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建筑工程

交通与建筑工程

一、交通运输与建筑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黄兆国[1](2021)在《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间实现高效衔接和一体化换乘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客运效率的关键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核心。准确评估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方案设计、运营管理各阶段的合理性,对于充分发挥枢纽在内外交通以及城市内部交通中的转换作用,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进而带动枢纽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论文首先建立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评估体系。界定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分析了大型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属性特征、建筑空间特征和运营客流特征;针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方案设计、运营管理等阶段,分别梳理了各阶段交通评估的工作框架。通过对城市可达性、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从“城市触媒”角度出发,梳理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从铁路规划、城市发展和交通承载力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的影响因素;构建了选址阶段评估指标体系;基于DAGF方法,对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选址合理性进行评估。分析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空间总体布局的原则、类型和策略;从建筑空间关联性角度,研究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各功能空间布局的组合要求和衔接重要度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各运输方式间的换乘流线,以改进的最短路分配算法生成初始换乘流线网络并进行广义阻抗计算,使用Any Logic仿真软件分析交通冲突。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利用Depth Map X软件对基础换乘流线网络进行凸空间、视线、轴线、线段分析以及相关变量参数的计算,对换乘流线网络进行优化。针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内部空间布局与换乘流线,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可拓学模型,以无锡站为例,实证分析了枢纽内部空间布局与换乘流线的衔接水平。对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客运服务设施布局和枢纽衔接设施能力配置分别进行优化,梳理换乘客流组织存在的问题,在流线分析基础上,建立换乘客流决策点选择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确定决策点个数和位置,同时进行换乘客流组织仿真评估。明确枢纽外部交通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枢纽外部交通组织设计和仿真评估。针对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服务水平,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并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服务水平评估方法;以无锡站为例,实证分析了无锡站整体服务水平。界定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的内涵,分析了交通评估与推进机制相互影响机理。从评估体系、评估实施与保障机制三个维度,建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的结构体系,并分别梳理了推进机制组成要素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刘科[2](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司道光[3](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2020)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晋政办发[2020]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委、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0年5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结合实际,制定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方案及两个专题实施方案、11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李童[5](2020)在《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是我国最早发展铁路的地区之一,在我国铁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01年开始,先后有广三铁路、潮汕铁路、广九铁路华段、新宁铁路、粤汉铁路等动工兴建并建成通车,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更有新的发展。它们的建设与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息息相关,是广东乃至中国社会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见证。然而伴随着中国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的铁路线路已不再适应当代需求,广东铁路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形成大量铁路工业遗产。这些铁路工业遗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价值独特,成为广东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空间见证。文章首先对广东铁路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别研究了清末、民国、新中国时期的多条铁路建设历程,阐明了铁路的建设背景、选线依据、站房建设、通车意义等,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与实际调研成果,本文阐述了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形成背景,并归纳出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和遗产现状。在上述基础上,文章分析总结了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类型及特征,提出了遗产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最后,本文结合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现状,揭示了当前广东铁路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构建广东铁路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明确了遗产的分级保护策略。同时,本文从制度、规划、建筑及景观个体层面提出了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建议,以实现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高晓芸[6](2020)在《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垃圾数量也随之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置仍主要采取堆放、填埋和焚烧等传统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且未经处理直接露天堆放,容易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更严重的是2015年发生了深圳市建筑垃圾堆放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建筑垃圾运输乱象屡禁不止,野蛮运输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此外,建筑垃圾因处理难度大,回收成本高,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0%。