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证候与治疗探讨

温病证候与治疗探讨

一、温病营血分闭证证治探要(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梅[1](2021)在《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热”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见于《黄帝内经》,盛行于金元时期,在明清时期理论逐渐丰富,涵盖了病因、病机、病证等诸多内容,并且外感与内伤湿热,湿热与温病、体质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的传变进展规律均日臻完善。孔伯华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以“伤寒温病融会贯通,河间易水兼收并蓄”为其突出的学术特色,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以善治温热病而扬名于外。先生在先贤诸论的基础上,重视湿热致病,提出“肝热脾湿”的观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论治,收效颇佳,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及临床贡献。孔门后人为更深入传承与发展其对湿热的论治经验,专门成立了孔伯华名家研究室——湿热证研究传承工作室。研究目的:系统总结孔伯华治疗湿热病证的学术思想,研究其湿热内涵以及辨治规律。研究方法:本课题应用文献信息学、逻辑学等方法,以《四大名医之孔伯华医集全编》以及孔伯华先生晚年千则珍贵诊疗医案集成的《孔伯华医案存真》为主体研究对象,结合中医经典理论深入分析其医话、医案,主要展开了“孔伯华湿热学术思想的理论溯源及内涵诠释”“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规律及特点”两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而为厘清孔伯华所论湿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及构建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理论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与思路借鉴。研究结果:研究一:孔伯华“湿热”学术思想的理论溯源及内涵诠释1.中医学湿热内涵的历史演变。“湿热”以复合词出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金元才开始盛行,明清时期则是得到了显着的完善。在《黄帝内经》中所出现的的湿热更侧重偏向于病机内涵,是湿邪入里与阳气交争,化热与湿相合;《华佗神方》中的相关概念基本也是顺从了《黄帝内经》这一思想,大多是指病机;至金元,刘完素创造性的提出了“火热能生土湿”,扩展了湿与热的关系,即不仅湿郁可化热,火热怫郁易可生水湿,合而为湿热。朱丹溪“湿热为病,十之八九”则是开创了湿热致病的新篇章;明清时期,随着温病理论逐渐完备,湿热与温病的关系也逐渐清晰。叶天士则提出了湿热不同于温的观点,认为湿热为时邪,薛雪不仅指出湿热与温病不同,更是从三焦立论,展开湿热病以及兼证的治疗,为湿热病证治建立了成体系的理论。吴鞠通也从三焦分论了湿温的治疗。溯源这些有关湿热的经典阐述,是理解孔伯华辨治湿热病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2.孔伯华湿热理论内涵诠释。孔伯华在先贤湿热理论基础上,结合时人素体以及当时岁运的具体情况,临证十分强调湿热致病。湿邪入里化热、温热夹湿,肝热夹脾虚之湿,皆是孔伯华先生湿热理论的具体内涵。在外感病中,湿热作为致病因素,主要有温热夹湿、暑湿、湿热合邪以及湿邪入里从阳化热几种情况;内伤病中,先生则是主要强调了湿热的病机内涵,尤其是强调“肝热脾湿”是诸多内科病证以及妇科、儿科等杂病的病机关键。研究二: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规律及特点研究1.孔伯华对湿热病证的治疗。本课题将孔伯华先生的医案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部分进行了总结。总体而言,先生遵循湿热两分的治疗原则,热者清之,湿者化之。具体而言,结合具体的医案,根据病位、病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感湿热病中,先生根据热的轻重以及疾病阶段的不同,而有辛凉宣达、清凉芳透、甘寒清滋、苦寒泻火以及养阴透热;对于湿的祛除则有宣气利湿、通经利水、散结利湿、运脾化湿、通利州都以及通阳化湿。而对于内伤肝热脾湿的治疗,先生亦是分肝热与脾湿的治疗,由于热易伤血,夹痰夹瘀,因此清肝热多兼化痰祛瘀之法且时刻兼顾真阴不足之素体;在脾湿的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病证,依据湿所在的部位以及阳气多寡的情况,有通经利湿、温阳化湿、淡渗利湿以及攻逐痰饮之别。儿科及妇科疾患中肝热脾湿的治疗也基本遵照此法,并根据小儿以及妇人的体质和病证特点进行加减化裁。2.用药规律。孔伯华先生在外感湿热病治疗中,根据热的轻重主要选用桑叶、薄荷、金银花、蒲公英、黄芩、栀子、板蓝根、郁金、安宫牛黄丸、紫雪丹、鳖甲、知母等。祛湿主要依据气机郁滞的程度以及病机轻重的不同常用通草、滑石、防已、萹蓄、瞿麦、橘核、黛蛤粉,并常常配合使用乌药,辛温畅行阳气化湿邪;内伤肝热脾湿中,先生清肝热,往往以咸寒的石决明为主,并根据肝郁、肝热、阳的不同配合郁金、白蒺藜、茵陈、龙胆草、石膏、生龙齿、生牡蛎、生玳瑁等,至于肝热导致的其它病证如咳血、心神不宁、妇人崩漏等均在此基础上加减配伍。对于脾湿的治疗,主要是在健脾的基础上,依据病位、继发的痰饮病机以及阳气的虚实选用薏苡仁、丝瓜络、木瓜、茯苓、泽泻、猪苓、黑白丑、白芥子、附子、金匮肾气丸等。3.孔伯华先生辨治湿热病的主要特点。(一)谨守病机,多诊互参。审病机,辨病位,为立法处方提供严谨的辨证依据。(二)因势利导。孔伯华先生遵循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依据病位以及病情缓急确定相应的治法。(三)畅气机,祛湿热。先生在湿热病的治疗中十分重视条畅气机,以助气化而祛湿热,重点是舒畅三焦、肝胆气机以及畅运中焦脾胃气机。(四)驱邪为主,巧用补法。先生辨治湿热总体以驱邪为主的同时,巧用清补、平补、消补等法。(五)妙用温药。先生虽明言辛温滋腻之品用之必慎,但是由于湿为阴邪,因此在治疗中巧用温药,以助阳气。具体用法及目的则有辛温芳透,宣畅气分,如僵蚕;苦温通降,畅达脾胃,如半夏、厚朴;辛温开郁,通畅阳气,如细辛。(六)善用石决明。孔伯华因善用石膏而被誉为“石膏孔”,但在“肝热脾湿”证中,针对肝热,先生结合时人真阴不足的素体特点,非常善于使用石决明。在临证中根据肝热的程度灵活调整石决明的用量,并根据不同的病证配伍相应的药物。总之,通过对孔伯华“湿热”理论的溯源、内涵诠释及先生对湿热病证的证治经验总结,本研究进一步形成了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孔伯华辨治湿热理论”体系。希冀在理论上为丰富中医学湿热理论提供借鉴,为从病证、药物、实验角度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并为孔伯华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传承开辟研究新视角。

董乐鹏[2](2020)在《丁甘仁治疗妇科病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丁甘仁治疗妇科病经验,进一步丰富对于丁甘仁的研究,同时指导临床实践。材料与方法:选取《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案续编》中的妇科病类医案。对各个医案的疾病症状、药名、炮制方法、证候、中药剂量进行规范后,选取辨证明确的五种证型进行研究,分别为:血虚证、血瘀证、气滞证、阴虚证、湿热下注证。采用药物频数分析法,同时将各证型医案中所涉及药物分别录入SPSS Modeler,用Apriori算法进行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再结合具体医案分析,以探析丁甘仁治疗妇科病经验。结果:血虚证常用药物第一类为:白芍、当归、丹参、茺蔚子,第二类为:炙甘草、白术、党参、茯苓。常用药对为:炙甘草与党参,白术与党参,白术与炙甘草,丹参与茺蔚子,白术与茯苓。结合具体医案分析,丁甘仁治疗血虚证,在补血的基础上,注重补气健脾,,认为脾胃健运,血虚能补。血瘀证常用药物为:当归、丹参、川芎、红花、益母草、炮姜。常用药对为:当归与丹参、当归与川芎、当归与炮姜,当归与益母草。在治疗血瘀证的时候多用活血补血的当归与活血化瘀药配伍。气滞证常用药物为:香附、砂仁、丹参、茺蔚子。常用药对为:砂仁与香附、茯苓与砂仁、丹参与香附、茺蔚子与香附。治疗气滞证主张疏肝健脾行气,疏肝在运脾之先。治疗阴虚证用当归与阿胶、阿胶与白芍、当归与白芍、生地与阿胶配伍。治疗湿热下注证用海螵蛸与黄柏、白术与茯苓配伍。主张郁火宜清,利湿必兼扶土。结论:丁甘仁治疗血虚证,在补血的基础上,注重补气健脾,认为脾胃健运,血虚能补;在治疗血瘀证的时候多用活血补血的当归与活血化瘀药配伍;治疗气滞证主张疏肝健脾行气,疏肝在运脾之先。治疗阴虚证用当归与阿胶、阿胶与白芍、当归与白芍、生地与阿胶配伍,治疗湿热下注证用海螵蛸与黄柏、白术与茯苓配伍。主张郁火宜清,利湿必兼扶土。丁甘仁辨治妇科病,重视肝脾,肝脾与血的关系密切,女子以血为本,同时在气机的升降中肝主疏泄,脾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可见调理肝脾两脏在丁甘仁治疗妇科疾病中的重要性。

张电冲[3](2020)在《中医“窍”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窍”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其中尤以脏窍之间的内外联系为人熟知,体表之窍既能反映内部脏腑的盛衰状态,也可作为施药部位达到以外治内的目的。历代医家对于窍的概念与脏窍之间的关系没有作统一的阐述。本研究从窍的概念着手,整理医籍中出现的窍的分类并提出与本研究相关新的窍的分类,概括窍的不同状态,总结窍的作用,系统地梳理脏窍关系,阐述窍与窍之间的关系,将窍病按照窍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类,提出窍病的病机与窍病的治法,最后列举出临床常用的治疗窍病的药物与方剂。1窍的概念中医“窍”的概念包含多层含义,本研究从本义与引申义两方面对其进行阐述。窍的本义表示孔、洞,在人体用于表示外部的孔洞器官和内部的穴位;引申义常用于表示连接内外的通道或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窍作为孔、洞是言其形态结构,此层含义反映了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沟通作用;窍作为穴位指其位置往往位于人体深处,为精气出入或汇聚之处;窍作为通道是指其连接内外的功能,通常反应在九窍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上;窍作为关键,是从其重要性而言,窍的此层含义体现在窍对人体神志的控制上具有关键作用。2窍的分类窍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仅在《黄帝内经》中就涉及“上窍、下窍”“清窍、浊窍”“阴窍、阳窍”“九窍、七窍、五窍”等不同的分类方式。此外在其他医籍文献中还有将其分作“外窍、内窍”“前窍、后窍”“窍合、窍闭、窍塞、窍开”“窍横、窍竖”等。本研究将古今文献中记载的不同种类的窍分别按照部位、数目和性质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窍的概念对窍进行了创新分类。研究者根据窍的概念,将窍分为三类:位于人体体表,形态上具有孔洞的视之可见之窍称为“体窍”,例如通常所说的“九窍”“七窍”“脐窍”“乳窍”等都属于此类;位于皮里膜外,具有联络内部脏腑与外部环境的通路,这种察而可得之窍称为“机窍”,例如“腠理”“玄府”等皆属于此范畴;位于人体内部,具有调控人体精神意识活动的推而可知之窍称为“神窍”,例如“脑窍”“心窍”等皆属于此范畴。3窍的状态窍的状态是指诸窍在某个时间所处的表现形式。对窍的状态的研究首见于《读医随笔》,该书将窍的状态分为“窍横”“窍竖”两种类型,用于阐述气机的升降出入。