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策略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孟娜娜[1](2020)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包容性发展与社会福利的有效增进。作为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于2015年12月底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普惠金融应该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这使得普惠金融正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内容之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兴起直接促进了新兴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不断融合,并使之迅速发展成为与传统金融业并存的一门新兴产业。金融科技在扩大金融服务边界,提高金融供给能力的同时,也给普惠金融的重要供给者——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风险承担、市场势力、经营绩效,甚至发展战略带来一定程度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影响整个银行业竞争格局。那么,金融科技是否会对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产生影响?产生了哪些影响?影响机制是什么?能否有助于商业银行破解其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这些都将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上述思考,本文以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检验多视角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微观银行业竞争影响路径与宏观银行业竞争影响路径以及金融科技通过银行业竞争路径,进一步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果。在我国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现状的研究中,首先,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可获得性调查》数据,从金融服务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视角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与不同类型国家(经济体/大区域)的差距,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其次,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数据库》和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数据分析我国金融科技产业以及金融科技渗透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两方面研究说明: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且商业银行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金融科技产业,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的理论分析中,首先,基于金融排斥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为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路径与影响机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微观银行业竞争和宏观银行业竞争两个视角分析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路径。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作用下的内在机制和“市场挤出效应”作用下的外在机制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产业竞争效应和空间地理效应影响宏观银行业竞争。最后,分析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带来的“挤出效应”和技术溢出带来的“鲶鱼效应”两个方面。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实证分析中,一方面,从微观银行个体层面,利用185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和地市级层面经济金融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于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于不同类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显示:(1)金融科技对于微观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影响。(2)金融科技对于不同类型银行的微观竞争水平影响存在异质性。当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由非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决定时,金融科技的内在影响机制会促进微观银行业竞争,外在影响机制不利于微观银行业竞争,该结论在6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等内资银行分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中得到了有力证实。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不同类型内资银行的市场化市场势力形成与演化。另一方面,从宏观银行业层面,利用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金融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1)在省际之间,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的空间地理效应,且表现为显着的空间依赖效应。(2)金融科技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存在显着的产业竞争效应,金融科技有助于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并促进地区“最优银行业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地区银行业竞争。(3)金融科技通过“产业挤出”和“技术溢出”两个作用渠道影响地区银行业竞争,且两个渠道对于地区银行业竞争均发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中,利用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金融数据,运用迭代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显示:(1)金融科技会通过产业竞争机制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带来“挤出效应”,也会通过技术溢出机制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带来“鲶鱼效应”。其中,“挤出效应”给普惠金融带来显着的负面影响,而“鲶鱼效应”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2)金融科技对于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边际影响会受到银行业竞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银行业竞争增强,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鲶鱼效应”逐步减弱。换言之,金融科技能够降低银行业集中度过高给普惠金融带来的不利影响。(3)在金融科技的三个维度中,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发挥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相对更强。在金融科技的三类典型业务中,数字支付和互联网信贷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相对更强。(4)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覆盖率水平存在显着的“挤出效应”和“鲶鱼效应”,但是对于其实际使用情况的影响不显着。最后,根据现状分析、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研究结论提出商业银行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科技利用率、制定差异化金融科技战略以及建立与金融科技企业多渠道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首次从金融排斥和金融发展等基础理论出发,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探讨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影响机制。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文的实证设计细致深入,从影响路径和影响机制两个方面构建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微观银行个体和宏观银行业两个层面实证检验金融科技促进商业银行市场化的市场势力形成与演化,缓解银行业存在的“马太效应”,促进不同类型银行之间有效竞争,进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路径与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对于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突破普惠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有效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张东辉[2](2019)在《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影响的机理研究 ——基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其他转轨国家商业银行比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金融脱媒现象严重,中国以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盈利模式亟需转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面临两个倒逼:第一,经济结构调整倒逼商业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要求其盈利模式由动员储蓄的基础功能发挥主导作用,拓展到配置资金的核心功能发挥主导作用,并为进一步拓展资源再配置、分散风险等派生功能,实现功能升级奠定基础;第二,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收窄,倒逼商业银行通过提升表内外业务收入和进行综合化经营两个途径来探索新的盈利结构。如何把商业银行盈利结构调整与其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升有机结合,避免利率市场化中“脱实向虚”的倾向,是中国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并确保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盈利模式可持续的重要保障。然而,现有文献对此缺乏必要的关注。本论文:首先,在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风险的影响等国内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1)根据商业银行收益不能够独立于风险的特征及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的两个倒逼,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风险统一到盈利模式的影响下,提出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影响的研究命题,试图寻找中国与发达国家、其他转轨国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的异同及背后的体制与机制原因;(2)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及风险等概念进行界定。将盈利模式分为“利差主导型”和“利差与中间业务平衡型”两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其衡量指标进行阐述;梳理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选择Z-SCORE作为风险衡量指标的依据;(3)系统归纳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及风险的影响相关理论。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逻辑框架和理论基础。其次,构建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1)借助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刻画了商业银行的投入产出关系,以此为依据建立了贷款生产函数,构建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基本模型,并对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2)通过Cobb-Douglas函数体系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影响求解发现,二者存在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的正向影响逐渐加强。但由于受到市场垄断势力、外部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高限;(3)将Roy所提出的破产距离概念,引入到Altman企业风险的Z-SCORE模型,在厘清银行盈利模式与风险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银行盈利模式对风险影响的模型,使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函数对理论模型进行延展得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对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业务收入波动实现。当商业银行业务收入波动较小时,收入结构多元化程度提高会降低商业银行的潜在破产风险;当商业银行业务收入波动较大时,收入结构多元化程度提高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潜在破产风险。对盈利模式影响盈利能力与风险理论建模,弥补了该研究领域目前仅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不足的缺陷。第三,选取2005-2014年中国与4个发达国家、6个其他转轨国家各前20家商业银行的数据:(1)从实体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阐述了不同金融主体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功能优势。