常见建筑材料在既有砖混民居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加建。尽管目前已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加建做法,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指导、系统的建构逻辑和良好的建造工艺,村民的自主加建实践中多出现加建部分风貌协调性不佳、功能实用性不高、居住舒适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村民自建的视角出发,以关中地区民居建筑加建调研实例为基础,结合建筑学科相关理论就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技术形态一体化设计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进一步优化。首先,本文以关中五市一区十三个村子基于既有砖混民居的自主加建实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对该地区加建类型建立初步认知,明确包括采光天窗、储物棚、羊舍、防渗屋顶、遮阳雨棚在内的五种较为普遍的村民自主加建类型及其中应用的轻钢结构加建技术方法,并进一步归纳总结自主加建实践中存在的结构技术问题。其次,分别就以上五种加建类型中更能体现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空间矛盾的羊舍、储物棚和居住性能提升需求的采光天窗这三种加建类型作为典型展开研究。从村民和施工队这两种不同的施工主体出发,选取其中技法相对成熟的五个本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将不同加建类型中所应用的值得借鉴的轻钢构造做法及其结构形式表达手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就调研中普遍存在的加建建筑与既有民居建筑交接处的技术问题和由加建引发的加建建筑自身围护界面交接处的构造技术问题进行优化,针对前者,以屋面连接和墙面连接的构造做法为主;针对后者,以加建建筑与墙体交接和与地面交接处的构造做法为主。最后,结合文章第三章中提出的值得借鉴的构造技术及第四章中改良后的连接技术,以关中既有民居建筑加建中的储物棚、羊舍和采光天窗为例,从位置选择、功能空间优化和建筑性能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总结出一套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模式,以期对该地区村民自主加建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冬[3](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佟林芝[4](2021)在《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演变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沧州农村地区响应上级号召,展开乡村振兴建设,随着居民生活行为的丰富以及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住宅空间需求也日趋多样化。目前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存在布局、功能上的不合理,不适应;缺乏应对产业转变的弹性设计;地域性与人性化考虑不足等问题。沧州地区农村住宅存量大、分布广,推倒重建与重新集中规划全面实现较为困难,因此针对既有住宅的优化重要而迫切。本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现状住宅演变规律与机制的总结提炼,以满足使用者需求为目标,提出坚实可行的针对性优化策略,为当地住宅的优化提供技术路线和模式参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对既有住宅的空间布局、平面功能、空间构成要素开展调查;2,归纳农村住宅空间布局,功能空间,空间构成要素方面的演变规律以及居住模式,地域条件,材料技术对住宅空间发展的影响;3,立足于现状问题,针对住户居住需求,结合地域条件与材料技术,对住宅空间布局,平面功能,以及空间构成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在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空间构成要素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4,选取生活居住型、经营服务型典型农宅具体案例进行改造和更新的方案优化设计。本文从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使用现状入手,总结出农宅空间演变规律与各时期住宅中的共性和基本性问题;归纳出影响农村住宅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演变过程中的有效措施提出住宅在空间布局,功能空间,空间构成要素三个方面的优化策略;确定了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优化的技术路线;对研究提出不足与展望。以期为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以及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黄子弦[5](2021)在《旧工业建筑转型创意文化产业园节能改造模拟研究 ——以合柴·1972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中出现大量闲置的老旧工业建筑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因其历史文化价值等原因不宜对其拆除,因此旧工业建筑改造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筑大空间体量特点比较符合创意文化产业园的空间和功能特性要求,旧工业建筑转型创意文化产业园改造过程中的节能改造设计对降低建筑后续的使用能耗,实现绿色节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旧工业建筑改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合柴·1972文创园为例,重点研究旧工业建筑转型创意文化产业园的节能改造。论文结合国内外工业建筑转型改造的现状研究,以合柴·1972文创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合柴·1972文创园中建筑的能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对合柴·1972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实地勘测深度分析,对园区环境、建筑体型体量、内部空间布局、围护结构墙体、门窗及材料等进行单项节能优化设计的理论研究,同时使用PKPM绿建节能软件进行建筑改造前后的能耗模拟,针对性地探寻园区内三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建筑在节能上的共同点,得出此类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应该放在外墙内保温、建筑遮阳、建筑材料等方面,通过模拟对比分析验证节能设计策略及实际节能效果,为旧工业建筑转型创意文化产业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改造优化组合方案。旧工业建筑转型改造中的绿色节能升级改造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有利于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对旧工业建筑的转型节能改造提供理论借鉴,提升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价值。图[24]表[71]参[50]