后世医家认为窍的状态主要包括闭合与开放两种状态,闭合的状态又被称作窍合、窍闭、窍塞;开放状态即特指窍开。除此之外,窍的状态还包含窍虚状态,表示易于受邪侵袭的状态。4窍的作用窍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窍是内外沟通之通道。窍既可以作为体表之孔洞完成内外沟通的职能,也可以作为内藏于外象之间的联系而完成沟通内外的作用;②窍是气机升降之门户。人体之气的运动促进了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之气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则保证了神机的濡养;③窍是神机运转之道路。窍与神机的关系也多在气、血、津液的运动或流通上体现出来。5脏窍关系脏窍关系主要是指位于体表的外部孔窍与位于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既包含一一对应,如目乃肝之窍、口为脾之窍;又包含一多对应,如与心密切相关的窍就包含目、舌、耳三种:“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心气通于舌”“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与肺密切相关的窍有鼻和耳:“肺开窍于鼻”“耳者,以声言之,金也”。与肾密切相关的窍有耳和二阴:“肾气通于耳”“肾开窍于二阴”。窍脏相关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脏窍之间的密切联系,如目的“五轮学说”体现了目与五脏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生理病理相关;舌的部位辨证体现了舌诊作为中医学重要的诊断方法,体现了脏腑与舌之间的特定对应关系;耳穴治疗的理论依据则通过全息理论体现了“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具体内涵。窍与窍的联系包含互通关系与互用关系。互通关系是指窍与窍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沟通的。互通关系可分为:外内互通、体表诸窍互通和体内互通。互用关系是指窍与窍之间互相关联,相互为用的状态。互用关系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所体现。除上述脏窍、窍脏和窍窍相应之外,人体还存在一些特殊的脏窍相关,如毛窍属肺、乳为肝窍,这也体现了中医学的知外达内的整体观念,也属于脏窍相关的范畴。6窍病窍病是指与窍相关的疾病的总称。从古至今对于窍病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窍病即人体官窍或特指体表九窍的疾病;另一种观点认为窍病分为窍本身之病和窍累及之病。本研究对于窍病的认识,是在上述两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从体窍病、机窍病和神窍病三个方面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7窍病病机窍病的病机错综复杂,但是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却有迹可循,有类可归。本研究从开阖失调、枢机不利和神机受阻三个方面明确了窍病的病机。窍是人体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必经之路,窍的开阖则是控制信息交换的源头,窍的开阖失调就会导致人体之气失来源,内部脏腑失司等一系列病理表现。枢机不利即表示这种中间介质出现气血逆乱、升降失调或经络屈伸不利等病理表现时,其对应的脏腑之窍或身体之窍出现相应的病理表现。神机失调即表示热邪、痰邪等致病因素均可导致扰神、蒙神等神机失调的病理现象。8窍病的治法本研究将窍病的治法分为通窍法、敛窍法和填窍法三大类。通窍法是指用于治疗诸窍闭塞而导致的内外沟通失常、气血逆乱、神机受阻等疾病的方法;敛窍法是指运用收敛的药物或方剂,使开之太过的诸窍得以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方法;填窍法是指使用驱邪以扶正的药物填实空窍,使外邪无法入空窍和防止疾病的向内部、深部的传变方法。9方药举隅具有通窍、敛窍、填窍功效的方药众多,临床常用的通窍类的药物有木通、石菖蒲、细辛、川芎、路路通等;敛窍类药物如白及、山茱萸、浮小麦、龙骨等;填窍类药物如骨碎补等。治疗诸窍疾病的方剂也有很多,临床常用的通窍类方剂如通利九窍的通窍活血汤和通气散,通利枢机的小柴胡汤,开窍醒神的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和涤痰汤等;敛窍类方剂如敛汗汤、和肺饮子、补中益气汤等;填窍类方剂如侯氏黑散、风引汤、填窍止氛汤等。10创新点本文首先对窍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理解窍的概念基础上,将窍分为神窍、机窍和体窍三类;以古籍文献为基础并结合现代研究,对多种脏窍关系作出系统的梳理;提出窍病的病机;将窍病的治疗方法分为通窍法、敛窍法和填窍法三类;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和方剂,为临床治疗不同类型的窍病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借鉴。

张泽智[4](2020)在《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湿热病源于湿热合邪侵袭人体,其症候复杂多变,清代叶天士阐发湿热证治大法,薛生白着《湿热论》专论湿热病证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论湿热病证治,王孟英补充《湿热论》条文成《湿热病篇》,皆传于今,为诸多医家继承并用于临床。但临床上,湿热证候错综复杂,辨证治法又多种多样,主证虽易鉴别但较少完全符合,变证繁多辨治不易,故古今医家历来尤为重视。本研究基于三部六病理论,依照人体生理结构表部、里部、枢部之三分法,遵从证候之寒、热、虚、实性质差异,从方证的角度,对湿热病方剂予以分类整理,选取《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中湿热方,依据十二单证分析对应条文,从而构建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之湿热病方证证治规律,将湿热病证治纳入三阴三阳体系,从而实现湿热论治的“寒温统一”,拓展三部六病理论,以期更好指导临床。方法本课题分文献整理和方剂分析两个方面对湿热病证治规律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湿热病相关文献,从源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对湿热病理论进行梳理,包含古代医家论述、近现代文献阐发,以及相关书籍的内容;另一方面,依据方药中《温病条辨讲解》与李士懋《平脉辨证温病求索》以及高等中医院校《温病学》教材中有关《温病条辨》与《湿热病篇》原文解析,选出其中治疗湿热病方剂,将方名、药物组成、原文录入Excel表格,然后对方剂与条文进行十二单证(表热证、表实证、表寒证、表虚证、枢热证、枢实证、枢寒证、枢虚证、里热证、里实证、里寒证、里虚证)分析,确定其单证归属,再依据表、里、枢三部对方剂分类,另外合证兼证单独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其证治规律。结果该文对湿热病自古及今发展源流做了详细论述,在湿热病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方面亦较为全面,多数医家还是以三焦与卫气营血辨治,亦有医家专谈治法、或谈方证,系统证治规律呈多样化。对于方剂分析,选出《湿热病篇》35方,《温病条辨》33方,其中表部湿热方6首、枢部湿热方10首、里部湿热方16首、兼证方7首、合证方29首。表部证治:湿热郁阻肌表多见“恶寒,发热,周身沉重,骨节痛”等症候,治宜湿热方3(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药);此外湿热犯表,所伤部位有肌腠、咽喉、经脉、肺部等,其治法总以分化湿热为主,解表兼利湿或化湿,随证选方。枢部证治:以热证、实证为多,亦有热盛伤阴而成虚证,枢部湿热证以郁阻胸中为典型症状,当透化湿热,宜用湿热方31,另外有热盛神昏、动血生风诸证,以热证为主,或热重湿轻,当清热凉血,随证选方。里部证治:湿热在里部,郁阻胃肠气机,则会升降失常。热重则易成腑实,湿重则滞留胃肠、阻碍运化,甚者可见下痢,其中湿热郁阻中焦为典型症状,方宜三加减正气散,若湿偏重者,宜用一加减正气散,若热偏重而生湿、流于胸胁,宜用香附旋覆花汤,其他诸证各随证选方,灵活使用。合证兼证证治:湿热病复杂变化,多有波及,有同一部不同性质相合,有两部单证相合,亦有三部单证相合,此最复杂,当详细辨治,确定病变部位与湿热孰重孰轻,津液盛衰、有无实邪凝聚,进而选方用药。结论人体湿热病证,单纯表部、里部、枢部的证候,辨治相对较易,相较而言,湿热在里部比表部、枢部证候复杂,合证兼证证候更加复杂,或涉及两部或蔓延全身三部,在辨治上总当先定病位(表部、里部、枢部),而后确定病性(寒热虚实),再通过对病势(病情轻重)的把握,进而可选出适用湿热方,如此,形成三部六病理论体系中湿热病证治规律,于临床使用思路更加清晰,以期推广运用。

陈莎莎[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热痹郁热辨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温病学郁热辨证方法指导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开展热痹郁热辨证研究,为热痹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提供依据,为提高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疗效和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服务。方法:基于文献和理论及临床研究的基础,设计热痹郁热辨证证候调查表,收集符合热痹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341例,按照郁热辨证方法进行分型,将病案分为卫分无形郁热证16例、湿热郁结证173例、痰热郁结证98例、燥屎热结证32例、热瘀互结证11例、积滞热结证11例,剔除病例数较少的证型,获得痰热郁结证、湿热郁结证、燥屎热结证作为本课题主要研究证型。运用SPSS 19.0和Python 3.6对病案的基本信息、发病节气、基础疾病进行频数分析,将症状、体征进行关联规则运算,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温病学郁热病机理论,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开展热痹郁热辨证研究。结果:1.在303例热痹患者中,男性222例(占73%),女性81例(占27%),男女比例为2.74:1。50岁以上的患者占62.4%,发病最多的年龄段为61-70岁,占25.4%。2.发病节气频次较高分布为立夏、处暑、立秋、大寒等节气,主要集中在天气骤变,阴阳之气交替变化时,热痹较为多发。3.热痹患者合并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病、骨关节炎、慢性肾衰竭、2型糖尿病、脂肪肝、骨质疏松、慢性胃炎、冠心病、高脂血症、肾结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G-6PD缺乏、脑梗塞恢复期、肾功能不全、腰椎退行性病变、糖耐量异常、贫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4.98例痰热郁结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十依次为:关节疼痛(94.9%)、关节红肿(69.39%)、活动受限(63.27%)、关节压痛(52.04%)、肌肤灼热(47.96%)、咳嗽(43.88%)、苔黄腻(37.76%)、舌暗淡(30.61%)、脉弦滑(34.69%)、夜寐不安(31.63%)等。将置信度设置≥30%,支持度设置≥10%,提升度设置>1,关联2项有194条规则,关联3项有512条规则,4项有420条规则,5项有96条规则。