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飞[1](2021)在《微塑料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微塑料在环境中检出较多,进入水环境的微塑料会吸附共存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影响两者的环境归趋和生态毒性。因此,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行为的研究对于评估两者环境风险揭示微塑料毒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微塑料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目前对微塑料吸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可解离的有机污染物方面,微塑料对抗生素等可解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较少。天然水p H条件下,微塑料与抗生素的相互吸附作用强度、机制及两者的环境风险亟需揭示。因此,本研究制备了应用广泛的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酰胺-6(PA-6)型微塑料,考察其与水体中检出频率较高的2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加替沙星GAT和诺氟沙星NOR)之间的吸附相互作用,探究吸附机制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分别制备了粒径范围为300-600μm、100-300μm和<100μm的PE、PET和PA-6型微塑料。结构表征发现所制备的PE型微塑料表观呈白色粉末状颗粒,微观结构呈现立体球状,球体结构疏松多孔;PET型微塑料表观呈针状球形且表面有发泡状鼓起,微观结构呈晶状多面体;PA-6型微塑料表观呈不规则鳞片状,微观呈现椭球状;粒径对3种微塑料的表面结构影响较小。比表面积(BET)测试结果表明,相同粒径范围条件下PET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其次是PE,PA-6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相对最小,但颗粒的孔径大小顺序为:PA-6>PE>PET。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3种微塑料的表面都带负电荷,在相同p H且同种微塑料的条件下,其电负性的大小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动力学模型拟合分析了抗生素GAT和NOR在3种成分微塑料(粒径均为100-300μm)表面的吸附情况。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微塑料与抗生素的吸附过程均可以分为快速吸附、缓慢吸附和吸附饱和3个阶段;3种微塑料对GAT的吸附量大于NOR,且对于2种抗生素的最大吸附量符合顺序:PET>PE>PA-6。所研究的吸附过程均更符合拉格朗日二级模型,说明微塑料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吸附过程。由于分子间的碰撞机率的提高,吸附速率随着抗生素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颗粒扩散模型拟合发现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在吸附中起主导作用。分别采用Henry、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了不同粒径范围内3种微塑料对2种抗生素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抗生素在微塑料上的吸附曲线主要呈现随浓度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的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较好,说明吸附过程主要以单层吸附为主。对于同种成分的微塑料,因为粒径越小,微塑料的比表面积越大,其表明可吸附的位点就越多,因此其吸附能力越强;相同粒径范围内,PET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是PE,PA-6的吸附能力相对最弱;同种微塑料对GAT的吸附能力强于NOR;水体p H主要通过影响抗生素的解离形态和微塑料的表面带电性,进而基于静电排斥、静电吸附和疏水作用的综合作用影响两者之间的吸附强度。综上,本研究通过批量吸附平衡实验探讨了所制备微塑料与典型抗生素的吸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了微塑料成分、微塑料粒径、抗生素种类、抗生素浓度和p H对吸附过程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评估复合污染条件下微塑料与抗生素的环境风险和进一步研究吸附对两者生态毒性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周永林[2](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牛家强[3](2021)在《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生物学特性及感染兔肺脏转录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牦牛(yak)起源于中国,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与人工驯养,形成了能够适应高原的古老珍稀牛种,具有耐寒、抗缺氧、善攀爬、食性较杂、能利用其它牛种不能利用的高寒牧草资源,集众多优良家畜性能于一身,被誉为“高原之舟”或“全能家畜”。自2012年以来,西藏牦牛群常发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当地养牛业发展。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是引发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牛的肺炎、关节炎、乳腺炎、中耳炎、角膜结膜炎、流产甚至死亡,给养牛业带来严重威胁。为了解该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本研究进行了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西藏牦牛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本研究从牛支原体(M.bovis)血清抗体阳性的西藏牦牛群采集具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病牛鼻腔粘液,进行M.bovis的分离鉴定。通过菌落形态观察、M.bovis特异性uvr C基因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生长曲线测定、药敏试验和生化特性试验,结果显示,所获10个分离株,低倍镜下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电镜下呈“爆米花样”,瑞氏染色呈紫色多形性;PCR扩增得到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的条带;经同源性分析,分离株与M.bovis国内其它分离株、国际参考株PG45具有高度同源性;培养时,24 h内为迟缓期,随后进入对数期,42 h进入稳定期,84h进入衰亡期;对强力霉素、卡那霉素敏感,对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均能利用胆固醇,但不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不水解明胶和精氨酸,不分解尿素和甘露醇。2.牛支原体西藏牦牛株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本研究选用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受试药物,采用微量稀释法对10株M.bovis西藏牦牛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体外耐药菌株诱导试验、稳定性耐药和交叉耐药性试验,并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株、耐药株和体外诱导高度耐药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s,QRDR)的靶位(gyr A、gyr B、par C、par E)基因突变分析与药物主动外排系统的初步确认。结果显示,M.bovis西藏牦牛株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经体外诱导筛选出对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稳定性耐药的9株M.bovis,均对其他两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耐药现象;敏感株在靶位基因par C中存在无意义的氨基酸(Asp 84)突变,耐药株在靶位基因gyr A或par C中存在单一位点的氨基酸(Ser 83 Phe/Tyr或Ser 80 Ile/Arg、Ser 81 Phe)突变,体外诱导的高度耐药株主要在靶位基因gyr A和par C中存在氨基酸(Ser 83 Phe和Ser 80 Ile)突变,而靶位基因gyr B和par E中未检测到相关位点的氨基酸发生突变;经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分析显示,M.bovis西藏牦牛株不存在表达的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为底物的主动外排系统。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bovis西藏牦牛株对上述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当M.bovis持续处于该药物压力下,则容易产生耐药菌株,且药物靶位基因gyr A或par C位点的氨基酸易发生突变,若两个及以上基因位点的氨基酸同时发生突变,则会产生高度耐药株。3.牛支原体西藏牦牛株的临床致病性研究本研究选取其中3株M.bovis西藏牦牛优势菌株(T 6、T 8和T 10)分别进行鸡胚感染试验与家兔临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胚体未见异常;试验组胚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血管游离,甚至死亡。剖检结果显示,对照组胚体发育良好,无任何病理变化;试验组死亡胚体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个体较小。但感染家兔后,攻毒当天就出现微弱的体温升高,直到第6 d,体温达到峰值,超过正常体温约2~2.5℃,随后体温缓慢下降,至第11 d,体温基本恢复正常;随着体温的升高,伴随着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饮水采食量下降、体重增速变缓,尤其到了后期,鼻腔出现白色黏液分泌,并伴有轻微的呼吸啰音现象,但体温一旦恢复,以上症状随之消失。病理剖检显示,对照组肺泡细胞排列整齐,间质排列均匀有序,无出血现象;试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出血,腔内可见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肺泡内或间质中可见嗜酸性微小颗粒状蛋白样物质和大量炎性细胞。同时采集肺脏进行M.bovis分离鉴定,不仅PCR鉴定为阳性,而且也分离到M.bovis,这说明上述症状与病理变化均由M.bovis所致,而且T 6的致病力最强。4.牛支原体西藏牦牛株感染家兔后micro RNA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通过M.bovis西藏牦牛株感染家兔后,了解家兔肺脏组织中miRNA表达的差异。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拥有687个一样的miRNA,试验组拥有57个不同的miRNA,对照组拥有48个特异性的miRNA;相同miRNA在进行差异基因比较时发现,存在163个上调和188个下调,其中49个上调和69个下调差异显着(P<0.05),34个上调和42个下调差异极显着(P<0.01),还有80个上调和77个下调差异不显着(P>0.05)。在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中,发现最显着富集的是蛋白质结合(protein binding)通路、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在miRNA保守性分析中,发现miRNA在bta(Bos taurus,牛)中有242个,仅次于hsa(Homo sapiens,人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261个,说明miRNA具有高度保守性。本研究从miRNA层面为研究M.bovis感染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5.牛支原体西藏牦牛株感染家兔后lnc RNA、circ RNA的差异性及ce RNA网络构建本研究通过M.bovis西藏牦牛株感染家兔后,了解家兔肺脏组织中m RNA、lnc RNA和circ RNA的表达差异,得到试验组与对照组家兔肺脏的m RNA、lnc RNA和circ RNA表达谱。发现共有683个m RNA表达差异,其中366个表达上调,317个表达下调;共有844个lnc RNA表达差异,其中416个表达上调,428个表达下调;共有317个circ RNA表达差异,其中231个表达上调,86个表达下调。最后,基于目标miRNA-m RNA、miRNA-lnc RNA、miRNA-circ RNA、ce RNA(lnc RNA、circ RNA)-miRNA-m RNA构建调控网络,为进一步开展lnc RNA和circ RNA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和积累了经验。