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

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走势(论文文献综述)

陈擎霄[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A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股市之一,股票分析预测亦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传统的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无法挖掘出股票背后深层次逻辑从而导致预测失准,反观深度学习更被推崇,能够给予广大股票投资者更可靠的帮助。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国内股市的环境现状进行了考察调研,对比了股票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股价波动的潜在性特征,然后使用TuShare进行股票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调研了主流的聚类算法和股票聚类任务的痛点,使用近邻传播算法对日涨跌幅走势进行聚类,提出了初步降噪的聚类前驱式股票走势分析方法;调研了主流股票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讨论了股票预测任务的痛点,对其网络结构和训练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更具优势的股票走势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使用TensorFlow和Keras对该模型进行构建、训练及探究,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并验证了本模型在股票走势预测任务上具有更好的泛化效果;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股票走势分析系统,包括定期自动预测股票未来走势等功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提出了多特征来源的股票数据选取方法以强化股票特征的表达;设计了数据增量存储算法以解决股票数据采集速度过慢的问题;提出了聚类前驱式的股票走势分析方法以解决现有股票预测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的问题;提出了区间涨跌幅的树状聚类思想以降低噪声干扰;提出了 SA-LSTM-CNN股票走势预测模型以解决主流神经网络拟合效果失真并且在突涨或骤跌时段预测失准的问题;对于模型实验设计与分析部分,考虑到实验周期是以股票交易日每隔24小时有限循环的,因此提出了双重维度的实验选股策略为每轮实验调参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提出了层级式超参数配置策略以平衡股票的聚类量级与模型拟合之间的矛盾;在股票走势分析系统中,通过配置化微调模型以维持系统功能的健壮性。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股票走势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国志[2](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波动性加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研判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现状测度——实证研究——理论拓展”的总体研究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梳理、指数测算、动态计量实证研究、DSGE理论模拟等方法对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勾稽关系的规律性特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度量,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机制、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理论,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可以将经济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界定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发生事件的无法预测性,衡量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现有的经济变量作为代理变量、运用专业人士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分歧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合成指数法、运用大数据爬虫抓取报纸关键词方法、运用高维宏观数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方法等5种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理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期权机制、预防储蓄机制、金融摩擦机制、信息传递机制、长期投资机制、H-A传导机制等6个方面,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着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也存在显着差异,催生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其次,本文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指数,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点大多与特定的经济政治事件相关联,199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第四轮经济周期尚未结束。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在经济周期交替变化的时点,经济周期对经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为显着的负向动态条件相关性,在经济紧缩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剧烈,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平稳。动态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显着的时变动态溢出效应,且经济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同样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本文构建了MS-AR模型将我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划分为三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的反应及其调控效果,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正向时变冲击效应,但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低、中、高区制下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政策在调控产出缺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当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中高区制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3)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调控效果较好,在中、高区制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效果更优。第四,本文构建TH-SVAR和SEI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基于TH-S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效应具有对称性,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调控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特征。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效果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效果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经济收缩期两种政策工具对产出与通胀的调控效果相对复杂。基于SEI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和非对称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更为有效,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更为有效。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的调控效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在经济收缩期优于经济扩张期。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预期因素和异质冲击的DSGE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当模型中引入政策预期因素后可以与数据实现较好的拟合,且预期冲击形式的有效识别使得工具变量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反应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通胀对利率工具调控较为敏感,数量工具调控对产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然而数量冲击下产出易出现逆向波动降低调控有效性。当对预期冲击和非预期冲击进行识别后,工具变量的预期冲击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影响作用均有所增加,且目标变量收敛周期均有所缩短。(3)影响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占优冲击来源分别为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冲击来源结构的有效分解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及货币政策调控实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准确识别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稳定经济政策预期,以政策确定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优化货币政策量价配合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协调。(3)加强对微观主体的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陈钰晓[3](2021)在《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房资产是我国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将总资产的70%配置在了住房资产上。因此,房价成为我国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房地产价格剧烈变化不仅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更会引起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的波动。1998年中央政府确定了城镇住房的货币化、市场化、商品化改革方向之后,我国新的住房制度逐步构建起来,房地产市场自此开始走向蓬勃发展。自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价格节节攀升,从1998年的1854元涨到了2019年的9287元,20年间房价上涨超过4倍。房价的过快上涨一方面造成居民买房难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中国的高房价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探究房价变化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并针对性地出台调控政策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现有研究从土地财政、货币超发、居民收入提高、城市化等视角切入,解释房价变动的原因。但是这些因素在解释房价长期变动趋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住房销售价格与销售面积变动步调十分一致,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的需求是影响房价的关键,人口因素会对住房价格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来看,第三次“婴儿潮”成年以及老年群体代际转移行为共同作用,导致房价进入上升通道。但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持续恶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数据显示,0-14岁少儿比例从1953年的36.3%下降到2018年的16.9%;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则从4.4%上升到11.9%,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效果如何、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微观机理以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未来房价可能产生何种变动趋势等问题,是当前经济学领域十分重要的议题。围绕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全文通过逐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从宏观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论文首先从理论溯源、现实描述和实证研究三个层面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体来讲,在理论分析层面,构建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老年群体自身住房需求降低,导致房价下跌,但从代际转移理论出发,老年群体的代际转移行为则会推动房价上涨,因此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依赖于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在现实描述层面,基于全国、省份、城市维度的历年数据,描述我国房地产价格、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婴儿潮”成年是推动房价在2003年之后结构性上涨的重要因素,少儿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房价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实证研究层面,第一步,基于中国199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二步,基于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省份层面和城市层面相应年份数据,实证检验各个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第三步,通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数据,结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影响。