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性状选择初探

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性状选择初探

一、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性状选择的初步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谢刘勇[1](2021)在《玉米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重要基因挖掘》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发生后期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和机械化收获。倒伏的发生,会减少穗粒数,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并且导致落穗增加,籽粒出现霉变和穗发芽,使作物收割难度增大,品质降低,不利于稳产。玉米茎秆强度与茎倒伏密切相关。然而,玉米茎秆强度形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301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玉米茎秆强度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对相关性状进行GWAS分析。筛选出玉米茎秆强度极强和极弱的材料进行茎解剖学分析。选择坚秆自交系HB08F1和非坚秆自交系SJ201304,构建F2群体及F2:3家系,进行BSA-seq分析。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学解析玉米茎秆强度形成的机理。结合转录组分析筛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与茎秆强度显着关联的SNP位点所在候选区间内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自交系群体在2016年泰安(TA16)和2017年泰安(TA17)和汶口(WK17)的开花后20天茎秆皮层穿刺强度(F20RPR)、成熟期茎秆皮层穿刺强度(MRPR)和茎秆弯曲强度(TPBT)进行测定,然后分别计算BLUE值。茎秆强度自然变异丰富,F20RPR的变异系数为18.82%–21.23%,MRPR的变异系数为18.72%–24.56%,TPBT的变异系数为40.54%–54.68%。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20RPR、MRPR与TPBT之间均极显着正相关。节间长度与穿刺强度极显着正相关,而茎直径与穿刺强度极显着负相关。弯曲强度与节间长度仅在TA17和WK17正相关,茎直径与弯曲强度相关性不显着。总干重、单位长度干重以及通过计算百分含量乘以单位长度干物质重量得出的单位长度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重量与茎秆强度性状均极显着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10份坚秆自交系和11份非坚秆自交系。观察基部第三节间中部的横切图,发现坚秆自交系和非坚秆自交系茎秆强度的差异与皮层厚度以及皮层和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壁厚度有关。坚秆自交系和非坚秆自交系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百分含量差异不显着。但是,与非坚秆自交系相比,坚秆自交系在单位长度的节间含有更多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3.结合41074个高质量SNPs对茎秆穿刺强度(RPR)和弯曲强度(TPBT)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阈值P≤2.43×10-5(-log10P=4.61)条件下,F20PRP、MPRP和TPBT分别检测到11、6和7个显着的SNP位点。阈值P≤2.43×10-4(-log10P=3.61)条件下,F20PRP、MPRP和TPBT分别检测到75、37和29个显着的SNP位点。对F20RPR、MRPR和TPBT三个性状的GWAS结果联合分析,至少在两个性状检测到的显着SNP位点被推测为与茎秆强度显着关联。共筛选出20个与茎秆强度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分别位于1、3、4、7、9和10号染色体上。对HWUL和CWUL进行GWAS分析,阈值P≤2.43×10-5(-log10P=4.61)条件下,HWUL和CWUL均检测到2个显着的SNP位点。阈值P≤2.43×10-4(-log10P=3.61)条件下,HWUL和CWUL分别检测到23和14个显着的SNP位点。4.通过坚秆自交系HB08F1与非坚秆自交系SJ201304构建的F2群体及其F2:3家系进行BSA-seq分析,共鉴定出2个玉米茎秆强度的关联区域,分别为1号染色体的239.1Mb–272.0 Mb和3号染色体的157.1 Mb–192.9 Mb。关联分析SNP位点PZE-103090393、PZE-103103090和PZD00008.3所在位置与BSA-seq的3号染色体关联区域的重叠部分157.1 Mb–165.0 Mb作为茎秆强度GWAS与BSA-seq的共有区间。5.选择坚秆自交系HB08F1、A801,非坚秆自交系SJ201304进行转录组分析。对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茎秆的转录组分析发现,水解O-糖基化合物和细胞骨架组织相关基因参与第9叶期节间发育。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与抽雄期不同茎秆强度玉米自交系的节间发育有关,其中在生物过程组中显着富集的GO term为基于微管的过程。因此,细胞壁代谢和细胞骨架相关基因在节间发育中起重要作用。6.通过坚秆自交系HB08F1、A801和非坚秆自交系SJ201304的转录组数据,对关联分析中与茎秆强度显着关联的SNP位点的候选区间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共获得26个差异表达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的茎秆强度显着关联位点SYN3989,在TPBT-Blue的-log10P最大为5.16,表型变异率R2为8.63%。该位点正好位于基因Zm00001d029343内,该基因被推测编码F-actin capping蛋白的β亚基,是拟南芥At CPB的同源基因,所以命名为Zm CPB。同时,Zm CPB还在RNA-seq分析中,被富集到细胞骨架组织的GO term(GO:0007010,p=1.00×10-2)。初步调查Zm CPB的Mu突变体cpb的穿刺强度显示,cpb的成熟期穿刺强度显着低于野生型B73的成熟期穿刺强度。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F-actin加帽蛋白会影响玉米茎厚壁细胞壁发育。因此,挖掘F-actin加帽蛋白的β亚基基因Zm CPB作为玉米茎秆强度重要基因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7.利用坚秆自交系HB08F1、A801,非坚秆自交系SJ201304第9叶期正在发育的基部第三节间不同部位的转录组,对玉米茎秆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的NAC和MYB转录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Zm NAC87以及Zm MYB109、Zm MYB91、Zm MYB76、Zm MYB142、Zm MYB106、Zm MYB37可能与玉米茎秆强度有关。因为Zm NAC87在坚秆自交系和非坚秆自交系间差异表达,同时q RT-PCR分析发现Zm NAC87在多个坚秆自交系和非坚秆自交系间差异表达。所以推测Zm NAC87在玉米茎节间调控次生细胞壁的发育。

王越,李小雨,李青青,王海颖,郭晋杰[2](2021)在《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玉米茎秆维管束是玉米营养运输和抗倒伏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以198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相关性状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玉米自交系中,单个小维管束面积及单个大维管束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25.59%~54.25%、31.82%~52.60%;小维管束数目、大维管束数目、单个小维管束面积及单个大维管束面积在不同自交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在小维管束数目性状上,瑞德群、P群和兰卡斯特较其他杂种优势群的小维管束数目受环境影响较大;在大维管束数目性状上,瑞德群和兰卡斯特受环境影响小。旅大红骨单个大维管束面积受环境影响较小。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综合小维管束数目和大维管束数目结果,来源于兰卡斯特的均值均最小,分别为57.20和55.75,说明该类群大小维管束数目均较少;塘四平头的均值均最大,分别为69.90和79.18,表明该类群含有较多维管束数目。旅大红骨群单个维管束面积最大,其单个大小维管束面积的均值分别为0.032 1和0.021 4,说明该类群大小维管束的面积均较大。明确不同杂种优势群中茎秆维管束性状的差异,为进一步遗传学分析和组配高产抗逆品种提供借鉴。