(2)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不同类型国家商业银行间盈利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盈利结构与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过度依附动员储蓄功能,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远远高于对比国家,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占据主要地位;二是在资本配置的核心功能方面,净息差与净利差较高,资本核心配置功能却较低;三是在派生功能方面,净费用及佣金占比较低,分散风险功能弱,其他收入占比低,规避风险、公司治理等衍生功能匮乏。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虽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也充满挑战。利用多个国家微观数据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及风险进行描述性统计比较,弥补了现有描述性统计主要集中于不同国家银行业层面、中国与个别国家商业银行的简单对比,缺乏多国商业银行微观层面深入调查研究的不足。第四,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选取平均资产收益率和银行破产概率作为商业银行衡量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的被解释变量,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占比、多元化收入结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使用GMM方法分别对2005-2014年中国与4个发达国家和6个其他转轨国家的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得到:(1)中国与发达国家及其他转轨国家商业银行相同,扩大信贷业务、增加净利差的盈利模式显着提高了其盈利能力,但同时也加大了风险。(2)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其他转轨国家商业银行不同之处,一是中国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业务显着提高了其盈利能力,而对其他转轨国家提高其盈利能力却有负向影响,对发达国家提高其盈利能力影响则不显着;二是多元化经营可以显着增加其他转轨国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降低其风险,但只能显着降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风险,并负向影响其盈利能力。中国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能显着提高其盈利能力,但不能显着降低其风险。(3)中国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收入均能显着提高银行盈利水平,但这些业务均不能有效改善风险承担状况。中国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时盲目追求盈利并没有充分考虑规避风险问题,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情况。用微观数据揭示中国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及其他转轨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两方面影响的显着差异,弥补了现有文献局限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或风险单方面影响、没有把二者有机联系的不足。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转型中提高盈利能力与加强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1)在盈利模式中改善资金配置,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功能。提高对实体产业的识别与预测能力,将银行服务链条与产业服务链对接,顺应实体产业发展。(2)加强行业监管,强化风险意识,纠正业务创新与监管套利的扭曲关系。商业银行应完善产品创新机制,严格执行监管制度。监管部门要提高监管机制有效性,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提供制度保障。(3)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推动盈利模式良性转型。要加强银行董事会、管理层与监事会的相互制衡与协调,从内在驱动盈利模式转型。银行要及时补充资本,提高资本质量,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4)实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差异化经营,挖掘更大盈利潜能。要利用大数据深度挖掘,针对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的风险管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促进盈利模式从传统利差型向多元化的综合经营转变。(5)加强服务功能升级,选拔培育职业银行家,建立健全银行业T型人才培养机制,为盈利模式转型做好人才保障。

白雪[3](2019)在《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规模迅速扩大、金融市场也逐渐变得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老挝作为东盟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老挝的各大银行已经意识到市场变革即将来临。老挝的商业银行作为老挝金融市场最活跃的经济元素,一直在老挝的国民经济活动承担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对于运营方式相对发达国家较为单一的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率差相较于发达国家和中国显得特别高。高利差不仅反映了银行结构的垄断性质,还反映其运营成本高、运营效率较低下,老挝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也直接反映其市场监管环境不到位。本文包含了五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文献综述,并列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存贷款利差的理论意义和存贷款利差所表现的特点,总结了涉及利差理论的各个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了老挝贷款利差变动的现状,并对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做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第四章,通过对多个国家的存贷利率差的分析,探究存贷利差合理性要从哪几方面入手改革。第五章提出了促进老挝商业银行存贷款合理化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存贷款的利差合理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借贷风险、资金流动风险以及银行管理效率低下等相反,存款和贷款的利差过低,可能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第二,据统计老挝的银行业净利差较高,年均净利差超过20%。第三,老挝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配合银行监管政府机构制定各种政策和机制,以促进老挝存贷款的合理发展。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本文对老挝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本文并没有深入研究存贷利差对老挝特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差价和营业利润的影响,这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孙晓萌[4](2019)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与创新能力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金融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渗透到金融业务中的金融创新的形式,包含移动支付、网络贷款、网络理财等多种金融业务。此类新型金融创新在某些方面和商业银行的业务相重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造成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由于网络技术进步的成果,对金融行业产生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倒逼银行开始转型创新以改变当前局势,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综上,本文主要目的探究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创新能力产生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建议。本文首先客观描述当前国际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业态,并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创新进行比较。通过总结发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主要从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两方面影响,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及产品的创新。为了研究国际上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情况,本文选取OECD国家165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使用OLS方法进行实证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基于中国市场探究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选取国内18家全国经营的大型商业银行和78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分别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和OLS方法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研究结论显示,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对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并未造成负面冲击,反而促进了国外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而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起削弱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银行的风险水平,但是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各类银行表现不同。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之路,争取和互联网金融能够达到互利共生的良好业态。

曲海斌[5](2018)在《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化动因及影响因素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商业银行是金融领域的主导力量,在国家经济发展转型要求金融体系功能转型升级发展的阶段,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模式面临严峻考验。按照十九大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深化金融改革的指示,要求金融体系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实现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和加速深化改革转型,同时加快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步伐。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改革转型的重要方向和主要内容。随着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发展变化,各个金融子行业之间不断相互跨界和渗透合作,监管机构和监管政策也出现了新的整合动向,在稳健审慎的前提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即将进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自身改革转型和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尽管已经有些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总体而言,已有的研究成果尚未整体性构建基于功能金融观和最优金融结构等相关理论支撑下的新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仍然缺少定量化分析技术针对性解析此方面发展的动态评价与指导。为此,深化对该问题的研究,探讨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七个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第一,在论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阐明研究的方案与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述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分析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相关的理论,并且在对相关文献综述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逻辑分析框架。第二,运用相应的分析框架,从理论机理上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并且从微观层面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动因进行模型分析。第三,总结了国外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日本、新加坡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主要的国际经验,分析归纳提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启示。第四,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现状、内外部问题及发展面临挑战,总结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特征,系统分析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重点业务框架并进行效应分析。第五,选取了国内外15家代表性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级决策层次模型、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仿真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总体而言,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因子分析法与超级决策层次模型得出的结论也基本一致。第六,从宏观角度讲,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有: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东道国的经济开放程度、东道国金融环境等。从中微观角度讲,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有:银行自身实力、银行影响力以及投行业务需求等。