无论是从省份还是城市一级宏观数据都得到一致结论,即少儿抚养比下降推动房价上涨,老年抚养比增加推动房价上涨但推动力量在减弱。第二部分从微观个体层面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从不同年龄群体住房需求决策出发,基于微观视角探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这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房地产价格运行规律。论文分别使用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M-W模型计算出年龄与住房需求之间呈现稳定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修正“群组效应”的基础上,提供老年人口代际转移行为变化的证据。结果发现,老年人口自身住房需求下降,但会通过代际转移行为推动房价上涨,同时代际转移的力量正在逐步减弱。伴随着代际转移力量的消减,老年抚养比增加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未来将会呈现何种趋势?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必要汲取OECD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一方面,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正在与OECD国家趋同;另一方面,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相对成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时序长,使得研究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具有优势。因此,论文利用1970-2018年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为本研究提供更多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人口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抚养比对住房价格指数的负向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综合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老年抚养比增加将会从推动房价上涨转向抑制房价上涨。第三部分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测未来房价趋势。由上两部分的论述可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而且未来会呈现出新趋势。那么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内在规律,我国房价未来将会如何变动?这是政府、居民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论文首先选取人口—发展—环境分析(Population-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alysis)模型,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其次,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来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住房总需求将在未来遭遇拐点,在低/中等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0-2035年之间;在高生育率情况下,拐点出现在2035-2040年之间。由于城市人口和跨区域流动人口变动的一些特征趋势,会导致不同层级城市出现拐点的时间存在差异。一二线城市房价更稳定且拐点更靠后,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风险更大且拐点更靠前。最后,通过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人口年龄结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优化人口结构、强化住房居住功能、坚持“因城施策”、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加强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通过生命周期理论与代际转移理论的统一,国内经验与国际经验的统一,最终得出老年人口占比与我国房价之间将呈现“倒U型”关系的结论。仅仅依靠生命周期理论很难解释我国人口老龄化推动房价上涨这一现象,因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对住房的需求会下降。为了解释这一悖论十分有必要引入代际转移理论,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经历了房地产市场改革,获得了房改红利,加之我国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社会养老制度并不健全、房屋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老年人口具有较强的代际转移能力和意愿。因此,老龄化反而推动房价上涨,但这种代际转移行为难以持续。伴随储蓄释放过程的逐步减弱、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的日益丰富、养老制度的逐步健全,代际转移的力量也将削弱,实证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进一步,结合国际经验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对房价的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综上,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先推动房价上涨,之后推动力量变得不显着,最终人口老龄化将抑制房价。第二,通过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结合的方式,有机整合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微观个体层面的数据,全方位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及其机理。从宏观视角出发,选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5个大中城市的人口与房价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论文进一步选取1970-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OECD国家人口与房价数据展开分析。国家、省份、城市层面的房价数据,各有其优缺点,能够在不同维度上更好度量我国房价变化的时序特征和地区差异特征。从微观视角出发,选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345个地区的2585481个样本)、2015年四川省人口抽样调查数据(907238个样本)以及2011、2013、2015、2017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剖析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机理提供依据。人口普查数据和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可以更好地度量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住房资产变动情况。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建立对应的计量模型,本文相对更加准确、全面的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房价的关系。第三,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更精准地预测了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当前,预测房价变动趋势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直接将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分布平移至未来,结合各年龄段对应的住房需求,预测未来住房需求及价格趋势;第二种,基于线性模型,将房价影响因素的预测值代入模型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三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根据房价历史变动趋势特征预测未来房价走势。第一种直接平移人口分布预测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动态演变的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后两种方法则适用于预测短期房价变动,在预测房价长期变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引入人口—发展—环境分析模型,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设定高中低生育率三组情景,对我国202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同时,考虑城镇化率、人口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对房价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许鹏[4](2021)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文中指出债券信用评级是对某一发行人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总体程度或某一特定债券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并按一定标准分类标示高低等级的经济活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随着地方债券发行应运而生,为市场相关方评估地方政府债务偿付能力和信用风险状况提供信息服务,并成为推动地方债券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研究多集中于债券运行机制或发行定价等方面,少有基于国际经验,从信用评级层面展开讨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尚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本文认为,首先,信用评级是地方债券发行的必备要件,是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和总体信誉度的综合评估,贯穿于债券注册、发行及存续期间的各个环节,对债券定价、市场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起到制度保障作用。其次,当前中国地方债务存在管理不规范、过度举债以及隐性负债风险聚集等问题。信用评级可以详细、全面地揭示地方财政收支和债务管理状况,对发挥市场化约束机制,规范地方举债行为,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均有重要推动作用。第三,国外成熟市场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发展时间较长,在评级方法、配套制度和监管环境等方面上积累了大量先进做法,中国可以取长避短,充分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推动自身地方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第四,未来随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断分化,地方债券信用利差势必进一步走阔,从而放大市场投资人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评级是对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最直观、专业的综合评价,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影响,减少信息获取成本,为投资人提供决策依据。第五,加强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关系到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和评级行业质量整体提升,有助于增强中国在评级领域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抵制国际评级霸权主义,维护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信用安全和经济利益。本文指出,地方政府债券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上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其既是一种创新型财政政策工具,又是规范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信用评级失效,市场定价失真,信息披露不足,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问题。本文从发挥债券信用评级作用、改进债券监管制度、建立债券保险制度和设立地方债务数据库和风险预警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初登历史舞台之时,国外市场发展已相对成熟,如美国三大评级公司开展市政债券评级业务已近百年历史,评级体系完备,评级框架、方法和理念成为国际公认标准,评级质量在充分的历史数据中得到验证;日本本土评级机构在行业政策扶持下发展迅速,在与国际评级公司的市场竞争不落下风,占据国内地方债券评级业务的半壁江山;澳大利亚州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高,为本国债券市场吸引到大量外国资本;印度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代表,在市政债券评级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尝试。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充分论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信用评级在运行机制、制度设计、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和发展经验,对其中优缺点加以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四方面借鉴之处,一是充分认识地方债券和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二是优化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环境;三是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抵制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行为;四是推动信用评级国际化进程。在实践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方面,本文阐述了国际评级机构关于市政债券信用评级的模式、流程和应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评级指标选取和结构设计方面做出针对性安排,构建了多层次的地方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以2015至2018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相关样本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测算出各层级评级指标的权重,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可以说,本文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独立性更强,评级结果的区分度和准确度更高,评级信息更加公开与透明。