潘志远[3](2021)在《不同株高玉米植株性状和抗倒伏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在密植条件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一直是玉米栽培和育种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密植后引发的倒伏问题,不仅降低玉米的产量,而且也影响了玉米产品品质。另外,倒伏还极大地影响了玉米的机械化收获质量和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倒伏问题对提高玉米产量,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不仅与株高、穗位高、节粗、茎秆穿刺强度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其父母本自交系的相关性状也有一定的影响。关于不同株高玉米杂交种(F1)的抗倒性与其亲本的内在联系及其杂种优势差异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探明玉米杂交种株高与抗倒性内在联系十分必要。本研究选用15个不同株高的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分成矮秆、中秆、高秆3种类型,设置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研究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及亲本植株形态、茎秆抗倒伏强度及倒伏率等性状,分析其杂种优势特征,为玉米抗倒伏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植株性状及杂种优势分析玉米杂交种的穗位高、穗位系数随着株高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表现为矮秆<中秆<高秆类型,且差异显着。高秆类型杂交种九圣禾257的穗位高、穗位系数最高,分别为119.2cm和0.41;矮秆类型杂交种DM1114最低,分别为69.2cm和0.29。玉米株高的超母优势、超父优势、中亲优势均表现为正向优势,超父优势高于超母优势,且株高超母优势表现矮秆<中秆<高秆类型。玉米穗位高、穗位系数超父优势、中亲优势、杂种优势指数均表现为矮秆<中秆<高秆类型,中秆和高秆类型穗位高的超父优势、中亲优势均为正向优势,矮秆类型穗位高杂种优势与其它两种类型差异显着。玉米矮秆和中秆类型穗位系数的超母优势、超父优势、中亲优势均为负向优势。2.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茎秆基部节间形态及杂种优势分析玉米茎秆基部节间随着株高的增加节长明显伸长,节粗变细,节粗系数显着降低。节长表现为矮秆<中秆<高秆类型;茎粗系数则表现矮秆>中秆>高秆类型。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节粗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中秆和高秆类型杂交种的节长、茎粗系数与双亲差异显着。基部节间长度的超母优势、超父优势、杂种优势指数均表现为矮秆<中秆<高秆,差异显着,且中秆和高秆类型的基部节间长度杂种优势为正向优势。不同类型茎粗系数的超母优势、超父优势均为负向优势,且数值较低。茎粗系数杂种优势指数表现矮秆>中秆>高秆,差异显着。3.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节数差异分析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植株总节数有一定差异。矮秆品种总节数较少,为11-13节之间;高秆类型最多,一般为13-16节,差异显着。不同类型穗上节数差异不显着,而穗下节数差异较大。穗下节数以高秆类型最高,一般为7节-8节之间;矮秆类型最低,为5-6节之间。矮秆类型与中秆、高秆类型间差异达显着水平。(4)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茎秆穿刺强度、倒伏率及杂种优势分析杂交种茎秆穿刺强度表现为矮秆>中秆>高秆类型,矮秆与高秆类型之间达显着差异。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茎秆穿刺强度的超母优势、超父优势、中亲优势表现为正向优势,超父优势大于超母优势,且均为矮秆>中秆>高秆类型。高秆与矮秆类型的杂种优势之间差异达显着水平。倒伏率表现为矮秆类型最低,无茎折发生,平均总倒伏率为1%。高秆类型较高,平均茎折率为2%,平均总倒伏率为4%。进一步分析得出:玉米茎秆穿刺强度与株高、穗位高、基部节间长度显着负相关。总倒伏率与穿刺强度极显着负相关,与穗位系数显着正相关。由于玉米杂交种株高和茎秆穿刺强度均表现较高的超亲优势,因此在品种培育过程中,应重视选用株高较低的自交系作为母本,有利于提高杂交种的抗倒伏能力。

苟晓楠[4](2021)在《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是克服我国玉米全程机械粒收瓶颈的关键。研究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筛选符合我国育种目标的玉米种质材料,挖掘脱水相关的基因资源,构建其调控代谢网络对于解决我国玉米生产和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加速玉米优质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陕A群、陕B群选育的11份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根据材料生育期及熟性,通过合理错期播种,确保所有材料在同一天进行授粉,利用烘箱法与电子水分测量仪法测定籽粒不同发育时期的籽粒含水率,对11份玉米自交系的籽粒脱水快慢类型进行划分。利用RNA-seq技术对脱水差异明显的两份玉米自交系材料KB182和KB020授粉后第7、14、21、28、35、42、49、56天的籽粒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结合授粉后籽粒动态发育过程中的含水率及脱水速率变化,使用WGCNA方法探究影响这两个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烘箱法测定玉米籽粒水分含量较为准确,适用于全生育期测定籽粒含水率。电子水分测量仪法在籽粒发育后期(即授粉后35天及之后)与烘箱法测定结果显着相关(P<0.05),可替换烘箱法进行籽粒含水率测量。2.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率随着籽粒的发育逐渐降低,且不同材料之间的籽粒含水率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对两年所有材料籽粒含水率的BLUP进行欧式聚类,发现早熟材料KB182和KA225籽粒含水率下降较快,KB207下降较慢;中熟材料KB089下降较快,KA147和XCA-1下降相对较慢;晚熟材料KA105和91227下降较快,2082、KA327和KB020下降较慢。3.籽粒发育过程中,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百粒干重变化均呈“S”型曲线增长,籽粒灌浆速率曲线呈单峰变化,不同材料籽粒灌浆速率峰值到达时间不相一致,基本在21-28天之内。百粒干重在不同自交系间、年际间、取样时期间以及各交互间均呈极显着差异。晚熟材料KA105和91227两年灌浆参数较为稳定,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需时间短,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大,干物质能在较短时间增加到较高的积累量,进而能较快完成灌浆进程,为后期籽粒脱水留下充足的时间。4.基于烘箱法测定的不同取样时期的籽粒水分数据,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11份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划分为不同的脱水类型,其中KB182和KA225属于早熟脱水快类型,KB207属于早熟脱水慢类型,KB089、KA147和XCA-1属于中熟渐进脱水类型,KA105和91227属于晚熟脱水快类型,KA327和KB020属于晚熟脱水慢类型。5.相关分析表明,籽粒脱水速率与蛋白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株高、苞叶长度、苞叶含水率、穗长、穗粗、粒长、粒宽、粒厚,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即籽粒脱水较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玉米材料一般表现出株高较低、苞叶长度较短、苞叶含水率较低、穗长较短、穗粗较细、粒长较短、粒宽较小、粒厚较薄、蛋白含量较高、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较低的特点。6.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玉米籽粒脱水调控网络分析。对两份脱水差异大的玉米自交系KB182和KB020的籽粒进行转录组分析,利用WGCNA方法分别对籽粒含水率、脱水速率及AUDDC构建共表达调控网络,发现对于籽粒含水率,有6个模块与其相关,对于脱水速率和AUDDC,则有4个共有模块与其相关。