综上所述,西藏牦牛群常发多发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是M.bovis,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转播,临床中应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目前还没有效果确实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仅能通过检疫来不断淘汰阳性牛,以减少外界环境中病原体的数量,从而达到预防控制的目的,该研究成果为西藏牦牛群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程莉[4](2021)在《MoS2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医药行业不断发展,抗生素的使用及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类抗生素药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发展抗生素的有效降解方法意义重大。光催化法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环保且只需利用太阳光处理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技术,其中开发新型高效的光催化剂是该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MoS2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在光催化降解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受到光响应范围窄、光生电子-空穴容易复合的问题影响,并不能有效发挥其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制备MoS2基复合材料产生协同光催化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论文制备了纳米MoS2及两种MoS2基复合光催化剂CdSe QDs@MoS2和Ag3PO4@MoS2,并对其形貌、结构及组成进行表征,分别研究了它们光催化降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头孢类抗生素的性能,旨在为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物的有效去除进行有益的实验探索。本论文包括以下四部分:1、首先简单介绍了水体中抗生素残留的污染现状以其处理方法;其次概述了光催化降解技术及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最后综述了纳米MoS2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MoS2光催化剂的改性方法,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通过水热法制备了微球花状纳米二硫化钼(MoS2)并表征,系统研究其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以环丙沙星为目标抗生素,考察了纳米MoS2的用量、溶液的p H值、盐酸环丙沙星的初始浓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0.28 g·L-1纳米MoS2对20 mg·L-1盐酸环丙沙星溶液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3.72%,溶液中Cl–、NO3–和SO42–等阴离子对光降解均有抑制作用,·O2–是光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活性物种。并简单对比考察了MoS2对其它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3、通过将CdSe 量子点负载到MoS2纳米花上制备了一系列CdSe QDs@MoS2纳米复合材料(MCQs),并通过XRD、SEM、TEM、HRTEM、BET、FI-IR、UV-vis DRS和PL光谱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对头孢曲松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以MCQ-35为光催化剂时,头孢曲松钠在180 min内的最高降解率可达到85.47%,总有机碳去除率为71.81%。详细讨论了复合界面上光生电荷的转移和传输机理,揭示了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增强的内在机制;此外,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表明,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种在其中的贡献分别为h+>·O2–>·OH。4、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四组不同配比的MoS2@Ag3PO4纳米复合材料(AM-30、AM-40、AM-50、AM-60)并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其对头孢噻呋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AM-50对头孢噻呋钠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在可见光照120 min时对头孢噻呋钠的降解率可高达91.40%。循环实验显示,MoS2/Ag3PO4复合光催化剂使用3次后其降解率依然可以维持在85%左右。自由基捕获实验揭示了·O2–和h+是反应中生成的主要活性物种,并据此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张莹[5](2021)在《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类药物,自发现以来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其在环境和食品中的残留引起广泛关注。残留的抗生素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在体内积累,引起致病性伤害、产生抗药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抗生素残留量较低,且样品基质复杂,目前抗生素残留的定量分析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固相萃取因其高效、省时、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已成为复杂基质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吸附剂材料的性能是决定固相萃取效率的核心。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新一代的多孔材料,由轻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构成,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好和孔径可控等优良特性,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吸附剂材料,在复杂样品痕量目标物的分离富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三种高吸附性能的共价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将其用于固相萃取动物源食品和环境水样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对苯二甲醛和三聚氰胺的席夫碱反应,合成了席夫碱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SNW-1),并通过SEM,FT-IR,XRD等进行了表征。制备的SNW-1用作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吸附剂萃取磺胺类抗生素。研究了盐浓度、样品p H、吸附剂用量以及洗脱液的类型和体积对于磺胺类抗生素萃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抗生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在5-500 ng m 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8。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25 ng m L-1和0.82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分别小于1.1%和1.9%。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牛奶和蜂蜜样品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5.8%-118.0%之间。该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杂样品基质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残留分析。(2)建立了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磁性吸附剂(COF-LZU1@PEI@Fe3O4)磁性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通过SEM、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的COF-LZU1@PEI@Fe3O4是立方体形状,平均粒径约为40 nm,磁力强度为64.22 emu g-1,比表面积约为37.44 m2 g-1,平均孔径为30.38nm。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样品体积、萃取时间和温度、样品p H值以及洗脱液的类型和体积对三种抗生素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四环素类抗生素峰面积和浓度在5-500 ng m 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2。所建立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51 ng m L-1和1.71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均小于7.4%。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当地河水和水库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7.0%-113.8%之间。(3)基于1,3,5-三甲酰苯和联苯胺的反应,采用室温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Fe3O4@Tb Bd),并将其作为磁性吸附剂萃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SEM、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制备的Fe3O4@Tb Bd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0 nm,比表面积为33.48 m2 g-1,平均孔径为19.45 nm,磁力强度为35.16 emu g-1。研究了萃取条件对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萃取回收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在1-500 ng m L-1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91。所建立方法的LODs和LOQs分别低于0.13 ng m L-1和0.42 ng m L-1,日内和日间RSD(n=5)均小于5.8%。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河水和水库水样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3.7%-108.5%之间。