杨子莹[6](2021)在《南北疆典型村镇建筑节能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南北疆跨越严寒和寒冷两个气候带,冬季长且寒冷,夏季短但炎热,致使居住建筑能耗较大。尤其村镇住宅由于建筑节能工作起步晚,普遍存在能源利用率较低、室内舒适度差,建筑能耗较大等问题。根据南北疆的气候特征,如何改善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质量同时兼顾建筑节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南北疆典型村镇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在了解典型村长住宅的空间布局特征、外围护结构材料、冬夏两季室内热环境状况以及村镇居民的生活习惯等的基础上,计算南北疆村镇住宅典型墙体传热系数,初步分析了村镇住宅在建造、热工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对现有住宅的满意度以及对建筑节能的认识;采用e QUEST模拟软件对典型住宅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分析,利用控制变量法对不同围护结构的优化效果进行分析,获取节能优化方案并提出适宜南北疆村镇住宅节能设计的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北疆村镇住宅普遍为单层建筑,8%的住宅东西朝向,92%的住宅坐北朝南;住宅的结构类型为土坯、砖木和砖混;墙体未采用保温措施,北疆村镇住宅外墙传热系数在1.519到1.602之间,南疆村镇住宅外墙传热系数在1.076到1.602之间,传热系数都未达到节能规范标准;部分居民使用单层玻璃木窗,热损耗严重;屋顶塑料薄膜做防水层,耐腐蚀性差;地面未考虑保温及防潮的要求。(2)冬季北疆土坯室内平均温度为-2.29℃,平均湿度为42.22%,南疆土坯室内平均温度为1.77℃,平均湿度为32.35%,冬季南北疆均未达到冬季室内温湿度的标准;夏季北疆土坯住宅平均温度为26.6℃,平均湿度为51.39%,南疆土坯住宅平均温度为27.13℃,平均湿度为44.83%,夏季南北疆均达到室内温湿度的标准。(3)Equest能耗模拟软件对南北疆村镇住宅外围护结构能耗及优化分析得出,外窗夏季制冷季节能潜力为0.2%左右,冬季采暖季节能潜力为0.3%左右,节能效果不明显;外墙加设保温层的节能潜力要大于替换多孔砖材质,夏季制冷季节能潜力在1~7.5%之间,冬季采暖季节能潜力在7~24%之间,夏季制冷季和冬季采暖季均可以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屋面优化后,夏季制冷季节能潜力在5~16%之间,冬季采暖季节能潜力在2~15%之间,节能效果好;地面节能优化的节能潜力比外墙优化和屋面优化较小。(4)综合节能效益和投入成本,南北疆最适合的改造方案为:外墙:20mm砂浆+370mm多孔黏土砖+20mm砂浆;屋顶:10mm砂浆+50mm聚苯板+10mm砂浆;地面:200mm土+40mm黏土砖;外窗:双层木质窗。(5)由于气候特点不同,南北疆住宅建筑的节能策略也有所差异。建议南北疆村镇住宅应坐北朝南,为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辐射热,应最适当增大南向窗墙面积比。北疆村镇南向宜采用三玻中空塑钢窗,北向宜采用单框双玻中空塑钢窗,南向窗墙比不大于0.5;屋顶应增加聚苯板保温层,保温隔热效果,外墙可采用粘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还可采用集热式墙,白天储能夜晚减少热量散失;南疆村镇采暖窗应选择较强保暖性的中空玻璃,南向窗墙比不大于0.5;屋顶也应增加聚苯板保温层,同时也可以采取架空屋面的隔热措施。

刘昕宇[7](2021)在《关中民居不同朝向围护界面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关中传统民居极具地域气候适应性与文化生命力,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营建技术。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整体发展过程中,这些丰富的营建技术伴随着民居空间形制、现代建筑材料的普及、结构体系的转变而逐渐被忽视,处于极为被动的状态。关中普遍存在的既有民居,愈加追求“风格现代化”、空间“高而大”,忽视了生态性的考量,因此出现了不合理、不生态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在围护界面上,与传统民居相比,既有民居的围护界面几乎无地域气候适应性可言,随之并存的,还有地域形式语言的缺失。从建构角度出发,基于对关中既有民居六个朝向围护界面的不生态、不地域的问题思考,通过模型还原及典型实测的方法进行大量样本的分析总结后,提出一条民居向地域绿色转型的发展路径:挖掘地域优秀传统建筑技术现代化,通行绿色技术地域化,并有机整合。传统民居经过千百年气候的“调试作用”,内涵丰富。笔者从中挖掘智慧,营建技术及生态理念,按照不同朝向归纳总结出回应气候的要点,厘清并权衡终而确定六个界面现代绿色营建的至关重要策略为南得热、北保温、东西遮阳防潮、屋顶得热隔热、地面种植防潮,并结合气候软件验证及民居特定对象界面热过程分析后与朝向对位,从而切中要害。借鉴沿用上述思路,为通行技术地域化提供策略方针,选择现代建造体系下的适宜技术进行现代化营建,分别叠加至南向、北向、东西向、屋面、地面围护界面,并进行本土化改造及经济性建造适应性等的分析,针对六个朝向的每一项适宜技术,都阐述了技术要点以及本土化时适宜材料的特性及具体的构造做法。最后顺应时代发展下民居形制变化的趋势,选取过渡型民居,将营建技术付诸应用,实现营建技术的地域性表达。

师立洋[8](2021)在《庭院经济导向下长安区抱龙村农宅改造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教育资源前往城市,导致农村农宅闲置现象严重。闲置农宅现已成为村庄最大的闲置资源。当下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且发展态势良好,依托现有农宅发展庭院经济因其投资小、经营方便、兼顾生活等优势逐渐被重视。在此背景下,长安区抱龙村如何依托现有资源对农宅进行合理改造,使其适宜庭院经济发展,最终达到盘活村庄闲置农宅,增加村民收入的目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选取长安区抱龙村农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庭院经济导向下的农宅改造策略研究。主要包含了抱龙村农宅的改造目标与现实问题梳理、庭院经济型农宅改造设计方法、农宅改造选型库构建及典型方案设计四部分。首先本文研究了抱龙村当下发展庭院经济市场的判断,论证了抱龙村发展庭院经济既迎合了城市人群的发展需求,又对盘活闲置资源增加村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这在当下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其次,通过农宅现状空间与庭院经济发展空间诉求的对比,分析出发展庭院经济的改造目标与现实问题,作为改造方法构建的依据。以此对抱龙村庭院经济型农宅改造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从农宅功能、室内空间扩展与整合、室外空间等方面对农宅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造策略与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分类归纳抱龙村不同农宅类型、产业发展目标以及产业介入程度,构建抱龙村庭院经济型农宅改造选型库,依托方案设计对每一改造类型的现实制约、改造重点及相应的改造策略手法进行说明。最后选取三个典型方案进行详细的改造设计,进一步验证了研究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最终论文研究成果能够为当下及未来抱龙村庭院经济型农宅改造提供方案借鉴与参考。本次研究抱龙村庭院经济型农宅改造设计方法具有真实可操作性。针对不同问题的制约与挑战,改造设计方法通过建筑形式的变化提出不同的改造策略与改造中用到的技术手段,能够切实的指导农宅改造建设。农宅改造选型库的构建通过平面方案呈现功能的变化,分析由功能变化带来的空间变化以及改造限制,从改造设计方法中提取适宜的策略与技术方法,有效的指导了不同情况下的农宅改造建设。

