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犷的俄罗斯女人

粗犷的俄罗斯女人

一、刚柔相济的俄国女人(论文文献综述)

周晨[1](2020)在《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文中研究指明作为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列宁奖章获得者的普罗科菲耶夫,在生命最后谱写的巨作《战争与和平》,概括性地反映了他的创作思维、美学理念和作曲风格。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中国“风骨”理论作为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寻觅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作品《战争与和平》中隐藏的“风骨”意蕴,并对其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和现代启示作进一步探讨。第一章:风力遒:动人之“风情”。本章从骏爽美、飘逸美、清新美三个方面阐释歌剧《战争与和平》中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超然物外的清新雅致和对大自然的心灵皈依。这类情感的抒发清晰明朗、郁勃充沛,隐含着理性的光辉和超凡的价值观,并渗透出创作主体的情志畅快与意气飞扬,具有“一种能够凌云高飞的强劲的力量”[1],与“风力遒”的审美特征相对应。第二章:骨髓峻:坚毅之“气骨”。本章从雄劲美、浑朴美、沉着美三个方面诠释歌剧《战争与和平》中坚毅的“气骨”:俄国军队的雄健刚勇,俄国人民的淳朴乐观,人民英雄的朴实无华,爱国者忧国忧民的悲悯沉郁等。这种因夹杂着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而深沉严肃、气韵雄浑的情感,渗透着创作主体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崇高精神,具有“巍然耸立或道义上的无畏勇敢的力量”[2],与“骨髓峻”的审美特征相对应。第三章:骨采圆:“风骨”之形态。本章继前两章所考察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风骨”美的两种主要风格特征后,结合音乐艺术的内部规律,对“风骨”美生成的内在机制展开更为细致的考察。动静结合、刚柔并济、虚实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静为主、动为客;刚为主、柔为次;实为体、虚为用的内在关系,都是构成歌剧《战争与和平》“风骨”之美学品格的必要条件。第四章:歌剧《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启示。本章针对歌剧所展现的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法,探究其在苏联歌剧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并就其作为战争题材艺术化经典之作的现代启示展开讨论。结语部分是对以上相关问题的总结与延续。该部分首先总结了“风骨”美在歌剧《战争与和平》中的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方面问题:一为构成“风骨”美不可缺失的作曲家之“气”;二为音乐与书画、文学风骨论的沟通及分际,由此深化歌剧《战争与和平》之“风骨”美意蕴。本文关于西方歌剧《战争与和平》中“风骨”美意蕴的探索,对于构建中国学者具有特色的《战争与和平》书写方式,进一步充实已在文学、绘画、书法领域繁荣发展的“风骨”理论具有理论意义、开拓意义与现实意义。

王可刚[2](2019)在《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画中的水墨绘画艺术,有着自我的文化性格和内在的精神品质。从传统的水墨绘画发展至今,自身有着相对完整的形态语言结构系统,这一语言系统形成了大的艺术文化范畴中东方艺术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从文化存在的语境来看,任何艺术语言转向都离不开自己的文化本体,是在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滋养中生发和演变的,从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具有清晰的顺序和逻辑关系。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水墨绘画的形态史,就是中国水墨绘画语言流变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后,水墨绘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受到了艺术界与学术界的关注,同时艺术国际化的背景也给中国水墨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表现空间。随着中国“八五新潮”的影响,国内艺术界随之出现了水墨语言形态的巨大转型与面向现代视觉审美图像的演变。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是在现当代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艺术表现方式与文化载体,现代的水墨绘画中的内容与笔墨传达的韵味已经与传统文人情趣拉开了距离,也远离了传统书法用笔的语言形态,从精神关注层面上具有了现代的气息,这是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的重要艺术特征。本论文旨在探索水墨文化的语言现代转型与内在观念变化的认识问题。通过分析中国水墨画语言的不同与时代的对应表达方式,来把握从传统水墨到实验水墨的绘画语言转型演变的总体趋势,探寻水墨绘画形态流变的深层机制。从目前国内艺术生态来看,以水墨绘画语言作为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符号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当代学术关注。作为物象的呈现符号,水墨语言也随着社会经济与时代观念的变化而演变,这种演变是在东方中国的文化范围内发生并面向国际的文化舞台。而现代水墨语言随着社会转型,其艺术精神的的现代转化是和文化语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说明了这需要在自己的文化群体讨论其发展才会有意义,所以研究水墨语言转向要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母体进行论证是研究的基本立足点。本文从艺术精神的文化背景、转化的途径、美学理念建构和文人水墨语言的现代转向几个方面阐述了现代进行中的水墨绘画发展的形态语言。具体来说是从水墨绘画的语言形态,审美观念,艺术精神,时代背景四个方面阐述了语境文化背景变化所带来的语言形态转换。从中国画概念的逻辑错误剖析了中国绘画、古画、水墨画、水墨丹青、文人画、新文人画、都市水墨、表现水墨、现代水墨、当代水墨、实验水墨、抽象水墨理解误区与发展脉络。概括来讲,本论文总体研究了水墨语言的文化特色与语言形态转型动机,详细分解论述了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的语言形态,以及在水墨语言转向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分析了水墨画语言转型时期的文化使命与发展途径,目的是尝试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下讨论民族艺术的发展前途与文化使命。