但是,太过于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难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形成直接影响,也难以量化分析。本文选取银行自身实力、银行影响力以及投行业务需求这三个影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7年15家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且对研究结论进行进一步解释。第七,分析研究了国外商业银行的投行国际化发展路径演进三阶段,在总结分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全球化布局,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国际化水平,统筹协调、推动境内外投行业务经营的转型发展,改善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开发及培养,更新理念、全面完善商业银行风控机制,加强业务创新、助力于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深化外部监管改革、完善外部监管政策和制度环境等。第八,总结归纳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总结出了研究结论、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等。研究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开放条件下的国际化发展存在比较利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国际发达国家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应结合自身客观情况顺势选择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许多结果给我们的发展带来重要启示。总之,本文对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与定量分析。经过分析研究,本文取得可能的创新之处是:首先,从宏观、行业、微观层面上,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国际化发展动因进行理论机理分析,从理论分析与模型推导两个角度全面解释了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动因问题;其次,运用超级决策层次模型、仿真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进行评价,也是对理论模型分析结果的进一步完善与验证;再次,系统性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分析构建了重点业务领域框架及效应等,研究了基于发展绩效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从而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全面化、综合化的分析研究,并由此提出了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的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石欢欢[6](2018)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基于我国东部16家上市商业银行分析》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利率管制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靠3%的利息差就能获得较高利润,并且利润情况十分稳定,银行躺着便能赚钱,导致改革积极性不高。利率市场化打破了这种状况,银行“躺着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商业银行拥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定价权,激烈的竞争导致净利差收窄,银行业依赖利息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2017年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底线。由此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未来只会进一步深化,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为了适应新时代,谋求新发展,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亟待转型。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为后文的描述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是总结了美国、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然后以我国东部地区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进行了现状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6家银行2008-2017年经营数据,归纳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本文在该部分对样本进行了分层,分析了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与盈利能力在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之间有何差异。本文最后分别对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提出了转型建议:前者应在资产规模优势基础上,将客户进行细分并改善服务质量,加大非利息收入占比;后者应在服务精细化优势基础上加强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利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机遇与大型银行形成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共同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

吴沭林[7](2018)在《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经营与并购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金融行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和金融安全,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金融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金融发挥着媒介交易、配置资源、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等重要功能,金融制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和金融行业监管部门近期多次释放强烈信号,提出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2017年,中央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集体学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升资金配置效率、防范潜在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所处的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承担的重要职责,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在管理模式、经营理念、规避风险和效率优化等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突出表现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资金有效管理、经营效率测算评估和推动全球发展战略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吸储与放贷分离、按部门和业务量进行粗放考核的模式,即便是部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总行设置了专门的资金管理运营中心等类似机构,引入了内部资金管理模式,但对于分行和支行的资金管理和调度也远没有实现资金动态、有效管理。在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制的大背景下,如何较为精确衡量每个部门、每项业务对银行整体效益的贡献程度,有效规避利率市场化波动带来的风险,根据市场变动及时对资金价格作出调整,提升银行经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第二,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8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限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但这些年来形成了一些国内跨行业、跨市场、跨地域和国界的“巨无霸”,既控制着产业又掌控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打着资本运作、产融结合的幌子,大肆进行投机收购,既攫取巨额经济利润,又与监管部门和高层相互勾结,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威胁。这也绝不是个别企业的短期行为,严重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和长治久安。商业银行资金从吸收、审批、流转及后续使用监管,到底怎样才能更符合国家金融安全和宏观调控政策需要。第三,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力度、外资银行纷纷抢滩国内金融市场的情况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努力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中间业务产品定价能力的同时,也及时制定和实施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积极探索海外业务,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和并购当地银行等方式开展跨国业务经营,银行的经营效率、产品定价效率与并购效率测度始终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银行资金“走出去”战略到底有没有必要?要分析和回答上述问题,归咎到商业银行自身,主要涉及如何靠制度去探索改革资金管理方式、衡量资金运行效率、规避潜在风险等。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建立效率体系的意义,梳理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概念、定价模式和方法,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FTP)效率进行全新测算。研究结果发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及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一定的规则在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元之间全额有偿转移资金,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集中管理、提升金融产品定价水平以及优化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方面具有显着作用,能够使商业银行产品的定价权逐步从总行管理者手中转移到部门决策者手中。该机制为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由此建立先进、成熟的商业银行效率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现状,深入解析利率市场化改革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体系构建的动因及其机制,在系统比较与借鉴欧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银行管理相关经验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效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本文研究的创新和发现主要体现在构建了一套包括商业银行资金转移定价与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效率、经营效率与并购效率的测算体系。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发现共有五方面,分别如下所述。第一,研究了博弈论视角下商业银行转移定价效率,考察了银行内各部门的利益分配问题,有助于银行协调各部门权益,优化资源组合。内容细化为不存在转移资金外部市场、存在转移资金外部市场以及约束条件等3种情形下的资金转移价格等问题,通过数学推导出了资金转移价格。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FTP曲线构建及应用,包括市场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内部收益率曲线的构建、以及实行FTP之后对总分行的影响等。第二,测算了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与银行经营效率。首先采用DEA方法测算金融危机后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水平,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技术、纯技术和规模效率方面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各种效率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国有商业银行。接着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受到金融危机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要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非利息收入占比、存贷比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据此,归纳提出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第三,测算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效率。采用市场效率系数法测算了工商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机制还未成熟,大部分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效率比较缺乏。由此,从客户、银行自身两方面着手讨论了定价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三个优化对策——细分客户群对客户进行差别定价、创新发展中间业务产品与营销模式、建立中间业务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并完善定价机制。第四,通过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国际同业情况进行了剖析,重点考察了欧洲同业流动资金转移定价的实践过程,探讨了资金转移定价与银行业巴塞尔协议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巴塞尔协议对FTP影响,FTP的技术性及对巴塞尔Ⅲ的适应性,FTP在欧洲的应用,并进行了实践分析和理论影响讨论。第五,通过运用Malmquist TFP指数DEA分析法对中国工商银行的海外并购效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在工商银行收购泰国ACL银行和东亚银行的并购行为中,盈利能力在短期内得到了显着提高;在成本效率方面,收购的海外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不能很好融入工商银行,但在整合之后,收购的银行能很好契合在工商银行体系中,同时成本效率也开始提高。