耿梦龙[6](2021)在《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母体甲状腺功能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描述孕期41种抗生素及2种代谢物的内暴露情况及其特征,评估孕期兽用抗生素(VAs)和优先兽用抗生素(PVAs)暴露的潜在健康风险,确定整个孕期尿液中抗生素暴露的预测因素,分析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联并探索母体甲状腺功能在联结二者关联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方法依托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获取人口统计学和医疗信息并采集孕妇尿液样本及血清样本,在分娩时采集胎儿血清样本。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孕妇孕三期尿液中41种抗生素及其2种代谢物的内暴露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通过产科医疗记录获取,旁氏指数(PI)通过用新生儿出生体重(千克)除以其身长(米)的三次方计算得出,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孕三期血清样本及脐带血清样本中4种甲状腺激素水平。以3 235名至少提供一期尿液样本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频数(构成比)和选定百分位数描述抗生素的暴露情况和不同用途抗生素暴露模式,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不同孕期抗生素浓度差异,Spearman相关系数描述整个孕期不同抗生素及同一抗生素在不同孕期间的相关性,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其95%置信区间以评估抗生素的时间变异性,危害指数(HI)反映抗生素的累积健康风险,线性混合模型(LMMs)分析孕期抗生素暴露水平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尿样采集季节之间的关联。以提供孕期抗生素暴露信息及胎儿生长发育信息的3180对母子作为研究对象,胎儿生长发育指标运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t检验和χ2检验用于比较不同性别胎儿间生长发育指标及其父母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分布差异。采用LMMs分析重复测量的孕期抗生素浓度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关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联,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孕期抗生素浓度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联。按胎儿性别进行分层分析以探索性别特异性。排除有甲状腺疾病史的66名孕妇及四次均未采集到血样的2对母子后,以3112对母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MMs分析重复测量的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间的关联,运用多元线性模型分析脐血中甲状腺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关联。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GEE)重复测量的孕期尿液抗生素浓度与重复测量的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间的关联,运用LMMs分析重复测量的孕期尿液抗生素浓度与脐血甲状腺素水平之间的关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母体甲状腺功能在联结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间关联中的作用。使用SPSS 23.0(SPSS Inc,Chicago,IL)及R软件(R–4.0.3,R Core Team)进行统计分析,使用Graph Pad Prism 8.0(Graph Pad Inc,Cfaliornia,USA)及R软件进行绘图。结果马鞍山地区3 235名孕妇整个孕期尿液中抗生素总检出率为93.6%,其中PVAs(84.4%)检出率最高,其次是VAs(61.8%)、优先人用(PHAs,25.0%)和人用抗生素(HAs,13.7%);在单个孕期中,孕早、中、晚三期尿液中抗生素总检出率分别为97.1%、92.9%和90.7%。孕期抗生素浓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20 ng/m L,时间变异程度适中或较大(ICC=0.03~0.63),呈现出较低程度或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0.02~0.75),且部分抗生素浓度在三个孕期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孕妇在孕早、中、晚三期共暴露于VAs、PVAs和HAs/PHAs的比例分别为31.0%、16.7%和13.4%,不同孕期同时暴露于2种及以上不同用途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78.2%、63.4%和59.6%。在整个孕期,63.1%的孕妇持续暴露于PVAs,29.1%的孕妇持续暴露于VAs,但仅有7.9%的孕妇持续暴露于HAs/PHAs。孕期总体尿样HI值>1的率为4.5%,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HI值>1的率分别为3.6%、5.1%及4.7%。LMMS结果显示,孕妇人口社会学变量、尿样采集季节与尿液抗生素浓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65.96±447.21克,出生身长为50.03±1.79厘米,PI为26.85±2.95 kg/m3。LMMs分析结果显示孕期低剂量磺胺二甲基嘧啶暴露与出生体重增加相关。按孕期分层结果发现,孕早期磺胺二甲基嘧啶和恩诺沙星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磺胺二甲基嘧啶与PI呈正相关;孕中期其他抗生素、β?内酰胺类、HAs/PHAs及抗生素总和与出生体重及身长均呈负相关,氟喹诺酮类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孕晚期氟苯尼考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氟喹诺酮类与出生身长呈负相关,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类及氟喹诺酮类与PI呈正相关,并未发现不同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间的非线性关联。按胎儿性别分层结果显示,整个孕期及单个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在不同性别新生儿中均观察到与其生长发育指标的统计学关联,其中孕中期女婴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关联数目高于男婴。在敏感性分析中,关联结果未发生改变。LMMs结果显示,孕期母体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脐带血清中总甲状腺素(TT4)与FT4水平与出生体重、身长及PI呈正相关。GEE结果显示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母体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T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均呈正相关,与TT4和FT4水平均呈负相关。LMMs分析结果未发现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脐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统计学关联。孕期母体FT4水平在部分抗生素与胎儿出生体重关联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范围为10.12%~61.93%;母体FT4水平在其余抗生素与胎儿出生体重关联中发挥负向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范围为10.25%~53.59%。结论1.孕妇在孕期普遍暴露于多种低剂量抗生素,其时间变异性较大,相关性较低且在不同孕期间存在差异。大部分孕妇在整个孕期都持续暴露于低剂量VAs和PVAs,超过半数以上的孕妇在单个孕期同时暴露于2种及以上不同用途抗生素,但3种抗生素在同一孕妇体内共暴露的比例较低。部分孕妇因多种抗生素暴露而存在健康风险,且孕期抗生素暴露情况受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尿样采集季节的影响。2.孕期低剂量抗生素(主要是VAs和PVAs)暴露能够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其中孕早期和孕晚期抗生素暴露主要促进胎儿生长,而孕中期抗生素暴露则抑制胎儿发育,且女婴对孕中期抗生素暴露更加敏感。3.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能够影响母体甲状腺功能,表现为TT3和THS水平升高,TT4和FT4水平降低。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可能通过降低母体血清FT4水平进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于洋洋[7](2020)在《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微生物耐药性及生物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抗生素在人与动物的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抗生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各种环境介质,同时产生细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污染,对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松花江二级支流伊通河为研究区域,设置8个采样断面,开展不同水文期(2016年8月、11月和2017年5月)水中磺胺嘧啶(SD)、磺胺甲嘧啶(SMD)、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恶唑(SMZ)、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X)、盐酸四环素(TCH)、土霉素(OTC)和甲氧苄啶(TMP)共9种抗生素的含量检测,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特征;研究了长春市三家污水处理厂不同时期(5月、8月和10月)进出水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对伊通河水体和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生素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流域典型抗生素的微生物耐药性、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及抗生素的生物(淡水发光菌)毒性作用,为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的综合评价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研究污水处理厂排水对受纳河流可能造成的影响,测定了长春市三家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的9种抗生素残留。结果显示,三家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共检测出7种抗生素,总检出率为23.46%;检出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为:TMP(55.56%)﹥OFX(44.44%)﹥CIP=SD(33.33%)﹥SMZ(22.22%)﹥OTC=TCH(11.11%),其中TMP浓度最高(1.269μg/L)。出水口共检测出8种抗生素,总检出率为16.05%;检出率由高至低的排序为:TMP=CIP(33.33%)﹥SMD(22.22%)﹥OFX=SD=SMZ=OTC=TCH(11.11%),浓度最高的是SD(1.612μg/L)。三家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抗生素的三个月份总检出率的排序依次为:8月(25.92%)﹥5月(18.52%)﹥10月(3.70%)。风险商值法(RQs)的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对水生态具有高风险潜在危害的抗生素为CIP、OFX、SMZ,中等风险的为OTC、TCH和SD。(2)对伊通河8个断面三个不同水文期水体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结果显示:伊通河水体中9种抗生素浓度范围为nd-1.361μg/L。氟喹诺酮类的检出率和浓度分别为54.16%和0.221μg/L,其中OFX的检出率和浓度最高,分别为62.50%和1.361μg/L。磺胺类检出率和浓度分别为22.92%和0.054μg/L,其中检出浓度最高的是SMD(1.083μg/L),检出率最高的是SD(37.5%)。TMP的检出率为33.33%,最高检出浓度为0.393μg/L。四环素类中的OTC检出率为4.16%,检出浓度为0.024μg/L。从时间上看,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的抗生素检出率和浓度均高于平水期(5月),三个水文期的抗生素总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枯水期(12.04%)﹥丰水期(8.79%)﹥平水期(4.17%),其中枯水期的OFX总检出率为100%。从空间上看,8个采样断面中,接近城镇区的断面水体中抗生素浓度偏高。利用风险商值法(RQs)对伊通河8个断面不同时期水体各种抗生素残留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伊通河水体中对水生态具有高风险潜在危害的抗生素为CIP、OFX、SMZ,中等风险的为SD。(3)建立了改进的固定底物酶底物法(DST-酶底物法),测定了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伊通河水体中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总大肠菌群数明显高于平水期(5月);SOX、TCH和TMP对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抑制率随水文期变化不明显,而CIP、OFX和ENR对多数断面水中总大肠菌群抑制率随水文期变化明显,丰水期和枯水期为18.6-54.7%,平水期最高抑制率为89.5%;丰水期和枯水期氟喹诺酮类污染较重的断面在平水期水体中总大肠菌群仍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水文期差异,其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丰水期水体中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率偏高为68.8%;三个不同水文期8个断面均检测到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4)用荧光定量PCR对伊通河8个断面水中的耐药基因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与改进的DST-酶底物法测得的总大肠菌群耐药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耐磺胺类的sul1、sul2,耐甲氧苄啶的dfra1和耐四环素的tet Q是伊通河流域的主要耐药基因;伊通河水体中耐氟喹诺酮类的qnr A,耐四环素类的tet M、tet O和tet Q基因的相对丰度和抗生素对总大肠菌群最高抑制率呈显着负相关,说明这部分耐药基因可能来源于水中的总大肠菌群。(5)分别测定了氟喹诺酮类、甲氧苄啶、磺胺类以及四环素类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单一毒性,考察其对青海弧菌Q67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研究了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甲氧苄啶二元混合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结果显示:单一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甲氧苄啶=磺胺类。各种抗生素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均呈现时间-效应关系,其中SOX和SDM在0-0.002 mol/L浓度范围8 h内呈现了明显的Hormesis效应。抗生素二元混合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随着混合比例和时间不同而变化,其主要规律为:在4 h、8 h和12 h时,大多数二元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主要呈现低浓度时为加和作用,高浓度时为协同作用;TCH和OTC的联合毒性低浓度呈现协同作用,高浓度为加和作用;四环素类和甲氧苄啶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12 h)低浓度时为加和作用,高浓度时为拮抗作用。