何清[3](2018)在《抗战时期梅娘的跨语/跨域书写(1931-1945)》文中研究指明梅娘是伪满和华北沦陷区的着名女作家,战后一度停笔,1990年代被重新发现,今日或许还未家喻户晓,但已不再陌生于世。梅娘是沦陷区作家,也曾是“日本特务嫌疑”;将她和张爱玲相提并论时,她是话题中心,看她的文学史位置时,她却处于中国现代文学框架中的模糊地带。众说纷纭的症结在于抗日战争时期梅娘的一言一行,本文将以东亚殖民主义理论视角重新观看梅娘在1931年至1945年间的东亚三地(满洲、日本、华北)游走。从长春到东京,从大阪到北京,梅娘在东亚的游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移步换景”,而是在中文与日语间的生存和翻译,在殖民与被殖民的场阈中经验和感受,在宏大政治与微小个体的矛盾中成长和写作,在跨语和跨域中完成自身身份和国家民族身份的建构。本文的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关注梅娘的成长之地长春,通过分析长春成为东亚殖民语境下的多文化场阈的过程,探析此中梅娘的文化体认起点。从国族的变换到家族的迁移,从周围城建的变化到家庭地址的变动,尚未成人的梅娘极力地感受着周围环境,在早期的作品中展现出主流的家族叙事模式和独特的底层写作冲动。第二章着眼于梅娘在大阪期间以同人读书会为中心的创作与翻译,探讨梅娘在文本中展现的犹疑和或隐或现的民族认同。首先梳理梅娘两次到日本的经历,东京之行给予她现代城市之感,大阪的两年生活给予她良好的写作环境,但无论是写作还是译介,梅娘始终存在着疑惑,其“解殖”的欲望缠绕着殖民性在幽微地生长,而满洲这一故乡从未离她远去,她无法背离,也不甘迎合。第三章主要通过论述梅娘在北京期间的写作、工作和社会活动,分析梅娘逐渐明晰的政治取向。回到北京的梅娘已然进入了权力的视野,同时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写作本身受到各种力量的制衡。以《妇女杂志》为中心,梅娘一步步地深入华北政治文坛,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在殖民当局的各项官方活动中走动,以至最终放弃疑惑,深陷在日本殖民话语的泥淖中,完成多重身份和自我价值的形塑。在梅娘之外,高深、林榕、钟理和、但娣等都是沦陷区作家,同梅娘一样,他们都是“异质文化中间人”,都有着不可抹去的殖民经验和不断位移的国家民族身份,“举步维艰”才是他们这般殖民地文化人的生活本质。

孙碧茹[4](2017)在《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雌雄同体”思想在伍尔夫的文学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贯穿伍尔夫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始终。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形成与提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英国悠久的文学传统及文学现状、西方妇女运动及性别问题、伍尔夫个人的生活经历,这些因素与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形成及提出密不可分。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内涵通过“雌雄同体”气质的优秀伟大的文学作品表现。“雌雄同体”的伟大作品是同时符合形式结构的“雌雄同体”、题材内容的“雌雄同体”的作品。其中,题材内容的“雌雄同体”表现为在感性细腻的情感、日常琐碎的生活叙事中孕育着理性的政治元素和广阔厚重的生命思考;形式结构的“雌雄同体”表现为形式结构破碎无序中蕴含着有机的完整统一。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作为一种丰富多元的思想理论,它对英国文学创作及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影响深远。一方面,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为英国文学创作树立了新的文学创作标准。以英国作家玛丽·瑞瑙特的文学作品《亚历山大三部曲》为例,分析说明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对英国文学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在后世的发展演变中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客观影响。