我国“建筑垃圾围城”现象日益凸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优化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源头管理薄弱、运输管控不规范、消纳场运行质效低、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建筑垃圾相关制度建设存在欠缺、部门监管不到位、市场主体忽视社会责任、社会参与不充分等。因此,结合新公共管理、协同治理和管理过程理论,在借鉴国内外各城市经验基础上,优化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必须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统筹谋划,完善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建设;发挥部门主管作用,构筑建筑垃圾全过程闭合监管;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利用;发挥社会参与作用,营造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良好氛围。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方能构建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从而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路行凯[7](2020)在《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对于高等技术型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做出了重要的建议和批示。《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将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报考,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那么对于学生的实训与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在院校的实训空间进行,对于实训空间的布局、研究与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实训空间作为学生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训空间的建设中缺乏相关的参考标准以及相关意见,很多院校采用普通实验室的建设标准,但是个实训空间的特点各不相同,很难满足对某一专业的需求。本研究以当前较为热门、招生量较多的高职院校的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为对象,从其实训空间和教学模式为出发点,通过五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调查问卷等,对道路检测与施工专业的实训空间的宏观规划布局、空间模式研究、空间利用率以及生均指标作出相关的总结和参考意见。为之后道路检测测量类专业的实训空间设计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和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对该专业的实训空间进行基础研究和分析。第二部分是调研部分,通过对4所高职院校实训空间和1所校外实训场地的调研、测绘、图纸绘制、访谈等,深入了解了该专业的教学特点、流程等,并对实训空间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与归纳。第三部分是论文第四到第七章的四个研究总结,首先是对实训空间在校园宏观规划和实训楼中布局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对道路测量类实训场地的校内、校外场地设计与布局进行研究。再次,对道路检测类专业实训空间布局研究,对实训空间的组合模式、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对实训空间的利用率以及生均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建议值。

郭豪[8](2020)在《大型高架桥式高速客运站物流通道改扩建研究 ——以襄阳东津站为例》文中提出高铁客运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高铁站点的规模化建设。大型高架桥式站作为高铁站房的一种形式,通过站场高架的方式释放了大面积地面空间,增加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减小了对城市空间的割裂,方便了站点两侧的联系。伴随着快运业务的高速发展,为了实现快速运输,货运业务越来越多的结合高铁进行运输,中铁总公司发布的《高铁快运业务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高铁快运也形成了新服务类型,文中规定了相应的运输集装件的尺寸及重量。同时也会有高铁快运集装列车运输。站点中需要运输的货物主要有中铁快运的货物、列车自耗物资、垃圾以及站房中商业用房所需的货物。然而高铁站在设计之初未考虑专用的物流通道,大多没有专用通道的站点其货物运输都需要借用旅客通道,这必然会带来货物运输的问题。大型高架桥式高速客运站以站场高架为主要特点,有别于地面站。故此货物的运输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高差的问题,即货物需从地面层(站台层)运输至站台层(地面层)。出于对货物运输的需求,该物流通道的问题急需解决。目前国内外尚未对该类型车站中的物流通道做出相应的研究,该研究能为高铁站物流通道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课题首先调查研究了传统火车站货物运输的方式、高铁站货运现状以及物流运输中心的内部货运方式。其次对大型高架桥式站中对物流通道的影响因素做了充分的分析研究,也对该类型的车站做了物流通道的组织研究。对不同的货物运输经分析研究后给得出了相应的策略,其中在解决地面到站台层货物运输中,结合传统火车站的物流通道形式以及物流中心的运输设备给出了多种相应的策略,每个策略也做了适用情况分析研究。并结合襄阳东津站进行了物流通道的改扩建设计论证。

邱铁鑫[9](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周舒灵[10](2019)在《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配套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通车后,它是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近二十年来,浙江省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了全省人民的出行需求。不容忽视的是我省早期建设的服务区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低、建设规模小、停车位不足、外部形象老旧等问题,高速公路疲劳驾驶、违法停车等现象频发,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部分服务区接待能力不足、车辆停放和加油、加气、充电、旅客如厕难等问题更加凸显,与安全便利和高品质服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因此,本课题以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策略、案例实证、思考总结的逻辑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先进服务区设计和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问题,全面总结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设计手法和改进策略,并且结合绿色服务区和智慧服务区的改造要求,以杭甬高速绍兴服务区改扩建设计为实例,客观分析服务区的定位需求,优化场地布局流线、完善拓展服务功能、丰富多种商业业态、改善更新建筑造型,力求在实现社会效益、彰显文化特色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实践创造绿色、生态、智慧、高效的服务场所,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后的服务区不但要满足广大司乘人员停车休憩、餐饮、加油、汽修等基本需求,同时要开拓服务区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向旅游、消费、交通、生态等复合型服务区转型升级,面向社会和公众展示现代的城市文明形象,成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浙江省后续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设计提供思路。

二、交通运输与建筑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运输与建筑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体系
    2.1 研究对象界定