对规则项整理、综合分析后发现关节疼痛、痰黄稠、咳嗽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5.173例湿热郁结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十依次为:关节疼痛(96.55%)、关节红肿(82.18%)、肌肤灼热(73.56%)、舌红(72.99%)、活动受限(71.84%)、苔黄腻(71.84%)、关节压痛(66.67%)、脉弦滑(46.55%)、脉滑数(41.95%)、四肢拘急(22.99%)。将置信度设置≥30%,支持度设置≥10%,提升度设置>1,关联2项有102条规则,关联3项有377条规则,4项有641条规则,5项有573条规则。对规则项整理、综合分析后发现关节红肿、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6.32例燥屎热结证症状、体征出现频率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关节疼痛(96.67%)、关节压痛(73.33%)、肌肤灼热(73.33%)、便秘(70%)、活动受限(66.67%)、苔黄腻(66.67%)、关节红肿(63.33%)、舌红(46.67%)、脉滑数(46.67%)、夜寐不安(40%)。将置信度设置≥30%,支持度设置≥10%,提升度设置>1,关联2项有229条规则,关联3项有1023条规则,4项有1990条规则,5项有2146条规则。对规则项整理、综合分析后发现关节疼痛、关节压痛、肌肤灼热、便秘、脉滑(数)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结论:1.温病郁热辨证方法可指导临床热痹的辨证,为辨识热痹提供新的辨证认识思路。2.热痹郁热辨证各型中关联性较高的症候群分别为:(1)痰热郁结证:肌肤灼热、关节红肿、关节疼痛、关节压痛、活动受限、四肢拘急、晨僵、痰黄稠、咳嗽、痛风石、舌红或舌暗红等,其中痰黄稠和咳嗽、晨僵关和节疼痛、痛风石和关节疼痛、舌暗红、疼痛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2)湿热郁结证:关节红肿、关节疼痛、关节压痛、肌肤灼热、夜寐不安、四肢拘急、活动受限、脉滑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其中脉滑数和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体征高度关联;(3)燥屎热结证:关节压痛、肌肤灼热、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红肿、便秘、大便难解、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其中舌红和苔黄腻、脉滑(数)和苔黄腻高度关联。3.关联规则在热痹郁热辨证研究中适用,有助于中医临诊疗规范化、客观化,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志彬[6](2020)在《基于数学演绎法的《伤寒论》厥阴病篇症机考》文中提出目的:《伤寒论》是一部伟大的中医经典着作。然而,历代注家对《伤寒论》原文的理解却多有不同,在《伤寒论版本大全》中记载的注解着作就达1604种之多。从注家的观点来看,历代医家大多以脏腑经络理论来注解《伤寒论》条文,而对同一条文,不同医家在脏腑经络的病位、病机的认识方面差别较大,很难融合统一。如何融合不同注家的观点,阐明仲景《伤寒论》经文的本意,这对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课题以《伤寒论》厥阴病篇为研究对象,采用知识元统计的方法,把20位有代表性伤寒注家对条文症机观点的认识进行分类汇总,全面了解不同注家对条文症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借助演绎推理的方法,从八纲层面构建脏腑经络病位与表里病位、病机与虚实、寒热病性的对应关系,尽可能在八纲层面融合不同注家的观点,试图阐明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的真实含义。方法:1.文献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部注解《伤寒论》着作,摘录其厥阴病篇相关条文的注解文本,以宋版《伤寒论》条文为轴心,分类汇总不同注家的注解,并逐条校勘后进行统一编码,形成研究文本。2.知识元分析法:构建病证要素知识元编码系统,对研究文本进行知识元标记,知识元类型包括症状、病机、病邪、病因、病位、预后、治法、医论等。知识元为一段连续的文本,是最小的、完整的知识单元。知识元标记采用XML语言,文本标记工具为Oxygen XML editor 17.0软件。3.数据库方法:知识元标记后的文本,通过数据转换工具,转换为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管理工具为Microsoft Access 2010。4.数据分析法:在数据库中对知识元文本进行人工切词,采用SAS软件对人工切词后的文本进行术语提取,并进行语义消歧处理。然后采用SQL查询语句编程,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采用SAS软件的Proc Report功能直接输出为Word文档。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还要进一步输出为Excel数据表,并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5.演绎推理法:对数据分析后的汇评结果进行演绎推理分析,总结出每条条文可能的八纲病机,演绎推理的规则为:(1)构建病位要素与表里和半表半里的对应关系;(2)构建病机与虚实、寒热病性的对应关系;(3)根据虚实、寒热病性对应阴阳总纲;(4)对无法对应的症机关系进行个别讨论分析,可结合方证进行反推。结果:1.对厥阴病篇条文的归纳认识:从20位注家中提取出的厥阴病篇条文共62条,厥阴病篇有56条条文,另外涉及霍乱病篇有4条条文,太阳病篇有2条条文。不同医家对厥阴病篇的总条数认识有区别。其中,成无己57条,方有执54条,张遂辰57条,喻昌47条,张璐54条,柯琴27条,程知51条,张锡驹55条,张志聪55条,吴谦41条,邵成平55条,黄元御50条,舒驰远48条,陈修园56条,尤在泾55条,高学山47条,郑钦安48条,汪莲石55条,祝味菊56条,彭子益54条。2.注家对条文症机观点的汇评与展示:按照症状分别对20位注家注解的症机要素进行了汇评,并采用可视化的关联图进行了整体症机特点的展示,可方便查看不同医家对条文的症机认识。3.构建了脏腑经络的病位、病机与八纲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注家的症机观点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进行了对应,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推理过程的展示。4.厥阴病篇条文八纲分类结果可概括为:第一,326条提纲证,是反映厥阴病阴、虚、寒,兼有热的主要病机特点。第二,病机、治法、治禁、转归四大类条文;其中,病机的条文是337条和340条,病机分为虚实两种,表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和冷结膀胱。治法的条文是335条、349条、381条,病机特点是阴、虚、寒和阳、实、寒(寒热并见)。治禁的条文是330条、333条、347条、364条、376条,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376条是阳、实、热的痈脓症。转归的条文是89条、327条、328条、331条、332条、334条、336条、339条、341条、342条、343条、344条、345条、346条、348条、358条、360条、361条、362条、363条、365条、366条、367条、368条、369条、380条。这些条文的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329条、363条、365条、367条表现为在里的阳、实、热,主症表现为脉数、口渴、便脓血等。从八纲分类总体看,这四大类症状以阴、虚、寒居多,伴有阳、实、热;病位以在里为主,或有表,或半表半里。因此,四大类反映了厥阴病虚实寒热错杂,病位主里的特点。5.厥阴病篇症状的八纲病机特点:主症以寒、热、下利为主。涉及的症状分类有:痈脓症类的病机特点为在里的阳、实、热;汗症类主要有阴、虚、微热和真寒假热;饮食、烦躁症类的病机特点以阴、虚、寒为主;其中,痈脓、饮食症类的病位以半表半里为主;汗以先寒后热、真寒假热的半表半里为主,和病位在表的郁冒汗出。渴症类的病机特点分为2种,一是阳、实、热,如360条、367条;二是阴、虚、寒,如329条;腹症、面、呕吐、咽喉、郁冒、喘、蛔虫、四肢、小便、胸胁等症类的病机主要是阴、虚、寒为主。6.厥阴病篇23条方证条文的八纲分类特点:(1)病位特点:以“里”为多,其次是病位在半表半里、表里兼有和表。第385条无病邪作用,故无病位。326条、338条、357条、375条、379条的病位和焦膜(胸腔、腹腔、膈膜)关系密切,病位定义在半表半里。病位在表的条文是351、352条,其余的病位均以里为主。(2)病机特点:从阴阳、虚实寒热对方证条文进行病机分析,方证条文的病机以阴、虚、寒为主,兼有阳、实、热。7.厥阴病篇主症的方证分类:(1)下利:1)阳、实、热:半表半里的热,用栀子豉汤;里实热证,用白头翁汤;里实热兼有积滞,用小承气汤。2)阴、虚、寒:病位在半表半里兼有饮,用茯苓甘草汤,半表半里兼有热用麻黄升麻汤、乌梅丸;病位表里兼有用四逆汤、桂枝汤,先里后表;病位在里的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2)厥冷(寒):1)阳、实、热,病位在里的白虎汤;2)阴、实、寒:病位在里的瓜蒂散;3)阴、虚、寒:病位在半表半里的茯苓甘草汤、乌梅丸;病位在表的当归四逆汤;病位在里的四逆汤类。(3)发热:1)阳、实、热:半表半里用小柴胡汤,病位在里用白头翁汤;2)阴、虚、寒:真寒假热用四逆汤类。(4)其他类:呕吐、痛、烦躁、汗、饮食、蛔虫、四肢、心下(心)、腹、渴、小便、误下、咽喉、痈脓、燥屎、谵语,其病机特点基本不出八纲范围,是寒(厥冷)、热、下利、脉象等主症的伴随症状,病机多呈现寒热错杂特点。结论:1.对20部《伤寒论》注家提到的厥阴病篇条文共62条,按照症机单元要素进行了分类提取、术语规范、汇总分析,并采用表格、关联图的形式进行了客观展现。2.所选20部注家对厥阴病篇的观点,均从脏腑经络病机的角度对仲景条文进行了分析,从汇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注家对病位、病机的认识差距较大,难以在脏腑经络层面对不同注家的观点进行融合,得出一个较为统一的症机结论。3.从八纲层面,构建了不同注家对条文病位、病机的观点与八纲对应的关系,从脏腑经络病位、病机与八纲的关系来看,似乎能融合不同医家的观点。由此推测,仲景对厥阴病篇条文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八纲分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半表半里病位,基于胡希恕、汤本求真和姚荷生半表半里(焦膜)的观点,包括了焦膜包被的各脏器的症状,如咽喉、膈、心包、心下、肝、胃、厥阴经等部位的症状。4.根据条文八纲分类的结果,认为厥阴病的症机特点为:厥阴病属阴证、虚证,在虚寒的基础上兼有热,外邪以在半表半里为主,兼有在表和在里不同。根据上述厥阴病机特点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归属于厥阴病的条文主要有326条、327条、328条、329条、331条、332条、333条、334条、336条、338条、339条、341条、342条、344条、345条、346条、348条、353条、357条、359条、366条、370条、389条,而厥阴病篇其他的条文具有鉴别诊断等意义。