高鑫[5](2017)在《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文本解读是孙绍振多年以来奋力开拓的一大学术领域,已产生较大影响力。本文试图从他众多的文本分析案例中提炼出深层的“解读理论”,超越已有的从“语文教学”的视角认知“孙绍振文本解读”的传统研究模式,转而在文艺理论的本体框架内思考其存在价值。首先全面阐述了孙绍振解读文本时的三大审美理念:追求审美的特殊性与唯一性、真善美的错位结构(为着叙述上的严谨,此部分也顺势包含了孙绍振“小说的错位理论”)、文学的三维结构理论。之后,结合具体的文本案例,先是在“批判与建构”、“破与立”的理论视野中,细密深入地探讨了孙绍振的宏观文类理论,继而又详细解剖了孙绍振微观细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孙绍振走上文本解读之路的“机缘所在”以及伴随而来的“话语转型”。紧接着,回顾前文并结合当前的文学研究语境,系统性地阐述了孙绍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术个性及其对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建设的启示意义。经过重重梳理,本文归纳出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的三大特色:敢于批判和质疑,重视思辨和创新;聚焦“情感”密码,深于情;重“实践”——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对“创作”实践尤为关注,是“创作论型”的解读派。

王丙珍[6](2014)在《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从远古的森林文化走来,其内涵主要是指存在于鄂伦春族中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现象,涵盖了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其形成的要素包括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原始宗教和森林文化,涉及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四个层面。在全球化时代,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在流变,原因在于多元文化的交融、生态环境变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冲击、三次历史跨越和六重生计方式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影响。鄂伦春族审美观念具有生态文化内涵及原始文化特征,探寻鄂伦春族审美观念与北方其他民族的异同,可充实中华美学研究范畴。鄂伦春族文化现象中的绘画、音乐和舞蹈归属于艺术门类,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宗教、民俗、文学和工艺既有综合的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或审美形式;两个层面均体现了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体现在宗教信仰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的审美观念,呈现出鄂伦春族的神灵意识、本族意识和审美意识;以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关扣妮的口述及经历为例,探讨萨满在民族审美文化中的地位和职能;在请神仪式、降神仪式、娱神仪式、送神仪式中,凸显了净化与对话、迷狂、歌舞与摹仿和共享的审美构成与表现。鄂伦春族文化的审美特性贯穿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之中,在日常生活语境中,对当代口述传统展开美学思考。鄂伦春族艺术和工艺的审美表现在于绘画的审美意识、欢歌乐舞的审美情趣及民间工艺的审美取向和表达,触及生命的体验、情感的表露和信仰的思考;鄂伦春族民间工艺的审美标准存在功利性和审美性两个维度,在审美意象的延续中,审美主体在创造过程得到审美享受。通过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多维度阐释,本论文关注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危机,全球文化西化、中国文化汉化的趋势、人类对话方式的改变、传承主体的渐渐消失、加上鄂伦春族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类型的急剧变化,导致鄂伦春族文化艺术的碎片化,鄂伦春族审美文化事项已然有些模糊,尤其不利于当代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多元发展。最后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进行了反思,揭示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的功能与意义,并叙述了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困境和未来展望,得出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发展是要找到民族精神栖居的家园的目的。

张泉[7](2013)在《从文80载的梅娘和成为研究对象的梅娘》文中提出女作家梅娘,出生于被沙皇俄国割据的海参崴,成长在日本帝国主义炮制的"满洲国",曾留学宗主国日本,侨居战时日本新闻中心大阪,活跃于北京沦陷期文坛。内战后期,又客居台北北投。新中国成立前夕,有孕在身的梅娘,面对丈夫在太平轮海难中丧生的意外,毅然携带着两个幼女,从台湾经上海奔赴北平,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经历了政治运动带来的七灾八难之后,至今依旧坚守写作。再加上其具有传奇色彩的父辈、儿孙辈,梅娘的人生历程、写作生涯和社会关联,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丰富多彩地融涵了和折射出百年来的中国演化史,是探讨和佐证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乃至东亚的跨世纪变迁的难得的作家个案,值得加以梳理和研究。

迟子建[8](2013)在《晚安玫瑰》文中研究指明她是80多岁却依然美丽的犹太女子,她是年轻而平凡的中国女孩,她们的故事有奇异的相似之处。父亲是她们生命中最早的创伤,情人是她们再也等不回的依靠,她们都曾陷入仇恨与谋杀的恶念中,最终在罪与罚里忏悔。这是天下不幸女子的命运写照?这是我们生命中无法摆脱的残缺与伤害?