    2.2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特征分析
        2.2.1 功能属性特征
        2.2.2 建筑空间特征
        2.2.3 运营客流特征
    2.3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各阶段交通评估框架
        2.3.1 规划选址阶段
        2.3.2 方案设计阶段
        2.3.3 运营管理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阶段交通评估
    3.1 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3.1.1 高速铁路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
        3.1.2 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3.1.3 高速铁路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3.2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3.2.1 铁路客运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2.2 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分析
    3.3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3.3.1 铁路规划角度的影响因素
        3.3.2 城市发展角度的影响因素
        3.3.3 交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4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评估
        3.4.1 评估指标选取
        3.4.2 评估指标量化
        3.4.3 基于DAGF方法的枢纽选址评估
        3.4.4 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方案设计阶段交通评估
    4.1 枢纽内部空间组合关系确定
        4.1.1 枢纽内部空间总体布局
        4.1.2 枢纽内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4.1.3 功能空间衔接重要度研究
        4.1.4 枢纽内部空间布局
    4.2 换乘流线网络生成方法
        4.2.1 换乘流线分析
        4.2.2 乘客路径选择要素
        4.2.3 换乘流线初始网络生成
        4.2.4 换乘流线初始网络生成模型建立
    4.3 换乘流线网络优化设计方法
        4.3.1 空间句法理论与变量分析
        4.3.2 换乘流线初始网络优化
        4.3.3 换乘流线网络整体方案优化
    4.4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方案设计评估
        4.4.1 评估指标选择
        4.4.2 评估指标量化
        4.4.3 基于可拓学的枢纽设计阶段评估模型
        4.4.4 评估结果分级标准
        4.4.5 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阶段交通评估
    5.1 枢纽服务设施布局和能力配置优化
        5.1.1 枢纽客运服务设施布局优化
        5.1.2 枢纽衔接设施能力配置优化
    5.2 枢纽换乘客流组织优化
        5.2.1 换乘客流组织存在问题分析
        5.2.2 换乘客流组织优化方法
        5.2.3 换乘客流组织仿真评估
    5.3 枢纽外部交通组织优化
        5.3.1 枢纽外部交通组织存在问题分析
        5.3.2 枢纽外部交通组织设计
        5.3.3 枢纽外部交通组织仿真评估
    5.4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评估
        5.4.1 评估指标选取
        5.4.2 评估指标量化
        5.4.3 评估指标分级标准设定
        5.4.4 基于云模型的枢纽服务水平评估方法
        5.4.5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研究
    6.1 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的内涵
    6.2 交通评估与推进机制相互影响机理
        6.2.1 推进机制对交通评估的推动作用
        6.2.2 交通评估与推进机制的互动关系
    6.3 交通评估推进机制建立
        6.3.1 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结构框架
        6.3.2 枢纽交通评估体系
        6.3.3 枢纽交通评估实施
        6.3.4 枢纽交通评估保障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3)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2.2.1 前期施工准备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2.3.1 客观影响因素
        2.3.2 主观语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4.1.1 墙体构筑技术
        4.1.2 楼面构筑技术
        4.1.3 屋架构筑技术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5.1.1 壁炉采暖技术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
        1.3.2 关于铁路工业遗产的研究
        1.3.3 关于广东铁路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东铁路建设的历史概况
    2.1 广东铁路建设概况
    2.2 清末广东铁路的建设(1901-1911)
        2.2.1 广三铁路
        2.2.2 潮汕铁路
        2.2.3 广九铁路华段
        2.2.4 粤汉铁路广东段
        2.2.5 新宁铁路
    2.3 民国广东铁路的建设(1912-1949)
        2.3.1 粤汉铁路广东段
        2.3.2 新宁铁路
        2.3.3 汕樟轻便铁路
    2.4 新中国时期广东铁路的建设(1949年以来)
        2.4.1 南岭铁路
        2.4.2 曲仁铁路
        2.4.3 梅隆铁路
        2.4.4 京广铁路广东段
    2.5 广东铁路工业技术
        2.5.1 广东铁路工程师
        2.5.2 广东铁路工业设备
        2.5.3 新中国时期铁路站房
    2.6 小结
第三章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形成
    3.1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形成背景
        3.1.1 铁路线路损毁
        3.1.2 铁路线路改变
        3.1.3 铁路沿线厂矿停办
        3.1.4 铁路建构筑物使用功能退化
    3.2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分布
        3.2.1 铁路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
        3.2.2 铁路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
    3.3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现状
        3.3.1 点状遗产现状
        3.3.2 线状遗产现状
        3.3.3 面状遗产现状
    3.4 小结
第四章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类型、特征与价值
    4.1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类型
        4.1.1 基于运输职能与非运输职能的划分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性属性的划分
    4.2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特征
        4.2.1 历史特征
        4.2.2 艺术特征
        4.2.3 技术特征
        4.2.4 社会文化特征
    4.3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价值
        4.3.1 历史价值
        4.3.2 艺术价值
        4.3.3 科学价值
        4.3.4 社会价值
    4.4 小结