卢定坤[8](2020)在《用于农药和抗生素污染物萃取吸附的功能材料研究及检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农药和抗生素是两类被广泛关注的环境有机污染物。大多数农药具有较强的毒性,会对生物体或人体造成伤害;随着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它们大量进入环境,残留持久性强,导致细菌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检出频率较高。因此,对环境中农药和抗生素残留的灵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它们在环境中浓度低、基质复杂,在分析检测前通常需要采用萃取预处理技术,以达到消除干扰和预富集的目的,满足环境样品的分析检测要求。本论文利用离子液体(ILs)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可设计的结构与性质,研制了多种功能化的萃取剂/吸附剂材料用于新型萃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对环境样品中有机磷农药和抗生素类残留污染物的高效萃取富集与灵敏检测分析。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有机磷农药(OPs)含有的磷酸酯基和芳环结构,对母体为咪唑环的疏水ILs进行烷基、羟基和酯基等功能化处理,设计合成了不同ILs萃取剂,并对它们萃取富集OPs的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核磁氢谱表征,探究了各功能ILs与OPs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由于羰基吸电子作用,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Mim CH2COOCH3][NTf2])与OPs间具有很强的π-π相互作用力。与烷基、羟基功能化ILs相比,[Mim CH2COOCH3][NTf2]的萃取回收OPs的效果最好。基于此离子液体建立的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对环境水样中五种OPs的高效萃取与灵敏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7-2.7μg L-1,样品回收率为96.3-114.4%,RSDs小于5.0%。(2)综合考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s)和功能材料间的潜在作用力、活性吸附位点和接触面积等因素,设计合成了具有较大BET比表面积的ZIF-8和Cu(BTC)、水稳定的Ui O-66和氨基功能化的Ui O-66-NH2等四种功能MOFs,研究了它们在分散微固相萃取MACs的性能。结合红外、Zeta电势等表征,探究了四种MOFs吸附剂与MAC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氢键和静电作用力可以加强ZIF-8与MACs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提高对MACs的萃取回收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ZIF-8的分散微固相萃取技术与HPLC-DAD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环境样品中MACs的富集检测;方法检出限为1.7-3.7μg L-1,回收率为83.3-107.9%,RSDs在3.3-9.2%之间。(3)将氨基功能化ILs修饰在Zr-MOFs框架结构中,制备了新型功能化的ILs@Zr-MOFs二元主客体复合材料,用于对磺胺类抗生素(SAs)的萃取富集。由于静电、氢键和π-π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与其他ILs@Zr-MOFs相比,[H2Nmim][NTf2]@Ui O-66-Br对SAs的萃取吸附性能最好,最大吸附载量为352.1 mg g-1,吸附过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化学吸附过程。建立了基于功能化二元吸附剂[H2Nmim][NTf2]@Ui O-66-Br的分散微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对环境水样中七种痕量SAs的快速、高效萃取和灵敏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01-0.03μg L-1,回收率为91.0-109.4%,RSDs小于8.6%。(4)通过引入多巴胺功能化的Fe3O4,实现了Zr-MOFs的受控生长,调节了材料的带电性质,构建了具有壳核结构的磁性MOFs复合材料;结合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IL-COOH),首次成功制备了新型功能化的多元磁性复合材料IL-COOH/Fe3O4@Zr-MOFs。由于和FQs间存在静电、氢键、π-π和路易斯酸碱作用力,与其他IL-COOH/Fe3O4@Zr-MOFs相比,IL-COOH/Fe3O4@Ui O-67-bpydc对FQs的萃取吸附性能最好,最大吸附载量为438.5 mg g-1;吸附过程遵循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化学吸附过程。建立了基于IL-COOH/Fe3O4@Ui O-67-bpydc的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对环境水样中七种痕量FQs的快速、便捷、高效的预富集与灵敏的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01-0.02μg L-1,回收率为90.0-110.0%,RSDs在1.3-9.6%之间。

谷宇锋[9](2020)在《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发生条件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畜牧生产中抗菌药的广泛使用会在畜禽体内以及养殖场周边形成亚抑菌浓度的抗菌药环境。亚抑菌浓度兽用抗菌药的使用引起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关于亚抑菌浓度兽用抗菌药的耐药产生条件和规律尚无系统研究。肠炎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给全球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恩诺沙星作为动物专用药,对畜禽的消化道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兽医临床中常用于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本课题以肠炎沙门氏菌为受试菌株,系统研究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沙门氏菌耐药产生的条件;并对不同浓度恩诺沙星诱导的部分耐药菌进行已知耐药机制检测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旨在探究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作用下沙门氏菌耐药发生的条件以及分子机制。1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沙门氏菌耐药发生条件的研究模拟养殖场及周边环境中不同亚抑菌恩诺沙星浓度环境,分别用1/2×MIC、1/4×MIC、1/8×MIC、1/16×MIC、1/32×MIC、1/64×MIC、1/128×MIC浓度的恩诺沙星体外诱导肠炎沙门氏菌CICC21527,每隔100代检测细菌在2~64×MIC浓度的恩诺沙星含药平板的耐药率。模拟不同温度(冷藏温度、室温、最适温度、畜禽体温)、畜禽不同消化道p H(胃p H、十二指肠p H、盲肠p H、回肠p H)、畜禽的小肠不同时间段的胆盐浓度(进食前后)、不同病菌感染剂量,设置不同温度(12℃、25℃、37℃、42℃)、p H(4.4、5.4、6.4、7.4)、胆盐浓度(0.1%、0.3%、1%、2%)、细菌接种量(102CFU/m L、105CFU/m L、108CFU/m L)等条件,在1/2×MIC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体外诱导沙门氏菌并检测耐药率。结果显示,在亚抑菌浓度范围内(1/128×MIC~1/2×MIC)随着恩诺沙星浓度的升高和诱导时间的延长,沙门氏菌的耐药率和耐药水平都升高。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在亚抑菌浓度范围内,随着恩诺沙星浓度的增加沙门氏菌的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加,繁殖期延长;沙门氏菌的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生长越来越快,达到最适温度后则呈现下降的趋势,越接近最适温度增殖期越短;沙门氏菌的生长随着p H的增加而增加,繁殖期渐短;沙门氏菌的生长随着胆盐浓度的升高生长越来越快,达到最适胆盐浓度后则呈现下降的趋势,繁殖期延长;沙门氏菌的生长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而呈现抑制趋势,繁殖期延长。1/2×MIC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随着p H的增加,沙门氏菌的耐药率和耐药水平增加;随着温度、胆盐、细菌接种量的增加,沙门氏菌的耐药呈现先增加然后下降的趋势。在亚抑菌浓度范围内沙门氏菌耐药的发生主要受恩诺沙星浓度、沙门氏菌菌群生长达到平台期的时间和诱导时间的影响,即恩诺沙星浓度越大、沙门氏菌的繁殖期越长和传代数越多,沙门氏菌的耐药率和耐药水平都较高。温度、p H、胆盐这三个因素对亚抑菌浓度选择压力下沙门氏菌的耐药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菌群数量的大小,从而影响可供选择的菌体数,菌群数越大则耐药率越高。接种量对于沙门氏菌耐药发生的影响是低接种量下主要受接种量效应的影响,而高接种量下主要受菌群对数期的时间长短的影响。2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诱导的耐药沙门氏菌的已知耐药机制的检测本研究对亚抑菌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恩诺沙星诱导的耐药沙门氏菌中氟喹诺酮耐药基因gyr A、gyr B、par C、par E的耐药决定区QRDR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耐药菌株中膜孔蛋白(omp C、omp D、omp F)和氟喹诺酮外排泵相关基因(acr B、acr F、emr B、mdf A、mdt K)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1/2×MIC、1/8×MIC、1/32×MIC、1/128×MIC)诱导后得到的耐受2×MIC、4×MIC、8×MIC、16×MIC和32×MIC的耐药菌中都只出现了gyr A基因的突变,gyr B、par C及par E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其中gyr A基因的突变位点以Ser83和Asp87为主,中低水平(≦8×MIC)的耐药菌不一定发生突变,而高水平(≧16×MIC)的耐药菌均发生突变。低水平耐药菌(≦4×MIC)中膜孔蛋白omp C、omp D、omp F的表达量减少,中高水平耐药菌(≧8×MIC)中外膜膜孔蛋白omp F的表达量减少。低水平耐药菌(≦4×MIC)中外排泵基因acr F和mdt K表达上调,acr B基因也在4×MIC耐药菌中表达上调;中高水平耐药菌(≧8×MIC)中外排泵基因acr B、emr B和mdf A的表达上调。故我们推测低水平耐药菌中以膜孔蛋白的缺失减少药物的摄入为主要耐药机制,其中以Omp F最为重要。随着耐药水平的升高外排泵和gyr A基因的突变逐渐成为主要的耐药机制。3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筛选出的耐药沙门氏菌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2×MIC恩诺沙星诱导的32×MIC耐药菌(C组)、1/8×MIC恩诺沙星诱导的16×MIC耐药菌(D组)、1/128×MIC恩诺沙星诱导的8×MI C耐药菌(E组)与未诱导的亲本株(B组)进行转录组测序。