阮益权[9](2020)在《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文中指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是对其价值的挖掘和生命的延续;结构作为技术手段解决了建筑形式的构建。结构是旧工业建筑中重要的建筑元素,对旧结构的价值重现和新结构介入的结构表现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结构表现是有意识地利用结构特殊的形式所带来的表现力,结合个人情感、结构理性、人文和审美需求,从技术到艺术不同层面,使结构在建筑中具有超越实用功能的多重价值表现。结构表现广泛存在于结构理性主义、结构表现主义、高技派等建筑作品之中,结构表现具有理性内涵和艺术内涵。根据结构表现的要求和改造的建构逻辑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结构表现分为三个研究层次: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对于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研究,首先确认旧结构的保护价值,包括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经过价值判断后,需采用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对旧结构进行保护。通过将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分为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结构构件、工业构筑物若干层次,进行结构表现的理性内涵、艺术内涵和表现策略研究。对于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研究,是基于对旧结构保护再利用、建造年代可识别、新旧结构结合逻辑的原则上进行的。根据新结构与旧结构的受力关系,将新结构介入形式分为独立介入、新结构依附于旧结构,根据空间操作,新结构介入有更复杂多样的方式。新旧结构的关系可以从受理逻辑和视觉关系来探讨,新旧结构的理性和艺术表现内涵,提出了结构表现的策略:从结构形态、结构肌理、结构形体、结构功能不同方面,采用模仿演变、差异对比、衬托突出、新旧呼应等手法进行表现。对于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研究,分旧结构的加固技术、连接节点、改造材料三方面进行结构表现的内涵和策略研究。加固技术可根据是否改变受力体系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针对不同材料和体系的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连接节点种类繁多,可采用对比和协调的方式进行结构表现。不同改造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根据材料视觉上体现的“新”和“旧”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表现策略。最后根据文章的研究逻辑,从旧结构再利用、新旧结构结合、构造措施三个层次对典型案例——西安大华纱厂1935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造结构表现分析研究并提出结论。

刘鲁[10](2020)在《北方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利用与围护体系改造方法探析 ——以临沂朱家林典型农居改造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北方寒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重。在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有效解决北方寒冷地区现存农居能耗高、围护体系保温隔热性能低且室内舒适性差的问题具有现实紧迫性和战略意义。围护体系是室内外环境的重要分隔,提升围护体系的热工性能以降低农居的能耗需求,可以从根源上提升节能效果。在国家推广清洁能源供暖的现阶段,太阳能利用是适度调节农居室内热环境和降低能耗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的农居为研究对象,从太阳能利用和围护体系改造两方面展开探究农居的节能方法。首先,实地调研北方寒冷地区农居现状并分析总结现存的问题,通过搜集整理寒冷地区和国外类寒冷地区的相关改造案例,剖析可供借鉴的改造经验;其次,提出结构可承载、经济适宜性、技术可行性、整装一体化作为农居太阳能利用的原则,总结了主动式和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策略。针对农居围护体系的改造,提出了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环境适宜、施工易行和风貌维护的五条改造原则,并系统梳理了外墙、屋顶、门窗、地面的改造路径。最后,针对临沂朱家林典型农居改造形成技术思路。利用Design Builder能耗模拟软件对改造前农居以及围护体系改造后农居和加建阳光间后农居的室内能耗和温度情况进行了模拟、量化,以数据分析为依据,形成了高成效改造方案。

二、单层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构造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层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构造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既有建筑改造的现存问题
        1.1.3 设计结合气候的发展趋势
        1.1.4 绿色建筑普及的迫切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述小结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气候适应性
        1.4.2 既有工业建筑
        1.4.3 绿色改造
        1.4.4 内蒙古地区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研究——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2.1 内蒙古气候特点
    2.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概况
        2.2.1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发展历程
        2.2.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分布情况
    2.3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特点
        2.3.1 场地布局特点
        2.3.2 建筑空间特点
        2.3.3 建筑界面特点
    2.4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现状
        2.4.1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方式
        2.4.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2.4.3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现存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研究——基于气候适应性理论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3.1 气候适应性理论
        3.1.1 气候适应性调节原理
        3.1.2 气候适应性影响因素
        3.1.3 气候适应性建筑实践
    3.2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3.2.1 以微气候改善为主的场地布局优化
        3.2.2 以能量管理为主的建筑空间调整