第五章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5.1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现状
        5.1.1 保护现状
        5.1.2 再利用现状
    5.2 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
        5.2.1 价值评价方法
        5.2.2 价值评价因子构成
    5.3 制度层面的探讨
        5.3.1 建立遗产普查制度
        5.3.2 强化规划控制与管理
        5.3.3 实施分级保护策略
        5.3.4 推动社会各界合作保护机制
    5.4 规划层面的探讨
        5.4.1 线性利用
        5.4.2 空间织补
    5.5 个体层面的探讨
        5.5.1 功能置换
        5.5.2 空间重组
        5.5.3 加建改造
        5.5.4 景观重塑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典型广东铁路工业遗产一览表
附件二:典型广东铁路工业遗产基础资料汇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决议书

(6)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成果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建筑垃圾
        2.1.2 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管理过程理论
第3章 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现状
        3.1.1 建筑垃圾管理机构与信息平台
        3.1.2 建筑垃圾管理法律法规及制度
        3.1.3 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流程
    3.2 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建筑垃圾源头管理薄弱
        3.2.2 建筑垃圾运输管控不规范
        3.2.3 建筑垃圾消纳场运行质效低
        3.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
第4章 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相关制度建设存在欠缺
        4.1.1 建筑垃圾法律法规分散未成体系
        4.1.2 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制度不健全
        4.1.3 建筑垃圾运输管控制度出台较晚且虚置
        4.1.4 建筑垃圾处理规划不够合理
        4.1.5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缺乏
    4.2 部门监管不到位
        4.2.1 条块分割与职能交叉
        4.2.2 协同合力不足
        4.2.3 执法力量薄弱
        4.2.4 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未有效发挥作用
    4.3 市场主体忽视社会责任
        4.3.1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推卸监管责任
        4.3.2 建筑垃圾运输企业逐利而行
        4.3.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能力不足
    4.4 社会参与不充分
        4.4.1 公众参与意识淡薄
        4.4.2 行业协会介入不足
        4.4.3 媒体宣传及监督不力
第5章 国内外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经验借鉴
    5.1 国外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做法
        5.1.1 德国汉堡
        5.1.2 日本东京
    5.2 国内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主要做法
        5.2.1 商丘市
        5.2.2 南京市
        5.2.3 常州市
    5.3 对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的启示
        5.3.1 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制度保障
        5.3.2 精准细化,落实全过程管理
        5.3.3 科技创新,优化智慧闭合监管
        5.3.4 协调合作,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第6章 优化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统筹谋划,完善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建设
        6.1.1 建立建筑垃圾法律法规体系
        6.1.2 健全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制度
        6.1.3 严格落实建筑垃圾规范运输制度
        6.1.4 合理规划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6.1.5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
    6.2 发挥部门主管作用,构筑建筑垃圾全过程闭合监管
        6.2.1 明确权责分工
        6.2.2 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6.2.3 加强常态化联合执法
        6.2.4 提升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过程监管效能
    6.3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利用
        6.3.1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源头监管责任
        6.3.2 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落实主体管理责任
        6.3.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重视技术创新
    6.4 发挥社会参与作用,营造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良好氛围
        6.4.1 强化公众参与主动性
        6.4.2 强化行业协会监督管理
        6.4.3 强化新闻媒体宣传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所依托的课题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1.2.2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与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状总结分析
        1.3.4 实训空间的现状总结与分析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4.1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1.4.2 关于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介绍
        1.4.3 关于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主要的检测内容
        1.4.4 道路检测的重要性
        1.4.5 实训空间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
    1.7 课题的研究方法
    1.8 课题的研究框架
2.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的发展与实训空间的影响因素
    2.1 行业发展对专业教育的影响
    2.2 专业及其实训空间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2.1 发展现状
        2.2.2 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实训空间的发展
    2.3 实训教学的特点
        2.3.1 道路检测与测量类专业特点
        2.3.2 实训教学模式
    2.4 专业实训空间的影响因素
        2.4.1 实训设备
        2.4.2 使用对象
        2.4.3 教学模式
        2.4.4 实训设备的操作空间
    2.5 本章小结
3.实训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3.1 概况