这些模块中的核心基因可能是玉米籽粒脱水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与脱水性状达到显着相关的基因GRMZM2G137211(Zm00001d020929)已经通过基因编辑验证,证明是控制玉米籽粒水分主效QTL的候选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源自陕A群和陕B群选育的11份自交系进行了籽粒脱水评价,鉴定了不同自交系的脱水类型,同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索了籽粒脱水相关基因调控代谢网络,研究结果为阐明玉米籽粒脱水的关键调控机制和代谢网络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加速玉米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马文宇[5](2021)在《玉米Non-Reid群核心种质遗传改良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种质资源扩增与改良是解决种质资源狭窄、种质同质化和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引进外来种质资源和改良外来种质是扩增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Non-Reid群骨干自交系为基础材料,采用DH育种技术,通过两轮遗传改良分别育成4个改良系(J9D207、J1866、J1518、J1608)。以4个改良系及两个基础系为父本,5个Reid群骨干自交系为母本,组配30个杂交组合。本研究首先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个基础系和4个改良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再次对改良系进行遗传增益、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个基础系和4个改良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两个基础系与4个改良系之间存在差异,相似系数在0.55与0.875之间,基础系与改良系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态性,2个基础系与4个改良系属于不同材料。2.遗传增益分析表明:两轮改良系与基础系在宜机收性状、产量性状和抗倒伏性状中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在宜机收性状中,第二轮改良系M6(J1608)降低株高和穗位改良效果较好;在产量性状中,第二轮改良系M5(J1518)在单株产量、百粒重、穗粗、穗重、穗长和雄穗分支数改良效果较好,第一轮改良系M4(J1866)在行粒数改良效果较好;在抗倒伏性状中,第一轮改良系M3(J9D207)节间长粗比和节间干物质百分比改良较好,第二轮改良系M6(J1608)茎秆拉力强度、茎秆穿刺强度、节间长度、节间直径、节间鲜重、节间干重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重改良效果较好。3.杂种优势分析表明:30个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其中杂交组合Z23(J1595×J1518)在单株产量杂交优势最高(83.7),其次是组合Z17(J1598×J1518)(80.7),表明J1518容易组培出产量较高的组合,具有一定应用的价值。4.配合力分析表明:两轮改良系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第二轮改良系M5(J1518)在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的效应值高于基础系与其它改良系,表现最好,具有增加产量的能力。特殊配合力中,杂交组合J1598×J1518的单株产量效应值最大(83.7),杂交组合J1595×J1518的百粒重效应值最大(8.06),说明J1518容易组配出高产的杂交组合。5.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穗位、茎粗、穗粗、穗长、穗重、轴重、行粒数、穗行数和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雄穗分支数和秃尖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其中穗重与百粒重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茎秆拉力强度与穿刺强度、茎秆直径、节间干重、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

贺囡囡,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韦桂旺[6](2021)在《23份超甜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23份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并评价其综合指数和育种潜力,为超甜玉米优良自交系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个超甜玉米被测系(A1~A20)和3个超甜玉米测验系(B1~B3)为材料,采用NCⅡ设计得到60个组合,测定各组合出苗至吐丝天数、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和小区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各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并进行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在3个超甜玉米测验系中,B1的综合指数最低,B3最高;在20个被测系中,A12、A3、A9、A13、A19、A18、A1、A20、A16和A10的GCA和综合指数较高,A11的综合指数不高但茎粗的GCA效应值最大,穗位高的GCA效应值较小;组合B3×A3、B3×A20、B2×A8、B3×A5和B3×A4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组合B3×A8、B3×A7、B3×A6、B2×A3、B3×A9、B3×A16、B3×A17和B1×A20几乎所有性状的SCA均为负值,可利用价值不高;出苗至吐丝天数、穗位高、穗粗、穗行数和小区产量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超过50.00%,而株高、茎粗和穗长的狭义遗传力均低于35.00%。【结论】超甜玉米自交系B3是优良的测验系,被测系A12、A3、A9、A13、A19、A18、A1、A20、A16和A10是较优良的自交系;A11在改良植株性状、增加抗倒伏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杂交组合B3×A3、B3×A20、B2×A8、B3×A5和B3×A4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参加多点试验鉴定。

张朝林[7](2020)在《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生产机械化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发展方向,选育抗倒性强、适合籽粒直收的新品种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本研究以脱水慢、茎秆坚硬的自交系L85和脱水快、易早衰的自交系L57为基础材料,构建了包括229个F2:3家系的群体,于2016年和2017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原阳科教园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对亲本和F2:3家系进行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株高、穗位高、穗轴强度、脱粒强度、轴粗、成熟期籽粒含水量等与机收相关性状进行调查。从84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6对两个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F2群体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植株茎秆和穗部相关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为选育适合籽粒直收型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株高、穗位高、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穗轴强度、脱粒强度、籽粒含水量等与机收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家系间和不同环境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并存在极显着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穗长、穗粗、轴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在不同家系间差异也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2)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株高与穗位高、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和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穗位高与穗位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1;穗位系数与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成熟期籽粒水分与穗重和百粒重均为极显着正相关,但与穗轴硬度呈显着负相关;穗轴强度与脱粒强度以及穗粗与穗行数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在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有些穗部性状和茎秆抗倒伏能力可协同改良。