该研究结果所带来的启示: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借鉴前期拓展海外业务积累的经验和路径,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海外并购发展。同时,论文在数据的可获得性、理论分析的缜密性、实证研究效果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蒋东良[8](2018)在《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下,往往把资产负债业务作为经营的重点,对中间业务会相对忽视,但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及互联网快速发展,利息收入所依赖的存贷利差被逐渐缩小,导致利息收入受到挤压,而中间业务能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商业银行收益性,所以发展中间业务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的重点。本文首先希望通过研究桂林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通过不断扩大现有桂林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以提高桂林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水平,进而提升其整体的收益;其次希望通过以桂林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为例,可以为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桂林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分析了当前桂林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为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出策略建议。本文从中间业务产品种类、结构和收入状况分析了桂林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现状,总结出了桂林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对中间业务发展重视程度不足、产品相对单一、管理组织体系不够完善、复合型人才不足和科技落后等问题。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桂林银行经营绩效变动情况,接着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从而通过综合分析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内部发展环境与SWOT分析,并根据这些分析提出了 STP策略、营销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等发展策略,并为了保证这些策略的顺利实行,提出了转变中间业务经营理念、完善组织架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保障措施。

李杜若[9](2017)在《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截止至2016年底,市场存量规模超过六千亿元人民币,年度发行量近四千亿元人民币。然而,从2012年试点重启至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13年和2016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都压到了“减速带”,增长速度突然放缓,发行量相比前一年甚至出现倒退。如果说2013年的减退还有试点期的政策影响作为解释,2016年的减退则更多体现出市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冷落。发行量上的减退是否说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丧失了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否在其中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和影响效应展开分析。从银行为什么要进行证券化、到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给银行以及更大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和其参与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分析得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七个章节的论述,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实践进行比较剖析,深入探讨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特点和实践中观察到的一些潜在问题。针对我国的实践情况从商业银行动因和基于银行稳健性视角的作用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扩展讨论视角至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中的其他参与者的影响效应,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前景和作用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文献回顾。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集中在第三至第七章。在第三章中本文梳理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阶段和监管政策变迁,对最新的市场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通过横向的国际比较,本文发现,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证券化产品品种、产品结构、基础资产构成、交易机制、法制法规等方面都同欧美等发达金融市场中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有所不同。金融市场体系和银行日常经营状况也都较为不同。本文总结出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一些中国特色并观察到,我国的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热情度存在疑问。具体来讲,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存在四个动因假说:流动性假说、盈利性假说、风险管理假说、监管资本套利假说。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中,资产证券化主要作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补充工具而出现并发展壮大。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中流动性一直相对较为宽裕,商业银行可能不会从流动性方面考虑进行证券化。但是,在利率市场化挤压商业银行利润空间的环境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改善效应可能会对商业银行构成吸引力。因此,本文在第四章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展开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在于改善盈利性和实现监管资本套利,没有证据显示商业银行是基于提高流动性的目的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观测期间内,资本充足情况不佳、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前述研究假设: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改善盈利性的工具,所以那些效益较差的银行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希望借此来拓展盈利渠道、扩展业务范围、优化营收结构等;基于多个子样本的研究也发现,在2013年末监管层面放宽发起银行的风险自留要求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资本套利行为开始出现,一些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可能寄希望于通过证券化改变自身的风险资产组合构成,达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效果。至于为何流动性较好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本文认为,可能是受到银行试点期间一定的监管导向和审批倾向的制约而形成的一种反常现象,同现行实践阶段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下银行流动性充裕也可能有一定关系。在动因分析之后,分析方向转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动因和影响效应是互相匹配的,商业银行寄希望于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达到的目的就是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但是与此同时,其他一些银行经营中至关重要的变量也被改变。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主动改变了自身的资产组合构成,直接改变了其风险承担属性。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优质资产稀缺,考虑到证券化后难以获得更优质资产做补充,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的积极性会降低。据此推论,在现行条件下继续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继续在第五章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银行风险种类繁多,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稳健性指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是依商业银行规模大小而变化的:对大银行有一定的风险分散效应,对小银行则恰恰相反,会负面影响银行的稳健性。这一结论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即一些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热情不足的情况可能是基于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负面影响自身的稳健性。考虑到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是独立存在于金融市场中,基于微观银行视角的研究必须被拓展到中观的金融市场的视角内才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其他潜在影响效应。本文在第六章中继续就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三个主要参与者:银行业、融资者、投资者展开讨论。尽管银行并不是基于补充流动性考虑进行的证券化,但是证券化的确会给银行带来额外的流动性补充。这种流动性补充效应,又会传导至融资者和投资者两端。所以,基于银行业的视角,从流动性出发,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经济周期中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益于市场更好地匹配融资者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投资产品选择。针对我国经济现在经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助力“三去一降一补”的前景进行讨论。最后,本文基于国际经验比较、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研究和影响效应研究做出结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对理想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规划,并以设计一条通往理想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路径为出发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必须被继续推进扩大,应当从原则上允许商业银行以风险分散为目的进行证券化、努力提升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引入更多投资者。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亟待完善,具体的政策选择包括市场的互联互通、搭建做市机制、探讨进一步增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构建定向的政府支持机构等。最后,应当积极探索更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产品种类。另外,信息披露机制必须确保有效和透明,相关的税收机制也需要加以明确。

周正清[10](2017)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基于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因素、收益与风险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有了显着变化,金融业竞争加剧、金融需求多元化、综合经营步伐加快,对商业银行利润持续增长提出挑战。商业银行在深切感受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的同时开始不断调整自身盈利结构,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非利息业务规模和收入贡献持续上升,盈利模式逐步转型。当前,发展非利息业务作为各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战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对非利息业务的研究较为深入,并对非利息业务发展的成因取得共识,但在非利息业务对商业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方面并未达成共识。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起步较晚,相关研究受业务分类、数据可得性等影响相对滞后。因此,在国内商业银行致力于开展非利息业务的背景下,全面深入分析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因素,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潜在风险,对于更好地认识非利息业务的本质,促进非利息业务服务于银行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第一,分析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银行非利息业务影响因素的差异性、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业务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第二,检验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益的影响效应。在构建银行综合绩效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非利息业务发展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并解释影响的主要机制。