    3.2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2.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3.2.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2.3 实训空间现状
        3.2.4 调研与总结
    3.3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太白山实训基地
        3.3.1 建设总体布局
        3.3.2 野外实习阶段计划
        3.3.3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3.4 专业实训空间现状
        3.3.5 实训基地使用总结
    3.4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3.4.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3.4.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4.3 实训空间现状
        3.4.4 实训空间的调研与总结
    3.5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
        3.5.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3.5.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5.3 实训空间现状
        3.5.4 实训空间的调研与总结
    3.6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6.1 学校建设概况与布局分析
        3.6.2 专业基本建设概况
        3.6.3 实训空间现状
        3.6.4 实训空间使用总结
    3.7 调研小结
4.实训空间规划布局研究
    4.1 实训空间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
        4.1.1 规划方面的影响因素
        4.1.2 实训教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4.2 实训实训空间规划布局模式
    4.3 三种规划布局模式的总结
    4.4 在实训楼中的规划布局模式
    4.5 本章小结
5.道路测量实训场地设计与布局研究
    5.1 道路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意义
        5.1.1 课程理论结合实际的需求
        5.1.2 测量协会和测量大赛的需求
    5.2 道路测量实训场地的现状与不足
    5.3 高职院校校内与校外的实训场地建设差异
    5.4 校内测量实训场地的平面布局与研究
        5.4.1 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5.4.2 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布局研究
        5.4.3 校内测量实训基地的建设意见
    5.5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规划布局与研究
        5.5.1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思路
        5.5.2 校外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重要性
        5.5.3 校外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布局研究
        5.5.4 校外测量实训基地规划布局总结
    5.6 对于测量实训场地建设的意见
    5.7 本章小结
6.道路检测类专业实训空间布局研究
    6.1 实训空间的分类
    6.2 实训空间的组合模式
        6.2.1 单层式空间组合模式
        6.2.2 多层式实训空间组合模式
        6.2.3 标准空间的走廊组合方式
    6.3 实训空间的组成与平面布局模式研究
        6.3.1 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布局模式的影响因素
        6.3.2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6.3.3 水泥混凝土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6.3.4 力学实训空间组成与平面模式的布局研究
        6.3.5 其他设计要点
    6.4 教学模式对实训空间布局的影响
    6.5 易产生有害气体实训空间的排气系统与平面布局设计
        6.5.1 影响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的因素
        6.5.2 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设备
        6.5.3 实训空间有毒气体排放的平面布局
    6.6 本章小结
7.实训空间利用率及生均指标研究
    7.1 实训空间利用率研究
        7.1.1 实训空间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7.1.2 道路检测类实训空间利用率分析
        7.1.3 提高实训空间利用率的建议
    7.2 生均指标研究
        7.2.1 生均指标研究的意义
        7.2.2 生均指标现状
        7.2.3 实训空间生均指标的影响因素
        7.2.4 生均指标的适宜性调节
    7.4 本章小结
8.结论
    8.1 本研究结论
        8.1.1 实训空间模式及平面布局设计研究
        8.1.2 实训空间利用率研究
        8.1.3 实训空间生均指标的研究
    8.2 研究展望及不足
        8.2.1 本研究的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实践和研究
附录-Ⅰ 调研问卷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8)大型高架桥式高速客运站物流通道改扩建研究 ——以襄阳东津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
        1.1.2 铁路客运站的发展
        1.1.3 高速铁路快运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大型车站
        1.3.2 高速铁路客运站
        1.3.3 高架车站
        1.3.4 桥式车站
        1.3.5 物流通道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高铁客运站相关研究
        1.4.2 高架站相关研究
        1.4.3 物流通道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课题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课题框架
第二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物流通道建设情况研究
    2.1 大型铁路客运站物流通道运输方式
    2.2 大型普速铁路客运站物流通道建设情况
        2.2.1 站场物流通道
        2.2.2 站房内部物流通道
        2.2.3 站房外部物流通道
        2.2.4 典型普速站现有物流运输通道案例分析
    2.3 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物流通道建设情况
        2.3.1 站场物流通道
        2.3.2 站房内部物流通道
        2.3.3 站房外部物流通道
        2.3.4 大型桥式高架站现有物流运输通道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桥式高架站物流通道设计考虑因素
    3.1 流线因素
        3.1.1 人流流线
        3.1.2 车流流线
    3.2 结构因素
    3.3 货物种类因素
        3.3.1 中铁快运
        3.3.2 列车物资
        3.3.3 站房物资
        3.3.4 垃圾
    3.4 设备因素
        3.4.1 站外物流运输设备
        3.4.2 站内物流运输设备
        3.4.3 安检设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高架桥式站物流通道组织研究
    4.1 站外流线组织研究
        4.1.1 站区路网分析
        4.1.2 站区道路交通流分析
    4.2 物流通道衔接空间设计
        4.2.1 与城市道路的衔接设计
        4.2.2 衔接空间场地布置
    4.3 站内物流流线组织研究
        4.3.1 通道平面流线组织研究
        4.3.2 通道竖向流线组织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高架桥式站物流通道改扩建设计原则及策略
