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浓香酒派

论浓香酒派

一、论浓香型白酒的流派(论文文献综述)

梁欢[1](2021)在《北方浓香型白酒窖泥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浓香型白酒特有的泥池发酵的生产工艺对其白酒发酵环境和微生物群落有绝对的依赖性,使得浓香型白酒具有了显着的地域性。本文以河北凤来仪酒业泥坑酒特有的黑龙港流域狗头窖泥窖泥为研究对象,对窖泥理化性质、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窖泥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研究,并筛选窖泥中产己酸菌株,对其产酸能力初步分析,为提高窖池发酵生产效率、酒体品质及香气、打造特有地方品牌文化酒提供理论依据。(1)选取泥坑酒的酿酒车间四个窖池的窖泥样本进行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发酵生产中窖池泥样理化性均比窖盖泥、窖皮泥、封窖泥更加优越;优质窖池较普通窖池整体理化性能更加稳定。所有窖池泥样本水分含量范围在35%~45%,pH值约5.6~7.3,氨态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范围约在69.86~448.12mg/100g,腐殖质含量范围在8.41%~16.56%。同一窖池中,窖底泥较窖壁泥水分大,pH值低,而窖泥中有效氮、磷、钾及腐殖质含量较高,理化环境更适合酿酒发酵及窖泥微生物生存。(2)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优质窖池和普通窖池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合等级曲线、香农曲线等,比较发现优质窖池较普通窖池中微生物的丰富度较低,其微生物组成更加趋向功能性,有益微生物较多。不同窖泥样间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共有的绝对优势细菌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共有的绝对优势真菌菌门。样本窖盖泥中物种组成最为复杂,功能性菌属占比较低。(3)优势细菌菌门中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与窖泥水分含量成正相关;厚壁菌门与腐殖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变形菌门(Prote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flexi)与pH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有效磷、钾及腐殖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优势真菌菌门中子囊菌门与pH值呈显着负相关;毛霉菌门(Mucoromyta)与pH值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氨态氮、有效磷、有效钾、腐殖质呈显着负相关。(4)筛选分离优质窖泥中的己酸菌,得到5株细菌菌株,颜色多为乳白或淡黄色,对其进行初步定性定量分析,发酵15d左右,细菌的产酸能力在1.892-2.845mg/m L,发酵液中产酸含量随发酵时间呈递增趋势。

梁欢,许长峰,朱立宁,唐伟斌[2](2020)在《浓香型白酒地域性及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泥窖是浓香型大曲酒发酵生产中重要固态生物反应器,窖泥菌群种类、结构、代谢产物对酒体风味具有重要影响。菌落结构及其代谢与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原料工艺密切相关,构成浓香型白酒明显的地域性。该文简述浓香型白酒地域性及窖泥的质量,综述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种类组成与种群结构,提出凝练培育地域特色、科技赋能、发展北派浓香白酒的建议,以期为地方小众浓香型白酒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李寻[3](2020)在《黔派浓香再发现》文中认为12020年4月末至5月初,我们的访酒团队前往贵州寻访贵州各地的美酒,有幸受到了湄窖酒业公司董事长陈长文先生的热情接待。在湄窖期间,陈董事长接待我们用的酒是他们的酱香型白酒铁匠(黑铁),这款酒非常好,酱香明显、优雅细腻。离开湄窖酒业公司时,陈董事长赠送了我们他们的主流产品:一箱铁匠(黑铁)、一箱浓香型白酒湄窖黑金版、一箱他们开发的独特的茶香型白酒叶酿。由于在酒厂里喝的是铁匠(黑铁),感觉很好,所以返程路上,我们还时