王兵[9](2012)在《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西方“四色文明”碰撞、交融,南北夏夷八方诸族文化汇聚、共生,共同孕育形成了时空二维交汇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以“闯关东”为主体人群而行成的“海南丢”文化,虽然文本文化的积淀厚度相对单薄贫弱,但却拥有并创造了属于“海南丢”文化人群所特有的丰富、多姿、多彩的口传音乐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艰难的“海南丢”们,在大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四色文明”时空二维场域之中,变艰辛为安适,化苦痛为力量,以微笑面对苦难,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使得儒家礼乐文化濡染、浸润、教化下而蛰伏的音乐性(“缪斯的本能”),被滋养着、哺育着,被唤醒,焕发出审美超越的光芒,彰显出人性复归的原始生命魅力,凝结成大连人“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审美理想,形成了对审美人生的自觉追求,完成对物质和生命的有限性的审美超越和复归的统一。在大连这方视听文化和口传文化肥沃丰厚的土地上,在“现在”、“现成”的审美时空场域之中,审美主体感知“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之“显现真实”的在场之美,使得精神得到了解放,情绪得到了渲泄,情感得到了高扬,感受“华奕照耀”,体验“动人无际”的音乐艺术审美。优良的口传文化视听艺术氛围,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形成了大连良好的音乐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群众社会艺术氛围,为孕育、培养与造就铁源、秦咏诚、谷建芬、徐沛东、潘兆和与郑冰等优秀大连作曲家以及大批的演唱家和演奏家奠定了最初的音乐文化基因生态环境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了“艺术重镇”和孕育音乐家的摇篮。大连场域之外广阔的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环境所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濡化,是使这些大连音乐“雏鹰”逐渐蜕变,化蛹成蝶,并最终成长为展翅翱翔天宇的音乐“雄鹰”的充分的外部环境。

冯继红[10](2012)在《汉字文化圈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从鸿蒙荒蛮走向发达文明,期间漫长与艰辛的足迹便是人类的历史。人类由一个个形单影吊的孤独者,走到氏族部落,走到阶级集团,走到民族国家,走到世界。我们说世界是分散的,也是整合的。从文字系统的视角来看世界的话,世界有五大主要文化圈:汉字文化圈、阿拉伯字母文化圈、印度字母文化圈、斯拉夫字母文化圈和拉丁字母文化圈。而“汉字文化圈”是指使用汉字和汉字式文字,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文化认同的民族与国家的概称。西夏文和女书是汉字文化圈汉字式文字中较成熟的、成体系的两种文字。西夏学和女书学都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在历史、地理、文献、文字、宗教、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研究成果可谓丰硕。然而在书法领域学界对其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旨在站在汉字文化圈的宏阔视觉,将女书、西夏文书法本体、书法文化研究上升到一个系统性。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扩大汉字书法以外的书法研究,以大文化视角将中国汉字书法、女书书法、西夏文书法等汉字及汉字式书法介绍给世界,用文字艺术的形式悬挂在世界各艺术展厅,当世人在欣赏东方这朵书法艺术文化奇葩的时候,有意无意间会找到了解中国文化大景观这把神奇的钥匙,这在国家文化战略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其研究要点如下:1.首先界定什么是汉字文化圈?什么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否就等同于汉字书法?在汉字文化圈中,除汉字书法以外的文字书法是否应涵盖在中国书法之内?2.分析汉字文化圈中汉字式文字的西夏文特征,探寻其书法性,对其书法本体和美学品格做深入研究。书法是文字书写上的艺术和文化,西夏文书法本身蕴涵丰富的儒家、佛家和道家文化。3.汉字文化圈中的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从创制到使用、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着女性清爽隽秀的气息;生活的苦况赋予女书以悲情世界,汉字陌生化的文字又赋予女书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女书与海德格尔的“存在”有着天然的邂逅牵手。4.探讨在汉字文化圈中西夏文书法与女书书法之间的在风格所呈现的迥异一壮美与优美的内外原因:由南北地域的差异所导致的书法风格的差异—质朴与清绮;由书写者性别的不同—男性与女性所导致的风格差异;书写者地位的不同—官方与民间所导致的风格差异。5.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给予西夏文、女书书法艺术文化研究的重视,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书法是一种文化,西夏文、女书书法亦不例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文化生态的平衡。如果我们想要开拓更广阔的艺术文化视野,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跳出传统给我们的固有知识框架、欣赏趣味框架,认识到并承认,凡是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艺术文化现象总是有精华和独特的遗存(即使一些文化已经成为死体文化),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其文化基因,分析其性质,咀华含英,并将其转化到大文化生态圈中,把精华和独特提炼出来,使之转换、参与、构建到大系统的生态链中。这对现代中国书法文化价值的提升,对丰富中国书法文化的内涵是一个裨益之举。6.西方浑沌学是一门以直观、整体为基点来研究浑沌状态和浑沌运动的复杂规律性的学问。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思维框架。因西方人传统上的思维习惯是重局部、尚分析,而对直观和整体是放之较次或忽略地位。浑沌学则给予了思维多元化的补充。而最为重要的是,混沌学所呈示出的思维方式与使用汉字的中国人的一贯重宏观、重整体、重直观的思维方式是吻合的。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以浑沌学世界所呈现的图景:有序与无序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平衡与平衡破缺的统一所具有的美学意义与充满哲思的汉字和汉字式书法有奇妙的暗合处,本论文试述之,以期发现汉字文化圈中的书法艺术文化的更大意义。