最后,对改进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打破市场对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预期;着力解决隐性债务问题;改进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市场”的双信用评级制度;削弱监管制度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建立跨市场的评级监管协调机制;增强市场评级机构独立性;扩大评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中国信用评级话语权等方面。总体上,本文从历史脉络出发,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运行和信用评级的演化历程和发展趋势,方法应用和制度安排进行全面总结梳理,论述了其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从国际视角出发,对国内外地方债券特征和信用评级机制加以多方位对比分析,总结其中的优缺点,并汲取有益经验,提出对中国的借鉴之处;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出发,创新性地设计并运用更贴近中国国情且更具有效性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可以说,本文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发挥信用评级在规范地方债务管理,提升债券市场化水平,增强市场各方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喻海东[5](2021)在《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金融杠杆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也爆发了汶川地震和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导致我国不同层次的流动性出现快速枯竭。中国决策层及时提出“四万亿”投资计划,通过主动加杠杆快速缓解了流动性枯竭的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加杠杆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流动性泛滥、物价上升、产能过剩、资产价格高涨等现象频现,引发了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和金融杠杆大幅提升问题的高度关注。201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决策部署,2017年7月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对“防风险和去杠杆”提出明确时间表和工作任务,这些都预示着加杠杆导致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金融不稳定已经越发明显,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及其风险的控制和化解已刻不容缓。随着2015-2018年间去杠杆的一系列政策初见成效,国内的整体流动性开始回落,宏观调控也逐渐进入稳杠杆的阶段。随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蔓延,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遭遇重大挑战,美国和多国都启动了无限量的量化宽松和零利率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也于2020年2月2日提前宣布超预期流动性投放措施,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定市场预期,为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随着流动性的大量投入,中国金融杠杆到2020年末再度显着提高,已经接近于历史最高点,金融杠杆大幅波动,金融风险再次累积,中国货币政策对流动性作出快速正确反应势在必行。因此,结合中国的金融体系,在金融杠杆视角下深入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在目前看来非常必要而且迫切。本文将货币政策、金融杠杆和银行流动性三者纳入到统一框架下进行研究,以期为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针对流动性管理和杠杆管理提供量化依据,进而为促使中国经济和金融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按照“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的逻辑链条,侧重于对“金融杠杆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尝试对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第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情况下,货币政策、金融杠杆和银行流动性三者各自的现状如何,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第二,三种类型的货币政策(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货币政策)是怎样影响银行流动性的,效果如何,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结构型货币政策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第三,金融杠杆作为一种影响银行流动性的途径,在货币政策与银行流动性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背后影响机制如何;第四,引入金融杠杆视角后,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金融杠杆波动对银行系统流动性会产生怎样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影响是普通的线性关系还是具有时期依赖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部分。对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银行流动性三者的相关概念、度量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货币政策与流动性供给理论、流动性创造理论、杠杆理论进行详细介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特征事实部分。从特征事实出发,对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银行流动性的现状进行事实分析,以期发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提供事实基础。第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部分。在金融杠杆视角下,对货币政策和银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梳理,构建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分析,进而提出研究假说:一,货币政策对银行个体流动性的影响;二,金融杠杆中介效应下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影响;三,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金融杠杆波动对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影响。以上三个层面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层层递进,以期得到后面的实证检验。第四,实证检验部分。结合前面三个层面的研究假说,本部分进行了如下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银行个体流动性影响的微观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影响的宏观实证检验——基于金融杠杆中介效应;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影响的宏观实证检验——基于金融杠杆及其波动。第五,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在总结全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凸显,使用频率明显增高。近一两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银行系统流动性呈现出表面宽松,实际偏紧的现象,但目前已经得到缓解,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充裕的局面。金融杠杆从2008年开始上升,直到2016年才开始回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金融杠杆有上升迹象。第二,价格型、数量型和结构型货币政策都会对银行个体流动性产生十分显着的影响,但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存在异质性。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银行个体流动性都呈负相关关系,常备借贷便利与银行个体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流动性冲击影响较小,但是对地方性银行的负向冲击影响较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冲击影响较小;常备借贷便利的提高对地方性银行流动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金融杠杆在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中介效应,并且货币供给M1下的金融杠杆中介效应要大于货币供给M2下的中介效应。第四,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金融杠杆波动与银行系统流动性之间存在动态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依赖于经济和金融所处的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杠杆上升对银行系统流动性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金融杠杆波动加剧则对银行系统流动性产生抑制作用。第五,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传统货币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相结合,尤其要注重发挥结构型货币政策的作用;加强对金融杠杆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把握好金融杠杆、银行流动性和金融稳定的平衡,未来也不宜大幅降低金融杠杆水平。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将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银行流动性三者纳入到统一框架进行研究,从金融杠杆的视角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突破了大多数研究仅关注后二者关系的局限,有助于完善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银行流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和宏观调控体系。现实生活中货币政策动态调整、金融杠杆持续波动和银行流动性快速变化的联动现象,说明这三者应是紧密相关相互影响的,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将货币政策、银行流动性、金融杠杆三者纳入到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和考量显得很有必要。第二,本文首次将金融杠杆作为中介变量引入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之中,验证金融杠杆是否是货币政策影响银行流动性的中介,加深了此问题的研究深度,从而使理论和实证分析更具现实解释力和说服力,所得结论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借助金融杠杆对流动性进行精准管理提供依据。第三,本文采用具有区制转移功能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金融杠杆波动与银行流动性之间的非线性联动关系,突破了以往简单线性关系假设的研究局限。由于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中包含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钱荒事件、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若使用固定参数的线性模型进行研究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故本文采用具有区制转移功能的非线性模型更好地刻画了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金融环境的依赖。第四,本文创新性地针对结构型货币政策进行实证研究。在国内外结构型货币政策使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丰富和完善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的研究。目前对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绝大多数的研究对象仍是常规的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少有将结构型货币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成果。尤其目前国内实施结构型货币政策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已有研究也大多属于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相对更少。在结构型货币政策日益增多的国内外宏观调控实践下,本文为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的研究补充新的内容。