(3)本研究共检测到21个与植株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与株高、穗位高以及穗高系数相关的QTL分别有4个、3个和6个,其中qPH-5-3、qEH-9-1a、qECH-9-3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10.54%、7.04%和9.91%;检测到6个与穗下节茎秆强度有关的QTL,其贡献率最大为10.37%,其中QTL位点qRPSE-3-2a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4)共检测到4个与成熟后籽粒含水量相关的QTL,其中贡献率最大的qKM-2-4为12.06%,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位点qKM-10-1a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其贡献率均大于9%;有5个与脱粒强度有关的QTL被检测到。两年中在第7染色体的umc1944-phi260485标记区间内检测到qED-7-1a、qERN-7-1a和qCD-7-1 a控制不同穗部性状的QTL位点;在第5染色体bnlg1046-umc 1226标记区间检测到控制穗位高、穗粗和穗重等三个性状的共同QTL位点;在第9染色体检测到穗位高、穗位系数和穗粗三个性状共同的QTL位点。由此可见,QTL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并存在与环境的互作效应;部分性状存在共同的QTL位点,将有助于这些性状的协同改良。

李方圆[8](2020)在《玉米脆性基因主效位点挖掘及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茎秆折断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未授粉前雄穗的茎折,影响作物的授粉结实,从而导致产量的降低。玉米茎秆强度与茎秆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是评价玉米茎秆强度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本研究以玉米B73与Mo17创建的IBM Syn10 DH群体和多态性GWAS自然关联群体为材料展开研究,在开花散粉期对三个环境下的雄穗茎秆进行茎秆穿刺强度、茎秆直径的测定,结合遗传连锁、关联分析和转录组分析方法,挖掘脆性相关性状的主效连锁位点。根据筛选的候选基因设计SNP标记,为玉米抗倒伏种质资源创建和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在IBM Syn10 DH群体中,茎秆穿刺强度(RPR)和雄穗茎秆直径(TSD)两个脆性相关性状的表型值均表现出连续变异的特点,且符合正态分布,满足QTL定位要求。三个环境连锁分析共定位到8个雄穗茎秆直径和茎秆穿刺强度性状QTLs。这些QTLs分布在1、2、3和6号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6.9%10.1%。1号染色体上的qTSD1-1,qTSD1-2和qTSD1-4所在区间存在部分重叠,2号染色体上qRPR2-1和qRPR2-3区间出现重叠,两个QTLs峰值物理位置相距1.02 Mb。GWAS群体在三个环境中共检测到430个雄穗茎秆直径和茎秆穿刺强度性状有关的显着关联位点,其中雄穗茎秆直径性状在泰安马庄和泰安南校环境中检测到3个重叠的SNP位点候选区间,从候选区间中共筛选到23个有效基因。根据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结合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进行共定位分析,预测两个与玉米雄穗茎秆脆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Zm00001d034844基因编码核苷酸二磷酸糖转移酶家族蛋白,与细胞壁特异性木糖基转移酶有关;Zm00001d034836基因与GTPase结构域的结合相关。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找到位于Zm00001d023753基因内与雄穗茎秆直径极显着相关的8个多态性位点。根据多态性位点,开发与雄穗茎秆脆性紧密相关联的SNP分子标记,可用于筛选雄穗茎秆强度优良的种质资源。以上研究结果,将为玉米雄穗茎秆强度的研究提供新的遗传信息,也为脆性基因连锁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李晓鹏[9](2020)在《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为集粮、油、饲和加工为一体的多种用途作物。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的产量主要措施之一。然而,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田间倒伏问题日益突出。倒伏不仅会大幅度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增加机械收获难度,增加玉米种植成本。因此,选用株型合理的耐密性、抗倒伏玉米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目前大田种植的玉米均为杂交种(F1),其性状不仅与生长环境和农艺措施有关,还与其亲本自交系遗传特性和杂交优势密切相关。前人对种植密度影响玉米杂交种株型、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研究较多,而对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之间抗倒伏特性差异性和杂种优势关注相对较少。因此,本试验选用不同耐密性玉米杂交种与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和杂种优势规律,可为玉米抗倒伏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和叶片形态的影响杂交种及其亲本株高和穗位高:XY335>XY41>ZD958,穗位系数:ZD958>XY41>XY335。XY335和ZD958节间长度均高于亲本,杂交种及其亲本节间直径和茎粗系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杂种优势指数和超亲优势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株高和穗位高的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较大,穗位系数较小,且穗位高杂种优势显着高于株高。杂交种及其亲本的茎叶夹角:下部叶片>中部叶片>上部叶片,叶面积: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叶向值:上部叶片>中部叶片>下部叶片。茎叶夹角、叶面积和叶向值超亲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2)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杂交种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和雌、穗重生物量:XY335>ZD958>XY41。XY41杂交种单株生物量、叶片重和穗重在高密下大于父小于母本,其余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叶重、叶鞘重以及穗重均大于父母本。XY335和XY41单株生物量、茎秆重、叶片重、叶鞘重以及穗重的超亲优势及杂种优势指数均随密度先增加后降低。ZD958单株生物量和穗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茎秆重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叶片重和叶鞘重随密度先增加后减小。XY41穗重超母优势和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超父优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3)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强度的影响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的峰值均表现XY335>ZD958>XY41。杂交种穿刺强度在低密度下均高于亲本,在中密度和高密度下均大于父本小于母本,在籽粒建成期(R2)或乳熟期(R3)达到峰值。XY335和ZD958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XY41杂种优势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玉米基部节间穿刺强度受其双亲互作的影响,密度越大表现越明显。玉米植株的倒伏率与穗位高、穗位系数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单株生物量、茎秆干重、基部第3节间直径和茎秆穿刺强度呈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4)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部形状及产量的影响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长、穗粗、穗行数以及穗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低密条件下,杂交种穗长、穗粗和穗重大于父母本,穗行数大于母本小于父本;中密和高密下均小于父母本。XY335和ZD958秃尖在中密和高密下大于父母本,低密下大于母本小于父本。杂交种及其亲本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理论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杂种优势指数和超亲优势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杂交种穗粒数和理论产量的杂种优势指数较大,超亲优势较强,穗粒数超母优势大于超父优势,千粒重有较强的超父优势。