        3.2.3 以气候调控为主的建筑界面更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践研究——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4.1 调研对象的选择
    4.2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4.2.1 天津天友建筑设计中心
        4.2.2 苏州建筑设计研究院
        4.2.3 上海申都大厦
        4.2.4 深圳南海意库
    4.3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策略研究——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
    5.1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原则
        5.1.1 因地制宜原则
        5.1.2 整体协调原则
        5.1.3 技术适宜原则
    5.2 场地布局防风
        5.2.1 紧凑防寒建筑布局
        5.2.2 生态改善室外环境
    5.3 建筑空间适寒
        5.3.1 集约控温建筑体型
        5.3.2 过渡缓冲空间组织
        5.3.3 气候调试腔体空间
    5.4 建筑界面缓冲
        5.4.1 保温耐寒复合界面
        5.4.2 双层调控复合界面
        5.4.3 绿化隔热叠加界面
    5.5 实践——乌海市昕源化工厂
        5.5.1 项目概况
        5.5.2 改造策略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基于村民自建的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实地调研
        1.5.3 归纳演绎
    1.6 研究框架
2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加建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关中地区及其民居建筑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民居建筑概况
    2.2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加建动因
        2.2.1 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
        2.2.2 建筑材料的变化
        2.2.3 结构体系的变化
    2.3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加建基础调研
        2.3.1 调研简述
        2.3.2 加建类型
        2.3.3 加建实例
        2.3.4 现状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典型实例研究
    3.1 案例一:采光天窗——帅家村村民自建实例
        3.1.1 位置选择
        3.1.2 遮阳构造
        3.1.3 形式与结构
    3.2 案例二:采光天窗——解放村施工队建造实例
        3.2.1 位置选择
        3.2.2 保温隔热构造
        3.2.3 形式与结构
    3.3 案例三:储物棚——韦庄村村民自建实例
        3.3.1 位置选择
        3.3.2 加固构造
        3.3.3 形式与结构
    3.4 案例四:储物棚——槐花村施工队建造实例
        3.4.1 位置选择
        3.4.2 排水构造
        3.4.3 形式与结构
    3.5 案例五:羊舍——南寨村村民自建实例
        3.5.1 位置选择
        3.5.2 漏粪构造
        3.5.3 形式与结构
    3.6 小结
4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中的连接构造技术优化
    4.1 承重结构连接构造技术优化
        4.1.1 钢材与钢材的连接
        4.1.2 钢材与地面的连接
    4.2 围护结构连接构造技术优化
        4.2.1 屋脊连接
        4.2.2 屋面板连接
        4.2.3 墙面板连接
        4.2.4 墙角包边连接
    4.3 与既有民居建筑墙体连接构造技术优化
        4.3.1 钢材与墙面连接
        4.3.2 加建建筑屋面与既有建筑墙面连接
        4.3.3 加建建筑屋脊与既有建筑墙顶连接
        4.3.4 加建建筑墙面与既有建筑墙顶连接
    4.4 小结
5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优化设计
    5.1 典型户基本情况及加建设计思路
        5.1.1 选取典型户
        5.1.2 加建设计目标
    5.2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设计
        5.2.1 采光天窗设计
        5.2.2 储物棚设计
        5.2.3 羊舍设计
    5.3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案例调研
致谢

(3)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4)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演变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现状调研
    2.1 区域特征与农宅建设概况
        2.1.1 沧州地区区域特征
        2.1.2 人口构成与社会背景
        2.1.3 住宅建造模式
    2.2 实态调研方式与样本
        2.2.1 调研方法与内容
        2.2.2 调研范围与对象
        2.2.3 热环境测试方案与样本
    2.3 当地传统住宅空间构成与特征
        2.3.1 住宅空间构成
        2.3.2 住宅空间秩序
        2.3.3 住宅建筑要素特征
    2.4 小结
3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演变与问题分析
    3.1 空间布局演变
        3.1.1 “一”字形住宅(50-80 年代)
        3.1.2 多院落住宅(1980-2000)
        3.1.3 多合院住宅(80 年代至今)
        3.1.4 总体空间布局演变规律与问题
        3.1.5 空间组织模式与问题分析
    3.2 功能空间演变
        3.2.1 卧室与客厅
        3.2.2 厨房与餐厅
        3.2.3 卫浴与储藏
        3.2.4 产业功能空间演变
        3.2.5 功能空间演变规律与问题分析
    3.3 空间要素演变
        3.3.1 结构形式演变
        3.3.2 围护结构形式演变
        3.3.3 空间要素演变规律与问题分析
    3.4 住宅空间演变影响因素
        3.4.1 居住模式
        3.4.2 地域条件
        3.4.3 材料与技术
    3.5 住宅空间演变中的问题总结
        3.5.1 住宅空间演变机制
        3.5.2 住宅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4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4.1 优化设计目标
        4.1.1 针对性优化策略
        4.1.2 目标用户分析
        4.1.3 空间面积与尺度
    4.2 空间布局优化
        4.2.1 总体空间布局优化
        4.2.2 空间组织模式优化