任瑞[6](2021)在《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LPR机制改革推进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建立完备的利率机制奠定了基础。运行LPR机制可以将银行与实体经济联系起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利率,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下,LPR机制改革使得利率下行,挤压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导致商业银行的净利差缩小,竞争加剧,风险管理难度增加。当商业银行的利润压缩,银行为了维持利润,可能会增加一些风险利率高的企业贷款,或者竞争一些优质客户,进而增加银行的内部管理难度。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既要很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又要保持自身经营发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积极应对LPR机制对其产生的影响,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非常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为题,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出研究建议,并对我国LPR机制未来的良好运行提供相关建议。首先通过了解LPR机制的形成以及改革背景,对利率市场化、LPR机制以及商业银行绩效相关的文献以及理论进行梳理后,从理论方面简单分析了 LPR机制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关系。搜集了我国LPR机制和银行业相关数据,从多方面分析了近几年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文献和现状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其次,在变量测度和选择方面,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 LPR综合值来测度LPR机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构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用来测度商业银行绩效,在这里从2008-2019年36家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以及社会责任能力等多方面选取了 1 7个底层评价指标,以底层指标作为网络的输入变量,以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的绩效综合值为网络的输出变量。对所选的2013-2019年36家总样本商业银行进行分类,分为国有性质、股份制以及城市商业银行样本数据,然后对样本数据变量进行模型检验,最后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做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可知,LPR机制与总样本下的商业银行的绩效呈显着的正U形关系;对国有制商业银行的影响不显着,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呈正U形影响,即在短期内有不利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是有助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此外还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并不是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绩效。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商业银行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研究建议。

姜龙[7](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文中提出自1984年人民银行恢复中央央行职能以来,中国的货币调控在“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单一目标”与“多重目标”之间交替切换和协同配合,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日渐成熟。经济新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出现一定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和“稳物价”等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各界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VAR拓展和混频动态因子等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问题。根据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第1章和第2章。论文第1章主要介绍论文研究主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学术发展史、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等基础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进行重点介绍,重点理解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找出论文选题的研究切入点,总结梳理本文的边际贡献。论文第2章在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等内容介绍的基础上,本章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基础理论进行重点阐述和说明,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动态有效性等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实证分析部分: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论文第5章和论文第6章。论文第3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本章运用SV-TVP-FAVAR模型,基于冲击极值、短期效应等指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进行脉冲分析,并通过将预期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初步讨论预期管理可能存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反向调控效应。论文第4章为“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本章首先基于具有混频数据处理能力的MF-VAR模型对货币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混频检验,进一步运用时变动态SV-TVP-FAVAR模型考察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从而论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化会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引出关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关系的计量检验。论文第5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本章首先基于长短期松紧指标测算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指数,并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宏观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之间的关系论证。论文第6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章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时变SV-TVP-FA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经济增长质量调控效果。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第7章主要是对前文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总结,并在研究结论和针对性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进一步在指出本文研究不足和学术研究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后续学术研究展望。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经济政策手段,工具选择理应服务于宏观经济调控。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货币政策操作取得了较为显着的宏观经济调控成效。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货币政策能通过特定传导机制调控政策当局的预设目标,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显着,一直都是货币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新形势下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效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胡荟[8](2020)在《基于朱格拉周期的制造业公司股票投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股票市场日益发展成熟,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也愈来愈紧密,用来描述宏观经济中周期的朱格拉周期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值得关注。宏观经济中周期的波动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制造业设备投资和更替,因此理论上而言,朱格拉周期与制造业的股价波动周期应当具有较强的联动性。本文基于奇异谱分析,实证检验了这两个周期的关联性,并据此提出了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投资策略,以期对投资者提出参考借鉴。本文首先利用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样本期间数据,基于多项指标运用熵权法计算朱格拉周期和制造业股价波动周期的综合指数。然后进一步利用两个周期的综合指数从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角度采用奇异谱分析方法研究分析这两个周期的周期波动性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朱格拉周期与制造业股价波动周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77,从而表明二者具有很强的联动性。最后基于二者的强关联性,从朱格拉周期的周期性波动入手,探究设计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策略。本文基于朱格拉周期所探究设计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投资策略是综合性策略,具体是兼顾了买卖时机和投资方向的择时选股策略。其中择时策略是指投资者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在复苏和繁荣阶段买入,在衰退和萧条阶段卖出。选股策略则是指投资者可以在复苏和繁荣阶段投资配置周期性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在衰退和萧条阶段投资组合非周期性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同时,通过利用样本期间的历史数据进行回测检验,证实了本文的择时选股策略均有效,且可高胜率地获取投资超额回报。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策略,在现阶段投资者可以对电气设备、医药生物、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这四个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投资组合,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条件下获得超额收益。

张家源[9](2020)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文中提出中国的地方金融风险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地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方金融风险的成因,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财政分权”与“金融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突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限制,持续主导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依靠财政预算软约束。因此,城市经济体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鉴于金融周期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探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核心观点:财政预算软约束会通过影响地方金融周期,引发地方金融风险;地方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和相对于全国的偏离程度不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测算、实证检验逐步深化对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在分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金融周期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经济体中的可行性;引入国内金融周期理论中“准安全资产”、金融体系“弹性”和“病理性”金融周期的概念;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第二,分析了地方经济体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演变,阐述了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和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在形成机制、影响路径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下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第三,结合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与国内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从信用扩张机制、宏观杠杆率和信贷流向的行业分布角度说明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周期的机制。第四,综合金融周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变化对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指出金融周期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金融机构的预期稳定性不同,这使得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风险传递渠道的占比出现差异。在统计分析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财政预算软约束指标,分别衡量土地财政、准安全资产渠道的预算软约束水平、准安全资产信用水平的变化、预算内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程度等。在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衡量地方金融周期以及地方金融周期相对于全国金融周期偏离度的指标,包括中期金融周期指标、BIS法金融周期指标、金融周期系统性正向偏离度指标、简单加权法金融周期累计正向偏离度指标。还借鉴金融风险测算方法,构建了门槛值法金融风险值,简单加权法金融风险值以各金融风险指标的累计大小来衡量地方金融风险。通过统计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发现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呈现差异和一定相关性。实证检验部分分为两个板块深入研究。