胡景辉[4](2020)在《绵甜白酒风味构成剖析及工艺控制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酒类饮品,具有的独特香气口感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不断提升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下,新型风格白酒不断出现。本文针对绵甜白酒的风味构成特征及相关工艺控制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从专业感官品评角度出发,从18个白酒感官描述形容词中筛选出醇和、绵长、陈香、丰满、协调、醇甜、回甜、和润、甘爽、甜净这10个能贴切描述绵甜的感官描述词;采用感官剖面分析方法建立绵甜白酒感官风味剖面图,发现典型绵甜白酒具有醇和、陈香、醇甜、甘爽、甜净的感官内涵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立绵甜感官一致性评价方法,根据产品感官一致率判定其绵甜程度,当一致率高于80%时,该白酒具有典型的绵甜感官特征,且稳定性好,在70%~80%时,该白酒具备绵甜感官特征,但稳定性不好,低于70%时,该白酒不具备绵甜感官。(2)按绵甜感官一致性评价方法对13款不同风格白酒样品进行评价,确定了其中6款具有典型性绵甜感官,4款不具有绵甜感官,3款具有不稳定的绵甜感官;分析其风味成分构成差异发现,在绵甜白酒中乳酸乙酯、乳酸含量相对较高,其乳己比在1.2~1.5之间、乙乳比在1.0以下、酸酯比在0.6左右、醇酯比在0.15~0.20之间,在非绵甜白酒中,乙酸乙酯、乙酸含量占比较高,异丁醇含量相对较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白酒绵甜感官指数,发现乳己比和酸酯比在一定范围内对白酒的绵甜感官具有正向作用,而乙己比和醇酯比具有负面作用。(3)针对不同品种高粱和不同粮食配比分别进行酿酒实验,首先采用5个在营养成分组成不同的高粱进行酿酒实验,其中(3)号高粱酿酒效果最佳,(1)、(5)号高粱酿酒效果最差,分析其营养成分组成差异发现(3)号高粱中支链淀粉、蛋白质和单宁含量均高于(1)、(5)号高粱,分别为95.63%、11.73%、2.82%;改变五粮工艺白酒中玉米含量比例,发现玉米在10%~15%含量范围内风味和感官品评表现最佳。(4)针对不同品质大曲和高温大曲用量分别进行酿酒实验,首先采用7个质量不一,性能具有一定差异的中温大曲进行酿酒实验,其中(3)、(4)、(7)号大曲酿酒效果最佳,(5)、(6)号大曲酿酒效果最差,分析其性能差异发现(3)、(4)、(7)号大曲液化力>0.5 U,糖化力>900 U,均高于(5)、(6)号大曲;在中温大曲中混入一定比例的高温大曲,发现在添加一定含量的高温大曲后对提升白酒绵甜感官和整体风味具有一定效果,添加比例不宜超过25%。

崔战友,蒋超,刘明,钟其顶,崔磊,常强,吴再节,孙伟[5](2020)在《文王贡“绵甜型”白酒香气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普通浓香型白酒为对照,分别采用气相色谱(GC)直接进样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文王贡"绵甜型"白酒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文王贡"绵甜型"白酒符合浓香型白酒的特征,但又区别于普通浓香型白酒,两者在香气成分含量及各香气成分之间的比例不同,且文王贡"绵甜型"所含高沸点物质较少。

张杰,程伟,潘天全,李娜[6](2019)在《浓香型白酒风味成分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特征性风味物质是区分不同香型白酒的重要依据,从浓香型白酒的主要流派及其典型风味特征,风味物质的组成、来源及其研究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对浓香型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风味物质中的功能性因子研究、风味功能微生物研究等,将是今后浓香型白酒风味化学分析的重要方向与趋势。同时,对白酒香味成分种类及其作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利于白酒风味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为白酒酿造过程中的风味化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杨亮,占杨杨,魏刚,陈守文,马昕[7](2018)在《基于气质联用法的两种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气质谱联用(GC-MS)法对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不同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差异。结果表明,酱、浓香型酒样挥发性成分分别共检测出62种(定性60种)和36种(定性35种),前者酯类、酸类、吡嗪类等化合物的种类多于后者。酱、浓香型酒样在39种挥发性物质含量上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酱香型酒样中呋喃类及吡嗪类化合物含量分别是浓香型酒样的7.54倍和46.95倍,且醇类物质含量高于浓香型白酒;而浓香型酒样中4-甲基苯酚、己酸及其酯类物质含量分别是酱香型酒样的16.67倍、16.67倍和2.63倍,己酸异戊酯、己酸己酯、己酸乙酯等酯类含量显着高于酱香型酒样(P<0.05)。酒体挥发性物质的构成差异是白酒香型及风格差异的实质。

陈果忠,李世锋,任列华,张东强,王全保,张登福,王志明,王亮亮[8](2018)在《浓香型基础酒和酿造用粮食及大曲的香味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浓香型基础酒及主要发酵剂大曲、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全面检测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浓香型基础酒进行色谱定量检测分析,鉴定出82种香味组分;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GC-MS法,从浓香大曲中鉴定出103种香味成分;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结合GC-MS法,从浓香白酒酿造用高粱、小麦、大米、玉米4种粮食中分别检出蒸煮香味化合物170种、173种、162种、156种。初步判定了小麦、高粱、大米、玉米及大曲中的重要贡香成分。基础酒与发酵剂的挥发性化合物均包括酯类、酸类、醇类、酮类、醛类、芳香族、吡嗪类等。客观判定3-甲基丁醛、糠醛、2-戊醇、2-戊酮、3-羟基-2-丁酮、正己醇、乙酸、戊酸、己酸、辛酸、乙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苯甲醛、2-庚醇、2-庚酮、正庚醇、乳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异丁醛、异丁醇、正丁醇、2-丁酮、2,3-丁二酮、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壬酸、2,3-丁二醇、丁酸丁酯、己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共34种化合物为浓香型基础酒与发酵剂的共有组分,这些化合物通过蒸馏直接或经发酵后间接进入酒体,发酵剂中的香气成分是白酒香气的主要来源,发酵剂对白酒品质和风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张金修,张雪飞[9](2017)在《探讨淡雅浓香型白酒的和谐要素》文中研究指明从淡雅型白酒适应市场的原因分析,介绍了淡雅型白酒的生产方法,需要做到强化传统工艺,借鉴香型融合工艺,提高勾兑水平,做到酸与酯的平衡、香与味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淡雅型白酒的口感。