二、刚柔相济的俄国女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刚柔相济的俄国女人(论文提纲范文)

(1)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风骨”——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风力遒——动人之“风情”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骏爽美
        1.意气骏爽:一曲深情的祖国颂
        2.秀拔清朗:营构爱情悲欢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飘逸美
        1.清新雅致,超然物外
        2.恬淡自然,寻求心灵之归依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清新美
        1.清朗甜美,纯净质朴
        2.新颖清爽,朴素真实的生活情调
第二章 骨髓峻——坚毅之“气骨”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雄劲美
        1.英姿雄健:火一般的激情
        2.顽强刚勇:坚忍的守护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浑朴美
        1.浑厚朴实:英雄的赞歌
        2.淳朴无华:与人民相依存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沉着美
        1.深沉蕴藉:黑暗中的希冀
        2.离情愁思:嘶声传千里
第三章 骨采圆——“风骨”之形态
    一、《战争与和平》中的动与静
        1.动静相称
        2.动静相待
    二、《战争与和平》中的刚与柔
        1.刚柔相济
        2.刚柔映衬
    三、《战争与和平》中的虚与实
        1.虚实映照
        2.虚实相生
第四章 《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启示
    一、歌剧《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地位
        1.丰富与发展了苏联歌剧创作的历史经验
        2.传统与现代技法融合共生之典范
        3.歌剧结构的改革理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战争题材艺术化的现代启示
        1.促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互通
        2.激发人们的生命力量
        3.使人们的心灵世界得到净化
结语
附录 1 歌剧《战争与和平》音乐结构图(总谱版)
附录 2 苏联音乐史简纲(1919-1978)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导论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方向
    (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以及完成的可行性
        1.主要创新点
        2.重点难点
        3.主要观点
        4.完成的可行性分析
一、“中国画”的概念、艺术观与笔墨语言系统
    (一)中国画的发展与概念界定
        1.中国画、国画、文人画、水墨画的理解误区
        2.中国文人水墨画的发展与学术逻辑
        3.从中国画到水墨画的概念转换
    (二)文人传统精神下的中国水墨画艺术观
        1.“天人合一”的哲学认识观
        2.“生生为艺”的生命“体证”观
        3.“道”、“禅”结合的精神规导观
        4.“阴”、“阳”互动的形态创造观
    (三)文人传统下的笔墨语言系统
        1.以“线描”为主的造型语言基础
        2.“散点透视”的语言寻踪方式
        3.以“墨”当“色”的语言体系
        4.笔墨语言的呈现方法与品质
二、艺术精神与水墨语言的现代转向
    (一)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
        1.艺术精神转化的背景与语境
        2.艺术精神转化的方法与途径
        3.艺术批评标准与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二)文人传统笔墨语言的延续与转向
        1.西学东进的写实语言借鉴
        2.从写实到表现的语言转向
        3.现代实验水墨的语言探索
    (三)传统色彩绘画语言的延续与转向
        1.延续的传统绘画色彩观
        2.新工笔的色彩语言实践
        3.写意重彩的表现语言探索
三、语言实践中的现代水墨
    (一)现代水墨的界定
        1.现代水墨的含义
        2.现代水墨的精神指向
    (二)现代水墨语言的表现形态
        1.表现性水墨的语言形态
        2.新文人画的语言形态
        3.都市水墨的语言形态
        4.实验水墨的语言形态
    (三)现代水墨的语言符号
        1.都市内容与硬边语言
        2.平面与立体、光与影
        3.艳俗色彩与缥缈的情境
        4.构成与打散的语言构建
    (四)现代水墨各个语言形态之间的关系
        1.现代水墨系统的范畴
        2.现代水墨与实验水墨
        3.现代水墨与都市水墨
        4.现代水墨与抽象水墨
四、语言探索中的实验水墨
    (一)实验水墨的界定
        1.实验水墨的含义
        2.实验水墨的问题指向
    (二)实验水墨的发展历程
    (三)实验水墨艺术语言的探索
        1.抽象水墨的绘画语言表现
        2.水墨边界上的实验语言探索
        3.冲出水墨边界的语言实验
        4.肌理作为水墨实验语言的实践
五、水墨语言转向带来的问题与前景
    (一)水墨语言转向带来的问题
        1.笔墨语言转向的现实处境
        2.当代水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水墨语言转向中如何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
        4.水墨语言转向中现代水墨画的评价标准
        5.水墨绘画的国际身份与民族语言
        6.水墨语言转向中的新媒介和技法的运用维度
        7.实验水墨对现代性表达的讨论
    (二)笔墨的文化复兴与发展前景讨论
        1.笔墨的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复兴
        2.水墨语言转向中的水墨绘画前景与途径
六、水墨语言转向的个案研究
    (一)当代水墨语言研究-周思聪
    (二)水墨语言实验的先驱-刘国松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抗战时期梅娘的跨语/跨域书写(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论及梅娘,我们在想象什么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梅娘研究综述
    第二节 1931-1945年,梅娘的东亚游走:满洲、日本和华北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内容架构
第一章 长春:东亚殖民语境下的多文化场阈
    第一节 民国/“大同”:日本帝国势力的急剧扩张
    第二节 满日朝俄台的“杂居”:梅娘的文化体认起点
    第三节 从四平街到西三道街:梅娘的底层写作冲动和家族叙事模式
    小结
第二章 大阪:以同人读书会为中心的“中日朝”书写
    第一节 印象日本与亲身经历间的缝隙:无法安身的自我定位
    第二节 梅娘翻译文本中的解殖欲望
    第三节 回望满洲:是迎合还是背离
    小结
第三章 北京:文学与政治若即若离
    第一节 沦陷区北京文坛的风雨诡谲
    第二节 梅娘的转向:取“中间”之道的翻译政治
    第三节 深入政治:梅娘多重身份和自我价值的形塑
    小结
结语 异质文化中间人的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
附录一:抗战时期大事记表
附录二:抗战时期梅娘作品目录
附录三:梅娘日译作品目录
后记