第一个部分借鉴计量经济学的变量关系概念,将金融周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作用归纳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提出并证明了准安全资产渠道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是金融体系“超弹性”形成的微观基础,通过改变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的调整会影响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准安全资产渠道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程度,更容易通过金融周期,引发系统性的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主要通过金融周期偏离度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发挥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说明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周期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机制,源于信用货币制度下内生货币供给对信用扩张的改变。土地财政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预算收入的制约,准安全资产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相应增加房地产市场内生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软预算约束的程度,这减少了信用扩张中实体经济发展与全国金融系统变化对其的制约,增加了地方金融周期上行及波动的程度,进而增加地方金融风险。在金融周期偏离和金融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方面,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响应函数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及偏离度下的变化,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金融周期阶段性变化对土地出让金及城投债规模的趋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对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魏阙[10](2020)在《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文中认为自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区间,增速明显放缓,很多隐藏在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2008-2011年宏观调控目标在“反通胀”和“保增长”之间几次的轮换之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维持物价稳定、防控结构性风险等成为了新时期的核心目标,并从2011年起进入了总体稳健,适时预微调的新一轮货币政策周期。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受制于调控手段和调控目标,总体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因通货膨胀压力而做出方向上的调整,只能通过“微调”的方式化解通货膨胀系统性风险。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使得通货膨胀压力不断累积,成为近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寻找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足够有效的通货膨胀管理工具的需求迫在眉睫。许多国家的经济运行经验表明,通过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间接管理通货膨胀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案。与“客观”存在的通货膨胀指标不同,通货膨胀预期指标是经济参与者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化的“主观”判断。因此,通货膨胀预期既会受到公众主观心理特征的影响,又会受到客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作为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监测将有助于提前预警通货膨胀可能出现的异常波动,从而有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我国目前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重视不够,仍未建立起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统计、监测、管理体系,这也就导致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经验严重不足,通货膨胀预期一直难以得以有效管理。而且,国外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经验无法匹配我国公众的心理特质,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我国实践。这就导致一方面,我国对于通过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我国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新常态下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管理工具和管理效果,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建设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管理问题。首先,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动态特征和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在理论综述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一些国家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虽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可以为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基于方差分解、频谱分析、VAR模型、EMD分析等方法对通货膨胀预期周期性规律开展了研究,研究在通货膨胀预期周期驱动要素识别、成分分解的理论研究和模型分析上取得一定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预期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周期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长周期为12.5季度,短周期为4季度;城镇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受到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大,受家用电器、住宅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小;通货膨胀预期、食品烟酒价格、衣着价格、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和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且通货膨胀预期对于价格因素变动的响应各不相同。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对食品烟酒类价格的监测和管控将有助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除价格因素外,部分非价格因素呈现出与通货膨胀预期相似的周期性特点。在短期和长期均与通货膨胀预期一致的指标主要是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接下来,基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了空间杜宾模型(SDM)对我国省级通货膨胀预期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进行的考察结果表明:综合前瞻和后顾定价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省级层面上也是适用的,各省通货膨胀与历史通货膨胀、产出缺口、通货膨胀预期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可见,我国各省通货膨胀的形成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均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向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的特征,且通货膨胀并非仅受本省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还会受到地理或经济上相邻或相近省份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就是说,一省通货膨胀预期升高将会影响本省及周边省份的通货膨胀水平。无论在长期上还是在短期上,通货膨胀预期、产出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溢出效应均显着为正,说明这些要素都对通货膨胀产生了稳定、正向的影响,且这些要素对外省的影响要大于对本省的影响。随后,基于我国省级通货膨胀预期面板数据对区域通货膨胀预期与经济发展之间门限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省级层面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预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重门限效应的非线性关联。通货膨胀预期大于0.56%且小于1.41%时,通货膨胀预期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当通货膨胀预期处于1.29%和1.42%之间时,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到达峰值。从门限效应分析结果和各省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分布来看,我国七成以上的省份可以通过适当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促进经济发展,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设置在1.4%左右是合理的。之后,除了更加清楚地认识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以外,选择有效的经济政策工具、制定可行的经济政策目标、施行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从而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也是研究目标之一。通过建立TVP-SV-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变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价格型货币政策、政府购买型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效果时变性较弱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呈现随时间逐渐减弱的趋势。总体来说,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作用有所降低。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无论是从效果的可控性来看,还是从效果的稳定性来看,价格型政策工具更适合于调控通货膨胀预期;在财政政策工具中,政府购买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不确定性强,可控性差。相比较而言,转移支付更适用于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最后,基于DSGE和MS-VAR模型分析了央行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目标的沟通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央行沟通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影响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作用效果稳定且影响可控。央行沟通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联是双向的,央行会根据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调整沟通内容,以实现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与无央行沟通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相比,包含央行沟通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可以缓释货币政策冲击带来的波动性,同时还可以减少噪声信息对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瞬时影响。总的来说,央行沟通是一种很好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另外,非官方信息、虚假信息、无关信息等“噪声”信息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瞬时影响效果要大于央行沟通,如果不能降低市场上无关噪声的冲击,央行沟通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效果就会被削弱甚至抵消。

二、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走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多特征来源的股票数据选取方法
        1.3.2 聚类前驱式的股票走势分析方法
        1.3.3 基于自注意力的股票走势预测模型
        1.3.4 深度学习的股票走势分析系统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引言
    2.2 股票分析法
        2.2.1 基本面分析法
        2.2.2 技术面分析法
    2.3 深度学习
        2.3.1 多层感知器
        2.3.2 卷积神经网络
        2.3.3 循环神经网络
        2.3.4 长短期记忆网络
        2.3.5 注意力机制
    2.4 相关框架
        2.4.1 TensorFlow
        2.4.2 Keras
        2.4.3 Django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股票走势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3.1 引言
    3.2 股票数据获取
        3.2.1 基本面数据
        3.2.2 行情面数据
        3.2.3 技术指标面数据
        3.2.4 资金面数据
        3.2.5 权重系数
        3.2.6 增量存储算法
    3.3 股票数据预处理
        3.3.1 股票数据清洗
        3.3.2 股票数据变换
        3.3.3 多特征来源的股票数据选取方法
        3.3.4 滑动窗口算法
    3.4 聚类前驱式的股票走势分析方法
        3.4.1 主流聚类算法描述
        3.4.2 股票聚类任务的痛点分析
        3.4.3 近邻传播算法的实现原理
        3.4.4 区间涨跌幅的树状聚类思想
        3.4.5 股票走势分析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3.5 基于自注意力的股票走势预测模型
        3.5.1 主流神经网络的不足
        3.5.2 股票预测任务的痛点分析
        3.5.3 自注意力机制的实现原理
        3.5.4 股票走势预测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3.5.5 股票走势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