张美鑫[10](2020)在《甜玉米自交系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倒伏性状的综合评价》文中认为甜玉米是广东省最主要的优势农作物之一,但广东省也是台风多发的省份,台风会使甜玉米发生倒伏,这将会对甜玉米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前人对玉米倒伏的研究多从植株外在形态特征、茎秆力学特性入手进行分析,鲜少对玉米茎秆的纤维组分进行分析。木质素是植物中重要的纤维组分,其大量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能够增强植物细胞壁的机械强度。因此,研究甜玉米中木质素的含量对甜玉米抗倒性育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木质素化学检测方法过程繁琐,步骤复杂,耗时久,周期长,用到的化学试剂具有高腐蚀性、高毒性,不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检测。所以,利用检测简便快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木质素化学测定方法构建甜玉米木质素的近红外模型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113份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进行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倒伏性状的综合评价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用乙酰溴法测量甜玉米自交系的木质素含量,并结合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建立了甜玉米自交系茎杆木质素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模型的R2为0.9988,说明构建的木质素近红外模型能够有效迅速地分析出甜玉米中木质素的含量,对甜玉米抗倒伏育种材料的筛选具有重要作用。2.甜玉米自交系的倒伏性与入土气生根数、木质素含量存在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6和0.333;甜玉米自交系的倒伏性与探针穿刺强度、茎粗、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比、干重、鲜重之间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因此,在选育抗倒伏的甜玉米品种时应注重选育入土气生根数多、木质素含量高的材料。3.113份倒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含量与探针穿刺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未达到显着水平;木质素含量与干重存在极显着正相关;6个植株形态性状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4.将入土气生根数、木质素含量以及倒伏性按照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2.5时,可将113份甜玉米自交系聚为7个类群。

二、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性状选择的初步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性状选择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重要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玉米倒伏的类型及其影响
        1.1.1 玉米倒伏类型
        1.1.2 玉米倒伏影响
    1.2 玉米倒伏的原因
        1.2.1 环境因素
        1.2.2 栽培措施
        1.2.3 遗传特性
    1.3 玉米植株特性对倒伏的影响
        1.3.1 植株形态学
        1.3.2 茎秆解剖学
        1.3.3 茎秆力学特性
        1.3.4 茎秆内化合物对茎秆强度的影响
    1.4 细胞壁合成的分子机理
    1.5 细胞壁合成的转录调控
    1.6 玉米抗倒伏相关性状遗传研究
        1.6.1 抗倒伏相关性状连锁分析研究进展
        1.6.2 玉米抗倒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种植
        2.1.1 关联分析群体
        2.1.2 F2 和F2:3 群体
        2.1.3 RNA-seq材料
        2.1.4 qRT-PCR材料
    2.2 抗倒伏相关性状调查
    2.3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测定
        2.3.1 材料准备和试剂
        2.3.2 测定步骤
        2.3.3 结果计算
    2.4 表型数据统计与分析
    2.5 聚类分析
    2.6 形态学观察
    2.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8 玉米抗倒伏相关性状的BSA-seq分析
        2.8.1 材料准备
        2.8.2 DNA提取
        2.8.3 BSA-seq分析
    2.9 玉米茎秆转录组分析
        2.9.1 材料准备
        2.9.2 RNA提取
        2.9.3 RNA-seq分析
    2.10 荧光定量PCR
    2.11 NAC和 MYB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2.12 重要基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茎秆强度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3.1.1 茎秆强度表型变异分析
        3.1.2 相关性分析
        3.1.3 茎秆强度聚类分析
        3.1.4 坚秆自交系与非坚秆自交系的显微结构差异分析
    3.2 关联分析
        3.2.1 关联分析群体的遗传分析
        3.2.2 不同种质群茎秆强度的分布
        3.2.3 穿刺强度关联分析
        3.2.4 弯曲强度关联分析
        3.2.5 茎秆强度显着关联的SNP
        3.2.6 茎秆细胞壁结构物质关联分析
    3.3 BSA-seq分析
        3.3.1 两个亲本和群体的茎秆穿刺强度
        3.3.2 测序数据质量和比对结果
        3.3.3 茎秆强度BSA-seq结果
    3.4 转录组分析
        3.4.1 两个SS自交系与NSS自交系的表型比较
        3.4.2 同一节间不同部位转录组分析
        3.4.3 不同生育期转录组分析
    3.5 候选区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6 重要基因挖掘
    3.7 玉米次生细胞壁相关NAC和 MYB转录因子
        3.7.1 玉米次生细胞壁相关NAC转录因子的表达特征
        3.7.2 玉米次生细胞壁相关MYB转录因子的表达特征
        3.7.3 Zm NAC87 的验证
4 讨论
    4.1 玉米茎秆强度的种质评价
    4.2 玉米茎秆强度的遗传基础
    4.3 玉米茎秆强度的形成
        4.3.1 节间形态和解剖结构对茎秆强度的影响
        4.3.2 细胞壁合成和代谢基因影响玉米茎秆强度
        4.3.3 细胞骨架相关基因影响玉米茎秆强度
    4.4 玉米次生壁相关的NAC和 MYB转录因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方法
        1.3.1 玉米茎秆维管束结构特点
        1.3.2 玉米茎秆维管结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描述性统计分析
    2.2 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联合方差分析
    2.3 不同杂种优势群茎秆维管束数目联合方差分析
    2.4 不同杂种优势群茎秆维管束性状多重比较
3 讨论

(3)不同株高玉米植株性状和抗倒伏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田间玉米倒伏的类型及危害
    1.2 玉米植株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1.3 玉米节数与倒伏的关系
    1.4 玉米基部节间形态对倒伏的关系
    1.5 玉米茎秆穿刺强度(RPS)对倒伏的影响
    1.6 玉米倒伏杂种优势的研究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及方法
        2.3.1 田间试验方案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植株性状及杂种优势差异
        3.1.1 不同株高类型杂交种株高杂种优势分析
        3.1.2 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穗位高及杂种优势差异比较