(4)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研究背景
    2、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研究现状
    3、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4、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研究的意义和创新
第一章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溯源
    1.1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与英国文学传统
        1.1.1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与英国“单性”意识昭着的文学传统
        1.1.2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与柯勒律治“雌雄同体”思想
    1.2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与妇女运动、性别问题、个人经历
        1.2.1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与19、20世纪西方妇女运动
        1.2.2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与性别问题、个人经历
    1.3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形成轨迹
第二章 何谓“雌雄同体”的文学作品
    2.1 结构形式的“雌雄同体”
        2.1.1 戏剧、小说结构形式的“雌雄同体”
        2.1.2 散文、诗歌结构形式的“雌雄同体”
    2.2 题材内容的“雌雄同体”
        2.2.1 戏剧、小说题材内容的“雌雄同体”
        2.2.2 散文、诗歌题材内容的“雌雄同体”
    2.3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内涵
第三章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影响
    3.1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对英国文学创作的影响
    3.2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3.3 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孙绍振的文学审美理念
    第一节 体察孙绍振的文心:特殊性与唯一性
        (一) 批判一元
        (二) 警惕多元
        (三) 无法用“理论”推演的文本特殊性
        (四) “作家论”无法显示文本唯一性
    第二节 照亮文本:错位“多棱镜”
        (一) “错位”的多义与增殖
        (二) 真善美错位理论
        (三) 小说文本中的三种错位理论
    第三节 众妙之门——文学的三维结构
        (一) 美的实现与三维模型图
        (二) 何谓“形式”
        (三) 形式与内容的双向影响
        (四) 三维结构如何助力文本解读
第二章 宏观文体研究与微观细读方法
    第一节 文体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一) 诗歌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二) 小说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三) 散文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第二节 矛盾、还原、比较法探微
        (一) 矛盾法
        (二) 还原法
        (三) 比较法
第三章 解读机缘与话语转型
    第一节 偶然之中有必然
        (一) “1998”:一“炮”激起千层浪
        (二) “2001”:勇批语文之“乱”象
        (三) “2002”:正式走上“解读”路
    第二节 衔接与嬗变
        (一) 接轨既有的创作论
        (二) 创造与改良
        (三) 升级:寄托新愿景
第四章 以“实践”为导向的学术个性及其启示意义
    第一节 现实语境下的文本解读
    第二节 孙绍振文本解读的实践取向
        (一) 理论与文本:应“解”而非“劫”
        (二) 文学理论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创作实践与阅读实践
        (三) 以实践为依据,以归纳为方法
        (四) 发掘中国古典文论资源的努力
结语——尚未落幕的解读
附录1: “解读”还是“细读”?
附录2: 例谈孙绍振文本解读的两个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学理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理论创新之处
第一章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生成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探源
        一、鄂伦春族的族称、族源、人口及聚居地
        二、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
    第二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形成的要素
        一、地理环境的审美基础
        二、民族迁徙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原始宗教的审美心理
        四、森林文化的审美根基
    第三节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流变
        一、多元文化的交融
        二、生态环境变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冲击
        三、三次历史跨越、六重生计方式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伦春族宗教信仰的审美意蕴
    第一节 原始信仰的审美观念
        一、自然崇拜:神灵意识
        二、图腾崇拜:本族意识
        三、祖先崇拜:人文意识
    第二节 萨满的审美地位与职能
        一、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关扣妮
        二、萨满的审美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宗教仪式的审美构成
        一、请神仪式:净化与交流
        二、降神仪式:迷狂
        三、娱神仪式:歌舞与摹仿
        四、送神仪式:共享与轮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伦春族日常生活与文学的审美传统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民族服饰的审美形态
        二、饮食的审美感受
        三、民居建筑的审美追求
        四、交通运输的审美发生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传统
        一、鄂伦春族文学的审美品格
        二、当代口头传统的美学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伦春族艺术和工艺的审美表现
    第一节 绘画的审美意识
        一、鄂伦春族地区原始岩画
        二、现代油画
    第二节 欢歌乐舞的审美情趣
        一、生活的体验
        二、情感的表露
        三、信仰的思考
    第三节 民间工艺的审美取向和表达
        一、审美标准的两个维度
        二、审美意象的传承
        三、创造过程的审美享受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目和图谱
    二、鄂伦春族田野调查路线图及鄂伦春族在中国分布示意图
    三、鄂伦春族人口及主要分布地区一览表(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11)
    四、被访谈人情况及访谈内容一览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从文80载的梅娘和成为研究对象的梅娘(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5年:沦陷区文学终结前的梅娘
二、80年写作生涯中的五段从文期和两段空白期
    第一阶段, 从1933年至1945年, 16岁至28岁, 大约12年。
    第二阶段, 1953年至1957年8月, 36岁至40岁, 大约4年。
    第三阶段, 1958年秋至1960年冬, 不到3年。
    第四阶段, 1979年6月至1986年, 62岁至69岁, 大约8年。
    第五阶段, 1987年 (70岁) 至今, 已有25年。
三、梅娘研究状况及有待拓展的方面