    3.6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3.6.1 实验环境
        3.6.2 评价指标
        3.6.3 实验选股策略及数据
        3.6.4 关于模型结构的探究实验
        3.6.5 关于模型参数的探究实验
        3.6.6 模型效果的对比实验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需求分析
    4.3 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技术选型
    4.4 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架构设计
    4.5 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5.2 数据库逻辑设计
    4.6 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6.1 账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2 系统配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3 股票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4 自选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5.1 引言
    5.2 测试目标与环境
        5.2.1 测试目标
        5.2.2 测试环境
    5.3 账号管理模块的测试与验证
    5.4 系统配置模块的测试与验证
    5.5 股票分析模块的测试与验证
    5.6 自选股模块的测试与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1.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与贡献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与度量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2.4 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测度及其协动性
    3.1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走势分析
    3.2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测度和走势分析
        3.2.1 传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总结与利弊评述
        3.2.2 MS-DFM测度经济周期的原理简述
        3.2.3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实时测度
        3.2.4 我国经济周期统计特征与趋势分析
    3.3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
        3.3.1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
        3.3.2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相关性检验
        3.3.3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4.1 不同政策目标和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量价选择的初步探讨
        4.1.1 不同政策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2 经济不确定影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4.1.3 双重背景下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选择的探讨
    4.2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阶段划分
        4.2.1 MS-AR模型
        4.2.2 经济不确定性区制划分
    4.3 LT-TVP-VAR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4.3.1 LT-TVP-VAR模型构建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4.4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与调控机制
        4.4.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
        4.4.2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产出调控的实时对比
        4.4.3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通胀调控的实时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5.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典型事实
        5.1.1 经济周期波动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
        5.1.2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1.3 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5.2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对比
        5.2.1 TH-SVAR模型介绍
        5.2.2 数据选取与检验
        5.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机制检验
        5.2.4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机制检验
        5.2.5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有效性对比
    5.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检验
        5.3.1 SEIVAR模型估计原理与脉冲响应函数构建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3.3 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未预期冲击、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6.2 考虑政策预期因素的DSGE模型构架
        6.2.1 私人家庭
        6.2.2 生产厂商
        6.2.3 政府部门
        6.2.4 货币当局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6.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6.3.2 参数校准与设定
        6.3.3 冲击路径识别
        6.3.4 参数贝叶斯估计
    6.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6.4.1 脉冲响应分析
        6.4.2 方差分解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1.2.2 人口因素对房地产需求及价格的影响
        1.2.3 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房地产市场
        1.3.2 人口年龄结构
    1.4 研究路线、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
    2.1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相关理论
        2.1.1 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2.1.2 人口转变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1.4 代际转移理论
    2.2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房价的理论分析
        2.2.1 理论分析框架
        2.2.2 世代交叠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情况
    3.1 房价变动情况
        3.1.1 房价变动趋势
        3.1.2 房价变动特征
    3.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
        3.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特征
        3.2.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3.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1 婴儿潮与房价的相关性
        3.3.2 老龄化与房价的相关性
        3.3.3 人口抚养比与房价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宏观视角
        4.2.1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4.2.2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房价的影响
        4.2.3 各年龄段人口占比对未来房价增速的影响
    4.3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微观视角
        4.3.1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人口普查数据
        4.3.2 年龄与住房需求——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4.4 本章小结
5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与经验启示
    5.1 OECD国家房地产市场与人口年龄结构的情况
        5.1.1 房地产市场情况
        5.1.2 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5.1.3 房价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2 OECD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5.2.3 人口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
    5.3 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启示
        5.3.1 人口转变的内在规律
        5.3.2 婴儿潮对房价的影响
        5.3.3 老龄化对房价的影响
        5.3.4 不同层级城市房价的变动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6.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
        6.1.1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模型选择
        6.1.2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参数设定
        6.1.3 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结果
    6.2 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房价趋势预测
        6.2.1 不同生育率方案下的房价趋势预测
        6.2.2 考虑城镇化率的房价趋势预测
        6.2.3 考虑跨区域流动人口的房价趋势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促进房价平稳运行
        7.2.2 强化住房居住功能,防范楼市投机行为
        7.2.3 坚持“因城施策”,实现差异化引导
        7.2.4 发展租购并举新体系,满足流动人口住房需求
        7.2.5 加强房地产调控,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评析
        1.2.1 地方政府债券融资
        1.2.2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
        1.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2.4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
        1.2.5 信用评级模型构建
        1.2.6 国际信用评级的垄断与霸权
        1.2.7 对相关研究的评析
    1.3 研究方法、框架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券涵义与相关理论
    2.1 涵义界定与辨析
        2.1.1 地方政府债务
        2.1.2 地方政府债券
        2.1.3 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2.1.4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
    2.2 相关理论及评述
        2.2.1 财政分权理论
        2.2.2 发行债券风险理论
        2.2.3 政府债务风险理论
        2.2.4 信用风险理论
        2.2.5 信用评级理论
        2.2.6 相关理论评述
第3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历程分析
    3.1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成因
        3.1.1 地方债务现状
        3.1.2 地方债务演化进程和成因分析
    3.2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及发行情况
        3.2.1 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
        3.2.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3.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结
        3.3.1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3.2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4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发展演进过程
    4.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式
        4.1.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基本原则
        4.1.2 两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模式对比分析
        4.1.3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4.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流程与现状
        4.2.1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流程
        4.2.2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发展历程