黄瀚锋(Wong Hon Foong)[7](2019)在《伤寒六经辨证新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的中医经典,存在着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不相衔接的问题。《伤寒论》作为公认的经方着作,其六经辨证却被定位为只适用于狭义伤寒。六经辨证不受重视,还体现在经方学习热衷于方证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干框架的六经辨证却鲜见临床方面的进展。支离破碎的现象,严重危及了中医整体辨治思维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拟:○1重新探索六经辨证的内涵,了解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的关联。○2如何在六经辨证内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使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方法:首先熟读伤寒原着,系统查阅隋唐至民国时期代表医家的相关着作,以及知网内的近现代中医药期刊、杂志相关文献。接着,运用文献通考和逻辑概念的思辨方式,按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整理六经辨证的内涵,分析其与卫气营血、三焦、病邪、气血津液、脏腑等辨证论治模式的内在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六经九分法进行一元化处理,以期明确六经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结果:当今中医界所面对的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或误区。六经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了改变,但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却是不变的,此即六经的根本作用,也是各种辨证论治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六经九分法则是以治法对六经辨证作了高度抽象的诠释和概括,强调气机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全是所有治疗大法中的关键,对所有疾病的辨证论治皆具有指导意义,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畴。其优势还在于面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辨别患者体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本文也采用兼证的概念,使运用六经九分法分析临床复杂的病情时变得相对简练、便捷,以帮助初学者更易于掌握正确的辨证诊疗方向,达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以相兼证简易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其具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得到证实。结论:六经辨证在当今的临床仍然具有实用性,当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辨证模式,其历史根源和内涵皆演变自伤寒六经辨证。以相兼证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更贴近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以简便的方式指导临床,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基本方向,也为方证对应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任廷浩[8](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云南近现代医家儿科扶阳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深入探析云南近现代着名医家中廖濬泉、吴佩衡、吕重安、戴丽三、李继昌、姚贞白在儿科疾病辨治中运用扶阳法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用药特点,探究扶阳法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从而丰富、深化云南扶阳学术思想的研究,扩大扶阳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方法:筛选六位医家所留医案着作中运用扶阳法治疗儿科疾病的医案,并采用文献研究整理与数据统计、数据挖掘等结合的方法,对其中儿科扶阳医案的症状频次,扶阳药物使用频次、配伍组合等因素进行分析统计。(顺序说明:本文行文以六位医家所留儿科扶阳医案数量之多少,对六位医家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依次是廖濬泉、吴佩衡、吕重安、戴丽三、李继昌、姚贞白。)结果: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提取医案共计104案,方剂共计318首。对这些医案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1.在廖濬泉儿科扶阳医案中,下利、咳嗽、发热、面黄等症状出现较多,舌象多见舌淡、苔白、苔腻等,脉象多见脉细、脉弱、脉数等。方剂配伍中,附子、白术、半夏、干姜等温热药物出现频次较多,出现药对频次较高如“甘草-附子”出现85次、“白术-甘草”出现79次、“白术-附子”出现72次、“干姜-附子”出现69次。2.在吴佩衡儿科扶阳医案中,咳嗽、发热、气喘、下利、无神等症状出现较多,舌象多见舌白、苔滑等,脉象多见脉紧、脉弱、脉缓等。方剂配伍中,附子、甘草、干姜、肉桂等温热药物出现频次较多,出现药对频次较高如“干姜-附子”出现69次、“甘草-附子”出现69次、“干姜-甘草”出现57次、“干姜-肉桂”出现53次。3.在吕重安儿科扶阳医案中,咳嗽、下利、发热、自汗等症状出现较多,舌象多见苔白、苔腻等,脉象多见脉细、脉浮、脉缓等。方剂配伍中,附子、法半夏、桂枝、生姜等温热药物出现频次较多,出现药对频次较高如“法半夏-附子”出现13次、“桂枝-附子”出现13次、“干姜-附子”出现11次。4.在戴丽三儿科扶阳医案中,发热、面青、咳嗽等症状出现较多,舌象多见苔白、苔腻等,脉象多见脉沉、脉细等。方剂配伍中,附子、桂枝、甘草、干姜等温热药物出现频次较多,出现药对频次较高如“甘草-附子”出现1 1次、“桂枝-甘草”出现9次、“桂枝-附子”出现9次、“干姜-甘草”出现8次。5.在李继昌儿科扶阳医案中,下利、肢冷等症状出现较多,舌象多见舌淡、苔白等,脉象多见脉沉、脉弱等。方剂配伍中,附子、白术、人参、丁香等温热药物出现频次较多,出现药对频次较高如“白术-附子”出现5次、“人参-炮姜”出现5次、“白术-人参”出现5次。6.在姚贞白儿科扶阳医案中,下利、自汗、发热、肢冷等症状出现较多,舌象多见舌淡、苔白等,脉象多见脉细、脉沉等。方剂配伍中,附子、砂仁、干姜、白术等温热药物出现频次较多,出现药对频次较高如“砂仁-甘草-附子”出现11次、“附子-白术-甘草”出现10次。结论:本文所述六位医家在儿科临证中常用的扶阳温阳药物主要有附子、干姜、肉桂、细辛、丁香、法半夏等。常用的核心配伍组合有附子-肉桂、附子-干姜、甘草-干姜、甘草-肉桂、干姜-肉桂、桂枝-附子、附子-干姜-甘草、附子-肉桂-甘草等。常用的扶阳方剂主要有大回阳饮、逐寒荡惊汤、四逆汤、白通汤、黄芪建中汤、麻辛附子汤、理中汤、大建中汤、干姜苓术汤、桂枝加附子汤等。治疗儿科疾病特别重视温扶太阴、少阴阳气;重视扶助阳气而不忘填精补阴;选方用药不拘市习,独具匠心。

闫立彬[9](2016)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证治思想及对周小农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周小农曾在民国期间搜集到同邑名医王旭高所撰六种医书,并将其整理校勘后交予上海千倾堂书局付梓出版,《西溪书屋夜话录》(又名《治肝三十法》)即为其中的一本。周氏非常推崇《治肝三十法》,并在书后跋语中云“间宗夜话录治肝诸法,辄应手奏效,人多目予为擅于调理肝病者”,可见其之所以擅长诊治肝病,很明显是受到了《治肝三十法》的极大影响。然而关于周氏是如何受到《治肝三十法》内容的影响,以及其是否在此书基础上对肝病证治思想有所独到的见解发挥,目前并无相关研究资料能够解释这一问题,因此本文即立足于此而展开研究,力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展开研究,并以《治肝三十法》肝气、肝风、肝火证治思想及对周小农的影响为研究核心。其中肝气病选取疏肝理气法、疏肝通络法、柔肝法、缓肝法、培土泄木法、泄肝和胃法、泄肝法、抑肝法,散肝法;肝风病选取熄风和阳法、熄风潜阳法、培土宁风法、养肝法、暖土以御寒风法;肝火病选取清肝法、泻肝法、清金制木法、泻子法、补母法、化肝法,总共20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治肝三十法》原书中,王旭高并未将散肝法列入肝气证治篇,而列入肝虚证治篇,但笔者认为散肝法可与肝气证治诸法进行对比研究,故在本文中自行将其列入肝气病篇。另外,周氏所撰着作中仅《惜分阴轩医案》(经后人整理为《周小农医案》)能代表其学术思想,故本文不仅从《周小农医案》入手,以医案为依据进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治肝三十法》肝病证治思想对周氏的影响与独到发挥之处,同时收集周氏在民国期间所发表的期刊文章,进行分类整理研究,以期对周氏学术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研究结果论文主要完成了三个研究结果:第一,整理编撰出周小农年谱,达到了对周氏学术渊源、医事活动、学术成就有一个总体了解的目的,并在小结部分,论述了周氏的成长经历、环境以及学习历程等因素对其日后学术特色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第二,整理出周小农民国期刊文章精粹,笔者通过在国家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处搜集到周氏在民国期间所刊载期刊文章120余篇,对其学术思想主张与特点做到了更全面的认识,并择取其中影响力较大或具有独到学术见解的文章,以文摘的形式予以选录;第三,对《治肝三十法》肝气、肝风、肝火证治加散肝法等20法证治思想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并以医案的形式阐述了其对周小农的影响。笔者首先具体阐述每个法的临床含义,其次通过对原文的解读,还原王旭高设立此法的临床思路及选方用药的经验,并时常于此提出与其他学者不同的观点,再次以医案举析的形式对周小农的医案加以分析其是如何继承该法的证治思想,最后在结语部分总结其运用该法的经验以及是否融合己见加以创新发挥。笔者期望通过此项工作,使周小农的学术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达到丰富中医学术内容的目的。

施丞修[10](2016)在《清代名医王旭高、吴鞠通肝证临证医案整理研究及理论探讨》文中指出目的《王旭高医案》与《吴鞠通医案》是近代以来较受后人重视的两部医案,主要是这两部医案不仅是诊疗过程中的一种记录,而且还是两位医家在终其一生领悟所得的理论架构下之实践。而且两位医家皆详实地记录每一次的诊疗过程,甚至吴鞠通有高达四五十诊的记录,有的病患还能每日一诊一方,细心诊治。加一味药减一味药,都有诊治前后论断的依据,因此都是具有临床学习与研究意义的医案。以两位医家医案作为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了解,中医学的发展,在临床上实证是否学术思想上的变迁的一致姓,亦即,从内经时代致伤寒论时代,发展至清朝的温病时代,外感病思维上的变迁,是否在其他疾病上亦是如此,是否成为时代上的一种普世价值,是值得探讨的。论文从两位医家生平简介与学术沿革出发,由名医习医的背景与历程,能反映在医疗思维与技术上,也是形成学术理论重要的过程。另外再比较两部医案着述特色与差异性,以及医案病例数与整体用药种类及次数统计,已明白两位名医的用药习惯与特色。藉由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之标准与吴鞠通“初病肝郁,久病入络”概念,分析医案中实际用药状况,呈现出理法方药最真实面貌。选择黄疸、积聚、眩晕与中风四大病证,来进行王旭高与吴鞠通肝系病症的医案比较,结合中西药认知比较,内经、张仲景时代与清代两位医家对该证的学术观点与用药差异,从各自《医门要诀》与《医医病书》理论架构,延伸到医案内容,去详细分析比对,研究两医家对四种肝证的临床案例之特色与异同处,以总结出四大肝证最核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研究与医案原着研究整理相结合的方法,透过不同版本医案原着的大量与重复性阅读,及两位医家其他着作的参考,再藉由《中华医典》电子图书、《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由广至深全面性地研究两位医家临床实务操作与其终其一生的学术思想精华的实践。