(8)晚安玫瑰(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论文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五、本论文希望得到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大连自然环境与人文素描
    第一节 大连自然环境素描
    第二节 大连文化与城市精神速写
    第三节 大连音乐文化素描
第二章 大连历史与文化精神认知解读
    第一节 大连历史发展概述
    第二节 大连文化类型
        一、四色文明
        二、军旅文化
    第三节 大连文化特征概略
    第四节 大连音乐文化生态成因概论
第三章 “海南丢”文化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海南丢”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一、“海南丢”的形成
        二、“海南丢”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海南丢”境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一、不甚丰富的文本文化
        二、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第三节 “海南丢”音乐文化中“黄色文明”音乐基因的投射
        一、铁源
        二、郑建春
        三、穆传永
第四章 海洋性文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概略与民族性格及其文艺精神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二、古希腊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第二节 海洋性文明影响下的大连文艺精神
        一、大连自然区位及其历史角色的变换
        二、海洋化文明影响塑造的大连艺术精神
    第三节 1945年以前大连音乐文化受容生态
    第四节 1945年以来大连的音乐文化生态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一节 审美活动时空二维性
    第二节 客观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东北地域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一、东北地域文化构成
        二、东北地域文化成因及其特征
        三、东北地域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六章 民族音乐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理论认知解读
    第二节 “人、乐、场、器、文、语”理论中的大连音乐文化
    第三节 海洋文化场域中的大连音乐生态文化
        一、作为大连音乐“场”中的大海
        二、大连作曲家视域下的大海
第七章 音乐教育视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大连社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活动
        一、东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在大连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二、旅大公安部队文工团时期铁源的音乐学习
        三、大连歌舞团
        四、大连市少年宫
    第二节 大连学校音乐教育
        一、大连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概述
        二、艺校音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郑冰
    第三节 大连群众音乐文化生态
        一、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二、群众音乐文化机构和团体
        三、群众音乐文艺创作
第八章 审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第一节 音乐是感情直陈的口传文化
        一、音乐是口传文化
        二、音乐是语言表现的直觉艺术
        三、禅理儒学中的口传文化
    第二节 蛰伏与唤醒
    第三节 审美在场 一触即觉
        一、审美活动是体验
        二、现量的三重意义
        三、审美活动是现量
第九章 作茧成蛹 化蛹成蝶
    第一节 心理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认知与解读
        一、听觉规律下的音乐认知
        二、音乐是音响与听觉的艺术
        三、谷建芬的艺术生平与音乐创作特征
    第二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大连音乐人文生态
        一、文化生态学
        二、音乐文化生态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徐沛东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 文化遗传学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一、遗传基因
        二、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
        三、化蛹成蝶:从雏鹰到雄鹰
结语
附录一:1949年以来大连音乐获奖名录(国家级以上奖励/项)
附录二:大连合唱团与乐团