        3.1.3 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穗位系数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2 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节数差异分析
    3.3 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茎节形态差异
        3.3.1 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基部节间长度及杂种优势差异分析
        3.3.2 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节粗及杂种优势差异分析
        3.3.3 不同株高玉米杂交种茎粗系数及杂种优势差异比较
    3.4 不同株高玉米杂交种茎秆穿刺强度及杂种优势差异分析
    3.5 不同株高玉米倒伏率差异分析
    3.6 不同株高玉米植株性状和茎秆抗倒伏性状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玉米植株性状与倒伏的关系及杂种优势
        4.1.2 玉米茎节性状对倒伏的关系及杂种优势
        4.1.3 不同株高类型玉米杂交种节数与倒伏的关系研究
        4.1.4 玉米茎秆穿刺强度与倒伏的关系及杂种优势
    4.2 结论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玉米机械收获研究现状
        1.2.2 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因素
    1.3 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研究进展
        1.3.1 玉米籽粒水分测定方法的研究
        1.3.2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脱水特性之间的差异
        1.3.3 环境因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1.3.4 玉米籽粒脱水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
        1.3.5 玉米籽粒脱水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1.3.6 栽培措施对玉米籽粒脱水的调节作用
        1.3.7 化学调控和植物激素对玉米籽粒脱水的影响
        1.3.8 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相关的遗传研究与功能基因挖掘
        1.3.9 玉米籽粒脱水与灌浆的关系
    1.4 基于WGCNA方法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气象数据的获取与计算
    2.4 田间试验方法
        2.4.1 试验样品材料的获取
        2.4.2 测定指标的方法及计算
    2.5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2.6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2.6.1 测序材料的选取及收集
        2.6.2 RNA提取检测、文库构建质检和测序、测序质量评估
        2.6.3 差异基因的鉴定
        2.6.4 WGCNA共表达网络分析
        2.6.5 基因功能注释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生育进程
    3.2 两种不同方法所测籽粒含水率的比较分析
        3.2.1 表型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3.2.2 两种方法的拟合回归校正模型
    3.3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3.3.1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百粒干重变化
        3.3.2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特征参数比较
        3.3.3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阶段特征
    3.4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聚类及其评价
        3.4.1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
        3.4.2 基于K-means聚类的玉米籽粒脱水特性评价
    3.5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与灌浆特性联合分析
    3.6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因素
        3.6.1 株高、穗位高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3.6.2 苞叶性状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3.6.3 穗部性状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3.6.4 籽粒基本性状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3.6.5 品质性状对不同熟性玉米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3.7 基于RNA-seq使用WGCNA方法探究脱水相关代谢途径
        3.7.1 测序材料选取和表型差异比较
        3.7.2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3.7.3 样本聚类与主成分分析
        3.7.4 软阈值的确定
        3.7.5 基因聚类与模块切割
        3.7.6 模块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3.7.7 目标基因模块的GO富集与KEGG Pathway通路分析
        3.7.8 共表达网络中基因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烘箱法与电子水分测量仪法的比较
        4.1.2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
        4.1.3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与脱水的联系
        4.1.4 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性状影响因素
        4.1.5 共表达网络中的核心基因功能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5)玉米Non-Reid群核心种质遗传改良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的发源
    1.2 种质资源
    1.3 玉米杂种优势
    1.4 配合力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计
    2.3 调查项目及方法
    2.4 统计分析
    2.5 SSR分子标记扩增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遗传相似性
    3.2 Non-Reid群骨干自交系主要性状多重比较
    3.3 Non-Reid群骨干自交系主要性状遗传增益分析
    3.4 杂种优势
    3.5 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配合力分析
    3.7 抗倒伏性研究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23份超甜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调查项目及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结果
    2.2 配合力和综合指数分析结果
        2.2.1 GCA分析结果
        2.2.2 GCA的综合评价结果
        2.2.3 SCA分析结果
    2.3 群体遗传参数估计结果
3 讨 论
4 结 论

(7)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生产状况
    1.2 我国玉米机收的发展现状
    1.3 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特征
    1.4 QTL的原理、定位方法及应用
        1.4.1 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4.2 QTL定位分析方法
        1.4.3 QTL作图群体的构建
        1.4.4 DNA的分子标记类型
    1.5 玉米倒伏性状相关研究
        1.5.1 自然因素与玉米倒伏
        1.5.2 玉米株型与倒伏
        1.5.3 茎秆性状与倒伏
        1.5.4 茎秆化学成分与倒伏