深入王旭高与吴鞠通医案内容,并重复性地大量阅读,可以体会出中医讲证不讲病的学术本位,如同头痛、眩晕、中风皆可源于肝风内动之证,同时又是异病同治下的中医精神。在大量阅读分析下,其它学者对于两位医家的学术论点及医案的研究,也是充实本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本学位论文数据来源以及学术观点形成的过程中,藉由电子表格(EXCEL)软件来统计两位医家医案病例数、用药数量、比例与习惯。虽然中药博大精深,但《本草纲目》所记载之一千八百多味药物,历代医家无人能尽用,藉此医案用药习惯统计,以了解两位清代医家在肝证医疗实务上,何者才是临床最受用的药物,而作为学医者对中药深入的首选。最后藉由黄疸、积聚、眩晕与中风四大肝证医案的搜集、比对与分析,以支持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的理论基础,及两医家诊治之临床特点,以作为中医肝证发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教育意义的临床指导。结果根据上述研究方法,本学位论文总结以下研究结果:(一)医案常用药物王旭高治肝三十法记载了30种治肝法则与方药,共有肝证4类、成方12首,列举药物112味。肝证4类分别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及肝寒肝虚等证治。列举药物方面,若扣掉跨证型的重复药物19味后,王氏实际治肝三十法所列举的药物为93味。根据王旭高治肝三十法原则,进行统计两部肝证医案肝证药物使用频率之统计。《王旭高医案》药物使用类别总数为364种,前五名药物分别为地黄(190次)、当归(168次)、白芍(133次)、甘草(131次)与麦冬(129次)。依据王旭高药物功用的归类,地黄能熄风潜阳、养肝、补肝阴;当归能柔肝、补肝血:白芍能熄风潜阳、培土宁风、缓肝、(培土)泄木、化肝、敛肝、补肝阴、或于泄肝药寒热另加;甘草能培土宁风、泻子;麦冬能培土宁风、清金制木。从地黄、当归、白芍三药来解读,治肝之大法首重滋阴,以肝肾同源及水不涵木概念为主。《吴鞠通医案》药物使用类别总数为266种,以甘草(347次)、陈皮(302次)、麦冬(182次)、地黄(173次)、白芍(165次)使用率最高。较之王旭高,首重甘草、陈皮,是以仲景治肝先实脾概念为主。(二)以证型分析:前五名肝证药物使用1.肝气证治:王旭高:杏仁(128次)、木香(65次)、香附(61次)、延胡索(58)次吴鞠通:杏仁(251次)、郁金(103次)、旋覆花(101次)、香附(86次)、白豆蔻(86次)。2.肝风证治:王旭高:丹皮(79次)、钩藤(70次)、石决明(59次)、元参(55次)、羚羊角(49次)。吴鞠通:丹皮(143次)、元参(84次)、薄荷(66次)、羚羊角(43次)、甘菊(37次)。3.肝火证治:王旭高:沙参(106次)、黄连(90次)、(黑)山栀(74次)、枇杷叶(64次)、黄芩(53次)。吴鞠通:黄芩(162次)、连翘(161次)、黄连(110次)、泽泻(68次)、沙参(48次)。4.肝寒肝虚等证治:王旭高:酸枣仁(59次)、肉桂(42次)、枸杞子(34次)、肉苁蓉(26次)、杜仲(25次)。吴鞠通:蜀(川)椒(65次)、肉桂(26次)、代赭石(9次)、川芎(8次)、乌梅(8次)。(三)四大肝证选析1.黄疸:现代医学认为黄疸是肝疸系统疾患的一部分,中医则认为黄疸是一种以色黄为病症的疾病,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临床特征。虽然《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指出黄疸为肝证疾病,但中医尚有五疸之说与五脏相关,非独于肝。王旭高黄疸门仅收录医案六例,无一肝证黄疸,不见内经所谓肝证之黄疸,可见黄疸在中医并非一定是肝证。黄疸一症,吴鞠通未记录在《吴鞠通医案》中,但列于《温病条辨》。吴鞠通否定丹溪黄疸不必分五疸皆为湿热之说,也批评喻嘉言对于张仲景未论及阴黄一证之微词,是未得仲景治黄之要。但对罗谦甫,力辨阴阳,赞赏有加,此与王旭高思维相同。吴氏治黄疸证,归纳出辨证条例35条,治疗方剂共12方。治黄首重三大诊断方向:一是先审黄疸之发与不发,在于小便利与不利;及疸之易治难治,在于口之渴与不渴。二是再察瘀热入胃之因,或因外并,或因内发,或因食谷,或固酣酒,或因劳色,有随经蓄血,入水黄汗;三是再分上下表里之别,上盛者一身尽热,下郁者小便为难;及表虚里虚,热除作哕,火劫致黄。相较之下辨治较王旭高细腻许多。2.积聚积聚病机则主要来源于气血凝滞所致,病因多有情治问题,证见于“胸中”、“心下支”、“腹中”、“胁下”、“小肠膜原”等部位发生肿硬疼痛问题。王旭高认为肝主疏泄又主血络,肝失畅泄,或为抑郁、或为亢盛,易致气运失常而血行不当。或有肝气郁滞血行障碍,或为瘀血疼痛,或至症积痞块,故积聚亦常为肝证之一环,只是非肝证之一病,而且是多因性难治之证。医案方面,在《王旭高临证医书合编》之柳氏《评选环溪草堂医案》与方耕霞所作之《王旭高临证医案》皆有积聚门《积聚门》篇章,各收录31及30案。而在光绪二十六年柳宝贻刻本,江阴柳氏医学丛书中的《环溪草堂医案》则归纳为《瘕癖门》仅10案。《吴鞠通临证医案·积聚》共有9案例,对于积聚的疾病特色、治疗方针与注意事项,吴氏于《医医病书·症瘕论》中简略说明。对吴氏来说,积聚与症瘕是同病不同名的疾病,治疗上不宜过用三棱、莪术、归尾、红花等攻瘀之阳药治之,也不适合长期使用汤药治疗。其病机是正虚邪实及气滞血瘀,古有云“汤者,荡也”不宜久服。“丸者,缓也”可渐磨痼疾。吴氏再强调,凡病久成积成症,其治宜缓不宜荡、宜丸不宜汤。因此须长时间治疗的条件下,吴氏会续用化症回生丹缓通,直至症化病除。3.眩晕从肝论治眩晕,自内经时代起,《素问》认为眩晕起于肝郁,进而化火阳亢,引发内风之眩晕,偏于实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意;《灵枢》则认为眩晕起于气血不足以致髓海空虚而至眩晕,偏于虚证“上虚则眩”之意。王旭高眩晕医案共有37例,自《肝风痰火门》章案,之“经曰:上虚则眩。丹溪云:无痰不作眩。病机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眩晕不出虚、风与痰三者为患。”已明王氏对于眩晕一症之病因病机与治则所重之处。眩晕不出肾阴虚、脾虚痰以至肝风动。《素问》谈肝、《灵枢》谈虚,加之张仲景与朱震亨明确立“盖无痰不能作眩也”之论。可知王氏对于眩晕以肝为主轴外,仍遵循五行生克理论,病因非只一端必有相兼的思维。吴鞠通眩晕医案共有7例,其中以“眩冒”二字来代表眩晕症者有6例,阳虚内风眩动仅1例。前6例多数以眩冒称之,乃吴氏尊张仲景对眩晕之用词。但实际上吴氏医案吴一例论及肝证眩晕,多以痰饮至眩为主要病因病机,阳虚内风眩动实质用药亦非肝证。4.中风中风一词始于张仲景沿用至今。在此前至内经时代有各式名称,可分为神志障碍的“暴厥”、“薄厥”、“大厥”、“煎厥”、“击仆”等,以及肢体偏瘫的“偏枯”、“偏风”、“卒中”、“喑”、“痱”等称谓。随着中风证治历史的发展,正虚是中风的病因基础,但在唐宋以前,兼以外风入中为主流思想,金元之后,渐以内风辨治为主要思维。内风至中,病机归于肝者,有肝风、肝火、肝气逆、肝血虚等。王氏于《医门要诀·中风》篇第一句话即提出“中风一证,多系肝风上逆”,直指肝即为中风证之所由,其证,除了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云之“眩”外,更强调“猝然昏仆,口歪流涎,手足不遂”之“掉”证。王氏特别提醒,古人对于中风的论述已经相当完备,也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不外乎风从外入以小续命汤加减;风从内生,以熄内风;或言夹气、夹火、夹痰等,即便张景岳另外提出中风非关外风,是精气内虚所致,只要温补内虚即可,但王氏奉劝,这些立言或方论是学医者必信,但不能全信,只能参酌而随证治之。治疗心得,王氏言简意赅,基础方药为羚羊、天麻、橘红、半夏、钩藤、茯神、竺黄;竹沥、姜汁。有语蹇者,送下苏合香丸;有热阻窍闭,舌强神糊者,化下至宝丹;痰多者,再加胆星。但中风在临床医案篇章分类上,方柳二氏的版本上有显着不同,方氏版仅分为“中风”17例;柳氏版分为“中风门”3例与“内风门”6例;合编版分为“类中门”11例,其他分列于“肝气肝风肝火门”63例中;简而言之,柳氏称中风,有中风、内风、类中风与肝风之别,而方氏通称为中风(门),但另有肝风痰火(门)。关于中风有真中或类中,外风或内风之别,吴鞠通在医案中分之甚详,吴氏将风症分为外风与内风,外风以“太阳中风”标示,内风则以“中风”及“肝风”为标示。外风即真中风称太阳中风,内风即类中风即中风或及肝风。症状之别,类中风,外形必缓纵,属于内风掀动之象,《灵枢》谓之痱中;真中风,外形必拘挛,属六淫之邪从外而中。因此,属于肝证的类中风,吴鞠通认为有着一胜则一负的特色,如“肾虚无以养肝,孤阳独上”或“土虚肝侮”,是脏腑虚实相杂的疾病。治则提出“乙癸同源”、“实土制风”、“建金制木”等三种治则。吴鞠通在中风论床论治上,可以说是明确了从古至今混淆不清的概念,给后世立下清晰的诊治方针。结论王旭高与吴鞠通皆为清代中后期名医,皆有医学理论性着作与临床性诊疗医案,对内经与仲景学说专研颇深,再受到清代叶天士温病学说影响,并不混淆对既有伤寒思想与温病理论的差异,还能于医案中兼容并蓄,充分发挥一代医家对中医发展承先启后的教育与指导作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总结中医肝证发展数千年的证治原则,并落实于临床诊治之中,成为落实肝证理法方药过程里,相当重要的一个指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要指导。但所列治法与药物,并非于医案中完全应用,亦即治肝三十法是理论性的建议,临床诊治,证因与病机皆是复合式非单一,因此在论断上,会有治则选用比例上的巨大差异。而用药方面亦是如此,如地黄、当归、白芍、甘草与麦,冬医案中用药皆超过百次,列肝证用药前五名。相对于肝寒肝虚等证治的细辛王氏仅使用5次,羊肝王氏更未曾使用。吴鞠通“初病肝郁”与“久病入络”两句话贯穿吴氏医案中,肝证证治的基础核心理论。亦可解读为肝证,初病肝气失于疏泄而郁,久病肝气郁久血滞于络。情志郁怒是肝证发生的起始点,自病变生肝火、肝风,冲犯乘侮再生他脏之证或兼证。治疗上,病患初病少而久病多,吴氏案中一语“肝主疏泄,肝病则不能疏泄……肝主血,络亦主血,故治肝者必治络”可说明治肝之重点。另外,虽云肝气郁或怒,但一句“不能宽怀消怒,不必服药”更说明,用药疏肝不是治疗首法,而是情绪。郁怒不除,用药无法,是吴氏肝证治疗有别于王氏之处。王旭高治肝三十法强调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偏属病机变化,吴鞠通强调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久病入络,偏属病因致病。面对肝证之证治,应结合两医家所总结的理论架构,及医案中耳提面命的基础概念与思维,才是得到肝证临床诊治的真传。本论文尚有未臻完整之处,其一是,肝证用药未能完整实行统计,难处在于少有单一药物能归于肝证用药,此与药物性味归经有关,而无法精确统计。其二肝证仅是中医学上的一种归类与概念,并无法只以《中医内科学》所归类之胁痛、黄疸、积聚、鼓胀与头痛五种病症作为为肝胆病证之归纳,亦无法仅以此次选证之黄疸、积聚、眩晕与中风四证作为代表。故医案中尚有诸多肝证罗列于其他篇章未能被选用分析,是此论文缺漏之处,尚须学者继续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望完整肝证医案内容。

二、温病营血分闭证证治探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病营血分闭证证治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1)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1部分 湿热内涵的理论溯源
    1. 先秦两汉时期
        1.1 《黄帝内经》—湿热病机
        1.2 《难经》——首次出现“湿温”
    2. 晋隋唐时期
        2.1 《脉经》—“湿温”为“暑湿”
        2.2 《诸病源候论》—外湿与内热相合
    3. 宋金元时期
        3.1 刘完素—“火热能生土湿”
        3.2 朱丹溪—“湿热为病,十之八九”
    4. 明清时期
        4.1 张景岳—湿分阴阳
        4.2 叶天士—湿热不同于温
        4.3 薛雪—三焦分论湿热病
        4.4 吴鞠通—以三焦系统论治湿温
        4.5 其它观点
第2部分 孔伯华湿热理论内涵诠释
    1. 湿热的来源
        1.1 外来湿热
        1.2 内生湿热
        1.3 内外相合
    2. 湿热病因病机含义