进一步分析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不同组成部分对银行收益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规模效应在非利息业务发展与银行收益方面的作用,研究规模门限值的存在性,并对不同规模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对银行收益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第三,检验非利息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从动态视角实证研究非利息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差异性,解释差异产生的主要机制。第四,测算银行业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实证研究非利息业务发展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论证两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进而测算国内银行业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本文发现:首先,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推动因素主要是银行规模、净息差、资本约束、直接融资占比,说明规模效应、传统存贷业务衍生、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对非利息业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抑制因素主要是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综合经营等,说明商业银行开始从业务风险评估非利息业务,而综合经营尚未完全发挥促进非利息收入增长的作用。进一步研究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可以发现,银行规模、净息差、科技进步对非利息业务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而资本约束、直接融资则体现在投资业务方面,大型银行主要从传统存贷业务衍生非利息业务,而中小银行则更侧重于发展投资业务。金融危机后,国内银行开始更为审慎地评估非利息业务的本质和风险,而更为严格的资本充足要求促进了资本消耗较低的非利息业务发展。其次,非利息业务并未提升商业银行整体综合绩效,这与监管环境制约、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高的前期投入成本、交叉补贴策略等有关。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银行绩效具有明显的稳定和提升作用,而投资业务的巨大波动导致了银行综合绩效的下滑。手续费与佣金收入构成中,托管、理财、银行卡等相对独立、与资本市场结合更为紧密的业务收入占比提高会促进综合绩效的改善。当资产规模超过8178.95亿元时,非利息业务有助于提升综合绩效。再次,非利息业务的发展会加大银行风险,这一效应主要来自非利息收入的高波动性,其中投资业务的高波动性是非利息收入高波动性的重要原因,中小银行的投资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最明显。此外,国内商业银行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为40.22%。在达到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前,非利息业务的扩大能够发挥多元化效应,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整体业务风险。当接近最优非利息占比时,非利息业务所蕴藏的风险逐步显现,多元化效应趋于弱化。这一阶段监管部门应引导商业银行优化非利息业务结构,加大非利息业务的风险管控,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利润贡献相对稳定的业务。本文可能的创新及对现有文献的贡献之处在于:第一,研究样本范围显着拓展。本文探索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与以往文献将研究范围局限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结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第二,研究方法较以往文献有所突破。鉴于银行风险积聚、传染和爆发往往需要一段时间,非利息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通常具有持续性,本文从动态视角研究非利息业务对银行的风险影响问题。与以往研究采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研究为主相比,采用系统GMM方法并结合动态面板数据对非利息业务的风险进行评估,解决了风险评估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其滞后项的内生性问题,使结论更具说服力。第三,研究变量更为细化。首先,对非利息业务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细化研究。分别考虑不同非利息收入组成部分、不同规模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存在的差异并提出合理解释。其次,从综合绩效角度研究银行收益问题。利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法构建银行综合绩效,以此为基础研究非利息业务的收益效应,克服以往文献使用单一盈利性指标的局限性,增强结论的可信度。此外,引入非利息收入与银行规模交互项研究规模效应。区别于以往文献较多关注不同性质银行间某些关键变量的比较,本文以银行规模为切入点,不仅研究非利息业务对综合绩效的直接效应,还研究非利息业务通过银行规模对综合绩效的间接效应,并对综合绩效影响的规模门限进行了测算。第四,研究国内商业银行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问题。从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实践看,尽管各家银行出于战略目标的差异在非利息收入占比方面存在不同,但从国际银行业的角度看,非利息收入占比普遍存在先快速增长再增速放缓的现象。本文尝试从中国银行业数据出发,以非利息业务与银行稳定性关系入手研究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存在性问题,并测算出这一最优占比为40.22%,为非利息业务发展的行业决策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基于国际比较和国内实证研究,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是营造非利息业务良好发展环境,提升银行管理水平,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增强金融科技实力,推动综合经营试点。二是优化非利息业务结构,推动托管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信用卡业务等与资本市场关联度高、业务带动性强、利润贡献相对稳定的非利息业务发展。三是加强非利息业务风险防范,加强分类风险管理,强化风险管理基础,加大投资业务风险管理力度。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3.1 金融科技
        1.3.2 普惠金融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创新
        1.6.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普惠金融的文献综述
        2.1.1 普惠金融的提出与内涵
        2.1.2 普惠金融的测度
        2.1.3 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作用与“现实困境”
    2.2 金融科技的文献综述
        2.2.1 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2.2 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效应
    2.3 银行业竞争与普惠金融的文献综述
        2.3.1 银行业竞争的测度与衡量
        2.3.2 银行业竞争影响普惠金融
    2.4 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竞争的文献综述
        2.4.1 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市场的影响
        2.4.2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竞争
        2.4.3 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差异化影响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我国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国际比较
        3.1.1 来自世界银行《Global Findex Database》的数据分析
        3.1.2 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nancial Access Survey》的数据分析
    3.2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2.1 我国金融科技应用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3.2.2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的理论分析
    4.1 普惠金融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
        4.1.1 金融排斥带来普惠金融发展诉求
        4.1.2 金融发展与普惠金融的关系
        4.1.3 普惠金融发展的突破策略:金融科技
    4.2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银行业竞争路径
        4.2.1 微观银行个体层面的理论分析
        4.2.2 宏观银行业层面的理论分析
    4.3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银行业竞争视角
        4.3.1 产业竞争带来的“挤出效应”
        4.3.2 技术溢出带来的“鲶鱼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分析:微观银行个体层面的实证检验
    5.1 问题的提出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5.2.2 数据来源
        5.2.3 模型构建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2 金融科技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实证结果:全样本
        5.3.3 金融科技影响微观银行业竞争的实证结果:分样本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分析:宏观银行业层面的实证检验
    6.1 问题的提出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选择与说明
        6.2.2 主要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6.2.3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3.2 SLM模型和SEM模型的选择检验
        6.3.3 实证结果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机制分析:银行业竞争视角的实证检验
    7.1 问题的提出
    7.2 研究设计
        7.2.1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7.2.2 数据来源
        7.2.3 模型构建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3.2 金融科技影响普惠金融水平的回归结果分析
        7.3.3 进一步分析:金融科技对于普惠金融不同维度的影响
        7.3.4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推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8.2.2 提高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利用率
        8.2.3 制定合理的金融科技战略
        8.2.4 建立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多渠道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6-2018年度各国普惠金融指数综合测度值
附录B 2011-2017年度微观银行业竞争(lerner)测度值
附录C 2011-2016年度各省银行业竞争(HHI)测度值
附录D 2011-2016年度各省普惠金融(findex)测度值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影响的机理研究 ——基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其他转轨国家商业银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评述
        1.2.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内涵
        1.2.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影响因素
        1.2.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1.2.4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风险的影响
        1.2.5 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及风险的国别比较
        1.2.6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结构
        1.3.3 技术路线图
2 基本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2.1.2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2.1.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衡量指标
        2.1.4 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及风险
    2.2 理论基础
        2.2.1 投资组合理论
        2.2.2 范围经济与管理约束理论
        2.2.3 多元化经营理论
        2.2.4 信息不对称与有效市场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影响理论建模
    3.1 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假设
        3.1.1 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3.1.2 模型的基本假设
    3.2 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影响的理论建模
        3.2.1 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逻辑关系
        3.2.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构建
        3.2.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影响理论模型的求解与理论分析
        3.2.4 模型适用性分析
    3.3 银行盈利模式对风险影响的理论建模
        3.3.1 银行盈利模式与风险的逻辑关系
        3.3.2 银行盈利模式对风险影响的建模
        3.3.3 银行盈利模式对风险影响理论模型求解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功能差异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国际比较