黄平,姜萤,杨国华,张肖克[10](2017)在《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文中研究指明酒业巨匠,一代宗师;桃李天下,华章满园。传承创新,继往开来;科技领先,实践检验。苦心耕耘,终成正果;引领后者,攀登高峰。

二、论浓香型白酒的流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浓香型白酒的流派(论文提纲范文)

(1)北方浓香型白酒窖泥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浓香型白酒地域性的概述
    1.2 窖泥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地位
        1.2.1 窖泥对浓香型白酒酿造的作用
        1.2.2 窖泥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
        1.2.3 窖泥微生物
    1.3 窖泥理化、微生物区系、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 窖泥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展
        1.3.2 窖泥微生物区系的研究进展
        1.3.3 窖泥微生物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路线
2 窖泥理化性质
    2.1 实验仪器、试剂
        2.1.1 实验主要仪器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感官指标
        2.2.3 理化分析
    2.3 窖泥感官评价结果
    2.4 窖泥理化性质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窖泥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2.4.2 窖泥理化性质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酿酒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3.1 实验仪器、样品
        3.1.1 实验主要仪器
        3.1.2 实验样品
    3.2 实验方法
        3.2.1 窖泥样采集处理
        3.2.2 提取DNA、PCR扩增及Illumina测序
        3.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4 窖泥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3.3 实验结果
        3.3.1 窖泥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3.3.2 窖泥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3.3.3 酿酒微生物与窖泥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己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酸性能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窖泥样
        4.1.2 培养基
        4.1.3 实验药品
        4.1.4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己酸菌的分离纯化
        4.2.2 己酸菌的产酸测定
    4.3 结论与分析
        4.3.1 己酸菌株的分离鉴定
        4.3.2 己酸菌株产酸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浓香型白酒地域性及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浓香型白酒的地域性
2 浓香型白酒酿酒窖泥质量的研究
3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3.1 窖泥微生物研究方法
    3.2 酿酒微生物研究技术的应用
4 窖泥微生物的种类组成与种群结构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3)黔派浓香再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5
6

(4)绵甜白酒风味构成剖析及工艺控制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白酒
        1.1.1 白酒香型发展
        1.1.2 浓香型白酒风格流派发展
    1.2 白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成分概述
        1.2.1 酯类物质
        1.2.2 酸类物质
        1.2.3 醇类物质
        1.2.4 醛酮类物质
    1.3 工艺对白酒风格影响概述
        1.3.1 粮食对酒体质量的影响
        1.3.2 大曲对酒体质量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建立绵甜感官一致性评价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白酒样品
        2.1.2 感官描述词评定
        2.1.3 感官数据分析
        2.1.4 感官一致性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感官描述词的筛选
        2.2.2 绵甜感官风味剖面图
        2.2.3 绵甜感官一致率评判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酒绵甜感官与风味构成相关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白酒样品
        3.1.2 药品仪器
        3.1.3 风味物质定量分析
        3.1.4 感官一致性评价
        3.1.5 判别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感官一致性评价结果
        3.2.2 判别分析
        3.2.3 风味物质定量分析
        3.2.4 绵甜感官指数(Y)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粮食原料对白酒绵甜感官影响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粮食原料
        4.1.2 药品仪器
        4.1.3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品种高粱酿酒效果分析
        4.2.2 不同种类粮食酿酒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曲对白酒绵甜感官影响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大曲样品
        5.1.2 药品仪器
        5.1.3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品质中温大曲酿酒效果分析
        5.2.2 高温大曲对白酒感官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建立绵甜感官一致性评价方法
        6.1.2 白酒绵甜感官与风味构成相关性分析
        6.1.3 粮食原料对白酒绵甜感官影响分析
        6.1.4 大曲对白酒绵甜感官影响分析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文王贡“绵甜型”白酒香气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GC-FID条件
        1.2.2 GC-MS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2.2 GC-MS检测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6)浓香型白酒风味成分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浓香型白酒主要流派及其典型风格特征
2 浓香型白酒主要风味物质的组成
    2.1 酯类物质
    2.2 酸类物质
    2.3 醇、醛、酮类物质
3 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
    3.1 原辅料、酶促与非酶促反应
    3.2 微生物代谢及其次生代谢产物
    3.3 浓香型原酒储存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4 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的发展
5 结语与展望