        2.1 湿热病因
        2.1.1 湿温
        2.1.2 湿热合邪
        2.1.3 暑湿
        2.2 湿热病机
        2.2.1 阴虚肝热与脾虚内湿
        2.2.2 肝郁化热与脾湿相合
    3. 湿热难治
        3.1 湿热性质矛盾
        3.2 湿的变化较多
        3.3 内外湿相互作用
第3部分 孔伯华辨治湿热病的经验
    1. 辨治湿热病的立法与用药
        1.1 外感湿热病
        1.1.1 病证内涵
        1.1.2 外感湿热治法
        1.2 内伤肝热脾湿证
        1.2.1 “肝热脾湿”的病机特点
        1.2.2 “肝热脾湿”与内科诸证的病理关系
        1.3 妇科湿热病证
        1.3.1 湿热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1.3.2 妇科湿热病证的治疗
        1.4 儿科湿热病证
        1.4.1 肝脾与儿科病理的关系
        1.4.2 儿科湿热病证的治疗
    2. 辨治湿热病的特点
        2.1 舌、脉、症互参
        2.1.1 舌、脉、症互参,辨病位
        2.1.2 舌、脉、症互参,审病机
        2.2 因势利导
        2.2.1 依病机病位驱邪
        2.2.2 依病情缓急立法
        2.3 巧用补法
        2.3.1 清补法
        2.3.2 平补法
        2.3.3 消补法
        2.4 调畅气机
        2.4.1 宣畅三焦
        2.4.2 疏利肝胆
        2.5 妙用温药
        2.5.1 辛温芳透,宣畅气分
        2.5.2 苦温通降,畅达脾胃
        2.5.3 辛温开郁,通畅阳气
        2.6 善用芳香
        2.6.1 芳香畅脾
        2.6.2 芳香开窍
        2.6.3 芳香透散
        2.7 善用石决明
第4部分 讨论
    1. 湿热病与温热病的联系—“郁热”
        1.1 “郁热”的成因
        1.2 湿郁对温热病的影响
    2. 寒湿与湿热的关系探讨
        2.1 寒湿与湿热的区别
        2.2 寒湿与湿热的病机转化
    3. 湿热与燥的关系探讨
        3.1 燥、湿相反不相兼
        3.2 燥、湿病机相互转化
结语
创新点
附录:孔伯华典型湿热医案举隅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2)丁甘仁治疗妇科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血虚证
    1.1 血虚证定义
    1.2 血虚证用药分析
    1.3 血虚证医案分析
2. 血瘀证
    2.1 血瘀证定义
    2.2 血瘀证用药分析
    2.3 血瘀证医案分析
3. 气滞证
    3.1 气滞证定义
    3.2 气滞证用药分析
    3.3 气滞证医案分析
4. 阴虚证
    4.1 阴虚证定义
    4.2 阴虚证用药分析
    4.3 阴虚证医案分析
5. 湿热下注证
    5.1 湿热下注证定义
    5.2 湿热下注证用药分析
    5.3 湿热下注证医案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丁甘仁及其临床经验研究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中医“窍”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窍的概念
    1.1 窍即孔洞
    1.2 窍即穴位
    1.3 窍即通道
    1.4 窍即关键
    1.5 小结
2. 窍的分类
    2.1 窍的已有分类
        2.1.1 按窍的部位分类
        2.1.1.1 上窍、下窍
        2.1.1.2 外窍、内窍
        2.1.1.3 前窍、后窍
        2.1.2 按窍的数目分类
        2.1.2.1 九窍
        2.1.2.2 七窍
        2.1.2.3 五窍
        2.1.3 按窍的性质分类
        2.1.3.1 阳窍、阴窍
        2.1.3.2 清窍、浊窍
    2.2 窍的创新分类
        2.2.1 视而可见之窍——体窍
        2.2.2 察而可得之窍——机窍
        2.2.3 推而可知之窍——神窍
    2.3 小结
3. 窍的状态
    3.1 “窍横”“窍竖
    3.2 窍合、窍闭、窍塞
    3.3 窍开
    3.4 窍虚
4 窍的作用
    4.1 内外沟通之通道
    4.2 气机升降之门户
    4.3 神机运转之道路
5 脏窍关系
    5.1 一脏对应一窍
        5.1.1 目乃肝之窍
        5.1.2 口为脾之官
    5.2 一脏对应多窍
        5.2.1 心之开窍
        5.2.1.1 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
        5.2.1.2 心气通于舌
        5.2.1.3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5.2.2 肺之开窍
        5.2.2.1 肺开窍于鼻
        5.2.2.2 耳者,以声言之,金也
        5.2.3 肾之开窍
        5.2.3.1 肾气通于耳
        5.2.3.2 肾开窍于二阴
    5.3 窍脏相应
        5.3.1 目
        5.3.2 舌
        5.3.3 耳
    5.4 窍与窍的联系
        5.4.1 互通关系
        5.4.1.1 外内互通
        5.4.1.2 体表诸窍互通
        5.4.1.3 体内互通
        5.4.2 互用关系
        5.4.2.1 生理互用
        5.4.2.2 病理互用
    5.5 特殊脏窍关系
        5.5.1 毛窍属肺
        5.5.2 乳为肝窍
    5.6 小结
6 窍病
    6.1 体窍病
        6.1.1 窍闭不通
        6.1.1.1 目闭不开
        6.1.1.2 舌强
        6.1.1.3 口噤
        6.1.1.4 鼻塞
        6.1.1.5 耳聋
        6.1.1.6 癃闭
        6.1.1.7 便秘
        6.1.1.8 乳汁不通
        6.1.2 窍开太过
        6.1.2.1 目泪不止
        6.1.2.2 舌下多唾
        6.1.2.3 口张
        6.1.2.4 鼻鼽、鼻渊
        6.1.2.5 耳衄
        6.1.2.6 遗精
        6.1.2.7 脱肛
        6.1.2.8 自汗、盗汗
    6.2 机窍病
        6.2.1 少阳、少阴枢机不利
        6.2.2 脾胃升降失司
        6.2.3 厥阴寒热错杂
    6.3 神窍病
        6.3.1 热陷心包
        6.3.2 痰蒙神窍
    6.4 小结
7 窍病病机
    7.1 开阖失调
        7.1.1 窍闭不通
        7.1.2 窍开太过
    7.2 枢机不利
        7.2.1 气机逆乱
        7.2.2 沟通受阻
    7.3 神机失调
        7.3.1 痰迷心窍
        7.3.2 蒙蔽心窍
        7.3.3 瘀阻脑络
    7.4 小结
8 窍病治法
    8.1 通窍法
        8.1.1 通利体窍
        8.1.2 通利枢机
        8.1.3 开窍醒神
    8.2 敛窍法
    8.3 填窍法
    8.4 小结
9. 方药举隅
    9.1 中药
        9.1.1 通窍药
        9.1.2 敛窍药
        9.1.3 填窍药
    9.2 方剂
        9.2.1 通窍方
        9.2.2 敛窍方
        9.2.3 填窍方
10 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1.病名概述
    2.湿热病源流
        2.1 萌芽阶段
        2.2 奠基阶段
        2.3 理论形成
        2.4 发展阶段
    3.病因
        3.1 外因
        3.1.1 自然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2 内因
        3.2.1 体质因素
        3.2.2 情志因素
        3.2.3 湿饮因素
    4.病机
        4.1 病邪特点
        4.2 感邪途径
        4.2.1 空气湿热,自呼吸入
        4.2.2 饮食内伤,从口而入
        4.2.3 接触引发,自皮毛入
        4.3 发病类型
        4.3.1 新感
        4.3.2 伏邪
        4.4 发病特点
        4.4.1 季节性、地域性
        4.4.2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4.4.3 病位以脾胃为主,弥漫全身
        4.4.4 症状复杂,多呈矛盾性
        4.5 传变规律
        4.5.1 卫气营血传变不能系统概括湿热病传变规律
        4.5.2 卫气营血与三焦传变合参
        4.5.3 湿热病的转归
        4.6 主要证候
    5.辨证论治
        5.1 辨证要点
        5.1.1 湿热分轻重
        5.1.2 病位察深浅
        5.1.3 邪正明盛衰
        5.2 治疗禁忌
        5.2.1 禁辛温发汗
        5.2.2 禁苦寒峻下
        5.2.3 禁滋润腻补
        5.2.4 禁甘温雍补
        5.3 治则治法
        5.4 证治分类
    6.护理调养
第二部分
    1.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概述
    2.湿热病方剂分析
        2.1 方剂纳入标准
        2.2 方剂排除标准
        2.3 方剂汇总
    3.方剂分析规范
    4.方剂分析结果
        4.1 表部证湿热方
        4.2 枢部证湿热方
        4.3 里部证湿热方
        4.4 合证湿热方
    5.湿热病在三部的证治
        5.1 表部证治
        5.2 枢部证治
        5.3 里部证治
        5.4 合证兼证证治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基于数据挖掘的热痹郁热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热痹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由来
        1.2 病因病机研究
        1.3 辨证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热痹的认识
        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2.2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2.3 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
    3 郁热辨证理论
        3.1 郁热概念及内涵
        3.2 郁热理论的渊源
        3.3 温病郁热辨证方法
    4 温病理法辨治热痹
    5 关联规则在中医辨证学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热痹患者郁热辨证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