    4.3 功能空间优化
        4.3.1 卧室与客厅
        4.3.2 厨房与餐厅
        4.3.3 卫浴与储藏
        4.3.4 产业功能空间优化
    4.4 空间要素优化
        4.4.1 结构与围护结构优化
        4.4.2 附加空间
    4.5 小结
5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优化设计实践
    5.1 住宅类型模式优化设计
        5.1.1 生活型空间组合设计
        5.1.2 生产型空间组合设计
        5.1.3 经营型空间组合设计
    5.2 生活居住型住宅优化设计
        5.2.1 传统一层生活居住型合院式住宅
        5.2.2 优化设计方案
    5.3 经营服务型住宅优化设计
        5.3.1 现代二层商住一体型住宅
        5.3.2 优化设计方案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沧州地区农村住宅概况调研与舒适度调查
致谢
参考文献

(5)旧工业建筑转型创意文化产业园节能改造模拟研究 ——以合柴·197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旧工业建筑与创意文化产业结合受到关注
        1.1.2 旧工业建筑改造创意文化产业园中节能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意产业与创意文化产业园
        2.1.2 工业建筑
        2.1.3 建筑节能改造
    2.2 节能模拟软件
        2.2.1 PKPM绿建节能软件简介
        2.2.2 PKPM绿建节能软件亮点
第三章 合肥地区旧工业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分析
    3.1 合肥地区环境特点
        3.1.1 合肥地区地理区位
        3.1.2 合肥地区气候特点
    3.2 合肥地区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调研
        3.2.1 合肥地区工业建筑发展进程
        3.2.2 合肥地区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分类
        3.2.3 合肥地区旧工业建筑改造项目实例
        3.2.4 合肥地区旧工业建筑现状调研总结
    3.3 合柴·1972 文创园节能现状调研
        3.3.1 合柴·1972 文创园建筑及能耗特点
        3.3.2 合柴·1972 文创园调研前期准备
        3.3.3 合柴·1972 文创园实地调研
        3.3.4 合柴·1972 文创园调研结果分析
        3.3.5 合柴·1972 文创园项目调研结果总结
第四章 旧工业建筑节能改造理论及策略研究
    4.1 旧工业建筑节能改造基础理论研究
        4.1.1 旧工业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4.1.2 能耗影响因素分类
        4.1.3 旧工业建筑改造能耗现状
        4.1.4 旧工业建筑节能改造评价标准与政策
    4.2 旧工业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4.2.1 绿色建筑技术分类
        4.2.2 绿色建筑技术选用方法
    4.3 合柴·1972 文创园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4.3.1 建筑空间节能改造技术
        4.3.2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
        4.3.3 建筑材料节能改造技术
        4.3.4 建筑设备节能改造技术
第五章 建筑节能改造能耗模拟及优化方案分析
    5.1 PKPM节能模拟分析
        5.1.1 常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比
        5.1.2 PKPM模拟操作流程
        5.1.3 计算建筑模型建立
    5.2 合柴·1972 文创园建筑节能改造单项优化策略模拟
        5.2.1 体型系数节能模拟
        5.2.2 内部空间组合节能模拟
        5.2.3 园区绿化节能模拟
        5.2.4 外墙内保温节能模拟
        5.2.5 外窗遮阳节能模拟
        5.2.6 外窗材料节能模拟
    5.3 合柴·1972 文创园节能改造方案及模拟分析
        5.3.1 改造前建筑基本信息
        5.3.2 节能改造组合方案及模拟结果
        5.3.3 节能改造优化方案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南北疆典型村镇建筑节能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
        1.2.2 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
        1.2.3 改善围护结构保温效果
        1.2.4 优化建筑设计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方案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方法
        1.4.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1.4.4 课程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南北疆村镇住宅空间布局及围护结构构造现状及分析
    2.0 南北疆的环境概况
        2.0.1 南北疆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0.2 南北疆气候特征及其分区
    2.1 调研方法与内容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方法与内容
        2.1.3 调研地点
        2.1.4 调研样本情况
    2.2 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2.2.1 朝向
        2.2.2 平面布局
    2.3 住宅围护结构构造
        2.3.1 建筑结构类型
        2.3.2 外围护结构
    2.4 南北疆村镇墙体能耗特征分析
        2.4.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
        2.4.2 检测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南北疆村镇住宅热环境调研分析
    3.1 南北疆调研基本情况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2 南北疆调研测试方案
        3.2.1 调研测试内容
        3.2.3 调研测试方法
    3.3 冬季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3.3.1 北疆温湿度分析
        3.3.2 南疆温湿度分析
    3.4 夏季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3.4.1 北疆温湿度分析
        3.4.2 南疆温湿度分析
    3.5 居民的节能意识和对建筑舒适度的感受
    3.6 小结
第4章 南北疆典型村镇住宅外围护结构能耗及优化分析
    4.1 模拟软件概况
    4.2 模拟模型建立
        4.2.1 建筑基本情况
        4.2.2 室外设计参数设定
        4.2.3 室内设计参数设定
        4.2.4 边界条件设置
    4.3 模拟结果分析
        4.3.1 基准模型能耗分析