    4.1 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层次对盈利模式的决定机制
        4.1.1 商业银行的价值体现
        4.1.2 实体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金融主体的优势
        4.1.3 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层次对盈利模式的决定作用
    4.2 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与其他国家比较
        4.2.1 动员储蓄的基本功能比较
        4.2.2 配置资本的核心功能比较
        4.2.3 派生或衍生性功能比较
    4.3 本章小结
5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研究设计
        5.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5.1.2 变量的选择
    5.2 回归模型设定
        5.2.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其盈利能力影响的模型设定
        5.2.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其风险影响的模型设定
        5.2.3 模型的技术处理
    5.3 实证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中国与他国商业银行服务功能存在差异
        6.1.2 中国与他国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及风险影响存在差异
    6.2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与风险防控的建议
    6.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目的
    四、研究思路与技术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术框架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内涵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概念的界定
        (一) 存贷利差与净利差的界定
        (二) 存贷利差的属性
        (三) 存贷利差的特征
        (四) 存贷利差的合理水平及要求
    二、西方经济学的存贷利差理论
        (一)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概念
        (二) 利率结构的相关理论
        (三) 存贷利差的相关理论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变动及其制约因素
    一、老挝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二、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变动及特点
        (一) 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历史发展情况
        (二) 老挝商业银行利差变动的一般特点
    三、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变动的效应
        (一) 存贷利差对银行业的效应分析
        (二) 存贷利差对储户收益的效应分析
        (三) 存贷利差对企业投资的效应分析
        (四) 合理的存贷利差对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分析
    四、老挝商业银行合理制定银行存贷利差的制约因素
        (一) 没有合理的定价制度
        (二) 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太过局限
        (三) 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不高
        (四) 银行中间业务范围狭窄
        (五) 金融法律环境不够完善
        (六) 经济周期及货币政策对贷款利率的影响无法把控
        (七) 行业平均利润率的限制
    五、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模型分析
        (一) 变量定义
        (二) 模型构建
        (三) 数据来源
        (四) 模型回归
        (五) 结论分析
第四章 不同国家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比较分析
    一、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可合理可能会导致的问题
        (一) 以存贷利差为主的赢利模式受到冲击
        (二) 经营风险陡增
        (三) 资本补充压力加大
        (四) 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落后
        (五) 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合理性给老挝的启示
    三、中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调整对老挝的启示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合理化的对策
    一、完善金融过程的利率定价政府机制
    二、确定合理的存贷利差水平
    三、适时转变银行经营制度
    四、提高商业银行的科学管理水平
    五、积极拓展银行中间业务
    六、建立健全金融政策法规
    七、提高社会平均利润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与创新能力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金融定义
    2.2 银行经营绩效及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2.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
        2.3.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综述
        2.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综述
        2.3.3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创新的影响综述
    2.4 已有文献述评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机制分析
    3.1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业态
        3.1.1 移动支付及第三方支付特点及现状
        3.1.2 P2P网络贷款特点及发展现状
        3.1.3 互联网银行特点及发展现状
    3.2 商业银行创新国内国外比较
        3.2.1 银行创新形态比较
        3.2.2 银行创新模式比较
        3.2.3 银行创新产品及服务比较
    3.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
        3.3.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3.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
        3.3.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绩效与创新影响国际比较实证研究
    4.1 OECD国家样本研究
        4.1.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1.2 变量的选取
        4.1.3 OECD国家模型的建立和选取
        4.1.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5 相关性分析
        4.1.6 回归分析及结果
        4.1.7 稳健性检验
        4.1.8 内生性检验
    4.2 基于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2.2 相关变量的选取
        4.2.3 国内银行模型的建立和选取
        4.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5 相关性分析
        4.2.6 回归分析及结果
        4.2.7 稳健性检验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转型升级”优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5.2.2 “与时俱进”提高商业银行风控能力
        5.2.3 “借鉴总结”拓展商业银行创新路径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化动因及影响因素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背景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分析
        一、国内文献梳理分析
        二、国外文献梳理分析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
        二、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的分析
        三、基于最优金融开放理论的分析
        四、基于垄断优势理论的分析
        五、基于内部化理论的分析
        六、基于范围经济理论的分析
        七、基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理论机理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动因的理论分析
        一、宏观层面: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二、行业层面:商业银行改革转型发展的需要
        三、微观层面: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驱使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动因的模型分析
        一、封闭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内发展的模型分析
        二、开放条件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模型分析
        三、开放条件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均衡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国际经验借鉴分析
    第一节 美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
        一、客户分层经营
        二、行业专业化
        三、重视研究能力建设
        四、业务条线内外协同
        五、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第二节 欧洲国家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
        一、英国商业银行经验
        二、德国商业银行经验
        三、瑞士商业银行经验
    第三节 亚洲国家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
        一、日本商业银行经验
        二、新加坡商业银行经验
    第四节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总体现状分析
        一、中国商业银行对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认识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基本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特征分析
        一、债券发行代理和承销业务额方面分析
        二、企业兼并收购数额方面分析
        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数量方面分析
        四、商业银行境外营业收入及占比方面分析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内部问题分析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外部问题分析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重点业务构建及效应分析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重点业务领域基本框架构建
        一、境外债券发行代理和承销业务构架分析
        二、跨境并购重组业务构架分析
        三、境外上市保荐及投融资业务构架分析
        四、国际财务顾问业务构架分析
        五、境外资产管理及理财业务构架分析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重点业务领域及效应分析
        一、债券市场业务及境外债业务分析
        二、跨境并购重组业务分析
        三、资本市场及境外上市等投融资业务效应分析
        四、其它重要业务领域及效应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超级决策层次模型及因子分析法的发展绩效实证研究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二、假设条件
        三、研究样本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超级决策层次模型评价
        一、超级决策层次模型及计算步骤说明
        二、超级决策层次模型的具体计算过程
        三、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仿真分析
        四、基于超级决策层次模型评价与仿真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因子分析
        一、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
        二、旋转后因子提取结果及因子载荷矩阵
        三、因子综合得分
        四、基于因子分析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与数据说明
        一、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选取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评价步骤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适用性分析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计算关联系数
        四、计算关联度
        五、关联度大小排序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绩效影响因素评价结果
        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基于发展绩效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研究
    第一节 国外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路径演进分析
        一、国内投资银行业务的海外化阶段
        二、海外业务的本土化阶段