转录组原始测序数据经处理后进行基因表达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Foldchange≧2,P≦0.05)、GO分析、KEGG passway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SNP分析、耐药数据库CARD比对分析。结果显示,C组与B组间有2040个差异基因,其中1032个基因表达上调,1008个基因表达下调;D组与B组之间有1497个差异基因,其中723个基因表达上调,774个基因表达下调;E组与B组间有1196个差异基因,其中644个基因表达上调,552个基因表达下调;C组与D组间有1785个差异基因,其中797个基因表达上调,988个基因表达下调;C组与E组间有1851个差异基因,其中852个基因表达上调,999个基因表达下调;D组与E组间有584个差异基因,其中296个基因表达上调,288个基因表达下调。转录组中沙门氏菌耐药菌gyr A和gyr B基因的表达上调且耐药水平越高表达量越高,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而par C和par E则表达量上调不显着。外排泵基因中acr A、acr B、acr E、emr B上调表达显着,tol C在32×MIC耐药菌株中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其他外排泵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膜孔蛋白基因中除omp F表达下降外,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则上调。耐药菌中共差异表达基因有573个,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共差异的蛋白主要聚集在核糖体、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代谢途径、嘌呤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抗生素生物合成、输出蛋白、叶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上。SNP分析结果显示,sfm H、gyr A和lig A基因在各个耐药水平的菌株中都发生突变。经与CARD数据库比对本研究共匹配出97种耐药相关基因,其中抗生素抗性基因79个,抗生素作用靶点基因23个,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2个。与CARD数据库匹配的SNP和indel位点基因中3个耐药相关分别为bet I、ept A和gyr A,1个和耐药相关的indel位点为bet I。故omp F的表达量的下降,外排泵Acr AB的过表达,gyr A的突变以及gyr A和gyr B的表达上调是决定耐药的直接因素。综上在亚抑菌浓度范围内沙门氏菌耐药的发生主要受恩诺沙星浓度、沙门氏菌菌群生长的繁殖期长短和诱导时间的影响。低水平耐药菌中以膜孔蛋白的缺失减少药物的摄入为主要耐药机制,其中以Omp F最为重要;随着耐药水平的升高,外排泵基因的协调表达和gyr A基因的突变逐渐成为主要的耐药机制。本研究探究了亚抑菌浓度抗菌药诱导耐药菌的产生和耐药菌形成的条件,也对亚抑菌浓度下沙门氏菌耐药的分子机制进行了阐述,为亚抑菌浓度诱导的耐药菌的减缓及控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郭亚文[10](2020)在《鸡肉、禽蛋中三种四环素类和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UPLC-FLD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建立鸡肉、禽蛋(鸡全蛋、鸡蛋清、鸡蛋黄、鸭全蛋、鸭蛋清和鸭蛋黄)中三种四环素类和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UPLC-FLD)方法。本试验以海扬黄鸡和高邮鸭为试验素材,采用液-液萃取(LLE)结合固相萃取(SPE)技术提取目标物,建立并优化鸡肉和禽蛋中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同时检测的UPLC-FLD方法。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并优化了利用液-液萃取结合固相萃取(LLE-SPE)技术对鸡肌肉中的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同时提取的方法。即样品中加入乙腈-0.1 mol/L柠檬酸+100mmol/L氯化镁溶液(1:1,V/V,用氨水调pH值为5.0),涡旋、超声提取,离心去沉淀,收集上清液,重复提取1次,合并上清液,经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60 mg/3 mL)净化,氮气吹干后加入初始流动相复溶。该提取方法回收率高,五种药物回收率均在87.33%以上。2.建立并优化了利用液-液萃取结合固相萃取(LLE-SPE)技术对禽蛋中的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同时提取的方法。即样品中加入乙腈:水溶液(90:10,V/V),涡旋、超声提取,离心去沉淀,收集上清液,重复提取1次,合并上清液,经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60 mg/3 mL)净化,氮气吹干后加入初始流动相复溶。该提取方法回收率高,五种药物回收率均在83.50%以上。3.建立并优化了鸡肌肉、禽蛋中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同时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UPLC-FLD)方法。使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 mol/L丙二酸+50 mmol/L氯化镁溶液(用氨水调pH值至5.5)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分离目标物,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5℃,双通道检测,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均采用激发波长为416 nm、发射波长为518nm;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均采用激发波长为274 nm、发射波长为428 nm。研究结果表明:在空白鸡肌肉中土霉素和四环素添加浓度在定量限(LOQ)-500.0 μg/kg范围内、在空白禽蛋中土霉素和四环素添加浓度在定量限(LOQ)-1000.0 μg/kg范围内、在空白鸡肌肉和空白禽蛋中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添加浓度在(LOQ)-300.0 μg/kg范围内,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99 0。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在空白样品中添加浓度分别为LOQ、0.5最高残留限量(MRL)、1.0 MRL和2.0 MRL时,空白鸡肌肉中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87.33%-96.90%、87.98%-94.58%、87.70%-93.83%、87.68%-90.73%、90.30%-94.53%,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 2.30%-4.91%、2.06%-4.74%、3.03%-4.36%、2.34%-3.88%、2.1 7%-3.84%,日间 RSD分别为2.43%-5.13%、2.12%-4.90%、4.06%-4.79%、3.03%-4.08%、2.52%-4.48%,检测限(LOD)分别为 6.1 μg/kg、10.2 μg/kg、13.1 μg/kg、0.2 μg/kg、0.1 μg/kg,定量限(LOQ)分别为 20.4 μg/kg、35.2 μg/kg、39.4 μg/kg、0.6 μg/kg、0.4 μg/kg;空白禽蛋中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 85.30%-91.15%、84.10%-90.20%、83.50%-90.90%、85.53%-92.88%、86.15%-95.58%,日内 RSD 分别为 2.03%-4.52%、2.24%-4.91%、2.13%-3.98%、1.99%-4.70%、2.07%-4.67%,日间 RSD 分别为 2.32%-4.96%、2.57%-5.55%、2.37%-5.80%、2.10%-5.33%、2.81%-6.24%,LOD 分别为 5.2-7.7 μg/kg、8.9-11.8 μg/kg、9.6-13.4 μg/kg、0.2-0.5 μg/kg、0.1 μg/kg,LOQ 分别为 17.4-25.6 μg/kg、27.3-38.3 μg/kg、31.9-40.1 μg/kg、0.6-1.5 μg/kg、0.3-0.5μg/kg。该检测方法快速、高效、灵敏,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同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微塑料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塑料的来源、环境水平和环境风险
        1.1.1 微塑料简介
        1.1.2 微塑料的环境水平
        1.1.3 微塑料的生态风险
    1.2 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
        1.2.1 微塑料吸附环境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1.2.2 测定平衡分配系数K_d的方法
        1.2.3 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
    1.3 抗生素
        1.3.1 抗生素的来源及分布
        1.3.2 抗生素的环境危害
        1.3.3 抗生素的吸附行为
        1.3.4 微塑料对抗生素的吸附
    1.4 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塑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微塑料的制备
        2.2.3 微塑料的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塑料的成分表征
        2.3.2 微塑料的结构表征
        2.3.3 微塑料的表面性质
        2.3.4 微塑料的表面电荷
    2.4 小结
第三章 微塑料对加替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附动力学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分析方法
        3.2.3 批量吸附平衡实验
        3.2.4 吸附动力学模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加替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分析检测
        3.3.2 吸附动力学
    3.4 小结
第四章 微塑料吸附抗生素的能力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吸附等温线批量实验
        4.2.3 两种抗生素检测吸附量计算
        4.2.4 吸附等温线模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塑料的成分和粒径对吸附的影响
        4.3.2 pH值对微塑料吸附加替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4.1 齐墩果酸
        4.2 熊果酸
        4.3 山楂酸
        4.4 科罗索酸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3)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生物学特性及感染兔肺脏转录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牦牛概况及其主要传染性疾病
        1.1 我国牦牛概况
        1.2 牦牛主要传染性疾病
    2 牛支原体病研究进展
        2.1 病原学
        2.2 流行病学
        2.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4 致病机理
        2.5 诊断方法
        2.6 防控措施
    3 支原体耐药性研究进展
    4 mRNA和非编码RNA生物学特征概述
        4.1 mRNA
        4.2 非编码RNA
        4.2.1 miRNA
        4.2.2 lncRNA
        4.2.3 circRNA
        4.2.4 ceRNA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试验用溶液的制备
        1.5 培养基的制备
        1.6 病原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1.7 DNA提取及PCR鉴定
        1.8 生长曲线的测定
        1.9 生化特性试验
        1.10 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的分离纯化与菌落形态观察
        2.2 分离株PCR扩增结果
        2.3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2.4 生化试验结果
        2.5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牛支原体西藏牦牛株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5 牛支原体DNA提取
        1.6 牛支原体标准液制备