        4.2.3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现状
    4.3 当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的市场吻合度分析
        4.3.1 地方债务的软预算约束导致评级结果同质化
        4.3.2 评级信息披露不充分使评级缺乏可信度
        4.3.3 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评级业务发展
        4.3.4 评级行业监管机制尚未健全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券运行及信用评级的国际经验
    5.1 美国市政债券运行经验
        5.1.1 市政债券特征
        5.1.2 市政债券监管制度
        5.1.3 市政债券信用评级
        5.1.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5.2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运行经验
        5.2.1 债券特征
        5.2.2 债券监管制度
        5.2.3 债券信用评级
        5.2.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5.3 澳大利亚州政府债券运行经验
        5.3.1 债券特征
        5.3.2 债券监管制度
        5.3.3 债券信用评级
        5.3.4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5.4 印度市政债券运行经验
        5.4.1 市政债券特征
        5.4.2 信用评级优缺点分析
    5.5 国际评级机构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分析
        5.5.1 标准普尔公司评级方法
        5.5.2 穆迪公司评级方法
    5.6 国际经验总结和借鉴
        5.6.1 充分认识地方债券和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
        5.6.2 优化国内信用评级制度环境
        5.6.3 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抵制国际评级机构的垄断行为
        5.6.4 推动信用评级国际化进程
第6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方法设计与应用
    6.1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6.1.1 基本原则和评估步骤
        6.1.2 评级指标选取与样本描述
        6.1.3 评级指标权重确认
    6.2 评级指标得分和评级结果测算
        6.2.1 评级指标得分处理过程
        6.2.2 评级结果分布状况
    6.3 信用评级结果的区域性分析
    6.4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评价
        6.4.1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创新
        6.4.2 本章信用评级方法有效性分析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打破市场对中央财政隐性担保的预期
        7.2.2 着力解决隐性债务问题
        7.2.3 改进地方政府债券信息披露制度
        7.2.4 建立“政府+市场”的双信用评级制度
        7.2.5 削弱监管制度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
        7.2.6 建立跨市场的评级监管协调机制
        7.2.7 增强市场评级机构独立性
        7.2.8 扩大评级市场对外开放,增强中国信用评级话语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金融杠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货币政策、金融杠杆、流动性
        1.2.2 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的渠道、效果和异质性
        1.2.3 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银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货币政策
        2.1.2 金融杠杆
        2.1.3 银行流动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流动性理论基础
        2.2.2 杠杆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货币政策、金融杠杆以及银行流动性的现状分析
    3.1 货币政策现状分析
        3.1.1 数量型货币政策
        3.1.2 价格型货币政策
        3.1.3 结构型货币政策
    3.2 金融杠杆现状分析
        3.2.1 金融部门杠杆率角度
        3.2.2 广义货币供给占GDP之比
    3.3 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
        3.3.1 银行个体流动性
        3.3.2 银行系统流动性
    3.4 货币政策、金融杠杆、银行流动性三者的内在关联
    3.5 本章小结
4 金融杠杆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1 理论分析框架
    4.2 货币政策对银行个体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1 理论分析
        4.2.2 模型推导
        4.2.3 研究假说
    4.3 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影响——基于金融杠杆中介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3.1 理论分析
        4.3.2 研究结论
        4.3.3 研究假说
    4.4 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影响——基于金融杠杆及其波动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4.1 理论分析
        4.4.2 研究假说
    4.5 本章小结
5 货币政策对银行个体流动性影响的微观实证检验
    5.1 计量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5.1.1 模型设定
        5.1.2 估计方法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2.1 变量选取
        5.2.2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银行个体流动性的影响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银行个体流动性的影响
        5.3.3 结构性货币政策对银行个体流动性的影响
    5.4 稳健性检验
        5.4.1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检验
        5.4.2 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检验
        5.4.3 结构型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检验
        5.4.4 结论汇总
    5.5 本章小结
6 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影响的宏观实证检验——基于金融杠杆中介效应
    6.1 银行系统流动性指数测度
        6.1.1 测度目的
        6.1.2 测度方法选择
        6.1.3 主成分分析方法
        6.1.4 银行系统流动性指数构建
    6.2 计量模型设定
        6.2.1 基准回归模型
        6.2.2 中介效应模型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6.3.1 变量选取
        6.3.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影响
        6.4.2 金融杠杆的中介效应检验
    6.5 稳健性检验
        6.5.1 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6.5.2 金融杠杆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流动性影响的宏观实证检验——基于金融杠杆及其波动
    7.1 计量模型设定
        7.1.1 MS-VAR模型的优势及适用性
        7.1.2 MS-VAR模型的具体形式
    7.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区制划分
        7.3.2 不同区制下的脉冲响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货币政策
        8.2.2 金融杠杆
        8.2.3 银行流动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1.2.2 LPR的概念
        1.2.3 商业银行绩效的概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图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利率市场化相关研究
        2.1.2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的研究
        2.1.3 LPR相关研究
        2.1.4 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
        2.1.5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率决定理论
        2.2.2 利率传导机制
        2.2.3 SCP范式理论和效率结构理论
3 LPR机制与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3.1 我国LPR机制的发展及国际差异
        3.1.1 我国LPR机制的发展现状
        3.1.2 国内外LPR机制的差异
    3.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3.3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3.3.1 银行业的发展现状
        3.3.2 商业银行的绩效发展现状
    3.4 商业银行绩效的盈利和风险因素现状
        3.4.1 盈利能力现状
        3.4.2 风险因素现状
4 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路径影响及模型构建
    4.1 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路径影响
    4.2 研究假设
    4.3 变量选择与测度
        4.3.1 解释变量
        4.3.2 被解释变量
        4.3.3 控制变量
    4.4 实证模型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样本数据
    5.2 变量统计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
        5.2.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2.3 豪斯曼(Hausman)检验
    5.3 实证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商业银行层面
        6.2.2 政府层面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学术进展与文献评价
        1.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1.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1.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综述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3.1 论文结构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基础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
    3.1 SV-TVP-FAVAR模型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三维冲击效应分析
        3.2.2 不同阶段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3.2.3 区间替换与稳健性检验
    3.3 纳入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3.3.1 MF-VAR模型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城乡消费因果关系分析
        3.3.3 考虑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乡消费的冲击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
    4.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
    4.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4.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性描述与转换过程
    4.4 不同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4.4.1 全区间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4.4.2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5.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5.1.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
        5.1.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5.2 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5.2.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
        5.2.2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
    6.1 混频动态因子模型
    6.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定量测度与特征描述
        6.2.1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特征
        6.2.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维度和指标
        6.2.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情况
    6.3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分析
        6.3.1 总量脉冲响应分析
        6.3.2 分阶段脉冲响应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基于朱格拉周期的制造业公司股票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经济周期实证研究