    2 病例收集内容与要求
        2.1 制定《热痹郁热辨证中医证候调查表》
        2.2 热痹数据库建立
    3 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运算
        3.1 病例数据规范化处理
        3.2 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运算
    4 研究结果
        4.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4.2 98例热痹痰热郁结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4.3 173例热痹湿热郁结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4.4 32例热痹燥屎热结证证候统计及关联运算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临床资料分析
        1.1 年龄、性别分析
        1.2 发病节气分析
        1.3 合并基础疾病分析
    2 热痹郁热辨证各证型运算结果讨论分析
        2.1 热痹痰热郁结证结果分析
        2.2 热痹湿热郁结证结果分析
        2.3 热痹燥屎热结证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热痹郁热辨证表
附录2 缩略词表
综述 热痹的中医药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基于数学演绎法的《伤寒论》厥阴病篇症机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厥阴病篇研究的重要性
        1.2 历代研究厥阴病篇的方法
        1.3 对厥阴病篇病证要素考证的意义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流程和方法
        3.1 研究流程
        3.2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1 历代对厥阴病的研究概述
        1.1 厥、厥阴、厥阴病的含义
        1.2 厥阴病篇病证要素的认识
    2 历代对厥阴病本质的概述
        2.1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说
        2.2 肝风内动说
        2.3 主寒说
        2.4 主热说
        2.5 主虚说
        2.6 其他论说
    3 历代对厥阴病提纲和主方概述
    4 厥阴病篇条文归属与厥利呕哕
        4.1 厥阴病条文归属
        4.2 厥利呕哕的研究
    5 厥阴病篇其他的研究现状概述
    6 厥阴病篇“症机”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 厥阴病篇注解条文症机汇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提纲条文汇评
        2.2 病机条文汇评
        2.3 治法条文汇评
        2.4 治禁条文汇评
        2.5 转归条文汇评
        2.6 方证条文汇评
    3 讨论
        3.1 厥阴病篇解读方法分类
        3.2 从脏腑经络病机角度论厥阴病篇症机特点
        3.3 厥阴病篇条文八纲分类
        3.4 厥阴病篇症状的八纲病机特点
第二部分 厥阴病篇原文的八纲分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厥阴病篇条文出现的症状与频率
        2.2 厥阴病篇条文机法禁归八纲分类
        2.3 厥阴病方证症状八纲与病机分类
    3 讨论
        3.1 八纲分类与汇评病机的关系
        3.2 条文八纲分类的结果讨论
        3.3 主症的八纲病机分类讨论
课题的特色与创新
结论
不足与展望
    1 课题的不足
    2 课题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伤寒论》厥阴病篇注疏原文引用情况表
    附录2 20部注解《伤寒论》厥阴病篇疏注文本(另附)
个人简历

(7)伤寒六经辨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伤寒论》与六经病证
    1.1 .六经病证的出处
        1.1.1 .《伤寒论》的成书与六经病脉证的出现
        1.1.2 .仲景遗书的散乱与首次编撰
        1.1.3 .《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形成
    1.2 .六经病证的作用
        1.2.1 .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属性
        1.2.2 .确定表里深浅、在气在血的疾病部位
        1.2.3 .归纳正邪虚实的关系
        1.2.4 .推测病势的传变
        1.2.5 .指导处方用药
        1.2.6 .判断转归预后
    1.3 .六经病证的应用价值
        1.3.1 .概括八纲性状,作为诊治凭据
        1.3.2 .鉴别病证,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1.3.3 .疾病、证候之结合诊断
        1.3.4 .根据诊断,对病证施予治疗
2.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
    2.1 .隋唐时期
        2.1.1 .隋唐的时局环境
        2.1.2 .隋唐的辨证诊疗成就
    2.2 .宋金元时期
        2.2.1 .宋金元的时局环境
        2.2.2 .宋金元的辨证诊疗成就
    2.3 .明清时期及以后
        2.3.1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时局环境
        2.3.2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辨证诊疗成就
3.六经辨证与六经九分法
    3.1 .六经九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1.1 .继承六经,从治法执简创新
        3.1.2 .包罗八纲,比附证治
        3.1.3 .蕴含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3.1.4 .反映脏腑与气血津液辨证
        3.1.5 .涵盖证素辨证
    3.2 .六经九分法的具体开展
        3.2.1 .以六经分类为辨证纲领
        3.2.2 .以基本治法为论治依归
        3.2.3 .合病、并病的相兼
    3.3 .六经九分法的优势
        3.3.1 .以治法提炼六经的内涵,使其升华为辨证普遍性
        3.3.2 .作为方证对应的基础
        3.3.3 .气机顺畅和脾胃健全是为治法的关键
        3.3.4 .在无明显症状时,以辨别体质指导治疗
    3.4 .六经九分法的临床运用案例举隅
        3.4.1 .痰湿咳嗽
        3.4.2 .气虚便秘
        3.4.3 .虚寒胃痞
        3.4.4 .血虚痹证
4.六经辨证的变通
    4.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4.1.1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辨证
        4.1.2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兼证
    4.2 .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
        4.2.1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辨证
        4.2.2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兼证
    4.3 .用六经九分法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案例
        4.3.1 .外感发热
        4.3.2 .血热鼻衄
5.六经辨证的细化
    5.1 .六经辨证和病邪辨证的关系
        5.1.1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辨证
        5.1.2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兼证
    5.2 .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关系
        5.2.1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辨证
        5.2.2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兼证
    5.3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关系
        5.3.1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辨证
        5.3.2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兼证
    5.4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气血津液、脏腑辨证案例
        5.4.1 .外感风寒证
        5.4.2 .虚寒痛经
        5.4.3 .脾虚少腹悸动证
6.六经辨证的补充
    6.1 .辨病的问题
        6.1.1 .古今疾病概念的区别
        6.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6.2 .对症的问题
        6.2.1 .《伤寒论》的对症举例
        6.2.2 .《金匮要略》的对症举例
        6.2.3 .温病的对症举例
    6.3 .证、病、症的整体观
        6.3.1 .中医证、病、症整体观图形的意义和重要性
        6.3.2 .中医辨证、辨病和对症的整体观图形
7.总结
8.创新点
9.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献综述 伤寒六经辨证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附录三 :待发表文章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论坛

(8)基于数据挖掘的云南近现代医家儿科扶阳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儿科扶阳学术理论溯源
    一、古代中医儿科扶阳学术理论发展
        1. 宋代儿科扶阳代表医家选介
        1.1 陈文中儿科学术特点
        1.2 杨士瀛儿科学术特点
        2. 明代儿科扶阳代表医家选介
        2.1 薛铠、薛己儿科学术特点
        2.2 张景岳儿科学术特点
        3. 清代儿科扶阳代表医家选介
        3.1 陈复正儿科学术特点
        3.2 吴鞠通儿科学术特点
    二、国内近现代中医儿科扶阳学术理论发展
        1. 徐小圃、徐仲才儿科学术特点
        2. 江育仁儿科学术特点
        3. 汪受传儿科学术特点
    三、云南近现代中医儿科扶阳学术理论发展