        4.3.2 节能优化能耗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南北疆节能方案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5.1 节能改造方案简介
        5.1.1 节能技术路线确定
        5.1.2 单位建筑能耗成本
        5.1.3 节能效益分析方法
    5.2 节能收益模型
        5.2.1 模型参数
        5.2.2 基本假设
        5.2.3 目标函数
    5.3 节能改造成本分析
        5.3.1 能耗预测
        5.3.2 节能效益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南北疆典型村镇住宅节能策略
    6.1 南北疆规划设计节能策略
    6.2 住宅建筑单体设计节能策略
    6.3 围护结构设计节能策略
        6.3.1 门窗的节能策略
        6.3.2 墙体的节能策略
        6.3.3 屋面的节能策略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村镇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7)关中民居不同朝向围护界面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适应气候是民居向地域绿色转型的物质要素
        1.1.2 农村住宅建筑能耗量大
        1.1.3 优化围护界面是民居体现地域绿色的关键
    1.2 概念界定
        1.2.1 关中地区
        1.2.2 民居类型
        1.2.3 不同朝向
        1.2.4 围护界面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非平衡保温技术理念的借鉴引用
        1.3.2 民居气候适应性理论的发展综述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关中民居围护界面营建调研及问题总结
    2.1 关中地区民居建筑营建背景
        2.1.1 关中地区自然气候特征
        2.1.2 关中地区民居建筑的营造概况
    2.2 关中既有民居不同朝向围护界面营建现状调研
        2.2.1 关中既有民居南北向围护界面营建现状调研
        2.2.2 关中既有民居东西向围护界面营建现状调研
        2.2.3 关中既有民居屋顶围护界面营建现状调研
        2.2.4 关中既有民居地面营建现状调研
    2.3 关中既有民居典型选取及热环境测试调研
        2.3.1 典型选取
        2.3.2 热环境测试
    2.4 关中既有民居围护界面现状问题总结
        2.4.1 关中既有民居南北向围护界面现状问题
        2.4.2 关中既有民居东西向围护界面现状问题
        2.4.3 关中既有民居屋顶向围护界面现状问题
        2.4.4 关中既有民居地面营建现状问题
    2.5 关中民居围护界面营建策略
        2.5.1 传统做法现代化
        2.5.2 通行技术地域化
    2.6 本章小结
3 关中传统民居不同朝向围护界面的生态智慧梳理
    3.1 围护界面生态性
        3.1.1 材料生态性
        3.1.2 构造生态性
    3.2 南北向围护界面生态智慧
        3.2.1 南向门房——巽位门避风
        3.2.2 南向门房——挑檐遮阳
        3.2.3 南向正房——通透隔扇门窗得热
        3.2.4 北向正房——仅设置通气孔保温
    3.3 东西向围护界面生态智慧
        3.3.1 界墙——“公墙合脊”自遮阳
        3.3.2 厦房——“三分界面”防潮
        3.3.3 厦房——“复合式双层窗”保温
    3.4 屋面围护界面生态智慧梳理
        3.4.1 闷顶保温隔热
        3.4.2 仰瓦“压七露三”保温隔热
        3.4.3 坡度坡向利于得热
    3.5 地面围护界面生态智慧梳理
        3.5.1 台基防潮
        3.5.2 渗水铺装
        3.5.3 院落种植
    3.6 生态智慧的现代转译策略及与朝向的对位
        3.6.1 不同朝向生态智慧的现代转译策略
        3.6.2 基于软件模拟对策略的验证
        3.6.3 基于热过程分析对策略与朝向对位
        3.6.4 小结
4 南北东西向围护界面气候适应性的现代营建技术研究
    4.1 南向得热的适宜营建技术
        4.1.1 控制窗墙比为0.45
        4.1.2 直接受益双层窗
        4.1.3 集热蓄热墙
        4.1.4 太阳墙
        4.1.5 附加阳光间
    4.2 北向保温的适宜营建技术
        4.2.1 控制窗墙比为0.15
        4.2.2 门窗材料及构造
        4.2.3 墙体保温构造
    4.3 东西向遮阳防水的适宜营建技术
        4.3.1 墙体增厚自遮阳
        4.3.2 垂直绿化遮阳
        4.3.3 勒脚防水构造
    4.4 本章小结
5 屋面与地面围护界面气候适应性的现代营建技术研究
    5.1 屋面保温隔热的适宜营建技术
        5.1.1 保温构造
        5.1.2 通风屋面
    5.2 屋面得热的适宜营建技术
        5.2.1 太阳能热水利用技术
        5.2.2 太阳能光伏采暖技术
        5.2.3 太阳能空气采暖技术
    5.3 地面种植及防水的适宜营建技术
        5.3.1 院落地面多层级种植
        5.3.2 散水构造
6 关中新民居建筑不同朝向围护界面的设计实践探索
    6.1 问题总结及整体营建思路
        6.1.1 问题总结
        6.1.2 整体营建思路
    6.2 南向围护界面营建分析
        6.2.1 直接受益式双层窗
        6.2.2 附加阳光间
    6.3 东西向界面营建分析
        6.3.1 公墙合脊自遮阳
        6.3.2 院墙生态文化
    6.4 屋面围护界面营建分析
        6.4.1 通风屋面
        6.4.2 吊顶保温
    6.5 地面围护界面营建分析
        6.5.1 通风井
        6.5.2 院落种植
        6.5.3 渗水铺装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8)庭院经济导向下长安区抱龙村农宅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概念释义与对象分析
        1.2.1 庭院经济概念释义
        1.2.2 庭院经济市场判断
        1.2.3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庭院经济相关研究
        1.3.2 农宅改造相关理论研究
        1.3.3 农宅改造实践与理念
        1.3.4 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抱龙村农宅现状与改造目标分析
    2.1 抱龙村基本概况
        2.1.1 村落概况
    2.2 抱龙村农宅建设现状
        2.2.1 农宅建设基本信息
        2.2.2 农宅情况分类汇总表
    2.3 抱龙村农宅居住使用情况
        2.3.1 农宅居住情况分析
        2.3.2 农宅闲置程度分析
        2.3.3 闲置空间类型
    2.4 庭院经济型农宅的改造目标
        2.4.1 案例分析
        2.4.2 改造目标
    2.5 抱龙村农宅现状问题与挑战
    2.6 本章小结
3 抱龙村庭院经济型农宅改造设计方法
    3.1 农宅功能调整
        3.1.1 功能整合
        3.1.2 改造要点
    3.2 农宅内部空间扩展
        3.2.1 砖混结构
        3.2.2 砖木结构
    3.3 农宅内部空间整合
        3.3.1 砖混结构
        3.3.2 砖木结构
    3.4 农宅外部空间改造