        1.7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标准品的配制
        1.8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1.9 体外高度耐药株诱导
        1.10 稳定耐药试验
        1.11 交叉耐药试验
        1.12 靶位突变分析
        1.13 主动外排系统的初步确认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2 牛支原体耐药株的体外诱导与耐药检测结果
        2.3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靶位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2.4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靶位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2.5 牛支原体主动外排系统的确认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牛支原体西藏牦牛株的临床致病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试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1.5 菌株的复苏与浓度测定
        1.6 鸡胚感染试验
        1.7 家兔感染试验
        1.8 肺脏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1.9 病原的PCR鉴定与分离
    2 结果与分析
        2.1 鸡胚感染试验结果
        2.2 家兔感染试验结果
        2.2.1 临床症状
        2.2.2 体温变化
        2.2.3 病理剖检变化
        2.3 病理组织学观察
        2.4 病原的PCR鉴定与分离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牛支原体西藏牦牛株感染家兔后肺组织microRNA差异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流程
        1.3 信息分析流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
        2.2 Rfam数据库比对分析
        2.3 检测到的miRNA统计分析
        2.4 Repbase数据库比对分析
        2.5 候选RNA长度分布
        2.6 差异miRNA上下调统计
        2.7 差异miRNA火山图
        2.8 差异miRNA靶基因富集性分析
        2.8.1 GO功能富集性柱状图
        2.8.2 GO功能富集性散点图
        2.8.3 差异miRNA靶基因KEGG通路富集性分析
        2.9 miRNA成簇分析
        2.10 miRNA保守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六章 家兔感染牛支原体西藏牦牛株后lncRNA、circRNA的差异性及ceRNA网络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流程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1.3.1 lncRNA生物信息分析方法
        1.3.2 circRNA生物信息分析方法
        1.4 ceRNA关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差异mRNA表达结果
        2.1.1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上下调频数统计
        2.1.2 差异基因表达水平聚类分析
        2.1.3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性分析
        2.1.4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性散点图
        2.1.5 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性分析
        2.2 差异lncRNA表达结果
        2.2.1 lncRNA总体表达水平分析
        2.2.2 显着差异表达lncRNA上下调频数统计
        2.2.3 差异lncRNA表达水平聚类分析
        2.3 lncRNA与 mRNA互作分析
        2.3.1 lncRNA和 mRNA结构特征比较
        2.3.2 lncRNA靶基因预测
        2.3.3 lncRNA靶向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2.3.4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性散点图
        2.3.5 lncRNA靶向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2.4 circRNA结果分析
        2.4.1 circRNA结果分析
        2.4.2 circRNA BS位点统计
        2.4.3 circRNA类型统计
        2.4.4 差异表达circRNA上下调频数统计
        2.4.5 差异表达circRNA聚类分析
        2.4.6 差异表达circRNA对应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柱状图
        2.4.7 差异表达circRNA对应基因KEGG通路富集性分析
        2.5 ceRNA网络构建
        2.5.1 miRNA与mRNA的靶向分析结果
        2.5.2 miRNA与lncRNA的靶向分析结果
        2.5.3 miRNA与circRNA的靶向分析结果
        2.5.4 基于miRNA-mRNA、miRNA-lncRNA、miRNA-circRNA靶向关系构建ceRNA网络
    3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4)MoS2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生素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方法
        1.2.1 抗生素污染现状
        1.2.2 抗生素污染的处理方法
    1.3 光催化技术简介
        1.3.1 光催化反应机理
        1.3.2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1.4 纳米二硫化钼材料概述
        1.4.1 二硫化钼的结构
        1.4.2 二硫化钼的性质
        1.4.3 纳米二硫化钼的制备
        1.4.4 纳米二硫化钼光催化剂的改性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纳米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纳米二硫化钼的制备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4 吸附实验
        2.2.5 光降解实验
        2.2.6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oS_2光催化剂的形貌及结构分析
        2.3.2 MoS_2可见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
        2.3.3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2.3.4 MoS_2对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降解效率对比
        2.3.5 光催化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dSe QDs@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头孢曲松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CdSe QDs@MoS_2的制备
        3.2.3 CdSe QDs@MoS_2光催化实验
        3.2.4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3.2.5 光电性能表征
        3.2.6 循环稳定性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态和微观结构表征
        3.3.2 BET比表面积分析
        3.3.3 Zeta电位的测量
        3.3.4 红外光谱
        3.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3.3.6 光催化活性评价
        3.3.7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3.3.8 光催化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g_3PO_4@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头孢噻呋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Ag_3PO_4@MoS_2的制备
        4.2.3 Ag_3PO_4@MoS_2光催化活性评价
        4.2.4 光催化反应机理
        4.2.5 光电性能表征
        4.2.6 循环稳定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态和微观结构表征
        4.3.2 Zeta电位的测量
        4.3.3 红外光谱
        4.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
        4.3.5 光催化活性评价
        4.3.6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4.3.7 光催化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5)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
        1.1.1 抗生素分类及应用
        1.1.2 抗生素的残留及危害
        1.1.2.1 抗生素的残留现状
        1.1.2.2 抗生素残留的危害
    1.2 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1.2.1 色谱法
        1.2.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2 液质联用法
        1.2.2 电化学分析法
        1.2.3 分光光度法
        1.2.3.1 荧光分光光度法
        1.2.3.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2.4 免疫分析法
        1.2.5 分子印迹法
    1.3 抗生素的萃取技术
        1.3.1 固相萃取
        1.3.2 液-液萃取
        1.3.3 固相微萃取
        1.3.4 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
        1.3.5 磁性固相萃取
    1.4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1.4.1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反应类型
        1.4.3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1.4.3.1 溶剂热合成法
        1.4.3.2 微波合成法
        1.4.3.3 离子热合成法
        1.4.3.4 机械化学合成法
        1.4.3.5 室温合成法
    1.5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抗生素残留分析方面的应用
        1.5.1 磺胺类
        1.5.2 四环素类
        1.5.3 氟喹诺酮类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席夫碱型共价有机框架SNW-1 移液管尖端固相萃取牛奶和蜂蜜中的磺胺类抗生素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SNW-1 的制备
        2.2.4 样品处理
        2.2.5 PT-SPE程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表征
        2.3.2 PT-SPE条件的优化
        2.3.2.1 吸附剂的用量
        2.3.2.2 盐浓度
        2.3.2.3 样品pH
        2.3.2.4 洗脱条件
        2.3.3 SNW-1 的可重用性
        2.3.4 方法学考察
        2.3.5 实际样品分析
        2.3.6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磁性固相萃取用于环境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COF-LZU1@PEI@Fe_3O_4的制备
        3.2.4 样品处理
        3.2.5 基于COF-LZU1@PEI@Fe_3O_4的MSPE程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表征