        1.5.5 抗倒伏相关性状分子基础研究
        1.5.5.1 茎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1.5.5.2 茎秆穿刺强度的QTL分析
        1.5.5.3 茎秆化学成分的QTL分析
    1.6 玉米籽粒脱水性状
        1.6.1 籽粒脱水的研究进展
        1.6.2 控制籽粒脱水的因素
        1.6.3 籽粒脱水与穗部相关性状
        1.6.4 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
        2.2.1 性状调查
        2.2.2 数据的处理
    2.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3.1 玉米叶片DNA的提取
        2.3.2 SSR反应体系与PCR反应条件
    2.4 扩增产物的检测
        2.4.1 扩增DNA变性
        2.4.2 电泳准备
        2.4.3 扩增产物的电泳
        2.4.4 扩增产物的银染检测
        2.4.5 SSR标记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和穗部性状变异分析
        3.1.1 抗倒相关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3.1.2 穗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3.2 不同抗倒伏性状和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
        3.2.1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3.2.2 穗部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3.3 不同抗倒相关性状及穗部性状相关分析
        3.3.1 不同抗倒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2 不同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3.3.3 群体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
        3.3.4 不同穗部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3.4 抗倒性状和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3.4.1 植株抗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3.4.2 F_(2:3)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抗倒性状的确定及遗传特性研究
    4.2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分子基础
    4.3 机收相关性状及其遗传特性
    4.4 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4.5 等位基因的作用效应
参考文献
ABSTRACT

(8)玉米脆性基因主效位点挖掘及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抗倒伏研究的重要性
        1.1.1 玉米倒伏类型
        1.1.2 玉米倒伏造成的影响
        1.1.3 影响倒伏的因素
        1.1.4 与茎秆相关的倒伏研究
    1.2 茎秆强度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1.2.1 茎的形态结构
        1.2.2 茎秆细胞壁形态学结构及组成
    1.3 茎秆脆性相关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1.3.1 茎秆机械强度遗传调控机制
        1.3.2 玉米茎秆强度连锁分析
        1.3.3 玉米茎秆强度关联分析
        1.3.4 转录组测序分析
    1.4 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1.4.1 作图方法和作图群体的选择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DNA分子标记的选择
        1.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中的应用
        1.4.3.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改良玉米品质中的应用
        1.4.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抗性提高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分析软件及数据库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表型的考察及测定方法
        2.2.2 表型数据处理与分析
        2.2.2.1 表型数据描述性统计
        2.2.2.2 基于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计算广义遗传力
        2.2.2.3 基于BLUP值进行玉米脆性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QTL分析
        2.2.4 GWAS分析
        2.2.5 转录组分析
        2.2.5.1 玉米雄穗茎秆总RNA的提取与纯化
        2.2.5.2 茎秆样品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注释
        2.2.6 候选基因的确定
        2.2.7 SNP分子标记的开发
3 结果与分析
    3.1 脆性相关表型统计
    3.2 表型性状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3.2.1 基于BLUP值的广义遗传力
        3.2.2 基于BLUP值的表型数据统计
        3.2.3 基于BLUP值的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IBM Syn10 DH群体连锁分析定位结果
    3.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3.4.1 茎秆穿刺强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2 雄穗茎秆直径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3.5 转录组分析
        3.5.1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GO)分析
        3.5.2 差异表达基因代谢通路富集(KEGG)分析
    3.6 共定位分析
        3.6.1 QTL与差异表达基因共定位
        3.6.2 关联分析显着位点与差异表达基因共定位
        3.6.3 关联分析显着位点与QTL共定位
    3.7 分子标记开发
4 讨论
    4.1 茎秆穿刺强度和雄穗茎秆直径性状的遗传基础
    4.2 玉米雄穗茎秆脆性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4.3 QTL,GWAS和转录组测序共定位分析
    4.4 分子标记的开发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1.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1.1.2 玉米植株形态有关性状的遗传特性
    1.2 茎秆形态结构对倒伏的影响
        1.2.1 植株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1.2.2 茎秆形态对倒伏的影响
        1.2.3 玉米倒伏性相关的遗传特征
    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1.4 玉米倒伏与植株生物量的关系
    1.5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强度的影响
        1.5.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1.5.2 茎秆强度的遗传特性
    1.6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田间倒伏率的影响
    1.7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
        1.7.1 种植密度与杂交种及其自交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
        1.7.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的指标和方法
        2.3.1 植株形态测定
        2.3.2 叶片形态测定
        2.3.3 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4 穿刺强度测定
        2.3.5 玉米倒伏情况调查
        2.3.6 室内考种