        3.4.1 门前空间
        3.4.2 庭院空间
        3.4.3 屋顶空间
    3.5 局促空间的改造
        3.5.1 局促庭院空间
        3.5.2 楼梯檐下边角空间
    3.6 乡土氛围的营造
        3.6.1 材料的利用方式
        3.6.2 室内风格的选择
    3.7 现代化设施的配置
        3.7.1 现代化洗卫空间的置入
        3.7.2 室内物理环境的优化
    3.8 本章小结
4 抱龙村庭院经济型农宅改造选型库
    4.1 抱龙村农宅改造类型分析
        4.1.1 产业占比及划分依据
        4.1.2 改造分类汇总
    4.2 民宿类农宅改造
        4.2.1 完全商用
        4.2.2 商用为主
        4.2.3 自用为主
    4.3 餐饮类农宅改造
        4.3.1 完全商用
        4.3.2 商用为主
        4.3.3 自用为主
    4.4 文化类农宅改造
        4.4.1 完全商用
        4.4.2 商用为主
        4.4.3 自用为主
    4.5 商铺类农宅改造
    4.6 本章小结
5 典型庭院经济型农宅改造方案
    5.1 案例一:特色民宿
        5.1.1 改造对象特征分析
        5.1.2 改造方案
        5.1.3 改造策略与手法
    5.2 案例二:艺术创作坊
        5.2.1 改造对象特征
        5.2.2 改造方案
        5.2.3 改造策略与手法
    5.3 案例三:农家餐饮
        5.3.1 改造对象特征分析
        5.3.2 改造方案
        5.3.3 改造策略与手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表录
    图录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范围及动态
        1.2.1. 基本概念界定
        1.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结构表现与旧工业建筑改造
    2.1. 结构表现的定义与特点
        2.1.1. 结构表现与相关理论
        2.1.2. 结构表现的内涵与效果
    2.2. 结构表现视角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要求
        2.2.1. 建筑目的与结构安全的要求
        2.2.2. 旧工业建筑结构价值保护的要求
        2.2.3. 表现结构内涵与审美要求
    2.3. 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
        2.3.1. 旧工业建筑结构改造的三个阶段
        2.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判断的五个方面
        2.3.3. 旧工业建筑改造结构表现的三个层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结构再利用的结构表现
    3.1.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价值保护
        3.1.1. 结构的原真性保护
        3.1.2. 结构的完整性保护
    3.2.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内涵挖掘
        3.2.1. 工业建筑形态的表现内涵
        3.2.2. 不同材料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3.2.3. 不同受力结构体系的表现内涵
        3.2.4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内涵
        3.2.5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内涵
    3.3. 改造中旧工业建筑结构的表现策略
        3.3.1. 旧工业建筑形态表现策略
        3.3.2. 旧工业建筑结构体系的表现策略
        3.3.3. 旧工业建筑结构构件的表现策略
        3.3.4. 旧工业构筑物的表现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旧结构结合的结构表现
    4.1. 改造中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原则
        4.1.1. 保护再利用原则
        4.1.2. 建造年代可识别原则
        4.1.3. 新旧结构逻辑性结合原则
    4.2. 改造中新结构介入与新旧结构关系
        4.2.1. 新结构介入的方式
        4.2.2. 新旧结合的逻辑性与视觉关系
    4.3.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内涵
        4.3.1. 结构的理性表现
        4.3.2. 结构的艺术表现
    4.4.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策略
        4.4.1. 结构的物质表现和功能表现
        4.4.2. 新旧结合的结构表现手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造构造的结构表现
    5.1. 旧结构的加固技术的表现内涵
        5.1.1. 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5.1.2. 间接加固法的结构表现内涵
    5.2. 旧结构加固技术的结构策略
        5.2.1. 不同加固方式的视觉表现
        5.2.2. 加固方案的综合考虑因素
    5.3.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内涵
        5.3.1. 连接节点的类型
        5.3.2.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
    5.4. 连接节点的结构表现策略
    5.5.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内涵
        5.5.1. 改造材料的性能表现
        5.5.2. 改造材料的视觉表现
    5.6. 改造材料的结构表现策略
        5.6.1. 修旧如旧
        5.6.2. 修旧如新
        5.6.3. 修新如旧
        5.6.4. 修新如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研究与评价
    6.1. 研究案例的选定
        6.1.1. 我国工业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背景
        6.1.2. 选定大华纱厂改造项目的原因
    6.2.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和表现
        6.2.1. 旧结构的内涵挖掘
        6.2.2. 建筑构件限定空间
        6.2.3. 工业构筑物功能活化
    6.3. 新旧结构结合产生新形式
        6.3.1. 改变空间与形式
        6.3.2. 重建建筑边界
    6.4. 体现匠心的构造设计
        6.4.1. 可识别的加固体系
        6.4.2. 标准化的连接节点
        6.4.3. 巧用改造材料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北方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利用与围护体系改造方法探析 ——以临沂朱家林典型农居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1.1.2 北方寒冷地区农居节能改造的迫切性