        3.3.2 磁性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3.3.2.1 吸附剂用量
        3.3.2.2 样品体积
        3.3.2.3 萃取温度和时间
        3.3.2.4 样品pH
        3.3.2.5 洗脱条件
        3.3.3 方法学考察
        3.3.4 重复利用性
        3.3.5 吸附机理
        3.3.6 实际样品分析
        3.3.7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四氧化三铁核-壳材料的磁性固相萃取用于环境水样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Fe_3O_4@TbBd的制备
        4.2.4 样品处理
        4.2.5 磁性固相萃取程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表征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2.1 吸附剂用量
        4.3.2.2 样品体积
        4.3.2.3 萃取温度和时间
        4.3.2.4 样品pH
        4.3.2.5 洗脱条件
        4.3.3 方法学考察
        4.3.4 重复利用性
        4.3.5 吸附机理
        4.3.6 实际样品分析
        4.3.7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在投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母体甲状腺功能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抗生素应用面广、消费量大
    2 抗生素污染严重
    3 孕期抗生素暴露普遍
    4 孕期抗生素暴露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争议
    5 孕期抗生素暴露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潜在机制
    6 当前研究存在局限
    7 研究假设
    8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一孕期多种抗生素暴露及其健康风险评估:重复测量分析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件S1
    研究二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件S2
    研究三母体甲状腺功能在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件S3
综述 孕期抗生素暴露与子代生长发育的关联研究
    5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微生物耐药性及生物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
第一章 引言
    1.1 抗生素概述
        1.1.1 抗生素分类
        1.1.2 抗生素药理作用
        1.1.3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
        1.1.4 抗生素的危害
        1.1.5 抗生素检测方法
        1.1.6 抗生素污染研究进展
    1.2 抗生素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
        1.2.1 细菌的耐药机制
        1.2.2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1.2.3 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
        1.2.4 耐药细菌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水环境生物监测方法
        1.3.1 微生物监测方法
        1.3.2 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测定方法
        1.3.3 抗生素对发光菌毒性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2 水样的采集
        2.2.3 实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长春市三家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抗生素残留特征与水平
        2.3.2 伊通河流域目标抗生素污染特征
        2.3.3 污水处理厂排水和伊通河水体抗生素污染风险评价
    2.4 小结
第三章 伊通河流域总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浓度分布特征
        3.3.2 伊通河水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3.3.3 改进的DST-酶底物法的建立及大肠菌群耐药性测定
        3.3.4 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耐药性时空分布特征
        3.3.5 伊通河抗生素残留、总大肠菌群耐药性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的相关性
    3.4 小结
第四章 伊通河水体抗生素耐药基因与耐药性相关性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抗生素对伊通河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抑制率
        4.3.2 伊通河水体中ARGs的绝对丰度
        4.3.3 伊通河水体中ARGs的相对丰度
        4.3.4 总大肠菌群耐药性与ARGs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典型抗生素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论与讨论
        5.3.1 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毒性
        5.3.2 抗生素二元混合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用于农药和抗生素污染物萃取吸附的功能材料研究及检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和抗生素污染及萃取预处理技术
        1.1.1 污染现状
        1.1.2 主要分析方法
        1.1.3 萃取预处理技术
        1.1.4 功能材料在萃取技术中的应用
    1.2 离子液体在萃取技术中的应用
        1.2.1 液相ILs萃取剂
        1.2.2 固相ILs吸附剂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萃取技术中的应用
        1.3.1 单相MOFs吸附剂
        1.3.2 复合MOFs吸附剂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对有机磷农药检测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2.2.3 分散液液微萃取过程
        2.2.4 环境水样的采集与储存
    2.3 结果和讨论
        2.3.1 离子液体的设计
        2.3.2 离子液体的筛选
        2.3.3 萃取条件优化
        2.3.4 方法线性与检出限
        2.3.5 实样测定
        2.3.6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分散微固相萃取法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吸附剂的合成
        3.2.3 分散微固相萃取过程
        3.2.4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储存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OFs的筛选与合成
        3.3.2 机理探究
        3.3.3 萃取条件优化
        3.3.4 方法线性与检出限
        3.3.5 实样测定
        3.3.6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分散微固相萃取法对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二元吸附剂的合成
        4.2.3 吸附实验
        4.2.4 分散微固相萃取过程
        4.2.5 环境水样的采集与储存
    4.3 结果与讨论
        4.3.1 ILs@MOFs的合成与表征
        4.3.2 吸附动力学
        4.3.3 吸附等温线
        4.3.4 萃取条件优化
        4.3.5 洗脱条件优化与重复性测试
        4.3.6 方法线性与检出限
        4.3.7 实样测定
        4.3.8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4.4 结论
第五章 基于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磁固相萃取法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多元吸附剂的合成
        5.2.3 吸附实验
        5.2.4 磁固相萃取过程
        5.2.5 环境水样的采集和储存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OFs与 ILs的设计
        5.3.2 IL-COOH/Fe3O4@Zr-MOFs的合成
        5.3.3 吸附动力学
        5.3.4 吸附等温线
        5.3.5 萃取条件优化与重复性测试
        5.3.6 方法线性与检出限
        5.3.7 实样测定
        5.3.8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发生条件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亚抑菌浓度抗菌药对致病菌耐药的选择及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沙门氏菌病及抗菌药治疗
        1.2.3 沙门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和试剂
    2.2 菌株
    2.3 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5 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发生条件研究
        2.5.1 菌株鉴定
        2.5.2 肠炎沙门氏菌CICC21527 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5.3 肠炎沙门氏菌在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下的生长曲线的绘制
        2.5.4 不同药物浓度对肠炎沙门氏菌CICC21527的体外诱导试验
        2.5.5 不同温度下恩诺沙星对肠炎沙门氏菌CICC21527的体外诱导试验
        2.5.6 不同p H下恩诺沙星对肠炎沙门氏菌CICC21527 的体外诱导试验
        2.5.7 不同胆盐下恩诺沙星对肠炎沙门氏菌CICC21527的体外诱导试验
        2.5.8 不同接种量下恩诺沙星对肠炎沙门氏菌CICC21527的体外诱导试验
    2.6 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体外诱导肠炎沙门氏菌QRDR靶位点突变检测
        2.6.1 DNA的提取
        2.6.2 PCR反应体系和条件
        2.6.3 PCR扩增产物检测
        2.6.4 QRDR的 gyr A、gyr B、par C及 par E基因序列检测
    2.7 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体外诱导肠炎沙门氏菌的诱导菌株中外膜膜孔蛋白基因和外排泵表达水平检测
        2.7.1 肠炎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特异性外排泵和膜孔蛋白序列扩增
        2.7.2 肠炎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特异性外排泵和膜孔蛋白表达量检测
        2.7.3 肠炎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特异性外排泵和膜孔蛋白表达量检测试验数据的处理
    2.8 肠炎沙门氏菌耐药菌株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2.8.1 细菌总RNA的提取与质检
        2.8.2 转录组序列文库构建及测序
        2.8.3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2.8.4 比对分析
        2.8.5 表达定量
        2.8.6 样品相关性检验
        2.8.7 表达差异基因分析
        2.8.8 差异表达基因的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
        2.8.9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2.8.10 转录组SNP分析