    5.1 物流通道改扩建原则
    5.2 物流通道改扩建策略
        5.2.1 中铁快运物流通道空间
        5.2.2 列车自耗物品物流通道空间
        5.2.3 站房物品物流通道空间
        5.2.4 垃圾运输通道空间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津站物流通道空间改扩建方案设计及比选
    6.1 东津站项目概况
        6.1.1 东津站区位及站场布置
        6.1.2 车站建筑规模
        6.1.3 建筑功能布置
        6.1.4 现存问题
    6.2 改扩建方案设计
        6.2.1 中铁快运运输方案
        6.2.2 列车自耗物品运输方案
        6.2.3 站房物品运输方案
        6.2.4 垃圾运输方案
    6.3 方案比选
        6.3.1 优劣势对比
        6.3.2 比选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9)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10)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1 日本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2 欧美国家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3 台湾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4 外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经验与改扩建案例
    2.5 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问题与改扩建案例
    2.6 本章小结
3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研究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背景
    3.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目标和原则
        3.2.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目标
        3.2.2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原则
    3.3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选址与规模
        3.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选址
        3.3.2 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规模
        3.3.3 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施
    3.4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类型
        3.4.1 原址改扩建
        3.4.2 原址新建
        3.4.3 新址新建
        3.4.4 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
    3.5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改进要点
        3.5.1 布局的改进
        3.5.2 流线的改进
        3.5.3 规划功能的拓展
    3.6 本章小结
4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研究
    4.1 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原则
    4.2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平面空间拓展
        4.2.1 综合楼商业餐饮区域改造
        4.2.2 综合楼公共卫生间区域改造
        4.2.3 综合楼大厅休闲区域改造
    4.3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竖向空间拓展
        4.3.1 直接局部增层
        4.3.2 套建结合扩建增层
        4.3.3 地下增层
        4.3.4 室内增层
    4.4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立面造型设计
        4.4.1 继承优化原有形象
        4.4.2 突破重塑建筑形象
    4.5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楼改扩建室内设计
        4.5.1 综合楼商业餐饮区域室内设计
        4.5.2 综合楼公共卫生间区域室内设计
        4.5.3 综合楼大厅休闲区域室内设计
    4.6 高速公路服务区附属建筑改扩建设计
        4.6.1 加油(加气)站
        4.6.2 机修间
        4.6.3 泵房及变电所
        4.6.4 垃圾房
        4.6.5 司机之家
    4.7 本章小结
5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其他设计策略
    5.1 结合绿色服务区的设计策略
        5.1.1 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节能改造
        5.1.2 服务区改扩建给排水设计
        5.1.3 服务区改扩建照明设计
        5.1.4 服务区改扩建新能源利用
        5.1.5 服务区改扩建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5.2 结合智慧服务区的设计策略
        5.2.1 智慧服务区总体构架
        5.2.2 智慧停车场
        5.2.3 智慧公厕
        5.2.4 智慧餐厅
        5.2.5 智慧监控广播
        5.2.6 其他
    5.3 本章小结
6 杭甬高速绍兴服务区(北区)改扩建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6.2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规划设计
        6.2.1 近期规划
        6.2.2 远期规划
    6.3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设计
        6.3.1 综合楼改扩建平面功能优化设计
        6.3.2 综合楼改扩建立面造型设计
        6.3.3 综合楼改扩建室内设计
        6.3.4 附属建筑改扩建设计
    6.4 绍兴服务区结合绿色服务区的改造
        6.4.1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建筑节能改造
        6.4.2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给排水设计
        6.4.3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照明设计
        6.4.4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新能源利用
        6.4.5 绍兴服务区改扩建绿化景观提升设计
    6.5 绍兴服务区结合智慧服务区的改造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调查间卷表
作者简历

四、交通运输与建筑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方法研究[D]. 黄兆国. 东南大学, 2021(02)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3]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06)
  • [5]广东铁路工业遗产研究[D]. 李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扬州市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问题研究[D]. 高晓芸. 扬州大学, 2020(05)
  • [7]高职院校道路检测与测量类实训空间设计模式研究[D]. 路行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大型高架桥式高速客运站物流通道改扩建研究 ——以襄阳东津站为例[D]. 郭豪.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10]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周舒灵.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交通与建筑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