        三、业务服务的全球化阶段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二、业务多元化发展
        三、风险管理与国际接轨
        四、信息技术化及+互联网科技金融化发展
        五、注重环境因素与社会责任
        六、与产业金融发展导向相协调
    第三节 基于发展绩效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一、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全球化布局
        二、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国际化水平
        三、统筹协调,推动境内外投行业务经营的转型发展
        四、改善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开发及培养
        五、更新理念,全面完善商业银行风控体制机制
        六、加强业务创新,助力于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国际化发展
        七、深化外部监管改革,完善外部监管政策和制度环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实行国际化发展存在比较利益
        三、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及挑战
        四、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经验
        五、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
        六、银行影响力等因素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影响显着
        七、应结合自身客观情况顺势选择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性
        二、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基于我国东部16家上市商业银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内外研究
        1.2.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方面的研究
        1.2.3 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利率市场化内涵
    2.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2.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2.2.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
    2.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理论
        2.3.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2.3.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相关理论
3 发达国家或地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借鉴
    3.1 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演变
        3.1.1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3.1.2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3.1.3 美国银行业实现盈利模式转型的策略及其成效
    3.2 日本银行业盈利模式的演变
        3.2.1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3.2.2 日本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3.2.3 日本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策略及其成效
    3.3 香港银行业盈利模式的演变
        3.3.1 香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3.3.2 香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
        3.3.3 香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
        3.3.4 香港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策略及成效
    3.4 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比较与借鉴
        3.4.1 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原因
        3.4.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
        3.4.3 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进程和效果
4 利率市场化下东部地区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
    4.1 利率市场化下东部地区16家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况
        4.1.1 我国东部地区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及构成情况
        4.1.2 我国东部地区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及其构成情况
        4.1.3 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及构成情况
    4.2 利率市场化下东部16家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问题
        4.2.1 营业收入以利息收入为主
        4.2.2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低
        4.2.3 业务结构单一,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4.3 利率市场化下东部16家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必要性
5 我国东部地区上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
    5.1 利率市场化对东部地区16家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5.1.1 变量的选取
        5.1.2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
    5.2 中间业务收入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5.2.1 我国东部地区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性分析
        5.2.2 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性分析
        5.2.3 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净资产收益相关性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针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转型建议
        6.2.2 中小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经营与并购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资产定价理论
        2.1.2 内部市场与交易成本理论
        2.1.3 效率理论及测算方法
    2.2 宏观背景: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演进
        2.2.1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前提
        2.2.2 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2.2.3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2.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3.3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3 资金转移定价运作机制及曲线构建
    3.1 资金转移定价运作机制
        3.1.1 资金转移定价
        3.1.2 资金转移定价流程
        3.1.3 资金转移定价模式
    3.2 市场收益率曲线的构建
        3.2.1 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
        3.2.2 市场收益率曲线的构建步骤
    3.3 商业银行内部收益率曲线
        3.3.1 中国人民银行存贷基准利率
        3.3.2 内部收益率曲线的构建步骤
    3.4 资金转移定价对商业银行总分行的影响
        3.4.1 对分行的影响
        3.4.2 对总行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资金转移定价的博弈分析与巴塞尔协议
    4.1 博弈论视角下商业银行转移定价
        4.1.1 不存在转移资金外部市场的情形
        4.1.2 存在转移资金外部市场的情形
        4.1.3 约束条件下的转移价格
    4.2 银行业巴塞尔协议Ⅲ与资金转移定价
        4.2.1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4.2.2 巴塞尔协议Ⅲ与资金转移定价的联动
        4.2.3 巴塞尔协议Ⅲ对资金转移定价的实际影响
        4.2.4 巴塞尔协议Ⅲ对资金转移定价的理论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商业银行产品定价效率与经营效率测算
    5.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方法比较及市场效率测算
        5.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理论的引出
        5.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定价现状
        5.1.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方法及比较
        5.1.4 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效率测算分析—以工商银行为例
        5.1.5 中间业务产品定价优化对策
    5.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
        5.2.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度的引出
        5.2.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算模型构建
        5.2.3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测算
        5.2.4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5.2.5 实证结论
    5.3 本章小结
6 资金转移定价的国际经验与海外并购
    6.1 资金转移定价的国际同业分析
        6.1.1 资金转移定价的实践过程
        6.1.2 资金转移定价在流动性管理中的应用
    6.2 资金转移定价在欧洲的应用实践分析
    6.3 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效率测算及海外发展策略
        6.3.1 引言及文献简评
        6.3.2 商业银行并购效率测算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对策建议
    7.1 对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
    7.2 对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桂林银行简介
        2.1.1 桂林银行经营状况介绍
        2.1.2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产品介绍
    2.2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状况分析
        2.2.1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整体收入分析
        2.2.2 桂林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分类收入分析
    2.3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2.3.1 经营理念相对落后
        2.3.2 产品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2.3.3 中间业务管理体系不合理
        2.3.4 缺少复合型人才及人才的流失
        2.3.5 缺乏科技支持
第三章 中间业务对桂林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3.1 桂林银行经营绩效测度
        3.1.1 测算样本数据的选取
        3.1.2 桂林银行经营绩效测度
    3.2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3.2.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3.2.2 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及共线性分析
        3.2.3 模型构建
        3.2.4 回归分析
第四章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4.1 外部环境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
        4.1.2 竞争环境分析
        4.1.3 客户需求分析
    4.2 内部环境分析
        4.2.1 资源条件分析
        4.2.2 管理机制分析
        4.2.3 人力资源分析
    4.3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SWOT分析
第五章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5.1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STP策略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营销策略
        5.2.1 产品策略
        5.2.2 定价策略
        5.2.3 渠道策略
        5.2.4 促销策略
    5.3 风险管理策略
        5.3.1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架构
        5.3.2 强化中间业务风险度量
第六章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的合理性论证及保障措施
    6.1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的合理性论证
        6.1.1 可行性分析
        6.1.2 成本收益分析