        1. 廖濬泉儿科学术特点
        2. 吴佩衡儿科学术特点
        3. 吕重安儿科学术特点
        4. 戴丽三儿科学术特点
        5. 李继昌儿科学术特点
        6. 姚贞白儿科学术特点
第二部分 云南近现代医家儿科扶阳证治规律数据挖掘
    一、研究方案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资料收集
        2.1 资料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3. 医案数据规范
        3.1 病证名称规范化
        3.2 中药名称规范化
        3.3 药物剂量规范化
        4. 医案数据处理及分析
        4.1 建立医案数据统计表
        4.2 数据分析
        4.3 参数释义
        4.4 参数调整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廖濬泉儿科医案》中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挖掘
        1.1 廖濬泉儿科扶阳医案频次统计
        1.2 廖濬泉儿科扶阳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1.3 廖泸泉发热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1.4 廖濬泉咳嗽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1.5 廖濬泉下利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1.6 廖濬泉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总结
        2. 《吴佩衡医案》、《麻疹发微》中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挖掘
        2.1 吴佩衡儿科扶阳医案频次统计
        2.2 吴佩衡儿科扶阳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2.3 吴佩衡发热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2.4 吴佩衡咳嗽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2.5 吴佩衡下利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2.6 吴佩衡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总结
        3. 《吕重安医案》中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挖掘
        3.1 吕重安儿科扶阳医案频次统计
        3.2 吕重安儿科扶阳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3.3 吕重安发热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3.4 吕重安咳嗽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3.5 吕重安下利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3.6 吕重安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总结
        4.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中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挖掘
        4.1 戴丽三儿科扶阳医案频次统计
        4.2 戴丽三儿科扶阳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4.3 戴丽三发热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4.4 戴丽三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总结
        5. 《李继昌医案》中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挖掘
        5.1 李继昌儿科扶阳医案频次统计
        5.2 李继昌儿科扶阳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5.3 李继昌下利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5.4 李继昌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总结
        6. 《姚贞白医案》中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挖掘
        6.1 姚贞白儿科扶阳医案频次统计
        6.2 姚贞白儿科扶阳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6.3 姚贞白发热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6.4 姚贞白下利医案组方规律分析
        6.5 姚贞白儿科扶阳医案数据总结
第三部分 云南近现代医家儿科扶阳证治特点
    一、云南近现代医家儿科常见病症证治特点
        1. “发热”证治特点
        2. “咳嗽”证治特点
        3. “下利”证治特点
        4. “水肿”证治特点
    二、云南近现代医家儿科“麻、惊、疳”证治特点
        1. “麻疹”证治特点
        2. “惊风”证治特点
        3. “疳积”证治特点
    三、云南近现代医家儿科扶阳学术特点
        1. 生理病理重视太阴、少阴阳气
        2. 扶阳不忘补精填阴
        3. 选方用药不拘市习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王旭高《治肝三十法》证治思想及对周小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学术思想研究
    1.2 肝病治法研究
    1.3 急证治法研究
    1.4 老年病治法研究
    1.5 温病兼挟证治法研究
    1.6 外治法研究
    1.7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周小农概况
    2.1 周小农简介
    2.2 周小农年谱
        2.2.1 谨遵师诲,博采众长
        2.2.2 四诊中尤重问诊
        2.2.3 多法齐用,力求速效
    2.3 周小农民国期刊文章精粹
        2.3.1 学术观点及经验类文章
        2.3.2 针砭时弊与政策评论类文章
        2.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周小农宗肝气、肝风、肝火证治思想概况
    3.1 周小农对肝气证治诸法的临床应用
        3.1.1 疏肝理气法
        3.1.2 疏肝通络法
        3.1.3 柔肝法
        3.1.4 缓肝法
        3.1.5 培土泄木法
        3.1.6 泄肝和胃法
        3.1.7 泄肝法
        3.1.8 抑肝法
        3.1.9 散肝法
    3.2 周小农对肝风证治诸法的临床应用
        3.2.1 熄风和阳法
        3.2.2 息风潜阳法
        3.2.3 培土宁风法
        3.2.4 养肝法
        3.2.5 暖土以御寒风法
    3.3 周小农对肝火证治诸法的临床应用
        3.3.1 清肝法
        3.3.2 泻肝法
        3.3.3 清金制木法
        3.3.4 泻子法
        3.3.5 补母法
        3.3.6 化肝法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治肝三十法》原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0)清代名医王旭高、吴鞠通肝证临证医案整理研究及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代名医王旭高、吴鞠通临证医案概述
    第一节 王旭高医案
        一、名医王旭高生平简介与学术沿革
        二、着述成就
        三、《王旭高临证医案》与《环溪草堂医案》共同特色
        四、《王旭高临证医案》与《环溪草堂医案》相异之处
        五、案例数
        六、用药品种与频率
    第二节 吴鞠通医案
        一、名医吴鞠通生平简介与学术沿革
        二、着述成就
        三、《吴鞠通医案》特色
        四、案例数
        五、用药品种与频率
第二章 王旭高、吴鞠通肝证证治特点探讨
    第一节 清代肝证专家
        一、肝证名词定义
        二、清代王旭高创立治肝三十法
        三、清代吴鞠通立论“初病肝郁,久病入络”
    第二节 从治肝三十法比较王、吴肝证临床思维的异同处
        一、肝气证治
        二、肝风证治
        三、肝火证治
        四、肝寒肝虚等证治
第三章 王旭高与吴鞠通于肝系四病证之医案比较
    第一节 黄疸
        一、王旭高黄疸临证医案
        二、吴鞠通黄疸临证医案
        三、比较
    第二节 积聚
        一、王旭高积聚临证医案
        二、吴鞠通积聚临证医案
        三、比较
    第三节 眩晕
        一、王旭高眩晕临证医案
        二、吴鞠通眩晕临证医案
        三、比较
    第四节 中风
        一、王旭高中风临证医案
        二、吴鞠通中风临证医案
        三、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四、温病营血分闭证证治探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孔伯华辨治湿热病证的研究[D]. 王晓梅.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丁甘仁治疗妇科病经验研究[D]. 董乐鹏. 滨州医学院, 2020
  • [3]中医“窍”理论研究[D]. 张电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 张泽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基于数据挖掘的热痹郁热辨证研究[D]. 陈莎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数学演绎法的《伤寒论》厥阴病篇症机考[D]. 张志彬.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伤寒六经辨证新探[D]. 黄瀚锋(Wong Hon Foong).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基于数据挖掘的云南近现代医家儿科扶阳证治规律研究[D]. 任廷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王旭高《治肝三十法》证治思想及对周小农的影响[D]. 闫立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清代名医王旭高、吴鞠通肝证临证医案整理研究及理论探讨[D]. 施丞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温病证候与治疗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