(7)基于气质联用法的两种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酒样前处理
        1.3.2 色谱条件
        1.3.3 定性和定量分析
        1.3.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挥发性物质及主成分聚类分析
    2.2 不同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差异分析
3 结论

(8)浓香型基础酒和酿造用粮食及大曲的香味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粮食、大曲、基础酒中香味成分的分析
        1.2.1 粮食蒸煮香味成分的分析
        1.2.1. 1 高粱、小麦、大米、玉米样品预处理
        1.2.1. 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1.2.2 大曲香味成分的分析
        1.2.2. 1 大曲样品预处理大曲
        1.2.2. 2 气相色谱-质谱 (GC-MS) 分析条件
        1.2.2. 3 质谱分析条件
        1.2.3 基础酒香味成分的分析
        1.2.3. 1 色谱分析条件
        1.2.3. 2 质谱分析条件
        1.2.3. 3 直接进样进行GC-MS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高粱、大米、玉米中的香味成分分析
    2.2 小麦、高粱、大米、玉米特有的香味化合物及主要贡香成分分析
    2.3 浓香大曲香味化合物检测结果
    2.4 浓香型基础酒香味化合物鉴定结果
3 结论

(9)探讨淡雅浓香型白酒的和谐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
    1.1 高粱
    1.2 大米
    1.3 糯米
    1.4 小麦
    1.5 玉米
    1.6 豆类
    1.7 稻壳
    1.8 酒曲
2工艺
3 环境
4 储存
5 勾调
6 结果与分析
7 结论

(10)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 投身中国酒业, 组织和参与中国白酒行业活动
    1.1 主持和参加中国白酒协会活动
    1.2 积极参加中国酒业协会活动
    1.3 主导苏鲁豫皖4省峰会
    1.4 发起主导中国白酒东方论坛
    1.5 参加行业科技成果鉴定
    1.6 参加其他相关机构和地方协会等相关行业活动
2 足迹遍天下, 为企业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把脉
    2.1 产品质量鉴评
    2.2 参加企业各种活动
3 积极培养人才, 为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引导香型风格走向
    4.1 确立“豉香”“特型”“馥郁香”
    4.2 白酒风格
5 倡导创新
    5.1 创新产品
    5.2 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5.2.1 安琪活性干酵母应用
        5.2.2 低度白酒除浊介质的应用
6 传播酒道文化, 提倡健康饮酒
    6.1 酒文化
    6.2 饮酒与健康
    6.3 酒道文化
7 关爱行业媒体
    7.1 为媒体撰稿
    7.2 参加媒体活动
    7.3 参加《酿酒科技》相关座谈会
    7.4 为《酿酒科技》题词
8 祝愿沈老一路走好

四、论浓香型白酒的流派(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浓香型白酒窖泥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D]. 梁欢.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2]浓香型白酒地域性及窖泥微生物研究进展[J]. 梁欢,许长峰,朱立宁,唐伟斌. 中国酿造, 2020(11)
  • [3]黔派浓香再发现[J]. 李寻. 休闲读品, 2020(02)
  • [4]绵甜白酒风味构成剖析及工艺控制技术的初步研究[D]. 胡景辉. 广西大学, 2020(02)
  • [5]文王贡“绵甜型”白酒香气成分分析[J]. 崔战友,蒋超,刘明,钟其顶,崔磊,常强,吴再节,孙伟. 酿酒科技, 2020(02)
  • [6]浓香型白酒风味成分研究现状及展望[J]. 张杰,程伟,潘天全,李娜. 酿酒, 2019(01)
  • [7]基于气质联用法的两种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J]. 杨亮,占杨杨,魏刚,陈守文,马昕. 中国酿造, 2018(10)
  • [8]浓香型基础酒和酿造用粮食及大曲的香味成分研究[J]. 陈果忠,李世锋,任列华,张东强,王全保,张登福,王志明,王亮亮.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3)
  • [9]探讨淡雅浓香型白酒的和谐要素[J]. 张金修,张雪飞. 酿酒, 2017(02)
  • [10]巨星陨落 酒界同悲——缅怀白酒巨匠沈怡方先生[J]. 黄平,姜萤,杨国华,张肖克. 酿酒科技, 2017(03)

标签:;  ;  ;  ;  ;  

论浓香酒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