附录三:日占时期的大连文艺组织(1905年—1945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汉字文化圈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汉字文化圈
        一、汉字文化圈概述
        二、中国书法内涵界定之商榷
    第二节 汉字文化圈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研究现状
        一、西夏学研究历史成果回顾
        二、女书文字文化研究回顾
        三、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四、汉字文化圈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理论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资料来源
第二章 西夏文书法研究
    第一节 西夏帝国历史文化概述
        一、西夏帝国历史概况
        二、西夏文化概述
    第二节 西夏文字特征分析
        一、西夏文创制前的大环境背景
        二、西夏文字创制的依据
        三、西夏文字特征
    第三节 西夏文书法性
    第四节 西夏文书法本体研究
        一、西夏文书法书写工具和载体
        二、西夏文书体研究
    第五节 西夏文书法艺术规则
        一、笔法
        二、字法
        三、章法
        四、墨法
第三章 西夏文书法与文化
    第一节 西夏文书法与儒家文化
        一、书法的教化功能
        二、中和之美
        三、西夏书法文化的制度化
    第二节 西夏文书法与佛教
        一、佛教对西夏文字的影响
        二、佛教对西夏文书法书写内容的影响
    第三节 西夏书法家概况
    第四节 西夏文书法的独特性
        一、唐楷对西夏文书法的重大影响
        二、西夏文书法的创新性
        三、西夏文书法的实用性过重
第四章 女书文字特征分析
    第一节 女书概况
        一、女书的发现
        二、女书文化现象的奇特性
        三、女书的意义价值
    第二节 女书文字特征分析
        一、女书文字的创制
        二、女书字体分析
        三、女书构字方法
    第三节 女书书法性
    第四节 女书书法艺术的本体和美学品格
        一、女书书法艺术的内在构建
        二、女书书法的美学品格
        三、女书书家及流派
第五章 女书与存在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生命存在方式
    第二节 女书之乡女子生命之非真正的存在
    第三节 女书--女书之乡女子生命之真正存在
第六章 书法比较、书法生态和书法与浑沌学世界图景的暗合
    第一节 汉字文化圈中的西夏文书法与女书书法之比较研究
        一、南北地域的差异—质朴与清绮
        二、书写者性别的不同—男性与女性
        三、书写者地位的不同—官方与民间
    第二节 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生态
        一、生态学概述
        二、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生态
        三、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的精华和独特
    第三节 汉字文化圈中的书法与浑沌学世界图景的暗合
        一、草书章法--有序与无序
        二、书法笔墨运行的确定与不确定
        三、字法结构—一个平衡与平衡破缺是世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刚柔相济的俄国女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普氏歌剧《战争与和平》研究 ——以中国“风骨”理论为观照[D]. 周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中国画从文人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的“语言转向”研究[D]. 王可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抗战时期梅娘的跨语/跨域书写(1931-1945)[D]. 何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伍尔夫“雌雄同体”思想研究[D]. 孙碧茹. 西北大学, 2017(07)
  • [5]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D]. 高鑫.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6]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D]. 王丙珍. 黑龙江大学, 2014(04)
  • [7]从文80载的梅娘和成为研究对象的梅娘[J]. 张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8]晚安玫瑰[J]. 迟子建.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3(04)
  • [9]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 王兵.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10]汉字文化圈西夏文、女书书法文化研究[D]. 冯继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粗犷的俄罗斯女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