        1.1.3 北方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利用和围护体系改造的适用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
        1.3.1 空间范围
        1.3.2 时间范围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北方寒冷地区农居现状调查及改造案例分析
    2.1 北方寒冷地区农居现状调研
        2.1.1 调研目的与内容
        2.1.2 调研地点的选择
        2.1.3 调研方法
        2.1.4 农居围护结构现状调查分析
        2.1.5 农居空间布局现状调查分析
        2.1.6 农居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方式
        2.1.7 农居太阳能利用现状
        2.1.8 农民改造意愿调查
    2.2 农居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3 寒冷地区与国外类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验借鉴
    2.4 寒冷地区与国外类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改造案例剖析
        2.4.1 济南市刚家村农居节能改造项目
        2.4.2 北京市农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项目
        2.4.3 英国牛津市东街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方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利用原则与技术策略
    3.1 农居太阳能利用的原则
        3.1.1 结构可承载原则
        3.1.2 经济适宜性原则
        3.1.3 技术可行性原则
        3.1.4 整装一体化原则
    3.2 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策略
        3.2.1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模式
        3.2.2 附加阳光间技术策略
    3.3 主动式太阳能技术策略
        3.3.1 太阳能光热技术
        3.3.2 太阳能光电技术
        3.3.3 太阳能组件与农居一体化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方寒冷地区农居围护体系改造原则与技术策略
    4.1 农居围护体系节能改造原则
        4.1.1 安全可靠原则
        4.1.2 经济可行原则
        4.1.3 环境适宜原则
        4.1.4 施工易行原则
        4.1.5 风貌维护原则
    4.2 农居围护体系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4.2.1 外墙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4.2.2 屋顶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4.2.3 门窗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4.2.4 地面节能改造技术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朱家林典型农居太阳能利用与围护体系节能改造设计
    5.1 临沂朱家林典型农居概况
        5.1.1 气候条件分析
        5.1.2 建筑初始现状分析
        5.1.3 农居室内外温度现状分析
    5.2 农居空间布局优化及外立面改造设计
    5.3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阳光间
        5.3.1 平面结合形式与屋顶坡度
        5.3.2 进深设计
        5.3.3 冬季蓄热与夏季防热
        5.3.4 立面设计
    5.4 主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5.4.1 加建展厅屋顶的太阳能利用
        5.4.2 室外空廊的太阳能利用
    5.5 围护体系改造技术选型及组合方案
        5.5.1 围护体系改造技术选型
        5.5.2 组合方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朱家林典型农居节能模拟与成效分析
    6.1 节能改造模拟分析的设定
        6.1.1 模拟软件的选取
        6.1.2 模拟参数的设定
    6.2 农居改造前能耗模拟分析
    6.3 围护体系改造后能耗模拟分析
        6.3.1 能耗模拟结果
        6.3.2 能耗模拟数据分析
    6.4 围护体系改造方案适用性分析
        6.4.1 经济效益分析
        6.4.2 环境效益分析
        6.4.3 室内热环境分析
    6.5 阳光间能耗室温模拟分析
        6.5.1 室温模拟分析
        6.5.2 能耗模拟分析
    6.6 农居改造后的外观效果
    6.7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北方寒冷地区农居现状调查表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四、单层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构造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D]. 秦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村民自建的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技术研究[D]. 齐子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演变与优化设计研究[D]. 佟林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旧工业建筑转型创意文化产业园节能改造模拟研究 ——以合柴·1972为例[D]. 黄子弦.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6]南北疆典型村镇建筑节能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研究[D]. 杨子莹.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7]关中民居不同朝向围护界面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技术研究[D]. 刘昕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庭院经济导向下长安区抱龙村农宅改造设计研究[D]. 师立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结构表现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D]. 阮益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北方寒冷地区农居太阳能利用与围护体系改造方法探析 ——以临沂朱家林典型农居改造为例[D]. 刘鲁.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单层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结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