        1.2.2 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的关联性研究
        1.2.3 股票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1.2.4 现有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和方法
    2.1 朱格拉周期理论
    2.2 股票市场周期理论
    2.3 朱格拉周期和股票市场周期的相关性机理分析
        2.3.1 朱格拉周期决定股票市场周期
        2.3.2 股票市场周期反作用于朱格拉周期
    2.4 股市投资策略方法
        2.4.1 择时投资策略
        2.4.2 选股投资策略
第三章 朱格拉周期和制造业股价波动周期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朱格拉周期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选择
        3.1.2 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
        3.1.3 测算结果分析
    3.2 制造业股价波动周期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选取
        3.2.2 指数的测算
第四章 朱格拉周期和制造业股价波动周期的关联性检验
    4.1 奇异谱分析
        4.1.1 奇异谱分析的算法步骤
        4.1.2 奇异值分解
    4.2 奇异谱分析实证结果
        4.2.1 朱格拉周期和制造业股价波动周期的周期波动性分析
        4.2.2 朱格拉周期和制造业股价波动周期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制造业股市的投资策略研究
    5.1 制造业的择时投资策略
    5.2 制造业的选股投资策略
    5.3 现阶段制造业的投资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论文综合指数数据

(9)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与债务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迎来重大调整
        1.1.2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变化、城市经济体存在金融风险
        1.1.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市行政级别、本土金融资源存在差异
        1.1.4 地方经济稳中下行、金融周期衍生的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财政预算软约束
        1.3.2 地方金融风险
        1.3.3 国内金融周期与地方金融周期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行性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可行性
        1.5.3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
        2.1.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对不同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分析
        2.1.3 金融周期视角下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
    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形成与影响
        2.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形成
        2.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2.3 文献小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3.1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1.1 现状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系
        3.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3.1.3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
        3.1.4 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
    3.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变化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基础构建
        3.2.2 财政预算软约束演变的理论分析:从土地财政到准安全资产模式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的形成与分化:基于成本收益博弈的分析
        3.2.4 准安全资产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
    3.3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模型推导
        3.3.1 信用扩张机制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改进的DM快慢模型
        3.3.2 利率调整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拓展的DM模型与跨部门利率联动模型
        3.3.3 信贷投向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基于C-D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
    3.4 地方金融周期对城市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3.4.1 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冲击异质性的影响
        3.4.2 地方金融周期调整改变资产货币化的风险传递渠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算与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区分
    4.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测算与分析
    4.3 中国地方金融周期的测算与分析
    4.4 地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指标选择
        5.1.2 模型设定
    5.2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3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金融周期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实现路径
    6.1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1.1 基于信贷资源干预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2 基于分部门杠杆率变化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3 基于GDP和房地产推动因素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2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2.1 基于货币政策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2.2 基于预期稳定性变化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7.2.1 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机制
        7.2.2 构建监管条线彼此协调、分层次的、前瞻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A 本土地方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附录 B 城市的发展级别与行政级别
附录 C 公式推导:持有准安全资产金融机构的利润函数
附录 D 公式推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附录 E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影响过程中的变量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不足和展望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5.3 未来研究展望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
    2.2 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
    2.3 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
        2.3.1 传统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
        2.3.2 现代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
    2.4 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常用测算方法
第3章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性特征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3.2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性研究
        3.2.1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测算
        3.2.2 基于“谷-谷”划分法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及特征
        3.2.3 基于频域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
    3.3 通货膨胀预期的驱动机制研究
        3.3.1 影响通货膨胀预期周期性的价格因素
        3.3.2 价格因素对通货膨胀预期波动的贡献
        3.3.3 价格因素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3.4 非价格因素与通货膨胀预期周期一致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4章 中国区域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空间特征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4.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4.2.1 模型设定
        4.2.2 通货膨胀预期自我实现的再检验
        4.2.3 通货膨胀预期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4.2.4 空间面板模型数据来源
    4.3 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5章 我国区域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最优目标选择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5.2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5.2.1 理论模型分析
        5.2.2 门限面板模型的构建
    5.3 实证分析
        5.3.1 稳定性检验
        5.3.2 实证分析及最优通货膨胀预期目标的选择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6章 宏观经济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时变性研究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6.2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6.2.1 模型的构建
        6.2.2 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统计和平稳性分析
    6.3 实证分析
        6.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6.3.2 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分析
        6.3.3 财政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第7章 央行沟通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7.2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研究
        7.2.1 DSGE模型的构建
        7.2.2 央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数据的测度
        7.2.3 参数的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7.2.4 脉冲响应分析
        7.2.5 无央行沟通DSGE模型分析
    7.3 基于MS-VAR模型的研究
        7.3.1 MS-VAR模型的构建
        7.3.2 数据选取和平稳性检验
        7.3.3 估计结果
        7.3.4 脉冲响应分析
        7.3.5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走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股票走势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陈擎霄.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国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人口年龄结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陈钰晓. 四川大学, 2021(12)
  • [4]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D]. 许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金融杠杆视角[D]. 喻海东. 四川大学, 2021(12)
  • [6]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D]. 任瑞.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7]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D]. 姜龙. 吉林大学, 2020(03)
  • [8]基于朱格拉周期的制造业公司股票投资策略研究[D]. 胡荟.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9]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D]. 张家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10]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D]. 魏阙.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