    6.2 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
        6.2.1 改变经营理念
        6.2.2 完善组织架构体系
        6.2.3 加强科技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6.2.4 加强中间业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6.2.5 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2 基础理论和文献回顾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
        2.1.1 广义资产证券化定义
        2.1.2 狭义资产证券化定义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原理
        2.2.1 资产重组原理
        2.2.2 风险隔离原理
        2.2.3 信用增级原理
    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机理回顾
        2.3.1 增加流动性
        2.3.2 改善盈利性
        2.3.3 风险管理
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现状和国际比较
    3.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历程
        3.1.1 规模趋势统计
        3.1.2 试点阶段和监管政策演进
    3.2 国外资产证券化介绍
        3.2.1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
        3.2.2 欧洲资产证券化
        3.2.3 亚太地区的实践
        3.2.4 国际比较
    3.3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特色总结
        3.3.1 监管主体明晰
        3.3.2 基于SPT架构的证券化设计
        3.3.3 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具有特点
        3.3.4 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3.3.5 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阻碍
    本章图汇总
4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研究
    4.1 研究假设
        4.1.1 增加流动性动因假说
        4.1.2 改善盈利性动因假说
        4.1.3 风险管理需要动因假说
        4.1.4 监管资本套利动因假说
    4.2 研究设计
        4.2.1 模型设定
        4.2.2 数据来源
        4.2.3 变量定义
        4.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
    4.3 实证研究
        4.3.1 基于全部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研究
        4.3.2 针对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银行的动因分析研究
        4.3.3 针对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研究
        4.3.4 实证研究分析汇总
        4.3.5 监管资本套利的政策驱动性检验
        4.3.6 稳健性检验
    4.4 小结
5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详解
        5.1.1 直接影响相关文献
        5.1.2 间接影响相关文献
    5.2 研究思路和理论推导
    5.3 研究设计
        5.3.1 模型设计
        5.3.2 数据来源
        5.3.3 变量定义
        5.3.4 描述性统计
        5.3.5 相关性检验
    5.4 实证研究
        5.4.1 固定效应模型检验
        5.4.2 基础实证研究:基于全部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5.4.3 基于上市银行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5.4.4 基于城商行和农商行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5.4.5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5.4.6 稳健性检验
    5.5 引申讨论:直接影响vs.间接影响
    5.6 小结
6 多视角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影响效应
    6.1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6.1.1 对银行业的影响
        6.1.2 对融资者的影响
        6.1.3 对投资者的影响
    6.2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6.2.1 信贷资产证券化协助去产能
        6.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协助去库存
        6.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去杠杆
        6.2.4 信贷资产证券化促进降成本
        6.2.5 信贷资产证券化助力补短板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试论理想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7.2.1 银行的主动资产组合管理工具
        7.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实现真正的风险分散
        7.2.3 交易量活跃基础上的市场化定价机制
        7.2.4 匹配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高收益债券产品
        7.2.5 小结
    7.3 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7.3.1 继续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
        7.3.2 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
        7.3.3 积极探索更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种类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基于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因素、收益与风险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及转型
        二、非利息业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六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非利息业务发展的主要理论
        二、非利息业务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理论
        三、非利息业务影响银行风险的主要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因素
        二、非利息业务的收益效应
        三、非利息业务的风险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业务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情况
        一、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动因
        二、非利息业务的主要类型
        三、非利息业务的发展特点
        四、非利息业务与抗风险能力
    第二节 德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情况
        一、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动因
        二、非利息业务的主要类型
        三、非利息业务的发展特点
    第三节 日本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情况
        一、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动因
        二、非利息业务的发展特点
    第四节 各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共性与差异
        一、各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共同点
        二、各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的差异及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实践
    第一节 利率管制阶段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一、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的理论分析
        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的成因
        三、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的主要缺陷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业务的动因
        一、金融结构变化
        二、金融需求多元化
        三、监管趋于市场化
    第三节 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现状
        一、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发展特点
        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主要构成
        三、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一、理论分析
        二、假设的提出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二、变量说明
        三、模型设定
        四、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五、Hausman检验
        六、面板数据异方差的处理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非利息业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二、非利息收入主要组成部分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三、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业务影响因素的对比实证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利息业务的收益效应
    第一节 理论分析
        一、经济绩效评价指标
        二、绩效评价的革新——银行综合绩效
        三、综合绩效F值计算——基于因子分析主成分法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二、变量说明
        三、综合绩效F的描述性统计
        四、Hausman检验
        五、模型设定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一、非利息业务总体影响研究
        二、非利息收入组成部分影响研究
        三、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四、对规模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非利息业务的风险评估
    第一节 非利息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波动性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
        二、实证研究设计
        三、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基于风险视角的最优非利息收入占比研究
        一、理论分析
        二、实证研究设计
        三、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政策建议
    第一节 营造非利息业务发展环境
        一、提升银行管理水平
        二、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三、增强金融科技实力
        四、推动综合经营试点
    第二节 优化非利息业务结构
        一、发挥托管业务联动作用
        二、理财业务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
        三、加强信用卡业务发展
    第三节 加强非利息业务风险防范
        一、非利息业务的风险来源
        二、风险管理主要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 ——基于银行业竞争视角[D]. 孟娜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12)
  • [2]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与风险影响的机理研究 ——基于中国与发达国家、其他转轨国家商业银行比较[D]. 张东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3]老挝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问题研究[D]. 白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与创新能力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 孙晓萌. 东南大学, 2019(06)
  • [5]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化动因及影响因素的视角[D]. 曲海斌. 云南大学, 2018(04)
  • [6]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基于我国东部16家上市商业银行分析[D]. 石欢欢.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经营与并购效率研究[D]. 吴沭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8]桂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蒋东良. 广西大学, 2018(12)
  • [9]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D]. 李杜若.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10]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基于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因素、收益与风险的实证分析[D]. 周正清.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标签:;  ;  ;  ;  ;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