        2.8.11 差异表达基因耐药基因(CARD)注释
        2.8.12 差异表达基因毒力基因(VFDB)注释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条件下恩诺沙星诱导的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
        3.1.1 不同恩诺沙星浓度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
        3.1.2 亚抑菌浓度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在不同温度下的耐药
        3.1.3 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在不同pH下的耐药
        3.1.4 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在不同浓度胆盐下的耐药
        3.1.5 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在不同细菌接种量下的耐药
    3.2 肠炎沙门氏菌诱导菌的QRDR靶位点突变、外膜膜孔蛋白和外排泵表达水平
        3.2.1 gyr A、gyr B、par C及 par E基因的PCR检测
        3.2.2 恩诺沙星诱导菌株gyr A、gyr B、par C及 par E基因核酸序列分析
        3.2.3 肠炎沙门氏菌的诱导菌株的PCR结果
        3.2.4 多重耐药泵和膜孔蛋白的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
        3.2.5 诱导菌株的特异性外排泵和膜孔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3.3 肠炎沙门氏菌耐药菌株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3.3.1 实验菌株总RNA和测序数据的质量检测
        3.3.2 比对分析
        3.3.3 样品相关性检验
        3.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与富集性分析
        3.3.5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注释与富集性分析
        3.3.6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3.7 SNP分析
        3.3.8 差异表达基因耐药基因(CARD)注释
        3.3.9 差异表达基因毒力基因(VFDB)注释
4 讨论
    4.1 单因素试验中不同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各因素对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发生的影响
    4.2 肠炎沙门氏菌耐药菌中对氟喹诺酮耐药已有耐药机制的作用
    4.3 肠炎沙门氏菌耐药菌株转录组中各基因对耐药的影响
5 全文小结
6 文献综述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性和毒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6.1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产生的来源
    6.2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6.2.1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群体水平耐药的影响
        6.2.2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细胞水平耐药的影响
    6.3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毒力的影响
        6.3.1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粘附性的影响
        6.3.2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运动性的影响
        6.3.3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其它毒力因子的影响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鸡肉、禽蛋中三种四环素类和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UPLC-FLD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理化性质
        1.1.1 土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理化性质
        1.1.2 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理化性质
    1.2 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作用机理、毒副作用及应用
        1.2.1 土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作用机理
        1.2.2 土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毒副作用
        1.2.3 土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应用
        1.2.4 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作用机理
        1.2.5 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毒副作用
        1.2.6 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应用
    1.3 样品前处理技术
        1.3.1 液-液萃取技术
        1.3.2 固相萃取技术
        1.3.3 QuEChERS方法
        1.3.4 加速溶剂萃取技术
    1.4 残留检测方法
        1.4.1 免疫分析法
        1.4.1.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1.4.1.2 免疫胶体金技术
        1.4.1.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1.4.2 仪器检测法
        1.4.2.1 毛细管电泳法和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法
        1.4.2.2 薄层色谱法
        1.4.2.3 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4.2.4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4.2.5 液相色谱法
        1.4.2.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鸡肉中三种四环素类和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UPLC-FLD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1.3.1 标准储备液
        2.1.3.2 标准工作液
        2.1.3.3 提取溶剂
        2.1.3.4 流动相
        2.1.4 实验动物与样品采集
        2.1.5 样品前处理
        2.1.5.1 样品提取
        2.1.5.2 样品净化与浓缩
        2.1.5.3 样品复溶
        2.1.6 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1.7 检测方法的考察
        2.1.7.1 基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2.1.7.2 样品回收率的测定
        2.1.7.3 样品精密度的测定
        2.1.7.4 检测限与定量限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确定
        2.2.2 色谱图
        2.2.3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决定系数
        2.2.4 空白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
        2.2.5 检测限和定量限
    2.3 讨论
        2.3.1 标准品稳定性
        2.3.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3.3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2.3.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3.3.2 流动相的选择
        2.3.3.3 色谱柱的选择
        2.3.3.4 其他色谱条件的确定
        2.3.4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4 小结
第3章 禽蛋中三种四环素类和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UPLC-FLD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与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1.3.1 标准储备液
        3.1.3.2 标准工作液
        3.1.3.3 提取溶剂
        3.1.3.4 流动相
        3.1.4 试验动物饲养与样品采集
        3.1.5 样品前处理
        3.1.5.1 样品提取
        3.1.5.2 样品净化与浓缩
        3.1.5.3 样品复溶
        3.1.6 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3.1.7 检测方法的考察
        3.1.7.1 基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3.1.7.2 样品回收率的测定
        3.1.7.3 样品精密度的测定
        3.1.7.4 检测限与定量限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色谱图
        3.2.2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决定系数
        3.2.3 空白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
        3.2.4 检测限和定量限
    3.3 讨论
        3.3.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3.3.2 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3.3.3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3.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塑料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作用[D]. 王一飞.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藏牦牛源牛支原体生物学特性及感染兔肺脏转录组学研究[D]. 牛家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4]MoS2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D]. 程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抗生素残留分析的研究[D]. 张莹.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6]孕期低剂量抗生素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关联的出生队列研究 ——母体甲状腺功能的中介作用[D]. 耿梦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 [7]伊通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微生物耐药性及生物毒性研究[D]. 于洋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8]用于农药和抗生素污染物萃取吸附的功能材料研究及检测应用[D]. 卢定坤.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9]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选择压力下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发生条件及机制研究[D]. 谷宇锋.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10]鸡肉、禽蛋中三种四环素类和两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同时检测的UPLC-FLD的研究[D]. 郭亚文. 扬州大学, 2020

标签:;  ;  ;  ;  ;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