    2.4 玉米生育期主要气象指标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植株性状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1.1 不同品种间植株性状差异比较
        3.1.2 植株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2 叶片性状差异性及杂种优势分析
        3.2.1 不同品种间叶片性状差异比较
        3.2.2 叶片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3 基部节间形态比较
    3.4 干物质积累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4.1 不同品种间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3.4.2 各器官占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分配比例
        3.4.3 植株干物质的分配杂种优势分析
    3.5 茎秆穿刺强度差异及杂种优势分析
        3.5.1 不同品种间茎秆穿刺强度差异比较
        3.5.2 茎秆穿刺强度杂种优势分析
    3.6 田间倒伏率差异性比较
    3.7 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及其杂种优势比较
        3.7.1 不同品种间穗部性状差异
        3.7.2 不同品种间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差异
        3.7.3 穗部性状杂种优势比较
        3.7.4 产量构成因子杂种优势比较
    3.8 植株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的影响
        4.1.2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4.1.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茎秆强度的影响
        4.1.4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穗部形状及产量的影响
    4.2 结论
        4.2.1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植株性状和叶片形态的影响
        4.2.2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基部节间茎秆强度和倒伏率的影响
        4.2.3 种植密度对杂交种及其亲本生物量积累、穗部形状及产量的的影响
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10)甜玉米自交系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倒伏性状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甜玉米的特性
    1.2 国内外甜玉米发展概况
        1.2.1 国外甜玉米发展概况
        1.2.2 国内甜玉米发展概况
        1.2.3 广东省甜玉米发展概况
    1.3 玉米倒伏
        1.3.1 玉米倒伏现象与类型
        1.3.2 农作物倒伏性评价方法
        1.3.3 玉米植株特性与倒伏关系
    1.4 木质素的结构
        1.4.1 木质素合成途径
        1.4.2 木质素代谢的生理意义
    1.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5.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原理与特点
        1.5.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1.5.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倒伏调查
        2.2.2 甜玉米自交系茎秆穿刺强度测量
        2.2.3 甜玉米自交系植株形态性状测量
        2.2.4 甜玉米自交系气生根性状的测量
        2.2.5 甜玉米自交系茎秆木质素测量
        2.2.6 秸秆木质素近红外光谱扫描与预处理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甜玉米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
        3.1.1 甜玉米自交系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3.1.2 近红外光谱分析
        3.1.3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
        3.1.4 建模分析
        3.1.5 小结
    3.2 甜玉米自交系田间倒伏性统计分析
    3.3 木质素含量与倒伏性的相关性研究
        3.3.1 木质素含量的表型分析
        3.3.2 木质素含量变异系数分析
        3.3.3 木质素含量与倒伏性的相关分析
    3.4 植株形态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性研究
        3.4.1 植株形态性状的表型分析
        3.4.2 植株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
        3.4.3 倒伏性与植株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
    3.5 气生根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性研究
        3.5.1 气生根性状的表型分析
        3.5.2 气生根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
        3.5.3 倒伏性与气生根性状的相关分析
    3.6 茎秆机械强度与倒伏性的相关性研究
        3.6.1 茎秆机械强度的表型分析
        3.6.2 茎秆机械强度变异系数分析
        3.6.3 倒伏性与茎秆机械强度的相关分析
    3.7 倒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3.8 聚类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附录

四、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性状选择的初步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茎秆强度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重要基因挖掘[D]. 谢刘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2)
  • [2]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J]. 王越,李小雨,李青青,王海颖,郭晋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05)
  • [3]不同株高玉米植株性状和抗倒伏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D]. 潘志远.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4]不同熟性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特性的研究[D]. 苟晓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玉米Non-Reid群核心种质遗传改良效果研究[D]. 马文宇.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6]23份超甜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J]. 贺囡囡,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韦桂旺. 西南农业学报, 2021(02)
  • [7]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 张朝林.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5)
  • [8]玉米脆性基因主效位点挖掘及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D]. 李方圆.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9]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伏特性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D]. 李晓鹏.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10]甜玉米自交系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倒伏性状的综合评价[D]. 张美鑫.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玉米自交系抗倒伏性状选择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